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朝暮课诵经文讲记(第十一卷)
净空法师讲述
一九九四年于加州迪安萨学院
第十一卷
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即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这一段世尊告诉我们,杀业冤结很深,招来的是互相的酬偿。因此杀业就愈演愈烈,冤冤相报没完没了。所以是“相从共生”。这句话就是互相的报偿,
“更相报偿”。
“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这是指心境的造作。如果冤结没有化除的话,就永远存在著。这一桩事情并不难懂。如果我们冷静细心都能体会到这种情景。譬如前面所说的,人畜之间的冤结,人杀害众生,吃众生肉,这是因为众生没有能力抵抗,所谓是弱肉强食。但是他的怨恨永远存在,并不是被吃了、死了一切都完了。这样事情就好办,没这么麻烦。他的冤恨是带著走的,将来再一转生,改形易道。像佛经上所讲的‘人死为羊,羊死为人’。来生这个畜牲变成人了,人变成畜牲了。这人在吃畜牲肉的时候,那个畜牲是不是很甘心的想,我前一生做人吃了他的肉,这一生他做人、我做畜牲,我应该偿还他。如果这样想,债就了了,就没事了。假如不是这样想,冤结积在心中,愈积愈深,愈积愈重,报复是一世比一世来得惨烈,冤冤相报没完没了。
他要不觉悟,是永远是没完没了。这是非常可怕的一桩事情。我们要是不学佛,那里晓得这个事实真相。学佛之后,听到佛的教诲、讲解,我们才晓得事实真相,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所以“殃恶未尽”,可以说永远不会尽的。报来报去永远没了,所以是“辗转其中,累劫难出”。‘其中’就是六道轮回。在这里面酬偿业报,“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这两句话是说明因果不虚,必受其报。这些事是自然演变出来的,没有人去制造,没有人去设计。正如同我们做梦,心行不善的人,行为不良的人,常做作梦。他并不喜欢做作梦,却天天做作梦,这是一回什么事?‘自然有是’。就是佛在经论里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心里面常常想,它就会现相,就会变现出六道轮回的相。
“虽不即时暴应”。佛说果报通三世。有现世的果报,有来世的果报(来世是接著来的一世),有后世的果报。后世果报就不一定在那一生。因缘聚会的时候,果报怎样逃也逃不脱。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
“善恶会当归之”。这就是因缘遇合的时候,一定不能避免的。这是讲杀业,就是偿命。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
第二段是讲‘偷盗恶’。首先为我们说偷盗之‘因’。
“世间人民,不顺法度”。世间人民不能顺从法度。‘法’是法律。‘度’就是衡量,也是制度。像中国古时候所讲的五伦十义,都可以算是法度。它有法的意思,也有制度的意思。佛法里面讲的‘三福’、‘六和’,是出世间的法度。法律跟制度要‘不顺’,就是违犯、违背了。
“奢淫骄纵,任心自恣”。奢侈。‘淫’在此地不当做男女交会说。凡事做得太过分了就叫‘淫’。譬如说雨水下得太多了,称作淫雨。‘淫’是过分的意思。这是骄慢、放纵。“任心自恣”也是这个意思。这是说盗心的起因。
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
这几句讲的是偷盗的‘手段’。佛法里面讲偷盗,跟我们世间的观念不太一样。佛法里面讲偷盗的范围非常的深广。在梵文本意里面叫‘不予取’,范围就非常的广大。有主之财(这个财物是有主人的),主人没有同意,你把他取得来,无论用什么手段,只要不是他甘心情愿的,你所得到的都算是偷盗。
“居上不明”。就是在上位的,“在位不正”。他利用他的职权,贪赃枉法,这些人给他送的礼,是不是甘心情愿的?不是的。是被权势胁迫,不得不行贿赂。这都是属于偷盗。所以不一定是自己偷偷摸摸去盗取。这种手段实在是太毒了。儒家讲不义之财。在佛法里面讲都是偷盗的行为,都是犯了盗戒。
如果对他权势利害有不利的时候,他甚至“陷人冤枉”。这真可谓是利令智昏。这里面不但有盗业,而且有杀业。这个杀业为什么不列入第一段,而列在此地?他是因盗而杀,主要是‘盗’。
“损害忠良”。在历史上最著名的,是宋高宗杀岳飞。这在佛法里面就是犯盗戒,实在是偷盗。这是怎么回事情?诸位读历史就晓得。在那个时候宋高宗的父亲是徽宗,当时的皇帝钦宗是他哥哥,这两个人被金人俘掳去了。中国这个时候没有皇帝,他就宣布继位做皇帝。岳飞是个忠心耿耿的人,希望血耻报国,光复国土,把金兵赶出中国的边境,把徽钦二帝再迎回来。这是岳飞之志。可是他没想到钦宗回来之后,宋高宗怎么办?高宗想做皇帝,秦桧想做宰相,这两个人为了个人的利益,把岳飞害死了,并跟金人谈和,使徽钦二帝永远不能回到中原,高宗的皇帝就坐稳了。这是盗国。这不是小偷,是大偷。
我们古时候讲‘窃国者好过’。偷到一个国家,他能做侯、做王。高宗并不是有意去杀害岳飞,他知道岳飞是忠臣,但是对他的利害妨碍太大了,为了保全自己利益,这是‘盗’。因盗而杀,是这么回事情。这是举一个例子。像这种例子很多。
“心口各异”。心里面所想的跟口里说的是两回事,不是一致。
“机伪多端”。这个人非常机诈。
“尊卑中外,更相欺诳”。对于家庭,对于长官,对部下,对朋友,对于外国,都用欺骗的手段,毫无诚意,目的全是盗心。盗窃名位、权力。
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仇。破家亡身。不顾前后。
这一段是讲因‘盗’而起了争执。这种争执在现代非常的明显。所谓的权力斗争,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个现象几乎在每一个阶层里面都能看得到。这是我们要警惕的。
“嗔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嗔恚、愚痴、贪欲,三毒都具足了。
“利害胜负”。‘利害’是讲他的得失。他得到利了,有利必定有害,于是就有胜负了,于是斗争决定不能避免。
“结忿成仇,破家亡身”。这是‘痛’。盗是恶因,这个时候这是属于花报。
“不顾前后”。这一句是讲的未来的果报。‘前’是前因,‘后’是后果。前一段‘杀生恶’,曾经讲到人与人之残杀,人与畜牲之残杀,畜牲与畜牲互相残杀,这都有报应的。这里是因盗或者因利害冲突而造成的杀业。这都有联贯的,后果非常可怕。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
这些教训我们都应当牢牢地记住,决定不要去犯。他富有,是不是净财?假如是不义之财,他的富有决定保不住;如果是净财,他能守得稳,能守得住。不净之财就是说他虽然富有,但是不义之财,这未必能保得住。
“不肯施与”。这问题就严重了。‘财’,中国人称为‘通货’,是要流通的。一不流通,问题马上就来了。财到你这里不流了,不流就生病了。流水是清洁干净的,水要不流了就变成臭水沟了。所以要晓得积财就是养毒,就是在积毒。很少人能体会到这个意思。这是真的,一点都不假。财决定不能积,一定要流通。流通了,这个财是活的。像活水,源源不尽,而不是死水。所以要能布施。
佛告诉我们,一个人一生命中所有的财富,中国人称为‘禄’。禄就是你应该享受的这些物质,你应该享受的都是你前生所修的。前生修什么?修的财布施。如果你修财布施多,你这一生禄就多,你的财富就多。如果你前生修得少,你这一生财富就少,是这么来的。有人以为他发了财,认为他很聪明、很能干,他生财有道。其实比他聪明、比他能干的人很多。为什么别人不发财?要知道,命里有的话,他一定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求不到的。这是一定的道理。怎么能勉强?命里没有的,想求,假如你能如理、如法的求,也能求得到。‘如理’是根据道理,不违背道理。有一定的方法能求得到。如理如法,有求必应。这是一定要晓得的。
佛在经里面讲得很多。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这三种果报都是世间人希求的,如果不修因,那里能求得到?不修因,求佛菩萨也求不到,求天地鬼神也求不到。一定要懂得修因。
那么这些富有的人,他们就不知道修因,所以不肯施与。
“爱保贪重,心劳身苦”。患得患失。没有得到的时候,心里面忧念要怎么样得到;得到之后,又怕失掉,这个心很苦。身心都很苦。中国俗话所谓:‘谁知世上金银宝,借汝权看数十年’。你一样也带不走。再富有,也是一天三餐,夜眠六尺。还能有什么其他享受?如果我们把事实真相看清楚了,才知道布施快乐,帮助人是乐事。世间什么事情最快乐?帮助人的事情是最快乐的。佛菩萨大慈大悲帮助一切众生,所以他们的生活是最快乐的。
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
“如是至竟,无一随者”。‘竟’就是到老死。你寿命完了,没有一样能跟著你走,一样都带不走。
可是“善恶祸福,追命所生”。‘善恶祸福’跟你走了,这是麻烦事情。所谓‘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一生造的善恶业跟著你走,带给你来生后世祸福的果报。你这一生心善、行善,你来生后世得福报;如果心恶、行恶,来生后世就得苦报,就是灾祸。这是‘追命所生’。
或在乐处。或入苦毒。
这就是果报。‘乐处’是讲的三善道,‘苦毒’是讲的三恶道。
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
这一段是讲由‘业’转变成‘果报’。这种情形古今到处都有,我们稍微留意都能见到。
心量狭小,嫉妒别人。“见善憎谤”,是看到别人有善行,看到别人有好事,他不但不能随喜,反而毁谤。这是从嫉妒心生起的嫉妒毁谤。
“不思慕及”。他不知道仰慕善人,不知道向善人学习。他在旁边嫉妒、毁谤、障碍。
“常怀盗心”。这个心就是盗心。盗心固结,都是贪图名闻利养。
“悕望他利,用自供给”。别人的利益他来享受,享受完了再去取。
“消散复取”。换一句话说他的享受,是不劳而获。凡是这一类的人手段都非常高明。虽然能欺人一时,终究会败露;纵然不败露,欺骗不了良心,欺骗不了神明。
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全是属于盗心。手段再高明,也没有办法免了“神明克识”。这个意思就是说天地之间有主管善恶之神。中国俗话说:‘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讲得很清楚。诸位念过《地藏经》就明了,神明一定把你的行业都记录下来。‘识’是破音字,念‘志’,当做记录来讲。‘克’是必定。一定记录下来了。死了以后见阎王,审判的时候一定判入恶道。
“终入恶道”。这是随业受报。
“自有三途”。‘三途’是畜牲、饿鬼、地狱。
“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这是说堕落到三途的果报,也就是前面讲的‘烧’。
这一段经文里面,我们所看到的,无论是杀,是嗔,或者是愚痴,都是从盗心生起的,所以都归在‘盗恶’这一类。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佚。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
第三段讲的是‘邪淫恶’。经文一开端,佛很感慨的为我们说出:“世间人民,相因寄生”。人活在世间,是要仰赖大众互相合作,没有办法独自生存。我们吃的,有农夫耕作;我们穿的,有多少工人在纺织。生活所需点点滴滴都是大众互相依赖的。
“寿命几何”。人能常常这样想,常常这样观察,警觉心就高了,妄念自然就少了。可是迷惑颠倒的人多,不了解事实真相。如果明白,就知道一切众生与我们都有恩德。所以佛法在回向偈里面有:‘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是真正明了事实真相。
‘四重恩’第一个是‘父母之恩’,父母有养育之恩。第二是‘三宝之恩’,三宝是老师,有教导之恩。第三是‘国家之恩’,国家保障我们生命财产的安全,使我们能安居乐业。第四个是‘众生恩’。刚才说了我们生活之所需要,需要靠一切众生互助合作。所以佛教我们常念四恩。
“不良之人”,是不知道四恩,不知道感恩的这些人。
“身心不正”。心里面常有邪思,身有邪行。所以“常怀邪恶”。‘邪恶’里面最重的就是“常念淫佚”。即使正常的夫妇,如果淫欲无度也犯了这条戒。
“烦满胸中”。这是形容欲火在胸中如火烧一样。
“邪态外逸”。所以是无有惭愧。
“费损家财”。这是我们一般讲的浪子,因淫欲耗费家里面的财产。
“事为非法”。这是破人名节。这是讲造的恶行。
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所当求者”在这一段里面就是‘不邪淫’,这是善行善业。佛给我们讲五善。不邪淫是善,他不肯为,他不肯听话,不肯做。邪淫所衍生的灾变是非常可怕。
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
这就是衍生的灾变。“兴兵相伐”,是为了女子。在历史上所记载的,像石崇、孙秀,就是很好的例子。明末清初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是为了他的爱妾陈圆圆。这都是为女色,对于家庭、国家都不顾了。
“攻劫杀戮”。在古代楚文王的时候、晋献公的时候、春秋战国,都能看到为女色引起的战争。
这些杀业都是归到‘邪淫恶’里面。
“强夺迫胁”。像殷纣王时候的酒池、肉林一类的事情。以及现在的贪污,贪赃枉法。
“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这些人都是极聪明的人,可惜聪明反被聪明误,造作这样重的恶因。社会大众那有不厌恶,那有不怨恨的道理?所以积这些怨恨、众怒,于是家破国亡。在历史上我们看到很多例子。
如是之恶。著于人鬼。
人看得很清楚,鬼神也看得很清楚、很明白。
神明记识。自入三途。
地狱里面有炮烙的刑罚,畜牲有鸳鸽之报,都是与这些恶业有关联。
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佛每一段的结语,都告诉我们这些恶业决定不能造。恶业不除,‘痛、烧’是决定不能避免的。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第四段是讲‘妄语恶’。言语造业最容易。世出世间的圣人对于这桩事情都非常重视。所谓‘口为祸福之门’,说话不能没有分寸,不能不谨慎。那些话当说,那些话不当说,当说、不当说都有后果。业报一定要自己去承当。
“两舌”是挑拨是非,无论是有意、是无意的,对人都有伤害。有意的两舌,罪业当然很重。无意的两舌,要看它的演变,如果演变后果非常之恶劣,罪业也就很重。
“恶口”是说话伤人、粗鲁。
“妄言”是欺骗众生。
“绮语”是花言巧言,话说得非常好听,可是用意不善,用意是害人。
现在的社会,像流行歌的歌词,唱得很好听,内容都教人杀、盗、淫、妄。现在的电影、小说都是属于绮语。害社会、害大众,果报一定在阿鼻地狱。这是我们一定要小心、要谨慎的。
佛教我们,佛菩萨的言语,决定是至善,决定是利益一切众生的。这是我们应当学习。不但害人的言语我们不能有,与一切众生没有利益的言语,我们也不可以有。
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这些都是因为自欺欺人而生的这些过失,所以归到‘妄语恶’这一类。
“憎嫉善人”。为什么会嫉妒善人?别人比我好,显得我不如人,想掩盖自己,就得去毁谤别人。
“败坏贤明”。‘败坏’就是破坏。这是因为嫉妒,所以毁谤。嫉妒是因为自欺欺人而起的,自欺就是妄语之因。人为什么要妄语?为什么要骗人?犯口的四种过恶,就是因为自欺欺人。
“不孝父母”,是欺骗父母,不知道孝敬父母。
“轻慢师长”。‘轻’是轻视。在师长面前傲慢,不懂得尊师重道。
“朋友无信”。所谓是轻诺、无信,不守信用。
“难得诚实”。对于任何人都没有诚意。实在讲,他对自己都不诚实,怎么会对别人诚实?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
“尊贵自大”。这是傲慢。
“谓己有道”。这是妄语之中的大妄语,罪过很重,是佛家的重戒。出家有‘四重戒’,里面有‘妄语’。那个妄语不是指普通的妄语,专指大妄语,就是此地所讲的“谓己有道”。自己没有证果,欺骗别人说自己证果了,这是
大妄语。现在我们在社会上常常听到,有人说他是什么菩萨再来的,又有人说某人是佛再来的。这都是属于大妄语。
在历史上我们确实见到有人说他自己是什么佛菩萨化身来的,但是说了就走了。像很有名的净土宗永明延寿大师,他是阿弥陀佛再来的。怎么知道的?永明大师在世的时候是帝王师。皇帝有一天修福供斋,请出家人吃饭。古时候这供斋是修福,叫无遮大会。无遮大会是平等的,只要是出家人,这一天国王平等供养。这一天来应供的出家人很多。座位里面总是有上席,大家都谦虚,互相推让,都不肯坐上席。大家让来让去,都不愿意坐。这个时候正好从外面来了一个和尚,大家也不认识。这个和尚看他们让来让去,他就到当中大位子上就坐下来了。国王心里想这个大位子应该是他老师坐的,看到都是出家人也不好讲话了。斋罢,国王就问永明延寿大师,今天供斋,有没有圣贤来应供?要有圣贤来应供,他的福报就大了。永明大师说,有。谁?他说定光古佛今天来应供。那一位是定光古佛?他说就坐在当中大位子那个。那时他穿得破烂像叫花子一样,也没有人认识他。不过他长相很奇怪,耳朵特别大,所以叫他大耳朵和尚。
这时候晓得大耳朵和尚是定光古佛再来的,所以国王立刻就派人去到处打听。被他们找到了。他在一个山洞里面修行,在那里打坐,看到这些人来了,身分露了。大家都晓得他是定光古佛,国王要请他到宫廷里面去供养。大耳朵和尚说了一句:‘弥陀饶舌’,他就灭度了,就在那里坐化了。
大家一看,找到他,死了。他的身分是永明大师说出来的,那永明大师就是阿弥陀佛了。不要紧,定光古佛走了,原来家里还有一尊阿弥陀佛。回去赶紧去报告国王。国王听到定光古佛入灭了,最后说了一句‘弥陀饶舌’。他心里想原来永明国师就是阿弥陀佛,欢喜得不得了,赶紧去见永明大师。他走到门口遇到一个报信的人,来得很匆忙,几乎跟国王撞了一跤。国王说:‘什么事情匆忙?’他说:‘报告国王,永明大师圆寂了。’
在中国古时候,身分一露马上就走了,这是正确的。现在人身分露了,他也不走。这很奇怪。这不走,就靠不住了。如果一说出来马上就走,这个可靠。说出来之后而不走,靠不住。在中国历史上这些事实很多。
自己没有证果,说证果了;没有得定,说得定了,这都是属于大妄语。为什么要说大妄语?他的目的不外乎欺骗众生,求众生对他恭敬,对他供养,对他称赞。无非是为这些,所以完全是欺诈。这都列入在妄语这一条里面。这种罪行果报很重,一定堕阿鼻地狱。所以自己没有证得,而说证得,罪过很重。
“横行威势,侵易于人”。这就是一般所讲的虚张声势,恐吓于人,甚至于还用巫术、暴力来胁迫。
这些罪行的衍变都是由于自欺欺人,所以都归到妄语这一类里面。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惭’是惭愧,‘惧’是舆论的议论。他也不在乎别人的议论。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
“难可降化”。就是佛菩萨、善知识也没有办法教导他。为什么?他不能接受。
“常怀骄慢”是贡高自大。他为什么现在还没有受果报?佛在这个地方说得好。
“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他前生修的福修得多,所以他这一生虽然造这样重的罪业,他还在享福,他还没有受到恶报。这就是赖他前世的福德。‘营’是经营,来保护著他。是这么回事情。虽然过去生中修的福德很大,可是消得也很快。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
他多生多世所修的福德,在这一生当中造作这些罪业,福德在这一生就享尽了。
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福享完了,他的罪报现前了。我们如果留意的去观察,他一定不是好死,这能看得出来。不是好死,显示他命终尽的时候福报尽了,“诸恶绕归”。所以只要我们留意去观察,不难看到事实的真相。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
这跟前面讲的“神明克识”是一个意思。
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这是讲后世的果报。由于恶业牵引著他,他没有办法避免恶报,所以就“无从舍离”。
他做恶不止,业牵引著他入地狱。“火镬”就是我们一般讲的下油锅、刀山油鼎,他去受这种果报去了。所以“身心摧碎,神形苦极”。
地狱是化生。无间地狱,是《地藏经》里面讲的地狱里面最苦的一种,叫‘五无间’。‘间’是间隔、间断。一般的地狱受罪还有间隔的时候,在间隔的时候他不受苦。无间地狱刑罚是没有间断的,这是最苦的一种地狱。佛在《地藏经》上告诉我们,这是造作极重罪业人的果报。
大妄语不但破坏了正法的形象,还误导许多众生入了邪途,因此罪业极重。这不是他个人修持,而是他误导众生、破坏正法的形象,这个罪业使他堕五无间。
五无间的第一个无间,是他在这个地方一断气,就入无间地狱,当中没有间隔。《地藏经》上讲,普通一般人过世到再去投胎受果报,他还有四十九天。‘做七’也是《地藏经》上讲的。这四十九天就是个缓冲期间,他有间隔。四十九天,是讲大多数的人,也有比四十九天更长的,也有不到四十九天的。但是他都有一个间隔。入无间地狱没有间隔,这里一断气马上就入地狱。到达地狱里面,他是化生。地狱有多大,他就觉得他的身体有多大,跟地狱一样大。因此地狱里头所有那些刑罚一时同受。这些刑罚都是要命的。像刀山、剑树、油鼎,一下去就死了。地狱有风,死了风一吹又活了;活了再下去。所以真是一日一夜万死万生。一直要受到罪报满的时候,他才能出来。到什么时候能满?那就难说了。《地藏经》上说得很清楚。
佛在《楞严经》里面也讲得很清楚。《楞严经》里,特别警惕我们千万不要造地狱的罪业。为什么?入地狱很容易,出来太难了。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劫才能出得来。一定要小心、要谨慎。
“当斯之时,悔复何及”。堕到地狱受这么多的苦难,这个时候后悔来不及了。
所以聪明人、有智慧的人、有福德的人,听到佛的教诲就知道回头。佛所说的这些话是不是真的?是不是佛用这些来劝我们行善、不要做恶?是不是拿这些地狱果报来吓唬我们的?如果这样想法那就错了。为什么?
佛教化众生,句句话都是真实的。像《金刚经》所说‘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如’就是事实是怎样,佛就说出怎样。佛也不加一点、也不减一点,就把这事实真相完全为我们说出,这叫‘如语’。佛教我们不妄语,佛自己怎么会妄语?我们一定要相信佛的真实语,是句句真实,字字真实。照佛的教诲去奉行,我们才能得真实的利益,才能免除今生后世无穷的灾难。
三十多年以来,我本人在闻思修行的过程当中,密法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觉得每一次灌顶的力量的加持,好像比听课还多得多。有时候,一灌完顶之后,相续当中很多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11-18
卐的读音及其意义卐(Wan,万)字在梵文中作Sr1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它是佛和十地菩萨胸部之吉祥相,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菩提流支译此语为万字,玄奘则译作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
禅理故事时间:2024-10-05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黄念祖: 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对于有志于大乘的一切佛弟子而言,发菩提心是极为重要的,故大乘诸经一再强调,尤其是《大般若经》,所说最为详尽。首先,诸菩萨唯有为求一切智智发菩提心,并且不执着如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寺院本来就是教学的场所,是专门研究从国外引进的佛学经典著作并实施佛学教育的。因此,寺院里几乎没有一样不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文:一诚长老佛不是万能的,拜佛也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说到情感问题在线咨询免费,我相信很多人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网站。这些网站,打着在线咨询免费的噱头,吸引客户进行咨询。但是,这样的咨询服务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为什么呢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2
了解经文的意义世间的凡夫只修习了一部分禅法,知道一些数息观和不净观的观法,虽然记住了经文,却没能深入了解经文的意义。对禅观的种种方法并没有实际掌握,却自己说自己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28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的结婚指的是举办婚礼,而在当今社会,领了结婚证就算是结婚了。因为领结婚证和举办婚礼一般是分开进行的,所以,就会出现两个日子。那么,选好日子领结婚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5
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注重择日,也就是挑日子、看日子,图个吉利。我们都知道黄历上也有破土、开市、搬移、远行、嫁娶、结婚等词且有标注宜忌,不少人只根据它来选,其实这种择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4
佛陀遗嘱《佛遗教经》---正如法师讲于纽约青年佛教中心诸位法师、居士:阿弥陀佛!首先,向诸位合十问好!非常欢喜,从今天开始的每个周六下午,我们将聚会在这里共同学习《佛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第六章 取相忏的意义第一节 礼佛罪灭的征象在国内,可能有不少的佛教徒,以为只要礼佛、持咒,就可以消除业障、灭除罪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这是有经典可作根据的。然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的结婚指的是举办婚礼,而在当今社会,领了结婚证就算是结婚了。因为领结婚证和举办婚礼一般是分开进行的,所以,就会出现两个日子。那么,选好日子领结婚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2
对于剖腹产还是顺产,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争议,关于剖腹产看时辰有意义吗?有的人认为:如果一味的通过择日子再选择出生,就算为孩子选择优质八字的日子来进行生产的话,那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0
如本法师答:人类出生在世间,必然终归要死亡一次,平等无有特权,这是生死(梵语samsaya)业报的定律,若现世不修证不得果,平时又无念佛功夫,临命终之际,必然随业投胎受生,漂流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7
禅宗是佛教几大宗派之一,其教义礼法讲究的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且对其信奉者有着极高的人文主义要求。而关于禅宗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可以用禅宗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6
(一)我慢礼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的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的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也跟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在道教中称中元节,民间称鬼节、七月半等,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而盂兰盆节在佛教的观念传统当中更添了提倡民族孝道的盂兰盆会意义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1
在佛教理念当中,如理如法的放生活动其实质是集合众人愿力,消业最速的一种行为。因为自己本愿所发之慈悲心而自己出资买命放生救渡一些即将被人类宰杀吞食畜道众生予以放生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佛教文化的创始者是释迦摩尼想必这个是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但是我们日常所说的释迦摩尼到底在佛教理念之中有着什么样的特殊含义,而对于释迦摩尼的俗名也是我们考究一个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问:你们一边放生,人家一边捕杀,有什么意义?圆因法师答:放生有放生的功德,捕杀有捕杀的罪过。我们放生的人作自己的功德,人家捕杀的人造自己的罪过,人间世事皆相对存在,有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8
供佛像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报恩。一切众生于我们都有恩,恩德最大的无过于老师,佛菩萨是我们的老师,我们接受佛菩萨教诲,这才真正觉悟,成就我们的法身慧命,所以供养佛菩
佛教知识时间:2024-05-11
第一个,遇到佛法了,相续中有正知正见了,生命长一点,就可以精进地修行,提高自己的境界,这是最重要的。其实吃喝玩乐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不是人生的真正价值。吃喝玩乐
邪淫果报时间:2024-04-10
第十四课僧的意义「僧依戒住,僧住则法住」。「僧」是梵语「僧伽」的简称,意译为「和合众」, 即指信奉佛陀教义,修行佛陀教法的出家人;亦指奉行「六和敬」,「和合共住
佛法僧三宝时间:2024-03-30
佛塔原来是指为了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砖等构造的建筑物,但是到了后代,多于“支提”混同,而泛指于佛陀生处、成道处、转法轮处、般涅槃处、过去佛陀经行处、有关佛陀本身谭
佛教知识时间:2024-03-23
放生因果大自然本是一个整体,大至宇宙,小止微尘,包括各种生命体,都有他自己的运行规律、存在的时间。人有生老病死,物有成住坏空。无论山川、海洋、还是花朵、露珠,只
放生因果时间:2024-03-14
当我们带着被捕被擒的鸟兽虫鱼来到放生地时,我们会感到欣喜,似乎为自己找到了一块乐土。当鱼虾游入清流,念念不舍地散去,当螺蚌脱离手掌,静默地潜入水中,当鸟雀获得自
放生心得时间:2024-03-08
2002年11月6日,一位先天性脑瘫患者在汉城的仁济医院去世,韩国总统金大中以私人身份发去唁电,向死者的家属脑瘫患者的哥哥李昌纪表示慰问。据韩国在线讲,这是继法国总统
处世哲理时间:2024-02-19
佛告虚空藏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今者。慈悲具足。哀悯众生。而问此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善男子。此经境界。非声闻缘觉所知。亦非诸魔外道
文殊花开时间:2024-02-19
达真堪布:顶礼时应具有的心态 礼敬诸佛,有身礼拜、语礼拜、意礼拜。但最根本的是意礼拜,要以恭敬心顶礼。什么叫恭敬心?就是直接对治傲慢的心态。处处能想到诸佛的功德
禅理故事时间:2024-02-07
世间苦空的意义世间的一切,苦空无常从前,印度有个婆罗门,他的家中,生了一个男孩子,长得英俊端庄,父母非常疼爱.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异常,和一般的小孩子完全不同。他在
佛教故事:佛典故事时间:2024-01-30
1.保护生态,消除饥饿因为肉食而产生的动物饲养业会给地球带来严重的后果:水源的枯竭,粮食的短缺,土地的匮乏,森林的破坏,大气的污染。地球人类已经在自尝苦果:在中美
素食情怀时间:2024-01-22
达真堪布:塑佛像的真实意义我们都喜欢佛像、佛经和佛塔,但是喜欢和喜欢不一样。信心和贪心都是一种欢喜心,但一个是清净的,一个是不清净的。清净的欢喜心叫信心,不清净
悟性时光时间:2024-01-19
清净微妙.出污泥而不染(上) ──莲花在佛教中的意义莲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在诗人的眼里有着高雅的君子品质,「唯有绿荷红菡萏,舒展开合任
邪淫果报时间:2023-10-18
菩提眷属.和乐家庭——佛化婚礼的意义近年佛化婚礼日渐流行並普及,以下两个有关佛化婚礼的问题,是最近(1月14日)接受《香港商报.文化东方周刊》访问时所作之回答,感覺颇有意
汉传人物时间:2023-09-28
一、烧香礼佛的真实意义寺院是佛教徒培福修慧的场所,古称丛林,通常在寺院大雄宝殿上供奉的叫释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教主,被佛弟子尊为“世尊”、“本师”等。烧香礼佛的
初识佛法时间:2023-09-17
问 题(把心意脱离色身)1. 我的善知识朋友具有天耳、天眼,且能跟其他境界的人沟通,那是真的吗?为什么她能经常使心意脱离色身?她曾说过:有时候能自动脱心意。至于在吉祥
佛教故事:梦中梦因果问答时间:2023-09-05
在开始实修任何大乘教法时,最重要的是观察一己的发心与动机是否为菩提心。菩提心的对象是如父母般的众生。为什么说众生就像父母一般呢?这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在轮回中漂流
索达吉堪布:网络弘法,意义重大! 索达吉堪布:网络弘法,意义重大!问:我原来也是西安交大的一名学生。现在网络特别发达,信息也更加公开,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不良的社会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31
引言 第一章一、五福的意义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现在已成为家喻户晓的辞句了,几乎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时间:2023-08-30
好德(第四福)第五章一、好德的重要性好德是五福之一,而且是重要的一福。一个人有了宅心仁厚,乐善好施的德,这是一生中最幸福,受用不尽的。因为好德能赢来长寿、富贵、康宁和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时间:2023-08-30
康宁(第三福)第四章一、疾病的起因病由业起、业由心造常常听人说:我昨天晚上没有盖被,著凉了,所以感冒了。他把感冒全归罪于没有盖被。其实错了。没盖被不一定著凉,盖了被也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时间:2023-08-30
长寿(第一福)第二章一、寿命是个谜吗?自古以来,寿命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除非在心智上下过功夫的修行人,否则谁都不知道死神什么时候会跟我们碰面,也许二十年后或者明年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时间:2023-08-30
富贵(第二福)第三章一、富贵的由来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真义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只有寿命长而缺乏富贵;有的人却长寿。因为寿命和富贵不是勉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时间:2023-08-30
善终(第五福)第六章一、善终很难五福的最后一福是考终命。考终命就是善终,或一般人所说的好死。善终很难,假如你曾看见别人临终时那种挣扎痛苦的样子,你可许会感叹地说:我这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时间:2023-08-30
结语(感言)第七章一、现代教育的危机游于艺,而不志于道(本末倒置);重物质,而忽略心灵(舍本逐末)。孔子曾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一句话启发我们为学应先本而后
佛教故事:五福的意义时间:2023-08-30
念得弥陀熟,三藏十二部教理都在里许蕅益大师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尽一日中,出声一炷香,默持一
念佛法门时间:202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