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持戒近善、转短命为长寿之法

汉传法师 2014-02-21

僧不二将投师受戒。菩萨曰:惜哉惜哉!堂堂相貌,表表仪形,不知自反,计其所作与俗人无异。吾见汝身在此处,而神游地狱矣。急宜痛加修省,断恶遵善,上求佛果,下化群生;不可昏昏昧昧,失此有限光阴,自贻万劫之累。至受戒一事,不受则已,若一受,更不得分毫毁犯。当守护清净,如白璧明珠了无瑕玷,斯成戒品。盖戒为三世诸佛入道根本,勿同儿戏。又若住静参方,更宜亲近善友,远诸庸劣。亲善则道业易成,近恶则戒行易失。此二语,终身学道之要,慎之记之。(西方确指)

请看这一段,这是持戒近善。有一位比丘叫不二,他想找和尚师、戒师去受戒,来请问这桩事情。这段开示就能看到菩萨对机说法。菩萨是六通具足,知道他心里的念头,知道他的根机,有时候针砭起来毫不留情,但是能够对症发药。这个僧人一来,菩萨就说惜哉惜哉!哎呀,太可惜了!太可惜了!看你的样子长得相貌堂堂,仪容形态都很庄严,但是你徒有其表,心地上没有下功夫,不能有深刻的内省功夫。所以你对你的行为根本就把控不了。把控不了自己的念头,你的行为跟世间人没有两样。表面上有出家人的样子,心里的举心动念都是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菩萨看到他这一点,所以就棒喝他,说:现在你的身体在这个地方,我看你的神识已经到地狱里面去了。

这个你想想,如果我们听到这话神游地狱,那马上毛骨悚然了:你现在徒有一个人形,当下你的神识到地狱里去了,实际上你已经是地狱众生了。菩萨不是骂他,就是事实情况。我们听到这话,设身处地想想:我们有时候身体好像是一个人的身体,实际上我们的心已经到地狱里去了。为什么佛说得人身者如手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多少人当生就失去了人身他的心已经是三恶道的心了。所以菩萨就说:你现在赶紧要痛加修行了,要反省自己,要断一切恶,来修其善。作为一个出家人,真正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这个真诚的菩提心、断恶修善的心,才能摧毁一切恶业,才能展示我们自性的善根光明。如果只是身体出家了,心没有出家,也照样跟在家人一样要到地狱里面去。这种心性上的因果这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因果,不分在家出家的。为什么我们要求出家人身心俱出家?身体出家,心也必须出家。心出家就是断恶修善,上求佛果,下化众生,有这个心就出家了;这个心发起不来,还是一个在家人而已,只不过是一个剃了光头的在家人。

所以菩萨告诉他:你不可昏昏昧昧。就是昏头昏脑,昧却了自己的念头。失去这一生有限的光阴。好不容易出家,在心地上没有用功夫,还是跟俗人一样要下三恶道,这可不是今生就留下了百千万劫的恶果吗?至于去受戒一事,一定要有正确的知见,你不受倒罢了,如果你一旦受了戒,就得要有极强的护戒意识,不得有分毫的毁犯。不得去犯戒,要戒如冰雪。守护自己所受的戒体不让它玷污,就好像白玉不让它玷污,就好像一个明亮的摩尼宝珠不让它有残缺,这样才能够成就你的戒体。戒是非常重要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修因证果的根本前提就是持戒。离开持戒,一切禅定、一切智慧、一切证果都是了不可得。佛法修行特别强调戒,戒律在这个世间能否住得长久,能否建立幢相,这个度化众生的功能作用能否发挥,完全取决于戒律。正法的时候,大家持戒极为清净;末法的一个特点就是戒律松弛;等到戒律完全荡然无存的时候,佛教也在这个世间打上句号了。戒律是佛教寿命,就这样建立的。所以不能去开玩笑。

如果你修行或者住静住静就是住在寂静处阿兰若,潜心修戒、定、慧的功夫,或者去行脚参访善知识。住静也得要有道友,参访善知识更要有择善知识的眼。这里提出一个原则,就是要亲近善知识,远离那些平庸、恶劣之徒。这里大家也会觉得:我希望亲近善知识。那善知识的标准是什么?也许佛陀在世的时候,善知识好辨别他得到了初果、二果,阿罗汉、菩萨、佛,这些显然就是善知识没有问题。到了末法的时候证果都了不可得的时候,大家都是凡夫身,那怎么去寻找善知识?末法时候的善知识标准它是下降的。虽然下降,它有本质的一点:善知识首先一定要具足正知见。这个正知见也许不是他亲证,但是至少要述而不作,他说出的话跟佛经圣言量,跟祖师没有两样。这第一正知正见。第二,行为上他至少要有持戒意识,能持戒,他不能根本断绝但至少是淡化名闻利养心。这些是衡量善知识的起码标准。然后他一定会引导大家出离轮回是一个出世间的佛法,不是让大家去追求人天福报的。

我们要亲近这样的善知识,远离那些平庸、恶劣的人。你亲近善知识,你的道业才容易成就。近朱者赤嘛!如染香人,身有香气。自己没有香气,你放在香木旁边,放久了就有香气。所以亲近善知识很有必要,一切修行的果实都来自于善知识的提携、开导和帮助。如果你亲近恶知识,那戒行就容易失去。这恶知识有个特点:邪知邪见,不是执空就是执有。更重要的他有贪瞋痴,不守戒。表面上可能冠冕堂皇,他私底下肯定是名利之心摆脱不了,欲望之心摆脱不了。他就会潜行淫欲,贪、瞋、痴三毒烦恼就容易让他失去持戒的心不去持戒。甚至他不去持戒还讲得很冠冕堂皇:我们是一切法都空,无佛无众生。我自心就是佛,还要去持戒干什么?持戒是着相,是执著。他还扫荡。这些,你以为他讲得很高妙,跟他一样不持戒,那可不是成了魔子魔孙吗?可不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吗?所以对这个恶知识一定要远。觉明妙行菩萨说:这两句话你要终身作为自己修学佛道的精要。一定要谨慎,一定要牢记,一定要依教奉行。

马永锡兄弟夙世为猎户,一日入山,共杀一鹿,当获短命报。又尝见塔中佛像仆地,扶起安座,礼拜而出,以善因故,再得人身。

菩萨先为永锡开示已。永锡惧求永年之道。菩萨曰:昔北方妙觉寺,有童子沙弥。年十六时,有一相师,说人生死,不爽毫发,谓沙弥言:‘汝年十八季秋当死。’沙弥恐甚,夜祷于佛:‘愿于藏中赐经一卷,终身受持,以祈长寿。’言已,悲泣不胜。再拜而起,于《大藏》中,随手取得《金刚般若经》。遂书写受持,晓夜无懈,兼持戒精严,了悟玄理。年未四十,道风流播,四众归仰,后至八十坐化。

即洛阳微行禅师也,为唐玄宗开元六年事,我所亲见。汝今既怖短命,欲求永命。当依此沙弥,求《金刚》善本,发心书写,勤行读诵,复求解义趣,此内功德也。从今日始,不得更杀物命,当爱如己身,又多积阴德,此外功德也。内外俱修,功德甚大。自能与天合体,而夭寿不二之理立矣,何虑年寿之不永乎?然须慎终如始,如彼沙弥,八十而不怠,方为合道。切莫有头无尾,或行十日半月,一年两岁,便丢手了也。若果尽形遵奉,先后无间,不遂所求,诸佛及我,俱堕妄语。(西方确指)

请大家看第四段:转短命为长寿之法。这一段主要是针对有一个命中短寿的人求怎么改变自己短命转为长寿,觉明妙行菩萨介绍的一个的方法。在乩坛有两个兄弟叫马永锡,他们在前世曾经做过猎户。有一天这两兄弟到山里去打猎,共同捕杀了一只鹿。那这样杀害动物的行为,就一定要获得短命之报。这是他宿世的一个恶因。但是他宿世也有一个善因:看到佛塔中佛像倒在地下,他们两个把佛像扶起来了,又安在了莲华座上,安上来之后还向佛像顶礼。那么这是一个善因,由这个善因就这一辈子又得到了人身;但由于他有杀生的恶业,就会得短命之报。觉明妙行菩萨是菩萨,就有宿命通,一看这两个人就知道他宿命的因缘果报。觉明妙行菩萨为马永锡兄弟把这桩宿世的事情说出来之后,这马永锡就很害怕,求菩萨能不能得到长寿的一个方法。一切众生都是爱命的、贪生怕死的。五福里面把长寿摆在第一,谁都希望长寿。

菩萨也顺应众生这种需求、这种祈祷,就跟他讲述长寿之法。那么菩萨在这里讲述,先不谈大道理,他用个案教学的方式先举出一个例子。说当时在北方有个寺院叫妙觉寺,妙觉寺有一位沙弥,只有十六岁。这十六岁的沙弥有一次碰到一个看相的人,这个相师判断人的生死非常精确,不差毫发。这相师一看他的相古人真的无论是算卦,还是看相、摸骨这些,都是很神妙,算的很准这个相师就对沙弥说:你十八岁的秋天,就是你生命的终结,就要死了。也就说,只有二年的寿命。这个沙弥就很害怕,当夜就在佛像面前祈祷:愿佛慈悲,在大藏经里面赐一卷经。他愿终身受持,以祈长寿之道。

我们要知道,佛门里面有求必应,佛有同体的大慈悲心。这个沙弥祈求长寿是非常真诚、非常的悲痛痛哭。为什么得到短命之报?就是往昔的恶业。他生起了大惭愧心、大悲痛心,希望:今生好不容易出家,一短命就没有时间修行,请佛赐给他寿命。再三地拜佛。起来,以至诚心在大藏经里面随手取了一部经,一看:《金刚经》《金刚般若经》。他取到这部经也是佛力加持了。这位沙弥就书写,受持,白天、黑夜非常精进,毫无懈怠。读诵这部经典《金刚经》,然后再在行为上严持戒律。他以持戒、持经的功德,很快对《金刚经》微妙甚深的般若道理就了然于胸了悟。他十八岁那一年并没有死亡,还三十几岁不到四十岁的时候,他的道风、德业就流播在海内外,很有知名度:一个高僧大德的风范就出来了。四众弟子都像仰望泰斗一样来向他求学。后来这个沙弥活到了八十岁坐化,这就是洛阳的微行禅师。这个公案发生在唐玄宗开元六年,也就是公元718年。

这桩事情是觉明妙行菩萨亲眼看到的一桩事情。那为什么菩萨说我所亲见?是不是说他在西方极乐世界亲见啊?不是这个样子。后面我们会谈到,觉明妙行菩萨曾经在东晋明帝年间那一世他做为一个很贫穷的人,发起了大的精进勇猛心来念佛,证得念佛三昧,然后他在那一世以七十五岁的寿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以后,由于他悲愿甚深,就不断地再来到我们中国示现种种的身份或者国王的身份、大臣的身份、比丘的身份、居士的身份,乃至于乞丐的身份、屠夫的身份,来随缘度化众生。所以这时候觉明妙行菩萨说亲眼见到,是说他示现到这个世间以某个比丘的身份或者居士的身份,亲眼看到这个事情。菩萨就告诉马永锡:现在你很害怕短命,向我求长命之法,那么你就应当以这个沙弥做为榜样,求一部《金刚经》的善本,发心来书写这部经典,经常地去读诵,经常地去依佛奉行。而且要求解义趣,就是要了解金刚般若的意思。

《金刚般若经》的意思在什么地方?金刚是一个比喻的说法,比喻般若智慧,像能断金刚:能断一切,不为一切所断。《金刚经》属佛一代时教说了二十二年的般若性经典,就是要破除我们众生对现实的种种执著。这种执著:一个是我执,一个是法执。要了解我空、法空诸法的空相,但是在空相里面,又不堕在空里面,要生起菩提心,修其善法。所以体现的就是无住生心,金刚般若的奥妙无住生心。无住就是空性,不住一切法,就住在般若上。而我们凡夫众生只要见到一法就执著,一执著就住在那里,一住在那里我们本有的智慧不能现前隐没了。无住,就是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但是你又不能住在空里面,还要生心,生什么心?生菩提心,生修持一切善法的心。这就是无四相之后,还要修一切善法,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了解金刚般若这样的义趣,了解之后这个菩提心就会发起来,这个观照诸法如梦、如幻、如影、如泡的智慧就能生起来。在这个空性里面就能够有同体的慈悲心,有同体的慈悲心就会修菩萨的大行修其善法,这样就符合《金刚经》的义趣。

这就是内心自证的功德。然而在事相上还要断除杀生的行为。不得再杀生了,前世就由于杀生的恶因导致今生短命的恶果,现在要在因上给它断除。不仅不杀生,而且要放生,要把一切众生的生命就看成是自己的生命。菩萨观照六道一切众生,包括蜎飞蠕动之物,生生世世跟我们互为父母、兄长、眷属,他们也有佛性,都是未来佛。我们对他们恭敬、孝顺都来不及,何敢去杀他们的生命来滋养自己虚幻的身体呢?所以慈心不杀。而且多积阴德,就是你行善积德。阴德就是你做了不要让别人知道。这就是心外所做的功德。

光是放生,有时候就有转短命为长命的直接果报。讲一个公案,也是一个沙弥,他七岁出家。他的师父是一个阿罗汉,发现他这个徒弟只有七天的寿命七天以后就要死亡。为了让他死在家里,就给他说:你回家看看你的父母,第八天回来吧。实际上就是让他死在家里。这沙弥也不知道,欢蹦乱跳地就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正好碰上大雨,大雨导致山洪暴发,这个洪水下来冲了一个蚂蚁窝,这些蚂蚁就漂在了水上。这个沙弥一看,就慈悲心大发:呀!这么多蚂蚁即将要淹死!赶紧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就把这些蚂蚁引到他的衣服上来,再把这些蚂蚁放到岸上去。这样就救了很多的蚂蚁。等到回家第七天也很健康,师父说让他第八天回来,他第八天就回来了。他师父:诶!他怎么回来了?!再入定一观察,噢,原来他救了几十万个生命,此沙弥的短命成了长寿。这位沙弥最后也证阿罗汉果了。所以放生功德放众生的生命,实际上就是延长自己的生命,转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是外功德。

你内心能发菩提心修其善法,有金刚般若的智慧空慧,外面又能够不因善小而不为,一切善你都去做,这样内外具修功德甚大。你这种发心和行为就跟天道合体天道以好生为德。有般若的空慧就对于短命还是长寿本质上它(们)也是平等平等的,这个理也能建立起来超越长寿、短寿的对待。所以能这样,你这个心和你的行为就能转变恶业。这里面反映佛教转变命运的一种根本原理。命运是什么导致的?是我们的业力。善业就有好的命,恶业就有不好的命。但这个业由什么造的?由心造。那心是灵明不昧的,你这个心怎么发出来,就直接决定你的业和你的命运。所以佛教讲心能造业。但心也能转业,那怎么转?就要通过金刚般若的智慧,发大菩提心这个心就跟凡夫的心不一样,然后修其善法,你心情的力量就能把宿世杀生的那个业力给抵消,给消除。这就消业障了。你的心力超过业力,命运就改变了。所以每个人的命运都操在自己的手上,都跟我们的念头和行为息息相关。

菩萨开示,这样读诵《金刚经》,了解金刚的义趣,修其善法,戒杀放生,而且要善始善终,不能虎头蛇尾。不能刚做几个月、一年二年就歇手,一定要尽形寿这样去做。就好像那个微行禅师,从一个沙弥开始来做,八十岁都不懈怠。这样才符合道无为之道。

更新于:2014-02-21 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