扫码手机看

索达吉堪布:征服了外太空 内心却是黑洞

藏传法师 2017-11-20

征服了外太空 内心却是黑洞(图源:网络)

科技时代的佛法

今天的主题,我很喜欢。现在是科技时代,你们是科技大学,此时此地探讨科技与佛法,有不一般的感觉。

爱因斯坦讲过:“没有信仰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信仰是瞎子。”他为什么这样说?

以我的理解,科学若离开信仰的引导,对人类会弊大于利,最终,它走不快也走不远,犹如跛子;反之,假如信仰经不起科学验证,其教义很难令大众信服,学修者也常有各种疑惑,如同盲人。

这位科学先哲在那个年代说的话,我认为,在当今时代,也有必要引起重视。若能体会其中涵义,或许,有助于解决这个社会的失衡。

哪方面的失衡?

人们追求物质的节奏太快了。不少人声称“时间是金钱,效率是生命”,结果怎样?不说别的,就人的步速来看,英国一份报告说,现在比10年前快了10%。若是这样快下去,可能连休息时间都没有了。每天如此忙碌,人们却没得到预料中的安逸,反而越来越不快乐。

缺少内心的引导,在追求物质的过程中,许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也会发生,比如毒奶粉事件、苏丹红鸭蛋事件、孔雀石绿鱼事件……尤其是科技一旦掌握在不信因果的人手里,为了满足自己膨胀的欲望,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若想扭转这种现状,佛教可以提供一些方法。

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不管去大都市,还是偏僻地方,都会给大家讲佛教道理。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自己从中得到了利益,同时也很清楚,我得到的这一切,正是现代人最需要的。

征服了外太空 内心却是黑洞(图源:网络)

爱因斯坦的回信

今天的社会,人心纷纷投向名利,对生命的思考日渐减少,烦恼越来越多。那么,解决之道在哪里?

1950年,有位19岁的大学生给爱因斯坦写信,提出一个疑问:“我不知道是谁把我降生于世,不知道世界是什么,也不知道我自己是什么……我发现自己被缚在这个宇宙的一隅,不知道为什么把我放在这里,而不是那里……”

收到来信后,爱因斯坦很快回了信。他肯定了这个年轻人的思考,但同时又告诉他,这样提问“不可能有合理的答案”。

爱因斯坦说,一个人活着,重要的是问自己“怎样度过一生”,这才合情合理。他认为,答案应该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满足所有人的愿望和需要,建立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的关系。”

若想达到这一目标,他说:“需要大量的自觉思考和自我教育。不容否认,在这个重要的领域里,开明的古代希腊人和古代东方贤哲们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我们现在的学校和大学。”

爱因斯坦认为,“古代东方贤哲们”的思想可解决人生问题。这其中,我最熟悉的,就是释迦牟尼佛。

我最怕的 是对伤害我的人失去慈悲心

我学佛的时间很长,虽然学得不好,但看的佛教典籍比较多,显宗的、密宗的,藏传的、汉传的、南传的都看。越学,越觉得佛的智慧不可思议。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佛陀的理念都适合每一个人,永不过时。

比如说“慈悲”。佛陀的慈悲,遍及任何众生,不论人或是动物。(有人认为:“植物也有生命。佛教不让杀动物,对植物也该如此。”其实,动物与植物的差别很大,二者虽然都叫“生命”,但植物并非由五蕴组成。)

人的天性中,与生俱来就有悲悯心,即使你不信佛,当看到一个众生被残害,也会自然流露出不忍。所以,佛陀的慈悲观很适合人类。纵然科学再发达,也不可能离开它。

慈悲引申出来,可以说非暴力。它并不带有政治意味,是佛陀对修行人的教诫。《毗奈耶经》中说:“人若打我,我不还打;人若骂我,我不还骂;人若嗔我,我不还嗔;人若毁我,我不还毁。”这种处世原则,就是非暴力。人类需不需要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有人认为这样做太懦弱,被欺负就应该反抗。其实,以暴制暴,只能让争斗升级,在今天看来,战争不论对国家还是个人,有百害而无一利,安忍才是解决争端的最佳方式。

甘地曾说:“我的价值观很简单:真理,非暴力。”所以,世界的任何角落,慈悲都是需要的。

当然,慈悲是一种境界,不是每个人都有。只有明白了为何要慈悲、怎样拥有慈悲,才能真正做到慈悲,坦然放下仇恨。

有一位堪布,曾蒙冤入狱很多年。被释放后,一位大德问他:“你在监狱里,最怕的是什么?”他回答:“我最怕的,就是对那些伤害我的人失去慈悲心。”

这句话令人动容。换成是我们,身处那样的环境,最害怕的会是什么?

青海也有一位大德,在那个年代天天被批斗。每次他去接受批斗之前,都默默发心:“愿我以今天安忍的功德,利益打我的人,乃至一切众生。”被打的时候,守护自己的心不生嗔念。打完以后,再将功德回向给那些人,有时间就默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实在没时间,就念一些短的回向文。

他把磨难当作一种修行,并以“三殊胜”摄持——最初发菩提心、中间不执著、最后回向善根。如此,那一段批斗和折磨,反而令他的修行迅速圆满。

可惜的是,这种理念,当今很少有人懂得。

征服了外太空 内心却是黑洞(图源:网络)

勿待老来方学道 孤坟多是少年人

今年QS亚洲世界大学排行榜中,香港科技大学位居亚洲第一(香港大学第二,新如坡国立大学第三,日本东京大学第四,香港中文大学第五,北京大学第十三,清华大学第十六,台湾大学第二十一)。从排名来看,你们在教育方面是顶尖的。但只要是人,就离不开生死,除了科学知识,不知你们对操控生死的心性可有什么认识?

前美国总统尼克松说:“我们已经征服外太空,却无法征服人们心里的太空。”

的确,科学工具再发达,也只能观测外在的物质。而对于内心领域,不借助修行,根本无法解开其神秘面纱。

我很羡慕寂静山林里的修行人,他们舍弃了舒适的生活,每天处于觉悟中,享受着心灵的快乐。虽然我们暂时还没有这种条件,但若懂一点佛陀的教义,譬如利他心的道理,并用于生活当中,就会减少很多执著,遇到什么都想得开,这也算一生最大的收获。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了解佛理,都是极为必要的。哪怕以好奇心也可以。

有人说:“我现在忙于家庭、事业,暂时没有时间,等老了再说吧。”

但到了那时,你精力不济、心智糊涂,因缘可能已经消失了。古大德曾淳淳告诫后人:“勿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

这个时代,不少年轻人已开始对佛教感兴趣。前不久,我们举办了第一届世界青年佛学研讨会,有来自于全球各地的学生参加。其中很多人通过信仰,的确体验到了一些不可思议的事实。

当然,作为一个理智的人,若想认识佛教,光凭这些是不够的,还应该寻找理论支持,最终达到智慧的提升。

学与修的离与合

佛教最重视的是智慧,然而许多人却不知道,学佛仅停留在形象上,只不过是为了保平安。这是相当遗憾的。

学佛能不能保平安?

当然能,但这不是根本。最根本的,是了知佛陀的独特智慧,而不是办个皈依证,参加个佛教仪式。

要想了解佛陀的智慧,离不开佛典。我推荐大家学习《入菩萨行论》《大圆满前行》《菩提道次第广论》等。若能边学边修,这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不学就修,很容易走偏。萨迦班智达说:缺少听闻佛法,只是盲修瞎炼,来世会变成没有智慧的旁生。因此,我们首先要明理。比如打坐,就要先弄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让心静下来?静下来有什么作用……道理上明白了,再修就会非常稳妥。

如果只学不修,也体会不到佛法的深层境界。《楞严经》中讲:听闻很多佛法,若不修行,跟没有听是一样的,犹如口中念着食物的名字,不吃终究不会饱。就像有些人,把佛经讲得精彩绝伦,却从没有实修过,甚至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样,即使是讲了一辈子,习气也很难改变。

因此,若想领悟佛法,一定要实实在在地学,踏踏实实地修。

最后,借用虚云老和尚的一句话,祝福大家:心田不长无明草,处处常开智慧花。

现场互动

问:生长在21世纪的年轻人,对佛法没有太大兴趣。怎样让年轻人了解佛法、接受佛法?

堪布:让他们感受到利益很重要。

当今学佛的人群中,确实中老年居多,年轻人看重眼前的生活,大多数觉得佛法跟自己无关。不过,在我看来,即便想过好眼前的生活,佛法的理念也必不可少。

这几年来,我去一些大学推广佛法,并不是想用教义控制哪一个人,也没有政治、经济等目的,只想与大家分享佛教中的真理——不了解佛法的,尽量让他了解;已经了解的,劝他不要停留在表面上,要不断深入。

其实,年轻人接受佛法也分阶段:刚开始,比较排斥;中间,稍微有点好奇,半信半疑;最后,得到了利益。若能真正感受到利益,谁还不愿意接受?

问:我对佛法很感兴趣,但您说只感兴趣不够,还要修行。我该怎么修?

堪布:修行要有次第。

你可学习《大圆满前行》,里面有细致的讲解。比如先修“人身难得”,把握好这个人身的定位;再修“寿命无常”,知道人终归一死,死期又不定,如此就会有紧迫感,精进修行;接着是“因果不虚”,人死后随业力而投生善趣、恶趣,故一定要断恶修善;然后是“轮回过患”,不论生于善趣、恶趣,统统是轮回,不是解脱,所以要从中出离……就这样,一步一步往上修,打下稳固的基础。否则,直接就修最高的法,听起来是不错,但很难从根本上断烦恼。

要断烦恼,乃至解脱轮回,一定要有空性智慧。这种智慧,依靠上述基础才生得起来。只是烧香拜佛、做善事,虽然是有功德,却无法断除我执,仍要在轮回中流转。

藏地有部论典《三主要道论》,其中讲了解脱的三个要点:出离心、菩提心、无二慧。无二慧就是空性智慧,这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很多人学佛,只注重一些表面善行,这远远不够。想解脱的话,还是要学习和修行一些窍诀。

问:我是科大的学生,对佛法半信半疑。我想问:人是怎么来的?谁创造了人?是佛吗?

堪布:根据佛教《俱舍论》,人并非如“进化论”所说,是从猿猴演变来的,没有那么简单。一个人或者一个生命,都是经历了漫长的流转,才呈现出现今的这种状态。

当然,人也不是谁创造的。不是神,也不是佛,是随各自的业力而生。

问:我现在的研究不顺,很心烦,怎样用佛法来帮助自己?

堪布:祈祷佛应该会有帮助。但祈祷是不是一定能达成所愿?也不一定,还要看你的因缘。

就像去医院看病,有些病医生能治好,有些病则效果不大。既然有些病治不了,那还要不要看医生?当然要。祈祷佛也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遇到不顺时,祈祷佛一定有加持。至于能改善多少,就看自己的信心和福报了。

问:我是商学院的。在这样一个越来越复杂的时代,西藏文化、藏传佛教会不会受到冲击?

堪布:这个时代,不可否认,外来文化对西藏的文化和佛教确实有冲击。不过,短期内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

因为藏地的文化主要保存在寺院里,而这些寺院,大多在深山里,没有对外开放。而且,它的传承持有者——许多德高望重的格西、堪布,也一直住世。加上藏族人本身就重视学修佛法,不管是出家人、在家人,都把佛法视为如意宝一样,不可能轻易舍弃。

当然,也有一部分藏族人,去了汉地或国外后,羡慕那里的生活,整天摆弄自己的衣服、头发,信仰慢慢消失。与之相反,西方倒重视起这些来,开始关注藏地的文化及佛学。

到最后,我想这些藏族人的心,还是会回来的。从汉地到西方,再回到自己的故土。

问:我是工学院的。您在书上说:佛教的精髓是大悲和智慧。如果“大悲”是指大悲心、菩提心、恻隐心、同理心,那么,“智慧”又是指什么?

堪布:智慧有两种:一是懂得取舍并接受真理的智慧。比如你们大学生,有了智慧才能求生,否则连工作都不好找。佛教中也提倡这种智慧。

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通达万法实相的智慧。跟了解不同,它是一种大彻大悟。这种悟道的智慧,才是最高深的。

问:佛教讲业力、讲因缘和合,那业力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堪布:佛教认为,一个人的苦乐,是以善业和恶业作为“因”,与众多复杂的“缘”结合以后形成的。你种下什么因,就会生什么果。

恶业,好比有毒的种子,它会产生有毒的果——苦;善业,好比妙药的种子,它会产生妙药的果——乐。果的不同,来自于“因”。起辅助作用的,则是“缘”,就像阳光、水、土等。

举个例子:兄弟姐妹几个人,他们的父母都一样,但各自的性格、才华、工作、遭遇,却截然不同。这些差别的“因”在哪儿?就是他们从前世带来的业力,而不在父母身上。父母对他们来说,只是“缘”而已。

这个道理若想弄明白,需要深入佛教的典籍,在理论上思考清楚,再从实际生活中,方方面面地观察一些现象,这样你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问:对年轻人来讲,四谛、十二因缘以及空性观等哲学思想很有吸引力,可是一看到经典里这个佛、那个菩萨,就觉得离我们很远,不太相信。请问,这些是真的吗?

堪布:是真的。释迦牟尼佛在2500多年前,确实来过这个世界。不过,他不是神,而是来传法的,把真理介绍给世人。他的思想也留在文字上,被后人称为佛经,这些你们都看到过。所以,佛陀一生的事迹不是神话。

四谛、十二因缘或空性观,就是佛陀的代表思想。从古到今,许多人依此学习、修行而开悟,看一些大德的传记也知道,他们的境界绝非凡夫可比。追随者尚且如此,佛陀、观音、弥勒等佛菩萨的功德,又怎么会是假的?如果你一边学着佛的思想,一边又否认佛的存在,这好像有点矛盾。

当然,怀疑是可理解的。由于不了解佛法,加上环境的影响,对一些超胜境界很难生起信心,这也情有可原。但年轻人学佛,不应止于自己可以接受的部分。对于未知的领域,不能因为不相信,就否认它的存在。

问:我是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的,一直想全面了解“如来藏”。请问,应该从哪里着手?

堪布:你可以先看几部最根本、最精要的经论:《如来藏经》及弥勒菩萨的《宝性论》、麦彭仁波切的《如来藏大纲狮吼论》、觉囊派的《山法论》。

这些显宗经论中,都对如来藏做了细致阐述。

问:我是金融系的职员。在香港这个大都市,人人都忙着赚钱。生活虽然享受,但圧力很大,我们该如何对治心里的烦恼?

堪布:不仅香港,内地也是一样,人们越来越忙,每天都在接电话、打电话,想静一静也很难。其实,每个人应该放慢脚步,看看自己在做什么。人生的意义并不只是赚钱,许多人在为钱忙碌的同时,生命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尽头。到那时再回头一看,以前追求的好多东西,原来都是虚幻无实的。

要减少烦恼,最好的方法是知足少欲。其实,快乐并非来自于钱财,现在大多数人的苦恼,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不满足。俗话说“知足常乐”,这的确是至理名言。

知足并不是一种消极,而是一种不强求。假如你没有赚钱的缘分,就随遇而安;有机缘,也可以多赚点儿。但赚钱不要只为自己享受,还应该帮帮吃不上饭的人。

有了这种心态,你会快乐地生活,该做的做,该赚的賺,但烦恼肯定少很多。

问:我是机械工程系的。请问,“境由心生”是什么意思?

堪布:“境由心生”是唯识的观点。意思是,内外的一切显现,都是由心产生的。这就相当于做梦——梦里没有真实的东西,一切都是心的造作。那“境”存不存在?存在,但只是幻象而已。

若要弄懂这一点,可以研究一下《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还有《楞严经》《楞伽经》等。懂了以后,你会知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万事万物是我们的心被无明遮蔽后呈现出来的一种迷乱相。

问:佛教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如果色是空的,比如说蚂蚁这个色相,既然是空的,为什么要对它生慈悲心?慈悲心本身也是空的,又何必执著善恶?

堪布:因为“空”即是“色”——空并非什么都没有,还是会显现一切色法。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中观的基本思想,也是《心经》的核心内容。

在实相中,也就是在佛菩萨的境界面前,在万法本体这一层面上,色与空无二无别。但从现相的角度,在世俗的一般显现面前,色不是空,空不是色。所以,对于实相和现相,一定要分开层次理解。

这就像在量子力学中,观察瓶子时,它是由夸克、亚夸克等微尘组成,但在显现上,也就是当我们用眼睛看的时候,看见的是不是微尘?不是,是瓶子。眼睛为什么看不到?因为这是两种层面,不能混为一谈。

所以,当看到蚂蚁时,它的本体是空,但我们还没有证悟空性之前,应该缘它的苦乐修慈悲心;慈悲心的本体也是空,但在显现上,善和恶会导致不同的果报,因此要断恶、修善。这是世俗层面的规律,每一个人活在世上,都脱离不了这个规律。

这方面的道理,如果对佛教有全面的了解,理解起来会比较容易。

问:我是人文学部的。听您进座、看您的书,我有种感觉:您是把藏传佛教、汉传佛教、显宗、密宗结合起来,进行传播和交流的。请问,您是出于什么因缘来做这件事的?

堪布:说到“因缘”,唯有佛陀的智慧才能彻底了知,所以我也不清楚。像你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这件事看似简单,但在它背后,也有很深的因缘。这种因缘让爱因斯坦来说,不一定说得明白。

站在这里,我只想把佛法介绍给大家。太虚大师说过:“科学愈发达,佛教的真意愈显。”当佛陀所揭示的真理因为科学证明而变得更加明晰之时,人们会发现内心的真实需要,此时,佛教对人们的利益也最为深刻。

尤其是年轻一代,如果没有佛教理念的加持和约束,我担心有些人会做出极端的事情,甚至危害整个社会。虽然我做不了什么,也利益不了谁,但算是一种小小的使命感吧,我常常去一些大学做交流。

在此过程中,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学生。有人叫我“老师”“堪布”,很惭愧,不要说老师,即使当学生,我也不太合格。只不过一想到佛教这么好,现在人们又这么需要,就不由自主地站了出来。

问:不同宗派之间,对佛法的理解有差异,您有没有遇到过别人的反对或攻击?您是怎么面对的?

堪布:有,但乐意接受。

假如我确实错了,你反对,我不会执迷不悟,一定恭恭敬敬地接受,这是佛教训练中的基本素质。可是,你若举不出合理的依据,我还是会很自信地坚持自己的观点。

如果由于观点的争执,升级到对我本人攻击,我也不会生烦恼。在我看来,在开放的心态中交流,是一种享受。即使有攻击,我坚持的若是真理,也不害怕。伽利略说过:“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越是充实和证明了它。”

实际上,反对或攻击有时也是一种机遇,可以反省并提升自我。

更新于:2017-11-20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