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47您是佛教徒吗?

您是佛教徒吗?

一、民间信仰 

中国人填写履历等各种表格时,对「宗教」一栏,多半会填「佛教」二字;换句话说,

多数的中国人,自认是佛教徒,除了曾经受过洗,或已参加过入教仪式的天主、基督及依斯

兰等各大小新旧教派的信徒,确知他们自己不是佛教徒外,其余多多少少,不论由于自己或

亲属等的关系,都和佛教的信仰有点渊源。 

这即是说,只要不否定佛教,不反对佛教的人,就算是佛教徒。所以在中国民间而言,

佛教徒的涵养很广,因为中国人对于信仰宗教,一向是开放、涵容、多元性的。例如对水、

火、风、雨等的自然神崇拜;对儒家所谓慎终追远式的祖神崇拜;对历史伟人、名将、烈

士、贞女的崇拜;对特定的石头、树木等的灵物崇拜;对历史演义及神话小说中的人物及神

仙崇拜;以及对各种神秘现象的鬼神崇拜等,都能互融共存。虽然孔子不语怪力乱神,而民

间大众对于这些神道的崇拜和信仰,则由来已久。这既为民间所需,纵然受到唯物论者及一

神信仰者的反对,还是普遍地流行,但这些并不是正统的佛教。

二、多神崇拜 

佛教传入中国,是在秦汉时代,当时,已经有著民间信仰的事实存在,《楚辞》〈九

歌〉之中即有河伯、山鬼等自然神的名称。因此,印度的佛教传到中国之初,也只是在群神

的名目中,又添增了一位西方新到的神而已。虽然由于佛经的翻译、流通,日积月累形成了

汉文的三藏教典,阐述了佛教不是一般民间信仰的流类,但那也只是属于研读佛经,乃真正

修学佛法的人士,才会了知的事。一般人接触佛教的诸佛菩萨,也和接触中国原有的祖神、

民族神、自然神等的态度和观念相同。所以,在民间的小说、故事等的传说之中,神与佛并

没有差别。例如:一般民间所知的如来佛、观世音,都是从通俗小说如《封神榜》、《西游

记》,及民间故事如《观音得道》等书之中得知,不是直接从佛经的研读而了解的。

三、灵媒与乩童 

佛教的《华严经》、《地藏经》等,虽也载有各种天神地祗之名,而中国民间信仰的多

神崇拜,却不是出于佛经的传播,乃是来自所谓仙佛借窍等灵媒的降神,以及一般人所得灵

异的感应,最普遍的是出于鸾坛,用扶鸾的方式,由乩童或笔生的口宣及鸾书等所示的诸

神。最初多半是流传于民间小说中的历史人物及神话故事中的诸种神明;但佛教在中国普及

之后,也有假托诸佛、菩萨、罗汉、祖师等的名字,出现于灵媒之口及鸾书之笔的。因为

儒、释、道三教的神、仙、圣、贤、佛祖、菩萨,也都可能轮番出现于任何一个灵媒之口及

鸾坛的纪录,此即把佛教也视为民间信仰的原因之一。因在民间信仰之中,已掺杂有佛祖及

菩萨的崇拜了。 

民间信仰对诸佛菩萨崇拜的目的,不外乎求愿、祈福、消灾、免难、延寿、除病,乃至

求财、求子、求婚姻的美满等,这是宗教信仰的基础动机。将佛菩萨当作诸神崇拜,也会达

成所求的目的,因为一切善神都会护持三宝,并保佑信仰三宝之人;向佛菩萨求愿,即会受

到诸天善神的感应,并受到诸佛菩萨的垂悯。由于佛教界普遍信仰观音菩萨及阿弥陀佛,使

得中国的民间大众,对于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也最感亲切和熟悉,故有「家家弥陀佛,

户户观世音」之说。既然大众以佛菩萨作为求愿的对象,当然不能说他们不信佛教。

四、佛法僧三宝 

其实,佛教徒是以佛、法、僧的三宝为归信或归敬的对象,而不是崇拜流行于民间的诸

神,故在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最初度化在家信徒,即授三归。所谓三归,便是归依佛、归

依法、归依僧,具体称为归依三宝。 

佛是大觉者,他是自觉、觉他而智慧与福德究竟圆满的人;法是由佛所说成佛的方法,

以及为什么要成佛的道理;僧是学佛求法,并且助佛弘化,广度众生的出家人。初成佛道的

释迦世尊,在尚未度出家弟子之前,便对两位在家弟子,商人提谓及婆梨迦说:归依佛、归

依法、归依未来比丘僧。唯有三归具足,才能成为正信的佛教徒。 

如果仅止于信佛而不信法、不信僧,那是盲目的崇拜,便和民间的神鬼信仰类似;如果

仅仅探究法义而不信佛、也不信僧,那就相当于一般的学者,看书做学问,与自己的信仰无

关;如果仅归依僧,即与民间流行的认义父义母、拜龙头大哥等相近。唯有三宝具足,才能

学佛、修法和敬僧。 

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因为他们修学佛法,所以是具体地象徵著佛法。在释迦佛住世时

代,僧已代佛弘法;当佛涅槃之后,更需要僧来传授佛法。僧是由出家人组成的团体,又叫

做僧团,每一个出家人是僧中之人,称为僧人;在教化的场合,僧人即代表僧团,分头教化

有缘的大众。因此,佛是佛法的源头,法是佛教的根本,僧是佛教的重心,三者缺一不可,

三者和合,才成为全体的佛教。

五、宗教的层次 

佛有现在、过去、未来,以及此界、他方的不同,合称即是十方三世的一切诸佛。法的

基本点包含著杀、盗、邪淫、妄语、饮酒的「五戒」,以及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

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疑等「十善」,这些便是人伦道德的人天善

法。更进一步,则为解脱生死的出世善法;更有已得解脱而仍入世、住世的菩萨善法。 

其中第一阶层的人天善法,通用于世间的一切宗教,也就是世人所指「一切宗教都是劝

人为善」的层次;至于第二阶层的出世善法,是超越于人天,并且超越了欲、色、无色之三

界的生死轮回,进入了解脱境界,那就是小乘的圣人称为阿罗汉的层次;第三阶层的世出世

法,既能不受生死所缚,又能不必离开生死的范围,能够自由自主地来往出入于生死之间,

从事广度众生的工作,而又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那就是大乘的菩萨境界。 

一切佛宝,开示一切法宝;一切僧宝,修学并且弘扬一切法宝。僧宝包含凡夫的出家僧

尼、小乘的圣者罗汉、大乘的一切菩萨。倘若能归依三宝,即能受到一切诸佛、一切圣者、

一切菩萨、一切有道高僧的教导、提携、保护、庇佑,不论是谁,不论什么程度,都能由于

各人的发心程度,和他们的善根深浅,而从三宝获得各人所能得到的利益。

六、生天与享福 

由此可见,如果是善良的民间信仰,以及其他各派的神教信仰,不论信的是多神或一

神,只要不违背人间的伦理,并合乎生天的条件,便可归属于佛法的第一个层次,即人天善

法。此即是教人应有人的品格,当尽人的职责,并修天福,凭藉所修人天的众善福德,死后

即能还生为人,或生天界。所以修了人天善法,总比由于专门作恶而招地狱、饿鬼、畜牲的

三类恶报要好得多。 

不过,人间寿命很短,最多百年左右;天界寿命虽较人间为长,仍难免报尽而死。以佛

教所见,天分三类:最上无色界,其次色界,均系修得禅定者所生;最下欲界,乃系修福行

善者所生。欲界天人的寿命,从四天王天、忉利天、焰摩天、兜率天、化乐天到他化自在

天,一共六个层次,一天比一天更长。最低的四天王天寿命,即以人间五十年,为其一昼

夜,寿长五百岁。向上依次递增,最高的他化自在天,以人间的一千六百年,为其一书夜,

寿长一万六千岁。不过当他们天福享尽,即从天上寿终,还回人间,乃至下堕恶道。 

享受人天福报,犹如仰天射箭,当其势尽力竭,即下堕地面,此乃因其未出生死轮回。

罗汉则已出三界生死;菩萨虽出世间,而还入世间,广度众生。唯菩萨入三界,不同于凡夫

的轮回生死,正像犯人入监狱是为服刑,司法人员及教化师虽然也进监狱,他们却是自由之

身。 

罗汉永远脱离生死;菩萨虽处于生死及烦恼的众生群中,却不受生死的束缚及烦恼的煎

熬;而佛是菩萨所成,罗汉也有转为菩萨的可能。凡夫倘若以菩萨为榜样,那就是见贤思

齐,发心修学菩萨的法门,即成为菩萨道的实践者。

七、正信的佛教 

民间信仰的宗教层次,仅使信仰者求取神的救助,并未能使信仰者由自身起而自救救

人。佛教的信仰,既能使信仰者有求必应,更能使信仰者净化自己、强化自己,也能效法救

人助人的菩萨与佛,更能成为菩萨与佛。中国是大乘佛教的化区,信仰佛教称为学佛、修

法、敬僧的「三宝弟子」,「佛」是菩萨道的究竟圆满者;菩萨行是「佛法」化世的轨范;

「僧」是住持佛法的代表。  

民间信仰的宗教行为,确有其存在的功能和流行的价值;唯其既无教义的依准,也无教

团的约束,更无教师的诱导,仅靠灵媒、乩童等的操作,好则可以配合善良风俗,否则也能

破坏善良风俗,腐蚀人心。佛教则不然,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有层次分明的教义和教仪;既

有二千六百年前出生于印度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有代代相承的教团及教师。释迦牟尼世

尊,是历史明载的佛宝;佛教教义和教仪是法宝;佛教的教团和教师是僧宝。唯有信仰三宝

及归依三宝,才是正信的佛教徒。 

那么请问:您是正信的佛教徒吗?

更新于:2023-08-01 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