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戒
杀.盗.淫.妄.酒五戒,是戒!是由释迦牟尼演说的,规范自己的思想行为.清净身心.解脱束缚.回归清净至善本性的,方便的修行方法。五戒可不是戒律! 戒淫: 一提“淫”大家就会认为是不正当的性行为。实践上佛所说的“淫”是方便的说法,是比喻,不是单指的性行为。 淫!是放纵的意思。 戒淫:就是要想修行佛法,摆脱烦恼与痛苦的束缚,必要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勿令放纵。当然,不正当的性行为也包括在内,但只是“淫”的很一小部分。 俗话说得好:“万恶淫为首”。您放纵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就会做出很多数不清的,不善的业来,有业就要依业受报,有报就会生起烦恼与痛苦的感受。所以,要想修行佛法,摆脱束缚,寻求解脱,必要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勿令放纵! 这就佛所说的戒淫的真实意,而并非单指不正当的性行为。 戒杀:夺取有情生命的色身在世间的寿命,剥夺有情生命在世间生存权力的行为,就叫杀。 而戒杀的杀,可不是剥夺他人性命的意思。这里戒杀的杀,是断送他人慧命.断送他人智慧的意思。 我们现在知道了,世间一切有情生命都是由心识与四大物质因缘假和而成的,终究是要败坏.破散掉的。色身的生命可以破散.败坏掉,可生命的本质却是不生不灭.永恒不变的。而世间一切有情生命本身就是苦的果报,就是苦器。而苦报的根源,是由于我们对宇宙生命真理的无明与无知,是由于我们的妄想分别,才使得我们自断智慧.自断慧命。使得我们不断地生起贪.嗔.痴念,使得我们永无休止地受着种种生死烦恼与痛苦的逼迫。 而剥夺有情生命在世间生存权力的杀,只是剥夺了他人一次在世间色身的寿命。如果您要是以从事断送他人智慧的事业来以养自己的色身;以断送他人的智慧来谋取个人的利益;以断送他人的慧命来赢得他人的供养。 那意味着什么? 那意味着您为谋取个人的利益而断送了他人的慧命,使他人坠入了永无休止的生死轮回之中。剥夺他人一次在世间色身的寿命,只是使他人受一次生死痛苦。而断送他人的慧命,那就意味着您不止一次地使他人受着生死的痛苦。 您想想,如果不止一次地使他人受生死之苦,会得到多么重的恶报? 戒杀:就是要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不要从事断送他人慧命的事业;不要宣说能够断送他人慧命的邪知.邪见,以赢得他人的供养或赢得他人对自己的崇拜。 戒盗: 为了个人的私利与自我的满足,以不正当的手段营私.谋取的行为,就是“盗”。 偷盗他人财物的行为,是由贪心导致的。贪心可以使人善根破损,可以使人坠入恶趣,远离善法,可以使人坠入无休止的生死轮回之中。所以,偷盗有碍我们的修行解脱。在家发心修行者,必要断初一切的偷盗的思想与行为。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畜 乞食余分 施饿众生 ”(楞严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出家修行者,要在吃饱穿暖的情况下,将众生供养多余的部分,施舍给需要帮助的贫困众生。而不能将众生的供养畜存起来,供自己享乐”。 出家人储存众生的供养,是一种“极重”的偷盗行为。在末法时期,只有“魔子魔孙”才将骗取的供养,储存起来供自己享乐。 以众生的供养,大兴土木修建寺庙。为自己建设一个豪华.舒适的修行环境,也是“极重”的偷盗行为。有的出家人干脆在寺庙建成后,挟款还俗。 出家人骗取众生的供养。在家人为修行谋取他人利益来行善,求福德;剥削他人,都是盗的行为。 戒妄: 未验而言谓之为“妄”。 “所谓未得谓得 未证言证或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已得须陀洹(huan)果 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 阿罗汉果 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 求彼礼忏贪其供养”。(楞严经) 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真心修行,还说自己已经得到了修行佛法的利益。为了让人家说他是当世的佛法圣人,将前人大德刻苦修行的心得讲给众生,而自己却没有半点自己的修行心得。求众生对他要恭敬.要供养他”。 这句话是释迦牟尼对末法时期“伪披袈裟魔”的,妄语行为的描述。释迦牟尼将末法时期“伪披袈裟的魔”,一面装着世间的圣人,一面又要“求得”众生对他,要恭敬.要供养他的,丑恶嘴脸描述的是淋漓尽致。 针对我们在家修行者,一定要从思想上除去,使自己获利或使他人受损的,不真实的语言。在实际生活中不要以颚传颚,造谣生事扰乱社会治安。不要为一己私利中伤他人.诽谤他人。 酒戒是释迦牟尼的弟子们后加进去的。因为,饮酒过量可以损害身体,酒后容易使人意志薄弱,神志迷乱,极易导致淫.杀.盗.妄的行为。酒也是有益的,但不能过量,无论在家还是出家修行,必要时是可以少量饮酒的。 五戒原本是淫.杀.盗.妄,淫是排在第一位的,万恶“淫为首”吗。 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杀.盗.淫.妄了那?现在为什么杀与盗都排在了淫的前面? 这是个历史原因。无论是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还是在过去的封建社会里,一切的世间思想学说.宗教思想,都必须为统治阶级服务,以统治阶级的利益为第一。不能违背统治阶级的思想,不能有损统治阶级的利益。 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多数是以战争.杀伐来夺取政权的。在他们夺取政权后,当然是要巩固自己的权利与政权。而对他们的权利与政权,威胁最大的就是社会的安定。社会的安定最重要的是,在社会中尽可能少出现人们相互残杀.偷盗的现象。 当社会安定后,接下来这些统治阶级便会欺压.剥削百姓,榨取百姓的劳动果实,为他们提供“荒淫无度”的生活条件。 所以,封建统治阶级最怕的是,在有人用战争.杀伐来推翻他们的政权,最怕以残杀.偷盗来扰乱他们的社会安定。没有了安定的社会,他们也就没有了“荒淫无度”的生活。 因此,依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将规范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的修行方法的,淫.杀.盗.妄,改成了杀.盗.淫.妄。
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持戒修行,一定要明白持戒的内在意义,不要执着戒的表面形式与文义,不能将持戒墨守成规。否则会坠入“戒禁取见”的边见之中,甚至会导致内心“戒魔”的生起。如果这样,持戒不但不能使我们解脱烦恼与痛苦的束缚,增长无上的智慧,反会使持戒成为束缚我们智慧增长的枷锁. 在《金刚经总持论》中记载佛曾经说过:“不食油.盐.茶.果.酱.醋,名为执持邪戒”。 释尊曾经告戒我们:“在末法时期,诸菩萨救世度生,演说佛法要语言通俗。持戒要依不同的民族,不同地域的风俗习惯,恒顺众生适时而定。 修行佛法,要知道很多佛所说的戒,都是对机而说,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人而说。我们不能盲目效仿。 在《楞严经》中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经说过:“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这五种辛菜是:葱.蒜.韭菜.薤菜(藠白).兴渠(洋葱)。 这就是对机而说的,是针对当时修行人而说的。在释佛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很有限,基本上是只能维持温饱,很多的修行者连温饱都解决不了,就连释迦牟尼有时都得挨饿。 那时的人们大多数都是以自然界的植物,以素食为主。只有那些封建地主阶级与奴隶主才能整日地花天酒地.饮酒食肉。所以,虽然人们经常挨饿,但由于长期吃素,身体都很好。身体的气血平稳流畅,气血平稳流畅就不容易生病。 葱:可以通九窍。蒜:可以杀死肠胃的寄生虫。韭菜:有壮阳,益肾气的作用。薤菜:可以入药治病。洋葱:可以杀死人体的癌细胞。 由于当时人们多以素食为主,虽然经常挨饿,但是相对我们现在的人,身体要健康的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常吃这五种辛菜,就会使气血流速加快,使肾气亢进,肝火上升。 因此,释迦牟尼劝戒人们:“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要人们不要经常吃。因为经常熟食五种辛菜会“发淫”,生吃会助长“肝火”.增长嗔恚心。 而当今的人们,生活饮食不规律.酒肉过度,蔬菜中又残留着化肥.农药等大量的有害物质。所以,当今的人们气血窒碍,身体都处在亚健康的状态。当今人类的身体多是肾亏.肝火旺盛,血液疾病.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特别多。因此,当今人类不但不能禁吃五种辛菜,而且要多吃,这样对身体有益而无害。 所以,学佛持戒修行,一定要了义,了佛义。要知道佛所说的戒都是对机而说,都是应机而说,都是针对不同根性的众生而说。我们当今学佛持戒修行,不要拘泥戒的外在形式,盲目效仿。要用心的灵性,去体验佛所说戒的密意。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一、以佛法研究佛法来宝岛一年,对于佛教的近代作品,读了不少,而最使我同情的,引起非常感想的,是这样的一句:「我们应以佛法来研究佛法」。这是绝对的正确!「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药师佛法门小常识药师法以药师如来为本尊﹐为息灾﹑除病﹑延命等目的所修的法门。其中﹐天台密教则以七佛药师为本尊﹐故谓为“七佛药师法”。药师净土药师净土(净琉璃世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1-07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第三章、佛法究竟主张什么样的人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只顾耕耘,不问收获。尽心尽力,不贪不求,无疚无愧,自在自得。领悟了佛法的宇宙观和因果观,佛法的人生观也就顺理成章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前言佛教,严格地说,并不是一种宗教,因为它不仅不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而且根本是无神论的。佛教是佛陀的教诲,一定要说它是宗教,也只是意味着它有所宗(宗旨)有所教(教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问题】顶礼嘎玛仁波切!请活佛开示,从佛法因果角度来看,应该如何理解犯太岁和本命年?【嘎玛仁波切答】总体来讲,犯太岁、伤太岁等,是依照道教的说法。藏传佛教里面,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将谈斯旨,须先声明者二事。一、凡学各有其学之相貌,如一般人有一般人之面貌,瘦者、肥者、白者、黑者不一而足,今欲认识其人。则只认明其人之为白、为黑、为肥、为瘦而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释了幻]婚姻与佛法: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 声闻、缘觉乘的离欲观声闻乘:指听闻佛陀声教而证悟之出家弟子。缘觉乘:不必亲闻佛陀之教说,系独自观察十二因缘之理而获得
悟性时光时间:2024-10-11
黑龙江大庆市佛教协会举办第二届学习佛法交流会交流会现场法喜充满2012年7月14日至15日,黑龙江省大庆市佛教协会第二届学习佛法交流会在大庆市净觉寺隆重举行。大庆市佛教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0
前言根源于佛陀自觉的佛法,自印度南北分传,为了有益于人心,为了解决世间的苦痛,法门竞出:或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或说世间一切善法皆是佛法;或说不净观是甘露门;或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无论谁学佛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辩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现在在中国谈起佛教,常常会受到别样的眼光。反应常常会是那是迷信、太消极,太保守。把佛教作为智慧之学,最起码作为哲学思想来看的,真是少得可怜。智慧的佛教,教人获得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9
佛法在世间(三则)刘先和一、善良与慈悲我长久以来总是认为,善良就是慈悲,慈悲就等于善良。从对妻子的观察中我才得知,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妻子心地很善良,极富有同情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6
自古以来,信佛的人很多,而成佛的人很少。仔细检讨一下,不是佛法不灵,而是信佛的人动机不纯。绝大多数人,名义上在学佛,而潜意识里却只想求佛——求佛菩萨保佑我逢凶化
佛答时间:2024-09-04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浅释》◎一九八三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洛杉矶金轮圣寺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是我闻”,在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想要影响其他人生一种信心,自己就要实实在在地去行持佛法,所谓“依教修行”,依佛所说的教法去修行。这个修行,我们知道一点就修行一点,知道多少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31
第二个问题:「既然说只要时时一心执持阿弥陀佛佛号,就能往生净土,又为何要受戒和修十善?」答:如果你果然一心执持名号,你可以不要修十善。为什么?你十善圆满了。你也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0
什么叫灵验?古人有句话说,「诚则灵」。法门,《金刚经》上说得很清楚,「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为什么这个人念得灵,那个人念得不灵?不是法门的问题,是诚敬心的问题。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0
不以凡夫衡量佛法至尊上师达真堪布仁波切致佛子们的一封信(连载一)各位佛子大家好: 随喜你们为了父母众生的解脱而精进修行的功德! 随喜你们在各自的生活与工作中为父母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8-29
基本佛法 3布施供养法增比丘(Bhikkhu Dhammavaro)布施是以自己所拥有的物品施与他人,这是舍与的思念(cetanā),在执行时能消除对布施物的执著,在业报上是能获得财富。布施能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3
轮回真实案例:毁谤佛法后世成哑女自从看了邓老师网站上的有关催眠案例后,心里非常激动,一直想联系邓老师,凑巧的是邓老师刚好有空,我便匆匆的赶到邓老师的工作室。第一
因果轮回时间:2024-08-22
序(给第十一次版的)《觉者之言》的原版是以德文撰写。原文是依据佛教巴利文经藏中世尊的语言,择其精华,再依次序有系统化地把它编辑成书。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南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现在的人到寺院,烧烧香、拜拜佛,保佑我发财,保佑我开智慧,你说佛怎么这么倒霉啊?佛就是干这个的?愚痴到了极处了!我们现在做到的话,当下就是了。烧香,烧这么一个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4
顶果钦哲仁波切:佛法,修行重于传授和讨论在过去许多生世中,我们曾经历各种状况,曾经富裕,曾经被敌人战胜,失去一切。我们曾享尽天道的欢娱,也曾是政治迫害的受害者。
禅理故事时间:2024-08-14
佛法本来就是教育,是一门学问。我们通过学习,来认识宇宙间的真理,正确地生活,希望生活得更美好,这是佛真实的含义。不是说,我一定要上西方,一定啥活儿都不干,就念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佛法的基本知识日慧法师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最后,想藉此提供一个最简单易行的修四念处法门,这法门就是念息十六行。念息一词,新译持息念,亦有依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31
我们多多的修行佛法是非常好的,我们平时修行可以找一些讲解,这样我们有什么不懂地地方我们可以查找资料。而且我们平时修行也是和别的同修一起的,也可以和同修一同去做一
佛经感应时间:2024-07-27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大愿法师讲解妄语戒第四【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佛陀再“告诸比丘”,告诉、告诫诸比丘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1大愿法师讲解【若杀者,自同杀罪。】如果有杀这些动物,是按照前面的不杀生那一条来结罪。【杀已,取五钱肉,犯不可悔。复有七种:一、非己想,二、不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学习佛法需要靠悟。没有悟,很难深入真正的佛法。因为,佛陀、菩萨讲的,都是一种境界,表面看似是语言,实际是内心的一种境界、内心的一种感受。他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书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30
星云大师“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幼小,后十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劳苦。”唐伯虎的这句话说明人身难得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28
佛法解冤唐朝京兆尹(掌治京师)殷安仁,家财富裕,向来奉事慈门寺僧众。隋恭帝义宁元年,有远客在殷安仁家住宿。暗中偷取人家的驴,在殷家宰杀,临走将驴皮赠送安仁。到了
放生功德时间:2024-06-21
1.内外分别:很多人正见未立,法义未透,只爱好静坐,或有一些觉受定境,便会以此为尚而轻视经论研习,须知此种通于外道,纵有多种觉受境界,于了脱死活涓滴无干;佛法体验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1
信,有四种层次:一、初信;二、正信、三、深信;四、证信。初信一般人由于生活上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或者是身体不健康、家庭不和谐,或者是情感、事业上的问题东求西拜,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7
崇慈法师答:当然行,为什么不行?全世界那么多没学佛的人,不照样过得很好吗?关键是要搞清楚这么几个问题:什么是佛法?学佛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学佛与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有也可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6
编者按:这则故事摘自《维摩诘经》,主人公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经中童子问佛佛国一事,佛言佛国净土是心净的示现。这个时候舍利佛心中不免升起疑虑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3
说是从前有一位果农信奉佛教思想观念,常常与寺庙禅师进行谈话,但是却不喜爱持戒以及禅坐。别人问他原由的时候他只说,他修持佛法是为了让自己练就无限量的大神通,而非为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由佛之四大教法谈佛法的弘扬与发展释恒强一切事物都是缘起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这是佛教的缘起观与无常观。佛法在弘扬过程中同样也要发展,也要与时俱进。从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1
导读: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佛菩萨教给我们的这四种方法,要以无私广大的慈悲心为基础,一切起心动念皆是为别人着想,而不是为自己,没有分别、执着,这样才能更好地向
佛答时间:2024-05-30
达真堪布:学修佛法让心灵超越烦恼痛苦佛法是种活法,生活是种修行。学佛修行能让人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我们明理了,心里就没有
为人处世时间:2024-05-29
问:《金刚经》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什么意思?成刚老和尚:一切法就是一切事物,体性空寂,法法皆实相。如果是佛法,我们妄想执着它,那么举体都是妄想,就不是佛法,而
佛答时间:2024-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