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在过了42岁的生日之后,一方面生活逐渐稳定了,另一方面,孩子也大了(读高中寄宿),便有了比较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我开始思考人生。古人不是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吗?为什么我一放下身上的担子,反而觉得空虚呢?
我的人生已过大半,想想在古代,能过60岁已属长寿的老人,算一下我只差10几年就60了,如果身体状态很好,活个80多,也非常了不起了,有一种被黄土填埋了半截的感觉。众生怕死,我也难以免俗,想到这里不由心里一惊。再想想,我这辈子难道就这样为衣食住行日日在奔忙中度过吗?孩子大了,我也老了,原来急盼孩子长大的心情,开始忐忑起来。
因为当时没有学佛,孩子高考结束后,我曾为如何让自己在有生之年过得有意义进行了“思考”,并“积极”地付之于行动。我当时认为首先要在物质上,从吃喝玩乐,交友、旅行、保养色身、美容等各方面去尽量满足自己,在精神上要拥有身边人满满的关爱,这样才不枉此生。
一直以来我对财富方面的福报还是知足的,不是很富裕,但可以满足自己物质上的需求。可是精神上的需求,却因要依赖身边人做出回应才能满足,但我以前忙于财富的积累,在情感关系的维持上根本没花过精力,加上平时慢心又重,前世可能又没有修到多少福报,哪里能得到满满的爱?人都是相互的,自己未曾用心了解别人和爱护别人,别人哪会给你相应的回报?没有种下爱的因缘,哪来爱的果实?因此不满及报怨的情绪常常来光顾。我没有因缘因果的正见,又在贪心的引导下,造下了种种不善业,带来了种种果报,在积极追求世俗享乐的过程中,我依旧很烦恼。
记得当时,我痛苦的时候就到寺庙的大雄宝殿里拜佛,亲近善知识。每当我受到伤害时,唯一的办法就是到寺院的大雄宝殿,找个角落坐着,庙堂上诸佛菩萨慈悲的相貌和头顶上庙堂的屋盖给了我满满的安全感和宁静感。那时我想,这世间也不止我一个人受到痛苦的折磨,把精神寄托在这里也是很好的。觉得有三宝住世,方能有这种地方可来,也深深地感恩三宝,让世间多少像我这种痛苦的人有了避难所,所以也很希望正法永住。如果没有三宝,这世上还不知道要出现多少不幸的事件,让多少痛苦的人活不下去,又会因此而多出多少充满怨气的人群。
在错误的世界观指导下进行的生活,结果一定是痛苦的。其实当时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生命真相,没有信仰所致。学了这课,我知道我们的生命有迷惑烦恼的层面,同时还有觉醒的层面,前者充满痛苦,后者充满自由和快乐,只有通过学佛才能通达自由快乐。
自加入三级修学以来,我晚上经常坐在窗前,亮灯学习,闻思法义。每周一课就是一本小丛书,要学习的内容不少,经常学到11点多。同一小区的人晚回时,路过我家楼下,看见我还在灯下学习就问我,这么用功在做什么,我说在学习佛法。没学佛以前,除了工作加班之外,我何曾这么努力过?从中应该可以看到一个佛教徒(如果现在我称得上是佛教徒的话)是积极还是消极了。当我积极修学佛法,积极地用佛法正见改造自己的生命,而且是自觉自愿地去做时,我意识到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就像吃饭只有自己吃才能自己饱。我要为自己能有自由快乐的生命而精进修学。
一直以来,我眼中的佛教是消极悲观、逃避现实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文学作品、影视作品里得到的这种印象,以为佛教就是让人把世间的不幸看开、看淡。而且佛教常常提到人生是空、苦、无常,进入三级修学以后,我知道佛教里所说的“苦”,是指生命因为迷惑烦恼而苦,觉醒的生命是自由快乐的。
进班学佛前,我对生活的各种不如意感到很悲观。很多事情总是往坏处想,不知道无常,以为不好不顺就永远这样了。我认为,人的一生是为了维持生计,积累财富,为自己失去劳动力之后的老年生活做准备,也为下一代的娶妻生子做财富积累。平时各种业务再难再累也都会接下来,各种加班,一年又一年过得飞快,一下子我的大半辈子就过去了,自己还能活多少年都不知道。用这样世俗的眼光去看世界、看人生,我充满了烦恼和无趣。家庭里姐妹兄弟的孩子相继结婚生子,我觉得才当了姨姨、姑姑,没多久怎么又当了姨婆、姑婆,这辈份越来越大。周围的小女孩原来还是小不点,在读小学,没几年就长成大姑娘了,不久又抱上了她的孩子。这多像果树开花结果一样,一茬又一茬。但果树开花结果成熟得也太快了,花期如此之短,人的青春年少也如此之短。
我学佛以后知道生命是有轮回的,是有长度和深度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我觉醒的能力之后,就不再悲观了。但人总是要死的,看着晚辈们娶妻生子,自己一天比一天老,体力精力一年不如一年,皮肤渐渐失去光泽、失去弹性,每过一天,无不是走向衰老,总有一天自己会死的。但人死了又会到哪里去呢?我根本没做好准备。自己的生命还充满迷惑烦恼,又造过许多不善业,忏悔都还没忏悔清楚,很多不好的习惯也还没改好,性格上不圆满,有缺陷,仍是个有漏的生命。
所以不能过度乐观,要精进修学,无量无边的众生也处于迷惑烦恼之中,也需要去救度,自己都还没有学好,去度众生也还只是个愿望,想到这里更觉得任重道远,需要披甲精进地修学。但愿自己能早日通达自由快乐的境界。
法眼文益禅师初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邪YIN并没有使我快乐今天(农历六月十九),是菩萨成道日,本是一个法喜充满,应该诵经祈福,为自己消除业障的日子,而我却一念之差犯了邪淫。本已经戒色五十天,却又因为一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1-28
“贪求深空”,毛病在贪求上什么叫“深空”?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汝当先觉,不入轮回”:阿难哪!你应该先先地觉悟,不入这个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佛法的疑心与信心梦参老和尚..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2007年8月9日在北京佛教居士林开示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光典礼。法尊法师是我的亲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向他问道的人虽多,可惜很少人能够契入,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又有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1
佛法与报恩报恩,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感恩思想。佛教的教义精神和实践内容都非常强调这一思想。我们的早晚课诵,乃至每一堂佛事结束的时候,都有报恩的内容,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来宝岛一年,对于佛教的近代作品,读了不少,而最使我同情的,引起非常感想的,是这样的一句:「我们应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绝对的正确!「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上师教言集: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就不漂亮,不健康,很难看?为什么没有福报,怎么努力也挣不到钱?而有的人生下来就漂亮,健康,人见人爱?不是没有原因,有原因的。短短一天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3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药师法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为息灾﹑除病﹑延命等目的所修的法门。其中﹐天台密教则以七佛药师为本尊﹐故谓为“七佛药师法”。药师净土药师净土(净琉璃世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先吃饱再闻法最大的苦痛和最上的快乐15~7饥为难受病业为最大苦如是如实知涅槃最上乐佛陀在阿拉维村时,有一天看到一个穷人正在寻找走失的公牛。这时村子的人已经开始要供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前言佛教,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宗教,因为它不仅不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而且根本是无神论的。佛教是佛陀的教诲,一定要说它是宗教,也只是意味着它有所宗(宗旨)有所教(教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将谈斯旨,须先声明者二事。一、凡学各有其学之相貌,如一般人有一般人之面貌,瘦者、肥者、白者、黑者不一而足,今欲认识其人。则只认明其人之为白、为黑、为肥、为瘦而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 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声闻乘: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缘觉乘: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0-11
黑龙江大庆市佛教协会举办第二届学习佛法交流会交流会现场法喜充满2012年7月14日至15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佛教协会第二届学习佛法交流会在大庆市净觉寺隆重举行。大庆市佛教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0
前言根源于佛陀自觉的佛法,自印度南北分传,为了有益于人心,为了解决世间的苦痛,法门竞出:或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或说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或说不净观是甘露门;或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无论谁学佛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辩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9
佛法在世间(三则)刘先和一、善良与慈悲我长久以来总是认为,善良就是慈悲,慈悲就等于善良。从对妻子的观察中我才得知,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妻子心地很善良,极富有同情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自古以来,信佛的人很多,而成佛的人很少。仔细检讨一下,不是佛法不灵,而是信佛的人动机不纯。绝大多数人,名义上在学佛,而潜意识里却只想求佛——求佛菩萨保佑我逢凶化
佛答时间:2024-09-04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是我闻”,在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想要影响其他人生一种信心,自己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行持佛法,所谓“依教修行”,依佛所说的教法去修行。这个修行,我们知道一点就修行一点,知道多少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31
什么叫灵验?古人有句话说,「诚则灵」。法门,《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这个人念得灵,那个人念得不灵?不是法门的问题,是诚敬心的问题。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0
飘雪的日子,让心自由的行走文 香染小榭 编辑tilliely 雪一直下,犹如六月的落花。当第一瓣晶莹,撩起寒梅淡淡地香,心也飘然,借着翩翩若舞的精灵,涂抹自己的心情。 ——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正念获得动力(MINDFULNESS GAINS MOMENTUM) 德加尼亚尊者 Ashin Tejaniya当你对于正念练习还是新手的时候,你不得不经常提醒自己保持觉察。开始的时候,你对于意识到失去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9
不以凡夫衡量佛法至尊上师达真堪布仁波切致佛子们的一封信(连载一)各位佛子大家好: 随喜你们为了父母众生的解脱而精进修行的功德! 随喜你们在各自的生活与工作中为父母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8-29
基本佛法 3布施供养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布施是以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施与他人,这是舍与的思念(cetanā),在执行时能消除对布施物的执著,在业报上是能获得财富。布施能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轮回真实案例:毁谤佛法后世成哑女自从看了邓老师网站上的有关催眠案例后,心里非常激动,一直想联系邓老师,凑巧的是邓老师刚好有空,我便匆匆的赶到邓老师的工作室。第一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佛、圣对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把快乐给了我们,我们跟他学就会很快乐。这个快乐,与地位不相干,与财富不相干,不是说有钱、有高地位就会快乐,不是的。孔子没有地位,孔子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7
现在的人到寺院,烧烧香、拜拜佛,保佑我发财,保佑我开智慧,你说佛怎么这么倒霉啊?佛就是干这个的?愚痴到了极处了!我们现在做到的话,当下就是了。烧香,烧这么一个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顶果钦哲仁波切:佛法,修行重于传授和讨论在过去许多生世中,我们曾经历各种状况,曾经富裕,曾经被敌人战胜,失去一切。我们曾享尽天道的欢娱,也曾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14
佛法本来就是教育,是一门学问。我们通过学习,来认识宇宙间的真理,正确地生活,希望生活得更美好,这是佛真实的含义。不是说,我一定要上西方,一定啥活儿都不干,就念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1 佛教是教育,跟宗教没有抵触。佛法固然讲因果报应、固然劝善规过,但这不是主要的目标,主要目的是把宇宙人生真相为我们说明。如果把这个撇开,光讲因果报应、劝善规过,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