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论众多,若无善知识引导,仅靠个人摸索,很难深入堂奥,把握要领。这样的信仰,往往会停留在入门状态,甚至转向迷信,转向邪信。
不少人每天都在念佛,念了几十年,不可谓不精进,却看不到多少效果。烦恼一来,佛号就再也提不起,再也找不到了。为什么这颗心依然被烦恼所转?为什么这声佛号不能对治妄想?为什么往生极乐妄想的愿望仍是模糊不清,若有若无?
原因就在于,我们未能掌握修行核心。佛教有诸多宗派,仅汉传就有天台、华严等八宗,其中又以净宗流传最为广泛。尤其在家居士中,多半都以念佛为常课。但很多人对净宗的了解只是一句佛号,再多一点,也不过是被尊为净土三经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而这种了解也仅限于诵一诵,对经义并无多少认识。虽然会诵得很流利,诵得自我感觉良好,却不能将经教蕴含的修行原理得心应手地用起来。事实上,每部经都是佛陀为众生宣说的修行原理,如果我们不了解其中深意,诵经就会有口无心,流于形式。哪怕诵得再多,也难有真实力用。
一、 心,才是佛法关注的重点,才是修行的入手处和着力点。但不少学佛者却把念佛诵经作为和佛菩萨交易的筹码,似乎我念了多少佛,诵了多少经,将来可以把这些功德找阿弥陀佛报销。更有些人,恨不得立刻就要兑现,就要产生效益。生活中稍稍遇到一点挫折,就抱怨念佛不灵,诵经无用。以这样的心态来念,效果可想而知。
诵经念佛的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如果对念诵内容缺乏认识,又无正确发心,这声佛号就不会念得相应,更无法在内心形成正念。如果正念缺失或不够强大,一旦妄念现起,我们依然会束手无策,为其所转。
修行所要解决的,正是心念问题。我们每天都有很多念头,想着家庭,想着孩子,想着事业,想着人际关系,终日在其中忙来忙去。这些念头就像高处冲下的瀑布,湍急迅猛,来势汹汹。在这妄念的瀑流中,我们除了身不由己地随之漂浮,还有可能把握方向么?
我们每天做些什么,不仅是客观环境造成的,关键还在于我们执著什么,在乎什么,想要得到什么。这种执著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心。有些人会执著于事业,有些人会执著于地位,有些人会执著于儿女,所有这些执著,都是我们长期以来不断养成的。我们每天想着事业,事业在内心的股份就会不断增强;我们每天想着儿女,儿女在内心的砝码就会随之加重。当这种股份和砝码占有绝对优势时,就会成为生命主宰。就像那个掌控最多股份的股东,凭借强大的实力,就能成为最终的决策者。
二、学佛所要做的,是在内心建立一种正念,建立和修行目标相应的正念。这个目标就是解脱,就是成佛,就是往生西方。念佛的目的,也同样如此。
念佛,目的不是在于发出这几个音节,而是在内心培养依阿弥陀佛建立的强大正念。如果这种正念不曾确定或缺乏力量,哪怕念佛百年,也是毫无结果的。事实上,很多人的念佛,都处于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中。原因在哪里?
虽然我们每天以一些时间念佛,但更多的时间,还是在妄想中沉沦,在烦恼中打滚。用这么几小时或更少时间建立的正念,如何能与这些不断运行的妄想抗衡?因为妄念是无始以来形成的,代表生命的无尽积累。这种积累不仅来自今生,也来自久远劫来的过去。
在我们内心的阵营中,正念和妄念就是交战的双方。但从现状来看,双方力量却极其悬殊。如果说妄念像力士,正念就是襁褓中的婴儿;如果说妄念像正规军,正念就像刚刚成立的儿童团。这样的对垒,结果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希望正念在这场抗衡中取胜,就必须不断赋予其能量,不断扩张其势力,使婴儿成长为拳王,使儿童团成长为无敌之师。
所以,我们需要认识到正念对生命的意义,认识到妄念给生命带来的过患。只有这样,才能找准修行关键,那就是培养正念,消除妄念。
三、什么是正念?首先要深刻意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感受时时被各种刺激所麻痹,被各种诱惑所分散,终日在妄念中蝇营狗苟,已经失去感知痛苦的能力。
但这种痛苦并不会因为我们忽略而消失,事实上,它会囤积在生命中,就像滞留体内的毒素。当它总的爆发时,往往已超出身心的承受力,结果就会将我们一把推入绝望之境。了知痛苦的目的,是为了引起警觉,及时对治,而不是积累到病入膏肓时被它彻底打到。现在人热衷于给身体排毒,其实,我们的心灵更需要及时排毒。因为这种毒素的影响更持久,更深层。
从佛法角度来看,人生虽然有苦有乐,但所有快乐都是伴随着痛苦。我们观察一下就会发现,那些所谓的快乐,无非是由某种渴求得到满足而产生。而渴求本身,却是因为痛苦而起。饥饿时,我们会对饮食产生渴求;寒冷时,我们会对温暖产生渴求。当渴求被满足时,会带来暂时的快乐。但这种快乐是有前提的,饥饿时,饱餐才能带来快乐,一旦吃饱还被强迫进食,快乐立刻就转为痛苦了。可见,这种快乐并不具有本质性,否则就该越吃越快乐,越吃越想吃才是。
这种暂时的满足,更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痛苦之因。我们这个有漏的色身,会源源不断地制造痛苦,包括生理的,也包括心理的。如果说生理需求还是有限的,那么心理需求却可以是无限的。有了钱还需要更有钱,有了名还需要更有名,有了地位还需要更有地位,这种不断加码的需求,驱使着我们疲于奔命,永无宁日。如是,痛苦也就没有尽头了。
四、怎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痛苦之因?就必须放下对世间的执著。但这些执著是有粘性的,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需要通过相应的思维和观修来解决。念死无常,就是帮助我们对治执著的有效手段。
生命虽然生生不息,但我们现有的这期色身,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不管事业做得多大,家庭多么美满,最终都要两手空空地撒手归去。
死是一定的,死亡时间却是不定的。佛经说,生命就在呼吸之间。无论再强健的人,再高贵的人,只要一口气不来,转息就是来生。在不久前的汶川大地震中,几万人的生命,几十乃至几百年建设的城市,顷刻毁于一旦。所以,生命是无常的,朝不保夕的,不管我们对世间有多少牵挂,多少留恋,一息不存,所有这些就和我们阴阳两隔,了无干系。
当死亡来临时,我们的事业、金钱,乃至儿女、家庭,哪一样可以帮得上忙?再多的钱不能交易,再亲的人不能替代。真正能够影响生命走向的,就是心念的力量。佛陀教导的念死法门,就是为了令众生减少执著。当这种执著被逐渐清除,妄念就会失去继续生长的土壤。无论多大的树,都是离不开泥土,离不开根系的。我们想让这棵树从此消失,仅仅砍去枝干树叶还不彻底,必须连根拔起,或挖去它所依附的土壤。
妄念的土壤,就是我们对世间的执著。在我们的感觉中,世间是常的,人生是乐的,于是就会执著不舍。但佛陀以智慧彻见的世间真相,却是无常而痛苦的。倘能具备这一认识,妄念就失去了生长土壤,更无法产生作用。反之,如果我们放不下这种执著,就不可能平息妄念,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因为执著就是在给妄念浇水,给妄想培土,使妄想迅速生长。
所以说,想要消除妄念,惟有真正认识到轮回之苦。这种思考,不是轻描淡写地想一想,而是年年想,月月想,天天想。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提醒自己:轮回是苦,人命无常。在反复不断的提醒中强化心行,直到这一认识成为我们确定无疑的观念。
这种对无常和苦的思维,是修习任何法门的重要前行。就像播种前需要平整土地、清理杂草,庄稼才会有良好的生长空间。同样,正念也需要在良好的心灵环境中才能生长。对世间的执著淡了,内心清净了,佛号才不会被种种妄念所干扰,被它们侵占生长空间。这样的念佛,才会具有力量。
五、除此而外,我们还需要对三宝生起信心,生起依赖之心。目前,教界普遍存在信仰淡化的倾向。原因就在于,人们对信仰的重心认识不足,对信仰的原因认识不足。不少人虽然皈依了,但并不清楚皈依的真正内涵,不清楚三宝在我们生命中的重要性。
我们为什么要皈依三宝?是因为意识到生命无常,意识到轮回险恶,这就需要找到安身立命的所在。所以信仰不仅是解决现世问题,还要解决未来的归宿问题。
那么,为什么三宝才是我们的究竟皈依处?世间的人,往往将家庭、事业、财富作为依赖,但这些依赖是会变化的,是不可靠的,还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烦恼。因为这些依赖是建立在沙滩上,倚靠得越紧,就会摔得越重,伤得越狠。当我们透彻世间本质,意识到这些依赖的脆弱和虚幻,所以才选择三宝作为归宿。
三宝,是佛、法、僧的全体。皈依佛,就是以佛陀为榜样,为成就目标。很多人对成佛认识不足,以为那是遥不可及的梦幻。事实上,成佛并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变成大殿中金光灿灿的造像,而是成就佛陀那样的慈悲和智慧。我们所以是凡夫,是因为内心充满烦恼,充满贪嗔痴,所以被尘劳缠缚,不得自在。佛菩萨所以是佛菩萨,也是因为慈悲、智慧的生命内涵所决定。因为智慧,故能断除烦恼;因为慈悲,故能自利利他。我们向往佛菩萨的境界和品质,因而发心皈依。所以说,皈依佛不只是把佛陀作为依赖对象,作为人身保险,而是发愿成就佛菩萨那样的品质。这才是皈依佛的真正意义所在。
皈依法,是以佛法作为改造生命的指南,改造人生的方法。佛教的三藏十二部典籍,一方面是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真相,一方面是为我们指出修行方法,使我们通过修行来开发自身本具的佛性。所以,法就是方法,是把我们从凡夫变成圣贤的方法。这个方法,也是我们在修行过程中依据的尺度。如果不是随时以法为对照,为指南,很容易在前进途中偏离方向。
皈依僧,是以贤圣僧的品质作为皈依对象。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师长指点,学佛是改造生命的工程,这就更需要依止善知识。虽然解脱依靠的是法,但我们对法的学习和运用,却离不开善知识指导。否则,我们所认识的往往是被自己感觉加工过的观念,是被自己妄念染污过的佛法。依靠这样的认识,可能使修行走上正规,可能抵达解脱彼岸吗?
所以,皈依三宝不仅是履行一番仪式,而是要以佛为榜样,以法为指导,在善知识的引领下,依法起修,最终成就自性三宝,成就我们信仰的目标。
六、佛菩萨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在修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多读一些佛菩萨传记,及高僧大德的行谊,以此加深对三宝功德的认识,加深对皈依对象的认识。经常做这样一种忆念,三宝在内心的分量才会不断加重,对我们的影响才会日益加深。
作为念佛者,就要不断思维阿弥陀佛的功德。阿弥陀佛为万德洪名,惟有认识其中蕴藏的无量功德,念诵佛号时才能心口相应,念念得力。所以,我们每次念佛诵经前都要作一番思考,思考轮回是苦,思考人命无常,思考惟三宝堪为依怙,这也就是佛教所说的观察修。经过这番思考,可以将心调整到修行轨道。就像一张琴,必须把音调准才能奏出动听乐声。否则,同样是弹,就会发出杂音乃至噪音。
修行是一个调整和重复的过程。所谓调整,就是修正错误,把我们的心从贪嗔痴调整出来,从凡夫状态调整出来,从对五欲六尘的执著中调整出来。所谓重复,就是重复正确,在内心培养正念,并且不断巩固。
那么,正念又该如何培养?《阿含经》中,佛陀告诉我们有六随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每天需要反复忆念佛的功德,忆念法的殊胜,忆念僧的品质。忆念什么,就是在内心培养什么力量。我们念佛法僧,就是在培养和佛法僧相应的正念,这样才会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反之,如果念五欲六尘,就是在培养和贪嗔痴相应的妄念,这样就会杀盗淫妄,无恶不作。所以说,正念和妄念有着截然不同的心理效益。念佛法僧,内心会产生清凉;念五欲六尘,内心会产生躁动。我们是要清凉,还是躁动?
皈依三宝代表着生命重心的调整。当我们真正意识到三宝的重要性之后,才会从自我中心的生命状态中走出,开始以三宝为中心的修行。所以,皈依后还要不断修习皈依,不断念佛、念法、念僧。在南传和藏传佛教中,都很重视皈依的修行。因为佛法的所有实践都是建立于对三宝的信心之上。惟有对三宝具足信心,才有可能以生命实践佛法。不然的话,最多只是作为一种业余爱好,作为一种精神点缀,只是过着一种有宗教情调的世俗生活。
七、皈依之后,还需要发心。每个人都有很多心念,其中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如果将我们的心灵比做花园,多数人的内心,都因疏于管理而杂草丛生,荆棘遍布。修行,就是要对内心进行有效管理。这就需要认识,究竟哪些是花朵,哪些是杂草。否则,可能忙来忙去都是在给杂草施肥,给荆棘浇水。
我们希望收获花果,就要铲除那些占据心灵空间的杂草,铲除那些吸收土壤养分的荆棘,然后播下花果的种子。但仅仅播种还不够,还需要在播种后精心耕耘,不断给正念浇水施肥。这就需要每天忆念三宝功德,忆念轮回是苦。这种忆念的过程,就是在给正念的生长提供养分。
我们做每件事,内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以什么心去做。如果我们以贪心做事,哪怕做的是佛教事业,结果依然会增长贪心。就像我现在给大家说法,如果是以贪著名闻利供养的心在说,虽然口中说的是佛法,但实际增长的却是贪心,是烦恼,是在给心灵花园的荆棘施肥。反之,即使我们做的是世间事务,是生产劳动,只要带着利他心在做,同样也是成就慈悲的修行。
我们用什么心做事,就意味与之相应的心行得到增长。如果在做事过程中使用贪心,就会使贪欲因不断启动而增长,最终成为人格主宰。如果在做事过程中保持观照,则会使观照力因反复使用而强化,从而成为心灵舵手。所以说,用什么心做事,才是修行的重点所在。换言之,关键在于我们想什么,而不是做什么。
八、修行不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也不是修给佛菩萨看的。佛菩萨只是指导我们怎样改善生命,但真正的实践要靠自己。而实践又离不开正见指导,这就需要从调整观念开始。不同的观念,会形成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行为,而这种行为又会使相关心态得到长养,两者是相互增上的。
如果我们不是以正确的发心念佛,即使念得再多,和修行还是了不相干,因为发心之初就已决定这一行为的属性。所以,修行核心就是培养正念,这是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我们有什么样的心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念佛同样如此。我们需要知道念佛的重要性,并懂得以正确发心和有效方法去念。具备这几个条件,才能念得相应,念得有力。在保质的前提下,还要保量。前面说过,修行的原理就在于摆脱错误,重复正确。这种重复,需要千百次、千万次地进行,使正念力量不断巩固。如果质量虽好却没有数量的保证,正念也无法形成规模,无法成为对抗妄念的主力。那么,最终主导我们生命的,依然还是妄念还不是正念。
佛法是佛陀为我们提供的智慧观念,指导我们对未来作出正确抉择。我们要痛苦还是快乐?要轮回还是解脱?如果沿着固有串习继续,结果必然就是轮回。如果要将生命导向解脱,则要建立和解脱相应的心态。不论修任何一个法门,都离不开基本的认知,都需要认识到生命无常,认识到轮回是苦,认识到三宝的无量功德,从而生起信心。这些正念,直接关系到佛法在我们生命中究竟能产生多少影响。
体方法师《杂阿含经选集讲记》精彩片断撷英(一)修行把握关键,先明白因果的必然性!今天要学法,要求法,你自己先具备什么条件?你发了什么样的心?你付出真正多少的努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第六条原则:慈心不杀,吃素念佛念佛之人,当吃长素。如或不能,当持六斋,或十斋。由渐减以至永断,方为合理。虽未断荤,宜买现肉,勿在家中杀生。以家中常愿吉祥,若日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尊贵的阿秋喇嘛(龙朵加参尊者)01阿秋喇嘛珍贵开示修行者会逐渐生起三种障碍解脱的过失:首先,会将所学习到的知识当做自己谴责他人的资本,反而将信仰用来增加了自己伺察
文殊花开时间:2025-01-01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自身要做好五件事情,即所谓的调五事饮食上要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作为香料中的贵族,沉香素爱 干、净,两者缺一不可,且与其它料子不同,沉香有自己独特的香味,因此,在保养上就要格外注意,不然稍有不当,很容易就会使其香韵受到损害,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3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所以你看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92006年4月4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随烦恼。随烦恼分为小随、中随、大随。小的烦恼有十种,昨天讲到第四种,今天讲五种:诳。诳,是一种欺骗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202006年4月5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八种大随烦恼。大随烦恼在心理的活动中,主要是遍于一切染污心;中随烦恼是遍于一切不善心;小随烦恼是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解深密经 第五章 诸法唯识诸法唯识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最能反映这种思想的著作,是世亲的《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糅译的《成唯识论》,及窥基注的《成唯识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我们可能会失去财富,但不会失去智慧;我们可能会失去健康,但不会失去慈悲;我们可能会失去家庭,但不会失去爱心;我们可能会失去事业,但不会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达真堪布:苦修不是痛苦的修行有些学佛的人,没有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今天学这个,明天修那个,什么都没有精通,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脑子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8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现在政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应该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现代文明基本是全面西化的,鼓励人们追逐物欲,纵情享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制造苦,缓解苦,没完没了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也比古人有了更多缓解痛苦的途径。古人离别时,天各一方,音讯渺茫,这种思念因难以解决而与日俱增。一旦相见,由此产生的喜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寻找调心之道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生起,又是什么时候占据我们的心。我们以为,所有念头都是这个我想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需求带来的危机】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需求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是环境培养出来的。尤其是今天的人,需求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多,更大。一方面,我们自己在不断制造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借我一双慧眼吧】《金刚经》有个广为人知的偈颂,那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要对佛教稍有涉猎,多半都会知道这个偈颂,也知道它在说些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无须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知苦,是为了给心灵排毒】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感受时时被各种刺激所麻痹,被各种诱惑所分散,终日在妄念中蝇营狗苟,已经失去感知痛苦的能力。但这种痛苦并不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也。既慕心弥博,故所缘弥多。以多缘故,法事攸难。以难知故,理须详检。而世情尘染,每昏教法。为师为匠,实易实难。但由习俗生常,不思沿革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四分律行事钞选读标宗显德篇第一章律宗纲要第一节叙宗劝学【赞戒殊胜】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屍,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劝勉大众】故凡厕豫玄门者,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比丘资格的取得《受戒缘集篇》解读第一章 具缘成受济群第五节 事成究竟第五,事成究竟。始从请师,终至白四,九法往来,片无乖各。界非别众,僧无不足,羯磨无非,受者心至,则成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堪布阿琼仁波切密传》堪布阿琼仁波切 著丹增嘉措活佛 译大堪布阿格旺波,又称堪布阿琼,生于公元1878年。乃圣地大班智达贝玛米札和雪域智者之王遍知者龙钦饶降巴的再显化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27
每天诵一遍净行品这就是修行如果念净行品,你一天上厕所也好、吃饭也好,一举心一动念,把文殊师利菩萨教导的“善用其心”用上,你就入法界了。看着很难,这是你能做得到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7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1、如何拜佛?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7
这被称为最美寺院,僧人闭关修行9年足不出户,连活佛都不得入内佛教在藏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各式的寺庙。然而在众多的寺院中,这一座因其优
金玉良言时间:2024-11-16
虚云老和尚: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