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学佛收获最多。确认了真理之源,确知了天命,确信了自己不再轮回,深感佛恩。将这一年的感悟分享,愿有缘者深思佛理,佛法是心法,化理于心,是真报佛恩。具佛知见,乃可成佛。
法界的一切,都是念头的化现,观念最重要。无上的念就是佛念,念佛的真实意是以佛念代人念,心净则佛土净,依报随正报转。
生命共有十个层次,是正报身;对应这十类身,自然有十类依报世界,都是自心自造的。万物本来是一心之体,用则千般。
生命的轮回道有六道。都是因为用意识概念心导致的:
三恶道。用恶心,造恶业,而感应得到的:
1、地狱道(恶业嗔心);2、饿鬼道(恶业贪心);3、畜生道(恶业痴心)。
三善道。用善心,造善业,而感应得到的:
1、人道(善恶各半,能守五戒);2、阿修罗(十善业,还犯嗔心);3、天人(十善业,尚有欲心)。
生命的解脱道有三道。证得意识概念心为空,故不再受肉体报身,但还受潜意识心支配,而有意生身:
1、阿罗汉(用戒定慧心,除尽烦恼);2、辟支佛(用明十二因缘之心,灭枝末无明);3、菩萨道(用菩提心,行六度四摄)。
生命的本源是唯一佛道。
不再执著一切有为心,回归本觉心,无为自在,常乐我净。千心万心,唯是一心。其身无量无边,宇宙万物皆在其中变幻不拘。
一入解脱道的,就再也不堕轮回道了。所以,我们虽有过无数次的生命,都只是徒然在六道里打转,没出去过一次,可怜可叹啊。
佛道最高最易成,余九道都很累。佛道,只是归复本来心即可,于是就觉悟到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无一物不是我。只是认明了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方向清晰,不走弯路,省心省事。
余九道,都要到苦海里折腾,以为海会有尽头,直到明白大海全是自己时才觉醒,过程太漫长了,苦水也太多了。佛陀既然已证成佛之法,我们拿来就用,照做就成,何必瞎受苦?且是无益之苦。
佛字是梵语,汉译觉悟义。中国祖先太牛了,佛字,人弗是,直接告诉子孙人身不是真正的你。再看悟字,心是吾,又是直接告诉你只有心是真正的你。
再看这个觉字义理更妙了:能看是视觉,能听是听觉,能嗅是嗅觉,能尝是味觉,能触是触觉,能思考是知觉,身体与思想的一切作用之源竟然都是这个觉。就连睡觉了,什么也不知道了,还是这个觉没变过,睡觉时,谁为我们照顾呼吸、心跳?这二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可是大脑在管吗?睡一觉就有答案了。
还有,睡梦,梦中的我们能吃能喝、能看能听、能跳能说什么功能也不缺少,而身体在床上一动不动,谁是真正的我?多想想,想通了,想对了,就不会在苦海里呛水了,想不对,这苦咸的水债得世世背负,而且是白劳,怎一个痴字了得?
佛陀证到的真理,总结为一句话心灵是你,思想和肉不是你,把不是你的离干净,就全是你了,就是觉醒了,否则都还在梦中。十道中,唯佛是醒着,余九道都在梦中,不过是梦有深浅罢了。
海浪是不停且无尽的,浪有生,浪就必有灭,追波逐浪的,注定要随之而生灭,这就是生死轮回的源头了。那个能知道海浪虽动、大海不动的就是觉悟,称名为佛。体会一下,轮回者如海上的船家,不得登陆地,生生世世都得飘荡;觉悟者如长住陆地,安稳无忧。
真佛是心,无形,故可演化无量无边的形,有形的佛只是其中的某个演员。也都是因为名词在古今上有词义的变迁及理解上的偏差,搞出了许多误解与诤论。实际上,如同苏轼就是东坡,名不同,人一个。
心、 佛、 觉 、道、悟、 灵、 自性、 菩提、 如来、本来面目 、造物主、 主人公、 上帝、 量子、 真主还可以继续很多名相,名字不同,本质都是同一个,也是唯一个。人类若明白了,我们的世界只是因为苏轼与东坡的差异而观念冲突,战争不断,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表面皆幻相,本质是实相。执表即轮回,名此岸;达本即觉醒,名彼岸,如此而已。也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人类大多数时候只是外看外在世界的本质,很少时候去内照内在生命的本质。
但内外终究还是一体,地球上朝南走和朝北走的两人,还是会走到一起的,生命和世界都是圆的。
当今科学对外在的探索也走入量子时代了,证明了物质与意识也是对立而统一的关系。双缝实验中的光子流,在有人观测情况下呈现粒子,而无人观测时呈现为波,竟是如此直观地证明了无心就无物,物由心造啊。
大乘始教的唯识观要等到量子时代才获证明,而一佛乘的心性法则科学上是永远证明不到了,因为是离对待法,故佛经名之不可思议法,达摩等诸禅宗祖师说之为千圣不识。
基督教的核心教义是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完美同理于佛教《华严经》中的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
伊斯兰教的清真言是其根本信条万物非主,唯有真主,又是完美同理于佛教《法华经》中的惟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
儒教《尚书》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也是在讲这个惟一道心吗?儒教的最高追求平天下 可不是指号令天下,莫敢不从的英雄霸气啊,真实义是指天下一体平等的天人合一,是止于至善的心灵境界。
请看这条条人类文明的大河,都流归到了一处心灵的大海,还有何不信呢?
即使信不及,也不怕,自己时时以身心去体会验证它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功不唐捐的。
中国禅宗就是一佛乘,最干脆的选佛场。不立文字,棒喝一声即心即佛,你就是佛,直指人心,还要文字说什么呢?多余嘛。
让你现在头脑里一个想法念头都没有时,你还有觉知吗?你还有心吗?每个人都可以真实地体会到,念头是随用随消的,心是了了常知的。念头不是你,生灭由它去,心是真正的你呀,恒觉不灭。
生死的是念头与物质,你把思想和肉体当自己,所以,你也就随之生死不已。只是你认错了,认清心灵是自己,就亘古长存了。无尽的海浪涨落,海水不变,哪里还有什么生死呢?我只是在时时变幻大千,不亦乐乎?
试想:就算你做到了全宇宙的最强人、最富人、最美人,也还是抵不住死神的手指一点啊。认错了自己,所以注定是死路一条,岂还有快乐可言?这就是愚痴。古希腊阿波罗神殿上铭刻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很早就在直示这最最关键的一点。
释迦牟尼佛,也是看到王位虽好却抵不了病苦和衰老之苦,更何况那必然的死神一击?这才逃出家寻师求道的,遍求五年无一师能传他了生死之法,故自入喜马拉雅山六年禅修乃证成佛之道。得法太不易了,是太珍贵的无上法宝,不遇是无福,遇而不学是太傻了,学而不悟是太愚了。何况大道竟然如此至简,所以老子慨叹: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人类文明中东西方的圣贤,所见的究竟真理都是一致的。他们的教化都被尊称为《经》,经者,通往心灵之路径也。《圣经》、《可兰经》、《易经》、《道德经》、《坛经》、《南华经》还有那浩如烟海的《佛经》,依靠这些路径,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 后世的王阳明也亲身验证了人人皆可为圣贤,为之而已。
英雄征服了世界,却不敌生死;圣贤战胜了自己,了脱生死自在。看中国古人的智慧,诗意地概括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英雄如夕阳,圣贤如青山。
西方文明尚武,逞英雄爱征服,西风劲时世界就好战,属五行之金;东方文明尚德,崇仁义爱道德,东风盛时世界就太平,属五行之木。东风西风也是此消彼长、轮回地吹。
世间一切的动,总不出阴阳五行的运行规律。一动分阴阳,太极图中的黑白二鱼游动,形成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运转方式,外在自然就呈现出八卦的相,但一切总不出那个太极圆。先天八卦就是潜意识,后天八卦就是意识。动用名太极,本体名无极。名称语境不同而已。
知道所有一切都是两条鱼的动作形成的,还需要那么执著吗?当今电脑、手机中无限的相用,不也就是0、1二鱼吗?阴阳之动、五行之行、八卦之相生命和宇宙就都在这里面了。莫再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了。莫忘人有千算,天只一算。
再崇拜一下中国祖先的智慧。性字能生心者;忙字令心亡者。西藏密宗以暇满人身为有福报,八暇十圆满,人倘若连没空闲都没了,还谈什么快乐呢?逼迫之忙与玩乐之忙都同样属于劳累相。
谨记生命的十个层次,特别是佛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人类只在第四层,得意并局限于人的思维,是一种卑劣的傲慢,仅仅是坐井观天,而丧失上升的空间了。
今年的感悟很多,写的长了,愿大家有启发。
新年到了,都要祝发财。俗世要发世间财,智者当知七圣财。世间财是一分也带不走的,七圣财却能天上人间通存通兑、随处换汇是信、戒、惭、愧、闻、施、慧,并能保你不堕三恶道。
新年里,换新念,做新人,过新生。
愿大家与本然的自己早日相见相拥!这是永世之乐,非一时一年一世之乐,是常乐我净。
从前,有位幻术师非常精通幻术,他有一位朋友是出家师父,俩人非常要好。有一天俩人像平时一样坐在幻术师家里边喝茶边聊天。闲聊中,出家师父对幻术师说:“我想看看你的幻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第二十四昔优填王子。名曰娑罗那。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头陀苦行。山林树下。坐禅系念。时恶生王。将诸婇女。巡行游观。至于此林。顿驾憩息。即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文:梦参长老持诵地藏菩萨、恭敬地藏菩萨,这位菩萨能够让你持戒坚固,就像妙高山那样子,“精进难坏,如金刚宝,安忍不动,犹如大地。”说到精进难坏,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
佛答时间:2025-01-27
生命的存在真神奇此生此身的物理生命生成是与三世因果一致的,是可以法身与化身一致的、互换的、不变的,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的生命观!生命的存在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真实人生三要素真实人生的三项要素为:信心的定位基础、疑情的生命动力、智慧诞生的人生真谛。生命教育不是知识教育,是人类生命中的真实面,用知识的模式是无法追求的,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香河老人的生命境界修行的功夫不在奇异,而在平凡、在身口意,是在日常生活中!香河老人所展现的生命境界,不但有物理现象的「证具」可以证明祂是符合宇宙真理的运作模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华严生命教育挽救沉沦的人类,心灵改革不只是口号而已,它必须是一项具体的工程体系。在现今美国这种唯利与竞争的社会结构中,是纯粹由大自在天魔所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因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N+l个生命真实人生的目标达成──是由第二生命踏上第三生命,乃至N+l个生命的开始。第一生命与第二生命的理论,是可以与虚幻人生及真实人生的理论作相结合。其中第二生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许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 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八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八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定顺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你若不度,它就把你拖到地狱里去。◎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善知识,你们应该要知道,众生是在自己心里。自己心里的众生,有善的众生,有恶的众生。善的众生,自己知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随着星月菩提的流行,越来越多的人涌入了售卖星月的市场。竞争的方式也是多 种多样,比如说从打磨工艺,制作形状,大小尺寸甚至到男女款等等。我们熟知的星月菩提有四种形
星月菩提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兴农乡西侧二里处,有一条河连通一个“水泡”(像小池的水湾),距泡150米处,有一住户,主人姓童名德兴。童于1991年5月12日在煤矿上白班至四点下班回家,见其妻正忙着锄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6
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的道德还是出世间的宗教都对欲望持否定的态度。传统的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完全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望从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福德因缘深厚,因为有时候增加财富,财富不一定是我们的,增加物质、财产有时反而是个累赘。唯有福报是真的,到哪里都享用不完。如何增加福报呢?少贪多舍
佛答时间:2025-01-01
邪YIN害自己太惨了我怀着一颗真诚的心,真诚忏悔自己的邪淫历史,自己重新做人,永不再造邪淫,本人男,33岁,到现在感情相当不顺,至今未婚。我想这都是由于我生生世世所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2-30
黄石公园的大光谱温泉从前,有一位妙得彼岸菩萨,住在罗陀国。罗陀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会将这位菩萨请到船上来,希望借助菩萨的力量,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6
生命是无常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改造生命、解脱生命的机会;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了。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过去的已经过去,无法追回,而未来却掌握在我们手中。放下过去,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对待命运唯一积极的态度。每个人就自身而言,最关心、最难捉摸的问题,莫过于命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2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噶玛(karma)是梵文的音,意思是“业”,从造业方面来说有分身、口、意三个部分,从果上面来说,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从时间方面来说,有造作行为前的动机我们称做“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地藏菩萨本愿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浅译梦参老和尚主讲(二)所以要靠我们自己的信心转境而不被境转! 人家说是菩萨,我们就观想他是菩萨,像我刚才所说的杀牛杀猪的,菩萨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人生最美的心境一位老先生怀抱我家门前清洁,别人家门前也该干净的心念,每天都去打扫街道。他以实际的行动来爱乡里、爱别人。二、三十年来,不管是刮风、下雨,从未曾间断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辑四 至爱篇人生有爱无憾事罹患癌症的慈诚队队员,在队友的细心照顾下,生理与心理上都获得了一股温馨的暖流。人与人之间,若能彼此扶持、相互关怀,社会便能呈现一片祥和!慈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4
黄念祖:忍辱一共有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黄念祖 “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黄念祖:忍辱的六个层次,你到哪一层了?“忍辱”有六个层次,即力忍、忘忍、反忍、觀忍、喜忍、慈忍。我们学佛后知道六度波罗蜜中有一度叫“忍辱”,修忍辱是菩萨成佛必经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9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有人说,每天晚上放《地藏经》给众生听,给自己过世的亲人听,对吗?这和刚才讲的是一个道理。《地藏经》是给自己讲法的,是度自己的。我们度了自己,也就度了他人了;度了他人,也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宋朝时,宋郊、宋祁兄弟两人,同在太学读书。有一次,遇见一位高僧,能观人相貌,预知吉凶祸福。特为他们兄弟俩人相命说:“小宋今科将高中状元,大宋虽等科甲,但名位不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28
在了解菩提心的重要性之后,就应真实发起菩提心。可能大家都清楚,发心需要从根本悲心中产生,悲心又需要缘一切有情而生起。那具体应怎样修菩提心呢?应按阿底峡尊者知母、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18
香道茶道花道都为生活的艺术,从贵族拓展到平民生活的细节中,至今仍生机勃勃。香道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三雅道。茶道,就是品赏茶的美感之道。茶道亦被视为一种烹茶饮茶的生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这一生中的坑,都是自己挖的生活的坑都是自己挖的 看起来,一个人把自己交给痛苦,比交给快乐更容易一些。 譬如,听别人讲话,听到最后,耳朵里只会记住两类话:最愿意听的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15
1927年秋,弘一法师到上海,寓江湾丰子恺家。印光大师阴历七月十七下普陀山,七月十九到上海,处理《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嘉言录》等书的印送事务。七月二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上师教言集: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不漂亮,不健康,很难看?为什么没有福报,怎么努力也挣不到钱?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漂亮,健康,人见人爱?不是没有原因,有原因的。短短一天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今属桐乡县)人。丰子恺多才多艺,既是著名的画家、木刻家,又是颇有成就的散文家,并擅长书法,精通音乐。丰子恺的散文,在我国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邪YIN会毁掉我们的人生的福报我们的福报是:健康,寿命,面貌、事业、名声、家庭、财富等等。 一、健康: 中医认为肾上通于脑,主骨生髓,脑为髓之海。《黄帝内经》中说:“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10-2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一个青年去寻访住在深山里的智者,想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请问大师,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初恋开始的那一天,还是事业成功的那一天?”青年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