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佛法让我走出心灵的困境

心行成长 2020-03-05

修习每一法,正行的内容都是观察修和安住修。正是通过反复的观察修、安住修,才能把学到的佛法教理落实到自己的心行,最终变成自家果园里的水果。在几年的不断练习中,结合自己的实践体会以及与同修们的交流,发现观察修和安住修中存在一些容易出现的误区,现进行整理分析,希望对师兄们有所帮助。

1、观察修的目标不明确,未能将需要的正向心理引发出来。

观察修是一个通过如理思惟达到修心目标的方法,并不是为了观察而观察。因此,在做观察修时,应首先明确这一法通过观察修要达到怎样的修心目标,要调整出什么样的心行状态。

比如,修习暇满义大难得,目标是通过对暇满自性、大义、难得易失的思惟,调整出对当下拥有的暇满人身的珍惜心、欢喜心,生起要充分利用暇满人身以实现其巨大价值的决心,以及为此应精进修行的迫切心。这种珍惜心、欢喜心、精进心、迫切心、决心等,就是通过观察修应调整出的目标心行。

明确了这一目标,做观察修时就清楚了方向,否则就可能仅仅为了观察而观察,或者虽然做了观察思惟,引发出的却不是目标心行。

仍然以暇满义大难得的观察修为例。有人说看到一窝蚂蚁就会想到人身难得的法义,对照蚂蚁的数量,感慨人身确实十分稀有难得,然后感叹一番。但是感叹完后,生活一切照旧。甚至有人因生出这样的感叹而更加投入于世俗生活,将宝贵的人身用于五欲六尘的享乐。那么这样的观察是无效的,甚至是有害的。

又如,学习了念三恶趣苦,有人说,看到一只蟑螂会想起畜生道的苦,原来看到蟑螂会觉得可怕、讨厌,现在想一想蟑螂也是很苦的,很可怜,所以就不像原来那样讨厌它了。这样的观察思惟固然也起到了一定的调心作用,使原来的嗔心减弱了,但并没有达到通过念三恶趣苦使自己对三恶道生起畏惧之心,从而生起皈依三宝、求拯求救之心的修心目标。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不明确对法义观察修最终要达到什么目标,同时对法义也没有做到完整、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就只用部分法义内容与现实简单对照,对于正确的目标心行未能生起缺少警惕,自然也就无从对治,使得修行目标偏离方向甚至南辕北辙。

为避免这一误区,首先必须明确每一法要达到的目标心行是什么,将其清晰地表述出来,作为观察修的引导方向和检验标准。

同时必须做到对法义完整、准确的理解(理解的透彻程度可以在实修中不断深化,但进入观察修时至少要完整、准确)。每一法的内容都是祖师大德立足于真实的智慧,通过缜密的逻辑从多个层面、多种角度作出的全面阐述,其中每一组成部分都是为了达成目标心行不可缺少的,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如果断章取义、片面孤立地理解,挑选式地拿来做观察修,那么就很难准确地生起目标心行。

2、跳跃式观察修,一会思惟这一法,一会思惟那一法,导致修心效率不高,难以进入安住修。

在一段时间内尽量集中对某一法做观察修,这样修心效率更高。在修习某一法时,当目标心行尚未生起或者未稳固时,对这一法的所缘境应反复进行观修,将生活中的对境都用来为这一法的目标心行生起而服务,集中力量。不宜随意变换所缘对象,摇摆不定,这样的话难以生起并安住于目标心行。这就是宗大师所说的“除彼等所修之境外,任何其余之善不善无记上,不应放置其心”。

例如,修依止法的目标心行是对所依止的善知识生起视师如佛般的信心和恭敬心。要让它生起并且具有一定的力量,除了需要在座上反复思惟依止法的全部内容,包括依止的胜利、不依止的过患、净信为本、念恩生敬、加行依止以外,在座下也可以把所缘的各种境界都变成生起净信和恭敬心的方便,座上座下都为同一个目标心行服务。

如,得知身边朋友生病或者离世,这一个现象可以成为很多法观察修的对象,可以忆念死无常,可以思惟人身难得易失,可以思惟八苦,可以修悲心等等。但如果这一阶段侧重修习依止法,那就可以以此事件为对象,思惟自己此时有缘依止善知识修学佛法,与这位朋友相比是多么幸运。因为善知识开示正法的缘故,对生老病死、生命的方向有了一定的正确认识,不至于在无明中糊涂地过完这一期生命,继续随业流转。通过这样的忆念思惟,进一步生起和强化对善知识的感恩心、恭敬心。

这样就能使生活中的事件也成为引发和巩固本阶段修心目标的增上缘,使心力集中于阶段目标。座上座下目标一致,可以使需要的心行尽可能快地生起,从而进入安住修。而不要一会修依止,一会念死,一会思惟暇满难得,观察修做了不少,但力量不集中,每一个目标心行都难以真正到位。就容易出现“总是在观察修,难以进入安住修”的情况。

3、对目标心行到底生起没有、生起的程度如何不够清晰,导致对轮番修重视不够。

修心就像走钢丝,内心发生的一切都非常微细,需要谨慎细致地审察判断,不能想当然,更不能自以为是。

仍以依止法为例,最终目标是要在意乐上对善知识生起净信和恭敬心,同时在行为上随师喜当作、依教奉行。其实这个目标要达到不是很容易的。就拿我自己来说,尽管已经修学了好几年,也对善知识有一定的信心和恭敬心,但是不是一切行为上都完全做到了随师喜当作呢?并没有。像密勒日巴尊者依止玛尔巴上师那样清净坚固的信心,我自忖目前自己是不具备的。

明白这一点的好处是,我不会误以为自己的依止法已经修好、不用再修了,而是会继续不间断地轮番修,使自己的依止心更加坚固有力、依教奉行的程度不断强化。如果得少为足,生起一点信心和恭敬心就认为不需要再修了,那么这一点正向心行是很容易弱化,甚至退失的。一旦退失再重新起修,往往事倍功半。所以还需谨慎审察自心,持续努力。

以上思考仅为一己之见,供同修们参考。愿大家共同增上!

更新于:2020-03-05 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