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定慧二学之“综合说”与“分别论”
释性广
印顺导师曾指出:从《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二书的比对中,发现佛教界对于定慧二学的修持已有偏重发展的倾向。如《杂阿含经》重慧证,故多说三处观门与十二缘起,于定学只略说(四禅)根本定,并本持“依定明慧”的精神而说空、无相、无愿三眛。而《中阿含经》重视烦恼的对治,所以对有助于离欲的定学着墨最多。他的结论是:《杂阿含经》“重在真慧的体悟上,并且是相互融通的”,而《中阿含经》“已成为组织的说明,多论四禅、八定或九次第定,重在修行次第,重在禅定的渐离上。”[1]
本文征引汉译“阿含”文献,[2]进一步解说《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不同的禅观修学内容,并总结定慧二学“综合说”与“分别论”的定义。
一、四部阿含的结集特色 佛灭之初,弟子们为免教法散佚,在王舍城集合众人诵出遗教,是为第一次结集。“结集”又称“合诵”,不单是集众人之力,将所曾听闻的内容诵出,而是对法义加以整理与编辑。现存的原始圣典––––汉译四部《阿含经》与巴利语五部尼柯耶,即可从中指出不同的编纂宗旨与体例。以下征引三个例证,以资说明:
说一切有部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曾指出四阿含的宗旨:
为诸天世人随时说法,集为增一,是劝化人所习。为利根众生说诸深义,名中阿含,是学问者所习。说种种随禅法,是杂阿含,是坐禅人所习。破诸外道,是长阿含。[3]
此中,持经的譬喻师因教化信众,随宜说法的需要,故重视“增壹阿含”。“中阿含”多强调分别法义,而为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论师所重,故云“为学问者所习”。“杂阿含”是佛教最早期结集的圣典,《瑜伽师地论》“摄事分”(大正·八五册,页七七二下栏至七七三上栏)中,即强调“杂阿笈摩”(杂阿含)的内容以实修趋证为主,是教法的根源,所以有部说这是“坐禅人所习”,亦符合实际的意义。
龙树(Nāgārjuna,二、三世纪南印人,为大乘中观学派创始人)即曾根据四阿含的编纂宗旨,总摄一切法为“四悉檀”:
有四种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为人悉檀,三者对治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四悉檀中,一切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皆是实,无相违背。[4]
悉檀(梵语siddhānta,巴利语同),意为成就、宗旨、理则等,“四悉檀”即是佛法教化的四种分类与特色。此中:“世界悉檀”是随顺众生意乐所说的世间端正法;“各各为人悉檀”则是因应众生的根机与能力而说法,令能生发善根,出离得脱;“对治悉檀”即针对众生的贪瞋痴烦恼,应病与药,净除诸恶;“第一义悉檀”则诠解胜义谛理,使众生能契入诸法实相,这是佛法的精髓与特色。
觉音(Buddhaghosa,五世纪中印人,巴利三藏重要注释家)除了撰著《清净道论》与《善见律注序》之外,亦曾翻译四《阿含经》、论藏为巴利语,并撰作注疏。其中,长部经注疏的题名是“吉祥悦意论”(巴 Sumavgalavilāsinī),中部经为“破除疑障论”(巴 papabcasūdanī),相应部经为“显扬心义论”(巴 Sāratthappakāsini),增支部经为“满足希求论”(巴 Manorathapurani)。从这些书名,也反映出“四阿含”––––四部的特色。
印顺导师总结:
“吉祥悦意”是“长阿含”,“世界悉檀”是适应印度通俗的天神信仰的佛法;在思想上,“长阿含”破斥了外道,但对于庶民信仰中的仪轨等,则在不违正法的原则下,采取融摄的方式,经中并有诸天大集,降伏恶魔的记载,表现了佛陀––––正法守护众生的德用。“破斥犹豫”是“中阿含”,“对治悉檀”,重视分别抉择诸法以断除疑情,净尽“二十一种结(烦恼)”等,这正是对治的意义。“显扬真义”,是“杂阿含”,“第一义悉檀”。“增壹阿含”的“满足希求”,是“各各为人悉檀”,适应不同的根性,使人生善得福,这是一般教化,满足一般的希求。佛法的宗旨与化世的方法,都不外乎这四种。每一阿含,都可以有此四宗,但亦可以针对每一部的特色而做分别。
天台智顗(538~597,中国天台宗开宗祖师)更以“四随”解说“四悉檀”,以为教授或修习止观的指南:[5]
禅经云:“佛以四随说法:‘随(意)乐,随(适)宜,随(对)治,随(胜)义。’”……智度论四悉……与四随同。[6]
此中“禅经”应是鸠摩罗什(Kumārajiva,344~413,一说 350~409)所著之《坐禅三昧经》(大正·十五册,页二六三至二八五),文中虽无“四随”名义,然全书结构完整,内容丰富,涵盖禅法教授与学习的各种层面与需求。全经完整而善巧地从劝发习学意愿开始––––“随意乐”,并且重视因材施教––––“随适宜”,提供各种净化烦恼的具体修法––––“随对治”,最后则导归禅修的究极目标,涅槃圣道的实证––––“随胜义”。
经文以偈颂引言,标明为解脱生死苦的修行目的,接着用长行[7]提示师长应如何启示初学,进而描述贪瞋痴习气深重者的性情与特征,并说明观机逗教的五门禅观[8]。以此五门禅做为修得色、无色定与开发五神通的基础,最后归于四念处、四圣谛的慧观,而引发暖、顶、忍、世第一法,以及四双八辈的声闻圣果。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经中除了说明声闻禅法之外,并于卷末介绍菩萨的发心及不共声闻的禅修特点,这是以声闻禅法为基础,进修大乘禅的禅修典籍。
无论是禅法的教授指南,还是止观的修学需要,《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编纂禅法的内容与特色,都值得进一步讨论。以下从“综合说”与“分别论”两个禅修的对比概念,分析杂、中二部阿含,处理定慧二学的不同特色。
二、“杂阿含”立本于显扬胜义的禅修宗旨 1. 修学止观二法,能趋向于解脱
四部《阿含经》中曾广说诸多善法与道品,可见广义的“修行”,涵盖一切增长善德的法门,但是从身心净化的究竟义而言,则以止观的修学最为重要,如经云:
……于空处、树下、闲房思惟者,当以二法专精思惟:所谓止、观。……(问曰:)修习于止,多修习已,当何所成?修习于观,多修习已,当何所成?……(答:)修习于止,终成于观;修习观已,亦成于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若断界,无欲界,灭界;是名诸解脱界。……断一切行,名断界。断除爱欲,无欲界。一切行灭,名灭界。[9]
佛弟子远离喧扰,至于宁静无人之处,应专心致意,勤学止、观二法。止(梵语 camatha,音译“奢摩他”)是摄念专一,凝然不动;观(梵语 vipa
#347;yanā,音译“毗婆舍那”)是深究分别,抉择诸法。从止观修持的实际操作而言,“修止”是心念专注于一个特定对象––––所缘境,并停息所有的散***想,达到专一安住的精神状态;“修观”则是心念对于所缘境的推究与观察,现见诸法的自相与共相,以证得缘起空慧。然此中需注意的是:以散心观察对象,用概念分析事理,如观察红花的颜色、形状,思维它的物种属性与类别等,此非佛法的观察;“修观”不以形色观察,不做概念分析,而是直观所缘境不与他法共同的特性(自相)––––如火大的冷热相,与诸法普遍必然的共相––––即无常、空、无我相等。
止与观的特性与修法并不相同,但是皆为佛法重要的修行技巧,其中,能清楚照见诸法自相共相的“观察力”,与散乱心的观察不同;散心作观每每陷于概念名言的妄想,多思虑,多散想,常常引来头昏脑胀,心神耗弱的后果。依此,经中依于证得无我慧的修学目标,指出“修止”成就,乃以开发观慧为目的。更进而言之,修观得以成就,乃因修止––––定力的帮助所致。由此可知,于圣道法中,止观相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二者不能互离;先修止或先修观,而终至于止观双运。
止观俱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断除烦恼[10],证得解脱道果。经中所说内容与次第是:一、断界,二、无欲界,三、灭界。“断界”是“断一切行[11]”,净除“九结”[12]中的后八种烦恼;而“无欲界”则进一步断除所有贪爱,乃至诸行尽灭不起,证诸有余依、无余依涅槃––––“灭界”。总之,这是于见道、修道位上,断除过、现、未三时的行业烦恼,乃至得究竟涅槃的圣果。[13]
2.于烦恼之对治,修止则暂离,修观能尽断
修习止观的最终目的是证得圣道,但无论是修止还是修观,对于烦恼的对治,都有程度不等的功效。净除烦恼病根,令之彻底断尽而不生,当然是以照见缘起无我的观慧为究竟。但是“修止”成就,心意能远离散动妄想,定力发显的时间有多长,降伏烦恼的时效就有多久,虽然这是暂时的,但却也是有效的。
前面经文中以断界、无欲界与灭界,说明止观双运对于苦恼业果的次第断除,这是依定发慧而得的圣果。但是单纯从修止的角度而言,因心意的渐次安定专注,对于乱心的降伏与烦恼的暂离,都有深浅不等的功效。
当有情的身心触对境界,引发认知时,心理活动中的烦恼因素常伴随生起,并产生苦、乐、舍(不苦不乐)等觉受。[14]从一般的感受经验而言,世间有忧苦,有喜乐,也有不苦不乐、中性的,但是佛陀却经常宣说:“诸受皆苦”。这是穿透无常世间的苦乐表层,所做的深入观察,也是超越现实的苦乐经验所得的结论。因为在迁流不息的变易中:生起了又灭去,成就了又毁坏,兴盛了又衰落,得到了又失去;一切是永无安定,不能长久的,而我人尚且爱执着这无可奈何的现实,不能不说是苦了。但是,既然一切行业是无常,变易的––––诸行无常,无常故苦;由无常故,苦也不会是永恒常存的,也将趋向于寂灭与止息[15]。这即是经中所说的:
……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复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又复……我以诸行渐次寂灭故说,以诸行渐次止息故说,一切诸受,悉皆是苦。[16]
佛法教导的离苦之道有两种,一是因修止力而暂时解离的,一是以修观力而彻底永断的。
定力的功用,是发挥强大的专注力,念住于一个对象(所缘境),如专注于呼吸(即安般念),则我人对于身心乃至外境的感知,就相对的减弱,当定力深厚时,甚至可以到达浑然不觉(其它)的情况;于此,麤重觉受既无,则苦恼即除。这只要比照我们曾经因为太专注于某件事,就会忽略(或不知觉)其它事物存在的经验,就能了解定力远离觉受的原理。
定力的程度有浅深,定力越深,身心的麤重觉受越降低,利用定力的此一特性,进而修习之,增强之,即可以达到离苦的目标。佛法的禅修,强调从降伏五盖[17]等过恶与不善法中,得到身心的轻安。
此中尚分为两个层次,一、色界禅(梵rupa- dhyana),这是远离五欲[18]净妙色的染着,所得的内心寂静的定乐;二、无色界定(梵ārūpya-samāpattayah),修习者于证得色界禅定之后,进而思维色法(即物质)的浊重与过患(禅修时多从自身开始观察),以及其所导致的各种不适与疾病,意欲若能超越色法,即得以解离色法引生的苦恼。
在《杂阿含经》四七四经中,从两个角度来说明禅定的渐离的特性,一是从感知觉受,也就是情绪上的平静来说,二是从消减意念分别而得的行业的止息来说。
首先,从苦乐情绪––––“诸受”渐次平和宁静的角度,说明定心增强的层次差别:
……以诸受渐次寂灭[19]故说:……初禅正受[20]时,言语寂灭;第二禅正受时,觉观[21]寂灭;第三禅正受时,喜心[22]寂灭;第四禅正受时,出入息寂灭;空入处正受时,色想寂灭;[23]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寂灭;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寂灭;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寂灭;想受灭正受时,想受寂灭,是名渐次诸行寂灭。
依序进修色界禅的四个层次,心意能达到融和、寂静的境界。禅修者远离恶欲与不善法,心念专一而得初禅成就,此时定心中的寻伺心所,唯一专注于所缘,不再进一步引生名言概念的分别作用,概念分别止息,故言语止息。需知,人类的语言首先由寻、伺作意,进而引发思虑,形成概念,构作语言,所以语言是思虑、概念的名言音声化。
当入初禅时,心的寻伺作用强力地任持于所缘,因为思虑作用微弱,故构作名言的运作止息––––言语寂静。须知,此时的寂静不只是“禁声”,而是思虑、了别作用减弱故“无言”。至此,因欲乐烦动引生的忧苦不再生起,身心得到轻安与喜乐。
再进修二禅,心的觉观(寻伺)作用亦伏而不起,既然心意的趋向––––寻伺作用止息,也就体会到心不跃动,无运作的轻安喜乐。
再进修第三禅,将情绪上粗糙激扬的喜心减除,进入一种微细的轻安妙乐;世间的五欲乐都无法比得上此一境界的妙乐觉受,这是欲界(禅定)乐的顶点。
再进修第四禅,乐受平息,唯是心一境性的舍受,比起有情绪起伏的喜乐觉受而言,舍受是内心极度平衡安稳的状态。而因为心的动静与身––––生理的活动,如呼吸等,有密切的关系,当心止于一境而证入平稳宁静的第四禅境时,供给生理活动所需的呼吸量,将因为心的极度宁静而减至最低的需求,乃至于不需要呼吸––––出入息寂灭。这是更高的福乐,也是色界禅的最寂静境界。
无色界定是比色界禅更深的定境,因为四禅虽然能超越粗糙身色的感知,但这是将心念专注于色法,依定心所生(色法)的影像所证入的定境,依然不脱离色法––––以心缘色的,定中影像的色法的滞碍。所以,进而思惟色法的过患,专注于色法的空隙,并以定力将空相(空隙)扩而大之,则得以超越对色法的念着––––“色想寂灭”,而证入空入处(无边空处定)的定境成就。须注意的是,此处的“空”是空间,不是缘起无自性的空慧。
接着思维空无边处定的过患,并进修识入处(识无边处定):行者不再专注于空相,而是以“缘空相的禅心”––––识为所缘(对象),因心念的专注而等持,即能证得此一超越空相的定境––––“空入处想寂灭”。
接着,更思维识无边处定的过患,以及无所有处定更深的宁静,故进而修之:这是以空无边处禅心的不存在––––即以(缘空无边的)“识不存在”为所缘,当能止息了心识取执对象的活动––––“识入处想寂灭”时,就证得更深,更宁静的无所有处定。
接着,再进入更深的修定层次,即思维识无边处定的过患,与更深定境的宁静,故修学非想非非想处定。此定以“无所有处定心”为所缘,之所以称为非想、非非想,乃因修得此定时,心识活动中的了别活动––––“想”[24]降到最低,因此心识活动极端微弱故,可说已没有“想”的活动––––“非想”,但仍然有细微的以定心缘所缘的状态,故曰“非非想”––––不是完全停止。当行者以“无所有处”为所缘而得定时,因为心入于无所有,就证得了“无所有入处寂灭”,亦即“非想非非想处定”。
于此,“想”的活动减至最低,然而毕竟有想就有分别,有受就有取着,故进一步观察受与想的过患而厌离之。受想灭即一切心、心所法皆灭而不起––––想受寂灭。至此,完成九次第定的修学,即:四色界四,四无色界以及三果阿那含以上圣者所证的灭受想定,是名由浅入深,从渐离所有粗细觉受与不起一切忆想分别中,超越三界寻思所行境界,故名曰:渐次寂灭于诸行。
上面所引经文,从苦乐觉受的渐离开始,到句末归结于身口意三行业的寂静,用以说明禅定的功能。可见,诸受寂静根源于诸行的止息,行业包含身口意三种:离诸愦闹,正身端坐,是身业止息;从欲界渐至色界四禅,寻伺心所渐次消减,也就止息了名言构作––––口业的造作;进至四空定,乃至灭受想,至此连微细的概念分别亦不再作用,则意业止息;故经云“诸行渐次止息”:
……云何渐次诸行止息?……初禅正受时,言语止息;二禅正受时,觉观止息;三禅正受时,喜心止息;四禅正受时,出入息止息;空入处正受时,色想止息;识入处正受时,空入处想止息;无所有入处正受时,识入处想止息;非想非非想入处正受时,无所有入处想止息;想受灭正受时,想受止息;是名渐次诸行止息。[25]
但是强大的禅定力只能暂时止息行业的造作,不能彻底断除烦恼,无明与爱执才是集起一切苦乐果报的真正原因,始作俑者。
经中总摄烦恼为三不善根,即贪[26]、瞋[27]、痴[28]:“根”有源头,生发之意,众生贪着于境界,爱生则苦生;瞋恚恼害则自他两败,怨结愈深;愚痴无明,则颠倒邪正,不知苦之本际,这些才是众生造业感果,苦恼不堪的原动力。相反的,众生内心亦有无贪、无瞋、无痴等善心所,若能生发并长养之,则此三善根的扩充发展到极高明处,无贪即得三昧,无瞋则是大慈悲,无痴则为般若智。比起前面所说的,以禅定力暂时止息受与行,佛法更重视的是消极的断除三不善根,与积极的彰显三善根的功德,这才是超越所有定乐的,诸苦的究竟寂灭。
复有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如是止息,于余止息无过上者:……于贪欲心不乐,解脱。恚、痴心不乐,解脱。是名胜止息,奇特止息,上止息,无上止息。诸余止息无过上者。(出处同上)
3.止观俱行,修慧为主
(1)观慧为究竟解脱之关键
依定力止息一切受与行,而得到寂静的方法,是共世间法,佛世时代的其它宗教,也修初禅乃至四禅,离欲界之爱欲等烦恼;修四无色界定,离色界之色爱等烦恼。佛陀成道前所跟随的两位老师,教授的就是无所有定与非想非非想处定,然而定境虽深,亦不能断生死根,也仍然有非非想处的烦恼。
在《杂阿含经》三四七经中,记载有一外道须深于佛法中出家,他过去所认为的修行,是共世间的禅定之学,对于不依深定而得解脱的“慧解脱阿罗汉”,感到不能理解,故佛为其说依于观慧断烦恼,得究竟解脱的开示:
……须深复问:“云何不得禅定而复记说?”比丘答言:“我是慧解脱也。”……佛告须深:“彼先知法住,后知涅槃;彼诸善男子独一静处,专精思惟不放逸法,离于我见,不起诸漏,心善解脱。”……“不问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后知涅槃。”[29]
佛法认为,真正的解脱,是廓清无明的迷妄,解离染爱的恋着,所以重视止观齐修;但是最根本的是以观慧破除无明,故云:“依定发慧”。开发智慧所依之定不必是深定,只要能集中精神,即可依之引发无漏慧,断三毒得解脱。如经中所说的慧解脱阿罗汉,虽然没有修得甚深禅定,但是佛陀记说彼等以慧力断尽无明──我见为本的一切烦恼,生死苦恼,已经彻底解除,所以阿罗汉的定力,有浅深不等,但相同的是“先知法住智,后知涅槃智”的无漏解脱慧。笔者曾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别:
“证果成圣,须有从‘知法住’到‘知涅槃’的过程。先知诸法的自相种类差别,知诸法缘起,知诸法有无、生灭的依缘性,再了知诸法共相的无常、苦、非我,是为法住智。涅槃智者,即于一切行中,先起苦想,后如是思:即此一切有苦诸行,无余永断,因灭、果灭而证入寂灭,是名涅槃智。”[30]从苦乐的彻底止息,分别的究竟寂灭而言,现观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臻于涅槃的寂静,才是最殊胜,最彻底的止息––––究竟寂灭。否则定心愈深,愈容易陶醉于深定的微妙觉受中,择法的力量愈弱,对缘起无自性空慧的开发反而成为障碍。
(2)定为发慧之助缘
佛法重视“依定发慧”的修行,又如《中阿含经》中说:
云何正定?谓圣弟子念苦是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若心住,禅住,顺住,不乱不散,摄止正定,是名正定。[31]
可见佛法中正确的修定目的,是与正确的知见(如四圣谛),与纯净的行为(如三善根)相应的禅定––––正定。没有智慧与道德的禅定,在佛法中并不足取。
(3)真实禅与上座禅
在《杂阿含经》中更有“真实禅”与“上座禅”的强调: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今于林中入空三昧禅住。”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汝今入上坐禅住而坐禅。若诸比丘欲入上座禅者,当如是学:‘若入城时,若行乞食时,若出城时,当作是思惟:我今眼见色,颇起欲、恩爱、爱念着不?’舍利弗!比丘作如是观时,若眼识于色有爱念染著者,彼比丘为断恶不善故,当勤欲方便,堪能系念修学。……彼比丘愿以此喜乐善根,日夜精勤,系念修习。”[32]
“空三昧”属于三三昧之一,是《阿含经》重要的禅法之一,在另外一部经中介绍其内容是:“善观色无常、磨灭、离欲之法,如是观察受、想、行、识无常磨灭离欲之法。观察彼阴无常磨灭、不坚固,变易法,心乐清净解脱,是名为空。”(大正·二册,页二○中栏)这是以身心的五蕴为对象,如实观察彼等依缘而生灭、***,是无常,是苦,观察一切从因缘生,故空无自性;也就是从观无常不起染着的三昧,而向于离染的清净解脱。
经中佛陀赞叹舍利弗所修的“空三昧”是上等的禅法––––上座禅,并强调在行住语默,日用衣食中,应当时时反省起心动念,若心起贪爱想,染着于外境,则应以种种方法遣除之,如此则心常在安乐中,这即是修心远离的“空三昧”。
由此可见,佛法重视体证缘起空性的深刻禅观,也强调是在寻常日用,见闻觉知中,不受制于贪爱境界的离欲清净。这一切,都不只是有止无观的枯定,或只是坐中修的禅法所能比拟的。
再者,前面所说九次第定的修法,是厌离下界苦而欣慕上界乐,渐次解除五欲、色法与心法的定学,但是佛陀更称许不依地水火风,不依受想行识,泯除一切能识所识的对立,证见一切诸法实相的“真实禅”:
世尊告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33]
不依一切,遣相而修的“真实禅”,与四禅四空定的路数与原理大有不同,原来:一般的禅定,必依一所缘境而修,如依于色法的四大,或无色定的遍处等,都是禅修的对象(所缘境)。而只要心念有所缘(对象),必有能识与所识,“有我”与“我能取”的相对的两边,进而对于超越认知活动与所知对象的“自我统觉感”,产生牢不可破的“我”见。这种错误的“我执”––––对于“自我”假象的执取,即是“无明”,是一切三毒烦恼的根源。所以佛陀提醒要了知对象的空(缘起无自性)无所有,修学不执一切法的禅观,从观察一切法唯是名言,没有实性,因假名无实故,即能于法不起所缘相(所知),进而能缘心之想(能知,如寻、伺等作用)也不可得,从能识所识的对立中,所产生的“我”能知,“我”所知的幻我,即能破除––––破“我”执;这是真能遣除一切妄执的禅法,也是佛法的“真实禅”。
三、“中阿含”偏重在止观分别与烦恼对治 对于禅修的说明,《杂阿含经》以“显扬胜义”为宗旨,重视的是修观重点的提醒与观慧精神的强调,具体介绍禅观所缘境的内容并不多,并且以能趋向解脱的真实法[34]为主,如五蕴、六处、六界、十二缘起与四圣谛等观慧内容,对于修止所缘境的列举内容也不多。而《中阿含经》对于禅修,则详尽搜罗,仔细抉择,务期能对治烦恼,断除疑情,充份表现了“对治悉檀”的编纂特色。
以下分别说明之:
1.详细说明修法内容
以相似主题做比较,《中阿含经》对于禅修内容的介绍比《杂阿含经》多而且详细,如前面所说“入上座禅”的“空住”禅观,《中阿含经》的“大空经”与巴利藏《中部》的“乞食清净经”,对于行住坐卧、寻常日用“空观”修法的内容与项目,就比《杂阿含经》详尽许多。[35]
以下再举“四念处”为例,在众多道品中,向来列四念处为灭除忧苦的首要法门。“念处”或译“念住”,“四念处”是:身、受、心、法念处,修学者以此四项为所缘,心意专念于此而如实观察,故名曰“身(受心法)念处”。所修之对象有二类,依念住自身为基础,进而观他身,乃至一切身。此中又分自相与共相观,自相者,以观身为例,则念住于往来出入、俯仰屈伸之姿势,念住于呼吸(鼻息亦为色身的活动形态之一),念住于色身的头目脑髓等三十二个成份,这些都是色身的特质。更有共相观,也就是观身的无常、苦、空、无我等,诸法的共同性质。这是依于有情现实的身心状况而起修,以舍离净、常、我、乐之颠倒想,从而灭除忧恼怖畏。由于这是臻于正觉所必乘之道,故名“四念处”为“一乘道”。
《杂阿含经》介绍“四念处”,多只列举名目,如:
当知如来所说无量无边,名、句、味身[36]亦复无量,无有终极,所谓四念处。何等为四?谓身念处,受、心、法念处。……一切四念处经,皆以此总句,所谓“是故比丘!于四念处修习,起增上欲,精勤方便,正念正智,应当学”。[37]
佛陀所说之教法,广大无量,不能穷尽,接着经中标举“四念处”名目,并言明此为一切四念处经之总纲,然而修法的具体内容,并无说明。而《中阿含经》中,如〈念处经〉、〈念身经〉等,则详细解说“四念处”的所缘境相与修持技巧。
这其中,如〈念处经〉[38]中详说身念处的诸多所缘,如姿势,鼻息,身内器官组织,以及诸多不净观等,并提及修学此法能得喜乐等禅定功德。如实观察色身的种种组合与不净,就不再于自身起我执,生常见等颠倒想。“受念处”是:一心专注于苦、乐、舍等觉受的实相(实际情况)而观察,能了知诸受因无常故苦,苦故无我、无自性的正理,就不再耽溺于诸受而得断我见、常见。“心念处”是摄念专注于心意的内容,观其是否与三毒或三善根相应,从而离恶趋善,并进一步观察心识之活动,仍然是依缘而起,无自性故空。“法念处”是念住并觉观五盖等染法,或七觉支等净法之实相,于其中无一法可安立为我,故能不堕我见。
经中说:“此一道能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出处同前)若能如是修学四念处,此一禅观所缘与修持方法,能使众生不起我见,于身受心法厌离而不起爱着,故得远离怖畏,免除忧恼,心向清净而趋证涅槃。《中阿含经》对于“四念处”修法的详细解说,是依于修行的实际需要而作的呈现,符应其为“对治悉檀”的编纂特色。
2.空观之次第禅定化[39]
前面曾引《杂阿含经》说明“空三昧”––––真实禅的修学,这是藉由止与观的修持,以达到体见空性的慧证。这其中,慧为主而定为辅的修道重点,也经由“慧解脱阿罗汉”的修证成就而得到印证。以对治为结集宗旨的《中阿含经》,对于“依定发慧”的禅定之学,除了内容详细之外,并将修证的过程做次第明确的组织建构。
佛陀之所以教授禅定,是为开发无我慧而说,然而依于浅深定境而修空观的慧证之学,也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一是秉持佛法的修证心要,以观慧为主,多说“空观”的内容与项目,二是着眼于浅深次第的定境对于修观的辅助功能,并进一步将定学与慧学分开处理,个别解说且安立次第。印顺导师即以“空之行践”为主题,分析了《杂阿含经》与《中阿含经》处理禅观之教的不同风格。亦即:“对于禅定,虽《杂含》与《中含》都还是以慧说定,据定明慧的,但也可看到二者精神的不同:《杂含》中,如空三昧、无相三昧、无所有三昧、真实禅等,都处处散说,重在真慧的体悟上,并且是相互融通的。《中阿含》已为组织的说明,多论四禅、八定或九次第定,重在修行次第,重在禅定的渐离上,彼此间也多是差别的。这两者精神的不同,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如大乘经中的种种深定,是继承《杂含》定慧综合的风格;另一方面,如小乘萨婆多部他们,分别定慧,忽略了真慧的禅定次第化,说定则专在四禅、八定上去详细分析。”后者显然已从“定慧分别”的角度来处理修证问题的方法。
四、结语 《杂阿含经》中佛陀所教导的修行方法,平易而简洁,虽然四禅根本定是较为理想的修观基础,然而从观空得证的修持心要而言,无论定力深浅,皆可依之而证得无我空慧。不过因修学者的根性与学习基础不同,所以定力浅深有别,《中阿含经》已倾向于定慧次第的组织与整理,以及各种禅修问题的对治说明。
定力有辅助证得空慧的功能,然而定学与慧学可以有两种修学方式,一、定、慧之间有不可分的主从关系,二、定、慧之间有可以各别修证的分合关系。《杂阿含经》秉持佛法根本的修证义,采取慧主定从的主从关系,印顺导师称之为“定慧综合”说;《中阿含经》则因应实修的需要,分别说明对治烦恼之相关修持问题,可说是对修止与修观采取分合关系的观点,印顺导师将其称之为“定慧分别”论。二部阿含对于定慧二学,虽然有不同的编纂特色,但是仍然不离“据定明慧”的原始教法重心。
禅法在学派发展中,有进一步的演变,其中,定慧二学的“综合说”,秉持“依定发慧”的禅法心要,重视禅修过程中恶法的净除与无我观慧的开发,以般若智为主,是佛法不共世间的禅修特色。大要而言,北传声闻禅法,如以西北印有部禅师颉利伐多为主的,《瑜伽师地论》“声闻地”中的止观内容,如魏晋时期中国的译经师、禅师等所传译或教授的禅经、禅法等;以及大乘菩萨禅法,如龙树中观与瑜伽行派等所传授的禅法,都是以观慧为主的“定慧综合说”。又如中国禅宗,虽以“禅”标识宗名,然其修行重心,仍然符合大乘禅法重慧不重定的主轴。而“定慧分别论”则定慧二学分别论究,对于不与佛法净慧相应的禅定之学,亦多所著墨,于此建立完整的纯定之学,如南传《清净道论》中的“定品”内容,就是“定慧分别论”的代表著作。
本文以“定慧综合”与“定慧分别”两个对比概念,从禅学思想溯源的角度,抉发《阿含经》定慧二学的不同发展倾向,这样的分析阐述,将有助于读者理解后来部派与大乘佛教禅法的修学风格与思想分流。而这些本诸《阿含》却各自开展出不同风格、思想、方法的部派与大乘禅学内容,笔者将另着专文,进一步介绍之。
--------------------------------------------------------------------------------
[1] 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妙云集】中编之四,新竹:正闻,一九八八,第八版,页七三。以下只标书名与页次。
[2] 本文征引之汉译《阿含经》内容,类同于巴利五部之出处,为节篇幅,不一一标注,读者可自行参阅日人赤沼智善:《汉巴四部阿含互照录》,或近年高雄元亨寺翻译之【汉译南传大藏经】等书。
[3] 佚名:《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卷一,大正·二三册,页五○三至五○四。
[4] 龙树着,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一,大正·廿五册,页五九。
[5] 第一节至此内容,参照印顺导师:《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台北:正闻,一九八八年,修订初版,页十一至廿四,四八八至四九一。
[6] 隋·智顗:《摩诃止观》卷一,大正·四六册,页四。
[7] 长行(梵语 gadya),佛经文体,系不限制字数而连续缀辑之文章,类于今日之散文;为韵文(偈颂)之对称。
[8] 经中所说之五门禅为:一、对治贪欲的不净观,二、对治瞋恚的慈心观,三、对治愚痴的因缘观,四、对治思觉多者(心散动不安)的数息观与五、对治等分(三毒平行现起)行人的念佛观等。
[9]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卷十七,大正·二册,页一一八至一一九。)
[10] “烦恼”(梵 kle
#347;a,巴 kilesa),是有情众生负面的心理活动,以人类而言,于明了意识或幽暗意识中,许多欲求与执着的扰乱,常使得现在,乃至未来的身心,沉溺于苦乐之境,不得安隐,这都是烦恼的燥动所招感的后果。
[11] “行”(梵samskāra,巴savkhāra),意为“造作”,与“(造)业”同义,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明确而言,指能招感现世果报的过去世身、口、意三业。“行”后又引伸有“迁流变化”之意,与“有为”同义;一切诸行皆因缘和合而有,散坏而灭,故云“有为”。“诸行无常”之“行”,与五蕴中之“行蕴”,皆属之。
[12] “结”即为“烦恼”,因其系缚众生之力强固,故称为“结”。“九结”,是九种结缚众生,令不得出离生死之烦恼;计有:爱、恚、慢、无明、见、取、疑、嫉与悭等九项。(《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大正·二七册,页二五八上栏。)
[13] 关于“断界、无欲界;灭界”,论典之说明,详略广狭各有开演,此引《大毗婆沙论》中所说(大正·二八册,页一一四下栏至一一五中栏)。其余可自行参阅:《杂阿毗昙心论》(大正·二八册,页九四四上栏)、《阿毗达磨法蕴足论》(大正·二六册,页五○三下栏至五○四上栏)、《瑜伽师地论》(大正·三十册,页七七五上栏)等。
[14] “受”(梵、巴 vedanā,旧译为痛、觉),是有情领纳境界的功能,从根(认知主体的感官)、境(认知对象)、识(主体的认知活动)三者的和合触(即接触而生感觉、认知)而产生。吾人领纳境界时所生之种种生理、情绪、思想等诸多觉受,可略分为苦受,乐受与舍受三种。“苦受”从不可爱之逆境所生,乐受从可爱之顺境所生,舍受(不可不乐受)是对非可爱与不可爱之境界的身心觉受。
[15] “无我”(梵 anātman 或 nir-ātman,巴 anattan),在佛教各学派中有丰富之意涵,今仅就《阿含经》中说。依经所述,一切万法之存在,须靠各种条件之相互依存而有,此依存关系又必然产生变化––––无常,变易,由于无常,故不得自主,不能自在;无法自主,不得自在,就是苦,就是无我。“无我”是我不能主宰,不能控制之意。
[16] 《杂阿含经》,大正·二册,页一二一。
[17] 盖,是覆盖,“五盖”(梵pabcāvaranani),谓覆盖心性,使善法不得生起的五种烦恼。即:(一)贪欲盖(梵rāga-āvarana),因执着贪爱于五欲而无有厌足;(二)瞋恚盖(梵pratigha-āvarana),于不顺适于心之境界起忿怒心;(三)惛眠盖(梵styāna-middha-āvarana),又作睡眠盖,惛沈与睡眠将使心念暗钝,无觉知省察力;(四)掉举恶作盖(梵auddhatya-kaukrtya-āvarana),心意躁动不安(掉),或忧恼过去(悔);(五)疑盖(梵vicikitsa-avarana),于正法犹豫迟疑;此五种皆是障蔽有情,使之造恶的烦恼。
[18] “五欲”(梵pabca kāmāh,巴pabca kāmā),指染着于色、声、香、味、触等五境所起之情欲。
[19] 在佛教的一般用法中,“寂灭”是相对于生死流转的扰动,而说度脱生死,证入安稳寂静的境界,常用于声闻之涅槃圣果。准此经之上下文段,《瑜伽师地论》“摄事分”释为“寂静”义,以涵盖定心凝住的平静状态,与涅槃的寂灭无生境界,而不单指涅槃的“寂灭”而言。(大正·三十,页八五一)
[20] “正受”(梵、巴 samāpatti),音译三摩钵底,为“等至”之旧译,是心意到达专注而平稳的状态。当专念于所缘境而定力现前时,能远离邪想,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的状态,是定心的种类之一。言“正受”者,乃约心定而离邪乱为“正”,专念而摄法(所缘境)于心为“受”。
[21] 觉、观,玄奘新译为寻、伺,是心的粗细分别作用。“寻”(梵vitarka,巴vitakka),是心的粗分别,“伺”(梵、巴vicāra)是心的细分别;从心了别境界的功能而言,“寻”是趋向目标(所缘境),“伺”是把持对象。试举一例:猫(如心念)补捉(如寻心所之作用)老鼠(如所缘境––––目标),捉到并紧紧咬住(如伺心所之功能);补捉的动作像心意选定目标并投而向之的意趋,紧咬不放有如心念专一于对象的功能。没有经过禅定锻练的,一般的寻与伺,只是粗泛地投向,观察目标,心念仍然纷漫散乱,很快就会转移对象,甚至有恶法寻伺出现的情形;而惟有透过定力的培养,“寻”与“伺”才能专念于所缘,而且是善法所缘,如此才是禅定的功德––––禅支之一。
[22] 色界四禅境的五禅支中,除了寻、伺之外,尚有喜、乐与心一境性等。其中,“喜”(梵 pīti),是心意愉悦之相;“乐”(梵sukha),在一般用法中,指身心适悦的感觉,为“苦”的对称,属苦、乐、舍的三受之一。在五禅支中,以身、心对举,则身体的舒适为“乐”受,心理的愉悦称为“喜”受。
[23] “空入处”,即“空无边处定”(梵ākā
#347;ānantyāyatana dhyāna。),是四无色界禅的第一个阶段。
[24] “想”(梵samjbā,巴sabbā)。人类心识的认知活动,首先是感知外境(或自心思维)的领纳作用––––“受”,接着是将此摄境于心所产生的心象,构成概念,安立名言。在心识了别境象的过程中,表呈对象并构作概念的精神活动,佛法名之为“想”。
[25] 《杂阿含经》四七四经,大正·二册,页一二一。
[26] 贪,这是对自身或外境中的喜好之境,如五欲、名声、财利等,起染爱心,执着想。
[27] 瞋,又称“恚”,是不满于境界而引起的恶意;发为身语者,为忿、诤、害、恼,藏于意念中者,为怨、恨、嫉、妒等。
[28] 痴,是愚痴,亦称无明;此之愚痴并非无所知,而是似是而非的观念,错误颠倒的意见。在佛法中,特指对于真实事理的疑惑与无所知:从其不知而言,是不知善恶,不知因果,不知业报,不知凡圣,不知诸法实相;从其错知的内容而言,即是:“无常计常,无乐计乐,不净计净,非我计我”的邪见。
[29] 《杂阿含经》,大正·二册,页九七至九八。
[30] 笔者曾分析:“所谓的‘慧解脱’,是不依四禅根本定而发慧,然而其‘慧’,亦绝非散心观察而已。有关于‘纯毗婆舍那行者’的慧证次第,若据《清净道论》所载,首先仍须能‘简略或详尽的把握四界’而后依次对于(自身之)名法、色法、因缘法、异熟法等有为法而做观察,如此方能进入智慧观照诸法共相的阶段,如实知见一切有为法为无常、空、无我。……‘法住智’在《清净道论》中又称‘遍知智’,这是善巧把握名色之自相因缘,不再迷惑于三世轮转所成就的智慧,又‘法住智’、‘如实知’、‘正见’皆同是‘度疑清净’的同义语。”(详见拙着:《人间佛教禅法及其当代实践》,台北:法界,页二四六至二五一。以下简称《人间佛教禅法》)
[31] 《中阿含经》,大正·一册,页四六九。
[32] 《杂阿含经》,大正·二册,页五七。
[33] 同上,页二三五。
[34] 有关于“真实观”与“假想观”,也就是“真实作意”与“胜解作意”的详细分别,见拙着:《人间佛教禅法》,页二二六至二三七。
[35] 详阅印顺导师:《空之探究》,页五二至五四。
[36] “名”,由文字组成之名词。“句”,多个名言构成文句。“味”,本指依舌根觉受对象所得之味觉,于此以食味比喻法义,则有依文生义之意,犹如依食而生味。“身”(kāya),有积聚,“集合”之义;“集合”,即附加语尾,表复数词,如六识身。名、句、文皆有多数,故云名身,句身,(义)味身。
[37] 《杂阿含经》,大正·二册,页一七一。
[38] 《中阿含经》,大正·一册,页五八二至五八四。
[39] 本段落征引印顺导师:《性空学探源》,页七二至九二中之分析。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近日,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宗教文化建设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在谈到宗教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时,学诚法师表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05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香道,亦如茶道般,有一套繁琐的工具与礼节。其实,焚香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如果进入欣赏的层次,甚或成为纯粹的艺术,就会变得严肃起来。繁复的香道仪式不仅成为了一门艺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0-21
【活动咨询】小泥鳅 电话:18020244524(兼微信)【活动地点】南京【活动时间】2月6日至2月10号【集合地点】非常道户外俱乐部【交通方式】包车(30人成行)【适合人群】6到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08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德东近日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应科学理解佛教的特质与现代价值》的主题演讲。会后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进一步解释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6
5月4日,云南昆明市民上街,反对一大型石化项目落户。通过网络,看到一幅引人注目的标语:任何执政者,不过是历史的匆匆过客。请勿恣意妄为!落千古骂名!我意识到,随着现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6
世界之最 佛祖擎天大佛所站的这个地方,就是河南鲁山县。而这座大佛,便被称作中原大佛。中原大佛身高108米,莲花座高20米,金刚座高25米,须弥座高55米,总高度达到208米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8
明朝时江山(今浙江衢州江山市)有一个书生,名叫朱恺,表字寿仁,性情淳厚,自幼好学。朱家过去三代,不吃牛肉、狗肉。朱恺从小失去父亲,由于身体瘦弱,经常得病,每次只要
放生功德时间:2024-09-18
一、前言:在佛教的修行观中,伦理的善通常被安置在一个基础的,而非究极的位置。如著名的〈七佛通戒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1](T2.551a)关于此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4
1 今天要办好教育,难,是真难,为什么?教育的基础崩溃了,大家迷信科学,否定了神圣的教诲,否定了宗教教学,把宗教看作迷信,把宗教看作消极,不知道宗教是最好的真善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7
岁末子夜探法义──对〈无私的风险与诱惑〉的回应释昭慧谢谢Spring的回应,我本是在睡前想收信一下,怕延误了重要公事的处理,但妳的论述十分精彩,让我精神为之一振。妳的观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1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从原来的低矮房屋,转变为现在高大直立的现代楼房了,房屋模样的变化,风水的本质确实不便的,风水是一种磁场能量,与古代风水查看方式不同,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提到家宅风水,很多人往往只重视宅内的风水布局,却忽略了家宅门前风水。实际上,家宅门前的风水也会影响整体家宅风水,影响居住者运势,因此需重视。下面给大家介绍家宅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1
很多人不知道,风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有时候它还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体情况,如果家里面的人身体不太好,总是出现些小毛病,可能是因为居家风水的问题,那么这时候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1
有时候家里的风水看似不重要,但是其实对于我们的生活还是有一点的影响的,一些看似很平常的举动往往会触犯了风水方面的禁忌,今天就来进行家居风水布局讲解,有几大禁忌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1
现在,开放性的厨房代表了一种时尚,因此很受人们欢迎。就风水而言,厨房对一个家庭运势的成败至关重要,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健康、财富、家庭关系、子孙后代的兴旺都与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1
家,是休养生息的地方,是避风港湾,购房是人生中的大事,房子的风水好,那么住进去之后人的运势就会变得越来越旺,而风水不好,则运势会下滑,常遇倒霉之事。所以购房的时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30
现如今。身处繁华都市的我们,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烦恼,这会让人状态不佳,晚上睡不好觉,休息不好便会影响工作,导致生活品质下降。面对这种现象,很多人会把原因归结为环境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30
购房并非一件小事,我们不单单要考虑房子的交通、配套以及价格的问题,还需考虑风水问题,房子风水分外部与内部,接下来给大家介绍的是房子内部风水注意事项,希望能够有助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30
中国民间自古以来就很注重房子的风水,因为房子的风水是能够影响一个人运势的,如果房屋的风水不好住在里面的人做事也不会很顺利;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住的房子风水比较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30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一个人来说是格外的重要的,如果你的智慧不是那么的高,你的财富也不是那么的多,你的身世更不是那么的显赫,那么你至少要拥有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3
我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从小时候到大学,经历过一些难以理解,诡异的事情,在我对生命的概念刻下了许多疑惑的烙印,最奇怪也最深刻的莫过于生死的体验了,也就是现在的科学名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6
瑞云寺“强拆”与当代宗教发展困境已被强拆毁坏的百年古刹福州瑞云寺(图片来源:凤凰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中国宗教迎来全新的发展机
藏传佛教时间:2024-04-13
第一次受邀与师兄师姐们一起放生是在去年的九月份,活动结束后身心难以名状的舒畅愉快感严重征服了我的心,于是短短三个月就“路转粉”成为了 Super 粉丝,从此以后人生处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28
前不久我到山东出差,在一农户家里,我们见到了她。王大姐是一个朴实的农民,同时也是一个虔诚的佛弟子。据村民们介绍,她是当地远近闻名的种植能手,承包了五、六亩田地,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12
依据所选择的放生地点及金额,来决定生物的种类(空飞、陆上、水中)及数量,其中应注意事项如下:不同的自然环境,有其适居的物种,可以请教当地人或熟悉该环境的人,不可
放生指南时间:2024-03-11
一、放生时需注意三点(一)无定物:贩者知道你要买什么动物,就得为你多抓什么动物;(二)无定日:贩者知道你那一天放生,那天就得为你多抓多捕;(三)无定处:贩者知道
放生指南时间:2024-03-10
原本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野生动物,却因人类非法捕猎,遭遇厄运。但为何放生却有可能好心做坏事?记者发现,其实放生背后已经形成了一条利益链,受益的总是捕猎者和销售者,
放生心得时间:2024-03-08
想想看战争中受伤残疾的人,是不是都努力挣扎,千方百计保全其性命,同伴们也都全力抢救,无一丝弃舍之心。操作的畜生也是生命,放于野外自有其求生之道,若不幸死亡,也死
放生功德时间:2024-03-01
智慧而科学的放生行愿法师放生是一种美德,放生就是护生,放生是佛教徒实践佛陀众生平等慈悲观念的体现。佛教徒受持三皈、五戒就要尽形寿不杀生,即永远爱护一切众生的生命
放生指南时间:2024-02-29
健康素食饮食包括经常吃全谷物食品,苹果、梨、橙子等水果,深色绿叶菜、西兰花、四季豆等蔬菜,坚果、纯天然花生酱等;而不健康素食饮食主要指常吃土豆等富含淀粉的食物,
素食养生时间:2024-01-21
据联合国粮食农业组织报告,在这个地球上,每年死于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儿童,达到500多万。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他们免于饥饿和死亡?有,那就是素食。美国康乃尔大学生态
素食资讯时间:2023-12-30
中国地大物大,每个地方都有一段传承下来的文化。对于宗教也是一样的。不断的有新鲜血液的输入,不断的有人去传承以及传播。中国有五大宗教,各是哪五大呢?公历纪元前后,
初识佛法时间:2023-10-02
11.一个科学家应该考虑到后世的评论,不必考虑当时的辱骂或称赞。---巴斯德 (法国)12.我们在享受着他人的发明给我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我们也必须乐于用自己的发明去为他人服务
佛教故事:数学家故事时间:2023-09-12
金刚乘是转化我们习性上的不净显相(impure perception)之道,使我们能感知每件事、每个人都是清凈的。所以,无论你在哪里修持,例如在家中,或在德国、香港、澳洲,或在
我们不可能都拥有,也没有必要拥有广州的花好美,不是我的,但我可以欣赏青青翠竹都是般若,郁郁黄花都是妙谛内心只要不被污染,就是我们财富的银行不必去求神明,凡事求自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1
科学食素 福气多多【编者按】据美国《赫芬顿邮报》报道,现在素食者越来越多,其中包括很多演艺圈和政界的名人,他们都开始倡导不食用动物制品。不过,要做一位严格的素食
素食养生时间:2023-08-31
如果还不珍惜,最后一滴水将与血液等价!满脸沧桑的老人面对浊臭的涑水河悲愤交加。作为汾河的支流,涑水河原本也很清澈,没有它,就不会有山西运城今日的繁华。可如今,涑
素食环保时间:2023-08-30
1996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举行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会上介绍了全世界88个低收入缺粮国其中有31个国家面临粮食危机,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饥饿状态的人数比80年代中期增加
素食环保时间:2023-08-30
各位长老法师、各位护法信徒:感谢佛陀慈光加被,使我们这一次的弘法讲座能够顺利地进入第三天。三天来,我们以‘宗教体验’为主题,分别介绍了佛陀、阿罗汉的宗教体验;今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9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今天是佛学讲座的第二天,昨天我们讲过了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宗教体验,今天我们接着要讲的是佛陀的弟子阿罗汉的宗教体验。昨天我们说到佛陀为了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9
索达吉堪布:在这个越发崇尚物质和科技的时代,是否佛教对人类社会来说可有可无?问:在这个越发崇尚物质和科技的时代,是否佛教对人类社会来说可有可无? 索达吉堪布:从物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达真堪布:孩子上生物课做实验要杀生怎么办?问:孩子在学校上生物课时,要杀害、解剖动物,遇到这样情况应该如何处理? 答:还是尽量的不要杀生。以前杀生过的,要好好忏悔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4
陈星桥:论宗教在防范邪教中地位作用法轮功是一个主要打着佛教旗号招摇撞骗的邪教,自1992年出笼以来,发展迅速。也因此,从1994年开始,就引起了佛教界的关注和批判。例如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22
索达吉堪布:佛法是属于非宗教还是宗教呢问:尊敬的堪布,我也是一个道德弘扬者。今天见到您很荣幸,请问,佛法是属于非宗教还是宗教呢? 答:佛教既是宗教,也是非宗教。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