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从第卅品至第四十八品。末为后记、再记及附录。)
本卷重点为:(一)继前第廿八品、第廿九品,明极乐菩萨愿力,修持真实功德。行圆德满,诸佛共赞。兼明国土安乐清净,寿乐无极,劝谕往生。(二)对净显秽,痛斥浊世恶苦,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劝修世善,重重诲勉,令持经戒,度脱其身。经中备叙众生造三毒五恶之业,招辗转痛烧之报。切指致苦之由,复示出苦之方。欲令众生深明因果,止恶行善,饶益有情,造福人间。以此回向,同生极乐。(三)礼佛现光,此会四众,皆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普令见者获益,闻者生信。(四)显边地疑城。示疑惑未断,但仍念佛修善,愿生极乐者得生之处。(五)本经流通分,赞叹念佛,劝于此经生导师想。当来经灭,独留此经。常念不绝,则得道捷。‘如是妙法幸听闻,应常念佛而生喜’。普劝种福修善,念佛发愿,往生净刹。
菩萨修持第三十
经中第廿八至第卅二品,皆明极乐国中菩萨之妙德。于本品中,偏重菩萨自觉觉他之妙行:度诸众生,演说正法,以无碍慧,解法如如,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于彼岸等等胜行。至于第卅一与第卅二两品,则明彼土菩萨之功德与妙果。佛说是法,盖欲十方众生,生欣慕心,求生极乐,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修习圆满如是功德。
复次阿难:彼佛刹中,一切菩萨,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无不圆满。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调伏诸根,身心柔软。深入正慧,无复余习。依佛所行,七觉圣道。修行五眼,照真达俗。肉眼简择;天眼通达;法眼清净;慧眼见真;佛眼具足,觉了法性。
本品明彼土菩萨之大行,内容有三:一、大士自利德行。二、大士利他德行。三、德行圆满。上段明大士自利德行。
‘禅定智慧’禅定即六度中之第五度,智慧是第六度。此二乃六度之主。故首标之。又定慧应等持。如《会疏》云:‘夫有定而无慧,则同二乘沉空。有慧而无定,则同外道邪思。故双举之。’‘神通’者,天眼、天耳等六通。‘威德’。威者威神。谓威势勇猛,不可测度。德谓功德。如《魏译》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彼国一切菩萨,于上述之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悉皆圆满成就。故云‘无不圆满’。‘密藏’者《二教论上》云:‘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意谓法身如来所说深秘玄奥之真实语,谓之‘密藏’。又《僧史略》曰:‘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盖谓密藏即陀罗尼,此法深密,非是小乘教之佛菩萨所能实践。今经云极乐大士,于‘诸佛密藏,究竟明了’。综上二义,盖谓诸大士于法身如来,深秘离言之密意,种种难思之语及陀罗尼,悉皆究竟契入,洞然明白。‘调伏’者,《探玄记》曰:‘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也。’盖谓调制三业,令离恶行也。‘诸根’者,眼耳等六根。‘调伏诸根’即调制身心,令离尘垢邪恶。‘柔软’,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反之则为刚强,刚强则难教化。《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即‘身心柔软’之意。‘正慧’真正之慧。真者,真实。正者,无邪。离颠倒为正。又契真入实为正。故离虚妄分别,照了真心之智慧,名为‘正慧’。‘余习’。烦恼断后,残余之习气,名为余习。又名残习,或迳名习气。二乘不能断除余习,唯佛独能断之。《大智度论》曰:‘阿罗汉、辟支佛,虽破三毒,气分不尽。譬如香在器中,香虽去,余气故在。又如草木薪,火烟烧出,炭灰不尽,火力薄故。佛三毒永尽无余,譬如劫尽火烧须弥山,一切地都尽,无烟无炭。如舍利弗嗔恚余习,难陀淫欲余习,毕陵伽婆蹉慢余习。譬如人被锁初脱时,行犹不便。’现极乐大士‘无复余习’,表能行至佛之行处。故《魏译》谓彼土诸大士‘究竟一切菩萨所行,具足成就无量功德’也。
‘七觉’即七觉支,又名七觉分,或七菩提分。觉者,有觉了与觉察之义。觉法分为七种,故曰支,或曰分。七种之名为:念、慧(又名择法)、精进、轻安、喜、定、行舍。此七觉支之义为:(一)择法觉支,以简择智慧法之真伪。(二)精进觉支,以勇猛之心离邪行,行真法。(三)喜觉支,心得善法,即生欢喜。(四)轻安觉支,断除身心粗重,使身心轻利安适。(五)念觉支,常明记定慧而不忘,使之均等。(六)定觉支,使心住于一境,而不散乱。(七)行舍觉支,舍诸妄谬,舍一切法。平心坦怀,更不追忆。又《会疏》曰:‘七觉支者,(一)择法觉分。智惠(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故名择法。(二)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之苦行,常勤行在真法中,故名精进。(三)喜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生欢喜,住真法喜,故名喜。(四)除觉分(即轻安觉支),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故名除。(五)舍(即前行舍)觉分,若舍所见念著之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是为舍。(六)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见爱妄想,是为定。(七)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若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等三觉分察起。若心浮动时,当念用除、舍、定等三觉分摄。故念觉常在两楹之间,调念中适,是为念。此七通名觉分,能到菩提一分故。’
‘圣道’者,指八圣道,亦名八正道。谓:一正见。二正思维。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弥陀疏妙》曰:‘一正见者,《杂集》云: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立,谛理分明,无有谬误故。二正思维者,见此理时,无漏心相应。思维等量,为令增长入涅槃故。三正语者,不唯心无邪思,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住四善语故。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住清净身业故。五正命者,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故。六正精进者,以无漏智,应勤行精进,趋涅槃道故。七正念者,以无漏智于应念正道法及助道法,心不动失故。八正定者,以无漏智相应,正住于理,决定不移故。皆言正者,以不依偏邪名正。能至涅槃名道。若《华严离世间品》,则八正俱菩萨道。正见者,远离一切诸邪见故。正思维者,舍妄分别心,随顺一切智故。乃至正定者,善入菩萨不思议解脱门,于一三昧中,出入诸三昧故。释云据此文证,岂不深玄。’盖谓七觉支、八正道等卅七道品,虽属小乘法,实通大乘。如《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净名》云:‘道品是法身因。’又《涅槃》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故《弥陀疏钞》曰:‘道品是一,观智大小,固无定也。’今经所云:‘依佛所行七觉圣道’,盖谓彼土菩萨以佛观智,以入道品也。
‘修行五眼’。佛有五眼。菩萨志求佛德。佛德无量,故略举五眼,以概其余。此之五眼,‘照真达俗’。能见真空,及如来藏中不空实性,故云‘照真’。复能见无数世界之色,与彼中众生根性及死此生彼之事,故曰‘达俗’。以照真故,自觉行圆,达于究竟;以达俗故,随机设教,度生无量。今此净土一法,正照真达俗之极至。‘照真’显真谛,‘达俗’,明俗谛,双举示中谛。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又‘照真’,故如实。‘达俗’故广度。故万类齐收,究竟度脱。
‘肉眼’,即人间肉身之眼。能见现前色像,故曰‘简择’。
‘天眼’,为天趣之眼。《大智度论》曰:‘天眼所见,自地(自身所住之界,例如色界天以色界为自地)及下地(低于色界自地之界,例如欲界)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又《净影疏》曰:‘一切禅定,名为天住。依禅得眼,故名天眼。能见众生死此生彼。’天眼实具以上两义。又天眼有二种:一者从报得,一者从修得。《净影》所云,是指修得者。生于色界诸天自然生得之净眼,是为报得。谓从果报而得,不赖修成也。又‘通达’者,如《智度论》曰:‘肉眼见近不见远,见前不见后,见外不见内,见昼不见夜,见上不见下。以此等故求天眼。得是天眼远近皆见,前后、内外、上下悉皆无碍。’故云‘通达’。又秽土天眼所见,不出三千大千。彼土菩萨天眼,见十方恒沙世界及其中众生生死。
‘法眼’。望西曰:‘缘俗谛智,能照法故,名为法眼。’憬兴曰:‘法眼即以有智为体,能见众生欲性心及诸佛法,故名法眼。’《笺注》曰:‘分明观达缘生差别之法,谓之法眼。’《魏译》曰:‘法眼观察,究竟诸道。’今经云‘法眼清净’,其义应如《三藏法数》所云:‘法眼者,菩萨为度众生,以清净法眼,遍观一切诸法,能知能行。谓因行是法,得证是道。亦知一切众生种种方便门,令修令证也。’由上可见菩萨于一切法,能知,能行,能知种种所行之法与所证之道。复知种种方便门,以普度众生者,名为清净法眼。极乐菩萨之法眼,亦复如是,故云‘法眼清净’。
‘慧眼’。望西曰:‘缘真谛智,能照空(真空)理,故名慧眼。’憬兴曰:‘慧眼即以空智为体,照真空理。’又《大乘义章》曰:‘言慧眼者,观达为慧,慧能照瞩,故名慧眼。’又‘见真’者。净影曰:‘能见真空,故名见真。’《智度论》曰:‘慧眼能见破相空理及见真空。’又曰:‘为实相故,求慧眼。得慧眼,不见众生,尽灭一异相。舍离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内灭,是名慧眼。’又《思益经》云:‘慧眼为见何法?答言:若有所见,不名慧眼。慧眼,不见有为法,不见无为法。所以者何,有为法皆虚妄分别。无虚妄分别,是名慧眼。无为法空无所有,过诸眼道。是故慧眼,亦不见无为法。’以上广引经论以释‘慧眼见真’之旨,内中以《思益经》与《大论》之说最为精妙。盖了了见,无所见,不见有为,不见无为,方名见真。‘智慧自内灭’即《心经》之‘无智亦无得’,乃了因佛性之所了也。
‘佛眼’。如来之眼,名为佛眼,即照了诸法实相之眼。‘具足’者,憬兴曰:‘一切种智为体,无法不照,故云具足。’《法华文句》云:‘佛眼圆通,本胜兼劣。四眼入佛眼,皆名佛眼。’盖谓佛眼之本,是无上殊胜,谓之本胜。但亦兼具劣者,劣者其余四眼也。至于本胜者,能见佛性也。兼劣者,兼具其余四眼之用,故能照真俗二谛一切法也。或疑佛舍肉身,何有肉眼。《智度论》曰:‘慧眼、法眼、佛眼虽胜,非见众生法。欲见众生,唯以肉眼。’又义寂云:‘有肉眼,知障内色故。’为化度众生,现有相佛,故兼肉眼。‘觉了法性’,《净影疏》曰:‘佛眼能见真实如来藏中,不空实性,名了法性。’憬兴云:‘能与佛一切种智相应,觉了中道第一义,故云觉了法性。’又云:‘亦见佛性,故云觉法性。’故知佛眼,能觉了法性,即《文句》所谓之本胜,非余眼所能及也,是显佛眼之彻。至于具足者,显佛眼之圆,具足一切眼之用也。
或疑他经中,有以慧眼为第三,法眼为第四者,何以与本经相违。义寂与望西均释为,本经所云法眼之境,与前二眼,同是俗谛,慧眼始见真谛。真胜于俗,故本经法眼第三,慧眼第四也。若论修起之次第,先须达真,然后方能导俗,故他经中有以法眼居于第四者。如《华严演义钞》曰:‘为道养生,先修肉眼。肉眼见粗,不能见细等,次修天眼。天眼见色,未见真境,故修慧眼。慧眼见理,未能见事,故修法眼。法眼未圆,故修佛眼。’又《智度论》曰:‘菩萨摩诃萨?初发心时,以肉眼见世界众生受诸苦患,心生慈悲,故求慧眼以救济之。得是慧眼已,见众生心相种种不同云何令众生得是实法,故求法眼,引导众生。’达真方能导俗,是为他经之序。至于本经则以真胜于俗,故以慧眼为第四。是即本经法慧二眼之序,不同他经之故也。
上段经文中,‘无不圆满’以前是总赞,此下明一切圆满之因,首在究竟明了佛之密藏。故如探水得源,寻枝得本。得其根本,不愁枝末。古云‘得其一,万事毕’也。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体,自然调伏诸根,如手握金刚王宝剑,来者俱斩,自亦不存,剑亦非剑。故善调伏,身心和顺,‘深入正慧’。身心俱调,正慧明了,故烦恼余习不断而断。志愿无上,随顺如来,依佛之教,行佛所行,故以七觉圣道,为所履践。佛之五眼,为所修习。照真达俗,从容中道。精进不已,则明本佛眼,觉了法性,究竟证入如来密藏。故知一切妙德,无不导源于佛之密藏。一一妙德,无不还归此密藏。
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于所受用,皆无摄取。遍游佛刹,无爱无厌。亦无希求不希求想。亦无彼我违怨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舍离一切执著,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善知集灭音声方便。不欣世语,乐在正论。
二、明极乐大士利他圣行,功德圆满。此中复含三义:(一)演说妙法。(二)游诸佛刹。(三)普利众生。上之三者,互相含摄。
(一)从‘辩才’至‘远离颠倒’标菩萨慧辩德。‘辩才总持’《魏译》作‘具诸辩才’。故知‘总持’同彼‘具诸’之义,表彼土大士具足种种辩才。又总持即是陀罗尼,故亦可解为,得辩才陀罗尼也。下云‘自在无碍’,表菩萨所具乃无碍之胜辩。无碍辩者,有四有九。四无碍辩,又各四无碍智、四无碍解,是为菩萨说法之智辩。从意业而言,称之为解,或称之为智。从口业而言,则谓之为辩。此辩有四,如《涅槃经》云:‘菩萨能如是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九辩者,如《胜天王般若经》说:‘无羞辩、无尽辩、相续辩、不断辩、不怯弱辩、不惊怖辩、不共余辩、无边际辩、一切天人所爱重辩。’此九亦名为无碍辩也。极乐大士具足如是种种无碍妙辩,无有障碍,故云‘辩才总持,自在无碍’。
‘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是差别智。方便者,善巧也。以善知一切众生根性与欲乐,随其机宜,善巧说法,故能契机。‘所言诚谛,深入义味’。‘诚谛’者,诚恳真实也。明根本智,契实相理。得差别智,知众生机,故所说之法‘深入义味’。契理契机,普令闻者入于义理,深得法味,皆得度脱。故云‘度诸有情’。以契理故,所说之法,皆是正法。‘正法’者,真正之道法。《胜鬘宝窟》曰:‘佛能以正法授与众生。’如是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无相’者,净影曰:‘诸法悉空,名为无相。’又《涅槃经》云:‘涅槃名为无相。以何因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桐、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无如是相,故名无相。’又密教于此更有浅深二义。密教于有相无相,有浅略与深秘之二释。(1)其浅略者:谓凡夫所见色心之诸法,事相显了,心前现行,易知易见,谓之有相。诸法之体性,无色无形,不存一相,谓之无相。(2)其深秘者:谓有相者,一切之法,各各之相,分明而住。无相者,一相之中,具一切之相,而一相不留。具一切之相而无一相,故云无相。非是无色无形也。‘无为’者,无因缘造作曰无为,同于‘无作’,详见第十七品‘无作’注。‘无缚无脱’。世以无明烦恼为缚,以断惑显真为脱。而未知无明与法性,本为一体。法性如水,无明如冰。现相虽殊,究其本体,则无明之冰举体是法性之水。《玄义》谓无明与烦恼,‘如冰是水,如水是冰’。因冰水一如,故无缚脱。‘无诸分别’即不二,即是如。法界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诸法皆如,故云‘如如’。《大乘义章》曰:‘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非虚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彼此皆如,自然‘无诸分别’。又《文殊般若经》曰:‘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又《大宝积经》云:‘乃至诸法本性与佛性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若谛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亦无分别矣。‘远离颠倒’,如上所说,万法本际,皆契实相,故无颠倒。颠倒者,如罗什大师注《净名经》曰:‘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盖谓有见与无见,各有所执,皆违诸法平等之相,故名之为颠倒。‘无相无为’及以下‘远离颠倒’共四句,显极乐大士所说之正法也。
(二)从‘于所受用’至‘不希求想’表彼土菩萨平等游于十方佛刹,于所受用,皆不著取。游于净国,亦无爱乐。于诸秽土,亦不厌弃。‘亦无希求不希求想’。据《金刚三昧经》云:‘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二行入。’行入则有四者,其中第三为‘无所求心。世人长迷,处处贪求,名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希求,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谓之无所求行。’由上可见‘无希求想’,即无所求行。‘亦无不希求想’者,即于‘不希求’亦无。一法不立,是真无求也。又无希求,是无为。无不希求,是不住无为。不著有为,不住无为,方契中道。(是为理入。)以上明彼土菩萨平等游刹之妙德。
(三)明平等度生之德。彼土菩萨有大慈悲,愿饶益一切有情,故于一切众生,不计亲疏恩怨,亦无彼我之分,更无违怨之想,视同一子,平等普度。故经云:‘亦无彼我违怨之想,何以故?彼诸菩萨,于一切众生,有大慈悲利益心故。’
以下数句经文,重明自他二利与平等说法之德行,因游刹度生均不离说法也。但说法不能离自觉,故下云:‘舍离一切执著,成就无量功德,以无碍慧,解法如如。’重明自利之行圆满。此四句以舍离执著为首者,因此实为入道之关键。世尊睹明星而彻悟本心,开口第一句便道,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故知舍离妄想执著,当下便是如来智慧德相。故经续云‘成就无量功德’。‘无碍慧’者,指圆融通达之佛慧。《魏译》作‘无碍智’。《大集经》云:‘无碍智慧无有边,善解众生三世事。’又《法华经化城喻》曰:‘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及声闻菩萨,如见今灭度。’‘解法如如’。《净影疏》曰:‘解法如如,是其理解。......空同曰如。解知一切万法皆如,名解如如。’如如乃《楞伽经》所说五法之一。法性之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彼此之法皆如,故云如如。是正智所契之理体。又《大乘义章三》曰:‘言如如者,是前正智所契之理。诸法体同,故名为如。就一如中,体备沙界恒沙佛法。随法辨如,如义非一,彼此皆如,故名如如。’又《会疏》曰:‘如如是不一不异,不空不有之义。正是中道第一义谛相也。’综上两说:‘彼此皆如’。既‘如’故‘不异’。又曰‘彼此’,故‘不一’。故云‘如义非一’也。‘善知集灭音声方便’者,《会疏》曰:‘习(即集)即集谛,意亦兼苦。灭即灭谛,含道之言。因果相涉,故说四谛之教,即音声方便。’此疏以‘集灭’即苦集灭道四谛法中之集灭二谛,故云集中已兼苦,灭中亦含道。今言集灭,即表四谛。又由于因入果海,果彻因源,因果相涉。小大偏圆,同归一乘法中。故说四谛之教,是即方便而说,名为‘音声方便’。又《净影疏》曰:‘善知习(即集)等,是其教解。习善之教,名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于中巧知,故曰方便。’又《嘉祥疏》曰:‘善知习灭音声,明辞无碍。’诸说不妨同参。本段末后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者,《会疏》曰:‘明其离过,谓非世间无益之论等,专乐说出世大乘究竟了义故。’究竟了义第一义谛之言,方名‘正论’。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一乘,至于彼岸。决断疑网,证无所得。以方便智,增长了知。从本以来,安住神通。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三、明极乐菩萨德行圆满。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者,《维摩经弟子品》曰:‘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又《大乘义章二》曰:‘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又《会疏》曰:‘般若妙慧,证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皆悉寂灭(空寂《魏译》作寂灭)。’又《万善同归集》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无实性故。是不断之无。’综上引证,简要言之:极乐菩萨以般若妙慧,了知一切诸法,皆毕竟无所有,不可得,平等空寂。但应谛知一切皆空,不是断灭。此空寂是实际理体,不是断空,是第一义空,乃不断之无。如是契入寂灭平等,故云‘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生身’。可指分段生死之身,与变易生死之身。(此处则指菩萨变易生死之身。)又生身者乃二余之一。‘二余’者,生身之苦报与烦恼之残余。生身是苦果,烦恼是惑因。此二俱尽,谓之‘二余俱尽’。如《会疏》曰:‘生身者,是苦果依身,正是苦谛。烦恼、见思等惑,正是集谛。“二余”者,即苦集余残也。菩萨能断正使,及以习气,无有余残。
‘究竟一乘’。‘一乘’者,成佛唯一之至道,最极圆顿之教法。乘为车乘,以喻佛之教法。教法可载运行人登于涅槃彼岸,故名为乘。《胜鬘宝窟上》云:‘一乘者,至道无二,故称为一。运用自在,目之为乘。’又《胜鬘经》曰:‘一乘即是第一义乘。’又憬兴曰:‘一乘者,即智虽有三,其极无二,故云一乘。’《法华经》专说一乘之理,该经《方便品》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净影疏》曰:‘乘是行用。行能运通,故名为乘。随化多乘,就实不殊,是以言一。于此一乘,穷名究竟。’按此疏意,穷尽此一佛乘之理,谓之‘究竟一乘’。盖极乐诸大菩萨,悲誓宏深,虽居极乐,但为哀悯众生,故仍示现于三界生死之中。住平等慧,精勤修习。故经云‘于三界中,平等勤修’。究竟了达实相一乘之理,得至涅槃彼岸。故云‘至于彼岸’。《会疏》曰:‘彼岸,涅槃妙果也。’《净影疏》曰:‘至于彼岸,涅槃果极。’涅槃果极者,指涅槃之极果,即至高无上之果觉,究竟成佛也。
‘决断疑网’,此有异释。《净影疏》曰:‘除妄显真,名断疑网。’《会疏》同之。疏曰:‘断除疑网,智惠(同慧)自生。’其意皆偏于断自疑网。但《嘉祥疏》曰:‘决断疑网者,能断众生疑。’两者虽异,但亦无违。因能除众生疑者,首自身无疑。又自身既断疑网,真智自生,必起大行,普令众生断疑证真。故知经文,实兼二义。
‘证无所得’。‘无所得’又云‘无所有’,即空慧也,即无分别智也。体无相之真理,自心无所执著,无诸分别,是曰‘无所得’。《心经》曰:‘无智亦无得。’《智度论》曰:‘诸法实相中,决定相不可得故,名无所得。’又《涅槃经》曰:‘无所得者,则名为慧。有所得者,名为无明。’又曰:‘有所得者,名生死轮。一切凡夫轮回生死,故有所见。菩萨永断一切生死,是故菩萨名无所得。’《涅槃》之说,真究竟了义之语也。又‘证无所得’者,《仁王良贲疏》曰:‘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又《维摩慧远疏》曰:‘菩萨破去情相,到无得处,名无所得。’今云‘证无所得’,即到无得处也。
‘以方便智’。方便智又名权智,乃达于方便法之智,又为行方便之智。权智与实智相对。达诸法之实相,名为如来之实智。了达于诸种之差别,为如来之权智。如《大乘义章十九》曰:‘知一乘真实之法,名为实智,了知三乘权化之法,名方便智。’又实智者,体也。权智者,用也。如来成佛之本体,在于实智。一代教化之妙用,存于权智。又密教以胎藏(即莲花部)鬘荼罗之心莲华台为实智,八叶(瓣)开敷为权智。《大日经二》曰:‘诸佛甚希有,权智不思议。’故知方便智亦不可思议,度生妙用,权化之法,全由此智也。又从实智以求权智,亦即从根本智而达差别智。故曰‘增长了知’。莲瓣之盛敷,可喻增长,莲瓣之初开,可喻了知。心莲八瓣开敷,正显‘增长了知’之义。因莲叶开敷而明现莲台,正表从方便智之开明,而彻显心源也。又度生事中,不离神通。而诸神通,从本以来,自然安住,非从外得,如《圆觉经》曰‘本来成佛’。故云‘从本以来,安住神通’。
权实二智俱明,神通自然安住。妙德功圆入于实相,证无所得,以无所得故,‘得一乘道’。一乘者,一佛乘也。故得一乘道者,即圆证究竟大觉之佛果也。‘不由他悟’者,《唐译》曰:‘得一乘道,无有疑惑,于佛教法,不由他悟。’至于《魏译》作‘慧由心出’,《净影疏》释云:‘真解发中,名慧心出。’盖谓真实明悟,发于自心,名为‘慧由心出’。又望西《无量寿经疏》曰:‘疑网既断,实理忽证。彼能证智,不由他生,必由心出。’盖谓纤疑永断,朗然大悟,顿证实理,得一乘道。能证此一乘道之智,必从自心出,决不从他处生也。《会疏》曰:‘断除疑网,则智慧自生。由心者,无师自然智,而不由他悟。’盖谓所生之智慧乃无师智与自然智。既是无师智,则不从人得。复是自然智,则不由他生。故云‘慧由心出’与‘不由他悟’也。上之三疏可以互参。综之则为朗然大悟,证入实相。无师智、自然智等等妙智,炳然齐现。悟由自心,非从外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六祖慧能大师曰:‘密在汝边。’故知诸佛密藏,本来具足。悟则明现,不从他得,故云:‘得一乘道,不由他悟。’
谢谢来访!欢迎经常来上品莲生的空间访问交流
请在谷歌或百度中搜索“上品莲生的空间”,即可进入本空间。
点击(上品莲生的空间 )即可进入
黄念祖:《敬跋重印会集本后》黄念祖:《敬跋重印 大经 会集本后》 丙戌十月十九日,为北平广播电台台长黄念祖君之慈母梅太夫人六十正寿。鉴于世俗之寿其亲者,或绮筵丰席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17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黄念祖:忍辱一共有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黄念祖 “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忍辱的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萨成佛必经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佛是三觉都圆满。 三觉是什么?“自觉”。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黄念祖:密宗破瓦法是否有助于往生 黄念祖大德:更有进者,既承下问,敢不掬诚!行人于临终紧张关头,仍能自在修习颇瓦者,恐百中无一,甚至千万中亦难有多少也。例如宋代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1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黄念祖: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愿意醉生梦死,一直糊涂到进火葬场,那就首先必须明白这一件事: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人身难得,哪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08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聂云台居士是清末大臣曾国藩的外孙,在1920年任第一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成功人士。抗战期间,上海会长崇尚华丽,奢侈成风。聂云台老居士有感而作,于1942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贪名之戒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人在世间活动面对世间各种境界时就会产生各种喜爱,喜爱到了某一个程度以上就变成贪。人贪的东西很多,如贪钱、贪色等皆是。对于贪求财色一般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紫虚居士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第一卷紫虚居士注解--------------------------------------------------------------------------------此为楞严经的名称。本经之全名为大佛顶、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七卷紫虚居士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注解1)白佛言:白,表白;向佛陈说,恭敬发问,表白自心的意思。又,赞叹佛的话语,也称为白佛。2)唯然:应答之声,表示服从,表示同意,含有恭敬之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0-25
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王占元居士,男,八十三岁,河北省唐县人,一生务农,小学文化。有三男二女。为人善良,对子女慈悲疼爱。子女也都很孝顺。二○○三年九月。经医院查出白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3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给事冯楫居士悟道因缘给事冯楫居士,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济川,四川遂宁人,号不动居士。冯楫居士青年时即信仰佛法,一度遍礼尊宿,后居龙门,从佛眼清远禅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10-06
黄念祖: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为什么在这里头特别标出十六正士做为上首(这里注解没有发挥)?这就表示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因此这个法门也就契会于当前的社会环境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01
黄念祖居士:广结善缘 “众生有缘,遇斯光者”(《净修捷要》)。佛的光明遍一切处,有人说,我怎么没有看见哪?这个就不奇怪嘛,有缘才遇着这个光嘛。这光是没有离开一切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黄念祖: 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黄念祖:六道之苦 七十年代初,我在邮电学院确山干校,曾经被派去养猪。猪真可怜,猪的可怜不在于它自身被杀,更可怜的是:注定了它所有的子子孙孙都要被杀。这真是一个大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宗要大本宗要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发菩提心不仅是净土宗单独注重的。任何一个大乘法门,不管你是参禅,你是学教,尤其是密宗。密宗之所以殊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黄念祖:在佛以后来的一切众生都依这个法而得度脱 “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也是《无量寿经》的话。当时佛弟子阿难跟佛在一块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黄念祖:念佛关键在于不忘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这是证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黄念祖:物理学给天台宗提供了论据现代科学的进展,对于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认识,均有新的突破,使得许多大科学家瞠目结舌,惊惑不解。他们料想不到现代最新最尖的科学成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龚佛龙居士往生纪实二○○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中秋节)凌晨五时三十分,安徽省芜湖市居士林林长龚佛龙居士在家中安详逝世,往生极乐,世寿九十岁。 一个多月前,龚老居士就告
金玉良言时间:2024-09-15
四、密勒日巴修定为什么要讲密勒日巴修定呢 ?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是用修定的方法获得大成就的人,他是藏传佛教中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他自己说:“我是一个博地凡夫,此生此世,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7
问:佛教常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搞清楚佛性问题与学佛关系重大,所谓佛性究竟是什么?答:五十年代我曾和佛教青年探讨过有关佛性问题;近年来,也曾围绕这一问题,谈过我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净土资粮(附:谷响集) 作者:黄念祖答三世因果并劝努力忏罪念佛大札奉悉,欣闻知难而进,甚以为慰。唯所提诸问,仍是您二十年来屡问之老问题。兹愿再贾余勇,一试棉薄,看看能否突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29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世间生活难免会犯错学佛修行也是如此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持戒修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如果因为种种因缘条件不小心犯错破戒了心中不免产生疑
佛答时间:2024-08-18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而有些居士表面上“学佛”,但实际上却障碍我们!如果你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了!一、跑跑居士跑跑居士,修
佛答时间:2024-08-18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6
谢允华居士往生记实母亲谢允华1940年正月初一生人,享年63岁。母亲出生于三台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在她出生时家境已日渐衰落,故母亲从小就过着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日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