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自信与慈悲,是修行的重要元素之一

藏传法师 2017-04-28

为了培养自信心,修持暇满难得﹝即殊胜、难得的人身﹞是有助益的。有了难得的人身及聪明才智,只要努力精进,便能成就任何事物。在菩萨乘中,有关于佛性、成佛的种子或如来藏授业的绝对清净的证悟状态,亦即所有情众都具备的究竟本质,证明了破除负面情绪的可能。

多思考以下的句子有助于培养自信。在西方社会,许多人面临自尊心低落的问题。我认为,这非常容易使其自身的生活陷入危险愚昧的处境。我们拥有暇满人身、大脑和智慧,只要修持禅定与利他,便能帮助心灵的修行。经过日积月累的精进不懈,我们可以转化改变自己的心。无论是在灵修方面或世俗生活中,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慈悲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一个更加慈悲的心灵会自动开启心门,使我们可以轻易地与人、动物以及昆虫沟通交流。一旦我们的态度开放坦率、无所隐瞒,就等于立即建立了友谊的基础;而诸如恐惧等负面的情绪,将会关闭沟通交流的大门。除非你建立了坦诚开放的友谊基础,否则很难结识真心的朋友。不论对方回应与否,只要你给予真诚的笑容,对方微笑以报的机率便会大大增加。负面的情绪扼杀了各种可能。孤立自己的结果是:心中升起怨恨、寂寞、恐惧、猜疑、无助,以及意志消沉。慈悲则赋予我们内在的力量,它开启了「心门」,带来更美好的感受。

就培养自信而言,了解佛性、了解暇满人身的难得珍贵是很重要的。此外,关于无常对我们的训戒是十分中肯贴切。在这里,我想要说明,许多人误以为利己的、自我本位的感受是负面的,一个人不应该拥有任何的自我。我认为,自我有两种类型,如同欲望有两种类型一般。当中,忽视他人的权利、自以为比他人重要的「强烈自我」是错误的;另一种类型的自我则会使人产生「我有能力完成某事、协助他人和服务他人」的使命感,这则是正面的。我想,菩萨便是属于后者。

拥有正面自我的人,能够产生惊人的决心。对于他们来说,时间岁月是微不足道的。他们以「劫➐」来计算,而且不仅仅是一、两个劫,而是百万个、无数个劫。如此不可思议的劫数也无法挫折他们的信念,无量无边的情众亦无法折损他们的决心。他们的决心是用无从计量的时间来服务无量无边的情众,如果没有强烈坚定的自我使命,便不可能升起如此不可撼动的决心。这种自我是正面的、必要的,它是有所助益、建设性的,我们必须修持培养它。而不顾他人的权利、漠视他人的存在、剥削利用他人以自肥,则是愚蠢的自我,最终将导致失败和痛苦。

➐劫,古代印度表示极大时限之时间单位。

同样地,欲望也有两种类型。具有目标的欲望是好的,可以产生决心。根据佛教思想的观点,因为拥有这种欲望,我们最终得以成就佛果;另一种欲望是毫无头绪的,仅仅是因为「我想要这个,我想要那个」。这种缺乏目的的欲望,往往会导致灾难。有些人认为,既然所有的教法都把欲望界定为痛苦的根源,那么所有的欲望都是邪恶的。这是错误的认知。

再者,我们要修持无常。无常分为两个层面。诸如死亡或其他不幸、某种经验感受的改变或终止等,乃是较粗略层面的无常;时时刻刻、刹那之间的改变,则是较细致层面的无常。现代的物理学也曾解释细微层面的无常,例如我们眼前的一朵花,会如波浪、如能量般,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细微的变化,这就是细微的无常了。了解无常是非常重要且有益的,因为你体悟到无常之所以无常,是因缘聚合的关系。所以,现象的崩溃瓦解或现象的无常本质,不需要仰赖新的因缘,而促使现象生成的因缘,即是造成现象无常的因缘。

我们再以我们的身体或生命来解释无常。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只要我们受到无明的控制、影响或支配,就无法获得长久的快乐;一旦破除了无明,就达到了涅槃。而一旦无明被破除,轮回的痛苦也随之止息,也就是所谓的解脱。解脱不是一种至乐或外显的状态,而是一种内在的特性。而为了升起寻求解脱的欲望或决心,我们必须了悟更深层次的无常。如此一来,当我们思及不同层次的无常本质时,就进入了成佛之道第二阶段的修持。

更新于:2017-04-28 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