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顿教?我今天对你们讲一点真话;天天我讲经,都没有讲真话给你们听,今天讲少少的。为什么呢?真话不能讲多;讲多了你就不信。讲少你都不信,讲多了,更不信了!因为人不欢喜听真的话,不欢喜听真的道理,也不欢喜真真实实去修行,所以我没有法子给你们讲真法。我要等着,等机会,今天好像机会到了,因为讲到这个偈颂上,这个道理应该把它揭穿了。
怎么叫顿法?顿,就教你断。断什么?断淫欲心。做得到?做不到?说:“这叫什么?这有什么用啊?”你不相信吧!不相信,我就不讲了,讲多,你更不相信。就是这么多:你顿断无明,无明也就是淫欲心。断得了?断不了?断不了,那你就不想听真的法。你若能断,那你就得着顿教法门。
渐,渐是什么?说:“慢慢的,断不了喔,我要慢慢来唷!这怎么放得下啊?不可以的。”这就变成渐了。就是这一点点,明白了吗?你聪明的人,我给你一点哪,你就断了;愚痴的人,还舍不得,放不下。说:“这,我不相信这是真法,我不相信这是顿教。”所以我从来就不讲嘛!你若相信,你早就成佛了;就因为你不相信,所以到现在还拖泥带水,在六道轮回里转!你愿意转,你就转去罗!谁也不勉强你一定不要转的。
无尽藏比丘尼,认真用功,一天到晚,都是念经、研究佛法,总也不懈怠,是这样一位比丘尼。所以她现在还是真身,她的肉身并没有坏。临终的时候,也是坐着往生;往生后,过了几年,身体还一点都不坏,也没有臭,也没有烂。为什么呢?就因为她有修行。她尽用功修行,没有淫欲心;没有淫欲心,虽然是肉身,就变成金刚不坏身,所以坐着就往生了。到现在,无尽藏比丘尼的真身,还在曲江一庙上,庙的名字我忘了;不过我见过无尽藏比丘尼的肉身,非常庄严,非常之好。
人有一种淫欲心,但不要怕,你看楞严经的火头金刚,他本来淫欲心很重,但以后他能用锻炼的功失将淫欲的火变成智慧火,而作火首金刚。所以说淫欲本是净性因。你若存一正念,这就是净性的因,你若存一邪念,那就不清净。所以,淫欲的性不是将其断了,而是将其变成净性。本来淫性是不清净,但要将它变成净性——正知正见。这就对了。所以说除淫即是净性身,除淫,就得清净的法身。
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以上叫六欲天,这六天就是: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六欲天呢?这儿的天人,虽然生到天上去,但是还有淫欲心,还有不清净的思想。我在暑假讲《楞严经》时,已经讲过这六欲天了,不过相信你们都不欢喜要,所以又都送回来给我了,所以我现在再送给你们。六欲天的天人都有淫欲心,四王天和忉利天的天人行淫欲,和我们人间的人是一样的,为什么一样呢?他们都有形体,四王天的天人也一样要结婚,忉利天的天人也一样要结婚,都有夫妇、父子的情形。四王天的天人生孩子,一生出来的小孩子有多大呢?就有人间小孩五岁那么大。忉利天呢?就有七岁那么大,夜摩天就有十岁那么大。小孩子一生出来就这么大,坐在天人的膝盖上。生出来,等一等吃一种自然的天露(天的甘露),他吃这天的甘露,是自然化现出来的,等吃完之后,没有好久,就变得和一般的天人一样大了,也就是身量有半哩高,寿命有五百岁那么长,这是四王天。
这有四句偈。在暑假时我已经讲过了,我现在再讲一遍,我若不再讲,相信你们都忘了。
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熟视他暂视,此是六天之欲乐。
所谓“四王忉利欲交抱”,四王天和忉利天淫欲的行为,和我们人间的人是一样的。“夜摩执手兜率笑”,夜摩天男女这种情欲就是互相握握手,好像西方人互相握手,在天上夫妇这种夫妻的性行为,只有握一握手这就算了,这是夜摩天。兜率天呢?男女行淫欲只互相笑一笑,因为那个地方的天人平时不笑的。为什么不笑呢?因为情欲太轻了,几乎没有情欲了。在六欲天天上,越高一层,欲念就越轻一点。为什么在我们人间修道的人要去欲断爱,要没有这个欲念呢?也就因为你欲念多,你的愚痴就多一点;你若欲念轻,智慧就增加一点。
欲念就属于五浊恶世,所谓“五浊”,什么“浊”呢?就是这个“欲念”是最污浊,最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在天上四王天的这种欲念,这种情欲和我们人间一样的,忉利天比较四王天就轻一点,夜摩天就互相握一握手,“夜摩执手兜率笑”。
兜率天他就互相笑一笑,你不要以为笑就是好啊!我们人间的人以为笑就是好事,“笑”也就是有一种情欲的作用,所以你到这夜摩天啊,这天人都是愿意自己修行用功,很少人与人之间互相握手,这握手就是男女夫妇间行这种性行为。“兜率笑”,兜率天对着笑一笑。
“化乐熟视”,这化乐天的男女熟视。“熟”,就是看的时间久一点,譬如或者一分钟,或者五分钟,互相看一、两分钟这么熟视。“他暂视”,他化自在天,就这么一看就得了,不是看很久。六欲天男女的性行为就是这样子的,因为它越往高一层欲念就愈轻一层。你若欲念不轻呢,你也生不到那个天上去;你生到那个天,也都没有多少欲念了,所以这是六欲天的欲乐。
节录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漏尽通:漏尽了,不是说好像一个瓶子里边装了水,瓶子底下有个窟窿,把水都漏出去了,叫漏尽。漏尽通,是没有漏了——本来是有漏的,现在把漏补上,没有漏了。什么叫没有漏?我说了很多次了,你没有淫欲心就是没有漏了,你没有贪心也是没有漏了,没有嗔心也是没有漏了,没有痴心也是没有漏了。总而言之,你有八万四千种的毛病,现在这个毛病都没有了,这就叫无漏了,漏尽通。
节录自【佛说阿弥陀经浅释】
教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不是单单四事供养,不是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这么简单;她都要以这个身心性命来供养他,都要和他行淫欲。所差的地方就在行淫欲这个地方,有淫欲,这都是邪的;没有淫欲,那才是正的。你什么时候也不可以听那个人说:“开悟了,什么都可以干了,也可以行淫欲了。”这简直地这是大魔王、大魔王、大魔王说的话。你不开悟,不守规矩,那是你不懂;你开悟,你懂了,却明知故犯,再不守规矩,不守戒律,那你开悟,开个什么悟?变成开倒车,往回走了。
所以现在的人不研究那个真理,只知道,噢!开悟了,人家说开悟了,不需要守什么规矩,也就跟着这样说:噢!不需要守规矩了,他开悟的了,抽烟、喝酒、玩女人,什么都干了。
所以最要紧的地方,就是有一个淫欲,他有淫欲心,尽行不净行,这就是魔;他不贪钱,没有淫欲,那就是真的。
他专门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哦!你前生是我的什么太太啊,是我的娘娘啊,你是我的什么啊,我做过皇帝啊,你怎么样怎么样子。公开对大家这么讲,就引诱人生这种淫欲的心。他公开讲就变成去骗人,去攀缘。
节录自【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
我在金山圣寺讲过,难道做父母的都想子女快点死吗?逼迫着子女结婚,就是要你的子女快点死,就是这个道理,没有旁的。所谓“老猫房上睡,一辈传一辈。”传完了,又是什么样子,没有下文。
节录自《人生要义》
我想有人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没有贪嗔痴的人就是证果的人。现在我把贪嗔痴的重点,以最通俗而易明白的事相说给大家听。所谓贪心,就是欲念,淫欲之心。没有了贪心,就是断了欲念;没有了欲念,就是没有淫欲的心。男女两方见面接触,互不生此妄想,不仅此念不生,就连生理上都不生一点反应,男女根也不动了,这才是真的断了欲念,息了贪心。诸位!你们不要惊奇我说得这样坦白彻底,因为千经万论,三藏十二部,到究竟处经典都是讲这个问题。要是没有这个“欲”的问题,什么经典都不必要了,一切法皆“空”,一切法皆“如”了。就因为有这个问题,所以我们才要修行,倘若你不能断欲去爱,你就是出家了八万个大劫,也只是在佛教里混光阴、吃造业饭。若能断欲去爱、除淫心,才真是没有贪心,没有贪就没有烦恼。要甚么时候才能把贪心断灭呢?必须要破无明,才能断除贪心。菩萨修行所以勇猛精进的缘故,就是为了破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达到等觉果位时,才把尘沙无明断尽,证得佛果。贪心在三毒中是最毒最难断尽的。我们初发心修行,最障碍我们用功的,就是男贪女、女贪男的淫欲心,这是最根本的问题。《楞严经》上说得很清楚:“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如想不除淫心而能成道,就像蒸沙欲想它成饭一样,是不可能的事。
无明火究竟是什么?很简单很干脆的说,就是男贪女爱的淫欲心。这种心念一动,连自己都莫名其妙,无法阻止。所以许多人常在这种糊里糊涂之下,做出糊涂事,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无法挽救。当异性相爱的时候,你如去问他们,你为什么要爱她呢?她为什么要爱你呢?他们一定回答你说:我不知道。这就是无明。希望每个出家人都能断欲去爱,在修持上多用功,共勉之!
假如你能够彻底放下一切色欲,那么,就一了一切了。天下英雄好汉,乃至老修行,不知多少都被美色这一关迷住了。世间上所有的问题和烦恼,也源于此。想要断烦恼,先要断欲。如果要随逐烦恼,大可以恣情纵欲,为所欲为……人,就是由色欲而生,由色欲而死。
什么是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什么也不明了。无明究竟是什么?较文雅的说,就是愚痴;若往显明露骨来说,就是淫欲心。譬如男孩子追求女孩子,女孩子追求男孩子。若问他(她)为什么要追求?或会回答:因为他(她)漂亮或英俊,所以我爱他(她)。再问:为什么要爱他(她),哪个地方可爱?问来问去,他(她)也不知道。既然不知道,还要去追,这就是无明,也可以说莫名其妙。在莫名其妙之情形下,还要往里钻。为什么?因为人是色欲而生,所以还要色欲而死。古人说:“生我之门死我户,几个苏醒几个悟?夜来铁汉自思量,成佛作祖由人做。”无论成佛或做祖师,都是由人所修成的。所以人是怎样生来的,就怎样死去。所谓“如是而生,如是而死”,不愿断绝轮回、不愿截断生死流。反而愿顺流而生,不愿逆流了生死,所以有无明。有了“无明”之后,就有“行为”。什么行为?就是男女的性行为。因为不明,就要造业,就要颠倒。颠倒之后,就有这种问题发生。发生之后,就有了“识”。有“识”(父母精血成的胎儿)之后,便有“名色”(名是心理,色是生理)。有了“名色”之后,便生“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具全,十月期满,出生于人间,便有“触”的感觉,能分别冷暖软硬。有了感触之后,便生领“受”作用,在顺境晓得快乐,在逆境晓得痛苦,随时随地生起“爱憎”的感情。有了“领受”之心,便生一种爱心。有了爱心,就生出自私心,要占为己有。人贪恋财货女色,而生出种种的欲望。有了爱心,乃想尽方法,把它取来,归为己有。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因此,尽造不清净的身口意三业。
问:“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对呢?还是不对?是两句全对或全不对?是一句对一句错?结果众说纷纭。有说全对的,有说一句对一句错的。我告诉你们,“人为财死”这话不对,人是为色而死;“鸟为食亡”是对的。鸟为生存,不得不觅食。但人应比鸟有智慧,但现在的人不但不比鸟有智慧,反而比鸟还笨。鸟找东西吃,直接吃了维持生命即可,不须用花花绿绿的钞票买东西。人现在不用金、银,而用钞票,人就执着这花花绿绿的纸,为它而忙忙碌碌。人真为财死吗?不是的。这个“财”后面有“色”在推动着,人实为“色”而死。人的精、气、神若不损伤,就能返本还原,明心见性,开大智慧,生死能由己做主,阎王都管不了你。那时愿意活几千年,可以活几千年;若愿意死,马上即可往生。
各位想一想,争名夺利有何意思?现代男女又讲爱情,同XING恋也讲爱情,要合法结婚,结果弄出“爱死病”来,爱就要死。“色”和“爱”这二字合起来,爱“色”就“死”。同XING恋者说其道理:若把公鼠放在一起,久了也会成同XING恋,互相泄欲。但你是人,为什么要学低级的畜生?我本不愿讲,但现在不得不揭穿“人为财死”的秘密,免得人迷头迷脑。男的到时候要追求物件,女的到时候也要找物件,还没有长成就要找物件。现在的教育,从小就给孩子灌输性教育,这是教孩子快点死,是很颠倒的。我不怕人不高兴,同XING恋的人高兴不高兴我不管。因你想爱死,我是苦口婆心救你,要你明白苦海无边,否则,你再也出不来了。所以“人为财死”有语病,中国人不愿揭穿讲,明知不对但不讲,掩耳盗铃,以为塞住耳,铃就不响了。我愿讲人不愿听的话,若只讲你爱听的话,那就是谄媚。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我不忍大家传染“爱死病”,故不能不说。这“爱死病”就像空气污染一样,到处都有,防不胜防,它可以让你喘不过气来!
为什么要争利益?因为想维持自己的生活,养活自己的家庭。而家庭的基本就是色欲,乃本着色欲而成立的。为了维持这个色欲,保护自己的家,便引致人与人之间的纷争;次而导致家与家争、国与国争,其根本原因是一致的。
人不是为财死,财不过是保护色欲,人结果还是为色而死。被色迷了就有生死,不迷,就了生死,差别就在这一点。有人说:“人人都这样。”那因为人人都糊涂,都不知自己是如何生来?如何死去?几千年来人都在这生死中打转,没法出头。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和赌博没有分别,这是生命的赌博。怎么讲呢?因你忽然明白了,忽然又糊涂了。明白的时候少,糊涂的时候多。若不信,你可研究研究。
这个烦恼都是由“无明”来的,无明就是欲念,包括了:财欲、色欲、名欲、食欲、睡欲。财欲使人一天到晚想中彩券、无本取利,但纵使富可敌国,依然不会满足。色欲是“刮骨钢刀”,把骨髓都糟蹋掉了,就会百病丛生,所以,色欲就是“要命欲”。一般父母生了子女,就昼夜忧虑,生男就急着要他娶媳妇;生女就急着要她嫁人,认为这两件事未完,即大事未毕。其实,生儿育女应该是要教育他有学识、有技能。至于结婚与否,不必担心那么多。如果,一定要他娶媳妇或嫁人,就是要他往死路走,不希望他们修行成佛。现在世界上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子女如果不结婚,父母都反对;但子女如果吸毒,父母倒不见得反对。所以说:子女要往上走,父母反而怕;要往下流,反而高兴,这就是做父母糊涂的地方。
生死爱情的海,就是障道的根本。修道人,无论对人或对物,生出爱欲之心,都会障碍修道的发展。详言之,爱欲就是生死,生死就是爱欲,爱欲就是生死之根。若是不破爱欲无明,终不能离开生死大爱海。如何能离开生死?简单得很,就是断欲去爱,别无他法。修道人,不要有情爱的思想,更不能有情爱的行为,对任何人,不要生出一种情爱心,有了情爱,苦根不断,有了情爱,生死不能了。有人说:“人是有感情的动物,食色性也。”就因为这样,所以才要修道!在《四十二章经》上说:“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我们修道人,就须存这种的观想。
如果无情无爱,见到人是否就把嘴堵起来,不理睬人?这样也不对。我们不执着情爱,不生情爱之心,但还不能讨厌人,也不能说我不爱人,我就憎人,这样也不对。那么,要怎样才对?就是不爱,也不憎,对谁都是平等相待,慈悲为怀,但要谨慎行事,不可落在情爱樊笼中。各位注意!不要被情爱所迷惑。有人写封信给你,你的心就好像小兔子在怀中,乱蹦乱跳,以为有人爱你,这是好事,其实是想把你拖到地狱去!
各位善知识!要在这个地方用功夫,要真真实实的了解,爱欲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从无始劫以来,生死不了,为什么?就因为被“情爱”二字所害。若能断欲去爱,才能超出三界,了生脱死。凡是你所愿意的,就是爱;你所讨厌的,就是憎。我喜欢这个,就生出爱心;我烦恶那个,就生出憎心。这都是情感用事。修行人不应用情感来处理一切事,但也不能像关帝公似的,坐在那里绷着脸,给他叩头,他也不睬你。对人要和蔼,要有礼貌,不可贡高我慢,目空一切。总之,对人要以慈悲为怀,方便为门,处处为人着想,令人生欢喜心,我们还有这口气在,就要对人好,但是不应该有情爱的思想掺在内。各位!切记切记!这是很重要的法门。
问:做人最主要的行为是什么?答:是去欲断爱,不要年纪轻轻就恣纵贪欲。现代西方社会里,七、八岁的小孩也懂得行淫之事,将来都变成短命鬼。为什么?因为他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之时,就把小苗割去,这种子将来变成痞子,绝不会有收成。
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因为自私的缘故。为什么会有自私?因为有欲,故想尽办法来保护它,深恐它跑了。若是对它不利,则发脾气。为什么会发脾气?主要的原因,是无明和情爱在作怪。假设没有无明,没有情爱,脾气就跑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离你远远的,想找也找不到。
如有情爱,则生自私,便不顾一切,为目的不择手段的追求,甚至牺牲性命,也在所不惜。归根究底,就是为了欲念。如果没有欲,则无自私。没有自私,则无烦恼。如有烦恼,则有生死;如无烦恼,则无生死。这个道理人人懂,可是不去行。要知道,没有欲,便无无明。破了无明,便显法性。我们学佛,首先除无明,去烦恼。若能圆满,则证解脱。我们为什么没有智慧?就因为有无明。无明而生欲,欲而生自私,自私而生烦恼。贪求不得而有烦恼,人对我不好而有烦恼。为什么有烦恼?因为有个我存在。如果无我,则无烦恼。若能无无明,无自私,烦恼就不知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你们信不信,就是这个。千经万典,说来说去,就是说这个。把我没有了,把无明破了,把欲消灭了,没有自私,也没有烦恼。想找烦恼,也找不到烦恼。为什么?因为根本的问题解决了。
各位要注意!财色名食睡这五欲,都是从无明和情爱那里来的。如果没有情欲的话,觉得什么也不重要。就因为有情欲,才觉得这个也不好,那个也不好,什么都不对,这是情欲鬼在作怪。若能将情欲鬼降伏了,那就很快入如来室,升如来座,披如来衣,说如来法。
节录自《宣化上人法语开示》
我们学佛法的人,听见《法华经》有这种妙处,畜生听经闻法,都可以去做人;饿鬼在地狱里,听经闻法,可以生到天上去。因为有这种利益,所以有的人就会依照经上的方法,念诵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节身时食”:节身,对自己这个身体,一定要很小心,天天要做点运动,不要叫它那么懒,懒骨头似的。或者打打太极拳啊,或者做点健身运动啊,不要接近这么多女人啊!这都叫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第八识──阿赖耶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本识就是指第八识,这第八识去后来先,所以有句偈颂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前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翁。浩浩是大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你若能没有贪、瞋、痴,也就把这阴魔都降伏了。没有自私、自利、求、贪、争这五种的毛病,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种阴魔,其实不止五十种,五百种、五千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节选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诵持此陀罗尼者”:能诵持〈大悲咒〉的人,“当知其人即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说是普门品时”:在释迦牟尼佛宣说《法华经》,讲到〈普门品〉的时候,“众中八万四千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恼,第二不要发脾气,第三不要欺压旁人。问:我们人人都想要消灾而不知道怎么样消法?人人都想要延寿而不知道怎么样延法?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以身供养,有以心供养,有以身心来供养。什么是以身供养?好像出家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日日诵持〈楞严咒〉这就是住持正法的一部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此咒名为尊胜,是在佛顶上化佛所说,以此尊胜咒之咒心来教化大千世界,教化世间一切的众生。五方即东西南北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0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宣化上人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第十四章是说明善,没有什麽能比得过真正的修行,这是最善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阿弥陀佛以其大慈悲、大愿力,如吸铁石似的,将十方所有一切众生都摄取到其净土国内,若一众生未被摄受,阿弥陀佛亦不愿成佛。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是称佛名者,皆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楞严咒之效用如何?开智慧。想要佛法兴,先学《楞严经》,要跟阎王斗,先持楞严咒。千万不要听人胡说,谓念楞严咒一定要持斋,或早上念,晚上不能念;此地早上,美国是晚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见闻利益品浅释 第十二卷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如是我闻」,阿难以四事问佛,前面已讲了二种,现在讲第三种。第三种是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身处、受处、心处、法处。第一要观身不净。我们所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看得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贰.述译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 是个时候,是指在姚兴的时候。姚秦,和苻秦、嬴秦不同,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金刚波罗蜜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能净业障分第十六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是个时候。姚秦、苻秦、嬴秦不同。嬴秦是秦始皇时代,苻秦是苻坚时,姚秦是姚兴时。在苻秦时,钦天监对符坚说:「现在应有位智慧人到中国来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宣化上人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六祖弥遮迦尊者尊者,中印土人。初学仙法,因五祖至彼国,尊者瞻礼,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仙人授我仙法,师逢佛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祖曰:「支离累劫,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初祖摩诃迦叶尊者尊者,本摩竭陀国人,出婆罗门氏,其形金色。见佛出家,冀度诸有。佛于众中,称为第一。一日,佛于灵山会上,拈出一枝金色钵罗花示众。时大众默然,惟尊者破颜微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宣化上人:劝发菩提心文浅释(六)劝发菩提心文浅释美国加州万佛圣城宣化上人 讲述念生死苦云何念生死苦。谓我与众生。从旷劫来。常在生死。未得解脱。人间天上。此界他方。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金刚棒喝 ( 701 - 720 )701.问:您也有老师吧?上人:当然有,而且很多。冯小姐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做为我的老师。我追随过许多位大和尚,虚云法师对我帮助最多。记者:虚云法师?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十祖胁尊者尊者,中印土人。因随父谒九祖,父曰:「此子处胎六十岁,因名难生。尝有仙谓,此儿非凡,当为法器。今遇尊者,可令出家。」祖即为落发授具。羯磨之际,祥光烛座,仍感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三十二世牛头山法融禅师师,润州韦氏子。年十九,投茅山落发。后入牛头山北岩之石室,静坐观心。适四祖踵至,问曰:「观是何人?心是何物?」师无对,遂延祖入庵。祖见虎狼围绕,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
金刚棒喝 ( 481 - 500 )481.问:有关大悲咒,书上说:「缠身恶疾,实时消除。」可是有些人讲:「这是不可能的!难道你生病,念一念大悲咒,病就会好吗?」请上人开示。上人:心诚则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金刚棒喝 ( 441 - 460 )441.问:有一位法师认为经典上的「如是我闻」,应该改为「如是我译」,不知哪一句对?上人:说老实话,两者都不对。阿难尊者搜集经典时,把「如是我闻」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金刚棒喝 ( 421 - 440 )421.问:我们常讨论罗汉和菩萨的果位,两者不同的地方和相同的地方,请上人开示:关于罗汉和菩萨果位有甚么不同之处?上人:罗汉、菩萨都是个名词,这是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这是真正消灭战争的法门也是消灾延寿的法门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明天(一九七六年四月十二日)举行一个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法门——放生。因为西方人没有见过放生的仪式,所以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自性自度,还是要自己去自己的毛病,师父不能天天看着你。◎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我们现在讲自性自度,这本来不是这么简单的。自性自度,就是要你把迷惑都断了,把你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阿难!若诸国土,州县聚落,饥荒疫疠,或复刀兵,贼难斗诤,兼余一切厄难之地。写此神咒,安城四门,并诸支提,或脱阇上。令其国土所有众生,奉迎斯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开悟、不开悟,在你自己。◎节录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徒弟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徒弟。迷的时候,就是没有开悟,没有得到自性的本体,这个时候,应该师父来指示,修道用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真正修行人远离名利不为名利动摇其心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参禅的人,参到火候的时候,绝对不发脾气,不与人争论,到了无诤三昧的境界。也不求名,也不求利,看富贵成为花间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会念〈大悲咒〉,阎王都没办法你,鬼神也都不敢惹你。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有一句话说:“会念〈大悲咒〉,敢和阎王斗;念会〈大悲咒〉,鬼神不敢斗。”说是你若会念〈大悲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万佛城是献给全世界的我就是把自己的给旁人旁人的我都不要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各位善知识,现在是太空时代。地上,人的距离也近了,言语也通了。但是我们的距离有的地方还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念这一句咒便能把恶梦解除了(一一四)突悉乏宣化上人慈悲开示:除灭恶梦及不祥 烦恼菩提化清凉破邪显正兴大教 八万毛孔放毫光诵念这一句咒文能远离颠倒梦想,不做一切恶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现在讲到〈如来寿量品〉。“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有的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喔!那是如来佛祖啊!”他以为这“如来佛祖”,是单单一位佛的名字;其实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大集经》上说:‘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处此末法时期,念佛法门实在是应时、最普遍。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均收’,三根是上根、中根、下根;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在在所往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这么修来修去哪一个行门也没有专一,也没有得到哪个行门的三昧;没有得到哪行门的三昧,那就是不成就种因结果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学佛法的人时时刻刻要省察自己,也就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心里若公平,就要认账,还债就没事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要学好,冤孽找;要成佛,先受魔。”若不想好,则冤孽不会来找,愈想好,冤孽愈来找。因为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讲起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里,见着父母,又忘了孝。为什么忘了?就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孝顺父母。真正孝顺父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由愿力来支持和帮助,能和智慧常在一起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能随方便,入于一地,而以一切愿海所持,恒与智俱,尽未来际。”这些大菩萨能随顺方便法,而入一切地。方便法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皈依不是凑热闹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皈依过的,就不要再皈依了,为什么呢?一、避免佛教中为了争皈依弟子,搞得是是非非,人人为争利益,生大仇恨,水火不相容。二、皈依的若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不可以到任何地方去和人打机锋!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在《维摩经》上,文殊菩萨问维摩居士:“什么是第一义谛?”你们猜一猜维摩居士说什么?怎么样答复的?你们现在若有人知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这四句话,是《心经》的精华要理!“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四句,是《心经》的精华要理。略释如下:“观自在”:是教你回光返照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