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
(国界严净第十一)
菩萨戒弟子郓城夏莲居会集各译敬分章次
金刚乘三昧耶戒弟子黄念祖敬解
第三卷
第三卷从第十一品至第廿九品
上卷表弥陀因地大愿之发起。本卷表弥陀究竟果觉圆满大愿之成就。经中备显极乐依正主伴,清净庄严,微妙奇丽,圆明具德,超逾十方,超情离见,不可思议。于第廿四品,标显本经纲宗,‘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三辈往生之胜行,复于廿五品更广明往生之正因。故祈读者,于如是章句,应深尊重,发起净信也。
上卷明发愿,本卷表愿成。故知经中种种超胜独妙之处,均由于本愿之最胜极妙也。且经中再三拈出‘愿’字,如第十五品末曰:‘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第廿七品曰:‘此皆无量寿佛,本愿加威;及曾供养如来,善根相续,无缺减故,善修习故,善摄取故,善成就故。’卷末第廿九《愿力宏深品》云:‘阿弥陀国长久广大,明好快乐,最为独胜。本其为菩萨时,求道所愿,累德所致。’由是可见,上卷是因,本卷是果。佛国超逾十方,唯因佛愿宏深,恩德无极。
第廿九品末复云:‘无量寿佛恩德布施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深大无量,不可胜言。’故我侪今日,正宜乘阿弥陀佛所施恩德,发愿往生,同入弥陀一乘愿海。如第廿三《十方佛赞品》曰:‘至心回向,愿生彼国,随愿皆生,得不退转。’《往生正因品》曰:‘昼夜常念,愿欲往生阿弥陀佛清净佛国。十日十夜,乃至一日一夜,不断绝者,寿终皆得往生其国。’故知深信切愿,持佛名号,乃我等唯一直出生死之宝筏。以佛果觉,作我因心。因果如如,直趋究竟。自觉觉他,唯此普施真实之利。
又经中从第十一《国界严净品》至第卅二《寿乐无极品》,广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正主伴种种清净庄严,事事无碍之相。如是无量无边、微妙奇丽、不可思议之事相,悉因阿弥陀佛殊胜大愿之所成,亦即极乐导师本净明心之所现。事理无碍,故经中所宣妙相,悉是实际理体。复以事事无碍故,彼国一毛一尘,无不圆明具德。事事无碍乃《华严经》所专擅,今经复广显事事无碍,故知今经何异《华严》,极乐不离华藏。如曰弘法大师《秘藏记》曰:‘华藏世界义。华者,理也。理遍法界,藏诸法于其中。故曰华藏。是华藏世界者,最上妙乐在其中,故曰极乐。当知极乐与华藏。虽名异而非异处。’又《秘藏记钞六》曰:‘天亲《净土论》(又名《往生论》),极乐世界名华藏世界。是其证也。以莲华成国土,故云华藏。受最上妙乐,故曰极乐。是一处异名也。’
又《住生论》谓极乐三重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昙鸾大师注曰:‘此三句展转相入。依何义名之为法,以清净故。依何义名为清净,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真实智慧者,实相智慧也。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为法身者,法性身也。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也。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也。无知,故能无不知。是故一切种智,即真实智慧也。’昙鸾大师云:‘相好庄严即法身。’是画龙点睛之笔。《宗镜录》曰:‘至理一言,转凡成圣。’经此一点,大地无寸土。世多谓净土偏著于事相。然未知极乐世界不可思议。所显事相即是法身。如善导大师所说,‘指方立相,即事而真’。密宗所主‘当相即道,即事而真’,与此同旨。又如文殊令善财童子采药,童子持一茎草来,并曰:‘遍观大地无不是药者。’若能如是会取,则禅密净土,即三即一。尘毛刹土,悉显事理无碍,事事无碍境界。
国界严净第十一
佛语阿难: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惟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上段正明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是第一‘国无恶道’,第卅九‘庄严无尽’等愿之成就。‘无量功德,具足庄严’。《往生论》明三种功德庄严。一者彼佛国土。二者,阿弥陀佛。三者彼诸菩萨。(每一皆其无量功德庄严。)具此三种功德庄严,故云:‘无量功德,具足庄严’。论又云:‘彼佛国土庄严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宝性,相似相对法故。’盖谓极乐世界一一皆应国人机宜而现。如泉池德水,‘一一随众生意’,犹如摩尼宝又名如意宝,能随人意而现种种。论中‘如彼摩尼如意宝性’者,《论注》曰:‘借彼摩尼如意宝性,示安乐国土,不可思议性也。诸佛入涅槃时,以方便力,留碎身舍利,以福众生。众生福尽,此舍利变为摩尼如意宝珠。此珠多在大海中。大龙王以为首饰。若转轮圣王出世,以慈悲方便,能得此珠。于阎浮提作大饶益。若须衣服、饮食、灯明、乐具,随意所欲,种种物时,王使洁斋,置珠于长竿头。发愿言:“若我实是转轮王者,愿宝珠雨如此之物。若遍一里,若十里,若百里,随我心愿。”尔时即便于虚空中,雨种种物。皆称所须,满足天下一切人愿,以此宝性力故。彼安乐国土亦如是。以安乐性种种成就故。’又‘相似相对’者。《论注》曰:‘彼宝但能与众生衣食等愿,不能与众生无上道愿。又彼宝但能与众生一身愿,不能与众生无量身愿。有如是等无量差别,故言相似。’盖谓极乐国土成就不可思议力,超逾一切,无能比者。今借摩尼为喻,此宝实亦远远不如,故云‘相似’。且只是勉强以为对比,故云‘相对’。对者,对比也。
又‘无量功德,具足庄严’者,昙鸾大师《论注》曰:‘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昙鸾大师和盘托出如来秘藏。盖谓菩萨依于法性之实际,入于清净智慧(即经中之‘住真实慧’也)。故远离虚伪颠倒,是为真实功德。真实功德即‘无量功德’。极乐世界乃如是真实功德之所庄严。故曰‘具足庄严’。故成就不可思议之力。《论注》又曰:‘不可思议力者,总指彼佛国土十七种(请参阅彼论)庄严功德力,不可得思议也......。此中佛土不可思议,有二种力:一者,业力。谓法藏菩萨出世善根大愿业力所成。二者,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力所摄。(乃由弥陀无上最善住持国土之功德威力所摄成。)’又十七种功德成就中,第一为庄严清净功德成就。《论注》曰:‘此清净是总相。佛本所以起此庄严清净功德者,见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指生死)相。如尺蠖(屈伸虫)循环,如蚕茧自缚。哀哉众生,颠倒不净。欲置众生于不虚伪处,于不轮转处,于不无穷处,得毕竟安乐大清净处,是故起此清净庄严功德也。’今经曰:‘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亦正因此功德成就也。
‘众苦’者,苦以逼恼为义。苦事众多。诸经论中为三苦、八苦等。三苦者,(一)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众苦逼迫身心,苦上加苦,故曰苦苦。(二)坏苦。此土无真乐,虽有少分之乐,乐不久住。当乐坏时,不胜忧恼,故曰坏苦。(三)行苦。非苦非乐,因念念迁流,故名为行。终归变灭,故曰行苦。上之三苦,极乐永离。如《疏钞》曰:‘彼国离欲清净,则无苦苦。依正常然,则无坏苦。超过三界,则无行苦。’
又八苦者,乃人间之苦,即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与五阴炽盛八苦。(一)生居胎狱,是生苦。(二)老厌龙钟,是老苦。(三)病受苦痛,是病苦。(四)死悲分散(自身四大,与今世眷属悉皆分散),是死苦。(五)爱则欲合偏离。常所亲爱之人,乖违离散,不得共处,是名爱别离苦。(六)怨则欲逃偏遇。常所怨仇憎恶之人,欲求远离,反而集聚,是名怨憎会苦。(七)求则欲得偏失,世间一切事物,心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是名求不得苦。(八)五阴炽盛苦。《圆中钞》曰:‘五阴者,色受想行识也。阴即覆盖之义。谓能盖覆真性,不令显发也。盛即盛大之义。谓前生老病死等,众苦聚集。故曰五阴炽盛苦。’此土八苦交煎,彼土永离诸苦。《疏钞》曰:‘彼国莲华化生,则无生苦。寒暑不迁,则无老苦。身离分段(指分段生死),则无病苦。寿命无量,则无死苦。无父母妻子,则无爱别离苦。诸上善人,同会一处。则无怨憎会苦。所欲自至,则无求不得苦。观照空寂,则无五阴盛苦。’
‘诸难’,指八难,谓见佛闻法有障难。又名八无暇,谓无有闲暇以修道业也。八难者,《圆中钞》曰:‘一、地狱难。地狱之中,长夜冥冥,受苦无间,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二、畜生难。畜生道中,受苦无穷,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三、饿鬼难。饿鬼道中,受苦无量,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四、长寿天难。谓此天以五百劫为寿。即色界第四禅中,无想天也。言无想者,以其心识不行,如冰鱼蛰虫。外道修行,多生其处。障于见佛闻法,是故名难。五、北郁单越难。梵语郁单越,华言胜处。谓此处感报,胜东西南三洲也。其人寿一千岁。命无中夭。为著乐故,不受教化。是以圣人不出其中。不得见佛闻法,故名为难。六、盲聋喑哑难。谓此等人,虽生中国,而业障深重,盲聋喑哑,诸根不具。值佛出世,而不能见佛。虽说大法,亦不能闻。故名为难。七、世智辩聪难。谓世间之人,邪智聪利者,惟务耽习外道经书,不信出世正法,故名为难。八、生在佛前佛后难。谓佛出现于世,为大导师。令诸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人有缘者,乃得值遇。其生在佛前佛后者,由业重缘薄。既不见佛,亦不闻法,故名生在佛前佛后难。’又‘此之八处。虽感报苦乐有异,而皆不得见佛,不闻正法,故总称为难。’极乐世界,则‘永无诸难’,如《圆中钞》曰:‘无三毒之因,不造恶逆之业,故无三途之苦果,无三道之障难也(地狱、畜、鬼三恶道之难)。闻法入定,不堕无想,故无长寿天难也。虽受极乐,常受教化,故无北俱卢洲(即郁单越)难也。六根清净,明利黠慧,故无盲聋喑哑难也。众生生者,皆正定聚。故无世智辩聪难也。阿弥陀佛,今现在说法。经无量劫,观音即补其处,号普光功德山王佛,故无佛前佛后难也。’
‘恶趣’。趣者,谓众生趣往之处。有因必有果。从因向果,是名趣。《俱舍论八》曰:‘趣谓所往。’又《法华文句记》曰:‘从一至一,故名趣。’‘恶趣’即‘恶道’。即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也。《阿弥陀经》曰:‘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此正第一大愿,‘国无恶道’之成就。
‘魔恼’。魔者,梵语魔罗之略。译为能夺命、障碍、扰乱、破坏等。《义林章六》云:‘梵云魔罗,此云扰乱、障碍、破坏。扰乱身心,障碍善法,破坏胜事,故名魔罗。此略云魔。’又《慧琳音义十二》云:‘魔罗,唐云力也。即他化自在天中,魔王波旬之异名也。此类鬼神有大神力。能与修出世法者,为留难事。名为魔罗。’又《智度论》中称四魔:一者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故名魔。二者阴魔。色等五阴,能生种种之苦恼,故名魔。三者,死魔。死能断人之命根,故名魔。四者,他化自在天子魔。其魔王能害人之善事,故名魔。此中第四,为魔之本法。他三魔因相类,乃从而称魔也。今云‘魔恼’者,以魔能恼害身心故。又烦恼即魔故。
极乐世界永无魔恼者,因举体是一清净句也。乃‘住真实慧’之所庄严,‘真实之际’之所开示,故能惠‘真实之利’。于真实中,一法清净,尚无魔恼之名,何况有实。如《法华经》云:‘佛言: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不复为贪欲所恼;亦复不为嗔恚愚痴所恼;亦复不为骄慢嫉妒诸垢所恼。得菩萨神通无生法忍。’是明极乐无有诸恼也。至于魔事,秽土众生,以念佛故,尚得免除,何况生彼净土。《十往生经》云:‘佛言:若有众生,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彼佛即遣二十五菩萨,拥护行者。若行若坐,若住若卧。若昼若夜一切时,一切处,不令恶鬼恶神,得其便也。’又此土修行,若生魔障,则以念佛治之。(见《止观九之二》)又《净土修证仪》云:‘十乘之理观,能发九境之魔事。以五蕴生死迷暗之法为境故。净土之事观,以弥陀果人清净之功德为境故,永绝魔事。心无邪念时,则圣境现前,光明发显。’弥陀果德,无量清净。是故彼国,永绝魔事。
‘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四时’者,春夏秋冬。‘寒暑’者,大冷大热。‘雨冥’者,阴雨。彼国十七种功德庄严成就中,此显第三种庄严性功德成就。《论注》曰:‘性是本义。言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又言,性是必然义,不改义。如海性一味。众流入者,必为一味。海味不随彼改也。’今于天,则无四时等异。于地,则无江海山谷之相。唯是宽广平正,黄金色地。于人,如《论注》云:‘诸往生者,无不净色,无不净心,毕竟皆得清净平等无为法身。’此正显性地平等,法海一味之密意。是为庄严性功德成就。
‘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惟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无江海须弥等,续显性功德成就。‘须弥’者,译为妙高山。乃一小世界之中心。四宝所成。处大海中,出水三百三十六万里。外有九山八海。其外围名曰‘铁围山’。须弥山顶中央为帝释天所居。余卅二天,分住四侧。四天王天,居山半腹。南瞻部洲等四大洲,在海之四方。(按太阳绕须弥。过去有人认为须弥山在地球上,显系误会,须弥乃较太阳更大之天体。南瞻部洲即地球。至于所谓‘水’者,指流体。‘海’者,指流体会积之处,非世间之实海也)。
‘自然七宝’者。《会疏》曰:‘娑婆秽国,杂业所感,故以泥土瓦砾为地体。彼土专以无漏净心所现,故以七宝为其体。是布施持戒所摄取也。性不造作,故云自然。’文中‘性不造作,故云自然’,与《论注》解‘性功德成就’曰,‘性是必然义’同旨。盖性德自然,非可造作。是自然义。修德有功,性德自显,必然如是,是‘自然’义。‘七宝’者,诸译及余诸经论稍有差异。本经指‘金、银、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玛瑙’。(美玉见《唐译》,水晶见汉吴两译)。《阿弥陀经》为‘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智度论》曰‘金、银、毗琉璃、颇黎、车磲、玛瑙、赤真珠(此珠极贵,非珊瑚也)’。《般若经》七宝中包括琥珀。《魏译》亦有琥珀。总之极乐众宝,微妙奇丽,远超世间。聊借世宝之名,以作比况耳。
‘黄金为地’见小本经文。今曰:‘自然七宝,黄金为地’,乃表性德自然之黄金等七宝,合成为地也。《魏译》曰:‘其佛国土,自然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合成为地。’又《观经》曰:‘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今极乐国土,地无土石,唯是性德妙宝庄严。如《往生论》云:‘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珍宝性’者,盖谓自性中之珍宝。是故具足一切微妙庄严。此即《往生论》中,庄严种种事功德成就也。
‘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心净土净,心平地平,心地平等,则大地平正。《往生论》偈云:‘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即此宽广不可限极之意。《论注》曰:‘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是即《往生论》庄严量功德成就。庄严之‘量’不可限极也。
‘微妙奇丽,清净庄严’。‘妙’者,胜妙难思也。‘微妙’者,则妙中之妙,难思中之难思也。‘丽’者,美好也,光华也。‘奇’者,异也,不耦也,特也,非常也。‘奇丽’者,特异独超之美妙与光华也。如极乐之地七宝所成,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呈月,故云奇丽。‘清净庄严’。清净者,永离染也,庄严者,具万德也。《论注》曰:‘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又曰:‘性者,本义也。能生(性)既净,所生(国界)焉能不净。’因安乐国土是清净本性之所庄严成就也。
‘超逾十方一切世界’。本经《至心精进第五》法藏比丘愿作佛时,智慧、光明、国土、名字,皆闻十方。并曰‘我立是愿,都胜无数诸佛国者’。由于法藏菩萨因中发超胜无数佛国之愿,至作佛时,本其所愿,即自得之。如《光明遍照第十二》曰:‘本其前世求道,所愿功德大小不同。至作佛时,各自得之。自在所作,不为预计。’是故极乐国土,具足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忉利天’,译言三十三天。欲界六天中之第二,在须弥山之顶。中央有一天城,帝释所居。四方各有八天城,总数为三十三处。故称卅三天。此忉利天之诸天,与四天王天,皆依须弥山而住。阿难今闻佛说极乐世界无有须弥山,故问上述诸天,依何而住。
佛告阿难:夜摩、兜率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
‘夜摩’具名须夜摩。欲界天中第三天。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须弥而住。名地居天。夜摩以上住于空中,名空居天。译为时分、善分。《佛地论》曰:‘夜摩天者,谓此天随时受乐,故名时分。’‘兜率’,译作上足、妙足、知足、喜足等。乃欲界第四天。于五欲之乐,生喜足之心,故名喜足。其内院为弥勒大士之净土。外院为天众之欲乐处。
‘色无色界’。‘色’指色界诸天,‘无色’指无色界诸天。皆位居欲界天之上,住于虚空。故世尊反问阿难,若无须弥,天即无有住处者,夜摩以上诸天,住于何所?今娑婆世界夜摩诸天,尚能不依须弥,能住于空。则彼土诸天,何须有须弥也。阿难答曰:因有不可思议业力,致使诸天依空而住。‘业’者《俱舍光记十三》曰‘造作名业’。谓身口意之所作名业。作善名善业。作恶名恶业。善业有生乐果之力用。恶业有生恶果之力用。故名业力。《有部毗奈耶四十六》曰:‘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免。’
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
‘果报’者,据《笺注》意。果报指过去所行善恶,感得之结果与回报,故名果报。本为一体。若细区分,则吾人今日所遇之境界,由于过去世中,所造业因之结果,是名‘果’,又对应于造业之缘而报者,名为‘报’。正可生果之物曰因。助其因而促使得果者,名曰缘。譬如米麦之种子,因也。农夫之耕耘与雨露之滋润等,缘也。今年米麦之成熟,是以去年米麦为种子,故对应于去年之米麦,则是果。对应于去年之农夫与雨露,则为报也。
‘不可思议’者,超情离见,非众生思维语言之所能及。‘众生业报’。‘业报’指业因与果报。由于善恶之业因,则遭受乐苦之果报。《宝积经九十六》曰:‘阎罗常告彼罪人,无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日来,业报自招无代者。’又如《普贤行愿品》曰:‘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作业无边,报必随之。如《俱舍论九》曰:‘上至世尊无能遮抑,以业势力最强盛故。’故云‘众生业报,不可思议’。
‘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者,如《大集经》曰:‘众生之行不可思议。众生境界不可思议。’又临济曰:‘你欲识佛祖么?只你能听法的便是。’‘每日多般用处,欠少什么?六道神光,未曾间歇。’可见众生之日用与境界,均超情离见不可思议也。又《法华经》曰:‘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深显众生善根,非思量分别之所能及。
‘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言诸佛者,通指十方如来。‘圣力’。力者力用。又据《梵语名义大集》及《宗镜录》四十八,有五种力:(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佛法之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故云圣力不可思议。现约今经,法藏大士住真实慧,于无量劫庄严佛土,德如普贤。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令一切众生皆得真实之利。以如是大愿大行无量真实功德,故成就圣力与国土皆不可思议。昙鸾师于十七种国土庄严功德成就下,一一注曰‘焉(或安)可思议’。如‘光为佛事,焉可思议。’‘此水为佛事,安可思议。’‘此影为佛事,安可思议。’‘此声为佛事,焉可思议’。最殊胜者,则为诸住生者,‘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又《金刚顶经》曰:‘唯此佛刹,尽以金刚自性清净所成,密严华藏。’(前已明证极乐世界即是密严华藏。)如是胜妙国土,皆非微尘所成,本非世间物质,不赖万有引力而维系,故不需有须弥也。且以国土乃金刚自性清净之所成,故云世界不可思议。
‘其国众生功德善力’。‘其国’指极乐世界。诸往生者,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种种正行、助行、定善、散善,求生净土。持万德圆具之名,入一乘大愿之海。如是殊胜功德,无量无边,故其力用,实难思议。修善所得之力用,称为‘善力’。《净影疏》曰:‘依法正修,名为善力。’极乐众生之功德善力均不可思议。又‘住行业地’者,《会疏》曰:‘行业之地者,是则弥陀如来大愿、大行、大业成就之地也。’极乐众生因有无量功德善力,乃能安住于弥陀如来愿行大业成就之地,故云‘住行业地’。如第二卷第四十七愿征引《论注》,谓见弥陀身相,得平等身业,闻名得平等口业,遇光知法得平等意业。是即住于弥陀之行业地也。由于极乐众生功德善力,安住弥陀行业地之力,及彼佛无上威神之力,是故极乐国土,不赖须弥,自然安住。
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网,故发斯问。
阿难至此,始陈明发问之动机,盖鉴于当来众生,情执深重,于此疑惑,故代启问。今世此界众生,往往颠倒,谬执此界之现象与规律,以管测诸佛境界。甚至执一隅之见,以疑佛说。闻佛说极乐无须弥,便疑彼国诸天,依何而住。佛破其惑,故反问之。盖以此界夜摩等天,亦不依须弥。焉能据忉利以下之事相,以疑极乐。阿难大权示现,为众生而问。故不云‘住空’。而答‘不可思议’。于是引出世尊殊胜开示。道出全经要旨。盖本经通身是一部‘不可思议’也。
上述众生情见,不但不明佛法,实亦违反现代科学。因我人所处之世界是三维空间,故人脑之思维分别,在妄念不断之情况下,不能超出此空间之局限性。更焉能依三维空间之规律,以妄测更多维空间之实际?现多维空间之理论已为科学界所承认。佛世界常寂光土之维数应为无量维。
又彼土实超人天,因顺余方,始名人天。所云忉利、四天王天等等,亦皆是顺方适俗之谈。经云彼国圣众,‘有在地受经听经者’。又‘有在虚空讲诵受听者’。又彼土圣众,宫殿随身。故知其国宫殿有居空者,有在地者。故以夜摩(空居)忉利(地居)等天为喻耳。经中《超世希有品》曰:‘但因顺余方俗,故有天人之名。’故知天人与天皆是顺俗之说。
黄念祖: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愿意醉生梦死,一直糊涂到进火葬场,那就首先必须明白这一件事: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人身难得,哪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08
六祖坛经 决疑品 第三卷贾题韬大家知道,禅宗真正兴起是在六祖的时代,也正值盛唐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佛学最盛之时。现在存在的天台、唯识、华严、禅宗、密宗、净土等几大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黄念祖: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为什么在这里头特别标出十六正士做为上首(这里注解没有发挥)?这就表示净土法门特别适合于在家人,因此这个法门也就契会于当前的社会环境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01
黄念祖居士:广结善缘 “众生有缘,遇斯光者”(《净修捷要》)。佛的光明遍一切处,有人说,我怎么没有看见哪?这个就不奇怪嘛,有缘才遇着这个光嘛。这光是没有离开一切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黄念祖: 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黄念祖:六道之苦 七十年代初,我在邮电学院确山干校,曾经被派去养猪。猪真可怜,猪的可怜不在于它自身被杀,更可怜的是:注定了它所有的子子孙孙都要被杀。这真是一个大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黄念祖:大乘无量寿经宗要大本宗要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发菩提心不仅是净土宗单独注重的。任何一个大乘法门,不管你是参禅,你是学教,尤其是密宗。密宗之所以殊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黄念祖:在佛以后来的一切众生都依这个法而得度脱 “当来一切含灵,皆依此法,而得度脱,大恩大德,本师释迦牟尼佛。”这也是《无量寿经》的话。当时佛弟子阿难跟佛在一块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黄念祖:念佛关键在于不忘底下是夏老师的话,这一段很重要啊。“念到成片,一心不乱,理一心,事一心,都是证。一般说来,不忘就是证。苦乐忙闲老有这一句,就是证。这是证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黄念祖:物理学给天台宗提供了论据现代科学的进展,对于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认识,均有新的突破,使得许多大科学家瞠目结舌,惊惑不解。他们料想不到现代最新最尖的科学成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17
净土资粮(附:谷响集) 作者:黄念祖答三世因果并劝努力忏罪念佛大札奉悉,欣闻知难而进,甚以为慰。唯所提诸问,仍是您二十年来屡问之老问题。兹愿再贾余勇,一试棉薄,看看能否突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29
第三卷 第十章 四大都虚妄(下)《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8-25
黄念祖:事持念佛不能小看念佛、念咒是众生唯一的出路,不然就在六道中转。 开始时就这样一句一句,念完一句接一句,这叫事持。《弥陀要解》里有两句话:“从事持达理持,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5-22
径山大慧禅师宗杲集并著语后学普善庵沙门慧悦校刻六祖谓众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汝等诸人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
正法眼藏时间:2023-12-11
第三卷 诸位观众,大家好!上一节讲到本经的宗旨,在《讲记》第四页最后这一段。我们说到修行,落实在「四好」,存好心,说好话;第三句是「行好事」,这一条很重要,如何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3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三卷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第三卷 婆薮盘豆造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 释论中分别根品之二 复次。此义应当思量。是诸有为法。如彼自相。更互不同。为如此彼生亦不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11圆满成就第九 第九品,名圆满成就。以上从第四至第八品,皆显法藏大士因地愿行。从本品起则是果德成就。本品内容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4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三卷14三辈往生第二十四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前品十方佛赞,乃‘诸佛称叹愿’之成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4
黄念祖大德:看淡世俗的缠缚 首先应该是庆祝:第一是求学,大学毕业以后,求深造,在学术上要钻研,要取得更多的知识,在青年的时候这样利用青春,很正确。这是令人欢欣的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4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10积功累德第八 本品中法藏菩萨发大愿已,从愿起行,于无量劫,住真实慧,植众德本。教化无量众生,住于无上之道,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4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三卷16 礼供听法第二十六 本品名‘礼供听法’。‘礼供’者,十方世界诸大菩萨,咸至极乐世界,礼拜供养阿弥陀佛也。‘听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4
玄奘法师传第三卷奘师遍谒诸师、饱读经书后,发现每位法师对佛法的见解不一,其中虽然各有所专,仍不免与圣典有所出入,到底谁是谁非、孰正孰邪,实在难以取舍。于是奘师心
佛教故事:玄奘法师传时间:2023-07-23
黄念祖居士与忏云老法师对话录忏公黄老对话录 忏云老法师:这是他们居士的,老居士您是老长辈,...。 黄老居士:哪怕是一张纸,不管哪一位,我这是一个愿,所以必须把这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3
黄念祖居士:《金刚经》一滴 一、小引 很荣幸,也很振奋,在华盛顿会见这么多位深有信根,发心真诚的佛教同信同修,是殊胜因缘。我很惭愧,自己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大家的期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7发大誓愿第六【之四】我作佛时,十方众生,闻我名字,欢喜信乐,礼拜归命。以清净心,修菩萨行。诸天世人,莫不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文殊菩萨圣诞开示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一定要专研究某一宗,才能谈到哪一宗,看来还是净土宗人多。大家很忙,还愿意来,我们很欢迎,对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7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之第七讲作为最后一讲,从《金刚经》我们完全谈到《无量寿经》了,今天所要讲的是《无量寿经》的宗要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弥陀愿王大愿核心--善导大师独尊之五真实愿一、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魏译·第十一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三卷1第三卷 从第十一品至第廿九品上卷表弥陀因地大愿之发起。本卷表弥陀究竟果觉圆满大愿之成就。经中备显极乐依正主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6 浊世恶苦第三十五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用“第一念”念佛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要知道师对我们有恩哪!我是带着要感恩、要报恩的心情来谈的,为报师恩啊,这是文革之后的第一个工作。第二个工作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9必成正觉第七法藏比丘于世间自在王如来,说四十八愿已,乃于佛前复以偈颂表此行愿,并请证明。以大愿真诚深广故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 黄念祖居士 主讲姜善和居士 录音整理 《从金刚经到无量寿经》为黄老居士生前于北京居士林所讲,原讲共为七讲,惜当年第二讲录音丢失,故至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初通序2德遵普贤第二第二品是上品圣众之补充。本品之首,于菩萨众中。拈出上首之贤护等十六正士。品末复标余之三众及诸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 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五】【六】【七】(五)持名 愿能导行,既有信愿必然引起持名妙行。《要解》赞叹持名功德说:“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大教缘起 大教缘起黄念祖居士讲述 据录音带整理 谈到新近的这一部著作——《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这几年我埋头做了一个著作,几年来什么事也没有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洗濯垢污 显明清白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一九九零年九月二十三日讲 诸位大居士,诸位大德,诸位大菩萨: 今天这个介绍之词,念祖不敢当。也就是说,愿意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第1集)这个课程,暂时可以名为「净宗讲座」。为什么用讲座两个字?区别於正常的课程。因为讲座有些灵活性、伸缩性,时间的长短,以及次数,可以有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看淡世俗的缠缚 出污泥而不染看淡世俗的缠缚--出污泥而不染 ──送信佛青年赴日进修博士学位 黄念祖老居士著 1987年于北京莲舍 首先应该是庆祝:第一是求学,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净土资粮-信愿持名【三】(三)生信 信字非常重要。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开示我们,信乃是道之本元,一切功德之母。因为从信才出生一切功德。又说:“佛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弥陀疏钞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今天我们讲的是,莲池大师的《佛说阿弥陀经疏钞》。此疏钞通序大意中,首先谈得是明性。第一句是“灵明洞彻,湛寂常恒”。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莲宗妙谛—净语三则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以一九八八年于北京居士林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一)在极乐庵念佛道场作 四首(二)深妙禅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2 真实功德第三十一本品续前,同明极乐菩萨自利利他之妙德,一、先以喻明,二、明真实功德,三、蒙佛赞叹。其智宏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无量寿经(第2集)上次我们把《大经解》的前言,在开始部分做了一些叙述,提到净土法门的殊胜。净土法门的第一部经就是《无量寿经》,而《无量寿经》中有九本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3 本品续前。法藏菩萨发大愿曰:我已发无上正觉之心。我成佛时,国土佛号,悉闻十方,一切有情乃至下等虫类,生我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四卷1 第四卷(从第卅品至第四十八品。末为后记、再记及附录。) 本卷重点为:(一)继前第廿八品、第廿九品,明极乐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大佛顶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 大佛顶首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黄念祖居士主讲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心声录》: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佛教的大光明与大安乐 黄念祖老居士述(黄念祖老居士一九八七年讲于美国华府佛教会,一九九一年整理成文)光明与安乐,理体并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
黄念祖居士:《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第二卷8发大誓愿第六【之五】我作佛时,国中无量色树,高或百千由旬。道场树高,四百万里。诸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