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慧律法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 一相无相分第九

慧律法师 2020-07-05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第二卷

上海圆明讲堂沙门韬光圆瑛讲

受度弟子芬陀利子明旸日新录

六正释经解

【讲】此后入文。】从这里开始要进入这个经文。【正释本经要解。因本经文浅义深。莲池大师著《疏钞》。幽溪大师著《圆中钞》。乃将妙义。】一直发挥没有遗漏。【阐发无遗。】蕅益大师,【蕅公】就是蕅益大师,【以二书。文富义繁。】就是内容很丰富,义理很繁。恐怕【初机】的人,认识不够叫做【浅识。莫测高深。故有要解之作。文虽简。而义仍丰。许多入理之谈。亦不易领解。特于讲演时。命度徒】就是出家,他剃度的,他剃度的度徒【明旸。笔而记之。】就把它记下来。【或可为披阅《要解》。】就是说人家要看《要解》的时候。【及修净宗者之一助也。】解:

【文三分甲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这序分就像我们人的头。我们一看到这个头,这个人獐头鼠目,这个人怎样不好,这个人长得很庄严,眼睛两眼有神,噢!这个大智慧之人,这序分,序分,一看到头就知道,若傻里傻气的,这个精神科的,一看两眼无神,两眼无神,看到这个脸,多少就知道这个人几分,叫做序分,一部经你若看前面你就知道后面,比如说你看到《金刚经》里面对须菩提,须菩提是解空第一,你就了解这《金刚经》这本就是专门在讲空的思想,因为须菩提是解空第一,所以对机者就对须菩提一直讲,比如说《弥陀经》,《弥陀经》是对舍利弗,又舍利弗,又舍利弗,《弥陀经》有几句舍利弗,你有算过吗?你就知道舍利弗是智慧第一,智慧第一的人他还不能够了解,还要佛不问自说,可见这本《弥陀经》不是阿罗汉能够了解的,所以若会看经典,只看前面就知道后面,现在看《地藏经》,《地藏经》是说……,别本经典是说很多弟子来集合,这《地藏经》是无量,十方三世一切佛都来集合,这样你就能了解这《地藏经》,是在讲这个孝道,十方三世一切佛都必须要从孝顺开始,孝顺就是顺的意思,简单讲一句话,要修持,要拜佛、念佛,《地藏经》前面,你若看前面就知道后面,这本经就是在讲“孝”,这本经就是在讲“孝顺”,你若打开《华严经》你就知道,讲的都是几地菩萨,就知道这本经是佛经最深奥的,事事无碍法界,懂得看经典的,看前面就知道后面,看前面就知道后面,所以说序分说是先让你了解这本经典,就像一部电影,古早、古早,再过去那个古早,有一个故事,人就出来了,怎样……,打斗或是怎样,咦!先有一个序分,演一部电影先有一个故事的开始,正宗分就是开始在演电影的这个内容,一开始就跑入深山林中跟随少林寺学功夫,经过十八年以后武功学成,要开始报仇,正宗分,演电影就是有一个正宗分,这流通分呢?他复仇完了,影片就二个人一直走,起到深山林中,要进去修行,知道武林当中打打杀杀这不是人生,到最后就拿木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电影就演完了,电影就演完了,这电影也是一样,我们人也一样,看到这个头,獐头鼠目,这个人阴险,阴险,这个人若眼睛,这男人眼睛很小,所说这个人度量很窄,度量很窄,女人眼睛若很大,讲两、三句话他就会哭泣,感情太丰富,双眼皮,看这个貌相多少可以判断一个人,因为我也有学过面相学,面相学,这序分,正宗分就是我们这个五脏六腑,我们这个五脏六腑,有健康,没健康,检查,五脏六腑在运行,就是这个正宗分,一本经典有进入这个核心,流通分就像我们双手双脚东奔西跑,一本经典也有流通分,就是说十方三世诸佛讲的经典我们要流通,才能够利益一切众生,要好好去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这就是流通分,《弥陀经》到最后:欢喜信受奉行,大家很欢喜,就一代传一代,一代传一代,边叫做流通分,流通分。底下:

【解】入文分三。初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这意思就是说佛经讲的无论你前面、中间、后面,全都是好的,全都是在教人做善,全都是要让我们清净心,所以叫做初善、中善、后善,意思是说经典无论哪一句都是很好,所以有众生(信徒)来到这里,他父亲七十岁生日,他就说:啊!师父!拜托你帮我诵一本最好的经,为我父亲消个灾,他今年是七十大寿。我说:大藏经在那里,不好的你帮我挑起来,留下好的帮你父亲诵。就是啊!你看哪一本不好的挑起来,留下好的我再为你诵,佛讲的哪一本是不好的,众生的根机不懂,他不知道佛经初善、中善、后善,全都是好的,经典哪有分好坏,对不对?所以一本经典就初善、中善、后善。【序如首。】就是我们的头。【五官具存。】眼、耳、鼻、舌、身,【正宗如身。】我们的色身。【腑脏无阙。】无缺陷。【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解中判尔时下三十九字为,别序六方。佛为流通与,古不同故科,释之。)】运行不滞。

【讲】经文之分三分。始于道安。】道安,晋,东晋,是不是?道安大师【证于亲光。】就是亲光菩萨,《佛地经论》底下有讲到,【上古】以前在【讲经。】上古,以前在讲经。【随文释义。不分科判。】古时候讲这个经,他是没有分这个序分、正宗分、流通分。【迨道安法师。】一直到这个道安法师。【将经文。分为序正流通三分。众议其非。】众议其非就是说大家全都攻击他,说他自以为是,自以为是,自己开创另外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因为很多经典还没有翻译以前,这个道安法师他就有这种头脑,分辨每一本经典就有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但是当时一些出家人就攻击他,就像我今天这样,今天我改变一个方式演讲,我认为有办法度众生就好,没有分一定要怎样讲,能够达到度尽一切众生就好,所以我就讲一些比较有趣的,故事,所以这正、邪分清楚,让佛教分清楚,一贯道、清海、李俊男,还是卢胜彦,我就把它分清楚,噢!一些法师很难原谅我,说我们佛教好就好,何必讲别人,但是我个人我认为不是这样,佛教它的好,好在什么地方,知见不对,不对在什么地方,我都直接讲,我都直接讲,到今天一贯道的讲师来到我这里,他说:慧律法师!我告诉你,去年这样简单统计,一贯道改信佛教至少有二十万人,都因为听到录音带,因为你没有把它搞得很清楚来讲,他还迷迷糊糊,什么是拜神,什么是拜佛,不知道,反正就是慈悲,什么叫做慈悲?把正法交代给众生这个叫做慈悲,我慈悲,但是你不了解正法是什么东西,这不是慈悲,这不是慈悲,对不对?所以今天我们会接到黑函,佛教一直兴盛,现在就累死我了,听得懂吗?就一直搞我们,不晓得谁搞的,不晓得,对不对?所以说你看看?你有觉得五年前的佛教,跟一年之后到今天的佛教有所不同吗?你问他,从哪里来?听录音带来,他分得清楚,所以他会写信来感谢师父,我救了他一条生命,因为深入一贯道,还是跟随这些有的没有的,结果皈依佛教,到他就近的寺庙去修行,所以每一间寺庙都增加很多信徒、众生,但是我今天只要佛教这些长老级的也有很支持我们,也有对我们看法很不认同的,长老是慈悲,意思是疼惜我们晚辈,我的见解不同,我的见解是正就是正,邪就是邪,你为什么不分清楚,慈悲,你害到众生是比较好,还是我要真正分得清楚,扮演一个坏人,所以这个道安大师当时他分这样,也是很多人反对他,我今天上台讲经,用我的方式、方法讲课,一开始也是很多人反对,对不对?但是佛教到今天你看看,对不对?非常兴盛,难道不是这样(众鼓掌),哪有说一定要用什么方式讲经,只要你道理不要讲错,不要讲错,要是胡言乱语,教人家不要拜什么地藏王菩萨,那会下地狱,你知道吗?末法时期释迦牟尼佛入涅槃,到弥勒佛出世以前,这要靠地藏王菩萨来度,有某某人#**?我没有讲名字,我没有讲名字,教人家不要地藏王菩萨这罪真的很重,我念这样你就知道了,#**?……,所以说我们要了解,这要有正知正见,真的不可以这样子,真的不可以这样子,因为我不敢直呼其名,万一人家又在广播电台又诽谤你反而更惨,不要这样,不要这样,只是告诉你经教不通达不要乱讲,那么有时候我们发生***性的改变,有时候一开始无法接受,慢慢来,我告诉你,再五年、十年全国的人他就会了解我的苦心,他就会了解我才是真正大慈大悲,真的(众鼓掌),不然邪、正分不清楚会被人家拉着团团转。底下,众议其非,【多不肯从。】大家都不按照道安法师的方式去行。【后唐玄奘法师传来。亲光菩萨《佛地经论》。亦分三分。初教起因缘分。】这教起因缘分就更序分。【二圣教所说分。】就是正宗分。【三依教奉行分。】这就是流通分。【名异义同。后人称为弥天高判。】就是像天那么行,要判断一件事情就是天,像天那么行,弥天高判就像天那么厉害,还没有发生的事情道安法师他就先分做三科了。【今古同遵。】从现在开始就开始遵守,开始遵守,所以我这个方式,讲经有时候比较幽默,或是说讲一些比较普通性的东西,这是大慈大悲要接引众生,一开始有的人不能接受,慢慢、慢慢他在讲经,我告诉你,他就会学我,我不骗你,他要学我这个办法才度得了众生(众鼓掌),你若告诉他像以前这样“打开第一页”,《佛说阿弥陀经》,马上就睡着,全都睡着了,马上就全都睡着了,真的,度什么,度什么众生。底下:

【此三名初善中善后善。下明三科之要。复举喻显之。序如首。五官具存者。】都存在。【五官为百骸之总。】就是我们这个……,百骸就是我们这个骨头,整个色身,【观其五官。便知此人。智愚善恶。】诸位!不知道你有注意看,你若看报纸,你若看枪击要犯或是通缉犯,都留两撇胡子,脸黑黑的,杀气腾腾,你注意看电视抓到通缉犯的,脸黑黑的,牙齿都黄黄的,嚼槟榔的,黄黄的,你一看你就知道这通缉犯,人很奇怪,因为他一辈子都……,都在杀人,动不动就生气,所以他的貌相不会慈悲相,貌相不会慈悲相,你若看高僧大德的脸,不同,你看忏云法师的修行,看广钦老和尚的貌相,看广钦老和尚的貌相,双眼蓝色的,蓝色的,深蓝色的,你看广钦老和尚的眼睛,看忏云法师的威仪,我是不敢说看慧律法师,我是没有那种功夫,噢!那个人有修行的人眼福就是不一样,就是那么慈悲,那么具足智慧,哪有杀气腾腾,没有这样,即使达磨祖师丑也丑得很好看,丑也丑得很好看,所以说有智慧、愚的、善的、恶的,【序分亦复如是。观其序分。便知此经。大小偏圆。】全都很清楚。

○【正宗如身。腑脏无阙者。六腑五脏。皆在身中。极关重要。正宗分亦复如是。一陈依正庄严以启信。】第一陈就是说描述,陈就是将这个东西拿出来,描写,描写这个依报跟正报的庄严,以启这个信让众生产生这个信心。【二劝】,劝告,【应求往生以发愿。三示执持名号以立行。】开示这个我们人要好好念佛,要好好去行。【三种资粮要义。皆在正宗分中。亦为净土重要之义。

○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者。】没有被障碍。【人有手足。方能运动行走。流通分亦复如是。流传万古。通达十方。即流通今后。无有滞碍。】没有障碍。【故以一人喻一经也。】看到头,五脏六腑,看到脚,就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比喻。

【解】故智者释《法华》。初一品皆为序。后十一品半。皆为流通。又一时迹本二门。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在这里有困难的地方。因为《法华经》诸位没看过,所以不知道,没看过,很困难,很困难,但是只有简单跟诸位解释一下,将来诸位我们若是有因缘来讲这个《法华经》,当然我们就会很清楚,所以这个时候是在讲《弥陀经》,那么因为经典有注解出来,所以我们就简单读一下,所以我们今天重心点是在讲这个五时八教。所谓智者迷个《法华》,第一品作序分,这是一种分法,这《法华经》有二十八品,有二十八品,后面十一品半就是作流通分,这是一种的科判,又一时,就是另外一种,又一时,就是又另外一种,另外一种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这一种是第一品作序分,二、三、四、五、六、七、八,到中间,全都是这个正宗分,后面十一品半是流通分,这是一种分法;又,这是另外一种分法,又一时迹本,你们先把笔拿起来,我告诉你,你先写起来,待会我就会跟你解释,“迹”,你旁边写个“释迦牟尼佛”,“本”就是写个:久远劫已经成佛,这个“迹”就是释迦牟尼佛,“本”就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以来,已经是修行成佛了,已经是修行成佛了,所以依照他的本愿来到这个娑婆世界度众生,所以本就是过去无量劫以来这叫做“本”,“迹”就是出世在印度,示现做释迦佛,那尊叫做“迹”,好!在“迹”的旁边,“迹”的旁边写:十四品,分三分,“本”的旁边写:十四品,也分三分,就是说“迹”因为《法华经》有二十八品,这个迹门,迹门,迹门是分作十四品,十四品分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本门也是十四品,十四品也分作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简单讲《法华经》就是分作两个,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又一个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知道吗?一本经典在分都是分作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但是《法华经》分作两个,分作两个阶段,前面十四品一个阶段,后面又十四品一个阶段,是这种情形,所以这叫做迹门本门二门各分阶段,各分三个阶段,则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这是后面就会讲到,法师就是《法师品》,《法师品》这一品,等下面那些五品,皆为迹门的流通分,迹门就是前面十四品而已。

【讲】此引证初中后三善。智者。】智者大师,【乃天台宗祖师。名智顗。】智顗(顗yǐ:1. 安静。2.庄重恭谨的样子。),【字德安。系颍川人。】颍川人,【其母】这个大师若要出世都不简单,像释迦牟尼佛出世的时候九龙吐水,你现在看智者大师他出世是怎样出世的,那都不是普通的人,他母亲【梦五色彩烟萦怀。】五彩色的这个烟绕在她的腹中,绕在她肚子的旁边,萦怀,怀就是肚子。【而生师。及诞光明照室。】照室,光明照室,你想想看,听说我出世也有,不是,那是日光照进来的,那是日光照进来,我出世听说也有光,是日光由外面照进来,那时候刚好清晨,因为我是辰时出世的,刚好有日光,也有光,这跟智者大师不能比,人家那是自然光,我们这是太阳,太阳,出世的时候光明照室。【目有重瞳。】其实重瞳,我看这个,我查这字典,这瞳是眼珠,我们眼睛里面黑的眼珠,意思不就是一个眼睛,两个黑色的黑珠,不然怎么有这个重瞳是什么,我还以为是瞳孔,你知道吗?这智者大师怎么重瞳是双眼皮,我刚开始以为是否双眼皮,双眼皮我也有,这没什么稀奇,这重瞳是重复眼睛的意思,在我的想法,因为我查的说眼珠子有两个,意思是说,可能,因为我们没看到不晓得长什么样子,这字这样写我们也是猜不到,可能是眼睛里面有两个黑点,跟别人不同,不然这个重瞳你们怎么解释,你们看得懂吗?你们也看不懂,我们也没有看到智者大师,总是一个奇奇怪怪的人,就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不是像我们平凡的人,有光,眼睛又跟人家不同。【卧必合掌。】躺着的时候合掌。【坐必向西。】坐着的时候一定向西方,【诚非常人也。】这不是普通人,【十八岁出家。日诵《法华经》。】诵这个《法华经》,白天都诵这个《法华经》。【诣光州大苏山。礼慧思大师。】慧思大师就是天台宗的祖师,这就是他创造的,慧思大师,【思一见曰:昔日灵山。】会上佛菩萨,我们在念午供的时候都念这个南无灵山会上佛菩萨,昔日的时候有这个灵山会上。【同听《法华》。今复遇矣。】意思就是说这个智者大师来顶礼慧思禅师,因为慧思祖师是一个大彻悟的人,所以一看到他就说:我们同时在世尊的灵山会上都在听世尊的《法华经》,听一听,我们今天再来到这个中国遇上,今复遇矣。【即示普贤道场。顗于此行法华三昧。诵经至《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寂然入定。】寂然入定。【亲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就亲自诵到那个地方《法华经
#8226;药王菩萨本事品》:“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入定,看到灵山会上佛菩萨,释迦牟尼佛还在那里讲经,所以经典讲,众生看印度这灵山会上已经不见,但是事实上世尊还在那里说法,只是我们凡夫的眼睛看不到,凡夫的眼睛看不到。俨然未散,【得一旋陀罗尼。】把笔拿起来,旋陀罗尼就是旋转,就是凡夫执著然后我们把它转,旋转就是悟这个差别相,入于平等的空性,简单讲旋就是旋转,陀罗尼就是一个转变,陀罗尼就是旋转,旋陀罗尼就是一个定,悟入这个空性,简单讲这陀罗尼就是一种空性,一个定,他诵这个《法华经》诵到这个地方入定,入定之后看到灵山会上佛菩萨,还在那里讲这个《法华经》,还没结束,佛在对大菩萨讲,当然印度这个灵山会上佛菩萨,我们凡夫看是已经没了,因为凡夫看到是生灭法,这菩萨看还有,所以诸位你们来这里听经的时候,诸佛菩萨都知道,我在这里讲经龙天护法都知道,全都知道,只是我们眼睛没看到而已,眼睛没看到而已,清清楚楚,清清楚楚,所以他会支持我,我的病马上就好了,他会支持我,龙天护法(众鼓掌),那么俨然未散,没有解散,得到一个旋陀罗尼,转这个凡夫的执著,悟这个差别,入这个平等,悟差别,悟差别相,入于平等,这个叫做旋陀罗尼。【后立天台宗。】后来立这个天台宗。【判释如来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我们今天最重要就是要讲这个,今天讲可以明天还要再解释。五时八教就是佛祖一辈子所讲的经,把它判作五个时候,五个时间。八教就是四化仪、四化法,我们的讲义就有。【创立三止三观。】三止三观,体空观,什么析空观、体空观、次第三观、当下三观、当体三观,那么体真止,方便随缘止,这总共三止三观,【一生宏扬《法华》。著三大部。】把笔拿起来,不管你懂不懂你都要写起来,法华三大部:第一、《法华文句》,文章的文,句子的句,二、《法华玄义》,玄奘的玄,意义的义,三、《摩诃止观》。再讲一遍:法华三大部,著三大部就是法华三大部,第一、《法华文句》,文章的文,句子的句,一句、两句的句,第二、《法华玄义》,玄奘大师地玄,玄妙的玄,意义的义,意义的义,义理的义,不是意思的意,意义的义第二个义字,《法华玄义》,第三、《摩诃止观》,摩诃就是我们在唱的摩诃萨,《摩诃止观》,止,停止的止,观,就是观想的观,第三叫做《摩诃止观》,叫做法华三大部,不管你懂不懂,你先把它抄起来。【享寿六十七岁。后坐脱于石城寺。】坐着就往生了,表示他是一个圣者,圣者。好!现在将这个讲义拿出来,将这个《弥陀要解讲义》合起来,今天一定讲不完,一定讲不完,讲义拿出来。

这个天台宗五时八教这个没讲绝对不行,天台宗五时八教,五时八教,智顗就是智者大师所主张的天台宗教判,就是将这个佛教我们种种的经典的内容加以分类,加进去解释,从世尊说法的顺序分为华严时、鹿苑时,鹿苑,鹿苑的旁边用个括弧写个:阿含,小乘的。阿含,然后鹿苑的旁边写个:小乘。方等,写一个遍十方平等法,就是大乘,大乘的经典,就是佛刚成道的时候先讲《华严经》叫做华严时,后来《华严经》听不懂,就改讲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在鹿苑时,就是对这个五比丘讲,三转*轮,小乘的,后来小乘的根机慢慢成熟,方等就是遍十方,平等法,就是大乘的经典,再来就是般若时,般若时就是讲这个大智慧的法门,再来法华涅槃时,就是要教人如何成佛,每一个众生都有佛性,叫做《大般涅槃经》,这慢慢会来讲解。定这个五时:华严时、鹿苑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简单讲就是佛的一辈子就分作五个时候来解释,比如说鹿苑讲八年,《方等经》讲这个几年,十二年,或是说般若讲二十二年,法华涅槃讲八年,把它分开几年、几年,一个阶段,佛一辈子从成道之后分作五个时候,先从华严。顿悟,了不起的根机讲华严,再来《华严经》听不懂改成小乘的,改成小乘的,再来小乘的渐渐成熟,改成大乘的,大乘渐渐成熟,讲这个般若法,入这个空的绝对的思想,到最后大家都能成佛,讲这个法华涅槃,五时从这个教导众生的方法分为顿,顿就是根机很利,一听到他马上就知道,渐呢?渐的意思是根机比较差,要渐渐引导他,渐渐引导他,秘密就是佛在教这个众生,因为根机不同,所以在秘密的旁边:因根器不同,所以不互相知道,佛在教导,因为根机不同,比如说在讲这个四谛法,但是每个人所听的,根机不同所悟到也是不同,叫做秘密,你在修的跟他在修的,你不了解他,他也不了解你,只有佛知道而已,这叫做秘密,不定呢?这不定的意思就是说因为众生的悟性不同,举一个例子说,我来讲这个《十四讲表》对这个大专生讲,有的人就听得很欢喜,得到很多,有的人听不懂,有的人得到一点点,这叫做不定,佛同时在说法,同样坐在佛前在听经,所证不一叫做不定,所证不一,所证悟的不同叫做不定,定,四种类,化仪四教,化仪四教叫做顿,顿、渐、秘密、不定,因为他适应这个众生的根机,而教导教理的内容,现在讲教他的内容分作藏、通、别、圆 等四种,叫做化法四教,好!化法四教,在化仪四教旁边写个:药方,在化法四教的旁边写个:药味,化仪四教就是中医师开这药方给你,这众生要如何教,他形式有的是顿要,顿悟的,有的是渐教的,慢慢、慢慢,有的是秘密,有的是不定要来教他,化法四教呢?就是药味,就是他的根机深浅不同,药方开给你,你的体质有热性,有寒性种种,你是什么病,你这种人是用什么药,开始吃药,分作藏,根机不够,小乘的。通,根机中等的。别,根机大乘的用这别教,咦!根机最利的,用圆教,就是开始开药方给他吃,以上全部称为五时八教,五时就是华严时,鹿苑时就是阿含时,方等时就是大乘的,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五时。八教,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八教。好!把笔拿起来,第一,看左边,这个表先不要看,这个表先不要看,画线的这个表先不要看,到最后读完我会全部向你解释一遍。

五时,你先将这个五时画一个四角框,画一个方型,现在开始要讲这个五时。好!翻过来,看到第三,一、二、三的三,第二张,第三的中间,中间有一个八教,你有看到吗?八教,第三的这个中间,那里有一个八教,有没有?把它画一个四角框,四角框,画一个四角框就是第二阶段,我们要讲这个五时是一个阶段,要来解释,八教又是一个阶段,又要来解释,现在翻开第一张,五时,智者大师将佛陀所说之一代圣教分判为五时:

第一、华严时,就是指佛陀成道最初三七二十一天,说这个《华严经》的时间,如日照高山,把笔拿起来,高山表示最利根的人,意思是说佛一成道讲这个《华严经》,从这个根机最利的大菩萨讲经,当时说教的内容是正说圆教,兼说别教,这正说圆教就是说针对圆教的众生讲的,为什么兼说别教呢?因为别教的根机还不到那里,但是别教当中还有人根机很利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我们讲这个《弥陀要解讲义》,是针对可以说对年轻人讲的,正说就是针对年轻人学问较饱学的,因为这个《弥陀要解讲义》比较深奥,但是有一些年纪比较大的老菩萨,他对这个净土法门也很有兴趣,所以旁兼说别教,就是说也可以附带度到这个年纪比较大的人,对这个佛法有兴趣的,所以我们讲这个《弥陀要解讲义》,对这个大专《十四讲表》是针对年轻人讲的,正说,针对这种根机,但是老人若来听多少也可以得到利益,这样知道意思吧!正说圆教,兼说别教,兼说别教,而说法对象是别教的大菩萨,大菩萨众,与圆教当中优秀份子,对象就是说这别教的大菩萨,跟圆教中优秀的,将佛陀教化的意义,因为这是佛陀的自内证之佛慧,什么叫做自内证呢?自己内心证悟到的究竟的这个法叫做自内证。再讲一遍:自己内心证悟到究竟之法,我空、法空、一切法,就是自内证的佛慧,佛的智慧,拟试验是否适合众生的根机,佛成道之后讲这个《华严经》,要试看看众生有没有办法适合这种根机,故称为拟宜时,就是说讲看看,要试试看,从教的顺序来讲,相当于从牛身挤出的乳味,意思是说乳味,意思就是说《华严经》就像从牛挤出来的牛奶,为什么呢?就是没有经过变化,亲自从佛出来自内证的东西,就是像牛出来的牛乳没有经过再调适过,意思就是说根机很利,保持原来佛这个自内证的功夫跟这些大菩萨讲,就像牛挤出来的这个牛奶保持这个原味,原味,《华严经》有前分跟后分的区别,前分是三七日的时候说法的,前面,佛成道,佛讲《华严经》分作二个阶段,第一就是佛坐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后,二十一天讲这《华严经》,之后,起座之后,看这些声闻大家都证阿罗汉果了,讲给舍利弗听,所以后面叫做《入法界不思议法界品》,所以后面就包含到舍利弗,那么前面三七二十一日来讲是针对这些别教的大菩萨,圆教的优秀份子讲的,所以全都没有这些声闻、缘觉,全都没有,都是大菩萨在听,所以《华严经》非常深奥,叫做经典之王,经中之王,这是《华严经》,前分三七日的时候说法不含声闻在内,后面这个《华严经》入这个《不思议法界品》,那么里面就有舍利弗等大声闻在内,但是这个时候因为说法的程度很高,所以声闻、缘觉听到如聋如哑,听不懂,像聋子,像哑巴,听不懂,因为讲那个《华严经》,连这个大乘的阿罗汉都听不懂,拟受利益,化益的效果,就是说他虽然要度化,但是度不了,因为根机不够。

第二叫做鹿苑时,就是小乘的,是指佛陀说这个《华严经》之后十二年,意思是说十二年讲这个小乘的经典,在十六个大国讲这个小乘的《四阿含经》,《增一阿含》、《长阿含》,后面你们自己了解,《四阿含》,什么《增一阿含》,那么这《四阿含经》,什么《中阿含》、《长阿含》,《四阿含经》的时间,那么这里面讲的全都是三法印,苦、空、无常的这个法印,诸行无常,讲法无我、涅槃寂静,这《四阿含经》里面不是破外道,要不然就讲一些世间无常的故事,要不然就破这个外道,《阿含经》,《四阿含经》里面所讲的,就像日光照到这个幽谷,前面说日光初出来的时候先照到高山,因为根机很利嘛!这个根机很利,先得到一些利益,这日光渐渐、渐渐、渐渐来,照到什么?照到幽谷,幽谷就是根机比较差的意思,慢慢照到这个幽谷,因为佛陀最初说法的场所在鹿野苑,所以这个时期称为鹿苑时,又取所说之经典叫做《阿含经》,《四阿含》叫做阿含时,这期所说教法的程度比较低,诸位!这比较低你不要看作低,对我们而言是很难的,你不要看那个比较低,佛陀怎么要讲这比较低的,这低是对这些要成佛的大菩萨讲的,对我们而言这《四阿含》,就已经很深奥了,讲这低,你不要瞧不起小乘,不要有这种想法,我们连这个低……,我们不是低,我们是烂,我们这根机不是低,是烂,仅为小乘法,即三藏教,经、律、论,经、律、论,从佛陀教化的意义而言,就是因为根机比较浅为对象慢慢、慢慢引导他,引导,所以称为诱引时,诱引时,在教化众生的顺序来讲,此期譬喻叫做酪,酪,就是我们讲的酪味,是不是?酸酸,这牛奶去提炼、提炼,酪味,酪味,酪味。

第三、方等时,这是指鹿野苑之后八年讲这个《方等经》,《方等经》就是大乘经,所以叫做《维摩诘经》就是大乘经,《思益经》就是大乘经,《胜鬘经》就是大乘的经典,这个时候就是像日光照到高山,高山之后照到幽谷,幽谷之后又照到平地,平地,食时,把这个食时旁边写个:八点,AM,早上八点,称做食时,举例这个时候是早上八点,到最后会全都解释,你先写起来,这个时候的教化也有讲到这个藏教,对这个小乘的,也有讲到这个通教,通教就是通小乘、通大乘,别教就是只有单独对大乘的教化叫做别,别小乘,别二乘,别二乘法,专为大乘的讲叫做别教,也有讲圆教,圆教,圆满,所以这个通就是藏……,方等时对这个藏、通、别、圆四教,打破视这个第二时得到小乘那个浅证,小乘的证到我空,他以为与佛之深证同样一个偏见,小乘的证到我空,认为他所证的跟佛所证果的是一样,大乘的方等时就是说这样还不行,这样还不行,你只有破掉我空而已,还没有破法空,你还有法执,你对这个人生观你有破,但是对宇宙观还没破,所以叫做打破视第二时得小乘之浅证,第二叫做通,鹿苑时,鹿苑时证到小乘的果位,以为他所证的跟佛深证的一样,这种偏见,不可以说跟佛的一样,因为这还不够资格,佛证的是圆满,你证到是小乘而已,大乘就是叫他放弃小乘的,要慢慢向大乘法,其中所讲的斥小叹大,斥小就是指责,指责这个小乘的,你这样修不可以,你怎么可以进入这个偏空涅槃呢?你不可以,要继续回向走入这个大乘,所以说斥责这个小乘而赞叹大乘法,叫斥小叹大,指责小乘的,这样不可以,要向大乘法,弹偏褒圆,弹偏就是弹诃,这个偏教,偏了,不要偏空,不然就偏有,要空、有圆满叫做褒扬,赞叹的意思,叫做弹偏褒圆,弹诃,诃斥,诃斥这个偏教,偏空不然就偏有,褒就是赞叹,赞叹这个圆教的思想的意义,乃是欲启发小乘的人生起这个惭愧心,耻小慕大,我们修这个小乘的,惭愧,我们要度众生,要度众生,尊大乘之心,若从佛陀教化之意义来讲,这一期叫做弹诃时,诃责小乘的,弹诃时,在教的顺序来讲譬喻作生酥味,生酥,生酥味,我们吃的那个酥,酥,生酥味,又方等为大乘经典的通称,这个时候初说大乘经典的时期,亦称呼作方等时,方等时。

请翻开这个讲义。第四般若时,般若时,指方等时之后二十二年,二十二年般若谈,就是般若讲二十二年,可见般若经典总共六百卷,《般若心经》刚好二百六十字,可见这二百六十字有多重要,可见这二百六十字有多重要,所以指方等时之后二十二年之间,说诸般若经的时候,所以依照经典名字而立名,就像日照禺中时,禺中时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这巳时,有的人念shì时,是不是?那么禺中就是指十点,早上十点左右,在说这个般若的时候,这个经典就像譬喻早上十点的时候,我们讲说这个方等的时候就像早上八点的时候,渐渐进入这个中午,那么般若时是禺中,禺中是十点左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午时的前面,那么这个时候所说的教法在内容上为通,就是通教、别教跟圆教,诸位这个通教、别教、圆教,这不是佛教或是不是外道,这不是这样,这是将我们佛教在讲经当中有分作根机利跟不利,藏教根机最差,小乘的,通教根机就比较好,别教就是大乘的根机,圆教就是顿根,就是最利的,最上(利)的根机,是这样分法,所以在般若时就对这个通教、别教、圆教三教全都教化,从佛陀教化的意义来讲,从佛陀教化的意义来讲,教化的意义来讲,这个时候,这个淘汰就是去掉,要去掉大、小乘分别的偏执,要说这个诸法皆是空,要融合这个大、小乘于一味,一味就是诸法皆空,毕竟空,所以这称为淘汰时,淘汰,去掉的意思,在教的顺序中来讲,顺序来讲,比如熟酥,我们把生酥煮熟,熟酥味,更熟的味道,这个时期乃是佛陀为须菩提等说般若,所以我们看到《金刚经》,我们就知道这在讲空的思想,须菩提就是解空第一,解空第一。令其仰慕大乘,让他欣慕这个大乘,而且由二乘再进展至大乘中的空,所以叫做般若转教,以此能够消除上面的区别,所以这叫做法开会,故亦称法开会,法开会,其中在说明通教消极的空,即是共般若为三乘共学之般若,共般若就是空的思想,声闻也证到空,缘觉也证到空,菩萨也证到空,这叫做共般若,亦说明别教跟圆教二教积极中的不空中道,不空中道就是有,因为他要度众生,这叫不共般若,简单讲就是说共般若就是大家都证到这个空性,但是不共般若就是大乘的这些菩萨为了要度众生,要去跟这些众生结缘,所以他不空,他要从本性产生妙有来度众生,所以共般若就是空,不共般若他就是证到妙有,因为他是摩诃萨,大菩萨所要学的这个般若,因为他要度众生,他要度众生,般若时。

第五、法华涅槃时,《法华经》,我们有一部经叫做《妙法莲华经》,有一部经叫做《大般涅槃经》,《法华经》的意思是在讲一千佛大家都能够证到佛因,《法华经》是在授记成佛的经典,《大般涅槃经》这个大般就是大家每一个众生,每一位众生全都可以达到不生不灭究竟解脱的阶段,叫做《大般涅槃经》,简单讲就是每一位众生就是有佛性,包括一阐提,叫做法华涅槃时,是指为所受教者的能力进入最高的境界,要进入佛的知见的时候,大约佛陀在最后八年的时候,讲这个《法华经》到入涅槃前一天,一日一夜说这个《涅槃经》的时候,佛在说《涅槃经》是一日一夜而已,一日一夜而已,所以就像在日轮当午之时,像日光正中时,这是究竟圆满,这个时候所说的教法纯是圆满的圆教,圆满的圆教,所以会通前面四个时之浅方便教,前面四个时,这个藏、通、别,会通圆教,藏、通、别、圆,那么会通前面四个这个时,比这些显……,彰显就是显示真实的,开显圆,就是说过去都是权巧,现在唯有一佛乘,无二亦无别,就是说在讲这个《法华》、《涅槃经》,这是讲出一实相,实的东西,诸位!我们前面讲的,讲这个圆教是对这个根机比较利的,圆教,开显圆,这不同,纯圆,纯的,比圆教更加圆满,最究竟的圆满法就是大家都会成佛,会通前面四个时候,叫做之浅方便教,到最后就藏、通、别、圆,跟他讲、讲、讲……,之后叫他要放下这些,这是权巧讲法,到最后开显圆,开出真实的教法出来,从佛陀教化的意义来讲,不止于理论上的法开会,法开会,不止在理论上的法开会,那么这是实际令一切皆证入这个开会,我们人的开会,那么实际证入我们这个人,就是说他会证悟到最后这个佛自内证的东西,比如说到法华涅槃的时候是最究竟,最圆满,是纯,都讲到佛陀内心的东西,每一个众生都可以达到这个时候,所以理论上叫做法,可以证入的是我们人,所以理论上叫做法,法开会,开权显实,可以证入的是我们人所以叫做人开会,在教理当中的顺序叫做醍醐,醍醐这是什么东西,不晓得,意思是说牛奶去提炼,提炼、提炼,酪,酪去提炼称为生酥,生酥提炼为熟酥,熟酥提炼为醍醐,《法华经》跟《涅槃经》的关系,在显扬毕竟一乘,毕竟一乘就是一实相,一实相,一实相,《法华经》属于前番,五味中的后教后味,就是《法华经》在最后,佛从七十二岁讲到八十岁,这是从华严时以后到《法华经》期间,二乘加以开会,令成就就是开佛的知见,令成就,入佛的知见,为大目的,大收教,所以这一贯道叫做收圆,收圆,这就是在学我们《法华经》里面的,三期末劫收圆,令成就入佛的知见为大目的,大收教,所以这一贯道看到:你看!这也是收圆,你看!《涅槃经》对《法华经》所遗漏,就是有这个能力的,追说追泯藏、通、别、圆四教,并说佛性常住,扶律谈常,这个没讲绝对听不懂,追说就是说佛要入涅槃就一直讲,讲、讲……,讲过去他藏教的道理,通教的道理,别教的道理,圆教的道理,叫做追说,已经要入涅槃了,就讲过去他一辈子所讲的教法,追泯,就去年,要去掉藏教的,要去掉通教的,要去掉别教,要去掉这个圆教,进入开显圆,纯的圆教,纯的圆教,所以这叫做追说,追说就是说他要入涅槃,我再跟他讲一遍,讲藏、通、别、圆的教法,追泯就是你要放下这个权巧,这是权巧,佛在权巧讲法的,只有《法华》《涅槃》这是最好的,并说佛性常住,我们的佛性是常住,扶律谈常,帮助这个戒律来讲这个本性,谈常,常就是我们的本性,扶律,帮助这个律,帮助讲这个佛性,教化使你成佛,所以为后番五味中的后教后味,五味最后就是醍醐,所以也称后教的《涅槃经》,叫做捃拾教,全都揀起来,全都包括在内,除了华严三照,华严三照,就是先照;高山,之后照这个幽谷,之后照这个平地,叫做华严三照,涅槃经五味,华严三照,涅槃经五味以外,另外还有《法华经》长老穷子的譬喻,因为大家没看过《法华经》,《法华经》举一个例子说佛陀就是一个很有钱的人,很有钱的父亲,我们众生就是一个很没用、很穷的儿子,看到很有地位的父亲他会害怕,他会害怕,所以这父亲就方便权巧,就先雇佣这个穷子,因为他穷习惯了很有自卑感,我们就是穷子,没有智慧,先雇佣他来扫厕所,打扫家里,打扫家里,这就是佛的慈悲,就是说一个父亲他当皇帝,或是他很富有,很有势力,因为我们人有自卑感,佛就是像这样,我们众生就是什么?就是很自卑感,我不够资格成佛,佛说:没关系!先来结缘。就先进来,先讲堂清扫厕所,现在扫地板,做这些打杂的工作,慢慢再跟他开示:你也会成佛。所以,噢!常常扫厕所之后,咦!心相体信,慢慢、慢慢他了解这个心是佛,他了解本体,他就相信他会成佛,慢慢再教导他,到最后佛就为他授记,佛就为他授记,授记说:你将来你会成佛。所以说法华长老穷子的譬喻,就是说因为我们生生世世就是很贫穷,生生世世就是没智慧,所以我们这辈子听到这个佛法,说我们会成佛,我们会害怕,我们会害怕,佛祖他这么慈悲,要将这个佛法给我们,我们会害怕,自卑感,所以就跑掉了,这个佛陀说:不要跑、不要跑。我这里厕所缺少人打扫,你来为我打扫厕所就好,你不会成佛没关系,你慢慢来,慢慢来,一天,两天慢慢培养,再为他说法、说法、说法,咦!有一天他悟到,悟到之后他这个本性,他这个外相慢慢会起信心,噢!这样我的本性就是跟佛的本性一样,慢慢引导进来,引导进来之后为他授记,授记,他将来会成佛,是方便,佛的慈悲,这是《法华经》在比喻,在比喻,因为诸位没看过,若有看过的人就知道,若没看过你就简单听我这样说,你就知道这《法华经》就是在讲这样。显示佛陀一代教化的次第,像左手边这个表这样,左手边这个表这样。

五时,还有通五时跟别五时,诸位!不要看这讲义,现在听我这样解释,佛说华严时、这叫做别五时。就是分得很清楚,不可以乱,但是佛在讲经的时候,佛若在讲阿含时,若有诸大菩萨要来问,佛祖会再为他解答,所以这叫做通五时,虽然他在讲《阿含经》,但是有根机比较利的来问他,佛也跟他讲根机比较深奥的法,佛在讲这个般若时的时候,后面度来的这些,后来才出家的这些不懂,佛虽然讲这个般若时,但是根机比较不够的来问他,佛也跟他讲四谛法、十二因缘法,这叫做通五时,那么这样讲,别五时就是分得很清楚,知道吗?分得很清楚,每一个时候都……,佛的一辈子就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但是这样讲行不通,那佛岂不是就这样,佛在要入涅槃的时候,或是讲般若的时候,根机比较不够的问说:世尊!世尊!什么叫做四谛法?你不要问,这已经讲过了,二、三十年前已经讲完了,佛祖没有这样,来,他也慈悲跟他讲四谛法,这样叫做通五时。同那个时候,通五时就是说同要在讲般若的时候,也有讲华严,也有讲四谛法,也有讲十二因缘法,也有讲权巧菩萨法,对不对?但是实在讲它最重要的就是要讲这个般若时,这样知道吧!

如果你们还听不懂,换我来比喻:比如说我现在在讲《十四讲表》的时候,研读班,比如说我们讲这个《弥陀经》,一段时间,一年,再来讲《无量寿经》,再一年,再讲这个《观无量寿经》,再一年,这是我们就讲堂来讲这是一年、一年,对不对?但是有的人根机比较利的要来问《华严经》,我是不是要对人家讲,也要跟人家解释,所以就时间的分别,是说有《弥陀经》、《无量寿经》,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观无量寿经》一个阶段,但是就师父来讲,我度的根机不能只度这样,对不对?有人再来问四谛法,我当师父的也是要对人家解释,所以这叫做通五时,我这个时候也可以在讲《弥陀经》,也有在讲《华严经》,也有在讲《楞严经》,只要来跟我参考我就会跟他解释,跟他解释。别五时就是分得很清楚,能五时意思就是说慈悲纳受其他的众生,这样还听不懂就没办法了,没办法,听不懂就真的要去跪香。五时,五时,亦有通五时跟别五时,别五时就是佛陀才华众生的方法,以此分为五个时候,以显说法的次第,通五时指每一个时期当中相应受教者的能力而说法,随其各自不同的反应以显教法的融通,此法关于五时的年限有很多种说法,有的人说五时是不是应以时间而分别,或者是以理论的组织分别,自古以来争论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就智者大师怎么说我们照这样就好。

底下说八教,就是第二个阶段,前面讲五时,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现在讲八教,又进入另外一个阶段,八教就是化仪四教,化仪四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佛陀教化众生所用的形式跟仪则,以这个化法四教就是佛在教化众生所采用的教法的内容,所采用的教法的内容:第一、化仪四教,顿教,佛陀最初将他自内证的方法直接教示这个众生,相当于《华严经》所说,《华严经》直接讲他内心的证,这么深奥的道理,第二就是渐教,教化的内容从浅而渐渐进入深奥的教法,相当于《阿含》,《阿含》,所以写一个:初。渐教分作初,渐初,渐中跟渐末,所以这《阿含经》就是渐初,根机最差的,慢慢成熟;《方等经》就是渐中,渐渐的渐,渐渐进这个《方等经》,《方等》底下一个:中。般若时,末,就是渐教进入般若智慧的教化,根机更加利,三时所说,所以有渐初、渐中、渐末,就是渐教分成初、中、末。第三,秘密教,佛陀应众生不同的根机的能力因材施教,施以各别的教化,因此彼此互相不相知这叫做秘密,佛陀教他,他不了解他,他也不了解他,这叫做秘密。不定教,各种根机的众生虽然坐在同一个地方,但是因为能力不同,所体悟的教法不同,这叫做不定,简单讲就是每一个人体悟都是不一,不同,这叫做不定,其中秘密教跟不定教共同的点就是同听异闻,秘密教跟不定教的共同点就是同样在听,而所产生的听法不同,同样坐在一度听法,所讲到的法都不同,但是前者,前者是秘密,前者就是相互俱不知利益之差别,就是说秘密教是因为互相不晓得利益,你听你得到大利益,我听我得到小利益,互相不了解,是为人法俱不知,秘密就是说人,你也不了解我的内心听佛的讲法我得到多少,你也不晓得我听多少,比如说佛在讲这个四谛法,这个人听的跟那个人听的感觉不同,他听这个四谛法,但是他证到圆满法,他听这个四谛法,得到一点点而已,所以人也不知道,法也不知道,俱不知,后者就是不定法,后者就是不定法,是了知相互利益的差别,我有得到利益,你也有得到利益,但是你得到利益比较大,我得到利益比较小,都知道,但是……,这叫做人知,但是法不知,你知道我,我也知道你,但是你所听到的法是很好的法,我听到的法是平平的,所以这叫做不定法,不定教,前面,前者就是说秘密教,后者就是讲这个不定教,又不定教原义,不定教它的原义,本来的意思是说个人所体悟教法不一定,所以严格来说上面的秘密教理,应该称为秘密不定,上面的秘密教理应该称为秘密不定,而不定教应该称为显露不定,前面这个秘密教就是说他听到法不同,但是大家都不了解,这叫做秘密不定,没有显示出来,后面这不定教叫做显露,因为你知道我也知道,但是你听得比较得利益,我听得比较不得利益,像我们大家都在听《弥陀经》,大家都知道你在听《弥陀经》,你得到法喜充满,他得到的比较少,年经大的人没读过书,他就说:都听不懂,都听不懂。因此要了解,显露不定教对此顿、渐二教,乃是公开的教法,所以称作显露定教,显露定教,这个顿、渐二教就是公开的教法,称为显露定教。

现在再来,化法四教,前面是讲顿、渐、秘密、不定,顿、渐、秘密、不定,第二个是化法四教,化法四教,第一、三藏教,略称藏教,就是小乘教,是为三乘人说《阿含经》,为了声闻、缘觉、菩萨,菩萨比较钝的,说《阿含经》,以明但空就是只知道空的一面,而不知道同时有不空的一面这个道理,并由析空观,析空观的意思就是说慢慢去分析,慢慢地分析,又作拙度观,拙度,拙就是比较笨,比较差,简略……,就是说析空集……,慢慢、慢慢、慢慢……,审纸,慢慢分析这个纸变成纸灰,纸灰就变成电子、质子、中子,再来就没有,慢慢、慢慢来分析,我们这个色身,色身就是四大造成的,四大都是假的,假的里面的细胞、骨头有一天会死、会无、会灭,慢慢觉悟,叫做拙度观,根机比较差,入这个之教,无余涅槃,这《十四讲表》有解释过,无余涅槃就是没有存这个色身,该教的菩萨已制伏见思二惑,见思二惑,惟未断尽烦恼,为教化众生经三大阿僧祇劫证悟到长时间实践因行,所以叫做伏惑行因,意思是说藏教伏惑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实践,所以这叫做伏惑行因,根机比较差,第二叫做通教,通教,通,有通同、通入与共通,诸位!你们初看有比较困难,听到这个时候很吃力,一团雾水,没关系,录音带再买回来,再继续听,再继续听,回去一定要听,听得耳熟能详再来,再来,当然我不可以一直等你,我不可以一直问:你听得懂吗?听不懂再讲,听得懂吗?听不懂再讲,这样会耽误到众生,听不懂没关系,慢慢来,通教,通有通同、通入、共通,以该教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所共通的大乘初门教,这叫做通教,通往大乘,即有如幻即空,如幻即空,简单讲当体就是空,当下就是空,一切事一切物就是因为因缘所成立,所以叫做如幻的假空,如幻之空,空、假的道理,观体空观,观空上体空观,就是观这个全体本来毕竟空,又作巧度观,比较厉害的,头脑比较好,简单讲就是谰观就知道这是因缘和合的,根本就无所著,也没什么好执著的,此教菩萨中的钝根者只能理解比较浅的教理,以藏教的菩萨同证到菩提果,叫做通同,通同,就是说藏教的菩萨同证到菩提果,通同。底下:胜根的菩萨能够领悟到教中所含的深奥中道的妙理,所以最后他能够进入别教跟圆教,就是通教能够进入别教跟圆教叫做通入,通同就是以藏教能够证到藏教的菩萨的,同证到菩提果,那么现在讲以胜根比较利的菩萨,能够领悟到比较深奥的道理,进入这个别教跟圆教,通入,如此由通教转进别教,叫做虽接通,别接通的意思就是别教来到这个通教,意思是说通教的人会进来这个别教,别教接引通教,慈悲,别教的根机比大乘根还深,所以叫做别接通,别教来接引这个通教,或者是可以说别入通,就是别教进入通教,由通教转入圆教,这叫做圆接通,或者说圆入通,圆教进入这个通教,圆教根机这么利进入通教,或是通教根机比较利能够圆教接引走,同时通教的菩萨为了学习别教的教,而以别教修行的目的、名目来表示通教的位次,此称为名别义通,就是名是不同,但是义理是会相通。第三、别教,别就是不共跟历别两种意义,就是不共二乘,独为菩萨叫做不共,别教就是不是小乘的,不是声闻也不是缘觉,这一点别于其他的三教,又由差别的面观……,又由差别面观察诸法,差别面来观察这个诸法叫做历别,所以叫做别教,简单讲就是说藏教也有藏教的差别,通教也有通教的差别,别教有别教的差别,所以这叫做别教,叫做历别,因为跟这个二乘不同,因为独为菩萨法,这叫做不共,还是叫做别教,别教就是说别于其他的三教,都有差别叫做别教,别于二乘法也是可以说别教,所以称为别教,此教次第观空,观空观,再来观这个假观,再来观这个中观,三谛,观空观叫做真谛,观假观这叫做俗谛,观中谛叫做中谛,领悟到中道的道理,但是因为他中道不同空、假,假就是假有,所以称但中,但中就是只有中道,不是圆满,不是圆满教,只有讲这个中道,但是因为他的中道是不同于这个空、假,意思是说离开这个空跟假另外有一个中,所以观空、假之外,还要安立一个中庸、中道,他的观法叫做次第三观,次第三观是有次序的,根机又比较差,根机又比较差,根机又比较差的意思,根机又比较差的意思是说观这个空就是空,观这个有,假有就是有,观这个中就是中,叫做观空、观假、观中,这有次序的叫做次第三观,又称为隔历三观,有隔阂的,别教的菩萨到实地之后悟到中道的道理,就是见法身,与圆教的人一样,但是在初地以前,从这个但中就是只了解这个中道,不了解中就是空,就是有,不了解空就是假,就是有,假就是中,不了解假就是中,就是空,意思是说圆教就是说即空、即假、即中,即假、即空、即中,即中、即空、即假,愈来愈一头雾水了,你看,已经两眼无神了,初次来听经的时候听到这个稳倒的,第一天若不曾听过听到这个稳死的,躺着睡精神比较好,若听得懂的人是:噢!像得到宝贝,得到宝贝,就是这样,所以因为他只但中就是只了解中道,不了解中道又有具足空跟有,所以别教的菩萨到初地之后悟到中道的道理,与圆教的人相同,但是在初地之前从这个但中的道理,体悟到其中所含的不但中,就是空、假中不离中,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的道理,就是自信这个十住位到十回向之间,又将这个别教转入圆教,所以叫做圆接别,圆接别教,也称为圆入别,那么前面在讲别接通,圆接通,还是圆接别,全称三被接,别教来接引通教,要不然就圆教来接引通教,圆教来接引别教,叫做三被接,被接的意思主要是说观理之际,体悟到其中所含的深义,由此再转进,更高的次第,以上三教在理论上皆可通至佛果,但是实际上行者在因中被接,以至于没有人可以达到三藏教的断惑,因为这个藏教是断这个见、思、惑,证到这个阿罗汉果,但是这个通教,八地以上,乃至别教,初地以上,这全都还没有断惑证到这个佛果,因为藏教断见、思二惑,在三界内就是已经证阿罗汉果,但是这个通教跟别教是行菩萨法,他就是断这个三界外的法执,尘沙惑跟根本无明,所以在通教跟别教他没有究竟证果位的人,所以说乃至别教初地以上到这个有教无人,有教无人就是说有人学这个教理,行这个菩萨道,但是没有人证到这个果位,因为通教跟别教是大乘的过程,必须要到圆教才有办法,或者是果头无人,果就是说至佛果,但是没有这个人,我现在解释,解释,意思就是说藏教他断这个三界内的见、思二惑,断这个三界内的见、思二惑他证到这个阿罗汉果,阿罗汉分作二个,一个是小乘的阿罗汉,就是四果阿罗汉,一个是大乘的阿罗汉,就是我们所说的佛,小乘的阿罗汉是断这个三界内的见、思二惑,大乘的阿罗汉断这个三界外尘沙惑跟根本无明,所以在藏教他有证果位,因为他证到四果,但是在通教跟别教,因为他在行菩萨法还没有证到佛果,没办法,所以必要在圆教才能证到究竟的佛果,究竟的佛果,所以叫做无人证教,就是有教无人,或者是果头无人,叫做无至佛果者,无至佛果者,讲归讲,自己回去想,待会儿回去慢慢去想。

请翻开讲义:我们看圆教,第四的,一、二、三、四的四,四的最底下圆教,我们昨天讲这个藏教、通教跟别教,今天要来讲这个圆教,圆教,圆意思就是不偏,就是圆融、互备,就是无论他迷,还是他悟,在本质上并无差别,处于真实之理,也是为佛所觉悟的道理,所以圆教在显示佛之所悟,也就是明示佛陀自内证之教,自内证就是佛有证悟到什么道理,那么圆教就彻悟到什么道理,此教观空、假、中三谛,三谛之理在一谛,互具其他二谛,意思就是说这个中道的道理不但是中,他是用一心三观,不是像别教,别教是说次第三观,观空、观假、观中,这有次第,若圆教不是,即空、即假、即中,即假、即空、即中,即中、即空、即假,当下就一心三观,他悟到空,当下就是假跟中,悟到假,假有,当下就是空跟中道,悟到中道,当下就是具足空跟有,这叫做一心三观,空、假、中,故此三观,称为一心三观,或称不次第三观,圆融三观,以上四教中藏、通二教为教证俱权,教证俱权就是说这个教法跟这个证悟,全都是方便,不是真实法,至于别教呢?是教权证实,教是方便,证到是真实法,所谓真实法就是大乘的一实相,一实相法就是真如的意思,证到真如的本性,这是别教,所以前面二教是教跟证都是权巧方便,若是别教是教是方便,那么证是真实法,这叫做教权证实,圆教则为教跟证俱实,教就是方便法,证就是真实法,这个教跟证全都是真实的,全都是真实的,意思是说别教,教是方便,证是真实,若圆教,教是真实法,那么证也是真实法,教是真实法,这是唯是一个真实相,一真实相,《华严经》讲一真法界,那么《法华经》讲实相,那么《涅槃经》讲大般涅槃,那么这《楞严经》讲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那么这圆教讲的教跟证都是真实法,若是以此配这个五时,看第五,现在要翻过来看,看这个斜的,因为接不起来,接斜的,第一华严时正说圆教,兼说别教,因为圆教教理很圆融,很彻底,对这个利根的这个菩萨讲的,所以兼说这个别教,这个别教若有大菩萨的根机也可以适合听这个圆教。第二、鹿苑时,但说三藏教,所以底下一个括弧,一个但,但就是只说这个三藏教法而已,经、律、论,第三、方等时,对说四教叫做对,对说四教就是藏、通、别、圆全都包括在内,用一个对字。第四、般若时,带这个通教跟别教二教,正说是圆教,是针对根机比较利的人,但是还包含通教跟别教。第五、法华涅槃时,时中法华是纯圆教,纯的,于《涅槃经》是对说是明说四教,佛要入涅槃再跟他讲,跟他讲这四教,追泯就是纯圆教,追泯就是说讲这个藏、通、别、圆,跟他讲这是权巧方便的,所以这还要去掉留一个纯,这是要成佛,大家都可以成佛,圆满,圆满教,当时法华之圆的圆满是今圆,以说《法华经》以前四时,那个四时那个圆是四时,过去的圆满,《法华经》是这个时候的圆满,《法华经》以前的藏、通、别、圆,那是过去的圆满教,虽然同一个教理说是圆满,圆满是昔圆跟今圆,但是这体是不同,无二,今圆,今圆满教,跟过去的圆满教,这个圆体无殊就是不同,没有说不一样,全都一样的意思,这是说在论它的作用,互有,优跟劣,所以说今圆为纯圆,独妙开显门,开权显实,开显就是显示这个纯圆,这个独妙的这个法门,叫做今圆,而超越前面四时的过去的圆满法,显出这个殊胜的作用,意思是说法华涅槃这个圆是纯圆法,圆满法,纯正的圆满法,前面那个圆是藉着藏、通、别、圆去比较出来的圆满法,比这个藏、通、别还圆满,所以叫做圆满法,但是这个昔日的圆跟今日的圆满法,今天这个圆满法,法华涅槃又是纯圆法,由此《法华经》乃是四教之外,超八醍醐之最殊胜,超八就是超前面的,前面的,也就是超越化仪四教,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就是藏、通、别、圆,超越这个八教,所以叫做超八醍醐,而为最上的醍醐味教,醍醐味教。

那么这样讲,诸位!这样讲有时候会听不懂,听不懂,会一头雾水,会一头雾水,昨天下课就有人摇头,现在这简单,现在翻到第一张来,我若将这个第一张这个讲表有画线路这些,从头,你只看这个表就好,都不用看前面、后面你就通达,你就会通达了,不用烦恼,不用烦恼。

好!看这个表,化仪四教就是佛要度化众生的形式,分为顿就是根机很利的人,根机非常的利,像大菩萨、六祖,一听就顿悟那种,很利的人,顿教,用这个顿的方法,像药要开药方,这个人寒性要开热药,这个人热性的要开寒药,这个人容易感冒,要开这个改变体质的,所以化仪四教就像开药的那张药单,药单,药方,开始在开药,有的要开顿教的这个药方,再来底下渐教,渐教的意思就是说他的根机不够利,他必须要慢慢、慢慢引导他,引导他,但是这个渐教又分为渐初、渐中、渐末,渐初就是说他的根机是小乘的,根机是小乘的,所以他必须要讲这个《四阿含》,渐中可以渐渐进入这个大乘法,进入这个大乘法,渐末就是说大乘法听得已经很久了,所以渐末的意思是说究竟般若法,究竟圆满,后来讲这个圆满法,渐末。

再来,秘密教就是说……,秘密教旁边你写几个字,写:根机不同,佛所说法所得不互相知道,你若写这样看了就会懂,因为根机不同,佛所说的法,所得到的互不知,互相不知道,比如说我现在在这里说法,你所得到的跟他所得到的不同,这叫做秘密,你知道你的而已,他知道他的而已,不定教,写八个字,法会同席,所证不一,法会同席,佛在说法的时候,佛在说法的时候坐在前面的这些众生,全都同这个时候叫做法会同席,所证不一,他所证到的却是不同,有的讲四谛法证到圆教的菩萨,有的讲到菩萨法,证到小乘而已,所以说不定教就是说法会同席,所证不一,法会是大家同时坐在这个地方,但是他所证到的却是不同,却是不同,所证不一。再来,最左边,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就是法华涅槃时,他也不是顿,也不是渐,也不是秘密,也不是不定。好!在秘密教跟不定教的上面,画二条线出来连在一起,上面写四个字,叫做同听异闻,大家都在听,但是听到的都不同。好!在秘密教的上面写个:秘密不定,在不定教的上面写个:显露不定,你先写起来我再跟你解释,秘密教的上面,秘密教的上面,写一个秘密不定,不定教的上面写一个:显露不定,显露不定,这意思就是说秘密教就是说虽然大家听互相不了解,叫做秘密不定,但是不定教是大家都在听是很清楚,都在听是很清楚,但是所证的不同,叫做显露不定。他是显示出来,大家都在听,大家都很清楚,你也在听,我也在听,大家都知道,但是却是所证到的境界不同叫做显露不定,前面秘密教叫做秘密不定。好!在顿教跟渐教的上面画两条线连在一起,上面写个:显露定教。顿教跟渐教,渐教底下分渐初、渐中、渐末,顿教跟渐教画两条线起来连在一起,上面写四个字,叫做显露定教。显露的定教就是说它是很明显出来还是定教,它不是不定的,你是顿,还是渐,根机不同,这样好,底下。

这个化仪四教来搭配这个五时,五进,顿教,我们现在看这个华严时,佛成道的时候讲这个《华严经》,这个《华严经》是针对这些大菩萨讲的,后来又针对这些声闻、缘觉的根机讲的,所以《华严经》的时候画一条到上面:顿教,意思就是说《华严经》就是这些大根器的人在听的,所以这顿教画一条线下来,配合在《华严经》,《华严经》为什么画在这个秘密教,又画在这个不定教的上面呢?这个秘密教跟这个不定教为什么也画在《华严经》,就是说佛在讲这个秘密法,这秘密法就是说佛在说法的时候,有的人悟到《华严经》的思想,证悟到《华严经》的思想,所以只有他知道而已,有华严的境界,有华严的境界,所以这秘密画一条线到华严来,是因为根机不同,所以大家不了解,但是其中有根机,适合这个华严的根机,这个不定教为什么画一条线下来这个华严时,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说法会同席,说的不是华严,但是他所证的刚好《华严经》这个境界,所以说不定也有华严的根机,所以第一叫做华严时,那么佛成道之后,先照高山就是《华严经》,讲这个《华严经》,对大根器的人说法,三七,二十一日,后来佛又在声闻、缘觉当中讲这个《华严经》,所以《华严经》分作两个阶段讲。

再来鹿苑时:佛讲这个《华严经》,小乘的根机如聋如哑,完全听不懂,佛认为这样没办法利益众生,这样没办法利益众生,必须要跟他讲这个四谛法,小乘的四谛法,讲这个小乘的四谛法,所以他就下这个金刚座来到这个鹿野苑,三转四谛*轮,三转四谛*轮,就是在这个鹿苑时,所以鹿苑的旁边写一个:阿含,因为佛所讲的都是离不开《阿含经》,《四阿含》,所以又名阿含时,但是是在鹿野苑讲的,又名鹿苑时,所以鹿苑时,这针对小乘的根机讲,因为《华严经》讲的听不懂,所以佛就下座,下座之后,就开始讲这个最简单的四谛法、十二因缘法,这个顿根的菩萨,六度法,鹿苑时,佛成道就先来度五比丘,佛在讲《华严经》的时候,众生在看佛是坐在金刚座下,菩提树下金刚座,菩萨看到佛是在说法,因为众生看到的是丈六金身,但菩萨看到的不是这种,菩萨看到的是百千万亿由旬的色身很大,所以我们凡夫看佛是坐在那个地方不动,若菩萨在看他是在华藏世界在讲这个《华严经》,在讲这个《华严经》,那么鹿苑时的时候佛就现这个比丘相,比丘相,佛是十九岁出家,经过十二年刚好三十岁,三十一岁成道,佛是三十一岁成道,有的人讲佛是二十九岁出家,四十一岁成道,两种说法,那么不管如何佛就是一位圣人,因为印度不重视历史,所以一般的人都是采取十九岁出家,三十一岁成道,为什么会采取这种讲法,因为印度人是很早结婚,差不多十二岁就结婚,在比丘尼戒里面都有讲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都差不多在十岁、十一岁就结婚,怀胎罗睺罗是六年,依经典记载,罗睺罗在母亲腹中是六年,这六年是因为老鼠东奔西跑的时候,他拿一块破布塞住老鼠洞,让老鼠关在里面六天没东西可吃,感应到这辈子在妈妈的腹中六年才来出世,叫做密修第一,听说在腹中就在修行了,所以塞住老鼠洞,塞老鼠洞,塞住,这辈子生不出来,经典这样记载,按照这么说,所以若说佛是在十二、三岁结婚而言,怀罗睺罗六年,算起来刚好十九岁、二十岁,那时候佛是离开之后才生这个罗睺罗,所以说有的人说佛还没有离开这生罗睺罗,因为印度很不重视历史,所以我们现在要考核就非常困难,非常困难,所以一般而言演电影还是采取十九岁出家,佛是十九岁出家,三十一岁成道,三十一,不是像我们现在七、八十还在这里熬,我们是真的很可怜的众生,真的很可怜,佛三十一岁就成佛,大彻悟,所以说人家说佛四十九年转法界,若这样三十一岁成道,加四十九刚好八十岁,这样刚好正确,刚好正确,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就是讲经讲三百多会,集合三百多次讲经,以历史这样来印证,这样是正确,这样是正确的,有的人讲二十九岁,一般人是不采取二十九的观念,说佛二十九岁才出家,一般是没有这样讲,所以都接受十九岁出家的情形,照理讲佛不是国王,照理讲佛不是国王,也不是皇太子,照历史上,印度当时分作北天竺、中天竺、南天竺、东天竺、西天竺,印度当时分作五个天竺,天竺就是印度,东、南、西、北、中,那么就像现在的美国划分五十个州,一州、一州,就是联邦调查,联邦调查,联邦,一个联邦,那么释迦牟尼佛是中印度的一个小国,叫做加毘罗卫国,加毘罗卫国,所以你要说佛当时在世的时候,是整个印度的国王的儿子,称为太子,这不是这样子,但是我们现在中国来讲应该是讲诸侯的儿子,诸侯的儿子,而不是国王的儿子,但是因为我们佛教徒讲太子出家是很有面子,你听得懂吗?他是很有面子,但是这么讲是违背历史,违背历史,我们释迦牟尼佛是太子出家,大家都很有面子,但是实际上历史记载,按照历史上考据,他不是太子,一个联邦,像美国的一个联邦州州立的一个政府的儿子,这样讲是符合历史,若讲这个太子,是佛教徒很有光彩,很有光彩,像这样很不简单了,这样就很不简单了,算是很大了,照历史来讲是这样,照电影来演是大家都说太子出家,太子出家,所以这佛教徒大家走起路来就很神气,我们佛祖是太子出家,这出身身份有差别,出家身份有差别,现在若人家要来听经,喂!来听慧律法师讲经,对不对?我不要去。人家研究所的,读很多书的。这学历就搬出来,压住,读很多书,不是没有读书,有时候佛教徒就觉得很光荣,这种就是说配合世俗人,世俗人要读书比较高的法师他就看得起,不然我们读这么多书怎么比得上广钦老和尚,他若问你一句,你就哑口无言了,难道不是这样,人家没有读书,难道不是这样,因此配合这个世俗,世俗人学历比较高,看起来就比较有份量,说:来听学历比较高的人讲经。是这种原因,所以鹿苑时是佛下这个金刚座下,下这个金刚座下,那么他来讲这个四谛法给这个小乘的根机,那么鹿苑时,所以鹿苑时有这个渐初,画一条线就是渐教,因为它不是顿教,所以它是渐教的初机的时候在鹿苑时,那么秘密教呢?就是说因为根机不同,它所听到的只得到这个小乘的法,所以叫做鹿苑时,不定教也有,因为法会同时在讲,他所得到的只是像小乘的利益而已,所以秘密跟不定,再画一条线下来,秘密跟不定也有得到,讲大乘法却得到小乘的利益而已,所以秘密教、不定教都有在鹿苑时,画这个线下来鹿苑时,就是说秘密教、不定教有讲这个大乘的,或讲这个圆满教,就是他所得到的只有小乘的利益而已,所以画一个路线下来就是鹿苑时。

再来方等时,方等时就是渐教,小乘的根机,渐渐就成熟,渐渐成熟而言,就渐教的中间,就方等,方等就是遍十方,平等法,遍十方,平等法,这就变成大乘的,大乘法,这个大乘法里面,渐教的中间画一条线下来,渐中画一条线,方等,那么秘密教跟不定教有的人听小乘的得到这个方等,那么有的人听这个法华涅槃或是说听这个般若时,咦!得到这个方等,所以秘密教、不定教也有在方等,再来渐教的末,画一条线下来:般若时,佛经过这个鹿苑时,小乘的根机,经过方等时的这个大乘的根机,他知道要讲这个究竟空,所以在般若的旁边写三个字:讲毕竟空的道理,毕竟空的道理,这般若时讲毕竟空,讲十八空,空空,十八空,般若时讲毕竟空,大乘的根机已经成熟,他必须要讲这个般若时,就讲这个无相法,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一切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无六度万行,无所谓的布施,无所谓的持戒,有自性本有布施,自性本有持戒,自性本有具足般若,所以说空全都否认,全都去掉一切的执著,毕竟空,连所得到的法全部要放下,毕竟空,叫做般若时,般若时,般若时画一条线上去:渐末,就是这个渐教根机,这渐教渐渐来,渐初、渐中、渐末,这根机渐渐来,渐渐成熟,所以渐末,秘密跟不定也是这样子,讲小乘的,那么他得到的般若的这智慧,或者讲圆教的得到般若的智慧,不一定,秘密,般若时,最后法华涅槃时,佛要入涅槃《法华经》,《法华经》,《法华经》的旁边写一个:佛从七十二岁开始讲《法华经》,佛从七十二岁一直讲到八十,《涅槃经》的旁边,佛入涅槃一日一夜讲《涅槃经》,《法华经》讲八年,《涅槃经》讲一日一夜,《涅槃经》讲一日一夜我们就要读很久了,很大本,《涅槃经》你看看很大本,很惊人,所以法华涅槃这个时候就是佛已经进入最后的阶段,最后的阶段,来!看这个……,五时看完了,现在看这个五味,五味,不是五味丸,乳味,为什么叫做乳味呢?《华严经》为什么叫做乳味呢?你知道什么原因吗?你知道是什么叫做牛奶的乳味,意思就是说华严是大菩萨,佛已经证到这个究竟法,他将他自内证的东西讲出来就等于一头牛,直接挤出来的牛乳,最新鲜的,直接、直接从牛的身上挤出来,简单讲这《华严经》,就是从佛的自内证的本性流露出来,一模一样,简单讲乳味就是与原来的味保持原来的味道一样,牛乳从牛身直接挤出来,这大菩萨的法从佛的自内证直接去体悟,意思是说直接的东西,直接的东西,没有经过任何地改变,简单讲《华严经》就是在讲佛他自内证的东西,他这个圆满法,富贵法,华严时就是乳味,但是因为这个乳味有的人不习惯,咦!慢慢、慢慢再转变,提炼变成酪味,有的人牛奶喝了会腹泻,不合,改变一个酪味,像小孩要吃酪味,鹿苑时,鹿苑时的小乘,酪味,酪味,就是乳味再提炼变酪,有一点酸酸的,再来方等时,方等时是什么呢?生酥味,生酥味,酪味再提炼变生酥味,慢慢再蒸熟,煮熟叫做熟酥味,般若时,熟酥味,熟酥味再提炼变醍醐味,醍醐味,醍醐是什么没有人知道,那么我有问过忏云老和尚:请问师父!这个醍醐是什么东西?他告诉我这个我印象很深,我们出那个冷盘你听得懂吗?冷盘若筍子出来,冷的筍子出来,沾的稠稠的那种叫做什么,沙拉,问起来就是那种东西,以前搞了老半天不晓得醍醐是什么东西,有的人说不是,有的人说不是,这醍醐是什么东西,不晓得。所以这逢甲大学的素食,素食团,忏云法师提一个字叫做醍醐轩,醍醐轩,人家十字轩,醍醐轩,我就是喜欢吃这种东西,醍醐轩,那么这个味道愈来愈纯,有的就愈来愈好,乳味是表示说它保持原来的鲜味,酪、生酥、熟酥、醍醐就是变……,改变提炼。再来《华严经》的底下,华严时的底下一个尖,简单讲就是说讲《华严经》的时候,因为根机太利,但说这个圆教,但是兼说别教,所以这个华严时只对这些大菩萨讲的,就是圆教,要不然就别教,鹿苑时,但,就是只有对小乘的,但三藏教,但就是藏教,藏教,藏教,对呢?方等时,方等时刚好小乘、大乘全都讲,就是藏、通、别、圆都有,就是对藏教也讲,对通教也讲,对藏教也讲,对通教也讲,对别教也讲,对圆教也讲,般若时,带有圆教这个道理,但是兼附通教跟别教的思想,所以用一个带,《法华经》叫做纯圆法,就它的教来讲它是属于圆教,属于部来讲它是纯圆,开显圆的旁边写两个字:纯圆,开显圆,我们圆教的旁边有一个开显圆,旁边写一个纯圆法,约部来讲它是指纯圆,纯圆法。

再来涅槃时的底下有个追说,佛要入涅槃的时候还有一些小乘的根机,一些藏、通、别、圆的根机,他不能讲这个纯圆法,所以说他就要追说,追说就是说追溯以前的,因为还有佛要入涅槃的时候还有一些小乘的根机,还没有收回来,还必须利益这些小乘的根机,所以从头再讲这个藏教、通教、别教、圆教的思想,让这些应该得度的他得度,因为佛要入涅槃了,叫做追说。所谓追泯,泯就是说他讲出来之后这个藏、通、别、圆再去掉,这个都不是究竟的,每一个众生该当成佛,十方三世一切佛每一个众生具足圆满,追泯,泯就是除掉,只有纯留这个圆满法,纯圆法就是泯,追说就是慈悲纳受比较差的根器,追泯就是要除掉这些权巧方便,只有留这个纯圆的法,泯,除掉的意思,除掉的意思。你若听这个讲表,这个线这样下来,就每样都解决了,对不对?就不会一头雾水,听这个讲表就OK了,对不对?听完之后心情就很好,以后自己看经典就有一个入处,在化法四教的旁边,写个:药味,药味。我们说化仪四教是药方,化法四教,药味,就直接开药。

看第三,看第三,五时:第一、华严时,第二、阿含时,第三、方等时,第四、般若时,第五、法华涅槃时。华严三照,华严三照就是说《华严经》先利益,先照高山,高山的旁边写个:上根利智的人,大根器的人。次照幽谷,这个照就是利益,先利益,高山就是先利益地根机最利的人,这个日光慢慢、慢慢一直转、转……,转到中间这里,次照幽谷,幽谷就是差的根机,小乘的根机,蒙在谷子里面,山谷里面,次照幽谷,幽谷就是小乘,最差的根机,后照平地,后照平地,后来照到平地,照到平地,后照平地,平地,方等时,慢慢、慢慢照到这个大乘的根机。左边,食时,禺中时,正中时,现在讲,食时旁边就写个:方等时,禺中时就是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正中时就是法华涅槃时,这个是用吃饭的时间来譬喻,华严时跟阿含时这没有用吃饭的时间来譬喻,只有方等时,后照平地,中间画一条线跑出来,就是在讲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就吃饭的时间来形容它,来解释它,方等时,吃饭的时间等于八点,早上八点,AM,八点,八点,这意思就是说佛开始要利益众生了,开始有一点入这个佛法了,就是从大乘经典开始,方等时,这般若时,这个根机已经渐渐接近了,圆满了,就是早上十点,禺中时,早上十点,禺中时,到正中时,正中时,就是说佛他最重要要等的一天就是这个时候,在正中时的旁边写四个字:实相中道,实相中道,在旁边再写个:无影。为什么说正中时呢?就是无影。我们若拿一根竹竿,我们若拿一根竹竿去插在日光中间,日光照下来,这个竹竿没有这个影子,没有这个影子,这意思就是说佛在度众生度到最后,入这个法华涅槃时,法华涅槃时,没有二乘的,没有二乘法,声闻、缘觉也没有,没有权巧方便的菩萨法,全都直接进入中道实相法,正中时就是没有影子,没有影子就是除掉二乘还有权菩萨,权智菩萨,因为分一个实智菩萨,一个权智菩萨,除掉三种人,没有二乘人,没有权菩萨,权教的菩萨,所以叫做正中时,无影就是没有影子,正中午没有影子,没有影子就是不混杂的意思,直接进入实相中道,正中时,正中时,醍醐味,醍醐味,所以涅槃五味,《华严经》先照高山,乳味,阿含时,次照幽谷,酪味,方等时,后照平地,生酥味,般若时禺中时,叫做熟酥味,那么法华涅槃时,正中时叫做醍醐味,醍醐味。

再来,底下,《法华经》穷子喻,《法华经》在比喻,《华严经》的时候,佛在讲这个《华严经》,噢!很好,华严时表示说这个人,长老子他很有钱,很有势力,遥见其父,看到这个父亲是这么有地位,这么行的人,就像我们看到佛这样,《华严经》直接看到佛,但是这根机不够的,阿含时呢?阿含时是什么呢?雇汝除粪,现在看到长老有钱,有势力,儿子反而不敢认父亲,不敢认父亲,却一直离开,这个长老为了慈悲要让他继承这个财产,就是要继承这个佛的慧命,他先雇用他,你不是我的儿子,没错,你不是我的儿子,没错,但是我雇用你,雇用你来扫厕所,他现在扫厕所,扫厕所,每天就接触这个长老子,就像在座诸位说自己根机不够,自己根机不够,那么不敢讲他将来能够成佛,那么不敢承认他将来能够成佛,师父就要方便,有时间老菩萨来帮我清扫这个厕所,帮忙清扫这个讲堂,他就真的来了,所以一些老菩萨说:我到极乐世界扫地就好了。老菩萨没想到他也会成佛,他也会成佛,难道不是这样,所以现在师父就为他开示,就为他开示,开示:你也有成佛的一天,雇汝除粪,先雇请他来扫房子,阿含时,第三、方等时,方等时,心相体信,他现在慢慢,你的本性就是佛,你有具足这个本性,佛的本性,你有具足这个佛的本体,所以你要相信你也会成佛,心相体信就是说慢慢让他产生产生他的本性就是佛性,要让他相信,心相体证。

再来第四般若时,更无希取,啊!太好了,更无稀奇就是说噢!原来就是这样,我就是跟佛一样,更无希取就没什么自卑感,能够直接了解我的本性就是佛,并没有再要求其他的,我有这个能力能够继承佛这个衣钵,更无希取,确确实实有这个能力,叫做更无希取,到最后法华涅槃时聚会亲族,这个长者子他百年之后,要将这个担子交代给他的儿子,说:啊!……就集合这个亲族,我从今以后要将这个担子交给这个人,以前就是被我雇用来扫厕所的,慢慢我为他开示,他就是我的儿子,因为他相信他确确实实就是我的儿子,今天他没有自卑感,他有这个能力,荷担我这长者子的这个家业,就是聚会亲族,就是准备授记,旁边就是准备授记,为他授记,授记,授记就是他要成佛了,就交代你经过几劫之后你在什么他方世界你会成佛,你的国土叫做什么名,多清净的国土,叫做聚会亲族,就是表示说责任要交给他了,叫这些亲族大家集合,大家集合,这样讲完了(众鼓掌)。

现在再来。我们现在五时八教已经讲完了,已经讲完了。

【释《法华经》。】是解释这个《法华经》。【亦分三分。第一序品为序分。从第二方便品。至第十七分别功德品十九行偈止。为正宗分。从后至第二十八普贤菩萨劝发品。共十一品半为流通分。即为初善中善后善。】不是人很累的累,是前面也很善,中间也很善,到最后也是很善,是善事的善。底下:

【又一时下。指智者大师。先将全经二十八品分三分。又有一时。讲《法华经》。则将述本二门。各分序正流通三段】就是说【(即】门十四品分作序、正、流通,本门分作序、正、流通,这叫做各分【三分。)。《法华》一经。前十四品。乃迹门开权显实。迹者。即释迦今生。示现成佛之事迹。开三乘】声闻、缘觉、菩萨,【之权教(权巧方便而设)。显一乘之实理。】就是实相法,实相的道理,简单讲就是说《法华》就是要成佛,所以古时候的人说“开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开慧的《楞严经》,我们要要开智慧要研究《楞严经》,这叫开慧楞严,成佛法华,要成佛要研究这个《法华经》,所以显这一乘的实理。

○【后十四品。乃本门开近显远。本者。】就是无量劫,【乃释迦】牟尼佛自【久远。】无量劫以来,【早成佛道谓之本。开如来之近寿。显本地之远寿】最近的寿命。显本地之远寿,【(法华如来寿量品云:】释迦牟尼佛开始讲,【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那由他劫翻译成中文叫做亿劫,亿,亿的意思,那由他就是百千亿,百千万亿叫做那由他。【迹本各分三段。则法师等五品。】把笔拿起来,就是第十品到第十四品叫做法师品,第十品到第十四品,《法华经》第十品到第十五品,所以叫做法师等五品。【皆为迹门流通者。第一序品。全为迹门序分。第二方便品。至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授这个学跟无学的记,授记就是要成佛了,【共八品为迹门正宗分。第十法师品。至第十四安乐行品。】那么这是这个流通分,就是迹门的流通分,【共五品为迹门流通分。】底下,【第十五从地涌出品前半。至弥勒菩萨已问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乃本门发起序。】发起序,【从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至第十七分别功德品止。共二品半。乃本门正宗分。从第十八随喜功德品尽经。有十一品。皆为本门流通分。】那么讲这个的意思是要让大家简单了解一下,诸位!可能听起来会迷迷糊糊,但是没关系,先有这些观念就好,因为《法华经》很多人没看。

【解】盖序必提一经之纲。流通则法施不壅。关系非小。后人不达。见经文稍涉义理。便判入正宗。致序及流通。仅存故套。安所称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盖序必提一经之纲,就是说这序分就是一本经最重要的,流通分就是这个法可以布施出去,不会阻挡到,不壅。关系非小就是说很重要,后人不达,后来的人他不了解,看到经文稍微关涉这个义理,便判入这个正宗分,所以因此变成序分及流通分,只存这个故套,古时候的人怎样,我们就照怎样,并没有什么意义,这怎么可以说初语亦善,后语亦善也哉。

【讲】此乃寄责疏家。】就是说:寄责就是说有一点责备,有一点说这样是不适合,有一点说这样不适合。【分科未善。】分得不好。【蕅公对本经。】蕅益大师对本经【所分三分。与人不同。故首明三分。皆属紧要。】皆属于很重要。【引《法华》为证。以显初中后善也。】讲,通序者,现在看这个:

甲初序分为二乙初通序二别序

什么叫做通序,什么叫别序呢?

二别序

【讲】通序者。通于诸经皆具故。】意思是说别本经典也有这样,别序是只有我们这本《弥陀经》有而已,通于诸经典皆具,【即六种成就】所谓六种成就就是说【(如是乃信成就、】就是说我阿难确确实实,如,像听这样,如是,确确实实是从佛所听来的,不是我自己编的。【我闻乃闻成就,】信成就就是说这样人家才会相信,我们常常在说,国父说,总统说,我们佛教讲,佛说,若多一个佛就比较有力量,你不能说,我说,你算老几,你是老大还是老小,你说什么,人家瞧不起,对不对?是不是这样,所以我们人这个权威性有时候力量很大,你说佛说力量就很大,因为这佛说的嘛!是圣人所讲的嘛!你若说我讲,没有人要相信你,如是,就像这样,信成就,为了要奠定众生信心,所以叫做信成就,我闻乃是闻成就,我阿难确确实实听到,那么这个佛成道之后差不多十几年,那么阿难是后来才出家,阿难是后来才出家,在僧团当中因为他前面没听到,没听到,没听到的时候,这个阿难他就要求佛祖、佛陀,说:希望佛陀从过去你所讲的法,我没听到的再讲一遍给我听,因为阿难记忆力很强,只要佛讲过的他就全部都记起来,我们这书还得背,但阿难不用,用看的就背起来,所以说我闻,虽然佛出家之后十几年当中他没听到经典,但是阿难剃度之后佛有补说,补以前他没听到的那些法,所以我闻就是阿难亲自听到。【一时乃时成就。】有一个时间,为什么讲一时呢?因为印度算的时间跟我们中国算的时间不同,所以你也不能讲某时某月某日,因为时差,以前的算法跟我们现在不太相同。【佛乃主成就,】就是有佛在。【舍卫国乃处成就,】有一个地方。【千二百五十人乃众成就)。又名证信序。有此六种证明。方信此经乃为佛说。】所以你若去看一贯道的书,神教的收就是没有这些,但是到今天很严重,今天都自称他是某佛再来的,将阿弥陀佛拿掉,将他的相处站在莲花上面也拿莲花在接引众生,这实在很悲哀,他也说:如是我闻,一时什么佛。现在还活着,我不能讲是谁,实在很悲哀,很悲哀,现在在美国,加拿大,加拿大,美国,如是我闻一时什么活佛在什么地方人有多少,他也用这样,很可怜,所以这末法,末法要遇到正法很难,要不然就搞一些有的没有的神通,要不然就用一些密法,密法实在是正法,是佛教的宗派,让这些不肖份子乱搞,搞得变成骗财双骗色,搞得乱七八糟,密宗人家真的是很有修行的一个宗派,让这些人乱搞,搞得破坏这个佛教的形象,形象,所以现在他也用如是我闻,他是什么在什么地方,看到那些你真的会头晕,真的,那么这个情形就等于,六种成就就是等于我们现在在开会,开会也有主席,这佛实在很厉害,当时两千多年都是国王的国家,当时他就知道要用民主去实行,所以最早的民主思想不是欧洲,不是我们这个中国,最早是佛,佛当时他就实行这个民主,出家人早出家排前面,晚出家排后面,无论皇亲国戚,你太子出家你也是……,他今天他乞丐来出家,也排前面,你是太子来出家,你比较慢出家你也要排在后面,这佛实在不简单,打破这个种族阶级的观念,所以利和同均,出家人要有大家都有,我来供养,要有大家都有,要有,大家都有,这间寺庙有十个,供养二百,要有大家都有,但是有一种开缘,比如说这众生跟这个师父比较有缘,他对这师父很有信心,佛有开缘,因为他要行菩萨道,这众生喜欢供养这个法师,所以他来到这个地方只供养这个法师,这样不犯戒,这样是一种度众生的办法,这样不犯戒,那么佛在两千多年以前他就知道这样,他就知道要用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与大比丘僧多少、多少,就像我们现在开会,时间、地点、什么主席,多少人来签名,刚好跟我们今天开会不谋而合,很厉害,实在很行,真的,实在很行,你回去好好冷静想想佛怎么那么行,你想不透,他要让你相信,他第一个就是这样,所以内行的人他就看到什么一贯道扶鸾的鸾堂出来,一看就知道,前几天才接到一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写那个实在会呕吐死,真的,印那本经典会下地狱,下阿鼻地狱,真的,我叫阿贵师兄拿去烧掉,乱写,乱写,什么精、气、神,舍利子结成的气,唉呀!写那个实在真的是,所以说诸位!大家都认为弘法利益众生,不是这样子,弘法,你经教若不通达,因果你若分不清楚,你要弘法,我告诉你,你绝对下地狱,一定下地狱,根本你搞不清楚,这到底是正的、邪的,你自己你就不了解,你自己没有明心见性,你对本性的东西你不了解你还讲《六祖坛经》,根本你自己搞错了,佛性,非常非无常,惨了,这要怎么讲,什么叫非常非无常,佛性是永恒的生命,他就想这佛性是永远的生命,非常,佛性是永远的嘛!我们不是常常在讲佛是证到这个常乐我净,永久的,所以他听到常就认为本性就是永久的,完了,翘辫子,死路一条,死在文字里面,他没有悟到本性,他不知道本性是什么东西,所以这个讲经说法你说要造功德,是因为他必须要贯通这个经教,必须要了解悟到这个本性的东西,这样他讲这个法他绝对不会偏,他就不会离开这个本性的东西,我们若是不了解,只看到注解就乱写,就像我那天接到那本书,唉!一定死的,真的,那惨了,所以你说弘法是度众生也是造很多业,一句话不对你就惨了,比如说我们这些楼上楼下,我估计差不多有个在听,四、五百在听,讲一句话不对,要负五百个因果,一句话不对要负五百个因果,对不对?难道不是这样?知见错误嘛!不能引导众生入这个解脱的境界,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说诸位!不要稍微懂两句就要出来弘法,还早得很,还早得很,度众生,度鬼,度你就度不了还度众生,你先超度你的肚子倒是真的,吃得饱,穿得暖,听经听得清楚,不要动不动就要出来度众生,不要下地狱,不要下地狱就很好了,度鬼都度不了,鬼你还看不到,所以说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弘法不是很简单的事情,若要讲是很简单,注解血型来随便讲大家都讲得来,造业你就知道严重了,下地狱你就知道严重了,所以有这六种正信证明,方信此经乃为佛说。【又名经后序。】经后序,才能够证明这本经就是佛说的,又名经后序,经后序就【是佛说经之后。】佛说经之后。【佛临涅槃时。阿难问佛。一切经首。当安何语。】安何语,【佛示云。如是我闻等。六成就者。】如是就是要让他相信,我闻就是闻成就,一时就是时成就,佛就是主成就,什么人在讲经?佛在讲的,舍卫国就是处成就,什么人在听,一千二百五十个阿罗汉,这众成就。【具足六种。法会方得成就故。别序者。别于诸经不同故。惟此经是此序。为本经发起因缘。又名发起序。】发起序,发起序。【亦称经前序。】经前序就是说这本经前面讲经以前叫做经前序,【是说经之前。序述缘起也。】缘起,这本经是怎样来。底下:

乙初通序分二丙初标法会时处二引大众同闻

今初标法会时处

【讲】标弥陀法会。科中但云时处。文具信闻时主处五成就。乃从略也。】标这个弥陀法会时跟处。

【经】经典,《弥陀经》这么说,【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给孤独园。【

【解】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师承就是有这个我确确实实是听到佛这么说的,师承,【一时标机感。】这个根机已经成熟,机感就是说众生的根器感得了佛要讲这部经,简单讲就是因缘成熟,机感,【佛标教主。舍卫等。标说经处也。】这看了很简单,如就是标这个信顺,就是说诸位一定要好好听这部《弥陀经》,要信顺这部《弥陀经》,我闻就是我是听佛说的,这确确实实是有根据的,一时是标这个因缘成熟要来讲经,佛是我们的教主,舍卫国就是标这个说经处。

【讲】此总标五种成就。标者表显也。如是标信顺者。

阿难结集经时。大众请云:如尊者所闻。】像阿难,如尊者你所闻到的。【当如是说。】你就要这样说。

【阿难答云:如是当说。如我所闻。】叫做如,如是当说,如我所闻,【故为信顺。】所以这叫做信顺。【乃表其信实。】要信,实实在在。【以顺众心也。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故居其首。】信才能够入,意即你要对佛有信心,今天也是要劝告诸位,你今天你对师父有信心你得到利益,你今天你在外面听到是非你对我没有信心,你没有得到利益,你绝对没有得到利益,你下决心依法不依人,我今天了解这个师父讲的法确确实实是正法,我不管众生讲什么,我就紧紧跟随这个师父,你有这种决心,你就绝对成佛,你今天来听这个经典,对这个师父有信心,外面听人讲两句,信心又失去,你这样没有得到利益,一点也没有得到利益,这个法这么好你不听,你听那些是非做啥,福报不够他就是非很多,你老是听到是非,人家福报够不曾听到什么,慧律法师,你有听到什么,我不曾听到,我福报大,你要听我们不要听,对不对?我老公怎样、怎样,你讲尽管你讲,让你透一口气,对不对?你讲是你个人的因果,对不对?我要如何,最多写名字为你消灾一下,你讲,我听我的,我不会动摇到,没有用,所以过去有高僧大德,他若听到对生死没有帮助的他不要听,发这个愿很不简单,你知道吗?我所听到的绝对要有助于解决生死的他才要听,若无益于我生死,他连听都不要听,这就不简单了,诸位!你若发这种愿,不怕你修行不会成功,保证成功,你内心都清净,全都清净,我不要听你那些有的没有的,明明真的我也不要听,对不对?我就听法,听法,所以说诸位!信要懂得,你要下一个决心,要下一个决心,下一个决心,所以我常常劝告说这些男众若是可以不要再犹豫,要来师父这里剃度出家,没有娶的就稍微暂缓一下,真的,有益无害,要成就要有两种条件,第一,要环境,对不对?吃、穿、住,我也建好了,我搞了二年三个月搞好了,你来到这里你也不用建给我住,你不用辛苦,有得吃有得住。第二、要善知识,对不对?师父这里一星期讲三天,我们这里的活动真的很惊人,我们这里一星期是五天,你知道吗?五天,我们这里一星期抵外面道场一个月的集合,你要了解,这种道场可以去了,可以去了(众鼓掌),有的人很严重,初出家剃度之后就要自己一个去住茅蓬,广化法师说这一定著魔,绝对著魔,广化法师有一个徒弟,有一个徒弟,还是他的同参,老和尚告诉我,好几年前告诉过我,说那个人是当兵的这个上尉退伍,三、四十岁,四十几岁,身体好,头脑又很好,出家之后就孤僻,就自己躲到山区里面,他认为他学问渊博,他绝对没有问题,就躲到山林里,躲到山里自己修行,经教看不懂,经教看不懂,他认为他学问渊博,都误解经典的意思,讲到禅,无所著,无所住,每样都开缘,全都开缘,到后来在山区里面著魔,著魔,所以广化法师,我们那时候初出家在南普陀佛学院他就教我们,在座诸位!初出家绝对不可以自己一个住,自己一个住保证完蛋,一定要住在团体里面,一定要有师父在旁边督促,至少有五年、十年以上,他盯着你你才不会懈怠,若自己初出家之后自己躲到山区修行,一定死的,那样修到后来就变成很孤僻,要是跟大家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却不愿被人管,被人管,人家念他几句就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就离开,自己一个生活,住茅蓬住习惯了,不要人家管了,要自己看经典,所认识又有限,学问又有限,看是看不懂,现在再来团体生活又在生活上无法安住,因为看不习惯,看那个也不习惯,看这个也不习惯,每天都说人家不对,每天都说人家不对,都没有想到他自己不对,所以变成在茅蓬住习惯,自己一个住习惯,却变成孤僻,孤僻个性,跟人家都不合,也不让人家管,每天都说人家不对,自己不通达又低不下这个脸,所以老和尚一直劝告我们,诸位!这是最宝贵的意见,男众也好,女众也好,你若真的有想要走修行这条路,你初出家你一定要在团体中磨,这点我劝告你,一定要住团体,再怎么差你就有一个团体磨你,要不然自己一个住茅蓬,要早课也好,不早课也好,今天比较累,明天再来补,今天还很累,后天再来补,到后来早、晚课都没有在作,全都没有在念佛,人家一问:你怎么没有作早晚课?佛在心中,佛在心中,唉!死了,真的,真的,有时候跑去住茅蓬死在山路不晓得,身体烂光了,都没有人去为他埋葬,很可怜,不要这样做,这是老和尚再三交代,老和尚也告诉我,说:慧律法师!你以后若在讲经你就要劝告你那些徒弟,不要剃度之后三年五年就跑去躲在山中,绝对不可以这样做,我讲你你高兴也好,不高兴也没关系,听不习惯,拉倒,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对不对?再来:

○【我闻标师承者。】我闻就是标师承者。【师资一堂。】资就是学生,都是跟学生共聚一堂,【面命耳提。】面命耳提就是面对面这样告诉他,再三、再三劝告他。【亲承金口施教。】亲承金口施教,亲自教导他。【非辗转传闻也。】直接的。

○【一时标机感者。时至机熟感应道交。良时嘉会。大法当宣也。

○佛标教主者。佛自觉已圆。】已经圆满,【然后觉他。】之后再觉他。【以为应机施教之主。

○舍卫等标说法处者。】说法的地方。【舍卫是波斯匿王都城之名。此翻丰德。有谓】这个国家【国丰】很丰富,【四德。多闻。】这个国家大家都爱听法。【解脱。】这个国家很多解脱的圣者。【财宝。】这个国家很富裕。【五欲。】这个国家全都有,吃、穿、住都没问题。【四皆丰足。】现在说【余以财宝五欲。未可称德。】他就在想这个财宝五欲不可以说德,【将丰德二字。要分开说。当云国多财宝五欲之丰。人有解脱多闻之德。祇树。是祇陀太子之树。给孤独园。是给孤独长者。金砖布地。所买之园。供养佛僧。为佛说法之处。】为佛说法之处。

【解】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悟此者少)。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讲实相的妙理,古今不变,实相的妙理从过去到现在绝对不改变,名叫做如。依实相理,旁边,看那四个字:“悟此者少”,悟到这个实相理,无念无所不念,念而不念,不念而念,实相道理,悟到这道理的人很少,念佛求往生净土的人,决定无非,绝对没有错,你只要念佛求往生净土,绝对对,决定没有错,叫做是。

【讲】此别释】这个时候特别解释【如是。不变名如。无非曰是。实相妙理。乃指本经正体。实相者。真实之相也。远离虚妄名相故。妙理者。妙性理体也。幷非一切事相故。此体非古非今。不属古今。故古今不变。名之为如。譬喻虚空。非明非暗。不属明暗。而明暗不能变也。】【

依实相理。求生净土四句。实相妙理。并非他物。即现前一念心之自性。】现前,注意这个现前就是当下,但是这句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他把当下解释作现在,又完了,那又完了,我们说当下一念有人解释作现在,现在是过去、现在、未来,那才说现在,所以你若说现在就落入生灭法,过去、现在、未来,你说今要念,现在要念这个佛,现在,不对,所以你把当下解释作现在是不对的,这样也无法解释,若说当下不能解释作现在,那么到底是要用什么来形容我们这个念头的真实相,简单讲当下要解释说现在无所住,这一念才能讲当下,连当下,连现在,这个念头都没有,藉着时间的假相存在现在这个念头而无所住,无所住于过去,无所住于现在,无所住于未来,只是一个理体的念头讲当下,但是那个当下是无所住的存在,无所住的存在名为当下,诸位!你慢慢去体会我的意思,知道吗?无所住的当下,无所住的现在名为当下,你只能这样解释,你若说当下解释作说现在,那这个又变成生灭法的执著,你不可以这样讲,当下就是现在,现在这一念又马上过去,现在又过去,那当下就是现在,现在又变成生灭法,知道吗?所以这个当下不可以这样解释,这点听了快开悟了,这样知道吧!所以说听经闻法就是那个要诀而已,你听得懂吗?那个要诀,那个要诀若一打开,电灯就开了,电灯就开了,若自己看二、三十年,还在看当下解释作现在,死路一条,所以现前一念心之自性,现前的旁边还要括弧无所住,无所住,现前一念这心之自性,【依此心性念佛。】用无所住的心、心性去念佛,【求生净土。能念是实相心。所念是实相佛。能求是实相信愿。所生是实相净土。即前辨体文中所云。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故谓决定无非。曰是。

小字批云。】小字批云讲什么,这四个字什么意思,看这四个字就看不懂了,对不对?看不懂,对吧!看懂的举手,小字批云什么意思,好!看:“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实相理旁边那四个字是什么,听师父讲比较快,你看,自己找得找老半天。【悟此者少。】“悟此者少”,所以说小字批云,批在大字旁边的小字叫做小字批云,光是这样你就看不懂了,光是连这个你就要靠师父了。【达默法师曰:真实不多也。世人但知实相无念。而不达无所不念。又但知实相无生。而不达无所不生。今依此无所不念。故念佛。无所不生。故求生也。是之谓决定无非。曰是。

【解】实相非我非无我。阿难不坏假名。故仍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我先解释,待会儿再翻过去,待会儿再翻过去。实相非我非无我,实相非我,这四大皆空不是真的我,但是你也不可以说无我,因为我们的本性清清净净,你跟他讲一个我,大家比较有一个具体的观念,具体的观念,所以说实相非我非无我,也不可以说有我,也不可以说没有我。阿难不坏假名,假名就是我,慧律法师这个就是我,这是四大皆空,五蕴无我的假我,这是假的东西,我若要讲也得讲我,不然你要讲什么人,这个明天还要领众做晚课,对不对?不可以这样讲,要是没有名字,没什么名字,对不对?那个,那个是谁,所以你叫名字出来是比较好叫,我们虽然知道空,但是不坏假名,你叫他没关系,没差别,不在这个文字上,意思是说不坏假名,简单讲就是文字当下就是般若,简单讲就是这样,文字当下就是般若的意思,文字当下就是般若,故仍称我,所以还是称为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亲聆,把笔拿起来,你不要以为那个好懂,聆是什么意思?聆听,聆是什么意思?你认为这个字大家都懂,不然你举手,不懂,连这个字最简单的,从小学读到大学你都不懂这个字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叫做心中了了分明,不然你以为你很行,我说你不行,这个字很简单,你每天在看的你都不懂,亲聆,心中了了,清清楚楚,圆音就是圆满的音声,这个圆包括有彻理的意思,包括有彻理的意思,彻这个道理的意思,如空印空,空就是无所著,无所对立,印空,当下,佛这么说,我也这么听,他无所著,我也无所著,这个叫闻,所以如空印空的意思就是说佛他虽然这么说,当下是空性,我这样听当下也是空性,名叫做如空印空,无所住的意思。

实相非我非无我,阿难不坏假名,假名,故仍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如空印空,名闻。实相它是非我,因为实相的东西是中道,若有我就有偏,非无我,也不可以说无我,因为自性具足清净之心当下就是绝对的东西,所以也不可以说无我,所以说我若就众生而言是虚妄的执著,四大的假我,就诸佛菩萨是证悟到本性,那个清净的本性的我就是不同,不同,所以说实相非我,非无我,也不可以说无我,阿难不坏假名,我们就要有这个名,名虽然是假的,但是会让我们达到真的,这张地图虽然是假的,但是会让你找到目标,语言虽然是假相,会让我们悟到实相,所以文字也是实相般若,语言也是实相的般若,文字当下就是般若,语言本身就是般若,只看你如何运用,所以阿难不坏假名,故乃称我,耳根发耳识,亲聆圆音,耳根发这个耳识,心中清清楚楚来听这个圆音,圆音就是无缺陷、无偏、无执著,圆满之音,如空印空,名闻,意思就是说像空印空,空就是无所著、无所住,那么佛这样说,我这样听,所以说通达到本性清净的东西,佛在讲的时候也没有讲的这个语言,我在听也没有我在听的这个分别心,虽分别当下就通达清净的本性,就是我们的本性实相的东西,所以说如空印空,空就是无所著、无所住的东西,所以名闻。

【讲】此别释我闻。实相无相。故非同凡夫之有我。实相无不相。故非同二乘之无我。】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们凡夫,此别释我闻,实相无相,这不是非同凡夫,凡夫是执著我们这个四大假的色身当作是自己,这个色身是臭的、会烂的、是生灭的东西,不是真实的东西,不是像凡夫的有我,凡夫执著一个有我,实相无不相,故非同二乘之无我,声闻跟缘觉他知道这色身不是我,所以他就修这个空观,修这个空观,破这个执著,修这个空观,那么到后来,修到最后无我,无我,他无我的意思是说,破除这个我执,但是他还不知道我们这个清净心是绝对的我,清净心就是我们的本性,我们有一个真实的本性,所以诸佛菩萨说我们这个我是指我们绝对的本性,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个我简单讲这个我也就是清净的本性,清净的本性,所以也不是二乘人的这个无我。【阿难乃随顺菩萨假我。随顺世间。假名为我。并无我见之与我慢。】意思是说他虽然称我而言,不是像众生的我见,自己的看法都对,我们众生一辈子在这个我见里面,都死在这两个字上,因为我们人他主观的意识很重,所以他不能接受客观的环境,我们这个世间人接受人家劝告的很少,接受人家建议的人也是很少,事实上我们人很傻,人家在跟我们讲这个道理,是他累积十年、二十年的经验,我们人很傻,这个人很慈悲,他这样劝告你,怎样劝告,我们都不听,有时候人家是累积,累积几十年的经验劝告你,但是因为我们没有遇到的话,会用我们这个我见,用我们这个我见,那么用我们这个我见就是说主观的意识,这个主观的意识会让我们产生对立性的敌人,我的见解就是怎样,我的见解就是怎样,我们人很自私,我们这个执著若遭受到逆境的时候,因为他以他自己的看法,现在人家很不满意他的看法,他就隐藏起来,说:这别人说的这不是我的意思,将这责任都推给别人,所以我们人是一种无知又无耻的动物,现在我的见解我认为这样对,做到一半,发觉这条路行不通,就说:这别人的意见,这不是我的意见。把所有的责任全部推掉,事实上明明是他的意见,事实上就是他的意见,所以我见是我们修行很大的障碍,但是我们也不可以全都听人家的,全都听人家的,我们今天无法办事情。有一个故事,经典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建一间房子,前面,人家说他要向南方,说帝王,帝王之向,向南方,现在建房子就向南方,说:你这样不行,向南方蜂窝很多,你要向北方。他再向北方,打掉,再向北方,向北方不好,北方,北方一吹会感冒,要向东方,他就向东,东也不好,东边,太阳升起一下子就照到日光,整天热呼呼的,西方不好,太阳西照,晚上睡觉会热,东南西北都建过了,不晓得要建向哪一边,都没有自己的意见这样也不可以,所以这种事情就是说我们有智慧,我们还要接受别人的看法跟意见作一个综合,适合我们的环境,我们人的我见也是很重,比如说他看到诸佛菩萨发那个愿很大,啊!我要到地狱救众生,谛闲大师有一个徒弟,谛闲大师刚好在修行,他徒弟说:师父!师父!我要学这地藏王菩萨,要到地狱救众生。他师父刚好拿一把香,说:来、来……。他以为他师父叫他做什么,他说:那尊地藏王菩萨。是啊!那把香触下去。啊!师父!你怎么拿香烧我。这把香你就受不了了,要下地狱救众生,你脑袋有没有坏掉。这束香你就受不了了,你要下地狱救众生,讲开玩笑的话。所以我们这个我见,就是说我们发的愿,就是说我们根本做不到,发的根本就是空虚的愿,空虚的愿,所以这个我见不管是在家、出家包括一切修行人,多多少少都有他自己的看法,多多少少都自己的看法,所以也不可以偏自己的看法,也不可以没有自己的看法,所以变成很难做,很难做,因此这世间的冲突,意见的不合,这是绝对存在的,你走到世间哪一个角落,哪一个时间都是这样,并无我见之与我慢,我慢就是高,将自己提很高,我慢高山不留德水,我慢的人他不可能接受别人的意见,也不可能修行,再好的东西到他身上都被排除,排除,留不住,所以我慢的人他就像开门见山,因为他不肯自己打开他的门,若打开他的门,第一个就我慢,开门就见山,因为他将自己看得很高,看得很高的时候,别人所说的就不能接受,就不能接受,我慢,你注意看,你注意看,每一个人讲话当中都有我慢,我慢,都有一介我存在,有的赞叹自己的意思,都批评别人,有在赞叹自己的意思,所以这个我慢是遍一切众生都有,遍一切众生都有,这个狗也有狗慢,这狗若在咬那个骨头,你若走近的时候……,不要靠过来,我现在在吃骨头,太过份我就咬你,慢,他若有得到一点利益的时候他就紧抓不放,他就不会管一切众生,所以这个斗争,这个社会,除非你往生极乐世界,要不然这世间你走到哪里都一样,所以人家若怎样修理我们,我都认为这很自然,这娑婆世界本来就是,没有一片、没有一寸、一尺的土地让我们安居,三界犹如火宅嘛!三界就像火宅,对不对?根本没有一个地方可住,对不对?你今天用菩萨心肠要去救一切众生,众生也是要让你死,一样,他不会很感恩你,你知道吗?所以只有哪一种人可以解脱,只有佛那种人能够解脱,他不管众生对他看法如何,我就做我的,你若要讲,你家的事,这是唯一的办法,就这样而已,你若说我要来要求别人,你不要批评我,拜托!你不要诽谤我,不可能的事情。人要怎么做,修行人也是很困难,你今天你跑到深山林中躲,人家说你是小乘的,你自私,今天你来都市度众生,人家也会说你不知道要修行,攀缘,就是被这个五欲六尘迷了,所以你到底是要躲到山上,还是要躲到山下,所以说一切法就问我们自己良心,我尽心尽力做,其余不重要,学佛就是学心安,要讲尽管讲,要批评尽管批评,所以因为众生的我见跟我慢,对不对?全都具足,因此自古迄今,像道安法师,东晋的道安法师将这个经典分作序分、正宗分跟流通分,人家就说他自作聪明,人家印度经典就没有这样分,到后来证于亲光,《佛地经论》来,亲光菩萨著作的《佛地经论》,证明他确确实实就是这样,对不对?大家都对他诽谤,所以说每一件事情若没到最终的目的你很难讲,因为每一个人这个见跟慢,他会将别人的优点看得一文不值,看得一文不值,你若常常出去你就会听到佛教一些闲言闲语,像我坐计程车,他就听到某某大师怎样,那么你走到哪里都有听到这些闲言闲语,你今天想,你想,他今天影响佛教这么大就像一根大柱子一样,这大柱子稍微缺一角,你是要将大柱子打倒,还是要拿外面那支栏竿撑着,很简单的事情,佛教里面的法师真的影响我们的实在是很有限,现在他稍微一点点缺陷,就要把他整死,现在剩下这支大柱子稍微掉落一个洞,稍微油漆就好,他现在不是,啊!百分之九十九对,你一分,百分之一不对,你这支柱子要整支砍掉,整支砍掉,整个佛门都倒,不是这样?你去看病,你去看医生,你去看医生的时候,先问医生:你的身体好还是坏,你管他的身体好还是坏,他若能治你的病你管医生的身体好还是坏?你听得懂我的意思吗?这个法师所护的法若有办法救度你,有办法超越你一切的痛苦、烦恼,你管法师他有修行没有修行,这样听得懂吗?佛门就是这样,今天我们若做百分之九十九好,零点一不好,该死,所以我现在很自在,我都躲起来,躲起来,因此我们说修行当中这个见跟慢绝对要去掉,不然佛门绝对乱的,真的,讲虽然这么讲也是很困难,人家说佛教一盘散沙,山头主义,门户之见这么深,是从哪里来的,大家都说大慈大悲,拜这个师父不可以拜别的,我这里没这种事,你要皈依我,你要再皈依我,你要再皈依一百个也没关系,反正你要结一百个法师的缘也没关系,这没关系,对不对?善财童子就五十三参,你们拜百个法师跟我无关,我没有这种心理,文殊讲堂的信徒是十方的,十方来,十方去,十方来,十方去,你要跑哪一间道场都跟我无关,来来去去都没事,不会要求你一定得到我这里,一定要供养,没这种事情,没这种事情,反而为了众生而起烦恼,所以说我无所见,也无所慢,一切随缘。【但不坏假名。故仍称我。非如凡夫妄执之实我。及与外道妄计之神我也。】外道,外道他这个妄计有一个神我,有一个神我。

【耳根发耳识者。耳根。有浮尘胜义之分。】把笔拿起来,浮尘根,浮尘根就是我们今天的这个所谓的肉,肉耳,胜义类似神经,耳朵的神经系统,类似,不是真的哦!类似,浮尘根,有胜义根,浮尘根就是说浮在外面的,浮在外面很明显的这个耳朵这个肉,胜义就是类似今天的神经系统,但是事实上它不是神经系统,藉着胜义根而发识,而发识。【浮尘是地水火风。】地、水、火、风。【粗四大所成。即今两耳。人人可见。胜义是清净四大所成。惟天眼圣眼能见。】惟有天眼圣人的眼睛看得到。【耳识依胜义根发。】这胜义根是微细的四大,又不是我们今天的神经系统,类似而已,所以有的人说这个胜义根是神经系统,我看有的人唯识学的注解,唯识学的注解胜义根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经系统,这不对,胜义根不是神经系统,不是耳朵的神经系统,是类似而已,所以耳根依这个胜义根所发。【当知根无分别。识有分别。不可不知。】不可不知。【唯识云:愚者(指声闻)难分识与根。】这个阿罗汉,愚者就是“指声闻”,阿罗汉,证到阿罗汉果的还无法分这个识跟根,意思是说这很微细我们无法分别。

【亲聆(听(声,有的版本是“声”字。)闻也)】心中清清楚楚,【圆音。如空印空者。谓依耳根。所发之耳识。亲听如来所说圆音。佛一音具足众音。故称圆音。】一音具足这个众音,【又佛音圆被众机。】圆满的加被一切众生。【经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故称为圆。亲聆者。亲耳闻佛所说。非】不是个人,非【私淑诸人也。】不是个人的,就是说亲听,不是说小道的消息,或是听什么说的,不是,是阿难亲耳听到佛这么说,所以非私淑诸人也。就是说小道消息,耳传,传来传去,不是,是阿难亲自听佛这么说。

○【耳识。亦第八识见分。】在见分的旁边写个:精神,精神,精神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精神翻译成神经系统方面。【映在六根门头了境。】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这个六根的前面了解这个境界。【声尘是第八识相分。】声尘是第八识的相分。【见相二分。不离自证分。】我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说,诸位!你曾看这个蜗牛,蜗牛有两只触角,蜗牛有两只触角,蜗牛两只触角,当它遇到危险的时候,这两只触角是不是缩进去,缩进去这个里面,这个头里面,在头里面再缩进去壳子里面,所以这见分跟相分就是精神跟物质收到头里,这头是自体分,意思就是说我们一念无明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有我执跟法执,因为生生世世就是产生很强烈的执著,所以他有很重的业报就变成物质跟精神的分开,物质跟精神的分开事实上就是从自体分来的,所以这个蜗牛的两只角一只是见分,一只是相分,相辅相成的东西,收进来,蜗牛的那个头,这个身体就表示自体分,自证分的意思,自证分,意思就是说精神跟物质收回来是同一体的东西,不是两样东西,那么我们今天因为有精神跟物质对立性的东西,所以说见、相二分,不离自证分,精神跟物质不离自证分,自证分的旁边写个:自体分,就是我们的本体,离不开我们的本体,简单讲一句就是说我们的本性是统一的,是绝对的东西,因为有无明起一个动念,所以精神跟物质分开,因此我们若看这个证到佛果的,这个墙壁挡不了他,证到阿罗汉果、菩萨果的人这个墙壁都挡不了他,他有无量的神通,有很多自在,因为他的精神跟物质同一体,同一个体,所以《楞严经》里面讲,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如果我们人若能够转这个物质的现象纳归这个精神,若能转物即同如来,我们若是有办法转这个物质的现象,纳归精神的现象,那么这样就是在修行,所以说《六祖坛经》它里面,你如何修行,人家问这个六祖,你如何修行?观心,心是生死的根本,你只是整天在那里拜佛,那我问你:拜佛会消灾吗?不一定,要怎样消灾?你多会消,今天拜佛,拜一拜,对不对?眼睛看佛,色身在拜,心呢?继续烦恼,回去两、三句话,不和,又发作了,你说你拜佛在结缘,没错,你要求忏悔,没错,但是你那个意识的执老是放着,像一颗石头老是放着,拜佛会不会消灾?不一定,但是结善缘倒是真的,至少会结善缘,比你在家里看电视是一定比较好的,对不对?比你看马盖先还好,对不对?那么我们今天在拜佛为什么说不一定消灾呢?因为我们的烦恼还在,对不对?那个潜伏,在我们内心这种潜伏性的东西我们打不掉,世间人只一种人能够消灾,顿明心地,开悟的圣者绝对消灾,因为他有本性的智慧,这智慧就像火一样,点一根火柴,点一点火下去会将那烦恼烧光光,因为他已经有本性的功夫了,顿明心地才能消灾,若没有明心见性你无法消,你多会消,执著出还在,脾气也还在,贪心也还在,对不对?来这里拜拜、拜拜,看到女色又被迷住了,来这里拜拜、拜拜,看到金钱,噢!拜拜、拜拜,明天涨停板,啊!很高兴,你怎么了?是来拜佛的?今天念佛念多少?不是,今天涨停板,他的心还随着外面的贪心、欲望转来转去、转来转去,这是生死的束缚法,这没办法,这样无法进入消灾的阶段,要消灾一定要从哪里?从心地,所以人家问大珠和尚,大珠和尚,人家问,说:请问老和尚什么是佛法?什么是……,怎么样修行才能够最快的成道?什么是佛法?要怎样修行才能够直接达到成佛的阶段,四个字:即心即佛,即心是佛,即心作佛,这像打针一样一针见血,简单讲就是说你的心中若没有佛,烦恼还在就没有佛,我们人有两种力量,一种本性现前,就是佛站在心中,一种是执著,烦恼当中,变成主人跑出去,贼跑到我们里面、心中,你永远找不到自己,因为你执,烦恼嘛!对不对?所以你多会消灾,你无法消灾,贼在我们的内心,现在我们若有观照的力量,本性来到我们里面,贼跑出去,当下即心是佛,是心作佛,用我们的心作佛,这个心就是佛,我们禅宗讲的话就是一针就见血,不会在那个团团转讲了老半天,像转圈子转不出来,是心作佛,即心是佛,就是这个东西,古时候一个在家人参访高僧大德,开悟的圣者,来,来参访的时候,顶礼禅师,什么是佛?来!我告诉你,来!我告诉你什么是佛,靠过来,你就是。啊!我就是。楞住了,你就是。他说:我怎样是佛?他说:你自己的家里有很多金银财宝,哪里说走几千百公里来我这里向我拿呢?我这里没有一切法,一无所有。禅师讲话很厉害,确实是真的,一切因缘性空本来就没有,意思是说你家里自己很多财产,意思就是说你的本性当下就是很多智慧,你为什么不停下来去观照,你当下放得下你就是佛,你就是解脱,你就是无量的智慧,你无量的智慧就是无量的财产,这就是你的东西,你为什么万里迢迢要来找我拿这个宝贝呢?开悟,你家里自己有宝贝你不回去拿,对不对?但是问题是怎样呢?不晓得要怎样拿,所以诸位来到这里不是要拿宝贝,是打一支钥匙,打一支钥匙回去开什么,开你那个金库,这个钥匙就是两个字,两个字,无所住,三个字,空,无相,无所住,这两个辽就是钥匙,你若说真正要消灾,要解厄,很简单,你若无所住你就有忍辱,你若无所住,要你布施,你钱绝对拿得出来,难道不是这样,所以在修行当中最重要就是当下,当下就是无所著的现在叫做当下,无所著的现在叫做当下,所以我们要学佛若没顿明心地,你多会念佛,我不相信,我绝对不相信,你今天你很有修行,出去外面看到女孩你就完了,你今天让你很有修行,你得到这个大家乐你就完了,对不对?人家诽谤你一句,你就完了,暴跳如雷,忍辱什么都不见了,所以他要作佛,要怎样修行,就三个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著,就是这里,你若无所著,你布施就拿得出来,你无所著,你持戒你就清净,也不会看人家的缺点,你看人家的缺点等于没看到,因为你无所著嘛!对不对?你内心就没有烦恼,你无所著你就不会看那个富裕,那个贫穷,那个美,那个丑,你无所著,你的心二十四小时都在定中,你无所著,就具足一切智慧,因为你无所著,所以事事都放得下,事事都放得下,没有一样烦恼能够干扰你的内心,因为你无所著嘛!对不对?用这个“无”来修行,你回去须《心经》里面,我问你《心经》二百六十个字,二百六十字有几个“无”字,举手,知道的举手,无眼耳鼻舌身意,无什么界,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整本《心经》二百六十字是《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六百卷,六百卷《般若经》的菁华就是《心经》那二百六十字,《心经》那二百六十字哪一个字是菁华,哪一个字?无,就是那个“无”,你若懂这个字就每样都很好解决了,人家欺负我,本来我就无生,一百年前我不在这个地方,一百年后也不在这个世间,无,用这个“无”很好用,人家欺负你,无,用这个“无”就不会觉得很委屈,对不对?不会感觉很委屈,会钱被倒了,无所著,无,本来就无,也是要看顾好倒是真的,不然在那里哭,有没有在哭,没有在哭,只是哀嚎而已,所以说这个修行说简单很简单,说难很难,见相二分,不离自证分,不离自证分,这个自证分就是精神跟物质当下同一体的东西,是无一切精神,无一切物质的东西,收回来就是我们的本性,【今耳根发识。闻佛声教。以见分而取相分。】就是用这个精神攀缘这个物质。【是为自心取自心。】因为……,为什么这个自心,这个自心,诸位!将这个括号,这个第一个“自心”写个:“精神”,取这个自心,幻化出来的假相,这个境界就是精神、物质,上面一个自心是精神,就是见分,底下这个自心就是物质,就是相分,就是相分,意思就是说你的精神攀缘这个物质,简单讲就是你的见分攀缘你的相分,都是你的心,精神也是你的心幻化出来的,物质也是你的心所幻化出来的,所以你今天所攀缘的都是依你的心、执著你的心,我们今天这个境界就是我们的心幻化出来的,大众的第八意识共业所幻化出来的,既然今天幻化出来,我今天因为无明不了解,我又执著我幻化出来的这个世间,所以叫做自心取自心。【故云如空印空。】像空印空。【《楞严经》云:此见(能缘见分)及缘(能缘相分)。】能缘的见分,有那个能力攀缘的见分就是精神的作用,以及缘所缘的相分,所攀缘的这个物质,【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妄为色空及与闻见。】本来就是你的菩提,就是觉性,你这个清净奥妙,妙就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无量的清净,无量的光明的这个体,所以叫做菩提妙净明体,这个见分、相分本来就是我们的菩提妙净明体,现在因为我们起心动念,动到这个无明的念头,所以为色空及与闻见。有这个色,色法,我们眼睛所看的,色法,眼睛所看的,空,虚空,不是色就是虚空,虚妄,虚妄当作这是色,这是空,事实上这是我们本性迷了所幻化出来的东西,及与闻见,就是我们听到,不然就我们看到。底下:

【解】时无实法。】实在讲是没有这种实法,【以师资道合。】资就是弟子的根器,师就是佛,意思就是说佛跟徒弟的这个根机因缘都具足,因缘都具足,道合,道合就是说因缘具足,那么要教我们的这个老师就是佛祖,有那个能力教我们,也要有那种徒弟的根机来让我们教,所以这叫做师资道合,佛跟弟子因缘都具足,所以【说听周足。名一时。】讲的人跟听的人全都具足因缘名一时,为什么要讲一时呢?因为不可以讲某时某月某日,因为你若讲某时某月某日,印度的历算,印度计算时间跟我们中间计算时间不同,不同,所以它那个日子跟我们的日子,你若要说某时某月某日不准,不准,所以说一时就是说有一个因缘具足那个时间。

【讲】此别释一时。时无实法者。】实在是没有这个实法。【以时本无实体可得。乃依色心诸法假立。】色法就是我们的四大,四大,心法,《百法明门论》里面有百法,《百法明门论》心一百个法,《百法明门》,诸法假立。【亦无一定长短。】没有一定的长跟短。【一夕之梦。经历一生。】我们这一辈子就像一场梦,有时候一个梦就经过一辈子,所以【足证无实。】没有实在。

○【师资道合者。佛为师。弟子为资。】资就是他的天资,他的根机深浅。【以资之机。与师之教。】佛陀就是师,老师要来教化。【机教相契。故为道合。自始至终。说听周足。是为一时。

【解】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人天大师。名佛。

【讲】此别释佛在。佛者觉也。觉有三义。自觉。超六凡法界。】六凡法界,因为他自己有觉悟超越这六道轮回。【众生之不觉。】众生就不觉。【觉他。】就是【超】声闻跟缘觉【二乘法界。但求己利。而不觉他。】不觉他就是无令众生觉悟。【觉行圆满。即自觉行满慧足。觉他行满福足。】自觉,行满是慧足,人家说佛是福慧两足尊,福跟慧是两足尊,那么觉他行满就是福,自觉是慧。【超菩萨法界。三觉圆。万德具。证极无上菩提。福慧两足。乃超九界以独尊。为人天大导师。名之为佛。

原解略释在字。今补之。在者住也。行住坐卧。通名为在。】一时佛在的在,行住坐卧这都可以说在。【应身。则应机示现。所以有在。若法身。则无在。无所不在也。

【解】舍卫。此云闻物。】多闻,这个物质又丰富,闻物。【中印度大国之名。】中印度大国之名,舍卫国是中印度大国之名,这就像我们以前,中国历史里面的六国还是七国的国家,一段、一段,一国、一国,中印度大国之名。【波斯匿王所都也。】波斯匿王它的首都。【匿王太子名祇陀。】祇陀。【此云战胜。】刚好他国王战争打赢回来刚好生这个波斯匿王太子,名叫做祇陀,所以取名为战胜,刚好打赢回来,又生太子。【匿王大臣名须达多。】名叫做须达多。【此云给孤独。】这不能读作gěi,给孤独,给孤独,jī,给孤独就是说给那些孤单的,单身的,无依无靠的,给孤独就是专门在供养那些可怜的人,专门在帮忙那些可怜的人,就是说这个长者真的很慈悲,所以叫做【给孤独长者。】名叫做须达多,须达多中国话叫做给孤独,就是专门在供养这些残联的,病苦的,无依无靠的,这叫做给孤独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供佛及僧,这后面会谈到,就是黄金铺地来买这个太子他所用的公园,我们所说的后花园,太子在用的花园当然是很好,一定是很好的,他找来找去,这给孤独长者找来找去,嗯!还是找你们这里比较好,这太子就说你找这块地做什么,啊!有一个圣人要来讲经说法,我想要买一块比较好的地方,供养佛跟他那些徒弟、弟子,来成就伟大的佛法,这太子就开玩笑跟他说:你地上都铺黄金,我这块地就送你,好啊,一言为定,就黄金一直搬来、搬来,搬到后来这个太子吓到,太子跟他说:没有!我在跟你开玩笑的。他说:君无戏言,要当皇帝的人讲话……,他说:你铺地上铺得起来,这树你也铺不起来,不然这树你也铺黄金铺看看,土地你的,树也是我的,不然你树怎么铺,不然地上让你铺全是你的,树,我把它砍下来,一个公园树被砍砍光还得了,砍光光怎么像一个花园,对不对?不然我们两个一起合作,我们两个一起合作,黄金铺地你的,树木让我布施,所以叫做给孤独园,给孤独园就是这样,所以布金买太子的园,供佛及僧,【祇陀感叹。】这太子很感叹,说:噢!很了不起,很伟大。【施余未布少地。】就布施他没有布施到的,他用黄金铺地铺不齐全的,树木没有铺到,还有一点点土地没铺到,没关系,他布施好了。【故并名祇树给孤独园也。】祇陀的太子出树,出这个树,这给孤独长者出这个黄金铺地,所以祇树就是祇陀太子他的树不能铺黄金,树若铺黄金要铺哪里,用那种贴金箔才贴得住,对不对?那没办法,所以祇陀太子的树,给孤独长者的金,黄金铺地,一人出一半,所以祇陀太子比较高位,排在前面,给孤独长者比较低位,排在后面,这我们常常每天在诵经,祇树给孤独园,读到现在不晓得什么意思,不晓得什么意思啊!光是念祇树给孤独园,却不晓得什么意思,现在知道,原来这就是两个人,两个人的意思,就将这个名叫做祇树给孤独园也。

【讲】此别释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舍卫本非国名。乃憍萨罗国之都城。因有南憍萨罗国同名。】就是说有两个国家,有两个国家,比如说我们这个台湾,两个国家都叫做台湾,惨了!所以干脆将这台湾改成台北,台北,台北就是台湾的大都市,这种情形就是这样,憍萨罗国的都城就是舍卫国,憍萨罗国就是舍卫,但是因为南边又有一个憍萨罗国同一个国家的名字,同一个国家的名字,所以讲舍卫国,以这个都市安这个国名,【故以都城为国号。】都城为国号,【舍卫此云闻物。因国有财宝五欲之丰。人有多闻解脱之德。名闻各国。】名闻各国。【故以称焉。为中印度大国。波斯匿王所都也。】舍卫。【梵语波斯匿。此云胜军。以其军胜诸国故。太子名只陀。此云战胜。】战胜【适王】“适”就是刚好。刚好。外省的,恰恰好,恰恰好这个国王打仗打赢了,【奏凯班师。】刚好皇帝战争打赢回来,班师,【太子出世。】太子出世,那么太子出世刚好国王战争打赢回来,【故以字之。】【

给孤独。是匿王大臣。须达多长者之善名。因长者财富无量。常周给孤儿独夫。故称为给孤独长者。布金买太子园。供佛及僧者。因须达多为】了要娶媳妇,为【儿聘妇。】为了要娶这个媳妇。【至邻国王舍城。】王舍城,【珊檀那长者家。】长者就是住在王舍城,王舍城有一个长老叫做珊檀那。【见其种种设备。非常忙碌。因问其故。

珊檀那云:】你为什么这么忙碌?这珊檀那这么说,他就说:【明晨请佛斋僧。】请佛来斋僧,不晓得什么事情。【今预办其供。

须达多云:何者名佛。】他为晓得,没听过佛的名字,都不晓得,什么是佛?

【珊檀那云:净饭王太子悉达。十九岁出家。雪山修道。至三十岁。于菩提树下。得成佛道。具足三明六通。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诸法。】这前面有讲过了,十八不共法查字典就有。【教化人天。有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是跟随在身边,一千二百五十个人。【现在竹园精舍说法。】竹园精舍。【须达多闻佛。】听到佛。【身毛皆竖。】太欢喜,欢喜到毛都竖起来,这是一个形容词,欢喜到毛都竖起来,很惊人,身毛皆竖,这是一种形容词。【欢喜无量。即欲见佛。睡不安枕。】怎么睡就是睡不着,睡不着,像今天有人要来见师父,从台北来、台中来、丰原来,从昨天一直睡不着了,睡不着了,心想:慧律法师,不晓得长得如何,所以我今天特别穿一件红的来让他看看,他不曾看过,他来跟师父顶礼,说:师父!我专程看你的。我说:看我不重要,看你的心比较重要。不晓得有没有开悟,谁知道?你看我做啥,也是一张嘴一个鼻子两个眼睛,也一样,是说还不错,也没什么好看,没什么,看你的心比较重要,看我是比较不重要,对不对?他就睡不着,昨天要来……,今天要来,昨天也睡不着,睡不安枕。【佛放光照之。以为天亮。】天亮。【即起而行。将至佛所。天忽黑暗。】黑暗,变黑暗。【疑云莫非妖邪惑我耶?】中了妖魔鬼怪的这个……,【遂闻空中有神告曰:】空中有神就这样告诉他:【汝善自前行。】你好好地走,【莫得迟缓。】不可以停下来。【前行一步功德。胜过七车七宝布施。】因为你渐渐接近佛,你要多走一步,你的福报会多一步的功德,一步的功德有多大呢?七车七宝布施,载这个金银、琉璃财宝来,载七车来布施,不如多走一步向佛,向佛,这种情形就是太过虔诚,太过虔诚,所以有的人来皈依,我问他:你从哪里来?不是,我家的神明起乩,叫我要来皈依,那个讲经都好几万人在听的那个。我什么名字你知道吗?我不知道。神明交代说你到南部找一个讲经好几万人在听的那个,随便问就知道了,来,我说:你从哪里来。我从北部来。谁叫你来?没有,我家的乩童讲的,神叫我要来皈依你,皈依要求佛法,要解脱,哇!很出名,出名到连神明都知道。胜过七车七宝的布施。【须达多信步前行。乃见佛身。金色晃耀。】金光闪闪,可惜他来看我,我一无所有,可惜,看差佛有多少,我擦金粉看会不会发光。【巍巍堂堂。在竹林外经行。须达多未知见佛礼仪。天人化现一人。绕佛三匝。】为什么?这个时候答案就出来,为什么我们在绕佛就是这样顺时针,所以佛坐在这里你就要这样绕,知道吗?从右边绕左边这叫做顺绕,你若看过《华严经》,《华严经》打开,诸大菩萨来到释迦牟尼佛的前面,右绕百千匝,你注意看,右绕百千匝,不是左绕哦!右绕就是先从右边来,所以我们那个卐字,绝对要顺时针先转,这在《华严经》就有转,一定要右绕,右绕就是右旋转,人家有根据的东西,有根据的东西,你看西方三圣,对不对?那就是向右旋,向右旋转,这有根据的东西,到今天在争夺,还在辩论这怎样,连那个“阿”也有写得清清楚楚,根据,, 人家也是反对,一定要念e,念e你就e,我不管你,对不对?你为了要人家好,一定要叫人家念ā,对不对?有时候还被人家诽谤,被人家诽谤。一个去参访一个法师,师父!阿(ā)弥陀佛!觉得很凶,他就知道慧律这一群的,他很生我的气:e啦!ā。现在以后人家:慧律法师,阿(e)弥陀佛!ā啦! e。惨了,互相批评,惨了,我们这个有根据,要为他好,他也不会照我们的意思,对不对?所以,慈悲……,我们好好教我们的徒弟就好,外面怎样,任凭他去,没关系,徒弟教好就好,外面就随他,没关系,要按照我的意思,念ā,你要按照别人的意思念e,念e,很简单,所以这个天人就化作一个人,绕佛三匝,右绕,有根据,根据哪里?根据《华严经》,根据《华严经》。【礼佛三拜。】礼佛三拜,【须达多依仪敬礼。佛为说法。即证初果。】你看,多快,到那里跪着顶礼,讲两句,证阿罗汉初果,我们到今天搞三十年还不晓得什么果,都没有,三十年,真的,什么都不晓得,所以出世在佛在世福报实在太大,今天若说释迦牟尼佛还在这个印度,用爬的都要去见世尊,看他是否能讲几句,我们不用修行,证四果阿罗汉这样比较快,这样比较快你听得懂吗?不然你想想看,我们今天搞几十年了,对不对?没办法,因为现在证果的人少,要找一个正知正见善知识也是很少,佛在世讲几句话就证果,讲几句话就证果,所以人家说佛在世五年没证阿罗汉果,那叫做下下下根器的,最差劲的,五年没证阿罗汉果,被淘汰出局,我们今天不用说五年,五十年还没办法,佛当时在世根机利利到这种程度,佛当时在世的时候水比牛奶还甜,这是众生的福报不够,这在比丘戒里面有讲,佛在世的时候它这个水,山水流下来的水,比我们现在喝的牛奶还甜,佛在世,众生福报大,佛死,福报没了,众生慢慢、慢慢……,所以我们今天吃的都是化学的东西,化学的东西,佛为说法,证初果。【便请世尊。来年至舍卫国说法。佛云来年已受瓶沙王请。复请后年。】再隔一年,要第二年。【世尊应许。便问舍卫城外。可有清净园林。远离愦闹。】远离这个吵闹的地方。【能容千众处所否?】因为他的弟子有一千个,所以供这个佛也很头大,你知道吗?佛后面都跟一群来吃,你知道吗?这没那么简单,供一个佛就要连带一千二百五十个都要供养,你知道吗?所以钱财不够,光是要供养一个佛是很简单,佛一尊而已,一千二百五十个常随众都在身边,没那么简单,真的,所以财力若没有雄厚,供佛会受不了,能容千众处所否?你能容纳一千所住的地方吗?【须达多云:但愿世尊不弃。】不要嫌弃。【自当办之。

须达多回国。】回到他的国家之后。【沿途宣告。】宣传,像我们现在贴海报这样。【以至本国。想自己所有园林。皆不敷用。惟有祇陀太子花园。围一由旬。】一由旬就是四十里,我们所讲的四十里,一个公园四十里,公园四十里,很大,这人祇陀太子幸好会布施给须达多长者子,要不然这辈子他在历史上,《弥陀经》里面没有每天祇树给孤独园,他也没有名字,他幸好会布施这个林园,这个竹林,公园出来,刚好四十里的这个公园,那么他这辈子死后到今天两千多年,我们还认识一人祇陀太子,今天这个太子若是悭贪不布施,我们今天也不认识他,也不认识他,围一由旬就是四周围一由旬四十里。【宽广茂好。】就是非常宽,很大,很殊胜,很好。【但太子必不肯卖。

次日至太子所。赞佛功德。告以请佛。欲与买园之事。太子戏曰:长者财富无量。能将金砖布满园地。即算此园。为卿所买。】就是你,卿就是你,被你所买。【金砖我亦不要。

长者闻言称善。】好,善就是好,称善就是说好。【遂即辞归。用牛车装金砖以铺之。】看这个人多有钱,用这个金砖来铺这个地。

【太子闻报遂异之。】哪一种人会让你这么感动感动到用金子铺。【乃亲往观看。大生感叹。】很好、很好,【尚余少地未布。乃与长者面商。此地不必铺。】剩下这些不用,剩下这些我跟你结缘。【愿与长者。共成供佛功德。】他想要供养佛,虔诚到让人家感动,虔诚到让人家感到。【长者不允。】不答应。【要独任其事。

太子曰:卿虽金砖布满其地。树根金砖铺不到。】树根在地下,对不对?你铺不到,金砖你铺不到,树我的,不然树根我挖起来,【树应属我。若砍树铺砖。又失园林之胜。况周围墙垣。亦复是我。何得不允共成。长者闻说始允。】边样共同殊胜的功德大家做,要做大家做,像我们上面画这个西方三圣,画这个西方三圣十五万,有一位菩萨说:师父!我自己出资。我说:不好!这个功德大家做。到现在是否收十万,也不晓得,我们现在这里又要画三张,三张要从上面挂到下面来,让你临命终的时候文殊讲堂这三尊接引你,你不曾看过西方三圣这么大尊的,中间阿弥陀佛,从上面挂到下面来,西方三圣很大尊,很美,有没有办法画我不晓得,总之我一定要尽量办,请木匠钉,尽量帮助大家往生极乐世界,好观想,大家好好地观想,

【祇陀施余未布少地。及诸树林墙垣。】所以无法铺金。【故称祇树(祇陀太子之树)给孤独园(给孤独长者之园)。有经称祇桓(林也)精舍(长者所建精修梵行之舍)。】有的经典是讲祇桓精舍,有的经典是说祇树给孤独园,都可以,意思是说同一个地方,有经称祇园,祇园就是树木,祇园是祇陀太子的树林,【有经称祇垣(墙也)精舍。各随所称。】意思就是说无论是祇树给孤独园,无论是说祇桓精舍,全都是同一个地方。【佛家有金砖布地之典。即出自须达多。】须达多。

所以【初标法会时处竟。】祇树给孤独园,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丙二引大众同闻分三丁初声闻众二菩萨众三天人众

【解】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为什么这本经典将声闻那些,就是舍利弗、目犍连,这十几个尊者排在前面,表示说这本经是说要如何脱离这个世间,所以他先现这个出世相,现这个出家的相,现出家人的相,常随从故就是常常跟随在佛祖旁边,佛法赖僧传故,佛法一定要靠出家人传,佛在那里他也没有在讲话,经典那么深奥你也看不懂,只有靠出家人,唯一的办法只有靠出家人。

【讲】此别释听众。】各别解释这个听众。【有声闻】众【。菩萨】众【。天人】众【。大众同闻。】就是在讲这本《弥陀经》的时候,也有声闻、菩萨、天人来听,大家同闻,【非一人独闻。】不是只有一个人,【即六成就中。第六众成就也。】大众全都具足。【声闻者。闻佛四谛音声而悟道。故得此名。】闻佛的音声而悟四谛法证阿罗汉果名为声闻,才得此名。【有定性回心二种。】把笔拿起来,定性声闻就是这个人生生世世都修小乘的,决定就是小乘的叫做定性声闻,定性声闻就是没有菩提心,他生生世世就是全都学小乘的,怕度众生,怕惹是非,怕被人家诽谤,讲得好坏,人家就多批评,我干脆躲在山上,这样修、修……,一些佛教都这样修完,都不出来度众生,大家都要躲在茅蓬,谁要出来度众生,对不对?所以定性声闻就是这样。再来回心声闻,加以就是说已经自悟,发现这个佛法没有发大慈悲心来改变,这样不可以,回心转意来度这个众生,所以叫做回心两种。【即大小乘之分。定性属小乘。所作已办。生死已了。】看那个小字,【(谓小乘声闻,厌苦断集,】厌苦就是厌恶这个世间的痛苦,有三苦,有八苦,有无量的痛苦,至于我还有一种感觉,八苦里面另外一种的苦,那是很痛苦,就是联考,真的,我虽然头脑还可以,小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很痛苦,你知道吗?比做水泥工还痛苦,不分昼夜,读那个书读得书包比我们一个人还重,真的,你今天考试,在两天就决定你的生死,联考两天就决定你的生死,像我联考刚好呕吐又腹泻,三年所读的两天就定胜负,我觉得很不公平,难道不是这样,两天,你应得保证不能开刀,不能腹泻,不能呕吐,都不能生病,就那么巧,读三年的成绩两天就定胜负了,所以我觉得一直要求往生极乐世界,就是说极乐世界没有联考你知道吗?真的,这联考真的很痛苦,真的很痛苦,所以我看到这个三苦、八苦,我说佛祖他是不知道我们,不然还有一项联考的苦,真的,联考真的很痛苦,不分昼夜,考得好不好还不晓得,所以说厌苦断集,厌苦断集,断这个集,集就是集合这个痛苦,就是我们所说的贪、瞋、痴这个集,这心造业叫做集,集合这个业叫做集,因为你有造业,有集合一切的业,当然就要受苦,要受苦。【修道证灭,】修这个道,八正道,三十七道品,证灭,证灭就是说证到不生不灭的本性,我空。【所作已办,】所作已办意思就是说你一切所修行的已经了脱生死,已办就是已经了脱生死,所作已办。【即集谛之苦因已断,】集谛之苦因已断,苦因就是造业,集谛就是因为我们这个贪、瞋、痴就是造业的根本,集合一切的业,所以集就是召集来苦,集合一切的恶业,集合这个痛苦,谛,你要相信贪、瞋、痴会集合一切的痛苦,所以我们这个欲望这个业要少造一些,所以集谛之苦因已断,这是痛苦的根本。【道谛之乐因已修,】道,我们要修道我们才能得到究竟的快乐,佛一直告诉我们,说我们众生都是刀口舐蜜,刀口舐蜜就是说一把刀,一把刀,一把刀,现在前面抹一些香蜜,为了吃一点甜,就有割舌之患,割舌之患,《佛遗教经》里面就讲,刀口舐蜜,小儿舐之,则有割舌之患,我们这个刀子是很利,一点点甜的东西抹在前面,我们小孩不懂,为了吃那一点点甜,整个舌头都割破,意思是说我们众生为了一点点快乐,比如说为了一点点钱,兄弟姊妹杀人放火绑票,为了一点点色,刹那之间的快乐,分尸,强奸,接着破坏人家的家庭,一团乱,一点点地快乐,可是所造的业是无量无边,小事情发大脾气,不原谅众生,一直要跟他拼,原谅他,不晓得吃素的人,我也不是好欺负的,吃素的才要修忍辱,噢!你不晓得!随便乱讲话,冤枉我,我没有这样,我忍耐不了,噢!吃素,所以说吃菜说吃素,素就是白色的东西,素的意思是说白色,纯的东西,我们的心若有吃素食,心,白,清净的东西,所以虽然吃素而言,但是我们脾气很坏,常常要攻击别人,虽然吃素,实在是比吃荤还严重,师父甘愿鼓励你们吃荤,内心慈悲,嘴不要造口业,而不要你吃素,却整天造恶业,瞋恨心重,吃素修行是结缘而已,佛在世时那些阿罗汉每个都吃荤没有人吃素食的,每个都证阿罗汉果,你今天吃素,大家都吃素的,对不对?证阿罗汉果的举手,没有,没有,哪有证什么果,种一些荔枝、芭乐、莲雾,每一年都有收成,种那些,证什么果,哪有,大家都吃素,连一个证阿罗汉果都没有,可见修行在哪里?在心。有的人说:噢!很好,我吃荤,师父又替我解释,很好,这慧律法师讲经我听得很适合,不用吃素食,你看!每个都证阿罗汉果,精神病,那是鼓励修行在心,不是叫你一定要吃荤,搞清楚,我讲这样他最高兴,我讲这样他最高兴,不用吃素食,吃荤,对不对?头脑有问题,不会听经,自己原谅自己,不是这个意思,可以的话,吃素,但是吃素最重要的还是什么?我们的心,这是佛学根本,所以说道谛之乐因已修。【生死已了,即灭谛之涅槃已证,】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性,证到这个不生不灭。【分段之生死已了,】分段生死就是六道轮回的意思,一段、一段的生死。【住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就是断见思二惑,阿罗汉所住的地方,【中止化城得少为足。)】把笔拿起来,中止化城就是停止,化城就是方便,暂时,像我们要去走很远的路走到半途在那个地方先休息,这条还不是最究竟,所以化城的意思,是说暂时性的,这是出自《法华经》,出自《法华经》,化城,【居灭】居灭就是【(灭谛涅槃)已休】休就是已经停【(止也)。更不前进。】没有再前进。【耽着小乘涅槃之乐。】执著,耽着就是执著,执著这个小乘涅槃之乐,我自己修好就好,我不管你死活,跟我无关,你要修不修跟我无关,要我说法给你听,度了老半天我还被你诽谤,我何必这样,对不对?这是小乘的思想,至于我不同,我是大乘的,你愈要让我倒,我讲得愈多,一个星期讲五天(众鼓掌),我让你们打不倒,他愈要让我们倒,我们就愈不倒,外道就摇头,没办法,所以说小乘的思想就人家讲一下就怎样,我不管你讲什么,我们好好做,脚踏实地做,不管,耽,就执著小乘的涅槃之乐。【不肯前趋宝所。】宝所就是成佛,没有再向前修行趋向这个宝所,【求成佛道。是为定性声闻。】定性的声闻简单讲就是他的修改就是这样,生生世世都是修那个小乘的,自私自利的。再来:

【回心属大乘。】回心就是转回来,就是属于大乘法。【回小乘心。向大乘道。出离化城。】又继续前进,我们还没有到达目的,今天走到这个地方暂时让我们休息一下,证到阿罗汉果,暂时休息一下,佛说:这样还不可以,不可以偏空涅槃。这个是焦芽败种,让你证到阿罗汉果你得到利益了,你都不出来度众生了,这样不可以,向大乘道,出离化城。【涉俗利生。】涉俗利生就是涉这个俗,来到这个俗家的地方跟这个众生在一起,要来利益众生。【游戏神通。】做每一件事情都是像演戏给众生看的,包括他出生、吃饭、读书、生病,包括一切喜、怒、哀、乐都是做给众生看,像佛祖这样,有的人说,说:佛祖出世他干脆就说他是佛祖再来的就好了,他何必跑去修行,证悟到什么究竟成佛。有的人这么说,这么说不对,佛他一定要先结婚才离开这个家庭,佛一辈子在演这出戏,十方三世在演的都一样,他出世为这个太子,做太子就表示他地位很高,他放得下,结婚之后才来出家,表示家就是不清净,到最后你还是要走出家这条路,不清净,这一定是很束缚、痛苦的地方,所以他出家之后他先修这个外道六年,修这个苦行,放弃这个苦行,表示说期待不是究竟的,光是每天倒挂树上,将水淹到这里,裸体的外道整个身体脱得光光的让人家看,不知羞耻,学习厚脸皮,印度当时有九十六种的外道,裸体外道,自倒,倒形外道,倒挂着,倒挂,挂在树上,倒挂,旋发外道,将头发绑在树上,头发留得很长,捆起来绑在树上挂着、挂着,脚着地一点点而已,让他很累,意思是说这辈子折磨,折磨这个肉身就是消业,下辈子他就要享受了,死后会生天,错误,佛说这不能解脱,只一直欺负这个肉体不能解脱,所以你若去问广钦老和尚:老和尚!什么是苦行?什么是苦行?老和尚就告诉你:无分别心是苦行。没有分别心才是在修苦行,这没那么简单,无所著才是在修苦行,别人忍耐不住,你无所著你忍耐得了,这才是真的在修苦行,高僧大德在讲话一句话就是见血,没有分别就是在修苦行,无所著就是在修苦行,我们现在不是,我们现在认为让脖子很饿,饿得受不了,修苦行,当然这是一种,佛不允许我们这些众生在过于享受,佛也不允许众生太过于享受,太过于享受无法修行,无法修行,我们今天台湾的人要修行无法成就就是怎样,无法修苦行,太过于快乐,太富裕,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家家户户都有电话、冰箱,比较差的还能坐公共汽车、计程车,台湾的生活,所以古时候大德会成就是因为将物质需求降得很低,简单过日子,平实、平淡、平凡,因此佛在示现也必须放弃这个外道,才在菩提树下雪山修行六年成道,六年成道,演到这里,接着必须要转*轮,转*轮之后,接着一直讲到入涅槃相,涅槃相,如果说佛一出世,他就告诉你:我是佛。这样你对佛不会尊重,所以今天像很多邪魔外道,他说:他是迦叶尊者再来,他是什么活佛再来,他是什么菩萨再来,这都是魔,没有一个菩萨这样讲自己的,释迦牟尼佛他得必须舍这个家庭、王位,舍离开一切的财物跑到深山林中修行,他要演这出戏给你看,他不可以告诉你:我就是佛。这样下次你到外面也可以说:我也是佛。对不对?大家都可以讲这句,这样就凄惨了,这样就乱了,所以佛他来到这个世间他不可以说他是佛,因为佛没有隔阴之迷,初地菩萨,实地菩萨,圆教的初住菩萨就是等于别教的初地菩萨,没有隔阴之迷,哪里说诸佛菩萨他有什么隔阴之迷。有的人问:请问师父!佛祖他来到这个世间他知道他是佛祖吗?知道,绝对知道,他一定要示现像世间人一样,对不对?娶妻、生子、剃度、修苦行,远离这个外道,说这个不究竟,放弃,意思是说学佛的人要放弃外道的意思,这出电影两千多年前佛祖就得过奥斯卡金像奖,他是最会演电影的一个,演得让你不知不觉,又没有人知道他是佛,是来演戏难你看,对不对?他一定要照这样演,一定要照这样演,不然你对他不会钦佩,你对他不会钦佩,对不对?不然大家都可以说我是佛,我也可以说我是菩萨,对不对?这样犯大妄语戒,所以真正有功夫的人,真的是大菩萨来的,你放心,你打死他,他都不会讲,他绝对不会说他是什么再来,他一样生病,一样吃饭、腹泻,他也是一样,你也唱念,他也跟你一样唱念,争若让你发现他是菩萨再来,他就要入涅槃了,你若发现这个法师有神通,确确实实是个不简单的人,要回去了,所以说你若是有正知正见的人,绝对不会被骗,由佛的一辈子就让我们了解,了解。底下,所以说回心属于大乘,回小乘的心向大乘道,出离化城,这个涉俗利生,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广修六度。普度众生。同诸菩萨。运智上求佛道。运悲下度众生。是为回心声闻。】发菩提心的意思,所以我们这个手合掌的意思就是悲智双运遍十方,遍十方,我上次解释说悲智双运遍十方,有一个人只有一只手的,你听得懂吗?一只手。他说:师父!糟了,我没有悲,只有智而已,剩一只而已,遍五方而已,这怎么合掌。我说:不是这意思,这是说就事相而言遍十方,你若一心放大,这是遍十方,所以说没有手的人实在是很不方便,我教他结一个大悲咒手印,这样(师父结大悲咒手印),糟了,他就这样(师父学一只手结的一半手印),一只手很麻烦,很麻烦,所以只有一只手不用结手印,一心念佛就好。

【三种众中。不先列菩萨。以声闻居首者。】以这个声闻当前。【其故何也。】他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因声闻。割爱辞亲。】声闻就是出家,声闻,割爱像父亲、母亲、夫妻、子女、媳妇。【出家修道。剃发染衣。】剃发,剃度染衣。【具出世之相故。二佛成道后。教化成就。感佛深恩。常随从不离故。三为佛法所系。佛法二宝。必赖僧宝得传故。】所以我再跟诸位劝告一下,不要诽谤出家人,你今天你拜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也是出家人,你今天皈依,你师父是在家吗?你师父若是在家就很有问题了,那就有问题,没有人皈依在家的,你皈依的师父也是出家人,我们今天拜药师佛,药师佛也是出家人,我们今天最重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出家人,你想想看!你今天所依靠的全都是出家人,你忍心诽谤出家人?还有一种人罪很重,在僧团当中讲坏话,传是非,传给这位师父又传给这位师父不同的话,让出家人斗争,你要注意!这绝对会下地狱,所以出家人再没有修行而言,这是他的因果,他的因果,因为出家人荷担佛、法、僧三宝所有的责任,你今天有看到圣僧,也会看到平凡的出家人,所以不看僧面,我们要看什么?看佛面,佛也是什么?出家人,出家人,这样我们就了解对三宝的恩我们要报答,这张嘴走到哪一间道场,所以楼上、楼下我不准诽谤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持戒也好,没有持戒也好,持斋也好,没有持斋也好,只要现出家身,但是还有一种可以不必对他恭敬,就是假的出家人,假的出家人,比如说他念经,其实是在家人,披这个假的袈裟跟人家化缘,那个连看你都不须要看,虽然现出家相,但是他事实他就没有受戒,对不对?不是真正为法来出家,是为托钵而来,这样不好,不好,所以说你若在外面看人家托钵不晓得真的还是假的,最好你若要供养,你肯定这位法师真正是出家人,你听得懂吗?你供养没有关系,你肯定这个确实有受过三坛大戒,有一种人也让人觉得很奇怪,他受三坛大戒是为了什么,就是烧那三点,要做什么?要来化缘,我讲这句话出去也会得罪到很多众生,但是我不这样讲又不行,他虽然剃度但发心不正,发心不正,所以说要叫你不要去外面布施这些托钵的人,这样我有罪,我若要讲你看到就布施,这样我也有罪,你布施你要负因果,你知不知道?你布施不是不用负因果,这钱若拿去喝酒,拿去喝酒,你照样有事,你照样要负因果,这钱若拿去乱玩,打牌或是怎样乱搞,你一样要负因果,你不要说:真布施不怕假和尚,你错了,这观念绝对要改,真布施才要怕假和尚,简单讲一句就是说外面我不认识,对不起!不结缘,不要布施就好,很简单,对不对?你肯定这个确实是在弘扬正法,确实就是在栽培这出家,佛学院,还是这出家人确实是在建寺庙,没有话讲,真正的出家人,对不对?因此我们一定要有这种的智慧,所以你若外面看到随随便便就拿钱给他,你照样要负因果,你不晓得对方是谁,像那天我才被三万块,那个出家的比丘尼来到这里,脚一跛一跛的,她告诉我,说她在瑞芳养十几个孤儿,一个大的读逢甲大学,是常禅法师为他出学费,她这只脚急着开刀,急着开刀,我就拿三万块给她,拿三万块给她,没有第二句话,因为她现出家身,隔没几天报纸登出来,假的,所以现在要来跟我化缘的,你先拿戒牒给我看看,你若真的很困难,你戒牒先拿出来,你有电话吗?住址吗?我先去查看看,对不对?不然怎么办?现在真的假的又分不清楚,头剃起来都一样,结果那个出家人,比丘尼在大饭店被找到,被看到,戴假发出来,因此这罪是很重、很重、很重,你知道吗?你今天一个人破坏佛教没有关系,变成以后真正出家人要向人家化缘人家会怕,人家反而会怕,而且报纸登出来之后人家看到出家人也会怕,真的假的已经分不清楚了,所以她就没读过《地藏经》,对不对?伪造沙门当下十八层地狱求出无期,你可以去做别种工作,但是你千万不要假装出家人,这不得了,这个因果实在是真的很大、很大,你若听到人家在讲经,人家在诽谤出家人,这个人保证没有正知正见,在广播电台你听过谁在诽谤出家人吗?没有,****,我没有讲,你讲,什么名字,****,这样而已,这绝对不行,这个讲经已经偏了,会诽谤三宝,我们不要听,知道吗?凡是在说三宝的过失,这绝对不要听,这会害人,会完蛋,我们真的会完蛋,所以诸位要有正知正见,因此我最后,你若在外面走路你不认识他,你不要被他化缘,知道吗?我不要布施,这样就不负因果了,你若去查,他真的确实是出家人又在建寺庙,你要支持到底,就这样而已,就这样子。

【解】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声闻居中首,菩萨居中。

【讲】菩萨居中者。一以菩萨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其相不定故。】有出家、在家菩萨,所以这个相不定。【二有此界菩萨。有他方菩萨。乘时利见。】就是说因缘和合这个时候叫做乘时,利见就是利益佛的正法叫做利见,【到处化度众生。不常随从故。】就是说在说法的时候菩萨做这个影响众,影响众,当我在讲经,你们听得懂又坐在这里就感觉人很多,就感觉法会很盛况,所以我在讲经,有的已经学很久了他慈悲坐在这里,像这些法师他们都学很久了,同时坐在这里做这个影响众,其实他们都懂,但是为了慈悲要来帮助这个法会盛大圆满,所以他们就来跟诸位在家菩萨坐在一起,乘时利见,到处就化度众生,不常随故,不常常在佛的四周围。【三声闻欣涅槃。是滞空。】滞空就是说停顿在空的思想,停顿在我空的思想叫做滞空,简单讲叫做偏空的意思,偏空的意思,证到我空不敢出来度众生,出来度众生要被人批评,要被人诽谤,你讲九十九句对,却讲错一句,就一直重复这句话,过了三年还在讲这句话,真的,你可不要讲错一句话,讲错一句话三年之后这句话还在流传,他不会说你讲九十九句对,他会跟你说这句话不对,做法师很难做,我是预计看情况不妙就要收摊了,很难做,真的,你不知道,你看收红包很好看,很难赚,真的,当法师不轻松,现在被批评久了麻痺了,麻痺了,所以小乘的每个都跑去躲在茅蓬里面,我没有福报,也有人几甲地要贡献给我,几甲地要贡献给我,第一、我跑到北部就过敏,下飞机就开始打喷嚏,明天就要去看耳鼻喉科,北部,台北,台北,我看到台北的交通,我就头很痛苦,很痛,有一次我要去台北医学院,要十六观台北医学院上课,多可怜,你知道吗?要去的时候光是塞车,刚好塞五十五分,回来十七分就到达了,刚好塞三倍的时间,台北的车,所以我一直不去台北建道场也就是台北的交通实在是,噢!心情很差,又空气污染,所以天气不适合我,空气污染,光是交通哪有像民权路那么大,畅通无阻,高雄火车站来到我们讲堂,再怎么塞车也不用几分钟就到,对不对?在台北,没办法,若说要去山上贡献几甲地给我,我若去山上,这医生说我不能去住山区,第一、山区会放出这个CO2出来,二氧化碳,所以对我这个身体不好,身体不好,树木很多,对我这个身体不好,山上若湿鼻子会过敏,风湿会痠、抽、痛,接着我这个病不能离开医生,我这个病不能离开医生,我一定几乎每天要看医生,要不然就要吃这个中药,所以说在高雄这就是他有这种因缘,有这种因缘,要不然我真的像小乘的躲在山上,真的,躲在山上,度这众生说真的我估计我一天花不到三十元,早上一餐,中午一餐,晚上一餐,吃半碗稀饭,半碗稀饭,吃一点点菜而已,总共吃不到三十元,若一个月一千元让我花,花不完,所以所有的建设就是为了度众生,但是度众生度到后来会很懒,说真的,所以我发现菩萨真的难做,难怪人家要修小乘的,人家不要修大乘的,大家都修小乘的,小乘的轻松,任凭你去,我修我的,你再烂也跟我无关,所以这个声闻欣涅槃,是滞空,就是偏空。【人天乐生死。】众生,人道跟天道的众生要欢喜这个生死,【是著有。】有这个生死。【菩萨不住涅槃。】不住涅槃旁边写一个:大智、大悲,【不畏生死。】叫做大智,菩萨因为大悲,所以不住涅槃,因为菩萨慈悲心很足够,他有很大的大慈悲心要来普度众生,所以他不住这个不生不灭的涅槃里面,不畏生死,因为菩萨有具足大智慧,有具足大智慧,所以因为菩萨有具足大智慧,所以他不怕六道轮回的生死。【处染若净。在俗恒真。】处染就是处这个五欲六尘里面,就是像很清净,在俗恒真, 这个俗家,就是永远是真实的,因为现真的就是我们的本性常常在作用,虽然在俗家但是不被污染,像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不落空有二边。】不落入空跟有二边,【常居中道。故曰表中道义故。】菩萨居中表这个中道的意思。

【解】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讲】天人列后者。】也就是世间……,因为前面那些是声闻、缘觉、菩萨,那些这是出世间,天人这算是凡夫,所以佛在讲经的时候,这释提桓因就是我们所讲的玉皇大帝也要来听经,以前小时候不懂,小时候不懂,初九都在拜天公,父母亲都告诉我们:天公最大,天公、地公、三界公最大,我们要研究这经典,噢!包括这个玉皇大帝都要来听佛陀说法,所以以三宝最殊胜,初九那晚我都会下来等,下来拜天公,其实都在等那个麻粩,拜完马上吃。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这世间也有凡夫也有圣人混杂,外护职故,在家、天人这些,他就是在护法的,所以在座诸位护法有一个观念,你要做护法一定要有一个观念,护法这个法是什么意思,法就是佛的真理,你是要来护这个真理,不是护这个人,我们现在人在皈依都很严重的不对,都认为我护持这个师父就是我师父全都对,若讲到别的师父诽谤得不得了,自是非他,自赞毁他,这是佛教最严重的一条,他根本他就搞不清楚什么叫做护法,我师父很有修行,持戒第一,这个人破戒,这个人没有修行,打,打他也没有关系,骂他也没有关系,你有看过戒律?打我破戒比丘者,比杀八万世母其罪更重,何况持戒清净,你要搞清楚,即使那个比丘破戒,你都不可以讲他,包括你不可以动他一根汗毛,经典这个戒律说,供养破戒比丘犹得无量福德,何况清净的比丘,你要搞清楚,所以看到全台湾省的……,他支持这个法师,我师父对,我师父多么了不起,很有修持,你师父破戒,你师父没有修行,自赞毁他,自赞毁他犯菩萨戒第九条重罪,你今天你当一个在家居士的人,你护持你师父诽谤别的法师,都犯(第九条),你听得懂吗?都犯,戒律稍微看一下,不要用感性的,不要用你自己的观念,那个破戒,那个没有修行,打他没关系,你碰他看看,一定下地狱喝咖啡,奶精顺便带下去,真的,所以我告诉你们,没有看这个《十诵律》,《摩诃僧祇律》,不晓得那个可怕,不晓得,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虽然破戒他还有一个色身,众生看到还会合掌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们在家居士穿得花花绿绿,你们出去人家会知道你是拜佛的就念阿弥陀佛?不知道。他会向你合掌吗?你有办法跟人家种善根?不知道。你就没办法,穿得花花绿绿,穿得像猫熊,两条像猫熊,你走过去人家也不晓得你是什么,出家人即使让他破戒,他最没有修行,对不对?人家看到:师父!阿弥陀佛!你看!我光是穿这件衣服我就有办法种善根了,你有办法吗?不然你来,所以出家人伟大,要鼓掌一下(众鼓掌),因此我说我们来讲堂有一个好处,学习知道戒律,学习知道这张嘴不要乱讲,了解这因果的观念,出去不要一直讲,去别的讲堂跟人说:慧律法师讲得多好,你讲这个不能听,我度众生有我的因缘,人家这位法师度众生有这位法师的因缘,你不能诽谤人家,知道吗?有的人要跟随这位法师出家修行,对不对?你看佛陀在世的时候有的人要让佛陀剃度,对不对?有的人就无缘,就被舍利弗、目犍连剃度,对不对?所以不是师父行,每一个徒弟都有他的因缘,我们诽谤另外一个法师,比如说那个法师真的很没修行,对不对?但是我们诽谤那个法师让别人对他没信心,让他的徒弟对他没信心,这样叫做断众生的慧命,断众生的慧命,引都引不进来,骗都骗不进来,你又讲一些是非又让他跑出去,啊!你实在罪很重,真的,对不对?所以说明明这个法师有一些缺点,你也要说:没有!人家法师大慈大悲,你要好好亲近,对不对?他又有信心,这样功德是我们的,人家说:师父!我亲近这个师父好不好?不行,那个多糟糕。本来他还不晓得这么多,你知道吗?直搞,讲很多,结果退道心,这样,不是他的问题,你就要下地狱,知道吗?所以说世间人说要隐恶扬善,何况我们是一个修行人,不管他人的错误、因果、对不对,但是我们自己要做对,自己做对,所以能够引导众生来恭敬三宝,不管有修没修,我们功德就无量,功德就无量,所以说我们这个护法要有定义,法就是真理,但是我们现在的人都不是护法,而是护人,所以现在叫做二宝一师,没有三宝,人家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是说皈依所有的出家人,出家人做代表,现在都二宝一师,二宝就是佛宝,大家都拜的,法宝也大家都拜,一师就是只有他的师父而已,我师父讲怎样,我师父没这样讲,开口都是他师父讲的,别人讲什么都不对,这不行,这很严重,这样佛教就变成分裂,佛教就变成派系,佛教就斗争,不行,所以说一切的出家人全都是我们的师父,一切出家人都是我们的师父,皈依三宝我是做代表而已,做代表而已,你若听我的法听得契合,有因缘进来,但是不可以在别间道场一直讲:噢!我们慧律法师讲得多好你知道吗?你讲这个,唉!不能听,连狗都不听。你的罪很重,虽然你是赞叹我而言,但是你造业,知道吗?你欣赏师父,没错,默默听就好,很好,人家若要听,介绍人家听就好,不要讲别人,不要讲别的法师不好,不可以讲别人,知道吗?所以说同时世间有漏相故。【一三界内人天虽分。同是世间有漏相故。】有烦恼的众生,所以天人也是有烦恼的众生。【二有圣有凡。】有圣人有凡夫。【有苦有乐。品类杂故(天龙八部。多有菩萨应世。)。三天人从佛闻法。】三天人跟随佛闻法。【亦复护法。为外护职故。以是列后。】经典在讲。底下:

丁初声闻众分三戊初明类标数二表位叹德三列上首名

今初明类标数

【经】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

【解】大比丘。受具戒出家人也。比丘梵语。含三义。一乞士。】就是要向人家托钵。【一钵资身。】一钵带在身上,古时候的出家人,佛在世的出家人都是三衣一钵,五衣、七衣、九衣,为什么佛教在定的名词都是三,点一支香,不然就三支香,不然就西方三圣,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国土都是一尊佛中间二尊菩萨,走到哪里都一样,比如说我们这个阿弥陀佛旁边就有观世音跟大势至,对不对?这个药师佛旁边就什么?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一佛一定有两尊菩萨,包括出家人为什么说五衣、七衣、九衣,为什么用奇数?这若没经过律藏可能就不晓得,那就是我在看、看……,咦!我看那个律藏里面说,用这个单数意思就是说能坏烦恼的意思,用斧头三角形的,三角形的斧头剖下去,东西就剖得开,所以用三,三就是三支香,点一支香,不然就三支香,不然就三佛,不然就一佛、三佛、五佛,不然就七佛,没有在用双的,原来这是根据这个律藏里面,五衣、七衣、九衣也是单数,意思就是说单的东西比较利,比较剖的开,所以说单数就是破烦恼的意思,破烦恼的意思,一钵资身,【无所蓄藏。】什么都没有,什么全都没有。【专求出要。】专门求出三界。【二破恶。】破恶,【正慧观察。】破这个恶业。【破烦恼恶。】我们内心有贪、嗔、痴,有嫉妒,有恨,有种种的烦恼之恶。【不堕爱见。】不堕爱见换一句现在人讲的叫做感性,用感情这个知见在做事情,爱见就是说完全用他的感性在做事情,不是用他的理性,所以古时候翻译作爱见,爱见就是一种执著,对某一种事情非常的执著叫做爱见,爱见,举一个例子来讲我对这个人情有所钟,我一直所求,这也是爱见,我要害这个人,要让他死,子虚乌有的事我也要讲他,这个也是爱见,恨是爱的反而,反面也是爱的一种。再解释一遍:爱的反面就是恨,恨也是爱的一种叫做反面的爱,爱不到就毁掉你,毁掉你,所以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爱跟恨交织在一起会毁掉一个人,别人还没死他就要先死,整天就想我要如何害人,我要如何编理由来骗人,我要如何编造坏话去害人,反而那个没有心机的人,不想要害人的人,活得比较快乐,别人还没有被他害到他就先烦恼了,烦恼死了,他还得编理由,编一些谎话,就算别人被他骗了,而离开我们佛教,这样他得到什么?所以佛说:恨是世界上最愚痴的行为。恨一个人是世界上最愚痴的人,他恨一个人他就乱讲,欲加之过,何患无辞,任何子虚乌有的事,他都讲得出来,你有什么根据?没有。你有看到吗?没有,没有,全都没有,他恨他,堕爱见,所以这个爱见是众生,这个爱见若要广泛来说就是说任何众生的感受,透过主观的意识统统叫做爱见,任何在这世间的感受,透过主观的意识来做事这叫做爱见,这叫做爱见,你若有私心就是叫做爱见,若有执著就是叫做爱见,爱见。【三怖魔。发心受戒。羯磨成就。】羯磨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就是说羯磨,现在宣布:来这里受三坛大戒,从今以后就是比丘,羯磨,做一个羯磨,是个聚会去宣誓去受戒叫做羯磨。羯磨成就,【魔即怖也。】魔即怖就是魔会害怕,所以你今天大法师要度众生也是同样这样,今天圆瑛法师,圆瑛法师,写这本书的这位,圆瑛法师。他在写这个《楞严经》的时候,《楞严经》就是破魔破得最严重的,破魔破得很严重,所以我们以后一定会讲到《楞严经》,这本经这辈子绝对要讲,不可以不讲,外面天魔外道就无所遁形,你要害佛教绝对害不了,圆瑛法师写到最后五十阴魔的时候中风,无法再写下去,人好像快断气,快死了,那个魔力太厉害,一直要让他倒。结果我这个上人,煮云法师就跪在佛前,所有的比丘都跪在佛前都发愿:我十年的寿命要给圆瑛法师。有的说:我全都给他,全给他。隔天有人说:你的生命都给圆瑛法师,你没命,你早就死了。就是说很虔诚,因为师父生病但这本《楞严经》一定要完成,才有办法利益这些众生,他在写这本的时候魔障就一直来,阻挡不及,一直生病,人一直不舒服,到后来中风,为了他要写这本《楞严经》,有几百个比丘跪在佛前求,希望他的病治好,不像你们傻里傻气的,你们不会求,我快倒了,你们都不求(众鼓掌),我是没有圆瑛法师那么伟大,人家是真的很伟大,很伟大,师父不舒服,人家跪在佛祖前面求,甘愿牺牲生命要给那个高僧大德,所以你看这本《楞严经》出来,噢!外道无所遁形,跑不掉,我到今天研究圆瑛法师,那本《楞严经》的注解看有多少人,这样他利益多少众生,所以他这个弘法的众生也是一样,弘法的这个法师也是一样,这个魔一直不原谅他,一直不原谅他,你现在大家念佛,大家修行的时候,大家都要跳出三界,难道不是这样,大家都要跳出三界,他就找你算帐,找你算帐,所以这没那么简单,所以我常常说:大家若没有互相支持,马上就倒,我不骗你,互相支持,早、晚课诵经稍微消个灾,不用把生命拨给我,我对世间也不是很执著这种东西,是我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赶快弘法,不要让它休息。

【讲】与者同也。师资同堂晤对。】师资同堂晤对,师就是佛,资就是学生,同一个堂,对面这样谈叫做晤对。【大比丘。即大乘声闻。】大乘的声闻。大乘的声闻意思就是说【内秘菩萨行。】就是里面其实他是菩萨,但是【外现比丘身。】外面现这个比丘身,小乘的,其实就是因为这些都是大菩萨来的,像舍利弗、目犍连、须菩提、阿难,这些都是佛再来,大菩萨再来,那么十方三世一切世间都是这样,若有一佛出家,要示现一佛而已,不可以有二佛,这《大藏经》也有这样记载,每一个世界只可以一尊佛成佛而已,不可以两尊,若两尊就要现丰家身,像佛在世的两尊佛,一尊是维摩诘居士,一尊是释迦牟尼佛,就是说佛在世有两尊佛,一尊是现出家身,他是佛,一尊是现在在家身,这是维摩诘居士,他是佛,维摩诘居士是佛,维摩诘居士那个房间叫做方丈室,那个阿罗汉要进去量看看差不多有多长,手展开,再怎么量都突出一块,手再展开,再怎么量又突出一块,很奇怪,再怎么量都量不出,那个维摩诘居士那间房间有多大间,看起来很小间,怎么量却量不尽,就去问佛,说:世尊!这很奇怪!维摩诘居士的房间再怎么量都突出一块,那意思就是说菩萨的心量不是你声闻、缘觉能够了解的,他是整整无碍的法界,他是佛,但是他要现在家身,他不能现出家身,他若再现出家身而言,变成两佛那要听谁的,一定不可以,一定不可以,所以说内秘菩萨行外现比丘身。【受具足戒者。受二百五十戒。】二百五十条戒。【割爱辞亲。出家学道人也。】受二百五十条戒,割爱辞亲,放下这个世间的夫妻之爱,母子、父子、兄弟姊妹亲情,出家。出家学道人。

【又既称大比丘。则具足戒。】就是具足戒,【亦可云具足三谛戒也。】三谛。【真谛戒具足。出同居家。】就离开这个凡圣同居土。【俗谛戒具足。】俗谛就是出方便有余土。【出方便家。】这方便跟那方便不同,所以这个同居家、方便家、实报家,这是指三土的意思,方便,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所以出这个同居家,俗谛戒具足是出方便家。【中谛戒具足。出实报家。

比丘】比丘,比丘是什么意思呢?他这个翻译得比较简单,你若看这个《四分律比丘戒》,比丘照理讲不是这两个字,不是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是谐音而已,比丘是一种草,比丘是一种草,草种下去的时候就会蔓延,很会生长,很会生长,比丘是一种草很会生长,而且很温柔,这草性很温柔,而且很有耐性,淹水也不会死,太干也不会死。为什么我们出家人用这种草来命名,就是说只要有比丘的地方他就有方法,他的方法,就像草种下去,噢!会再长出很多草出来,这样知道吧!就是度很多众生,这第一点。这个比丘,就是这个草很柔软,表示说修行人要有柔软心,知道吗?要有柔软心,所以佛就拿这种草来当作修行人的名字,这个草很有韧性就表示比丘要很有忍辱,能够受到种种不好的环境,水太多也会活,太过于干燥也会活,比丘的定义实在是这样,是一种草很会生长,很柔软性,很有耐性,所以佛就拿这种来当作出家人,比丘尼这个尼,古时候的人,古时候的人我们说尼姑,这个姑是从客家人来的,客家人你曾听过,姑你知道吧!姑就是没嫁人,这个很清净的少女,没结过婚,每个人都对她很尊重,姑是从客家人来的,你知道吗?所以说尼姑,实在讲这句话实在是很恭敬,这些比丘尼,现在的人却变成一种藐视,那罪很重,尼姑仔,实在不能听,和尚仔,这罪很重,我讲真的,不要骂出家人这样,所以这尼姑本身实在是非常庄严伟大的女性,出家修行的女性,结果今天我们对尼姑的名相却搞得很不好听,和尚这个名字照理讲是很高尚,但是现在人家说:出家当和尚,变成一种藐视、轻视,这罪很重,比丘自过去到现在你不晓得比丘什么意思,对不对?绝对没有人知道,保证没有人知道,这是出自《四分比丘戒》里面,比丘是一种草,一种草,比丘【是梵语。名含三义故不翻。即五不翻中。多含不翻也。】多含不翻也。【三义者。一】比丘是什么意思呢?【乞士。】乞士就是要向人化缘、托钵,所以结果人家在托钵,托钵这个金钱,你若说他,他比我们还凶,到底他是主人还是我们是主人,这个讲堂不要来托钵,接着,他说:佛在世都托钵,照理讲佛在世托钵不是托钵钱,佛在世他不持金银戒,不可以拿钱,佛祖在世的时候那些比丘、比丘尼,包括沙弥都不可以拿钱,旁边一定要有一个在家居士,照理讲那个钵是要让我们装饭跟装菜的,所以人家外面在托钵,照理讲是要倒饭跟倒菜给他,但是你若倒饭跟倒菜给他,他会骂你,我告诉你,真的,真的!所以这个乞士到今天末法,托钵这种情形已经有一点不同,不同,所以说我们今天了解佛在世的时候在托钵,是绝对托钵饭跟菜,不是来托钱的。【外向施主乞食。以资身命。】以资身命就是帮助这个色身继续活着。【内向如来乞法。】向施主乞食,吃,我们这个肚子会饿,来帮助这个生命,向内要得到如来的法。【以资慧命。】来帮助这个慧命。【一钵资身。】一钵资身,就是这个钵所托钵的,我去泰国看人家托钵,看了你会昏倒,钵有多大你知道吗?难怪他日中一食,很惊人,差不多小脸盆,差不多有那么大个,若说南传的托那一脸盆的钵吃得完,那一钵我要吃三天,我一天吃三餐还没有那一钵,那多大你知道吗?我曾拿起来背刚好到这里,那个钵我讲给你们听,我没有跟你们……,我比给你们看,看有多大,真的,钵这么大,很惊人,难怪他日中一食,一天吃两钵我不相信他吃得下,我们现在没有,我们那个碗这么小,这日中一食有它的伟大之处,有一个跑到美国一个地方日中一食,日中一食的时候,现在饿,整天没吃,到中午的时候,哇!吃整个脸盆,吃很多,因为这胃负担太重,到后来胃下垂,太重,所以这日中一食也要好好调配,不要说因为你饿,一次吃太多,重量太重却胃下垂,因此我们赞叹修行的人,我们赞叹这个持戒的人,赞叹日中一食的人,诸位!你若要试试看,不要太过于饿,吃得恰到好处就好,吃太多胃会受不了,会受不了,所以人家说,古时候的人说吃饭有三种语言,早餐要少,午餐要饱,晚餐不吃也很好,早餐吃少量就好,中午要吃得饱,晚上不要吃,也很好,早餐要少,午要饱,晚餐不吃也很好,这是乐果老和尚讲的,乐果老和尚讲的,人家是讲录音你也鼓掌,再来,那么这个日中一食讲完,讲内向如来乞法,是要听如来的法,以资慧命,要用这个慧命,听法才能够增长我们这个慧命。一钵资身,【即手持钵多罗】就是钵的意思。【(此云应量器,】应量器就是说钵也有大的,也有中的,也有小的,就是我们看人家的色身大、中、小,钵也有中的,也有大的,也有小的,现在受戒分那个钵,若我来吃是差不多,分那个钵像碗那样,若一百八十公分的来要吃五钵,这个钵变成形式上的,出家有一个钵,我有时候看那个什么翠碧岩受戒,像我们龙泉寺受戒,那个钵这样,钵那么小实在……,真的,若比较会吃的吃四、五钵,现在这个钵变成一个标志而已,表示他是出家人,出家人。有的人说:请问师父!在家人不晓得可不可吃钵,我也来吃看看,吃看看。照理讲钵,戒律有一句话,衣钵是圣贤标志,常随其身。衣跟钵这是出家人专门的东西,在家人照理讲是不能用这种东西,对不对?不能用这种东西,衣鉢是圣贤标志,凡夫俗子不能用,现在有的人不同,现在都开缘,要钵很简单,一次做好几千个,你送他一个,送他一个,在家他也拿体来吃,吃一吃的时候再用舌头去舔,用舌头去舔犯比丘戒后面,众学法后面,一百条戒律里面舌舐食,不得舌舐食,就是吃饱的时候,用这个舌……,这犯到这个威仪戒律,所以说吃饭不可以用舔的,要用茶冲下去,喝下去,刚好口喝,喝下去,所以这钵照理讲在家实在是不要用比较好,不要用比较好,【即受食之器,应量大小而制。)。常行乞食。】乞食。【佛制比丘。乞食资身。舍除贪慢故。】贪跟慢,表示我没什么了不起,我是一个跟俗家化缘的人,也是向人家乞食的人,乞丐,没什么了不起,我没什么好骄傲的,我没什么好骄傲的。意思是说【行乞则折伏傲慢。】我慢,【无所蓄藏。】无所蓄藏,【则破除贪心。】意思是说只有一个钵而已,若要吃,脖子饿再向人乞食,没有,向上没什么财产,一无所有,佛在世的时候没有人在跟会,没有这种,佛在世的出家人可以说一无所有,真的一无所有,但是因为福报大的时候这个难陀,这个难陀往生之后里面有多少金银财宝,因为难陀的福报很大,大家都供养他,在家居士拿回来,说:师父!这让你变卖。让你变卖,让你吃穿不用烦恼,让你变卖办佛事,这难陀往生之后整个房间都是金银鍊,都是珠宝,但是他本身没有在拿,这是最富裕的一个比丘就是难陀,难陀,其实难陀他本身他没有贪心,他没有贪心,他没有贪心,他这个财物这么多,他都观想:我是替三宝守护,知道吗?我是替佛祖在保护这些财产,在守护,不是我私人的,这样后来就说以后若做当家,做住持,要好好保佑这个常住的钱,保护这些常住的钱,不可以说这是我的,要观想暂时放在我这里,我这是要做功德用的,去掉这个贪心,做住持、当家都必须要有这种理念,要有这种理念,所以折伏我慢,则破除贪心,【专求出要者。专心研求。出离生死之要道也。】要出离这个生死。

【二破恶者。以三观正慧。】三观正慧。【破除烦恼诸恶。小乘云:破身口七支之恶。】身三口四加起来刚好七,身:杀、盗、淫;口:两舌、妄语、绮语、恶口四种恶。身体有三种恶,口有四种恶,三加四刚好七,叫做身口七支之恶。【大乘自当广指诸恶。】大乘是说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是犯戒,小乘要去做,小乘要去做。【不堕爱见者。爱即思惑。见即见惑。我执已空。见思惑尽。超出三界。不堕爱见深坑。

三怖魔者。发心受具足戒。登坛白四羯磨成就。】四羯磨,四羯磨。【地行夜叉。】地行夜叉就是地行的鬼神,在地上行走的这些护法,这些鬼神知道你发个心受比丘戒,夜叉就是一种鬼神。【空行夜叉。】就是在空中飞的,地行夜叉就是在地上行走的这些夜叉,【天行夜叉。】地行的夜叉全都【辗转赞善。】赞叹。这期受戒有四、五百个发心出家受这个具足戒,【声传六天。】六天就是这个魔王在住的摩醯首罗天。【魔闻生怖。】这个魔听到人家在受这个戒律他会烦恼,烦恼这些魔子魔孙都跑去修行,修行之后要跳出三界,人愈来愈少,魔就是不讲道理的。再来:

【解】僧者。具云僧伽。此翻和合众。】和合僧,所以我们都对这个僧伽这两个字,都以为僧伽就是出家人,其实不是这样,僧伽若按照印度的梵语来讲是叫做和合,就是只要是团体,只要是团体都讲僧伽,比如说学校这也是叫做僧伽,一间银行,这也是叫做僧伽,只要是一个公会,也是叫做僧伽,但是要要和合,演变,演变到今天,来到我们唐朝跟宋朝,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却变成我们中国一种对出家人的尊称,所以僧,僧,僧伽,僧伽,变成我们出家人专有名词,实在讲这样不对,不对。在座诸位也是僧伽,就是因为我们就是文殊讲堂就是有一个团体,对不对?有一个团体,僧伽。此翻和合众,很和合,【同证无为解脱名理和。】理和。大家都证到这个无为法,解脱,所以他的名叫做理和,就道理来讲这是和合。那么再来【身同住。】色身大家都住在这个地方。【口无诤。】嘴,都没有互相斗争,【意同悦。】在修行当中你的意思跟我的意思法喜充满,都很欢喜。【见同解。】就是这个见解全都一样。【戒同修。】大家全都持戒。【利同均。】要有大家都有,像我这里也都是这样,要吃药大家都来,真的,现在讲堂来我这里吃药的二、三十包,大家都来,邱医师来不及看诊,要有大家都有,利和同均不是这意思,不要误会,意思是说你若分水果,比如说十四个才七粒水果而已,一人一半,利和同均,若在家人供养,供养,要有大家有,一人一个红包,红包,所以说利和同均。【名事和也。】事相的和合。

【讲】僧是略称。具足应云僧伽。译为和合众。有理事二种和合。理和者。同证无为之理。】无为就更我们所讲的法身,我们讲的法身,无为,我们讲的本性,我们讲的如来藏,我们讲的实相,我们讲的首楞严,首楞严,无为法,一切有为法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我们所讲的空,我空,法空,无为法我们所讲的无所住,无为法我们所讲的金刚智,都可以这样讲,无为,无所作为。【解脱生死苦缚也。事和者。身和同住。】色身和合,同样大家住在一起。【口和无诤。】无诤,大家意思一样,大家住在一起不要有斗争,【意合同悦。见和同解。(见理不谬,同得解悟。)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天竺僧分大】乘和【小乘。六和亦然。

○又僧有五种。一无耻僧。】无耻僧,【毁犯禁戒者。二哑羊僧。不解三藏者。】不解三藏就是说他对这个经、律、论不懂。【三朋党僧。交游族姓者。】一天到晚东奔西跑,安住不下来,安住不下来。住道场,他就嫌这个不好,嫌那个不好,所以你若从僧伽里面看你就知道,他若住不下出去就一直诽谤,那个住持是多坏,那个当家是多坏,在座诸位你想想,你到一间道场挂单,你一定要体谅那个住持跟当家的辛苦,你一定要体谅,做这个住持要管内也要管外,所以他也无法面面俱到,若是有一点点对不起你,你也不要把住持跟当家讲得那么难听,住持、当家很难做,很难做,真的,所以我们若是安住得下,最好是安住在一间道场固定修行,只要有法,全台湾省你起到哪里参都一样,你一定要依法,问题为什么这道场不会兴盛,他没有法,你自己去修行,你自己去拜经,自己去拜什么经典,自己去用功,我问你,若这样而言,何必设这个善知识做啥,何必设这个戒师、律师、禅师、法师,何必设这些做什么,干脆不要,你自己看书就好了,所以说我们一定要了解,出家修行,包括在家若要来住道场,也必须要安住在一间道场好好用功,有得吃,有得穿,有得住这样就好,有法可听这最重要,有法可听这最重要,所以我欢迎这些男众,男众若觉得还可以走路,身体强壮的你就来,不要说已经没办法,鸡腿啃不动了,牙齿都装假的才要来:师父!我来这里出家,都七十多的,还是九十的,身体很差的,没办法为佛教做事的,那么诸位对不起,你若趁年轻身体强壮,赶快来修行,我欢迎男众来我们这里住,你看看!你看看!道场大间也很烦恼,我若不建这么大间,你们要听经没办法,建大间也很烦恼,光是地板打蜡就好,昨天地下室打蜡就用十几个,十几个,所以有好也有不好。交游族姓,就是说在修行我们不要到外面攀缘。【四世俗僧。昏昏度日者。五胜义僧。证果说法者。】证果不然就上台说法的法师就是胜义僧,这是很了不起。【此僧非前四。乃第五胜义僧。】胜义僧。

【解】千二百五十人者。三迦叶。】这不是读迦yiè,这个读作迦shè,三迦叶。【师资共千人。身子目连。师资二百人。耶舍子等。五十人。皆佛成道。先得度脱。感佛深恩。常随从也。

【讲】首句举总数。

三迦叶兄弟三人。过去在迦叶佛时。共立刹竿。感为兄弟。】这共立刹竿就是一种宣誓,愿意生生世世要来做兄弟,一种仪式,比如说我们现在人杀鸡,或是说杀牛,一种宣誓,后来感为兄弟,【先为事】就是侍奉的意思,侍奉这个【火婆罗门。】拜火的,拜火教。【后遇佛得度。迦叶此云龟氏。】这很难听,龟氏,以前的人,印度也没什么名,中国人也都是这样,龟就是【姓也。先人】先人就是以前他们【在山修道。感灵龟负图】就是放在背后,负图【而出。】这个图放在后面,龟的这个壳出来。【因是命族。】把笔拿起来,那个“命”字就是命名的意思,因此,因为这样子而得名,你不要什么叫命族,很容易看错,因是命族就是因为这样而取名,叫做迦叶,迦叶中国话叫做龟氏。【三兄弟。

一优楼频螺迦叶。】这个优楼频螺迦叶,【此云木瓜林。】中国话叫木瓜林。【在此林住故。又云木瓜癃。】把笔拿起来,“癃”就是弯曲的硬块,木瓜弯弯,一粒硬硬,癃,叫做木瓜癃,硬块,硬硬的,【胸前有癃。状如木瓜故。年一百二十岁。】哇!古时候的人活一百多岁,【频沙王奉为国师。世称大仙。师徒】这个优楼频螺迦叶师徒共有【五百人。释迦如来。初度憍陈如】就是三转四谛*轮。憍陈如是当时在皇宫里面在侍奉太子的,侍奉这个皇帝的大臣,初度这个憍陈如【等五人之后。即思要度一位。世界有名之人。可以广度多众。】多度。【乃以妙观察智。观察三迦叶。机缘已熟。即至木瓜林借宿。】借宿就是要试众生的意思,佛祖也很厉害,他实在是要度他们,到后来借住一晚。【优楼频螺。以道不同。】不相为谋,你佛道,我拜火的,怎么相同,不同,【拒而不纳。】不接受。

【释迦云:天色已晚。

即指石室云:】不然我去住那个石室里面,整个都是石头。【此处可否借我一宿?】一宿(sù),一宿就是一个夜晚,如果前面加上一个星球的星,那就念星xiù,这念破音字,一宿sù,星宿xiù,同一个字,两种念法,念破音字,我们未来是星宿劫,什么庄严劫,星宿劫,贤劫,是不是?是不是可以借我一宿,一宿。【(此是迦叶降伏火龙收藏之处。)】就是将火龙关在石室里面。

他就这样回答,【答曰。此处有毒龙。

佛云无碍。】佛的三毒已经去掉了,你再什么毒对他也没用,三毒,内心的毒去掉,外毒对他都没用,佛说:无碍。

【迦叶即许住之。】不怕死去住。

他的徒弟就这么说,他的徒弟,【其徒曰】这个优楼频螺迦叶他的徒弟就这么说【:必为火龙所害。

师云:彼愿意。】我又没有叫他来住。【汝勿多事。】外道就是这样,你要死他也不会理你,要住自己去住,你死你的,彼愿意,你不用多事。

【佛即往住。】去那里住。【众徒心均不安。恐佛必遭火难。】龙会吐火,【其夜火龙吐火。佛则放三昧火胜他。】哪有可能害佛,世间怎么可能害佛。【龙嗔喷毒气。佛入慈心三昧。】这句话虽然是很单纯,但是这句话是我们在这世间要学习的地方,众生有无量毒,你只有用一种方法有办法赢他,用什么呢?慈悲,只用这项而已,他心肠很恶毒要害你,你又用更恶毒的心去害他,以毒攻毒,到后来是两败俱伤,慈心三昧,【则不受毒。龙降伏。

次日迦叶众徒往观。火龙伏于足旁。】可能是变成蛇,变成小只的,遇到佛就变不出花招。【乃大异之。】很惊讶,噢!觉得很奇怪,【归告其师。

迦叶云:彼道不如我道真。】这一贯道就是这样讲,一贯道的说:念佛来不及,末法的天年只有我这个道点一下得道,解脱,就是这样,不知道佛门的厉害,彼道不如我道真。【意劝众徒。勿信小沙门。】这个小沙门不是大小的小,是瞧不起的意思,人家说,就是沙门哪有什么好信的,意思就是这样,小沙门,小小的沙门,瞧不起。【迦叶于是留佛少住。以礼待遇。】以这个礼好好对待。

【佛为显神通。至第十六次。迦叶心起一念。佛即为说出。并谓迦叶云:汝自谓得阿罗汉果。其实未得。汝勿自高。成大妄语。

于是迦叶心伏。】在座诸位!你有时候怀疑我们是不是教人家不要显神通,佛怎么要显神通,这就是说这个外道他也有神通,佛的神通要比他还厉害他才会降伏,就我们现在这个时候我们不须要显神通,因为众生也没什么通,你也不用显这个神通来降伏这个外道,大家都信佛,对不对?不须要显什么神通,也不是要度外道的,也不用显神通,对不对?所以说佛显这个神通是因为要降伏这个外道,一代这个外道的祖师,优楼频螺迦叶,佛就说:你自己认为你得到阿罗汉,其实你没有得到,你不要高傲,变成大妄语,所以自己说自己很有修行,那就是大妄语,因此迦叶心里就降伏,【求佛度其出家。佛令与众徒宣布。各愿从佛修道。】大家好好去修行,好好跟佛修行。【将事火之器。弃之河中。】丢掉,第一个。

【二伽耶迦叶。】伽耶迦叶,【伽耶山名。即象头山。】就像象的头。【在王舍城外。依此山学道故。闻知大兄。从佛出家。师徒二百五十人。】跟随佛出家,所以度这一贯道的要度就度那个讲师、堂主才会快,【亦相率从佛。】跟随佛。

第【三那提迦叶。那提此云河。在河边学道故。一日见河中事火法器。】我们这法器是用钟鼓,拜火有一种拜火用的法器,【随流而下。疑二兄为人所害。】不然怎么都丢到河里流下,随流而下嘛!在河边就看到这种东西以为大哥、二哥被人害死。【即往探之。知二兄皆从佛出家。师徒二百五十人亦相率归佛。师资共一千人。】佛在度人是很快的,度一个就度二百五十个,度一个就二百五十个。

【身子。即舍利弗。其母身形端正。是其所生之子。】是其所生的孩子,【故称身子。目连即目犍连。此云采菽氏。】采菽氏就是说在采这个……,我们所说的大豆,豆类的,这菽就是豆类的,就是说目犍连他们的祖先都在山上采豆的,四季豆、大豆、黑豆、红豆、土豆、绿豆,他写这样,豆类的,我们知道的豆都念光光,四季豆、荷兰豆、土豆,我若作生意是很好听,你知道吗?作生意,火车站俗家卖那个便当的喊得没有比我好听,便当、蚕豆,没有出家,开这个……,到火车站卖便当也很好听,很好听,这个目犍连他们可能是在卖豆子的,采豆。【婆罗门种。二人先事沙然梵志。】沙然梵志,【沙然去世。】去世,【众推二人为师。后闻佛因缘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心有领悟。师徒二百人。皆从佛出家。

耶舍长者子。及同学共五十人。亦从佛出家。

并初度憍陈如】憍陈如【、十力迦叶】十力迦叶就是跟随【(母族】跟随他母亲取名的,母亲这边的叫做母族【二人(此“二人”指憍陈如、十力迦叶))、额鞞、跋提、俱利】这是跟随父亲这边的叫做【(此三父之族)】这三个( “三”指额鞞、跋提、俱利)是父亲这族的,这族的,憍陈如、十力迦叶,母亲那边的,额鞞、跋提、俱利,这是父亲这边的,【,】总共【五人。】加起来,加起来,【应有一千二百五十五人。今略零数。故曰千二百五十人。

皆佛成道。先得度脱四句。此大比丘众。皆是佛成道后。观察机缘成熟。先得度出三界。解脱生死。感佛度脱深恩。恒常随从。与佛俱在一处。不离左右也。】成道。

【初明类标数竟。】

戊二表位叹德

【经】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解】阿罗汉亦含三义。一应供。】就是应该受到人家供养,因为他已经破这个我执,脱离三界是一个圣者,所以要供养,我们种福田,【即乞士果。】乞士果就像乞丐向人化缘,那么我们也要供养。【二杀贼。】这个贼是烦恼的意思,杀掉、除掉这个烦恼,去掉这个烦恼,【即破恶果。】破恶果,我们会造业,烦恼、无明、贪、嗔、痴会让我们造恶,若造业会产生这个恶的果报,所以杀这个贼就是杀这个烦恼贼,他会破恶。【三无生。即怖魔果。】无生他就是证到我空,了解因缘四大皆空的色身所以他证到无生,无生当然就没有这个生死的种子,他就不会再来六道轮回,叫做怖魔果。【复有慧解脱。俱解脱。无疑解脱。三种不同。】后面他会谈到,慧解脱他就是以智慧去观照,去观照,那么俱解脱罗汉呢?他的意思就是说他种种的禅定,修四念处,三明八解脱全都可以破这个外道。无疑解脱呢?他可以通达全部经典,会产生无量的智慧,世出世间法,他都可以决定,可以回答,可以破这个外道的思想,这叫做无疑解脱罗汉,这后面会谈到,三种不同。【今是无疑解脱。故名大。】不是小,大。有的人阿罗汉跟阿修罗分不清楚。啊!我已经证阿修罗果了。我说:那是很糟糕的,你知道吗?阿修罗跟阿罗汉是不同,阿修罗是六道轮回,那是个性很坏,一天到晚专门跟人家打架的阿修罗,阿罗汉是跳出三界的圣者,你要分清楚。

【讲】前比丘是修因名。此阿罗汉是得果名。】比丘,现出家身叫做比丘,到现在已经得到果位了,阿罗汉果,阿罗汉果,【因果相契。因具三义。果上亦含三义。一应供。罗汉为世间福田。应受人天供养。即乞士所感之果。二杀贼。】杀贼。【杀心中烦恼之贼。烦恼名贼者。以能伤害法身慧命故。即破恶所感之果。三无生。出分段生死。】出离六道轮回分段的生死。【于三界内不再受生故。即怖魔所感之果。以魔乐生死。闻说受具足戒。即怖佛界增多。】声闻、缘觉、菩萨、佛增加,【人天减少也。】人天会减少,那么因为后面会谈到这个八解脱,下面再全部作个解释。

解脱有分作三种,有慧解脱、有解脱罗汉,无疑解脱罗汉、【有慧解脱下。标三种罗汉。今是无疑二句。】就是无一切的怀疑,这罗汉是证到大阿罗汉果。他决定智慧无量,没有生死的困扰,对一切法通达叫做无疑。【是拣大阿罗汉。】揀就是说特别,特别是指特别讲,不是一般的罗汉,不是冈山那个罗汉,是我们所讲的大阿罗汉,大阿罗汉。【慧解脱罗汉者。因中修性念处观慧。】这个性念处观慧,这个“性”不是本性的意思,这性念处观慧就是说身,心,他的性就是不清净的性,我们这个世间的感受是苦的性,很痛苦,这心,无常的性,这法,无我的性,这个性念处不是本性的性。你若将这个修性念处观慧当作他用本性在念,那就完了,对佛法完全错解。因中修性念处观慧,性念处,【即修四念处观。一观身不净。】观察我们这个色身这个性就是不清净的性,你再怎么讲就是不清净,无论你粉搽得多厚,穿什么性感的内衣,就是要拉屎,全都一样,这意思就是说这不清净的性,你用什么遮掩,用什么掩饰都掩饰不了,掩饰不了,所以这观身不净慢慢要断这个淫,观这一观不错,不过这一观观下去会很痛苦。我在忏云法师那里煮饭,忏云法师那里,那天刚好教我们九想观,九想观,教我们在观察时观色身不清净,人死了、里面烂了发臭,观想我们若在吃饭那个米,每一粒米当作虫在蠕动,我观得……,那个下午吐得……,跑到厕所吐得吃不下去,后来忏公说:你这个人不可以修不净观,你要修清净观,你现在要观想饭,每一粒像珍珠圆圆的,放光,喔!吃好几碗,差很多。修不净观,啊!呕吐,我都观想老人流口水,牙齿没有补好,人死了之后……,因为我过去都有为人助念,为人助念的时候,我们人死的时候那个嘴都发出那个臭味出来,都发出那个臭味出来,所以这个观身不净你有时候深入观照,你吃不下,你不敢吃,你会呕吐,会呕吐,有时候为了功夫更好一点,嚼、嚼、嚼……,再吐出来看看,再叫他吞下去,吞不下去了,我们自己的嘴吐出来就吞不下去了。意思就是说这个不清净的性,你用什么多好的名词,用什么多好的广告,所以学佛的人有一点好处就是他在看事情看得很深入,不是看表面的,不是看表面的。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就是说世间这个感受的性就是苦性,比如说姜就是热性,彭大海(胖大海)是寒性,我们的世间是苦性,我们今天之所以感觉快乐的东西都是一种错觉,所以说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观心无常,我们若在念阿弥陀佛的人每一个都知道,这个心若要拉来念佛,愈拉愈拉不住,妄想会愈多。所以若在念佛的时候,有一次我问老菩萨:老菩萨!你初学佛,学多久了?他说:我学二、三个月。念佛有没有妄想?没有,我都没有妄想。他那种没有妄想就是不晓得妄想在哪里,他没有观察,整天在市场里面的人不晓得他的身体是很臭,不曾修行的人、不会用心的人他不晓得这心是抓不住,若真正,你若在问:你在修行有妄想吗?说:师父!有很多妄想控制不住。这样就对了,这妄想就像这灰尘,智慧就像阳光,日光射进来的时候,平时空气里面的灰尘你看不到,阳光没有射进来的时候这灰尘你看不到,这阳光若身进来的时候,灰尘浮起来都看得清清楚楚,就是一个人他若在用功的时候,妄想起来他马上知道。你若告诉师父:师父!我妄想控制不住。这样就确实他真的在修行。若说:师父!我没有妄想。快死了,不晓得快回去了,他已经不晓得妄想是什么东西。两种人没有妄想,第一就是痴呆的人,第二证阿罗汉果,证阿罗汉果没有妄想,破掉我执他没有什么烦恼了,没有烦恼了。所以观心无常简单讲心是无常性,心是无常性。【四观法无我。】法是事理的总称,一切事相跟一切的理体都可以说这是一法,这个法在唯识学里面这个解释得太好了,叫做轨生物解,这个真是了不起,祖师大德他讲这个解释就很清楚了。什么是法?轨生物解,轨就是轨道的轨,生就是生死的生,物就是物质的物,解就是解释的解,轨生物解就是一个轨道,你就会对某一种物质上的东西去了解它,比如说这是一个表,这个表,这个表是圆形的,一条表带它一个轨道,一个轨道,当这个轨道被破坏了,你就知道这个表坏了,轨生就是轨道有连锁性的,然后产生一种物质的形状,比如说这是一个茶杯,这是茶杯盖,这个茶杯盖圆的,按下去扁扁的,一个轨道,解生物解就是这有一个轨道,轨生。物解,对这个物质上的东西,他就会清清楚楚,了解,看这个是什么形状,轨生物解,对物体上有所了解,所以说法是一切事理的总称,一切事相,一切理体,都可以用这个法来解释。比如说这麦克风,麦克风,这个轨道这样跑、跑……,一个长长,一支长长的,放音,麦克风,桌子,轨道,轨生物解,我们的脸,瞎子眼睛看不到,他的手这样摸我们,摸、摸、摸……!啊!这就是慧律老法师,因为我一个轨道,一个轨道。一切有轨道的产生都是因缘和合的,但是它当下就是无我,无我,一切法无我,学佛若用这四项观念,真正在修行,小乘的,这四项就解脱了,这四念处是小乘修的,观身不净,这色身既然不清净你为谁辛苦为谁忙,吃那么好到最后还是要死,为它擦得香喷喷,它以后也是恶臭不堪,所以擦得恰到好处就好,知道这不干净的东西,对不对?不清净,大便、小便,所以说我们就是迷。第二、观受是苦,你若观察这个世间感受是痛苦的,这样你就不必太追求快乐了,因为所有的快乐都会毁灭。第三、观心不净,你的心是刹那间在分别,刹那间在执著,刹那间在造业,这样你就了解心是恶源,恶源,造恶的根本,所以控制心是最重要的。第四、观法无我,一切法就是无我,这个无我不是我们人肉体的我,“我”就是一种物质的暂时性的存在圆满的假相叫做我。表有一个我,表的我,桌子,现在做好了,叫做桌子的我,这个杯子有一个我,所以说你把它分析起来每样都是假的,表无表相,茶壶无茶壶相,茶杯没有茶杯的相,桌子没有桌子的相,无我,所以这个无我倒不是指我们色身这个我,你不要弄错,一切法,皆是无我。【观成断惑证真】你若观得成功就能够断这个惑,贪也断掉了,贪,是不是?嗔、痴,断惑,断这个见惑跟思惑,证到这个【(真谛理。)解脱生死。能破一切智外道。】能破一切智的外道,解脱生死能够破这个外道。外道无论你具足一切多聪明的人,他就是辩不赢阿罗汉,这个慧解脱,因为修到后来智慧无量,智慧无量,所以解脱生死能破一切智,就是得到一切智,那么能够破一切外道。

○【俱解脱罗汉者。因中修共念处观慧。】共念处观慧后面就会讲,共同在修的。【谓诸禅三昧。】诸禅三昧,【与四念处共修。】就是说在修这个……,三昧就是正定,你修种种的禅定,比如说配合这个四念处来修,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我们这样来讲我们就了解我们确实不要去造业,下辈子若还没解脱,又要受这种痛苦,所以他在修定的时候他就连同四念处这样修,渐渐、渐渐远离这个恶缘,渐渐、渐渐远离这个痛苦跟执著,慢慢来。【具三明八解脱。】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八解(xiè)脱,有的人读作八解(jiě)脱,八解脱。【能破五通外道。】五通外道就是少一个漏尽通。因为漏尽通是阿罗汉才证得到的。所以五通,这个外道最多只能证五通而已,没有漏尽通,他没有漏尽通,外道不能完全断这个烦恼,所以他有五通的外道,三明,以前有讲过了。八解脱,八解脱。来!这张拿起来,八解脱实在很难解释,有这个讲义没有?讲义,没有讲义的一起看,一起看:

八解脱巴利文,是说依照八种的定力,八种的定力,八种的定力、就是四禅、四空,四禅有四种的定力,四空定有四种的定力,加起来刚好八中的定力,而舍却对色跟无色的贪欲,这个色,把笔拿起来,这是色界,不是外面的色,你要弄清楚,这个色是色界,与无色是无色界,我们所谓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那么他现在在讲这个对色与无色是针对色界初禅天,二禅、三禅、四禅,无色是对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的四空天而谈的,所以说色与无色的贪欲,又作八背舍,所以八背舍的意思就是说八种,我们若修道这八种的定能够背叛这个恶业缠身,舍开这个恶业,能够让我们离若得乐叫做八背舍,我们一般是向这个五欲六尘而执著,我们若修八种定能够离开,离开就是背道而驰嘛!舍掉污染叫做八背舍,八惟无就是说这八种你当下观照根本就无,根本就无,无论里面,无论外面,这样你就能够跳出三界,八惟务就是说这八项实实在在是修行人一定要好好修。八者,第一、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为除内心之色想,与外诸色修不净观。第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之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贪欲难断,故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这真的不晓得在念什么,这确实真的……,这八背舍突然看到真的不晓得在念什么,也不晓得讲到哪里,现在我们配合着看,配合看,现在说内有色想,观诸色解脱,到这里是一个句号,到这里是一个段落,那么内有色想,那里一个顿号,就是到这里四字要解释,观诸色解脱,这个初禅天的人,初禅天,在一的旁边写个初禅,初禅。以前一个初参的人,参禅那个参,初参的人不懂,写信给忏公,他说:顶礼忏云老法师,我是初禅学者。忏云法师说:怎么那么厉害马上修到初禅,很惊人。是初参,初参,写错了,写作:初禅,差很多了,初禅那是有定力的人,内有色想,这里用一个顿号,里面就是有这个色,色身,就是说微细的四大,初禅天有一个微细的四大,所以他里面还有这个色身,还有色想,但是他必须要除掉内心的色法,所以他就从外面修,好!把笔拿起来,内有色想就是观内,观诸色解脱就是观外,现在这样写就知道他在讲什么,他为了要除化内心的色,地、水、火、风五蕴所造的微细,五蕴所造成的身,身心,为了除掉内心的色的这个思想,从外面先观,所以这个观诸色解脱括弧,旁边写两个字:对外,观外,对外观这个色,修这个不净观,这个外面的色法不净,当然我里面的色法不清净,所以这第一的意思是说初禅天为了除掉他内心色的想,色想,从外面修、修……,再观照里面除掉。第二、第二写一个:二禅,第二禅,第二禅,第二禅,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心的色想虽已除尽,但因欲界的贪欲难断,所以观外不净之相,令生厌恶以求断除,这个二禅天虽然有这个定力,但是三界内的欲,欲界的贪欲还有习气,所以说内无色想,里面,我们第一个内有色,现在内无色,观外色解脱,他观这个外面,外色解脱,第一个是观诸色解脱,现在是观外色解脱,内心的色想虽然已经除掉,现在第一个是还没有除内心的色的想,但是现在内心的色想虽然已经除掉,但是因为欲界的贪欲难断,旁边写两个字,写:习气难断,习气难断。像女孩子一样,女孩子很欣赏英俊的男孩,他没有什么坏念头,但是比较英俊的男子走过去,噢!她就看他一眼,习气重嘛!对不对?看电影的时候回来,噢!男主角什么特龙,席维什么史特龙的胸部,回来这么想,其实她没想我要跟他结婚,她没有这样,习气,喜欢英俊男孩,习气都会这样,习气,所以欲界贪欲难断,所以观这个外面不净之相,外面不清净,能够慢慢让他断这个习气,令生厌恶以求断除。再来,三、所以一跟二是初禅跟二禅,三是第三,是与第四禅修观,把笔拿起来,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度练善根成满,弃舍前之不净观心,与外色境之净相修观,令烦恼不生,身证净解脱具足安住,因为这文字很艰涩,读起来很难了解,所以先写起来,这个第三是与第四禅,第四禅定修的,前面两个这个不清净观。再来,修这个清净观,第四禅是要修这个清净观,他是以无贪来作他的性,所以说第三说净解脱的这个身,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就是他这个色身解脱身作证,用他本身的解脱直去试验,具足住就是有具足这种条件,能够安住在第四禅这种定力,所以说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这就是八背舍的第三,意思是说他修到清净观而得到解脱色身,亲自去试,安住在那个境界,证明确实没错,叫做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为试练善根身成满,为了要练习这个善根慢慢成满,所以他就抛弃前面的不清净的观身,现在对外色的境界清净的相修观,现在是修清净观,令烦恼不生,身证,色身直接证到,证解脱具足安住,安住那个地方,那么第四到第七是与四无色定才有这个性,四、五、六、七,简单讲就是说就是空无边处,你先写起来,空无边处,空无边处定。第五、识无边处定,意识的识。第六、无所有处定。第七、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是解脱,修这个八定嘛!看第四,第四就是空无边处,第五就是识无边处,第六就是无所有处,第七就是非想非非想处,第四、超诸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我现在若在读的时候,你笔拿起来,一点、一点点下去,怎样读你才会知道,超诸色想,一点,灭有对想,一点,不思惟种种想,一点,入无边空,一点,空无边处,一点,具足住解脱,一点,不然会看不懂。再读一遍:超诸色想,一点,灭有对想,一点,不思惟种种想,一点,入无边空,一点,空无边处,一点,具足住解脱,一点,意思是说超诸色想,超这个色界,所有色法的想,灭有对想,还是对内,还是对外,没有对内,也没有对外,没有这个相对的想,不思惟种种想,每样都不想,全都放下,入无边处、入无边空就是证到这个无量无边的空,空,再来空无边处,要找这个边找不到,因为破除这里面的对色跟外面的对色,具足住解脱,具足有这种能力,证灭有对之色想,全都灭掉这个有相对的这个色法,不是色法,色界的想法,色身,修这个空无边处之行相而成就,简单讲修到空无边。底下:第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具足住解脱,笔拿着准备好,超一切空无边处,超一切空无边处,一点,入无边识,一点,识无边处,又一点,这样看就看得懂,超一切空无边处就是超越前面的空无边,现在又比第四高一级,第一是空无边处,现在是超一切空无边处,进入这个无边识,意识也无边,无量无边,识无边处,识无边,这个唯识学说性识周遍法界,具足住解脱,底下说弃舍这空无边识,空无边的心,修这个识无边之相而成就,所以我们说这是识无边处定。第六,破掉这个识无边处,超一切识无边处,一点,入无所有,一点,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现在第六又超越这第五,现在换超越这个一切识无边处,入这个无所有无所有处,具足住解脱,就是弃舍这个色,无边心,无量无边,修这个无所有之相而成就,第七,第七就要超越第六了,超一切无所有处入于非想非非想处,具足住解脱,这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弃舍无所有心,就是说我们这个心虽然无所有,但是这个连心都要放下,无有明胜相,没有觉得自己很伟大,没有觉得我修这个行很明胜,很光明殊胜的意思,信这个非无想之相,安住在非无想之相并成就之,安住在非无想之相。第八、第八是依有顶地,就是说三界最高,第八就是修到三界最高,最后这个阶段,他灭所有所产生这个心,所攀缘一切,所以说第八说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把笔拿起来,我叫你点,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一个点,入想,一个点,受,一个点,灭,一个点,身作证具足住解脱,一个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入这个想也灭掉,受也灭掉,灭掉这个想,灭掉这第六意识,灭掉这个受就是前五识的感受,叫做灭想受,灭这个想,灭第六意识的分别心,灭前五识造业的这个门,就是受,所以灭想受,想受灭,身作证具足住解脱,色身直接作证明去试验,安住在解脱,厌舍受想就是厌离,厌离,舍开这个前五识的感受跟第六意识的分别,入灭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入灭,入这个一切心,一切心包括八识,就是包括一切的心,把笔拿起来,心就是八识心王,心所,五十一个心所法,将来会讲到《百法明门论》,你先写起来,一切心就是八个心王,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为什么讲心王呢?王,为什么讲心所法呢?就像大臣一样,有这八识他就有爱,就有恨,就有执著,就有贪心,所以心所就像大臣老是跟随国王的旁边,心就是心王,心王就是在发号司令的,第六意识说这分别,这花很美,第七意识说采回家,这样就造成一个贪,这贪就老是跟随在八识里面,所以心就是心王,讲八个意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识,八识,是不是?心所法就是五十一个心所法,心所法就像大臣老是跟随在国王旁边,国王若说:把他抓起来。现在这个意识执著,我要金银财宝这贪就跑出来了,把它抓起来,抓回来,这是心的贪心老是在八识里面,配合这个八识的作用,分别、执著、贪、爱、嗔、嫉妒、恨、骄傲、不满、爱恨,还是说……,全都在心所法里面,心所法里面,读过百法的人都知道,一切心心所法之灭尽定,灭尽定,全部灭掉,此中前二者是依初禅跟二禅,治这个比较明显的色的贪,第三是依第四禅修这个清净观,是以无贪为性,若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是依次以四无色,就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无色界定善为性,第八是依有顶地,有顶就是三界最高,以灭有所缘心,所攀缘的心为性,又初,前两个是各分为二,第三是分为四,合起来八胜处,出处:《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大因经》、《俱舍论》卷二十九,《品类足论》卷七,知道吧!听得懂吧!大家都没什么问题,看起来很有智慧,这简单,这没什么困难,不这样讲没办法。底下:具足三明八解脱,修八种的定,八解脱,能破五通的外道,底下:

○【无疑解脱罗汉者。因中修缘念处观慧。】缘念的意思是说,【缘念世出世法。皆悉通达。能决众疑。能破围陀外道。】这围陀跟我们那个韦陀是不一样的,边围陀跟那个韦陀不一样,这围陀处道是【(四围陀典,是世间智书,读之有智。)】四围陀就是婆罗门教当时要作宗教的仪式,主持宗教仪式的人的条件,接着宗教所用的供品,这器具是在做什么,祈祷风调雨顺,所以四围陀就是宗教的仪式,器具,他的主宰,主持人,那么他的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祈求上苍保佑我们,就像我们大家佛教徒,佛教徒有法师领导,法器就用木鱼、磬,用什么经典,要如何祭拜,有什么仪式,我们念佛的动机、目的是要做什么,四围陀就是在讲这种东西。【三种罗汉。】前面有讲过了,慧解脱罗汉,俱解脱罗汉,俱解脱罗汉,无疑解脱罗汉,三种的罗汉,【修因证果。彼此不同。今经云:皆是大阿罗汉者。决定是无疑解脱。故名大也。

【解】又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不思议法。故名大也。

【讲】此是开迹显本。】什么叫做开迹显本?这就是说迹,开迹显本,迹就是这辈子他是示现这个小乘的阿罗汉,显本就是实实在在他不是小乘的阿罗汉,他只是帮助佛去宣法,本来他是法身的大士,法身的大士就是证悟到佛的法身,大士就是这些大菩萨示现声闻,所以我们在说观音大士,观音大士,观音大士也是佛再来,所以此是开迹显本,本就是久远劫,久远劫来,这大阿罗汉都不是普通的人,有的是佛再来,有的是大菩提来,所以此是开迹显本,【以释大也。又此阿罗汉。约迹则是声闻。】迹就是他这辈子出世在印度,跟随佛出家,修四谛十二因缘法,证到这个阿罗汉果,这叫做迹,【约本则是法身大士。法身大士。是菩萨之别称。破无明见法身。大乘之士也。示作声闻者。隐藏法身大本。】法身大士就是他的根本,大本,【示作声闻小果。如舍利弗。】舍利弗,《弥陀经》都念这句,【过去已证金龙佛位。】金龙佛位,所以大阿罗汉不是普通人,哪有说……佛经在讲的,舍利弗到佛面前七天贯通三藏十二部经典,七天,藏经看一遍我要用五年,五年还不一定会通达,看两遍,十年,人家七天,舍利弗七天就将所有的经典通达了,这不是普通人。【须菩提。】《金刚经》须菩提。【乃是青龙陀佛。】青龙佛,青龙佛再来,解空第一,因为十方三世都是这样,一尊佛能够示现一尊佛来成就,一个世间不可以有两尊佛,会乱,【倒驾慈航。故曰示作。证此持名念佛。不思议之法。故名大也。

【解】从佛转轮。广利人天。故为众所知识。】跟随佛转这个*轮大大来利益人天,所以叫做众所知识。

【讲】上表位。是阿罗汉位。此叹德】行【。是大菩萨德】行【。从佛转轮者。依从佛所转之*轮。悉能代佛宏化。转妙*轮。法以轮称者。譬喻二义。】所以过去人家讲一句话,若欲逃离无间狱,莫谤如来正*轮,什么人罪最重你知道吗?什么人罪最重?你若不想下去无间地狱,莫谤如来正*轮,就是看哪一个法师在宣法千万不要诽谤那个法师,他所讲的法你不要诽谤,只要他是正法,莫谤如来正*轮,我现在在宣法是代佛在说法,若不想下去阿鼻地狱,无间地狱你就不要诽谤,莫谤如来正*轮,这经典写得清清楚楚,早、晚两课,你破戒的人,你持八关斋戒踩死蚂蚁,偷拿人家的东西,破戒,邪淫,打过妄语,你再来打入关斋戒这戒体还有办法清净,还有办法证阿罗汉果,忏悔还有办法回向往生极乐世界,还有办法中品中生,破戒、五逆十恶罪还有办法求忏悔,只有诽谤正法没办法,你去看这个《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不孝顺母亲,过去做错事情杀生、偷盗、邪淫这都有救,都有救,只有一种人没救而已,诽谤三宝决定去掉,camcel,去除,西方极乐世界你造什么业都有求忏悔的余地,只有一种人,谤佛、谤法、傍僧,保证不会往生极乐世界,保证,《无量寿经》你打开看看,看里面怎么说的,所以再劝告,再交代,就是讲这个嘴,这张嘴,真的,再三交代就是讲这张嘴,这张嘴,你不要诽谤,好的教你们去做,坏的教你们避开,要听我的话,这样就对(众鼓掌),所以你杀死一个人是结束他的生命,你诽谤三宝,众生听到,谤这个转*轮的法师的这个法,对法没有信心,他从今以后不是断这个生命,断慧命,我们人有两种生命,一种是色身的命,一种是智慧的命叫做慧命,诽谤三宝让众生失去信心,是断什么命?断慧命,这不得了了,这是生生世世他都对三宝……,你诽谤三宝,他也跟着你诽谤三宝,全都一整群下地狱,生生世世出世在边地,不会出世在中国,这个中国是有佛法的地方叫做中国,富裕的地方叫做中国,不是***,有佛法的地方,吃、穿、住不用担心的地方,像我们这个地方叫做中国,若诽谤三宝生生世世出世在哪里,地狱轮转,轮转之后出生畜生,畜生又很丑,没有人要靠近,哈巴狗,癞皮狗,断手断脚的狗,狗,连人都不要看,因为他诽谤三宝业很重,从地狱出来变成畜生,畜生之后出世为人,出世为人不能出世在吃、穿不愁的地方,出世在哪里?非洲,全身黑漆漆的,全身都黑漆漆,中文不懂,英文又不懂,看经典,打开全都看不懂,全都看不懂,所以那天美国人来,美国人来,我告诉他: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生命很长的,很长的生命,这个叫做阿弥陀佛,他说:美国人很困难。我说:因为你中文不懂,所以你无法学佛,你无法学佛,根本就听不懂嘛!所以说出世在中国的人福报大,真的,出世在中国福报大,印度的佛法都灭,印度六百年前就没有佛法了,生活在很痛苦的世间,光是吃就没办法了,吃得很麻烦,很痛苦了,只有佛法在台湾,吃、穿、住没问题,轿车、电话、冰箱、bed,还懂中文,中国又具足大乘的佛法,你看出世在台湾看有多困难,真的很困难,真的。美国的人我告诉他,都是真的。中文是非常、非常地难,no easy,no easy,没那么简单,It is very difficult.很难的,美国人听不懂,对不对?所以说在座诸位!我们要很欢喜,欢喜我们今天出世在台湾,出世中国人懂中文,经典打开,文言文,又每个字都看得懂,对不对?我们又来学佛,中国人两千万,台湾人两千万,学佛的人,出家人差不多有二十万,比丘差不多有五、六万,比丘尼差不多十几万,出家人,台湾的出家人,差不多二十万的出家人,在家居士号称三百万,佛教徒三百万,真的正信的不到六十万,现在最近大家听到师父的录音带我一直强调,神、佛要分清楚,不然大家以为有胡须的是佛,他分不清楚,分不清楚,所以一直分这个神、道教、基督教、一贯道的,这是什么是正,什么是邪,要分清楚,现在大家都安西方三圣,最近才开始佛教在兴盛,所以今天造成很大的诽谤就是这样,他不原谅我们,这外道的不原谅我们,一直搞我们,因此诸位!要珍惜今生今世,我不骗你,珍惜今生今世,我以后要做一个名册,辈子要跟随师父的,讲堂有活动都要来的,身份证交出来,百年之后回向,真的,若一辈子要跟随师父没话讲,若三七五的,有空才来的,简单就好,简单念两句就好,一辈子不退转的,名字写下来,身份证交出来,点名,百年之后四十九天念佛回向,真的,讲真的,不退转的才来,会退转的,对不起,若有时间,蜻蜓点水才来,随便就好,随便。师父!你有分别心。不是,这是鼓励,大家好好地修持佛法,鼓励,鼓励,所以说诸位!要好好把握,把握现在,因此,诸位看这个:悉能代佛宏化,转妙*轮,法以轮称有二种意思,譬如二义,【一轮有推碾之功。】以前我看这个碾看不懂,这推碾的功夫的意思就是压下去让它平,以前若遇到冬至的时候,我当孩童的时候都跟随我妈妈去磨这个汤圆,磨汤圆,你们知道吧!以前有这个石磨,知道吗?上面用一支……,一桶米就在那里等,因为石磨有限,对不对?石磨有限,大家都用一桶在那里等,一次抓一把,你曾看过,一次抓一把,你们孩童时不曾看过,像我们这么老的曾看过,年纪大的都看过,现在都是机械一下子就ok了,以前要吃一碗汤圆很辛苦,你知道吗?使劲磨,磋二、三个小时才一点点而已,一点点而已,科学发达实在是很方便,将我们人所有的……,为了吃个汤圆,你看!搞多久,对不对?为了蒸年糕在那里,我有一次跟我妈妈问,说:多久会熟?真的没熟,噢!被她骂得很惨,蒸过头了,很奇怪,我想不透,怎么蒸年糕不可以讲话,我想不透,你说没这回事,又真的没熟,真的没熟,真的,蒸年糕又不可以讲话,小孩爱吃就说:妈妈!不晓得有没有熟。小孩乱问,所以在蒸年糕都将一些小孩赶到旁边去,现在不用,现在蒸熟的来,不必担心它熟不熟,都蒸熟的来,现在人的生活太富裕了,真的,太富裕了,古时候的生活实在很辛苦,若要去一次厕所就很烦恼,厕所是臭得……,虫钻来钻去,所以我看到这个推碾,推碾就想到以前的人实在很辛苦,真的很辛苦。【喻法能推碾众生。粗细烦恼故。】粗的烦恼,微细的烦恼都把它碾平,*轮有这种意思。【二轮有运载之义。】从此岸运载到彼岸,此岸就是凡夫,彼岸就是圣人。【喻法能运载众生。】法能够运这个众生到那边。【从凡夫地。到圣人地故。既能代转*轮。自可广利人天之众。为众所共知共识者也。】大家都了解他,为大众所共知共识,【闻名曰知。】闻名叫做知。【见面曰识。

二表位叹德竟。】叹德。

戊三列上首名

【经】长老舍利弗(此云身子)。摩诃目犍连(大采菽氏)。摩诃迦叶(大饮光)。摩诃迦旃延(大文饰)。摩诃拘絺罗(大膝)。离婆多(星宿)。周利盘陀伽(继道)。难陀(喜)。阿难陀(庆喜)。罗睺罗(覆障)。憍梵波提(牛呞)。宾头卢颇罗堕(不动利根)。】我读不来,台语的读不来,很难读,【迦留陀夷(黑光)。摩呵劫宾那(房宿)。薄拘罗(善容)。阿
#14201;楼驮(无贫)。如是等诸大弟子。】不曾读过台语的,念得很难听。长老舍利弗,这是智慧第一,那么这十几个后面都解释得很清楚。

【解】德腊俱尊。故名长老。】德性,腊就是出家一年叫做一腊,十年叫做十腊,三十年叫做三十腊,所以这有僧腊,有戒腊(指僧侣受具足戒以后之年数。又作戒蜡。),僧腊就是说出家几年叫僧腊,戒腊就是说他戒受多久,受戒有几年,还有一种叫做法腊,不是头发的发,是《法华经》的法,法腊的意思就是说这个人是天台宗的祖师一代传一代,他接这个法接几年叫做法腊。所以德跟腊俱尊,德行够,出家又久,俱尊,故名长老。

【身子尊者。声闻众中。智慧第一。】身子尊者是讲舍利弗在声闻当中智慧第一。

【目连尊者。神通第一。】这个目连尊者很多人都跟地藏王菩萨搞混了,目犍连尊者是出世是印度,跟佛同时在世,比世尊还早往生,是确确实实有这个人,地藏王菩萨是没有这个人,是佛祖向我们介绍的,即使是中国的九华山那也不是地藏王菩萨,是因为他的行为就像地藏王菩萨来示现,所以大家都认为九华山的就是地藏王菩萨,浙江普陀山那就是观世音菩萨,那是后来的人就认为这样示现就像地藏王菩萨,是韩国一位太子来到这里,金乔觉他来到九华山到九十九岁时坐化,肉身不坏,现在还存在九华山,大家当作他是地藏王菩萨,事实上地藏王菩萨他没来到这个世间,地藏王菩萨是佛向我们介绍这本《地藏经》,在弥勒佛降生以前的众生都要靠地藏王菩萨来解救,所以若说叫人家不要拜地藏王菩萨,他家全是鬼,这个人实在……,我不敢讲,这因果这实在是很大,真的,这实在是很大,无论我们今天修行人也要拜地藏王菩萨,你知道吗?地藏王菩萨不管是冥幽,冥阳,阳间、阴间全都是大家所尊重的一尊大菩萨,怎么叫人家不要拜,所以这讲经、讲经,诸位!你要注意,将来你若年纪比较大,学佛比较久要到外面弘法,也要很注意这点,知道吗?不懂的不要乱讲,真的,你到后来就跟地藏王菩萨发的愿一样,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但是两种是不同,因为你是造业下去的,他是愿力再下去的,所以这个目犍连尊者是神通第一,地藏王菩萨这是佛介绍的,这是不同人。

【饮光尊者。】这是摩诃迦叶,饮光尊者在无量劫以前他看到一尊佛像破一个洞,金粉掉了,他发一个心把它补好,只补一个洞而已,佛像一个洞而已,补,感应几十劫身上有光明,一点点而已,安金佛的金身,可见安佛像让人家拜功德有多大,我们现在这里要画三尊大尊的,从下面画到上面,临命终要接引的,西方三圣,二、三丈的站着,我们画小尊的,要观想去观想不来,现在叫那个画佛像的,画很大尊,画很大尊大家出资。有的说:师父!我全包下来。我全包下来。不可以,要大家出资,不过大家出资也很麻烦,三百、二百凑,凑到现在还不够,有的人发心一次付清,都有优缺点。饮光尊者就是有安这个佛像,【身有金光。】我们说迦叶苦行第一。【传佛心印。为初祖。】达摩祖师就是传、传、传……,二十八祖。【头陀行第一。】头陀行第一。不是偷人家的东西(台语谐音为偷盗),头陀就是苦行第一,吃,吃得很差,住,随便住,苦行第一。

【文饰尊者。婆罗门种。论议第一。】文饰尊者就是摩诃迦旃延,这是婆罗门,论议第一就是很会讲经。

【大膝尊者。答问第一。】摩诃俱絺罗,一个“糸”再一个“希”,那念作chī,白痴的痴,那个音是俱絺(chī)罗,答问第一,你问他,他马上回答,大膝尊者,是舍利弗的舅舅,舅舅,舍利弗的舅舅。

再来【星宿尊者。】他父母亲祈祷,所以生下星宿尊者,离婆多,【无倒乱第一。

继道尊者。】周利槃陀伽,这根机实在是【因根钝。】周利槃陀伽这根机很差,佛只教化【仅持一偈。】修很久,到后来开悟,证到阿罗汉果,【辩才无尽。义持第一。】义持第一,专心在修道。

【喜尊者。】我们所讲的难陀。【佛之亲弟。仪容第一。】听说跟佛几乎相同,一模一样,比佛的个子还小。

阿难陀就是【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复为侍者。】后来就是这个佛的侍者,跟佛长得一模一样,阿难陀,【多闻第一。】多闻第一。

底下:【覆障尊者。】塞老鼠洞塞六天,在妈妈的腹中六年才出世,覆障尊者,【佛之太子。密行第一。】就是他在修什么行没有人知道,只有佛知道而已。

【牛司尊者。】这诸位要注意,【宿世恶口。】宿世恶口,感应吃饭的时候,吃东西的时候像牛在嚼,你知道吗?牛在嚼不是上下,牛在嚼是这样、这样,牛在嚼就是这样磨,牛在嚼,所以他生生世世他造这个恶口,骂这个修行人不得了,不得了,但是他证阿罗汉果,但是证阿罗汉果嘴还是……,吃东西发出声响像畜生在吃一样,不要恶口,诸位!不要恶口。【感此余报。受天供养第一。】因为在这世间的时候,阳间的时候佛怕人家笑他,造口业,送到天上,受天人供养,所以叫做受天供养第一。

【不动尊者。】不动尊者,宾头卢颇罗堕,宾头卢颇罗堕。【久住世间。应末世】众生【供。福田第一。】福田第一,这是为了一个钵,为了一个钵,后面就会谈到。

再来,【黑光尊者。】迦留陀夷黑得发亮,【为佛使者。教化第一。】专门在教化众生的。

再来,【房宿尊者。】房宿尊者,【知星宿第一。】这是摩诃劫宾那。

【善容尊者。】就是薄拘罗,【寿命第一。】出世之后怎么整他都不会死,整好几次都不会死。

再来阿
#14201;楼驮,一个少,再一个兔,那个是念niào,阿niào,有的人念阿陀楼驮,阿弥陀佛的陀,因为这是翻译的东西,所以这种音实在很难讲,所以阿
#14201;楼驮,三藐三菩提,跟这音几乎相同,所以阿陀楼驮,少,再一个兔,我们念阿niào楼驮,那么这个叫做【无贫尊者。】不贫穷,【亦佛堂弟。】简单讲就是他们全家都出家,包括他太太也出家,佛的太太,他儿子也出家,兄弟,堂弟全都剃度,全都剃度,只剩我家还没人剃度,很可怜,佛一出家之后,成道,全家都剃度,佛的堂弟,【天眼第一。

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得第一义悉檀】把笔拿起来,在第一义悉檀,上面写个:中道实相,悉就是一切,檀就是布施,简单讲就是一切施,在任何的时间、空间都对众生讲中道实相的道理,叫做第一义悉檀,听经要带笔,一定要带笔,听经没带笔,你现在听,听得很好听,回去看就忘记,真的,以后听经一定要带笔,得到第一义悉檀。【之益。】利益,【增道损生。】增加这个道力损生,损生就是去掉这个烦恼,【自净佛土。】生就是烦恼会生起,自净佛土,自心清净心就是佛的净土。【复名当机众矣。】当机就是佛对这些根机讲这部《弥陀经》的。

【讲】此列常随众上首之名。长老二字。贯下十六尊者。非独指舍利弗一人。】所以照理讲是要这样读,长老舍利弗,长老摩诃目犍连,长老摩诃迦叶,长老摩诃迦旃延,长老摩诃俱絺罗,长老离婆多,一直读、读、读……,读到后来长老阿
#14201;楼驮,中国人觉得辛苦,辛苦,麻烦,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一句,上面一句,下面都包括在内,中国人很懒惰,很懒惰,原来的翻译是每句都有,这个鸠摩罗什他知道中国人要简单,愈简单愈好,文言文愈简单愈好,长老两个字不用读,照理讲是要读到底,所以不是只有舍利弗一个人。【德腊俱尊者。】德高望众,【若德重智深。】智慧深,【是谓法性长老。】悟性很利。【若腊(受戒一年为一腊)久年高。是耆年长老。】我们人六十岁以上,叫做耆年,有的人说七十岁以上,两种说法,意思是说七十岁以上叫做长老,有的人说六十岁以上叫做长老,所以我距离这长老还要二十三年,我才算长老释慧律,现在还很早,还二十三年,不晓得活得了那么久,不晓得,六十岁,对不对?【俱者并也。德腊并尊。故名长老。此中多有德有腊者。亦有有德而无腊者。】这都不算在内,【并无有腊而无德者。】没有这种东西。有腊又有德也就是说出家很久又有德性。底下一个一个来解释:

第一个说舍利弗,【身子尊者。】舍利弗,【已证阿罗汉果。堪称尊者。身子乃连母为名。其母身形端正。】所以名叫做身,【故名身。是身所生之子。故曰身子。】他母亲端正,他母亲的身子生她儿子舍利弗,生到佛子阿罗汉不简单,他母亲我看早就在西方极乐世界享受快乐了,这功德太大,所以你若是有儿子太多个,若有七、八个送一些来我们讲堂,真的,一子出家,九祖生天,送一些来,至于女的就不用,女的送到别的地方。【本经称舍利弗。舍利此云鹙鹭。】这是一种鸟,鹙鹭是一种鸟,因为他母亲的眼睛,【其母眼目】他母亲的眼睛,【伶俐如之。】很伶俐像鸟的眼睛,【故称舍利弗。】舍利弗,在这里一定要注意,在《心经》所翻译的是翻译作舍利子,这两个是同一个人,《弥陀经》是舍利弗,那么这《心经》是舍利子,但是《心经》讲的舍利子,又跟世间拜的舍利子又不同,经典这个舍利子是人的名字,佛的大弟子,世间在拜的这舍利子是我们人火化之后坚固之子,不同,故称舍利弗,【弗即子也。又称鹙子。声闻众中。智慧无能及者。】大智慧。【在胎已能寄辩母口。】寄辩母口就是帮助他母亲跟别人辩论都赢,他母亲本来不会讲话,都讲输他舅舅,就是大姊跟弟弟在辩论都辩论输她这个弟弟,自怀有舍利弗之后她母亲讲话都比她弟弟还厉害,你想想看,很惊人,孩子的智慧很惊人,所以叫做在胎已经能寄辩母口,帮助他母亲辩论。【八岁登座。】八岁的孩子,八岁的孩子。【论议无双。】没有一个有办法跟他辩论的,论议无双,八岁,我们现在八岁小孩,来:顶礼师父,顶礼师父一拜。待会儿说:师父!我要饼干。旁边有饼干:师父!他要吃饼干。八岁孩子他要如何跟人家辩论,所以舍利弗这不是普通的人,他是佛再来的,我们怎么有办法,八岁的时候我也还是在捡菜,读小学二年级而已,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七日之内。遍达佛法。故称智慧第一。亦姑显一德耳。】就是说暂时显出他其中一项德行而已。

【十六尊者。】就是我们列出来十六尊,尊者,长老,【各有偏长。】全都有他的优点。【非余尊者。不具智慧。亦非身子。不具余德。】不是说舍利弗就没有神通,不是这样,意思就是说舍利弗有智慧,若这十六个来代表是代表智慧第一,智慧第一,其他的人也是有智慧,但是其他的人优点不是在智慧。

再来,【目连尊者。神通第一。具云目犍连。】简单讲叫做目连。【此云采菽氏。】就是专门在山上采豆的,豆类的,【先人】就是他的祖先,【入山修道。采菽而食。因是命族。】因此取这族的名。【此族出家多人。以摩呵二字拣之。】就是分别,特别分别一下,【云大采菽氏。】大目犍连。【神通者。神妙莫测。通达无碍。罗汉具六神通。一如意通(如意所往,亦名神足通。)。二天眼通(彻见远近。)。三天耳通(周闻各方。)。四他心通(知他人心念)。五宿命通(能知过去未来)。六漏尽通(诸漏已尽,】漏就是烦恼。诸漏已尽,【不受生死。)。前五。天仙神鬼皆有。彼是报通。】报通就是先天性,一出世就有。报通就是一出世就有。【此皆修通。】修通就是后天证悟而得到六种神通。修通就是后天修来的,报通就是先天性,像鬼,鬼子一出世就有神通,我们人就没办法,天人一出世就有神通,我们就没办法,所以这个报通是鬼神天仙,像罗汉这不是,是修通。【后一圣人方得。言第一者。如止耆婆之车。焚得胜之殿等。难以具述。】这里这个典故我查不到,所以暂时不讲,后面若再看到我再向诸位解释,因为讲错要负因果,而且会下地狱,不懂,我就是跟你说我不懂,将来看到我再跟你们补。()

【饮光尊者。身有金光。梵语摩呵迦叶。此云大饮光。由宿世为冶金师。】就是专门在用金粉的,金子,安金箔粉。【有一贫女。】贫穷的女人,【至塔中礼佛。见佛像金身。坏了一块。】一个角落而已,不是整个坏掉,【乃起一念。我如有金。当为装饰完好。发一善愿。即有感应。后行乞途中。拾一金钱。】乞丐乞讨的,捡到一块金。【即倩冶金师。】“倩”就是拜托,央请、拜托。【为其锤薄。】锤薄,没有拿他的钱,【不取工价。】不取工价,【发心同饰佛像。】发心大家都来装饰佛像。【自尔以来。九十一劫。】九十一劫。【身常圆满紫金光聚。光吞日月。】这光,日光或是月光的光,全都到他身上反射出来。【故名饮光。加以大者。拣异其它迦叶也。】所以你想想看,我们安一角落的佛像,九十一劫,若我们将这佛像打坏,这罪有多重,你反过来想,罪有多重,对不对?

迦叶尊者,【传佛心印者。《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三卷云:梵王至灵山。以金色钵罗华献佛。】以金色的这个钵罗花来献佛,金色的华,【舍身为座。】舍这个色身,当然这个梵天王,当然他会变化,他会变化,说不定变一个金刚座给世尊坐也不一定,所以舍身为座,请佛祖坐。【请佛为众生说法。世尊登座。拈华示众。】就是将他供养的华拿起来。【人天百万。】几百万的人,天人在听经,【悉皆罔措】大家都束手无策,看不懂,不晓得在搞什么,佛怎么突然间把华拿起来,【独有金色头陀。】迦叶尊者【破颜微笑。】这就是禅宗开始,禅宗的开始。【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今付摩呵迦叶。此即我佛传心印于迦叶。】心心相印,这不是在恋爱的心心相印,佛的心传给迦叶,吾正法眼藏,正法眼藏就是最重要的,眼睛是一切的开始,没有眼睛你怎么做事,所以哑巴比瞎眼还好,哑巴业比较经,瞎子业比较重,大家都要哑巴,谁要瞎眼,说真的,这是说两种不得已的,选一种当然要选哑巴,谁要选瞎眼,选瞎眼不得了,很麻烦,选哑巴口齿不清,中文看得懂,坐几号(车)他也不会坐错,对不对?瞎子严重了,老是要人家牵,噢!这是很麻烦,很麻烦,真的,我有正法眼藏,涅槃的妙心,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奥妙的真心,实相无相,实相就是无一切相,无相而无不相为实相,今付摩诃迦叶,这就是我佛传这个心印给迦叶尊者。【为初祖。迦叶复传心印于阿难。】阿难是变成第二代,【递代相传。心心相印。故称心印。】心印。再来:

【头陀第一者。】头陀第一者,【梵语头陀。此云抖擞。】一摇之下,东西会动,东西就掉了。【以十二行。】十二行就是十二种,十二种苦行。【抖擞尘劳烦恼故。】将这些烦恼剪掉。【一住阿兰若(此云寂静处。)。二常行乞食。】吃饭用乞讨的。【三次第乞。】次第乞就是说在化缘的时候,不可以因为同情他是穷人我才跟他化缘,要让他种福田,富裕的人就不跟他化缘,富裕的人不跟他化缘,他下辈子就没有福,也不可以说富裕人比较有钱,我跟他化缘的时候比较化缘得多,穷人比较穷,去,跟穷人麻烦不好,他已经没钱了,不要跟他化缘,不可以。次第化缘就是说这间化缘完换这间,这间化缘完换这间,不管贫穷、富裕的意思叫做次第乞,不可以分别贫穷或是富裕,都要照顺序一间一间走。【四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五节量食。】就是要节制自己吃多少、吃多少。【六过中(中午)不饮浆。】就是过“午也”不喝这个米浆,喝这个其他打汁的东西,就是过午不饮浆。【七着粪扫衣。】粪扫衣就是很下贱的,人家丢掉的,破了又补,补了又破的,人家不要的,穿粪扫衣。【八但三衣。】就是身上只有五衣、七衣、九衣,三衣而已,说到三衣印度当时没有这种衣服,佛在世的时候里面也没有穿内裤,所以一个比丘都要撩起来,撩起来,所以这个女众要穿这覆肩衣遮起来,否则女众只穿那样能看吗?对不对?看到那个能看吗?所以女众又多一个覆肩衣,又多一件下裙,女众要围起来,男众没有,男众是光溜溜什么都没有,所以佛当时在世比丘没有走天桥,没有走天桥,有一次比丘爬到树上采东西,大放光明,每个小孩都跑来看,看这出家人,佛就说:以后披三衣的时候,爬到高处的时候,稍微遮一下,遮一下,不然怎么能看,里面没有穿,真的没有穿。上次有一个跑去挂单,寺庙挂单,南传来的,南传来的,袈裟,照理讲是不能穿进厕所,上厕所,脱下来之后跑进去,光溜溜进来,出来再赶快遮起来,他不习惯,因为他南传来的,不习惯穿北传的,他就披南传的袈裟,这袈裟又不能穿进去厕所,很麻烦,他进来,丢过去,出来又赶快遮起来,人家说:来中国不要这样,要穿衣服才得体。粪扫衣,八就但三衣。【九冢间坐。】要去埋死人的坟墓修行,练习不净观,无常观,才知道我们百年之后我们也要来这里陪伴,所以在座诸位!每天坐在死人旁边还不会精进用功,去那里掷骰子也是命了,有的人跑去坟墓旁边赌博比较不会被警察抓到,我们修行人跑去坟墓,你看!有一天我们也会躺在这里,有一天我们也要死,无常观,死后又不清净,修苦行。【十树下宿。】不可以有挡风挡雨,在树下坐着。【十一露地坐。】地上不可以铺东西,坐着就是要坐地上。【十二但坐不卧。】哇!这没那么简单,最辛苦只能坐着,身体不可以靠床,这关绝对没有一个有办法。十二,在座诸位!这几样哪一个做得到,来!从第一个来看,第一要住在深山林中,清净的地方,没有人吵的地方,没有。第二,常行乞食,没办法。第三,次第食,我们没有,最多第四日中一食,日中一食,还有几个高僧大德日中一食修苦行的,第五,节量食,这我们也做得到,第六,过午不饮浆,这我们也做得到,是说别人,第七,粪扫衣,目前都没有,目前都没有,台湾太富裕,第八、但三衣,这有,只有三件而已,现在出家人我看打开抽屉不晓得几十件袈裟也不晓得,真正出家人只能三件而已,第九,冢间坐,绝对不可能,光是怕鬼就怕死了,说真的,光是怕鬼就怕死了,哪一个敢跑去坟墓旁坐着修行,对不对?是不是这样?本来坐得好好的时候,阿娇,马上吓破胆,后面随便……,那怎么有办法入定,光是怕鬼他就晕了,冢间坐绝对不可能,树下宿绝对不可能,坐一晚大家就感冒,感冒,真的,十一,露地坐,这也不可能,哪一个坐的时候地上随便坐,露地坐,深山林中都是土,下雨都是肮脏的东西,真的不可能,要坐地上,至少拿一张椅子来坐,第十二,但坐不卧,保证没有,保证没有,所以这十二项的头陀行,目前而言只有三、四项我们做得到,但是没几个做得到这样。【迦叶年老。】年纪很大,【不舍头陀。】还是没舍这个头陀行。【佛悯其老。劝令休息。迦叶头陀如故。佛赞有头陀行。我法久存。故曰头陀第一。此尊者未曾入灭。佛嘱传衣弥勒。】所以这个迦叶尊者,【在鸡足山】我们现在所讲的云南省这个地方,云南省,迦叶尊者来到这个地方,山,按照大藏经这样记载,我看大藏经,大藏经是这样写,迦叶尊者起到鸡足山的时候,这山裂开,里面一个金刚座都铺好了,迦叶尊者把这件袈裟放着,腿盘起来,入定,这鸡足山又合起来,现在还活着,迦叶尊者现在还活着,没死,没入涅槃,这就是宇宙当中世间生命最长的一个人,要等,等到弥勒佛,经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这迦叶尊者现身,来到弥勒佛的时候,向虚空转三圈,转三圈,因为弥勒佛来降生的时候,因为我们人几百丈高,弥勒佛他的徒弟,这是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的预言,他就说:怎么有这人头虫。怎么有一只虫在爬,这弥勒佛就开示:不可以这样诽谤,这位是上一尊佛,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迦叶尊者,他为了传这个袈裟,一佛传一个,传给我,所以他要把这袈裟传给我,所以他入定在鸡足山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今天交到我手上,就是我手上拿的这件袈裟,这件袈裟多大件,你知道吗?刚好弥勒佛的二根指头,我们现在的袈裟……,我这件,这件袈裟,弥勒佛出世的时候,因为人过于高大,指头横这样,横两根指头,横这样,差不多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四分之一,我们现在人个子小,个子小到这样,袈裟差不多像这样,弥勒佛这样折起来两根指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的袈裟,放在弥勒佛的手刚好两根指头大,那个时候女人五百岁才结婚,我们现在五百岁,老处女,谁还要,那就跌停板了,五百岁,不要说五百,四十岁嫁不出去就跌停板了,五百岁,对不对?这就是听经典的好处就是说因为很多我们不懂,对不对?还有一些故事可听,听经典的好处就是这样,若要照这样念你也会,对不对?所以要来听经的意思,好处就是在这里,师父懂的都告诉你们,你们不曾看过,听了之后就懂很多,此尊者未曾入灭,都没有入涅槃,所以佛赞叹:他就是头陀第一。他在鸡足山【入灭尽定。以待弥勒佛出世。

文饰尊者。即摩呵迦旃延。此云大文饰。】大文饰,【南天竺国婆罗门种。】天竺就是印度,就是南印度一个国家,婆罗门,这【西域】分作【四】个阶级,叫做四【大姓】第【一】叫做【刹帝利。此云王种】简单讲就是这族都是【(王家种族。)。二婆罗门。此云净裔】就是【(净天苗裔。净天即梵天也。)】简单讲就是梵天的后代叫做净裔,所以我们现在在讲的梵音,梵音就是说他们的声音很好听,是从大梵天王那里传下来的,那么印度人觉得从那里传下来是一件很骄傲,很值得安慰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叫做大梵天的后裔,所以简单讲叫做净裔,我们所讲的婆罗门。【。三毗舍。此云商贾。】就是在作生意的,作生意的是第三个阶层。【四首陀。此云农夫。】农夫,简单讲就是说印度当时分作四个种姓,那么最尊贵的就是王族,第二尊贵的就是婆罗门,第三叫做作生意人,让人家最瞧不起的就是农夫,那么他们这个阶级分得多清楚,他们这个贵族,皇亲国戚若在走路,若在走路的时候,这农夫或是生意人踩到他们的影子,比如说我在走路,日光照射下来,我的影子在这边,不可以踩到他的影子,踩到他的影子犯法,印度当时分这个阶级分得很不平等,所以最早实行民主的就是我们世尊,世尊不管你是皇亲国戚,婆罗门,先出家就排前面,全都平等,先剃度就排前面,所以说世界上最早实施民主的,不是法国、不是美国、不是英国,是佛陀,是佛陀。佛陀最先实施这个民主政治,僧团全部由民主去管理,利和同均,我们两千多年之后台湾,这个叫做均富主义,均富主义,我们今天台湾实行均富就是富裕、贫穷尽量让他平均,富裕人税金扣得比较重,收入比较多的税金扣愈重,佛陀当时在世要有饭吃大家都有饭吃,均富主义,均富主义,所以说佛他是一位超智慧的人,不是像印度当时很不平等,接着印度当时最没有价值的就是倡妓,唱歌妓女,卖唱的,不是像现在这歌星,歌星红得不得了,拿一张sign,让他签名叫做sign,英文叫sign,要不要sign一下,要不要签一下,若中国的朝代来讲,清朝来讲,歌妓,酒楼在卖唱的,那是最下贱的,但是现在告诉你风水轮流转,现在影歌星,真的,你若坐飞机坐在隔壁那个,刚好得到影后的,那叫做什么名字,反正我们没有在记那个,很红的,人家不会拿来慧律法师签名,不会这样,若我在飞机上人家会拿给隔壁签名,他不会拿给我签名,众生。底下说,【婆罗门多智。】婆罗门很有智慧,【尊者又复出家闻法。】又出家听到这个佛法。【善解契经。】就是经典,上契佛陀的心怀,下契众生的根机,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契经。

【《阿含经》云:有外道执断见。】执断见就是说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了。【问曰:我见人死不还。云何说其受苦。故知无他世。】就是没有下辈子,意思就是说像我们现在人所说的死了就茫茫然,又什么都没见到,又没看到什么人在受苦,怎么会有下辈子,这句话问法就是这样。

【答曰】回答【:如罪人被囚。宁得归否。】无法再回来。

【又问:若生天上。何故不归。

答曰:】摩诃迦旃延,现在是说表示他很会说法。【如人堕厕】从厕所出来身体洗一洗,香水喷得香香的,还有人要跳入厕所吗?没有人要跳下去,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我们人上天堂,死了之后上天堂,天堂我们又没看到,也没有人说上天堂下来跟阳间的人说,说:我现在在天堂很快乐,所以这外道就说,意思是说不曾听说去天堂,又回来告诉我们说天堂很快乐,不然告诉我们天堂很快乐我也才相信,这摩诃迦旃延就这样破解他,像我们人跌入厕所里,现在又爬起来身体洗好喷香水,哪有人又要跳入厕所,这厕所就像我们阳间,比喻世间很痛苦的地方,哪有人说到天上那么享受他还要跑回来,他绝对不要,绝对不要,所以你就不可能听到天人来告诉你天上很快乐,天人每个都不要,所以这天人若下来阳间,我们人的身体无一清净,地上所散发出来的环保,散发四十里,四十里,这天人若要下来阳间鼻子都要捏着,不敢呼吸,暂时停止呼吸,阳间在天上看起来说是很臭、很臭,谁知道,有时候香水擦起来觉得还不错,怎么说阳间很痛苦,表示天人很享受,像人跌入厕所不【得出宁肯更入。如是种种善论。故云论议第一。】

底下:【大膝尊者。】这就是舍利弗的舅舅,【即摩呵俱絺罗。】一个“糸”再一个“希”,那个念chī,白痴的痴,这个音是白痴的痴,俱絺罗,念这台语的是读得很奇怪,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汉文很难读,所以晚课诵这个《弥陀经》若是诵台语的,听了快生病。【是舍利弗母舅。平日与姊】就是舍利弗他母亲,平常跟他大姊【论议辄胜。】就是往往,往往都会赢。【自姊怀胎后。皆姊胜。知胎中必怀智人。】这种对舍利弗有用,对我妈妈没有用,我妈妈怀的时候也没有比较会讲话,也是傻呼呼的,没有用,没什么智慧,不然请教她看看,怀慧律法师的时候你有没有比较会讲话,没有差别。人家舍利弗是佛再来的,我们没办法。【自思弟屈于姊。尚是小事。将来舅屈于甥。岂不令人见笑。遂辞姊。】离开他大姊。【到南天竺国。读四围陀典】四围陀典【(此云智书。)。】读这四本书可以开智慧,这是外道的书,外道的书,这不是佛经。四围陀典我解释过了,是一些宗教的仪式,祭拜的法器,祭拜时读的这个言辞,谁才够资格做这种礼节,这都是外道在宗教信仰的四本书,要用什么供品等等之类。【发愤精进。】他没时间剪指甲。【尚无剪爪之功。】用功到连指甲都没有剪。【世称长爪梵志。】长爪就是指甲很长,我过去有看过世界之最,我们人指甲留长会卷,会卷,卷……,印度当时有一个留十……,那天我看到电视,闭路的,留十九年,留十九年,当他出去时,都要背起来,像这只手在背手一般,背起来,为什么?指甲太长,不能工作,后来美国人去买,去买,将留了十九年的指甲买下,以美金一千二百元买下,折合台币二万多块,这样刚好十九赚二万多块,那只手老是横这样,印度还有一个人留头发,留二十五年的头发,刚好从这里卷起来,卷好几丈,要是洗头发得这样,由一个人上去踩,踩那头发,像搓衣服那样搓揉,头脑坏掉才有那种人,世间有那种人留那样的头发,很可怜。无奇不有,无奇不有。世间人称为长爪梵志。

【十六年归。】学道十六年。【欲与甥论议。】论议。

【问姊:甥今何在?

姊云:先从沙然梵志学道。】梵志就是修清净行叫做梵志,当时来讲就是外道的,修清净行叫做梵志。【现从佛出家。即至佛所。】外甥还我,【索甥归还。】外甥还我。

【佛令立论。论胜则还。】若辩论不赢我,对不对?看要怎么办,你若辩论赢我,我外甥还你,若辩论不赢我怎么办?佛就叫他:好!你提出立论出来。论胜则甥。【心中大快。】傻呼呼的他不晓得佛祖功夫,他以为学十六年很行,所以这外道就是这样,外道就是学经典之后都是自己很满意,认为天下无双,认为人家没有学这个外道就是很可惜,没有听到这个就是很可怜,所以一贯道也很同情我们,我们也很同情一贯道,就是这样,他不晓得佛祖何等厉害,心中大快,【即思十六年苦功。今日正好在此广众一显。】辩才智慧。

【遂曰:论胜】论赢,我若论赢你,现在就跟佛这么说:我若论赢你,你【还甥。】我。不跟随佛出家,【论屈】就是论输你,【我头把汝斩。】这句话要听清楚,不是要剁佛的头,是说我的头给你斩,这正好相反,我们中国话若读不来,我头把你斩,以为我要斩你的头,其实不是这意思,是说我若论输你,我的头给你斩,这在我们小学的时候,现在跟人家吵架被人家打,我们那一班就跑来……,我们老师叫做赵老师,说:赵老师!赵老师!他给我打。老师就说:他给你打还不好,你还来叫什么?不是,他打我。他打你,你就讲嘛!怎么他给你打呢?他给你打,你反而占便宜嘛!所以这字要改一下,论屈我头把汝斩,让你斩。

【佛笑谓曰:汝以何为宗?】你的宗旨是什么?【(佛欲破他先问立宗。)。

答曰:不受为宗。】我就是一切法不受,不受为宗就是说我一切法都不接受。【

佛云:汝见受否?】汝见就是说你这个时候说这句不受,你有这种见解,那你受不受?你受还是不受?这乍听可能听不懂,现在再讲一遍:佛祖就说:你要跟我辩论,好!你先讲你以什么为宗。舍利弗的舅舅就说:我一切法不受。我一切法不接受,都没有这个受的意识,一切法不受为宗旨,意思是说他样样都放得下,简单讲就是这样。佛说:汝见受否就是说,你讲这句话受不受,你刚刚讲的这句不受,你这一句话受不受,叫做汝见受否?你有这种见地,我刚刚讲这句话,你受不受,不得了了,这下严重了。

【大膝一想不好了。两头俱堕。】若【说受】这句话我自己有受,那么我以不受为宗,【则自宗相违】我若说不受,不受,你跟人家讲这句话做啥,你不是【(不受为宗故。)。】你不受为宗,你这句话讲出来受不受,惨了,【说不受。】为宗,【世间相违(世间人皆以见是受故。)。】就是说你有这种见解你才说以不受为宗。【被佛一问。】辩输他。【自知论屈遂逃。】辩论输了,用十六年的工夫,佛只问第一句话而已就楞住了,佛问第一句话就楞住了。【行不数武。】数武就是说走不长,走没多久。不数武就是说没有一会儿的功夫,走一下子【心思大丈夫。一言既出。何以逃走。】回到佛的面前。【乃返佛所。】回到佛陀这里。

【高声曰:瞿昙取刀来。】瞿昙就是佛的名字,瞿昙,这是佛的俗家名,瞿昙取刀来,【斩我头去。】反正我辩输你,我的头就是要给你斩。

【佛曰:我法无如是(杀人。)事。】我佛门哪有在“杀人”的,辩论输我了就砍你的头,不就专门在杀人放火的,没有这样。【汝既知屈。】你既然知道你辩输我,可以跟随我出家,我常常邀一贯道的辩论,一贯道的就没有人,我常常叫一贯道的说你若辩赢我,我慧律法师马上还俗,不然换我拜你为师,你辩赢我,我拜你为师,现在还没有一贯道的来,一贯道来,有,讲师、点传师听录音带都来这里跑着顶礼,曾经有啦!大声说:你若知道错,【可从我出家。由精勤故。】精进。【得四无碍辩。】得到四无碍辩才,四无碍辩才,我们上次讲过了。【触问能答。故称答问第一。】只要你问他,他马上能回答,从事这种行业的,饱食终日在辩论的,触问能答自不待言,过去就学这法的。

再来,【星宿尊者,】如果过夜叫做宿,如果懂得星象,与星球有关系的,前面加一个星,读作xìu,星宿尊者。【父母祷星宿而生。】祈祷这个星。【即离婆多。又译假和合。

《释论》云】一本论这么说【:夜坐空亭。】晚上打坐的时候那里一个空亭,空无一物,四周空无一物。【见一小鬼负尸而来。】见一个小鬼抬一个尸体来,【有一大鬼追来争之。】有一个大鬼追来要抢这个尸体。【乃请尊者分判。】他判就是讲道理,讲看看,看这个尸体谁的。【自思若依理而判。】当然若按照道理来判这一定是小鬼的,小鬼拿来的,当然是小鬼的,但是霸道,这大鬼霸道,所以当鬼也辛苦,当鬼,大鬼管小鬼,恶鬼管大鬼,这佛经讲,我们人说世间的流氓很可恶,鬼道的流氓更坏,都没有在讲道理的,要赢就是要赢,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法院法律诉讼偶尔会赢,阴间没有这样,抓不完,太多,依理而判。【必为大鬼所害。】照理判这个尸体应是属于小鬼的,现在若说是小鬼的,大鬼就要找他算帐。【若枉理而判。】若冤枉这个道理来判,这就是大鬼的,不是小鬼的,小鬼就不甘愿。【难免小鬼所害。】这样小鬼就要害他了。【俱不免害。】全都不能脱离被害,不是大鬼找我们算帐,不然就是小鬼,照理判是小鬼,大鬼不甘愿,若判大鬼的,小鬼不甘愿,【乃依理判曰】照这道理看,【:我见此尸。是小鬼负来。】小鬼负来就是小鬼拿来的,【大鬼怒。拔其手足食之。】将这个迦旃延,这叫什么?离婆多,离婆多的手、脚拔起来。【小鬼取尸手足补之。】取这个尸体的手跟脚补之。【因此烦恼。】装这双手双脚是尸体的,因此就很烦恼怀疑我这色身到底是不是我的。【遂疑此身非我。】这色身不是我的。【若我本身。眼见鬼拔食讫。若非我身。云何随我行。】遇到人就问,【逢人即问。汝见我否?】你有没有看到我。

【僧答云:本是他遗体。非我有也。】本来就是别人的,别人的,别人的遗体,尸体色身根本就不是你的。【遂悟此身假和合。】这样就证果了,【即得道果。】证到阿罗汉果了。【入定心无倒乱。】这样就表示什么事情都放得下,表示这是假的色身,光是听到这个马上就什么事情都放得下,我们到现在大家都知道色身假的,四大皆空讲好几百遍了,对不对?要来听个经,我家门没有关我回去关一下,我女儿不晓得有没有吃,我老公回来不晓得有没有怎样,所以我们现在在修行和古时候的人比差多少,古时候的人他随便听到一个法,四大皆空,马上放下,没有一件事情放不下,这假的,这臭的,这会烂,这会死,对不对?我们到现在放不下,对不对?没办法。【故云无倒乱第一。】他听到这色身是假和合的所以他就没有颠倒。

【继道尊者。即周利槃陀伽。周利是兄名。译大路边。】印度的名字很奇怪,【槃陀伽译继道。】继道,继续在道路生,【相继于道路而生。其母二次。皆于归家途中生子。】诸位!你知道归家是什么意思,印度人生孩子都要回娘家生,印度人生孩子没有在夫家生,印度人生孩子一定要回娘家生,所以叫做归家的途中生子。【继道随兄从佛出家。】继道跟随他哥哥出家。【因根机愚钝。仅持一偈。】扫帚,现在念扫,那个帚忘记,念那个帚,那个扫忘记,以我们今天来讲还没有这么笨的,扫把两个字念不来就是念不来,还要发愿回向,原生西方净土中,两个字都念不来还念七个字,哪里念得来?人家这两个字念不来到后来证阿罗汉果。仅持一偈,只念那个扫帚而已,【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念前面一句话,第一句扫,那个帚就忘记,念底下那个帚,那个扫却忘记,这很严重,没有人严重成这样。【兄遣还俗。】有一天我看这个经典,这个周利槃陀伽就躲在门外哭泣,哭泣,【哭泣不已。】他哥哥就骂他,说:你回去好了,像你这样来佛门白吃米,你傻到连念扫把两个字都念不来,你跟随佛出家,吃,吃施主的,吃,吃施主的,修行不够回报,吃,吃施主,修行不够回报,我常常劝告这些若要剃度出家的,吃很好,吃施主,不够回报,你要注意,所以他就在那里哭泣,哭得很久,佛陀知道,哭泣不已。【佛怜而教之。使诵扫帚不辍。】你只记两个字,现在叫他集中这个心,集中他的心去念,所以这就像我们现在讲的参禅,知道吗?我们现在的参禅,参禅。我们若到忏云法师那里,现在扫、扫……,忏公就问:有扫干净吗?他就:有,扫得很干净。忏公来看:不干净,再扫一遍。心情就很不好,明明很干净,怎么老和尚这么挑剔,老是说不干净,再扫一遍,扫一遍,他又来,有扫干净吗?大家看,一百个人看都干净,不干净,再扫一遍,不得了了,后来,师父!扫好了。他(忏公)就说: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咦!开悟,原来忏公教人家扫地不是扫外面肮脏的,是扫你的内心肮脏的要扫掉,所以这句很流行,这句以前大专莲因寺,我们若跟随忏公: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老是在念这句,所以现在知道了,就是说你在扫地的时候要把内心的肮脏扫掉,不是在扫外表的。【于三七日。将一把无相扫帚。】无相……,扫到后来就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扫到后来一心不乱。【把心地见思烦恼。扫得干干净净。得阿罗汉果。】那个扫把两个字念不来的人,二十一天证阿罗汉果,我常想我慧律若在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你看我,我要证什么果,是不是这样?那个傻成这样,两个字,二十一天就证阿罗汉果,所以说在佛祖出世的时候,五年以内没有证阿罗汉果,那就被淘汰出局,那就很严重、很严重,就像现在所说的白痴,才会五年没有证阿罗汉果的,二十一天证阿罗汉果,【具足辩才。义持第一。】他老是记扫把,记到后来事一心不乱,到后来证到罗汉果,全都一心不乱,扫到后来都无相,所以在座诸位!修行,我们继道尊者,你看一看这里面哪一个字最重要,无,无相扫帚,就是那个无,你看所有的……证阿罗汉果都一定要空,一定要无,一定要无住,一定要放下,在座诸位!因为我们常常在讲,讲久会麻痹,你若将这句忆持在心,我以后……从现在开始,不是说明天,从今晚开始你二十四小时都观照,这都是生灭法,都是假的,每一个刹那间在变化都不是真实的,都无所著,放下,用空的思想很快就解脱,哪有什么是非,哪有什么人欺负我们,根本就没有欺负我们,根本就无我,欺负什么,哪有什么佛法,所以说禅宗讲一句话,禅宗说:一切法无生,一切法不灭,诸佛常现前,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诸佛常现前,这是禅宗在修行的,最厉害的一句,一切法无生,一切法都是假的,缘起性空,当下都是假的,你用多少精神去追求到最后一定是错误,绝对痛苦,追求这假相的东西绝对痛苦,所以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生,既然无起心动念怎么有灭呢?无灭,所以一切法无生,一切法无灭,诸佛常现前,这样佛性就显示出来,佛性就是在不生不灭当中,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动念就没, 有得失观念,就没有烦恼,没有爱,没有恨,只有具足智慧,大慈大悲没有敌人,人家要害人,无生,本来就没有的东西,对不对?受到一切的委屈,他的生活很差,就想:这是我的命。一切法无生,这是我的业,要欢喜心偿还,很好用,很好用,所以不要老是窝在家里自己看书,也不可以说我自己要用功,不可以,一定要有善知识,有时候一句话比你看十年的书还快,一定要出来听经,不可躲在家里,绝对不可以躲在家里,知道吧!你躲在家里看三年、五年有时候不如师父讲一句话,一定要记得这句话。底下,【可见修行。不怕愚钝。只怕不肯发心。若肯发心。下愚可得上智。但诵扫帚。亦能证果。】怎么能比得上念佛呢?【如若念佛。】你若是好好念佛,【岂不成佛。此其证也。】这就是证明。

底下:【喜尊者。佛之亲弟。四月九日生。身黄金色。具三十相。】佛是三十二相。【短佛四指。】短佛四指不是指头短四指,不是这意思,就是比佛个子还小四根指头,这样(掌心向内,手掌平放,五指并拢)横着放,知道吗?四根指头这样,比如说我若是喜尊者,这样就是说我比佛少四根指头的高度,短佛四指,有的人看这个怎么看都看不懂,怎么少四根指头,不是这个意思,【故称仪容第一。】很威仪,很像佛祖,【摩竭提国。】摩竭提国,【有裸形外道。】有的人读作ke奔,我以前有一个表兄读这个美术的,不晓得是不是故意考我们,看报纸:唉哟!怎么有人ke奔。我乍听,听不懂,什么叫做ke奔。拿来看,唉哟!惨了,luǒ奔,ke奔,裸形的外道,全身都不穿衣服的。【世称智者。与舍利弗论议】就是在辩论,【结舌。】就是辩不赢他,结舌就是辩不过舍利弗,舌头批结的意思就是表示说辩不赢他。【深信佛法。】若是要出家,【有欲出家。】有这意思要出家。【见难陀色貌殊伟。叹曰】很赞叹说【:短小比丘。智慧难概。】无法去了解短小比丘,看到难陀的色貌很伟大,赞叹说:短小的比丘,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意思是说何况这佛陀,何况佛陀,你有感觉吗?个子小的头脑特别聪明,不晓得你有没有感觉,你看拿破仑,真的,个子小,个子很小,你看广钦老和尚缩水了,广钦老和尚吃得很少,个子这么小,所以个子小的没什么好发达,只发达这个头脑而已,我们以前建中的,考上台大医学院的,班考上二十三个,十几个都小个子的,一半以上都小个子的,个子小的,一点点而已,当然也有个子高的,所以这种头脑没有分个子大小的。(此下为法师补讲:)叹曰:短小比丘,那个是指舍利弗,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我们昨天讲佛陀,讲太快,那是指难陀,那是难陀,不是佛陀,第一点。【遂从其出家。】就出家了。

底下:【庆喜尊者。佛之堂弟。】堂兄弟,【是佛成道日生。净饭王是曰:先得太子出家成佛之报告。】太子出家,他成佛了,大家都回来报告了,【又闻王弟白饭王。报告生子。】所以大家很欢喜,【故字之曰庆喜。至二十岁。佛度出家。要求佛将二十年所说之法。重为宣说。】从头开始再讲一遍给他听,过去二十年所讲的,阿难不曾听过,现在全部要再讲一遍给他听。【悉能记忆。迦叶云: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故称多闻第一。】全都记得起来,不简单,全都记得起来,不简单。我们现在只是每星期考一点试而已,又没有接电话,又没有煮饭,也没有洗衣服,也没有扫地,只背那么一点点东西而已,阿难是二十年佛陀所讲的法念过、讲过,二十年的东西都记下来,我们这种是什么根机,人家那种是什么根机,看差别多少。

底下,【覆障尊者。即罗睺罗。过去因塞鼠穴六日。】很可怜,过去我不晓得弹死几只老鼠,这凄惨了,塞老鼠洞六天,【报感在胎六年。故云覆障。】覆障。【是佛之子。佛与耶输陀罗。为名字夫妻。未行欲事。何以有子?因悉达第四次出游。】去游这个城的时候,【见比丘僧。为度生老病死苦。回归向父王请愿出家。

净饭王闻言流泪曰:阿私陀仙人之言应矣。】阿私陀仙人是印度当时最行的预言家,说:这个人若是作世间的国王是一位转轮圣王,若是出家是一位觉者,是一位究竟的觉者,是佛陀,佛当然是示现的,他哪有可能当国王,我问你印度的国王你认识几位,认识一位阿育王,对不对?波斯匿王,波斯色迦王,认识这几位,佛陀当时若去当国王,你会认识释迦牟尼佛?不认识,不认识,所以佛陀当然一定要出家,这部戏一定要这样演,其实人家早就知道了,他是佛祖再来,这出戏本来要这样演,不这样演不可以,所以阿私仙人讲的预言慢慢实现了。

【次日至宫中。劝太子曰:汝若有子。当许出家。】这跟我当时要出家一样,某一个人叫我要先娶,生一个之后才要让我出家,那种怎么放得下,哪有那种女人甘愿怀我这个儿子,之后再鼓励说:去吧!去吧!去剃度。不可能的事情,女人的感情很重,对不对?你若跟她有孩子之后绝对跟你纠缠不清,没有人放得下,绝对不可能,所以这个佛陀他是示现的,示现的,他说:你若有儿子我就允许你出家。

【太子指耶输陀罗腹云:他已有孕。】讲起来实在是很神话,人家是佛祖,电影本来就要这样演,没办法,不晓得是不是真的,经典这样写,多少相信一些,以后大家要出家的时候,咦!指一下,说:她已经有身孕了,我要出家了,人家几十年都没怎样,生出来别人的。

【耶输一惊。】一惊吓。【即觉成孕。】所以这点在外道大家都不相信,外道说:你们在胡诌,哪有那种事情,没有怎样会怀孕,我不相信,他为了要说佛祖很行,很清净,都说佛祖没怎样,有没有怎样我们又不知道,在这里又不能回答我们,对不对?没办法,我看到这个事情,没怎样她会怀孕,我实在很不愿意相信,但是经典又这么写,他又是佛,所以暂且相信,电影又这样演,电影也是这样演,所以这里要相信。【于太子出家后。六年始生。恶声盈路。】整路都是谣传:奇怪!奇怪!没有丈夫怎么会怀孕。过去我们读小学的时候常常读这句就是这样,过去人家放音乐都是念这句,奇怪!奇怪!没有丈夫怎么会怀孕。恶声盈路。整路都在诽谤耶输陀罗。(用“盈路”表示到处的意思。如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不是只是在水井处,指到处的意思。)【诸释皆愤恨。】就是这个释室,释迦族的全都很愤怒,因为古时候的人很保守。【请王治其罪。】又是一位太子,所以说起来,讲实在的我也觉得太子这么做实在……,若这点我对释迦牟尼佛也有一种建议,不可以说诽谤佛祖,这不可以,既然要出家实在是不须要再指那一下,干脆去剃度,让你太太名节受不白之寃,这点我就不同意佛祖这样作法,你知道吗?对不对?因为这样俗家会诽谤你太太,你太太到后来就跳入火坑,这不晓得是不是真的,我很怀疑这段。【耶输虽能自信。】我确实没怎样,不晓得怎么会怀孕。【欲雪不白之冤。求王设一火坑。誓言:我若为非。】我若有做坏事,这孩子跟别人生的,【母子俱灭。若真遗体。】若真的是佛陀的血脉,【天当为证。】作证明。【抱子投坑。火化红莲。】就是从这里来的,火化红莲,我们说火焰化红莲,这火焰的意思就是三界,就是我们的欲望的意思。【托耶输体。母子无损。】母子都没有损坏,保持好好的。【国人始信。从此息谤。后佛度罗睺罗出家。密行第一。】密行的意思就是说完全没有人了解他的儿子,律藏记载得多严重。佛当时度很多比丘出家,这罗睺罗有一次去托钵,托钵出去之后被外道围起来,被外道围起来,将钵拿起来打破,人家知道那是佛的儿子,佛陀的儿子,把那个钵打破,打破,袈裟拿起来撕破,撕破之后用石头丢,丢,丢罗睺罗,丢得整个脸都是血。这在戒律里面有这么说,丢得都是血的时候,血流不止,这罗睺罗就跑到溪边,溪边,洗血,都没有一点嗔恨心,没有一点嗔恨心,后来佛祖知道这件事,佛祖知道这件事,佛陀就安慰罗睺罗,说,这个人不懂因果,他愚痴,无知,杀害沙门这罪很重、很重,这跟出佛身血的罪一样,这个三宝是我们法身慧命的父母,所以你若跟人家说……,你父亲是谁,你跟人家说慧律法师也对,我是你的父亲,你爸爸,法身父母嘛!你父亲是谁?生我者谁,法身父母是慧律法师,这样也对,我是你父母,你怎么忍心诽谤你父亲,这样不对。那么佛陀就安慰罗睺罗说:不要理他。到后来凡是丢石头的都下地狱。全部下地狱,所以这个沙门,你曾听过吗?杀我破戒的比丘,动到我破戒,他破戒没有修行,比杀八万四千个父母的罪更重,比杀八万四千个父亲、母亲的罪更重,何况持戒清净,意思是说只要他剃度出家,佛就是大慈大悲怜愍这些,有修行的没有修行的都是佛的真子,虽然说你们在家你们很有修行,但是还没有真正进入三宝里面,所以出家人再没有修行,他犯到一点儿戒律,究竟他还是比在家人千百万倍的行,你曾听过在家人去绑票,你曾听过在家人拿那个乌滋冲锋枪,曾在什么卡拉OK枪战,出家人最多的缺点就是说脾气稍微坏些,再来就是诵经,再来就是说有时候嘴比较心直口快,再怎么坏跟世间人不能比较,所以人家说:师父!你们出家人有的也是很黑。我说:在家人黑得流汁。多一个汁,你知道吗?不要只骂出家人而已,不然,你行,你来,老是说出家人不对,没有剃度,有一个来说:出家人怎样、怎样。我说:不然,你来,你剃度,我们向你学习,对不对?向你学习,我说:你不用什么,你跟着我这样,我晚上一、两点睡觉,三、四点起床,对不对?一天看书看十几个小时,你不用这样,你跟着我看书就好,我起来,你跟着我起来,我坐下你跟着我坐下就好,你有办法吗?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出家,他再怎么坏,究竟赢世间人赢太多,当然他不晓得因果,他要随便乱做,当然他要负因果,所以我们在家,对不对?不够资格管出家人。国人始信,从此息谤,后来度这个罗睺罗出家,所以这罗睺罗是密行第一,他很有修持,是菩萨再来示现的,菩萨再来示现的。

【牛司尊者。宿世恶口。感此余】下来【报】应【。司者。牛虽不食。恒事虚哨。】咀嚼声。【憍梵波提。】憍梵波提,【过去世为沙弥。见老比丘诵经。】诵经,老比丘会口齿不清,口齿不清,如是我闻……(法师捏鼻念),念得口齿不清,沙弥还小不懂,说:你诵经像牛在吃草,口齿不清,这句不得了了,这句你若看得清楚保证你一辈子不敢乱讲话。【轻弄云】沙弥就笑老比丘说【:如牛食草。】诵经像牛在吃草。【老比丘已证阿罗汉果。】哇!不得了了。【告云:汝此言有罪。】你讲这句话有罪。【随即忏悔。】赶快求忏悔,他不忏悔是绝对阿鼻地狱,幸好有忏悔,有忏悔还怎样呢?【犹堕落五百世为牛。】诽谤圣人还有求忏悔,还要当五百世的牛,我们就是不晓得这张嘴口业严重到这种程度,今天我们所诽谤的,你也不晓得他是菩萨还是佛再来还是阿罗汉,我们全都不晓得,所以我常常告诉徒弟,我们若在外面看到比丘、比丘尼行为觉得……,让我们觉得怪怪的,拿一个钵在那里,似是而非,我们都不要诽谤,对不对?不要讲也不要供养他就好,静默,因为真假我们不晓得,我们若知道他是假的,当然是没有话讲,真的就不是这样讲了,对不对?所以说究竟,若聪明的人一定这张嘴都用在念佛,傻的人才诽谤那些没用的……,没用又损人不利己,对自己不好,负因果这么大,这沙弥只讲老比丘这样,像牛在吃草而已,诵经像牛在吃草就不得了了,五百世当牛,又是有求忏悔。【余报未尽。】报应还没有尽,【尚事虚哨。】就像喘气一样,牛在喘气。【佛恐世人。睹形不知观德。】只看到他的外表,不晓得这个是证阿罗汉果的圣人,不晓得这样。【讥谤又要获罪。】又诽谤到这个憍梵波提,这样又是造口业,【于是令居天上。诸天敬奉。故受天供养第一。】因为这个业报还没尽,业报还没尽。我那时候看书看到这里,跟踪好几个月寢食难安,那时候都:尼姑,吃素,菜姑。我是没有骂出家人,那时候小孩子不懂,都叫那个师父叫菜姑,这样不晓得有没有罪,我也不晓得,我不曾骂出家人,小时候曾叫吃素的:菜姑,菜姑。不得了,这下子五百世当狗,惨了,不晓得,那时候还小不懂,不晓得这么严重,一句错了就五百世当牛,所以诸位!回去都准备沙隆巴斯(沙隆巴斯是一种含药的贴布),真的,最好是静默,反正我不要讲绝对不会造口业,不要讲,看了知道就好,不要讲,要注意,要注意。

【不动尊者。即宾头卢(译不动)颇罗堕(译利根姓也。先名后姓。)。】台湾话读作宾头卢颇罗堕,我曾去读台语的那种晚课,读这样:宾头卢颇罗堕。【昔树提长者。】过去有一位树提长者,【以钵置刹竿上。】刹竿就是高处的意思,像竹竿的最高的点,比喻很高的地方叫做刹竿上。将这个钵,金钵,很好的钵,放在很高的地方。((物名)长竿之上以金铜造宝珠焰形,以立之于寺前。刹者土田之义,以表梵刹,故名刹竿。又西国不别设幡竿,于塔上立竿柱(即九轮),竿头安置舍利,其义同土田,故亦名刹竿。竿之梵语,乃刺瑟胝也。【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号于众曰】就是对大众这样宣布【:谁能现】出神【通取钵。当以与之。尊者即时现通取之。】就是宾头卢颇罗堕,【佛呵责不许入灭。】佛说:怎么可以随随便便为了一个钵就现神通呢?不准你入涅槃,所以宾头卢颇罗堕,人家在应供,斋僧大会的时候一千个,斋僧大会一千个的时候都有来应供,有来应供。佛就告诉他:你这样随随便便现神通,不准你入涅槃,【留身世间。应末世供。为人天福田。故称福田第一。】所以这个宾头卢颇罗堕有一个愿力,只要那个斋僧大会有一千人,出家人一千个,他就会来应供,所以应供之后那个筷子放在那里无缘无故都会湿,很奇怪。若在斋僧大会的时候证明他是不是阿罗汉,很简单,你只要将椅子每一个位置放一朵花,坐下去这朵花没有坏,那就是阿罗汉再来,若我去坐绝对不会坏,因为我口袋还带一朵,坐下去赶快拿起来,再放下去,若凡夫不用,坐下去花就烂掉了,保证烂掉,所以这有一个奥妙,证阿罗汉果,花坐下去不会坏,所以若要试诸位是不是阿罗汉,放一朵,叫他坐下去就好,保证圆仔花变菜花,烂光了,真的,保证这里面没有一个是证阿罗汉果的,所以说证罗汉果就已经相当不简单,证罗汉果就是说地心引力对他没有办法,地心引力对他没有办法,他已经证阿罗汉果破掉这个我执,这个我执就是说因为众生的共业,业感有一个执著,所以他这个地心引力特别有一个感应,感应,所以阿罗汉已经断我执了,所以地心引力对他没办法,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他会飞天钻地,飞天钻地,对他都没有作用。

再来,【黑光尊者。为佛使者。即迦留陀夷。】迦留陀夷,在比丘戒里面最会作怪的也是这个,比丘、比丘尼制这个戒律迦留陀夷。【身形粗黑有光。】黑得发亮,【人见惊骇。佛禁夜行。】因为人家看到会害怕,因此就开始,【因之而始。此尊者为佛使者。摩利夫人师事焉。教化夫妇同证道果者。数满一千。】这个摩利夫人尊重对这个迦留陀夷当作自己的师父,所以这个迦留陀夷是专门在教化夫妻都可以修行,所以佛当时在世的时候证到初果罗汉非常之多,证到初果罗汉,为什么?以《比丘戒》里面就可以证明,比丘在托钵,过去佛还没有制这个戒律的时候在托钵,因为证到裸阿罗汉,他已经破掉见惑,二果阿罗汉破掉思惑的前面,粗的东西,三果阿罗汉就断掉思惑,中的微细,到四果阿罗汉,连微细的思惑都断掉,所以说断掉的时候他就无所著,这个比丘因为还没有断惑,还没有断惑,继续在托钵,遇到这个在家人请到初果阿罗汉,连什么东西都搬出来供养比丘,搬得一无所有,比丘不晓得还去托钵,左邻右舍就诽谤,诽谤说:你看!比丘!比丘一点慈悲心都没有,也不晓得在家人施舍得空无一物,还拿那个钵去向人家托钵,所以佛就制戒,不准进去证初果阿罗汉的人、在家人那个地方托钵,因为他已经无所著了,他舍再多的东西都搬给你,证初果罗汉以上的都不可以进去托钵,佛也制这条戒律,因为太无所著,太无所著。现在的人不可能,身上若有一万块他一定会布施三千,这个人是不得了了,若拿一千块点个平安灯,算是很有施舍心了,之后留九千过年,你绝对不可能看到一万布施九千留一千过年,绝对不可能这样,这是保证没有,若证到初亲阿罗汉他就不会这样,他什么东西都给你,什么东西都给你,我们人不可能这样做,凡夫这个著,听经是听经,老是说无所著,钱还是很好用,所以我们平时学得解脱,临命终就能自在,【一人证果者。不知其数。故称教化第一。】迦留陀夷。

再来,【房宿尊者。即劫宾那。】劫宾那,【由父母祷星宿而生。】而生产,【房宿乃二十八宿之第四星也。能知星宿第一。】这个字典有,你若查这个字典就有二十八星宿,这个《仁王护国经》也有,《仁王护国经》也有,我们不讲这个。

【善容尊者。即薄拘罗。】薄拘罗,【毗婆尸佛时。以阿梨勒果。】这阿梨勒果到现在不晓得什么果我不晓得,阿梨勒果。【施一病僧。】可见证阿罗汉也会生病。【(此僧已证辟支佛果。)】证到这个缘觉,只施舍一点点东西,布施一点点东西给生病的出家人,你看!【自尔九十一劫。无病无夭。又持不杀戒。】噢!你想想看!看布施给出家人,病苦的人一点点东西,九十一劫不生病、不夭寿,而且这是因为布施到一个圣者,布施凡夫僧功德也是很大。明天我的维他命就会很多,有的人从美国带回来,从那里带回来营养食品,有的人用那种香菇精,还什么菇、灵芝,我现在告诉你们,你们都不要送什么东西来,我现在固定在吃一位医生的中药,什么健康食品,那对我都没有用,都试过了,哪一咱药我不曾吃过,每一种都吃过,维他命1、2、3、4、5、6,全都用过,再多都吃很多,你们都不要再拿来。底下,因为持不杀生戒,【感五】种【不死报】应【。初生现异。母以为怪。遂欲处死。】怪人,出世的时候没哭又会笑,他母亲觉得奇怪,这孩子有问题要让他死。【置之熬盘不死。】熬盘,我们今天所说的燉,熬,煎熬,我们说熬什么鸡汤,熬盘不死,不会死。【复置釜中不死。】釜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锅子,放在锅子不会死,有没有煮这里没有写。【复投水中。巨鱼吞之。鱼为人获。刀剖子现。竟无所伤。渔人养育成人。因火不能烧。汤不能煮。水不能淹。鱼不能噬。刀不能伤。名五不死。颜貌端正。】貌相很端正。【故曰善容。享寿一百六十岁。故称寿命第一。】我们虚云老和尚才一百二十几岁而已,他一百六十岁,大家都入涅槃之后他还没有死,就是持不杀生戒,所以在座诸位!家里蚂蚁、蜥蜴,或是蟑螂尽量原谅它,扫一扫丢掉,不必烦恼它爬去别人家,没关系,有的人说出家人这样也自私,不然怎么办,不然你要怎么办,我问你,你不能抓那几只到山上放生,难道不是这样,对不对?至于我抓到蟑螂,我都为它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你投胎富裕人家的子女,放着让你飞走,帮你消灾,你要发菩提心,因为经典有讲,经典说我们若抓到畜生的时候放生,要先叫它发菩提心,祝福它希望生生世世能脱离畜生的色身,我都念一念放生,反而飞往这边什么明善堂那里,我怕得不敢讲,明善堂看到很多蟑螂就是……,放生,噢!飞往那里去了,惨了,所以说拜佛的人很自私也是真的,不然不晓得丢到哪里,又不能杀生,如果今天佛祖制戒说可以杀生,摔死,再为它念往生咒,每只都让它死,不可以,不可以杀生,每只都放生,放生就飞到别人家,无法顾虑那么多,没办法。

【无贫尊者。即阿
#14201;楼陀。《楞严经》名阿那律陀。】这是同一个人,阿
#14201;楼陀,《楞严经》是翻译作阿那律陀,【译云无贫。】就是不贫穷,不贫穷。【亦云如意。由昔饥世。】就是闹饥荒的时候。【以稗饭】稗饭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稀饭,稗饭就是在说稀饭,用一碗稀饭,一碗稀饭功德多大你不晓得,读看看你就昏倒,(用稗实做的饭。一种粗劣的饭食。稗:一年生草本植物,长在稻田里或低湿的地方,形状像稻,是稻田的害草。果实可酿酒、做饲料。)(下面法师后补讲)再来,由昔饥世以稗饭施辟支佛,这个稗(bài),因为古时候没有那个稀饭的名词,所以有的人说这个稗饭是说麦,麦子长出来比较杂的没有人要的,没人要的,没人要的,或是里面的杂穗,稻穗有杂穗,比较差的,其实有别种注解是说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稀饭,稀饭而不是那种什么比较坏的那个东西,我听别的法师开示也是同样这样讲,说这个稗饭是一种稀饭,不管它是什么的,总而言之他就是端一碗饭,不是很好的质料来供养辟支佛,查字典它也不说什么稻、麦,杂穗的东西,也没有这样写,过去我听高僧大德开示是说稀饭的意思,这个有人提出来。【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九十一劫,【不受贫穷。】所以我就又讲一句过年点个灯不错,你九十一劫吃穿不用担心,【得如意乐。亦佛之堂弟。听法之时。常乐睡眠。佛即呵云:咄咄何为睡。】咄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喂、喂……怎么在睡觉。【螺蛳蚌蛤类。】螺蛳就是我们所讲的蚬,螺蛳、蛤这一类的,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就是一睡就一千年。【不闻佛名字。】没有听到佛的名号,一睡就一千年。【因闻佛呵。恐受坠落。】吃施主的不修行会坠落。【乃自责发愤。经七昼夜。眼不交睫。】就是眼睛……,眼不交睫就是不合眼,上面,睫毛之间没有盖下来,没有盖下来。【精进失目。】精进到失明,精进到眼睛看不到,【佛怜而度之。】佛就怜愍度他,【示以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有的读作lè见照明金刚三昧,就是看得很清楚。【好乐反见。】就是说欢喜,反见就是说回光返照,我们现在在看是用意识在看,他不是,他看回去,谁在看,悟到本性的意思,所以叫做【照明金刚不坏本体。而得正定。遂得半头天眼。】半头天眼就是头上,整个头看天上都看得到,就是天眼,他看不是用眼睛在看,是用这个地方在看,半头天眼,用这里看,所以他看这个三千大千世界,【告螺髻梵王云】就跟这个梵王这么说【:我不因眼。】眼睛是意识,【观】我没有用眼睛观察,用什么?用这个半头天眼,观这个【大千界。如观掌中。庵摩罗果】庵摩罗果我们现在所讲的芭乐,芭乐,客家人称为芭乐,就是我在雷音寺的时候腹泻很严重,住持很慈悲:法师,腹泻不止,我拿芭乐汁给你吃,吃了就好了。我说:哪个蕃石榴?蕃石榴圆圆的,我看了就知道,就带我去看,蕃石榴,蕃石榴搞了老半天,听不懂,客家话你若学一句就每句都很好用,都听不懂,【(译云难分别,似桃非桃,似柰非柰)。是为天眼第一。】【

如是等。诸大弟子。如是。指上十六尊宿。】宿就是年纪很大,德行够,【等者。等余未列之众。

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解见在前)。为影响众者。或过去古佛。倒驾慈航。或法身大士。隐本垂迹。】隐本垂迹,隐本就是……,把笔拿起来,隐本就是本来就是大菩萨但是隐藏起来。垂迹就是示现声闻身。隐本就是内秘菩萨行,垂迹就是外现声闻身,本就是久远劫以来他是菩萨,迹就是这辈子示现,他是示现声闻,叫做隐本垂迹,【或他方圣众。影响法会。助宏道化。今闻净土摄受十方众生。不可思议功德。得第一义悉檀之益。第一义悉檀。】就是中道实相,悉檀就是一切施,一切布施,意思就是说一切的布施都不离中道的意思,第一义悉檀【为四悉檀之一。得入理益。】得到这个本体,得到这个理,【所入之理。】即中道第一义谛之理。【即中道第一义谛之理。

○增道损生者。】增道损生,【闻此念佛法门。悟唯心净土。见自性弥陀。破一分无明(无明减少一品则为损生)。】损生就是去掉无明的意思,增道损生,增加这个道力,增加佛性,损生就是去掉无明的意思,【证一分三德(即中道第一义谛之理。增证一分,即为增道)。自净佛土。即净自心之佛土。复名当机众者。因此等常随众之机。与念佛之教相当。堪能得益。故称为当机众矣。】当机众,当机众就是常常跟随在佛的身边,佛讲经就是从这里,影响众就是说,那些都已是菩萨是来随喜参加,来影响这个法会叫做影响众,所以一个叫做当机众,就是佛专门为这些小乘的阿罗汉而讲的,影响众就是影响这个法会。

【初声闻众竟。

有几个地方我们稍微讲得太快,现在修正一下:

叹曰:短小比丘,那个是指舍利弗,智慧难概,况堂堂者乎?我们昨天讲佛陀,讲太快,那是指难陀,那是难陀,不是佛陀,第一点。

再来,再来讲一句,我想七个钟头的那一句。李炳南老居士序文,“闲尝省其咎由,其辞至无可遁,其事至无可委者,何以末先塼本于上海,终不肇末于台湾”。我曾常常检讨这本书怎么错误这么多,其辞至无可遁,就是说发觉这个错误实在是无法找任何理由,这个辞句来搪塞跟逃遁这个责任,其辞至无可遁就是说用任何的名词、语言,都无法逃避错误的责任,这个过错,这本书以讹传讹传那么多错误,这个李老师要找出这个咎由,下面说其辞至无可遁,无论你用另一个语言、词句都无法搪塞,逃避这种错误的责任,其事至无可委者,这种的错误,错误,错误到让它一直流传到今天这种事实,这种的责任是不可以推诿,其事至无可委就更说你推不掉这个责任,这种以讹传讹,上海没改变,来到台湾又没改变,这种的事实,这个其事就是说这个责任到无可委,就是说不可能推掉的意思,为什么不先在上海叫做塼本,还有肇末塼本就是先等其本,以正其末叫做肇末,这塼本跟肇末是一个名词,那么因此说为什么你不先在上海就纠正呢?又来台湾又没有改变它,这样让它流传三十年,流传三十年的错误,这么多的错误,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所以我再读一遍:闲尝省其咎由,】我常常这样检讨这个错误的流传,【其辞至无可遁,】就是说你用任何的名词找任何的理由来,你都无法逃避这种责任,至无可遁,无法逃避,【其事至无可委者,】这个责任到哪里你都推托不了,【何以末先塼本于上海,终不肇末于台湾【为什么没有在上海先改变,来台湾又没有纠正,怎么让它流传三十年,这是有人写信向我建议说是这种意思。

丁二菩萨众

【经】并诸菩萨摩呵萨。文殊师利(此云妙德)法王子。阿逸多(此云无能胜。弥勒菩萨之名。)菩萨。乾陀呵提(此云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解】菩萨摩呵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乃智悲(并)(双)运。自他兼利之称。】并诸菩萨摩诃萨,不只是那些大弟子,跟这些大菩萨,文殊师利“此去妙德”,不可思议的德行,妙德,法王子他就是这个文殊师利菩萨七佛之师,所以智慧跟辩才是一流的,因此他是可以……,法王子就是说佛传下来,我们说太子、太子,那么可以有这种智慧能力来传这个佛的衣钵,这个正法,荷担如来的家业,这叫做法王子。阿逸多菩萨,阿逸多“此云无能胜”,没有人比这个人更行。乾陀诃提菩萨,“此云不休息”,一直精进。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现在先讲菩萨的名。解,菩萨摩诃萨翻译作中文叫做大道心,成就众生,发这个大慈悲心要成就众生,乃是智慧和这个悲愿,两种合在一起,智慧跟慈悲又运,自他兼利之称,自利再来利他。

【讲】此释菩萨通名。正文并者。及也。承前文义。】我们台湾话叫做一起,跟这些诸大菩萨一起,【在会听众。不独声闻。诸菩萨。亦所同闻。摩诃萨。】摩诃萨,【乃菩萨中大菩萨。此云大道心成就众生。大道心者。发大菩提(梵语菩提此翻为道)心。】所以说大道心众生。【即运智上求佛道也。成就众生。乃运悲下度众生也。故曰智悲双运。自他兼利者。运智上求是自利。运悲下度是利他。】这一看就很简单,【菩萨二利兼焉。

【解】佛为法王。文殊绍佛家业。】绍佛家业,【名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因此我们若看经典,我们若会读经典,读到这里你就知道这本经典不是普通人能够了解的,第一个就请文殊师利菩萨出来,表示这本经要大智慧的人才能够深信,没那么简单。

【讲】此释文殊等别名。佛为法中之王。于法而得自在。王者。自在之义也。法王有三子。】三种儿子。【菩萨是真子。】确确实实是真的像佛真的儿子一样。【二乘】就是声闻跟缘觉,【是庶子。】庶子就是妾所生之子。我们说姨太太,人家的姨太太,第二房所生的,妾所生的儿子,二乘就是声闻跟缘觉,【凡夫是外子。】不是真子跟庶子,是外,可以说还没入门,还没有入这个门,外子。所以说【于真子中。文殊为首。】文殊菩萨为首,【能承绍佛之家业。】能承绍佛之家业。【故名法王子(即菩萨之别称。)。菩萨众中。智慧第一者。文殊为七佛之师。过去已成龙种尊王如来。】我们所读的龙种上尊王如来,龙种尊王如来,【现在北方成佛。名曰宝积。】宝积,【得一切种智。倒驾慈航。勇猛实智。即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悟空,悟到空性,根本智;后得智就是觉有。【非此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没有文殊师利菩萨这种智慧,不能证得净土法门的奥妙。【难信之法。故以文殊】菩萨【居初。

【解】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列次。】列次。弥勒佛当来成佛是一种未来佛,现在正在等觉菩萨,现居等觉,等觉菩萨,以究竟严净佛国,我们现在讲弥勒净土,所以排在第二的,所以这本经是文殊师利菩萨之后是排第一,文殊师利菩萨之后,弥勒菩萨是排第二,排第二。

【讲】梵语弥勒。此云慈氏。】很慈悲的意思。【姓也。本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简单讲就是说他的慈悲慈悲到没有人像他这么慈悲,什么事情都用慈悲心来解决,我们现在看的弥勒佛肚子很大,又布袋戏演的那个醉弥勒提一个酒瓶一口一口喝,这可以说完全不了解我们佛教,大陆的弥勒佛照理讲是现天人身,天人的色身,不是我们这种肚子大大的,胸部那么大,大肚子,拿一瓶酒瓶,这事实上是一种示现的,要不然照理讲弥勒菩萨是天人身,他是弥勒内院,所以第四天弥勒内院跟弥勒外院,他不是现这个大肚子,胸部那么大,大头大耳,整天笑眯眯,不是这样,所以你甚至开元寺,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所以说我们要常常笑,笑的意思就是说众生很可怜的意思,很可怜的意思。“龙华三会”,龙华【当】然是弥勒佛【来成佛。】弥勒佛成佛之后,【龙华三会。】龙华会上佛菩萨,我们常禅法师常常唱的那个注册商标,龙华会上佛菩萨,再唱南无,龙华会上佛菩萨就是当来下生弥勒佛成佛的时候,有的人说我这辈子若没成佛或是没有往生,我下辈子我要等弥勒佛,那没把握,没把握,弥勒佛降世只讲三次经而已,三次,三会就是三次,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谈三百余会,释迦牟尼佛说法是说三百多遍,弥勒佛是讲三次而已,像掷骰子,三次下错注就死翘翘,你就很凄惨了,你完了,这下子又得第五尊佛了,这是很不稳,不是说年轻身体好就说我下辈子,若修不上去,我下辈子再来,不可以有这种思想,二十四小时都要警告自己,我一定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可以再等弥勒佛再来,等弥勒佛来,经典有这样记载,第一次,初次度那些受菩萨戒跟那些出家比丘,这是这辈子末法上不去的,第一批,要度那些,有的说:噢!这样我有希望了。第一次度九十六亿,现在一贯道说修圆就是根据这些来的,修九十六亿的圆,那是这样,乱搞,你说他不对,他又长篇大论,你说他对,根据什么,他又拿不出来,这是根据《弥勒上下生经》龙华三会,弥勒佛降世的时候,地面自然平坦,自然平坦,五谷自然丰收,寿命八万岁,你要生病感冒都不可能,不用吃药,拉屎下去,地上裂开,自然又合起来,不须要厕所,很好你知道吗?女人五百岁才结婚,五百岁才结婚,人的高度几百丈,几百丈,福报胜过我们现在的娑婆世界,我们这个时候的这个世间千百万倍的福报,吃、穿、住都不用担心,但是只讲三次而已。第二次说法度受五戒的,受五戒、皈依,第三次包括皈依跟一些有缘的众生,讲一讲就OK了,三次,这三次跟不上,惨了,第五尊佛来你就傻眼了,就不晓得几千百亿万年了,不晓得,五十七亿六千万年,五十七亿是五十七后面八个零,你算算看,五十七亿,后面八个零,你要等到何时,轮回几次,不晓得死几次,受多少痛苦,眼泪不晓得流多少,佛经讲的:我们生生世世死后的骨头堆积起来,就像须弥山那么高,我们无量劫以来死后的骨头,每一辈子的尸骨如须弥山般都堆放起来,这样堆积起来,像须弥山那样,我们生生世世为了他太太哭泣的,为了她儿子哭泣,为了她先生哭泣,所流出来的眼泪,就像四大海的水那么多,看哭得多惨,生生世世人的感情的执著,这个恨种种……,所以佛说若是觉悟的人,一听到佛法他就知道生死重要,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他就不去MTV,去麦当劳,没时间吃那些了,他没时间吃那个了,他念佛都来不及了,念佛都来不及了,所以说这龙华三会意思是说讲三次经而已,你要注意,你绝对不要说我要等待弥勒佛降世,绝对不可以这样想法,这机会等于零,等于零。【度众无量。现居等觉】【之位。在兜率天内院。】这内院要证果的,内院要证果的,去掉见思惑才有这种功夫,内院就是净土的意思,就是弥勒佛暂时在那里,【候补作佛。】每一尊佛若要来补佛,释迦牟尼佛来到娑婆世界,弥勒佛就来补兜率天宫里面,在那里等,侯补,我们所说的候补,在那里等,现在释迦牟尼佛入涅槃了,现在兜率天宫内院,弥勒佛等候成佛,所以一贯道说弥勒佛已经来降世人间,大妄语,所以我们说吃素有功德,一贯道劝人吃素有功德,劝人慈悲心有功德,布施有功德,放生有功德,有一点这罪他就补不起来,窜改经典,误导众生,断众生的慧命,一贯道这个罪绝对难以弥补,保证无法弥补,这经典戒律是圣人所讲的东西,他随便乱改,根本依法嘛!依法就是佛讲的,现在你改变就变成不是佛讲的,你也劝人吃素,也劝人放生,也劝人慈悲,没错,但是众生走错路,这罪谁引起的,一贯道的,真的,所以你不要认为说我……,一贯道也劝人吃素,没错,这保证……,他的心肠很慈悲,真的,也吃素,也替人顾小孩,也替换人家去点道,真的,他这种行为都很了不起,唯独断佛的知见,扭曲佛的知见,窜改经典,光是这罪就不得了,无法忏悔,离经一句皆是魔说,离开经典一句话就是魔在讲的,一贯道你多会修行,你断众生的慧命,你多会修行,稳死的,真的,我们讲人家又不高兴,反而反驳回来,我们宁可不要讲,这样就好,所以说在兜率天内院,候补作佛。【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者。必以断深惑。】必以断深惑,断这个微细的惑叫做深惑,【度众生。究竟福慧二种庄严。净佛国土。为要务之急。故次列。

【解】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疲倦,疲倦故,这样不晓得对不对?谁知道,要问,问这个懂雷音宝鉴的,疲倦。再来:

【讲】旷者远也。】很长久的意思,不休息菩萨就是累劫修行,【此菩萨。从远劫修利他行。乃至今日。不暂停息。世界无边尘扰扰。】扰扰,扰扰,【众生无数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故此菩萨不休息。】世界无边尘扰扰,意思就是说无量三千大千世界就有众生在六道轮回,所以这个地球不只是我们人在轮回而已,不光是畜生,所以天主教、基督教老是说人又没减少,畜生也愈来愈多,哪有真的六道轮回,他不晓得六道轮回是包括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无数业茫茫,只要,我告诉诸位!只要这辈子没听到佛法,这辈子就是白来的,没什么意义,吃饭、拉屎,吃饭、拉屎、生子、上班,如此而已,世间多伟大的人就是这样过日子而已,这样过日子而已,留一个名,虚名,一无所有,一无所有,一无所有,业茫茫。爱河无底浪滔滔,这爱河就是情,这个感情,无底就是这个执著不容易破,爱河就是对父子之爱,母子之爱,夫妻之爱,师徒的感情,这个爱,或是你恨一个人,你恨一个人就是反面的爱,你爱不到就恨,所以恨也是爱的一种,反面的爱叫做恨,也是爱,执著的一种,所以说爱河无底浪滔滔,我们所有的执著就是从这个感情来,所以感情若很重的人渐渐淡薄,淡薄,升华成慈悲,所以故此菩萨不休息,所以这个菩萨他就都不休息,【常精进与不休息义同。其行亦同。上求佛道以自利。下度众生以利他。智悲幷运。常无疲倦。故名常精进。

【解】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你想:这些诸位菩萨都必皆求生净土,旁边写四个字:何况凡夫。这句话意思就是这样,必皆求生净土,旁边写四个字:何况凡夫。那些大菩萨都要去极乐世界何况你这些没修行的,一品惑都没断的人,我们还不赶快学菩萨的行为,赶快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净土,以不离见佛,“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这不是开玩笑的,不离闻法,来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在那里,就能够闻法,就能够不离亲近供养众僧,清净大海众菩萨,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讲】此明菩萨等得益。深位菩萨者。位邻极圣。】这个邻就是近,接近佛,极圣就是佛,深位菩萨就是证悟到,证悟到的,证悟到,证悟到的,证得很深,断这个我执跟法执,这些菩萨位邻极圣,这个位接近佛,接近佛。【深证等觉。】深深地证悟到,这么深的等觉菩萨的位。【已破四十一品无明也。】这样剩最后一品而已。【必皆求生净土者。】为什么?底下说【以不离三宝故。】极乐世界生命无量,二十四小时都可以亲近佛、亲近法、亲近僧,像我们现在佛又不在,法,很少人在说法,僧呢?就是老爸我们这种饭桶僧,真的,极乐世界都是等觉菩萨,大菩萨,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要出一个教理通达的,不要说有修行开悟,找一个教理通达,正知正见的法师,就实在很困难了,真的,所以说不赶快求往生极乐世界,是白费此生。【小注云。】就是那个小字的。【事是大因缘。理是秘密藏。不可忽过。】事是大因缘就是示现,这道理,理就是他内心所蕴藏的,就是那些大菩萨都知道,外面所示现的就是要来度众生,其实这些全都是大菩萨,不可忽过,【既得不离三宝。即是成佛大因缘。】这些大菩萨全都要求往生极乐世界,是什么呢?就是不离三宝,所以我告诉诸位说不要离开道场就是这样,不要离开善知识就是这样。【常见佛闻法。开示佛之知见。常近众僧。同得悟入佛之知见。故云大因缘。佛知见。即三德(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这都有解释过了。【秘密之藏。】就是具足这三德,法身。【证入三德秘密藏中。乃能速成正觉。圆满无上菩提。故曰不可忽过。】忽过,突然间就是说简简单单,不重视叫做忽过。

【二菩萨众竟。

丁三天人众

【经】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解】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能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唯广大故微妙)。通序竟。】我现在先解释:释提桓因中国话叫做能为主,能够作主,就是忉利天王,我们所说的玉皇大帝,等,下等就是比忉利天还低叫做下等,下等就是四天王天,四天王天,上等就是忉利天再上去叫做夜摩天,兜率天,夜摩天就是第三天,兜率天就是第四天,化乐天就是第五天,他化自在天,他化就是第六天,色就是色界,色界十八层天,无色就是无色界,四层天。无量诸天也。大众俱就是说十方的天人,八部修罗,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我们人也好,非人也好,全都来参加这个净土法门,《弥陀经》这个殊胜的法会,无非是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唯广大故微妙”。通序竟。

【讲】此会。不独出世间声闻菩萨。并有世间天人。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者。】能为主,【能为忉利(译云三十三)天之主。】这三十三天,诸位!要记得,就是平面的三十三,我们刚才讲四天王,现在你们笔先放下,我讲这些若没讲清楚,你会不晓得在讲什么。现在以须弥山,以须弥山为中心,这须弥山是这样、这样,腰比较尖,上面比较大,就是像一颗木瓜拿相反,须弥山就是那种样子,讲这样就听得比较清楚,一般的山是底下比较胖,上面比较尖这叫做山,须弥山刚好相反,下面比较细,上面比较胖,所以说刚好一粒木瓜拿相反,我们木瓜正面,头比较小,拿相反的时候木瓜这么大,腰就比较小,用这样想像,现在再来,以须弥山为主,日月绕须弥山而转,须弥山是这样、这样,现在腰部这里,半山腰,须弥山的半山腰,四王天,知道吗?四天王天的第一层,这个须弥山的上面刚好叫做忉利天,忉利天,这忉利天就是三十三,忉利天在中间,东边有八天,南边有八天,西边有八天,北边有八天,切割面三十三,所以有的人说这娑婆世界是三十三天,错误,严重的错误,严重的错误,是二十八层天,不是三十三天,三十三是说忉利天宫这个切割面分作三十三门,中间就是玉皇大帝在住的,所以四王天,忉利天,第二天,第二天又名三十三天,是这样由来的,这样由来的,所以这个须弥山的腰部就是东胜神洲,须弥山的东部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北俱卢洲,南赡部洲,我们现在就是南赡部洲,南赡部洲,所以四天王天也好,忉利天也好,叫做地居天,像我们还有地面,站在地面,我们的地面是硬硬,他们的地板像云一般,云一般,所以你若看过电影就知道,看天庭都用干冰,没看到地面,我们人的想像力很强,天上就是这样,天上。以前我看那个白蛇传,为了救她先生,跟仙翁摘那颗什么桃,打斗,都冒烟,仙境的地方就是在冒烟,那时候我就想天上这么美看以后能不能出世在那里,现在那里拜托我去,我都不要,拜托我去都不要,要到极乐世界,这样讲你慢慢就了解。诸位!看这里,能为忉利翻译作三十三天之子。【未来成佛。号无著尊佛。迦叶佛时。有一女人。发心建塔。三十二人助成其事。感报此天。】就是建寺,这个塔就是寺的意思,发心建一间寺庙,像我们这间讲堂大家发心来建,下辈子出世当皇后娘娘,也有出世在三十三天,也有出世当玉皇大帝,你不修行就这样,福报大,或是出世当国王的太太、夫人,这很难讲,发心建塔就是建寺,三十二人都帮助他,所以感应这种果报。【中间一天。天王】四天王【所居。东西南北各八天。即三十二人所居。】都作主,这三十二作主,三十二人所住意思是说三十三天中间一天,四周围各有八,八四,三十二,第一个都在那里作主。【为内臣。】就是玉皇大帝的内臣,【合名三十三天。】三十三天。【等者。下等四天王天。在须弥山半】山腰【。】我刚才有跟诸位讲须弥山,半山腰。【东方持国天王。宫殿建于黄金埵。】这个埵,黄金埵,埵意思就是说聚集的意思,集合黄金而建的,这个埵就是花朵的“朵”这个音,有的人读作萨,不对,萨duò,不对,萨duǒ,菩提萨埵,一朵花、两朵花那个朵,黄金埵就是用黄金铺成的,集合黄金所铺成的土地。【南方增长天王。宫殿建于琉璃埵。】琉璃地。【西方广目天王。官殿建于白银埵。北方多闻天王。宫殿建于水晶埵。】用水晶的。黄金、琉璃、白银、水晶,这都是很好的。【此四王统领八部鬼神。护持世间。又称护世四王。是忉利天王外臣。上等夜摩天(此云时分)。兜率天(此云娱乐知足)。此天有内院。菩萨所居。三灾不及。】就是没有火灾,没有水灾,没有风灾,叫做三灾不及,三灾就是火灾、水灾、风灾,全都没有,意思就是说第四天的兜率天分作内院跟外院,内院就是弥勒净土,弥勒佛所住的补处佛,将来要下降这个弥勒净土,等觉菩萨所住的地方,三灾不及,菩萨所住的,三灾怎么能及,【外院天众所居。化乐天(变化五欲以自娱乐)。他化天(所有欲境他天为化)。至此为欲界六天。有男有女。】有男众跟女众,【未离欲故。】简单讲就是天上还有男女的关系。

【更等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各三天。】各三天就是说初禅三天,二禅也三天,三禅也三天,这样总共九天了,四禅总共有九天。【四禅本天三天。外道天一天。】刚好四天,【五不还天五天。】把笔拿起来,五不还天就是三果的圣人所住的地方,在这个五不还天不来到人间六道轮回,从这个五不还天直接跳出三界,就是这样,就是修佛法,修佛法修到有禅定,修到有禅定,去掉这个欲望,证得三果阿罗汉,五不还天就是不来到人间,不来阳间了,不再回来了,要直接跳出六道轮回,五不还天。【合为十八梵天。】这样刚好三天、三天、三天,九天,三加一加五刚好是九,四禅是九天,初禅三天,二禅三天,三禅三天,刚好九天,四禅,三加一加五刚好九,九加九,十八天,合为十八梵天,【名为色界者。】什么叫色界呢?【色蕴胜故。】把笔拿起来,什么叫做色蕴胜故呢?就是微细的四大色身,不是像我们这个肮脏的身体,粗糙的身体,所以叫做色蕴胜故,微细的色身,【以离欲清净。无有女人。】没有女的,看女人身体多肮脏,天人,女的只有六欲界天有而已,我们这些女人,只有六欲界天有女人而已,到色界就都纯童子身了,就没有了,所以无有女人,【自然化生。又名梵天。梵者净也。以禅定为乐。又名四禅天。

更等无色界。四空四天以灭色趣空。】把笔拿起来,什么叫做灭色趣空呢?去掉色界的微细四大,用意识去执著这个空的东西,叫做灭色趣空,叫做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天,灭色趣空,灭掉,连这个微细的四大都要把它除掉,它认为还有一个空。【无色蕴故。名无色界。三界共成二十八天。】三界总共二十八天,【俗云三十三天。】不对,三十三天【不知但是横论第二天之名。】横论就是切割面,英文叫section,叫做断层面,断层面,所以玉皇大帝那里又名三十三天,若我们直竖一直算上去,直竖算上去是二十八层天。【以为竖论总数。三十三层者。错误也。】我们讲三十三实在是不对,应该讲二十八层天。

【无量诸天。应指大千世界。四禅以下。诸天之数无量。大众俱(共也)者。总指在会十方天人。八部修罗(释云非天,无天德故)。人非人鬼神等。】八部修罗,【无不与会。】大家都来参加。【共秉同闻。皆为净土法门所摄之机。旁注。唯广大故微妙者。唯法门广大。故无机不收。能三根普被。故法门微妙也。】法门微妙。

【初通序竟。

乙二别序

【解】发起序也。】发起序也。【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倡依正名字为发起。又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如《梵网经》下卷。自倡位号云:我今卢舍那等。智者判作发起序。例可知也。】我先解释这大字的,大字的。发起序是我们所说的别序,前面是讲通序,现在讲别序,发起序也就是说净土这个妙门很不可思议,没有人有这个能力可问,佛就是提倡依报跟正报的名字为发起,就是说“依”就是环境,“正”就是佛的名号,诸大菩萨、声闻为发起序,又佛的智慧,鉴机就是鉴定,说这些因缘已经成熟,讲这部经大家一定会深信,无谬就是没错,见此大众,看到的大众,应该听闻到净土的妙法(妙门),能够得到四益,四益就是四悉檀,四悉檀,这后面会解释到,四种利益,所以不用等待问,他就自己发起,像《梵网经》的下卷,“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后面就会讲到,智者就是智者大师,智者大师就是我们上次讲的五时八教,那个判教的人判作发起序,发起,从这个地方开始,例可知也,用这个例子来判断就可以知道这个发起序。

【讲】前是通序。即】六种成就,【信】,信【闻】成就,【时】间的成就,【主】的成就,【处】的成就,【众】的成就,【。六种成就。】就是说具足这六项,一本经就要开始讲,现在具足这六项就是要开始开会,可以作一切法会的开始。【证信序也(证明此法可信)。与诸部经相同。故为通序。此为别序。乃发起一经之由致。】开始,这本经是怎样来的。【与诸部经各别。故名别序。】此为别序,是发起一本经典的开始,跟别部经不同所以叫做别序。【又称发起序也。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这个佛法是没有单独起来的,就是说一定要有因缘才会生起,不孤起就是说无缘无故就没有这种法会的存在,佛就是鉴定这根机差不多了,因缘福报都成熟了,已经可以讲这部经了,所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发起一定有他的原因。【他经多为弟子发起。请问而说。此经乃无问自说。以净土妙门。无人能问。法门何以称妙。】法门凭什么称为妙呢?【以但持六字洪名。】南无阿弥陀佛,【即得三界横超。念佛为因。而得成佛之果。非大众智力所能知能问。故曰不可思议】的净土法门【。无人能问。乃自倡(宣也)依报极乐世界。正报阿弥陀佛。二种名字。以为发起也。

又。佛智鉴机无谬(错也)者。佛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众生的第六意识叫做分别意识,佛转第六意识,分别心变成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众生的根机,所以这个说法,讲经的人若不了解众生的根机,他度不了众生,度不了众生,说法的人也是很困难,以我们当法师的立场而言,有的不了解我的人都说:慧律法师只会开玩笑而已,讲笑话而已,事实上因为我就是有具足大慈悲心,要救度那些可怜的那些初机的众生,他每样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总不能一下子叫他听这个《弥陀经要解讲义》,他听不懂,对不对?所以必须要讲一些幽默的东西,初机讲一些故事,我这次就下决心了,我不管你听得懂听不懂,录音带已经流通这么多了还听不懂就是你的命了,我不用为了你的根机而烦恼,听得懂听不懂,听得懂进来,听不懂出去,很简单,听得懂的进来,听不懂的继续听录音带,我不能再到裸机的根机,我一定要讲深奥提高我们高雄的水准,人家讲高雄是文化的沙漠,你曾听过这句话吗?可怜(众鼓掌),现在要讲高雄是佛法的绿洲(众鼓掌),绿洲,所以我为了提高高雄的水准我不可以再讲浅的,一定要深奥,下一本经更加重要,《无量寿经》,这本经是净土经里面最不得了的一本经典。底下说佛智鉴机无谬,无谬,不错误,佛转这个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善鉴众生之机。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纤毫不错。见此现前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得四益。故不俟(待也)问。便自发起。四益。即四悉檀之益。】悉就是一切,檀就是施,一切都布施,四种一切施:

【第一世界悉檀。】世界悉檀就是说一切的世界只要有缘全都布施。【得欢喜益。】欢喜。【闻佛说有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世界悉檀,有一个世界,第一世界悉檀,有这个世界这么清净的,佛介绍这叫做世界悉檀,布施这个世界让你了解,施舍这个世界的名让你了解叫做世界悉檀。【清净庄严。国中有佛。现在说法。心生欢喜。

第二为人悉檀。】为人悉檀,你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得生善益。】所以为人悉檀的意思就是说要利益众生,为了这众生一切都布施,所以若有众生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他就往生极乐世界,【闻说欲生彼国。亲见弥陀。只要执持名号。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则知念佛即能生善。

第三对治悉檀。】对治悉檀就是说要如何【得灭恶益。】你若没有灭恶要如何往生呢?【依教专修净行。念念相续。而得灭除身口意三业之恶。

第四第一义悉檀。】第一义悉檀就是中道实相,布施这世界,世界悉檀,对众生的利益,为人悉檀,要如何灭恶生善叫做对治悉檀,到最后进入最高就是实相般若,实相中道,实相中道叫做第一义悉檀,【得入理益。】能够了解这个道理,了解这个实相,【教令持名念佛。】诸位,若开悟的人在念佛,悟到本性的人在念佛,我们这世间人有两种,一种是圣者,一种是凡夫,凡夫要得到清净心,一念的清净心是非常困难,若开悟的圣者要打一个妄想就非常困难,凡夫念佛就像在大气层里面,大气层里面,念佛,无量的阻碍力,无量的阻碍力;圣人就是进入这个外太空,没有这个拉力、引力、张力,统统没有,他就像在外太空里面,所以动者恒动,这个圣人他开悟之后他完全没有妄想,没有阻力,他在念佛就像在外太空的太空船一样,外太空船动者恒动,他若念佛,阿弥陀佛就去,就没有阻力了,就没有阻力了。圣人要打一念妄想都不可能,凡夫要打一念清净心都很困难,二者天壤之别。开悟的人他在生灭法里面当下他就放下,他绝对不会在生灭法里面执著事物,所以他清净心当下就是佛,心都在念佛,他没有烦恼,没有爱欲,没有恨心,没有嫉妒,他知道这都是假的东西,都是骗人的东西,全部都放下,与空相应,与空相应当下大智慧就现前,妙用就出来,妙用就出来,妙用就现前,所以说真的,若是要念佛的人对禅的东西不了解,也非常困难念,禅就是定、慧平等,禅就是一念即心即佛,心,是心作佛,二十四个小时的心都是佛,二十四个小时都没有妄想,因为他了解生灭法不可著,所以与空相应,空就是清净,绝对的东西,他以绝对的心,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妙用在念佛,比这世间人千百万倍的厉害,所以不可以用意识心在念佛,要用实相的功夫念佛,实相的功夫念佛,念佛的很多,对不对?往生的人少,非常之少,他不晓得本性实相的东西,第一义悉檀,第一义悉檀非常的重要,得入理益。教令持名念佛。【念到日久功深。豁悟实相第一义谛之理。即得理一心不乱。是谓四悉普益也。】四悉檀。

【如梵网下。引例也。《梵网经》下卷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等。亦自倡位号。】自己说他就是佛。【智者大师判此段偈文。作发起序。以彼例此。可知此文。亦发起序。

【经】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娑婆世界)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你注意看!从是,从是底下那四个字是“娑婆世界”,我有看一个师父的注解,他写:日落西方,太阳落下去的那个西边,错,大大的错误,意思是说夕阳西下叫做西边,大大的错误,完全没有天文的观念,要说娑婆世界的西边才对,不可以说夕阳西下的那个西边,这很简单,这是太阳,这是地球,地球这样转,转到这个地方,转到这个地方,夏季时太阳跟地球距离比较远,夏季时距离比较远,冬天的时候是离得比较近,有的人说:师父你有没有讲错?没有,绝对没有讲错,夏天的时候太阳跟地球离得比较远,冬天的时候离得比较近,是因为它在射的时候是斜射,斜射,所以我们看到冬天比较冷,其实我们现在离太阳最近,我们都不知道,都认为我们现在离太阳最远,错误,严重的错误,绝对不是。再来,我们现在这地球这样,举一个例子说,这是太阳,你注意看,太阳,这地球,这光这样射下来,射到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夕阳西下,这个地方看到夕阳西下,西方就变成这边,知道吗?这个地球若是转、转、转,转到这个地方,夕阳要西下,这是日出,日出,日出对啊!日出,出来,现在转到这个地方,转到这个地方,太阳变成夕阳要西下了,夕阳要西下了,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这个地方太阳出来,这点看太阳射过来,太阳要出来了,现在转、转、转,转到这边,夕阳要西下了,其实不是,太阳没有动,夕阳要西下了,对不对?西方,射过去,画一线垂直线、切割线,切割到这个地方,西方变成这边,西方极乐世界在这边,我们在这边,太阳在这里,太阳

西

西

在这里,射过来,现在转,转到这个地方,切割线,太阳西下,西方极乐世界在那边,所以这地球是会自转的,不可以把那个太阳西边,落入西边当作是西方极乐世界是绝对错误,知道吗?绝对错误(众鼓掌),要讲娑婆世界才可以,因为这娑婆世界是整个平面,切割面的地方,切割面的地方,切割面的地方,所以他就要讲整个切割面的地方就像一个盘子,这个盘子定点下去,它的方位就能够正确,方位就正确,所以从是西方是从娑婆世界,而不太阳的西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解】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净土法门,上根、中根、下根的众生都普摄,普摄就是全都收,绝待圆融,什么叫绝待呢?世间都是相待嘛!世间就是相对的,那个这个净土法门是绝对,绝对,圆融就是圆满、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从未道彻,从来不曾讲这些那么彻彻底底的,诸佛的大慈悲心流露出来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很难相信,所以特告这大智慧的舍利弗,文殊师利菩萨,若不是智慧第一的人,不能直正无疑,所以两种人是世间大智慧的人,第一就是大智慧的人,是世间大智慧的人,第二傻瓜,傻得一点都不懂的,像我妈妈那也是大智慧的人,像我妈妈,为什么?我若教她念阿弥陀佛,她就念阿弥陀佛,她不会再跟我吵架,不会对我问东问西,也是大智慧的人,所以不要瞧不起老太婆,往生都是老太婆在往生的,半桶的才不会往生,读大学的,像什么台大、清华,硕士、博士,你跟他讲这些他不相信,他不相信他还得问、问……,等我大藏经看完我才要相信,大藏经还没看完得癌症,死了,往生,来不及了,反而那个阿婆不识字的,七、八十的,你告诉她:这是不可思议的法门要念佛。啊!我都相信师父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整天念佛,到临命终往生,比博士还厉害,两种人是大智慧,第一就是最聪明,第二就是最傻,最聪明的人,最怕就是半桶水的,半桶的就是五专的,也不像大学也不像高中,半桶水的,也不像大学也不像高中,五专就是浮在上面而已,不像大学,不像高中的,半桶水的,这五专的意思就是高不成低不就的意思,你要说他很低,他又很高,你要说他很高,又不高,众生的根机就是这样,读一些书就要跟你辩论,他就不相信佛祖的话,最怕就是这种人,所以他念佛念一念,拜下去,南无阿弥陀佛,不曾见过,要我相信怎么可能,我书读这么多,读到博士,我读台大的,他叫我念佛呆呆地念,我才……老子不干,我不会这样,我虽然书读二十几年,世间人说读博士了,我绝对相信,因为我有看过阿弥陀佛,真的,我有看过西方极乐世界的光,阿弥陀佛的光,不妄语,绝对不妄语,所以我绝对相信,别人看到说佛这么小尊,我看到的阿弥陀佛是像希尔顿饭店那么大尊,金色的,我踩莲花飞到他身上才这么大尊而已,真的,那不是作梦看的,很清醒,所以我绝对相信有极乐世界,拿一把枪要枪毙,慧律!不要念佛,念佛就枪毙。没关系,你尽管枪毙,我还是要念佛,我若说今天你枪毙我,我嘴巴不念,我内心用观想的也是念,你阻挡不了我,有这种功夫,知道吧!有这种决心,要深信,文殊师利菩萨、舍利弗,大家都证大阿罗汉、大菩萨都相信了而我们这种要算什么,所以学佛不要学半桶的,要绝对相信,早上早一点起床,起来拜佛,三点半起床的举手,没半个,四点的有吗?五点的?一、二、三,三个,六点起床的举手,刚才举手的都是卖菜,作早市才有五点起床,不去卖菜就没饭吃才有五点起床的,卖猪肉的,早市买猪肉的,若说五点起床就算不错了,不错了,八点起床的举手,若真的八点他不敢举手,会很丢脸,所以说你看五点起床举手的很少,可怜!修行的人实在是生死重要,诸位,生死重要,你就是对那个死不了解,你若对这个死每天都有一天会死,你就会很紧张,很紧张念佛,没人教你念,你就很精进,你想我有一天会死,时间已经不早了,不早了,墙壁上贴一个“死”,真的,墙壁贴一个死,画一具棺材,每天都看,你不要画那个美人,什么斯维什么西龙,什么特龙,什么歌星,贴那个不会了脱生死,你贴棺材,贴一个“死”,像我都用一个骷髅,你知道吗?用一个骷髅,医学里面都用一个骷髅,慢慢、慢慢对这个欲,对这个世间慢慢、慢慢淡薄,临命终就能够作主宰,不骗你们,要下功夫,所以说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不能直接进去,不怀疑,不怀疑绝对没办法,众生绝对会怀疑,所以我常常跟诸位,这些菩萨讲,你若听我的话,你省十五年看书的时间,你若大藏经看完的时候,大藏经看完你也是会讲,只有这六个字:南无阿弥陀佛;四个字:阿弥陀佛。一样,即使让你书读多少,大藏经都看完,翻烂了还是这六个字有办法救你而已,还是一样,到最后你还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没花招了,若要参禅开悟的没几个,除非上上根的,我们没办法教不了他。底下:【(可见正智庸愚两不思议)

【讲】净土法门。收机最广。故能三根普摄(即圆收也)。上中下三根。皆可念佛。皆得往生。师子峰云:是男是女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你看看!这句写得大家都……,统统有奖,是男是妇总堪修,若智若愚皆有分,你若想往生,有信心,强烈的信心,我无论作多恶,阿弥陀佛都会宽恕我,我绝对会往生,有这种信念,我们人不会往生就是认为我做坏事做很多,做坏事做很多,有的人打电话来告诉我:师父!我当人家的姨太太。我说:当姨太太也是会往生。佛哪有说若姨太太不得往生,没有,你看这本经典从头看到尾哪有说若姨太太不得往生,噢!那我会往生。会往生。当第三房也会往生,还第二房,我们不要当人家姨太太不要去害人就好,是不是这样,喔!这样我就有信心了,本来没信心你知道吗?我犯了邪淫,我当人家的姨太太,我也明知他有太太,我还跟他在一起,在一起就是凑在一起,没关系,也是往生,没有说不会往生,我这样犯邪淫,你若求忏悔,一心一意念佛,对不对?过去当人家姨太太往生的不晓得有多少,不要有这种想法,对不对?你不要这样讲,这是法律的问题,对不对?你去中东,你去中东那里沙乌地阿拉伯,对不对?能娶几个,像回教,回教能够娶五个,对不对?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难道不是这样,娶妻是法律的问题,***的法律是一夫一妻制,对不对?你若到回教的国家就能够娶五个,哪一个是姨太太,很难讲,五个同时娶进来到底谁排第一、第二的,比拳头,对不对?所以这种正淫跟邪淫变成是我们的心念而已,我们不要去害人,不要说酱油分给我们沾,连碟子也一起端走,对不对?我们当人家的姨太太很不好意思了,还规定人家下次,从今以后不可去大太太那里,不可以,赚钱要交给我,这样你就真的不会往生,人家酱油分你沾,碟子都端走这样就不好,所以说我们人都是因为觉得自己业障很重,一直觉得不会往生,不可能,诸位!你们都有往生的机会,绝对再多、再重的罪你都要想佛是大慈大悲,五逆十恶罪,杀死父亲,杀死母亲,求忏悔,打八关斋戒,还会往生极乐世界,再怎么样我的罪还没这么重,对不对?这样我们就有信心,所以这个信就是坚信不退,这点信当下就是愿,愿当下就是行,深信就是信、愿、行同时具足,信佛大慈大悲,信我,我的罪恶没这么重,我罪恶这么重的时候,若说真的犯了杀父杀母亲,犯了邪淫,包括曾偷人家的东西,过去杀鸡杀鸭,佛也会原谅我,我过去不晓得,对不对?再继续用功,一样,这样听完之后就股票涨停板,就比较有信心,听了之后大家都犯戒,都股票跌停板,都没有信心,不可以,要有信心,好好求忏悔。【又后文云:上上根不能越其阃。】那个字念kǔn,就是界限,上上根根机的人不能超越那个界限,【下下根亦能臻其域。】那个域就是域就是范围,【亦即圆超也。

绝待圆融。不可思议者。绝待即绝诸对待。唯一无二。唯此无外也。如彻祖云】彻大师【。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宗旨。一以唯心为宗。二以唯佛为宗。三以绝待圆融为宗。四以超情离见为宗。】我一句一句来解释:第十二祖这个彻祖,一句阿弥陀佛具足四句的宗旨,第一唯心为宗,要往生不往生就看你这颗心而已,看你这颗心而已,念到最后即心就是佛,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所以唯心为宗。第二唯佛为宗,就是说佛有大智慧,大慈大悲包容一切,唯佛为宗只有一句阿弥陀佛解决生死,解决生死。第三以绝对圆融为宗,这个西方极乐世界,西方净土法门是绝对的,上、中、下根机绝对收的,最圆融,不可思议的。第四超情离见,超一切的情跟见是凡夫,简单讲就是说超众生的情,超众生的见,离众生的见,意思就是说非众生所能知,所能知情,超情离见,他的见解超一切众生,离一切地感情,情执,意思是说不可思议,非众生能够了解的。

○【唯心为宗者。全佛是心。心外无有佛。为心所念。心性竖穷横遍。】竖穷横遍就是遍十方的意思。【心外无有一法可得。

○唯佛为宗者。全心即佛。佛外无有心。】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阿弥陀佛,【能念于佛。】佛外也没有心,【佛亦竖穷横遍。佛外亦无有少法可得。上二皆明绝待义也。

圆融。乃圆通融洽。无障无碍。即以心佛明之。心性】,我们的本心,心跟我们的本性,是【圆满周遍。不妨佛性。】佛性【亦满亦遍。】众生的心也是一样,也是满也是遍一切。【一切法性。皆满皆遍。佛性法性。圆满周遍亦然。彼此无障无碍。此明圆融义也。】佛性也是这样,我们的本性也是这样。

○【问理虽如是。事上难免生疑。】就是在这个事相当中会产生怀疑。【既许心性圆遍。如何能许佛性诸法之性。】如何能许佛法诸法之性,【同时圆遍耶。】这意思是说我们的本性是圆融,怎么可以说佛性也允许佛性诸法的本性,同时是圆遍,圆满又遍布十方。【答此乃法界无障碍之义。不独理与事。而得无碍】不是只是说【(理事无碍法界)。乃至事之与事。】“事事无碍法界”,【一一皆得无碍(事事无碍法界)。喻如千灯一室。各得圆遍。各各无障无碍。即此可以断疑。】意思就是说千个电灯照下来,你也不能分这灯光是谁的,这灯光是谁的,就是说你有佛性我也有佛性,佛性周遍一切三千大千世界,你不能分别这佛性是谁的,这是谁的,事事无碍。

【绝待圆融。共为一宗者。正绝待便圆融。正圆融便绝待。如台宗所云:随举一法。体即法界。举心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心。举佛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佛。同时绝待圆融。不前不后。如千珠宝网。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碍。】从这里开始讲:“绝待”的意思就是离诸对待,离诸对待,就是说有是就有非,有长就有短,你若要攻击别人,别人就会攻击你,世间是相对的东西,有硬的就有软的,有白的就有黑的,有天就有地,有男的就有女的,就是两极化,对立化的东西,你若赞叹别人,我们生生世世就受人赞叹,相对的,绝对的意思是说离诸对待,离开这种相对的观念,所以在《六祖坛经》里面说非善非恶,本性你不能说它是善的还是恶的,善跟恶都是两边,所以绝对的意思就像虚空那样,虚空一无所有,虚空你用任何东西要破坏它,破坏不了它,它常常永远是这样,我们若能证入空性就像虚空那么伟大,虚空那么伟大,你拿刀割,割不到,你要杀它,也杀不到,要用火烧它也烧不到,你若用一些木柴烧,叠起来,叠起来,泼汽油放火烧,烧虚空,木柴烧光光,木柴烧光光,虚空无碍,虚空就是绝对的观念,意思就是说在生灭法里面你都不要起心动念,不要执著,什么事情都奈何不了你,什么事情都奈何不了你。眼睛看的都是生灭法,不要理它,无所著,什么烦恼你都没有,连一个起心动念都没有,如果说我们稍微有烦恼,我们若有本性的功夫,痛苦也会少很多,减少很多,所以绝对的意思就是这样,在哲学家而言在本体界还有现象界,佛教不讲本体界,什么现象界,绝待圆融,共为一宗,合而为一,绝待便圆融,就是因为它是绝对的,所以就很圆融,正是圆融,所以它是绝对。天台宗所讲的“随举一法,体即法界”,随便举一个法,它就包括一切的法界,一切法界就都包括在每一个法里面,简单讲就是说这个手表,这生灭法,当体就是空,所有法界就是都一样,举一个例,我们人,色身包括我们的心刹那间在生灭,随举一法,色身就是四大的法,这色身,四大皆空,因缘,缘起法假的东西,当下就是空性,遍法界都是一样,全都是一样,所以随举一法,体即法界,本体就是法界。“举心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心”:举心为法界,我们的心放大当作是一个法界,一切诸法就是都在心内,皆趣此心就是包括在心。“举佛为法界,一切诸法,皆趣此佛”:将这个佛当作是一个法界,一切诸法就是趋向这个佛,同时绝对圆融,不前不后。就举一个例子来讲:“一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个珠,珠珠皆能互”相摄受。举一个例子来说,这一个圆圈,一个圆圈放这个把它串起来,看起来是一粒,里面是有一千粒造成,我就这一粒来看,这粒来看所有的九百九十九粒影像都会跑到里面来,这样知道吧!我若从这边看九百九十九粒又跑到这边,到底哪一粒跑到哪一粒,都有,都有,简单讲就是说我们的心也是一样,我们的心你有你的本性,我也是一个本性,你的本性,千百万人总共有几个本性,是不是千百万个?不是,共同一个,共同一个,本性都一样嘛!共同一个,你尽虚空遍法界是你的本性,我也是尽虚空遍法界全都我的本性,本性是没有这个点线面的东西,它不能重叠,所以它并不是一种物质上现象的一种观念,重叠性的东西,它是一种无形象的东西,而且具足妙用,要拿,拿不到,要用,随时都有,所以它不是一种物质的现象,因此本性无量的重叠性,本性有无量的重叠性,就像电灯的光射过来,射红光来也没关系,射白光来也没关系,你射这个青色的光也没关系,虚空里面你射什么都没有关系,它也不会重叠,红光也不会说:青色的光你几点的时候不能放射,我现在可以,不排斥,白色的光,什么光混在一起都没关系,也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桌上,你今天多点一盏灯放在这里,也是这样,电灯再照下去,不会说红的光在下面,我放得比较高就叠在上面,这有一个界限在,有一个界限,红的在下面,白灯在上面,这意思观念就是说,我们众生的本性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它有无量的重叠性,无量的重叠性,所以说我们用数学怎么能够推出我们的本性,我们这个零点,这个zero它是重复的作用,它是重复的作用你怎么能够去衡量这种本性的东西,我们一般而言,对这数学的观念就是说我拿一枝笔点一点,画X、Y跟Z,这样朝着三度空间的观念,对不对?它那种是实质性的东西,是不可改变的东西,所以它是零点嘛!所以有三度空间的观念,对不对?我们人不同,我们思想可以连续的重叠作用,它是很强烈的作用,不是拿一枝笔去点一点,把它叫做零点,这种意思就是说,用数学的观念要来推论我们的本性,是绝对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那么基督教里面它就讲五度空间就是什么?就是GOD,神,神,长、宽、高,然后加上时间,这叫四度空间,长、宽、高造成三度空间,加上这时间就四度空间,超越四度空间,在基督教不能解释,他就是讲GOD,神,大写的GOD就是耶和华,小写的god后面加s,那个是众神的意思,小神,小神,耶稣基督,《圣经》里面都写大写GOD,若其他的杂神,四不像的,g小写,差别很大,看那经典差别很大,《圣经》看都大写:GOD,God,表示很伟大,很伟大,这是他们的看法,所以他们对上帝是永远不能认识,永远不能了解,永远没有办法接近,在基督教他的观念,神是一个绝对超越世俗凡情所能预测的一种东西,你永远无法了解上帝是什么东西,你只要崇拜他,祈祷他,你只要好好求忏悔这样就对,无论他对不对都没你的事,你只要承认你的无知这样就能显示上帝的光荣,所以这变成信仰不是建立在理性上的沟通,他是直接跳跃理性,用感性去信仰的东西。我是上帝,上帝最伟大,其余都是魔。你说:我要来听佛经,他绝对不来,基督教的耻笑拜佛的人,耻笑不已,不究竟,你那个不究竟的东西,对不对?念阿弥陀佛谁看到,又没有人看到,他耻笑拜佛的人:佛是一位凡夫,在《原罪》里面,那一本书是《原罪》包括佛他都是有罪,他不像神那么清净,所以基督教很强烈的宗教意识,认为只有神是绝对的清净,你要再叫他讲,讲不出来,他只能说神是第五度空间,乃到第六空间,非凡情所能臆测,永远不知道神是什么东西,永远不知道,今天是这样子,过去是这样子,未来也是这样子。所以说刚才举这个例子,举这个例子,都会互相包容,意思是说佛有佛性,我们众生也是有佛性,乃至蚂蚁、猪、狗也是有佛性,这样讲就绝对慈悲,平等,有一天我们也是会成为圣人。所以如千珠宝网,珠含九百九十九珠,九百九十九珠入一珠,珠珠皆能互含互遍,不相妨碍。

【超情离见为宗者。超凡情。离圣见也。】就是说要超越这个凡夫心的这个分别,不是凡情,凡夫的情所能计度的,离圣见就是连圣人的见都要除掉,我们本性是无一法可立,若是圣见那就是邪见,圣人无见,是名圣见,见见非见,是名正见,若有所见即是非见,无所见即是正见,所以见见非见见无所见是名正见,就是说连这个圣人的知见都要离开,因为我们的本性无有一法可得,这才是真正的佛法,【但约绝待。已超凡情。】超越这个凡夫所能了解,臆测,凡情就是凡夫所能臆测的。【已离圣见。若约心佛圆融。尤非凡情圣见之所能及。】我们若有圣见也是病,凡情是病,圣见也是病。

○【问。凡情当超。圣见如何亦离?】他是问:若离开这个凡夫感情的束缚,计度分别,这是应该的,怎么连圣人的知见,圣见何以也要离呢?

【答。但有一法当情。都是法执之病。】只要你有一法,全都是法执。【都为清净心中之障碍。不得不离。】《金刚经》也说证到初果阿罗汉,他可以说他自己是初果吗?不也,世尊,他证到初果,不可以,不可以说他是初果,包括他四果阿罗汉,可不可以说自己得到四果阿罗汉?不也,世尊,不可以说自己得到四果阿罗汉,是名四果阿罗汉,意思就是说证到那个果位的人,没有那种果位的念头他才有那种真正的功夫,那么佛也是一样,佛就是因为他离开一切法,离一切见,无所见,他就无所不见,你若还有一法,这个见存在,清净绝对的本性就显示不出来。底下说【喻如好眼。】像一只好的眼睛。【不容沙着其中。】不能容许一粒沙在里面,本性就是这样,扫得干干净净,本性就是无一法可入。【以沙是不好之物。能坏于眼。急当去之。】沙不好,不然我们拿金子,拿金子放在眼睛里面,在座诸位!你是不是很喜欢金子,对啊!很爱钻石,现在就将金子磨成粉吹进眼睛里面。噗!你不是很爱金子,眼睛若粘金粉,连夜都要清除出来,连夜都要清除出来。意思就是说无论多好的法对佛而言都要清除,意思就是这样,清除才能显示清净绝对的正知正见出来,喻如好眼都不能着沙,也不能着金,【若以金屑着眼。虽是贵重之物。亦能妨碍于眼。亦当去之。是为超情离见之宗。一句弥陀名号。具此四句宗旨。非语言分别之所能及。故曰不可思议。

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圆收圆超一切法门者,【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说出一切法门。不出戒定慧三学。】戒定慧,有的人说持戒修定才会开智慧,错误,这是不懂本性的人才会讲这种话,持戒能够让我们产生定,定会产生智慧,这是就凡夫在研究佛法这样方便讲,事实上,你若用你的本性去修行,什么叫做戒?清净心是戒,什么是戒呢?慈悲心就是戒,什么是戒?三业清净就是戒,什么是定呢?慈悲心就是定,无所著,事事都宽恕众生,他怎么会乱?定就是戒,定就是有智慧,慈悲心就是有戒,有智慧,忍辱心就是定,忍辱心也是戒,忍辱心也是智慧,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这戒、定、慧实在说是不能分开的东西,若一直标榜他是持戒,诽谤别人,第一个他就没有定,因为他的心就会落入对立法,他就没有这个智慧能够包容众生,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整天说这个是破戒,这个是犯戒,释迦牟尼佛也没有整天说别人不对,他也说:比丘好好检讨自己,我们有办法要感化他,有因缘就度化他人,没有因缘就摄受六根,修行自己就好,这才是真正的高僧大德,不出戒定慧,所以我们若是顿悟本性的人,自性就是戒,自性就是定,自性就是慧,我们若开悟,证悟到本性,什么是戒呢?身口意清净,内心充满了智慧当然他就是戒,他为什么是定呢?因为他不著一切法,没有一切法能够影响他的内心,怎么会没有定呢?开悟的人一下子戒定慧就具足了,你只持戒的人不能入定,不一定能入慧,持戒的人除非修到无相戒,持到连这个戒都不觉得自己在持戒,入这个绝对的情形,这样与定、慧才会相应,若只有初一、十五诵戒,执著我就是一个持戒的人,是生死法,是生死法。所以十方三世一切佛,为什么六度万行里面,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最后一个般若,你看看!般若,十方诸佛以般若智慧为母,般若思想产生十方诸佛菩萨,他就没有说十方诸佛只以戒为师,就是以戒为师,但是没有说以戒为佛,十方诸佛除了持戒有定以外,最重要就是有般若智慧,禅宗所讲的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净土宗所讲的理一心不乱,《法华经》所讲的证到实相,证到实相,《华严经》讲的一真法界,唯识学讲的圆成实性,圆成实性,《楞严经》讲的首楞严,首楞严,首楞严的意思是说大定,没有散乱,首楞严。【今此净土法门。可以三学全该。】全该就是包括三学。【正念佛时。都摄六根。】全都要摄受这个六根。【身口意三业清净。不犯众戒。念到一心不乱。而得正定。了知能念之心。自体本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又了知能念之心。念念相续。所念之佛。历历分明。又了知佛即是心。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见泯。】泯就是灭掉,空跟有这个见统统要除叫做空有见泯。这种情形,初学的人很难了解这种东西,初学的人他就是说我用一个虚空的心去包容,所念的佛也是他在包容,能念的心也是他在包容,但是他用这种观照就不对,用一个虚空去包容一个念佛的,一个所念,一个能念,都不对,要说我们所念的佛当下就是空性,能念的我们当下也是空,所以能念、所念都没有,剩下的即心就是佛,即心就是佛,所以这难讲的地方就是说你若对本性的东西你不了解,再绕一百圈你就是听不懂,不晓得在讲什么,不晓得在讲什么,悟到本性实在是很困难的东西,若悟到是很简单的东西,就在我们的眼前,说在我们眼前是不隔,连隔一个沙都没有,当体就是妙用,当体就是妙用,所以曾在体育馆有讲一个譬喻,在这里还要再讲一下:开悟跟没开悟实在差别很大,比如说,来问这个禅师:本性是什么?没办法,不能体会,就是像一个盲人来问:喂!白色是什么东西?现在告诉他:这白色就像香蕉剥开那种颜色。香蕉剥开的颜色是什么?像椰子仁那种颜色。椰子仁是什么颜色?椰子仁就像鹅毛,鹅毛是什么颜色?鹅毛,手摸摸看。嘎!嘎!噢!这魄原来就是嘎,嘎。盲人你要如何跟他讲白色是什么东西。没开悟就是这样,这样搞了老半天就是不晓得什么叫做本性,什么叫做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我告诉你一句话,凡夫念跟无念都是执著,若是圣人念跟无念都无执著,凡夫用意识的观念要来猜测佛的本性,你再怎么猜都不对,怎么猜都不对,他现在说自心是空,我还在念佛,还是有,这要如何空?他就用想的,空是否意指空无一物?空无一物里面又会念,就叫做本性。这又是意识的产物,所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若就凡夫来讲你怎么猜都不对,念也是在念,无念也是念,无念还有一个无念的观念,无念就是念,无念也是念,念还是念,所以凡夫他在计度,会计的计,度数的度,他所计度的本性是永远错误,就像坐着云霄飞车的人,要使他停止看一件静态的东西,永远看不清楚,知道吗?意思是说我们这个心就像旋火轮一样,一直在旋转猜测计度,用这种心要来计度一个开悟的圣者那种平等心,永远没有办法,若开悟的人就不同,念而无念,无念就是念,他念,他每一念,念念都是他的本性,因为本性自有念,他不念,他就没有凡夫的念头,但是自性有清净的妙用,随时都在念,意思是说随时念就等于本性不念,本性虽然不念,但是他有妙用的念,很简单,开悟就是这样,很简单,明心见性就是这样。如果你若要问:师父!可以用比较简单的名词来解释明心见性的东西,让我们比较好修行,很简单,不要念凡夫俗情之物,单单提起一个佛号,每一个念头若有偏邪,妄想又起来,那就是不是本性,只以这样形容而已,不要念世间的凡夫,金钱、财物、女色、名利、诽谤、伤害,全都放下,谁对不起我们,那个都不重要,那不会成佛,谁对我们有恩,知道就好,感情束缚全都要放下,叫做无念,无念,无凡夫的念,有念,念念就是佛,即心就是佛,这样就是接近本性,要再讲简单的就是说无所著而生其心,这就是本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就是本性,应无所住,无所住,众生五欲六尘的念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自然无所著的当下他就有清净的念跑出来,拨云当下就是见日。所以说在座诸位!要了解,有人在问禅师:何谓见?何谓是性?这句话不是这个……,见就是性,性本身有见,知道吗?见当下就有自性,性当下就有见,就是一体的东西,性是我们的体,见就更我们的妙用,你眼睛看是意识,不是,我们一切法无所著,眼睛也看得清清楚楚,他是用自性在见,本性在看,他妙用就产生,本性在看,他就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不会想起外境的东西,难道不是这样,不会影响内在,内存的肮脏除得一无所有,所放射出来的就是慈悲、智慧。慢慢、慢慢……,所以修天台宗的比较困难就是这样,对本性的东西比较困难,所以说心即是佛,能所情亡。空有见泯,【而得三观妙慧。是则一句阿弥陀佛。具足戒定慧三学。即圆收一切法门也。

古德云:八万门中。念佛第一。又云:净土法门。为径中捷径。即圆超一切法门。

旁注云】就是写在旁边的小字,前面的小字【:从未道彻者。即此净土法门。圆收圆超一切法门。从来未经何人道彻也。】彻底。

【甚深难信者。即此念佛一法。若理若事。悉皆难信。】就理是无生法忍,就事相是一心不乱,所以非常地不容易相信。【莲池大师云:兼众德而俱备。】兼这个众德而俱备,这德行,人家说三德密藏,一切就俱备。【统百行以无遗。】一切修行就是念佛一切就包括一切,你若一直念、一直念,你就是施舍,布施,你就是施舍,心无所著就是施舍,你若一直念,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持戒清净,你若一直念佛,不著一切世间你就有忍辱,你若一天到晚一直念这就是精进,一天到晚一下念,念佛,心不离佛就是禅定,一天到晚一直念,念一念,到后来妄想打得一无所有,般若智慧自然就产生,所以百行就是六度,六度就是百行,所以一念阿弥陀佛就包括六度万行。【其理甚深。若人执持名号。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其事亦复难信。】这种事情很难相信。【故经云: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所以我们就相信佛的话就对了。

【故特告大智慧者。】文殊师利菩萨这样告诉他,【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此念佛法门。事是无上大因缘。理是三德秘密藏。】秘密藏,这我们前面讲过。【是为难信之法。故特告大智慧之者。非第一大智慧人。不能直下承当。】所以这本《弥陀经》都一直叫舍利弗,舍利弗又舍利弗,又舍利弗还是又舍利佛(弗),就是大智慧都排在前面,表示说这本《弥陀经》是对大智慧的人讲的,若不是大智慧的人不能直下承担。【无所疑惑也。旁注:“可见正智庸愚。两不思议”者。正智之人。依智不依识。远离分别。故不思议。庸愚之辈。昏昏度日。不知分别。亦不思议。】所以世间两种人才会往生:第一就是大智慧,绝对相信;第二就是那傻子,一无所长,什么都不懂的,你叫他念佛就是念佛,没有分别,修行就是最怕半桶的,要说他懂,又懂一半,说他不懂,又懂一些,说他全都懂,又都不懂,很会发问,很会辩论,很会辩论,最怕这种事情,所以在座诸位!要学阿婆没那么简单,所以我们打八关斋反而阿婆比较勇猛,你知道吗?我看年轻的都靠在大殿旁边睡觉,反而老的在精进,老的习惯了没差别,老的经典听不懂,一天到晚拜佛,人家拜习惯了,年轻的爬个楼梯两脚发抖,还得扶栏杆慢慢爬下来,可怜。人家老菩萨一天到晚都在拜佛修行,结果比较勇猛,所以说不要瞧不起阿婆,真的,不要瞧不起阿婆,所以我很尊重老菩萨,你没看到,阿婆说:师父!我要回去林边。你可以回去。老菩萨回去也不会造业,七、八十了他要做什么事情,又不是年轻的怕犯戒,七、八十了,哪有可能犯到什么戒律,年轻的倒是真的比较怕,老的绝对不会,绝对不会,所以我对老菩萨很尊重,对年轻的很严格,对年轻的很严格,所以老人是不知分别,亦是不可思议,【故云两不思议也。特告大智慧者。正以不思议法。向不思议人说也。

【解】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十万亿者。十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所绕。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这句写这样就有问题了,就有错误。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写的这句话就错了。西方者,横亘直西,亘就是……,我们若元旦那个旦,太阳,对不对?底下那个字,把它拿到下面,什么意思你知道吗?太阳升起来,知道吗?太阳升起来就是旦,知道吧!若那一横盖在上面,太阳写在下面,太阳落什么?西下,我们说黄什么?黄昏,那个字就读作昏,知道吧!那个字读作昏,中国字很奇怪,一画之差而已,太阳不见了,放在下面太阳升起,所以这句话是不对,横亘直西就是说太阳西下的时候向西方一直过去。错,绝对不对,所以蕅益大师是明朝,所以那时候科学不了解,意思是说太阳西下的西边当然就不对,是整个娑婆世界来看西边才对,知道吗?西边才对,所以地球绕这个太阳,以前的人都认为太阳绕这个地球,哥白尼发表一个地球绕太阳才对,教庭就要剁他的头,教庭就要剁他的头,要让他死。哥白尼,后来就交代他,我若百年之后你再将我这篇论文发表出来,到他死后发表出来,死了,你砍头也砍不到了,以前是以《圣经》的教理为主,违背《圣经》的教理就砍头,所以《圣经》常常在改就是这样,佛经不能让你改,所以这个是注解,不是经典,经典是写西方,没错,人家是指娑婆世界,所以这横亘直西,这就不对,这一句话大有问题,他若说横娑婆直西,这样就对,他这句亘,亘若改作横娑婆而直西,这样就对。标示现处,标示这个现处。

十万亿者,十万曰亿,十万亿就是十万后面再八个零叫做亿,现在累积这个亿,一亿、二亿、三亿、四亿、五亿一直到十万亿,十万,十万乘以一亿,十万亿。

佛土者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而且以此土而言,此土就是娑婆世界,现在用这个娑婆世界,娑婆世界。且以此土而言,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须弥山,我们上次讲过,木瓜拿反,上面比较胖,下面腰部比较细,这就是须弥山的形状,须弥山的形状,在《十四讲表》我们里面有图,下次会谈到。东西南北各一洲,须弥山下面这里,同一个日月所照,一铁围所绕,外面是铁围山所围绕,名为四天下,四天下。一千个四天下,叫做小千世界。由这一点就可以证明有他方的众生,因为我们这个地球有这个众生,所以叫做南赡部洲,简单讲有一千个,像东西南北四大洲,其中也像南赡部洲一千个,名小千世界,名叫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一千们的中千世界,叫做千中千,就是一千个,第一个千就是一千倍,一千倍的中千世界,名叫做大千世界。

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

【讲】讲,这里就讲对了,【此正释西方。】这就是正解释西方,【从是娑婆世界。向西方横亘】读作【(通也)】横通,【直过。】横通直过。我们查这个字典,我们查不出?这个上下二横的,只有二划的,二划排在一起,那就昏,昏,昏,如果你解释作横通娑婆世界,这样解释对,如果你说向西方,夕阳西下,向西方一直去,这样解释就不对,所以蕅益大师横亘之西,那就不知道他是指什么,如果是指娑婆世界就正确,如果指太阳西下就不对。我去查《康熙字典》,没有这个一横在上面,一横在下面的,有一个字两横都在上面的,太阳在下面的,读作ㄏㄨㄣ,一横,太阳在下面的读作ㄏㄨㄣ,若一横放在下面,太阳浮在上面的是日出,若一横日光放在下面的叫做日没,这我有查过,只是查不到这个字,查不到,你若有查到再告诉我,我再纠正一下。当法师一定多少一、两句会讲错,不可能每个字都对,我们不是读中文系的。那么根据辞汇,我们刚刚那个旦上面一横是念作xuan,亘,xuan,那么根据《康熙字典》是念ㄏㄨㄣ,念ㄏㄨㄣ,ㄏㄨㄣ,所以这有一点差别,有差别,那么辞汇里面没有解释什么,直通的意思,通的意思,所以说解释作太阳西下,那是不对,解释作娑婆世界就对了,就对了。(亘gèn:空间和时间上延续不断)【十万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极乐。乃标彼佛。示现同居土成佛之处也。按世界刹种。】世界的刹种。【高二十层。】高二十层,【每层有无量诸佛国土。娑婆与极乐。同在刹种第十三层。】这一定听不懂,保证看不懂,包括出家也听不懂,我在讲你可要注意听,我在解释,你要注意听,这意思叫做世界种,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就是说,单位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华严经》是世界种跟世界海,世界种跟世界海更不得了,更不得了,最底下是一个世界种,往上是三角形的,一个、两个圆圈圈,三个圆圈圈,这一个圆圈圈代表多少个三千大千世界,把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物质现象磨成粉末状,每一个粉末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如果等三千大千世界构成一个圆圈圈,一个世界种有二十层,一粒再来就两粒,再来就排三粒,上面排四粒,再来排五粒,这样尖的一直一去,三角形的,这样下来,从上面就二十,下面一粒,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一加二十就是二十一,乘以高就是二十除以二,就是二百一十,知道吗?,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二,上面是二十,底下是一,就是说二百一十个三千大千世界,二百一十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物质的现象星球全都磨成粉末,每一粒的粉末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这样叫做一个世界种,我们每一粒就要排在第十三粒,第十三层,就是说第十三层,就是说十三个三千大千世界所有的星球,全都化作物质的现象磨成粉末,像我们拿一粒粉末,挖一个鼻屎出来,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到海边抓一把沙,每一粒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排在第十三层,排在第十三层,娑婆世界是在这边,向西方一直去,娑婆世界在这里,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极乐世界刚好在《华严经》里面讲的,世界种刚好第十三层,第十三层,知道意思吗?听不懂的举手,很好,大家都听得懂,这样很好,这样不必再解释了,不晓得我们这里的程度这么高,讲一遍,大家都没举手就是听得懂了,所以很不简单,我们就不用解释。下次我都用这种方法问就好。所以现在再看,十万亿诸佛国土,彼有世界,名曰极乐,乃标彼佛,示现同居土成佛之处,按世界刹种,世界刹种,所以我鼓励你一定要来听《十四讲表》就是这样,知识分子一定要听十四讲表,这《弥陀经》《十四讲表》都有贯通,不然会搞不清楚。高二十层,每一层有无量诸佛国土,愈上面就愈多三千大千世界,数目就愈多,娑婆与极乐世界,同在刹种第十三层,第一层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粉末状,每一个粉末当作一个三千大千世界的数目,二层就是两粒三千,所以你若看圆圈画两个就是两个三千大千世界所磨成的,看有多少,不要说两个三千大千世界,说我们打下来的一根粒子就好,一根柱子磨成粉就不计其数了,所以同样在刹种第十三层。【故得平横通达。】向西方一直去。【直至极乐。十万亿。积亿至十万也。】这简单。【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之土。

且以此娑婆世界。三千大千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有一洲。梵语须弥。此云妙高。以四宝所成曰妙。上至忉利】天宫。忉利就是三十三天,【曰高。在一个小世界大海中心。出水八万四千由旬。】一由旬是我们所讲的四十里,也有人说六十里,也有说八十里。印度对尺寸随意界定,所以平均是说用六十里来形容,就是说这个须弥山最高是高到忉利天宫,就是我们所说的玉皇大帝就是住在须弥山的顶部,在一个小世界大海的中心,须弥山作中心,出水八万四千由旬。【此山东面有洲。名弗婆提。此云胜身。】殊胜的胜,色身的身,殊胜的身体,简单讲就是这样,胜身,【身形殊胜。从人立名。人高八肘。】八肘就是我们这手的指头到这个弯曲的地方,这叫做一个肘,一个肘,八肘就是我们这个肘部的八倍。【寿命二百五十岁。】这是东边的,须弥山的东边,算是底部,水面,须弥山的腰是四天王天,须弥山的底部是东胜神洲,须弥山【西面有洲。名瞿耶毘。此云牛货。】所以叫做西牛货洲,【以牛为货。】用牛在交换,以牛作交换,【从物立名。】以牛为货,当作货物。【人高十六肘。】十六,比东胜神洲还高,【寿命五百岁。南面有洲。】就是我们所讲的娑婆世界,我们这个地球,地球,南阎浮提,南面有洲【名阎浮提。】这就是《地藏经》讲的,南阎浮提众生,刚强难化,难调难伏,一些大菩萨都不敢来,众生太难度化,那是我们不懂才跑到这里来,下辈子我绝对不要,要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慧律法师!你再去度娑婆世界。不要,打死我,我都不要去这个地方,不来了。这样不慈悲?我要度比较好度化的,度化这些令人很生气。南边有洲,名叫做阎浮提。【此云胜金。从树立名。洲有此树。树汁入水。沙石成金。】所以我们常常讲淘金、淘金,淘金,溪里就有金子。【超胜余金。】我们这里的金子最好。【人高三肘半。寿命百岁以下。】三肘半就是说我们这手臂,佛的手臂这样,大只,手臂大只,不是像我这么瘦小,佛的一根指头,二寸,宽二寸,四只八寸,八寸那么大,若被佛打到,会晕过去,会晕过去,真的,他的手那么大,被打到,头马上破掉,不修行,佛不用拿香板,用那只手来揍,你就晕了。所以我们寿命是一百岁以下,一百岁。【北面有洲。名郁单越。】不是玛丹娜,是郁单越。【此云胜处。胜三洲故。人高三十二肘。】三十二肘,【寿命一千岁。无中夭者。】就是中间没有夭折的,你若在那个地方夭折,人也不会死,寿命一千岁。

东、南、西、北四大部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山所绕者。】外面都铁围山。【日月在须弥山半。四万二千由旬之高。与四天王天齐。旋转须弥。光照四大部洲。四洲之外。全是海水。海外有一小铁围山。其山纯铁。围此四洲。是一小世界。】我们在《地藏经》有读到这个没有,铁围山有没有,初死之人到铁围山,是一个小世界,【名一四天下。上有六欲天。初禅天。】上至六欲天,初禅天,【一千个四天下。六欲初禅。上有二禅天。名小千世界。】这意思就是说四天下,四大部洲为海水所包,海水的外围又一个铁围山包着,简单讲就是说你拿一个脸盆水作比喻,脸盆水,我们这个杯子放在中间,那就是须弥山,这个脸盆水的四周围,这叫做大海,脸盆就表示什么?铁围山,这样形容就比较听得清楚,所以这叫做小世界,名叫做四天下。底下,什么叫做小千世界呢?从上面去是到六欲天,到初禅还是一千个四天下,一千个四天下,是一千个南赡部洲,一千个东胜神洲,一千个西牛货洲,一千个北俱卢洲,这样知道吧!一千个须弥山,一千个须弥山,六欲,初禅,上有二天名叫做小千世界,那么简单讲就是说一千个四天下,那么六欲初禅,再上面有二禅,那叫做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二禅。上有三禅天。】最上面是三禅天,【名中千世界。】在座诸位!这个观念一定要对,小千世界就一个group,一千粒group,一千粒的group,简单讲就一千粒的须弥山再乘以一千,再乘以一千,这样叫做中千世界,就是一后面六个零的须弥山,一后面六个零,四大部洲。再来,【一千个中千世界三禅。上有四禅天。名大千世界。三次言千。是为三千大千世界。】这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三个大千世界,不是这意思,意思是说一千个四天下叫做小千,出现一个千,一千倍的意思,一千个小千,中千,一千个中千,名叫做大千,若按照这样讲就是一后面九个零的四天下,四天下,所以三千大千世界简单讲就是一千倍,乘以一千倍,乘以一千倍,这样就对了,而不是三个大千世界,不是这个意思,【为一佛所化之土。】一尊佛所教化的范围,【过如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有极乐世界也。

【解】问:何故极乐在西方?】为什么极乐世界在西方呢?

【答:此非善问。(妙答从来答者反添戏论。)】就是说你这样问就不对了,【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意思是说这无聊。【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西方极乐世界【又在东矣。】这意思,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比如说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比如说在这里,娑婆世界在那里?娑婆世界在东方,在娑婆世界看起来变成西,这十万亿,比如说十一万跑来这里,极乐世界变成这样,变成在东边,十万亿变成东边,意思就是这样,何况自十万亿佛土看起来,又在东矣,又在东边。【何足致疑。】有什么好怀疑的。

【讲】此假立问答。所以破疑也。此非善问句。所答最妙。离诸戏论。下出戏论所以。即可断疑。】这没什么好怀疑的。

【解】有世界名曰极乐。序依报国土之名也。】序是依报国土之名。【竖约三际。以辨时劫。横约十方。以定疆隅。故称世界。极乐(国)[者]。梵语须摩提。亦云安养。】安养,【安乐。清泰等。乃永离众苦。第一安稳之谓。如下广释。

【讲】此正释依报世界。有世界名曰极乐。乃释迦自倡】自己说出来,【依报国土之名。以为发起之序。】发起序,发起这本《弥陀经》的因缘,【依报者。众生所依止之果报土也。世是迁流之义。】世就是过去、现在、未来。【约竖论。过去现在未来三际。以辨时劫。】劫时间很长。【界是方位之义。约横说。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十方。以定疆隅】疆隅就是疆界方隅,方向,【(疆界方隅)。故称世界。极乐三种翻译可知。永离众苦者。】梵语叫须摩提,安养就是很安稳过日子,安乐,很平安又快乐,清泰,很清净又康泰,就是身体健康,吃穿不用愁,很快乐,简单讲就是这样。

【佛于经中自释云。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曰永离。是为第一安隐也。

【解】然佛土有四(伪谬、正)。各分净秽。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意思就是说在佛土有分作四个土,四个土都有净跟污秽的分别,凡圣同居土,西方是同居净土,就凡夫来比喻,所以,以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就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像我们,我们现在就是五浊很重,五浊恶世,一些诸佛菩萨都不敢来,只有释迦佛祖大慈悲心才敢来。

【讲】此别明净秽。然佛土有四。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净土。若据此土。】如果根据这些土,【则各分】作清【净】和污【秽。所有伪谬。悉皆得正。】虚伪的或是错误的都可以变成正的。【此段辨凡圣同居土净秽之相。凡是凡夫。圣是圣人。圣人应迹世间。】示现。【与凡夫共同居处故。名凡圣同居土。五浊者。《楞严经》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投以尘土灰沙之伦。土失留碍。水亡清洁。容貌汩然。名之为浊。喻心水本净。因尘劳而成浊也。】《楞严经》在说,比如说清水,举一个例子,清净的水,清净的水本然,本来就是这样,你撒一些尘土,灰沙,肮脏之物撒下去,土失留碍,土不见了,但是有障碍,水亡清洁,水就不干净了,不干净了,容貌汨然,把笔拿起来,浮尘之相名之为汨,沉浮不定,浮沉之相,水中若洒肮脏的东西的下去,水会浮起来,浮上来,沉下去,浮上来,沉下去,肮脏的意思,因为里面土,名之为浊,浊。比如说我们的心水本来是清净,因为尘劳烦恼很多,我们只要起心动念就搅下去,就分别,束缚。底下:

○【一劫浊。梵语劫波。此云时分。】时分,【劫浊无别体。四浊交凑为体。】意思是说这个劫浊是时间性,时间性里面就包括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意思是说这个劫浊是时间的长,表示在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交织成劫浊,意思就是这样,所以劫浊,劫浊无别体,它没有什么体,只是从下面那四个浊交换,交湊为体,【迁流不息为相。】劫就是时间的意思。【二见浊。】意思就是说众生的我见都很重。【五利使(身、边、邪、见、戒)为体。】什么叫五利使?速度最快的,缠绕我们的身体的痛苦的烦恼就是这个使,这个是五种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名叫做见浊,就是说这娑婆世界的众生每个都有他的看法,每个都有他的看法,虽然父子,父子吵架,虽然母子,母子吵架,姊妹,姊妹吵架,夫妻,夫妻吵架,见浊,见,我见太深,我见太深。每一个宗教都自称是最好,所以宗教与宗教战争,佛教里面派系关系就是我见重,我见重。我才有修,你都没有修,他有修,大家都没有修,见,见,太厉害,太厉害,简单讲,见就是没有包容性,他看到就一定对,简单讲就是这样,见浊就是没有包容性,你身见就是你包容不下别人,执著你这色身,你会害别人,遇到厉害关系的时候,冲突,大家都要保护自己,日正当中,各顾各的,就是这样,身见嘛!哪有说我很慈悲,我很慈悲,我常常这样讲,有一天,有一天,我们大家去爬山,半途迷路,剩最后一块面包,你也很饿,我也很饿,我现在对你们考试,若你的作风是那块面包会留给师父吃,延续师父的生命,救得了救不得了还不晓得,就是那个时候,还是说师父我们一起吃,一人分一块,要活大家一起活,要死大家一起死,还是说藏起来别让师父看到,若让师父看到我不拿给他吃不恭敬,拿给他吃我现前要饿死,你看!世间有几种,一、二、三,你看你是哪一种人?肚子饱的时候就:我第一种的。我不相信这一套,没这种事情,至于我,我就不会这样,我一定是给你们吃,保证的,我给你们,你们你们一定不敢吃,我就会把那块面包分一分,那块面包分一分,剩下十几个,很快就完了,那也一定要死的,饿死。我常常有时候坐着妄想,这世间平时你看不出来,对师父的忠心耿耿你看不出来,要在什么时候你才看这个徒弟才看得出来,在师父最困难的时候,最困难就是说我生病病得很严重,他二十四小时都在师父身边照顾,打死不退却的那种,那种徒弟就是真的用生命在照顾,他甘愿牺牲自己,那就是真的,对不对?照顾一下子:唉!请特别护士,辛苦、辛苦。有钱能使鬼推磨,所以我们在没有利害关系冲突的时候,这个身见看不出来,对不对?在冲突利害关系的时候身见就产生了,丈夫就保护丈夫,妻子就保护妻子,你想想看,同一个枕头睡觉的,睡出四、五个孩子出来,这样上法庭互告,什么坏事都讲得出来,你看!没良心的话都讲得出来,对不对?难道不是这样,身见,你保护你自己,我也要保护我自己,娑婆世界身见最严重,我执,身见就是我执,我执,走到哪里这世间不可能会清净,每个地方都会,会分别,会斗争。再来,边见,边见分作两种:一种叫做断见,一种叫做常见。断见就是说人死后什么都没有,断灭的意思;常见就是说我这辈子当人,下辈子也当人,我这辈子当狗,下辈子也是狗,边见就是偏离两边。邪见就是拨无因果。世间人很多:什么因果,不曾见过,哪是真的,他家枪击要犯,杀人放火,你看看!现在儿子很风光,楼房买好几间,哪有因果。再来,见见,见见就是见取见,就是外道的持不清净的戒以为是修行的要……,非因计因,见见就是说一贯道的讲他最正确,一贯道的可怜其他的宗教,其他的宗教,婆罗门教的他也同情你们这些很可怜,回教就是对这阿拉,真神忠心耿耿,耶稣,基督教,天主教,就说上帝,圣母玛利亚才是真的,佛教就说这都是缘起法,不是真的,这都是见取见,就是说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以为是成佛解脱之因,叫做非因计因。【诸见纷起为相。三烦恼浊。】烦恼浊就是【五钝使】就是【(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疑心重,不正见【)为体。】诸位!你不要说这疑好断,这疑很难断,本来一个徒弟对这个法师很有信心,现在外面第一个告诉他,他第一次是不相信,第二次又告诉他,一半,第三次又告诉他,会这样吗?第四次又告诉他,就离开了,离开了,这很厉害,人这个疑,信心不足没办法,听了几句就离开,至于我,你动摇不了我,我若了解一个人,你怎么样都动摇不了我,我若要听是非,整天有时候听全台湾的消息也很多,我不曾相信这种事情,我们烦恼这个疑是不正见,所以佛为什么那么行,依法不依人,他知道末法的众生是非翻腾很多,你要依他讲的法为主,你不可以看他的人,因为他是凡夫,所以他讲的法是符合佛的正知正见,那么你要五体投地地去佩服他,对他私人的修行则是其次,等于说我们要去看一位医生,这个医生虽然有跛脚,但是这医生能够治你的病,对不对?他能够开药治好你,那么你就要去给医生看,这个医生虽然说身体很好,但是医术不高明,不很强,治不了你,你去给他看,病看不好,这意思就是说一个法师就像一位医生,这个法师,跛脚是代表这个法师持戒不是持得很好,但是他医术有一套,很厉害,去,他就有办法治你,所以我们就依照他的医术,若两种你要让哪一种看,我问你,当然你是要……,虽然这个法师很没有修行,戒律不是持得很好,但是他就是正知正见,佛说他依法,对不对?依法,那么我们今天就是要跟诸位讲,法若是正,我们就要死心塌地地去学,所以这个疑没那么简单除掉,修行十年的人也不堪一击,别说二十年,别说三、五年的,即使你是修学二十年的人,一击就倒,一击就倒了,所以说,诸位这个疑要去掉没那么简单,接着是家庭的关系,她先生,很早她就在怀疑她先生,她先生回来对她比较好,这个一定外面有偷腥,不然回来不可能买鸡腿回来,这一定有问题,他若早一点回来,嗯!这就是避开我的视线,故意早点回来让我产生错觉认为他很乖,其实不见得,要晚点回来,你看!果然被我猜中,女人多厉害,你都赢不了她,怀疑,随便她讲都是她对,难道不是这样,讲的全都对,她先生喝酒回来,醉了,假醉,我难道不知道,闻闻西装,又有粉味,回来,捡看看有没有毛发,女众,我上辈子也当过女众,也对我先生检查得很严格,所以我知道,知道。会烦恼,这种就是烦恼的事,很烦恼的事,说真的不得不盯着,确实是真的,这个世间男人很不像样,说真的,所以你若管你先生管得比较严格,师父也不怪你,说真的确实要盯,三、五年就稍微走样了,确实真的,疑。再来,不正见为体,不正见为体,是不是?【恼乱逼迫为相。】恼乱我们的身心,逼迫。【四众生浊。三缘和合(父缘、母缘、】父母的缘两样,再加上【自己业缘)为体。色心陋劣为相。】色身是四大造成的,心是常常烦烦恼恼,很痛苦。所以【五命浊。】命就是【寿】命,【暖】就是热气,热气,【识三】,寿、暖、识三【为体。】三种为体。【催年减寿为相。】所以我们出世的那一天就是走入死亡的界线,简单讲生就是死,一开始生就是一直走入死亡的界线,所以我们要讲:过年到了,又少一岁了,少一岁了,所以暖、寿、识,催年减寿为相。【此论娑婆世界五浊之体相也。】五浊恶世。

【轻重分净秽。如此土三途浊重。】像娑婆世界三途痛苦,【则土秽。】土地肮脏,【人道浊轻。则土净。人天比较。人道浊重亦秽。】也比较肮脏。【天道浊轻乃净。欲界与上二界比较。欲界浊重又秽。上二界乃净。娑婆极乐比较。娑婆有五浊皆秽。极乐是五清乃净。因同居土中凡夫。与圣人同一例故。】因为同居土里面有凡夫跟圣人同一个例子。

【解】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证入者秽。体空巧度证入者净。(西方是方便净,以小乘回心故。)

【讲】此段。辨方便有余土净秽之相。方便者。是佛权巧方便而设。是为化城。】化城的意思就是说【中途暂住之所。】你证到阿罗汉果,证到这个辟支佛果,偏空涅槃,或是说通教的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位,那都是方便有余,方便就是暂时让你住的,有余就是还有无明未破,有余,剩一些无明还未破掉,所以这中途暂住之所,【名有余涅槃。非究竟宝所。】究竟就是佛果,究竟就是【无余涅槃也。】无余涅槃。【藏教阿罗汉。辟支佛所证。通教三乘。别教三贤。圆教十信。已断见思烦恼。未破无明者。】暂时住在这个地方【亦寄居于此。】暂时住这个地方。

【析空拙度证入者秽。】这个拙度的意思是说根机比较利,用分析渐渐地进入这个空的思想,所以说析空拙度证入者秽,拙度就是他没什么方便的办法,必须要慢慢来观,遇到逆境慢慢来观照,一步又一步,一步又一步,不是像六祖惠能大师那种顿悟,所以说析空拙度证入者秽,污秽,比较差的意思。【此指藏教二乘。】声闻跟缘觉,【禀析空观智。析色入空。】禀就是依照。依照四大皆空,依照这个缘起法慢慢、慢慢来分析。噢!看到死人,唉!我们这究竟色身是假的,藉着这个无常观慢慢、慢慢……,所以这个禀就是所谓的承,仗着虚空观的智慧,析色入空,分析这个色法达到这个空,【将四大五蕴。分析此身。毕竟无我。】究竟无我,所以说这种情形若是在火葬场的人,来修这一观可能比较快进入,但是火葬场的人必须要学佛的人,若不是学佛的人没办法。一个东吴大学的教授他妈妈往生了,我人在台北,不晓得怎么探听、探听,他来找我,找我,两个人就赶快去荣民总医院停尸间,停尸间,这个停尸间一进去那个味道就是很不好,他妈妈放在几号,死后,我告诉他八个小时不要立刻冷冻,他有遵照我的意思,结果到那里已经推进去了,才刚推进去而已,在那里找,他正好在忙,停尸柜要拉出来,结果锁住,停尸柜锁住,我们到停尸间里面门刚好打开,刚好一个小姐,刚从加护病房推出来,死掉了,噢!那实在很美,非常之美,噢!这么美的女孩也是死,很美,那个女孩很美,她躺着你就知道,一看,五官很美,但是停尸间里面他不让你加持,不让我加持,光是叫他尸体再拉出来,用一台车在推,推到那里的时候叠起来,推进去,车子推走,现在再叠下去,抽出来放在车上,叫他做这种工作,不要就是不要,才刚放下去而已,我告诉他:过去我也曾到这种地方,塞给他,塞红包,我说:你到这种地方都要准备红包,塞给他,钱就塞给他,这个时候按照时间来是不可以的,我已经放进去了,好啦!好啦!钱塞给他,好啦!好啦!帮你拉出来就好嘛!就拉出来,出来之后,念没几分钟就赶人了,快点、快点,赶时间,后面死人还很多。唉!在那里一直赶,我告诉他:再一包。噢!念半小时,念半小时,我告诉他:唉!你妈妈脾气很坏。你妈妈脾气很坏,他吓一跳,师父怎么知道我妈妈脾气很坏!我说:是,你妈妈真的脾气很坏。加持那个光线有抗衡作用,很严重的抗衡作用,我说:你妈妈很顽固,脾气坏。很佩服,吓一跳,很佩服,说:出家人一念下去就马上知道他妈妈脾气很坏,眼睛没有合眼,都没有人有办法帮忙他,他当大学教授,所以说若火葬场工作的人或是说停尸间工作的人,除非他是真的佛教徒,要不然也只是要钱而已,他每天推,每天推,他没想到我有一天也会被人推,每天帮人推尸体,有一天我们倒下去也要换别人推我们,他怎么没有想到这点?你去停尸间看,要看老的,年轻的,看什么都有,慢慢看会不会觉悟,要不然我们人这个感情难断,感情难断还不要紧,还有欲望难断,贪心又难断,我们慢慢将四大五蕴来观,分析此身,毕竟无我。【但得我空。四大五蕴之法不空。此观智拙。】意思就是说……,四大五蕴之法不空的意思就是说他知道这无我,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还承认地水火风是真实性的东西,还承认色受想行识这个法还是有这个存在性,所以这个叫做观智拙,就是比较差,只能观察一切法无我,但是他还认为这四大地水火风是真的,色受想行识是真的,观智慧比较差劲。【以此观智断见思惑。度出生死海。证入方便有余土。为拙度证入者属秽。】比较差的人,在方便有余土的人,若是这种功夫的人叫做比较差,秽就是不清净,比较起来差。

【体空巧度证入者净。】体空就是当下证入,当下就证入这个我空,巧度证入者净,他有一种先天的根机,利根,巧度就是上根利智的人,【此指通教三乘。】声闻、缘觉跟菩萨法。【禀体空观智。】依照这个体空观这个智慧。【体色入空。】体悟到这个色法当下就是空,【观四大五蕴色法。现前此身。当体本空】当体本空【(如】是做梦,【梦中境)。非但我空。法亦如幻。】法就是四大五蕴这叫做法,地水火风也空,色受想行识也是空,但是如幻,【本不可得。此观智巧。】观智,巧就是比较利根的。【以此观智断见思惑。度出生死海。证入方便有余土。】方便就是暂时的,有余就是不是究竟,还有剩一些无明未断。【为巧度证入者属净。

○又。通别比较。通教三乘。不达中道亦秽。别教三贤。以达中道故净。】所以这净跟秽变成在某一个角度在分别的。

○【又。别圆比较。别教三贤。不达即中亦秽。】不通达中道的人这也是秽。【圆教十信已伏无明。】伏不是断,要实地菩萨才开始断这个无明,一品的无明,【三谛圆融。】就是真、假、中,就是空、假、中,真就是空,空观,假就是有观,假有,中就是中道观,【所见乃净。极乐方便土皆净。以小乘回心故。】小乘回心就是趣向大乘。

【解】实报无障碍土。次第三观证入者秽。】这实报无障碍土,次第三观证入者秽,【一心三观证入者净。】次第三观就是渐修的人,渐渐攸这个由空,然后从空出假,远离空、假入于中道这叫做次第,有次第的。一心三观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即假、即空、即中,即中、即空、即假,一心三观同时,同时,速度比较快,若按照佛经讲利根的人是宿世有修,悟性比较高,也不是这辈子的事情,这个人听到这个禅宗的顿悟的法门,他一下子就开悟,一下子就证入,这个人不是这辈子,已经是修很久、很久再来的。看人家出家很简单,看人家讲经很简单,人家讲九十九句对,一句话稍微怪怪,老是讲提句话,翻来覆去地说,不原谅人家,那位法师怎么讲这样,又曲解人家的意思,曲解人家的意思,又不是人家真的讲错的,曲解人家的意思,讲了三年还在讲,根本就不晓得人家在讲什么,没没听录音带,听了:喂!慧律法师讲的金光明沙撒下去就往生,这样大家就不用修行了,那件往生被,盖下去就往生,我才不相信。第二个听到,去传,根本就没有,到底他有没有听录音带,没有,没听,慧律法师人家说他敛财果真如此。我几时跟你讲往生被盖下去就往生?我几时跟你说金光明沙撒下去就一定往生?有吗?要遇到这个金光明沙,又遇到这个往生被没那么简单,没信心的还没有用,又买不到,我不是这样讲,我说:这是一种助缘,这是帮助你,你若有那个因缘得到,这是一种助缘,人死后难看,盖个往生被比较亮,比较亮,比较好看,对不对?金光明沙撒下去,撒下去有益无害,哪有说撒下去得癌症又死另外一个,就算没有用也不致叫你下地狱,难道不是这样,你说金光明沙撒下去也是没有用,也不会下地狱,你何必讲经的时候互相诽谤做啥,还有一些大法师听起来才会难过,可怜,人家根本不是这样,道听途说,众生就是这样,所以他没有这个顿根,利根的悟性,没有这个利根的悟性,所以修行的慢,修行慢,因为他不能直心,不能舍开这个是非,道听途说,入于耳出乎口是肤浅之人,入于耳,一经过耳朵之后,根本没有分别他是正还是邪,入于耳出乎口是肤浅之人,听了之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不知道这句话可不可以讲,不晓得真的、假的,人云亦云,佛教会乱就是这里,就是这里在乱,台北发生事情而已高雄马上知道,为什么?一通电话马上到,别的佛法没讲,每次讲都是是非,真的。打电话说:啊!实报无障碍土就是修次第三观证入则慧,一心三观证入则净,就不可能用电话讲这种这么深奥的佛法,若有可能讲电话在讨论什么,在讨论慧律法师讲的录音带很好,两个信徒,一个瑞士,一个美国,打电话都没在讲什么,都在讲慧律法师的事而已,光是电话费一个月好几万,我说:你们讨论我的事做啥,你们应该要讨论你们的事情生死有把握吗?可是就是很有兴致。一个嫁美国,一个嫁瑞士,说我若到欧洲就到瑞士去找她,我也没去找她,瑞士那么大,到哪里找人,我住这间hotel,你家住那么远,车子一开,我们浏览车已经出发了,辛苦!辛苦!【(西方是实报净,以所证圆顿故)】底下:

【讲】此段。辨实报无障碍土净秽之相。】实报无障碍土净跟秽的这个相,【实报者。真实果报土。】这个实报就两个构成的,就是福跟慧,修无量的福,修无量的慧,所构成的实报庄严土,因为他生生世世一直施舍,身外之物一直施舍,楼房卖掉,包括一切就是一直护持佛法,护持这个正法就算牺牲生命再多的财产都拿出来,所以因为这个因种得太大,而且他又修行,真的修这个忍辱行,忍辱多福,又修这个般若智慧,般若智慧,他在早课,每天都念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人家说念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可以灭无量罪,早课念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就是大智慧到彼岸,这个经典讲只是早上光念那三句魔不可侵,大智慧到彼岸,只是念摩诃般若波罗蜜,临命终光是听到摩诃般若波罗蜜不堕三途,你看!这几个字多厉害,所以说我们在早课当中都会念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怕你堕入三途,临命终只有听到大乘经典一句就不堕三途,摩诃般若波罗蜜,所以我们这讲堂每天都要念三遍,所以这个实报庄严土就是他修行修无量的福,施舍心够,施舍心够,施舍心够,于内无所著,于外无所不布施,每样都施舍,包括他的生命,抽血,抽血,捐器官,所以每样都做,他就感应到实报,真实的果报土。【种种庄严。】种种的庄严,【无障无碍。】无障无碍,【又名实报庄严土。乃别教十地。】别教十地,【等觉。妙觉。圆教初住至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所居。次第三观证入者秽。此指别教所修三观。次第而入。】次第而入,【先空。次假。后中。谓十信修析空观。伏见思惑。】只是伏,还没断,十信位。【十住修体空观。断见思惑。十行修假观。破尘沙惑。十回向修中观。伏无明惑。初地修中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始入实报土。以智不圆融故。所见土相则秽。】但是这若对凡夫来讲已经是不得了了,这已经黄金铺地,琉璃地,七宝琉璃地了,虽然说他还没有到究竟的佛土,所以这样对凡夫来讲就很惊人了,不像我们今天看到坎坎坷坷,这是别教,不要弄错,现在讲的是别教。【一心三观者。乃圆教菩萨所修。观一念之心即空】一念之心,禅宗讲的【(内外追寻一总无)。】你再怎么追求,怎么追,怎么找都找不到,【即假(境上施为浑大有)。】在境界上面思惟就是发挥他的作用的时候,混大有就是全,全部都显现出来,简单讲就是妙有,所以一心三观,即空就是真空,即假就是妙有,即中就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所以内外传追寻一总无,本性的东西你怎么找都不到,即假,境上施为浑大有,你在境界上一切作用都显示出来,即假,【即中(正自体本空,】就是因为这体本空,在自体本空的旁边就是一法不立,连一个法都不可以存在,空无一切,【而应用无尽,虽大用现前,而性常自空)。】诸位!要是你见到本性,你二十四小时里面心就是很安祥,向内找这颗心找不到,向外找这个境界也找不到,你所遇到的就是真的很解脱,所以要用本性去修行,我参加过很多法师举办的这个佛七,平时都是跟我们讲一些信、愿、行三资粮,不曾讲本性的东西,只叫你不要执著。你问师父:师父!我对子孙放不下。不要执著,这句大家都会讲,你要教他如何才不会执著,对不对?不是只说不要执著,不要执著这句话是很简单的东西,你也会讲,下次人家问:某某法师我如何如何。不要执著。他就是要执著,你却叫他不要执著,你要教他怎样才不会执著,我教徒弟的办法就是告诉他:你执著金钱这种东西是不究竟的,你慢慢去观照生、老、病、死,生生世世不解脱就是一念的爱恨,钱,爱根,执著,爱根,这辈子听到佛法千万不要对这种东西执著,你慢慢观照,死后色身烂掉,再多的金子也带不走,慢慢、慢慢一直观照,若功夫比较好的人根本连动个念头,根本金钱是假的东西,我三餐够吃就好了,我拿那么多钱做什么,难道不是这样,功夫好,有的老菩萨来,差不多四、五十的,这是很麻烦,阿婆反而比较好教,阿婆饱食终日准备死的人,七、八十了,比较好教,念佛,你夕阳西下了,你已经不早了,佛珠拿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最麻烦就是四、五十的,快死又不死,年轻又不年轻,说他很懂又不懂,说他不懂又孩子生好几个,很麻烦,四、五十很麻烦,你知道吗?很麻烦,你叫他死心塌地地念佛,我才四、五十而已,教他精进念佛,教理还不通达念什么佛,很困难,现在就问师父,已经听过几百个了,师父!我都知道世间假的,我也知道不要执著,但是我的心控制不了,好像不是我在执著,好像自己一直发作,没办法。他若这样讲你要如何回答?去死好了。你全都知道了,我不用再开示了,对不对?你已经都知道了,放不下,你来找我做什么,这又不是一个瘤,我拖进去剖开心脏把那个瘤解决,割掉它,不会执著,难道不是这样,不可能的事情,对不对?这种没办法的事情,你放不下就自己痛苦而已,对不对?所以佛祖在《法句譬喻经》里面,我觉得那个人……,佛祖实在很厉害,讲执著的人……,他说过去有一个担摊子,担一个摊子的人,担这个金子,担金子,很有价值,因为土遮住,他不了解这很有价值,现在走、走……,人家跟他换,又说:你这没有价值,我跟你换。拿那个宝石,宝石,他又喜欢这种宝石,这种宝石你若到山上看就有,这个白痴的走、走……,噢!捡一整篮,担、担……,担到家里,这有智慧的人告诉他:石头根本没有用,放下。担到家里伤到中气,咳得气喘,喝茶,担那个回来又没有用,佛祖这种譬喻是什么,笑我们众生没智慧,本来佛性是清净很有价值的东西,我们把它放掉,到路边捡石头,石头就表示什么,石头就表示执著,斗争、嫉妒、痛苦,捡一整篮,菩萨不要生气。唉!你不知道,我偏偏要生气。你没办法,担这个摊子又得多捡一些石头压着,难道不是这样,我们每天都要捡什么,捡石头,整个口袋,整个心都在装什么,都在装这些,我甘愿痛苦,我偏偏要生气,我偏偏要贪,我偏偏要执著,你告诉他:放下!那石头没有用。跟他说:金银、财宝、女色没有用,这不能解决我们的生死,我偏偏要,你要如何,要,你就被压死,就这样,那个摊子实在是没什么好担的,你就捡一些来担,这样知道吗?我们就是整天捡这些来担,担得快压死,痛苦过日子,哭泣,没什么,对不对?行的人,大智慧的人,连那个篮子也丢掉,对不对?担那个做什么,所以说有家庭的人困难就是这样,那个摊子不担又不行,难道不是这样,不但又不行,你说:我不担。人家又会诽谤,对不对?不行,若娶太太的,还没娶太太的,我若叫他出家。没有,我是独生子,我妈妈叫我娶太太,不要互相欺骗,自己爱结婚爱得不得了,说妈妈叫你娶的,自己爱嫁丈夫,不要结婚,出家比较好,我家只有我一个女儿而已,出家,对不对?不嫁看看怎么知道痛苦,死刑,判死刑,所以我们一定要捡一些石头来担我们才会轻松,所以我们现在众生都担什么?都担石头,是不是这样?都担这个摊子,都担着,生气这石头放不下,你现在观想,今天听师父讲得很好,这比喻很好,我今天若不贪,我会少一颗石头,你听得懂吗?我会少一颗石头,我遇到境界我不要生气,我又少一颗石头了,愈来就愈轻了,愈来愈轻,不要捡,不要著,你听得懂吗?不要捡,捡起来压在心上每天压得喘不过气,对不对?整夜气得要命,气得睡不着,人家睡……,还没到枕头就睡着了,你不是,整夜气得要命,气得要命,功夫不够,功夫不够,所以佛有这种比喻,我们若担一个石头担到家里的时候,到家里的时候就是表示到临命终的时候又继续了,六道轮回了,担到家里一无所得,我们都在担这种东西,可怜,回去冷静想想看,冷静想想看,所以只有一种东西会让你解脱,要观空,要观无常,除掉那个丢失的强烈观念,一定要除掉这一些,你一定要观察,你一定要观无常,除掉得失强烈的观念马上顿悟,很快就会解脱,很快就解脱,没有什么,世间没有什么,你在公司也很轻松快活,现在在卖伟士牌的机车,你这个伟士牌多差劲,若我的个性就:很好!你要买就买,不买算了,在那里挑剔。这世间,所以我这种命一定要出家,因为我看这世间人我看得很痛心也很碍眼,真的,所以我这条路没人管,我不要杀人放火,不要去做违背国法的事情就OK了,我看世间人已经看得很讨厌了,每个都是贪心,每个都是恨心,每个都是勾心斗角,学佛的也是一样,你们没有,我在讲外面的,外面的。此观若成,【是谓圆修三观。此观若成。则能圆断三惑。】三惑,这已经讲完了,【圆证三德。故初发心住。即破一品无明。即证一分三德。而入实报土。以观智圆故。所见土相则净也。极乐实报土皆净。以国中一切菩萨。所修所证悉圆顿故。

【解】常寂光土。分证者秽。究竟满证者净。】看那小字的,【(西方是寂光净,以受用同佛故)】西方是常寂光净土,是清净,他的受用跟佛一样。常寂光土分证者污秽,究竟满证者净。

【讲】此段。辨常寂光土净秽之相。】现在四土里面最究竟的一土,分辨常寂光净土,清净跟污秽之相。【此土乃如来所居。若约别教妙觉。】别教的佛【于本教虽称究竟。但断十二品无明。】十二品的无明正好【与圆教】信、住、行,十住,然后加上二行,就是住跟行,就是圆教的【二行齐。】信、住、行、向、地,二行,刚好十二品位,圆教刚好从初住菩萨开始就断一品的无明,这别教是从初地菩萨开始断一品的无明,所以十地跟等觉、妙觉刚好十二品,这是别教,那么圆教是从初住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刚好四十,再来等觉、妙觉,这样刚好四十, 二品的无明,所以圆教的二行齐,刚好十二位。【无明未尽。是为分证者秽。究竟满证。乃圆教妙觉。破四十二品无明尽。复本心源。究竟清净。圆满无上菩提。是为满证者净。极乐是寂光净。以受用同佛故。

【解】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以经中是同居境故以上,善俱会故)】现在讲:

【讲】今极乐世界。】现在讲极乐世界它有多了不起呢?现在讲凡圣同居土,【称净土者。正指凡圣同居土一土。】这个地方也就是【横具上三净土。】上三净土就是我们刚才讲的方便、实报、常寂,有具足这三个净土,【以同居境净故。】同居净土就是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就是其它的一切净土就那么清净。【真俗圆融。】真俗圆融,【不可限量。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佛在同居。即寂光净土。菩萨在同居。即实报净土。声闻在同居。即方便净土。】意思就是说四土就是一土,一土就是四土。

【解】小批。】小批,就是那小字的,【此论修德。】修德就是因为修行而显出我们的本性叫做修德,【不论性德。性德。】就是说我们本性就有具足,本性就有具足叫做性德,【则一切微尘。法尔具足四种净秽佛土。】性德就是本性具足的德行,就是一切微尘三千大千世界法尔具足,当下就具足四种的净跟秽的佛土。【今约信愿行三】资粮【。弥陀名号。不可思议故。能令凡夫所感】应【。同居极乐。】就是最快乐的,【最极清净也。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这个太不可思议了,所以说往生极乐世界是当急之务,什么都不重要,什么都不重要,什么都不重要,所以古时候的人讲一句话很了不起,很了不起:“世间生死最重要,其余一切可商量”。圣人讲话就是很厉害,我们过年的门联写这几句是很好听,世间生死最重要,一切生死最重要,其余一切可商量,其他一切都可以商量,百年之后那一口气上不来,大鬼、小鬼来,身上带一些钱,吃茶,吃这个六合路的当归鸭,无法商量,无法商量,只有一种人小鬼、大鬼抓不到,没有念头的人,小鬼、大鬼抓不到,禅师坐着打坐,观空,因为小鬼、大鬼在抓不是依据我们这形体,是依据我们念头,你起心动念有那个光,有那个光,若圣人没有起心动念鬼抓不到,鬼抓不到,所以内心无所住,无所著,临命终只有阿弥陀佛能够来而已,小鬼、大鬼来,咦!找不到某某法师,奇怪!怎么找不到,在讲堂怎么找不到,他没有这种念头你怎么找得到,没有那种念头,没有这种生死的念头,意识,他都用本性,来到讲堂就看到毫光闪烁,本性在作用,抓不到,抓不到,小声一点,不要被鬼听到,被鬼听到,咦!抓不到,三更半夜就等你,惨了。所以我们在修行当中若是以本性在修行,无念,鬼对你没办法,知道吗?所以一切生死最重要,其余一切可商量,其余的都可以商量。此则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方是极乐净土宗旨。】这才是极乐世界的宗旨,【下明义处皆然。

【讲】此乃成时大师所批。】成时大师,【修德是修成。】修德就是说后天的,后天的,慢慢、慢慢修,修了会成功叫做修德,【性德是本具。】本性本来就是有具足,【性德即真心之别名。若论性德。】本性的德性,【法法唯心。】每一法都是我们的心,【随举一法。体即法界。故一切微尘。法尔(任运自然之义)具足四种净秽佛土。】法尔就是“任运自然之义”,【今约能修之信愿行三资粮。所修之一句弥陀名号。不可思议之真因。】不可思议,念佛就对了,所以我们打八关斋戒叫你一天念两万佛就对了,一直念佛就对了,种下无量无边的福,种下无量无边的金刚种子,不可思议的起因。【以感不可思议之妙果。】既然不可思议就是凡夫不能了解的,你就听佛的话,念佛,这样就对了,【同居极乐最极清净也。此种同居净土。十方佛土所无。极乐同居独擅。】唯独它有而已,【唯一无二。方是极乐净土宗旨。虽属修德所成。亦是性德本具。】本性本来就有具足,【不出性外。是谓唯心净土也。上佛倡极乐世界之名。为下文依报发起之序。再倡阿弥陀佛名号。为下正报发起之序。

【解】有佛号阿弥陀。序正报教主之名也。翻译如下广释。佛有三身。各论单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法身复者。自性清净法身。离垢妙极法身。报身复者。自受用报身。他受用报身。化身复者。示生化身。应现化身。又。佛界化身。随类化身。】我现在先简单解释一下,这段的意思说极乐世界有佛号,名叫做阿弥陀,有一尊佛叫做阿弥陀,这是在序分里面我们在序这个正报,正报就是身体跟寿命,教主的名号,序正报就是在序分先讲,先讲这个正报名叫做序正分,先描写这个,序就是描写,先描写正报教主之名,翻译就像底下广释,大大的解释,佛有三身,哪三身呢?各论单跟复,法身单就是单就法身而言,单方面,单复就是从单方面来讲,复就是从两方面来讲,叫做单路复,其实这是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各论单,就单一个角度来讲,从两个角度来讲叫做单跟复。法身单,从单一个角度来讲,单一个角度来讲法身是什么东西,就是所证到的理性,我们所证悟到的这个理体,这个本性就是我们所讲的法身,法身就是无生。报身单,单一方面来讲这个报身是什么意思呢?是指能证的功德智慧,简单讲报身的旁边就写个:智慧身。这样你就了解了,集一切智慧之身叫做报身,这样你以后就不会颠倒了。化身单就这个单方面来讲,指所现的相好的色像,变化无穷,现在讲法身复,就两个角度来讲,就两个角度来讲,自性清净也可以说法身,离垢妙极,离一切烦恼,妙极,很不可思议,奥妙,这叫做法身,报身复就是说报身就两个角度来讲,自受用报身,他自己有智慧跟功德,咦!还可以帮助别人,他受用报身,两种角度来讲。化身复者,化身,就两个角度来讲,示生化身,示现这个色身,生、老、病、死,应现化身,应众生的根机需要,来示现,来变化,来度众生,示生化身就是有历史的,有父亲、有母亲的,有国家的,像佛在印度出世,示生化身,示现有一个出世,应现化身就无限了,他方一切国土。你若起到山上迷路,念观世音菩萨,迷路,突然间就遇到一位樵夫,往哪里走?他告诉你,转个身,不见了,那就是菩萨化身的,怕你走丢了,怕你走丢了,若梦中都不准,常常有人问师父:师父!我晚上做梦,我常常梦见你,你知道吗?常常梦见你教我结手印,我先生把我叫醒,我很生气,你知道吗?梦见你教我如何比、如何比。我说:如何比。忘记了,正好你要比给我看,我老公把我叫醒,很生气。很多,问起来好几千人都梦过慧律法师,很奇怪。这若依照经典来讲,若是法身力量强的很容易来到众生的心中,法身力量强的,像佛,很多人就梦见佛,我就常常梦见阿弥陀佛,可见他的法身的力量很强,频率会感应,当然他也是很虔诚,很虔诚。有一个人才奇怪,一个人说他听录音带,不曾看过法师的脸,他就一直想、一直想,结果梦中梦见,结果人家在贴海报,讲经贴海报,在那里一直喊:噢!这个……,这个没错。旁边的人:噢!怎么有这个疯子,看到法师的相片一直喊:啊!就是这个,这是我梦见的,确实真的是这样,就是披这种袈裟,一模一样,所以说我们若是虔诚,对不对?就有感应,但是我不会像一位法师说:马上就来解救你,我没办法。你要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你不要念南无慧律法师,这没有用,照常腹泻痛苦,照常没有感应,没有用,念我没有用。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要认真念那些才有效,念师父的名字没有用,我没办法救你,我自己都一团乱了,每天都在吃中药怎么能够救你呢?我已经够可怜了,我还得靠大家救,像我今天身体能够这样,是因为你们早晚课有回向给我,我都有收到这个电报,哪一个在念,哪一个在念成竹在胸感应到,所以最近身体比较好,可见你们早晚课都有回向给师父,我有感应到,电话无间中都会响(法师笑),真的有用,回去再稍微念一下,再三个月师父的身体就很好了,再三个月,现在这个呕吐渐渐已经停止了,停止了,精神有比较好了,业就消了,被搞得刹那之间消了业障,消了业障,所以我很感谢制造是非的人,感谢!再来:

【讲】此释正报教主。有佛号阿弥陀。乃释迦自倡正报教主之名。以为发起之序。翻译如下文广释。此处但解佛有三身。身者。积聚之义。】积聚的意思,积聚的意思。【众生积聚业障以为身。】众生积聚业障以为身,【佛则不然。一法身。积聚理法以为身。理法平等普遍。故法身遍一切处。】法身,理法,积一切理法为身,理体的意思就是说无相的意思,所以说法身就遍一切处。【二报身。积聚智慧以为身。故报身惑净智满。】这个惑断掉,清清净净,智慧圆满。【三应身。】应身就是【积聚机缘以为身。】机缘到了,要来度诸位众生,【故机缘成熟。应时出世。】就来到这个世间出世,出世,我都偷问我妈妈说:我出世有什么光没有,或是什么花没有?没有,都没有闻到。可怜,真是的,结果我们是凡夫,不以为我们是圣人再来,一无是处,问起来都没有,问起来都毫无瑞相,可怜!人家出世,你看智者大师双个瞳孔,两个眼珠子,佛祖出世九龙吐水沐浴,没有,我都是以前的产婆洗的,差别那么多,差别很大,真的,我只有一种变卦,出世之后全家都一团乱,开始卖土地,家里乱七八糟,算命的说出世一个圣人会这样,幸好有算命的在讲,要不然什么都没有,真的,幸好算命的多少讲一些,不然怎么办,实在可怜,大家都有感应,我怎么什么都没有。有一个善吹嘘的,我看到一本书,看到一本书,说他出世的时候他妈妈抱他的时候,刚好他家,那本书都是他自己写的,我一讲大家都知道,他有看到一个世界地图,一个宇宙,结果就是他这辈子就是要来当教主,自己自创一宗当教主,看到这个,慈悲要来救地球的黑毒虫(众生),所以他一出世的时候手就指那个地图,那还不简单,地图贴在墙上,我买一个会转的,对不对?以后出世的时候肚子饿手指那一粒,大家都会,你也好了,都将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将自己形容得很神秘,出世有什么光,毫光,什么任务再来,讲这样,我很不喜欢听那个吹嘘的,真的,这种人,我很喜欢听那种吹嘘的东西,老老实实修行,做一个佛教最平凡的人,对不对?老是吹嘘那种东西很不好,犯妄语,犯妄语戒,犯妄语戒。

【各论单复者。】各论单复者,【三身各皆有单有复。法身单。指所证理性。即如如理。】即如如理,如如理就是说就是这样子不生不灭,【此理生佛同具。】这种道理众生跟佛都具足叫做生佛同具,生就是众生,佛就是佛,都具足,【在圣不增。】在圣人本性也是这样没增加,【在凡不减。】在凡夫来讲本性也是这样没减少。【众生迷此而轮回。诸佛证此而成道。报身单。指能证功德智慧。即如如智。】刚才是如如理,现在是如如智,如如智就是【始觉还源。】始觉跟这个本觉跟究竟觉,始觉觉本觉觉到最后变成究竟觉,始觉还源,恢复到究竟觉,本来。【惑净智满。】惑去掉当然就清净,智慧圆满,【以智慧为身。】以智慧作身所以叫做报身,【化身单。指所现相好色像。即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色像。】这在佛学大辞典都有,你自己去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法身复者】复就是两层关系,【(重也)。】重复的意思。【一自性清净法身。即众生本源自性天真佛。人人本具。】不用修行,【不假修成。生佛一如。此身通因彻果。】通因彻果就是说因地在修行还是有具足本性,修到后来他也是本来就有本性,所以叫做通因彻果,自性清净法身一切众生凡夫,一切诸佛菩萨全都具足,通因彻果。【二离垢妙极法身。即如来修德究竟所成佛。离五住垢。】五住垢,五住烦恼,前面已经有讲过了,【断尽烦恼。极三智妙。】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极三智妙,【证得菩提。】证到这个菩提,【此身唯佛果方有。】只有成佛才有这种东西。

【报身复者。一自受用报身。即弥陀智德究竟。圆满无上菩提。断德究竟。永离二种生死】就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得菩提觉法之乐。涅槃寂静之乐。以自受用。】自受用就是弥陀智德,智慧之德,究竟,圆满无上的菩提,圆满无上的菩提就是断德,修行修到一个阶段叫做断德,永远离开两种生死就是分段的生死跟变易的生死,得到菩提觉法之乐,菩提就是有觉悟,涅槃寂静之乐,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寂静之乐,以自受用,【故名自受用报身。】所以自受用报身。【二他受用报身。此从后得智】【(又名权智事智)所现。】此从后得智就是从后得智“又名权智事智”,他受用就是别人可以受用,自受用,自己得到利益,他受用,当然他证到佛果,当然他要怜悯众生。【如来现起他受用。】后得智就是权巧方便,自受用就是智慧之身,但是他又可以利益众生,叫做他受用报身,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十地菩萨,就是利益这十地菩萨,利益如来现起他受用,利益这十地菩萨,所被机就是当机,他代这十地菩萨,【二乘有眼。不见报身刹尘相好。】二乘有限,二乘:声闻、缘觉,没有看到佛的报身相好,没有。

【化身复者。一示生化身。即示现降生。八相成道之身。】亲自来到这个印度降生,确确实实有这个人,所以如来就现出这个化身,示现化身,八相成道。【二应现化身。应众生机。现胜应劣应之身。】这个应现化身简单讲就是应现无方,举一个例子来讲他要对二乘的人讲经,他就现二乘的,二乘的,简单讲就是说对二乘人来讲这个叫做应现化身,现胜应的劣应之身,那么就是度这个声闻、缘觉,要不然就度这个众生,所以简单讲就是说化身第一种就是示现,那么这个八相成道有佛,第二种是应众生的根机,看要到他方世界,该示现的全都去,至于报身是针对大菩萨讲的,能够利益到大菩萨,化身利益到众生、声闻、缘觉。【又。佛界化身。现佛界之身也。随类化身。随九界之类。而示现其身也。上明单复三身竟。】所以说鸡看是鸡,人看是我们人,佛若要度这畜生也得化作畜生示现才有办法。

【解】虽(辩)[辨]单复三身(此论性德)。实非一非三。而三而一。不纵横。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虽然我们的辩论分别单身跟复的三身,但是实在是不是三,也不是一,但是也可以说是三就是一,一就是三,不纵横,不并别,不纵横就是说诸佛的本源也不可以说你有这种东西,有三,纵横就是说不可以说他有三,也不可以说他是一,不纵横,不并别,纵横就是说你也不可以同一个地方论断,一就是三,三就是一,也不可以这样讲,非三非一也不对,所以说不纵横也不可以说他同一个角度来讲,不同的角度来讲纵跟横的不同角度,不并别就是说也不可以同时相提并论,你要说三,它实在是三,你要说三,它实在可以说一,你要说一,也可以说三,也可以说一,所以说不纵横也不可以分开来讲,也不可以同时来讲,不并别,离过绝非,不可思议。底下有解释,解释得比较清楚。

【讲】此段铲除情见。】情见,【乃论性德。】叫做性德,【恐人不明理性。而生三一之情见。】意思就是生三或者是生一,就是说法身、报身、应身是一个还是三个,就这样分别。【故破之曰:虽辨明单复三身。实际理地。究竟非一非三。又恐人执着非一非三。故又曰:而三而一。】就是三,就是一。【上句双遮】遮就是【(遣也)】的意思【。】非,一,一个非,非三,第二个非,除掉一,除掉三,双遣的意思。【下句双照】双照就是就是一就是三,双照,同时存在叫做照,同时去除叫做遮,【(收也)。合之则正双遮时便双照。】合起来就是说双遮,去掉非非三,同时又存在而一而三,而一就是三,而三就是一,双照,【正双照时便双遮。】正双照时就双遮,双遮时就是双照,【圆融中道理性。超情离见也。

不纵横。不并别者。】是什么意思呢?【是三德秘密之藏。为诸佛之本源。众生之慧命。《涅槃经》云:云何名为秘密之藏?】不可思议的意思,【犹如伊字。】就像这个字,【(有新旧】,有新的三点,三点排三角形,【∴此旧△此新)】比如三点中间,这三点全都连起来,变成三角形,三角形,每一个角都一个凸出的三,都一个点,我们画三角形那个角没有一点,现在三条线全都连一起,那么这若是在数学来讲是“所以”,反过来叫做因为,所以,数学的点,“因为”,“所以”,【三点若并。】三点若排在一起,【则不成伊。】三点若排在一起,就不像那个字了,直【纵】就是【(直也)亦不成伊。】拿这样看,拿这样看,横的看,直的看,都不是,【别(异也)亦不成伊。】你改变也不像那个字,后面还会解释,不用烦恼,我知道现在听得一头雾水,后面还会解释。【如摩醯首罗天。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人家说三目杨戬,前面又一目,前面又一目,乃得成伊。【佛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槃。如来之身】我们所说的【(法身)。亦非涅槃。摩诃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异。】三种法全都不同,解脱,解脱之法,如来之身,摩诃般若,三种法都不同,【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槃。如世伊字。即佛所证三德秘密之藏。】现在底下解释这三点的意思:

A

根本四句

96+4句=100句

定一

A

定一四句

共十六句

×3=48句

(过去、现在、未来)

×2=96句

(已起、未起)

定三

A

定三四句

非一非三

A

双非四句

而三而一

A

双而四句

以上根据有关表格整理,错误之处望善知识指教。

注:用A代“定一定三,非一非三,而三而一”。

【按△字。】连在一起变成三角形,每一个角都有一点,【不纵】,排直的,纵就是排直的,【(非氵)不横。】排横的,所以纵横三点,你看,三点,纵就是三点,那三点排直的下来,三点排直的下来,不横,也不是横的这三点,你要说排直的三点也不对,要说排横的三点也不对,都连在一起,【(非灬)不并(非合)】要入它没有合起来也不对,因为三条线连起来,你要说【不别。】也不对,每一点又有个分立在这个地方。我再解释一遍:按照三角形的那个字,不纵,它也不是排直的,不横,它也不是排横的,不并,也不可以说它合在一起,因为三点,确确实实,不别,你也不可以说它【(非分)】,三点,清清楚楚分开,简单讲就是这样,中国人都是讲究这个圆满之教。底下说,【喻圆教不思议三德。】不思议三德,【不可说一。(非并)】不可以说同时的,不可以说一,它实在是三,【不可说三。】它实在是一,【(非别)】这三样都一样的,不可以说三,三样都一样的,【而三(有三点)而一。】就变成【(有细画相连为一)】你要说三点也不对,你要说一点也不对,【离四句之过。绝百句之非。岂思议之所能及耶?】这是不可思议,【离定三思议。离定一思议。】离开一定三种,思就是能够思想,议就是能够讨论,离开一定三点,或是离开一定一点,【离非三非一思议。】当然离开这定一定三,这思议就是不可思议,离开这一就是不可思议,离开非三非一,当然是不可思议的非三非一,【离而三而一】就是而三而一就是不可【思议。此离四句也。百非者。依根本四句。(即定一,定三,非一非三,而三而一)每句各具四句。】每一句都有四句的意思就是说定一定三非一非三而三而一。现在再来,若定三,底下就定一非一非三,而三而一,若说非一非三,定一定三,那么而三而一,意思就是说这四句每一句都具足这四句,这四句是同时的,定一定三,非一非三,而三而一,现在又可以改回来,非一又非三,底下又定一定三,而三而一,对不对?现在改变,而一而三,非一非三,定三定一,这样又不同,简单讲就是变来变去。听不懂的举手,全都听得懂,不用解释了,都听得懂,我赶快停下来,你没看到,我知道听不懂,慢慢来。这《大乘起信论》离四句绝百非,这以后再讲,变来变去,而三而一,本来念阿弥陀佛念得好好的,被这四句搞得一头雾水反而难过,每句各具四句,

【四四十六句。约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四四十六,十六乘以三【则有四十八句。再约已起未起。】四十八乘以二,【则有九十六句。加根本四句。则成百句。】讲一下,说真的,没必要这样。【但能离根本四句之过。百句之非自绝。】你若能离开这四句的过错,百句之非自绝,【佛身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如金刚经云:三十二相。即非三十二相。是名三十二相。故曰不可思议。上辨单复三身竟。】究竟,究竟。回去要看,你回去都不看,我不能因为你听不懂我就停下来,你回去要自己先看,先看,自己准备,你才有办法听,对不对?只是说先看可能也没有差别,不增不减,看也是看不懂,看也是看不懂,坐着也是结个善缘,我听不懂我就结个善缘,以后慧律法师若成佛我也还有机会当他的大弟子,难道不是这样,不然听不懂没办法,以后成佛再来度你们,其实这不困难,研讨班要继续上课,对不对?这样就能够得到很多。

请翻开书:

【解】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此论修德以是同居土中见故)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以佛身随横四土现故)】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现在所讲的阿弥陀佛,正是指在凡圣同居土中来示现化身度众生,在同居净土大家都有看到,但是因为怕众生不了解示现的化身就是法身跟报身,所以他就说仍复即报即法,虽然说他是示生化身,但却也正是报身也就是法身,简单讲凡圣同居土他就是直接四土都具足。

【讲】此段所云。阿弥陀佛。乃论修德。】我们前面讲性德是本性具足,为假修行,不用经过任何的修行,本性当下就是具足,现在讲修德,修德是必须要修行才显示出来的,所以这阿弥陀佛乃是就这个修德来论,【正指在同居土中。示生之化身。以是同居土见故。恐疑非法非报。】就是恐怕不了解他不是法身,不是报身,【故又云】所以又继续解释【:即报即法也。】就是当下就是报身,也就是法身。意思是说【化身本不离法身。】就是我们应化身当下不离法身,【依法身体。】依这个法身体,【垂报化用。】这个垂报化用是长辈对晚辈,或者是圣人对凡夫才这样子,垂就是以上慈下,就是说藉着上面的慈悲,所以他来度众生叫做垂,因为我们中国人用字很注重礼节,垂报化用,以这个法身的体,垂报,示现这个报身,这个报身就是要度这些初地菩萨跟十地菩萨,那么再来,化用,垂报化用就是说度这个二乘人跟度这些凡夫,【三身不相舍离。】简单说化身就是报身,就是法身,报身当下也有化身跟法身,法身当下就是报跟化,所以三身是不相舍离,【如摩尼珠。珠体。】当下就会反应【珠光。】光中就产生种种的【珠影。】简单讲这摩尼宝珠的珠体,珠光跟珠影,【不相离也。旁注随横四土现。】旁边这个小字的,就是旁注旁边有写小字的,“以佛身随横四土现故”,就是说我们这个佛的色身随横四土故,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全都具足这就是随横四土现,每一土他随时都可以显现出来,【即同居】,就是凡圣同居土,当下就是有具足上面三土的殊胜,所以说即同居【横具上三土。在同居土中】显【现】出来【也。

【解】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四悉檀)。具四义。

的标实境。令欣求故】这是【(世界悉檀)。

诚语指示。令专一故】这个是【(为人悉檀)。

简非乾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魔)。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非邪)。破魔邪权小故(对治悉檀)。(非权破华严合论之伪,非邪破末世积迷之习,此二料简,尤大有关系。)

圆彰性具。令深证故。(第一义悉檀)】

我现在先读大字的,先解释一遍。

复次,这不能读作fù次,若有读过汉音的人就知道这读作复次,复次,不能读作fù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有一个极乐世界它有一尊阿弥陀佛,复次就是说有这个极乐世界,有一尊阿弥陀佛,皆言有者,大家都说有,有什么呢?就是具足四种重要的意义,四悉檀,把笔拿起来,悉就是一切,檀就是施,就是一切都是布施,为了一切众生,这四种遍施一切世界,遍施一切众生,那么一切的道理,“四悉檀”。底下就说到,的标实境,那个不是读作de,的(dì)标实境,令欣求故,这的标实境,令欣求故,就是说:啊!这 “世界悉檀”确确实实有一个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不是佛方便说,也不是乌托邦,假有的东西,也不是佛的一种假设,是实实在在有这个极乐世界,不是在方便开示,假设有一个极乐世界,是确实有这个世界,令欣求故,让大家赶紧,这世间痛苦,赶快求往生极乐世界,这世界悉檀,这佛先施舍这个世界让你了解叫做世界悉檀,毫无保留叫做悉,悉就是慈悲之极叫做悉,一切皆施,檀就是施舍,布施的意思,意思是说先让你了解确实有一个极乐世界。

诚语指示,令专一故,佛诚实语,佛是绝对不打妄语的,跟你讲一个西方极乐世界给你一个指示,令你专一,为了什么呢?就是为了众生,叫做“为人悉檀”,苦恼,三苦、八苦,娑婆世界一切苦的众生,急急忙忙专一来求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是诚语指示,令专一故。

简非乾城阳焰,这个乾城就是鬼神,这个乾闼婆八部之中的,乾闼婆就是说像我们这个天龙八部这种假的妖气所成,就是说乾城。阳焰,这个阳焰是出自于这个《庄子》,《庄子》,我们所采庄子的引用,渴鹿阳焰,海市蜃楼,若有实无叫做阳焰,这句话意思是出自《庄子》,在中国的黄河流域,一片就是沙漠,这沙漠,这鹿很口渴,这鹿很口渴,它须要水喝,跑、跑……。噢!看到前面有水影现出来,这原来是阳光一晒,折射出来,光一晒产生这个折射,这个折射显现出有个草跟水,这鹿很口渴,跑、跑……,跑到那里,咦!也是没有看到水,也是没有看到草,没得吃,这意思简而言之就是简非乾城阳焰就是假的东西,意指是一种寄托,而不实在的假的地方,叫做乾城阳焰。乾城是一个典故,阳焰又是另外一个典故,简非乾城阳焰,底下“非魔”就是说不是妖气所化出来的地方,是确确实实一个地方,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权现曲示就是说佛的慈悲,权巧方便跟我们讲一个极乐世界,真是为了要度小根器的?不是,这是圆教、顿教,是圆满教,是实相教,是大乘的究竟法,绝对不是为了度那些小乘的,也不是度那些二乘人,也不是度那些凡夫,度那些凡夫说是权现曲示,就委屈一下,因为你不了解,不了解,佛不敢讲太深奥,讲一个权巧方便就好,为了度凡夫,为了度二乘人,不是,不是这样,净土法门是当下讲实相无相无不相的东西,是究竟圆满,了义中的最究竟了义的经典,不是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不是影像的东西,非保真偏但,把笔拿起来,保真就是化城,这是《法华经》里面讲,化城的意思就是说这二乘的根机,自利的功夫够,他现在证到我空,证悟四大缘起法,他除破我执,他不敢出来度众生,所以保真就是偏真,简单讲就是说暂时让他休息一下叫做化城,化城就是我们这个凡夫修行修到破我执,中间休息的地方,他要出来继续度众生经过几大阿僧祇劫,行菩萨道之后到究竟的无余涅槃,所以保真简单讲就是化城,化城就是中途休息站,就像在加油般,所以佛叫我们要回心声闻,要回小向大,不可以自私,要好好出来度众生,偏跟但,偏,把笔拿起来,偏就是藏教,但就是别教,就是藏、通、别、圆,偏,藏教叫做半字,就是不圆满的意思,一半而已。但呢?只对大乘教讲的也不圆,所以是别教,我们前面讲的五时八教,偏就是藏教,但就是别教,藏、通、别、圆,保真就是化城,偏就是藏教,但就是别教,破魔邪权小故,“对治悉檀”,这并不是魔,是权巧的,破掉这些,破掉这些。确确实实有一个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有一尊佛。

圆彰性具,令深证故,圆满来影现,来开示我们本性具足,这世界,清净的世界。圆彰性具,圆满来告诉我们,我们本性就是有具足这种东西,这本性就是……,虽然是过十万亿佛土,但是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当下若是清净心,没有隔着一点点的地方,极乐世界就会显现出来,令深证故,就是“第一义悉檀”。让你深入证入唯心的净土,自性的弥陀,令深证故,虽然你念佛、念佛,有一天看到佛,佛并没有来也没有回去,比如我们在这里开电视,电视台那些人没有来,其实也没有回去,因为愿力若有,感应道交难思议,不来也不去,当下就显现出来,这样你就了解唯心的净土,现在有电视还比较好比喻,以前没电视就很难比喻。

【讲】此重释西方依正二有。】这是重新解释西方依报跟正报两项全都有,【世界及佛。皆言有者。二俱现有。】两项,世界跟佛这两项现在就有,【非过去。非未来。】不是过去佛,不是过去极乐世界,也不是未来佛,是这个时候,今现在说法,现在在说法,【具四悉檀之义。悉者普也。檀者施也。】简单讲就是普施,普施,一切全都施舍,【以四益普施故。】普遍施舍一切众生,【一的标实境。令欣求故。的确标显。】确确实实标显出来,【西方依正。现在实境。令众生心生欣慕。求生彼国。此世界悉檀。】悉檀,世界悉檀,【令得欢喜也。】佛介绍有一个极乐世界,有一尊佛,所以阿弥陀佛从哪里来,是释迦牟尼佛向我们介绍的,所以很多人不知道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有什么不同,是愿力不同,本性都是一样,阿弥陀佛从哪里来,就是释迦牟尼佛向我们介绍有一尊佛这么慈悲,只要临命终十声要来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要解脱这个生死,横超六道轮回。

○【二诚语指示。】先诚恳这个语言,很诚恳来对我们指示,【令专一故。】令专一故,让他专,【释迦及六方佛以诚语指示。持名念佛法门(经云: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令得专一其心。净念相继故。】净念相继,【此为人悉檀。】为了众生【令得生善益。】让他专一,所以释迦牟尼佛跟六方佛就老老实实诚恳指示我们,叫我们要持名念佛,我们要专一,要净念相继。

○【三简非乾城阳焰。简者简别。西方依正。二皆实有。非同乾闼婆城。(八部之一)】鬼城,【乃幻现。旷野深山常见。倏有即无。】就是忽有,这突然间就没有了,【同妖魔之气所现。阳焰乃田间游气。春晴伏地可见。】在地上看得很清楚,【远看似水。近看则无。渴鹿逐阳焰。】这鹿很口渴,就追、追……,追这个水,但这是阳光所显现出来的,我们所讲的海市蜃楼【即错认为水也。】走靠近就没看到,非权巧显现,【非权现曲示者。】曲示者,那么权现就是方便,曲示就是委屈,不是,佛讲的是称性而谈,【破《华严合论》之伪。李长者著《华严合论》】在这《华严合论》里面说【:谓西方是权现。】权巧方便的显现。【曲引小根所示。】这是委屈到佛祖,为了要引导小根机所显现出来的,【故特破之。】没有这种事情,极乐世界是大乘圆满究竟之教,不是方便权巧,【非缘影虚妄者。】这不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是缘尘分别影事。】这影像【举体虚妄。】当下就是虚妄的东西,【此破末世众生。认缘影为真心。】我们现在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若凡夫,眼见叫做眼识,耳听叫做耳识,圣人就不是,眼见叫做见性,耳听叫做闻性,凡夫是分别的意识,叫做眼识,看到,他就分别,圣人,见就是见性,性就是见,见是性的作用,性是见的体,当下就是自性的东西,当下就是自性的东西,所以说我们现在凡夫用第六意识,这就是影像的东西,全体都是虚妄的东西,所以破末世的众生认缘影为真心,【谓西方依正。皆在心外。非保真偏但者。上破邪魔。此破权小。保真。乃藏教保真涅槃】我们所讲的【(化城也)。】走到一半休息站的意思,保真涅槃就是偏真,偏空涅槃,请到我空而已,还没有究竟,【《法华经》云: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也。】意思就是说我现在为你保任此事,就是说这不是究竟的,这不是究竟的,这是暂时的。【偏。谓藏教之偏真。】偏真就是偏空,但证我空,不证法空,那么【但。】就是别教,【谓别教之但中。】但中,别教的意思就是说先修这个空观,空观之后又修这个从空出假这个假观;空有不著,名为中观。但中,但中就是次第修行而产生一个中道叫做但中,那么这个圆教就是圆中,圆教,圆中就是说即空即假即中,即中即空即假,即假即空即中,谈到空当下就是假跟中,谈到假当下就是中跟空,谈到中当下就是空跟假,所以别教之但中这个但,所以只有讲这个中道。【今西方依正二有。乃圆教圆中之妙有。】圆中之妙有这中道当下就有具足空跟有的东西,【故非偏非但也。此对治悉檀(对破魔邪权小故)。令得灭恶益。

○四圆彰性具。令深证故。即圆彰】就是圆满来显示【西方依正二报。乃自性本具。虽过西方十万亿】佛土,十万亿【刹】一刹就一个佛土,十万亿刹就是十万亿佛土,【之外。不出唯心。即无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令悟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而得深证受用。此第一义悉檀。】第一义就是实相,实相,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所谓中道,所谓大般涅槃,所谓如如,所谓如来藏,这个统统是讲第一义谛悉檀,或者是这个真俗二谛圆通也是第一义悉檀,【令得入理益。】理性,理体的好处。比如说我们念佛念、念……,念到有一天看到阿弥陀佛现前,你也不用太过于高兴,那只是表示我们的心清净,藉着佛祖的愿力我们的心清净看到,所以你看到佛就是我们本性的佛,我们若仿佛念到看到佛的时候,变成我们心中显现的也对,你要说佛祖慈悲也对,你要说自己的力量加上佛祖的力量合起来也对,因为我们的心清净,因为佛祖的愿力这样,要说哪一个都不对,二个合起来全都对,你要说一也对,要说二也对,要说三也对,要说无也对,所以有一个人没研究佛法不暴利佛法是圆融的,他信基督教,我跟他辩论,辩到后来辩不赢我,他就说:都你赢,这样你也对,这样你也对,都你赢。我说,都赢才是佛教,输怎么跟你讲,说到因也是因,也是缘,也是果,也是本性显现的,也是佛祖慈悲,都你赢。对啊!圆满的教理你怎么突破他,根本无法跟他辩,难道不是这样,所以牧师如何跟法师辩论,不可能的事情,三句话你就辩不赢了,不可能的事情,再怎么看也只是那本《圣经》而已,拿《大藏经》给你看你看得懂吗?

【解】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平声)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分别上面依报跟正报这两项是有的,不是过去,过去,【(对此土释迦不久住,】也不是未来,【弥勒未下生,】所以阿弥陀佛是现在,我们讲当来下生是弥勒尊佛,若阿弥陀佛是现在这个时候就在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若到临命终,一刹那间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看到阿弥陀佛了,所以我们没多久就可以看到阿弥陀佛了,再过不了几年,早死早看到,晚死晚看到,只要你有愿力,切愿,深信切愿念佛,决定能够见到佛,决定能够见到佛,所以释迦牟尼佛没来到这世间,已经入涅槃了,没关系,弥勒佛还没有来降生,没关系,教你一个最好的办法,赶快念佛到极乐世界,就看得到阿弥陀佛了,看得到了,所以我们七楼画那三尊,噢!佛祖怎么有这么美的,我们人没有这么美的,对不对?人要美一点就要稍微化妆,pOLA,CD,香水稍微喷一些,到极乐世界那里无量的香味,无量的这个树、音乐、光明,所以说他到极乐世界每一天雨天曼陀罗华,我那时候看这个经典的注解,噢!原来这雨天曼陀罗华,我才知道这个雨就是落下的意思,这极乐世界好到什么程度呢?每一天二六时中下这个花,花这样落,落下来,花落下来的时候自然会编织成毡(毯),脚踏下去,深入四寸,不会刺痛,你听得懂吗?脚踏下去,软入,四寸,脚若再走过去,它又浮起来,一天过去了,也不用拿吸尘器来清扫,花自然不见,自然不见,它又为,花又落下来,又编织成这个地毯,让你走过土地,在极乐世界八功德水你喝很多也不会很饱,不喝也不会觉得饿,若看到注解不想往生极乐世界,愚痴的人才不想去,三更半夜若佛要带你去,你三更半夜用爬的也要跟他去,真的,哪有那么傻的,经典写得那么好,这是佛讲的,这还不是凡夫讲的,因此我们今天福气大,福气大,我们不可以将这个法门隐藏起来,你今天听到《弥陀经》的要解,我们要将这个录音带再传出去,再劝告人家来听经,这才是真正净土的行者,我们不可以听到极乐世界很好,只顾自己往生而已,不管别人,这样不可以,我们虽然没有那个能力,但是我们可以买录音带,对不对?我们也可以劝人家来听经,所以你若要往生必须要正行就是念佛,助行,你要去劝人家念佛,先劝你家的家人,你家的家人若劝不动,先认真自己用功,先认真自己用功。正应该发愿往生,亲觐听法,这个字读作jìn,jìn,四声觐,觐就是见的意思,我们所说的觐见,要亲自看到阿弥陀佛,来听法,速成正觉,正觉也。【无现佛可依)

【讲】此释现在说法。今即今时。非过去已灭。非未来未成。故曰现在。彼佛度生。亦以音声而作佛事。亦不外说法也。】亦不外说法,也就是在做佛事,也就是在说法,亦不外就是就是说法,简单讲亦不外说法也就是说法。【释迦说《大云经》时。告大云密藏菩萨言:西方世界。有国名安乐。佛号无量寿。现在说法。】无量寿就是阿弥陀佛。【告一菩萨言:】告一菩萨言,佛号无量寿,阿弥陀佛在那里说法,他就跟一位菩萨讲,【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今说大云经。汝可往听。】这等于高雄有一位慧律法师在讲《阿弥陀经》,台北也有一位净空法师在讲《阿弥陀经》,我叫他去,他叫他来,简单讲就是这样比较快,今说《大云经》,汝可往听,你可以去听,【今彼菩萨。将来至此。则正当释迦说法时。弥陀亦在说法。弥陀寿命无量。释迦虽灭度已久。弥陀还是现在说法。佛世难值。此土弥勒。尚未下生。当来下生。未知我在何道。】将来你出世哪一道你不知道,我在何道,不知道,六道轮回是很痛苦在过日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弥陀。常随佛学。速成正觉也。】所以诸位众生赶快去吧!以前若在送葬的时候就这样,赶快去吧!意思是说送那些往生的人。再来:

【解】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说这个依报跟这个正报,这确确实实是有,是现在,劝信,劝告你要相信,这个序就是开始,这序有很多,劝告你相信,【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就是在序分当中他属于愿,劝告你要发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世间是很痛苦,有结婚也痛苦,没结婚也痛苦,为了金钱也烦恼,为了名也烦恼,整天打架、吵架、嫉妒、杀人、放火、伤害,世界就是都这样,所以我看到报纸,看到电视或是什么,我都觉得我们这世间害人的比较多,电视乱讲,有时候报纸乱写,杂志乱写,都害人的比较多,讲好话就没有人要听,讲坏话比较多人看,【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序就是序分,简单讲要转回来。

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就是说在序分当中它是属于劝信,劝你相信的,世间名曰极乐,劝愿序也,意思就是在充分里面有世界名曰极乐,劝你发愿,这个倒回来读,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就是个序中他叫你持名妙行,简单讲就是倒回来读的意思。【复次。[阿]弥(陀)序佛。】阿弥陀佛序佛就是说这个佛,有一尊佛,【说法序法。】序法,序分当中就是在说法。【现在海会(所有大众)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体,体就是我们所讲的本性的意思,【从(此字指一体三宝)此起信愿行。序宗。】宗就是他这个中心思想是什么,《弥陀经》这本的中心思想,从此起【信愿行成。】这是这本经典,你要深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你发愿要往生极乐世界,行,证悟到自性唯心的净土,自性的弥陀。序宗,宗就是一本经的宗旨,就是信愿行,信愿行若实行,【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就是这本经的作用在做什么,作用就是要教我们往生,研究净土法门的思想做什么,简单讲就是要往生,所以我都劝告这些听经的人一定礼拜二要来共修,共修当中又有开示,很好。世间第一大享受就是听经,辛苦了我倒是真的,我们在看都已经看得懂了。【唯一佛界为所缘[境]】唯这个佛界为所缘境就是佛……,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性,就是唯一佛界,就是自性弥陀,就是唯一叫你往生极乐世界,你不要求他方世界,单抄一个佛界,让你专一,叫做唯一的佛界,唯所缘境,这样念佛才不会念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还有东南方、东北方、西南方、西北方,这样都乱了,西方,西方极乐世界,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众生在念念得才会专。【(是真指南)。不杂余事。序教相[也]。】不掺杂其他,就是佛这样教,教如何做,直接,单刀直入教你就是教相,【言略意周矣。】就是讲得简略,但是这个道理很圆满。【初序分竟。】【

【讲】此结出发起序之义。经中不外信愿行三资粮。此先序其由致。】序其由致,他的来源是怎样叫做序其由致,【前六句即劝信。劝愿。劝行之序】分【。】底下说,【依正二俱现在实有。非假设理想。应当深信不疑。世界名极乐。循其名则乐之极。应当切愿求生。佛号阿弥陀。光】,无量光,【寿】,无量寿,叫做光寿【无量。】光就是究竟,寿就是时间,简单讲就是无量的时间,无量的空间,就是极乐世界,【闻说应当力行念佛修行。】听到之后应该好好地赶快去修行念佛。

○【复次阿弥陀序佛。】就是说佛,序佛就是说佛,【说法】就是说【序法。

现在海会序僧。此合序三宝。】佛、法、僧都具足,【及经中五重玄义。佛法僧是住持三宝之名。】住持三宝之名。【序名。】(“序”:叙述、叙说。)

住持,什么叫做住持三宝呢?有一尊佛,有法可听,有清净大海众菩萨叫住持,像我们现在后面有一尊释迦牟尼佛,也有经典,也有法师在说法,这也叫做住持,但是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住持三宝用这个假的佛像,印刷的经典,凡夫僧来说法,若极乐世界是真佛,阿弥陀佛,佛是真佛,不是木柴雕的,不是像我们这大理石,或是石头雕刻的,是实实在在阿弥陀佛在那里说法,不同,差别很多,【住持不离实相。则佛法僧。同一实相。】实相。【序体。

从此实相之体。起信发愿力行。】好好去做,【序宗。

信愿行三资成就。必得往生。见佛闻法。横超生死。序用。

唯一佛界为所缘境者。惟念一佛。不念他佛。即以一句佛号。为所缘之境。心不离佛。佛不离心。心中不杂余事。序教相也】序教相也。【(一乘圆顿教)。】不简单。

【言虽略(指发起序)。】就是说虽然一点点而已,【意则五重玄义俱周。】简单讲几句话,但是五重玄义就全都俱足。

【初序分竟也。】底下大字的先放下,看中间,中间这才是重要,中间那些小字。

甲二】现在开始讲【正宗分三】你整个头脑里面要记得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正宗分就像我们的五脏六腑,充分就像我们头、脸、五官,一看到这个人就知道,医生看病人脸色枯黄,五脏六腑不好,老是跑厕所,膀胱无力,一看脸色,黑眼圈,噢!你睡眠不足,肝病很重,一看到这个人,噢!气色很好,就知道身体的五脏很健康,看到这个序分了解现在这个正宗分,这个正宗分要讲什么呢?要记得三个阶段:

【乙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起也)信】第一就是信,广陈彼土,一开始就讲极乐世界依报环境有多好,阿弥陀佛有多么伟大,往生到那里都是阿鞞跋致不退转。噢!证到这个不退转的妙果,依正妙果以启信,让众生相信,这第一段,所以我们若读这《弥陀经》,噢!那个世界有多么好,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琉璃所造成的七宝,先讲极乐世界。

第二应当发愿生彼国土,【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他现在讲这极乐世界多好、多好,第二就叫你发愿了。

第三就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不用说你的心怎样,你到一心不乱,佛自然现前,自然加持你让你不颠倒,所以修行净土的人不会着魔,修净土法门的人不会着魔,一心都是佛,都是佛。【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现在正式跟你开示,行者,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以立行,要好好持名念佛,不可以荒废,不可以简简单单,随随便便念,不可以。

乙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

【解】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持名,这一本经典【(即正宗)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行就是当作动词用,行当作名词,就是他努力地去做叫做行行,信愿为慧行,信跟愿这要靠智慧,靠智慧,所以不了解经典的人,念认为我们念佛就好,经典都不用看,也不用开智慧,像阿婆这样一直念佛,都不要去看经典,那不行。自古以来全都是教理通达的人在往生比较多,若是阿婆,一部分,那是不识字,执持名号,所以不可以拿阿婆以偏概全说我们不识字,一心念佛就好,当然这样是很好,但是有经典可听,有法启示,应该以法为主,不可以说我都不用听经,我都不用用功,我一句佛号念到死,关在家里自己用功,不可以,绝对不可以,佛也没有这样做法,佛在教众生,你想想看,受菩萨戒四十里内讲经没来听经都犯菩萨戒,四十里内就是从这里(高雄)到台南,为什么?为什么佛一定要坚持叫你要来听经闻法,受菩萨戒的人四十里内讲经说法没来听经就是犯戒,有几种开缘:第一、你的经教比这个法师的经教还通达,不用来听经。第二、你有残障,你的色身不方便,我要来听一次经我没办法亲近法师,你可以不用来。第三、病苦没办法来,没办法来。除了这几项可以开缘,其他的不可以开缘,只要你能够了生死的,哪一个法师讲都没关系,哪一间讲堂、寺庙有办法度你了生死的都没关系,这样十方来,十方去度量才会大。老是烦恼他来不来马上就心脏病,不须要这样,对不对?问题是我们不用怕没有众生,怕我们没有能力度众生,怕我们腹中自己没有经教,没有佛法,所以说信愿为慧行就是说要用智慧去信,你看这句就是,要用智慧去信,要用智慧去发愿,难道不是这样,不可以懵懵懂懂,随随便便修行,不是拿一串念珠就随便念佛,念佛念一念,念什么自己不晓得,道理都不懂,这样不行,持名为行行,修行的宗旨,持名就是修行的宗旨叫做行行(hèng xíng)。【得生与否?】你是否会往生?不会往生,这句话你要用红笔画两条线,这句就是我们修净土宗最重要的要诀,得生与否,你会往生不会往生,【全由信愿之有无(语如山岳,不可移动)。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句话是所有净土宗,每一个出家、在家都一定要牢记在心的,你会往生,不会往生,简言之,就是说往生很简单,你只要深信,这句话很重要,深信切愿,我确实要往生极乐世界,确确实实有一个极乐世界,有一尊阿弥陀佛在说法,我就是要往生,这样就往生,这句话就是这样,这句话就是十念就决定往生的意思,得生与否,你会往生不会往生,你有修,没有修,没关系,佛大慈大悲,你有修行没有修行,没有关系,你一定要记得,决定要求往生,我愿意往生,我绝对不怀疑,这样就往生了,这句话就是全由信愿之有无,没有讲到行,底下,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句话就分这个品位,那么这个品位,诸位!都不了解,以为……,再解释一下,以为西方极乐世界九品莲花对吗?不对,九品莲花这是方便讲,方便讲,九乘以九就八十一,八十一乘以九就七二九,极乐世界是几个阶层面的东西,它是多元化的一个世界,你看!凡圣同居土就是方便有余土,方便有余土当下就是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当下就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横超,横遍这三土,一土就是四土,所以他那个世界是很不可思议,事事无碍法界的世界,哪有可能只有九品莲花,而且要记得四土分作九品,凡圣同居土,九品莲花哦!记得哦!方便有余土又九品莲花哦!实报庄严土,又九品莲花哦!常寂光净土就是一真法界,没有分品位,方便还是有分九品莲花,但是事实上已经大家都证到这个佛位,九品莲花我们说凡圣同居土的九品莲华,藉着什么来分呢?来分呢?就是以见思惑的轻重,见思惑比较重的人品位比较低,见思惑比较轻的人品位就比较高,方便有余土断什么,断见思惑,阿罗汉二乘人在住的,二乘人在住的,佛菩萨当然是权巧方便住在那个地方,二乘人是什么?修这个菩萨行,菩萨行要断这个法执,断这个法执,我们讲断这个尘沙惑,尘沙惑比较轻的人在方便有余土品位就比较高,尘沙惑比较重的人在方便有余土品位就比较低,再来,方便有余土断这个无明,实报庄严土就断这个无明,无明重的人品位比较低,无明比较轻的人就渐渐接近佛,所以四土皆分九品莲花,九品莲花藉着见思惑轻重,藉着尘沙惑的轻跟重,藉着无明的轻跟重分品位,分品位,如果说极乐世界只有九品而已,这是方便讲,若只九品而已,那它的色彩就比我们娑婆世界还少了,我们这娑婆世界不只九色,千百万色都有,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要了解佛他是方便,讲太多你会记不起来,干脆讲九品比较好分别。所以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简单讲……,这句话就是说我们今天,讲堂的里面、外面只要听到《弥陀经》这本经,每一个都有可能往生,每一个,你有深信,有发愿你就往生,但是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低就不晓得了,看大家的功夫了,所以认真拿着一串念珠,二十四小时不离手,有益无害,有益无害,看到要记得: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念,知道吗?所以要持名念佛,认真念佛,无路可走,【故慧行为前导。】你看!这句话很重要。【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行行(xíng xíng)就是解如目,行行就是行如足,教理的解答,了解,彻彻底底了解,对净土宗加以了解用智慧去深信,这就像眼睛,解如目,你没有眼睛你不能走路,你有眼睛也不能走路,你没有脚怎么走,解如目,行如足,对净土宗的了解就像我们两个清净的眼睛,清净的眼睛看得很清楚,不会走错路,这解如目,行如足,我们若好好认真念佛就像脚在走路,好好去走路,好好持名念佛,所以慧行为前导,还是要用智慧,还是要用智慧作前导,行行为正修,好好去修行这是正修,如目足并运,像眼睛、脚并运。

【讲】蕅公】就是说蕅益大师,蕅益大师【判此经正宗。不出信愿行三科。为千古独唱。】自古以来没有人这样讲,【深合佛意。】很合佛的意思,【无人能及。】没有人能够比他更厉害。

乙初中分二】初就是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我们现在分作两个,【丙初依报妙 二正报妙

丙初又二 丁初征释 二广释

丁初又二 戊初征 二释今初

戊 初征

【经】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那个地方为什么叫做极乐世界?

【讲】佛自征极乐之名。乃欲广释其义。令闻者生信也。

戊二释分二 己初约能受用释 二约所受用释

今初 约能受用释

【经】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解】众生是能受用人。】众生是能受用的人,这众生就是我们四大假合五蕴合起来叫做众生,集合一切色、受、想、行、识,地、水、火、风而生这叫做众生,众生、众生,集合这些元素而生的名为众生,众生是能受用的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以还,底下写个以……,以“还”就是下,等觉菩萨以下的统统叫做众生,等觉菩萨以下全都叫做众生,叫做众生是能受用的人,等觉以还就是等觉菩萨以下,比等觉菩萨还差的,二乘、权教菩萨、初地、二地全都是叫做众生,但是现在在讲众生不是在讲那些,【今且约人民言。】就是只要凡夫往生极乐世界,就是指这里的众生。【以下下例上上也。】意思就是说……,下下就是说凡夫,下下,我们现在先解释,下下是凡夫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例,例就是何况,何况上面的三土,叫做以下下例上上。我整条再解释一下:众生是能够受用的众生,到极乐世界能够享受,受用,等觉以下,等觉菩萨,比等觉菩萨还差的那些都可以说众生,但是这本经在讲的众生是在讲凡圣同居土那些众生,就见思二惑未断,那么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今且约就人民来讲,凡圣同居土的人民就有这种这么好的不可思议的受用,何况说上三土,以下下例上上,像我的徒弟现在在教,A班的考试,出去,跟人家教理讲起来语出惊人,噢!你是读那里的,文殊讲堂A班的,噢!他们学生就这样,何况他们师父,意思就是这样,意思就是这样,有时候是徒弟行,不是师父行,意思就是说底下的人就那么好了,何况上面的,不必讲了。【(净宗不可思议在此)

【讲】此略明众生。众生者。色受想行识五阴。众法相集而生也。外身】,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假合。属色阴。前五识。】前五识,【领纳五尘之境。】眼、耳、鼻、舌、身领纳五尘的境界,【为受阴。】受阴,前面是四大假合,是色嘛!五尘是受嘛!【第六识。攀缘六尘。忆想分别。】分别心,【为想阴。】这第六意识就想阴,【第七识。恒审思量。】永恒的在那边审判,又永恒又有这个思惟的能力,叫做恒审思量,恒就是永恒,审就是分别,永恒的分别,永恒的执著,永恒的思量,【念念迁流。】每一念、每一念他就像水湍流般没办法停,没办法停。【为行阴。】所以在座诸位!我们若有什么痛苦你就要想世间无常,本来就这样,就没什么痛苦,你每一天都要欢欢喜喜说我这辈子虽然有比较痛苦,但是我能够听到佛法我是世间最幸运的人,这样你就很好过年了,两大的痛苦你都不会痛苦,难道不是这样,你今天没有钱,没钱,我有听到佛法,我今天病苦,病苦,我有听到阿弥陀佛跟极乐世界,我今天婚姻失败,婚姻失败,我有听到阿弥陀佛,我今天眷属都不孝顺我,不孝顺我没关系,我还有阿弥陀佛可依靠,听起来就很好过年,没有红包也没有关系,难道不是这样,很好过年,【第八识。执持根身器界种子。】把笔拿起来,根身、器界、种子是第八意识影现出来的这个相分,第八意识所影现出来的,因为起心动念,有无明,无明有见相二分,精神跟物质,精神跟物质还没有分叫做一念不觉,无始无明,分开,就是精神跟物质,精神跟物质就是见分跟相分,见分跟相分。我们这极乐世界也是我们的本性显现出来,但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我们第八意识的无明影现出来的,影现出来的,这就是硬的东西,因为我们的心固执,固执到这个世间都变硬的,极乐世界没有,柔软,所以到极乐世界去一片都是地毯,花都帮你铺着,知道吗?所以说无论如何,到你临命终那一口气吹出来,你就要:我要往生,我绝对要往生,这样就去了,这样就去了。真的,我告诉你,这一句是很重要,到临命终你可要记得,但是有一种人没办法往生,感情太重没办法,到临命终的时候,百年之后你没安排好,子孙不会为你安排,障碍,回去尽早交代好,真的,不管你几岁,不管你几岁,交代清楚,交代清楚,你家的人若不信佛,你必须要赶快度他们进来学佛,若度不了,赶快放下,要用你的功,要用你的功,跟这些同参道友在一起,临命终计程车赶过去开始助念,要不然没有人帮忙你,你父亲也没学佛,你太太也没学佛,你先生也没学佛,你临命终怎么有办法,靠你自己,你没人助念没办法,除了你是开悟的明心见性,于一切境界内不为烦恼所惑,外不为境界所扰,我临命终,我证到无生,明心见性就是证悟到无生,无生他就不会起心动念,本性就是妙用,妙用就是极乐世界现前,极乐世界现前,所以说我们这个往生有福跟没有福差别很大,这印光大师开示的,讲到临命终的助念是非常重要,一个平常修行只有50%的人,临命终又有高僧大德加持,又念佛号,推你一把就变成一百,平常若念佛念一百的人临命终遇不到善因缘,刚好剩下五十,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福报修不够也不可以,福德、因缘,你念佛念不到那个功夫也没办法,虽然你念到那种工夫,临命终障碍你就完了,完了,所以这临命终是太重要,看不行不要再送医院了,送回来赶快助念,真的,去为人家助念也有很大的功德,有很多人不晓得去听谁开示,我想不透,说:我若若去为人助念,要担人家的业。哪有这种事情,我才相信这样,助念,我就坐在那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帮助他提起正念,难道不是这样,怎么说我去为人助念还要担人家的业,哪有这种道理,若这样我也不要讲经,马上就死,众生业障这么重,我讲经时业障靠过来,我马上死翘翘,难道不是这样,讲那种话,大家都不能行菩萨道了,没有道理,没有道理,要去为人家助念,以后人家才会来为我们助念。我听到一个故事,我觉得很好:狮头山有一个比丘,比丘,这个比丘,人家要叫他助念,他却是懒得去,都不去帮忙助念。有一天这个斋僧大会大家都去参加,突然死掉,刚好山上没半个人,外面叫也没有人,全都找不到人为他助念,都找不到人为他助念。你看!这因果准不准,多厉害,比电脑还厉害,平常人家叫他助念,他懒惰不去,也不去帮忙俗家,到临命终没有人帮忙他,因果比电脑还厉害,确实是真的,真的,福德因缘嘛!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说在座诸位!不要随便听人家说就不去助念,不要这样。再来,执持根身器界种子,【为识阴。】第八意识,【具足众法而得生。故名众生。是能受用人。】能够受用的,【世界。是所受用境。

等觉以还皆可名者。等觉。乃始觉将要圆满。只剩一品生相无明未破。尚去佛一等。】还离佛一等。【生相无明一破。】一破,【即成究竟觉佛也。】究竟觉。【又等觉。即一生补处菩萨。以还即从等觉以下。皆名众生。菩萨是大道心众生。今云极乐。且约同居土人民言。以下下品。尚且如是。例知上上品。自不待言。】凡圣同居土的下下品就这么殊胜,何况说上品上生,简单讲就是说凡圣同居土就这么殊胜,何况说上面三土,简单讲就是这样,自不待言,不用再解释。

【旁注净宗不思议在此者。】净土宗不可思议就是在这个地方,【同居人民。与补处菩萨。同其受用。】一往生到极乐世界就等于等觉菩萨这样,这太不可思议,太不可思议。

【解】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众苦极乐映释)】现在来解释极乐是什么意思?娑婆苦跟乐杂,我们这娑婆翻译成中文叫做堪忍,能忍的意思就是说要忍受种种的痛苦,苦跟乐混杂,也有苦也有乐,现在底下,其实没有乐,现在其实,现在其实这句话意思就是说根本没有乐,那个乐是假的,其实苦是苦苦,这苦,上面一个若是外苦,底下那个苦是内苦,我们内心容易生病,容易感冒,烦恼重,这就已经一味苦了,里面的苦,上面再加一个苦,再加一个苦就变成里面也有烦恼病苦不顺,外面又加一个苦,苦再加上苦叫做苦苦,逼身心故,让我们的色身、心受不了,弄得精神分裂,包括自杀,活得很痛苦,这都是对世间宇宙不了解,乐是坏苦,坏苦的意思底下那四个字就是,不久住故,意思就是说你所有的快乐你持续不了,你今天有很多金钱,有一天成为别人的,你今天孝子贤孙,有一天孝顺不到,你会死亡,你今天有轿车,有大楼,暂时借你开,暂时借你住,不久住故,不可以停很久,所以叫做乐是坏苦,慢慢会变叫做坏苦,非苦非乐是行苦,行苦,非苦,我现在没有遭遇到肚子痛,或是烦恼,或是很痛苦,没有这种苦,也没有觉得很快乐,只是傻傻地坐在那里,不可能说快乐,也不可能说痛苦,这样叫什么?行苦,行就是刹那间变化,刹那、刹那间变化叫做行苦,你坐在那里,生命一天滴答、滴答……,你坐在那里生命就一直消逝了,刹那间一直变化嘛!一直流失这个生命嘛!何有快乐之言,没什么快乐可说,所以你虽然没有苦也没有乐,行苦也就是性迁流故,这性不是本性,这世间本来就是生灭法。彼土永离三苦,所以不是像此土,这是娑婆世界,娑婆世界对苦讲乐,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以前,我们现在跟以前比较,三十年前的台湾,我们若坐三轮车,人踩的那种三轮车,我们就觉得很享受,以前的人坐三轮车就觉得很享受,但是到我们今天坐三轮车是很辛苦,得风吹日晒,还得俗家踩得气喘如牛,现在计程车,现在这时候大家都认为这计程车很快乐,不快乐,轿车比这个还快乐,宾士里面冷气、音响、电话、厕所,真的,厕所你不曾看过,劳斯莱斯里面有厕所,你去欧洲看看,后面都拖一台车,所以说我们这个苦跟乐是相对的东西,相对的东西。我们今天若是吃鱼吃肉我们觉得很痛苦,没什么,三餐都要上餐厅,若将鱼跟肉拿去给非洲的人,噢!这就是世间最快乐的,世间最快乐的,台湾的乐,水、电每样都方便,不会来学佛,可怜,还跑到六合路吃,你也好了,所以说台湾太快乐的地方造业也重,造业也重,这简单讲就是说娑婆世界的苦跟乐都是相对的,简单讲就是全都苦,苦苦也是苦,坏苦也是苦,行苦也是苦,简单讲无一乐处,全都痛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这叫做极乐世界。

【讲】此总论苦乐。娑婆此云堪忍。亦云能忍。此土众生。堪能忍受诸苦故。此土苦乐相杂。对文中无有众苦。】我们的经文当中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相反。】娑婆世界全都是痛苦,没有一样快乐。我若去问这个大学生:这世间你觉得如何?师父!你很奇怪!你怎么把这个快乐的世间一直讲得这么痛苦,这么痛苦,我看你们出家人消极,这明明有快乐的。我说:有快乐,不然你讲来我听看看。年轻人用镭射跳舞,热闹不已,这么年轻就是青灯木鱼伴我生,哪有人这样?我问他:你认为我怎样?你认为我头脑有问题吗?没有。我书读得比你少还是比你多。比较多,奇怪!出家,想不透,世间有快乐的你怎么……,入门就冷气,外出就轿车,这很快乐,又有把马子,很奇怪!我怎么都没有感觉,很奇怪!世间的快乐,我若看到来电五十我会很替他不好意思你知道吗?来电五十,若去,你的抉择就是我的幸运,我跟你做朋友好不好?不好。影片就……,跑开,就是很尴尬。我若看到来电五十,我赶快关起来,我替那男生感到很丢脸。女生,要跟人家做朋友,男生:不要。这世间就是……,年轻人他要体会这个苦怎么体会都体会不出来,看样都体会不出来。人有宿世的根机。我读高中我就觉得这世间很痛苦,我读到大学一年级我就听到佛法,到大学二年级我就发愿我绝对要出家,都是骗人的,全都骗人的,搽脂抹粉都是暂时的,多美,我不相信,世尊他为什么会觉悟,我就是看到释迦牟尼佛,释迦佛祖的传让我太感动,佛实在很不简单,他在这个《释迦传》里面有讲,释迦牟尼佛他是一个太子,他现在要举办皇宫里面的舞会,舞会里面应用很多酒,宫女就跳舞,用那个粿仔条(彩带),那种白白的晃来晃去的,电视广告的那个粿仔条(彩带),什么嫦娥奔月那种,在那里乱跳,跳得觉得很好看,佛祖实在行,若我们现在的人就没办法破这种女色,对不对?难道不是这样,我们现在是脱衣舞,就跳得让大家心花怒放,佛当时在世他就有跳舞这种东西,跳舞这种东西会迷惑男众,男众,女色现前哪有几个说控制得了,佛当时就有办法,他就观想她若在跳舞的时候观整个骷髅,骷髅,以前我若看歌仔戏的时候,以前在路边看歌仔戏的时候,碰!碰!现在就电灯熄灭,骷髅,白色的就跑出来,这种不晓得你有没有见过,若我们老一辈的就看过歌仔戏有那种,两支剑在那里打斗,骷髅就跑出来,佛很厉害,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这些宫女跳舞,跳完的时候就东倒西歪,喝酒嘛!东倒西歪,杯盘狼藉撒得满地,倒在那里睡,倒在那里睡,佛因为他没有喝,走过去,再美的也是这样流口水,无论多美的东西,他现在绕一圈他就知道这根本都是骗人的,所以我们人,真的,我们人若没有佛法的智慧就会被外境迷了,说女孩子就好,我跟她们去到法国去买化妆品,我进去之后傻住了,不晓得要买什么。噢!看这些女人实在是苦恼无量无边,光是口红几百种,很惊人,我想有得擦就好,何必用那么多,现在早上的保养,晚上的乳液,噢!还得什么……,不会形容,不会形容,跟女人出去我是很痛苦,老是等她买完我才可以走,我又不可以买,不晓得要买什么,老是坐在那里看,坐在那里看,像是不用钱似的,一次买,买十多万,赚女人的钱实在是很好赚,所以说这人……,这根本就是……,佛教所说的究竟不净,我们的色身是根本究竟不清净的东西,是外表的而已,对不对?这手很美,这层皮撕下来流血,流血,对不对?美国人见面,若是割一个洞,噢!流血,不敢,对不对?在吃饭,这女孩子很美,若有一个男的说:I love you.你就:呸!(法师学别人把唾液吐到碗里,把碗伸到另一个人面前)吃下去,你不是很爱我吗?实在真是的,这很简单,你不是很爱她,接吻敢,但是吐给他吃不敢,很奇怪,同样都是口水,那有差别吗?所讲的都是实在的,真的,在咖啡厅,脚踏来踏去,他踩过来,她晃过去,没什么意思。这若是一个大智慧的人,这若是一个大智慧的人,他清清楚楚,这不快乐的世间,一点快乐都没有,全都骗人的,佛他就有这种智慧,所以我看到这个《释迦传》,这个佛他实在是很了不起,没有一样能够骗过佛祖的眼光,每一种都是透视它,所以学佛的人有一个好处就是你骗不了他,你知道吗?你骗他不过去,你骗不了他,哪有说哪一个多有魅力,不见得,你不了他。底下,说娑婆就是堪忍,也可以说能忍,此土众生堪能忍受,对不对?诸苦,此土苦乐相杂,相杂。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刚好相反,【其实苦即苦受。为苦苦。此身已是苦果。更加众苦逼迫身心。】外面刀兵灾难,这痛苦,【是苦而复苦。】苦再加上苦,【故曰苦苦。乐即乐受。为坏苦。此土无真乐。】没有真正的快乐,【虽有少分之乐。乐不久住。故曰坏苦。(如世间宝贵之家,一旦失败,即坏苦)】坏苦,【非苦非乐。即舍受。】舍受,【(苦乐双舍)为行苦。虽然不苦不乐。难免行阴迁流。行阴迁流就是第七意识刹那间在变化,【终归变灭。故曰行苦。行是迁流不息之义。】刹那间、刹那间……,变化。【孔子在川上曰】就是在水的旁边,河川的旁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逝就是消失,我们人这个生命的消失就像水在湍流,不舍昼夜,不分……,不舍就是不分白天、晚上,生命的消失就像水的东流没有分白天跟晚上,不舍昼夜。【即借水寄叹。】借着水叹息,【行阴迁流之相。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彼土无有众苦。故得永离三苦。苦既全无。乐即绝待。】都没有苦,当然是绝对的快乐,【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乐外有苦可对。】乐的外面有苦,若跟乐是相对。【则乐非极乐。彼土绝待之乐。乃名极乐。】这个土是绝对的乐,所以叫做极乐世界。

【问:乐必对苦而显。】快乐是对痛苦而言的,【彼土】就是极乐世界,【既无众苦。何以显乐?

答:乃对娑婆极苦。而显净土极乐。故旁注曰】旁边就这样注解【:众苦极乐映释。令知胜劣。】比较差别,【而生忻】忻就是欣慕极乐世界,【厌也】就是厌离娑婆世界,忻就是欣慕、仰慕这个极乐世界,厌就是厌离这个娑婆世界【。

慈云忏主】慈云忏主,我们在念那个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是谁作的,慈云忏主,是不是?【:开此土彼土。修行难易十种。今以苦乐对之。

一者此土】就是娑婆世界,【有不常值佛苦。】像我们现在就遇不到佛了,【彼土但受华开见佛。常得亲近之乐。】极乐世界是花开见佛,能够常常亲近佛的快乐。

【二者此土有不闻说法苦。】不能常常听到这个说法,【彼土但受水鸟树林。皆宣妙法之乐。】水也会说法,小鸟也会说法,树木,风一吹自然说法,不去看一看怎么可以,你若读到这时里你就觉得很奇妙,不去看一看,真的太迷人了,这么好的世界不去看一看不行。

【三者此土有恶友牵缠苦。】坏朋友,所以来到讲堂要断一切恶的朋友,赶快断这恶的朋友,所以人家说要亲近善知识就是这样,不可以离开善知识,恶友牵缠苦。【彼土但受诸上善人。】上善人就是等觉菩萨,【俱会一处之乐。】大家都在一起,来到极乐世界没有吵架,不会被俗家倒会钱,人家不会找你算帐,没有拿刀互砍,也没有黑星、红星,都没有,也没有走私,全都没有。

【四者此土有群魔恼乱苦。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意思是说要修行的人,要修行的人就被金钱绑起来,就著这个钱魔,被色绑起来就著这个色魔,被鬼神绑起来就著这个外魔,外魔,生病就著这个病魔,所以这个群魔有分内魔跟外魔扰乱,金钱太多不好修行,女色现前不好修行,男对女是色,女对男也是色,不好修行,淫扰乱我们的修行,不好修行。彼土但受诸佛护念,远离魔事之乐,极乐世界只有佛在护念,远离魔事,没有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五者此土有轮回不息苦。】过完这辈子,下辈子就不晓得是什么,这辈子又不晓得上辈子是什么。我常常打一个妄想,若说我六道轮回当中,我没有隔阴之迷,我下辈子会知道我这辈子是修行人,我下辈子我不去造业,我敢来六道轮回,因为我有把握会修行,问题是这辈子不晓得上辈子,这辈子死后,下辈子不晓得会听到佛法不会听到佛法还是一个问题,还是一个问题,问题是这样,所以这个世界叫做难行道,娑婆世界叫做难行道,极乐世界叫做易行道,难修行,生生世世要来这个娑婆世界是很难,根本你没听到佛法可以说不可能解脱,你听到佛法也不一定会解脱,你不修行,你修行不如法你也是不能证果,你也是不能解脱,一样,所以它有轮回不息苦。【彼土但受横截生死。】直超这个生死,【永脱轮回之乐。

六者此土有难免三途苦。】地狱、饿鬼、畜生,【彼土但受恶道永离。名且不闻之乐。】名且不闻就是说,名且不闻,连三恶道都不曾听过,不曾听过什么叫地狱、饿鬼、畜生,就不曾听过这种道,名且不闻,连名都不曾听过,哪有什么饿鬼、畜生、地狱,连名都不曾听过,哪有说痛苦在哪里,所以极乐世界的好,好到人家所说的很惊人。

【七者此土有尘缘障道苦。】确实是真的,很难修行,世间的外缘境界若现前没有几个人受得了,对不对?念佛、念佛……,念到,咦!她先生外面有外遇,整天念佛就是在想要如何挽回她先生的心,要如何来报复,若让我现在抓到我就泼硫酸,又想到手又拿念珠,不行,我们学佛到最后都会变矛盾,你听得懂吗?本来恨心很重,佛珠,念佛,慧律法师说这样不会往生,又不可以报复,不晓得怎么办,不去请教一下不行,常常听到这种的来,怎么办?说真的虽然说这么多人在修行,拿念珠在修行,外缘现前,障道,确实没办法,障道,确实没办法,临命终被打败,一百个有九十九个不敌,没有办法,真的没有办法。【彼土但受受用自然。不俟经营之乐。】彼土但受受用自然,受用自然,思食得食,思衣得衣,想要吃饭就吃,想要穿衣服就天衣无缝,到极乐世界,你到楼上去看那个西方极乐世界,画那个西方三圣,看他有没有用针缝线,没有,你都不会发现到衣服是用补的,用接的,没有,佛那件衣服很漂亮,所以不用什么经营,不俟就是不必等待,不用为了三餐拚死拚活的,可怜,可怜。

【八者此土有寿命短促苦。】正好要听到佛经,已经六十多岁了,日薄西山了,已经来不及了,真的,生命太短,像我们的同学李※※才三十二岁而已,三十二岁而已,对不对?他听到佛法知道要修行,倒,死了,没有办法,没办法修行了,我常常说要活得像我这样,快三十八了,也没有几个,也没那么简单,生命短促也很痛苦,没办法修行。【彼土但受寿与佛同。】生命跟佛同样那么长,【更无限量之乐。】无限的快乐。

【九者此土有修行退失苦。】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修行会退失,退失。【彼土但受入正定聚。】正定聚就是永远常趋佛道不会退,正定就是不退,永远不会退叫做正定,我们有正定聚、不定聚、邪定聚,以前有讲过,【永无退转之乐。】正定,长驱直入涅槃就是正定聚。

【十者此土有佛道难成苦。】娑婆世界要如何修行,会钱被倒了,在念佛常常钱就浮现,怎么有办法修行,做个股票又跌到六千多点,对不对?没办法。一个在家菩萨来告诉我:师父!我现在做股票,若涨停板我施舍一下。我说:若跌停板我不就还倒贴给你。讲那些,我还得等到你涨停板才来供养我不就饿死,讲那些,我何时叫你去赌博,不须要。有人问:师父!做股票不晓得有没有犯戒?没有,做股票没有犯戒。师父!你这样不就鼓励人家做股票?没有,我没有叫你做股票。股票是国法所立,是立法院所承认的东西,要如何说犯戒呢?你有办法你拿去吃,但是股票是赌博的行为,大家都操短线,要趁早死,找短路,今天买的,今天买出卖出,对不对?找短路的,赚个涨停板的,赚十万,明天就八千了,没有这个必要,没有这个必要,念佛念好比做股票还好,没有这个必要,所以说我劝告诸位,世间那些有的没有的要全断,趁早断,你若有赚钱存在银行,存在银行,不然就存在佛库,存在佛库就是布施,施舍出去,这样福报够,往生就不难。此土有佛道难成苦,确实不好修行;【彼土但受一生行满。所作成办之乐。】一生成办,你想想看,你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一生绝对成佛,绝对没有怀疑,绝对没有怀疑。

【以此十种对辨。则两土苦乐显然。】所以我们星期二都要找一些往生的人,因为我们这个听经这里都年轻大专的,一些老的都跑光了,都清场,听不懂,现在共修三根普被,上根的人听到这往生的例子也会起道心,阿婆来这里听经听不懂她来这里共修也讲一下故事,这样她也会很高兴,年轻人也听个故事,经教通达又有事实佐证,自古以来这么多人往生,闻到香味看到佛,临命终坐着自在,火化出来舍利子,这信心又具足了,所以礼拜二要来共修,不要缺席,不要缺席。讲成这样若不想往生的人,差不多了,我也没办法救你了,即使佛现前也没有办法,没有办法,讲成这样还不想念佛求往生极乐世界,即使佛现前也没有办法,知道吗?所以认真念佛。

【解】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一住就是说大致来分,极乐世界同居土是五浊比较轻,它没有分段的生死,没有八苦,但受这个不病不老,到极乐世界他不会生病,也不会老,光是这两点就赢娑婆世界千百万倍,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会生病、会老,不能自在游行。天食天衣,极乐世界,天食天衣就是说很好,吃得很好,穿得也很好。诸善聚会等乐。

【讲】此别明苦乐。一往分别者。大略】简单讲【分别也。依四土明苦乐有无之相。】有跟无,【无分段八苦者。分(去声)是分限。】分限就是【指寿命有长短。段是形段。指身量有大小。乃此土三界内生死。名曰分段生死。】我们这个世界就是你这辈子活八十岁一个阶段,狗活二十年,一个阶段,一段、一段,到后来就毁灭,就死亡。【彼土莲华化生。是最后身。】极乐世界是莲华化生,是最后一个身,【一生补处成佛。】一生补处成佛,【故无分段生死。

八苦者。】现在来比较,【彼土一一皆无。】极乐世界没有八苦,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八苦充满。

【一】极乐世界【无十月胎狱生苦。】住在妈妈在腹中就像胎狱,坐牢般关起来,经典说母亲若吃冷的,孩子就像身处寒冰地狱般,遇到爱吃冰的母亲,孩子哇哇叫她又不晓得,遇到爱吃热的母亲,孩子像置身大热地狱般,佛经说因为我们出世之后我们已经将这个苦忘记了,经典有这样讲:假设我们若有记忆力,出世之后又叫每一个人再重新出世一遍,绝对没有人要忍受这种痛苦,像刀在割,像刀在割叫做风刀解体,出世的时候皮肤接触到空气的那种痛苦,就像风在割,像刀子在割那样,风刀解体,这是经典的记载,但是因为我们人容易淡忘,我们人很容易忘记,忘记那种痛苦了,忘记了他就希望对这个娑婆世界有执著,对这个娑婆世界有执著他就离不开,他就生生世世不能离开这个娑婆世界,重感情,贪钱,像苍蝇沾粪便,粪便明明很臭,但是老是回绕不走,飞来飞去,飞来飞去,怎么转还是买到垃圾堆,它不会飞到巴黎香水这边来,也不会飞到别的地方。我们人的感情执著这个钱财、名利,他就没办法离开这个娑婆世界,像无形的锁链。以前张宗荣演了一出《命运的锁链》,锁住,被锁住,我们人就是被这个感情、生死、痛苦、名利锁住,锁住,他不会想要离开这个娑婆世界,所以物以类聚嘛!当然他生生世世再来出世,极乐世界没有,极乐世界,我们是要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所以没有十月胎狱的生苦。【但受莲华化生之乐。】莲华化生的快乐,当然这不晓得是第几度空间了,第几度空间了,我们眼睛所看到的,目前发现的是一百零八个元素,那么美国现在发明用原子去碰撞产生里面中子的改变,达到一百零九,但是它的存在力只有五千分之一秒钟的刹那之间,所以只要能够变化这个质子跟中子,他就能够改变长波跟短波,那么科学家了解,研究质子跟中子到最后的东西的虚无,虚无就是一种能量我们叫做微中子能量,所以你只要能够改变里面的中子跟电子,它的数目重新排列,点石成金,随时举手可得,简单,所以依照科学家来讲我们有发现这一百零九个,还有六千个没发现到,这六千个存在无量数度的空间里面,无数度的空间里面,比如说我们长、宽、高,加上时间,我们说第五度空间,那么时间、空间的交换成第五度空间,但是这是限制在我们人无形的东西,有形的研究而已,所以你到莲花化生这不是不可能的,一般我们人对出世的东西他觉得很迷茫,他会觉得很迷茫,认为这是一种……,根本可以说乌托邦或是虚妄的东西,不是这样,在科学家研究之下,他用一百万倍的显微镜,放大镜,在我们人快死去的时候,我们人脑部分作两边,左右两边,左脑跟右脑,现在将这个电子仪器装上去,装在脑部里面,脑部里面,放大一百万倍,在人最后这一口气,挣脱之后,断气,脑部还没有完全死,到缺氧,O2,我们脑部因为有微血管,微血管会带动到脑部,脑部里面有这个O2在,所以我们脉冲若缺氧,两分钟就要死,没办法,不用两分钟,说不定不用到两分钟,用这个超级的电子显微镜,一百万倍安在我们大脑,知道这个人快死了,安在这个大脑的时候,到他断气之后,在两分钟里面缺氧,他在一百万倍的显微镜里面有看到云层升起,云层,诸位!这观念不要弄错,所出现的这个云层不是像平常我们所看到的那个云,那个云是H2O,氢原子跟氧原子,这种东西在科学家来讲用这个铁柜,用铁柜加以收集都没办法,它能穿过任何的墙壁都阻挡不了它,它没有方分,没有方分就是说不能拿尺去量它多大,也不能说秤看看它多重,因为那是放大一百万倍,人死去的时候我们脑细胞就像气球,气慢慢消失,气慢慢消失,没气了,这个云层出来,这个云层是在一百成倍显微镜里面才看得到的东西,所以科学家他无法拿尺去量,也无法用任何仪器收集,用玻璃瓶装起来,像光线穿过去,后来又用铁捆起来,用金刚,做得很封密的东西将这书体装起来,将脑部的光装起来,但照样穿透出来,没办法,捕捉不到,这个我们叫做超越三度空间跟四度空间,所以我们对这个出世,出来的东西,这就我们所讲的意识状态,灵性,所以我们只能说我们的起心动念直接会影响到脑部,脑部直接影响到我们这个感官作用,支配着整个身体,所以这个医学,美国一个医学家他研究到最后他就感叹,医学没办法解决我们的人生,他说我们脑部里面每一个脑神经系统,医学,最高顶尖的医学这样报告,我们人的神经系统是好几条,我们说神经,神经管束管,但是神经管束管它是每一个细胞所连接,但是细胞与细胞中间还有这个空档,还有这个空档的时候,还有非物质的东西在连接作用,非物质的东西,非物质的东西我们所讲的灵性,所以灵性存在神经系统里面,遍满整个身体,因此我们说我们今天若伤心会影响脑部,脑部这个物质会化成非物质的一种力量,非物质的一种力量,简单讲就是说我们每一秒都会影响我们的脑部,我们的心情若不好,胃就不好,胃不好直接影响到脑部,脑部它的物质会转换成烟雾状的一种非物质,我们所讲的就是灵性的东西,这种灵性的东西,它在临命终的时候它会出来,出来,所以你若每天念佛,每天念佛、每天念佛……,他的物质,脑部整个都是佛号,整个都是清净的种子,到临命终出来它就会化成非物质的东西,这就直接跟那个几度空间,比如说我们一百度的空间,跟极乐世界超越一百度的空间相应,佛一下子就接引,科学家发现两个分子,两个分子你把它分到极远的地方,让它无量无边的这个公里数,比如说美国一个,如果这个世界上可以创造两个分子是一样的,一模一样的,电子数一样,中子数一样,一个放台湾,一个放美国,在台湾这个地方转动,美国那个也是一样转动,同步平移,电子感应力,科学家到今天没办法研究出来,意思就是说你若有办法发明一种分子是相同的,在台湾头跟台湾尾启动下去,马上产生不来也不去,立刻感应。简单讲就是我们若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根本就没有来,只要你的频率完全跟他一模一样,马上极乐世界不现前,不必到极乐世界,所以心净则国土净,佛在两千多年前他就讲得这么清楚,到今天的医学还在研究这种东西,所以,美国的科学家、医学家到后来就感叹,只有佛法有办法解决整个宇宙的问题,只有佛法可以解决整个宇宙的问题,其他的宗教没办法。比如说我们过去,我们所发明的东西,我们所发明的东西,比如说我们极乐世界,我们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净土,这在科学家的研究到今天是非常简单的解释,这个就是等于说几度空间的不同,比如说我们人,我们人了解三度空间的东西,三度空间长、宽跟高的东西,其实我们没发现的元素有六千个,这六千个构成无量个时空的交会,无量的这个层次面多元化的宇宙观,所以时间是相对的,空间是相对的,在我们这个地方本身就有四度空间,四度空间,只是说我们对四度空间的频率我们不能感应到,就像二度空间不能感应到三度空间一样。举一个例子来说,我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说,二度空间对三度空间的错觉,举一个例子来说,这是平面,这平面,这张桌子,这桌子上面有眼睛,有眼睛,这张桌子上面有眼睛,这所看到的东西,你滚一颗球,滚一颗球到它的旁边,滚到它的旁边,这桌面平面的,它能够看得到四周围吗?看得到吗?你们是听得懂,听不懂?看不见,也就是平面的空间它没办法了解三度空间的东西,简单讲就是说这个平面就算有眼睛来讲,二度空间,平面二度空间,它只有长跟宽,没有高,没有高它永远看不到高度这东西,所以说球从旁边滚过去它就看不到,并不表示没有,球是三度空间的,长、宽、高,对不对?一样,今天若有一种鬼从我们身边走过,我们照样没办法感觉出来,我们只能从鬼的这个身体里面的热气去感受鬼来了,感觉比较冷而已,所以我们只能说四度空间是一种影像,它就在你的身旁,这个四度空间的影像在某一个角度投射,正好被你看到的时候,刚好让你投射看到的时候,你才能够看得到鬼,所以我们会遇到鬼但不是常常会遇到的,有时候要投射的角度刚好让我们看到鬼,若一般来讲我们习惯于经验的错觉,意思是说我们长年……,我们常常一辈子都生活在这种经验的执著,束缚在三度空间,所以对四度空间茫然无所知,茫然无所知,他也没办法感受四度空间的东西,感受高频率跟高电子、质子所构成的世界是什么?简单讲就是说如果说这个平面是有一个眼睛,这颗球放在它的上面向空中投去的时候,它只能看到一个圆圈愈来愈小、愈来愈小……,它什么都看不到,它只能感受到这样子的一个空间,可是它感受的也是平面,它没有这个立体,所以由二度空间不能了解三度空间的东西,我们三度空间也没有办法了解这个四度空间的东西,所谓四度空间它是生在一种高频率,跟高的这个质子、电子的改变,使它的世界架构不一样,架构不一样,我们现在所能发现的只是一百零八个而已,那么它用这个核子反应,所谓核子反应就是用夺取的,爆破性的东西,核子反应意思就是说我们现在这个质子、电子、中子打进来,打进来的时候经过一个震撼,一个震撼,前面挡住,震撼,穿透以后把这个路子数改变跟质子数改变,正电改变,正电改变,有的夺取,有的失去,所以会产生这个鬼道不一样,这鬼道又不一样,只要能够改变那个质子、中子、的数目不一样,外在所产生的二八、十八、三十二的阶层,所谓Sp那也不一样,所产生这个结合力也不一样,这样宇宙整个就改变了,所以说点石成金这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是说我们的能量不够,我们的能量不够,因为我们的力量不够,佛菩萨的能力最强,现在的医学发现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就是光速,但是我们人的心的念力比光速更快,还有一种比心的力量更快,那就是佛力,佛的神通力比我们人的心力力量更强,所以它会发出那个中子的碰撞能量,散发出这个热出来,散发出这个热出来,在高速,几乎接近光速撞击,改变里面的电子数,所以这个叫做核子反应,所谓核子反应就是那个质子、中子重新排列,重新排列夺取或者是失去另外一个物质的产生,这叫做核子反应,里面会产生大量的能量,乃至说我们要使它核子反应须要大的能量,就要加速推进器使它产生一种核子的反应,产生一种好几度的空间,所以说我们今天须要能够改变核子、质子、中子的数目,它有无量的元素可以排列,没有发现的至少有六千个,六千个,所以科学家研究到今天只能了解十一度的空间,十一度的空间,所以他无法完全了解佛的东西,所以到西方极乐世界这莲花化生的东西,当然到最后也是空性,毕竟空,没有错,但是它的质,构成这个质已经没有质碍,就像光,光它是一种物质,光,我们说所谓的光子,再来就是量子,量子力学,光子、力(粒)子,量子,光是一种物质,没有错啊!它集一切的能量,这个束粒一穿过去,玻璃直接贯穿过去,所以这玻璃挡光挡不住,对不对?是不是这样,这个玻璃放在这个地方光直射它就透过去了,何况说西方极乐世界的莲华化生,哪有说不神通自在,穿墙走壁什么都阻挡不了它。听不懂,听不懂,没办法,没关系,慢慢来,慢慢来,没有学过物理学的确实没办法,没办法没关系,下次再多讲一点给你们听,这还不够有趣,我若讲到天体上的运行这更奥妙,你若在太阳过一天,循着这个银河系绕一圈刚好两亿年,就是说你若有办法搬到太阳住一天,等于我们这里地球的两亿年,两亿年,你若二十岁搬到那里,搬到那里(太阳)住一年回来,地球已经是传好几百万代了,传好几百万代了,所以说我们地球的一大劫等于极乐世界的一天,你若有太空的思想绝对可能,绝对可能。有一天再来为你们上一课天文学的,反正讲这个你又听不懂,听不懂没办法,没办法,不是我不要讲给你们听,没办法,你们根机太利了。但受莲花化生之乐,但受莲花化生之乐。

【二无形骸衰朽老苦。】没有这个身体衰坏、老、病苦,极乐世界没有这种东西,【但受相好圆满之乐。】相好圆满之乐。

【三无内外诸科病苦。】所以那里也没有emergency,emergency就是急诊,emergency送往……,那里也不可能有车祸,没有内科,也没有外科,不像我们这娑婆世界吃太饱会胀,不吃会很痛苦,又胀又吐又腹泻,很痛苦,所以【但受自在晏安之乐。】很快乐、很快乐,很快乐,所以我们若是在修持当中,整个脑部里面意识作用就是念佛,还有一种就必须要观空,空的思想出来的时候就与自性相应,与自性相应,科学家可以从脑部看到这个烟云,烟云状的东西,那是一百万倍的里面才看得到,那是意识的一种产生,若证果的圣人,你若用一百万倍的显微镜来看,什么都没有,那是超越十一度空间,因为他是用传神的,以后来全都没有这种烟雾状的东西,那种东西我们到极乐世界直接用感受的东西,比如说小姐在路上走,她穿得很摩登,男的眼睛一瞄过去,她就晓得他非常欣赏我,又没什么东西来到她身边她怎么知道对方欣赏她,从他的眼福就传神过来,所以人家说脉脉含情,眼福瞄过去,啊!这会相应,会相应,没什么东西过去他就知道她会感受到,然后你拿这仪器来,这仪器,啊!你这光有射到那里,所以你有爱她,没有这种东西,到后来就变成……,不是什么烟雾状的东西会往生,我们只有一种东西,我们所讲的灵性,神,传神,直接,那种速度还比烟雾状的东西还快,这就不晓得第几百度空间,才有办法研究到这样子的速度,不然不可能,所以世界上你若研究太空物理学,你就会对佛的那一种赞叹五体投地地佩服,你愈研究你就愈觉得自己很渺小,很渺小,所以说我们对这个佛经能够好好地深信不疑,这是难能可贵,最主要就是说因为我们今天的教育程度不够,教育程度如果够,比如说读大学,他是商科的,我讲这些他也听不懂,什么Sp阶层,根本他就听不懂,什么中子核子试爆的东西,这夺取的东西他照样听不懂,所以困难就是在这个地方,如果你若是听得懂,我跟你上一课天文学,跟这个质子、中子、电子它的改变,你就发现到佛经讲的一切法无常,我们讲的动者恒动,静者恒静,这是古老式的物理学的观念,那是错误的,那只能适用在三度空间里面,如果适用在四度空间里面,我们在中子、质子、电子里面在每一刹那间它都在动,换句话说电子随时一直绕着路子在转动,你就不会说动者恒动,静者恒静。如果说你到外太空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什么都没有,事实上它是存在每一个动点,我们所讲的星云,不是佛光山那个,电子的爆发出来它会散发一种热,这种热好像有,又好像没有,必须几百万倍的显微镜里面才会看得清楚,你就会发现我们眼睛看不到的东西实在是多得不得了,有六千个元素散在你的眼中,你根本看不到,所以在每一个阶段比如说Sp,到我们现在质子的数目研究到一百零八,中间正电在里面,再来就没办法,我们是研究到九十四,再来就没办法了,从九十五的什么铀,再提炼出什么镤,那个都是后来的撞击再提炼出来,在一闪、一闪,五千分之一秒出现在宇宙当中,更高的六千个东西,那你根本没办法了解这种东西,所以它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没办法,因此我们在这个地方是三度空间,但是另外那个阶段,质子、电子数改变的时候又一个阶段,产生另外一个空间,又产生另外一个长波、短波的交接,对不对?所以我们眼睛看不到,但是那个诸佛菩萨看得清清楚楚,鬼道也是一样,所以他在某一个转动的投射当中,他才会刹那之间去感应那种东西,你才:啊!看到鬼。看到鬼,那是刚好让你转到那个频率相同,大部分是看不到,大部分是看不到。

到那时候【四无四大分离死苦。】我们一个粗的四大,四大,粗的四大,地、水、火、风在分离,痛苦。在极乐世界【但受寿命无量之乐。】因为修空观,修空观,到那里的时候空就是无量无边,当然他就得到这种东西,所以要用实相念佛就是这样,无相无不相,凡所有的相皆是虚妄,念佛当中与空相应,在意识里面清得没有任何念头,没有任何念头你临命终你就没什么星云产生,虽然说是非物质,但也是一种几度空间里面交会产生的东西,你念佛念到实相无相无不相,不来也不去,没啥事,广钦老和尚讲的不来不去也没啥事,你就会发现这时候的空性跟极乐世界的空性,本来就没有两样,当下就是,频率相同直接感受到不来也不去。但受寿命无量之乐。

【五无恩爱别离之苦。但受海会相聚之乐。】无恩爱别离之苦,娑婆世界是恩恩爱爱,要离开的时候哭得死去活来,哭泣不已,到极乐世界他永远都在,所以你若真的爱你的爱人你要度他到极乐世界,永远都爱你,到极乐世界就可以讲这句了,我永远都爱你,这句话就此话成真,常在极乐世界,对不对?但是极乐世界没有男女相,极乐世界没有男女相,都是清净的童子身,清净的童子身。有的说:师父!每个都一样要如何认得他是谁?你放心,到极乐世界他自然就有神通力,这就是在文殊讲堂的阿娇,念佛来的,念佛来的,这就是阿牛,念佛来到极乐世界,一看他就知道,他无量的神通,无量的神通,个人的见思惑光明都是不同,所以可以没出那个人是从哪个世界念佛来的,都清清楚楚,清清楚楚,所以在极乐世界你就可以说永远,永远,所以你如果真正爱一个人你应该劝他念佛,这娑婆世界不可能,不可能永久性的集会,马上就死光了。

【六无怨憎会遇之苦。】就是说在极乐世界没有仇人这种东西,娑婆世界动不动就拿刀子来,拿枪来,玻璃把你打破,对你丢炸弹,把你登报,对你无量的伤害,无终的伤害,记恨,极乐世界没有这样。【但受上善俱会之乐。

七无所求不得之苦。】求不得,娑婆世界是每样都求不得,要钱,没有钱,要考试考得好一点,考不好,若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怎么求都求不到,所以说无所求不得之苦,到极乐世界你求什么都能得到,【但受自然如意之乐。

八无五阴烦恼炽盛之苦。】炽盛就像火在烧,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受、想、行、识,烦恼像火在烧,像着火一般,痛苦。【但受照见五蕴皆空之乐。】照见五蕴皆空之乐。

【前七是别。后一是总。五阴烦恼之火。焚烧众生之心。】我们的心像火在烧,比如说我们发脾气,火气那么大,发脾气,气得要命,烧,将全身的细胞烧得快光了,气得要命,所以说这烦恼就是色、受、想、行、识所产生,【炽盛火旺貌。须以智慧水。】智慧,智慧水,用一点智慧,【方能灭除烦恼火。两土比较。苦乐悬殊。】所以到极乐世界万无一失,每样都好,【即净秽之所攸分也。

但受不病不老四句。】没生病也没有烦恼,不会死,【于诸乐中。大略言之。天食天衣者。天是天然。】天然的,【不假经营造作。思食食来。】动一个念头说我要吃什么就有东西来,我要吃药,药就现前,这娑婆世界不可以,要吃药还得煎,差别很大,极乐世界可能没有吃中药,【食毕。盛食之具自去。】那个念chéng,不是念shèng,盛就是装食物的东西,自然就……,自去就是化去,自然就化掉,简单讲极乐世界不用洗盘子,不用洗碗,讲起来实在是很好,不曾吃过这种西餐,西方极乐世界算是西餐,吃个极乐世界的西餐,品可能很好。【思衣衣至。】你想衣服,衣服就来。【随意美妙庄严。应法之服。自然在身。】应法之服,自然在身,就是说应你心里所求的,你要什么法,什么就现前,所以我们在空上地方,娑婆世界若学自在,到极乐世界就得到处在的果报,记得师父的这句话,这句话很重要,你现在学自在,空的思想,你到极乐世界就享受自在化出来的东西,你今天你事事样样不自在,在你脑部里面产生执著,它就会化成那种非物质的能量散播在宇宙当中,你就必须要循着你的脑部所产生的几度空间去了解,我们这个科学家里面,医学家里面发现,我们人有二十亿的脑细胞,我们人的智慧怎么这么高呢?因为他有无量的智慧,为什么呢?整个《大藏经》记在头脑他都记得住,为什么人会这么厉害呢?人会这么行呢?这要用数学的观念,比如说我们的脑细胞如果用一排列到二十层,二十亿层,二十亿层,比如说一,一个细胞、两个细胞、三个细胞,一、二、三,排到二十亿层,那么必须用数目字,用数学的,二十亿个阶层,二十亿个阶层就是说它的变化无量,所谓阶层,比如说五的阶层,阶层就是一乘以二乘以三乘以四乘以五,就是一百二十,一百二十种方法,一百二十种方法,只有五个阶层就能产生一百二十个方式,产生这个生命,人的脑细胞有二十亿个脑细胞,一乘以二乘以三乘以四乘以五乘以六乘以七乘以八,一直连续乘到二十亿,人的智慧有多少,这样的生命观,整个宇宙观你有多大的思想,那个变化,那一种能量,你想想看!想想看!我们这个能力有强到这样子的记忆,这样子的智慧,有这样子的方式可以思惟,人的脑筋二十亿个它不是直线排列的,它是阶层排列式的东西,所以我们人的智慧无量无边,那是没办法让你去衡量的阶层,全讲一些听不懂的。再来,中间:

【解】方便体观巧。无沈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方便体观巧这就是说:

【讲】此土方便有余土。有藏教析空观。拙度证入者。】就是比较差的,体观巧,【(解见在前)有通教体空观。巧度证入者。】所以这是体观巧就是巧度的,很怜悧证悟到体观,体空观,但是方便体观巧,没有沉空滞寂之苦,这都在藏教的析空,通教的体空,【皆沉滞化城。偏空寂灭之苦。彼国此土圣人。】极乐世界的圣人【皆秉圆教观。体色即空证入。】了解这个色当下就是空性的,【不滞空寂。】然后再出这个假,不必,当下从空【即能从真出假。】意思就是承认色空当下就是矛盾当中的统一,统一当中就完成矛盾,矛盾当中完成统一,色法跟空法是对立的,所以在哲学里面讲这是矛盾,矛盾它不是真理,不能实行,是说一种对立的形式,空跟色这是对立的东西,空跟色如果是对立的东西,所以它当下的矛盾他就完成统一,他完成统一,所以他就不会沉空滞寂,沉空滞寂就是偏空涅槃,偏空涅槃,产生一种对空的执著,他不敢出来度众生,这极乐世界不会这样,所以到极乐世界他就发无量的菩提心,他就会想来娑婆世界度众生,所以他就是【游戏神通。净佛国土。成熟众生。故曰但受游戏神通等乐。】你到极乐世界的时候你再到娑婆世界就是游戏神通,没有一件事情能够牵制你,你就能够成熟众生,所以说但受游戏神通等乐,游戏神通等乐,这是方便有余土,所以一土就是四土,四土就是一土,我们在无量无边的多元的宇宙观里面,它就层层交会,三度空间交会四度空间,交会五度空间,交会六度空间,一直到十一度空间,到现在元素没有发现的六千,六千度空间,所以华藏世界,在《华严经》里面讲,有无量无边成住坏空,成住坏空,常寂光净土永远遍满虚空,永远遍满法界,不来也不去,不来也不去,凡是有究竟的计度,这都是意识形态的分别,到极乐世界的三土也是一样,只有一种:常寂光净土,不来不去,证法身,所以它就不属于几度空间的,那就不思议境界,不能用空间,几度空间去衡量,几度究竟的排列,一是数目的开始不是结束,换句话说有第一度空间就有第二度空间,无论你用错综复杂的宇宙观里面,用多少无量无边的这个几度空间来形容,都不能形容不思议的事事无碍法界,为什么?因为它是空性,不能用分析的东西产生一种对立的东西,可以分析,那可以从一去累积的数目,不能分析那就非……不思议的东西,这不能让你用几度究竟去重叠,你说极乐世界是几度空间,那你没有办法,菩萨你都没有办法了解了,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几度空间乃是凡夫的推测,所以到极乐世界但受游戏神通等乐,所以一土就是四土,四土就是一土,只是你不了解而已。

【解】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现在是在讲实报庄严土。

【讲】实报无障碍土菩萨。皆秉一心三观证入。】他不会说入这个空,不了解有,入这个有,不了解空,或是说空、有再中道,它没有这样,一心当下即空、即中、即有,当下心【观】圆,三谛【智圆融之故。】所以心观圆就是三谛空、假、中当下就是圆融,【无三观前后隔别。】没有隔别【三谛不融之苦。故云但受无碍不思议乐。】但受到无碍不思议的快乐,没有分隔,没有分隔。

【解】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我们现在看小字的:

【讲】寂光究竟等。指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是【由始觉觉至心源。】就是我们的本性,本觉,始觉觉本觉,觉到最后就究竟觉,【本始合一。】本觉跟始觉合在一起,【成究竟觉。佛之住处。理智】,他的本性,法身的理性跟智慧是【不二。】没有两个,【身】就是【(法性身)土】就是【(寂光】净【土)】若以这个时候就科学来讲,就是说极乐世界是所有宇宙里面科学最发达的国家,若就科学来解释,就是极乐世界就是所有无量无边的世界,极乐世界的科学最厉害,他用什么去做科学?用起心动念去做科学,用本性,无量无边的无碍的思想妙用去做什么?去做它的架构的元素,我们现在娑婆世界是用什么元素来做科学?碳、氢、氧、氮、铝,对不对?就是用这种元素,极乐世界用什么呢?用它本性的妙用,慈悲喜舍,无量的庄严智慧,去做它的极乐世界的元素,所以它的树林,树上有楼阁,楼阁上面又有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罗网里面又有宫殿,又有楼阁,那都是什么?都由本性所做。我们今天娑婆世界的众生业感痛苦,感应到什么?感应到这个水泥、钢筋,硬的东西,不小心被打到又肿了一块,到极乐世界打下去不会肿起来,不会这样,因为本性是无量的柔软,我们的本性怎么那么伟大,我们的本性为什么那么伟大,无量劫来修那个忍辱,所以它是柔软的世界,柔软的世界,我们生生世世都是修什么?修恨,对不对?修什么?修执著、刚强,所以感应到的都是什么?都是硬的东西,硬的东西,有分别所以它有高低,山高,这个山谷就低,溪谷就低,那是我们的分别心,里面的分别感应到外面的山谷,极乐世界是修无量的欢喜心,无量的忍辱,柔软心感应到的世界就是柔软的东西,雨天曼陀罗华,难怪经典讲踩下去陷入地下四寸又浮起来,确实是真的事情,我懂科学所以这样讲很通达,不懂科学,讲就不通达,知道吧!不通达,幸好我妈妈有让我读两年书,幸好,像这样讲人家就不会说这法师很没水准,很没水准,这不只是水准而已,这超国际的,所以说我们这个时候若要出家我跟你讲真的,你今天……你这个时候若要出家,小时候不让他读书,不让他研究科学、物理、化学的东西,当老修行可以,你若要出来度众生,度这个时候的众生你就没办法,没有办法,你不可能,若有人是专门研究动力学、量子力学你怎么度得来,你一下子就倒了,你根本没有办法,所以你若是要让你儿子出家,小孩子不要让他出家,要让他读书,读愈高愈好,现在是知识膨胀的时候,你知道吗?现在是知识在扩张的时候,现在不是像以前,你可以躲在大陆的丛林里关起来,可以让你不懂外面的东西,不可以让你这样,现在你要度知识分子你没有读很多书你不可能,你说服不了他,随便问你两句你就倒了,所以不可以,你若要让你儿子读书,要让你的孩子读书,或是要让他真正做一个大法师度无量的众生,一定要让他读书,世间法你一定要懂,这就是假有,行菩萨道的时候,这个世间法你不懂你没办法,没有办法,当法师也是一样,极乐世界在哪里你没看到,你不能用科学应证几度的空间的产生,他不会信服你,对不对?除了是愚民政策,你叫他念佛他就念佛,像阿婆这样,他才会信服你,你若要度台湾大学或是清华大学的,你真的有办法?所以说你若要让你儿子出家或是女儿要让她出家,还是要好好地念书,还是要好好地念书,这个假有你先把它弄好,不然没办法。文字本身就是般若,身土【一如。故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真常流注还有最微细的刹那生灭叫做真常流注,把笔拿起来,没有法身的渗漏,就是法身它是圆满嘛!所谓渗漏就是还不到圆满,还会漏掉这个,我们若证悟到绝对空,进入毕竟空,那就没有真常流注,流注真常那就是永恒,流注那就还有生灭的意思,所以真常流注简单讲,简单讲就是说空性里面还没有究竟,还有一点点刹那之间生灭之苦,真常流注之苦,【若约别教妙觉。虽称究竟。】我们是讲藏、通、别、圆,现在讲别教,别教妙觉,虽称究竟,【只破十二品无明。】十二品的无明,只破十二品的无明,因为别教是十二品的无明,【但齐圆教二行。】圆教二行,因为圆教初住菩萨就断一品的无明,初住到十住就断十品,初行到二行刚好断二品,所以别教的究竟觉刚好圆教的二行,二行,刚好十二品,圆教是分四十二品,【尚余三十品无明未破。法性之水。犹有渗漏流注也。】还不能究竟圆满,【彼土受用同佛故。但受称性】称性就是依我们的本性叫做称性,所谓称性就是说当下起信这个本性的妙用叫做称性,像镜子当下就有光就有影像出来,称性【圆满究竟乐。圆满无上菩提。觉法之乐。究竟无余涅槃。】到究竟无余的涅槃,无余涅槃,【寂静之乐。以上别明苦乐中。正释四土也。

【解】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方是极乐净宗)】然就是说凡,但是凡圣同居土的众生,因为他持名,就是念佛,善根福德就跟佛一样,所以圆净四土,圆净四土,圆受诸乐就是圆满清净得跟等觉菩萨一样,就是说你只要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当下就是具足四土,方便、实报、常寂光净土,所以这叫做极乐,圆受诸乐,诸佛菩萨有的,到极乐世界的凡夫全都有得到快乐,这样你看看,所以极乐世界怎么说一分一秒能够这样停留。有一个菩萨听到这个经典开示,他多精进,精进到晚上爬起来拜佛,很精进,很精进,拜得不分昼夜,电话不晓得接,衣服不晓得洗,他一心一意想要赶快死,要到极乐世界,听师父这么讲很好,结果半年而已就退道心,太过于辛苦,搞不来了,又被外道牵走,因为他没什么智慧,我跟诸位讲,要永久性的保持道心,只有一种办法,以慧导行,这是最重要的,简单讲就是说不是你今天躲在……,整天拜佛念佛你就能够解决人生宇宙的问题,一定要亲自,即使冬天,刮风下雨你都要出来听经,知道吗?你有这个无量的智慧,你才能引导你的修持,你才不会退道心,遇到烦恼你才不会退道心,不然耳根子软,人家跟你讲两句,退道心,对三宝就没信心了,很简单,你知道吗?到今天我看到我们楼上跟楼下差不多有四、五百个,自从我们讲堂开始到现在都是熟的面孔,都没有改变的,所以到今天很安慰就是说这里都不退转,这已经是不退转的菩萨了,你们这些(众鼓掌)。自己鼓掌不会不好意思吗?我现在夸赞你们不退转,师父讲经你们一定来,对不对?每次都不退的,这样你遇到什么逆境来你就有智慧,对不对?你就不会受人影响,简简单单你就不会不来听经,简简单单人家骂你师父骂几句坏话就退道心,哪有人这样,对不对?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我也不相信,来就来,你愈讲我就愈来,这就对了,这样往生就没问题了,没问题,真的,你不晓得这个经典在讲,说我们要是对三宝信心不退,不要说诽谤,《无量寿经》注解,对这个极乐世界,相信净土法门信心不退,这就等于圆教的初住菩萨才有办法,要修无量劫的善根,所以这无量劫时间是很长,但是今天只要你听师父这样讲,我坚信不退,这样你就省无量劫修行的时间,这样知道吗?你就省无量劫修行时间,我深信不退,不然过去千百万人那么多人往生又有瑞相,若佛打妄语怎么可能这种迹象,不可能,这样你就可想而知绝对有极乐世界,绝对有往生这种事,信心不退,这样你就省无量劫时间了,到今天听到一句话你就等于初住菩萨那么伟大,安住到本性来,证到佛的法身,证到佛的法身你才有办法深信不退,永久不退,所以在座诸位!不简单,不简单,是不是?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

【讲】此点示妙行。】微妙殊胜的行,【执持名号。即为妙行。以多善根多福德故。然同居土众生。以持名念佛。正当念时。便以佛之善根。为己善根。】这不得了,即心即佛嘛!以佛心为己心,【佛之福德。为己福德。故曰善根福德同佛。】念佛有这么大的功德,【此中道理。尚待辨明。】这若用科学来讲就是说阿弥陀佛那里一个分子存在,我们起一个念头,心与佛一样转下去,那个能力就直接贯穿到我们的心中,所以即心即佛,这用物理来解释一下子就通,一下子就通,他不必来,你也不必去,感应道交难思议,此中道理,尚待辨明。【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则应以多善多福乃生。下即接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乃至若七日。一心不乱。即得往生。是则持名念佛。即为多善根福德因缘也。明矣。】一心不乱就是没有妄想,没有妄想就是空,空当下就是遍虚空,当下就是与佛相应,佛证到我空、法空,我们一心不乱当下就是空性,所以与佛当下就是相应,所以我们会把脑筋里面的物质,化成非物质的这个传真力量直接达到极乐世界。

【因是亲因。如世间种子。缘是助缘。如世间水土。有因无缘不生。有缘无因亦不生。因缘具足。方能成办。能念之心属因。今发菩提心。精进念佛。求成佛道。名多善根。即亲因也。】把笔拿起来,亲因就是强有力的因,亲因,强有力的因,简单讲就是最重要的因,【所念之佛属缘。】其实这个《俱舍论》里面,唯识学里面,俱舍或者是唯识学里面谈到这个因缘果的问题,并没有明确地划分,并没有明确地划分,简单讲因就是缘,缘就是果,但是就事情的次第发生它才分作一个因缘果,所以跟因直接产生关系的它叫做亲因,亲因,所念的佛是属于缘,【(以一句佛号为所缘境】界。【)今修净土行。一句佛号。具足万德。名多福德。即助缘也。因缘具足。故能圆净四土。圆受诸乐。此方是持名妙行。极乐净宗。合上正释四土。别明苦乐也。】解释四土跟说明苦跟乐。底下:

【解】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让也)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我解释一下:现在讲极乐世界最殊胜的,为中在是在上面的方便、实报跟常寂光净土,而在同居,而在凡圣同居土。离以上之,则十方同居,上面十方佛,上面都是十方佛,一样,所以逊其殊特,现在要让其他的人感觉,极乐世界最特别的是什么东西,就是凡圣同居土,所以都在讨论这个凡圣同居土,很少在讨论这个上面的三土,所以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上面方便、实报、常寂光净土,十方诸佛都一样,那么逊其殊特就是说,要让他方世界觉得跟这个极乐世界比较,比较出来,比极乐世界条件还不好的,就是因为有一个凡圣同居土,它就是最殊胜的地方,简单讲值得骄傲的地方,极乐世界值得骄傲的地方就是什么?就是凡圣同居土,下又可与此土较量,这跟十方的国土觉得不同的地方,就是凡圣同居土,又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再较量下去,这苦乐就全都分辨出来,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优入就是很容易,很简单,万修万人去,只要你要去,从容,从容就是不迫,就是人多无碍,再多人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也不会人口爆炸,他不会说这极乐世界已经满了你不要念佛,你不要念佛了,你念佛的话已经没位子可容纳了,不会这样,极乐世界愈多人念佛愈好,所以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于今十劫就是说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到现在已经十劫,十劫,对娑婆世界来说十劫,若对极乐世界来讲,就算极乐世界,我们现在说极乐世界成佛到入涅槃,二十四个小时来说,那么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刚好一秒而已,若以一天二十四小时来讲,阿弥陀佛成佛于今十劫,刚好日出,若从早上六点说佛祖成道,阿弥陀佛成佛到今天刚好日出六点十五分,我们现在去还很早,你现在到极乐世界到成佛阿弥陀佛还没有入涅槃,有这个好处,才开始而已,十劫讲起来是还很短的时间,进学短的时间,赶快去吧!去吧!在临命终的时候拿拂尘,临命终的时候人家出殡的那个……,驾鹤西归怎么来得及,那只鹤多会飞?驾鹤西归,还有一个金童玉女接引往生,那都是师巫在搞的,根本不晓得佛教在讲什么,哪有什么金童玉女接引往生,那里根本没有女的,哪有玉女,哪里有,对不对?金童玉女接引往生,驾鹤西归,那只鹤多会飞?十万亿佛土坐飞机都飞不到,所以那都是直接,已经到极乐世界,已经非物质的世界,你知道吗?已经都不是……,一百度空间以上的东西,不能让你用物质的现象去衡量,事事无碍,穿透一切墙壁的东西,神通自在,莲花神通自在,怎么可以用我们三度空间的东西去衡量,难道不是这样,所以我们对高科技,尖端科技的极乐世界我们都不了解,那是用本性的妙用作材料,素材,而不是用娑婆世界的土石、钢筋作素材,你不要搞错,所以说凡夫优入而从容,人多无碍,横超三界而度越生死,少写四个字,横超,底下就“三界”,而度越“生死”,这样写下去就很清楚,而从容,横超三界,度越生死,这样写下去,加下去一看就知道,佛说苦乐,意在于此。现在再来:

【讲】讲,简单解释一下:【此乃指同居殊胜。】就是凡圣同居土,古时候的人简略,所以用一个同居,若现代的人用这个名词是很难听,基督教的人看佛经说:此乃指同居殊胜,佛教很不害臊,极乐世界都是在同居的。他会搞错,他不了解这是在做什么?人家是凡圣同居土,简称为同居,对不对?【极乐同居。】这很难听,我们到极乐同居,这四个字这样没错,这样读没错。【上而言之。十方佛土同居。皆要让极乐最殊胜奇特。】顺就是比他差劲,显示极乐世界它的殊胜奇特的地方。【下而言之。又可与此土较量苦乐。此娑婆五浊恶世。是极苦世界。彼西方净土。是极乐世界。厌苦求乐。人之常情。故发心念佛。求生净土者多。万修万人去。故曰优入。十方往生之众虽多。极乐仍从容不迫。】就是说不会被压迫到,【如海纳百川而不隘。】就像大海接受百川而无障碍,【镜含万象而有余。】镜子照着万象而有余,他绝对不会被干扰到,【横超而度越者。但有闻说。两土苦乐悬殊。】差太多了,极乐世界那么快乐,这个世界很痛苦,我很早我就觉得这个世界很痛苦,到今天出家也是觉得很痛苦,所以我一心一意就是求往生极乐世界,绝无二志,绝对没有二心,所以我在念佛就跟你们不同,我每一念佛我就加上我要往生,世间痛苦,我要往生,世间很痛苦,佛祖你慈悲你要记得来,不要忘记,忘记,枉费我……,像我二哥说的他若不来接引你你就倒楣死了,还没念就对佛祖没信心了,惨了,不可以这样子。底下,两土苦乐悬殊,两土苦跟乐悬殊,【厌秽忻净。】厌秽就是说厌离这个污秽的娑婆世界,忻净就是一心一意求往生净土,【念佛求生极乐。可得横超三界。】可得横超三界,横超三界,【度越生死苦海。】度越生死的苦海,超越这个生死的苦海,【佛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意即在于此。要令人深信极乐殊特。切愿求生。力行念佛。而得往生受用。

初约能受用释竟。】底下:

己二约所受用释

(此亦转释上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故,】没有痛苦,一切什么都快乐。【下广释一科亦然)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以严际畔)】栏楯就是栏杆,我们今天所讲的栏杆,但是那栏杆不是铁作的,不是铁作的,七宝作的,【七重罗网。】七重【(以严空界)】天空当中,七重罗网,你不要以为像网小鸟的网子在上面,不是这样,宝,宝都在上面,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以严露地)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解】七重】七层,七层的栏楯,七重的罗网,七重的行树,就【表】示什么?【七科道品。】七科道品,看后面:(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样总共几科?七科,七科道品,(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总共七科,所以七就是表示圆满数,圆满数,那么我们今天打佛七,七天,禅七,七天,超度七七,四十九天,都是以七的倍数来作佛事,所以七表示圆满,人家说七星,七星斗,七星剑,基督教作礼拜刚好第七天,都是七,所以佛教以七为圆满的数目,若说只有七重怎么能说极乐世界,它是无量无边的,七七,四十九,四十九乘以七,对不对?一层又一层,七、七……,一直上去,七的阶层,七重表示七科道品,【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常乐,那个读作yào,不能读作lè,常乐yào我净,【周匝围绕者。】周匝围绕就是【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周匝围绕,佛菩萨所住的都是四宝,【则自功德深。】就是自性的功德证悟到那么深,【周匝(环)绕。则他贤圣遍。】圣人跟贤人全都周遍在四周围,【此极乐真因缘也(内因外缘)。】这极乐世界因缘太好,到极乐世界你不成佛都不可能,不成佛都不可能。

【讲】先总释胜境。即极乐殊胜庄严之境。七重栏楯。横曰栏。直曰楯。】栏楯,【俗云栏杆。庄严界畔。】庄严到四周围,【罗网庄严空际。】上空叫空际,【行树庄严露地。】土地,【一重行树。一重栏楯。重重相间。而至于七。】到七。【上覆以七重罗网。一一皆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成。七重四宝亦但略言。其实重重无尽。宝宝交错。】我讲过不只七层,是重重无尽,【周匝围绕。佛菩萨住处。

《大本》】就是《无量寿经》,【云】大本的《阿弥陀经》说【:七宝诸树。遍满世界。所谓金根金茎。枝叶花果。亦皆以金。则名一宝。金根银茎。枝叶花果。亦分金银。则名二宝。】简单讲七宝就七个阶层,七个阶层,你怎么配都可以,几百种,几千万种,第一个阶层七,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六乘七,然后括弧几次方,知道吗?算数会不会算,一乘二乘三乘四乘五乘六乘七,括弧然后N,nurmber,nurmber就是数目的意思,数目的意思,nurmber play数目的游戏,看要几层都可以,极乐世界【如是三宝四宝。其宝间错。辗转增多。乃至七宝。】一直到七宝。

《观经》云:七宝行树。】七宝的这个行树,【一一高八千由旬。】一个由旬六十里,八千由旬刚好四十八万里,一棵树刚好四十八万里,四十八万里,四十八万里,台湾刚好三万,不、不,三百公里,一棵树刚好台湾的多少,四百八十万里除以三百,十六万,对不对?刚好台湾火车开过去,开回来,开过去,开回来,刚好开十六万遍,十六万遍,那棵树才开得到那里,极乐世界一棵树,刚好台湾……,台北到高雄十六万倍的距离,十六万倍,我们这个地球的这个周围,四万五千公里,一秒钟的光速绕地球七周半,所以地球算起来差不多四万公里,圆周,圆圈,四万公里,极乐世界一棵树木而已,一棵树木而已,四十八万,这样刚好是地球的圆周而已,十几万倍,十二倍,十二万除以四,四万。四百八十万除以四,一百二十万,一百二十万倍。(地球四万公里;树四十八里,合二十四万公里,为地球的六倍。这里是比树的高大,理解意思即可。)这怎么有办法算,没办法去算,一棵树而已,一棵树而已,就比台湾还大了,所以极乐世界到底有多大,你没办法算,你如何去统计,所以说阿弥陀佛又没有现身给我看,阿弥陀佛现身给你看,你只看到脚底而已,你怎么看得懂,佛现庄严报身起来,你根本比蚂蚁还小只,你怎么看得到他,不可能看到他,除了他用神通缩小影像,不然你不可能看到他,我在梦中看到阿弥陀佛我看比希尔顿还大,还大,我那时候飞起来才他的身体这样而已,梦中这样而已(法师用手比划自己很小),人家梦见佛祖是这样而已,而我是梦见我这样而已,差别那么大,那也不算梦见,应该说看到,全身都是金色的,可是跟我们的画像又不太一样,看到的又像金铜色的,我们画的又是蓝色带红色,我看到的又不是这样,我看到全身都是金色的,不一样,阿弥陀佛身金色,搞不好我看到的才是真的,那么大尊,这可能是示现给我们看的,也示现那么小尊,对不对?若照经典讲的就不得了了,一棵树就很惊人,那么大,那么大棵的树怎么有办法,树木上面又有宫殿楼阁,后面有写,【一一花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这个作异宝色,跟他的本色不同叫做异宝色,异宝色,【又云:妙真珠网。弥覆树上。】遮在树上,【一一树有七重网。】七重罗网,每一棵树有七重的罗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看树有多大棵。所以我们刚才说一棵树四百八十万公里(应为四十八万里),这确实是真的,里面有五百亿妙华宫殿。【此经文略。但言罗网。未言网间宫殿。】

【此中文有表法。表者显也。即借文以显义。】显这个义,【借事以显理等。七重。表七科道品。】刚才我们有讲过,【三十七分。】三十七分,三十七道品嘛!【解在后文。】我们在这里不用先解释。【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此土同居。有凡夫四倒。】凡夫四种的颠倒,【无常执常。非乐执乐。无我执我。不净执净。方便。有二乘四倒。】方便就是声闻跟缘觉在住的地方,【常】本性是常,他【计无常。乐计为苦。】本性是乐计作痛苦;本性有【我】,清净之我,【计无我。净计不净。合之二土有八倒。】我们这个凡夫这世间简单讲是无常我们以为常,所以我们不修行,这不是快乐的,却是执著快乐的,这实在是无我,因缘和合的四大,所以执我,不清净的色身,他认为是清净。若方便有余土有二乘的四倒,现在讲常计无常,本性是常,二乘人不明了本性,现在讲常计无常,这常就是指本性,本性是常,他计无常,本性是乐,他计是苦,本性有我,他计无我,本性是净,他计不净,合起来刚好二土有八倒。【彼国同居。人人实具四德。常者。同佛无量寿故。乐者。但受诸乐故。我者。自在无碍故。(经云: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又绕回来,【净者。清净庄严故。

皆四宝则自功德深者。】功德深者,【人具四德。】常乐我净,【则自功德深。内因胜也。周匝围绕。则他贤圣遍。外缘胜也。此即极乐真因缘。】极乐真因缘。

【解】此等庄严。同居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现在是在说这个庄严是怎么来的,第一个是先说明这个同居土的因果,我们现在看:

【讲】此下别明四土。先明同居土】先解释凡圣同居土的【因果。以善业观行为能感因。以缘生胜妙五尘为所感果。】有一个感因,有一个感果,有一个因,有一个果,善业观行,善业观行就是说你就是修这种的善,简单讲就是物以类聚,你修这种善就感应到这种果报,所以以善业观行为能感因,后面还会解释到。以缘生胜妙五尘为所感果,因为他有造到善业观行的因,这是能感,那么到最后他会出世在胜妙的五尘,缘生就是所出世的地方,在很殊胜五尘所感的果报,我们现在人的心,众生的心它会造这个业,用这个意识,所以它所产生的世界就是痛苦、烦恼,粗的四大,那么我们现在往生极乐世界不是这样,人家他是修这个善业,所产生的是殊胜胜妙的五尘,简单讲就是微细清净的果报,【极乐此土。横具上三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这个地方就有具足方便、实报、常寂光土,这三种土的殊胜,叫做【唯横无竖。】唯横无竖,因为它是凡圣同居土。【此等庄严者。总指同居庄严。】这个时候在讲庄严,在讲此等庄严是我们所讲的,凡夫俗子念佛往生九品莲华的地方,简单讲就是指这个凡圣同居土的庄严。【有二能感因。】简单讲就是说你若造这种因就能感应到极乐世界的果报,哪两种呢?【一增上善业。】叫做增上善业呢?

【即持名多善根之业。以念念即佛。】这用科学也能够证明。我们若拿一块大块的磁铁,磨这小块的磁铁,磨它,磨、磨……,磨久,这块小块的磁铁有电吗?有,它也会吸,不相信你回去试看看,你回去试看看,拿这块大块的磁铁,磨、磨……,磨久了再……,它这个电就跑到哪里?小块的。一个人藉着佛的力量每天念佛、每天念佛,这个电磁力就会感应,这个电磁力就会感应,说起来也很科学,念久了它就会有电,念久了它就会有电,这很简单,回去拿一块磨看看马上就知道了,确实是真的,磨久了自然会吸,念佛念久了心就是佛,佛就是心,念念就是佛嘛!【乃成佛之亲因缘。】成佛的亲因缘,把笔拿起来,亲因缘是对疏因缘讲的,疏就是疏钞的疏,亲因缘就是最重要的,最为重要,亲因缘。

【净念相继。】净念就是清净的念,念佛都没有杂念,无论事一心,无论理一心,都是净念。净念相继是什么呢?【乃等无间】说你今天在念佛,要继续念佛,所以我常常劝告众生随时都要带念珠,带念珠是什么用意呢?我们的心会很散乱,没有拿念珠整天在讲是非,若有拿念珠,看到,我是拿念珠的人,我要用功念佛, ,至少看到念珠他也知道要念佛,就像一头牛的片头被绳子牵住绑在树上,你若把它放了,这佛经有这样的譬喻,这头牛很霸道,东奔西跑会踩人家的田地,一些菜、一些稻子会踩坏,要赔偿人家,现在这头個牵过来绑在树上,这头牛怎么跑就是在树旁,对不对?我们人这颗心就是譬喻这头牛,还没有调伏以前要从事相去修行,就像这头牛要用一条绳子先牵着,我们的心要用什么牵着呢?要用念珠牵着,用念珠牵着,每天看到念珠他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看念珠,看念珠,除非你是作表面的,要倒人家会钱的,我在念佛你有没有看到,你跟我的会,一会二万,一跟就完了,有的人用念珠骗众生的也有,这种罪加一等,罪加一等,我们讲的是真正修行人,乃等无间,等无间就是每一分、每一秒都注意在念佛,所以我才告诉诸位,说:我们不要一边看电视一边念佛,要看电视你干脆就专心看,然后再念佛,若要念佛你就闭上眼睛专注精神去念,或是睁开眼睛看佛像,要不然就观想三个灯、三个灯,前面四个灯,三、三、四,要不然就观想南无阿弥陀佛六字,要不然就观想坐在莲华,要不然就观想落日观,《十六观经》里面落日观,太阳西下落日观,很清楚,落日观,简单讲就是要保持这个佛号让它成熟,就像我们种树结果,我们现在一直浇水、一直浇水、一直浇水,树木到后来生出来的水果我们所说的瓜熟蒂落,树木若成熟的时候,它自然就会掉下来,你不要让它掉下来都不可能,你要接也接不住,它自然会掉下来,一个人若一辈子拼命念佛,全都放下,是非连听都不要听,连讲都不要讲,整天就是用功,连譓都不要讲,整天都是用功,这样这个人西方极乐世界有希望了,最怕的是什么?吵杂,混杂,好事做一点,坏事再做一点,不甘愿再讲几句坏话让他不得翻身,要修到何时都不会成熟,树木加一点营养分,再加一点盐,那棵树马上就死光光了,杂修叫做不能净念相继,净念相继扫除一切的妄想,放下一切世间人无谓的,世间人无谓的,若女人在一起就讲她老公,麻将,不然就讲百货公司,擦指甲的一瓶多少,CE多少,Lancome的多少,整天都在讨论那些,衣服一件多少,若男的聚在一起就是讲女人,讲女人,若当过兵大家都知道,读大学也是这样,一群男人在一起没别的话题,都在讲女人,我若靠过去:阿弥陀佛!师父来了,不要再讲了。你说:我跟众生周旋能得到什么?没有,什么都没有,整天都在讲无谓的,对不对?我常常想:你不相信,今天……我曾经打过妄想,啊!因为人家今天认识我,慧律法师很有名气,如果今天不认识我,我穿俗家衣服,举一个例子来说,我参加救国团那个青年会,青年会,参加那个,世间人说快乐,我来参加那个,参加什么?弹吉他、跳舞、唱歌、烤肉,现在因为我们已经是大修行人,知道看到佛祖说生死,知道要修行,我们知道,现在又跟众生混在一起,你看,这一幕你想像得出来吗?也跟他们在一起,你的心完全不一样,难道不是这样,他的心在玩,你的心在佛,所以说我们若在修持当中若达到一个阶段,无论你哪一咱身份,你都有办法修行,怕的就是怕我们净念不能相继而已,妄想太多,所以乃是等无间【缘。】无间缘,无间这个缘份,无间缘就是说连续、连续。【以佛号为所缘境。】以这个佛号是我们所攀缘的境界,【乃所缘缘。】乃是所缘缘,第二个字动词,第三个字是名词,所攀缘的那个缘,所攀缘的那个条件,以佛号作为所攀缘的境界,这就是所攀缘的,所以所缘缘第一个缘字是动词,V,第二个是名词,N。【言增上者。即增上缘。】增上,【总摄前三缘。】就三缘就是亲因缘,无间缘,所缘缘,都是增上缘的一种力量,什么叫增上呢?就是增加一种力量,我们在念佛、念佛,要如何才能增上呢?很简单,我们自己本身要念佛,这亲因缘,所缘缘呢?我都亲近三宝,我没有东奔西跑,我有时间我就是要来讲堂,要来听经闻法,无论今天讲两个小时,我听一句都没关系,这个力量就大,听不懂也要来坐着,至少看佛祖也有功德,比你看电视还有功德,打瞌睡也来这里批瞌睡也没关系,至少来这里还看到佛祖,这种缘即使是最差的缘还比你家里的缘还好,难道不是这样?比你看你老公每天打架要好。再来,无间缘,然后听经闻法念佛,无间断,所以增上缘就会产生一种力量,简单讲增上缘就是增加一种修行的力量,叫做增上缘,所以【有大力用。】有大力用,【为中道无漏善业。】中道就是不偏空不偏有,无漏的善业。

○第二,我们第一个是讲增上善业,【二圆五品观。】那是圆教的五品观,圆教五品观,【圆教观行五品位。】是什么意思呢?把笔拿起来,圆教的六即佛当中的观行即佛,那个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分证即佛、究竟即佛。有读过研读班的人大家都知道,读过《十四讲表》的大家都知道,而且昨天才考试过而已。六即佛:理即、名字即、观待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所以我常常叫你们《弥陀经》要来听,《十四讲表》也要来听就是这种意思,这都有息息相关,所以讲过我就不再重复了。什么叫观行?圆教六即佛当中观行即佛五品位,五品位,哪五品位呢?把笔拿起来,【谓随喜】品【。】底下加一个:“品”,【读诵】品【。解说】品【。兼行六度】品【。正行六度】品【。】五品,就是说我们要修圆教,一个人若在修行,一个人若在修行要修这五种,五品位。随喜品,随喜就是说十方世界所有若是有佛法弘扬的地方,我都随喜赞叹,所以说我们若有这种观念我们就不会有派系的观念,没有山头,没有门户之见,随喜,哪里在举办法会,随喜,随喜,哪个法师在弘法,随喜,修这个随喜,这随喜品就是教众生修行第一个心就要放得很大,所谓放得很大的意思就是说,无论哪一间道场,哪一个法师只要他正知正见,全都要随喜,包括我们平时跟我们生活在一起的的人,我们讲话不可以有攻击性,杀伤力,不可以,随喜就是最重要的修养,我们都不要让人家出丑,所以我这个人很有修养,我不会去让人家出丑,我这个人我若在讲话我很有艺术,我不会像……,我看到很胖很重的人来,我不会跟他说:你怎么这么胖,我不会这样,噢!你实在很有福报(法师笑)。我不会让人家出丑,我们说他很有福报,他自己在笑就知道我在讲什么,难道不是这样,现在看到一个实在是长得很丑的,菩萨,你实在是不错,不过你的青春痘擦得平一些会更美,最主要是要讲后面那一句。我们讲话有时候要有艺术一点,不要伤到人家,伤到。师父!我若不对,你对我批评一下。你放心,我不会这样,我这个人很有修养,我不会跟你讲什么有的没有的,随喜嘛!因为我有练过随喜功德嘛!所以我这辈子会讲话,音质,声音会好从哪里来,就是从随喜来,真的,我们不会造口业,难道不是这样,唱念这个音质不是吹嘘的,只差没有赶经忏倒是真的,难道不是这样,所以我们人音声要好,要生生世世要修这个随喜赞叹,赞叹。读诵,读诵就是教人要读这个大乘经典,初一、十五要诵个《地藏经》,《地藏经》每天诵可能没办法,有的人是发愿,《地藏经》初一、十五诵,要不然就六斋日,这就算很用功的人了,若我在分配,我现在分配给你听,《普门品》是早上,晚上《弥陀经》,六斋日诵《金刚经》,初一、十五诵什么?《地藏经》,若《药师经》搭配、搭配,搭配着,看你自己修持的时间,我心血来潮,有时间加个《药师经》,这四部经是最基本的,《普门品》、《弥陀经》、《地藏经》、《药师经》、《金刚经》五本,是中国最普遍的五本经典,五本经典,读诵,读诵,我们若有修随喜品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读诵就是读这个大乘经典也可以往生。再来,解脱,这解脱就是说我了解多少我就跟人家解释多少,现在的人没有在跟人家解释,我拿录音带给你听比较快,我讲比较慢,我干脆拿录音带给你听比较快,叫师父跟你讲,花三百六十元就一套了,现在科学很发达,解释。兼行六度,兼行六度,不是正行,是兼行六度(指天台观行五品中之第四品。法华经分别功德品就如来入灭后之弟子,说五品之功德,其中之第四品即兼行六度品;盖此品除修正观外,又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以助观心,故称兼行六度品。[《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天台四教仪集注》卷下])。正行六度,最重要就是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兼行六度,一度里面就是包括六度,一度里面就是包括六度,比如说你修布施道,你布施连里面的烦恼都施舍,布施就是持戒,对不对?布施,你若布施到无所著,你就是般若实相,你就有禅定,全都是,所以一度就是等于六度,六度就是一度,【以此二者。为能感之因。】哪二项呢?第一项就是增上善业,第二就是圆五品观,二种叫做所感,所以说此等庄严,同居土是……,凡圣同居土是从哪里来?增上善缘所感,就是要持名念佛。再来,圆教的五品观所感,五品就是教人家要随喜,要有修养,不要讲人家的二话,传是非,以欢喜心,随喜夸奖人家的成就,读诵就是早课、晚课要作,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解说,我们懂多少就度我们的亲朋好友,子女、媳妇,或是媳妇度长辈,解说。兼行六度,就是好好六度。正行六度就是要发一个慈悲心怜悯众生,修这六项,修这五品观,前面就是增上善业,再来就是五品观所感,为能感之因,【同居净土。为所感之果。】是所感出来的这个果。

【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者。】到极乐世界的时候,莲华化生就是殊胜奥妙的五尘,不是我们这个污染的粗的五尘,【缘生。即因缘所生法。殊胜妙好。非同娑婆粗恶五尘也。】不是娑婆世界粗恶的五尘,【同居之体质。亦即色声香味触。五尘为体也。】那么极乐世界是微细,意思是说娑婆世界是粗的,恶的,极乐世界是殊胜的,不会造业的。

【解】方便净土。】第一个是同居净土,现在是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就是修空观,【亦相似三观所感。】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看这解释。

【讲】此明方便土因果。】意思是说要往生到方便有余土,要具足什么条件?【以即空观智。】就是要修这个空,简单讲就是修这个无所著,空观就是破除一切的执著,无所著的意思,空观。【相似三观。为能感因。】刚才我们讲六即佛,理即佛、名字即佛、观行即佛、相似即佛,现在讲到相似即佛,相似的三观,为能感因,能感因。【以妙真谛。】真就是实相,空观的意思,【无漏五尘为所感果。】无漏五尘简单讲就是我们的本性,从我们本性所发出来色、声、香、味、触,清净的本性所显现出来的果报,【此土因有横竖。】横竖,【竖则即空观智。非通教即有之空。乃圆教即假即中之空。横则相似三观。乃圆教相似位。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初学的人第一天来听很欢喜,想来听慧律法师讲经,结果读到现在不晓得在讲什么,明天不要来了,都没有讲故事。一个阿婆说:我从很远来,我等一个半小时都没有讲笑话。噢!原来来这里是要听笑话,不是要听佛法的,原来就是我的mark就是讲笑话的能手,不是讲经,讲笑话是度裸机的,是没办法,因为我若没讲这样就不入门,我不可以讲太深奥,现在来到这里要听笑话可能比较少。阿婆:都听不懂,不晓得在讲什么?空、有,听到后来都快变精神病,干脆你跟我讲一个故事,怎样念佛,我就一心念佛,不然你礼拜二再来,礼拜二共修比较简单,讲一些故事就礼拜二再来,所以我们现在看看,左邻右舍,你看看,阿婆差不多都清场,听不懂,听不懂没办法,都差不多清场了,为了要提高我们高雄,包括全台湾省这个佛法的水准,因为录音带会流通到全世界,你不晓得现在很出名,人到美国也带去美国,现在人家不送新东阳,不送这个什么黑桥牌香肠,现在拿去,啊!这慧律法师的录音带,这比送香肠还好,吃香肠不会开悟,听这个会开悟,所以为了要提升我们整个佛教的水准,不能老是滞留在裸机的内容,要讲深一点,讲深一点,以后就没人敢说我专讲浅的。这段保证看不懂,也保证自己要悟也悟不到,实在讲这很简单。此土因有横竖,把笔拿起来,竖的旁边写两个字:主修,主修,简单讲就是我们所讲的必修和课程。横,选修,附带修行,附带所修。若师父这样讲就很清楚了,若下次看到这里,噢!竖就是主修,噢!简单讲就是说,在方便有余土修这个空观就是最主要的,最主要要修行的,最主要要修行的,这个地方最主要的破我执,空观,旁边写个:破我执,破我执,破我执你才能够往生到方便有余土,所以竖就是在这个地方主修,主要的修行就是一直观照我执空,我执空,而且这个不是通才即有之空,我们藏、通、别、圆嘛!藏、通、别、圆,那么藏、通、别、圆又不是通教,是什么教呢?是圆教的,圆教即假即中之空,这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说举一就是三,空、假、中都同时但是主修空,但是个空不可以离开假跟中的空,简单讲它不是偏空,简单讲它是中道里面的空,中道里面的空,意思是说圆满的空,不是偏激的空,简单讲就是这样,意思是说竖则即空观智,非通教即有之空,乃是圆教即假即中之空。底下横,横的旁边写四个字:附带所修,竖就是主修,横就是旁修,旁修什么呢?相似三观。什么是相似三观呢?底下,是圆教相似位,相似即佛,相似位。一心三观,什么叫一心三观?简单讲即空即假即中,即空即假即中,即中即假即空,即假即中即空,简单讲举一就是具足有三个,简单讲假不离中、空,中不离假、空,空不离假跟中,圆满无碍叫做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这二项是能感应到方便有余土的因,【所感方便土果。为妙真谛者。】奥妙殊胜的真谛,【非是藏通二教之真谛。乃圆教不思议真谛。即假即中。故称为妙。无漏五尘者。方便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漏五尘也。】这就比较简单。再来:

【解】实报净土。】现在再来讲第三的,同居净土讲完,方便有余土讲完,现在讲实报净土,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

【讲】解释,【此明实报土因果。以妙假观智。】假观智,这假观智我们所讲的假有的意思,为什么又多一个妙呢?就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的假观智,意思不是我们平常凡夫思议得到的,这是很奥妙,很不可思议的,假观智,【分证三观为能感因。】渐渐进入这个佛果,分证,分证,比如说有十分,一分到九分都是分证,到十分是究竟圆满,证到一分,有一分的功力,证到两分,两分的功力,也就是说分证就是他还没有圆满,但是已经有几分的消息,分证三观为能感因。【以妙俗谛。】这个地方都多一个“妙”,妙,妙俗谛,妙俗谛就是说他证入不可思议一切众生事相的境界,他每样进行都懂,以殊胜奥妙的智慧在世俗产生无量无边,度尽一切众生,【无尽五尘为所感果。】无尽就是没有一个止尽,没有一个终止,没有一个停顿,无尽五尘为所感果,当然他用本性在修持,所产生的果报当然是不可思议,又度这么多众生,你曾听说,在《悲华经》里面一切经典说:末法时期,若有善知识,教令念佛,是名大悲行者。这就是一个很慈悲、很慈悲的人,意思是说末法的时候很少找到证果的人,若遇到善知识劝告你念佛求往生净土,这就是大慈悲心菩萨化身的,来度众生的,我不是,这是经典这么说,我不是,那么这个论有这样讲,若度一千个人他的功力,度一千个念佛比他更精进的,比他本人更精进的,他的功德就是观世音,若度一万人念佛比他本人还精进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若这样我们是什么,他这可能是一种鼓励,赞叹,意思是说……,还有的人说不用到那种程度,一百个就好,度一百个,你若一辈子有度一百个,至少还有下下品,度你们全族度完,下下品随便也有一品,对不对?回去度,至少也能度你儿子,因为你有钱,以后叫:妈妈!十块给我买糖,巧克力。你就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叫,以后叫阿弥陀佛,妈妈,前面要加那个字,阿弥陀佛要排前面,阿弥陀佛,妈妈!以后都加那个字,现在教他,教到后来他开口说:妈妈!阿弥陀佛!五块买糖果。他现在都会加那句,慢慢度他、慢慢度他,他就有善根,对不对?你没办法度别人,究竟你有办法度你儿子,你儿子、女儿,从小就教他念佛,你先生说:精神病!精神病!你就告诉他:你精神病,我没有。现在是有办法跟你共同生孩子,以后是没办法跟你共同往生,是我要去就好,对不对?难道不是这样,共同生孩子也不一定共同往生,你走你的,他走他的,没办法,所以这个论、经典都赞叹,说我们若听到这个净土,急急忙忙,我们所讲的赶快拉客户,度几个,三个,两个也好,多少做一点功德,两个也好,一个也好,这不是老鼠会(法师笑),老鼠会都拉那个两、三个,不是老鼠会,度众生,你只听到,啊!这佛法很好,不要度众生,这样不行,至少度你儿子。再来,【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妙假观智。非别教次第之假观。】很多人不晓得,次第,次第的假观是根器比较差,次第假观,啊!他就先修什么,先修这个空,再来修这个中道,之后修这个假观,要不然就先修空,修这个假,再修这个中,一步、一步来,这个竖,妙假观智就不是这样,妙假观智修这个假不离空跟中道叫做妙,【乃圆教即空即中】的假有【。】搞清楚,即空即中的假有,【不思议假观。】不思议的假观,【横则分证三观。】接近佛了,接近佛了,【乃圆教分证位中。一心三观。此二为能感因。】哪两样呢?妙假观智,分证三观,这两种因就【所感实报土果。】现在就是在解释你有什么因得到什么果报,【为妙俗谛者。非是别教之俗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俗谛。即真即中。故称为妙。无尽五尘者。色声香味触。】色、声、香、味、触,【随举一尘。皆具一切尘。尘尘无尽。实报土亦不外五尘为体。乃中道无尽五尘也。】在这里要了解,随举一尘,皆具一切法,是什么意思?本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事事无碍法界,你若是观世音菩萨不必用眼睛看,用耳朵他也能看,眼睛不只是看,眼睛也可以听,证到本性,六根就是一,就是本性,一根化作外面叫做六根,但是全都是本性,见有见性,闻就闻性,难道不是这样,触有触性,法有法性,反正通达本性,都加一个性,所以性是统一的东西,加一个色、声、香、味、触,这是方便讲,同样一体,同样就是本性,等于一条绳子,在座诸位!《楞严经》说这条绳子我若打一个结,再打两个结,把它打第三个结,把它打第四个结,把它打第五个结,这五个结是不是有同样在一条绳子里面,有,那么在座诸位这五个结就代表什么呢?五根、五尘,有障碍就打一个结,但是打一个结不离什么呢?本性,若本性被迷了就是意识,意识就是等于打结,所以眼有眼识,耳有耳识,我们《十四讲表》上完要上《唯识学》,这一定要参加,要研讨大藏经没从《唯识学》下功夫,那没有办法,《唯识学》,所以说这条绳子打五个结就表示我们的本性被迷了,本性被迷了,迷了之后,眼睛就是眼睛,耳朵就是耳朵,在座诸位!我现在这绳子一个结、一个结打开,是不是同一条绳子,同一条绳子,这个结不见了,跟这个结不见了,你看有没有平等?对不对?这条绳子这边跟这边,绳子打开之后,同样没有结,摸起来都平平,难道不是这样,意思是这边跟这边全都一样,简单讲我们这个结,六根、六尘、六识若打开你就看到什么?本性,本性全都一样,所以我们的本性眼睛可以看,眼睛还可以怎样?听声音,叫做圆通,不然观世音菩萨怎么应付得来?那里也在掷杯筊,那里也在掷杯筊,怎么应付得来?不用千手千眼,光是被你们这些人念就被念死,对不对?我们这凡夫常常讲做这观世音菩萨也很辛苦,每天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光是吵就被吵死,不会,你尽管认真念,你尽管认真念,他有千手千眼,是无量无边的神通力,你尽管念,月亮一个,千江有水千江月,所以说在座诸位,若对本性有了解,晕样要修行就很简单,所以你常常要警惕自己,你若起一个动念要恨一个众生,你就说:恨人不会见到本性,跟本性没有关系,本性的功夫又出来了,你若在发脾气,师父讲的发脾气的人看不到本性,发脾气的人怎么看得到本性呢?对不对?除非你是菩萨示现的,外表看是生气,内心你是菩萨行,当然这是没话讲,所以常常用这个本性来警惕自己,贪,这跟本性没关系,嗔,这也跟本性没关系,久了你每样都放得下,到后来你就跟本性有相关的,无所著,无所著,你会观照,破一切的得失观念,你就会破除一切的执著,五欲六尘束缚不了你,本性就出来了,那就真的是你的本来面目了,难道不是?再来,解释:

【解】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称性底下加两个字,称性妙用五尘为体,那时候就产生奥妙,妙有,妙用,简单讲你要找本性,什么都没有,但是你若看到本性出来,本性自然有思想,本性自然有理想,本性自然有是非的判断力,本性自然有善恶的观念,本性一切法无所著,你要看,看不到,但是要用随时才能显现出来,讲,讲不出来,要用,到处都有,妙用就出来,叫做称性五尘为体。

【讲】此明常寂光土因果。以即中观智。究竟三观。】我们讲的究竟即佛,修到后来就究竟即佛,三观智,【为能感因。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所感果。】称性,因为他证到本性了,佛证到我们的本性,所以他色、声、香、味、触对凡夫来讲是意识分别,在佛祖是本性的作用,不同,不同。【此土因亦有横竖。竖则即中观智。非别教次第中观。】先修空再修假再修中,【乃圆教】没有这样,这个中道【即空即假。】同时存在的中道,【不思议中观。此二为能感因。所感常寂光土果。为妙中谛者。非是别教之中谛。乃是圆教不思议中谛。即真即假。故称为妙。称性五尘者。色声香味触。称合真如自性。不可思议之五尘。为常寂光土之体也。上明四土横竖也。】称合真如自性就是与本性配合。

【解】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此论性依性起修)。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此论修全修在性如是)。真(假)[俗]圆融。不可限量(方是极乐净土)。下皆仿此。

【讲】此明四土圆融。欲令易于了解。作此四土。次第分别。】意思是说就这个事相来讲,来分,分这四个地方,让众生对极乐世界更清楚地了解。底下,【同居是缘生。方便是即空。实报是妙假。寂光是即中。此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意思就是说同居净土是缘着善业所生,方便有余土是修空观,断我执所生,实报庄严土是修这个妙假,妙有,从本性产生这个妙有出来,常寂光净土就是中道,修这个中道所生。此依因缘所生法,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我说即是空,凡所说皆是空性,亦名为假名,因为这都是假的,亦名中道义,因为中是不可说,只有用这个假的名。【四句偈分之。其实四土庄严。无不圆融无碍。无非因缘所生法者。】无非是因缘所生法,【四土唯一同居土也。无不即空者。四土唯一方便土也。无不即假者。四土唯一实报土也。无不即中者。四土唯一常寂光土也。又无不即空者。】这意思就是说四土若单独来讲,这个凡圣同居土就是跟空相应,四种土若单独,四土唯一方便土也,单独来讲就是一个方便有余土,当下就是假,与假相应,四土若是唯一实报庄严土,无不是中道,当下就是中道,四土若唯一常寂光净土来讲,它无不即空,当下就是空,底下说,【方便土横具上下三土。】意思就是说方便有余土也有具足其他的三土。【无不即假者。实报横具上下三土。无不即中者。】简单,四土就是一土,一土有具足四土,简单讲就是这样。中国人都希望一切法能够圆融,所以【寂光横具下三土亦然。

所以极乐同居净境者。引此圆融之境。以证圆融之理也。此论修德所成之境。】本来就是依本性性德所起修,【元依性德起修。故得全修在性。】就是依本性去修行,本性就是清净心,无所著的心,大慈大悲心、忍辱心、柔软心,这就是本性,全修在性,所有修行都不离本性,称性起修,全修在性,【称性无碍。真俗中三谛圆融。不可限量。

极乐同居。具足四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它本身就是有具足四土,【圆融无碍。人民表因缘所生法。同居土也。声闻表即空。方便土也。】表示方便土。【菩萨表即假。实报土也。佛表即中。常寂光土也。】简单讲,简单讲住在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他就有具足四土,为什么呢?若极乐世界的人民他就是表示因缘所生法,在极乐世界的声闻就是表示等于方便,极乐世界的方便土,凡圣同居土的方便土,那么菩萨,住在极乐世界的菩萨,就是表假,这是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里面的实报庄严土,在凡圣同居土的佛在度众生,等于凡圣同居土有具足常寂光净土,这样听得懂吗?很难讲,我再讲一下,它这意思就是说极乐世界有殊胜的地方,知道吗?有殊胜的地方,殊胜的地方是什么呢?就是凡圣同居土就是有具足这四土的特色,现在举一个例子说,凡圣同居土里面有人民,众生这就是凡圣同居土最重要的,凡圣同居土里面有声闻、缘觉,声闻、缘觉修什么,修空,表示说凡圣同居土里面等于有方便有余土,他也有断惑,在凡圣同居土里面也有菩萨来度众生,菩萨就表示实报庄严土,所以凡圣同居土里面就有具足这个实报庄严土的特色,这样知道吧!再来!凡圣同居土里面有佛在度众生,佛就是表示中道,常寂光净土,表示凡圣同居土里面还有一个常寂光净土,等于一土里面有四土的能力。这样讲听不懂,没关系,我们高雄最重要住什么呢?住台湾人,对不对?高雄也住很多澎湖来的,被澎湖人赚很多钱,澎湖,澎湖人都很勤劳,很肯做,澎湖人,反而高雄人比较懒惰,所以澎湖人大家来到台湾每个都是富裕的人,肯做,敢吃苦,澎湖人,高雄也有住台北人,所以高雄的台北,高雄的澎湖人,还有住美国人,犹太人,那天犹太人来找我,还日本人,日本人,那天来我就问他,住日本人,简单讲就是说住在高雄就有具足什么,美国人、日本人、澎湖人,对不对?这极乐世界就是这样,虽然在凡圣同居土里面住各种不同的人,对不对?声闻、菩萨、佛,这样它就是有具足其他的四土,如果说这样讲不清楚,讲美国纽约,纽约,纽约市,纽约里面有chinatown,美国人里面有中国人,美国人里面有以色列人,美国人里面有阿拉伯人,这样讲就是说凡圣同居土就表示有很多,现在是用种族来比喻,实在是不能用这样比喻,但没有更好的比喻,老人听不懂,不然用什么来比喻,对不对?所以说,底下,【称合圆融之理。成此圆融之境。即一土具足四土。故曰不可限量。】不可限量。【下有显理处。悉皆仿此。以上别明四土竟。】底下若有显理都是模仿这个地方,意思是说依照这个地方的解释就对了。

【解】问: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庄严?

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胜妙五尘。何异偏真法性。】不要翻过去,我先你解释,不要翻过去,这样会搞不清楚,你不要翻过去,现在有人在怀疑,说:常寂光净土净土根本就是我们的理性而已,哪里有什么种种的庄严,过去说常寂光净土就是我们的法身,法身哪有什么庄严,一无所有,错误,错误。你若这样想就变成将这个常寂光净土,把它当作什么你知道吗?把它当作空空洞洞的世间,对不对?不是这样,常寂光净土就是在当下,当你悟觉到空性,你就证悟到常寂光净土,我们这个地方也有常寂光净土,现在,只是你没看到而已,对不对?因为你的眼睛被酱油膏黏住,被业障卡住,你看不到,你看不到本性,当然你没看到法身,所以法身不离事相,事相不离理体,对不对?所以本性当下就具足一切无量的妙用,就是有一切庄严相,一切庄严相当下就是空性,就是法身,所以事理要圆融,不可以说常寂光净土就是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空空洞洞的世界,就像这个怎么样?银河系里面的黑洞,blackhole,黑洞,你若看这个物理学上,天文学上里面有那个黑洞,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不是这样子,所以常寂光净土有这个理性,有这个理性,何得有此庄严呢?哪有这种庄严呢?意思是说常寂光净土是一无所有。

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每一个庄严,每一样庄严,全体就是我们的本性,一一的理性,一一的本性,它就是有具足庄严,它就是有具足庄严,才是诸佛究竟依果,依果就是环境,依果,依报,若是常寂光净土不具足殊胜的五尘,这样就等于偏真,偏真就是偏空的法性,空空洞洞,没有任何的庄严,这样就不是事理圆融了,不是事跟理圆融。

【讲】此假立问答。】这就是藉着问答来回答,假的,如果有人这样问,【以断偏执理性之疑。】偏执理性就是偏空,【恐人不达寂光乃即事之理。而落偏理废事之见。】偏理就是常寂光净土就是空无一物,不了解它也有种种的庄严,所以,【前二句是问词。下答云:一一三土庄严。不在寂光之外。】一一就是表示说凡圣、方便、实报这三土,不可以离开常寂光净土以外,【三土全体。】这全体不是全体的全体,当体的意思,简单讲这个三土当体就【是寂光】净土的【理性。一一理性。本来具足无量庄严。事在理中。理随事遍。】意思是说事相必须建立在道理当中,这个道理随这个事相遍一切处,【寂光亦不在三土之外。此是诸佛究竟依报之果土也。】这就是诸佛究竟依报这个果报。【经云:诸佛住处。名常寂光。若约如来分上。全三土而成寂光。】意思就是说若就佛,如来分上就是说就佛的功夫,就佛所证悟的这个本性来讲,三土当下就是寂光土。【若约众生分上。全寂光而成三土。】因为众生嘛!【是自业之差别。】是自业的差别,他自己的业因为他有分别心,这个业本身有差别,【何关土有高下。】土本来就不高也不低,【又。人民但见同居。】只看到凡圣同居土,【不见上三土。声闻但见同居方便。不见上二土。菩萨能见下三土。分见寂光。唯佛圆见四土。】这很简单,看了就知道。【若谓寂光在三土外。不具三土胜妙庄严五尘。则与小乘偏真法性。有何差别。

以上约所受用释竟。大科征释竟。】底下:

丁二】现在就【广释】,解释。【分二戊初别释所受二合释能受所受初又二己初释生处二结示佛力今初

今初释生处

【经】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华。大如车轮。】有的人读作jǖ轮,应该读作大如chē轮,表示它的形状圆的,就是说指形,不是指体,【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现在我先读经文,大家全都是,每天都在读的《弥陀经》。

【解】上明住处。】上面是在讲这个依报,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他住的地方七宝莲池,莲华池,【今明生处。】出世的地方,我们若是没有修行下辈子再来出世,就从妈妈不清净的地方出来,不清净,我们若是有修行,我们要到极乐世界,解脱死生,七宝琉璃地,因为佛在讲经说法的时候,必须要就印度的风俗来讲解,印度当时就是以金、银、琉璃、赤珠、玛瑙,这种娑婆世界最贵重的来譬喻,实实在在极乐世界不是金银琉璃,它是本性,假使这个世界地板真的用金子所作的,你一定不要去,地板用金子作的你怎么要去,树木用金子作的,你怎么要去这种地方,怎么会比我们娑婆世界还美,娑婆世界有绿色,山明水秀,对不对?所以有的人看到这个地方,说:金子哪会比树木好,树木才会制造空气,他就娑婆世界的观念来看这个娑婆世界,佛他是一个全知的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他为了要度众生,他必须要就印度当时最好的东西请出来,佛也说,说你若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全身会发亮,佛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印度当时大家都黑,黑得发亮的人表示是印度最美的人,所以佛在讲经当中他必须要这样讲,说你若往生到极乐世界色身会发亮,用最好印度的这个观念,引导,先以欲钩牵,再令入佛智,所以佛实在是苦心用尽,实实在在真是用金子来讲,若是我,我也不要去,你要记住,佛在讲金子不是我们娑婆世界的金子,他那个金子是本性,是柔软的,表示无量光明的意思,我们一定要了解到印度历史的背景,我们才能够了解佛的本怀,他用多少的苦心要把众生度来极乐世界,用这么多苦心,众生误解了佛的意思,所以说藉着金银、琉璃是说,极乐世界好,好到用娑婆世界最好的东西作成的,事实上用这些八成的硬梆梆怎么会好,本性的东西,佛的愿力,用我们娑婆世界最好的东西来譬喻极乐世界有这么好,其实到极乐世界都是柔软的东西,不是硬梆梆的金银、琉璃,这一点,讲经的法师自己应该要了解,要了解印度的环境。再来,底下说到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如果说极乐世界只有四色,这样不是叫做极乐世界,有无量色,这佛实在厉害,世尊实在是行,这四色你若学过美术的人你就知道,这四色是什么,基本颜色,基本的色彩,用百分之十白色跟这个百分之九十赤色,调配出来的色就不同,知道吗?用百分之二十的白色跟百分之八十的黄色,再混在一起,颜色又不同了,用百分之五十的青色跟百分之五十的黄色,混在一起调出来光又不同,佛实在厉害,讲这四色就表示什么?无量无边,无量无边,听经就是不只看这注解,听经就是在听这种,听这经典没有的才可贵,若经典有的你自己看就有了,因为我们这讲堂你看……,我一问说:听得懂吗?大家都听得懂,没有举手,讲堂的水准很高,想了就好笑,想了就好笑,所以说用千分之一青色跟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黄色,又不同,所以这个比喻可以无限的调配,万分之一,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都可以,都可以,你怎么去调配这四色都可以调配无量无边的色,看经典要有智慧,要如何去看才能够开悟,只有这四色而已,即使娑婆世界也不只这四色,难道不是这样,红、橙、黄、绿、蓝、碇、紫,随便举也有七色。底下,解,中间:上明住处,今明生处,上面讲是讲住处,现在讲的是讲出世的地方。【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他就是要让你了解极乐世界的殊胜,比娑婆世界好得太多了,到那里若开金子店也没人买,因为地上全是金子,女人爱漂亮到极乐世界看你要戴横的戴直的戴多重的,耳环、鼻环、脚环、玉环,全身都去戴,太多了,整个地上都是钻石,钻石,现在我们这里,看到一颗钻石就觉得很……,极乐世界全都是,全都是,你自然就不会贪,整个地上都是,整个地上都是,你要戴什么都有,要戴在眼皮上也没关系,太多了,戴不完,太好的地方。【(绝待之乐为浊世众生须对待而论)

【讲】上四土依果明住处。】上四土这个依果是说明这个住处,【此宝池莲华明生处。】出世的地方,【池以金银等七宝所成。异此方土石也。此即对待】对待就是相对的,相提并论,相对的【而论。】叫做对待而论,就是说娑婆世界是多坏,极乐世界有多好,相对来论叫做对待而论。【以显彼土绝待之乐。】显示这个极乐世界有多么好,有多么好,【此土同居是有漏惑业所感。彼土乃无漏净业所成。又为弥陀愿行之所庄严。《大本》云:内外左右。有诸浴池。】就是洗澡的地方,浴池,你想想看,这浴池有多大?【或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犹如大海。】极乐世界人家在问:极乐世界浴室有多大?就像太平洋那样,说:那这样下去不就溺死?不会,溺不死,你要水很深,动一个念头就很深,要浅,动一念头就很浅,极乐世界因为是本性所作的,对不对?所以他就随心所欲,很好,这经典说,说极乐世界的水不是从上面流下来,是从下面逆流而上,那实在行,你不曾看过这个水,不然到极乐世界看看,单单仿佛来看那个奇景就比你去看世界,到全世界郊游还要好,水喷上来,从低处逆流而上,很好,所以浴池像大海,不是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一块地一个粪坑,一块塌塌米八十万,到台北看看,光是蹲的地方就一百万,光是你蹲的地方就一百万,很惊人,极乐世界看你要怎样,太大,无量无边,好,好到这种程度,佛苦口婆心,苦口婆心,讲琰讲去简单讲佛就是说:拜托!拜托!拜托!拜托!你可不要忘记,你可要记得,什么都忘记没关系,你记得往生就好,简单讲就是这样,掏心掏肺,所有的肺腑之言,肝肠寸断,这样就对了,就是要劝你往生,简单讲就是这样,用生命给众生,不要辜负佛的好意,犹如大海,【一宝二宝。乃至七宝。所共合成。今不言由旬数量者。略也。】现在在《弥陀经》里面没有讲大跟小,大跟小。

【解】八功德水[者]。一澄清。异此方浑浊。二清冷。异寒热。三甘美。异咸淡劣味。四轻软。异沉重。五润泽。异(缩)(氵宿 )腐褪色。六安和。异急暴。七除饥渴。异生冷。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先解释一下,异缩或者是 氵 宿 ,那个念shù,我有查过字典,这个是念shù,氵宿 就是臭的意思,臭,那么那个褪色就是变色,大字的最后及沴戾增病没溺等,这个三点水再一个
#13361;,那个是念lì,底下那个也是念lì,那么这两个字是相同的音,气不调。

现在看【讲】八功德水。略显八德。】八种的德,【文易可知。惟氵宿腐褪色。】氵宿 就是臭。【与沴戾六字。解注如下。氵宿 者臭也。腐者日久味变。褪色日久色变。沴者不和。戾者不顺。】两个字都同音,沴戾。【因不和顺。所以增病。】

我们现在先看八功德水,大字的,八功德水这大字的。第一、极乐世界水是很澄清,这跟我们澄清湖差别很大,澄清湖,母鸭下去游水,小鸟拉屎,以前我们都拿到那里放生,都拿去澄清湖那里放生,极乐世界澄清是非常的干净,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浑浊不同,我们这里的水浊,我们这里的水浊,浊,眼睛看到的都是很清,极乐世界澄清,清得一看几百公里之内,水多深都看得清清楚楚,异此方浑浊。第二、就是清冷,这清冷的意思并不是很干净很冷的意思,这清冷,在经典记载说这种水的清冷,就是说会让你很舒畅的意思,不是说干净而冰冷的意思,不是这意思,这清冷就是说喝到西方极乐世界的水,你会很清醒、很舒畅、很欢喜心,因为无法形容,所以他就用清冷来简单解释,我们这边的水寒冷,不然就很热,遇到寒冷就结冰,结冰,结冰就很冷,像北极;很热,煮滚就有杀伤力,热水烫到,刀伤、烫伤,三马软膏,所以我们这娑婆世界的水可以让人喝,说起来也很具危险性,所以水能覆舟,亦能载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极乐世界没有这样,我们娑婆世界水性这是很难……,水利益众生是没错,但是也危害我们众生不计其数,像水灾,八七水灾,葛乐礼台风,八七水灾,或是说整治这个黄河、长江,若汜滥死亡是算好几万个,跟极乐世界的水不同,跟我们极乐世界的水是本性所显现出来的水性,它是知过慈悲心,柔软的东西,所以它没有杀气,感应到外面的水当然是清冷柔软的水,不像我们这里的湍流。像我们那个同学,我们读这个……,我是读逢甲大学水利工程的,因为我们所读的科目跟土木系一样,一百零八学分都是一样,那么水利工程所包括的就是机场跑道,地下水道工程,水土保持,港坝工程就是建这个海港,跟这个Dam,就是石岗大坝,或是石门水库,这都属于水利工程的,有的人不晓得:你读水利以后不就挖水沟,精神病,水利跟挖水沟哪有关系,不晓得在读什么东西,水土保持,水土保持,所以在美国来讲水利系的人是比较吃香,水利系是比土木系还难读。那么我这个同学那天有来,他本来也有想要修行,陈文琮他也要修行,他说:我白天就很想出家。白天,白天就很想出家,工作辛苦,上班,晚上就很想娶妻。听得快昏倒,现在在水利公司上班,他要去监工,水管安装好在试水,试水,没有用好,车子,听他讲很可怕,吓死人!水管都埋在地下不晓得几米。有一次送水整个爆开,整个地裂开,像炸弹,一辆车喷到四十五公尺外,一辆宾士喷到四十五公尺外,那个人昏迷不醒,水压……送来被爆开,不晓得喷到那里,他说这种情形已经是好几次了,每次都要找他,我监工没错,但是我有教导师傅,那是他们失职,上班上到后来也是很辛苦,这世间很现实,比较老实的人就被吃定,还是像师父这样比较好,像师父这样比较好,到目前来讲一些娶太太的同学,我们班读大学的都娶了,只剩下我还没娶,大家全都娶妻,娶妻之后,来,都听他们的心声,很少听到很幸福,我下辈子还要娶她,很少,几乎不曾听到,不曾听到。这就是说水的力量大,娑婆世界这个水杀伤力实在是很强,杀伤力很强。再来,甘美,甘美,就是说极乐世界的水很甘,这个美是一种美味的意思,不是美丽的意思,妙味叫做美,甘美,妙味,我们色身五天没洗也有妙味,异咸淡劣味,像我们这里水水咸,像海水就太咸,不然就太过于淡,劣味就是恶味。第四就是轻软,轻软,轻软不是像我们这娑婆世界的水沉重,会涩,涩,极乐世界的水轻、柔软,娑婆世界的水沉重就是我们所说的涩的意思。第五润泽(,润泽)就是滑的意思,滑,润滑,极乐世界的水很润滑,讲得这么好应该去喝一口,可惜人在娑婆世界不能去,只有自己念大悲咒喝看看,没办法,极乐世界……被业力绊住,不能喝到极乐世界的水,我们的业力,简单讲极乐世界连水都比我们好千百万倍,异于 氵宿 腐褪色,不是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这个 氵宿 就是臭,腐毁,腐坏,褪色就是变色。第六安和,安和就是说这个水,水性,在旁边:水性,没有脾气,从本性产生出来的水他怎么会有脾气呢?异急暴,因为这娑婆世界这众生是内心的忿怒,急,所以感应到外面的水在流,是湍流,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行善,不然就诸佛菩萨的愿力,所以它这水性是很安和,你不曾听到极乐世界的水会淹死人,淹死人,不曾听到这样,我们打开三藏十二部经典还不曾听过,到极乐世界因为水很深溺死无量的众生,经典都是说,若喝到极乐世界的水,每个都开大智慧,不用说法自然就清凉,这实在很好,我盛一杯喝看看。我曾经,我不是曾经,我曾拿水,念,念……,加持,很虔诚地求,很虔诚地求,水放着,有加持过的水放着,蚂蚁爬过来,没加持的,放着,蚂蚁不会来,很奇怪,这很奇怪的事情,会甘甜,真的会甘甜,咒的力量确实很不可思议,所以我常常劝告这些徒弟:我们若修行念佛法门的人,要加上《大悲咒》,一定要会,而且一天至少二十一遍、四十九遍,有空就念,有空就念念有词,有空念珠拿着就念念有词,真的有益无害,我持这咒也持得很感应,真的,这是好的告诉你,这《大悲咒》有时候很不可思议,很不可思议,也救很多众生,我不敢讲大家都会好,因为每个人的业不同,个人的业不同,所以你若想了解极乐世界的水是怎样,自己持大悲咒水喝看看,会甘、会甜,当然这跟极乐世界又不能比,千百万倍还不能比,你若要用科学的角度来看这水质为什么会改变,像我们念咒有一个频率,知道吗?念咒有一个频率它会震动,震动,诸佛菩萨会来到这个水的三度空间里面,改变里面的质子、电子的排列,你看是H2O,但是事实上来讲,诸佛菩萨的威力进入我们三度空间的水质里面,重新再排列,有时候我们感觉不出来,所以它会发生一种变化,我们在念咒为什么病苦会比较快好,念咒,为什么?因为你念咒的频率会震动,所以密宗有一个叫做颇瓦法,颇瓦法,嘿!这个气的观想,观想这个地方,嘎,下来,嘿!嘎,修过密宗的人大家都知道,修过密宗他若开过顶,按照金刚上师的开示,到临命终他有加持没有加持,他就从……,(法师摸自己的头顶讲)第八意识就从这里出来,我们念佛也是一样,我们若念往生咒、大悲咒,佛光普照,经典有写,我们若持大悲咒,一天若持五遍的人能够灭五逆十恶罪,五遍而已,五遍大悲咒,你犯到四重戒、八重戒,其他轻戒,只要念五遍的大悲咒,若念一遍的楞严咒,一遍,一天里面若念五会楞严咒,一遍,《楞严经》说的,所有的比丘、比丘尼根本大戒,完全清净,犹如猛风吹巨沙,所以我们这里的比丘、比丘尼无论如何就是要持楞严咒,早课,那么在家人持楞严咒也可以,不一定要几点,最好是在五点、六点,最晚七点,当然若超过七点当然是比较不好,因为我们人起来吵杂,气不清净,安排在早上念最主要是说睡醒比较清净,所以我很喜欢作早课,我很喜欢作早课,我虽然我晚上一、两点睡来讲,但是我很喜欢作早课,很喜欢念这个楞严咒,念这楞严咒有一次,讲一个感应给你们听,讲别人没意思,讲我自己,我在忏云法师那里,那时候大学三年级了,我亲近忏云法师已经两年多了,每天那里都念楞严咒,我很喜欢忏公那里的楞严咒,很整齐,忏公念那个调是非常地好听,很好听,我每天都爬起来念这楞严咒,有一天念、念……,第一会、第二会,噢!那个脚,噢!那个脚底好像抹薄荷油一直凉、一直凉……,从底下凉到头上,全身,很清凉,那种感觉不是打迷幻药的感觉,你都不晓得念这楞严咒威力会这么大,很大的威力,很清凉,很好,我问忏公,忏公说:不要执著。叫我不要执著,再念,噢!连续好几天都很欢喜,很欢喜心,所以说我们在修持当中若用这楞严咒,这是讲到水,讲到这大悲咒的加持,现在讲到这楞严咒的威力,我们修行人除了说念佛的时候,早、晚二课一定要作,早、晚二课就是说要培养我们这莲华池里面的莲华,大朵一点,不可以说我来听个《十四讲表》,或是说我来听个《弥陀经》,我回去久久拜一遍,来不及了,临命终怎么来得及,都要早课、晚课自己定功课,不然骑摩托车你至少也要会念佛,最差的开车、骑摩托车也要刻念佛,女人切猪肉也记得念佛,真的,这女人煮菜,煮素食应该要记得念佛,不过手要看清楚,不要连手也剁下去,所以说我们在修持要知道要诀,要诀,只要你没离开讲堂好好用功,佛法会有很多不可思议,所以我告诉诸位:想要了生死的人,没有听经闻法绝对没办法,智慧不会开,也没那个信心,听讲经他有一个法喜,他会充满欢喜心,会知道他的目标跟方向。不要说:我们听录音带就好。不同,现场精彩多了(众鼓掌)。老是说听录音带就好,要现场。再来,第七,除饥渴,异生冷,我们若喝到极乐世界的功德水,清凉,会治疗饥饿,又口渴,这个渴,饥渴,饥就是饿,会治饿,我们娑婆世界喝水没办法饱,异生冷,不是像我们现在这个娑婆世界的水喝下去,大肠菌太多,喝下去腹泻不已。我刚开始去雷音寺住,我为什么我会离开雷音寺,不然雷音寺二甲多地,照理讲我在那里当住持当得很好,一直腹泻、一起腹泻,腹泻不已,山上这雷音寺,喝什么水?喝雨水,若喝地下水还没关系,雨水,碱,你听得懂吗?碱性太高,碱水,我有时候没人的时候,到后来男众剃度之后都跑了,跑到剩两、三个,我要自己去巡水,巡这水,有一次……佛真的有在保佑,我下去底下的石头,爬上去刚好一条青竹丝刚好爬到我手的旁边,真的,爬上来,呀哟!刚好看到在吐舌头,啊!观世音菩萨,我的手都不敢动,你知不知道,怕被它咬到,青绿色,刚好跟我对看,每次去巡水我就很紧张,皮肤细嫩的人若被咬到惨了,肿胀,马上死,山上那些老比丘尼都七、八十,都曾被蛇咬过,雷音寺都是蛇,后山,现在不晓得,以前很多蛇,早上起来煮饭,厨房也有蛇,真的没办法,山上的水储存下来,储存下来喝雨水,雨水,胃受不了,它会伤胃,会伤胃,我不是没有吃中药,没办法,每次喝到那个水,腹泻不已,拉屎都不用费力,裤子都来不及拉,现在问那住持,那住持就:法师,没关系。我住雷音寺十四年不曾腹泻,不会这样的。我说:我常常腹泻,我没办法,我没办法,雷音寺没法住了,常常在腹泻。无妨,无妨,吃番石榴。你们听得懂吗?番石榴。叫我吃那个蕃石榴的叶子剁一剁,蕃石榴的叶子剁一剁吃下去会止泻,没有效,我就像车子开太快都挡不住,水就是这样利,喝下去,噢!像在割肠胃,所以照理讲那二分多土地实在是很好,你们这里诸尊诸萨摩诃萨,你们若是有山区几十甲地叫我接的告诉我一下,因为我这里的信徒愈来愈多,老身接客都来不及,没办法、没办法,早上来,下午来,晚上来,一、两点疯子打电话来,又都是女的比较多,很奇怪,我都交给吴居士去处理,没办法,处理不来,现在若身体好一点要跑到山上躲,看你们这里有十多甲要贡献给我的,六龟或是七龟、甲仙,若用买的是我们这里比较没本钱,送的最好,不然山区用宿舍的,别墅盖好的,也可以稍微参考一下,老是住在这里可能也不是办法。除饥渴,异生冷。第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长养诸根就是说我们极乐世界这个八功德水,这个水会长养诸根,对我们这个六根有帮忙,异损坏诸根,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水若不干净,会损坏到我们的眼睛、耳朵,六根,以及沴戾增病没溺等,气不调,我们喝这娑婆世界的水,这气不调他就会生病,增病没溺等,不然就溺死,没溺就是溺死,不是生病,不然就被水溺死。

【极乐宝水。非止八德。实则功德无量。《十六观经》云: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如意珠王就是产生无量的水,【分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其摩尼水。流注花间。】摩尼水就是摩尼宝珠所产生的,摩尼水就是说清净水,如意水,摩尼就是如意宝珠叫做摩尼水,流注花间,流入花之间,【寻树上下。】跟随水在喷,寻树的上下,流这样上去,水就流这样上去,简单讲就是这个树,注意听!这个树长大水流到树边,又绕一圈,树,整棵树都充满水又流下来,看极乐世界那个境界哪有像元宵节做死板板的水,那只龙在那里,说那个叫做花灯,跟极乐世界怎么比较,做那个人像木头人,挤成那样,三、四万人挤那个,我觉得一点都不好看,我整天都想看极乐世界看是长什么样子而已,我一定会往生的,我每天都想去,对不对?我觉得现在世间的事都吸引不了我的兴趣,对不对?像盐水放烟火,放得眼睛被凸出来,倒楣,佛经不年,看烟火,你也好了,三十几个受伤,你知道吗?八个失明,八个眼睛失明,又什么,又骑摩托车那个叫什么,安全帽,炸下去帘爆开,你知道吗?人真无聊,在那里挤,挤好几万人,炸,炸得眼睛看不到,这辈子完了,对不对?叫他听经不来听,老是看放鞭炮,对不对?他们说那花灯很美,我都不觉得,哪有很美,木头,都是木头,很生硬,没有什么表情,都没有,什么九龙抢珠,整只龙死板板的又不太会动,对不对?盘踞在那里,机器人,总而言之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你就会很惊奇,人家说的我们在娑婆世界讲的,经典的描写,让你自己亲自看到,超过我们所讲的千百万倍,千百万倍,不然十方世界的众生怎么会……,无量诸佛怎么一直赞叹这本经典,怎么叫你无论如何你要往生极乐世界,你无路可走,而且到极乐世界无量的欢喜,无量的快乐,为什么?十方诸佛赞叹,所以说我们在这里怎么讲都没有用,总而言之就是要去。要是你觉悟了,世间没有一件事情骗得过你,难道不是这样,世间什么事情都骗不过你,这样你就全副精神在极乐世界,整天都只想往生而已,整天都想往生而已。【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密。是水本无情。而能说法。岂思议之所能及哉。】水本来就无情,无情它会杀,它会害,它会漏失,会伤害到众生,咦!到极乐世界这个说法,水在说法看是什么情形,去看一看。

【《无量寿经》云:诸上善人。入七宝池。澡雪身体。】洗这个色身,【意欲令水没足。】你若起心动念,动一个念头:极乐世界的水到我的脚,膝盖这里,到脚。【水即没足。】水就淹到这里。【乃至欲令灌身。自然灌身。】咦!我动一个念头,我动一个念头,水就一直冲,水冲一直冲,有个人看到这句话:噢!师父,惨了,我若观想什么,就停不住,我若一直观想冲水冲个不停惨了。你也想得很天真,你知道吗?我这个念头控制不住,噢!我若在念佛的时候控制不住,观想这个观世音菩萨整个脸都变成鬼脸就裂开,刚开始观想很美,观想到后来都裂开,现在我看到这句,观想我在冲色身,停不住,一直冲,若到极乐世界,师父!若这样怎么办?我说:你放心。你放心,到你觉得一直冲的时候它就停住,意思就是要停止的意思,就stop了,不会一直冲,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你若要恢复这个水,这水就停,对不对?不像我们在洗澡,什么冷热气100度C,开得太热,烫到,开得太冷,感冒,打喷嚏,极乐世界光是洗澡,嗯!就很好了,就很好了,真的,【调和冷暖。自然随意。】所以它那里没有瓦斯炉,极乐世界瓦斯炉用不着,他要热就热,要冷就冷。【开神悦体。荡除心垢。】会让你的神识开朗,对你的身体很舒畅,荡除心垢,不是只有洗澡而已,连你的心都是清净,【清明澄洁。净若无形。是水本无心。能随人意。】这个水本来就无尽,能够随我们人的意思,【又岂思议之所能及哉。

【解】充满其中。】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阶道四宝。异砖石。陛级名阶。坦途曰道。重屋为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讲】此方之水。有时枯(干也)竭(尽也)。则不能得其用。有时泛滥。儒书云: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则复损坏一切。】破坏一切,【底纯金沙。】纯的金沙,【亦只略言。】意思是说极乐世界这个水底纯金沙,只是简单讲一下。【《观经》云:真金为渠。】渠的意思英文叫Open channel,Open channel就是渠道工程学,Open channel,那么这个渠就是在说引导水的那个沟叫做渠,引水的沟叫做渠,真金为渠,【其下皆杂色金刚。】什么宝都有,什么色都有,杂色金刚,【以为底沙。《大本》】大本的《弥陀经》说【云:纯一宝池。底沙亦以一宝。黄金池者。白银底沙。水晶池者。琉璃底沙。二宝为池。底沙亦二。乃至七宝。亦复如是。】跟我们这个【异此方池底】的水,臭水沟肮脏、【皆污泥不净也。】那是不同。你若走到沼泽,脚踩下去,脚抬起来整只脚就小烂泥巴,极乐世界没有这样,很好。

【陛级名阶。践之上升。】一级、一级,脚践之就是说起到上面去,它就慢慢会上升,【坦(平也)途曰道】坦就是平,平,平【(路也)。】路很平,道就是路,【履之游行。】上面在走就是流行。【重屋曰楼。】重屋就是重覆,叠一层起来,那不是念zhòng,chóng,重屋曰楼,二层的意思,叫做楼,像我们说:我们这间五楼、六楼。【岑楼曰阁。】岑,chén二声岑(法师说文字的拼音,这几句略),这样知道吧!我比这样看得懂吗?chén声岑,像在教小学,像在教小孩,岑楼曰阁,【此即佛僧所居。】佛跟僧所住的,【及聚会说法之处。】集合说法的地方,【七宝所成。则皆用七宝庄严而较饰之。】庄严的意思,而较饰之。【异此方土木。】跟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木材、土不同,【彩画丹青而严饰也。】我们住的地方最多就是一些国画,红色的,丹就是红色,青就是青色的,用这种装潢起来。

【《无量寿经》云:阿弥陀佛。讲堂精舍。宫殿楼阁。皆以七宝。胜于此界。第六天上。天帝所居。百千万倍。】天上的福报已经很大,我们说玉皇大帝福报很大,玉皇大帝又输第六天,第六天刚好阿弥陀佛百千万亿分之一的庄严。【菩萨所居。亦复如是。】你想想看,看极乐世界你去还是不去,【诸天及人。宫宇楼阁。称其形色高下大小。】就是很对称,称其形色就是说恰到好处叫做称其形色。这盖得让你看起来很刚好,尺寸,size,色彩高度大小,全都恰到好处,简单讲起来设计师就是阿弥陀佛设计的,最行的设计师,【或以一宝二宝。至无量宝。今言七宝。不云高下大小者。皆省文也。】【()

七宝以金为首。金具四义。体则坚固。性则柔软。色具光明。价本贵重。银之四义。所不能及。琉璃此云青色宝。】青色宝就像我们今天所讲的叫做什么?玉、玉环。古时候的人,那个女人配戴身上那个叫做玉,玉,玉有的雕刻作鸟、茶壶,有的作手环,所以女众对这个青色宝比较喜爱,喜爱,你若到百货公司看看,一只定价都好几百万,比较青的,青色的,青得很美,青色宝。【又云不远山宝】所谓不远山宝【(山近波罗奈城,】接近波罗奈城,【故云不远,山多此宝)。】因为山接近这个波罗奈城,那个这个山简单讲就是说高雄靠近高雄的山,不远高雄的山,不远山宝,不远波罗奈城这个山,这是印度。因为佛在讲经当然就要藉着印度,印度人所了解的东西,印度人不了解的东西,你拿那个来比喻怎么看得懂,难道不是这样,好比刚开始我们没吃过榴梿,讲了老半天,人家从泰国回来说那榴梿很臭,但是很好吃,你只是听到榴梿,不晓得那是什么东西,所以佛在讲经不可以拿印度没有的东西去比喻,拿印度没有的东西比喻,他要如何讲经呢?对不对?现在看得到的东西,我们说榴梿就是什么东西,榴梿就像台湾的臭豆腐,很臭,但是很好吃,我去泰国两次,到那里那个导游带我去,噢!那是很臭,真的,臭得……,一粒台币还二、三百,还很贵,知道吗?剖榴梿的刀子很大,这样剖,这样剖开,臭得要命,呕吐,送给我吃我都不要,导游张小姐爱吃榴梿是爱吃得……,说:这多么补,你知道吗?抓下去软软地像粪,呀哟!夭寿,很难看,抓下去软软的,黄黄的像小孩拉屎,我若看到那粒我就想到小孩拉屎,榴梿,现在不同,现在很爱吃榴梿,但是榴梿分作有好的,有坏的,有的坏的很臭,很臭,今年……现在听录音带又吃不完,听说榴梿很补,据泰国人说,吃榴梿是怎样,若坐月子,没钱的人,再没钱也会去买榴梿来吃,椰子,可怜,泰国的椰子满地,随你捡,一粒刚好八元泰币,八元泰币刚好台币十二块,十二块,台湾一粒这么小粒,剖开喝下去,像小孩尿液咸咸的,一粒小小粒一百多块,去泰国,看到这么大粒,一人捧一粒,也不管他好看不好看,慧律法师也一样,去都碰到熟人,那个法师背那粒那么大,若在台湾那粒二、两百块,二、两百块,很惊人,所以佛在讲经一定要用那个去比喻,用他们所认识的去比喻。底下说,【玻璃此云水玉。即水晶。】水晶,【砗磲此云大贝。】砗磲,把笔拿起来,叫做蛤类动物叫做砗磲,蛤类你会不会写,一个虫再一个合家平安的合,一个虫再一个合家平安的合,我们所讲的蚬,不是蚬,蛤,我们所讲的蛤,蛤,会变真珠那种蛤,【贝为海中介虫。大者为宝。】大的叫做宝,【有云非梵语。】有人说这个砗磲这不是梵语,【以其形似车之渠。渠者网也。】车子的轮子放射出来的线,那个蛤类你打开里面有纹路,知道吗?纹路,简单讲渠这个网就是网路的意思,【赤珠乃赤虫所出之珠。玛瑙有山玛瑙。水玛瑙之分。】有山玛瑙跟水玛瑙的分别。【如上七宝。但取名同此方。】意思就是说藉着娑婆世界,我们所知道的像这种东西去取名,意思是说极乐世界【实则一一超胜百千万倍。】因为我们娑婆世界没有这么宝贵的东西,他拿不出来,只有用金银琉璃,七宝,玻璃赤珠玛瑙琥珀这种来形容,用这种来形容,不然哪有办法,对不对?没有这种东西,娑婆世界没有这么贵重的东西。

【问:西方佛圣。何以贪华丽。尚美观耶。此土土古圣贤。如尧帝处茅茨。】茅茨就是茅蓬,很简单茅草盖的,【禹王卑宫室。】禹,大禹。卑的意思就是说不注重,没有注意这种享受。宫殿,盖好的宫殿。禹王卑宫室这个卑就是轻视,不重视。他不重视住的。【颜回】孔子的学生颜回,【居陋巷。】陋巷就是很简单的巷子内,很简单的房子,【只贵其德。】大家都很尊重他的德行,【不重宝严。】不重视这个宝贝来严饰,【读古者。无不景仰其风。】道风,德风。

【答:此由弥陀大愿所成。亦由诸上善人净行所感。不待造作】没有经过任何的造作【经营。

又由弥陀大开方便。随顺众生厌秽】厌秽,秽就是娑婆世界,厌恶这个娑婆世界,【忻】就是欣慕,【净之心理。】清净的极乐世界心理,【以大愿行。庄严成就极乐净土。今十方众生。有欲舍苦求乐。信愿念佛。求生彼国。即可横截生死。正所谓先以欲钩牵。】先让他吃一点甜,【后令入佛智也。】【

○莲池大师云:喻如正厄饥寒之国。忽闻饱暖之乡。方沈幽暗之崖。乍睹光明之境。】譬如说正好很饿很冷的那个地方,一个国家,正好听到有一个地方能够让你吃得很饱,很温暖,这样大家要去吗?大家都要去,哪一个不去,难道不是这样?你今天你若在山区发生山难找不到路,都零下零度、一度、二度,或是零下几度,很冷,没有东西可吃,就是像我们这里娑婆世界这样痛苦,你现在听到有一个地方能够救你起来,让你有饭可吃,很温暖,拼了老命,三更半夜他也从山区走下来,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说正在很饿、很冷的时候,正好听到极乐世界有一个让我们饱暖之乡,这样我们大家来发愿。正好沉幽暗之崖,沉,把笔拿起来,就是落入,落入幽暗的山谷里面,断崖,乍睹光明之境,黑暗的地方刚好看到光明当然就是向光明走,【岂不身心踊跃。舍故趣新。】大家都是身心很欢喜跳跃,舍故趣新就是舍开以前的,大家都要走向好的环境,一定的。【但得往生。终成解脱。方便接引。当如是耳。】很可惜!我们讲堂盖得这么好,环境,男众很少发心要剃度,很可怜,全都女众要求要剃度的,很奇怪,男众,很奇怪!

【解】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且举最小者言。】且就是暂时的意思,暂时比喻最小,【若据《观经》。】《十六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大跟小实在是不能去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所以我们现出来的清净也不同。

【讲】此明华轮。即莲华大如车轮。】像车轮。底下又向你解释,【非指普通车轮。乃举轮王金轮。】因为我们现在都没看到轮王的金轮。底下解释:【轮王有四。铁轮王。统领南洲一洲诸国。】南赡部洲,统领。【铜轮王。统领东南二洲诸国。】东胜神洲、南赡部洲二洲。【银轮王。统领东】胜神洲、【西】牛货洲【南】赡部洲【三洲诸国。金轮王。王四大部洲。】东西南北都有。【至要即王位。】所以说金轮王,【有金轮宝自然现前。乘之一日之内。】坐着他这个轮,【可以周游四大部洲。】四大部洲,【金轮王出世。海水低落。】简单讲就是比较没灾难,而且自然会现出这个路,【海边现有】海边道路出来,海边路出来,【轮王道路。】专门轮王在走的,【能通四】部【洲。轮王有七宝】轮王有七宝,【(金轮宝、象宝、马宝、女宝、主藏臣宝、将军宝、宝藏瓶)。千子。】一千个儿子,【以十善化导。四洲皆服。金轮大一由旬】底下看小字的,【(由旬有三种:小四十里;中六十里;大八十里)】意思是说印度对这个由旬这个尺寸讲三种出来【。四十里。乃举最小由旬言。】由旬就是我们现在的尺寸,印度人讲由旬。【若据《观经》。及《宝积经》中。《无量寿如来会》所明。大小实不可限量。由同居净土。有凡有圣。身相不等故。《观经》云:一一池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团圆正等。】很圆,【十二由旬。《大本》云:池中莲华。或一由旬。】四十里,【乃至百由旬。千由旬。】所以一朵莲华就比台湾还大,一朵莲华就比台湾还大,光是一百由旬,四十乘以一百就(四千由旬,四千由旬,)四千里,一百由旬就四千里,一千由旬就四万里,就像地球那么大,你知道吗?极乐世界一朵莲华就像地球这么大朵,那是莲华,人站着还不算,人站在上面还不算,你看极乐世界有多大,很惊人。再来:

【问:莲华大小。何以相去甚远?】会差别这么大,有的这么大朵,有的这么小朵?底下注意听。

【答:由十方念佛众生。工夫勤惰不等。】看电视一边念的就比较小朵,回去没人敢看电视了,比较小朵,没看电视的就比较大朵,比较专心,难道不是这样,比较专心,工夫勤,有作早课、作晚课的人在念就比较大朵,有早、晚课,而且二十四小时拿念珠的人比较大朵,若念佛的人三不五时(有时有念有时没念),三不五时(有时有念有时没念),三不五时(有时有念有时没念),不会大朵,念一念爱睡就去睡,懒惰,莲华一边念一边凋谢,没有在浇水,本来一听到佛经很精进,本来开得很大朵了,愈念愈懒惰,不来听经,心里又懒惰,就愈念愈……,到后来就变睡莲,睡莲,凋谢没有水份,因为没有念佛就是没有浇水,所以我们男众,你们这些没有娶妻的,有没有要来讲堂住看看,不必剃度,有没有?不错。无妻若吵架、打架,来我这里种个莲华的因,所以说若在精进或是懈怠,【故所感莲华大小不一。现前有一众生。闻说净土法门。发心信愿持名。】发愿要来念佛,【七宝池内。即时产一莲芷。】看了很有信心,这样意思就是说在座诸位你们极乐世界全都有一朵莲华,所以我常常讲:我在单恋一朵花。不是娑婆的菜花,(而是)极乐世界的莲花,单恋一朵花是极乐世界的莲花,所以就产生一朵莲蕊,这个蕊就是三个心那个蕊,一样的,他写三个止,那是古字,中间写三个心,跟那个蕊一样,蕊的意思示开放,还没开叫做蕊,【标名于上。】标名于上,【如若精进念佛。莲华日大一日。光色日鲜。】愈鲜艳。【如中途退心。或另学别种法门。则莲华渐枯。】所以我们去忏公那里坚持希望大家修行不要混杂,修净土的就修净土,我们不可以说禅宗不好,不可以说密宗不好,不可以,就是说我们在修行,禅宗有禅宗了不起的地方,那么密宗有密宗了不起的地方,我们都要赞叹,但是希望我们念佛的人要专,明天共修,记得,二月二十五要打八关斋戒,再一次种莲华的因,你们可要乖,要来参加,好像哄小孩般,诱拐来修行,没有修行就六道轮回,痛苦,来,来参加师父这个八关斋戒一日一夜,我们打八关斋戒就是来这里闭关一天,不可以造业,一天,我们二月二十五若打八关斋,三楼、四楼、六楼、七楼都可以去,看你要坐着念,还是要拜佛、要绕佛,现在开放四层都可以让你们活动,就是不可以讲话,来我这里持八关戒非常地严格,不可以让你讲话,讲话,揍,为了要让你们往生,先推你们上去,若老身先去是你们比较不利,真的,就没有人讲给你们听,所以说要精进。有的人若看到这个,噢!莲华有写名字,莲华有写名字,烦恼,你知道吗?他很烦恼,他拜五个师父,五种法号,一个取名菜花,一个取名冬瓜,一个取名蕃石榴,惨了,拜五个师父要用什么名字,你看呢?用什么名字,我告诉你,用你平时人家叫你的名字,你不要散乱,你不要散乱,你要记得师父这句话,举例来说,你皈依五个师父,看我喜欢哪一个名字,我就用那个法号的名字,取名得很好,比如说我以前帮人家取名一个印施,又退回,他说:师父!你读台语的读看看能听吗?阴尸,真的不能听,我没想到这个,命名到这个,人家不要,到后来我命名圣施,圣人的布施。噢!很欢喜,供养一万。噢!以后要命名好一点的,多收一点(供养),所以说你平时什么人叫你什么名字,你就用那个名字,你若法号不要用,你就用俗家名字,知道吗?用俗家名字,叫习惯了,取名鸭屎也没关系,人家过去都叫鸭屎的,能往生就好你担心他叫什么名字,难道不是这样,用好一点的名字,莲华当中要观想,鸭屎,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弟子鸭屎,人家从小……,像我妈妈叫朗饲,多少养一下,本来是不要,人家多少养一下叫做朗饲,罔腰,难道不是这样,以前的人都取这个名字,现在的人没有取这样,没有取这样,所以你若在念经,在念佛的时候都观想我坐在莲花,上面两个字,上面两个字,看你什么名字,对不对?所以说师父拜太多也很累,我常常劝告徒弟,你若要皈依很多也没关系,你若仔仔细细认真选一个就好了,这样就好了,就好了,你有法号就好了,拜那么多,做什么,看不懂,看到那个法师来,拜一下,你很喜欢皈依证书很多张吗?时间到五个名字,调这个也不是,调那个也不是,刚好不能往生,反而严重,现在说:你什么名字?五个不晓得用哪一个,对不对?时间到佛怎么知道你是什么名字,忘了,佛祖很行,佛祖在引导众生,你放心,若虚伪的人,虚伪的人,不是真的死心塌地在修行的人,佛(在人)蛤,他比电脑还厉害,绝对不会出差错,十方无量的众生在念佛,阿弥陀佛绝对不会出差错,不会说我慧律法师念的念到已经快上品了,咦!无意中接错了人,没这种事情,没有,绝对没有这样,没有这样,不会说我在念,这个法师念一念,我偷拿过来,绝对偷拿不走,你念你的,我念我的,所以简单讲一句就是说别人好坏不要去管人家,知道吗?我们是好、是坏最重要,往生的要诀,不要管人家的是非,管你自己就好,这样知道吧!这样你的莲花愈念愈大,愈念愈大……,不会这样,不会被取代,我在念,你们拿不走,你们在念,我也拿不来,佛比电脑还厉害,所以说你若有在修行,莲华一日、一日大,光色一日、一日鲜艳,若是中途退道心学别种的法门,这样莲华渐渐干枯,莲华就变香菇(法师笑),香菇就变鲍鱼菇,鲍鱼菇就变金针菇,愈来愈小朵,金针菇再来就没了,什么都没有,念到后来就变成什么都没有。【倘一生修持到底。】这句话很重要,修持到底,【则临命终时。弥陀接引往生。即生此莲。名为托质莲胎。以九品莲华为父母。清净受生。华开见佛。是莲华乃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莲是莲华,这个莲华乃是卸凡壳之玄宫,卸凡壳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保护,脱开凡夫的这个色身,进入这个圣人的清净玄宫,把你保护起来叫做卸凡壳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在为你保养,在为你增长你这个慧命清净的地方,【莲喻车轮者。不但状莲之形。】就是像莲的形,【而且表莲之德。】莲华的德的什么呢?【轮有运载义。】从这个此岸运到极乐世界彼岸,【而此华轮。能至十方。接引众生。出离苦海。往生极乐。可为弥陀大愿船。普载众生。同赴莲池会也。】所以人家说师恩难报,师父的恩难报答就是这样,父母的恩好报答,你今天你懂得修行,会来听经典,谁给我们的?师父,你今天舍5舍要来报答师父的恩你没办法报答,就是这个意思,你今天有办法了生死,从哪里来?必须要从师父的经教来,经教来,所以要报三宝恩,报三宝恩,我们知道有一个极乐世界,有一个这么清净的地方,我们懂得要念佛,有一天真的往生,谁使之然也,师父,对不对?所以说要礼敬三宝,要赞叹三宝,那么出家人小小不对,这都难免,在座诸位!一定要记得,不可以将师父当作圣人,师父不是圣人,多少难免都有一点错误,在座诸位!三宝若有一点小错误,我们要记得:大家都是凡夫在修行,不可以将每一个出家人都当作圣人,以报恩的心来看待出家,报恩的心,我们今天学佛是因为出家人,我也不希望说你只对师父比较恭敬,对别的出家人不恭敬,毁谤别的出家人,这样这不是我的徒弟,若我的徒弟,十方来的出家人全都平等,对每一个出家,无论他是圣人,无论他是凡夫僧,全都要礼敬三宝,真的,因为究竟是出家人,究竟是出家人。【

【解】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妙)。】我现在先解释一下,大字的先解释一下:青色名优钵罗,青色印度话叫做优钵罗,黄色叫做拘勿头,赤色叫做钵头摩,白色名叫做芬陀利,因为生身有光,出世之后这色身有光,所以莲华,这个莲华胞里面也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光跟色都无量色、无量光,这是简单讲。微妙香洁,很微妙、很香、很干净,当然的,念佛的人心地干净,感应到当然是莲华的清净,所以是简单赞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虽然有这个质而非形,非形就是没有一定的大小,没有一定的大小,看你的心,看你的修行,非形就是虽有质,质就是很好,很好的这种质,但是却是不一定的大小。无碍叫做妙,神通自在。非形则非尘,非形因为没有一定的大小,所以非色尘之德,不是色尘,所以这个要加一个字,比较清楚,非形则非尘。因为它没有一定的形状,所以不是色尘,唯心所造故,因为就是唯心,一切莲华也是唯心所现,故洁也,所以叫做干净。莲胞如此,生身可知,光是在莲华胞里面就是这么的清净,这么不可思议,那么我们出世之后我们可知道那是很微妙。

【讲】此先明莲华光色。后举四德。莲分四色。色各有光。由众生身有光明。故莲胞亦有光。光色本应无量。四色亦略言耳。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者。既曰略叹。当知莲之德。亦不止此。】底下说:【质而非形曰微者。质乃宝华之体质。形量大小不定。各随念力而现。故曰非形(非一定大小之形)。无碍曰妙者。自在无碍。不可思议。十方众生发心念佛。】发心来念佛,【华即标名。】精进就是【勤】懒【惰】就是懒惰【才分。荣枯顿异。】荣就是念得很好,很认真。枯就是慢慢、慢慢干枯,马上就变化出来。【是为感应冥符妙。】感应冥符妙就是说很感应,暗中符合你的精进。【又上中下品。各随功行。无量往生。不致错谬。是为胜劣分明妙。】殊胜、恶劣分明这叫做妙。【香者。彼土之莲。光色既胜。香气应异。非此方莲香可比。】西方极乐世界的香比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香百千万倍。【非形即非尘者。既非一定大小之形。则自然非色尘之德。】自然不是色尘,色、声、香、味、触、法这个色尘,就是没有污染的意思,【而全体唯心矣。】全都是我们心所显现的,所以要念到一心不乱,念佛要用心,在念就是真心,现在的心就是念,真心,当下一念,【元是菩提妙净明体。】本来是菩提很不可思议奥妙清净光明的体,【故曰非尘故洁也。】没有肮脏所以干净。【莲胞既光色明耀。微妙香洁。则生身庄严殊胜可知。

以上释生处竟。】

现在要解释:

己二结示佛力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明上住处生处。】住的地方跟出世的地方,【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此义约佛)。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这就是说这是佛大愿,这是他的本性所显现出来的,修行修到这么不可思议的极乐世界,愿力来作成,像我凡夫,我这个愿力,众生的愿力,大家建这间讲堂建起来,何况极乐世界诸佛菩萨,这个阿弥陀佛的愿力所造成的,我们凡夫有办法建一间庄严的文殊讲堂,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说极乐世界更加不可思议。

【讲】此结示佛力。】这就是佛力的关系,【故呼舍利弗而告之曰:极乐国土。成就如是(指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愿行为能庄严。】愿跟行就是能庄严,【极乐是所庄严。此约佛释。】就佛的能力来讲,就是说佛有这种能力,所以我们住的地方,我们出世的地方有这么庄严。【大愿。即弥陀因中为法藏比丘。对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第三十二愿云: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大行者。即弥陀愿后。勇猛精进。】阿弥陀佛发愿之后他勇猛精进,经过【阿僧祇劫。】无量劫,【修菩萨行。大本云: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所。摄取二十一亿佛刹。】就是说二十一亿三千大千世界诸佛的国土,那个清净的,你这个国土的庄严我拣择起来,那个国土的【清净之行。】我拣择起来,捡起来、捡起来。二十一亿诸佛的国土清净的世界,而造成极乐世界,简单讲你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十方一切世界你全都到达,全都清楚,所以阿弥陀佛往生是那么简单,临命终你只要十念,平时好好修行,往生之后他所有的快乐,又跟诸佛菩萨一样,又不用断惑,不用证到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只要你临命终一心不要散乱就好,先伏惑,制止,不要让它妄想跑出来,平时就要培养这个放下,所以我常常劝告这些学生,这里的徒弟,任何的恩怨你都可以放下,因为你已经有听到这个佛法,任何痛苦你都可以忘记,因为我们已经有听到这个佛法,我们知足,即使死我们也甘愿,为什么?我们得到法宝,众生住楼房,宾士车在开,钱很多,娇妻美妾,不能解决,所以听到这个净土法门的人,又是幸运当中最幸福的人,阿弥陀佛这么慈悲,难道你不往生。

【称性功德者。称合真如自性。】意思是说【本具功德。一切庄严。亦复性本自具。但非佛力。不能成就。故曰称性功德之所成就。】若没有佛力你没办法成就这种功德,意思就是说只有佛才有这种能力,叫做称性的无量,无量的成就。

【遍严四种净土者。由真性圆满周遍。故能普遍庄严。四种净土。弥陀愿行圆满。庄严净土。为众生作增上缘。】意思就是说你来到极乐世界你什么都具足,要修行绝对不会退失,增上缘,在要成佛的这条路线你可以不退转,【带起十方三世。一切凡圣。自心种种庄严。为所缘缘。一切凡圣。缘此庄严净土。起欣慕心。而修净业。求生净土。故曰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圣凡。令往生也。

【解】[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此义约生)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注解承当)非今非当。】【

【讲】复次。弥陀以因中所发大愿。能作众生多善根之因。又以愿后所修大行。能作众生多福德之缘。此意须善会。何以弥陀愿行。能为众生作殊胜因缘。因佛以此愿行。庄严成就四种净土。又以此愿行。庄严成就一句洪名。】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简单修行,而且往生的地方又是最为庄严,【令众生对此庄严之依】报【正】报【。信愿持名者。以佛之愿为愿。以佛之行为行。皆得多善根多福德也。念念执持名号。相续无间。即念念以此善根福德。成就如是称性功德庄严。此义约众生释。皆是已成者。众生性本自具一切庄严。但由信愿持名。方能成就。已起信愿行。即是已成。】因为他本性就有,你只要起一个念头,那么就是已成。【非今非当者。非现今成。非当来成也。】看上面,读一遍之后,我现在跟诸位解释你们就比较了解:复次,佛以大愿,佛祖发四十八大愿,在因地修行的当中他发四十八大愿,他愿愿成就之后,因为让你住的地方,吃、穿、住无量的神通让你到极乐世界会很好修行,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逃避现实,是换一个环境,好好地来留学,那个环境很好,这样你就能够作众生多善根的因,因为众生若来到极乐世界他就不会去造业,他就好好修行,一心向这个佛道而前进,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因为佛大愿,愿度一切众生,那么大行就是佛修无量的这个福德因缘,成就这个极乐世界,来作众生多福德的缘份。比如说我们若在非洲修行,那么没人可成就,没这个多善根的因缘,我慧律发一个大愿要来建一间文殊讲堂,这样我就能作众生多善根的因,这样知道吗?藉着佛的这个愿我们就能够种到多善根,藉着佛的大行,我们变成有这个福德因缘,今天你去非洲修行,非洲没有这个讲堂,对不对?没办法听闻这个佛法,至于我们这个讲堂,诸位刚好在台湾,刚好在高雄,要来就来,就有这种福德的缘。令信愿持名者,令这个深信有极乐世界的,有一尊阿弥陀佛,愿意要为往生极乐世界的,而且又真正要修行的持名念佛,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的功德,念念成就这种的功德,而皆是已马,非今非当,就是因为佛已经早就成就了,所以当乐是已成,不是现在,也不是将来,他意思就是这样。再来:

【解】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性相圆明,撤尽法门边畔界限)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会上二义只是一义)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我先解释一下: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就是无量的种种庄严,阿弥陀佛种种庄严,作为我们增上的本质,因为我们的本质就是我们本性的东西,但是我们还没有发现我们自己的时候,就藉着极乐世界引导我们出来,引导我们出来,就是像诸位在座虽然有佛性,藉着师父的力量演讲的音声悟到真理,从你的本性发出来,所以叫做增上本质,增加你的本性的力量,增加你本性的智慧,产生你一种力量出来,所以说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种种庄严,到那个地方你的本性慢慢、慢慢就显现出来,就是表现出来,就带起众生的自心,种种的庄严,因为本性本来就具足,所以藉着阿弥陀佛的庄严来引起众生自性的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全佛即生就是说佛的本质他就是众生的带质,众生的带质就是不离佛的本质,带质就是说还有一些无明,还不能完全清净叫做带质,若本质呢?就是佛已经成佛,发现我们的本性有无量的庄严相的本质,所以说全佛即生,就是说佛所有的本质跟众生就是全都一样,全他即自就是所有的众生……,佛全部的庄严就是自己的庄严,全佛即生就是佛的本质就是众生的带质,所以众生的带质慢慢修行他就不能离开佛的本质,全他即自就是佛所有的庄严,就是我们自己本性的庄严,所以叫做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底下,讲解,【此约生佛圆融不二释。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四句。】增加他本性的庄严,本性的庄严所发出来那个庄严相,叫做增上本质,【以弥陀大愿大行。种种称性庄严。】藉着阿弥陀佛的大愿,他的大行,他的种种,藉着他的本性的庄严,【此属性宗。】就是对本性比较有在谈的叫做性宗。底下说,【能为众生作增上缘之本质。】增上缘就是增加一种力量,开采这个个的本性出来叫做增上缘之本质。再解释一遍:佛的种种本性的庄严,我们藉着这个本性的庄严发现众生本性的庄严,所以增加众生的一种力量叫做增上缘。简单讲就是说,在座诸位!在座诸位!你今天你来听经你本来就是有本性,藉着师父在讲这个本性的东西,引起你里面本性的一种智慧,师父给你的叫做增上缘,对不对?我们来到极乐世界的时候,都阿弥陀佛本性所显现出来的,显现出来的,那么阿弥陀佛显现出来,我们就藉着阿弥陀佛本性的庄严,来发现我们自己本性的庄严性,所以说底下,【带起众生。自心所现种种庄严。此属相宗。】相宗就是说比较谈这个事相,性宗就是比较谈论这个本性,但是【性不碍相。相不离性。】意思就是说我们的本性自有庄严相,但是每一种庄严相就是离不开我们的本性,简单讲这面镜子干干净净,空无一物,却能显现无量的相,无量无边的相,所有的相就不离开这个镜面,这样比喻就性跟相就是一体的东西,【性相圆明。生佛不二。撤尽性相二宗法门界限。】撤就是除,除掉,除掉空虚性宗跟相宗他的门户之见,就是说圆融的意思。

【缘有四种。一亲因缘。二次第缘。(亦名等无间缘)三所缘缘。四增上缘。】没上《十四讲表》的人对这四缘比较不熟,我在这里再简单解释一下:亲因缘简单讲也就是最重要的因,也就是我们所讲的我们最重要,力量最大的叫做亲因缘。第二次第缘,亦名等无间缘,就是说要继续作用,次第就是说要继续作用,像在浇花,浇花,要再继续作用,像你在修行要继续听经,要继续听经,不要障碍,要继续用功念佛,继续、继续,次第缘,次第就是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意思,一次又一次,继续加强。第三所缘缘,所攀缘的那个条件,所攀缘的那个条件。第四增上缘。亲因缘、次第缘、所缘缘全都可以叫做增上缘,增加一种力量叫做增上缘。【有增上力用故。谓弥陀愿行。称性所起之种种庄严。有增上力用之本质境。】本质境,本质境,本质境,境界的境,阿弥陀佛的愿,(阿弥陀佛)的行,他的本性所起的种种庄严,他有增加的力量。

【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者。】那么我现在举一个例子来讲,我们还没有成佛就像这木柴,木柴,现在我这里用一个火把,火把就是比喻说本性,佛的本性,这个火把有无量的智慧,我现在把它引火,这个木柴遇火是不是会点着,这样懂意思吗?就是藉着佛的无量的本性的庄严性,来引起众生本性的东西,这支木柴就是有火性,对不对?只是它没有火,它就引燃不起来,现在火点着,它也点着,现在还须要用到这支火把?不用,它本来就有具足火性,每一个众生就有具足这个本性,无量庄严的本性,但是若没有佛来引导他,本性发不出来,用这样比喻比较听得懂,比较听得懂。再来,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者,【带是变带。】变带,变又带上这个本性的东西,【谓众生托佛增上缘本质境。变起自心种种庄严。】藉着佛的力量来发起我们我们本性,自心种种的庄严,【为带质境。】带质境就是说还带有一点无明,还带有无明,简单讲不能清清净净像我们本质、本性这样,所以带质就是说可以变化,还有无明,到后来跟佛的本质是一样,【为己所缘。】为自己所缘,【本质能现带质。】本质,佛的本质可以带起这个带质,能现这个带质,【带质无异本质。】底下那小字的。【(本质如影印之原底,带质如影印所印,印刷品)】这样讲就是比较简单,【故曰全佛即生。(全佛之本质,即众生之带质,众生带质境,不离佛本质故)全他即自。(全他佛之庄严,即自己之庄严)】因为我们的本性跟佛的本性都一样,【二义只是一义。成就如是。生佛一如。自他不二。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功德庄严也。

初别释所受竟。

戊二合释能受所受分二己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次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己初又二庚初正明二结示今初

庚初正明

【经】又舍利弗。彼佛国土。(空中)常作天乐。(下是)黄金为地。(中间)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上严空界下严金地)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音格g)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解】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平声)】盛就是装的意思,那个念chéng,不能念shèng,盛【华散华】盛华就是装这个华,来散这个华,来供养【经行】就是我们在走,在绕佛,我们吃饱饭绕个佛,腹部才不会胀气,早课念到一半,阿弥陀佛,经行,经行就是绕佛的意思,这就【是触尘。】触法,【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常作者。[即]六时也。】六时,【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简单讲印度当时不是分作二十四小时,二十四个小时是我们现在中国人,藉着西洋的力量才分作二十四个小时,为了要全世界统一,不然我们中国是分作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十二个时辰,那么印度是分作六个时辰,但是它每一个时辰是四个小时,初日分就是从早上六点到早上十点,早上的十点到下午两点叫做中日分,下午两个到黄昏的六点叫做后日分,六点到晚上十点,叫做初夜分,初夜分,中夜分就是十点至凌晨两点,叫做中夜分,四个钟头的时间,后夜分就是两点至六点,这样后夜分,【故云昼夜六时。】就是我们现在讲的二十四个小时,所以说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就是说极乐世界的人依报跟正报色身都有光明,它不用藉着日月,【(但可顺此方比拟,不可随此方情见)安分昼夜。】安着这个白天跟晚上,这是顺我们娑婆世界来讲,因为我们娑婆世界过着有白天跟晚上的生活,顺着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习惯性,习惯性,所以才讲昼夜六时,极乐世界色身有光明,地界有光明,全都有光明,所以它不用分作昼夜,但是藉着这个娑婆世界习惯性,所以叫做昼夜六时,【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这是假的这样分,其实是没有。

【讲】经中举极乐五尘胜境。】极乐世界有多么好,有多么好,【为众生五根】眼、耳、鼻、舌、身,【所受用。】都是很殊胜,【文显可知。常作者。即指天乐。】天乐,【昼夜六时。无有间歇。不同世乐之或作或辍也。】或辍就是停,【乐以天称有二义。】乐分作两个,【一天人之乐。乃诸天奏乐。供养弥陀。以及海会圣众。】极乐世界比我们这里的热门音乐好听多了,我们这娑婆世界的音乐,那个人来听,年轻的不要听,年轻的爱听,老的不要听,年轻爱听,咚恰、咚恰……,老人就:关掉,吵死了。现在老人开那个“思想起……(法师唱老人听的歌)。”年轻的就说:哼!听这个会生病。他爱听那种,差别这以大,这极乐世界它不会这样,你不要听它自然不见,你也不用转,你爱听什么,一想自然就出来,很好,所以说我们说这个四声道的、五声道、六声道的,这跟极乐世界这不能比较,这不能比较,娑婆世界有的极乐世界全都有,极乐世界有的,千百万的东西,娑婆世界都没有,全都没有,所以每一个人嗜好不同,极乐世界佛的这个音乐,天人的音乐不得了。【二天然之乐。不假人力。自然敷奏。】自然就奏乐,【如本经云: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不特其音之美。】就是说音声之优美,【且能令闻者念三宝也。】念三宝,我们这个娑婆世界音乐无法如此,娑婆世界这个音乐无法如此,你听了都是放荡,放荡,不能帮助我们的修行。

【黄金为地者三句。指地之体质。本是黄金。七宝但是地上庄严耳。】因为印度当时认为黄金最好,佛为了权巧方便才说黄金最好,其实那超过黄金不晓得千百万倍,但是我们娑婆世界黄金是最高级,黄金最好,钻石、黄金、银,这都很好的东西,除了拿这些来比较以外没有更好的,没有更好的,我们的福报不够。【昼夜六时者。昼(是日)夜各有初中后三时。合为六时。又一解。昼六时。夜六时。每昼夜共十二时。然彼极乐净土。依报世界。正报色身。皆有光明。】都有光明,不像我们晚上乡下没有这个电灯,走、走、走……,踩到牛粪,极乐世界踩不到,踩不到,你要踩,你的脚就知道要缩回来,色身自己有光明,何必藉着那种。那时候我们住在猪屠口的时候,那时候科学也没有很发达,是现在年轻人好命,在家里都有厕所,厕所,以前没有,以前我们住的那个猪屠口没有厕所,厕所都建在一个地方,若要拉一泡尿,晚上冷得要命就是跑、跑、跑……后来没办法都拿一个尿桶在那里拉,放尿桶在那里拉,现在没办法,猪屠口那里有一个垃圾场,一个垃圾场,垃圾场,大人比较不敢去那里拉,小孩子不怕人家看,蹲下去就拉,那时候没卫生纸,去的时候都躲,躲什么,躲那个屎堆,屎堆,躲、躲……,没有纸擦,没有纸擦用那个冰棒棍,你知道吗?用冰棒棍搅、搅……,搅一搅的时候洗一洗,有的是丢掉,有的是拿起来晒,晒、晒……,如果拿那个就知道要拉屎,若去拿那个就知道要拉屎,可能这些年轻人,可能不曾遇过,像我们这个年纪比较大的人就曾遇过,你曾遇过吗?不曾,可怜,你们这些可怜,真的,我们真的,以前拉屎这样拉的,可怜,没有电灯,没有电灯都踩到屎,都踩到屎,每次回来都黄金(屎),小孩自己拉的,小孩自己拉的,纸的演变,用冰棒去搅、搅……后来没有,冰棒棍被取代之后,才用死人去抬棺材前面用一束黄的纸,黄的纸,人家在埋死人,也跟人家去举死人幡,我百种花招都搞过,去举死人幡……,看人家没看到,偷拿一盒回来,也有犯偷盗戒,没有卫生纸,卫生纸很粗你知道吗?人家埋死人用的,用塞在死人旁边的纸在擦屁股你知道吗?你们不曾看过,很可怜!跟你讲有这种东西,你可能不曾看过这种东西,死人在用的,一叠这么大叠,很厚,现在再来再慢慢演变成用那个包糖的纸,包糖的纸比较薄,纸质很粗,褐色的,慢慢演变那个卫生纸,一块二十包那个卫生纸,一块二十包,你不曾听人家那个华视澎恰恰:爱肝、爱肝一块二十罐,他唱反了,你知道吗?一块二十罐,现在再来再慢慢演变,有这个好的卫生纸出来,现在跟二十年前的台湾是天壤之别,天壤之别。再来,这是讲光明,以前出去常踩到屎。【不假日月。假者藉也。既不假日月。则安分昼夜。】安分就是怎么呢?怎么分呢?【安分是反难辞。后解答云。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但顺此方比拟。】顺娑婆世界的生活,【莫顺此方情见始得。

【解】曼陀罗。此云适意。】很适合大家的意思。【又云白华。衣祴】那个念***的革,衣gé,这个不能念衣jiè,衣jiè就变成机械的械,衣裓就是我们所讲的衣襟,女人的裙子前面若撩起来的时候,撩起来,衣襟,衣襟,就是说我们穿裙子,裙子撩这样起来,盛这个华,衣裓,【是盛华器。】盛华器的意思,装华的地方,【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不是只有一种华而已。【应如妙经四华。表四因位。】这后面会讲到,【供养他方佛。】我们若到极乐世界就等于来到十万亿佛土,全都到达,你只要到极乐世界因为神通自在,走到哪里全都没有障碍,所以你拿这个华要供养他方的佛,在讲经,一下子就到达,你不用怕没有供养品,不用怕没有供养品,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极]果。】就是表这个真的因来趋向佛的这个果报。【果德无不遍也。】有这个因,真因就是成佛的因,能够趋向这个佛果,这个果德无不遍也,这样就全都很齐全,全都具足的意思,【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意显生极乐已。还供释迦弥勒。皆不难耳。若阿弥神力所加。何远不到哉?】这是就娑婆世界来讲这是十万亿佛土,来讲这个极乐世界很远、很远,这么远,极乐世界跟娑婆世界,不用吃一顿早餐的时间来去自如,那就是说没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很简单的地方,若有阿弥陀佛的神力加被再远都到达,何远不到,来到极乐世界,所以有的人说要求往生弥勒的净土,有的人说要求往生东方琉璃世界的净土,我劝告诸位:不要!不要!我们要恳切、切意、深信,一定要往生极乐,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这个世界,若求娑婆世界不用念佛就来了,不用念佛就来了,他若没有求往生极乐世界下辈子就跟这辈子一样,要受无量的苦,受无量的苦。

【讲】上是天乐。为耳根所对之声尘。金地为眼根所对之色尘。此是天华。为眼鼻二根所对色香二尘。】色尘跟香尘,【昼夜六时。雨】雨,这国语读作yǜ,yǜ天,【(去声,落也)】就是落这个华,我们说下雨,它那里都落这个华。雨【天曼陀罗华。】落这个华下来,落这个什么呢?【此云适意。】适意,感觉心情很好叫做适意,【色香美妙。适悦人意。】色跟香是很微妙,很适合众生的意思,【又云白华。清白洁净。世所未有。此即天华。乃天人所雨。】天人所落下来的,【以表供养之意。如大本所云:一切天人。皆賫天上百千华香。来供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那么我查这个《康熙字典》查不到这个字,查不到这个字,那么可能这个字意思就是说相同,一切天人皆赍天上百千种香,来供彼佛,及诸菩萨声闻之众,就是说斋天的意思。回去你们查看看,查看看,我有查过,我学问比较差劲,都查不到,你们回去查看看,有的查字典很行,我查不到的他都查得到,还拿来给我看,我找不到,对不起!这可能是我们所讲的供养。(“賷”同“赍”) 那个字有人写了一张单子,那个念作jī,賷就是送东西给人家,那么我们应该讲说是算是把这个华接……,那个念是念jī,就像我们《普门品》里面讲的赍持众宝,那么皆赍天上百千华香,就是说送,送,送的意思,那么我们谢谢这个菩萨帮我查这个字典,谢谢!

【衣祴。是盛华器。盛字平声。贮也。】贮也,【衣祴例如进香香袋。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法莲华经之四华。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译适意华,大适意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译柔软华,大柔软华)以四华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佛果。】真因就是用这个诚心来供养这个佛,就是因趋向于果,用这个华就代表因地的供养,要拿去供货就是因跟果,这是全都具足,因中有果,果中有因,表法的,【果德无所不遍也。】所有的全都具足。【住】,十住,【行】,十行,【向】,十回向,【地】,十地【诸菩萨。破无明见法身。乃为真因。念念趋向无上妙觉之佛果。果德遍十方界。故曰供养他方十万亿佛。极言供佛之多也。】供很多佛、很多佛。底下:

【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四句。蕅公之意。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今在彼土。能供十万亿佛。】能供十万亿佛,【意显往生彼国已。】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有那么大的神通力,【有欲还供本师释迦。及当来弥勒。亦不成难事。若承阿弥威神之力加被。则何远不到哉?更不落十万亿之数量耳。】因为本性不来不去,遍十方。

【解】食时。】吃的时候,【即清旦。】清旦,【故(曰)[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迥)[回]还也。】意思是说食时,我们在吃饭的时间,早上吃饭的时间,所以说即以,食时就是说在吃饭的时间,在受食的时候,来讲这个神足不可思议,他没有离开这个极乐世界,可以常遍十万亿佛土,不会超过时间就回来叫做不假逾时回还也,不会超过时间就回来,很快怕意思,像我们在厨房一餐饭十五分,绕一圈就回来,绕一圈就回来,很快的时间。

【讲】食时。乃受食之时。清旦盛华。供养多佛。食时即归。明其神足不可思议。神足乃六通之一。亦名如意通。此通有三:

一能到。身能飞行。】轻轻动一下,【轻举远到。】一下子就到达。

【二转变。大小一多。】用很大也可以,要用很小也可以,【互相转变。】因为已经有神通了。

【三圣如意。化现无方。应变莫测。】化现无方,无方就是没有一定的方向,简单讲一切都会到达。【故能不离彼土。

常遍十方。此二句有二义:

一十方刹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也。】毫端,十方诸佛国土没有隔一点点。

【二不起灭尽定。】不起灭尽定,【而现诸威仪也。譬如月不离空。而能影现众水。】月亮在天空中,水看月亮就看得很清楚,你要说它没来,它又确实在水中,说它有来,它确实在天空,简单讲它不用起这个灭尽定,这就现诸威仪,这个灭尽就是除掉第六意识,除掉第六意识叫做灭尽定,那么不起灭尽定就是不用动到这个意识,他一下子就到达了,简单讲,就是很快的意思。

【不假逾(过越也)时。回还本处。极言其速之至也。此种神力。固由众生净业所感。亦由弥陀愿力所致。因中第二十三愿云: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就是一餐的时间,【不能遍至无数无量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解】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弹指,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

【讲】上文神足。已显不思议之理。】神足通,是以很不简单,很大的威力、神通力,【此文显极乐事事皆无障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我们前面已经有解释过了。【故举一声一尘一刹那(时之最短也。一弹指有九十刹那)。乃至举足跨步。伸手弹指。】伸手过去,屈伸臂顷到极乐,到他方世界,意思是说在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到他方十万亿佛土。【一一无非全体法界。极乐净土。随拈一法。】随便拿一个法。【体即法界。】极乐世界因为事事无碍法界,随便拿一个东西它就具足一切法界,它那个东西不是像我们这个有三度空间的,【摄尽十方无尽三宝。】摄尽十方无尽的三宝,【十方三宝。体即法界。摄尽极乐依正。故云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如帝珠网。】像梵天这个珠网,【一珠摄多珠。多珠摄一珠。一多相摄。贯彻无碍。】贯彻无碍,那么这样讲,这样听不懂,比如说我们这里放一粒珠,放一粒珠,放一粒珠成一个圆圈圈,圆圈圈,这圆圈圈,一珠就是包括一切的珠,对不对?这里放一粒、这里放一粒……,它会呼应,像万花筒互相摄影,你摄我,我摄你,所以说一珠摄多珠,多珠摄一珠,一多相摄,贯彻无碍。

【解】又。显在裟婆。则浊重恶障。】障碍,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在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意思是说我们……

【讲】又。显在娑婆。】实实在在极乐世界是在我们的眼前,【则五浊深重。恶业为障。】所以没办法显这个清净心,所以极乐世界实在是不隔,但是在娑婆世界自然隔起来,意思是说我们自己隔掉这个极乐世界,所以你曾听过: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读成台语的可要读好,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这样读就不太对,所以读成台语的这就不太相同,台语的若要读就要读得正确才好,要有人教,我们简单讲佛光山,佛光山,读起来就怪怪的,对不对?读起来就怪怪的,有一天一个美国人,一个美国人,我开车载他到佛光山,牌子插这样是佛光山,从左边看过去才对,要从这边读过去,噢!Master山光佛,NO!NO!NO!他读反了,山光佛。我说:不是,是佛光山。所以说这音要读对,【故与极乐。不隔而隔。如五台清凉胜境。】在极乐世界功德太深,与娑婆隔而不隔,极乐是不隔而隔。【我等凡夫。】在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是我们自己障碍,所以极乐世界实在是但是我们自己障碍隔开,【不隔而隔。在极乐。则诸善俱会。功德甚深。】娑婆世界虽然【隔而】但是它本身就是【不隔。】那么这小字一看就知道,【如圣人之与人间。隔而不隔也。】再来:

【解】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我先解释这个:吃饭之后就经行,吃饱经行,饭食经行的意思就是说念食食就到,极乐世界只要你动一个念头要吃什么都有,光凭这一点你即使被打死都要往生,何必像现在去冒险,要认真去赚钱,去造业,为了营谋三餐,可怜!我们来到那里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都安排好了,所以人家带一团四大名山,我是要带一团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带一团极乐世界到那里看有多好,护照要从现在开始办,办护照的手续很简单,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护照就准备好了,那本护照是要念到一心不乱,若没办法念到一心不乱,你至少妄想要少一点,临命终要伏惑,极乐世界念食食至,不用安排。吃完之后钵去才是厉害,不劳举拭,吃完之后不用收碗,不须要用烘干机,不用洗,吃一吃起个念头:去吧!这样就空无一物,你看极乐世界它的殊胜,它的好。有一个年经很大,七十几岁的人听了:法师!我听你这样讲,我要赶早去,法师!我若用自杀的会去吗?稳死的。我听你讲得很好,我很想马上去。我说:你马上吃安眠药,马上脸发黑,别想去。你业报都还没尽你就想去,对不对?还很长寿,自杀你绝对没办法往生极乐世界,对不对?绝对没办法,业报要尽嘛!听你这么说要是自杀有办法往生极乐世界,有一种情形可以,有一种情形可以,你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有,在往生的记录里面我刚好看到一个,看到一个人有那种功夫而已,一个妇人他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念到一心不乱,但是我们人凡夫还稍微有习气,稍微有习气,他刚好有一个独生子,一个独生子,她把他养、养……,教育他,养得很大,长大成人,正要娶媳妇,正好死,突然间暴毙而死,死,她先生早就死了,无依无靠,就只依靠这个儿子而已,这个儿子又死,他就痛恨这个娑婆世界的痛苦,因为她念佛念得很有功夫,她跳入水中自杀,这才是厉害,跳入水中自杀,不是腹部凸起,不是这样,站在水里合掌脸向西,站在水面,我刚好在《净土圣贤录》里面,看到这则记载,看一个人往生,自杀还可以往生,我只有看到那个,看到那个,你若有办法这样也可以试试看,那是已经念佛念到看得很开了,只依靠那个儿子,全都无依无靠了,到后来自杀,所以说诸位!功夫念得够,你怎么死都有办法,连自杀都可以往生,我们现在的凡夫怎么有办法,不可能,不可能。三不五时(有时候)还贪个钱,三不五时(有时候)还打个麻将,三不五时(有时候)还签个大家乐,看俗家在涨停板心又痒痒的,没有玩又很痛苦,要念到一心不乱还没那么简单,贪,种种的习气都除不掉,临命终你自然会障碍。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在黄金地这样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也。

【讲】饭食经行者。受斋之后。一心行道也。念食食至。乃受天然饮食之乐。并不假安排造作。食毕钵(受食之器具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去。】钵就是我们现在的碗,【自然化去。亦不劳洗涤举拭。】不用去洗,【并无尘缘障道之苦。大本云:诸往生者。其饭食时。金钵。银钵。种种宝钵。随意现前。】到极乐世界你就不会贪,因为你要什么都有,所以你也不会贪,【百味饮食。充满其中。酸碱甘淡。各如所愿。不余不缺。】鹵不余就是吃完之后也不会剩下,吃一吃我剩下半碗吃不下,也不会剩下。不缺,你吃完不够,又想吃,你再想就又有,看你多会吃,【不以美故。】也不因为它很好,【过量而食。食已自消。】也不会拉屎,【而无遗滓。】当然没有拉屎,所以这很好,光是极乐世界这招不用跑厕所,对我而言就是非常好的地方,因为我一天跑厕所的次数至少要二十遍,一下子呕吐,一下子腹泻,一下子一号,很麻烦,一下子洗个澡,厕所,我一天跟厕所结缘至少要二十遍,至少,至少。【或见色闻声。意以为食。自然饱适。】饱满适当,【无所味著。】也无所著,【身心轻利。食毕化去。时至复现。】时间到又显现出来,又吃了,这就是众生有习气,不然佛哪有可能吃这些东西,对不对?所以到极乐世界钱也没有用,斗争也没有用,你要什么每样都有,就不会斗争了,对不对?你也不用抢来抢去,市政府若拨每一家一千万,你还去抢我才觉得奇怪,一千万就花不完了,再给你一亿,哪有人还要去当小偷,还要拿枪去杀人家,没有那么傻的,难道不是这样。

【但经行金地下。】走来走去,【虽有天华缤纷。天乐敷奏。娱乐之境。心不贪着。优游自在。一心行道。任运(自然意)进修。】就是自然的意思,【或称念佛名。或参究禅理。或修习观行。非徒散虑逍遥也。】不是说只有走一走、走一走,有这个妄想,吃饭也是修行,听音乐也修行,走一走也全都是修行。

【此饭食经行。是寻常日用事。当知日用之中。头头是道。】每一样都是道。【古德云:运水搬柴。无非妙用。穿衣吃饭。尽是禅机。莲池大师云:拈匙放箸。】箸就是筷子,拿起这个汤匙,举起这个筷子,【口口不离。举足动身。步步踏着。】踏着,【何得埋头吃饭。空过一生。】怎么说整天只吃饭,众生就是这样整天都在吃饭,空过一生。【玩水观山。】那个翫跟那个游玩的玩,玩一模一样的,通用。【徒劳万里。】多走的,就是说人家极乐世界走来走去是在修行,我们走来走去是很疲劳,很疲劳。所以说【味哉言乎?】【()

初正明竟。】很好,这不用再讲,讲来讲去就是讲极乐世界好,台湾人,乡下人说:好到会吓死人。行是行到这样的行,这样的好,好到这样的好,无止尽地好,无法形容地好,所以诸位!你若被你先生打,也还是觉得很安慰,我听到师父的佛法,我先生打没关系,师父若要接受你,师父若不接受你,你是比较担心你听得懂吗?若被讲堂赶出去,你是比较需要担心,你先生稍微对你凶一下不会糟到哪里,师父,你若太过于违背规矩,赶出去你就要担心,下次不能听经,对不对?

庚二结示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讲】此如来重呼舍利弗。告以极乐世界。成就如是。天乐天华。神足往还。饭食经行。】吃一顿饭就能够到达那么远。【一一无非弥陀愿行功德之所庄严。

○愿庄严者。大本愿云:我作佛时。刹中菩萨。以香华等。种种供具。欲往他方世界。供养诸佛。一食之顷。】吃一顿饭的时间,【即可遍至。又愿我刹中人。】就是说我这个极乐世界的人,【欲食之时。百味饮食。化现在前。食已自去。】吃完之后自然去,【今者成佛。一一如愿。】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当然会依他的愿。

○【行庄严者。】愿庄严讲完了,现在讲行的庄严,行怎样庄严呢?【法藏比丘。既发愿已。天雨妙华。】就是阿弥陀佛当时当法师的法号,像我现在叫做慧律,他叫做法藏,法藏比丘,我还不够资格,以后成佛要当什么佛还不够资格,还没有授记,上一尊佛还没有对我摩顶,所以我们一尊佛他若要成佛,都要先摩顶授记,摩顶授记,授记的意思就是说你已经肯定了,你的功力已经够了,再多久在哪一个国土你成佛度众生,我们还没办法,我们只是一个十足的凡夫,还在腹泻,真的,还是凡夫,跟诸位一样,甚至比诸位还不如,所以我今天上台讲经其实不是讲给你们听,是讲给我自己听,策动自己,我要是讲经,我就会一字、一字来查、来看,我若没有讲经我就会懒惰,所以我很感谢你们来听,你们若不来听我就像疯子,自己在这里讲没人听,所以是你们比较行,你们知道吗?你们怕我不会,所以天天来,逼我,逼我一定要看书,所以是你们比较行,你们坐在下面的比较行,功力比较差劲的坐上面,要常常练习,你们是练习好了,你们是乘愿再来,乘愿再来,我碰到深一点的问题就问:有问题吗?全都没有问题,实在是很行,真泄气,【而散其上。故果上亦感天华之庄严。又愿后】发愿之后,【修行。】阿弥陀佛修行,【恒往佛所。】就是前往他方世界,【承事供养。故感果上国中人民。一食之顷。遍供多佛。神足之庄严。又手中常出衣服饮食。幢幡宝盖。一切音乐。供养于佛。故感果上天乐鸣空。国中众生。自然衣食之庄严。

初约五根五尘明受用竟。】现在就这个耳根来解释,耳根这个声尘。

己二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分二庚初别明二总结庚初又二辛初化有情声二化无情声辛初又二壬初鸟音法利二征释略显今初

今初鸟音法利

【经】复次】不是读作fù次,你若要读台语的读作**次,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是经文,这每天都在读的。底下:

【解】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很多又很美。【下略出六种。舍利。】这就是说一种鸟,这舍利也有人的名字,一种鸟,那么这舍利【旧云鹙鹭。】鹙鹭鸟,【琦禅师云是春莺。】春天的莺,莺不是老鹰的鹰,萤火虫底下改一个鸟,【或然。】或然就是说也许是这样子,意思是说或许这个传说是正确的,也许这样。【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迦陵频伽,妙音,妙音。还没有出壳的时候这声音就超出一切的鸟,【共命。一身两头。】虽然两个头,同一个色身。【识别报同。】意识是不同,但是果报相同,同一只鸟,【此二种。西竺】就是西印度,【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这句要注意!皆寄就是说藉着,皆寄就是借用我们娑婆世界,藉着我们……,此间就是我们娑婆世界,爱赏者就是对鸟儿欣赏的这些人,其实我们娑婆世界这小鸟没什么好欣赏,拉屎,倒楣,很倒楣,走过去,小鸟拉屎,没有办法,因为西方极乐世界小鸟太好,西方极乐世界的小鸟不会拉屎,我们这娑婆世界小鸟看起来虽然很美,但是拉一堆屎,这就是说小鸟最好、最美,声音最好,藉此来谈,寄,皆寄此间,皆寄就是都藉着娑婆世界爱观赏的这一些鸟类,言其似而已,很像而已。像娑婆世界的小鸟,【六时出音。】六时出和雅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净土,鸟没有在栖息的,【良以莲华托生之身。】藉着莲华,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莲华,讬生的地方【本无昏睡。】,本来就没有在睡,极乐世界何必睡,【不假夜卧也。】不假夜卧,所以到极乐世界也不用休息,不必像我们一天睡八个小时,睡个午觉、晚上,睡七、八个小时。

【讲】此重呼舍利弗。复约耳根声尘明受用。娑婆众生耳根最利。故以音声而作佛事。极乐摄法界机。五根五尘。一一圆妙。】圆满的妙音,【此姑就声尘。以显法利。】能够得到佛法的利益,【非全同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也。】不是像……,这句是《楞严经》,出自《楞严经》,不是像我们娑婆世界,此方真教体,我们这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所以他若要得到清净要回光返照,反观自性,这《楞严经》会讲到,清净是用音声作教体,真教体意思是说娑婆世界若是教我们开悟就要多说法,要用音声作佛事的意思。

【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者。常有。谓非时有时无。种种。言其品类不一。形殊众鸟曰奇。】奇,【音能说法曰妙。毛羽光彩。形形色色。多而且美也。下略出六种。白鹤以纯白为正。孔雀华彩夺目。】就是很醒目,我们现在讲很醒目,【鹦鹉以红嘴绿羽为贵。】嘴是红的,那么羽毛是绿的,最贵,【能学人语。舍利旧云鹙鹭。】鹙鹭,【元朝楚石梵琦禅师。西斋诗云:舍利是春莺。修眉漆点睛。或然。未确定之辞。】我看到这个修眉漆点睛,想了很久,斟酌很久,真的很久,怎么想都想不通,所以我现在是用我的意思去讲,你若有更好的意思来提供给我知道,修眉就是长眉,漆就是眼睛里面有水,漆就是水的意思,有这个水分,你若查好,若有比较好的解释,你来告诉我一下,我再纠正一下,我这句想很久,不晓得要如何解释,或然,也许这样子。(修眉是细长的眉毛,漆点睛,好像是用漆来点的眼睛,来比喻鸟的眼睛乌黑明亮)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鸟。《正法念处经》云:迦陵频伽。出妙音声。若天若人。紧那罗等。】是一种鸟,(紧那罗:意为“音乐天”、“歌神”,是佛教天神“天龙八部”之一。)【无能及者。】不能跟它比较,【唯除如来音声。】佛的声音,【未出壳时。】这是说佛的音声比这个迦陵频伽的音还好听,当时没有录音机,不然就录下来听看看,是说录音机也会变质,我们现在的科学很厉害,我们现在科学,这个声音输进去电脑,分频率的高低再重新打出来,就能够跟这个人的声音一模一样,很厉害,科学,所以在法院里面讲录音带不能作直接的证据就是这样,因为这会造假,这个音声若是经过录音起来会变质,会变质,我们不曾听到佛的音声,但是若听到书这样写,如来在说法,在这里讲经,美国人听到美国话,阿拉伯人听到是阿拉伯的话,瑞士人听的就是德国话,意大利就听意大利的话,佛有这种能力,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佛了一种音声说法,每一种众生都得到解脱,各得解,不简单,了不起,我们没办法,未出壳时,【音超众鸟。大论云:迦陵频伽鸟。在卵中未出。声超众鸟。

共命。一身两头。】就像我们现在所讲的什么,连体婴,连体婴的原因若是就这个唯识学来解释,唯识学来解释,就是两个很好,好到形影不离,形影不离,这是一种业报,太好,生生世世二十四个小时就发那个愿,我永远爱着你,我永远黏在你的身旁,正好,两个都来,再来,连体婴他的业力就是从仇杀来的,仇杀,我生生世世我就要报复你,老是跟在你身旁,他就常常跟在身旁,所以说这一身两头就像我们现在讲的连体婴,但是他这里是一个色身两个头,讲两头蛇比较恰当,两头蛇。【识别报同者。】这个意识是不同,但是同一个色身,【梵语耆婆耆婆迦。此译为生。《胜天王经》云:生生。】把笔拿起来,生生旁边写:两个共生叫做生生,生命在同一体叫做生生,这若自己看不晓得什么意思,生了又生不是这个意思,生命共一体名为生生。【或译命。《法华经》云:命命。】翻译成中文叫做命命,【(二命共一身故)】二命共一个色身,【《杂宝藏经》:名为共命。心识各别。报命相同也。】相同的,【后二种。雪山等处有之。此等诸鸟。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相似也。名虽相似。实则不同。《十六观经》云: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此鸟原是弥陀化身。】化身。

【六时出音者。则净土诸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而无间歇。非同此方。夜栖昼鸣。】晚上就停下来,白天再鸣叫,【良以极乐众生。莲华托生之身。本来无有昏睡。不假夜卧。】不用再睡,【鸟亦如之。】对这我是比较不喜爱,因为我对这音乐,我自过去到现在我不喜欢听音乐,对这世间的音乐不会喜欢听,到极乐世界最好,第一不用跑厕所,第二不用联考,第三不会生病,这是对我最好的地方,若音声我有没有听我无所谓,无所谓,这对我比较不重要,前面我看到那个比较高兴,若爱听音乐的,噢!这最好,爱玩小鸟的,爱玩小鸟的,常常去买鸟放在……,噢!这最好。再来:

【解】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所谓四念处。一身念处。】色身,【二受念处。】就是我们的感受,【三心念处。】我们的心,【四法念处。

【讲】上明鸟音。此明说法。】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谓以上众鸟。非但音声和雅可爱。】嗯!不简单,小鸟会说法,你想想看!不是像我们现在的小鸟,若寺庙的鹦鹉,就学人:嗡嘛呢呗咪吽,嗡嘛呢呗咪吽。若早上爬起来,慧律师,行妙师,就会这样叫,你知道吗?整天都在叫那个,你不曾看到鹦鹉在叫人吗?真的,寺庙里面养那个鹦鹉,晚上晚点名每个都叫,它也不晓得:慧律师!它不晓得这什么意思,它不晓得,人家极乐世界的小鸟会说法,这实在是不可思议,这若讲起来跟娑婆世界,讲起来那可以说不可能有这种世界,对不对?根本就不可思议,根本就连想都不敢想像有这种的世界,不可能,但是就是佛讲的话,过去又这么多人往生极乐世界,【且能演扬宣畅。佛法道品。五根等他经七科三十七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七科,【即修行入道之品也。此经惟列二十五品。】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二十五,五、五、七、八,加起来刚好二十五。【或谓三十七道品。是小乘法。极乐为大乘机。如何演畅不对机之法。当知三十七品。实通大乘。】小乘、大乘通用,三十七道品是大、小乘通用,实通大乘跟小乘。【《智度论》云:三十七品。无所不摄。即无量道品。亦在其中。《涅槃经》云:若人能观八正道。即见佛性。名得醍醐。此皆能通大乘之明证也。

所谓四念处下。解七科名义。正文无前三科。但有五根等后四科。仔细研究。】详细来研究,【极乐众生。莲华化生。】莲华化生,【清净庄严。不必观身不净。】我们都要观照这个色身是不净,极乐世界不用。【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没什么痛苦的地方,全都感受快乐的,【不必观受是苦。】我们这个世间要观这个感受是痛苦。【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无有诸恶。所求如意。圆证三不退。】位不退、念不退、行不退,【故不必更闻四正勤。】到那里就自然精进,自然断一切恶法,行一切善法,【四如意足。】四种如意,意如意足、精进如意足、心如意足、思惟如意足,这后面会谈到。【蕅公因解后四科。顺带前三科耳。】所以说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加起来才有三十七道品,但是在《弥陀经》里面讲,是简单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这样而已,所以四正勤、四如意足他就没有讲到。

【四念处。念。是能观之智。】我们可以观照这个智慧,【处。属所观之境。】所以人家说修行的要诀必须要有能观照的心,时时观察我们自己的内心,这是根机最差的人用这样观照自己,若利根的人当下就无生,顿悟到自性,一切缘起法就是生灭法,不可能在每一分、每一秒动念起心,去执著这种错误的东西,当下悟到无生,那就是根机最利的人,他不用观照,所以说观照是病非禅,观有能观、所观,非究竟,能观、所观,能观亦成能所,所以非究竟之处,所以我们这个观,用天台宗的观修行,根机普通,若用禅,直入无生,当下顿悟无生,一切随缘,你千变万化我就知道这假的东西,空的东西,因为悟到空性二十四个小时都保持这心,都一样这样,进入这个大智慧大海里面,你如何耍他,如何害他,如何搞他,他也不会起烦恼,一点烦恼也不会,为什么?知道这假的,当下就空性,他不用观,何必观,观又多一个意识,对不对?当然功夫不够的人还是要慢慢观,所以这六祖惠能大师里面那个两句偈,一个有见性,一个没有见性: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是不是?时时勤指拭,莫使惹尘埃。就是说常常、常常去年这个肮脏,这就是能观、所观,所以他没有见性,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我的心是明镜台,会观,会观照,还有一念观照,那就是无明,所以时时勤指拭,莫使惹尘埃,要常常去掉,常常去掉,常常去掉,啊!这个六祖才是厉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菩提本无树,我们的觉性哪里有什么树不树的呢!那个都是幻化的东西。明镜亦非台,明镜哪有台,明镜本身心是大智慧清净心,能遍一切处哪有什么台?有台就有非台,有台就是有一个形象的东西,有一个作用的地方,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什么都没有就是无生,何处惹尘埃,你要惹什么尘埃?本来就没有的东西,所以说庸人自扰,直接单刀直入,刹那之间就解脱了,没什么,没什么,对不对?所以说……,那么处就是属于所观之境界。【以智观境为念处。

一身念处。】身,【观净土之身。究竟清净。非同娑婆不净。

二受念处。观净土之受。纯不思议乐。无有众苦逼迫。

三心念处。观净土之心。真实常住。远离生灭无常。

四法念处。观净土五阴之法。自在为我。非同诸法无我。】不是诸法无我。好了!那么再来我们看:

【解】四正勤。】把笔拿起来,勤就是精进,四种正确的精进法,就是说四种你要做的:【一已生恶法令断。】第二、我们心中若有那些恶法,比如说恨、嗔、愚痴,不要让它再生起,不要让它再生起,【二未生恶法令不生。三未生善法令生。】我们这个善法有很多,若还没有产生的继续让它产生,比如说你刚初学佛,知道学佛很好,学佛很好,学佛很好,每次都来,这就是善法,共修每星期老到,这也是善法,听经听不懂,听两句也没关系,这也是善法,所以说未生善法令生。【四已生善法令增长。】我们现在大家都有善法,善根,那么继续让它增长。

【讲】正勤。即正精进也。净土众生。圆证三不退。惟善无恶。】没有坏人,没有坏人,我们娑婆世界也是有很多坏人,但是为什么会冲突,因为我们没有证到圆满,所以意见合西方极乐世界就是净善,不全,【净念相继。入三摩地。】净念,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清净的念头继续,不会间断,我们现在都会间断,入三摩地,三摩地就是正定的意思,【不退入凡夫位。】不会掉下来凡夫位,【不退菩萨行。】不会退转菩萨行,【不退无上道。】不会退这个无上道,【念念趣向萨婆若海。】萨婆若海就是究竟寂灭,就是我们所讲的涅槃,萨婆若海,涅槃海,涅槃城,到达彼岸的意思。【即正勤也。

【解】四如意足。】四种如意足,这个足就是说他有那个能力的意思,他要做什么都很如意,这个足也可以说他发出来的神通,他可以产生种种不退转,都很如意的意思,叫做四如意。【一欲如意足。】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当然他有这种能力,我们在娑婆世界我们也要修四如意足,欲如意足,我们欣慕极乐世界,我们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认真念,往生极乐世界,在娑婆世界完成这个道业,欲如意足,来到极乐世界要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土,就是欲,有这个力量。【二精进】精进的【如意足。】就是三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位不退,精进,修到后来会精进,那么自己的意思调配好。【三心如意足。】心如意也名叫做念如意,他的念头很如意,随他的意思,这个心如意就是说他的菩提的这个愿,念念不舍众生,心要做什么都可以达到他的圆满。【四思惟如意足。】思惟如意简单讲就是智慧的意思,智慧的意思,深入佛的智慧,任运增明,增加这个智慧。【()

【讲】如意足。亦名四神足。能发神通。所愿皆遂。故名如意足。】再来,【一欲如意足。向所欣慕极乐净土。今已得生故。二精进如意足。三种不退。已得圆证故。三心如意足。(亦名念如意足)菩提行愿。念念不舍故。四思如意足。(亦名慧如意足)深入佛慧。任运增明故。

【解】五根者。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这个看解释比较清楚。

【讲】五根者。】简单讲树若没有根就活不了,修行若没有根你也没办法修行,那么哪五种情形是我们修行的根本呢?【信进念定慧也。】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者何以名根?】这五项为什么名为根呢?【具二义故。一能持义。如树有根。能持所生枝叶。不致焦枯。】五根也是这样,我们若有信、进、念、定、慧。我们这个修行要达到这个愿力才有可能,【二能生义。能生花果。令得成熟。故以根名。】我们若有这信、进、念、定、慧在修持,慢慢才能得到我们这个果报,圆满佛道。

底下解释:【一信根。信正道及助道法。】我们要深信,信一切众生本来就是佛。发菩提心,趋向真如佛果。这就是正道,要相信,信这个正道跟助道,【正道。即信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发菩提心。趣向真如佛果。助道。即修习一切善法。助发正因。名信根。】那么助缘也是很重要,所以我们说要同参道友,同参道友,同参道友,善知识就是助缘,同参道友就是善。

【二精进根。修正助道法。勤求不息。】修这个正助道法,很精进去求,不停止,【名精进根。】我们现在……,我看到很多人在修行,比较不能在这个精进上下手的就是说,他是说我若认真拜佛、念佛就是算精进,其实不是,二十四个小时保持这个心念,起心动念控制好这才是真正精进的人,这确实真的在用功,二十四个小时在用功,还不费体力,你坐在那里一直观照自己,观照自己,有恨、有不满、有生气、有愚痴,赶快打掉、打掉,事情过去赶快放掉,事情过去赶快放掉,那是真正在修行的人,我今天也拜佛、也念佛,但是我遇到小事情我恨,恨他、恨他……,我就不是这样,你为何要冤枉我,这样恨、恨……,一直恨,你虽然在拜佛、念佛,但这样不算精进,不入道,没有本性的功夫,没有本性,本性可以容纳一切嘛!本性可以产生智慧,你没办法,你没办法,你修那个傻瓜行,拼死命,敲破头你也是这样,所, 以说真正精进是二十四个小时,观照你内心的念头,保持安祥、快乐,若过去习气重,有发生事情,过去,马上放掉、马上放掉,放掉、放掉……,连那个放掉的念头都不可以有,真正在精进。

【三念根。】念根,【念正助道法。更无他念。】念这个正道、助道,都一直念这种事情,念念就是要来讲堂,念念就是要听经,念念就是要做善事,【名念根。】所以说念根,精进还要配合念根,更无他念,整天都要修行,整天都要念什么?都念要往生,整天都念要往生,更无他念,当然你就没什么恨,记恨或是说其他的是是非非的事情,我没有其他的念,不要听,整天就是顾生死,这样保证往生,保证往生,所以人家祖师大德,人家祖师大德他说:哪一种人会决定往生?他说:听到净土法门,一心念佛,更无他念,我二十四小时只想往生极乐世界而已,你想想看!孔子在想这个周公,还梦见周公三次,孔子他不曾看到周公,孔子整天都在想周公、想周公……,不是他祖先,周啊!周,周罗汉的周,周,所以说我们若是一心一意都在我一定决定要往生,佛祖绝对大慈大悲,我再多的不对,他都能够原谅我,这是指过去,过去,我们现在听到佛法,不对,要赶快改过来,好好向道,最好二月二十五再来打个八关斋戒,很好,来这里闭关一天。

【四定根。摄心在正助道法。相应不散。】这当然有【名定根。】当然就有定力,所以你若要有定力,我现在想一个办法,定力就是原谅众生、原谅众生……,我都这样修,摄心在正道、助道,我们为什么?我们不会定就是因为内心记恨,内心记恨,晚上睡觉:可恶、可恶。愈想就愈生气,泪水就从眼角流出来,哭泣、埋怨,别人嫁到那么好的先生,我们竟然嫁到这么差的先生,别的县市我不晓得,至于云林县人嫁的先生很差,命运都很坎坷。所以说这定根要修法,报这个心在正道、助道,相应不散,像钻木取火,钻木取火,修行若常常观照,这力量就很惊人了,所以我们修行都方法不对,只拼体力的而已。

【五慧根。于正助道法。慧照分明。名慧根。】照得清清楚楚。

【蕅公云:观于苦等四谛。即慧照现前。观于苦谛。当体即是法身。】色身是痛苦的,但是你若悟到当下就是法身,清净的法身。【集谛。(三惑)当体即是般若。】见思、尘沙、无明,当下就是般若,集谛。【道谛。为解脱因。灭谛。即解脱果。】出世间的因果跟世间的因果。【名慧根。】放下有解释:

【解】五力者。】当然你有这个五根,有在用功他就产生五力,他这就是五根附带在后面,精进用功之后就产生这力量,我今天幸好是出家,幸好出家,不然我在世间的时候,那时候没听到佛法脾气很坏,脾气很坏,我脾气很坏,我若没有智慧来观照我一定要死的,光是生气就气死,真的,光是生气就气死,人家要让我死都不用拿刀来,光是三天、五天写一张黑函来你就要吐血而死,不是真的事情讲的吠声吠影,人家要让我死很简单,每天写黑函就被气死了,要自杀了。现在不同,不同,听到这佛法我们知道:啊!这就是增上缘,对!对!对!这样很好,树若没有风,种子也散播不出去,我们人没有逆境也不会有成就,不会有成就,常常修那种轻松行,有这个逆境,好好玩哦!真的(法师笑),好好玩哦!以前在修大家都赞叹你,现在批评你,看这支柱子稳不稳,试看看,说不定佛祖示现的要试试我们也不一定,不要被打倒。噢!真的!真的!真的,所以这力量,真的,学佛会产生一种很强的力量,确实很强的力量,药效确实,我服用这个佛法,这个佛法的灵芝草,十年以内这个烦恼去掉是不计其数,真的,我还没有证圣果,但是这佛法的力量确实是大,真的很大,也不会跟人家计较,人家讲什么,好!好!随便,好,好,每样事情就比较放得下,不然我这么坏脾气,发作起来会气死,真的,所以诸葛亮,诸葛亮就是这样,诸葛亮,诸葛亮的个性就是跟我一样,诸葛亮,孔明,也是智慧很高,脾气坏,脾气坏,若要让他死,让诸葛亮死很简单,写几封信去他就死了。底下,五力者,【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我们的信力够,增长我们的力量,种种的疑问你就破,你就不会相信那些邪魔外道,即使今天全世界的人跟在座诸位说:那个法师多行,他讲的法是怎样好、怎样好,是怎样会得道,什么无量的神通。在座诸位!你信根够,我完全相信,相信净土法门就好,力量就出来了,你就不会被骗得团团转,著魔才回来,今天还有一个清海的,著魔还要来找我,我过去已经宣布了,井水不犯河水,信清海,著魔,对不起!我才不为人家加持的,没办法,碰到了,我们人的福报因缘,没办法,【及破烦恼。名信力。】信到已经有力量出来了,产生力量。【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身心懈怠,若可以最好不要住俗家,住什么?住在寺庙,若有寺庙可以让我们现在家身修行,要早课、晚课,多少也看到佛、法、僧,这比较不会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精进,精进力,每天这样念,每天这样念,念久就有一个印象在,我们人的念头真的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东西。我看一本英文的书,英文的书Meditation(Meditation:冥想),因为它是全部原文,我现在翻译给你们听,因为我看那本全部都是原文的,美国人做实试验,全是英文,写Meditation就是打坐,我们人修这个念力的问题,他现在用那个机械用在脑部的地方,现在叫一个喝完酒的来,装上去,脑部吵杂不已,乱七八糟,喝酒下去,晃、晃……,反射出来的乱七八糟,散乱,散乱,愚痴,反应出畜生的头脑出来,现在装在猪身上,那么脑波就跟喝醉的脑波一样,所以佛祖说喝酒会愚痴。真的,喝酒会愚痴,没智慧,跟畜生的脑波几乎一样。再来,他现在叫一个正在发脾气,发脾气的时候,发作,脑波,噢!指针都控制不住,都控制不住,左脑,我们这脑部有左脑跟右脑,两个脑部,两个脑部,左脑控制右手边,右脑控制左手边,所以我们在走路,你知道吗?我们走路是交叉的,交叉的,我们走路是交叉,手跟脚是交叉,对不对?你不曾看左手出来,左脚出来,右手出来,右脚出来,那就是龙发堂看有没有这种,再三来,他现在去叫一个yoga,yoga就是瑜伽,翻译成中文叫做相应法,绕过这瑜伽的人他有这个定力,他曾绕过集中心力的办法,叫他打坐,脑部装上去,那两条,左脑、右脑,没有什么浮动,几乎那个频率都是一模一样,很平衡,英文叫做balance,一种平稳,很平稳,很平稳。再来,用那种特殊的照相照出来,若有禅坐功夫的人,不曾生气,心有定的人,噢!整个头上都是光,整个头上都是白字光、蓝色光,很有修行的人就是整个头上都是光,若没有修行的人的光很乱,全都乱,包括我们的手也有光,我们的手也有光,手也有光,这百分之一百我相信,我在念毗卢遮那佛绝对不会超过七句,整只手都热的,这我相信,我本身每天都念的,我若在加持,这只手举起来,不会超过七遍,整只手都热的,感觉。有一次我叫一个人到前面念,他马上有感觉,观想一道光射出去,频率出去,他有感觉,他说:有!我有感觉出来。但是我们眼睛看不到,所以说这种东西,念力会产生很大的力量,那叫做潜能,我们这个内在的潜能,所以说我们临命终就是靠这个念力,你知道吗?靠这个念力,你每天培养:我要往生。我就是要往生,你要如何?简单讲就是很赖皮,我用缠的也要去,无论你讲什么我都要往生,百年之后倒下去是绝对……,阿弥陀佛绝对来接引你,这种就要发挥你的缠功,纠缠的缠,缠住,缠住,所以就跟阿弥陀佛:我不放过你,因为你有发这种愿,对不对?我这辈子不能放过你,男的,男的你若能够将你追求女朋友的工夫来追阿弥陀佛,保证对的,保证对的,真的,男的在追女的,那是不分昼夜,不分昼夜,因为我们曾追过,知道,不分昼夜,即使两点也没关系,两点也没关系,所以这种人的念力是决定一个人的生死,所以信、进、念、定、慧,为什么我特别解释这个念,这个念就是一切十方,十法界都是靠这个念头,念头的念力太重要,太重要。我看一本超净觉,又看到一本书,看到一本书,看到一本书是美国人写的,它是整本都英文,翻译成中文,这本书的名,他说我们人不要常常有一种不好的念头,这样慢慢会发生,比如说我没有被抓去关,我不晓得牢狱的生活,我整天都是念头:这个牢狱的生活不晓得怎样,我很想进去里面试看看,很想进去里面试看看。这美国人是一个很行的人,他是一个博士,博士,这无色界的众生附身在他身上,拿他的笔起来写,拿他的笔,这本书在美国是畅销第一,写、写……,他说我们人的念力一动下去,整个天地都知道,全都清清楚楚,所以你若常常想到坏的,我家火灾,我家火灾,我家火灾。这念力若出去就产生一种频率、频率,你家以后真的就发生火灾,很奇怪。我刚才讲这样之后,他回去:师父!我惨了。我说:怎样?我若坐飞机都会想:若掉下去稳死的,不想又很害怕,我常常想飞机爆炸,不晓得会不会爆炸。尽量不要想,因为我们人这种念力会产生一种很大的力量出来,很大的力量出来,知道吗?很大的力量,所以什么东西尽量往好的去想,知道吗?往好的去想,所以为什么叫大家要认命,要认命,他就是要让你了解你不须要用到不必要的体力,去想那种错误的思想,以免引起将来的因果,就是这样,所以我看到这本书,我很欢喜,它是无色界天来附身的,来执笔,噢!讲得真的很好,真的很好。【定根增长。】定力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名叫做定力。我们若念力够,慢慢、慢慢宽恕众生,放得下,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事相在一切境界当中要有定力,理性,理性就是说我们的心悟到无生,心中有定力就不会乱想。【慧根增长。能遮】遮就是止,【通别诸惑。】把笔拿起来,通就是见、思、惑。别就是尘沙跟无明惑,我们的智慧修久了智慧会产生,会增长,他就能够停止这个见思惑、尘沙惑跟无明。通就是大家都有的,别就是菩萨才有,尘沙跟无明就菩萨才有,通惑跟别惑,通惑就是一般都有,若别惑就菩萨。【发真无漏。名慧力。

【讲】五力者。即前五根增长。具大力用。不为他法所伏。而能摧伏他法。(即疑惑懈怠等)】摧伏,【一信根增长。深信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能破众生不能成佛之疑惑。能破邪信。不为邪法之所动摇。及破见思尘沙无明。各种烦恼。名信力。】信力。

○【二精进根增长。能破种种身心懈怠。不存身见。悍劳忍苦。】可以忍耐这个痛苦,【破身懈怠。心不昏昧。亦不沉没。破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者。即成办出离生死大事。名精进力。

○三念根增长。破诸邪念。空有二边之念。皆属于邪。】凡夫的有,二乘的空,都要放下。【成就出世。中道正念功德。名念力。

○四定根增长。一心不乱。能破散乱妄想。而发事理禅定。禅定即三昧。功浅者。发事一心不乱三昧。功深者。发理一心不乱三昧。】事一心不乱,证阿罗汉果,理一心不乱,证八地菩萨果位,所以没那么简单,事一心不乱就是断第六意识,理一心不乱就是已经降伏第七意识了,要进入微细的第八意识,简单讲理一心不乱就是无生,无生法忍的意思,【名定力。

○五慧根增长。慧光透露。能遮(止也)通别诸惑。见思为通惑。三乘同断故。】声闻、缘觉、菩萨全都要断空虚见思惑叫做通惑,【尘沙无明为别惑。别属菩萨所断故。三惑黑暗。慧光能破。诸暗既破。显发真正无漏之智。名慧力。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七种觉悟,能够觉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选择,择法觉分,那么智慧若是产生观照这个诸法,他就能够分别是真的、是假的,我们现在真正智慧的人很少,这个人灌顶马上消灾。随便跟你讲一下,噢!那个很有修行,从美国来的,噢!很有修行,真的、假的分不清楚,就去,流传,来、来……,啊!听了之后很失望,很失望,灌顶、加持,一样,股票也是跌停板,一样,也不会消灾也不会解厄,病苦也还很多,我们若有正信就知道,若说我们今天所造的恶业,去灌个顶,加持一下,病苦就都没有了,这样就没有因果,大家坏事都敢做,所以说修持自己修持比较重要,自己修持比较重要,所以真的佛法是不谈神通,没有在讲那些有的没有的,依法为主,虚伪就是说这是假的,不是我们佛教正教,不是我们的正教,我们知道,附佛的外道,谬取诸虚伪法,虚伪就是不能成就佛道叫做虚伪,不能成就这个佛道,名择法觉分。要选择,意思是说他有这个智慧选择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那句话你要注意!常勤心在真法中行,你看!心,他讲心,不是身在真法中行,修行用这颗心去修,所以我叫你二十四个小时注意你的念头就是这样,精进修诸道法的时候,善能觉了,真能够觉悟,来观察,不谬行于无益的若行,无益的若行。人家说……,有一个人来告诉我,说:师父!我要来打饿七。说:打饿七是很好,恰到好处就好。弘一大师他也曾断食过,但是弘一大师他曾断食过,断食两个礼拜、三个礼拜,我看《弘一大师传》他曾断食过,断食对身体很好,若太过长久的断食要相当有功力,要相当有功力,我们若常常饿着肚子就很痛苦,要吃,要来吃是很不好意思,不来吃是很痛苦,这样没有用。若光是用饿的打这个饿七能够成道,那这样非洲都没有东西可吃,饿成瘦骨如柴,没看到非洲那个成佛,你有听到吗?非洲都没有东西可吃,都饿,饿得一无所有,若光是用饿的,打饿七就可以成一切道业,诸位!要注意听!我不是诽谤别人,是说刚好,恰到好处,你的体力让你打饿七,两个,太久不是凡夫承受得了,不是凡夫承受得了的,我没有诽谤其他的法师,是说你若要修行,不是痛苦到自己受不了,命快休了,无益的苦行,无益的苦行,有的人修一种无益的苦行,很多,我的腿盘起来打坐,打坐起来,无论多痠,有人发一个愿,我们以前莲因寺有这样,有人发愿,我腿盘起来,我一定要学双盘,我绝对要学双盘,练双盘,我再辛苦也不要放下来,不要放下来,南普陀也曾有这样,曾有这样,南普陀,我们以前跟澎湖修禅宗的慧净法师,都是很好的同学,这慧净法师也费很多苦心在双盘,很多法师都跟他双盘,以前南普陀那些比丘怎样练双盘呢?双盘盘起来用绳子绑着,人再站在上面踩,哀嚎不已,哀嚎得乱七八糟,很痛苦,绳子绑着,一个小时下来不能走路,不能走路,不能走路,所以说我们若没办法双盘,修恰到好处,但是也不能修恰到好处,要修辛苦一点,若我的见解就是说不可恰到好处,要比恰到好处再辛苦你才可以进步,你觉得恰到好处会懈怠,因为我们恰到好处的标准不同,标准不同,拜二十分,这样恰到好处,二十分而已就恰到好处,对不对?不可以,所以无益的苦行就是说没有智慧,愈修愈远离佛道,我们要有智慧,精进善能觉了就是说要用智慧去修行,不可以说随随便便乱修行,没有智慧在修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这是符合佛的意思,符合佛法。【名精进觉分。】精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我们的心若得到法喜充满,能够觉了这个欢喜,不依颠倒法的欢喜,什么叫颠倒法的欢喜呢?所谓颠倒法的欢喜就是说我修每一种行,我就一直觉得这一定对,所以这颠倒行,若没有福报,没有智慧也得不到正法,每一个人都说他所信仰的,他所修行的都是最好的,所以不依颠倒法是很难去界定的,你可怜别的宗教……,我们佛教知道我们佛教是最究竟的,大家都有这种智慧,但是别的宗教他说你颠倒,说你颠倒,所以不依颠倒之法而喜,明明不对,颠倒的法,他在欢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安住在正法,名叫做喜觉分。

【讲】七菩提分者。梵语菩提。此译为觉。故亦名七觉分。即由前慧力。所发真正无漏之智。善能觉了。一择法觉分。】选择,你可以选择,【智慧观诸法时。即以智慧观察五蕴诸法之时。慧照分明。善能简择分别。何者是真。何者是伪。与无漏智相应为真。不相应为伪。不致谬(错也)取虚伪之法。五蕴本来无我。妄执实我。五蕴本非实法。妄执实法。我相法相。皆虚伪也。】我相就是对人生观不了解,法相就是对这个天地万物的宇宙不了解,【与无漏智不相应。我法二空真理。与无漏智相应。如是简别。名择法觉分。

二精进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者。不杂谓之精。不退谓之进。修趣向佛道之法。一心精进。不倦不怠。慧照分明。善能觉了。不谬行(错修也)于无益苦行。如《楞严经》所云:勤心役身。事火崇水等。】这个心很精进,用这个色身来做什么呢?事火,这个拜火教,崇水,淋湿全身,拜水教,全身浸在水里,外道,【诸外道所修。无益之苦行。】外道,【不能出离生死。是为无益。常勤心在真法中行。真法。即真正道法。四摄六度等。】四摄,四摄法。六度,【如是精进。名精进觉分。

三喜觉分。若心得法喜者。即进修道法。工夫深造。与真法相应。心得法喜。慧照分明。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计断计常。】计断计常就是断见跟常见,断见就是说人死后什么都没有,人死后就一无所有,哪有下辈子,我没看到,叫做断见,常见就是说我这辈子做人我下辈子也当人,那只是狗,下辈子也要当狗,这叫做常见,人者恒为人,狗者恒为狗,名为常见。【著空著有。皆颠倒也。】全都是颠倒,【住真实之法而生喜。】不是生死,生喜,生喜,【名喜觉分。

【解】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我们一个人若是断除了诸见烦恼的时候,他就有这个智慧,除掉空上虚伪,不会损坏真正的善根,名叫做除觉分,这句话要注意,除掉那些烦恼,他有办法除掉这个烦恼,所以佛经有一句话,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这个人内心充满智慧,他不管行住坐卧,不管他在做什么,他都有智慧在观照,智慧在观照,举一个例子来讲,当然是举一个例子来讲,有一天,我读大学的时候,请我去跳舞,我也跟他去跳舞,我也跟他去跳,我去,我没有跳,我拿念珠去,看、看、看……,虽然跳舞不是恶法,但是会让我们放荡,女的穿得很暴露,男的跳、跳……,我拿念珠去,我专程去看看,因为我们有智慧,我们知道七点开始十点一定会结束,要不就十一点结束,不然十二点也要结束,一定要结束的,所以智慧观照,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今天……,这是半开玩笑的,不是真的,叫我去酒家,去歌厅,你看我会被迷了吗?我站在那里,对啊!我看我人是在那里,因为我们早就有智慧,这种根本哪有什么快乐不快乐,那是五根在作用,跳舞、唱歌、喝酒和女人讲话,在我们一般世间人来看,不得了,我已经没办法解释了,你要怎么解释,事实你就是有去酒家,所以我们出家人连从酒家下来的那个位置,我们都不敢站在那里叫计程车你知道吗?黑美人大酒家,我站在那里,拖去死(计程车)。拖去死(计程车)就来,刚好一个人来,照相起来,证据充足,慧律法师,黑美人大酒家,这个众生他没有智慧,他不了解一个菩萨他的心到什么境界,他在做什么你没办法了解,但是就要避开众生的诽谤,避开众生的诽谤,所以说佛祖当时在世的时候,没有人吃素,大家都吃荤,你看!他这个吃的东西他会观照,将来你们若受过比丘、比丘尼戒,打开,鱼肉每样都吃,他没有吃素食的,吃素食是佛灭度之后八百年到一千年才开始吃正素食,他吃荤,但是佛有教他智慧,他知道这就是虚伪的东西,知道我们不可以杀生,他也知道这是生死的根本,慢慢、慢慢观照,噢!到后来,断,所以有智慧的人他吃到荤,他马上有办法观照,有智慧的人他娶妻,他马上可以在男女的种种矛盾痛苦地挣扎,他马上知道一定要修行,不修行绝对死路一条,虽然说他有结婚,种种男女的关系,但是这对他来讲是增上缘,但是我们不可以藉着这种理由来造业,功夫不够,智慧不到那程度,藉着我要观照看看,或是我要试看看,或是我来造恶业,我很有智慧,功夫不到,若我看你们的功夫可能不及,所以还是要远离,因此要除掉种种烦恼、好坏是非善恶,他有这个智慧的时候,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任何事对菩萨而言他都有办法解决,什么他都有办法解决,因此我再三劝告诸位,你不可以只看这个人外表,听得懂吗?真假,是不是菩萨,你看不懂,万一诽谤到菩萨,麻烦了,这下严重了,真的,像我看这《金山活佛》,进去,为了救人,将那个女孩子的衣服脱下来,背靠背,去掉那个毒气,她得到肺结核,他父亲气得冲进去,金山活佛说:注定要死的,再几个月就要死了,救不起来,没有福报,还打他,当然我们不是金山活佛,对不对?所以说他有时候做什么工作你不知道,圣人,所以我都将广化法师的话来劝告诸位,真正要修行就是说我们今天在修行看到觉得很奇怪的,我们就说:啊!这是不是菩萨示现的,可能大家都不是,但是因为怕造业,这样就圆满,这是不是菩萨示现的,所以我若看到金刚上师娶好几个太太,我就说:这菩萨示现的,这不可以诽谤人家。所以这除要有正,除掉这个烦恼,须要有智慧。底下,【若舍所见念著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若是舍所见到,所见到,念著境时,你执著这个境界,你舍开你所看到的那个境界,舍掉,每次看到每次舍掉,你能觉悟你所舍的境就是虚伪不实,我不要去追忆,简单讲就是说你内心不要想我在舍,这境界是假的,我在舍,都不要有这种观念,本来就是假的东西,永远不要去追忆它,这个追忆就是执著,比如说过去那个人很对不起我,我原谅他,你常常这样想,常常这样想,这样也是一种执著,连原谅他,过去就算了,这个船过水无痕,电视在演的,船过水无痕,这也可以解释我们人在修持当中,经过任何一个时空都不染著,可以这样解释,名舍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若是发起这个诸禅定的时候,【善能觉了诸禅虚假。】我们若发出这个禅定的时候,能够觉了诸禅是虚伪,【不生爱见妄想。】你没有产生这个执著妄想之见,【名定觉分。】定觉分。

【讲】四除觉分。】那么七菩提分讲到第四,【若断除诸见烦恼者。】这个【诸见。即身边】有色身的执著,【邪见戒】就是用自己的见解做事情,不用正法。【五利使。】那么身见、边见、邪见、戒禁取见、见取见,五利使,【烦恼。即贪嗔痴慢疑五钝使。五利使属见惑。迅速敏捷故利。五钝使属思惑。纡回迟缓故钝。】我再解释一下:这个五利使,这使就是像常常派在身边的使者,使唤者,简单讲就是说这个见惑的力量太快,这个见惑,在我们的思想中是很敏感的,很快的,第一个就产生这个见惑,见惑。人家打一下,噢!你怎么打我。这个“我”就产生了,色身的“我”就产生了,执著这个色身的“我”就产生了,人家说佛法很好,他不是信佛的,一下子这个邪见就跑出来了,邪见就跑出来,哪有什么因果,没这回事,速度很快、很快,所以叫做见惑,那副敏捷故利,五利使几句话合起来解释就是说,五种速度很快卡在我们身边常常当我们的使者缠着,使者缠着,这个大使常常缠着我们,速度很快的有五种,有身见、边见、见取见、邪见等等。五钝使,这个钝不要误会成慢,这五钝使意思是说次,打一下身体,你一定执著这身体就是我,却一个念头:可恶你敢打我,第二个念头,恨,嗔恨心就跑出来了,生气就跑出来了,这第二个念头叫做钝,其实这个钝也是非常快,快得不得了,但是为了解释的方便,为了解释的方便,所以不可以说这个利钝不稍微分一下,一定要分一下,利就是说速度快,触境即生,钝就是第二个念头,也是触境即生,但是第二个念头,其实是同时,打到你的色身马上就要拿刀让人家死。五钝使属于思惑,思想上的,思惑。纡回迟缓故钝,稍微慢一点。【此十使是造业受报之因。】这十项是我们造业受报的因,你慢慢观察,这十项二十四小时都用得到,你若跟外道辩论,辩论,外道邪知邪见,辩不赢我们又生气,你到市场去看,全都是这样,起到车站看也是这样,五利使、五钝使每一位众生都离不开这十项,【能使众生。受轮回生死之苦。】我一定对,我绝对对,所以说这个十使,只要没有学佛,我讲这句就是,全世界只要没有学佛,这十使绝对缠住,包括你当总统也是一样,看你当官当多大都一样,饱学之士也一样,十使,没办法,突破不了,所以说能使众生受轮回生死之苦,【故名使。】老是在你身边,【断除十使时。慧照分明。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之惑。此惑无有自体。故曰虚伪。】无有自体意思是什么?本来就没有,本来就没有,所以是虚伪。【不损真正善根者。以无漏智为真正善根。智慧断惑。其智不损。如日光能破暗。其光不损。名除觉分。】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这十项一定要注意,贪,不要贪心,不要发脾气,不要愚痴,不要我慢,不要怀疑,所以我为什么要跟诸位上文殊讲堂的清规,三十条的戒律,就是说让你常常读,你就会注意你的行为,注意你的心,我来这里……,我建立文殊讲堂最大的愿力就是要栽培众生,最大的戒规就是不准有是非,有什么是非自己用智慧去判断,不可以来这里讲,要就此打住,来到这里你就是要往生了生死的,不准你讲是非,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晕样你才修得了行,我要让你了解一个清净的道场它的好好到什么程度,好到什么程度,我道场走了几百间了,看太多、太多,每间就是这样乱七八糟,每一间,没有一间没有的,师父跟徒弟,徒弟跟徒弟,就是看法不同,就斗争,就恨,记恨,师父又不教,又不统一,所以我来这里,徒弟我都跟他规定,这里都没有你的意思,两个有冲突,就由我做决定就好,我做决定就好,三餐让你吃,你好好念佛,没有烦恼,我做决定就好,统一裁决,师父讲一就是一,师父讲二就是二,对不对?目前,到今天为止我很满意,真的,这些徒弟,这些徒弟,第一排这些都准备要剃度,准备而已,以前都在五楼听经,我也不晓得他有没有在听,对不对?调来第一排,若有要剃度都调来第一排,不要看我们,不然我们会不好意思,不要看我们,不然我们会不好意思,我们是不曾出过社会,人家会不好意思,目前我对这些徒弟都很满意,那天有一个徒弟来,说他在歌厅、餐厅上班,来这里要求师父要剃度。我说:好。来这里,噢!第一次来,看,噢!那个眼神杀气腾腾,杀气,他没告诉我,我就知道这绝对黑道的,我说:好!来住,但是要按照我这里的规矩,第一个背楞严咒。咦!隔天要叫他起来做早课,跑掉了,不见人了,不晓得跑到哪里了,住一晚而已,这几天又打来给杨居士说又要回来,我这里不是旅社,Here is not hotel,you can not stay long time,please get out.这不是在住旅社,这是修行的道场,不是你说来就来,说回去就回去,只要你离开讲堂,踏离讲堂一步,不准回来,不准回来,所以我都跟这些徒弟:何时要出去没关系,但是要考虑清楚,考虑清楚,若是这样,我这里岂不是毫无规矩,要来就来要回去就回去,这又不是在走厨房,难道不是这样,又不是在走厨房,哪有一个道场是这样,对不对?不可以这样子,我甘愿人少一点,没关系,所以这个广化老法师他有训示,他说:慧律法师!你不要烦恼这个人少。他说:人少是非少,人多是非多,人多的时候事情是比较好处理,有人可以帮忙,人少的时候虽然说分配工作比较累,但是没有是非,人少,所以我就跟同参道友:既然大家来这里在一起就是善缘,不要结恶缘。包括我们这些徒弟,来这里听经的,不是要剃度的这些徒弟,目前而言是很满意,很满意,当然里面不晓得有没有隐藏什么杀机,我是不晓得,里面隐藏杀机的才会接到黑函,来这里听一听,听一些消息,难道不是这样,今天慧律法师不晓得又讲什么,又解释什么回去再写一篇,隔几天又接到一篇。所以说在座诸位!来到这个讲堂为什么订一些戒规,就是要让诸位一心精进道行,出去外面,到别间道场不要去讲别间道场不好,只讲我们讲堂最好,都不要去讲那些,修,修他们的,照顾我们这颗清净心,慢慢、慢慢他这个道业就精进,他知道这都是假的,我看顾我自己,成佛是自己的事情,要记住师父的话,成佛是自己的事情,这样一下子你就断掉这个外缘,一下子你就不会造口业,三业一下子全都清净,全都清净。

【五舍觉分。若舍所见念着境时。】舍去所看到的执著的这个境界的时候,【谓所见念著之境。此境本来无有。】本来就没有。【慧照分明。善能觉了。所舍之境。举体虚妄。】举体虚妄就是全体虚妄,【因念著故。】因为我们这个念有执著,【似现前境。乃由意识所变。故曰不实。】想起过去就又现前,但是不是实在的,【既已了知。永不追忆。如人所见梦中之境。梦时妄生爱著。醒觉之后。了知虚伪。无有真实。故不追忆。名舍觉分。

六定觉分。若发诸禅定之时。】发出这个禅定的功夫,我们人修到一个阶段,意识没有了,禅定的功夫就出来。【禅有多种:外道禅。】外道的禅是【修无心定。】无心定,没有用心,【用强制力。将第六意识。伏而不行。】暂时伏,【生无想天。】无相天是无色界天,无色界天,【寿五百劫。】时间很长,【初半劫。】第一个半劫,【用功入无想定。能经四百九十九劫。如夹冰鱼。】像冰夹这个鱼,【虽然不动。冰融复活。迨最后半劫。定力一失。妄想复起。】外道都修这个无相天,外道【因谤三宝。堕落地狱。】所以我跟诸位说:到比较清净的意思就是说所有的罪,你宁可去杀人放火,你宁可去犯其他的戒律,你千万不要诽谤三宝,听得懂吗?宁可的意思是说表示罪还没有这么重,你犯到戒律,罪还可以忏,还有救,知见不坏,知见偏了诽谤三宝,这罪是非常、非常地重,非常地重,堕落地狱。

○【有漏禅。如四禅四空诸天。各皆有定。若未得灭受想定。不能了生死。报尽还来。散入诸趣。】报了之后又来,散入诸趣,诸趣就是六道轮回,又名六趣,又名六道轮回。【如郁头蓝弗。】郁头蓝弗是印度当时的一个外道,【修到非想非非想天。三界极顶。舍报之后。堕作飞狸之身。】飞狸,一种畜生,【此定觉分。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如上诸禅。悉皆虚假。非真实定。不生爱见味著。名定觉分。】底下:

【解】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现在就是说要调配,不要让他很偏定或是偏慧,也不要让他太浮,也不要让他太沉。所以说:

【讲】七念觉分。若修出世道时。即修出离世间。了脱生死之道。三十七品。出世道也。修此道时。慧照分明。】慧照分明,【善能觉了。定慧不可偏重。】定慧不可偏重,【常使定慧均平。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要一样高低长短。或有时定力太过。其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择法觉分来选择法,精进跟喜三觉分,【而审察提起。不令沉没。成有时慧力太过。】定力不够,【其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收摄任持。不令浮动。务必调和其心。】要好好调我们这颗心,【定慧适中。】我们平常在修行也是要调配自己的色身,不要让它很痛苦,也不要让它太过于懈怠,恰到好处就好,像开火车般,恰到好处就好。【名念觉分。

【解】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苦、集、灭、道四谛分明,【名正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筹量就是思惟,筹量就是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槃。名正思[惟]。】八圣道分我们所讲的八正道,八种是正确的入正道,八种可以让我们入正道,可以让我们解脱,可以让我们成佛道叫做入正道,亦名叫做入圣道,修这个无漏行观,无漏行观就是看到这个四谛苦、集分明,知道世间是痛苦,我要赶快修行,知道世间的痛苦是从贪、嗔、痴集合而来,我要断这个集,灭,这世间是痛苦的我一定要灭,灭这个六道轮回,灭。道就是我一定要修持这个八正道,要好好修持,所以见四谛分明名叫做正见。你看看!八正道第一个就是正知正见,你有注意到吗?八正道第一个就是正知正见。我们要亲近善知识,第一个一定要找到正知正见,就是这样,找不到这个正知正见,这个正见就是像人的双目你才有办法走路,我们若亲近邪知邪见,他就乱解释,讲得让你觉得好像对又好像不对,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其实你再深入研究又有问题,这就是似是而非。举一个例子来说,用香灰给人家吃,病苦会好。举一个例子解释,现在若依佛法是没有这样,佛法有加持大悲咒水,对不对?加持香灰这很少听到,我不敢说这样不对,现在人家这样解释,他用香灰给人家吃,他的解释:也有很多人感应。这样也不能说他不对,他说:我是方便度众生。这样他也是一种解释法,你要说他不对,他也是出家人,也是用这样,他也说方便度众生,也是发心是慈悲,你要说这样跟正见,好像对又好像不对,这样你听得懂吗?让你分不清楚,所以说若基督教、天主教一讲就思想不同了,一看就知道,对不对?就是一贯道也是吃素食,也是劝人修善,佛教里面千百万种的出家人,比如说出家人没有在为人算命,没有在为人看地理,对不对?有的出家人却懂地理,能为人算命,再来,噢!这信徒来的时候,噢!你这个人中发黑,不是,不是人中,印堂,人中在这里,印堂发黑,他听了会害怕,会害怕,之后他就来施舍、布施、行善,照理讲佛教是没有在为人看貌相,没有在为人算命,也不可以为人看地理,若真正的出家人,这师父他现在会解释,说:我在世间对这些有稍微了解,我是慈悲,用这种方式也度了很多众生。所以说这个正见就是说,不可以,没错,但是人家发个慈悲心,你又不能说他不可以。小姐!小姐!来!我看你愁眉不展,来!你的手我看看。手纹,噢!你有劫数,你会离婚。师父!真的吗?我要怎样补救?早上诵《普门品》、《大悲咒》,那么又多度一个,你若去问开悟的,绝对没有这样讲,你即使有灾难,他都不会这样讲,他说:认真修行,认真修行,认真修行这样就对了。他也不会讲得让你很恐怖,带你儿子去,唉呀!你这孩子二十岁会死于车祸,那个孩子才六岁而已,他要烦恼十四年,一句话,他要烦恼十四年,烦恼到二十岁到,到二十一岁,嗯!怎么没有死,枉费十四年的烦恼,所以若是真正的法师,以法为主,他是绝对不会对人家讲稀奇古怪的,搞这些,绝对不会,你曾听过我跟你讲稀奇古怪的吗?不曾。所以说正见很重要,亲近正知正见很重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筹量,用这个无漏的清净心,从这个清净心所显现出来的,当然这就是本性,无漏心当然就是本性,动发觉知思惟意思是说本性自然就有觉知的能力,为令增长,入这个大涅槃,名正思惟,名正思惟。

【讲】八圣道分。圣者正也。亦名八正道。由前择法觉分。不依偏邪。故入正道。无漏圣法曰正。能通涅槃曰道。共有八种:

一正见。修无漏行观者。】修无漏,【即苦集灭道四谛。每谛有四行观。】就是苦、集、灭、道,苦的底下还有四行观,苦、集、灭、道,这在《俱舍论》里面也有,【合为十六行观。详在三藏法数。恐繁不录。修此行观。不至漏落生死轮回。故称无漏行观。慧眼分明。见理正确。名正见。

二正思惟。以无漏心。即四谛智。总名一切智心。以无漏心。相应思惟者。不是识心思惟。乃是无漏心相应之思惟。动发觉知筹量者。依四谛智。动发四谛观。觉知筹量】就是思惟,【(即思惟)四谛境。】思惟四谛,【为令观智增长。断惑证真。入大涅槃。名正思惟。】正思惟。

【解】以无漏慧。】以无漏的智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底下小字的,【(五邪命,皆为利养,一诈现异相奇特;二自说功德;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这后面都有讲。

【讲】三正语。以无漏慧。】无漏就是断烦恼的智慧,无漏就是清净心的智慧,以无漏的智慧,【除四邪命者。】四邪命就是说修行人不可以用这四种的行业,来养色身,简单讲四种的行业全都叫做邪命。【一方口食。】意思是说一张阔嘴,这是一种形容,【谓曲媚豪势。通使四方。(身为说客,】说客,【游说四方)】这叫做方口食,方口食,对的说不对,不对的说对,为了种种的利益,正的说负的,负的说正的,白的说黑的,黑的说白的,曲媚豪势。【二维口食。】维口食,维口食,【谓种种咒术。卜算吉凶。(以诸咒术,呼召鬼神,卜卦算命,报吉谈凶)】这对我们一个修行人不适合,不适合,所以我们佛门还是尽量避免,尽量避免。【三仰口食。谓仰观星宿。以自活命。】观星望斗,【(仰观天文,推测】这个【盈】就是满,【虚】就是阙(缺)。【)】今天这个月亮圆的,今天月亮比较缺,初一、十五,你这个星宿,你是什么星、什么星宿,这跟外国也是一样,美国,外国人也都会排这个星宿,修行人就没有人在从事这种行业,不要从事这种行业,从事这种行业叫做四种的邪命。【四下口食。谓种植田园。(农事耕作)和合汤药。(医理名家)以上四种。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业。摄诸口业者。】那么前面三种有的人会有同感,那么第四种,很多人讲到这句曾经问,我们先讲第一,种一些田园耕作,寺庙,我们这些师父也有在耕作,这样师父也是邪命,诸位!我们要了解,因为佛当时在世的时候,佛为了要让这些比丘好好地修行,他怕这些比丘整天只耕这些田园,种一些槟榔,种一些水果,种一些蔬菜,反而荒废道业,出家重要是要求智慧解脱,衣食随缘就好,过得去就好,这第一点。第二、印度当时这个农夫是很没有地位,很没有地位,农夫算是一般的奴隶,最让人瞧不起的一种,因为佛他就阻止这些比丘、比丘尼耕作,第一就是因为你是人天的导师,一心修行,不须要做这些,因为身份不好,众生会瞧不起,你要说法没有力量,对我们没有信心,第二就是怕我们一个修行人整天在耕作,那么没时间修行。再来,和合汤药,为什么说一个修行人不要和合汤药呢?佛当时在世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医术很行,他在俗家的时候是一位医生,在俗家的时候是一位医生,因为医术很行,所以变成大家都来找他,全都来找他,整天都要找他看病,整天都要找他用药,他很痛苦,跑到哪里都躲不了,太过于行了,反而整天没有修行,变成整天都在煎药,反而出家不是在修行,却变成出家之后整天都要拿药,治疗众生,按着治好的时候人家就买东西来供养,感谢这位师父慈悲,若治不好的,治不好的,医师偶尔也会有治不好的,哪有那么行大家都治好,像我就找几百个医师都治不好,治不好的人就咒骂:出家人不慈悲,用假药给我吃才不会好,出家人打妄语,说他医术多行。他很烦恼,他实在是真的很尽心帮人治疗,治不好还得被人责怪,所以从此以后佛就制戒律,凡是俗家当医生的,出家都不可以为人治病,一心修行,要看病,介绍给别人,所以说下口食的意思就是这样,不要让众生妨碍道业,以上四种的邪心求利,以活身命,多有口业,多有口业。口业就是有时候说谎话,有时候让众生造口业,这样不好。【即不妄言。不绮语。不恶口。不两舌。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不要方口食、维口食、仰口食、下口食,三种正语。

【四正业。】正业,当然审对邪业讲的,简单讲正业就是善事的意思,【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凡不正之行。皆名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即修清净梵行。如《楞严经》云:尚无不杀不盗不淫。云何更随杀盗淫事。名正业。

五正命。】正命简单讲就是用正确的事业去赚钱,养活这个生命叫做正命,一般人对这种比较没印象,就是说用正确的职业,正当的职业,赚得了这个清净的这个钱来养活自己,这个叫做正命。【以无漏慧。通除三业(身口意)中。五种邪命。一诈现异相奇特。以奸诈为怀。示现异相。与人不同。】这就像一些外道示现奇奇怪怪的说他有神通,【如不食五谷。】说他会活,不吃,不食五谷就是自饿外道,我都没有吃,你看我多行,我都不吃,我没有吃,意思是说没有吃饭就叫做修行,佛也没教我们这样。佛当时有九十六种外道,有一种叫做自饿外道。什么叫做自饿外道呢?肚子放着让它一直饿,饿得骨瘦如柴,饿得骨瘦如柴,忍人所不能忍的东西,所以他就说:噢!这个人实在很不简单。以为饿才叫做圣人,圣人,像我们今天非洲每个都成佛了,非洲骨头可以弹吉他,看非洲苍蝇满头飞,他没有力气拨开它,没有力气拨开,因为没吃饭,没力气拨开,坐在那里,非洲你注意看,都赤裸裸,男的,女的都一样,分不出来,照理讲若台湾人、中国人,赤裸裸男的、女的分得出来,非洲分不出来,你们知道我的意思,饿得没有水分,饿得没有水分,前面、后面都一样,从前面出来也是男的,从后面看也是男的,全都一样的意思。【卧刺投灰。】这个尖尖的刺会刺这个身体,躺在上面。投灰就是热,会热的东西,躺在那里。【诸奇特事。】种种奇特的事情,让人觉得信服。【冀人信仰。】希望别人能够信仰他,表示他很行,意思是说这种不能解脱,这种不能解脱。【二自说功德。诱动人心。】自说功德就是说我是当今的活佛,你若供养我一百你就种到很多福田,这个人是高僧大德,这是修苦行,这是怎样修苦行,是怎样有神通,他是多么有修行。台湾就是死在这里,台湾就是死在这里。若一个从外地比较远的来,从外地比较远的来,也不分东边、西边来,说:噢!那个很会灌顶,那是多么有修。就一窝蜂,像盲从挤过去,挤过去,现在他也没有自己亲近过,只看一下:噢!很有修,那是怎样整天没睡,那是怎样修行,结果要请他说法,讲不出话来。诸位!要用智慧,无论你澳洲来也好,你美国来也好,欧洲来也好,你非洲来也好,即使他方世界来讲也好,无论哪一个国家来的法师他所讲的法一定要依法,你听得懂吗?依法就是依佛讲的真理,依佛讲的真理,才是真正的正法,不管你是哪一国,不管台湾头、台湾尾,不管密宗、禅宗、净土宗,不管哪一宗所讲的必须依法,我们人:远方来的和尚会念经就是这样,你若不相信,我今天跑到非洲,非洲实在若是有法师,依止非洲的法师就可以。你若到非洲,这个台湾来的,飞十六个小时才到南非,我从比较远的地方去,我就比较会念经,真的吗?南非若有法师讲的也跟我讲的一样,我从台湾飞到非洲,我讲的也跟非洲那位法师一样的法,你看若不同法这世界会变成什么程度,你看有没有问题?不要这样盲从,像厕所虫一样盲从,你稳住,好好听我讲就对了,反正我不会把你带偏,你烦恼什么,对不对?这要跟诸位讲不要东奔西跑,你若听这位法师在讲经,我再跟诸位讲,你若去听这位法师在讲经,讲的都是他对,别人全都不对,我劝告你们赶快离开那位法师,若整场讲经说法都是讲是非,我劝告你要赶快离开,不然久了你也变成是非人,知道吗?也是会变成是非人。要注意,不要自说功德,诱动人心,我是很有修行,你若供养我是多么、多大的福报,多大的福田,没有。人家若说:供养慧律法师。我说:没有功德,我又没有修行,种下去不要变成杂草就好,哪有什么福德,是说我拿来替你做一点慈善,经手替你做功德,你拿给我,我就买大藏经,买经典,印书,不然就买一些往生被,有时候买往生被跟人家结缘,做一些楞严咒,印书,做椅子、桌子、画佛像,对不对?我算是专门负责管钱而已,你供养我,我是右手来,我左手就出去,没有什么福田,这是替你在三宝当中种福,若供养我没什么功德,因为我没有修行,我是很惭愧,晚上都躲在房间里面求忏悔,你不知道而已,我觉得你们这些很有修行,你知道吗?我们这些徒弟很有修行,问大家:有问题没有?没有人有问题,大家水准都很高。【三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占相:唉呀!你印堂发黑。唉呀!你这个人中出仁丹。你眼睛中间有一颗痣。噢!像观世音菩萨,你三天以内要住在讲堂,不然你绝对出车祸而死。现在就哭着回去了。若是我,我不会跟你讲这些,我明知道你明天会死,我也跟你讲生死无常,要注意哦!不久了,要注意哦!我若跟你讲那句你就要注意,若真正高僧大德,真正修持,即使开悟也不跟你讲这些,叫你要认真念佛。占相吉凶,为人说法。【占卜相命。报吉谈凶。为人说法。】就是为了蝇头小利就去跟人家看貌相,就跟人家说法,跟人家算命,你这个命中怎样、怎样又怎样,报吉谈凶,为人说法。【四高声现威。令人敬畏。】实在是自己没什么德行,若讲起话是很威仪,很威严,让人看起来好像很有修持的样子,很有修持的样子。【五说所得供养。以动人心。】说所得的供养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这个人来包(供养)二百,我们知道他包(供养)二百,因为红包拿起来都看得到,拿起来都有看到,二百,二百,我们就知道他放在这里,放在这里,我就说:人家刚才那个供养一千二百。他少一千会不好意思:师父!红包待会儿我再拿来。就知道他又补一千,这就是叫做说所得的供养,以动人心,以动人心。有一个才奇怪,说要来打八关斋戒:师父!我经济不好,我不能供养怎么办?哪有说打八关斋戒一定要供养,是谁设的,对不对?我来这里打八关斋,我看人家在打斋我很羡慕,人家有钱可以修福,我都不能。我说:你不能,用色身认真修行,师父又供养你午餐,你认真修行,你好好地修行,对不对?这没关系,你没有钱哪有关系,谁说来打八关斋一定要有钱,内心很欢喜,拿一只生锈很久的戒指:师父!这只让你换钱。我说:这样反而不方便,很不方便,你那只给我换,我拿到金子店,人家说我偷拿,反而更麻烦,你那只生锈的戒指,不用,你留着作……。他说:唯一就这只而已,不用,当师父的哪有一定要徒弟的钱,若到最后战乱的时候,战乱,要来打八关斋,我确实供养大家供养不起,我真的没钱,我就告诉你确实真的找八关斋一个人缴十块,缴十块,买一个包子两块钱,买一个包子,两块的豆浆吃一餐,那是说在战乱,若这个时候哪有困难,讲堂供养你一餐,别说一餐,叫你在这里打一百次的八关斋戒,我也是很赞叹你,所以供养这方面你不用罣碍。【此二可知。此五种亦皆邪心取利。以自活命。】用不正当的钱养他自己的生命。【故名五邪命。住清净正命中者。以道自活。而全法身慧命。名正命。】所以说在座诸位!在座诸位!那么讲到这个地方,讲到这个地方,那么有一个特种行业的女人她来问我,她说:我若要跟师父讲话我是很羞愧、很羞愧。师父你可不要讲我的名字。我说:不会,你这已经不是第一个了,已经很多个来问这种事情了。特种行业的女人到底她赚的钱这样有犯戒、没有犯戒,到底这样是好还是不好,你说五种邪命,这里面有吗?有吗?没有,没有,哪有,有很多人不懂:师父!我嫁人当姨太太,这样我念佛会往生吗?照常往生,怎么不会往生?佛没说嫁人当姨太太不会往生,哪有哪一个……。我们看到比丘戒二百五十条戒律也没说,若女众嫁人当姨太太不得往生,没有我们没看到这条戒律,这是法律的问题,若说阿拉伯可以娶五个,五个,后面四个怎么办,不就大家都不能往生。师父!我嫁人家当第五的。没关系!不要排第二十就好了。没关系!我没看到排第几的不能往生,照常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命运安排,我们因缘这样,不然叫她怎么办,对不对?不要这样见怪人家,不须要这样,不要自责,照常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从事别种行业的人,比如说上班,其实上班的这个业当然是佛祖是有这种开示,两种,两种业是不能拿来做佛像,不能拜,第一就是杀生的钱,比如说他家在杀猪公,专门都在杀生,这种钱不能拿来做佛像让人家拜。师父!人家要拿来做佛像,像这三尊,像这三尊,我还没有开始化缘,这三尊,有的人是有缴了,人家拿来做佛像,师父!你有问人家你是从事哪一种行业,若是我,我都观想,观想你没有,不然每个问会伤到人家的感情,对不对?这也很难请,我的想法也是不同,他杀生罪业很重了,你再不给他种福田,这个杀生的钱不拿,去杀生,这样罪业也是很重,所以也很难讲,戒律是有讲杀生的钱不可以供佛,也不可以点灯。第二,行淫,比如说你卖身,或是当妓女,这是有这么说,但是我认为这有苦衷,有苦衷,比如说她家境就是很差,她从事这行业不是她自己愿意的,很不得已的事情,她也是有很多苦衷,说真的,所以有特种行业的女人来,她供养,我照常拿,我照常拿,我怜愍,对不对?这钱是她辛苦赚的钱,也得流汗,她也得流汗,站在那里等,等好几个小时,我也觉得那种钱很难赚,若叫我赚,我也没有那种勇气,难道不是这样,我也觉得她很伟大,所以这个特种行业的女人对我的印象很好,这师父很慈悲,事实上到今天他家在杀生的钱你不要拿,他也是继续在杀鱼、杀猪、杀鸡,这个人有苦衷,他真的很虔诚,很虔诚,对不对?人空要来供养师父,我们不跟他拿,佛经有说不可以做佛像,不可以点灯,不然拿给我看病,我吃药,没关系,真的,我也是收下,这很难讲,看哪一种角度来讲,哪一种角度来讲,你说你没收到底慈悲还是不慈悲,她没有跟三宝结缘的机会,完全没有,对不对?你若有收,我们慈悲,让他有一种机会跟三宝结缘,别说供佛,别说点灯,不然我买一些厕所的盐酸,买盐酸来洗厕所也是有功德,难道不是这样,不然买麦克风,那种钱是不能供佛,也不能买藏经的,不能买大藏经来看,很难讲,杀跟淫,杀跟淫两种钱,我全都收,外面若不收,你尽管拿来,我全都收,大慈大悲,我会替你观想,观想你已经很可怜了,生生世世没有修到福,照常收下。

【解】以无漏慧相应。勤行精进。】劝告人家精进,【修涅槃道。】修这个不生不灭的道。【名正精进。以无漏慧相应。】以无漏的智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正定就是正确的入定,意思是说……,简单讲正定就是说这个定必须要有慧的支持,简单讲与慧相应的定,名叫做正定。像外道老是坐在那里,全都不要想,他说他就是在入定,一个人像木头般坐在那里。有一次一个禅师,一个禅师他坐在那里,坐在那里都没有想,都没有想,都没有想,坐在那里,像石头坐在那里。有一个禅师他很了不起,他有开悟,他知道他这样老是坐在那里禅坐怎么会开悟,开悟哪里在那里坐,坐不是禅,禅不一定要坐,禅是悟,不是坐,他现在来,他拿一块砖头,拿一块砖头在那里磨。他每天在打坐,打坐,刚好在前面,在打坐那个人前面,磨、磨……,一天也这样,两天也这样,经过几天,这个打坐的人说:禅师!禅师!你磨那个砖头做啥?他说:我要磨出镜子,我要磨成像镜子那么亮。他说:骗我,(红)砖怎么有可能磨……,砖头怎么磨,再怎么磨也不可能会变出镜子。他说:对啊!你傻傻地在那里坐,坐久,即使给你坐几十年也不会开悟,修本性难道要傻傻在那里坐吗?若这样,石头跟树林都会成佛。噢!了解,了解坐在那里若没有智慧的定就是邪定,知道吗?你要用智慧去观照,去悟,去悟。

【讲】六正精进。以无漏慧。修涅槃道。勤行精进。不倦不怠。行契于智。谓之相应。名正精进。】【()

七正念。以无漏慧相应。除诸妄念。一心专念真如实际。佛果菩提之正道。及万行庄严之助道法。名正念。】第七、正念,就是要依清净的心,清净的智慧,去年一切妄想,一心专念真如,心专念真如,那么正精进就是要用智慧,不可以走偏,正念就是要除掉一切的妄想,一心念这个真如,真如就是我们的本性。

【八正定。以无漏慧相应入正定。远离不定。及邪定。与有漏禅定等。名正定。】有漏就是四禅八定,你虽然修这个禅定,修一修,但是不能入这个涅槃,不能解脱生死,与有漏禅定,所以正精进、正念、正定全部有八正道。

【解】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皆有订伪之功)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我现在先解释这个大字的。此等道品,三十七道品就是四谛中道,那么依生灭四谛,生灭四谛,就是小乘在修的,世间确实是痛苦的,世间贪心确确实实是具足的,确实有一个佛道可修,确实有一个涅槃可证,这叫做生灭四谛,就是小乘,就是藏教道品。现在再来是通教,通教就是无生四谛,无生四谛就是说世间这个果报是幻化的,造这个因也是虚妄的,虚妄的因产生虚妄的果,实实在在也没有一个涅槃可证,也没有一个道可修,为什么叫呢?当下就无生,只要你悟到本性当下就无生,无生怎么有世间、出世间的因果呢!所以当下就证到无生果位,当下就了解幻生因,幻化的灭的果,幻法,虚幻的意思,叫做无生四谛。无生就是没有任何的造作,当下即空叫做无生,所以藏教就修这个生灭四谛,让你悟到世间确实有因果,确确实实有佛法可修,确确实实有一个涅槃可修,通教就是说没有一个涅槃可修,也没有一个三十七道品可修,也没有四谛法可修,也没有所谓出世间法,一切就是空性的,通教品。底下,依无量四谛而修,无量就是菩萨要修,他方世界苦、集、灭、道四谛,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生灭,要不然就是证到无生,他方世界有无量,藏、通、别、圆教,无量的四谛法,苦、集、灭、道不是一种而已,无量的四谛法,所以菩萨要修这个无量的四谛法,就是别教道品,别教就是单独对菩萨讲的这叫做别教的道品,依这个无作四谛而修,就是圆教道品,这个无作底下再加一个无所不作,无作就是无所不作,无作就是他的心无所住,通达实相,真如本性,无所不作就是产生妙用,四谛看起来全都是清净,清净,叫做圆教道品,圆教道品。

【讲】此料简道品。】这料简的道品就像抓这个中药,料简就是古时候的人在抓这个中药,这个药一两,这个药三钱,这种药半斤,不晓得药有没有半斤的,我不晓得,我看都二钱、二片,人参三片,二钱、三钱,所以说料简的意思就是分辨拣择的意思,就是以前的人在抓中药分别叫做料简,【先约四教简。】四教简,藏、通、别、圆。【后约四土简。】简就是分别,【道品即四谛中道谛也。】中道谛,四谛就是苦、集、灭、道,中道。【通大小乘。】通这个大乘跟小乘。【乃如来妙智。对机所施之教法。】这就是如来微妙的智慧,对众生的根机所施的教法。【如医师之因病设药。修行道品。如服药除病也。】

【天台宗智者大师。将如来一代时教。判为五时八教。】五时八教我们已经讲过了,【化仪四教。】化仪四教是什么呢?佛度化众生的仪式,有的是【为顿】根的,很利的意思,有的是【渐】,比较差,有的是【秘密】,有的是【不定。】秘密是佛在这里讲,他们所听的都不同,个人所证的内心不同。不定就是说佛讲小乘有的证到大乘果,佛讲大乘,有的证到小乘,这叫做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四教。为藏通别圆。】藏就是小乘,通就是小乘通大乘,别就是专对大乘,圆教就是圆满的,究竟的,利根。【四教各有四谛。】藏、通、别、圆教全都各有苦、集、灭、道,【故道品须约四教料简。】藏、通、别、圆。【极乐世界。十方往生者众。】十方往生的人太多,【机当不一。】根机当然不同,【若约夙种而论。】就这个夙世的这个种子,就这个夙世他的根机,夙种而论,就这个夙世根机而论,【当有四教道品修法之差别。

一藏教。即三藏教。四阿含为经藏。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翻译做中文叫做无比法或者是对治法,阿毗昙就是论藏,论就是一问一答叫做论,你提出,你问我,我回答,你问我,我就回答。【小乘学者。依此而修。故名藏教。约事立名。后三教大乘。约理立名。藏教】解释【诠】就是解释。解释【生灭四谛】法【。苦谛。则生住灭三相流迁。(有生老病死苦,迁流不息)】迁流不息,苦谛,就是我们这个世间讲来讲去就是痛苦,一出世或是东西所产生,住就是停一刹那,灭,到后来就不见了,生、住、灭三相流迁,有生、老、病、死的痛苦,流迁不息。【集谛。则贪嗔痴等分。】集合贪嗔痴所作这个恶业,这个集,集的意思就是集合恶业,所以遭受到将来的苦报,【四心流动。】四心流动就是生、住、异、灭,【(等八万四千尘劳,积集心中流动。)】生、住、异、灭,生、住、异、灭,心全都在变动。【道谛。则对治易夺。】把笔拿起来,对治易夺就是容易除掉,对治那个习气,容易除掉,像世间所讲的药到病除,药到病除就是对治易夺,易夺就是容易除掉这个坏的东西,【(以道谛对治之功,易夺集谛,如以药治病也。)灭谛。则灭有还无。(灭有为之惑业若,还无为涅槃。)】清净之乐。【净土众生。若小种先熟者。】把笔拿起来,小种就是根机陋劣的,小根器的人先成熟,那必须要按照,【定依】就是必须要按照【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若小种,小种你不要解释作小小棵树,小树,不是小种就是根器差的,根机差的,根机差的你就要教他生灭的四谛,确实有因果,确实在道可修,确实有涅槃可得。现在再来:

【二通教。】通教【为大乘初门。】小乘要进入大乘。【钝根人通前藏教。利根人通后别圆。故名通教。】通就像桥梁一样,通达两边,通就像桥梁一样,桥梁,从小乘要走往大乘必须要有桥梁。【诠无生四谛。】解释无生的四谛,底下就是在解释无生。【苦谛】苦是什么?【如幻如化。】如幻如化,旁边写四个字:不真实故,所以名无生,不是真实的,如幻如化,不是真实的,当下就是无生嘛!这个苦是暂时的,你若观空之后你就了解这个苦是假的东西,我们人的这个心,比如说我丢掉钱,很舍不得,会钱被倒了,像我大嫂这个会钱被人家倒了,实在是辛苦存的钱被倒了,好不容易存了三十几万,被人家倒了,倒了还是自己的人倒的,自己的人,倒了,我打电话回去说哭了好几天,不要哭,不要哭,碰到了不然怎么办,没办法。所以说我们也了解这金钱就是幻化出来的,暂时借我们用的,碰到了,下次不要跟会,拿去做股票,做股票会比较严重,不要跟会,不要拿去做股票,存放银行。我常常跟信徒讲,我说:你这钱不要放太多,若有钱要存哪里?存佛库,佛库,佛库的意思是什么?人家若在插花,我布施三千,这三千若放在插花,你生生世世美貌无比,美到无法见人,像皇太后躲在皇宫里面,遮遮掩掩怕被人家看到,因为太美,皇帝喜欢,对不对?还不好存佛库,人家打八关斋,噢!今天五百九十二个打八关斋,这五百多个每个都是修行人,我拿一千块跟他打个斋,一千块跟五百多个,六百多个结缘,帮助修行人,对不对?有钱就存佛库,我们不是,有钱就要跟会,跟会跟到后来,师父要跟他化缘,有钱吗?没有,没钱,过几天被人家倒三十几万,没钱,要叫他存佛库,他说没有钱,真正过了一阵子,来哭诉了,会钱被倒了,所以说这众生愚痴,所以在座诸位你要记得,因果最大就是佛门,在佛门里面做错罪也很重,在佛门里面小钱也会感应到很大的果报,我请问你:一棵树木长这么多龙眼,树木小的时候这么小棵,对不对?这么小棵从哪里来?是不是从龙眼种子来,这样而已,所以叫做因小果大,因是很小,因此你若是没地方寄放的人,嫌你家钱太多的人,你拿来存放我这里是不错,不错,我不骗你,我们有佛七,有这个水陆,平常的电费,赞助一下,不错,钱太多也不好,会修的人是很好,不会修的人造业,一般有钱的人都会拿去吃活海产,真的,拿去打牌,玩耍,乱搞,搞一搞,一辈子所赚的钱花光了,花光还不要紧,一身的业洗不清,钱本来会让我们做很大的功德,他不会利用这钱却造什么?造无量的恶,无量的恶,所以说苦谛如幻如化,【无逼迫相。】就是说有悟到的人,【(当体即空,无逼迫相。)】他就是了解这是唯心所造,不要去烦恼,【集谛。】贪、嗔、痴是集,但是这贪、嗔、痴,这世间【如幻如化。无和合相。】没有实实在在有一个贪,也没有实在的嗔恨心,贪、嗔、痴都是暂时对境界没有悟到,你若悟到这个无生,无生,这样你就了解,【(当体即空,无和合相。)】底下:【道谛不二相。(与集谛同一幻化,如梦中药与病皆空,为不二相。)】都是假的,道就是说有修跟没有修本来就具足的意思,当下就无生。【灭谛无生相。】哪有什么灭,本来就无生哪有灭,本来就无生,哪里有灭呢?所以这灭谛是无生相,本来就没有,不能讲灭,你若悟到无生就是这样。【(灭谛是涅槃,】就是不生不灭的涅槃。【亦如幻化故无生。)净土众生。若是通教】根【机。定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

三别教。】别教就是不同于小乘叫做别,【独菩萨法。】只有菩萨修的叫做别教,【别前藏】教【通】教【。别后圆教。故名别教。诠无量四谛。】“诠”就是解释。解释这个无量的四谛。【苦谛。有无量相。十界果报不同故。】痛苦也不同,菩萨应该了解他方世界无量的苦,无量的苦,才有办法说法。【集谛。有无量相。】有贪、嗔、痴,菩萨应该去修,了解,了解这个贪、嗔、痴无量无边的世界,都有不同的贪、嗔、痴。【五住烦恼不同故。】所以贪、嗔、痴不同。【道谛。有无量相。恒沙】就是恒河沙数诸佛,【佛法不同故】叫道【。灭谛。诸波罗密】波罗蜜就是涅槃,【(译云到彼岸,】就是清净【到涅槃彼岸。)不同故。净土众生。若是别教机。定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别教的道品。

【四圆教。三谛圆融。】就是空、假、中,即空、即假、即中,【圆修圆证。】圆满修行,悟到空,悟到有,悟到中道,圆修圆证,【故名圆教。诠】就是解释,【无作四谛。(四谛皆真如实相,无作无为。)苦谛。五阴本如来藏。】把笔拿起来,如来藏的解释,众生皆蕴育有如来的德行,名如来藏,简单讲就是众生有如来的本性,就是说这个如来藏就是说我们的本性隐藏起来,本来就像如来,所以藏如来,蕴育如来的本性名如来藏,只是没有被显露出来,就是说修行还没有修到那种功夫,显化不出来,所以这叫做如来藏。【无苦可离。】哪有苦。【集谛。烦恼即菩提。】当下悟到就是菩提,【无集可断。】哪有什么集可断,贪、嗔、痴皆是幻化的。【道谛。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所以一个人,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知见正确的人,有无量智慧的人,他在做什么事情你不晓得,他所做的事情,他清清楚楚,他清清楚楚,他绝对不会偏邪,因为他是正的,他有佛法的知见,有自己清净的心,清净的智慧,所以人家在算命,他也跟人家算命,他照常不会被倒转,不像世间人算命算一算,却被算命的转掉了,有正知正见的人算命尽管去算,没关系,我就听,听看看你怎么讲,听看看你怎么讲,对不对?你要看地理,我也跟你看,没关系你尽管看,我没有差别,难道不是这样,对不对?你娶妻,娶妻,你尽管去娶,没有差别,众生他怎么变化,他的心就是不会被变化,简单讲不为一切境界所转,因为他是正派,他有正知正见,他有具足智慧,别人怎么可能转得动他,当然他就不可能是邪,若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邪人就是利用这个佛法来诈财骗色,利用这个佛法来标榜自己,利用这个佛法来欺骗众生,说他是开悟的圣者,他是多大的神通,利用这个不了解佛法的人说他是修苦行,他是怎样持戒,他是多了不起、多了不起,人家供养他,他说:我不会贪心,我不要钱。搞一些稀奇古怪的,让人认为他很有修行,这叫做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他对别人讲都讲他很正派,他不贪、不嗔、不痴,供养,钱照收,所以说现在这个末法正跟邪已经很没办法分辨,我们正派的人,有正知正见的人,一看就知道这根本就是邪的,邪的人他也讲他是正的,你的邪的,对不对?你今天亲近慧律,你就知道师父知见正,但是不是亲近我的,对我有成见的人他也讲你邪知邪见,也讲我邪知邪见,一样,邪的讲正是邪,正的一定讲邪的是邪,所以这要靠智慧,靠我们的智慧,哪一个是正的,哪一个是邪的,我只教诸位,只要他讲的法符合佛、禅师大德的知见,决定是正的,他所讲的法若是一直称赞自己,说他多了不起,你皈依他,他就是怎样,你供养他一百,他就可以给你一万,你就有一万的福报,讲来讲去就全世界他最行,讲来讲去别人都比不上他,这个很严重,这个很严重,佛法是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佛法是说我们好,别人也好,这才是一个大慈大悲的人,对不对?若说我们好,别人全都不对,这就有问题了,这就有问题了,所以人家若说:慧律法师!你对某某法师看法怎样?我说:我自己没有修行,我怎么说哪个法师怎样。讲实在话,很简单,赞叹,从我这张嘴讲出来都夸奖,都赞叹,不管你有修,没有修,只要你现出家相,不要说你穿出家衣服,却破坏人家这样就好,有的外道的,附佛外道,像我前两、三天看到这个佛教新闻,抨击这个清海、卢胜彦,有的抨击这个李俊南,附佛的外道,乱讲,没有正知正见,当然那些我们就要分清楚,只要全台湾省,包括大陆,包括美国,无论哪一个,只要他在利益众生,知见正确,每个都要赞叹,哪个不好,不然讲来讲去你最好,你最行,不要这样讲,所以说我们有修没有修,很重要,我们问自己有修吗?别人有修没有修,这不重要,了生死,临命终的时候是靠我们自己的这一念,靠别人的助缘,对不对?你今天整天讲人家没有修行,你有修行,你多有修行,你的是非心没有断,你怎么有修行,对不对?啊!你的脸一半发黑,你也好了,你黑得比别人还多你没看到,就像黑人,人家脸稍微一点没有洗,那黑人就讲:你看你的脸黑一边,你没有洗干净。他不晓得自己全身黑漆漆,对不对?所以说我们在修行,修行就是这样,什么知见有正,什么知见不正,自己用智慧去判断,自己用智慧去判断,我也不方便讲,我也不方便讲,对不对?再来,【灭谛。生死即涅槃。无灭可证。净土众生。若是圆教机。定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所以这道就是无道可修,灭就是无灭可证,苦就是无苦可得,集就是无集可得。再来:

【解】藏道品。名半字法门。】把笔拿起来,半字法就是不圆满的法门,讲法讲到一半,藏道品,藏道品,名半字法,小乘的藏教,名半字,半字就是不圆满,不圆满的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像不必用,【为小种先熟者。或暂用之。

【讲】前约四教简道品。】分别这个道品,【此约四土简道品。】前面是就四教,藏、通、别、圆,现在是就这个四土,四土。底下说【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半字就是不圆满,【以小乘偏真。而不圆满。故名半字法门。】人家所说的半调子,【对大乘通别圆。满字法门而说。】后面这三个字是满字,【净土浊轻者。以净土本无五浊。因娑婆众生。生彼国土。】浊比较轻,【故有浊轻。】可以说不必用,【似不必用者。】不必用,因为到极乐世界,【若为小种】,就是根机比较差的人,根机【先熟。】比较差的根机先熟,【则暂用之。若无小种。】就是根机都很利的人,【不必常用也。】不必常常用,所以大字再读一遍。就是说藏道品,名半字法,小乘的人,小乘的道品,名叫做不圆满的法门,净土浊跟轻,但是是方便讲,可以说不必去用,是为了这些小根机比较先成熟的人,才暂时借用一下,这样而已,净土浊轻。

【解】通道品。名大乘初门。】大乘的初门,通道品名叫做大乘的初门,【三乘共禀。】三乘共禀,把笔拿起来,禀就是遵守的意思,遵守的意思,小乘、中乘跟大乘大家都要遵守,名叫做大乘的初门,三乘叫做小乘、中乘跟大乘,三乘全都要遵守,【同居净土多说之。】凡圣同居土全都讲这个。

【讲】名大乘初门者。为别圆二教初门也。声闻缘觉菩萨。小中大三乘。同闻共禀而修。】全都修,【同居净土众生。有具见思惑者。故多说无生道品也。】所以说多说无生道品。

【解】别道品。】别道品,【名独菩萨法。】独菩萨法就是跟【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这个菩萨法,同居土、方便净土都有讲。

【讲】名独菩萨法者。非】小乘、中乘跟大乘【三乘共禀。惟菩萨独修之法。】只有菩萨独修之法,【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实报寂光二土。则不用别教道品也。】再来:

【解】圆(教)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净土。皆得闻也。(方是极乐净宗)

【讲】名无上佛法者。第一义谛也。最尊最上。】最尊最上,最了不起的中道实相,【无有何法能加其上。】所以叫做无上佛法,【如有利根之者。(人也。)于四种净土。悉皆得闻。因四土圆融故。如是方是极乐净宗。总论四土。同居则具四教。】藏、通、别、圆,【方便但具别圆。实报唯圆教。寂光惟是一心。无教不教。】无教不教就是没有哪一种不适应的,不通达的,叫做无教不教,全都有通达,藏、通、别、圆都通达。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如是等法者,等前,前面讲的,四念处、四正勤、如意足,四如意足,等余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就是跟这些是相同的,好多、好多的法门。

【讲】如是。指法之辞。】就是【指根】五根,【力】五力,【觉道】就是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根力觉道就是五根、五力、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就是觉,道就是八圣道分,叫做根力觉道【四科。等者。等念处正勤。如意足。及余四摄法等。】四摄法,意思就是说前面没有讲,后面简单比喻,根力觉道四科,就包括了前面念、处、正勤、如意足其他的,那么还有四摄法。

【四摄者】就是四种摄受众生的办法,就是说你要度众生要用哪四种功夫,要下四种功夫【:

一布施。】我们这个施舍心若大的人,【众生无缘不能度。】所以他要【先以布施。结众生之缘。】所以为什么人家在受戒,有人很喜欢去打斋,这三、四百个比丘、比丘尼人家在受戒,为什么打斋的人会这么多,我跟这些新受戒的法师结个缘,结个缘,所以说这个布施就比较没有敌人,我们这个布施心若是大走到哪里差不多没有敌人,我不会跟众生计较,面吃一吃,这两碗多少,算我的,所以说这个布施都是结好缘。

【二爱语。以柔软语。令众生乐闻。易于受度。】这很重要,这句非常、非常地重要,这个众生有时候要讲爱语实在是不简单你知道吗?有时候打电话来,打来,因为这里的电话很多,这里的电话很多,我们要过滤,过滤,大家都要找师父讲话,一个要找师父讲话,不要太久,三分钟就好,一百个就三百分钟,我整天接客就好了,整天接电话:喂!铃……,喂!整天接这些就好了,所以过滤,过滤不高兴,很不高兴,我们吴老居士很慈悲,他说:菩萨!你怎样?跟他讲了半个钟头,半个钟头,真的,我没有那种忍耐性,我没办法,一个信徒我跟你周旋半个小时,哪有那个生命,难道不是这样,大家一定要见师父,大家一定要听师父讲话,怎么这样,结果有一次假装我二哥:“你是谁?”人家问,“啊!我是慧律法师的二哥。”电话拿起来,咦!女人的声音:慧律法师!我好喜欢听你的声音。夭寿,女的,女的怎么会是我二哥。我说:你干什么?“不要这样子嘛!不要这样子那么凶嘛!你在文化大学上课,我已经见过你,我好喜欢你。”不晓得哪里派来的精神病,不晓得。每次遇到都是精神病的,所以这个爱语确实不简单,爱语还得很有忍耐性,不然你受不了众生,每次电话筒拿起来都要跟他相骂,他电话不挂断你就没办法,很痛苦,所以我电话一律没接,一律没接,你不晓得当法师痛苦。

【三利行。】利行就是【行种种饶益行以利众生。】利行就是说宽恕众生,宽恕众生。我们今天我们若是要活得比较有意义,比较轻松,一定不可以因为众生的无知来痛苦自己,所以行种种饶益行以利众生,饶益就是宽恕的意思,饶益就是宽恕的意思。

【四同事。】同事的意思不是同事,而是说站在他的角度,同事就是站在他的角度,你要度他,比如说你要度一个唱歌的,你也要跟他一起唱歌,当然我是不可以,是说在家,你要度这个女众,女众,我那时候很慈悲,你知道吗?我很慈悲,现在女众来,夫妻吵架,来跟我讲,诉苦,我都做义务听众,义务的听众,免费的听她讲,讲得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很可怜。我说:你先生很可恶,这样对你,你先生不对。很高兴,又再来,再继续讲给我听,隔几天换她先生来,她先生来,他不晓得他太太已经来过了,他先生来讲她太太是怎样,是怎样又怎样。她先生没有哭泣,他说:师父!你看这多有修行,请佛祖来也会生气,对不对?我说:这样你对,你太太不对。他很高兴,他来跟我们诉苦就是要让我们了解,站在他的立场,难道不是这样?他来诉苦,讲了一半,你不对,你先生对,不得了了,这惨了,这下要度他度不了了,所以他说:慧律法师很好,真的很慈悲。我听他的他就说我很慈悲,我又不会反抗你,我也不会讲你不对,你讲,我就听,我念我的咒,她一直念、一直念,女人来一直念、一直念,我就……。旁边的人说:师父!你有在听吗?她讲她的,我听我的,我念我的,我没有差别,她很爱讲就让她一直讲,真是的,所以世间一大痛苦的事情就是做义务听众,义务的,坐在那里要让她诉苦,随便她诉苦,所以这同事就是说你要度一个众生你要很有耐性,听他讲话,所以我必须要站在他同事的立场,同事就是立场相同,你要度他才有办法。所以说【和光同尘。欲施教化。先以欲钩牵。】让他高兴,【后令入佛智。

以此四法。摄取众生。故名四摄法。】不简单,不简单,布施、爱语,讲话轻声细语,再来,利行,饶益众生,同事,要替他讲话,替他讲话,当然他若讲得太离谱,你不可以,去抢劫,对、对、对,要抢劫,要抢劫。那一天我吃了一盘狗肉。对、对,要吃狗肉,没有错,要吃狗肉,冬天要进补。你会死(完蛋)。他讲错,随便附和你会下地狱,我不骗你,不中听的,我们静默就好。

【六度者:

一布施(财、法、无畏三施)】财的布施,法的布施,无畏施就是不要令众生恐怖叫做无畏施。不让众生恐惧,不让他恐惧叫做无畏,无畏就是不要让他恐惧,不是说我讲堂煮很多,我不怕人家吃叫做无畏施,不怕,我不怕你们吃叫做无畏施,不对,就是不要去杀众生,不要让众生恐惧,简单讲就是说你对你太太很好,或是说师父对徒弟很好,也是无畏,不要让他恐惧嘛!让你觉得这个师父很好亲近,很好亲近,有的人来见师父一直发抖,一直发抖……。我说:你在怕什么?很奇怪,你若没有笑很凶的样子,说我若没有笑很凶,看得很害怕。我说:你没做什么坏事怕什么?【度悭贪。】那个念qang,不是念jang,悭贪,我们这个布施,我们这个贪心就慢慢去掉。

【二持戒(大】乘菩萨戒,【小二乘】就比丘、比丘尼戒,沙弥,沙弥尼戒,五戒等等。【)度诸恶。】诸恶,种种的恶。

【三忍辱(】在【事】相要忍辱,【理二】也要【忍】辱,【)】遇到事情尽量用忍辱,其实这个忍辱要建立在空性里面才有办法忍,一件事情你忍久也会受不了,我认为修忍辱对本性的东西不了解根本没办法修,虽然我们都教人家要修忍辱,但是碰到境界没有几个有办法。有一个人来这里:师父!很奇怪!我在生气都比忍耐还快,很奇怪!这样你听得懂吗?他讲这句很有艺术,我在生气都比忍耐还快。我说:怎样?我都要等生气完之后,才自己在那里哭泣,哭泣,哭我都有听师父的录音带,我知道不要生气,全都有心理准备,一发作就忘记了,很奇怪,生气都跑得比忍耐还快,很奇怪。我就说:以后忍耐跑快一点就好了。他说:没办法,很奇怪!若发作,一下子就发作,若发作完才在那里哭泣。唉!我又不对了,我又不对了,我在佛祖面前,我从这以后不要生气,怎样这样,没办法控制,忍耐不住。所以说要修这个忍辱要修一大阿僧祇劫,没那么简单,一大阿僧祇劫,修这个忍辱,除非你悟到无生法忍,要不然忍耐不了,忍耐不了。忍辱【度嗔恨】心【。

四精进(上求佛道,下度众生)】要精进【度懈怠。

五禅定(百八三昧等)】你不要读作一百八十三,那个字要读好,一百八十三,不是这样读,是百八,三昧,百八就是一百零八种的,三昧就是正定,那三昧不是数目字,是正字,你若有禅定就能【度散乱。

六智慧(真俗中三种智)度愚痴。悭贪等六蔽。】就是我们被障蔽起来。

【是众生心病。六度是如来法药。以法药对治心病。自可药到病除。

十力者。如来所有十种智力:

○一是处非处智力。知一切众生因缘果报。作善业得乐报。因果相契。】契合,【为是处。作恶业望乐报。因果相背。为非处。】不可能的意思,所以说是处就是因果有相应,善得善业,非处就是说你做恶要得善,不可能。【犹言无有是处也。

○二业智力。知一切众生。三世所有诸业。或善不善。漏无漏等。】我们没办法,我们凡夫这辈子就认识不透彻了,要如何认识上辈子,我们众生不可能,佛他知道众生三世的业,三世的业,不简单,漏就是烦恼,无漏就是没有烦恼。

○【三定智力。知诸禅三昧。世间禅。四禅四空定。】合起来叫做八定,简单叫做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出世间禅。小乘禅。大乘禅。出世上上禅。

○四根智力。知诸众生。诸根上下。随机施教。】了解众生的根机,要如何讲经说法,这困难,这非常、非常的困难。当过法师的人就知道,讲得汗流浃背,嫌得一文不值,确实很困难,我说一个法师要控制一场演讲,有办法每一场一千个人来听,那个法师要相当的功力才有办法,一千人,平常的演讲的法师,若能控制两、三百个,就要相当有一点经教,若要控制一千个人听经,这一千个人听经是每个都听得很欢喜,不是捧场的,你邀几辆浏览车,坐着睡觉也好,不是这样,确确实实是发自内心欢喜在听的,控制一千人,那就不是非同小可的根机了,那个法师就要具足很大的学问、智慧跟辩才,有人说:喂!法师!你这样不就在赞叹自己。不是在赞叹我自己,当过法师的人都知道,若要控制一万个,超过一万个,这不能再讲了,再讲,就说我们自夸,不是确实真的不简单,很不简单,当一个法师他所有的运用的学问、智慧,数学这种东西,包括现代的教学都要懂才有办法,所以说知道众生的根机随机示教,这太不简单,太不简单,人家不要对你不屑一顾就好了。那天台南的人来,台南的人来,台南,有的打电话告诉我,如本法师在台南讲经讲得很含蓄,如本法师是我的同学,他都会抨击一贯道的,供养箱放屎下去,供养箱倒屎下去,看多可恶,待会儿吴居士要检查那箱有没有,如本法师他也正义感很重,也抨击外道的,结果人家装屎下去,你想想看!讲的是正法,要众生好,要众生赶快回头,他也是在救众生,你看!众生不能救就是不能救,不但没有供养,还拿屎放入功德箱,你想想看!所以不简单,收这红包我先秤看看,秤这包有没有比较重,这包若比较重,我就叫吴居士先打开,两张的,这我打开没关系,若拿得重重的,我就说:吴居士你先打开看看。很可恶,红包里面装屎,真的的,实在是很可恶,真的,我替如本法师很不满,很不满,又不晓得谁搞的,下次也丢一包给我,惨了,踩到粪便了。所以这种东西,当法师全副精神要讲经给众生听,众生又用那种方式侮辱法师,你看看!罪多重,罪多重,对不对?所以不是说正法要给人家,人家就要,金子要给人家,人家就要接受,真理解脱之法要给人家,人家然接受?所以人家说修行尽分,度众随缘,修行要尽我们自己的力量,生死比较重要,度众随缘,我现在就是这样,随缘,所以现在很多间大学来邀请,很多,我也是无动于衷,对不对?烈日高照,各自求生(法师笑),我照顾我这些子孙照顾好比较要紧,外面随缘就好,有时候都会自己说风凉话。

○第【五欲智力。知他众生。种种乐欲。各各不同。】各各不同,全都不同。

○【六界智力。知世间众生。种种界分。】全都清清楚楚。六界就是种种六道轮回。

○【七至处智力。知一切道至处相。】知道一切道怎样是究竟处,至处就是究竟之处,【知所修何教道品。】要修哪一种教道品,【得至何位之相。】他都清清楚楚。

○【八宿命智力。知一世乃至百千万世。姓名苦乐寿夭等。】这不简单,我们若知道这个就很好玩,你知道吗?知道这个,知道这个就是说看到这个徒弟,比如说我看到一个徒弟来我这里出家,我就告诉他:是什么佛的时候你修行,修得不好,所以这辈子又来这里相遇,那么我在娑婆世界一直等,你到今天才来,就是我要来度你,这辈子要同往生极乐世界。若看到一只狗来:狗先生!我们上辈子我也是公狗,你是母狗,因为恩爱,很要好,结果我有一天跑到寺庙,去寺庙撒尿,但是刚好听到人家敲钟,以此撒尿的功德,所以我当人,你没有听到钟声,所以你又当狗,当狗,你又当母狗,这辈子又当母狗,我们已经当大法师了,就是因为有听到敲磬,敲磬,你不晓得,真的,那只狗,人家常禅法师他们那间寺庙有一只狗,早、晚课,来,就会拜佛,常禅法师告诉我的,有一天我真的去看,那只狗真的会拜佛,不简单,那只狗真的会拜佛,不晓得怎么教它的,谁知道,现在若在晚课,趴在那里,趴在那里,晚课做完才离开,常禅法师来,你问他,常禅法师他也很调皮,他有一次讲得让我笑,他们那里都有掷杯筊,掷杯筊,他们那里以前有一个瞎子,瞎子,掷下去,掷下去之后,摸、摸……,摸看看有没有一杯,常禅法师很调皮,他掷下去之后,拿一半给狗咬,怎么一半而已,找很久、找很久,常禅法师叫狗过去,让他摸狗的嘴。啊!就是这只狗咬走了,也不晓得有没有杯,实在很调皮,你不晓得,听说死的时候很自在,那只狗要往生时,倒下去,死了,很好死,所以这素食狗,住在寺庙的素食狗也有福报你知道吗?它下辈子当人,当人,若修得此种神通,说:你上辈子就是在慈航寺那只素食狗,这辈子又出世当人,因为你有听经闻法,早课、晚课,以此功德脱离畜生的色身,所以若知道宿命智力的人,噢!很好玩,很好玩。

○【九天眼智力。见众生受生舍报。从何道来。向何道去。或苦或乐。】全都知道。

○【十漏尽智力。】漏尽就是烦恼除掉,漏尽就是这个烦恼全部尽尽,除掉一切的烦恼所产生的智力。【自知我生已尽。】自己知道我们这辈子业报已经尽,【不受后有。】就是不再来出世叫做不受后有,不再来出世。乃四无畏,【(即后阴受生。)

无畏。】就是不怕再去出世,【乃四无畏:】拿笔画起来。

○【一一切智无畏。谓于一切诸法。尽知尽见。故无所畏。】【()

○二漏尽无畏。谓诸漏已尽。】就是烦恼全都尽,破尽,五住烦恼,【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二死就是分段生死、变易生死永远除掉。【故无所畏。】分段生死是三界内的生死;变易生死是三界外的生死。全都尽,全都没有了。

○【三说障道无畏。谓于障道之法。(惑业苦皆能障道。)能知能说。故无所畏。

○四苦尽道无畏。谓于尽苦之道。(戒定慧)能知能说。】尽苦就是能够去掉,去,去苦之道叫做尽苦之道,去,去掉这个痛苦之道,“戒定慧”能知能说。【故无所畏。

无量法门者。众生烦恼之病无量。故佛说法门之药。亦复无量。如上诸佛所说之法。净土诸鸟。一一皆能说之。众生闻者。皆能得益。】皆能得益。

【解】三十七品。收法虽尽。而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随所欲闻。无不演畅。故令闻者。念三宝。发菩提心。伏灭烦恼也。

【讲】此明开合。开合乃是随机。】比如说我们这里面大专生比较多,我就讲这个理性,理论的东西比较多,讲故事的机会比较少,若年纪比较大,阿婆,六、七十的,八、九十的,或是快往生的那种,要讲故事,你跟他讲一些理论,他听不懂,讲故事,哪一个怎样,往生念佛,闻到香味,听了欢喜心,所以这开跟合要随众生的根机,说法最怕就是不晓得众生的根机,只是拿着一直讲、一直讲,讲一讲只有自己在那里笑。【三十七品。收一切道法虽尽。而众生机缘不等。故作种种开合。其中名义。自应不同。若是好广之机。】好广就是根机比较好,须要比较多资料,【则开演三十七品。】全都讲,【成无量法门。】三十七品开演出来,全都变无量法门。【若是好略之机。】好略就是说希望简省一点,不要讲太多,得到最大利益的,这样就【合演三十七品。】所以说【无量法门。成戒定慧三学。名既不同。义亦有异。总而言之。随众生机缘。乐闻广者。】乐闻广就是说喜欢听到比较广的。【略者。无不演畅。】就是说喜欢听到比较多的或是喜欢比较少的,就全都讲,全都包括在内。【曲尽其宜。】曲尽其宜就是说全都符合,全都合那个根机。【如乐说无碍辩。】像欢喜讲这个法,无碍的辩才,【各随好乐而说也。】每一个都按照他欢喜的、能够接受的来请。

【故令闻者。念三宝。足见极乐】到极乐世界【众鸟。说法有方。】很好,有很好的方法说法。【善能开导于人。令念三宝也。】西方极乐世界连小鸟都会说法,小鸟都会说法,那么小鸟是阿弥陀佛所变化出来的。【三宝即佛宝。法宝。僧宝。三者俱称宝者。皆可尊可贵故。】为什么呢?三宝为什么说可尊可贵呢?一个佛教徒若是一辈子有因缘来皈依这个三宝,不堕三恶道,皈依佛,不堕地狱,皈依法,不堕这个饿鬼,皈依僧,不堕这个畜生道,所以这个皈依变成一种很重要,那么有的人说我的心虔诚就好,心好就好,心好就好哪有一定要皈依三宝,这是你的讲法,你的心有多好,对不对?所以说这个皈依对我们佛教廷来讲是很重要,就像学校读书一定要先注册,你皈依,你才能名正言顺你是一个佛教徒,所以三者俱称为宝,是可尊可贵。【既圆念三宝。】念佛、念法、念僧,念佛就是念佛的智慧,念法就是依佛讲的真理,念僧就是和合清净的福田,【自可圆发三心。明正因佛性。】正因佛性,【则理心发。明了因佛性。则慧心发。明缘因佛性。则善心发。】说明正因佛性,成佛正确的原因,正因就是与我们佛性有直接的关系,理性,心就发出来,若了因佛性,这个了就是有下一点功夫而产生这个佛性,慧心发,智慧的心就产生,了因,那么缘因佛性就是藉着种种的条件,所产生对佛性的了解叫做缘因佛性,则善心发,【一发一切发。是为圆发。自能圆断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也。】底下:

【解】灼见慈威。不可思议。故念佛。(此三句各具四益,详见下释,念三宝中)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

【讲】此正明念三宝因缘。以修持净业。往生为因。谛闻众鸟说法为缘。灼(明也)见慈威三句。】灼就是明,清清楚楚地看到,清清楚楚看到,慈威,慈悲又有威仪,可以降伏别人,又有慈悲又可以降伏别人,叫做慈威不可思议,所以说念佛。【亲见弥陀。有摄受之慈。有折伏之威。慈威二皆不可思议。故念佛。法喜入心三句。闻法心欢喜。谓之法喜。法喜入心。如饮甘露。是为法味充足。故念法。】这个法听了会让我们觉得,比在世间享受任何东西还好,所以听了会产生欢喜心,叫做法喜入心,我们都说:祝人法喜充满,法喜充满。所以说法喜入心,法味就充足,可以念法,所以说我们的无量百千万亿的这个财富,不如佛祖的一句偈,一句偈,那么佛当时在世的时候求法,求法非常地精进,释迦佛祖很精进,那么这个天人要考验佛祖对这个求法的精进,那时候还没有成佛,是在因地修行的时候,因地修行的时候,佛坐在树上,那么坐在树上的时候,打坐、打坐,这个天人(玉皇大帝)变成一只老虎来,变成一只老虎,经典说我们人寿若是在二万岁至四万岁时,这个畜生会讲话,猪、狗、牛、小鸟直接都会讲话,会跟我们人讲话,因为人的寿命……,佛祖在世是一百岁来讲,这个畜生不会讲话,业障卡住,那么我们若四万岁,直接跟鱼、跟狗、跟畜生直接讲话,这是说那时候我们人跟畜生的福报还很大的时候,那么一只老虎来,这老虎是天人化身的,玉皇大帝化身的,这释迦佛在修行、修行,修到很想要了解这个法,玉皇大帝变成一只老虎来的时候,假装肚子很饿,他就参、参、参……,什么人若有办法跟我说这个法,我用这条生命供养他,无论叫我做什么事情我都敢,这老虎(玉皇大帝化身的):我有办法为你说法,我有办法为你说法,但是我现在肚子很饿,肚子很饿,要先吃东西,要先吃东西。他说:我没什么可供养,不然我的色身供养你。他说:我若自己拿刀自杀,我就听不到了,不然这样,我先剁手给你吃,吃一吃你再告诉我,你先跟我讲一半就好,对不对?讲完我再下去给你吃,全身都施舍给你。佛把刀子拿起来砍断,供养,这老虎吃一吃,它就告诉他:这个世间是生灭法。意思是说这世间是生灭法,生灭法。一听到这句而已佛就开悟,了解这世间是虚妄的东西,接着老虎说:我的肚子还很饿,下面那句还没讲完。下面那句你讲完,我马上跳下来,就是生灭是烦恼,寂灭为乐,就是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生灭法你若停止,观空,观到后来你得到解脱,寂灭为乐,不生不灭的境界就是真正快乐,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听到这句佛马上证果,跳下去,这个玉皇大帝就哈哈大笑,果然是为法而来。就现身起来:果然你是为法而来。不舍身命,不舍这个身命来修行,跑我们现在的人比较起来实在是差别很大,跟现在的人比较起来,稍微打个八关斋戒就很累了,很累了,早上一口气吃五包糖,晚上不能吃,泡糖,一下子泡五包,幸好我们准备很多,根机看差别多大,所以说修行,佛在修行,我们这种修行,百千万亿不如一分,天壤之别,他知道这世间都是生灭的东西,世间没有一样是真实的,每样都是假的,对佛而言真理才是真的,要如何让我们找到我们的本性,要如何了脱生、老、病、死的东西,这才是佛最重要的,佛在追求的,所以佛在经典说:我看这个金钱像粪土,像地上的粪土,不重视,不重要,我看这个宝贵像天上的浮云,吾见宝贵如浮云,吾见金钱如粪土,所以佛他最重要就是追求内心的真理,解脱的法,若说能听到这个法他甘愿舍身命,供养人家都没关系,所以说故念法,法就是佛一切智慧的结晶。【同闻共禀。】大家都听得到,都遵守,【一心修证者。大众同闻。共禀受教法。一心修持。随功行之浅深。而证位有高下。故念僧。】念出家人,至少你若在外面打听,一百对的,问卷调查一百对的,大家都欣赏出家人的生活,很欣赏,那是因为不了解出家人的生活,他才会诽谤三宝,出家,这业障很重,那整天都在吃荤的人才有可能这样,若真的对佛法了解的人大家都赞叹出家人,了解嘛!结婚怎么会轻松,世间何乐之有?世间哪有什么叫做快乐,对不对?刺激嘛!刺激当作快乐,像我们到国外的时候坐云霄飞车,他们就去坐,小姐也去坐,坐得哀嚎不已,能听吗?下来,吓得脸像死人的脸,拿钱带差一点心脏麻痹,下来讲不出话,吓得脸色苍白。有一些比丘、比丘尼出国也跟人家坐,下来,定力都没有,空观、假观、中观都忘记,什么见思惑、尘沙惑,无明全都忘记,只知道很难过而已。人家问:慧律法师!你要不要坐?我才不要失这个威仪,我出国我很有威仪,我去泰国的时候那个张小姐(导游),当地有用气艇,坐那个拖曳伞,开很快,利用空气的浮力,人就浮在上面,她就说:师父!你要不要坐一下?我说:这个慧律大法师,若背那个飞到空中被人照相起来。唉哟!飞上去的时候双脚摇晃,在那里哀嚎,你知道吗?哀嚎。在泰国坐那种叫做水上摩托车,裤子湿漉漉,唉呀!怎么能看,我本身我虽然没有修行,但是我很注重这个威仪,我不敢,他们坐,他们尽管坐,我看,我尽管看,所以说这世间所谓的快乐就是说我来刺激一下,让心忙碌一下,暂时寄托,对不对?哪有什么快乐,吓得脸色苍白,赔钱又费精神,心脏又快麻痹,幸好有带救心去,急救。世间人他没有听到佛法,他也不晓得什么叫做真的,什么叫做假的,他也不晓得要怎样了脱,他所认识的就只有现在而已,现在的快乐而已。底下:

【解】能念即三观。】就是空观、假观跟中观。【所念三宝。有别相】三宝,别相【一体。及四教意义。三谛权实之不同。如上料简道品应知。】我先解释一下:能念就是三观,三观就是空观、假观跟中观。所念就是三宝,就是佛、法、僧,有别相,别相的旁边写一个:相;一体旁边写一个:性。那么相不离本性,性不离相,所以说别相合起来就是一体,一体幻化无量的相,我们在莲因寺的时候忏云法师常常用一个比喻,面粉也能作面条,也能作馒头,也能作包子,也能作水饺,也能作油条,面粉,同一个面粉,对不对?能作千百种东西,千百种面粉类的合起来全都是面粉。我初去听经刚好听到忏公这样开示,老是记得这个比喻,比喻,本性就像面粉,这别相就像面粉,看你要作馒头,作包子,作水饺,或是要作这个油条,或是要作这个煎饼,都可以,晕个葱烧油饼也可以,别相,别相。一体就是性,以及四教义理就是藏、通、别、圆,藏教、通教、别教跟圆教,三谛就是空、假、中,空、假、中,权实,权就是方便,实就是本性,就是实相的东西,权智跟实智叫做硬说权实之不同。有的众生要用方便善巧去譬喻这叫做权,实,直接入本性的东西,直接悟入本性这叫做实,之不同,如上料简道品应知,就像上面去拣择,料简就是选择,道品应知,三十七道品。

【讲】此简别能念所念。以及三宝不同之相。能念即三观者。】空、假、中,【谓能念之心。体本空寂。】就是说我们这个妄想是意识心,打破这个意识心就看到我们的本性,所以叫做体本空寂。把笔拿起来,空寂就是无生的意思,体本无生,因心而有,因为我们这个心刹那间在变化,刹那间在执著。你在恨这个人,你若不要去想,你的痛苦会减少,你在恨这个人,你再三去恨、衔恨,衔恨这个人,你会愈痛苦,你若用这个智慧去观照、观照,这个本来就没有,恨是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这时候再观察,过去的事已经过去了,你计较同样痛苦,所以说你什么时候放下你内心的恨、(放下你内心)的生气、放下你内心)的嫉妒,你什么时候得到快乐,其实你随时都可以得到快乐,你只要悟到无生,因为我们的本体当下就是空性,你用任何的思想去想,用任何的意识去推论,全都无法解决事情,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我们所能得的东西就是一些妄想的执著,一些痛苦的回忆,痛苦的回忆,所以说我们没有【即空观】的智慧【。】不能观空,【用则圆照。】圆满的观照,【即假观。正空寂时。寂而常照。】正在无生的时候,常照就是妙用,妙用,所以这个寂就是不变,常照就是随缘,所以正空寂的时候,寂而常照,就是说不变而……,常照就是随缘,【正圆照时。照而常寂。】正圆照就是随一切因缘在观照的时候,照而常寂,随缘而常不变,寂而常照就是不变而常随缘,照而常寂就是随缘而常不变。【即中观。】中观。

【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者。】别相的三宝,一体三宝。【何谓别相。差别之相也。法身。报身。应化身。为四教佛宝。】藏、通、别、圆四教。【教理智断。】这个要把笔拿起来,顿点,教、理、智、断。这个教就是佛教化我们。理,佛所教的这个道理。智,运用我们这个智慧。断,断一切的烦恼,【为四教法宝。三乘贤圣。为四教僧宝。】小乘、中乘跟大乘这就是藏、通、别、圆教。僧宝,【何谓一体?真实之体也。湛然智照。】这个念zhàn,不是zhān,湛就是水清澈而明朗,光明皎洁的样子,清清楚楚,所以湛然就是说很清净的意思,很清净智慧的观照,【灵明觉了。】很清楚,【为佛宝。】那么运用佛这个智慧观照就是【实相理体。】实相理体。【清净圆妙。为法宝。】那么实相理体,清净圆妙,就是佛所证到的实相,所证到的理体就是无生,清净圆妙这就是法宝,清净心圆妙的作用。【理智不二。】理性跟智慧不二,【和合无违。】和合无违就是没有一点矛盾,我们现在所讲的感情跟理性,调配得最平稳的那一个接合点,这个叫做和合无违,叫做理智不二,你讲他这个道理就充满智慧,你说他这个智慧他就是运用无生法忍的道理,所以说理智,这个理智是跟我们世间人讲的理智不同,世间人讲感情跟理智是两种东西,我们现在这个理智是两种东西,理就是无生之理,智就是佛具足觉悟之智,所以理是理,无生之理,智是妙智,用妙智觉悟无生之理,觉悟无生之理又产生了妙智慧,这叫做理智不二,不是说理智不二,世间人这句绝对看不懂,在这个角度是说理跟智是合而为一,就像一面镜子,这面镜子你若看到镜子,你就有看到光,你若看到影像你就看到镜子的反光,本来就是具足这种能力,和合无违,【为僧宝。别相是相。相即性中之相。】别相是相,相就是性中之相,本性所幻化出来的相。【一体是性。性即相中之性。】本性里面所幻化出来的相,所以他这个相不离本性,不离本性,就像镜子,就像人,这个人充满智慧,智慧跟这个人是同这个色身,【性相一如。二而不二也。】不二而二。

【及四教意义者。别相一体。各分四教。】藏、通、别、圆,【但有三谛权实之不同耳。】三谛就是空、假、中,真谛、俗谛、中谛,三谛权实的不同,【藏通二教。为真谛三宝。】把笔拿起来,悟入空性名为真谛,悟到空性名为真谛。【别教为次第三谛三宝。圆教乃一心三谛三宝。】次第就是空、假、中分别来修,分开,那么圆教一心三谛就是讲到空就是不离假跟中,讲到假,不离空跟中,讲到中道,不离空跟假,所以叫做一心三谛三宝。【前三教总属权。】就是方便权巧,【圆教乃属实。此乃如上文。料简四教道品应知。】【()

初释鸟音法利竟。

壬二征释略显

【经】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他怕人家误会极乐世界那么快乐,那里怎会有小鸟呢?小鸟会拉屎怎么会跑到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的鸟是不会拉屎的鸟,这是很好的鸟,是好鸟,不是恶鸟,不是像我们现在栖息在电线杆上面的鸟,你一看,鸟屎当头而来,很倒楣,极乐世界不会这样,极乐世界的鸟会说法,说法,符合佛的这个道理才是厉害,所以说舍利弗!你知道吗?极乐世界的鸟不是它造罪业,业报所生,所以者何,是为什么?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有小鸟、饿鬼、畜生,怎么会有鸟呢?舍利弗,彼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极乐国土根本就没有饿鬼、地狱、畜生道,何况有实,怎么会有实实在在的鸟呢?底下解释,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军事法庭变化所作,小鸟都是阿弥陀佛,为了要让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讲】此文征释疑难。】就是解释。征释就是解释这个怀疑,众生碰到困难有什么怀疑这个叫做征释疑难。引述,征释就是引述这个……,来解释这个怀疑跟困难。【恐人疑云:弥陀因中。第一大愿。】他发这个愿,阿弥陀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他第一大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不取正觉。意思是说阿弥陀佛若是设我得佛,若到达我成佛的一天,设我得佛,我若已经成佛的时候,我那个国土没有地狱、饿鬼、畜生,若有畜生、地狱、饿鬼,不取正觉,我不要成佛,不取正觉就是不要成佛,【现有众鸟。岂不有违本愿乎?】违背阿弥陀佛的本愿,【故】释迦牟尼佛【呼舍利弗】告诫舍利弗,【而诫之曰:汝勿谓】你不要这么说,【(即莫作是说)此诸众鸟。五阴实法。】是色、受、想、行、识五阴的实法,【是罪报(罪业报应)所生。】你不要这样想,【此鸟非但不同人间之鸟。随业受生。而且不同天上之鸟。】也不像天上在飞的鸟,(不同于天界之鸟)【虽能说法。仍属业报所生也。】我们天上在飞的鸟也是属于业报。

【所以者何?此句是征。】你看什么原因呢?【所以不可说此鸟。实是罪报所生者。何也?】为什么呢?【彼佛下解释疑难。彼佛国土。由弥陀愿行。】行,修成证到佛果,【功德庄严。】西方极乐世界【无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此三恶道。由五逆十恶。感地狱道报。由悭贪嫉妒。感饿鬼道报。由愚痴暗昧。感畜生道报。故名恶道。】叫做恶道。

【又呼舍利弗而告之云: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这个阿弥陀佛的国土它连这个恶道的名都没有,【此引法藏比丘。所发第十六愿为证。愿云: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乃至闻不善名(三恶道)者。不取正觉。】来到这个极乐世界绝对听不到三恶道的名,地狱、饿鬼、畜生,【名且不闻。何况有实是罪报所生之众鸟耶。】何况极乐世界有真正的鸟,没有,没有这种,这都是阿弥陀佛变化的,一定没有。【何况。反显其必无也。非但目所未睹。亦复耳所未闻也。】底下:

【是诸众鸟四句。出其所以。

难云】难云就是说有人怀疑,怀疑,有人怀疑【:彼国既无恶道。何以现有众鸟?

告曰:此鸟皆是阿弥陀佛愿力。欲令法音宣扬流布。】流布就会宣扬,宣扬就会流布,流布就会宣扬,流布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传达各方,传达到每个地方,【以不思议力。变化所作耳。

又引难云:法藏愿后偈云:地狱鬼畜生。皆生我刹中。何得谓无三恶道?

引释云:彼偈次云:一切来生者。修习清净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则知未生。虽属恶道。早种净因。既生彼国。皆成上善。同佛相好。岂复存恶道形耶?】一切来生者,一切来出世在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修这个清净行,就像佛金色身,妙相都是很圆满,就知道未生,虽是属于恶道,因为早就种这个净因,既生彼国,所以都是诸上善人,同佛的相好,所以绝对没有存这个恶道的形状。

【解】征释可知。

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

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名字法界不可思议)。皆诠如来究竟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再解释一遍:(解)征释可知,就是说……,征就是解释,假设自己问答叫做征释可知。

问:那么白鹤呢?白鹤、孔雀,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那么白鹤这不是恶道的名,难道这不是恶道的名,你说极乐世界没有恶道,那么白鹤这不是恶道的名吗?

答:既然不是罪报所生,当然一一的名字就是讲如来究竟的功德,意思就是白鹤是表法的,表什么?表示清净洁白的意思。白鹤是很贵重,所以说这个是表法的,表法的,所以究竟白鹤,无非是性德美称,我们的本性白,纯白,白得像白鹤这样,这是表法的,表法的。岂恶名哉?

【讲】经中征释。无三恶道之疑已显。】所以可知,【故曰可知。此假立问答。以释尚无恶道之名。故问云】所以他这样问【:白鹤等岂非恶道名耶?】白鹤是不是恶道的名呢?【答:既非罪报者。是诸众鸟。五阴实法】五阴,【(指众鸟身心,为五阴实法)。】就像我们现在这个麻雀、鹦鹉、鸟,都认为这是肉身,小鸟是五阴所生的,【既非罪报(所生)。则白鹤等假名。亦非恶名。

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者。】一一的名字都是在解释如来究竟的功德。【此承上对显。五阴既非罪报。则属善报。假名既非恶名。则属善名。善报则究竟五阴功德。善名则究竟假名功德。】所以说极乐世界【一色一香。一尘一名。皆即全体法界。】为什么呢?事事无碍嘛!都是阿弥陀佛的本性幻化的,【不可思议。故一一名。皆诠如来究竟功德。诠者显也。】显出来,显现。【以假名诠显实法。】用这个假名诠显这个实法,实法就是究竟法,如来清净法,【如来究竟功德。以如来证穷】“穷”就是“尽”。把笔拿起来,以如来证悟而穷尽【十法界功德。】证穷,不是穷的意思,穷就是尽,贯通十法界,十法界全都了解。【是为究竟。彻法流之源底故。是法平等。一究竟一切究竟。故一一名字。悉皆究竟。所谓究竟白鹤。乃至究竟共命之鸟。无非性德(称性功德)美称。】无非性德就是“称性功德”。【岂恶名哉?】本来就不是恶名,【反显是究竟功德之名也。故旁注曰:名字法界。不可思议如此。】名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叫做名字法界。

【解】问:化作众鸟何义?】化作这些鸟做什么?有什么意义没有?

【答:有四悉[檀]因缘。(此经悉檀皆是第一义中具下三悉)】四悉檀就是四种究竟布施名四悉檀,世界悉檀、为人悉檀、对治悉檀、第一义悉檀,这个在《大智度论》里面讲得很清楚。答:有四悉檀因缘,那么这本经的悉檀都是第一义,有四悉檀因缘,【凡情喜此诸鸟。】世间人爱养鸟,爱养鸟,你爱养鸟,我们娑婆世界这种鸟比不上极乐世界这种鸟,阿弥陀佛是本性神通力变化出来的这种鸟,比我们娑婆世界还好。【顺情而化。】顺着众生的情而化度,【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这鸟都会说法,你想想看!听到之后就生出这个善法,【不于鸟起下劣想。】不要想鸟是这样差劲,是恶道,业报深重才会变成鸟,鸟会说法,我们人不一定有办法,【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鸟就是阿弥陀佛化身的。【令悟法身平等。】令悟到我们的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每样都具足。

【讲】此问答显益。】显益就是好处。

【问:弥陀欲令法音宣流。变化众鸟。有何意义?

答:有四悉檀因缘。】四种施舍令众生得利益叫做四悉檀,悉就是一切,檀就是施,一切世界都布施,一切的人都布施,一切的对治都布施,一切的中道实相第一义谛统统布施,叫做四悉檀。【梵语悉檀。此云普施。】普施就是可以普遍布施利益一切众生。

【四悉乃有四益:

一世界悉檀。欢喜益。因世界凡情。喜此诸鸟。弥陀随顺凡情而化。令得欢喜。

二为人悉檀。】为人悉檀,【生善益。化鸟说法。事出奇特。】我看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养一只鸟会说法的,不得了了,这只鸟真的价值不菲,不过娑婆世界这只鸟真的会讲话、会说法也活不久,光是枪,毛就被拔得所剩无几,我们人会贪,养到一只鸟会讲话的那就多少钱你知道吗?上回人家那个报纸有刊登:每天,他的老板外省的,从大陆来,养一只鹦鹉,养一只鹦鹉,现在他开一家店,每句讲的都一样:客人来坐!客人来坐!那只鸟人家开价好几十万,那只鸟人家开价好几十万,想想看!只会讲这几句而已,还会说法,不过若有这么厉害的鸟在娑婆世界也痛苦,太厉害,这只鸟生命马上就没了,大家都要抢,大家要偷抓,偷拿不到就喂毒药下去,吃毒药下去,它又不会讲,他毒死我,他毒死我,拿毒药给我吃,它不会讲这样(法师笑),这只鸟它不会讲这样,难道不是这样,所以说娑婆世界这鸟一定死的,你看!我们当一个法师利益众生牺牲自己,不分昼夜,辛苦为佛教,你看!人家也是要让师父死,一样,是说我会讲话,我有智慧,真的,真的,我若要喝茶我还得先看看里面掺入什么东西,真的,我出去讲经,这茶我都很注意,也不随便让人请客,我这只大鸟被人害死就不会说法了(法师笑),是啊!所以是非同小可的,所以这要注意!要注意!鸟又不会讲话,会说法的,来娑婆世界活不久,活不久,抓不到人家就用毒药,马上就丢毒药过去了,你不晓得像狗在看门,狗在看门,军犬,狗,军用狗,很聪明,你知道吗?人靠近,咬,狗都训练咬不是咬别的地方,都咬这里,咬这里,金门的海防你没看到,都是狗,对不对?人家要让狗死很简单,用一个猪肉或是什么肉,里面掺药,整包丢过去,狗都忘了咬人,都咬那块肉而已,咬得……马上往生,那种连助念都来不及,对不对?所以说大厉害的东西,太聪明的东西会早死,所以我不敢太聪明,我就是怕早死,恰到好处就好,事出奇特,【令闻者。咸念三宝。而得生善。

三对治悉檀。】这个鸟说法它又会【灭恶益。】灭你的恶,【鸟能说法。未可轻视。不于诸鸟。】不对于其他种种的鸟,【起下劣果报想。】不于诸鸟就是不对于其他的诸鸟,起下劣的果报想,【令得灭恶。】你若看到鸟,说:这三恶道,不是,这阿弥陀佛化身的,不简单。

【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第一义。即甚深究竟之义。生佛一如。】众生跟佛都是一样。【鸟为弥陀变化所作。鸟即弥陀法界藏身。无一法不具。无一法不造。即理具事造。】理性就是本性具足,事造就是一切修行皆是理性,一切理性无非于事造,所以事理圆融,【令得入理。

此经为圆顿教。皆第一义悉檀。】皆是第一义悉檀,中道实相,【便具下三悉檀。以事造不离理具也。

【解】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乃)[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可谓法界标指)。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这中间就是显这个微风吹动,诸实行树,诸宝罗网,就是微风树网,音就是声音,乃及,以及一切的依报跟正报假实,当体,当体就是可以说全都是阿弥陀佛,三身就是法身、报身跟化身,四德就是常、乐、我、净,毫无差别,全都一样,一切依报、正报都是佛一个人本性所造作出来的愿力。

【讲】此文标指法界。即直指万法唯心之旨。以显西方六尘之境。】六尘的境界,【一一无非全体法界。微风。乃触尘。】微风,乃是触尘,感触,接触。【树网。乃色香味三尘。音。乃风声。此前五尘为实法。五尘落卸影子。落在意地之中。是法尘。为假法。此六尘是依报。】六尘的依报。【众生是正报。若依若正。若假若实。随拈一法。当体即是弥陀三身(法报化)四德(常乐我净)。毫无差别。】全都一样。【亦即我及众生。三身四德。生佛平等。依正无殊。此为第一义悉檀也。】【()

初化有情声竟。】第一义悉檀。

辛二化无情声

【经】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阿弥陀佛那个国土风一吹下去,宝树网罗都出这个微妙音,就像这个音乐同时俱作,不是像我们现在四声道的,极乐世界不只是四声道,同时,不晓得几万声道,不晓得,而且我们这个碰、碰声又吵杂不已,乡下人,年轻人都待不住就是这样,兴趣都跟老人合不来,老人他就是喜欢看这个歌仔戏,爱看歌仔戏,喜欢听哭腔,哭腔,杨丽花那种,若年轻人他爱这个热门的音乐,热门的音乐,愈快愈好,早上若爬不起来,叫他,叫不醒。阿娇!起床!叫不起来,你热门音乐放下去,碰恰!碰恰,……,她在床上……,就一直起来,一直起来,像僵尸般一直起来,音乐放下去,老人若放那个儿子才这样,听那个心脏快麻痹,哪有多好听,极乐世界不会这样,极乐世界音乐奏下去,爱听的都适合你,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所以说极乐世界都是阿弥陀佛化出来的,当然你要听什么音声都可以,听什么音声都可以,经典说这个声就是非常的,很好、很好的音声,你听了,但不晓得从哪里出来,声音就是很好、很好,不晓得从哪里出来,你一看,树怎么有声音,你会产生一种很不可思议的羡慕,哦!极乐世界,你到极乐世界的时候都找这个莲华,找这个莲华,你已经到达那里的时候,已经往生了,莲华出来,看,啊!娑婆世界,这个文殊讲堂还有两、三百个在努力,那朵比较大朵,那朵比较小朵,看、看……,现在极乐世界的人就期待,期待,用功啊!用功啊!受八关斋戒,若一边念一边打瞌睡,它就……睡莲,不见了,愈用功它就愈大朵,愈大朵,宜兰人讲的,很大朵,很大朵,很大朵,所以要去极乐世界,到达那个地方,我们就会期待这些同参道友来往生,同参道友若没有往生,他会觉得很可惜,若没有往生,莲华慢慢、慢慢……消失,可惜!所以念佛就像浇水般,浇水般,有人说声音若像这样那么响,自然而生,若要休息怎么办,晚上不用睡了,光是吵就吵死了,我们若不想听,动个念头,声音自然不见,他有听到,你没听到,因为极乐世界是几千度的空间所交合的,几千度的,几万亿度的空间所交合的,所以有无量的神通力,简单讲极乐世界就是科学最发达的地方,要让你听到,阿弥陀佛马上让你听到,不让你听到,马上不让你听到,很好、很好、很好。所以这样研究起来,你看!前面讲极乐世界洗澡,水想多高就多高,多低就多低,极乐世界不用有厕所,吃一吃自然化掉,极乐世界不用洗碗筷,不用洗碗筷,吃一吃自然化掉,极乐世界不用缝衣服,天衣无缝,衣服,阿弥陀佛自然帮你遮住,若世间人,说:我听你在说神话,又没有人看见,没有人看见,但是我念佛到今天,我从头到尾我不曾失去信心,不曾失去信心,因为我有看过好几次,佛的光我有看过,所以这不是谎言,因为我们的心不清净、怀疑,这很简单,我讲一个例子,你绝对百分之一百相信,若是今天佛祖欺骗众生,不是真的有极乐世界,说极乐世界是方便权巧而讲,像乌托邦这样,因为方便在度众生,假设有一个极乐世界,佛若是真的这样,换我反过来问你,自古以来到现在怎么这么多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对不对?临命终怎么这么自在吃到音声,音乐声,闻到香味,怎么这么多人,烧出来好几千舍利子,不然你说什么原因?所以说假设说佛打妄语,骗人,这样就肯定没有妄语,对不对?这实实在在的东西,对不对?舍利子又是不可思议,你要怎么解释呢?像师父那个舍利子生一百多颗金色的舍利子,一百多颗,白色的生金色的,白色的生金色的,你曾听过吗?不曾听过,拿起来看,透明的,舍利子透明的,已经快被人要完了,还有剩几粒,找个时间我拿给你们看,让你大开眼界我的功夫,舍利子金光闪闪,一百多颗,我用一个盒子装起来,我怕被人偷走,你知道吗?有的人很没良心,你把舍利子摆在那里供养,明天没看到,我不敢拿出来展览,拿出来,明天不见了,人家从印度请佛的舍利来,舍利白色的,噢!很美,很美,你不曾见过,长出来一百多颗金色的,舍利子透明的,人家都请光了,请回去不晓得有没有在拜,我在拜一直变大颗,他请回去拜该不会变小颗,不见了,这些徒弟请回去拜,我看可能不见了,也不一定,真的,所以说你想这世间就是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东西,你要如何用物理、化学,舍利子放里面空无一物,哪有掺什么东西,也没有掺什么佛学的东西,也全都没有,装在里面而已,它就会长舍利,哪有说极乐世界没有这么不可思议的东西,用我们人的头脑想,想不出来,对不对?所以我准备买一支叫什么?买一支舍利塔,很大支,点灯,放三、四粒,放着就好,不然会被偷拿,我不骗你。底下要写个:佛陀舍利。不写那四个字还放得住,写那四个字马上不见,现在的小偷很聪明,有人写一张字条上来,请问法师,偷请舍利子有没有犯偷盗戒?可见他曾偷拿过,换我请问你,这条戒律换我问你,我现在供养舍利子,偷拿人家的舍利子有犯戒没有?你看有没有?没有,有,还是随便,下回再告诉你们,偷拿舍利子难道没犯戒?其实这种东西实在很难讲,你知道吗?佛没规定若比丘、比丘尼偷拿舍利子犯比丘戒,都没有这样写,你知道吗?因为人家很虔诚要供养嘛!很虔诚要供养嘛!偷拿实在是不好,实在是不好。

有的《弥陀经》听经听得很好,作很多笔记,人家来看看,听经,听一听,噢!作很多笔记,偷拿回去,跟你说真的有,真的有被人偷拿,这本作笔记的被人偷拿,找不到,那时候郭医师就是这样,我在嘉义弥陀寺的时候在上《十四讲表》,郭医师写得很漂亮,郭医师北一女毕业的,医学院的,当医生,她上课写字很漂亮,非常漂亮,被偷拿,整本写得满满的,她很欢喜听师父《十四讲表》,噢!太棒了,太棒了,结果就是字写得太漂亮,不见了,真的,世间有这种贼,实在很,你知道吗?人家抄多久,抄得很辛苦,偷拿人家的书,知道吗?真的,如果有的话,你赶快拿来还,你趁我们现在不在的时候,静静地拿来那里放就好,真的,不要偷拿这种经典,尤其是我这本要顾好,这本要顾好,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解】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无量法门。同时演说。随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情跟无情同宣这个妙法,情就是诸佛菩萨,小鸟,情,有情,无情就是这些罗网、行树,同宣这个妙法。四教道品,藏、通、别、圆,无量的法门,同时演说,随类,随众生的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念这个三宝。

【讲】此中经文。重告舍利弗。无情法利。】就是说连无情它都会说法能够得到利益,叫做无情法利。【微风者。风之美也。】风之美,【轻清柔和。不徐不疾。】不徐不疾就是不慢也不快,【吹诸宝树宝网。铿然有声。】很清脆叫做铿然的声,【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宫商并奏。律吕克谐。】宫商这是我们古时候的乐器,当然现在不曾看过的人不知道,现在都用西洋的,电子琴,piano,钢琴,喇叭,黑管,简单讲就是说这乐器,宫商就是乐器并奏,律吕克谐,律吕是我们现在讲的旋律非常的和谐。(宫商:这里泛指音乐。1.五音中的宫音与商音。2.泛指音乐﹑乐曲。3.泛指音律。 4.可借指诗律中的平仄和声韵中的四声。五音又称五声。“宫、商、角、徵、羽”是我国最古的五声音阶中五个不同音阶的名称,即宫、商、角、徵、羽。(读音为gōng shāng jué zhǐ yǔ)“五声”一词最早出现于《周礼
#8226;春官》:“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而“五音”最早见于《孟子
#8226;离娄上》:“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灵枢
#8226;邪客》中把宫、商、角jué、徵zhǐ、羽五音,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此为五脏正音。相传是由中国最早的乐器“埙”的五种发音而得名。律吕:古代校正乐律的器具。共有十二个,从低音到高音依次奇数为“律”、偶数为“吕”,总称“六律六吕”,简称“律吕”。后也泛指音律或乐律。)【出微妙音者。幽雅曰微。说法曰妙。音中或赞佛。福慧两足。】福跟智慧两足,【能作众生导师。或赞法。】赞叹这个法,【犹如妙药。能治众生心病。或赞僧。信解修证。能作众生模范。能令闻者。自然兴念三宝。此明念三宝因缘也。

解中情与无情。】情跟无情,【同宣妙法者。情指上文众鸟。无情指本科风树罗网。同时宣演。四教道品。无量法门。能随上中下。各类之机。皆得领解。则何异佛音圆妙。随类得解也。能令闻者。念三宝也。】情跟无情都会说法,听到你就念佛、念法、念僧。

【问:无情声。何以亦能说法?

答:情与无情共一体。迷者茫然罔觉。】茫然罔觉是茫然不觉。【悟者豁然契入。】悟到的人他就了解,【如香岩闻击竹声。而悟道者是也。】这个禅师听到人家打竹声,马上就开悟,锵、锵……,马上就开悟,悟到我们这个本性,所以说要悟道的方式千百万种,情与坞都可以让我们开悟。【又古德云: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溪水在流就像在对你说法,苦、空、无常,溪水在湍流,山色无非清净身,山隐藏在那个地方如如不动,就像我们的本性清净本具。【此土无情尚然。何况极乐庄严佛土耶?】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无情还是这样,何况极乐世界庄严佛土呢?

【解】念三宝。是从悉檀获益。】是从悉檀获益,【凡夫创闻。大踊遍身。是欢喜益。与三宝气分交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灭烦恼。是(灭)[破]恶益。悟证一体三宝。是入理益[也]。初别明竟。】我先解释这个意思:念佛、念法、念僧这是从四悉檀所得到的利益,凡夫创闻,把笔拿起来,创闻就是昔所未闻,刚刚听到叫做创闻。人家说的创刊号就是开始,创闻就是说刚刚听到,刚刚听到,凡夫创闻,刚刚听到。大踊遍身,大踊遍身谙很欢喜、很欢喜,全身都在跳动。跳动就是欢喜益,与三宝气分交接,就会发这个菩提心,发这个觉悟的心,觉悟的心就会劝告你:世间是痛苦的,世间是痛苦的,像我们那时候受到感情的束缚,创伤,很痛苦,来到这个爱河边,唉!感到世间很痛苦,很痛苦,跳下去就解决,再摸水,又冷冰冰,跳下去死不了就倒楣,又爬起来,那是很痛苦,所以我们一个人他在没有智慧的时候,他不晓得要如何解决这个感情的事情,不要说菩提心,这觉性,菩提心就是我们觉悟的性要发出来,发不出来,哲学也看,心理学也看,每样都看,没机会遇到佛法,没办法,若趁早有机会遇到佛法,我们就知道感情是假的东西,他虽然说没办法一下子看得开,他也不会那么痛苦,至少不会很痛苦,拿不出任何的办法,所以感情这种东西是很矛盾,你清清楚楚,但是你也没有它的办法,就这样,所以说遇到这种都判死刑,判死刑,判死刑,娶妻就是慢性的癌症,你光是整天被吵、吵……,被吵得发疯,我不骗你,女人发脾气,整夜都不用睡,我不是讲你们,我是讲外面那些,外面那些很没有理性,哪有像我们学佛那么好,没有,学佛每个都很好,不曾吵什么,所以说要发这个菩提心是生善益没那么简单,烦恼重,由此伏灭烦恼,伏不了,伏不了,那时候我们若懂得世间是痛苦,无常,我们用九想观,我们好好地精进,没有,没有人开示,对不对?我调研的时候才有交女朋友,现在国中的就乱七八糟了,国三的,像阿贵他儿子,志清他同班同学,国中二年级,国中毕业的时候,国中三年级,娶妻,小孩生小孩,十七岁而已,十七岁而已,讲真的,十七岁的人,一个女孩子,发育不好的人前面、后面分得清楚吗?你也好了,说的倒是真的,从前面看成后面,从后面看成前面,所以说现在这个社会很乱,很乱,小孩子乱搞,因此我们学佛也要有因缘,那是说我宿世刚好有根机,你知道吗?我学佛就是我在宿舍,大学一年级进去的时候住宿舍,住在宿舍的时候,因为那时候读逢甲大学的时候,心情很差,想我们这种料读这间(大学),心里很不甘愿,很不愿意读,先注册一下再办休学,或是要怎样再作打算,觉得很委屈,正托着下巴在那里想、想……,咦!外面一个佛学社的社长进来,他说:弟弟!你什么名字?那时候我很我慢,不理他:我姓林。你要不要参加佛学社?吃素吗?没有!佛学对人生很好。我说:跟哲学有关系吗?我那时候本来是要读台湾大学哲学系的,我高中读三组,高一进去读哲学,乙丁组的,高二,我父亲说读那个不就去顾龙发堂,不然顾精神病院,读哲学出来娶妻怎么养得饱?他就叫我读医学,读医学读一读,每天都在解剖,常常在解剖,我看到解剖又会发抖,我生生世世修不杀生戒,看杀那个青蛙,拿冰敷它,现在想起来很残忍,读医学一定要解剖,没办法,一定要解剖,到后来高三人家已经读一半了,最后几个月才再转甲组的,才再转甲组,三年刚好读甲、乙、丙、丁,程度太好了,你不知道,天才,天才,所以说就读这个甲组的,读这个甲组的,所以说那时候我就想跟哲学有关系,好!我研究看看。一听,第一堂课而已,第一堂课而已,就请一位居士来讲经,说:世间是痛苦的。我坐在那里,开悟。只听到这句而已,其他我没听很多,只听到这世间是痛苦的,这句而已,活了二十几年不晓得世间是痛苦的,是知道很痛苦,找不到要诀,不晓得要怎么办,我想人生整天吃饭、拉屎,吃饭、拉屎,一定有一条路可以解决我人生所有的问题,研究哲学,哲学也不能解决问题,研究心理学,心理学也不能解决问题,本来要去荷兰留学,留学回来,娶妻生子,当一个博士,也没什么。再来,大富人,我都想过,也没什么,人生到底是在活什么,那时候整个脑子都在打转,我们人,生生宿世,他有大修行的种子在,只要听到一句佛法,马上说……,宿世善根一下子就出来了,所以在大学一年级,所有的演讲每场都参加,《十四讲表》演讲每场都参加,考试,考第一名的,考试第一名的,才是厉害。暑假、寒假整个都在忏云法师那里,不然就李炳南老居士那里,不然就去凤山佛教莲社打佛七,所有休息的时间都用在佛法,一个成功的人背后一定有他的条件,不是像你们这样读法,考试,师父!可不可以不要考,去死好了,考一个讲表而已就不要考,非常差劲,不能吃一点苦,对不对?怎么会成就!所以说我们了解人生只要有这个佛法在,人生没有绝望的时候,永远没有绝望,他悟到这个人生,所以必须发菩提心,生善益,他就了解由此可以伏灭烦恼,世间人,我常常在说,你们这些当老师的人常常在解决人家的问题,为什么当老师的人本身就很多问题,当老师的人都劝告这些学生,教国中的:不要乱来。自己偷跑去讨客兄(红杏出墙),又不能讲,他是老师,对不对?又不能讲,我不是说每一个老师都这样,就是说这些老师有办法劝告这些学生,但是他遇到这个(感情)他照样没办法,束手无策,他书读多少,台湾大学,师范大学毕业,他遇到这种东西(感情)他照样投降,你问他:为什么?没有为什么,哪有什么任何原因,你能够讲出什么原因吗?烦恼,无始劫以来这种感情的东西就是烦恼的东西,没有什么理由可以解释,没有任何理由,对不对?所以老师有办法劝告同学你怎么样、怎么样,自己遇到没办法。学生若在打架,学生若在打架,他就说:林同学!你怎么脾气这么坏,你忍耐一点嘛!回去三更半夜常常听到老师他家吵闹不休,两点,打得很严重,对不对?他都劝告学生不要打架,告诉他:你要乖一点,以后才会有成就,对不对?若打架,隔天都不敢跟学生讲,若打架,钟老师!你昨天也打架。反而被看到(法师笑),所以说人他没有接触到佛法,我告诉你,只要没有接触佛法,包括博士、硕士,即使是世间的伟人,没有一个有办法的,一个都没有,一个都没有办法,绝对没办法,只有佛法彻彻底底地觉悟你的人生,觉悟你的人生,知道吗?所以要注意!佛法是太好了,太好了,是灭破恶益,是灭恶,破恶,灭就是破这个恶,可以破这个恶,悟证一体三宝,什么叫做一体三宝?佛就是有智慧的人,法就是佛讲的真理,僧就是依照佛的智慧,依照佛讲的真理的法,综合就是僧,是入理益也,能够入这个理体的这个好处,好处。

【讲】此明念三宝四益。念三宝是从四悉檀获益。】得到利益。【以同居净土凡夫。创闻】就是【(昔所未闻,今始得闻)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大喜遍身。】太欢喜,【是欢喜益。外与别相三宝。】别相就是事相,把笔拿起来,别相三宝旁边与一个:事相。【内与一体三宝。】理体就是事理圆融,【气分交接。必能发菩提心】,什么叫做菩提心?【(即起信论:直心、深心、大悲心)。】但是这三心大家都误会,都认为直心就是直的个性,这完全错误,比如说一个人犯错,当场就让人难堪,骂人、指责人,让人家下不了台,对不对?除非说明师在教徒弟才有这样,要成就他,不然一般的众生他怎么有办法接受这种的态度,对不对?现在他骂人,他就说:我这种人很直心,我这种人, 不虚伪。他以为一直责备别人他就是很直心,错了,你要拿笔写清楚,那个直心是通达本性的意思,你要搞清楚,直心就是没有弯曲,直心就是本性,从本性散发出来的那个清净念叫做直心,搞清楚,不是说我没有风度,我脾气坏,你不对,我直接纠正你,那叫做直心,那不叫直心,那叫做没有修养,直心是什么?两个人若在吵架:我这种人很直心。我这种人很直心,我这种人不会讲虚伪的话,佛经讲的要直心,假藉这句来自我解释,自己没有修养还说是直心,直心不是这样,直心就是不弯曲,只有本性才不弯曲,意识心会弯曲,我们的意识有主观的色彩,我们会丑化一个人,会扭曲别人的形象,这个根本谈不上直心,只要你第六意识未断,只要你第七意识未断,没有一个人直心,简单讲第六意识的执著,第六意识的分别,第七意识的执著,永远存在主观,扭曲丑化别人的形象,直心不是这样子,深心就是不动,不动摇,你怎样他就是不被你摇动,叫做深心,大悲心就是从本性散发出同体大悲,怜愍一切众生,所以发菩提心没那么简单。【是生善益。由此发心起行。或伏烦恼。或断烦恼。喻如浊水静深不动。】浊的水静深不动。【灰土自沉。】灰,浮在上面的灰慢慢沉下去,【清水现前(是伏)。】暂伏,因为沉底的灰土没有去掉。底下说:【去泥纯水。】去掉下面的肮脏,【搅亦不浊(是断)。】所以我们今天要断烦恼,不可以伏烦恼,你暂时,暂时伏这个烦恼没有用的,所以我们将来一定会讲《六祖坛经》,一定会讲《楞严经》,讲《六祖坛经》,这辈子一定要讲《大珠和尚顿悟法门》,一定要讲,绝对要讲,那是直入本心,只要你这部经听完,可以缩短你三十年的功夫,三十年,你今天学佛的目的是为什么?出家的目的是为什么?你今天你学佛的目的要做什么?你出家的目的要做什么?要了生死,生死要如何了?讲啊!是不是每天都在那里拜佛、念佛,拜佛、念佛,不要去听经,每天拜佛用功,那是意识心,你要分清楚,所以善知识很重要,这辈子你没有找到本性,那很难,你找不到你的本性,那很难,没有办法用功,一个住茅蓬的下来山下,下来山下,二十年,二十年,他来找我,他来找我,告诉我:慧律法师!我在茅蓬用功二十年,还没有找到自己。就是没有找到本性。我说:你哪一点没有找到?他说:我就一直在找、一直在找、一直在观照。我说:错了,你这样到死也找不到。他说:啊!观照,能观,我能够观照我的心,这个念头,这样不对?我说:不对,能观是病,不是禅。能够观照的那个念头一样是不对,有能所嘛!还是有能、有所嘛!所以坐跟观都是病,不是禅,那要怎么修行?我说:不要修行。不要修行,那这样怎么见性?我说:要修行。他说:你在讲什么?简单讲就是说你必须在每一个时间的动点上要观空,当体全部放下,不是不可以用观的,用观的一定死路一条,用观的就是落入意识的能所,你怎么能够观呢?我每一个念头放下、放下……,放久了那个水没有任何的染污,啪!般若智慧马上现前,那个才是自己的东西。哇!站起来顶礼,顶礼,顶礼,要顶礼:我今天住茅蓬二十年,来这里找到宝贝,真的,真的,我说:其实你也不用来找,放下就是,在你的茅蓬里面也有宝贝,二十四个小时走到哪里,你的内心就有宝贝,其实你不用来,是你自家的珍宝你让它迷失了,你来找我,我只是跟你点醒而已,你找什么呢?对不对?哪有什么好找,本性当下放下就是,你要找什么东西,你愈找就愈远,愈找,离本性就愈远,你要如何找?太棒了,太棒了。他说:法师!我要回去了。我说:本来就没有来要回去那里(法师笑)。太棒了,太棒了,太棒了,实在真的很好,所以说这样他就知道修行是什么,你那个静深不动,灰土自沉,清水现前,那个不是功夫,我用观照的,观照,观照……,观照,我要观照,不要起烦恼,我要忍耐,我要忍耐,我要忍耐,我要忍耐,错了,这个修行永远不能成佛,不能老是说:我要忍耐,我要忍耐……,那个永远没办法成佛,那是压制。你要想:本来就没有,忍耐什么。你知道吗?本来就没有,你忍耐什么?这样听得懂吗?听不懂,两眼无神(法师笑),知道吧!所以说这个污泥若没有去掉,这个污泥就表示意识执著,所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去泥纯水。去就是断掉,断掉那个烦恼,我们烦恼用压抑的永远没有办法成就,今天不管你跑到哪一个道场修行,出家、在家,你找不到本性,很难、很难……,很难、很难……,非常、非常困难成就,几乎不可能,那你只能在临命终的时候靠别人加持一下,不然你就保证你在临命终不要有这个烦恼现前,若烦恼现前你不完了,没办法,所以你若找到本性,当下就无,没有什么东西放不下,还有什么东西放不下,再大的侮辱跟伤害对你来讲都没有感觉,就是要找到本性,所以搅亦不浊就是断,【心中烦恼伏断。亦复如是。是破恶益。悟证一体三宝。人人具足。】悟到一体三宝,人人具足。【是入理益。】就入这人本体无生。

【本科二化无情声竟。大科初别明竟。

庚二总结

【经】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解】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性相圆明)。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佛性修皆是性生是修)。亦可深长思矣。

【讲】重重结示令深信者。前三教皆浅信。惟圆教事事无碍之信乃深。一切庄严。即四土庄严。皆导师因中。所发四八弘愿。愿后所修。】就是庄严极乐世界,【六度万行。之所成就。乃至果上成佛。得一切种智所现相分庄严。】相分就是依报,就是依报的庄严,就是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就是住在非常庄严的地方,【此皆约佛边说。】这是就佛的那个角度来说。

【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者。】所以极乐世界它是佛的愿力跟众生的【净业。】因为我们的心若清净,国土就清净,所以净业【即修持念佛法门。清净三业。】身、口、意,【以此净业为能感。】可以感应到极乐世界现前,阿弥陀佛来接引,【一切庄严为所感。】所以能感、所感,能、所正好一对,【乃至往生净土。由唯识所变相分庄严。以为受用。】因为他所造的业全都清净,所以他所感应到业(依报)全都很庄严。【此乃约众生边说。】前面四土庄严,是佛发四十八大愿经过无量劫修六度万行成就,种种一切种智所显现出来,这是就佛就,现在是就我们就众生的角度来说,就众生的角度为唯识所变,他修这个清净行,修念佛法门,三业清净,所以他就感应到清净的世界,这是就众生的角度来讲。

【佛心生心。】就是佛心跟众生的心【互为影质者。】质就是佛,影就是佛做这个众生加强的力量,就是由佛的本质、本性来加持这个众生,众生就变成影子,众生的本性还没有显现出来,等到众生的本性显现出来,这个影跟质又是同样本性,同样本性。【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是全庄严。乃佛心也。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现。是全庄严。乃生心也。全心即境。全境即心。】现在在极乐世界他是事事无碍,所以心跟境,境界是心所显现,所以境界有柔软性,因为心是属于精神,境界是属于物质,若在我们娑婆世界物质跟精神是分得很开,因为有执著,有执著所以所感应的世界就是硬的东西,牢不可破,在极乐世界不是,境界是心所显现出来,心所显现出来,既然境界是心所显现出来,所以境界就是有柔软性,所谓境界柔软性,就是随心所变,结果柔软性,它不会像娑婆世界这样透不过去,所以全心即境,因为境是唯心所造,全境即心,所有的境界就是我们的心。【佛生互为影(影像境)质(本质境)。】佛跟众生是互为“影像境,本质境”,【本质如石印之印模。影像如影印之印刷品。以佛之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众生心中。为影像境。】意思就是佛的本质来加持众生,变成众生的影像境,【以众生庄严为本质境时。却在佛心内。为影像境。故曰互为影质。】互为影质,那么它这里有一个比喻:【如众灯明。】像很多电灯,【各遍似一者。】就是说每一盏电灯都互照下来,看起来像同一个地方,同一个光线,但是因为是大众所集合的,所以也可以说看起来是很多电灯,电灯照下来,光却是没有分别,就像我们上面这么多盏电灯照下来,我们也没办法分出中那一盏电灯的,所以本质第就个体来讲,影像就是就加持的角度来讲,所以说就佛他有本质跟影像,就众生他也有本质跟影像,现在说佛的本质他已经是开采出来,他已经是证悟到他的本质性,所以他加持下去对众生来讲就变成影像,但是对众生的本质来讲,他这个本质是还没有开采出来,所以他是黑暗,无明,那么他若有本质,就是本质没有作用,所以他就藉着影像,佛的影像来加持,所以他显现本质,慢慢显现出来,那么众生的本质,他没有那个能力,那么站在佛的心来讲,他这个本质又变成影像,所以说就众生来讲,就佛来讲都有本质,都有影像,但是佛的本质有作用,众生的本质没有作用,就佛心所显的庄严,各遍似一者,【以众灯。喻佛心及一切众生之心。以灯之光明。喻佛心所现庄严。及一切众生心所变庄严。众灯光遍一室。】电灯合起来都照到一室,【虽然似一不分。】虽然像一样,【却是各各遍满。】每一个都遍满,【无坏无杂。互不相碍。以喻佛心生心。所现四土庄严。似一不分。亦是各各庄严。无坏无杂。互不相碍。此即唯心庄严。事事无碍之境也。

全理成事。全事即理者。此指上文。心境无碍。理即是心。事即是境。全心成境。全境即心。如依金作器。器器皆金也。

全性起修。全修在性者。此指上文性修交成。性即是理。修即是行。称理起行。】所有的修【行不离理。】意思是说我们修行必须要有理来作引导,把笔拿起来,解如目,行如足,这个理就是要你去理解的,就像我们的眼睛,起行就像我们的脚,足,所以说称理起修,行不离理,【全行即理。理不离行。】简单讲就是说我们有眼睛看再来走路,叫做称理起行,所以在走路不可以离开眼睛,行不离理,全行即理,你所有走路全都是眼睛在看,理不离行,你所有眼睛在看你也要用双脚去走,这样就听得比较懂,阿婆听起来很好,原来就是眼睛跟脚,趁早讲这样,搞了老半天,趁早要用这种来讲才听得懂,讲到眼睛跟脚就比较快了,不然以前搞得乱七八糟。【全性德庄严(理具)而起成修德庄严(事造)。全修德庄严。还在心性之中。不在心性之外。】所以说全性德的庄严这是本性具足,起成修德庄严,这就是事造,因为我们的本性就有具足庄严,所以所有的修行都离不开本性,所有的修行还是在心性之中,不在心性之外,【心性本无外故。】有内有外是凡夫生灭法,没有突破这个虚空,时间跟空间,当然它就是有内外,若是证悟到法身无相,内本是外,外本是内,尽虚空遍法界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心性本无外,内外是凡夫相。【如依地种花。千葩万卉。】千葩,那个念pā,千葩万卉,【皆不离地。】若是按照这个地去种这个花,这个葩就是花,千葩万卉,都不能离开这个土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净土弥陀。不在心性之外。此理微妙。亦可深长思矣。】这道理是很微妙,诸位要好好地想,【岂浅智短识之所能知耶。】这难道是一个没有智慧的人所能了解吗?

【解】奈何。离此净土。别谭唯心净土(离土谭心定是缘影妄想)。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初依报妙竟。】我解释一下:

【讲】奈何。寄叹之词。谓奈之何。世人不了即事之理。】理就是事,【即土之心。】心就是我们的土,所以离此净土,别谭,这个谭就是谈论的谈,就是我们在讲话的那个谈论,一个言再两个火,另外再讲一个唯心净土,其实心就是土,土就是心,他的意思就是说心外还有一个土,土外还有一个心,这叫做离此净土,别谭唯心净土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他不了解【离此不思议净土。别执缘尘影事之妄想。以为真心】外之土【。】土外之心,不晓得土就是心,心就是土,这是我们的真心,【别谭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弥陀就是我们的自性,事就是理,理就是事,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圆融,事事无碍,所以这都一样,【甘心堕于鼠即鸟空之诮。良可哀也。】

就是说就像【鼠即。】叫,或是鸟在叫,【乃鼠鸣声。】这个鸟在叫就是无心,【譬喻谭有不知妙有之理者。】鼠及鸟空之诮也,在叫,【鸟空。亦鸟鸣声。】会被人耻笑,这个诮就是讥也,讥笑的笑,像小鸟在叫,鸟在叫无心,【譬喻谭空不达真空之理者。】不晓得妙有真空,这样会被讥笑的意思。

【初依报妙竟。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讲义第二卷终

()】【()①②③④【】【()

(讲)奈何。离此净土。别谭唯心净土(离土谭心定是缘影妄想)。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初依报妙竟。【

补充资料:

香严智闲:邓州(今河南南阳)香严智闲禅师,沩山灵佑禅师之法嗣,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益都)人。智闲禅师生得身材高大,博闻强记,既能干又有谋略,乡亲们都认为,他只要发奋学习,将来必成佐时之良器。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智闲禅师对世间功名越来越不感兴趣。成年后,他即辞亲出家,观方慕道。

当时,百丈怀海禅师尚在世传法,智闲禅师遂亲往参学。智闲禅师性识聪敏,教理懂得很多。每逢酬问,他都能侃侃而谈,但是,对于自己的本分事却未曾明白。后来,百丈禅师圆寂了,他便改参师兄沩山灵佑禅师。

沩山禅师问道:“我闻汝在百丈先师处,问一答十,问十答百。此是汝聪明灵利,意解识想,生死根本。父母未生时,试道一句看。”

智闲禅师被沩山禅师这一问,直得茫然无对。

回到寮房后,他把自己平日所看过的经书都搬出来,从头到底,一一查找,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答案,可是翻阅了几天,结果却一无所获。智闲禅师感叹道:“画饼不可充饥。”

于是他便屡次去方丈室,乞求沩山禅师为他说破,但是,遭到沩山禅师的拒绝。沩山禅师道:“我若说似汝,汝已后(以后)骂我去。我说底是我底,终不干汝事。”

绝望之余,智闲禅师便将自己平昔所看的文字付之一炬,说道:“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

智闲禅师哭着辞别了沩山,开始四处行脚。有一天,他来到南阳慧忠禅师的旧址。目睹了慧忠国师道场之遗迹,觉得这个地方挺不错,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下来,加以整拾。

一日,智闲禅师正在芟除草木,不经意音,抛起一块瓦砾,恰好打在竹子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响声,他忽然大悟。于是便急忙回到室内,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叹道:“和尚大慈,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何有今日之事?”并作颂曰: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动容扬古路,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沩山禅师听说了智闲禅师的这首偈子,便对仰山禅师道:“此子彻也。”

仰山禅师道:“此是心机意识,著述得成。待某甲亲自勘过。”

于是仰山便前往见智闲禅师,说道:“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

智闲禅师遂举前颂。

仰山禅师道:“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真正的发明开悟),别更说看。”

智闲禅师一听,便又作一颂曰:

“去年贫,未是贫, 今年贫,始是贫。

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

仰山禅师道:“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

智闲禅师于是又作一颂,曰:

“我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

仰山禅师这才放心他确实彻悟了,于是便回去报告沩山禅师道:“且喜闲师弟会祖师禅也。”

智闲禅师后驻锡于邓州香严,教化一方,四方衲子,争相亲近。

关于修祖师禅,智闲禅师特别强调,要离心意识去参,不要沉溺于语言文字,更不能呈口舌之快。大道不在别处,只在目前。若能在日用中,念念回光返照,即是与道相应。智闲禅师曾有上堂法语云:“道由悟达,不在语言。况是密密堂堂,曾无间隔,不劳心意,暂借回光。日用全功,迷徒自背。”

又云:“若论此事,如人上树,口衔树枝,脚上蹋(踏)枝,手不攀枝,树下忽有人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不对他,又违他所问。若对他,又是丧身失命。当恁么时作么生即得?”时有虎头招上座出众云:“树上即不问,未上树时请和尚道。”师乃呵呵大笑。

智闲禅师开示学徒,语言简直,不尚奇特,曾有偈颂二百余篇传世。后谥袭灯禅师。

更新于:2020-07-05 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