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我们信仰佛教,皈依三宝,皈依后怎么去做?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皈依之后就正式进入佛门了。没皈依之前吃素念佛,烧香拜佛,皈依过之后呢,正式成为三宝弟子了——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正式成为佛教徒了。怎么样做好佛教徒?要修十善业,要遵守佛的教导,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坏事不要去做,多做好事,好事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
二、十善要义
第一,不杀生。为什么不杀生呢?我们佛教讲慈悲,长养自己的慈悲心,我们人总会贪生怕死,动物跟我们人是一样的,也会贪生怕死,像我们农村里讲的牛啊,你拿刀去杀它,它会淌眼泪,这是大动物。像我们家里过年过节,杀鸡杀羊。拿把刀,你追得快,鸡跑得快,它也是贪生怕死。所以,我们佛教讲慈悲,不杀生,提倡吃素。
提倡吃素这个问题要分几个档次,有的人信佛多年了,吃长素了,吃净素,最好;有的人刚刚进佛门,一下子吃长素吃不了,佛教也有规定,可以“十斋日”吃素,“十斋日”就是初一、初八、十四,下半月呢,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八、廿九、三十。月小呢,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廿三、廿四、廿七、廿八、廿九,吃十天;实在讲,要是“十斋日”吃不起来呢,也可以吃六天,叫“六斋日”,“ 六斋日”呢,初八、十四、十五,下半月呢,廿八、廿九、三十,一共六天,月小嘛,下半月改廿七、廿八、廿九,总归一个月吃六天。假使说我们信佛的人不吃素,就让人家见笑了,信佛人不会吃素,像三岁小孩子不会吃饭。从初一、月半吃素,慢慢来,一个月吃六天,一个月吃十天,继而吃长素,总之,不要杀生。
第二,不偷盗。佛教对这一条要求得蛮严格的,人家的东西不要去拿,拿了人家东西就犯偷盗,一点点小东西也不能拿。在单位工作,也要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清,不能假公济私,化公为私,把公家的东西拿了,也是犯偷盗。为什么这样呢?佛教规定,一点点小东西都不能拿的,以前叫五钱(从前用银子叫几两几钱),现在不用银子,也不用洋钱,用人民币,五毛钱的小东西拿了去,也犯偷盗。这一条要求蛮严格的。
第三,不邪淫。佛教对在家信徒讲,夫妻之间是正常的,夫妻以外不正常的行为是不可以的。
第四,不妄语。说话要说诚实语,不能说谎。不能心是口非,用花言巧语骗骗人,打妄语,要不说谎,说老实话。一是一,二是二。
第五,不绮语。即不可花言巧语,或说轻浮无礼不正经的话。
第六,不两舌。两舌,就是这个舌头翻过来翻过去,叫两舌。本来大家在一起蛮好,蛮和气,你跑去这边讲讲,那边讲讲,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被你一弄,大家之间弄出矛盾来了,影响团结、和气。不去挑拨离间,也不搬弄是非。
第七,不恶口。不恶口骂人。我们信佛的人,绝对不可以去骂人家。有什么事情,大家好好说话。你去开口骂人了,这个不好。掉过头来,我没有去骂他,他跑来骂我怎么办?佛教讲忍,忍耐一下。假使不能忍,跟他对吵、对骂,甚至动手打起来,打起来矛盾就闹大了。我们佛教徒,不但不骂人家,人家骂我也不还嘴。不理睬他,跑跑开。他本来跟过来吵架,你跑开了,他吵架没对手了,只有走过去了。所以,我们佛教讲和气,不恶口骂人。
第八,不悭贪。悭就是吝啬。佛教提倡我们要报恩,我们佛教徒,不单单到庙里面来布施,社会上有困难的人,我们也要去帮助。假使你舍不得去帮助人家一点点,起了贪心,就贪而无厌,越多越好,起了贪心做坏事,杀盗淫妄都起了,不贪心不会去干坏事。所以,我们要不悭贪。
第九,不瞋恚。瞋恚就是脾气不好,你跟他讲话,他却跟你吵架了。因而,吵架了,甚至打击报复,就是瞋恨心的表现。我们佛教讲慈悲,讲和气,所以,大家之间要好说话,不要闹矛盾,更不去打击报复人家。
第十,不愚痴。我们信佛的人,一定要正知正见。知见要正,不去搞歪门邪道。大家晓得过去有邪教,不是佛教徒,有少数个别的还在搞。弄得不伦不类,颠颠倒倒的。我们也不相信迷信活动。像算命、看相,国家称之为封建迷信,我们真正佛教徒,也不去搞那个东西。不是去找那算命先生看看命好不好,命好不好得靠自己——命自我立。你多做好事,将来命好。你老是干坏事,做那些杀盗淫妄的事,到时候命运就不会好。
三、学佛人要相信因果,做有道德的人
我们佛教讲因果报应,做了好事情,将来得善报;做了恶事,将来得恶报。我们今生为什么得人身呢?我们上一世做了好事,所以这一辈子得人身。它今生做猫、狗、牛、羊了,它前世做了坏事情,这辈子就到畜生道里去。我们佛教相信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间不到,时间一到,通通要报。我们相信三世因果: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不单单相信现在的,我做了一辈子好事,都没有得好报,他干坏事,倒反而得好报了,这种看法不正确。佛教讲三世因果,有的是现世报,有的是来世报。这辈子做的事情来世报,现世报也有的,有的人杀人放火,抢劫啦,国家把他抓起来,判他的刑,有的严重的,判死刑,叫现世报,这辈子做的事情这辈子要报。还有一种叫来世报,这辈子不报,来世要报的。因果报应,实事求是,一点不会错的。做了恶事,迟早要报。多做好事,将来得好报。我们要相信因果报应,多做好事,不去干坏事。
现在国家提倡要有文化,有道德,那么,我们佛教的五戒十善就是我们佛教的做人道德,比社会上要高一等。你像讲不偷盗,五毛钱的小东西,就犯偷盗戒了,不像社会上,你抢劫多少万或者贪污了多少万,国家判他刑。可见佛教的要求更高一等,这也是我们佛教的做人道德。
四、皈依三宝的究竟目的:了脱生死,成佛度生
刚才讲了,我们皈依三宝是为了了脱生死,为什么要了生死啊?我这个人,虽然得了人身,但还在六道轮回当中轮转,六道就是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天、人、阿修罗;三恶道——地狱、饿鬼、畜生。我们还在六道轮回里面,苦海无边,在苦海里面头出头没,要离开苦海,脱离六道轮回,我们信佛,就需要修心。好在我们遇到了佛法,佛教导我们要了脱生死,看看自己,我们修哪个法门,自己要修得起来。大家晓得,当时印光大师创办净土宗道场,我们灵岩山是净土宗。佛教有八大宗派,净土宗最普及,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修,净土法门人人能修,有文化、没文化的也能修,男女老少大家都好修。我们念佛法门要怎么样好好修呢?这辈子要能够修成功,我们就要精进念佛,要深信、发愿、笃行——深信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要发愿,临命终时,我其他地方不去,我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就脱离六道轮回了,了生死了。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直修到成佛。我们信佛的目的,就是将来要成佛。我们人人都有佛性,大家都有佛性的,佛性怎么修成功呢?就要靠我们各人自己,选哪个法门能够把它修好。那么,净土法门最普及,而且这一辈子能修成功。修其他的法门不一定,即使已经证到初果,还要七返天上、七返人间才能修成四果阿罗汉以了生脱死。而我们净土法门呢,这辈子能够修成功。
我们吃素念佛,人家问,你们吃素念佛干啥?我们吃素念佛,求生西方,不为其它。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生死就了掉了,就不到六道轮回当中来了。我们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修道成佛,成了佛回来度众生。十方法界众生,苦比我们多,我们成了佛,不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快乐快乐,快活快活,要回来度众生,让他们将来可以皈依三宝。所以,我们要多做好事,多念佛。今天我们来皈依三宝,就有功德。
净慈宗镜堂示持准提咒准提咒大家一点儿都不陌生,可能我们每个居士、每个出家人都会背,但仅仅只是背一背而已,并不一定了解其中的深意。憨山大师就此给了我们一个开示!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你看菩提心,我在三十年前在美国的时候讲的,我讲大家好懂。古人解释不好懂,我说的好懂,我说十个字,「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真诚是体,下面这四个:清净、平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佩戴文玩菩提子的究很多,包含了各类文玩菩提子的意义以及不同数目串珠的穿法。实际上,文玩菩提子的颗数,在佩戴时多者千颗以上,少者唯有一颗而已。串珠的颗数不同,其所
佛珠知识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静波法师: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最终会如何?“吃些亏处原无碍”,吃了点亏,有什么障碍呢?佛菩萨吃亏吃大了,释迦牟尼佛曾经有过九种灾难,有成就的修行人不也有这样或者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3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如何灭堕胎罪问:《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上说,堕胎是罪业极大的杀生罪,果报也重。您写的《现代因果实录》里为何没有这方面的实例?答:做流产(堕胎)是夫妻间的杀生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着相,要因机施教,在名句上不要执着,那就是辩才,因机施教就叫辩才。懂文学的人来问,你要跟他说内行话,要通达文学;一个做生意的人来问,你要有商业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静坐中保持静心,保持真实心,保持如来心,这样就可以起观。以静心、如来心摄持一切,那就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众人即我,我即众人,空间、时间、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一、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如何发起大悲心?观六道众生受苦如亲人想!大悲心等5种发心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01
研究佛法,要相信义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研究佛法,要相信义理。义理圆满,就是佛说;义理不圆满,就是魔说。这是最好的选择法,不要研究哪句经文是佛说的,哪句经文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4
为了区分品质高低,沉香经常被划分成多个等级,这是在市场中沉香较难以辨别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分级杂乱,甚至不同品类之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常见的分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1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我希望能谈一下成为素食者的问题。要谈太多关于素食,也就是放弃吃肉的问题并不容易。我认为了解该如何看待吃肉一事,并付诸实际,是非常重要的。现在,我应该要开始说了,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如何诵经 梦参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7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信众: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就是我想问一下,每年过年我会念《地藏经》,念到清明这段时间,念几十遍回向给我去世的亲人。今年就是前天念到四十九遍,我听说念完《地藏经》还要有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念〈大悲咒〉、修持大悲法的人,切记不要生那种 desire(欲念)的妄想。护法善神都跟着修持的人,你一生那种的思想,他都知道:“这个人……,嘿!我不可以保护他!这么样子!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4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主持人:今天觉得挺高兴,因为您是我采访过的嘉宾当中,最长寿的一位!梦参老和尚 :我的脑壳里头没有长寿、短寿,我的思想也有没有所谓的要多活几年、怎么样工作,都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索达吉堪布:无间地狱的痛苦在一切痛苦中,无间地狱之苦最为难忍。《地藏经》说:“万死千生,业感如是,动经亿劫,求出无期。”若转生无间地狱,那里没有弹指间的安乐,实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7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
植物熏香、芳香疗法可以治病养心,这已有很多人知道了,但你可曾知道,植物熏香在历史上曾多次在严重的瘟疫中救过无数人的生命,称其曾拯救人类并不为过。中古时代,远东与
香道与养生时间:2024-10-28
单品香要选择用料纯正,不含化学粘合剂等化学成份的为好。真正的天然单品香在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香气,不使用亮丽的色彩(染料中含有甲醛)。从传统香品制作工艺及功效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五欲把灵魂弄丢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世人都迷于财色名食睡,岂知那是地狱五条根。第一是嗜财如命,刚才已讲过。第二是好色。在很多家庭里,丈夫有不少女朋友,妻子也结交很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弟子序一本平平常常的书,被附上一个平平淡淡的书名,里面却蕴藏着一点也不寻常的内容。你可以说它是一本童话故事书,你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寓言故事书,或者通俗小说等,无论
弟子序时间:2024-10-21
香道,亦如茶道般,有一套繁琐的工具与礼节。其实,焚香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如果进入欣赏的层次,甚或成为纯粹的艺术,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繁复的香道仪式不仅成为了一门艺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0-21
觅善知识,得有缘!你若想希望什么样才算是善知识?佛在世的时候,以佛所说的历来因缘,一个字,自己不认识,问到别人,别人跟我说,这就是善知识;一件事我自己不明了,别人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0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