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做到32事就能称得上言辞清净
【经典原文】佛复告宝女曰:菩萨至诚,谓口寂然护于言语,所说无缺口辞真谛。在于独处若大众中,言常至诚,不以国故而两舌也;不以珍宝具足货业而欺虚言;不以父母亲族贪财惜费而两舌也。
佛语宝女:“有三十二事口辞清净。何谓三十二?羞惭(1)。造德(2)。常怀耻愧(3)。等修于善(4)。不为劣恶(5)。不索讥谤(6)。不为卒暴(7)。教化诸天(8)。不兴恐惧(9)。烧诸恶趣(10)。开演善归(11)。贤圣所命(12)。恭奉明智(13)。其内清净(14)。善修于外(15)。而受言教(16)。分别言辞(17)。无[革*亢]?说(18)。口演柔软(19)。言语殊特(20)。口畅香洁(21)。而随教命(22)。无有欺诈(23)。无所热恼(24)。造业可爱(25)。内无有失(26)。外亦无误(27)。不为罪业(28)。造众佑地(29)。乐于佛道(30)。传语至诚(31)。言辄获利(32)。是为三十二事也。” ——《宝女所问经》
【经文浅释】佛陀住世的时候,有少女名叫宝女,特到佛陀之处,请问如何修养品格及说话时的态度,怎样才能使言辞清净。佛告宝女,有以下所列诸法,可以使少女言辞清净,常生快乐:
1.羞惭:一个好女人,要常常有羞得脸红,惭愧惶悚的样子,才不会为人所厌恶。
2.造德:一个好女人,不可生缺德心,做缺德的事;凡是所言所行,一切造作,都要表现出一种女性柔美之德性。
3.常怀耻愧:一个好女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切切实的觉悟,自知廉耻,颜面上要有惭愧的神色,而心里觉得不好意思。
4.等修于善:一个好女人,在平时对身、口、意三业,要同时等修一切善法。
5.不为劣恶:一个好女人,不可作出卑劣而使人觉得厌恶的事情来。
6.不索讥谤:一个女孩子的一切言语和行动,在人面前,在人背后,都要端庄,不可有招人讥评或诽谤之事。
7.不为卒暴:一个好女人,要养成忍辱的德性,千万不可因些许小事,或遇不解的困惑,而寻短见,心存暴卒,都是不可以的。
8.教化诸天:一个好女人,平常要学习许多美妙的言词,或布施济世的道理,常常讲给人听,要以天使自居,使人听了你的话,或是一则动听的故事,人人都有快乐和光明优美的感觉,因受感化,死后生天。
9.不兴恐惧:一个好女人,不要像个罗剎女,颜面上虽然美丽,而心中毒恶不堪,随时制造恐惧的情绪,那是要不得的。
10.烧诸恶趣:一个好女人,千万不可做出贪瞋痴、杀盗淫的恶事来,要常修戒定慧,有了智慧的光明,也就可把三恶道的种子烧焦而不生长了。
11.开演善归:一个好女人,平素所作所为,都要以求最善良的归宿为原则,不可轻浮放荡不羁而妨害自己美满的幸福。
12.贤圣所命:一个好女人,要时常有希圣齐贤的观念,要常行圣道,自以为贤圣所命,做一个光明的使者。
13.恭奉明智:一个好女人,要时常有恭谨的态度,要奉行一切善业,要有光明的智觉。
14.其内清净:一个好女人,要时刻保持自己内心的清净,外表上要天真活泼,在内心要常乐我净。
15.善修于外:一个好女人,于外表方面,要时刻注意修持,不良的现象,都要修掉;有了真善美的表现,使人见之而生欢喜。
16.而爱言教:一个好女人,无论在家或外出,都要保持一种谦恭和气的美德,随时接受他人的善言指教。
17.分别言辞:一个好女人,要时刻保持智觉,不可糊里糊涂,无论听什么人说话,都要有判断是非好坏的能力,分别其言辞,千万不可受到花言巧语之徒所欺骗。
18.言无误说: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什么地方,向人说话,千万不可误说,以免害己误人。
19.口演柔软:一个好女人,无论对什么人说话,都要以和雅音,出柔美语,不可粗声大气,说话似鸣锣,则不美矣!
20.言语殊特:一个好女人,要有高尚的风度,优美的气质,一般俗言俚语,野鄙之辞,不可挂在口上,凡是出言必善必美,使人听起来有一种特殊的感觉为妙。
21.口畅香洁:一个好女人,说话要流畅,出言尽美尽善,使人听起来,有一种口齿芳香,纯朴圣洁的感受才好。
22.而随教命:一个好女人,无论在家庭、在学校,或在亲戚朋友之处,对于长辈有所教导,或命令作事,要随而不抗,喜而乐从才对。
23.无有欺诈:一个好女人,随时随处,要品行端正,不可养成欺骗诈取的不良恶习。
24.无所热恼: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任何地方,不可乱交,更不可随便与异性为友,不堕情欲之中,保持清凉,不生热恼。
25.造业可爱:一个好女人,所作所为,一切行为,都要使人不生厌恶,身、口、意三业为善,都要使人有一种清凉爱乐的感觉才好。
26.内无有失: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任何地方,内心上都要时刻光明觉照,起心动念,不可误失。
27.外亦无误:一个好女人,只要随时保持心念没有任何过失,而表现于外的,或在行为方面,也就不会误事了。
28.不为罪业:一个好女人,无论在何处,只要心地纯良洁白,内外无失,即不会造出任何的罪业。
29.造众福地:一个好女人,要有慈悲的心肠,要好好的读书,成就学业,或作善良的职业,所想所为,都是为了社会群众,福利人群。
30.乐于佛道:一个好女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常乐于诸佛圣教,自觉觉人,自利利人,上求下化,而行菩萨之道。
31.传语至诚:一个好女人,要特别注意,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就是替人传话,也要至诚,不可不实。
32.言辄获利:一个好女人,凡是说话,言语之间不可伤人害己,凡所言语,动辄获益,不可不利才好。
【佛经介绍】《宝女所问经》西晋•竺法护译。又称《宝女经》、《宝女三昧经》、《宝女问慧经》。收在《大正藏》第十三册。内容叙述佛为宝女说实语、义语、毗尼、十力、四无畏等法门。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盐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我们的身体绝对缺不了它,可食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伤害,尤其是女性。平日里口味比较重的女性,无论是自己下厨房还是在外面点餐,都喜欢吃盐偏多的
美容健身时间:2025-01-26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达真堪布:这样的福报丢不掉作为修行人,我们要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自然来的才是真正的福报。有些大德高僧住在山沟里,名闻利养自然就来了,侍奉、供养堆积如山。他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23
这样诵经,能开智慧!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17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这样发心朝圣,功德无量我在印度看到过一幕至今还印象深刻的景象:一队印度的朝圣者,他们挤坐在一辆驶往圣地的车上,人虽然多,但没有一个发出声响。他们的眼睛都沉静地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1-15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妄计清净外道的心理之解剖(1938年)不久以前,在佛化新闻报曾登有频伽君的一篇文章,名叫妄计清净外道。上面述说某地有两个出家人,因为受人的愚惑,便以妄计清净之行求道,时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追求本心,回归淳朴,这样极简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转载自作者:日本二三事日本人的收纳技术,在极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能够把日子过得如诗一般酣畅舒爽,大概也只
金玉良言时间:2024-12-31
智慧光 欢喜光 清净光智慧光是对治我们的愚痴的心,让我们接纳这光明,透视诸法的性相因果,种种因缘,了了分明。欢喜光是对治众生的瞋恨。嗔恨是由于有人我的分别,有欲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钱财有怎样的看法呢?佛陀告诉我们钱财是毒蛇、是老虎,不错!确乎有人为了钱财而丧失身家性命,但那是愚蠢,取财无道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信者,在佛家讲就是不妄语--不说虚妄语、说话真实有信用。你说话真实信用,谁不相信你、谁不同你共事?说话不信实、尽是骗人,谁敢同你共事?这样聪明是害了自己,所以要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他学的时候很笨,总是学不进去,但他就会放生。他所有的钱,乃至借钱都拿去放生。有一次放生的时候,在厦门往海边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8
发愿是第一遇着什么情况就发什么愿 《佛说无量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中国香道有着悠远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香料即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从士大夫到普通百姓,都有随身佩戴香囊和插戴香草的习惯。在香道发展鼎盛时期的宋代,用香成为普通百姓追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自无始劫以来,凡夫的六根,随着外边的六尘跑,寻声逐色,造成很多不清净的业。人的眼、耳、鼻、舌、身和意,就像六个奸媒,勾引贼人,打劫我们自性的家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9
要把心中的黑暗除掉令自性的光明现出来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各位!修道若是不能改过,就等于没有修道;学佛法不能知过必改,等于没有学佛法。所谓: “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的烦恼尘劳,小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1在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吃素。中国的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个要知道。2梁武帝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读了之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大家天天念《金刚经》,你体会到佛怎么样来善护念、善付嘱啊?你必须得净心。你净了心,观你的心,跟佛所教导的教义,跟佛所制定的制度,结合不结合?一定要结合。结合了之后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从实智以求权智,亦即从根本智而达差别智,故曰增长了知」。像密宗,刚才讲用莲花做比喻。「莲瓣之盛敷,可喻增长」。在莲花表法里头,「莲瓣之初开,可喻了知。心莲八瓣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3
达真堪布:这样说话,语言就有力量在前面讲过,要以正知正念守持心。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心都要专注,都要如理如法。在这里讲,我们跟别人交谈的时候,说话要契合对方的心意
为人处世时间:2024-09-23
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人命难保,您走路的时候最好要边走边念#佛,随时消灾免难。”您听了可能会瞪他一眼,认为他又在说些老套。在这里不妨说一件我自己的经历,是
行善积德故事时间:2024-09-20
第五章清净的七个阶段(七清净)为了证悟,我们必须经历七个阶段的清净:一、戒清净 (Purification of Moral Conduct )第一是戒清净(sila-visuddhi):指道德行为的清净。禅修者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社会上千变万化这个相,你看到了、你听到了,一定要晓得虚妄的。这相在哪里?相已经过去了,过去再不回来。昨天,能把昨天找回来吗?上午,能把上午再找回来吗?找不回来了。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4
导读:学佛成佛不是一朝一日或一生一世的事,乃是多生多劫不断修行的事。许多学佛人在初学佛时,即使发了很坚固的誓愿,但若时间一久,或者是遇到了挫折、逆境、违缘,就忘
佛答时间:2024-08-18
1 佛教是教育,跟宗教没有抵触。佛法固然讲因果报应、固然劝善规过,但这不是主要的目标,主要目的是把宇宙人生真相为我们说明。如果把这个撇开,光讲因果报应、劝善规过,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2
那就是说,《华严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阶位的人不晓得有多少,没有一个不知道。你那不善的心、不善的行为这能见人吗?你不想见,他全知道。他看到你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0
《佛遗教经浅释》◎一九七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少免]楼驮虽说此语。众中皆悉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7
这样一想,你就没有脾气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世诸佛所有愿 菩提树下皆宣说一剎那中悉现前 汝可速诣如来所三世一切诸佛,所发种种的大愿海。佛在菩提树下,统统宣说出来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4
【真观清净观,广大智慧观,悲观及慈观,常愿常瞻仰。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暗,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初四句,是三业赞叹中的意业赞叹,即观音从意业上显示化度众生的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31
八、显益1、三十三身(圣身)【无尽意菩萨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方便之力,其事云何」?】前面的开头,是起问关于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和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29
这样戒邪YIN,天必佑之!随着自己对邪淫危害认识的不断加深,一路走来一直谨记着前辈们的告诫,要想戒掉邪淫必须要走在邪淫的对立面。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孝者得阳,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7-28
1 从前我在受戒的时候,我们的戒和尚,道源法师,跟我们讲了一个公案。佛门叫公案,一般人叫故事,是真的事实,不是假的。2 有一个出家人,往生的时候问大家:“你们有没有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19
我们从净土三经中,获悉西方有一尊伟大的阿弥陀佛,和那里有一个无比庄严、清净、美妙的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美妙,天下没有一个词儿足以用来形容它,它就如阿弥陀佛四十八
净土法门时间:2024-07-16
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在婚姻中,自己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真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有些可能只是小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些问题确实能够动摇自己婚姻的根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