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句经讲记(三十五)
北传〈双要品第九〉二十有二章
南传〈双品第一〉二十章
壹、释品题
双要品者两两相明
善恶有对举义不单
两,音(垄)liong2柳拱切
从本品开始,到第三十五品的〈梵志品〉(除〈利养品第三十三〉而外),由于南北传皆有传译,所以此下将以南北传对读的方式,来作文义的解说。南传巴利本《法句》则以了参法师的译本为主,并参酌净海法师的白话文译本──《真理的语言》,及其他近人的译作,期能藉由不同传译本的比对,而更贴近佛说此偈的原意。
本品“双要品”(南传曰“双品”),系藉一正一反、“两两相”对的偈颂,以“明”世间:有“善”就有“恶”,有喜就有悲,有真就有伪,有染就有净,有人赞美、就有人批评……,一切皆为(“有”,在此可看作无义,或可作‘为’解)相“对”而非绝待的。因此所列“举”之法“义”,“不单”偏于或正或反之一边,以此突显正理,使学者知所抉择,而依循佛法中道正理信受奉行。
贰、释颂义及因缘
1.【北传】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恶 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 车轹于辙
1.【南传】
诸法意先导 意主意造作
若以染污意 或语或行业
是则苦随彼 如轮随兽足
2.【北传】
心为法本 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 即言即行
福乐自追 如影随形
2.【南传】
诸法意先导 意主意造作
若以清净意 或语或行业
是则乐随彼 如影不离形
轹,音(力)lek8柳极切
辙,音(彻)tiat8地杰切
第一偈:北传说:“心为”一切“法”的根“本”,我们动身、发语的一切造作,皆由心意的主导而来,所以“心”居于至“尊”至要的地位,一切由“心”所主“使”。假使我们的内心(“中心”,即内心)起的是恶心恶念(“念恶”即恶念),那末,在审虑、决定的瞬间,“即”会发动我们的“言”语、身“行”去作恶。身语意既已造作了恶业,那必然留下潜能势用,“罪”报“苦”果“自”然从后“追”随而来,如“车”轮必压(“轹”,车轮辗过之意)“于”车迹(“辙”,即车迹)而过。1
对应于此,南传则说:世间一切“诸法”,皆以心“意”为其“先导”,心“意主”导一切,一切由心“意”的审虑、决定、发动而“造作”。“若”人“以染污”不净的“意”念为起始,而发展至“或”言“语”、“或”身“行”的恶“业”,“是则”其后必有罪“苦”的果报“随”逐“彼”人,“如”车“轮随”于拖车的“兽足”。2
南北传的译句一经对照比较,偈意自能充分的揭露出来;然而此偈的最末一句,二译却显然不同。原来,pada之义有二:可译为迹,也可译为足,所以北传的吴.支谦译本译为“辙”,即车迹之意;而南传了参法师则译为“兽足”3,这是同源而释义别异的一例。
第二偈:北传说:“心为”一切“法”的根“本”,吾人所以造作一切的善恶染净等业,皆由心意的主导而来,所以“心”居于至“尊”至要的地位,一切由“心”所主“使”。假使我们的内心(“中心”,即内心)起的是善心善念(“念善”即善念),那末,在审虑、决定的瞬间,“即”会发动我们的“言”语、身“行”去作善。身语意既已造作了善业,那必然留下潜能业用,“福”报“乐”果“自”然随后“追”逐而来,“如影”之“随形”而不相离。
此偈南传则说:世间一切“诸法”,皆以心“意”为其“先导”,心“意主”导一切,一切善恶染净,皆由心“意”的审虑、决定、发动而“造作”。“若”人“以清净”的善心善“意”,“或”表现于言“语”、“或”表现于身“行”,而造作利人利己,或损己以利人的善“业”,“是则”其后必有福“乐”的果报“随”逐“彼”人,“如影”之“不离形”体一般。
这二首偈颂,南、北传虽然偈意相同,却各有不同的因缘故事,以下就分别作介绍:北传的因缘是说到在佛世,舍卫国王波斯匿,因为想请释尊及弟子前去应供说法,所以就与随扈一行来到释尊驻锡的精舍。王下了车,即解下配剑、脱去鞋履,双手合掌来到释尊面前,五体投地顶礼释尊,长跪禀白说:‘希望来日能于四边街道,施设微妙的饮食,供养世尊及众弟子,以令国人了知世尊为世间无上的圣者;愿国人咸能远离鬼神妖魅的蛊惑,悉心遵奉世尊所制的五戒,以消弭自身及国内的灾祸。’
释尊听闻此言,就说:‘善哉!一国之君,应有英明的领导能力,才能带领百姓以正确的方法趋吉避凶,进而为来世植福。’
波斯匿王得了释尊的肯定,便欢喜地说:‘至真至尊的佛世尊啊!请容我先行告退,来筹备这一次的供佛大会吧!’
于是贵为一国之君的波斯匿王,除了亲自监督御厨准备饮食之外,当日还躬身往迎释尊及弟子前来应供。在释尊与弟子一行先后入座后,王还执弟子礼,恭敬地在释尊身旁侍食。
释尊饭食已讫,便于四街道路头为王说法,无数的百姓此时亦来围观,听佛说法。人群中,有结伴而行的二名商人见到此景,一人就想:‘佛如帝王,弟子犹如忠臣,佛开示智慧大法,弟子随佛诵习宣扬,好个明智的国王啊!知佛是可尊可敬的人天导师,所以竭尽心力来奉侍至尊的佛陀!’另一人则心想:‘真是一个愚昧的国王啊!你贵为一国之主,还有什么是求不到的呢?佛,不过好像一头牛,弟子就犹如车子,牛拖着车子,东南西北到处走,佛有什么德行,值得王自甘卑下地奉侍呢?’
不久,二人即离开了人群,继续踏上自己的旅程。走了三十里,觉得渴乏极了,就找地方投宿,一面买酒共饮,一面评论所见之事。这心存恶念的商人,平日即常怀恶心、骄纵无礼,从他对世出世间的圣者──佛世尊,都如此之轻慢鄙视,就可见其为人之一斑。尤其在杯酒下肚以后,内心炽盛的热恼,更令他犹如有火烧身一般。于是他带着醉意独自步出旅亭去透透气,走着走着,就在车马必经的道路中醉倒了。
次日清晨,正好有五百商人的车乘经过,心存恶念的商人于是就糊里糊涂地步上黄泉。他的同伴一觉醒来找不着他,才知他已命丧车辙,善心的商人一想到两人偕伴在外经商,而今对方出了意外,如果自己单独回国,恐怕会被误解为谋财害命,而背负不义的骂名,不如收拾财物,到他国去过新的生活。
适巧这名善心的商人所到之国的国王,新近崩亡不久,又没有太子可以继承王位,群臣们相信预言吉凶的谶书上所言:在人文荟萃之地,将有一位平民会成为他们的新王。但是要如何找到此人呢?原来先王有匹神马,当它见到未来的国王就会屈膝,由此即可寻得新王。于是太史官与大臣们就整备车马,带着先王的神马与印玺,四处去寻找新王。浩浩荡荡的一行人,自是引来群众的好奇与议论,商人当然也在其中。当太史官一眼见到商人,立刻便说:‘此人具有黄旗紫盖之气,这就是贵为帝王之气啊!’而神马此时也屈膝来舔商人的脚,大臣们于是一致认定:他就是他们的新王。
太史官等人欢欢喜喜地将商人迎回宫中,待他沐浴更衣、换上国王的袍服之后,着即登上王位、顾问国事。对这突如其来的境遇,商人不免陷入深深的思维:自己平日又没做什么大善,何以能得黄袍加身、贵为君王呢?想必是至圣的佛陀施恩于我,才得以如此吧!为了礼谢佛陀的恩德,遂与群臣遥向舍卫国顶礼稽首说:‘我这卑贱之人无才无德,而今竟蒙世尊垂恩,成了此国的国主,希望明日世尊能与诸大阿罗汉弟子,一起到敝国来接受我的礼敬与供养。’
时值三月,释尊就要阿难转告诸阿罗汉比丘说:明日有国王将请大众前去应供,为了使该国人民未信者生信,特准大众施展神足通前往该国,以令王及人民生欢喜心信受佛法。于是弟子们谨遵佛言,来到该国受王供养;待大众食毕,王便请释尊为他开示:素无善德、卑微如他之人,以何因缘而成为一国之主?
释尊就举先前他与同伴二人起心动念的善与恶为例,来说明为善之人,福乐相随;作恶之人,灾祸自追,这不是来自佛或龙天鬼神等外力的护佑与恩赐,而是由每个人自力造作而来,因此便说了以下的偈言: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恶,即言即行,
罪苦自追,车轹于辙。
心为法本,心尊心使,
中心念善,即言即行,
福乐自追,如影随形。”
当释尊说完以上二首偈颂,王与群臣及无数的百姓,皆生大欢喜心,并远尘离垢,得法眼净。4
南传的因缘故事则是这样的:5
一日,眼盲的迦丘帕喇尊者在经行时,踩死了一些昆虫,次日,恰好有精舍的其他比丘来找他,他们发现了地上有昆虫的尸体,怀疑尊者犯了戒,就来到佛陀座前,请示心中的疑虑。
佛陀问他们是否亲眼见到尊者踩死这些昆虫?他们回答说:并未亲自看见。佛陀就告诉他们说:‘正如你们不曾亲见迦丘帕喇杀生一般,迦丘帕喇也看不见地上的昆虫;一位已证圣果的阿罗汉,是不会存有杀生之心的,所以他并未犯戒。’
众比丘就再请问佛陀:何以尊者今生会成为一个盲者?佛陀也就藉着宣说迦丘帕喇前世的因缘,来教诫诸比丘:
原来,迦丘帕喇在某一世曾经是一名医生,在他的病患之中,有一位女众曾经对他许诺,若能治好她的眼疾,她和儿子愿意当他的仆人侍候他。但是当她的眼疾一天比一天好转,她又后悔了,害怕自己和儿子得当一辈子奴仆,所以她就向医生撒谎说她的眼睛越来越差。只是,这个谎言终究瞒不过医生,当医生发现她的眼疾其实已经痊愈以后,不禁起了大嗔恨,就开了另外一服药给她,使她从此真正失明。因为这个缘故,所以在往后的很多世,迦丘帕喇都成了盲者。于是,佛陀就说了以下的偈颂告诫诸比丘: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若以染污意,或语或行业,
是则苦随彼,如轮随兽足。
诸法意先导,意主意造作。
若以清净意,或语或行业,
是则乐随彼,如影不离形。”
虽然本偈说明了心(意业)居于一切法的主导地位,一切善恶染净的业果,皆由心意的发动身、语而来;但佛教并非唯心论者,只重内心而漠视世间事行。佛法是说外在的事行既出于心意的推动,那末,要改变我们的言语、身行,必先改造我们的内心,由端正我们的心行、观念做起,才是根本之道。更进一步说,心尽管为王为主,却不仅仅完成内心的净化就算了事,还要经由佛法的修学,慢慢去修正自己在言语和身行的表达,从而脱落累世的串习,使身口能恰到好处又恰如其分地传达内心,而终至完成身业与语业的净化。
再说佛法的重视内心,是主张由心念的改变去转境,而非将外境的恶观待成善、将染污观待成清净,无视外在的一切,而只活在自己想像的内心世界,这决非佛陀的教法。佛陀所教我们的是:如实知外在的一切善恶、染净,乃至因缘的聚与散、成与毁;更如实知自心的一切悲喜、爱恶,乃至法与非法,而后出自善意、敬虔地回应外境,这才是以心转境的真义。能这样做,深信其人定然“福乐自追,如影随形”,最起码,也会处处得人缘。(待续)
【注释】:
1.请参见印顺导师,〈法句序〉(《华雨香云》,页218)。
2.同1.
3.同1.
4.法眼净,乃具有观见诸法真理、断诸疑惑而无障碍之眼。
5.以下各品所举南传的譬喻因缘,系改写自达摩难陀上座编着,周金言居士所译的《法句经/故事集》(1996.4新雨杂志社出版),略去其中的神话色彩而成。
南京圣清法师问:有一僧人说:出家人在古时根基利,在今时根基钝,古人修难修的法门,今人只宜修易修的法门,如我解释,此是自打退堂鼓的话;出家应修难修的法门,身既出家荷担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2
我们学佛法的人,听见《法华经》有这种妙处,畜生听经闻法,都可以去做人;饿鬼在地狱里,听经闻法,可以生到天上去。因为有这种利益,所以有的人就会依照经上的方法,念诵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节身时食”:节身,对自己这个身体,一定要很小心,天天要做点运动,不要叫它那么懒,懒骨头似的。或者打打太极拳啊,或者做点健身运动啊,不要接近这么多女人啊!这都叫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第八识──阿赖耶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本识就是指第八识,这第八识去后来先,所以有句偈颂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前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翁。浩浩是大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你若能没有贪、瞋、痴,也就把这阴魔都降伏了。没有自私、自利、求、贪、争这五种的毛病,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种阴魔,其实不止五十种,五百种、五千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节选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诵持此陀罗尼者”:能诵持〈大悲咒〉的人,“当知其人即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说是普门品时”:在释迦牟尼佛宣说《法华经》,讲到〈普门品〉的时候,“众中八万四千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恼,第二不要发脾气,第三不要欺压旁人。问:我们人人都想要消灾而不知道怎么样消法?人人都想要延寿而不知道怎么样延法?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以身供养,有以心供养,有以身心来供养。什么是以身供养?好像出家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日日诵持〈楞严咒〉这就是住持正法的一部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此咒名为尊胜,是在佛顶上化佛所说,以此尊胜咒之咒心来教化大千世界,教化世间一切的众生。五方即东西南北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0
大安法师:拜佛的十种功德利益一、得妙音色:若多拜佛,相貌也会转变为好,音声和身体都会庄严起来。 二、出言人信:拜佛若专心诚恳,培植威德,说话自然会得到别人的信服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9
居士:请问法师,如何理解《佛说阿弥陀经》中“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之中的善根福德因缘?法师:《佛说阿弥陀经》的这句经文宜从净土法门“以果地觉作因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8
第一大愿:礼敬诸佛。普贤菩萨自己礼敬诸佛,是为行;希望大众各各礼敬诸佛,是为愿。愿与行,二而一、一而二也。礼敬诸佛者,即俗称拜佛。普贤菩萨拜佛,欲人人皆如彼拜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马祖道一大师开示大珠慧海禅师大珠慧海禅师,初次到江西见马祖道一大师的时候,马祖大师问他:“你从什么地方来?”大珠慧海禅师回答:“我从越州大云寺出发到这里来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14
说到不久命终,咱们现在每一个人应该自己想一想,我什么时候死呢?婆罗门女的母亲不久命终了,而我是在哪一天死啊?我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啊?会不会和婆罗门女的母亲一样的去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人们都知道,红枣是女人最好的补品之一。殊不知,红枣对于男性朋友来说,也是补肾的好补品。医生介绍,男性吃点红枣,可以补肾壮阳。红枣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等,赖氨酸、
素食健康时间:2025-02-04
示容玉居士古德有言:唯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者觉也,乃吾人本然天真之觉性,尤见性之第一妙门也。原夫此性,先天地而不为老,后天地而不为终,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宣化上人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第十四章是说明善,没有什麽能比得过真正的修行,这是最善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阿弥陀佛以其大慈悲、大愿力,如吸铁石似的,将十方所有一切众生都摄取到其净土国内,若一众生未被摄受,阿弥陀佛亦不愿成佛。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是称佛名者,皆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楞严咒之效用如何?开智慧。想要佛法兴,先学《楞严经》,要跟阎王斗,先持楞严咒。千万不要听人胡说,谓念楞严咒一定要持斋,或早上念,晚上不能念;此地早上,美国是晚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见闻利益品浅释 第十二卷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如是我闻」,阿难以四事问佛,前面已讲了二种,现在讲第三种。第三种是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身处、受处、心处、法处。第一要观身不净。我们所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看得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贰.述译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 是个时候,是指在姚兴的时候。姚秦,和苻秦、嬴秦不同,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金刚波罗蜜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能净业障分第十六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是个时候。姚秦、苻秦、嬴秦不同。嬴秦是秦始皇时代,苻秦是苻坚时,姚秦是姚兴时。在苻秦时,钦天监对符坚说:「现在应有位智慧人到中国来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宣化上人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六祖弥遮迦尊者尊者,中印土人。初学仙法,因五祖至彼国,尊者瞻礼,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仙人授我仙法,师逢佛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祖曰:「支离累劫,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初祖摩诃迦叶尊者尊者,本摩竭陀国人,出婆罗门氏,其形金色。见佛出家,冀度诸有。佛于众中,称为第一。一日,佛于灵山会上,拈出一枝金色钵罗花示众。时大众默然,惟尊者破颜微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宣化上人:劝发菩提心文浅释(六)劝发菩提心文浅释美国加州万佛圣城宣化上人 讲述念生死苦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金刚棒喝 ( 701 - 720 )701.问:您也有老师吧?上人:当然有,而且很多。冯小姐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做为我的老师。我追随过许多位大和尚,虚云法师对我帮助最多。记者:虚云法师?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十祖胁尊者尊者,中印土人。因随父谒九祖,父曰:「此子处胎六十岁,因名难生。尝有仙谓,此儿非凡,当为法器。今遇尊者,可令出家。」祖即为落发授具。羯磨之际,祥光烛座,仍感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三十二世牛头山法融禅师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后入牛头山北岩之石室,静坐观心。适四祖踵至,问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遂延祖入庵。祖见虎狼围绕,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金刚棒喝 ( 481 - 500 )481.问:有关大悲咒,书上说:「缠身恶疾,实时消除。」可是有些人讲:「这是不可能的!难道你生病,念一念大悲咒,病就会好吗?」请上人开示。上人:心诚则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金刚棒喝 ( 441 - 460 )441.问:有一位法师认为经典上的「如是我闻」,应该改为「如是我译」,不知哪一句对?上人:说老实话,两者都不对。阿难尊者搜集经典时,把「如是我闻」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金刚棒喝 ( 421 - 440 )421.问:我们常讨论罗汉和菩萨的果位,两者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请上人开示:关于罗汉和菩萨果位有甚么不同之处?上人:罗汉、菩萨都是个名词,这是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盐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我们的身体绝对缺不了它,可食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伤害,尤其是女性。平日里口味比较重的女性,无论是自己下厨房还是在外面点餐,都喜欢吃盐偏多的
美容健身时间:2025-01-26
这是真正消灭战争的法门也是消灾延寿的法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明天(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举行一个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法门——放生。因为西方人没有见过放生的仪式,所以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自性自度,还是要自己去自己的毛病,师父不能天天看着你。◎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我们现在讲自性自度,这本来不是这么简单的。自性自度,就是要你把迷惑都断了,把你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开悟、不开悟,在你自己。◎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徒弟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徒弟。迷的时候,就是没有开悟,没有得到自性的本体,这个时候,应该师父来指示,修道用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真正修行人远离名利不为名利动摇其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的人,参到火候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诤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成为花间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会念〈大悲咒〉,阎王都没办法你,鬼神也都不敢惹你。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有一句话说:“会念〈大悲咒〉,敢和阎王斗;念会〈大悲咒〉,鬼神不敢斗。”说是你若会念〈大悲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万佛城是献给全世界的我就是把自己的给旁人旁人的我都不要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各位善知识,现在是太空时代。地上,人的距离也近了,言语也通了。但是我们的距离有的地方还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达真堪布:这样的福报丢不掉作为修行人,我们要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自然来的才是真正的福报。有些大德高僧住在山沟里,名闻利养自然就来了,侍奉、供养堆积如山。他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