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很多前贤都说因果轮回是佛教的基础,离开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就谈不上佛教。近代高僧倓虚法师说过,惑、业、苦三者是轮回之根,因为迷惑必然造业,造业必然受苦,愈受苦愈迷惑,愈迷惑愈造业,愈造业愈受苦,于是轮回无已、受苦无休。在这篇文章中,希阿荣博堪布认为,苦源自于业和烦恼,生命在轮回中没有真正自由。
既然大家都目标明确,为了安乐,何以还是有很多人成心要受苦一样,眼睁睁直奔一个个痛苦而去呢?
佛陀初转法轮主要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因为人们误把痛苦当成快乐,跟在痛苦后面追,还以为是在追快乐。其次,人们不知道怎样才能真正远离痛苦忧恼,获得安乐,现用的那一套方法适得其反,用制造痛苦的办法去追求快乐,当然不会有结果。
佛教所讲的“苦”不仅包括剧烈粗大、毋庸置疑的痛苦、灾难、伤害,还泛指一切的忧恼、缺憾、局限。如此,人生所有的经历似乎都包含在苦的范畴之内了。自有生命便有忧患,老病别离、冤家相见、所求不得之苦自不待言,即便是快乐,也没有不最终变成忧恼、惋惜或惆怅的。
轮回中任何的生命形态,都不离苦的本质。快乐不是没有,却短暂而趋于表面,就像在一碗汤药里加入一小片包着糖衣的药丸,那微不足道的甜味根本冲淡不了整碗药的苦涩。
我们经历的苦,源自于烦恼和业。这里所说的烦恼,主要是指贪婪、嗔恨、嫉妒等会给自他身心带来伤害的情绪。业,是指过去的行为。从长远来说会带来快乐的行为,称为善业;长远来看会带来痛苦的行为,称为恶业。行为的后果不仅要看眼前,更重要是看长远的影响。比如贪婪会让人暂时感到满足,但长期来看,贪婪带来的是永无止境的不满足感和不安全感,内心难得安宁。再比如,修行过程中我们毫无疑问是要吃苦、受委屈的,但这长远来说有助于解脱轮回的痛苦。
想象一下,每天从早到晚,我们会有多少念头,多少身体的行为。由此类推,我们一生以及过往的生生世世,又会有多少身心的行为。这些行为,每一个,真真切切是每一个,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后果又成为因,因再结果。因因果果交织在一起,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形态,不同的生活际遇。
业(即行为)的力量,有强有弱。强大的业决定一期生命的主要特征,比如投生在轮回六道中的哪一道、寿命长短等等。力量不是那么强大的业,则绘制出生命的各种细节,比如美丑、才艺、贫富、健康、疾病等等。
通常来说,具足四项条件的业力量会比较强大,也就是说一个行为有明确的意图、明确的对象、采取了实质的行动并实现预期的结果。以杀生为例,如果有杀生的意图,有明确的杀害对象,采取了杀的行动,并确实杀死了对方,那么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杀业,需要完整感受杀生的果报。即使四项条件具足,意图、对象的差异也会极大地影响业的力量。意图、对象,在佛教中称为发心和对境。同样的行为,发心不同或对境不同,其果报会很不相同。
佛经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阿难尊者向佛陀供养了一碗粥,佛陀随即拨了半碗粥给过来乞食的狗吃。过后,佛陀问阿难:是你供养佛的功德大,还是我布施狗儿的功德大?阿难尊者说:是您布施狗儿的功德大。佛说:如是如是。”从对境的角度说,佛陀是无上殊胜的对境,供养佛陀的功德远胜布施狗儿的功德,其差距之大不可思议。而从发心的角度看,阿难尊者供养佛陀,发心自然是纯正殊胜的,但与佛陀的清净发心相比,又有不可思议的差距,所以供养佛陀的功德才会不及布施狗儿。由此可知,凡做事发心是何等关键。
根据力量的不同,业的果报会在今生、来世或者更晚的时间应现。果报的显现,需要因缘具足。业,每一个行为,会在阿赖耶识里留下印记,不会自行消褪,直到所有引生果报的条件齐备,也就是因缘具足了,果报完全显现,业因才会消失。就像一粒种子留在土里,冬天没有动静,春天来了它才破土发芽,在阳光雨露中耐心地成长,长出枝叶,开出花朵,等到结果的时候,结果。有春天结果的,有秋天结果的,不一样。
业,又分为共业和个业。共业指一群众生共同的业因果,个业指个体生命各自的业因果。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群人,往往有着共同的命运,虽然个人具体的生命轨迹会有不同,但很难逃脱大的趋势和框架。每个人都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负荷者,这份负重感,这股无形的牵引力、推动力、压力,就是共业的表现。时代会变,社会在变,因为业处于动态变化中。
迁徙的鸟,洄游的鱼,高峰时段的城市,都能让人直观地见到业的力量。个体汇入群体的洪流,不知所以,不由自主,又那样执著,不知疲倦,耗尽生命也在所不惜地向前向前,为到达某个地方,然后,离开那里,原路返回,然后再去,再回,不尽往复。
我们的生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局限性。每个人都自以为独立有想法,自由自主,实际上我们的每个念头、一言一行,都被无数条件、无数因素限制、影响、塑造着,无一不是条件的产物。轮回中的生命,没有真正的自由可言。
心如莲花源自印度的瑜伽,在梵文里的本意是合一、连接、结合,与宇宙至尊联系在一起,类似于我们说的天人合一,是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相连的道理法则与道或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19
在2010年正月初四举办的火施法会上,大恩上师达真堪布做了关于“慈悲心”的精彩开示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
因果轮回时间:2025-02-10
学僧:弟子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怎样打坐才能治好呢?梦参老和尚:你听说打坐可以治好近视眼,那你一定是有近视眼。打坐和“治好”近视眼两个是不相同的。那你要想治好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我的孩子正翰八个月大时,坐在电视机前面,看到气象报告,介绍泰国曼谷气温,银幕上出现曼谷的大金塔,他便自动做出合掌的样子。当时,我既还没教他合掌拜佛,也尚未带他去
因果轮回时间:2025-02-08
娑罗那比丘为恶生王所苦恼缘第二十四昔优填王子。名曰娑罗那。心乐佛法。出家学道。头陀苦行。山林树下。坐禅系念。时恶生王。将诸婇女。巡行游观。至于此林。顿驾憩息。即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8
生命的存在真神奇此生此身的物理生命生成是与三世因果一致的,是可以法身与化身一致的、互换的、不变的,这才是真正的不可思议的生命观!生命的存在并不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5
香河老人的生命境界修行的功夫不在奇异,而在平凡、在身口意,是在日常生活中!香河老人所展现的生命境界,不但有物理现象的「证具」可以证明祂是符合宇宙真理的运作模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华严生命教育挽救沉沦的人类,心灵改革不只是口号而已,它必须是一项具体的工程体系。在现今美国这种唯利与竞争的社会结构中,是纯粹由大自在天魔所主导的社会价值观,因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4
N+l个生命真实人生的目标达成──是由第二生命踏上第三生命,乃至N+l个生命的开始。第一生命与第二生命的理论,是可以与虚幻人生及真实人生的理论作相结合。其中第二生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我给企业家讲课,我问,你能让兔子拼命吃草吃成羊吗?你能让羊拼命吃草吃成牛吗?你的企业你不去改命,你天天想拼,兔子想拼成羊这行吗?你拼得比其他兔子肥这个是可能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贪求深空”,毛病在贪求上什么叫“深空”?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汝当先觉,不入轮回”:阿难哪!你应该先先地觉悟,不入这个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我们今天讲的题目是:“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以折服现行烦恼为修心要务”是净土士宗第十二代祖师清初的彻悟禅师提出来的,对我们的修行很有帮助,现分四个问题来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5
按:今天这则故事主要内容出自《历史感应统纪》,又据《因果报应故事类编》材料汇编而成。白起生平事迹出自《史记》,而死后轮回三恶道之说分别出自《高僧传》《夷坚志》《
因果轮回时间:2025-01-10
自古以来,无论是世间的道德还是出世间的宗教都对欲望持否定的态度。传统的宋明理学甚至将欲望和道德完全对立起来,提出灭人欲,存天理的主张。以佛法的观点来看,欲望从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1古大德教给我们,“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没有必要知道的事情,不去接触,不去打听,我们的烦恼就少;没有必要认识的人,不去攀缘,不去认识,我们的是非就少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1
文:善果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赵州:“有!”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赵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信者:“假如我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黄石公园的大光谱温泉从前,有一位妙得彼岸菩萨,住在罗陀国。罗陀国的商人每次出海采宝时,都会将这位菩萨请到船上来,希望借助菩萨的力量,平安抵达目的地。后来,菩萨逐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26
生命是无常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改造生命、解脱生命的机会;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了。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过 河 那是地处险恶的峡谷,涧底奔腾着湍急的水流,几根光秃秃的铁索横亘在悬崖峭壁间,这就是过河的桥。一行四人来到桥头,一个盲人,一个聋子,两个耳聪目明的健全人。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1-30
好!我想,第一个:要求佛菩萨加持!佛力加持,我想要吃素、我想要出家、我想要怎么样,我力量不够!但是如果你自己的动机发愿,我吃素,希望能够回向给众生健康。包括你的先生,你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宋朝时,宋郊、宋祁兄弟两人,同在太学读书。有一次,遇见一位高僧,能观人相貌,预知吉凶祸福。特为他们兄弟俩人相命说:“小宋今科将高中状元,大宋虽等科甲,但名位不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28
智海法师答:因为我们作为众生来说烦恼是无量无边的,原来我们没有觉悟,对烦恼没有觉察。现在有觉照了,对烦恼察觉到了。修行就是有问题了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烦恼即菩提,生死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无我的修法慈诚罗珠堪布讲解一、总论(一)概述为什么要讲人无我和法无我呢?讲“四谛”的时候,提到“道谛”包含了“出离心、菩提心和空性(即证悟空性的智慧)”。出离心和菩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24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最近收到一份结缘礼物,那是一套设计清雅的「心灵环保」书签。其中,我特别喜欢一张以「四它」为主题的,所谓: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一次,看慧律法师的弘法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在一座中经历轮回生死学习“生与死的禅法”,还需要学习认识轮回和六道。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一个很富争论性的命题。到底有没有六道(六种特质不同的生命形态),须先从有没有轮回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双溪寺的三坛大戒已近尾声,传戒过程顺利如仪,求戒的戒子们都很欢喜。这天得戒和尚印海定律师对戒子们开示:“诸位戒子,此次传戒法会即将圆满,梵网经云,我是已成佛,汝
因果轮回时间:2024-10-11
一个青年去寻访住在深山里的智者,想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请问大师,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初恋开始的那一天,还是事业成功的那一天?”青年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何以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29
感恩是佛学、佛教对信众主张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佛学理义中有报四重恩的教理,即:报佛恩;报父母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感恩一词,也极容易理解,莫说有点文化,即便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7
轮回真实案例:换肾的原因小君是一位三十多岁的未婚女子,来做催眠是想了解自己的前世以及与周围所有人之间的关系因缘。小君说,她十几岁起就患肾炎,2003年双肾坏死并于20
因果轮回时间:2024-09-14
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的塑造佛教圣地的形象,很多人都认为佛祖是降生在印度。我们都知道,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而我们其实并没有深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1
内容概要:真心修道人,不见世人过,三岁小儿能知,八十老翁难行,愿大家多长智慧,少生烦恼,创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不妨先让自己心平气和。学佛之后,对自己的要求逐渐提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1
飘雪的日子,让心自由的行走文 香染小榭 编辑tilliely 雪一直下,犹如六月的落花。当第一瓣晶莹,撩起寒梅淡淡地香,心也飘然,借着翩翩若舞的精灵,涂抹自己的心情。 ——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第二卷 第十章 生死轮回乃虚妄《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8-25
烦恼的生起---攀缘四识住烦恼的生起是非常迅速的,这是因为我们的六个根门一直是开着的,每一天外头有千千万万的六尘或六境接触这六个根门,我们的心一直在起起落落,有时喜,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轮回真实案例:北京催眠案例之附体众生个案是一位49岁的女士,离异,有过堕胎两次的经历。是因为儿子在大学毕业后一直找不到工作,因此来催眠。个案说,她外甥在十六岁时被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轮回真实案例:毁谤佛法后世成哑女自从看了邓老师网站上的有关催眠案例后,心里非常激动,一直想联系邓老师,凑巧的是邓老师刚好有空,我便匆匆的赶到邓老师的工作室。第一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轮回真实案例:在星际间飞翔的金翅鸟于佛教诸经典均载有此鸟之名,《长阿含经》卷十九即谓,金翅鸟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等四种,卵生之金翅鸟可食卵生之龙,胎生之金翅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轮回真实案例:人生不幸真是老天不公吗? 笔者:下面两文是笔者转自无量光催眠工作室的博文。可见一个家庭中的成员或同事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来到你身边的。为什么?因缘使然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