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无定期,分三:
(一) 思维南瞻部洲众生寿命不定。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生寿命无有准定,劫末人的寿命长不过十岁,而劫初时,人的寿命却无有限量。
如《集法句经》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下日多见者,上日有不见”。谓于上午见到的很多人当中,有的于下午就见不到了。或于下午见到的很多人当中,有的于明日上午就见不到了。
又云:“若众多男女,强壮亦殁亡,何能保此人,尚幼能定活?一类胎中死,如是有产地,又有始能爬,亦有能行走,有老有幼稚,亦有中年人,渐次当趣没,犹如堕熟果”。谓已经有很多男男女女,正值年轻力壮,花容月貌之际,却忽然死去。又怎么能保证这个人因为年纪轻轻,就一定能活下去呢?有的人尚在母胎中就已死去。有的刚生下来不久就死去。有的刚学会爬行,有的才能走路,就离开了人间。总观世人,有老有幼,亦有中年人,一个接一个地趣往来世,就如同树上结的果子一样,有的一开始就掉下来,有的尚未成熟就掉下来,有的熟透了才掉下来,最终一个果子也不能留在树上,得全部掉光。
生命的无常,就是这样迅速,谁能主宰?故《集法句经》劝勉我等云:“明日及后世,孰先至难知,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谓明天与来世,此二者谁先到来,我等凡劣很难知道,故不要为了明天的生活经营设计,当勉励自己多为后世做有义利的事。若能如是,则虽死何患!
(二)思维死缘众多,而活缘极少的道理。
言死缘众多者,诸如天灾之寒暑、风雪、水火、雷电、饥馑、恶病、毒蛇、恶兽……等。又如人祸之刀兵、王难、凶杀、怨害、劫命、堕胎、咒术、毒药、鬼魅……等。还有自然老朽、衰竭失命者……等,是说不能尽。
言活缘极少者,谓人来到世间,从生到死,这几十年一期身命,无时不在受到死亡的威胁,若不小心谨慎,严加防范,随时都有失掉身命的危险。所以人的一生就是与死亡对持、分争、较量的过程,虽然时有胜负,然其对人的逼迫从来未有暂缓、宽容、放行过。
正如《本生论》所云:“死主自断一切道”,谓死主已经封锁了一切逃生之路,以是人未有不死者。人的一生就是在挣扎、勉强、维持活命,若不如此,命就活不成。为活命而作业,故名浊命。由是观之,死缘不亦众多,活缘极少乎!
如《亲友书》云:“若其寿命多损害,较风激泡尤无常,出息入息能从睡,有暇醒觉最稀奇”!谓对于寿命作损害的恶缘是这样的多,身命的危脆,比起风吹激起的水泡还无常,随着一呼一吸,人们还能有机会从深深的睡眠中醒过来,真是莫大的稀奇!
又《百论》云:“无能四大种,生起说名身,于诸违云乐,一切非应理”。又本来未有什么能力的地、水、火、风四大,受业力的支配,通过相互和合,才形成了这个色身。然四大体性各异,火升水降,地沉风动,常相凌害,而作损恼。然众生迷执,对于这个本来相违,只是暂时的扶持,似乎相安无事的状态,误以为是永恒的安乐,实在是未有道理。
又《宝鬘论》(意)云:“死缘极众多,活缘唯少许,犹如风中灯,故当常修法。”谓造成死亡的恶缘是那样的众多,而生存的活缘却只有少许,犹如风中的残烛,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可能,以是之故,趁死主尚未到来之际,应当常恒修习正法,以积得法财,富贵未来。
(三)思维身极危脆,死无定期者。
如《亲友书》云:“七日燃烧诸有身,大地须弥及大海,尚无灰尘得余留,况诸至极微劣人”?谓当坏劫到来之时,七个太阳生空之际,一切山河大地、须弥山王及四大海水,都燃烧得不留一点灰烬,更何况是至极微劣的人身呢?
又《迦尼迦书》云:“死主悉无亲,忽尔而降临,莫想明后行,应速修善法。此明后作此,是说非贤人,汝当何日无,其明日定有”?谓死主不会给任何人情面的,会忽然降临到你的头上,不要推延说,明天、后天再作这件事,应当从现在起,精勤修行于正法。说此事到明天、后天来作这话的人,一定不是一个贤能有智慧的人,因为你将会死去的明天或后天,一定会来临。
此以下文思维死时除佛法以外,什么也不能拯救利益自己,诸如什么亲友、财物、权势、色身、受用等都无济于事,悉得舍离,什么也带不走。
如《迦尼迦书》云:“能生诸异熟,先业弃汝已,与新业相系,死主引去时,当知除善恶,余众生皆返,无一随汝走,故应勤妙行”。谓引生这一世异熟果报(指五阴身心)的先业一旦受完,把你(指受报之主,阿赖耶识)完全抛弃后,你又不由自主地被新业牵引,在这新旧交替,死主降临之际,除了善恶业如影随形之外,其他一切有情都要退后,未有一个人可以随你去。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就应当毅然放舍现世,努力地修学妙善正法之行。
又吉祥胜逝友云:“天王任何富,死赴他世时,如敌劫于野,独无子无妃,无衣无知友,无国无王位,虽有无量军,无见无所闻,下至无一人,顾恋而随往,总尔时尚无,名讳况余事”?谓陛下!不管一个人是多么地富甲天下,但死后奔向他世时,就象在荒郊野外,遭强盗洗劫一空般,孤独一人,未有子女、嫔妃、亲友、眷从,也丢掉了国土、王位。虽然往昔有强大的军队护卫,但到此时,一个也看不见、听不着,乃至未有一个人,因为留恋你的恩德,而誓死追随。总之,到那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不复存在,更何况是其他事情呢?
前者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死无常的道理,今更引能海上师所集之“无常颂”,读来发人深醒。
“今后我当死,尽人莫不知,日日又不死,由此常心生。譬如夺标人,得失虽有二,总以得为准,决不以失计。此不正思维,正知正念蔽,时起久住心,执常谓不死。便觉现前身,继续多需备,求暂时诸乐,避目前苦计。亡躯舍修行,力求苦守据,更求长生法,总不念及死。于诸解脱法,成佛等大事,无暇及观察,而复生畏惧。或游心圣道,趋重于世事,纷扰度时光,万劳谢一死。复多修行人,念死又未死,渐渐常见生,怠弱不精进。忽然死主来,迅速不先闻,纵精神腾跃,大势力财能,文章巧技术,仙药咒术等,或避山海间,王臣兵威等,老少中年人,美容或丑辈,智愚贤不肖,皆不免于死。人寿说百年,百年者有几?纵许汝百年,百年有尽时,百年末后日,亦何异短命?况此百年中,刹那不暂停,如织师织布,赴刑场罪人,及少水鱼类,电流等更思。又此百年中,尽日扰纷纷,杂话饮食等,夜来复昏睡,奔赴苦思维,伤情拭眼泪,病苦困床席,逃避冤家类,老年多衰病,久忧长不死。清净好时光,百年中有几?智人善观察,应当勤戒定。死时何时来,不先与我信”。
这样思维以后,我们明白了自己一定要死的,而何时死,却未有一定,或许今天就可能猝然死亡,何况临终时,除了佛法能拯救利益自己,其余诸如亲友、财物、权势、色身、受用等,都无济于事,悉得舍离,什么也带不走。因此我们必须为死亡的到来,早日作好准备。唯有放舍现世,精勤修习正法,以此来迎接死亡,则有备无患矣。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父,俩人非常要好。有一天俩人像平时一样坐在幻术师家里边喝茶边聊天。闲聊中,出家师父对幻术师说:“我想看看你的幻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第一个就是运用参话头的方法来停心!就一个修行人来讲,行住坐卧它都是禅。站也是禅、坐也是禅、卧也是禅,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可参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沉香精油是高浓缩的植物精华,由珍贵的沉香木经过蒸馏萃取后提炼而成的,除了是制造高级香水、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外,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例如,调和理气,护肾养颜,收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27
盐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我们的身体绝对缺不了它,可食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伤害,尤其是女性。平日里口味比较重的女性,无论是自己下厨房还是在外面点餐,都喜欢吃盐偏多的
美容健身时间:2025-01-26
生命的存在真神奇此生此身的物理生命生成是与三世因果一致的,是可以法身与化身一致的、互换的、不变的,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的生命观!生命的存在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香河老人的生命境界修行的功夫不在奇异,而在平凡、在身口意,是在日常生活中!香河老人所展现的生命境界,不但有物理现象的「证具」可以证明祂是符合宇宙真理的运作模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华严生命教育挽救沉沦的人类,心灵改革不只是口号而已,它必须是一项具体的工程体系。在现今美国这种唯利与竞争的社会结构中,是纯粹由大自在天魔所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因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N+l个生命真实人生的目标达成──是由第二生命踏上第三生命,乃至N+l个生命的开始。第一生命与第二生命的理论,是可以与虚幻人生及真实人生的理论作相结合。其中第二生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达真堪布:这样的福报丢不掉作为修行人,我们要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自然来的才是真正的福报。有些大德高僧住在山沟里,名闻利养自然就来了,侍奉、供养堆积如山。他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23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这样诵经,能开智慧!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17
那么《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这样发心朝圣,功德无量我在印度看到过一幕至今还印象深刻的景象:一队印度的朝圣者,他们挤坐在一辆驶往圣地的车上,人虽然多,但没有一个发出声响。他们的眼睛都沉静地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1-15
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的道德还是出世间的宗教都对欲望持否定的态度。传统的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完全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望从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追求本心,回归淳朴,这样极简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转载自作者:日本二三事日本人的收纳技术,在极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能够把日子过得如诗一般酣畅舒爽,大概也只
金玉良言时间:2024-12-31
这就是那个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的大佛寺有一天周末,闲着没事,女儿说要逛寺庙,要逛有很大很大大佛的寺庙。俺转念一想,杭州的寺庙基本都逛遍了,也没啥好逛的了,去哪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31
雍正四年,江南举人考试,当时聘为房考官的,都是近省进士出身的官员,个个少年英俊。有个叫张垒的,中进士年份很久了,自以为是前辈,性格尤其迂腐迟滞。每天晚上,他必定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钱财有怎样的看法呢?佛陀告诉我们钱财是毒蛇、是老虎,不错!确乎有人为了钱财而丧失身家性命,但那是愚蠢,取财无道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黄石公园的大光谱温泉从前,有一位妙得彼岸菩萨,住在罗陀国。罗陀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会将这位菩萨请到船上来,希望借助菩萨的力量,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6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提要】: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我们能如此对待家庭,对待生活,还有什么地方不能作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生命是无常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改造生命、解脱生命的机会;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了。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有时会听到一些香友念叨一个词:惠安水沉香,听到这我们世纪沉香坊就得多说一句,这个词其实有两个定义,一种是按照沉香结香的方式来定义,在沼泽或水中形成的沉香,称之为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5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祖大师,开示一切众生说,各位善知识,我这个顿教的法门,以定和慧做根本、做基础。你们既然是善知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0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他学的时候很笨,总是学不进去,但他就会放生。他所有的钱,乃至借钱都拿去放生。有一次放生的时候,在厦门往海边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8
发愿是第一遇着什么情况就发什么愿 《佛说无量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有人担心说,如果讲佛会帮我背业,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反正佛会帮我背业,就可以尽量放心去造业。认为佛会帮我背业,所以就放心造业,这就好像,知道船能够载行李,就尽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先品禅茶香,再鉴诗书画。沉下心来,打一炉香篆,你自己即是佛,自然会按佛的智慧、标准去要求自己。拜佛念佛只为忆起自己就是佛。走过这个古刹,又走过了那个庙宇,还未停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1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宋朝时,宋郊、宋祁兄弟两人,同在太学读书。有一次,遇见一位高僧,能观人相貌,预知吉凶祸福。特为他们兄弟俩人相命说:“小宋今科将高中状元,大宋虽等科甲,但名位不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28
每天诵一遍净行品这就是修行如果念净行品,你一天上厕所也好、吃饭也好,一举心一动念,把文殊师利菩萨教导的“善用其心”用上,你就入法界了。看着很难,这是你能做得到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7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为欲满足六波罗蜜”:为了想要满足这六种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1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淨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自心若不贪恋执着,烦恼就会轻一点!你现行的烦恼哪一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
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禅唐代的李翱十分崇尚唯严禅师的德行。他在任朗州刺史时,曾多次邀请唯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然而都被唯严禅师婉言谢绝了。没办法,李翱只得亲身去
放下就是快乐时间:2024-11-08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自无始劫以来,凡夫的六根,随着外边的六尘跑,寻声逐色,造成很多不清净的业。人的眼、耳、鼻、舌、身和意,就像六个奸媒,勾引贼人,打劫我们自性的家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9
要把心中的黑暗除掉令自性的光明现出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各位!修道若是不能改过,就等于没有修道;学佛法不能知过必改,等于没有学佛法。所谓: “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的烦恼尘劳,小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22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