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就是般若的思想,所说的道理都是在破相
任何一个佛教徒,有两部经他一定不可能没听过,
第一就是《金刚经》
第二就是《心经》
为什么它会流通得这么广?
第一、因为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得太好了。
翻译的简单扼要、直捷了当,辞达、理达,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
第二、《金刚经》就是般若的思想,我们在二十四小时的生活当中,都不能离开《金刚经》的思想。
离开《金刚经》的思想绝对烦恼。
因为《金刚经》所说的道理都是在“破相”。
“破相,破除”你执着的东西。
所以说听完《金刚经》的人,他会发现他的心的境界完全改变。
般若是诸佛之母
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一定要有般若思想,他才能够成道。
《金刚经》简单来说就是诸佛之母。
譬如说什么是般若呢?
所有的言说都不是般若。
因为般若无相,所有的言说都是虚妄。
般若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本性的作用,妙用
般若就是本性的妙有,就是智慧。
譬如问师父:要如何明心见性呢?
你现在就想:我要如何明心见性?
我起一念观照,那个已经离本性十万八千里了。
如果有人在打坐,每一天都在想:本性是什么东西?
用思惟意识去思惟,如是百千万亿劫,终不能了解般若是什么东西。
因为般若不是“意识”的东西,是意识除掉执着的东西。
凡是落入意识的东西,你继续推论,一定是累积的东西。产生数量的东西。
因为内在零的假设,一直变成一种累积性的东西。
而般若的东西是讲当体“的东西。本性 的东西。
当体 的东西。会入这个空性的东西。
它没有零,也没有一、也没有二、也没有三...
也没有一个我、也没有一个对方。
所以他在二十四小时中;也是我们的描述任何一个时空的交会点上,都是”空“。
无量无边的本性的妙有。
你要是问:师父!你教我如何明心见性。
如果我教你,那么所说出来的话,不是你自己契合的东西。
你用推论的,要来想象本性是什么东西。
已经离十万八千里了。
所以本性的东西又不能言说。
不说的话,众生又不懂。
要说又恐会落入文字的执着。
本性又不能用观照的,观照又错误,观照又落入能所
”有能观”及一个所观的东西。
所以我们在修行都是落入“能所”,因此整天活在痛苦、烦恼当中。
举一个例子来说,什么叫做智慧?
我这样讲了老半天,你也许还感受不出来,我现在来举例说明什么是智慧。
譬如说,人家一直要我们死,诽谤我们,没有智慧的人,他回去之后会很痛。
他会一直想:我明天要去好好的跟他沟通,他为什么要诽谤我?
为什么要让我死?我没有得罪他。
凡夫就一直想说:我要去解释给他听。
他现在就是认为说,有一个实在的外境要让他除掉,他才不会烦恼。
大彻大悟的人,境就是心,心就是境。你不动念,境对你没有作用的。
他误会你,不表示你落入因果,你不必负这个因果。
凡夫他就是没有智慧,所以他每一天都在解释,他的行为给别人听。
我确实不是这样,你要原谅我。
我不是这样,你不要误会我。
所以他的生命,就像在向别人诠释。
他的身口意一样会落入一种痛苦,所以他会祈求别人原谅他,祈求别人了解他。
明心见性的人不是这样,大彻大悟的人,他一定先改变自己。
他不想要改变别人,他彻彻底底的改变自己。
我彻底的改变我自己的理念,因为心境一如的东西。
心若不动,境界对你没有作用。
所以经般若回归到最后,就是唯心的东西,就是说我们心地上的东西。
心若是彻彻底底的觉悟,他每一天都在改变他的本性。
改变他的本性,让他具足定力,到最后进入绝对的东西。
所以大彻大悟的人,他只想改变自己。
他认为他是凡夫,他不会去干涉别人。
也从来不带给众生困扰。
什么叫做明心见性?什么叫做大彻大悟?
不论你对他如何的攻击、伤害,他就是对你那么样的欢喜。
因为他已经得到真正的生命了,他不缺少什么?就本来具足。
他已经不欠缺任何东西了,他也不会奢望你对他怎么好。
他也不需要什么金钱。
他也不需要你赞叹他。
他的本来面目就是不缺一法,本来具足,为什么呢?
拥有般若!
这个般若就是我们的本来的金钱,一切的东西,我本来具足一切智慧。
你奈我何呢?
你是能如何呢?对不对?
你能奈他怎样?
他如如不动,对他没有作用。
这些境界,他痛苦也是这样过,
就算给他好几亿,他也是这样子过。
你每天诽谤他,他也是这样子过。
你每天赞叹他,他也是这样子过,为什么?
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相都是空性的东西。
所以说,若说佛有来有去,即不明佛所说义。
你认为佛有来有去,你根本就不了解佛所说的真义。
那一天那位比丘尼来,她就来到这里,来向师父求忏悔。说她犯过错,
她说:我的业障很重!
我说:你业障拿出来,我帮你秤秤有多重。
无言以对!
你拿出来啊、拿出来啊!
所以业障只有一个字,执着叫做业障,是不是?
放不下叫做业障,是不是这样?
她说她有犯过错,她出来之后,不知道要怎么回去。
我说:那一个没有犯过错?又不是圣人。对不对?好好改过就好了。
所以没有般若思想、没有智慧,她就感到很困扰。
她虽然剃发出家了,但是还是很困扰、她很痛苦,一直祈求别人原谅她。
别人不原谅她,她就很难过、很痛苦,困扰。
到处跋山涉水,希望别人原谅她、谅解她,她有犯错。
我说:什么叫做明心见性?
不高傲也不自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但是不是无耻。
现在听师父讲这几句话,哦!赞赞赞!这实在是赞。
没听过这么好的道理,很好啊!对不对?几句话而已。
就把所有心地功夫跟你讲完了。
所以我才说,会用的就是那么一点点东西。
而不是搞了老半天还摆不平,就是没有回归到自性的东西。
境不重要,随缘
心是最重要的,般若为诸佛之母
般若从那里来?
从心来、从心来。
怎么样能保持你的清净心?我觉得有一个好方法,止语,就像我刚才说的,少说、不说、无话可说,止语。我老伴在家经常跟我止语。他什么时候止语?犯错误了,说错话了,办错事了
素食健康时间:2025-02-02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每个人都想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生活富有、子孙成才,为此我们想出很多很多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这就好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无数的问题就生出无数的方法。而真正的大智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0
“五、解脱者的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解脱的声闻圣者,偏重禅味,而漠视外界。他们的生活态度是淡泊自足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们的内心充实,而外表好象贫乏清苦。”早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追求本心,回归淳朴,这样极简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转载自作者:日本二三事日本人的收纳技术,在极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能够把日子过得如诗一般酣畅舒爽,大概也只
金玉良言时间:2024-12-31
沉香,是沉埋千年的山中传奇,久经淬炼而终成正果。沉香结香不易,而能达到的极品者,则更是少之又少,珍贵难寻。那么好沉香要具备哪些条件呢?1、看造型国人在审美上更注
沉香收藏时间:2024-12-26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布施的重点是指要自然生起给予的心,而不是指外在所给予的东西。戒律即是要能够守规矩。就好像在座有很多学生,学生们在学校守持校规,而在家的善男信女们尽到自己的责任,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对话如月草堂徐楚峰 揭秘沉香与生活沉香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而大多数人只知沉香价格高昂,并不了解沉香背后的历史文化。近日,如月草堂香道文化的创始人徐楚峰接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14
几年前,第一次看同修们推荐《僧伽吒经》。当时就好奇地浏览了一下,因为经中开头,用很长的篇幅,说读诵抄写此经的福德,如何如何不可思议。满脑子科学逻辑的我看完后狐疑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1
宋明一大雅沉香在文化中实属大端。宋明士人以焚香为常事,燕居而求幽玄霞举,沉香是不可或缺之物。既有刘克庄所谓沉水一铢消永昼,蠹书数叶伴残更,更 有曾几《东轩小室即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上师教言集:并非我有神通,不过我确实可以通过一个人说话做事等各方面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佛陀也曾说过,有烟之处必有火。想知道自己前世是什么,只要看看今生过得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刘余莉教授主讲 2014年10月13日 讲于 澳大利亚在《群书治要贾子》上有这样一段话:夫民者,至贱而不可简也,至愚而不可欺也。故自古而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香道讲究静观不语需要人们随着袅袅升起的轻烟静静地感悟其中的人生道理古人焚香是为了享受高雅也是宫廷贵族们显示身份的象征而在现代喧闹的都市生活中也需要这种动中求静的
香道道具时间:2024-10-21
贾宁燕老师是国家一级茶艺师,著名香文化推动者,香道课讲师。她和著名的茶艺大师乔木森老师学习香道多年。为什么香道课要让茶艺老师来教呢?慢与静,是品茶与品香的共需。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17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若能闻这个顿教,即刻就开悟,不执着,不去向外驰求。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没有善根、善根浅薄的人,听见以心印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顿教的法门。就比方草木一样,这根性小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30
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坚在论坛中提出: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而生活禅直接目的就是使平凡的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人间佛教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既是中国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与光大,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新传统的建构。其中,净慧长老于1993年提出的生活禅信仰理念及其20年来的刻苦实践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从古到今,很多艺术家都将参禅打坐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训练,因为禅意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禅家认为,心与宇宙合一,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展现心境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0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二、如何开悟?古来能证悟的高僧大德很多,开悟的方法更是千奇百样,其中有不少是看到自然界更递兴衰的现象而开悟的。譬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并且做了一首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8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我们在人生中如果有了烦恼,生起猛烈的贪嗔之心,此时应该如何对治呢?佛教中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和智慧。我们身体上的疾病,可以到医院去治疗,而心里的这些疾病,就需要借助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4-08-09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实生活条件中的具体表现,它默契了人间佛教思想,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茶道是
行业资讯时间:2024-08-08
达真堪布:生活是种修行佛法是种活法,生活是种修行。学佛修行能让人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我们明理了,心里就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02
朋友要和自己分手应该怎么办?相信这是每一个恋爱过的男生都会遇到的问题。恋爱中,两个人度过了热恋时期,相处中的问题也会慢慢开始出现。分手也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2
生死是每个人都要去面对的自然规律。中国文化对于生与死的态度,自古以来真的是太沉重了,太不应该,也有些太落泊、太悲观了。世事本来无常,这些不必要的想法无形之中在每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12
爱情有时候想一阵风,如果你不小心错过了就是错过了,看不见也追不上。爱情还有时候还像一坛酒,你放的越久,他就有可能是香飘四溢。而挽回就要像就一样,不仅要慢慢的来,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0
在婚姻中,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事情等着你解决。但是时间久了很多人会对于结局问题开始厌烦,夫妻之间的感情就会被这些问题一次又一次的撞击伤害。当婚姻与到感情危机的时候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0
明心见性禅宗说:明心见性,但是如果你连自己的心都不明白,你会见性吗?因此,真正的修行人是很注重打坐的,其主要的原因就是要让他的心静下来,有了“静”的基础,他才能看着念,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7
人世间的爱情在进退不果的情况下非常容易使人产生出诸多困扰,因此很多人求助,不过和合术怎么做?和合术效果怎么样?和合术怎么做?和合术主要是用于解决感情迷惑和烦恼等问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4
现在这个社会上离婚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于是很多女人都将会面临老女再嫁这个问题,那么二婚的女人会怎么样呢?在当今这个社会上,二婚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但是当女人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4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原来的低矮房屋,转变为现在高大直立的现代楼房了,房屋模样的变化,风水的本质确实不便的,风水是一种磁场能量,与古代风水查看方式不同,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三、从死后的处理说到死亡的观念生死事大,世界各地因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于死后的葬仪也各自相异。在尸身的处理上,有土葬、火葬、海葬、天葬、立葬……等不同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01
与祖师同行 拾 体证生活禅 禅宗祖庭中轴线在四祖寺接待来来往往客人的时候,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客人们总是希望同时到五祖寺看看。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奇特,黄梅这个地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6
钱穆先生:明心见性,明哪般心?见哪般性?禅宗故事里有一件很有名的公案说:百丈怀海大师侍马祖行次,见一群野鸭飞过。祖曰:“是什么?”师曰:“野鸭子。”祖曰:“甚处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6-26
在生活中善于用心就是修行如瑞法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佛在世的时候,印度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那个地方的人,生性比较好斗,所以人们都不敢去那里去弘法。那里,久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2
古代的人们,遇到嫁娶、出行、开市、动土、祭祀等事情的时候,都需要选一个好日子,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为了趋吉避凶。古代的行军打仗是很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的结合,这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8
择吉日吉时习俗是中国一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其根本就是寻找用事活动的适宜时空点,能充分把握天时、地利、人和之间的和谐关系,从而达到趋吉避凶、吉祥如意的结果。那生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8
说起道教音乐,可能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一些法事上面的乐曲,其实那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道教音乐还包括了一些戏曲当中所用到的。有的人喜欢听戏,多听道教音乐也可以修养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6
我们都知道,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地方习俗,而很多都是经过历时的演变而来的,而道家的一些习俗对于人们的生活还是有着很大的影响的,比如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都会祭拜先人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5
问:阿弥陀佛,师父吉祥,有一个问题请师父慈悲开示,在家居士持戒很难,生活中有时是避免不了犯戒,比如家里种了玉米长虫子,不打药就没有收成了,打药就杀生,在家居士怎
佛答时间: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