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仁焕法师:为何命不好?违背了四大规律
佛教的创始人本师释迦牟尼佛,他把生命看得比任何江山都要珍贵,比任何财宝都要珍贵,把生命看得无比珍贵、稀有、难得,所以他就为生命而去修道。修道以后讲经说法四十九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9
-
佛教为何反对自杀 都有哪些理由
佛教反对自杀理由,是基于贪嗔痴三毒。如果张国荣懂佛法,他还会选择自杀吗?张国荣自杀了,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生命如此无法承受之轻,实在令人深思。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6
-
印光大师:念佛人为何要与一切不著、一切皆空之人敬而远之?
因为此种人厌闻因果报应之事,及与勤劳修持之法,借此以遮懒惰懈怠之迹。待至业报已熟,阎老当以最上供养,敬此之人。故吾人当于此等人,敬而远之,以免同彼受阎老之最上供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5
-
为何放生行善了生活还是不顺?
一年轻人到寺院,问禅师:我放生、印经和参加法会,为什么生活还是不顺呢?禅师从口袋拿出一百元递给年轻人,麻烦你用这一百元,帮我完成禅院的建设。年轻人惊讶的反问道:
放生问答时间:2025-06-24
-
明一法师:禅修能够破烦恼
禅修能够破烦恼我们的烦恼无处不在,这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无处不在。学佛就是要消灭我们的贪、嗔、痴三毒,净化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这样我们就能够减少我们的烦恼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4
-
大安法师:为何念佛时妄念多得如汹涌澎湃的浪头,是不是都白念了?
问:诵经、念佛不能清净,时时有妄想杂念,这样是否都白念了呢?大安法师:不会的。我们念佛不能清净是正常的:凡夫众生都是妄想分别,所以很多的佛号都是在妄念的背景当中
大安法师时间:2025-06-13
-
大安法师:为何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
问:我是一名大学生,9岁就皈依佛门,现在念英语本科。我想问一下,为什么还会在学习中有很多杂念与烦恼呢?学习一直还不错,但有时会有轻生的念头,希望法师给予指点,应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6-13
-
开愿法师:怎么看待业障与冤亲债主的问题?
同修:我有一位刚进入佛门的朋友,有人对他讲:“你身上的业障很重啊,身上的众生很多,冤亲债主已经将你锁定了,要小心啊。”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师:学佛过程中正知正见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8
-
释迦牟尼佛到底为何降生在这个世界?
释迦牟尼佛到底为何降生在这个世界?释迦牟尼佛降生在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佛经里面说:只为了一件大事因缘。也就是要告诉众生、引导众生,让我们知道万法的表面是
为人处世时间:2025-06-05
-
慧广法师:为何每天念经拜佛还是觉得烦恼?
居士问:师父,为什么每天念经拜佛自己还是觉得烦恼呢?慧广法师答:我们学了很多佛理,会念长长的经文,会持诵复杂的梵文咒语,会双盘打坐,长期素食等等,我们很辛苦地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
正如法师:如何放下烦恼?
问:如何放下烦恼?答: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容易放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思考办法去“接受、处理、放下”它,但不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30
-
镇魂街:许辰大大又挖坑,咒仕的灵体之躯为何能够召唤守护灵?
镇魂街:许辰大大又挖坑,咒仕的灵体之躯为何能够召唤守护灵?没想到已经两期没有为大家带来国漫《镇魂街》的分析与解说了,几天刚想起来,不得不说这两集的精彩程度确实超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27
-
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
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未出家之前,本是迦毗罗卫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25
-
宣化上人:佛说咒语有无量感应,为何你持咒就不灵
诵持默念少意言,示教利喜化大千;所作诸法悉究竟,不增不减到涅槃。学咒先要正心诚意,若心不正,学什么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学咒才有感应。心正了还不行,还要诚意。诚意就
宣化上人时间:2025-05-22
-
明证法师:愿消三障诸烦恼,何为三障?
愿消三障诸烦恼,何为三障?明证法师开示:这三障,可能是烦恼障,业障,报障,烦恼障就是我们现行的烦恼,这烦恼不是我们想的那样,我心烦叫烦恼,心烦肯定是烦恼没错,天冷了你受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1
-
明证法师:过午不食之功德利益为何?
过午不食之功德利益为何?明证法师开示:第一,减肥,你少吃一顿当然就没那么肥了,另外,能够比较好地修禅定,为什么?因为人吃了东西以后,血就往胃那儿跑,因为它要消化食物,往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明证法师:烦恼如何转化?
烦恼如何转化?明证法师开示:完全不需要转化,有人说转烦恼成菩提,我告诉你,烦恼它就不是菩提,你要把烦恼转成菩提的话,请问,什么叫烦恼,因为烦恼已经转成菩提了,这个烦恼没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像为何总站着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为什么呢?阿弥陀佛接引像都是站着,为什么不是坐像?佛看到众生马上就要堕到三恶道火坑里面去,这时候援手救拔是不容
大安法师时间:2025-05-16
-
随顺世缘减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少烦恼》,讲了我们如果能够时常反省自己的话,就是一个能够谅解他人的人。经常以一种谅解他人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减少很多烦恼,就会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12
-
如本法师: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
如本法师: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服也不可模仿在家人的衣服佛陀制定出家人的衣服,不能与在家(白衣)人的制服一样,其理由有两点:一、表徵出家修行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沉香为何称之为奢侈品?
品香,从古到今,怎么说都是一件极奢侈的事儿。中国用香已经有3000年历史了。秦汉时期,王公贵族们开始使用沉香熏衣上朝,在吉庆的日子用沉香沐体迎神。到了宋代,士大夫一
沉香知识时间:2025-05-03
-
大寂尼师:无间地狱罪刑求一念间息苦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地藏菩萨为何能救「无间地狱」罪苦众生?
释大寂法师回答(大寂比丘尼)2、无间地狱罪刑求一念间息苦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地藏菩萨为何能救「无间地狱」罪苦众生?佛放光普照地狱救拔地狱众生要有「特殊因缘」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2
-
顺丰菜鸟之争-大数据为何让巨头-以命相搏-
顺丰菜鸟之争:大数据为何让巨头"以命相搏"文/王先“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用在商场再适合不过。一个月前,顺丰和阿里刚刚拥抱着搞了个彩票业务,回头
为人处世时间:2025-04-30
-
沉香药性必需的六个阶段
本草纲目记载沉香木具有强烈的抗菌效能、香气入脾、清神理气、补五脏、止咳化痰、暖胃温脾、通气定痛、能入药,是上等药材极品。同时沉香他具有很强的宁神作用,有助于大脑
沉香知识时间:2025-04-24
-
宣化上人:为何YIN欲心重?怎样断YIN欲?
我们人为什么色欲心,这个淫欲心那么重?情爱的心那么重?就因为业障重。你若业障轻,就不会有这种心了。这个业障重,它赘着你,就叫你一天到晚都想这个事情,没有停止的时候
宣化上人时间:2025-04-21
-
时间:1970-01-01
-
大安法师:诸事不顺,是有冤亲债主障碍吗
问:有时候我们修行不得力,有障碍,诸事不顺,是因为我们生生世世的冤亲债主和我们的祖先来找麻烦,有的人就主张做超拔。那么做超拔到底可不可以?管不管用?还有什么方法
大安法师时间:2025-04-20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形色、显色和表色的组合,是起乐受对境。为何生起呢?是何因缘?
问:本身没有美丑的差别,是因为自心的诸受,所引生的分别。如果某种情况下的形色、显色,表色的组合,是弟子生起乐受的对境。那为什么会对这种组合生起乐受呢?这其中的因缘又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智敏上师:阿罗汉断了烦恼还会不会受报?
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很多人不大搞得清楚的,我们再大概地讲一下。若云,假使没有烦恼,所有宿业超诸数量,也不会感果。就是说烦恼断了,虽然业报还有,就不感果了。那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8
-
靠穆斯林成功稳定政权,金帐汗国为何不愿完全皈依伊斯兰教
靠穆斯林成功稳定政权,金帐汗国为何不愿完全皈依伊斯兰教从公元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对于是伊斯兰教来说,可能是最黑暗的两百年。先是欧洲基督徒发动了著名的“十字军东征”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4-17
-
沉香的香味不明显,为何
有些时候沉香从嗅觉感官上闻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这点对于没接触过沉香或对于平时沉香接触较少的人来说尤为甚知,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妨分析一下:一、沉香本身
沉香知识时间:2025-04-12
-
邪淫的人那么多,为何不见个个受报应呢?
邪YIN的人那么多,为何不见个个受报应呢?邪淫报应对所有人都一样,很严重很厉害! 大多数同修们都相信邪淫果报可怕。但也有许多人认为邪淫的人何其多,怎不见个个都受到报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4-09
-
沉香的香味不明显,为何?
有些时候沉香从嗅觉感官上闻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明显,这点对于没接触过沉香或对于平时沉香接触较少的人来说尤为甚知,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妨分析一下:一、沉香本身
沉香知识时间:2025-04-08
-
为何受累世皆瞎报
《百业经》是佛陀宣说因果不虚的一部甚深经典,共有一百多个动人的故事,涉及到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仙人、国王、大臣、婆罗门、施主、居民、猎人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07
-
造化命运真的是不可思议,被冤亲债主找到是跑不掉的
造化命运真的是不可思议,被冤亲债主找到是跑不掉的造化命运真的是不可思议,债主来讨报的时候,你自己是动弹不得、无路可逃的。有人平时常幻听,一天到晚有人跟你讲话,让
悟性时光时间:2025-04-04
-
智海法师答: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生起出离心,出离心的量是不是具足呢?
智海法师答:出离心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得很多,首先是对五蕴的出离,对于色受想行识的出离,就是《心经》里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自己认识到没有?二一个,认识到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
智海法师答:布施时随喜与布施时三轮体空在意乐上有什么区别呢?还是就是一体的呢?
智海法师答:布施时的随喜有理性方面的,有事相方面的,而且对于布施时的意乐要增长我们的欢喜心,见人布施如己布施,要随喜。布施时的三轮体空,是一种智慧的运用,虽然说事相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
智海法师答:听了师父的讲法,在名言上知道了什么是出离心,出离心在哪里用功。那日常中用功的具体方法是怎样
智海法师答:日常生活当中具体用功方法,《心经》里讲得很好。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随时随地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五蕴身心要观照它没有自性。当我们对色受想行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佛说学佛是得到解脱与自在,但是不学佛的人,觉得学佛受戒是一种束缚,不愿意放弃眼前得到的五欲
智海法师答:我们究竟目标是什么?是追求解脱与自在。是你有不自在的地方,才追求。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不解脱不自在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们现前学佛人认识到因果之后,要从改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我自己经济一般,钱不多,然后呢我现在是初一十五放一次,可是我早上去买的时候呢有些东西价钱贵
智海法师答:我觉得你可以帮这些当作放生修学的增上缘,不要当作对自己放生时能力的不自信,从中增长了负面心理就不太好了。怎么样把环境当作增上缘呢?首先,我们做任何事情,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现在很多修学佛法的人说,只是念佛就好。别的就不用去学习了,学生以为,净土是一门很高深的法门
智海法师答:当然念佛有多种法门。我们最好不要因为自己根基排斥其他法门。如果知道人身危脆,知道自己业障,只要能够对净土发生信愿,和我们从三藏十二部经典学习,也是一样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多闻与修行两者之间怎么做才能相辅相成呢?
智海法师开示:我们要尽量多闻,广学多闻能够逐步成就闻慧、思慧、修慧。修行就是依修慧来成就。我们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因果明镜论》之后就明白,成佛的因果是很深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师父曾讲菩提道次第时,有讲到五明,哪五明?怎么善用?
智海法师答: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利益众生,当然要学技巧。利益众生要学习。内明就是佛法,明心见性,在我们身上产生觉悟智慧。有了智慧之后,我们痛苦,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梦里遇险,梦里发誓吃斋是否与学佛有关呢?
智海法师答:有关的,梦里遇险,梦里发誓吃斋,说明它有因果关系。你遇险就知道发誓吃斋,总是在相关教理当中听闻过,和往昔时亲近佛法,亲近善知识有关。这可以说是梦里的造作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你的痛苦、欢乐、纠结,都是业力的显现
在生命轮回里,不管你生从何来死归何处,是从人转成动物,还是从恶趣到善趣,业力都会紧紧地跟着你,如影随形,并且给你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短暂欢乐,一个又一个的悲痛苦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观无量寿经第七讲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临终的人为什么需要助念?
临终的人为什么需要助念?人到了临终的关头,四大分离,众苦交集,思想紊乱,六神无主,譬如螃蟹落在滚汤里一样。平时念佛功夫如果还没纯熟,到了这个时候,谁人不要旁人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离苦得乐的秘诀
你是否曾有这样的感受:放肆抽烟和喝酒的时候感觉很快乐,沉浸于打游戏,看电视时感觉很快乐,仿佛人生得到了解脱。但是,享受了这些快乐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自我否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答:出离心还是属于妄心吗,佛菩萨见性了,就没有出离心了吗?
智海法师答: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从出离心的界定,就是出离一切制约。我们现在,看出离心,是出离现实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都是由于虚妄分别而来。问题是虚妄的,所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答:当别的师兄对你有看法的时候,你保持什么状态好?
智海法师答:一个人生存在世间上,要让人家对你没有看法,几乎是不可能的。看法,或者有好的,或者不好的,或者无所谓的。我们保持什么状态好呢?从学佛来看,不管人家怎么待我,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