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保持超然的心态
记者:您是怎么开始接触网络工具的?自己管理博客和微博吗?
济群法师:网络我们一直在使用,并于十年前开设了个人网站作为弘法平台。这是一个没有国界的平台,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浏览,这是传统书刊不具备的优势。近年来,随着博客的普及,我意识到博客更灵活,更易为大众接受,使用也更方便。后来又发现,微博的传播力量和速度更有优势。所以,目前是网站、博客和微博并行。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佛法以更多的形式,更广泛地走向大众。
佛法的人生智慧,是当今这个浮躁社会特别需要的。为了契合时代,弘法可以而且应该借助现代的传播方式,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微博是我自己每天发,博客由一位居士打理,他会把我写的东西编辑之后发到博客上。
记者:佛教在普通人眼里很神秘,似乎是属于古代的,脱离现实的,您认为佛教能为今天的社会做什么?
济群法师:社会上有句话叫做与时俱进,佛教在传播过程中也有契理和契机的原则。契理,就是准确把握法义,忠实地继承并传递;契机,就是在表现方式上契合时代,令当今大众喜闻乐见。佛法在250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一直都在根据不同地区和时代的文化背景,以适合此时此地的方式进行诠释。作为今天这个时代的出家人,我们有责任对佛法做出契合当代的解读。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佛法的现代化。只有用适合当代的方式去表现,它才能消除隔阂,让更多的人愿意聆听,愿意接受。也只有这样,佛法才能真正起到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作用。
记者:您刚刚讲到与时俱进,是不是说佛教在今天也应该有所改变,那么如何改变?
济群法师:与时俱进主要是在表现方式上,而不是在内涵上,不是在法义上。因为法是法尔如是的,过去如此,今天如此,未来还是如此。不是说,我们需要对法的本身进行增减或是改变。但在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夹杂了许多陈规陋习,令社会大众对佛教产生诸多误解。有人觉得佛教只求来世,脱离现实;有人觉得佛教就是躲入山林,不问世事;有人认为佛教就是烧香拜佛,求得慰藉;有人认为佛教就是服务亡者,亲人离世才想到寺院;还有人觉得佛教只是失意者走投无路后的无奈选择。诸如此类,都是对佛教的误读。
民国年间,太虚大师特别提出人生佛教的理念,认为佛教是立足于现实,是为人生服务的。每个人生命中都有种种迷惑烦恼,如果没有解决,我们是无法安心,无法看清自己,也找不到生命终极价值的。太虚大师对人生佛教的弘扬,纠正了佛教自明清以来日益严重的鬼神化、来世化的倾向,为民国以来的佛教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近百年来,佛教界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方面是通过弘法启迪社会人心,令大众拥有健康的生活和心态;一方面是积极开展慈善事业,发挥大乘佛教慈悲利他的精神。尤其是台湾教界,更是成果斐然。所以说,佛教不只是出世的,也是入世的。但这种入世又不是完全不分彼此,而是像莲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在利益社会大众的同时,保持超然的心态、独立的人格。如果没有这种超然和独立,想入世利益大众是不容易的,很可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记者:人能彻底解除烦恼吗?您有没有烦恼?
济群法师:一个人只有成为圣贤,成为佛菩萨,才能彻底断除烦恼。身为一个出家人,虽然还不是圣贤,但我们是在效仿圣贤,在按照佛陀的教导修行并生活,换言之,我们所做的一切正是在对治烦恼。此外,我们的生活习惯、居住环境、做事心态都和在家人不同,都是有戒律和正法保护的,所以烦恼很少,不太感觉得出来。
幸福的产生跟你的需求和心态有关
记者:您怎么看待今天这个时代?
济群法师:今天是个特殊的时代。从物质的角度看,没有理由说今天的人过得不幸福。但事实上,过得幸福的人并不多。因为今天的人需求太多,而一个始终处于渴求的人,是不容易知足,也不容易产生幸福感的。
而与物质高度发达相对应的,是社会的瞬息万变,是人心的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喧哗中,人们越来越不容易看清方向。因为需求太多,就要不停地忙碌着。时间长了,这种忙碌就成为一种惯性,从来也不去想自己为什么而忙,又在忙些什么,只是在一片混乱中随波逐流。可以说,今天的人已经失去休息的能力了。即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人们也不愿意停歇,宁愿用电视、手机和各种娱乐来打发,来把每一分钟都填得满满的。
为什么我们无法让自己停歇,无法让自己放慢脚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妄想和情绪在内心此起彼伏,这种躁动让我们不得安宁。我们可以看到,多数人的生活,就是在醒来后不断忙碌,直到筋疲力尽地倒在床上,然后第二天又继续忙碌。所以,今天的人普遍活得很累,很疲惫。这种累往往不是来自体力上的消耗,而是来自内心的混乱和躁动。正是这种混乱和躁动,把内心的能量消耗殆尽,把宝贵的生命消耗殆尽。
记者:您经常谈到对财富、对幸福的看法,这也是现代人很关注的问题,我们怎样才能更有幸福感?
济群法师:现在整个社会的发展比较偏向于物质。所以,政府提倡两个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确实把握得很准。
从佛教角度来看,生命也是包含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人虽然是活在物质世界,但起到主导作用的往往是精神因素。比如幸福,能够带来幸福的究竟是什么?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我们可能觉得物质是关键因素。但一切应有尽有时,你会发现,带来幸福的不是其他,正是能感知幸福的心。其实,幸福感就是一种满足感,你的需求被满足了,你就会觉得幸福。当然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内心没有烦恼。通常,在人的一生中,儿时最容易开心。而在成年之后,即使事业有成,生活优越,也不容易产生幸福感。究其原因,一是需求太多,二是压力太大。比如一个人有几十亿财产后,即使再多几百万也很难高兴起来。当人的需求不断扩大之后,得到满足的概率就越来越小,相应的,产生幸福的概率也越来越小。所以说,物质只是产生幸福的辅助条件,不是关键因素。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儒释道为基础,以儒治世,以佛修心,以道养生,重视心性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但现在的教育多半偏向于实用技能,而忽略了做人的教育,忽略了对人自身的了解和改善。现代社会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问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教育的定位不清,重点偏移。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得以解决,我们是很难成为一个健康的人,一个幸福的人。
记者:您觉得应该怎么改变?
济群法师:不同的文化传承,会铸造不同的人格。千百年来,中国人的人格是以儒释道教育为基础,从而形成相应的追求、志向、处事方式和立身之道。民国时期,随着国门被强行打开,国人对传统文化经历了由失去信心到逐渐回归的过程,最后形成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识。也就是说,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立足点,同时以西方文明作为改造物质世界的工具。可惜的是,这个定位未能得到有效继承。在过去几十年,传统似乎被连根拔起,中国从道德社会迅速走向功利社会,并带来了种种让人不得不正视、不得不反思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目前,人们虽然已经开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但还没有进入主流教育。要建设和谐社会,还需要从传统入手,把它落实到现行教育体制中,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发展,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人。
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为基础,使用科学是很危险的
记者:您举办过一些心理学和佛教对话的交流活动,您认为佛学和心理学之间有共通之处吗?
济群法师:佛法重视对心行的调整,所以自古就被称为心性之学。相对西方心理学来说,可以说是东方心理学。在我的弘法过程中,一直重视用佛法帮助人们了解内心,解决内心存在的问题。心理学所做的虽然和佛法有相通之处,但重点只是解决异常的心理问题。至于人类共有的贪嗔痴烦恼,在心理学领域属于正常范畴,并不在其解决之列。而佛法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一切烦恼,这不仅是异常心理的病因,也是种种痛苦的根源。所以说,佛法对心理问题的认识和解决更为透彻。
正因为如此,西方心理学界自荣格以来,不少流派都在广泛吸收佛教的教义和禅修实践,应用于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和临床治疗。相关著作在西方已出版了很多,戒幢佛学研究所也组织翻译了五本。此外,我还参加过一些心理学界的高端培训和对话交流,西园寺也举办过以佛教与心理治疗为主题的论坛,以及面向心理咨询师的禅修营,并开设有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心理咨询的观世音心理热线。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方式使更多人认识到,佛法智慧对调整心行的作用。
记者:您用iphone发微博,从这一点看您是个时尚的出家人。怎么看待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改变?您说过,不要过分迷信科学,您认为佛教和科学矛盾吗?
济群法师:不矛盾。科学精神其实非常好,求真务实,实事求是,做任何事都要有这样的精神。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改善了人类的物质条件,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比如交通工具和现代资讯,就给我们带来难以想象的便利。从这方面说,我们都是科技的受益者。
但关键在于,使用科技需要有智慧,需要有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态。我对科学是有过一些菲薄的言论,比如科学到底是第一生产力还是第一破坏力,等等。这并不是否定科学,而是提醒大家,科学也处在一个发展阶段,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它、善用它,否则就可能造成极大的危害。如果没有先进的生产力,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是有限的。反之,这种破坏就可能是毁灭性的,是难以复原的。
所以,我并不是否定科学,问题是在于使用科学的人。我要强调的是,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为基础,使用科学是很危险的,就像小孩玩火一样。从某方面来看,科技就像神通。佛教认为,如果有神通而没有道德,没有智慧,就会带来很多麻烦。事实上,我们这个世界正面临着很多这样的麻烦,甚至是灾难。
佛教自身的问题不只是佛教的问题,而是社会问题的折射
记者:您怎么看待号称史上最潮80后和尚的释道心?他出唱片,参加娱乐节目,形象和一般的佛家弟子很不同。
济群法师:我对他了解不多。不过,出家人应该有出家人特有的形象,如果超出这些特征,通过一些方式去哗众取宠,是不如法的。单纯地说,出家人做嘉宾、出唱片不是什么问题。可以通过做嘉宾的方式,以出家人应有的正面形象现身说法,纠正社会大众对佛教的偏见。至于出唱片,我也出了很多片(指指书橱里讲座、弘法的音像出版物),关键是看出什么内容。但把自己打扮得像歌星那样作秀,就超出了出家人的行为规范。虽然可能会成为一时的热点,但并不见得真正受欢迎。因为社会大众对出家人还是有自己认可的标准,虽然这个标准未必准确,但多少反映了他们希望看到的形象。如果一个出家人表现得比普通人更俗、更入世,于自身、于佛教、于社会都是没有利益的。
佛教认为,做任何一件事首先要看发心,看动机是为了利益社会还是表现自己,是为了弘扬佛法还是哗众取宠。其次是要看效果,看能否给自他双方带去利益。第三是要看行为本身,看所作所为是否符合戒律,符合出家人的行为规范。如果做不到这几点,很可能会有副作用。
记者:怎么看待佛教场所的商业化?比如说少林寺被办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您怎么看待?
济群法师:佛教场所的商业化,有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情况。过去,很多寺院曾被旅游部门占用,变成了旅游点。佛教界接管之后,可能会继续沿用以前的一些做法,比如收取门票及出售香烛、提供素斋等简单经营。还有一种情况是,地方把寺院当做景区,当做创收资源,配合开发一些商业产品,甚至会招募假和尚,行坑蒙拐骗之事。此外,也有些寺院把经营场所承包出去,结果承包者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给佛教界带来不良影响。至于少林寺的现象,也比较复杂。这个牌子很大,打主意的人自然多,不应该把全部问题归结于少林寺本身。关于上市一事,我曾问过永信法师,他说:地方政府要求我们上市,我做了很大努力,才没有被上市。
记者:在中国,佛教向来有世俗化的倾向。大多数人信佛只是烧香拜佛,有的还带着明确的目的,佛教并没有走入人们的精神层面,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济群法师:这一方面和长期以来的教育有关,一方面和佛教自身呈现的精神面貌及弘法力度不足有关。现在很多寺院都是旅游区,人们来到寺院,只是把它当做景点转上一圈,再听导游胡侃一通,对佛教内涵没有丝毫认识。作为寺院,多数也没有意识到弘法的重要性,没有为社会大众正确认识佛法做些什么。所以,教界自身也有一定责任。
记者:您其实是努力地在做这件事。
济群法师:我是比较努力地在做,佛法这么圆满的智慧,但社会又有这么多误解,真是令人遗憾。其实,这不仅是佛教自身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的折射。佛教经历了***的摧残,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迅速恢复起来,自然会带上很多这个时代特有的浮躁气息。如果佛教界不能发挥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作用,不仅是佛教的不幸,还是社会的不幸。当人们的内心需要沉淀,需要净化,可来到寺院之后,却看到应该是红尘净土的寺院也充满浮躁和喧哗,还有哪里可去,还有哪里可以安顿身心呢?
正确的认识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智慧
记者:目前社会存在信仰危机,人们可能无法信仰任何理论或者宗教。很多人对佛教的信仰,可能并不是出于了解,而是迷信。您说信佛是智信,不是迷信,如何区分?
济群法师:第一,佛法信仰能把人导向智慧,导向生命的觉醒,而不是导向迷惑。第二,迷信不仅存在于宗教,也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我们对很多观念、习俗和潮流,往往未加审视就轻易地相信它、接受它、跟着它跑了,这不是迷信是什么呢?第三,佛法重视正见,也就是正确的认识,是帮助我们确立智慧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真正的信佛是需要以智慧审视后再接受的。
人生会面对各种环境,这些环境对我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不在于环境本身,而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从佛教观点来看,每个人都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世界,如果认识本身有问题,我们所认识的对象就会产生较大偏差,从而给我们制造种种烦恼,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所以,生活在这个世间,认知模式非常重要。主要包括观念和心态,观念就是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心态则包括各种情绪。学习佛法,就是接受一种正确的认识,然后以此看待世界,处理问题,使我们的认识逐渐接近真相,而不是活在观念和情绪中。因为错误认识会不断制造烦恼,制造痛苦,而正确认识则会解除烦恼,开发智慧。当烦恼逐渐减少,我们本具的智慧就能逐渐显现出来,就像乌云散去后的万里晴空,清朗无垢,湛然寂静。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这样诵经,能开智慧!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17
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关于心地法门。一个老妪住在深山之中,每天念六字真言咒。将嗡、嘛、呢、叭、咪、吽念成了嗡、嘛、呢、叭、咪、牛。周围的山变得殊胜,有神气。一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现代这个社会,由于我们为科学所迷了。西方科学文明四百年,两百年前传到中国。日本人接受西方的科技文明,比我们早,他四百年。中国西方科技文明从日本传来的,二百年。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0
佛法的疑心与信心梦参老和尚..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2007年8月9日在北京佛教居士林开示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光典礼。法尊法师是我的亲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向他问道的人虽多,可惜很少人能够契入,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又有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1
佛法与报恩报恩,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感恩思想。佛教的教义精神和实践内容都非常强调这一思想。我们的早晚课诵,乃至每一堂佛事结束的时候,都有报恩的内容,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慈悲的智慧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煎熬。总不能从此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92006年4月4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随烦恼。随烦恼分为小随、中随、大随。小的烦恼有十种,昨天讲到第四种,今天讲五种:诳。诳,是一种欺骗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202006年4月5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八种大随烦恼。大随烦恼在心理的活动中,主要是遍于一切染污心;中随烦恼是遍于一切不善心;小随烦恼是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解深密经 第五章 诸法唯识诸法唯识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最能反映这种思想的著作,是世亲的《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糅译的《成唯识论》,及窥基注的《成唯识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我们可能会失去财富,但不会失去智慧;我们可能会失去健康,但不会失去慈悲;我们可能会失去家庭,但不会失去爱心;我们可能会失去事业,但不会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现在政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应该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现代文明基本是全面西化的,鼓励人们追逐物欲,纵情享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制造苦,缓解苦,没完没了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也比古人有了更多缓解痛苦的途径。古人离别时,天各一方,音讯渺茫,这种思念因难以解决而与日俱增。一旦相见,由此产生的喜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寻找调心之道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生起,又是什么时候占据我们的心。我们以为,所有念头都是这个我想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需求带来的危机】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需求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是环境培养出来的。尤其是今天的人,需求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多,更大。一方面,我们自己在不断制造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借我一双慧眼吧】《金刚经》有个广为人知的偈颂,那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要对佛教稍有涉猎,多半都会知道这个偈颂,也知道它在说些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无须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知苦,是为了给心灵排毒】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感受时时被各种刺激所麻痹,被各种诱惑所分散,终日在妄念中蝇营狗苟,已经失去感知痛苦的能力。但这种痛苦并不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也。既慕心弥博,故所缘弥多。以多缘故,法事攸难。以难知故,理须详检。而世情尘染,每昏教法。为师为匠,实易实难。但由习俗生常,不思沿革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四分律行事钞选读标宗显德篇第一章律宗纲要第一节叙宗劝学【赞戒殊胜】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屍,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劝勉大众】故凡厕豫玄门者,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比丘资格的取得《受戒缘集篇》解读第一章 具缘成受济群第五节 事成究竟第五,事成究竟。始从请师,终至白四,九法往来,片无乖各。界非别众,僧无不足,羯磨无非,受者心至,则成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有一个县太爷,为了教化民心,计划重建县城当中两座比邻的寺庙。公示一经张贴,前来竞标的队伍十分踊跃。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由两组人马雀屛中选:一组为工匠,另外一组则为和尚
禅宗公案时间:2024-11-26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来宝岛一年,对于佛教的近代作品,读了不少,而最使我同情的,引起非常感想的,是这样的一句:「我们应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绝对的正确!「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前两年,一位同事出了一次轻微车祸,摔倒后昏迷了一会儿。被送到医院后,两天花了五、六千元,还什么名目都没有。后来拿了片子出来,医院说是颅骨骨折,需要植入人造颅骨(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2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药师法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为息灾﹑除病﹑延命等目的所修的法门。其中﹐天台密教则以七佛药师为本尊﹐故谓为“七佛药师法”。药师净土药师净土(净琉璃世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暴发户买智慧的故事《经律异相》:从前有一个人,又贫穷,又愚痴无智慧,他不自觉无智慧之苦。但知贫穷难以度日,为了发财,故入海采取珍宝。这人入海,居然被他采得很多宝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你若欲念轻,智慧就增加一点,欲念就属于五浊恶世。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六欲天呢?这儿的天人,虽然生到天上去,但是还有淫欲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你一念楞严咒,无论怎么样重的罪都消灭了。本来破戒是不可补救的,但是你若能念楞严咒,则能恢复你戒根清净。但是能念,不是就念一念,一定要得到诵咒三昧。这个咒就是从你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