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李炳南老居士《佛学常识课本》

李炳南老居士 2022-02-17

小序一

佛法是什么?他原是一种觉悟学。吾人处在宇宙间,万事万理,好像都带著神秘。你看著是黑,结果他却是白;你看著是圆,结果他却是方。差不多总给你猜的相反,所以人就感觉著苦闷了。

佛法就是对于宇宙人生,万事万理的一个解答者。因他有这等的重要性,所以人人都应当去研究。不过宇宙人生,一切事理,千头万绪,颇为复杂,佛法也就显得玄妙了。

有一般人,尝责备佛法,立论太高,陈义太深,极不通俗化,所以不易普及。且不要错怪!这并不是佛法本身问题,其实是宇宙森罗万象,本不简单。佛法要解答这许多问题,自然就显得高深了。

但是,佛法虽然头绪复杂,义理高深;假能寻一条线索,提几条大纲,作一个初步的介绍,先使学者得到一个轮廓,或可就引起探讨的兴趣,这是编这本书的意义。古人说:登高自卑,行远自迩。大家要想深入佛海,这本书也未尝不可作个津梁。

这本书的编辑,就是本著上面说的意义。材料取纲要,组织取条贯;并且词采语体,篇采简短。举纲要,有条贯,就可得一个轮廓;语体便是通俗化;篇短免去用脑厌烦。用他教课或是自修,似乎都还适用。这本书虽然才三十六课,也等于广大的佛法,缩了一个小影。说是见了一斑固可以,说是见了全貌也可以。

小序二

佛经三藏,浩如烟海,求学的人,差不多都存著望洋兴叹的感想。况且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所有宇宙万象,自是应有尽有。这样说来,不但数量繁多,内容也就很复杂了。一般学人,莫说三藏精通,就是在具体上,能有大概的正确认识,这人的佛学,也就算是善知识。

话虽这样说,但是发大心求深造的人,还是很多。我的看法,经典繁多,只要时间允许,费上四五年的功夫,耐烦读下去,便可圆满;内容复杂,只要世间学术博洽的,也能融会贯通,得到解决。

除此以外,却有很大的两块拦路石,每每为他阻碍前进,这确成了严重问题。一是真如实相难明难悟,一是术语名数难记难解。说到欲明真如实相,那就得靠著多听多问、思维体验,等等条件帮助开悟;因无迹象可寻,困难感觉大。若求了解术语名数,只要分类摘出,加以说明,一看一听,便能明白,了解以后,记忆也就容易了;因有迹象可寻,困难感觉小。

这本书的编辑,术语名数成分比较多;因一大藏经教,处处离不开术语名数。初步佛学,术语名数似乎就是根基,也就是通常知识;如果术语名数记忆不忘,了解清楚,真如实相明悟,也就快接近了。

更应知真如实相是大道,术语名数是学问。从根本上讲,学佛贵乎明道,其次才是学问。但是大家读了这本书,当然可称是有学问,不过还希望进一步,再求明大道!

佛学常识课本

第一课 总体

佛是印语佛陀的简称,在中国文字是觉的意思。此觉与普通说的觉不同,因常人的觉多是错觉;此觉乃是对一切事理,能真正证明的实智。任何人能证得实智,就是佛。

法是种种事物及道理的总名;在这里讲是专指佛的教法,就是教内一切经典。因为经中说的就是种种事物及道理,所以称之为法。

僧是印语僧伽的简称,译成中文是众的意思。三人以上曰众。僧字也是比丘三、四人以上的名辞。但是今日相沿,比丘一人就称他是僧,这也未尝不可。例如古时兵制,万二千五百人为军,若指其中一人叫他军人,亦讲得通。

佛是来救度众生的,法是佛度众生的工具,僧是佛的传教度众代表人。

第二课 教义

佛家的教义,以慈、悲、平等三事为根本;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三事为行持。前三事是体,后三事是用。

给与众生一切安乐,是名曰慈。救拔众生一切忧苦,是名曰悲。但是与乐拔苦的目标,是不分那一类的有情,也不分别亲故怨仇,这样的存心,名曰平等。必须有平等心,慈悲方能作到圆满!

怎样是诸恶莫作?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害众生,便避兔不作。怎样是众善奉行?就是事无大小,只要有利众生,便努力去作。怎样是自净其意?因众生的心意是染污的,不断虚妄分别是非人我,所以自害害他;若能修到不起妄念分别,染污的心就转成清净的心,断恶生善才能圆满!

第三课 教主略史

教主名释迦牟尼,是中印度迦毗罗国净饭王的太子,母是摩耶夫人,国城在恒河支流罗泊提河岸。太子俗名悉达多,生时距今二千五百余年,旧说二千九百余年。

印度阶级很严,分为四等:一、婆罗门主持宗教,二、刹帝利为王族掌理政治,三、吠舍为商贾,四、首陀罗为农人奴隶。太子即是刹帝利种,娶夫人名耶输陀,生子名罗侯罗。

太子少年游览田野,见农夫劳苦,更见耕地出虫,鸟来啄食,因此察知动物界生活,多是害他存自,很觉痛心。又因出游见到老者、病者、死者,觉到人生,空、苦、无常,遂决意寻求解脱。

太子到了十九岁,决心舍去富贵出了家,在雪山苦行六年,坐菩提树下证了佛果,说法度众四十九年,后在拘尸城外娑罗双树下涅槃。

第四课 三藏结集

佛灭度以后,诸弟子恐怕佛说的法日久失传,又怕有人搀入异见邪说,所以有结集的组织。

结集的法,是多数的比丘组织一会,推一人升座,众人发问,使其答复,再问会众证明不错,就记载出来,定为佛典。但是结集并非一次,各经说法所以不同。大概的情形,可分三说:一是王舍城外七叶窟,五百阿罗汉结集,阿难诵经,优波离诵律,富楼那诵论,大迦叶为上首,名界内上座部;未及入窟的,尚有多人,也组织结集,婆师婆为上首,名界外大众部;这是小乘的结集。文殊、弥勒二菩萨,将阿难在铁围山升座,说出菩萨、声闻、戒律三藏,是大乘的结集。金刚手菩萨、阿难尊者,又记出金、胎两部大经,这是秘密结集。

第五课 七众弟子

众生皆可学佛,不分在家出家,学佛一律平等,因为戒相少示差别。出家的男女众有五类:一、比丘,男子受过二百五十大戒的。二、比丘尼,女子受过五百大戒的。三、式叉摩那尼,是沙弥尼欲受五百大戒以前,先学六法的,比喻学校预科的制度。四、沙弥。五、沙弥尼,男女受过十小戒的。

在家的男女众二类:一、优婆塞;二、优婆夷。即男女受过五戒的;但虽未受五戒,曾受三皈依的,亦是佛弟子。

比丘的意义有三,为乞士、破恶、怖魔。沙弥是息恶行慈的意思。式叉摩那是学法的意思。优婆塞、夷是亲近、奉事三宝的意思。

第六课 世界

世是去来今,界是方位,这是竖说时间,横说空间,也就是说天地的意思,更表明天地原是迁流变化无常的。世界先以须弥山为中心,最下层是空轮,层层向上是风水金等四轮体,金是指含金质的固体地形。

从地面向上,至须弥山之半,是第一层天。至山顶为二层天,再往上有四层天,因这六层天,都有男女饮食之欲,所以称是欲界天。再向上有十八层天,分为四禅,只有庄严形色,所以名为色界天。再向上还有四层天,不著形色之相,所以名为无色界天。

须弥山四方有四个大星球,有八个中星球,有数万小星球,前人称名曰洲,外围层层有七山八海,更有铁围山为外廓。

第七课 世界数量

合计须弥、铁围两山环抱的大小星球,及七山八海,下自空轮向上,一直到色界的初禅天为止,这名一个世界。以这样一个世界的横竖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世界,上至色界二禅天为止,名小千世界。再以小千世界的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上至色界三禅天为止,名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的范围为标准,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上至四禅天为止,名大千世界。因此数中有小千、中千、大千的分别,所以有三千大千之名。

这样的三千大千世界,非止一个,是无量无边说不穷尽。这无量无边大千里的六道众生,也是说不穷尽。但是世界是不断成、住、坏、空的迁流,众生也不断生、住、异、灭的演变。

第八课 界分内外

三界本来无常,在内的众生又被一切烦恼缠缚,不得自由,不断生死,所以称三界为火宅,称众生为凡夫。

凡夫共分六类:一、天,二、人,三、阿修罗,此三强称曰善道,因著虽处火宅,尚享有小安乐;四、畜生,五、饿鬼,六、地狱,此三直称曰恶道,只是受苦罢了。

总起来看,众生烦恼未尽,生死不断。被业力牵引,此道死,彼道生,往来奔驰,似车轮般旋转不息。偶生善道,虽享小乐,也是暂时不究竟的。

若能除尽烦恼,就能脱离六道,超出三界,断了生死,不生不灭,这样名曰界外圣人。共分四类:证小乘果的是声闻、缘觉,证大乘果的是菩萨、佛。

第九课 大小乘

乘是运载的意思,如船车等,坐在上面,就能载到目的地。佛法称乘,原是比喻,是说希求的道果,依著佛法就可达到。

菩萨上求下化,圆成佛果为究竟。这果是具足三德:一、圆一切种智,名曰般若。二、出三障,具一切功德,名曰法身。三、灭尽一切苦,脱离了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名曰解脱。这样广大成就,普遍度众,所以称是大乘。

声闻、缘觉证到阿罗汉果,便为满足,只不过脱了分段生死,得了一半解脱。其余的般若、法身,尚未思证,对于度众,还未发心,这样成果,比佛狭隘,所以称是小乘。

第十课 五乘说法

凡夫有善道两种成就,圣人有界外三种成就,合起来看,共分五类,皆称证果;不过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别,所以统叫作乘。

只守五戒不失人身,能行十善可得天身,这是不究竟的凡果。明四谛证声闻果,观十二因缘证缘觉果,这比凡果得称究竟。修六度固然是菩萨,必由这个阶段才能证得佛果,这是最究竟的圣果。

为什么还说不究竟的法,这是为众生根器不同,不得已的方便。一、利根的听到圣果教义,固能开悟,钝根的就不了解,只好为说方便,免他再堕三途。二、有的听了能解,却没勇气承当,也只得先说方便,引他前进。三、圣果义既不了解,或是不肯承当,这等众生自是很多的,若不别开方便,那就把众生为善的路塞绝了。

这五乘有一比喻:人乘比幼稚园,天乘比小学,声闻乘比初中,缘觉乘比高中,菩萨乘比大学。这是够什么程度,方能入什么学校,佛法更是要观察根器而说,不然就不契机了。

第十一课 因缘果

万法因缘生,这是说一切事的发生,先必有因,再遇见缘,他就发生结果。

因是事的本原,缘是一种助力,果是后来的结局。由因得果,全是缘的力量,这是值得注意的。

缘有四种:一、亲因缘,二、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兹举一喻:因比一粒种子;亲因缘比种子本身的生机;无间缘比使种子的生机不断;所缘缘比这粒种子的希望;增上缘比风日水雨等;果比这粒种子生成结的果实。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因与果是不会错的。这就是说作善定得善果,作恶定得恶果;因果定率,最合科学。不种善因,专去信命运,或是祷天求神,希望得福,皆是枉然。

第十二课 因果通三世

因结成果,是有时间性的,分为现果、来果、后果。当生成熟的称现果;再生成熟的称来果;多生成熟的称后果。

这是什么道理?一是因的迟早力量。譬如一粒瓜种与一粒桃核,同时种在地里,瓜种是当年生成,可以结瓜的;桃核生出,须经三、四年才能结桃。二是缘的强弱力量。四种助缘,次第推进,自然成熟的就早些;或是几种缘不充足,譬如土壤不良,以及风日雨水短了成分,自然成熟的就迟些。

因果定率,尚有应当知的两个要点:一是因果永不消灭,遇缘便起现行。要想不受恶报,必须断尽烦恼,证得界外圣果,方能免除。二是善恶不相抵销,分受其报。但是多增善缘,可使恶报由重转轻;勤杜恶缘,能使善果疾速成就。

第十三课 本性

真性是众生本有具足的万德万能,所以叫做本性。但是从无始以来,染了虚妄,盖住本体,具足的德能,就不能显现了。

虚妄名曰无明,这是比喻。性如镜子,本来光明,染了尘垢,就掩蔽了光。尘垢就是镜子的无明,虚妄就是真性的无明。

为什么真性无始就有虚妄?这还得另举一喻:金是从矿里出的,却是无始就与尘沙混杂;真性染虚妄,也是这个道理。

镜子去一分尘垢,放一分光明;去十分尘垢,放十分光明。真性去一分虚妄,显一分德能;去十分虚妄,显十分德能。可知为善为恶,是真性染净的关系;超升堕落,也是真性染净的关系。

矿金经过熔炼,汰去尘沙,以后自不再为尘沙混杂;真性经过修持,断绝虚妄,以后自不再被虚妄染污。

第十四课 烦恼

本性光明名觉,无明盖住名迷。无明愈盖愈厚,本性愈迷愈深,这样就失了自在,称作烦恼。其实无明与烦恼不是二事,无明是说因,烦恼是说果。

烦恼有根本与随起的分别。若按《百法明门论》来说,根本烦恼,共有六种,这是应该先知道的。一名贪,就是贪爱五欲六尘,不肯暂舍。二名嗔,就是有不如意的事,便发怒气,或是憎恶。三名痴,就是昏昏迷迷,不明事理。四名慢,就是自高自大,轻慢他人。五名疑,就是对于实事实理,犹豫不定,似信非信。六名邪见,就是颠倒邪正,谤无因果。

因为这些烦恼,迷住本性,以后起心动念,皆是烦恼来用事,自然多造作恶业,长受苦的果报。

第十五课 菩提

无明盖住本性,是由觉入迷,名起烦恼,从此就入了生死苦海。本性要求解脱,是由迷转觉,名发菩提,仗此能达到涅槃乐岸。

了知烦恼是性的贼,必借菩提来充门卫。但是防贼不是偶尔的事,总要随时加以警觉,稍一疏忽,贼就会冲进来。菩提也须时刻发心,若稍懈怠,烦恼就来缠缚本性。

烦恼是本性从来的冤家,菩提是本性原有的能力,却是地位相反,互不相容,各有各的相当力量,双方交争的胜败,全在发展力和相续力。菩提若不住的发展相续,自然能断除烦恼;烦恼若不住的发展相续,也会挫毁菩提。

第十六课 涅槃

涅槃译为圆寂。圆是一切德能圆满;寂是不生不灭,万缘寂静。

本性原自清净,这名本觉;染了无明,变成不觉。发菩提心,称作始觉;证得涅槃,是究竟觉。

证涅槃后,即得常、乐、我、净四种净德。脱了出胎、入胎轮回生死,才是真的常存;既不生死又具德能,才是真的安乐;离开四大和合假相,获到佛性自在法身,才是真的我体;从后不受欲尘,及一切烦恼的染污,才是真的清净。

得到真我真乐,这就是圆满;得到真常真净,这就是寂静。

第十七课 漏无漏法

漏是向外泄漏的意思。这漏是说的烦恼,不过取一比喻。假如一个水瓶,若有孔洞,那水是要向外漏的。

漏有四种解释:一、由眼、耳等六根不断攀缘欲尘,引的生起烦恼,向外泄漏。二、烦恼比瓶破处,心比注水,只有烦恼,就有漏心。三、因起烦恼,正道就会漏失。四、因有烦恼,就能漏落生死。

世间诸法,未知烦恼为害,不思断除,不问事是善恶,总是有漏的。出世法,就是专断烦恼,证取涅槃,所以名为无漏的。

第十八课 五眼

眼比镜子,能照事物,不但能见,并且能察。有形的物体,见须用眼,这名曰看。无形的事理,观察须用智慧,这也名看。既统曰看,不问见与观察,就不妨说是眼的能力。

五眼是肉、天、慧、法、佛等。肉眼就是只见有形色的,肉体眼睛,遇暗遇阻,就不能见了。天眼不问远近昼夜,都能见到,是无阻碍的。慧眼能看破假相,识得真空之理,不致误假当真,著迷颠倒。法眼是世出世间一切法门,都已彻了。佛眼是兼有前四种眼,能以圆融。

前两种眼,却是实用眼睛来看。三、四两种,就是用智慧观察。后一种用眼用智,圆融无执。

第十九课 六神通

神是神奇不测,通是通达无碍。有了这样的能力,那就得到自在了。

一、神足通,是自身变化随意,远近飞行自在。二、天眼通,是远近昼夜都可看到。三、天耳通,是远近声响都能听到。四、他心通,他人心里的念头,都能尽知。五、夙命通,自己及他人若干前生的状况,能以晓了。六、漏尽通,就是断尽烦恼,得了解脱。

得到神通,大略可分二种原因:一是报得通,就是依靠报身自然感得来的,如诸天有前五通,鬼神也有小通等类。二是修得通,如阿罗汉证得六通,外道仙人修得前五通等类。

但是神通也有究竟、不究竟的分别,只有前五通,是不究竟的,若得漏尽通,才是究竟。

第二十课 三皈依

皈是归顺投托,依是依靠仗赖。众生在娑婆世界备受诸苦,生死海里头出头没,这样的环境中,一切不得自由,不得解脱,是必归顺一种圣教,依靠著寻一个出路。

这必须仔细审察,真能解决诸苦及生死的圣教,才可皈依;免得走错了路,反而苦上加苦,越坠越深。

佛是天中天、圣中圣,万德万能的。法是经典,一切谛理说的无余无欠。僧指出家受具足戒的比丘,是依照教义自修化他的实行者。这名三宝一体,是应当皈依的。

皈依就是以三宝为师,要依著三宝指示的教法去作,求到一个光明的归宿。

第二十一课 五戒

众生我见太重,一切动作,往往有害对方。现造恶因,将来定受苦果,合起来看,正是损人损己。

戒是禁止的意思,就是损害对方的事,不许去作。不造恶因,也没苦果,合起来看,正是利人利己。

一、不杀生 凡是动物,皆爱生命,若被杀害,皆有恐怖,皆有痛苦。应该发同情心,所以要戒。

二、不偷盗 明抢暗窃,固然是盗,就是对方未曾许可,自动检取,也称作盗。使他损失,又伤自己的廉洁,所以要戒。

三、不邪淫 正式夫妇同居以外,男女须要严分界限。奸邪的行为,最是无耻,又能扰乱社会,破坏风化,所以要戒。

四、不妄语 有的说无,无的说有,皆是欺骗他人。正直人要说真实话,所以要戒。

五、不饮酒 这件事好像不与对方相干,但是醉了以后,心性就会迷乱,便要妄作非为,所以要戒。

第二十二课 十善业

业是众生造的一切事业。这业有善有恶,凡夫知见不正,却还辨不清楚。有些人不断造恶业,能自觉悟的,实在很少。这事虽然复杂,佛经里也有个简单标准。这须分三类来说。

第一是身的动作 犯的恶业有三种:一、杀生,就是自出生以来,直接间接杀的生物。二、偷盗,就是检取非本分应得的财物。三、邪淫,就是不合理的行淫,正式夫妇若不论时间,不管地点,也是邪淫。抬手举足,造这样的业,岂不是个恶身?若能不犯这三种恶业,才能称是身善。

第二是口的动作 犯的恶业有四种:一、妄语,就是欺骗人不实的话。二、两舌,就是对甲乙两方挑拨是非。三、恶口,就是骂人的秽语,及粗暴伤人的话。四、绮语,就是演说淫秽的话。摇唇鼓舌,去造这样的业,岂不是个恶口?若能不犯这四种恶业,才能称是口善。


第三是意的动作 犯的恶业有三种:一、贪,就是贪爱五欲,迷恋不舍。二、嗔,就是稍不随意便生怨恨。三、痴,就是迷惑颠倒,不信因果。起心动念,去造这样的业,岂不是个恶意?若能不犯这三种恶业,才能称是意善。

第二十三课 四谛(一)

谛是真实道理,丝毫没错的意思,有苦、集、灭、道四类,这须要分开说明。

苦是心、身受到的痛苦;种类很多,略说分已定、未定两种。(甲)已定的苦有八:一、生苦,在母腹中作胎的时候好像坐牢狱。二、老苦,风烛残年,身体衰败,精神昏沉。三、病苦,脏腑伤损,皮肉疮痈,全身疼痛。四、死苦,绝命的时间,风刀解体,又好像生龟脱壳。五、爱别离苦,父母夫妇子女兄弟眷属,不是生别,就是死离。六、怨憎会苦,冤家仇人,偏要时常遇到。七、求不得苦,希望富贵平安的事,随了心愿的很少。八、五阴盛苦,因有这假心、身,就时刻爱取欲尘,如火不息。(乙)未定的苦,就是水、火、旱、潦、大风、地震、贼盗、刀兵、牢狱,这些天灾人祸。

集是心、身积聚的罪恶。心里起的贪、嗔、痴、慢等烦恼(参第十四课),身口造的杀、盗、淫、妄等恶业。

灭是清净寂灭。声闻、缘觉得的小涅槃(参第九课),既除了已定、未定两种苦,也脱了生死轮回出头没苦(参第八课)。

道是法要,也就是依著修行的门径。在这一谛里有三十七道品,分为七科,便是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等,义理很繁多,必须专列一课,分别述说。

第二十四课 四谛(二)

四谛有两重因果。苦、集二谛,是说的世间因果;灭、道二谛,是说的出世间因果。

苦、是得到的恶果;集、是造作的恶因;灭、是得到的乐果;道、是修种的乐因。这要明白:凡是受果,必有前因。

这个法门,是佛成道以后,在鹿野苑初次说的;连续著说了三次,称作三转法轮。

第一次,只说苦、是有逼迫性的;集、是有招感性的;灭、是可以证的;道、是可以修的。这次的说法,名曰示转。上根的人听罢,就觉悟了,起了信心。

第二次,说苦、汝应该知晓;集、汝应该断去;灭、汝应该去证;道、汝应该来修。这次说法,名曰劝转。中根的人听罢,也得觉悟,发起信心。

第三次,说苦、我已知晓了;集、我已断除了;灭、我已证到了;道、我已修过了。这次说法,名曰证转。下根的人听罢,才有觉悟,肯发信心。

第二十五课 三十七道品(一)(此即前课四谛法之道谛)

(甲)四念住

念是观念,住是安住。这是用智慧把妄心安住在某一处,不让他迷惑散乱,使对宇宙人生得一个正确认识。

(一)观身不净 自身后来有九种现相,宜于常常提念:一、死,二、胀,三、青瘀,四、脓烂,五、坏,六、血涂,七、虫啖,八、骨锁,九、分散。观他有五法,即种子、住处、相、体、毕竟,俱不清净。

(二)观受是苦 身、心本有八苦交煎;逆境现前,更有饥渴、寒热、劳役、刀杖的逼迫,这是苦上加苦,名曰苦苦。偶有假的乐来,总是要散的,散时仍感觉苦,名曰坏苦。不苦不乐的境虽好,但是刹那变迁,保持不住,这还是苦,名曰行苦。

(三)观心无常 念头起灭,变迁无常,对于一件事,忽然欢喜,忽然又厌恶,一念才去,一念又来,好像波浪滚滚,这样就教八识田里撤下许多生死种子。

(四)观法无我 这我字当主体解。应知一切事物,皆是众缘和合,现出一个假相,并无自体,这是万法的真相。

第二十六课 三十七道品(二)

(乙)四正勤

正指正当的事业,勤是不懈怠的去作。凡一切善的事业,皆是正当的;恶的事业,就不是正当的。

善的事业,须要勤作;恶的事业,更须要勤断。并且要把身、口、意三业合起来省察,才得究竟。

(一)已经生起的恶业,要勤恳的把他除断。(二)还未生起的恶业,勤恳的防备,不使他发生。(三)还未生起的善业,勤恳的使他生起。(四)已经生起的善业,勤恳的再使他增长。

第二十七课 三十七道品(三)

(丙)四神足

欲、勤、心、观是四种禅定。神是神通,足是身的两足,这是比喻话。身能起立,全依两足;神通的发生,全是依靠禅定。

上来的四念住、四正勤,修圆满了,就可发生四种善根:一、暖法,圣道比火,见火必先和暖;见道以前,也有一番和暖气象。二、顶法,好比到了山顶,说不定要进要退;是说行人虽然进到高处,仍要提防退转。三、忍法,决定四谛是最胜的法,把心安住了。四、世第一法,有漏的智慧,已达到极处,再进一步,就得无漏智慧。但是这四善根的进级,仍是要修观四谛作成的。

在四善根上,依著很胜的希望力,修到的定名欲;依著精进力修到的定名勤;依著一心止住力修到的定名心;依著观察力修到的定名观。能修到这四种定,自然会发神通。神足的名称,是总合因果来说的。

第二十八课 三十七道品(四)

(丁)五根五力

根力都是譬喻。根譬树木有根,才能生长;力譬树根坚固,才能茂盛。二缘和合,才能开花结果。求道若能立住根本,再得了坚固力,才能得到道果。

(一)信根,信四谛圣道,合三十七道品等,理皆真实。(二)进根,精进求道,决不休息。(三)念根,把心安住在道上,不起杂想。(四)定根,心与道合,不向外散。(五)慧根,视察四谛的义理,很能了悟。有这五个字,就是道心长了根。

(一)信力,是不受一切外道邪说诱惑,不为环境改变。(二)进力,是能不怕困难,打破一切,勇猛前进。(三)念力,是偶起杂念,立即断去,不使他相续。(四)定力,是内心不动,且能离开外境的搅扰。(五)慧力,是能破除无明,心得解脱。如能作到这样,就是五根生了力量。

第二十九课 三十七道品(五)

(戊)七菩提分

菩提是觉的意思,这是得了无漏智慧,修行的七种方法,也名曰七觉支。

(一)择法觉 一切事理,要用智慧观察,能以明白,那是真假,不致错误。

(二)精进觉 佛法固须精进,要能明白,无益的苦行,不去妄作。

(三)喜觉 心得佛法,自然喜欢,这名法喜。要能明白,法有了义,有不了义,必须认得准确,不可颠倒。

(四)除觉 烦恼必须断除,要能明白,烦恼与菩提非一非二,不可错损菩提。(此一另解法)

(五)舍觉 一切境界,如梦如幻,要能明白,虚妄不实,既已舍去,不宜再去追想。

(六)定觉 禅定有世间禅,出世禅多种,要能明白,世间的禅,报尽还坠,不了生死,不可贪著。

(七)念觉 这念有观察的意思,好比医生诊病;前六觉好比药品。修行要定慧平均,定偏了就昏沉,当该用择、进、喜来提起;慧偏了就浮动,当该用除、舍、定来安稳。

第三十课 三十七道品(六)

(己)八正道分

正是不偏邪,道指涅槃的法门。这八种道,就是无漏的法。

(一)正见 四谛各有四行相观,合成十六行观,名曰无漏行观(甚繁不述),能修此观,见解才得正确。

(二)正思维 用无漏智发动思维,不是识心发动妄念,这种思维,能以断惑证真。

(三)正语 是口不说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四种恶业。

(四)正业 是身不犯杀、盗、淫三种恶业。

(五)正命 出家众戒五种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在家众不作恼害众生,或迷惑众生的职业来谋生活。

(六)正精进 是对趋证涅槃的道,勤加修行。

(七)正念 是专念证心的正道,合万行的助道法。

(八)正定 是修出世间禅定,远离有漏禅定。

第三十一课 十二因缘

因说事的原素,缘说果的促成;这是穷究众生涉历三世,轮回六道的由来。

(一)无明 是本性从无始一念不觉,起的烦恼。

(二)行 是依著无明造的善恶事业。这是过去世的二种因。

(三)识 是过去二因,混合入胎的神识。

(四)名色 是神识依父精母血生起的胎体。

(五)六入 是二、三月后渐长成六根。

(六)触 是胎出生以后,在二、三岁时,与外界的接触。

(七)受 是六、七岁时,渐能分别苦乐。这是现在世的五种果。

(八)爱 是十岁以后,依苦乐的感觉,爱把苦离开,爱把乐接受的一种思想。

(九)取 是成人以后,爱欲发展,便执取不舍一切的造作。

(十)有 是依爱的思想,取的造作,遂有了种种的业力。这是现在世的三种因。

(十一)生 是依著现在的业力,牵著将来去投生。

(十二)老死 忧悲苦恼,是既有了再生身,就免不了受这些悲苦。这是未来世的二种果。

第三十二课 六度

度的意思,是说众生在生死苦海里,要度到涅槃乐岸上。有六种方法,按著去作,就可达到目的。

(一)布施 是用自己财物或某事,分布施给对方。略举三种:

一、财,用财物赒济缺乏的。二、法,说法使人得益。三、无畏,救拔众生的厄难。

(二)持戒 是应止的应作的,都遵守戒律去办。事相甚繁,略说三聚:

一、摄律仪,所有戒条谨持不犯,就是诸恶莫作。二、摄善法,就是众善奉行。三、摄众生,就是救护众生。

(三)忍辱 是忍耐一切逆境的逼迫。略举二种:一、耐世怨害,忍受有情侮辱戕害等事。二、安受众苦,忍受时缘饥渴寒热等事。

(四)精进 是磨励身心,进修前后五度。略举三种:

一、披甲,发了大心,不畏一切,好像穿上铠甲,不怕冲锋。 二、有勇,听到难断的事,难能的事,心不怯懦。 三、不退,遇到任何障碍,决不退转。

(五)禅定 是止住散乱的妄心,使他寂静观照。方法繁多,不能枚举。修那一门说那一门,不修,说也不懂。在这里只好举出三大类的总名,略知他的大概而已。

一、世间禅。二、出世间禅。三、出世间上上禅。

(六)般若 是证得的智慧。略举三种:

一、实相,离一切虚妄的性体。二、观照,能以照察实相的真智。三、方便,能以分别诸法的权智。

第三十三课 宗派(一)

佛教分为各种宗派,这是我国学者见到佛法如海,为著便利修习,各择一条路,去求专精,并非树立门户,是此非彼。各宗命名,有取地、取人、取法的不同。现下虽尚有十宗的名目,实际上已经有数宗很少有人研究了。

(一)成实宗(也名空宗)诃犁跋摩法师造《成实论》,很与大乘的学理相似,大旨是成立修多罗中实义的意思。姚秦时代,鸠摩罗什大师译出,才创立的。

(二)俱舍宗(也名有宗)俱舍译为藏或茧,是包含的意思。印度小乘,异论纷纷,后经结集为《大毗婆沙论》;世亲菩萨依著折衷作《俱舍论》,义为解释发智。陈代真谛、唐代玄奘两位法师,译来我国,才创立的。

(三)禅宗(也名心宗)禅是禅那的简称,译为静虑的意思。梁代达摩祖师西来创立的。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大概悟后方许起修,虽说不立文字,但这一宗多是研读般若类的典籍。

(四)律宗(也名南山宗)是依著佛制,净除身口意恶业的一种方法。创始的是唐代终南山道宣律师,依著《四分律》作主要典籍。

(五)天台宗(也名法华宗)隋代天台山智者大师,取《法华经》为根本经典,创立这一宗,发明一心三观的妙理。对于判教解义,都有精确的体系,各宗演教,也多采他的方式。

第三十四课 宗派(二)

(六)贤首宗(也名华严宗)唐代杜顺和尚,取《华严经》为根本典籍创立的。到了第三祖贤首大师,又加了一番整理,格外显得精采。发明一真法界,是此宗的奥义。

(七)慈恩宗(也名法相宗,近称唯识宗)这一宗所依的主要经典,是《楞伽》《解深密》等经,及《成唯识论》,主张转识成智。唐代慈恩寺玄奘法师翻译弘扬,才创立的。

(八)三论宗(也名性宗)龙树菩萨造《中论》、及《十二门》,提婆菩萨造《百论》。这三种书,大概是说明大乘之中实的义理及破执破障的意思。姚秦罗什大师译出,才创立的。

(九)密宗 (也名真言宗)密是秘奥的意思,为佛的最深境界,非到等觉不能明白,取三密相应,即身成佛的方法,根本典籍是《金刚顶经》、《大日经》等,唐代金刚智及不空两师创立的。但现在中国流行的,却是藏、蒙密教,更分红、黄、白等派。

(十)净土宗 (也名莲宗)晋代慧远大师创立的。取《弥陀》《无量寿︾《观经》三种为主要典籍,主张四法念佛,带业往生极乐。这一宗的方法,因为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所以在家的人修习,尤觉方便。

第三十五课 宗派(三)

这十宗的次序,乃依照明季吹万老人《释教三字经》。该书在清代时候,经过印光大师重订,以后又由杨仁山居士删改。这次序或有取意,兹用浅意揣测,试说如下:

(一)按宗乘说 分二小乘,七大乘,律是通小通大。这自然应先小后大,所以成实、俱舍在前,律夹中间,其他在后。

(二)按教义说 禅学传佛心印,法是最高,故列在大乘的起首。净学普被三根,法是最广,列在最后,这好比车有双轮。其余列在中间,好比舆的轨轸等件。舆有载乘的功能,轮有运转的力量。

(三)按行持说 戒律是诸行根基,知禅明宗以后,列在以前,使先正本。学贵求解,台贤相性,都是教理南针,列在其次,使明教相。解后尤贵实行,密净是专讲修持方法的,列在最后,使知归宿。

这十宗的律、净两宗,皆是具普通性的,就是不问何宗,都须受持戒律,皆可兼修念佛;因著无戒行万德不立,有念佛成就最稳。

第三十六课 入寺须知

佛教团体,最重纪律。受了戒的人,习过威仪,自然动作合礼;普通学人,何能懂得,不免招惹讥笑。特为写出几条通常规矩来,作个参考。

(一)入寺 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著个人的左臂迤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座上安放。

(二)拜佛 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用的,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橙,分男左女右去拜用。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头前行走。

(三)阅经 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典,自可随便坐看。须先净手,放案上平看,不可握作一卷,或放在膝上。衣帽等物,尤不可加在经上。

(四)拜僧 见面称法师,或称大和尚。向他顶礼时,假若他说一礼,就不必再继续强拜。凡人礼佛、坐禅、诵经、饮食、睡眠、经行、入厕的时候,俱不可向他礼拜。

(五)法器 寺中钟鼓鱼磬,不可擅敲;锡杖衣钵等物,不可戏动。

(六)听经 随众礼拜入座,如己后到,法师已经升座,须先向佛顶礼毕,向后倒退一步,再向法师顶礼。入座以后,不向熟人招呼,不得起坐不定,咳嗽谈话。如不能听毕,但向法师行一合十,肃静退出,不得招手他人使退。

更新于:2022-02-17 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