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身念处禅观中对语言及饮食的观察

佛学入门 2015-02-02

被语言操控的生命

受念处除了观察身的感受之外,也包括了听闻言语等产生的感受。像很多人都习惯吃“毒的语言”:当听到骂自己的话时就很生气,听到称赞自己的话就很高兴。甚至如果有人告诉他:“你很了不起,从悬崖跳下去都没问题。”结果他可能就真的很高兴地跳下悬崖了。这个例子听起来很荒谬,但实际上大家却常做相类似的事。我们要注意,要如实清楚地去觉受这一切。

在这之前,我们经由身念处禅观,已把自己的觉知与心念安止,并使之较为清净,而不会只安住在无明、贪欲里面。这时,我们能对感受如实地觉察:我们乐受的时候就知道是乐受,苦受就知道是苦受,不苦不乐受就知道是不苦不乐受,我们很清楚地觉知自己的感受,这只是第一步,我们接着还要继续观察感受的实相。在觉知之后,再将此感受继续清楚地延伸,去觉知身体、心、食(长养)、欲受等一切觉受。

在此我们要“觉乐身、苦身、不苦不乐身”,这是我们觉知乐的身体、苦的身与不苦不乐身,所有从身体而来的各种感受,我们要清楚地觉知。接着我们要觉知自己的心念的感受,观察我们的心是“乐心、苦心、不苦不乐心”,我们清楚地觉知心念中,所生起的欢乐、痛苦与不苦不乐。我们就像明镜一样察知自己心念感受的生灭,完全地清晰明照。

根深蒂固的食之感受

再来是食的感受观察。食的梵文意义为牵引、长养、住持等义。用现代话说是延长、培育、维持的意思。因此所谓的食,不只是中文的欲食,而是指能牵引、培育、维持众生的身心及圣者的法身等精神或物质条件。所以,提供我们营养的一般食物,及让我长养的精神食粮、感受等,都包括在内。

我们的生命依靠食来长养,食是我们根深蒂固的生命习惯,从这里我们的生命获得了延续,同时也可以很容易观察到自身的无明。现在,我们来仔细思维所谓的“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一般而言,佛教讲食,有分为四食的说法。

这四食是指:

(一)段食:也作“揣食”、“抟食”、“见取食”,这是以香、味、触等色法为体的饮食,能长养身体,也就是一般的饮食。

(二)触食:也作“更乐食”、“乐食”、“温食”,即是精神主体通过感觉器官截取外境时所生起主客接触作用的心念作用,依此能长养感觉、意志,或资益肉体,所以称之为食。

(三)思食:也作“意思食”、“念食”、“意食’、“业食”,即意志的作用(思),期求自己所喜好者存在的状态。因为能延续生存状态,故称为食。

(四)识食:指精神的主体。依前述三食的力量,能造作未来果报的主体,以其为保持身命之主体,所以称为食。

这些身心的食品,提供了我们生命的增长,也让我们的身心产生了苦、乐与不苦不乐等各种感受。但是我们现在要清楚地觉知这些外来的身心食物,在我们身心所造成的真实感受。

因此,当我们受用了乐食、苦食、不苦不乐食等各种身心的食品时,我们要能够觉知感受这些食品是乐、苦或不苦不乐,而不要迷惘无知。除此之外,当我们没有受用这些身心食品时,我们会有乐、苦或不苦不乐等各种感受吗?这就是我们在“乐无食、苦无食、不苦不乐无食”时,所要清楚觉知的。

同样的,具有各种杂欲的心时,所引生的乐、苦与不苦不乐,我们都能清楚觉知其乐、苦与不苦不乐。在没有杂欲心时而引生的苦、乐与不苦不乐的感受时,我们都能清楚地觉知观照在没有杂欲时,所引生的乐、苦与不苦不乐等感受。

因此,所有有执著的身心感受,我们都能清楚地觉知;所有没有执著的感受,我们也都清楚地觉知。通过这样的觉知,不管是内受、外受、内外受,不管是物质或非物质的心念,我们都能清楚地觉知安住,就如同明镜一般明晰地觉知安住。

接着,运用觉知各种感受而生起的定力,发起观照的智慧,让我们观察内受与外在的感受、内外相应而生的感受。我们观照这些感受,本来并不存在,后来因为因缘相应而生起,在生起感受之际也不断变化,最后这些感受又寂灭了。我们发觉这一切的感觉,从因缘中出生,也在因缘中消灭,不断地生生灭灭,生灭相依,并不是真正不变的存有,根本是无常不实的。

所以,感受只是感受而已,除了如实地觉知观照的感受之外,并没有任何不变的感受实体或自我。一切根本都是生灭无常的变化,也是无我空寂的。因此,远离了一切的执著,产生了正确的智慧与心念。所以,从此不再需要任何安止依住,而自由自在了,也不再执著世间的任何事物了。并由这样的觉知观照,产生清净的智慧,而圆满解脱了,这就是受(觉)念处的修法。

更新于:2015-02-02 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