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三皈依的意义
[《觉讯》原文为“归”字,今改为现代常用的“皈”字,编者注。]
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受三皈依,三皈依是学佛的基础。今天我想把三皈依的道理简单扼要地分四点来说明:一、什么叫三宝;二、什么叫皈依;三、为什么要皈依三宝;四、皈依中的一般思想情况。
现在先谈第一点:什么叫三宝?换句话说,就是三宝的内容是什么?三宝就是佛宝、法宝和僧宝。简单地说,佛宝有三种功德:一、断德,二、智德,三、悲德。什么是断德?因为佛已断尽一切烦恼与习气。什么是智德? 因为佛已具足无上智慧,洞察宇宙真相。什么是悲德?因为佛有大慈悲,随处摄受救护一切众生,没有厌倦。由于佛有这样三种功德,非常难能可贵,所以称宝,是值得我们学习和看齐的。我们称佛为三界导师,因为他不但具有高度的觉悟,而且能够使我们解除烦恼,引导我们走向真理,他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了的。以上是说明佛宝的大概。
法宝就是修持的方法,也就是我们追求真理的方法,是佛所教导我们的。依靠它去实践,可以用来解脱我们的惑业烦恼种种缠缚,恢复本来的清净觉性。我们生命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生死问题,只有依靠佛法才能解决。然而佛法是非常难闻的,因此我们称它为法宝。
僧宝是以佛为师依法修行的、遵循着六合敬的精神共住在一起的出家佛教徒的团体。为什么也叫宝呢?因为它是专职修学佛法的集团,它是佛法的温床,也是佛法的播种站。在这里的僧众已经出离了五欲境界,具足了清静戒德;他们已不被名利所移转,为了觉悟事业,贡献了全部的生命力量。惟有这样团体(僧伽)和出家大德们的存在,才能把佛法很好住持和流传下去。因此我们也要恭敬尊重,作难遇想。
我们所见到的佛像、经论和僧众,叫做“住持三宝”。还有一种叫“一体三宝”,就是自性三宝。因为每一众生都本来具有自在无碍,与佛无二的觉性,《华严经》说:“心佛与众生,是三无差别。”这就是自性佛宝。什么叫自性法宝呢?因为自性本来光明,能生一切法,所谓“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因此称作自性法宝。又因为自性本来清净无染、慈悲庄严的,这就是自性僧宝。我们为了要证到“一体三宝”,所以要皈依“住持三宝”。以上是三宝的扼要内容。
第二点:什么叫皈依?换句话说,就是皈依的意义是什么?皈依有两种意义:
(一)皈依就是“皈投”与“依托”。譬如想从此岸过渡到彼岸,就必须皈投依托到船上去。三宝就等于是一筏船,我们皈依三宝后,就能从生死苦恼的此岸,乘着三宝的船,过渡到清净涅槃的彼岸去。
(二)皈依就是反染归净,从染污的一面反归到清净的一面,所以皈依的“皈”字也可写作“归”,就是由黑暗反归光明的意思。
第三点:为什么要皈依三宝?换句话说,就是皈依三宝的目的是什么?皈依三宝不外以下四个目的:
一、为了断烦恼。烦恼为什么要断?我想在座的各位已经体验得很多了,今再简单地谈一谈。由于烦恼的关系,大大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使我们不能积极奋发;它使我们的智慧不能显发出来;由于没有智慧往往做出许多颠倒昏迷的事情来,这许多造作后的力量——业力,都贮藏在八识田中,遇缘便又活动,使我们永远不得清净,不得自在。第八识的作用很大,能含藏一切种子,使不忘失。譬如我们一生中杀过一个人或救过一个人,就永远不会忘记。佛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如果身口意三业不清净,八识田中种子继续播下去,烦恼就永远要和我们纠缠不清,但在净身口意、转识成智以后,烦恼是决定可以断的。
二、为了学佛法。烦恼虽然是可以断的,但亦不能把断烦恼看得太容易,必须要学习佛法,逐步修持,才有可能。佛法是非常丰富的宝藏,有待于我们去开发,懂了佛法后,才能用自己的智慧,来改造人格,奋发向上。所以学佛法是完全有积极的意义的,决不是一般所说的“暮气沉沉”。
三、为了度众生。为什么要度众生? 因为一切有情的心灵都是平等不二的,当一切众生在受痛苦受烦恼时,是和我自己在受苦恼时的苦一般无二,从这样去体验一下,就不由我们不发度众生的心,所以佛有同体大悲。《华严经》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可见我们度众生,正是庄严自性净土,利人就是利已。
四、为了成佛道。就是以上三个目的之总结,如果世间没有佛法流传下来,我们就根本不知道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且永远在生死中流转,自己还莫名其妙。如今我们幸闻佛法,所以除了要做好世间的事业外,还要注意到出世间的问题。我们要转迷为觉,改造主观偏执的习气,证到圆融的、常住的觉性,使自己永远安住在寂照轻安的境界中,这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要获得这一幸福,便必须从皈依三宝开始。我们受了三皈依后,八识田中就落下一个菩提种子,将来就可从这个种子开花结果,成就无上佛道。
我们每天做早晚功课时,总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四弘誓愿正是我们学佛的根本愿力,也是受三皈依后所要达到的主要目的。
第四点:皈依中的一般思想情况。或许有人听了报告后,会产生这样一种思想:我们学佛有许多佛教经书可以参考,有许多大德善知识可以亲近,何必一定要皈依三宝?现将皈依三宝的好处,分数点说明如下:
皈依三宝后,可以树立我们的正信。要知道“信为道源功德母”,如果不建立信心,怎能照着去做呢?有许多人对迷信与正信分不清楚,倒说信佛是迷信,其实人们常常被贪嗔痴习气所迷,那才真是迷信哩。学佛法的人是要打破贪嗔痴习气,求得平等无碍的智慧,所以完全是正信;而皈依三宝是树立正信的一个良好开端和具体表现。
皈依三宝后,可以巩固我们的愿力。愿力也就是决心。做任何一件事情,愿力是主要的动力,没有愿力,任何事情都做不好。同样,如果以不坚决的愿力来学习佛法,那只有种些善因而已,因此,这一点来处,是已学佛而不皈依三宝的人所不能得到的。
皈依三宝后,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因为受皈依后,在佛教教理的培养下,再不会轻信外道邪说,而能以佛法为标准,譬如跑路就有了方向,不至于进退彷徨;而且事和理是不能分割开来的,假使我们在事相上做得不够,反映到理性上也就不能圆满,因此学佛法的人,应该皈依三宝。
另外,可能还有一种思想情况,就是皈依的次数问题。皈依只要一次呢?还是次数愈多愈好?其实皈依不在次数多,主要在于对皈依三宝的意义,须要有正确的了解。我们在皈依三宝之前,必须很好学习皈依意义,深切了解它的精神,然后礼请一位大德法师传授三皈依法,等到将来有了进步,可以继续授五戒皈依,八戒皈依等等。
以上已把皈依三宝问题扼要地谈过了,希望同志们在讨论中,多多补充和发挥,为正确地认识三皈依的内容、意义和目的学好佛法而努力!
[《觉讯》月刊(17)321页]
一、 供养:(香)愿此香花云,遍满十方界,一一诸佛土,无量香庄严,具足菩萨道,成就如来香。二、 礼敬:南无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三宝(一拜)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一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6
1、很多居士认为:皈依只是形式,佛法修行注重实质,从而错误地认为皈依是不重要的。这种理解,是片面的,是不正确的。2、我们平时说皈依只是形式,其实这句话的本意是告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虽然大家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当佛陀涅槃后,就不再在世间住世,而出家人就承担了如来家业,代表佛向世间传播佛法,所以当佛不再住世的时候,出家人就是佛的代表,所以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2
聂云台居士是清末大臣曾国藩的外孙,在1920年任第一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成功人士。抗战期间,上海会长崇尚华丽,奢侈成风。聂云台老居士有感而作,于1942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贪名之戒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人在世间活动面对世间各种境界时就会产生各种喜爱,喜爱到了某一个程度以上就变成贪。人贪的东西很多,如贪钱、贪色等皆是。对于贪求财色一般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十卷紫虚居士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地,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消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山河,如镜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白话文 第一卷紫虚居士注解--------------------------------------------------------------------------------此为楞严经的名称。本经之全名为大佛顶、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大佛顶首楞严经 第七卷紫虚居士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如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0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现在我讲一讲如何念佛,我们念佛人人都会念,人人还不太明白,人人都念,人人还都不太得力。什么叫真正念佛,如果给它下个定义就是:无心是真正念佛。什么叫无心念佛呢?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卐的读音及其意义卐(Wan,万)字在梵文中作Sr1vatsa(室利靺蹉),意为吉祥之所集,它是佛和十地菩萨胸部之吉祥相,为佛的三十二相之一。菩提流支译此语为万字,玄奘则译作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王占元居士往生纪实王占元居士,男,八十三岁,河北省唐县人,一生务农,小学文化。有三男二女。为人善良,对子女慈悲疼爱。子女也都很孝顺。二○○三年九月。经医院查出白
净土往生时间:2024-10-23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居士入寺规矩礼仪漫谈一、拜佛、问讯与上香规矩进寺门前要端正衣冠收摄身心。进入寺院后,先礼佛。再去拜见出家师父。在佛殿、经堂看到佛像,不论是木雕、铜铸、纸绘、绸、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给事冯楫居士悟道因缘给事冯楫居士,龙门清远佛眼禅师之在家得法弟子,字济川,四川遂宁人,号不动居士。冯楫居士青年时即信仰佛法,一度遍礼尊宿,后居龙门,从佛眼清远禅
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时间:2024-10-06
其实,佛教是不兴烧戒疤的,佛教的戒律中,并没有在受教人头顶上烧戒疤的规定。因此,除了汉地的和尚以外,世界各国和中国少数民族的和尚是看不到戒疤的;即使是中国汉族
禅理故事时间:2024-10-05
黄念祖居士:广结善缘 “众生有缘,遇斯光者”(《净修捷要》)。佛的光明遍一切处,有人说,我怎么没有看见哪?这个就不奇怪嘛,有缘才遇着这个光嘛。这光是没有离开一切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黄念祖老居士:火烧功德林的真实意义!黄念祖: 修行人常犯轻敌之病,常以为自己一用功便能克制烦恼,一切太平,这实是不符合实际的主观愿望。应知贪嗔痴三毒,多劫以来,
布衣百姓时间:2024-09-25
在当代唯识学研究领域,隐然有一种现象,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那就是对玄奘所译传的有相唯识学持一种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玄奘所译传乃至创宗的法相唯识宗,在中国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4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我国古代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1
龚佛龙居士往生纪实二○○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中秋节)凌晨五时三十分,安徽省芜湖市居士林林长龚佛龙居士在家中安详逝世,往生极乐,世寿九十岁。 一个多月前,龚老居士就告
金玉良言时间:2024-09-15
对于有志于大乘的一切佛弟子而言,发菩提心是极为重要的,故大乘诸经一再强调,尤其是《大般若经》,所说最为详尽。首先,诸菩萨唯有为求一切智智发菩提心,并且不执着如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四、密勒日巴修定为什么要讲密勒日巴修定呢 ?有两个原因。其一他是用修定的方法获得大成就的人,他是藏传佛教中实践佛法的代表人物,他自己说:“我是一个博地凡夫,此生此世,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7
二、《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旨试释徐恒志( 2000年5月)许洪亮编录《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文字不多,而内容丰富,妙义无尽,谨将大旨略予试释,尚祈诸方大德指正。佛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问:佛教常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搞清楚佛性问题与学佛关系重大,所谓佛性究竟是什么?答:五十年代我曾和佛教青年探讨过有关佛性问题;近年来,也曾围绕这一问题,谈过我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4
三、附 编太虚大师答徐恒志问(二则)问一:显教说成佛须三大阿僧祇,而密教说即身成佛,其异同处何在?凡夫慧照观心,有即身成佛之可能否?答一:密教外,禅宗亦言即身成佛,华严宗亦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香、灯、烛、花、果、水等供具的表法意义是什么 我国最早的寺院本来就是教学的场所,是专门研究从国外引进的佛学经典著作并实施佛学教育的。因此,寺院里几乎没有一样不可
布衣百姓时间:2024-08-30
净土资粮(附:谷响集) 作者:黄念祖答三世因果并劝努力忏罪念佛大札奉悉,欣闻知难而进,甚以为慰。唯所提诸问,仍是您二十年来屡问之老问题。兹愿再贾余勇,一试棉薄,看看能否突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29
昨天我们简单讲了四圣谛,我解释了禅修者如何通过其亲身体验或直接体验法来认识第一圣谛,苦的止息。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主题。没有人喜欢苦,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和安详。苦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序(给第十一次版的)《觉者之言》的原版是以德文撰写。原文是依据佛教巴利文经藏中世尊的语言,择其精华,再依次序有系统化地把它编辑成书。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南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文:一诚长老佛不是万能的,拜佛也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修行,不一定要到寺院,也不一定要像老僧入定,其实在我们的生活里,做人处事都应该要有修行,有修养。日常生活的修行包括:一、衣食住行的修行:例如,穿衣只要朴素、保暖
佛答时间:2024-08-18
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在世间生活难免会犯错学佛修行也是如此对于我们佛弟子来说持戒修行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可是如果因为种种因缘条件不小心犯错破戒了心中不免产生疑
佛答时间:2024-08-18
有的居士具备善知识的特点,可以帮我们更好的修行。而有些居士表面上“学佛”,但实际上却障碍我们!如果你身边有这四种“居士”,一定要注意了!一、跑跑居士跑跑居士,修
佛答时间:2024-08-18
居士百年之后骨灰能否进入寺庙存放?答:完全可以。不过要看那些寺院有条件存放,目前国内寺院并不是所有的寺院都具有存放骨灰的“海会塔”。近几年也有不少寺院建了“普通塔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6
谢允华居士往生记实母亲谢允华1940年正月初一生人,享年63岁。母亲出生于三台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大户人家。在她出生时家境已日渐衰落,故母亲从小就过着自力更生,勤俭节约的日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7-17
在家居士如何修行戒篇:之六各位诸山长老、各位护法居士、各位善信,大家吉祥如意!学佛证道的第一步我们前集说到持戒有护法神在护持,那么,讲良心话,保护自己还是要靠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9
了解经文的意义世间的凡夫只修习了一部分禅法,知道一些数息观和不净观的观法,虽然记住了经文,却没能深入了解经文的意义。对禅观的种种方法并没有实际掌握,却自己说自己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28
我们知道传统意义的结婚指的是举办婚礼,而在当今社会,领了结婚证就算是结婚了。因为领结婚证和举办婚礼一般是分开进行的,所以,就会出现两个日子。那么,选好日子领结婚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5
我们中国人向来都注重择日,也就是挑日子、看日子,图个吉利。我们都知道黄历上也有破土、开市、搬移、远行、嫁娶、结婚等词且有标注宜忌,不少人只根据它来选,其实这种择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4
佛陀遗嘱《佛遗教经》---正如法师讲于纽约青年佛教中心诸位法师、居士:阿弥陀佛!首先,向诸位合十问好!非常欢喜,从今天开始的每个周六下午,我们将聚会在这里共同学习《佛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
第六章 取相忏的意义第一节 礼佛罪灭的征象在国内,可能有不少的佛教徒,以为只要礼佛、持咒,就可以消除业障、灭除罪业。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它,这是有经典可作根据的。然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