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圣诞开示
根据黄念祖老居士录音整理
一定要专研究某一宗,才能谈到哪一宗,看来还是净土宗人多。大家很忙,还愿意来,我们很欢迎,对于大家这种重视法的精神,很使人敬佩。不是这个理由,还得等机会才能讲法藏嘛,大家这种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今天是个很殊胜的日子,是文殊菩萨的圣诞。难得这次美国来的人多,大部分是美国来的吧。大家从海峡的双方,地球的两面凑到一起,在文殊圣诞的日子一起来谈论佛法。这是多生的因缘,是过去大家每个人,跟佛结了很深的缘。而且大家彼此的缘,我们之间的缘,都不是一生的关系,是过去生中有过因缘,今生才能有这样的相会。我是这么考虑的,我们随便寒暄寒暄,随便漫谈哪,也可以谈的很热闹,但一个小时很容易就过去了。所以我有一个建议,征求大家的意见,文殊大士的圣诞,我们一起来赞叹文殊菩萨,同意不同意?同意,咱们就翻到“净修捷要”的三十二页。
“净修捷要”,是我的老师夏莲居老居士的著作。之所以称为净修捷要,是修净土宗最快、最重要的方法和内容,是净修的捷要。这本内容不多,薄薄的几页,要是修的话也很容易,只要磕三十二个头,所以简称三十二藏。有很多人修,有人修的很成功。它不光是净土宗的道理在里头,整个一部佛教的精华也都在里头。今天等于给大家做一个介绍。有很多人已经接触过了,如果没有接触过,你们回到美国也好找,到处都有这本书。自己可以常看,也可以常修,常礼拜。
今天借文殊的圣诞,我们只讲三十二条的一条。第一句话“一心观礼”,“一心”两个字很重要。《阿弥陀经》就特别指出“一心不乱”,修到事一心,理一心,就证三昧了。浅说呢,就我们现在修行人的层次来说,“一心观礼”就是在我们念这句话的时候,或者礼拜的时候,我的心很单纯,就一条心,没有想到其他的问题。没有想到世间的职业呀,我的投机呀,或者做生意啊,或者恋爱呀,儿女的婚姻啊等等,都不在心上。礼拜,观想,我就一个心,全心全意做这件事情。这是修一心最粗浅的方法。修持的时候,一切都放下了,这时候就一心一意的观想。观是观想,一边在礼拜,一边想佛菩萨就在对面,这个想就叫观想。“观”比想细一点。总之哪,不到“观”的水平,想文殊菩萨在我们面前,想阿弥陀佛在我面前,都可以嘛。很好的老朋友,多年不见,一想,就好像在我面前一样,这就是“观”。一想啊,相貌就出来了,就在目前。想佛菩萨也是这样,不是很好嘛。粗一点的用心的就叫想,无心的叫做“观”,“观”更高级一些,“观”就是这个意思。“礼”就是礼拜。今天,我们在文殊大士前,要想文殊大士,忆念嘛,忆佛念佛,忆就是思念。我们要“观”,还要恭敬呀,要礼拜呀,“礼”就是这个意思。这一句总的来说,一心在“观”在“礼”。“观”就是没有其他念头,就是“观”。礼就是最后的三拜。
这句“法王长子”,是赞叹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是法王的长子,皇帝立太子,一般都立长子啊,不立长子的话,就不太平。长子年岁大,取得一些经验哪。除特殊原因外不立长,一般都立长,长子就是要继承皇位的。按日本的风俗,父母的遗产全部归长子,老二、老三只好到阔人家当女婿,不能继承遗产的,这都是风俗。文殊是什么呢?“法王长子”,法王就是佛了。释迦牟尼佛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我是法中之王,对于法我是自在的。一切法都是释迦牟尼佛说出来的。他大彻大悟啊,一切都解脱了,一点束缚,一点烦恼都没有,这不就自在了嘛。法王也是要传下来呀,过去有佛,现在有佛,将来还有佛。继承法王的,那就是法王的长子。长子是谁呢?这么多大菩萨无量无边哪,长子是文殊。为什么呢?难道佛也分有大有小,不是这意思,是说他必然要继承佛大觉的觉位,是打个比喻。佛也有儿子,不是这意思,这是赞叹文殊。
为什么文殊必定是长子呢?因为文殊是大智,文殊代表智慧,我们修行智慧是最主要的。实际应该说是“般若”,“般若”勉强把它翻成智慧,这是勉强翻译的。在汉语里头,没有适当的词语和般若完全相等的,所以不好翻嘛。智慧两个字不大够,很容易把世间的聪明才华,当做是智慧,这些智慧不是般若。所以智慧有别名,前头加了个大智慧,这么一来相当于佛说的,不是一般的智慧。为什么文殊是法王的长子,因为文殊是大智啊。菩萨各有各的特点,观音是大悲观世音,大悲王。文殊是大智文殊,大智王。地藏是大愿地藏,大愿王,“地狱不空,我不成佛”。弥勒是大慈,大慈氏,慈氏的福报最大。他成佛的时候,人的寿命八万多岁,地上自然长东西,不要劳动,地球那时就变了,大福报啊。所以各有各的特点啊。文殊是大智,因为是大智嘛,所以说他是法王长子。
一方面赞叹文殊,一方面启发我们重视般若。成佛就是证涅槃了,涅槃有三德。一个是法身德,我们本来都有法身,成了法身佛了,法身德。一个是解脱德,严格一点是解(xei)脱德,烦恼把你捆藏起来了,不解脱了,一切烦恼都没有了,不就解脱了嘛,解脱德。再有就是般若德,都有法身,但是我们法身不显啊,现在是被束缚之中,不得解脱。怎么才能解脱?要解脱,就因为缺乏般若啊,有智慧就解脱了嘛。“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这么解决的!行深般若的时候,五蕴皆空就照见了,照见了就度一切苦毒了,就解脱了。我们证到最后的成就,就是证入涅槃三德,法身是我们本有的,法身能够显现智慧,本来没有束缚的,可是我们的妄心烦恼,把我们捆起来了。要得到自在,要解脱嘛,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就解脱了。这得靠般若,般若重要啊,涅槃三德的关键就在般若上!文殊是大智,他是注定将来要成佛的,也是最先成佛,法王长子,实际说起来,文殊过去已经成佛,现在也成佛,将来还成佛。今天时间不多,就不详细介绍了,我们说的意义已经够了。
底下一句,“七佛之师”,他不是释迦牟尼的徒弟,是释迦牟尼的老师啊,不光是释迦牟尼佛的老师,“七佛”他都是老师啊。释迦牟尼佛说:“我之所以成佛,都是因为文殊的教导啊”。这也是表法的,告诉我们佛之所以成佛,都是来于般若。“七佛”不像小学生算术那样,一二三四五六七,伸七个手指头。七字在佛法上很重要,打念佛七,禅七都是七,在过去我们做七。七代表一些数目吧,虽然不一定是七佛,可能是无量的佛,表示为“七佛”。不管是多多少少吧,总之,都表示是佛的师啊,极力说明智慧的重要,都是赞叹的话。
是“胜妙吉祥,无垢大圣”,这两句是弥陀的圣号,也是文殊的圣号。阿弥陀佛有很多圣号,阿弥陀佛又号无量光佛,又号无量寿佛,又号甘露王佛,又号无量清静佛,又号平等觉,有好多名称啊,无穷的名号,文殊也是如此。“胜妙吉祥,无垢大圣”都是文殊菩萨的圣号。“胜妙吉祥”,“胜”殊胜啊,“妙”美好到无法形容了叫做妙,殊胜微妙,妙极了。《妙法莲花经》,妙哉,更妙,就是这个般若。愚痴是最苦恼啊,我们什么病都不怕,就怕最后的糊涂啊,愚痴啊!大智文殊,胜妙吉祥,称为妙吉祥菩萨,“无垢大圣”,“七佛之师”还不是大圣啊,“无垢”没有垢。六祖是禅宗的祖师,五祖给他讲金刚经时,他大彻大悟,“何期自性本自清静”,我哪里想得到,自己的本性本来就是清静的!从来没有染污过,我就成为无垢大圣啊。说得最彻底,智慧是什么?是说自己的本心啊!上次来的那个人,他是修“法华”的。“法华衣珠”,《法华经》上讲每个人衣服上有颗珠子,自己不知道是无价宝,还以为自己穷得很,到处做苦力,赚一点钱,最后才知道宝贝在衣服里头。这个譬喻很好,人人本来就是佛,般若就是让我们明白这些,显明这些。我们自性,我们本性,我们本心,本来就是清静的,它本来就没有垢污,不会染污。在镜子上,泼上蓝墨水,再泼上红墨水,镜子不会染掉的,只是镜面看不清楚了,镜面被粘住了,你把它擦掉,镜子还是那么亮,不会染污的。我们本心在做众生时,在轮回当中也不会染污的,文殊代表我们的根本智,代表每一个人的妙明真心,每一个人的佛性,所以说这句话,更能让我们知道自己本具佛性,这是最大的收获。这都是赞叹,从他的功德来说是法王长子,从他过去大的成就来说是七佛的老师。他的圣号是“胜妙吉祥,无垢大圣”,名字是表德嘛,因为德无量,所以名字无量。万德洪名,名字就是万德所成的,因此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万德就成为你的德了,这是最殊胜的事情!妙吉祥文殊菩萨也具有这个德,好的名称。
底下是说文殊的愿,文殊发的是什么愿呢?“愿共众生,同生极乐”,他愿意同众生一起,都生到极乐世界。怎么知道文殊是这样的呢,文殊有发愿偈子啊。都知道普贤菩萨发愿往生了,为什么?都念普贤行愿品,其中有四句,“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无量光,即得往生安乐刹。”普贤菩萨是发愿求生极乐世界的,这四句多清楚啊,愿我快命终的时候,完全消除一切种种的障碍,我就当面见到了彼佛,极乐世界的佛,无量光就是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一见到阿弥陀佛,我就可以立即往生到安乐刹,极乐国土。这个愿力多清楚啊,这是普贤菩萨的发愿偈。
文殊的大概就不知道了,他的“发愿偈”记载里也有,变成五言了,普贤是七言偈言,他是五言“愿我命终时”,命要终的时候,所以我们应当知道,咱们修净土宗的人往生的时候,你是现生见到阿弥陀佛,还没有命终。命终之后死了,到中阴身的时候,那才是隔日了。投胎就更是隔世了。快要命终的时候,还是属于今生,今生的末了,这一生就见到佛。净土法门是最有把握的法门了。“愿我命终时,尽除诸障碍”,障碍都除了,“愿见阿弥陀”,我们愿去见到阿弥陀佛,“往生安乐国”。你看每个地方少两个字,意义一样。这个世界上的释迦牟尼佛左辅右臂,文殊和普贤,都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就像我们刚才一举手,还是净土宗的人多。文殊只有这个愿,他这个愿我们要重视啊,“愿共众生”啊,我要同众生啊,一切的众生啊,六道的众生啊,同生极乐啊,不仅是我生,大家都要生啊。所以极乐世界是一个大乘的法门,是利他的法门。要求生净土,都要发一个利他的心啊,愿一切众生都能够生到极乐,所以他这个愿非常的殊胜。我们往生极乐的好处,在于你往生后,最快地实现度众生的愿望。人都有度众生的愿望,你只是嘴里说或者寄托于几万年以后,就没有多大的意思了。应该是积极争取,我要很快的度众生,怎么才能很快的度众生啊,那你就得往生极乐,见佛闻法,在各个世界分身尘刹,分身到无量的世界当中去度众生啊。见到弥陀之后,已经闻到弥陀说的法,也开悟了,你所给人讲的都是正确的,最好的方法啊,会劝导他们都往生到极乐世界啊。一切众生同生极乐,就是把人生,一个大悲剧变成了喜剧,把一个永别离变成了一个大团圆的开始。不然人人到了最后,最苦痛的时候,生离死别嘛,是个悲剧呀,将来变成喜剧啊,真正生到了极乐是永生了。而且有一个人去了极乐,他在那儿修持,加持他的眷属,可以使得他的眷属一个一个都得往生,实现在极乐世界大团圆啊。不然今生一切坠心的眷属,一分手之后,将来谁认得谁啊,不会再认识了。
古人说,“多生舅母肉,鼓打外婆皮”嘛,结婚哪,结婚办喜事请客,锅里煮的刚杀的猪,是舅母的肉啊。结婚打的那个大鼓,鼓是外婆的皮,外婆所变的牛,牛皮扒下来,谁认识?谁都不认识了。永无相见之期,不但无相见之期,还在那吃她的肉,打她的皮。往生以后就不一样了,你可以辗转度脱啊,都度到极乐世界啊。善导大师是弥陀的化身啊,他说:“如来所以出兴于世”,佛为什么要出现到世间呢?“唯说弥陀本愿海”。他唯一要说的,就是阿弥陀佛发的大愿海呀。现在《无量寿经》在海外得到了提倡,当然有不少人在念,这个很殊胜啊。佛就是要说弥陀大愿之海,真正讲弥陀大愿的只有《无量寿经》啊。阿弥陀佛在世自在王如来住世时,是国王,是世饶王,然后出家了,发愿,怎么发的愿?如何成功的?在《无量寿经》里讲的最清楚啊,这个经非常重要啊。那么四十八愿里的第十七愿,诸佛都要称赞弥陀的大名,众生闻了名之后,他们就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乃至只念十念,至诚心念十念,都可以往生。弥陀大愿啊,是大愿之王啊!
佛号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功德呢?藕益大师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在你念的时候,名就召德啊。我们要修房子,上面有一个师傅,下面有一个徒弟。师傅喊:“我要水”,徒弟就把水给拿上去了。“我要瓦刀”,瓦刀就扔上去了。“我要灰”,灰就上去。只喊个名字,东西就来了,实物就来了嘛。道绰是净土宗的三祖,他讲得最有意思,他说脚筋崴了,要治的话用木瓜,木瓜南方有,木瓜烤了之后来揉。过去中国的交通不方便,有的地方就没有这个药,怎么办呢?用自己的手在那儿揉,嘴里念“木瓜,木瓜,木瓜”,好了。这不就是念个名字,就起到木瓜的作用嘛,这就是念的作用。念佛号“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这是从果上起修,净土法门殊胜啊!因此,十念都可以往生啊。文殊菩萨也是同样的“愿共众生,同生极乐”,这是度众生最好的方法!!!
底下这一段是文殊特殊的“一行三昧”。文殊般若经讲“一行三昧”,是这样讲的,众生只要“系心一佛”,把心就专门注意到一尊佛。有的人喜欢什么佛都念一遍,什么菩萨都要念一遍。今天是某个人过去的忌辰念点地藏菩萨吧,生了病念点药师佛,有时有点事求观音菩萨,有的时候念念佛求往生,什么都要念一念,念得很杂呀。当然是有功德的,但是不专哪。文殊讲的“一行三昧”,就是叫你集中在一尊佛上,“专称名号”。不要像密宗做观,像禅宗去参念佛是谁啊,都不要去管。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学密的人就念一句咒,其实都是一样的,名字跟咒嘛,名字是佛的名号,咒是佛的心印,都是同等的。我们不要净说净土宗,就好像密宗不好,净土宗是密教的显说,都是平等的。专称名号,即于念中得见彼佛,在这一句一句念里头,你就见到彼佛,见到一切诸佛,这个把全文都引出来了,这是文殊大士的“一行三昧”。
什么是一行呢?就是专心在一尊佛上。
八、 佛为何开示蕴、处、界、缘起法门(外道与众生皆于蕴、处见我)第157(45)经(上p157)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深信因果」。我早年刚刚念《观无量寿佛经》时,念到这一句就起了疑惑:三福第三条是菩萨修的,菩萨还不相信因果吗?后来念《华严经》念到「十地品」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5
梦参老和尚:岁末茶话会上开示在这个因缘殊胜的法是什么法呢?大家想一想,法是什么呢?法是我们的心,心生一切法,那我们的这个心是什么心?当然现在说是善良的心。但是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能灭众生一切重罪。除诸障碍。现得安隐。】地藏菩萨就有这么大的加持力,有什么下地狱的罪业,他都给你免除。在地狱门口守着说:这是我的弟子,他信仰过我,不让他下。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开示一禅堂里跑香,一个跟一个,不要乱跑,跑的时候这个功夫一定要在,你要是看话头,跑香的时候,这一步也不能叫它丢了,要话头在,跑香的目的就是用功啊,你光指着跑香,那可不是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黄念祖居士:全舱念观音 避免一空难 昨天来了一位核电站的朋友,他母亲信佛很虔诚,常念观音。他开飞机突然发生障碍,在很危险的时候就听见有人告诉他,你应该如何操作,他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8
太虚大师的教导与当今佛学院教育—— 惟贤长老生前对重庆佛学院师生的最后开示【按】 2012年9月19日,受重庆佛学院领导委托,佛学院佛照法师、开智法师、延定法师、照仁法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年的佛七法会从今天开始了。弘法寺在去年的弥陀诞打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佛七法会。去年法会因缘殊胜,十分如法,大家一致认为很圆满。今年弥陀诞快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尊贵的阿秋喇嘛(龙朵加参尊者)01阿秋喇嘛珍贵开示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
文殊花开时间:2025-01-01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五愿:菩萨演一切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不能演说一切智的话,我便不取正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30
为避嫌疑筑屋田间,坚持不懈苦修廿年。不近女色财心未断,廿年之功一朝丧尽。江苏省崇明岛(今属上海)高石桥有王氏兄弟二人,长兄已忘其名,小弟名曰和尚,父母双亡。长兄已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9
01『真正的护法居士』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院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传授八关斋戒开示归依三宝是信佛的开始,信佛的入门;五戒十善,才是实践学佛之道的真正开始;八关斋戒才是了脱生死的门径,是修出世的正因。八关斋戒的内容:一、不杀生;二、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一品,是讲药王菩萨所修的最难行的苦行;这种苦行,是一般人所做不到的。这一位菩萨,他已经证果成菩萨了,以前不叫“药王菩萨”,是叫“一切众生喜见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4
黄念祖老居士谈怎样忍辱 人生总不免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情,有许多冤枉,有许多无理横加,种种的这些事情。但我们要怎样忍辱呢?第一种叫“力忍”,要用力量才能忍。也就是说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24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观世音菩萨救我们三灾八难,和我们众生有缘。读诵到这一品,我们要知道法义在哪里。我们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我们有难处,求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大宝法王噶玛巴:在网络上,看到了有许多的中国网友,对中国和日本在钓鱼岛发生的冲突。和对南海黄岩岛的事情,都义愤填膺。深深的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这是种发自内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黄念祖:《敬跋重印会集本后》黄念祖:《敬跋重印 大经 会集本后》 丙戌十月十九日,为北平广播电台台长黄念祖君之慈母梅太夫人六十正寿。鉴于世俗之寿其亲者,或绮筵丰席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17
na mo a mi tuo fo南 無 阿 彌 陀 佛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要多念这两位菩萨?为什么在我们这个世间要多念观世音菩萨、念地藏王菩萨,什么原因呢? 因为这两位菩萨专门发心在娑婆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摆正自己的位置佛法讲的是平等心、慈悲心。现在有个别的居士觉得为寺庙、道场捐了钱财,帮师父做了不少事情,就生起了我慢心,觉得自己了不起。对同修指手画脚、说三道四。
佛答时间:2024-12-16
黄念祖:忍辱一共有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黄念祖 “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忍辱的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萨成佛必经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佛是三觉都圆满,三觉是什么?佛是三觉都圆满。 三觉是什么?“自觉”。所以我们要弘法,你首先就是要自觉,你自己不觉悟,自己还在迷,自己还满眼睛都是翳,自己还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问: 《地藏经》中许多地方都讲天地鬼神,护持念佛,礼佛上香的人,不令恶事横事入门,水火盗贼,一切恶事悉皆消灭。而我却见到不少礼佛念经的居士,甚至我自己常有不如意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7
《优婆塞戒经》业品第二十四 佛经原文:……若于非时非处非女处女他妇。若属自身是名邪淫。唯三天下有邪淫罪。郁单曰无。若畜生若破坏。若属僧若系狱。若亡逃若师妇。若出
邪淫果报时间:2024-12-07
世尊。我观未来及现在众生。于所住处。于南方清洁之地。以土石竹木作其龛室。是中能塑画。乃至金银铜铁作地藏形像。烧香供养。瞻礼赞叹。是人居处。即得十种利益。何等为十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6
美国波特兰开示——改变命运的诀窍2013.04.19学佛求离苦得乐佛法讲因缘啊,我们从凡夫也想转凡成圣,也是一种因缘。从《心经》的角度上说,佛的风光是不增不减、不生不灭、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个悲体是什么?这三段是特别的甚深的,具足神通力,真观清净观,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黄念祖:密宗破瓦法是否有助于往生 黄念祖大德:更有进者,既承下问,敢不掬诚!行人于临终紧张关头,仍能自在修习颇瓦者,恐百中无一,甚至千万中亦难有多少也。例如宋代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1
佛陀开示我们说:人和鬼同一个时空,草木屋舍房宅通通都有鬼那我们又怎么办呢?在外道的做法就是赶鬼,认为他们都是不好的,邪恶的,肮脏的,把他们赶出人所居住的地方,事实上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30
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在佛陀一生说法的四十五个雨季中,有十九个是在沙瓦提国(Savatthi)的揭答林给孤独园度过,每次雨季他都会待在那里三至四个月。给孤独长者通常一天会去拜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29
第一回 溯源流书生说法 警痴顽菩萨化身话说我们中国的宗教,向来分为儒道释三大支派,三教之中,除了儒教道教是中国本部所创始,释教却是由西域传入的,因为他拿觉世渡人为
观世音菩萨传时间:2024-11-29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在每逢佛的诞辰、佛的纪念日,或者是,菩萨的诞辰,菩萨出家的纪念日,都应该尽你自己的力量去做功德。因为在平时,我们也应该做功德,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5
◎对寺众开示★出家为求解脱—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去修—于衣、食、住、香、味、触、法中不起贪念。★我们累世所造的恶业比山还要高,今生出家修行就会现前,所以有时候觉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妙音菩萨与八万四千菩萨眷属,来到娑婆世界灵鹫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时,妙音菩萨于彼国没,与八万四千菩萨,俱共发来。所经诸国,六种震动,皆悉雨于七宝莲华,百千天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念〈大悲咒〉、修持大悲法的人,切记不要生那种 desire(欲念)的妄想。护法善神都跟着修持的人,你一生那种的思想,他都知道:“这个人……,嘿!我不可以保护他!这么样子!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三十五、地藏菩萨神通力感应录顾居士今(八○)年夏九华朝山归来,百感交集。一日,定中念及在肉身殿前曾一再叩请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加持弟子能心生正念,永不退转,发挥所长
地藏菩萨灵感记时间:2024-11-19
◎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我们先讲个故事,在藏经中,有一个印度人,捡了一朵花,花是金黄色的,很庄严。他想先插到他脑壳上庄严一下,后来一想这个脑壳是无常的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黄柏霖:讲佛典故事化解老菩萨心结我以前在讲佛典故事给老菩萨听的时候,有一个老菩萨,她在做资源回收,她讲给我听,她说她儿子非常地不孝,要夺她的财产,还逼她把房地产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16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22.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意义是什么?阿弥陀佛于往劫中,发四十八愿,度脱众生。有一愿云,若有众生闻我名号,求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阿弥陀佛誓愿度生。若众生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5
黄念祖:抓住这一生机会永超生死 任何一个人,如果不愿意醉生梦死,一直糊涂到进火葬场,那就首先必须明白这一件事: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 人身难得,哪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08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慈云忏主净土文慈云忏主净土文又称小净土文,为宋朝慈云忏主遵式法师所作。 原文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 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4-11-06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