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
华方田
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倡和积极追求的修行理念,也是迈入新世纪的现代人应当倡导的一种生活理念。
觉悟与奉献,完整地说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河北柏林寺所确立的生活禅的宗旨。生活禅以此为宗旨的目的是想本着契理契机的原则,强调佛教要以社会人生为本位,以利他为途径,以解脱为归宿,提倡积极地关怀社会、人生和大众,积极地承担责任和义务。突出的是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这样一种修行理念。在这里,我无意为谁做宣传做广告,我只是觉得,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种修行理念不仅契合佛陀的本怀和佛法的精神,也就是契理,而且特别契合现代人之机。对处于新世纪之初的现代人来说,这种理念可以帮助我们净化那饱受物欲困扰而烦燥不安的心灵,可以帮助我们找寻那日渐失落的自我,在对佛法的觉悟中,健全人格,完善人生,自觉自度;在对大众的奉献中,增进智慧,利益社会,觉他度人。
一、觉悟与奉献是契合佛陀本怀和佛法精神的修行理念
佛教与佛法,顾名思义,就是佛陀所悟与所传的教法。佛陀,又可简称为佛,是梵文Buddha的音译,意译为觉者,即彻底地觉悟了真理的人。虽然在佛教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佛这一名词的含义有不同的解释,但一般认为,佛即觉者包含了三方面的意义:一是自觉,又称正觉,指自己得到了对宇宙人生的正确觉悟;二是觉他,又称等觉或正遍觉,是指不但自己觉悟了宇宙人生的真实,而且还要将所证悟的真理向一切众生宣讲出来,让众生都能和他一样达到觉悟。三是觉行圆满,又称无上觉,是指这种觉悟是最高的、最圆满的。可以看出,佛这一词所具有的这三方面的意义,就已经包含了觉悟人生与奉献人生的意思,自觉与觉行圆满是对人生真实的圆满觉悟,即觉悟人生;而觉他即普度众生,兴慈运悲,也就是奉献人生。这两方面的完美结合,相辅相成,构成了佛(觉者)这一概念的基本内容。
原始佛教的理论核心是四谛说和三法印说,此二种学说一直是大小乘佛教的理论枢纽,是全体佛法的根本原则。从这两种根本的佛教理论中,我们也可以追寻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一修行理念的原初形态和本来涵义。
原始佛教的核心是阐发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即佛教的人生观。佛陀所宣讲的苦、集、灭、道四种真谛,就是围绕着人生问题而展开的。其中,苦、集二谛是对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做出的佛教独特的判断,认为生命的本质是苦,并探寻导致人生痛苦的原因;灭、道二谛所昭示的是生命价值的终极追求,以及解除痛苦、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和方法。佛陀宣讲四谛的目的,是为了让众生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最终达到解脱。认识到现实人生的痛苦本质,不被暂时的、虚幻的快乐所迷惑,这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点,也是人生觉悟的第一步。人生烦恼和痛苦的根源是什么?佛教认为,人的生活和生命不是决定于天神的意志,也不是命中注定不可改变,更不是无缘无故的,而决定于人自身,是人自己造业,自己受报。佛教认为,人生烦恼和痛苦的总根源是无明,也就是对人生真实的愚痴无知。认识了产生痛苦的根源在于自身的无明,而不是外在的别的什么,这是人生觉悟的第二步。既然人生痛苦的根源是不认识人生的真实,那么,觉悟真理,消除无明,就能从根本上灭除烦恼和痛苦,这就是佛教所揭示的人生的最高理想境界涅槃。涅槃的最初意义就是寂灭,意译为灭度或圆寂。灭度是指灭尽烦恼痛苦,灭除生死因果;圆寂是指功德圆满,寂静不坏。因此,佛教所谓的灭不是消极的死亡,它虽然包含有肉体死亡的意义,但绝对不等于死,因为在佛教看来,死亡不是最终的解脱,它只是因果流转的一个环节。涅槃作为佛教的终极解脱的境界,所灭除的是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而且,要达到这一解脱境界,就要彻底地体认人生的真实,彻底地觉悟真理,觉悟的真理越多,烦恼和痛苦就越少,彻底觉悟了人生的真实,也就完全地消除了烦恼和痛苦,达到了涅槃,这是人生觉悟的最终境界。道谛是指引导众生灭除痛苦、证得涅槃的正确道路和方法。原始佛教认为,觉悟成佛的途径有很多,共有所谓七科三十七道品,其中最重要的是八正道,即八种正确的成佛途径。道谛所强调的是在思想和行为两方面都按照佛教的道德价值要求去做,这种道德观的主要原则是去恶修善,防止和消除恶的思想和行为,发扬和保持善的思想和行为。而区别善恶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益于解脱,是否有益于对人生真实的认识,是否有益于自己和他人。在原始佛教中,觉悟和解脱虽然主要侧重于自我的身心,但是,关心民众疾苦和社会安定,自正身心,帮助别人,化世导俗,一直是佛教修持的正道,佛法的正旨。只有在对社会和众生的无私奉献中,勤勉精进,永不懈怠,才能断除烦恼,增长智慧,并最终达至觉悟。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原始佛教的三个重要命题,被称为三法印。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和现象皆是因缘而有,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没有常住不变的自性。人生之所以充满烦恼和痛苦,就是因为不懂得无常、无我的道理,而产生常见和我见。因为有常见和我见,众生就会随时随地执着于人我和法我,从而产生分别妄想,贪爱求取,以至于你争我夺,纷乱不休。相反,如果明了了无常、无我之理,就必然会减少乃至消除对虚幻的自我和无常的外界事物的贪爱执着,这样,烦恼和痛苦就会随之消解,达到人生觉悟的最高境界涅槃寂静。
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修行理念在大乘佛教那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就是自觉觉他,自利利人。自觉自利是指自己对人生真实的体认和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即自己的觉悟与解脱,也就是觉悟人生;觉他利人是指不仅要使一切众生实现对人生真实的觉悟,解脱烦恼与痛苦,达到对生命的终极完善与超越,而且在世俗的生活中,也要无私地帮助别人,使之获得幸福与快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奉献人生。自觉与觉他,或者说觉悟人生与奉献人生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要达到生命的自觉,独善其身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在对一切众生的关怀与同情中,在对他人和社会的不断奉献中才能实现,而一旦真正觉悟了人生的真谛,就必然会去无私地奉献人生。自觉自利还是觉他利人的必要前提和准备,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对佛法真谛的觉悟,才有能力去普度众生,利乐有情。反之亦然,觉他利人,奉献人生是觉悟人生的必然要求,也是自身觉悟的一部分,真正觉悟了人生,就必然会去奉献人生。
在修行实践方面,大乘佛教提倡四摄、六度的菩萨行,强调的是平等慈悲,自利利他,把自身的觉悟和众生的觉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是主张通过自我的修持,自我的心灵自觉和道德完善,在持之以恒的精进努力中,求得自己和一切有情的共同觉悟,同登涅槃之彼岸。大家知道,所谓菩萨,意译就是觉有情、道众生,其主要特点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这也正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在佛教的理想境界方面,大乘佛教对涅槃概念给予了新的解说,突出了世间和出世间的联系和对众生的关切,强调了觉悟人生和奉献人生之间二而不二的关系。大乘中观学派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因而是没有自性的,没有自性也就是空。与此相应,众生所追求的终极目标就是体认诸法的究竟实相,这就是所谓的实相涅槃。世间万法的实相就是毕竟空性,而对诸法实相的体悟和把握,则是涅槃的主要内容,因此,从实相的角度说,世间与涅槃是统一的,正如龙树所说的涅槃与世间,无有少分别,世间与涅槃,亦无少分别。既然世间与涅槃一体不二,对世间真实的认识就是对涅槃境界的追求,然而,世间无限,众生无尽,这就决定了我们对诸法实相的证悟和对涅槃境界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的,任何生命个体的存在也是与社会群体的存在相统一的,离开了群体和社会,不可能有纯个体的存在,因此,个体生命的真正完善和永恒也必须与全人类的普遍完善结合起来。表现在对涅槃境界的追求上,我们固然要自己发大誓愿,要实现自身的觉悟,即所谓的上求佛道,还要立志普度众生,众生未度,誓不成佛,即所谓的下化众生。这也就是大乘佛教所说的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以大悲故,不住涅槃,即无住涅槃的境界。
二、觉悟与奉献是应时契机的生活理念。
今天,我们已经踏入了二十一世纪的门槛,经历了二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佛教又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佛教怎样适应新的社会形势,怎样满足现代人的精神需求,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我认为,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不仅是契合佛陀本怀和佛法精神的修行理念,是佛法中亘古不变之理,同时,它也是适应现代社会人生需求应时契机的生活理念。
人间佛教的思想经太虚法师、印顺法师及赵朴初居士等人的倡导而深入人心,成为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一大亮点。人间佛教的主要特点是以社会人生为本位,关注现实社会的进步,人类道德水平的提高和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可以说,人间佛教的思想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佛教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发。实际上,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理念与人间佛教的宗旨是一致的,是实践人间佛教的有意尝试,是为了纠正佛教与现实社会疏离、过分强调出世和个人解脱的消极状态,将佛教重新拉回到活生生的现实之中,凸现佛教积极、活泼、开放、应机的精神。
佛教要适应新世纪的社会人生,佛教的理念就必须适合出家僧侣和在家信众的双重需要。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就是这样一种如理契机的佛教理念。它既适应于出家僧侣,是一种如理如法的修行理念,表现在日常修习中,发菩提心,上求佛道,增长智慧,自修自度,觉悟人生;发慈悲心,下化众生,广修六度、四摄,奉献人生。它也适应于广大的在家信众,是一种应时契机的生活理念。当然,作为一种生活理念,觉悟和奉献可以有更广泛的含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摆正自我和他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就是对人生的觉悟;遵纪守法,努力工作,服务社会,利益大众,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多做贡献,就是奉献人生。
提倡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活理念,可以促进社会的道德完善,健全人格,克服自我中心、人际关系冷漠、精神空虚、物欲膨胀等社会问题,成为医治现代社会和人生疾病的一副良药。现阶段的中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竞争机制的建立为更多的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促进了人才的流动和合理配置,但是,许多负面的、不健康的东西也随之而来,有的人沉溺于物欲而沦为物欲的奴隶,为满足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甚至违法乱纪,危害社会;有的人只关心自己的小家庭,对社会和他人漠不关心;有的则精神空虚,没有理想,没有追求,甚至善恶不辨,是非不分。这些现象的产生固然有许多的客观原因,但是最终根源还在我们自身,是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是我们对自我和群体、个人和社会、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等关系的认识出了偏差,也就是没有觉悟真理。只要我们转变这种错误的认识,认清自我的本来面目,一切偏执妄想、烦恼痛苦就必然会离己而去,使自己成为一个身心健康、关心他人和社会、热爱公益事业、幸福快乐的人。这样的人生就是在对社会的不断奉献中渐趋觉悟的人生,是现实的、当下的、活生生的人生。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鼠与佛教也是“缘分不浅”!在汉语文化中,老鼠往往代表着负面的意蕴,比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是多么厌恶和痛恨;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3
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虽然自己修得不好,但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念《普贤行愿品》。希望道友们今后也要坚持念《普贤行愿品》。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借助共修的
文殊花开时间:2024-10-02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坚在论坛中提出: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而生活禅直接目的就是使平凡的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昆明春节期间哪里好玩?据悉,位于官渡六甲的宝华寺将举办丁酉年新春祈福系列活动,为民众奉上礼佛、祈福、迎祥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典。历史上的宝华寺就是老昆明春节佛教和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作问世,但观点并不一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严耀中[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30-37页--------------------------------------------------------------------------------【作者简介】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佛教学第三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有长达150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大阶段。第一节部派佛教在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之后,佛教僧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我们初信佛的人有什么毛病呢?太贪心,贪大,贪多。看着《普门品》,你就念《普门品》了。一看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也好,也念。《金刚经》也好,我要生极乐世界,又念《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德东近日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应科学理解佛教的特质与现代价值》的主题演讲。会后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进一步解释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6
“信佛就是指信你自己的心”,但这个心,应是清净不染心,不是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指信自己的心,也就是自皈依。‘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导读△△去年10月,东山岭迎来了每年的旅游旺季,随着纷沓而来的游客一起到来的,还有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对景区的视察工作,陈主任对景区的变化和佛教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太虚判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哲学系韩焕忠引言中国佛教的判教,或称教判、教相、教相判释等,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将佛教的各种说法判定高下浅深和先后次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5
佛教的现代价值(上)肖永明佛教,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提供了一种解决之道,成为了众多人群的精神信仰,沿续两千五百多年,至今已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这,充分显现了佛教之于人类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佛教文化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3
浅析佛教“空门”的真实义刘元春一般人常讲,皈依佛教是“度人空门”,从此便是“五大皆空”了。但这其中不乏调侃甚至误解,认为是空无所有了,实际有否定一切,消极逃避现实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2
栖霞山酝酿打造国际知名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南报网讯(记者 李子俊)未来的栖霞山,有望成为南京佛教文化的新地标,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胜地。记者日前从相关部门获悉,根据最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2
佛教教育中的独立人格 究竟包含什么内容?人格一词按《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指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但其中的特质模式要作出界定,因为这一概念很像被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1
一独立人格的培养,应是佛教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这既是佛教教义中的应有之义,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格的要求。从佛教的教义看,大乘佛教主张众生本性平等,众生与佛平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1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人间佛教近几十年来的发展,既是中国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与光大,同时也是当代中国人间佛教新传统的建构。其中,净慧长老于1993年提出的生活禅信仰理念及其20年来的刻苦实践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佛教信仰合法性质疑——从少林寺接管昆明四座寺庙谈起李向平在中国当代宗教之中,佛教可谓是最能得益于改革开放者也。官方放心,社会热心,信众倾心,僧人开心。旅游、庙会、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0
从古到今,很多艺术家都将参禅打坐作为一种特殊的创作训练,因为禅意通常能给人带来参透人生的智慧。禅家认为,心与宇宙合一,人回归自然之后的艺术创作,才能真正展现心境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0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关于弥勒菩萨与弥勒净土的倡行,已渐受关注,大抵来自太虚大师执议人生佛教有关,尤其在弥勒菩萨乃是当来下生弥勒尊佛的忆念中,现在兜率陀天内院为补处菩萨,为本师释迦牟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中华汉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里,不断吸收外来民族的营养,不断地在融会中壮大自己。历史证明,吸收外来文化最多、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文化了。佛教文化的输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8
生活中的佛教蕅益大师的九华山胜缘智旭(15991655)大师,字蕅益,是明末清初高僧,后人尊为净土宗九祖。大师一生淹贯内外典籍,著作等身,严净毗尼,极阐净土。大师与九华山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据中国 (记者王茜 姚浩然)报道,近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黄寺论坛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顺利闭幕。本届论坛以从寺庙建筑看佛教中国化为主题,35位参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16
十方,为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佛教主张十方有无数世界及净土,称为十方世界、十方法界、十方净土、十方刹等。又
佛答时间:2024-09-13
今年五月四日,我们迎来了五四运动八十周年的纪念日。五四运动作为一场政治运动,无疑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而作为一场文化运动,则是对于传统中国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怎样调试佛教与经济世俗性的平衡?周齐斋田是寺院的一个基本生资来源,不过,并非佛教寺院经济的唯一内容和形式。曾几何时,佛教寺院还被允许从事一些商业经营。尤其是"长生库"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9
鸡足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09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后记当我加上了这部书的最后一个句点,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时,一种解脱之感不觉油然而生。早在大学时代,因业师杨廷福教授和苏渊雷教授的启蒙,使我对佛教产生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8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今西安)。庆亲王闻虚云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请虚云老和尚伴驾西行,以保平安。当时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7
达真堪布:不取舍因果,哪里还有修行呢?只有佛法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佛讲出了三世因果的道理,通过这些因果关系,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前世不修今生苦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06
文革时,一女被剃了阴阳头,公众批斗,当众羞辱,该女是一位有身份的人,虽学佛多年,但还是难忍如此大辱,当时死的念头都有了。禅门大师贾题韬当时递一纸条,该女豁然开朗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6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个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5
黄檗禅师自幼便出家为僧,有一次他游天台山时,碰到一个举止奇怪的同参,两人谈笑,一如故人。当他们走到一条小溪前面时,正好溪水暴涨,那个同参叫黄檗一起渡河,黄檗便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5
香与佛教养生一、 香为佛使香在梵语中称健达。古印度传说中有香神,即“乾闼婆”,不食酒肉,唯求香味为食,以资阴身,又自阴身出香,古名香神。以后被引为佛教护法的八部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9-05
主讲:楼宇烈先生主题: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时间:2006年11月4日上午地点:昌平随园国学会所主持人傅桦: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优雅别致的随园,来到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常想睡觉就是业障,如何克服?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为什么好睡眠呢?就因为饮食不调。或者是吃得很多,就生出一种食困,吃完东西就想要睡觉。你若是把饮食调得恰到好处,吃东西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2
修行三秘诀若不能谦虚忍让,不肯承认自己的过错,就会有很多障碍。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修行不可各处卖修行,卖广告;一卖修行,就会着魔。有些修行人是诸佛来护持,有的是菩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想要影响其他人生一种信心,自己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行持佛法,所谓“依教修行”,依佛所说的教法去修行。这个修行,我们知道一点就修行一点,知道多少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