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清净的七个阶段(七清净)
为了证悟,我们必须经历七个阶段的清净:
一、戒清净 (Purification of Moral Conduct )
第一是戒清净(sila-visuddhi):指道德行为的清净。禅修者如果不受持八戒,至少必须受持五戒,这样他们便可以持戒清净。五戒中的第三戒是禁止邪淫,而八关斋戒中的第三戒是禁止性行为。如果禅修者不戒除性行为,他的心会被贪欲盖(kamacchandanivarana)所染污。只有当心从五盖中净化时,禅修者才能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
如果禅修者能受持八关斋戒更好;如果不能受持,他们可能有许多欲望,有口腹之欲,想要看得到、听得到的东西,香味和有形的东西,他们心里有五种贪欲(色、声、香、味、触)。
透过受持八关斋戒,我们可以净化我们的行为、言语,这是戒清净。当戒清净时,心在某种程度上也被净化了。当心被净化后,心变得平静、轻安、宁静、愉快,而且能专注于禅修的目标;此时,禅修者的心是清净的,也就是心清净,这是清净的第二阶段。
当佛陀的弟子邬地亚(Uttiya)卧病在床时,佛陀去看他,幷询问他的健康状况,邬地亚告诉佛陀有关他的病情︰「世尊,我的病没有减轻,反而更严重;我不知道我是否能活过今天或明天。因此我想要禅修,在我死以前证得第四果阿罗汉,以便摧毁各种烦恼。请给我简短的教诲,使我能够禅修幷获得阿罗汉果位。」
佛陀回答说︰「邬地亚,你应该从清净开始,如果一开始就清净,那么,你会有所成就,也就是能获得阿罗汉果位。」佛陀问:「什么是开始?」佛陀自己回答:「戒清净和正见是开始。」 正见表示接受和相信「因果律」或「业力」。
佛陀继续说︰「邬地亚,你的道德行为应该清净(戒清净),然后,以戒清净为基础,你应该修习四念处;如此修习,你的痛苦会止息。」
佛陀强调戒清净,因为这是定力和观智有所进步的必要条件;当戒清净时,心变得平静、宁静和愉快。如果他修习念处禅,他会比较容易专注于身心生灭的任何现象;因此戒清净是禅修者获得进步的必要条件。
二、心清净
第二种是心清净(Citta-visuddhi)。如果我们想要获得观智,必须净化心中的各种烦恼。当心非常专注在身心生灭的现象时,就能从五盖中解脱,这是心清净。
三、见清净(Purification of View)
第三种是见清净(Ditthi-visuddhi)。当禅修者的心不受五盖的影响,已经净化时,他能深入观察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首先,禅修者透过自己的经验,能够区分心理和身体 (名和色) 的生灭现象,这是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
当禅修者的定力变得更深,他深入观察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因而能够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特色。那么,他就不会把身体的生灭过程视为人或自我。因为,他的见解已经清净,他已经获得「见清净」。
四、度疑清净(Purification by Overcoming Doubt)
第四种是度疑清净(Kavkhavitarana-visuddhi)。Kavkha指疑;visuddhi指清净;vitarana指克服。当禅修者已经获得第二观智:把握因缘智(Paccayapariggaha- bana)时,透过他的亲身经历,他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他不再怀疑过去、现在、未来世是否有永久存在的灵魂或自我。根据因果律,他知道在过去、现在、未来生中,什么也不存在,除了身心生灭的现象,因此,他克服了对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怀疑。这是「度疑清净」。
为了获得这种观智,在每一个行为或动作之前,他必须观察每一个意图(intention)、想要(wanting)和希望。这是为什么在每一个动作之前,我们必须先以正念观察每一个意图。当我们有提起脚的意图时,我们应该观察「打算,打算」,然后才「提起,提起」。当我们有弯曲手臂的意图时,我们应该观察「打算,打算」,然后才「弯曲,弯曲」;当我们进食时,我们有张开嘴吃东西的意图,然后,我们应该先观察「打算,打算」,接着才「打开,打开」。在张开嘴的过程中,意图是因,而张开嘴是果。
如果没有意愿或想要来这里,你会来这里吗?什么是因?什么是果?意愿是因,来这里是果。又你为什么坐在椅子上?是的,因为有意图所以你会坐在椅子上。有坐的人吗?如果你认为有人坐在椅子上,那么,我们应该从医院的太平间带一具尸体来,让他坐在椅子上;因为没有意图,就不可能坐下。是因为有意图,有这种心意引起行动。因此坐的姿势是男生、女生,还是沙弥或比丘?都不是。在坐的姿势中,有风大(the wind element)支持身体;坐是一种身体的变化过程,在这过程中,既没有男生也没有女生。
如果我们想要坐,首先,我们必须观察「想要,想要」,然后才「坐,坐」。在我们观察意图后,所有坐的动作都必须观察。当我们弯曲手臂,我们必须先观察意图,然后才做弯曲手臂的动作。当我们伸开手臂时,我们必须先观察意图,然后再做伸展的动作:「伸展,伸展,伸展」。
当我们的定力够强时,由于能够觉知意图和其后的行为、动作,我们了解到:没有任何事物的生起是没有原因的;所有事物的发生(产生)一定有原因。因此,所谓的人、男女只是因果现象,没有行为者,没有做任何事情的人;如果我们相信有「人」坐着,这是「身见」或「我见」。如果我们彻底了解因果关系,我们知道这只是自然的过程;那么,就没有「人」成为一位总统,没有「人」成为一位国王。
然而,过去有什么东西存在?过去,只有因果的过程;那么,我们对我们过去世的存在便不会怀疑;对我们现在和未来的「存在」亦然。以这种方式,我们就能克服我们对过去生的怀疑;因此,这种克服怀疑的清净称为度疑清净(Kavkhavitarana-visuddhi)。.
有些禅修者发现:在每一次的行动前,先观察意图是很难的,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耐心。为了观察,我们一定要有耐心,我们要有耐心在每一次的行为或动作之前先观察意图。在提起我们的脚之前,我们先观察意图时,我们会了解意图与提起脚的关系如何;又我们在放下脚之前,先观察意图,我们也会了解意图与放下脚的关系如何。当我们了解因果关系时,我们几乎完全了解因果律;透过了解,我们克服有关是否有永恒的自我或实体的疑惑。因此,真正存在的只是因果的现象。
当我们继续密集禅修,渐渐的我们了解身心生灭过程的三种特性:无常、苦、无我。我们体验剧烈的疼痛,我们观察疼痛的开始、中间和最后阶段,以及发现疼痛很明显的消失。以此方式,我们正确了解名法和色法的特性,我们如实了解疼痛和其他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无常、苦、无我。最后,疼痛消失了,这是「思惟智」(Insight-knowledge of comprehension)。
五、道非道智见清净(Purif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What is Path and What is Not Path)
第五是道非道智见清净。在这个阶段的观智,你有非常好的经验:愉快、平静、轻安、宁静等;有时你会觉得你的身体变轻了,好象身体被举起,你好象在天上飞。你的观察非常敏锐;你的「精进」是适度、坚定、稳定的,既不懈怠,也不会过度严厉,而且与「定根」平衡。
此时的定力深,因此你会体验到轻安和喜乐等,这是禅修者必经的良好阶段。此时的身体是轻安的,有时是轻飘飘的。禅修者也会看到光,有时他们看到像一盏灯的光,有时是看到灿烂的光等等。这个阶段的观智非常敏锐,可以清楚的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同时对佛、法、僧三宝也生起强而坚定的信仰。他们有强烈的欲望,想去鼓励亲戚朋友来修习毗婆舍那禅。
由于这美好的经验,禅修者可能认为:「这一定是涅槃,真棒,我以前从未经历过;现在,我已证得涅槃。」他非常高兴,幷执着这种境界,因此,他们不想继续修行,他们满足于这种美好的境界,事实上,他们所到达的只是通往涅槃的中途而已。所以这些体验被称为十种「观染」。如果禅修者勇猛精进,密集禅修,这阶段大约在四周内可以经历到。
透过禅师或他人的教导,禅修者才了解这些是「观染」。当禅修者了解:喜欢这些经验幷非正道,只有观察这些经验才是正道,然后,他会继续密集禅修。只有这时,他才能克服「观染」,进一步的朝向目标,这是「道非道智见清净」。
六、行道智见清净(Purif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Vision of the Course of Practice)
第六是行道智见清净。Patipada指修行的过程;Bana是智的意思;dassana 是见的意思。Bana和dassana在这里是同样的意思,为了强调观察力,经文用两个相同意思的字:智知见。因此,Patipada-banadassana- visuddhi 指「行道智见清净」。这表示当我们通过「道非道智见清净」时,我们正通往阿罗汉果位或止息痛苦的正道上。
当禅修者通过「道非道智见清净」时,他可以非常清楚的观察身心生灭的现象。有了较深的定力,禅修者了解身心非常快速的生灭。稍后,他只看到色法的消失,而没有看到他们的生起;禅修者观察的心只看到色法的最后阶段,色法生起的初始、中间阶段幷不明显。大部分的时间,禅修者不知道头、手、脚和四肢的形状,他看到色法在六根门不断的消失。
当禅修者的「坏随观智」越来越敏锐清晰时,他会心生怖畏,他觉得所有的色法是令人畏惧的,因为他们不断的坏灭、消失。禅修者了解名法和色法的灭去后,变得很沮丧、忧愁、忧郁,因此他想要舍离所有的色法,他有强烈的欲望,想从所有的色法中解脱出来。结果,同一个姿势他无法坐很久,他经常改变姿势。他觉得好象无法找到逃离色法的地方。
为了从色法中解脱,禅修者在修行上会更精进。他越精进,他的观智会越敏锐,他会更精楚的了解身心生灭现象的本质。过了一段时间,他的心变得更有定力,更稳定,更平静,观智也会变得更清晰,更清楚,能够很容易的观察色法的生起和灭去。他对色法既不会心生喜乐,也不会不悦,舍心(equanimity)于是生起。
在这个禅修阶段,不需要特别精进去观察色法的生起和灭去。此时,色法非常快速的生灭,而观察的心也非常清楚的观察色法的生灭现象。当禅修者继续修行,身心生灭现象非常快速的生起又灭去,而观察的心也能时时刻刻观察他们。
成熟的智慧
如果我们继续修行,不久我们会来到边界,这里的边境指凡人和圣人之间的边界。如果你想要继续修行,站在边界上,你展望未来和回顾过去,你会知道:「如果我继续,所有的痛苦会止息,我应该继续吗?」你会考虑。答案是:是的。因为多生累劫(kappas)以来,你一直在受苦。
Kappas这个字指无数的存在。当你处在圣凡的边界时,你会思考过去的经验:「多生累劫以来,我一直在痛苦中轮回、受苦。我厌恶这种轮回之苦,我必须结束这种痛苦。」那么,你的注意力会朝向痛苦的止息。这种边界智称为种姓智(Gotrabhu-bana),Gotra指子孙、后裔。在这圣凡的边境上,凡夫的后裔完全被切断,不再是凡夫。一旦你通过这条边界,你便成为圣者,因为你已经断除凡夫的痛苦烦恼。向智(Nyanaponika)长老把它翻译为成熟的智慧,因为禅修者的智慧已经成熟得足以证「道」。事实上,我们可以照原文把它译为「已经切断凡夫世系之智」。
当凡夫世系已经被切断,禅修者已经获得须陀洹道智(Sotapatti-magga-bana),成为一位圣者。此时,「道智」立刻生起,这是彻底了解四圣谛的智慧,是须陀洹道智,是第一种道智,也是第一种出世间的智慧,而且完全断除「身见」(有人、我等错误的观念)和疑(对佛、法、僧三宝的疑惑)。
如果我们修行的方法错了,我们会停在「道非道智见清净」上。因为我们已经走在正道上,我们必定会获得第九观智(欲解脱智),幷逐渐接近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判断我们修行的过程(行道)是正确的。我们对修行的过程没有怀疑,这种疑惑已经被「行道智见清净」所摧毁;所以这个阶段是「行道智见清净」。当你到了这个阶段时,你已经获得第十二个阶段的观智:随顺智(Anuloma-bana, knowledge of adaptation))。
七、智见清净(Purif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Vision)
第七种是智见清净(Banadassana visuddhi);Bana是智,dassana是见,visuddhi是清净。证得须陀洹道智的圣者了知四圣谛,他的智见是清净的,所以称之为「智见清净」。在获得第一种道智之后,果智(phala-bana)立刻随之生起;然后生起观察智(Paccavekkhana- bana)。
以这种方式,禅修者获得七个阶段的清净,成为须陀洹(Sotapanna)。Sota是流,apanna是进入者;所以Sotapanna是入流者的意思。当禅修者获得初果的道智,他已经预入圣流,所以称之为「预入圣流者」;只有此时,他才获得「智见清净」。
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我们这样学下来,只要各位来听,保证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感情越来越浓厚,肯定喜欢念佛!请往下看: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唯有阿弥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3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妄计清净外道的心理之解剖(1938年)不久以前,在佛化新闻报曾登有频伽君的一篇文章,名叫妄计清净外道。上面述说某地有两个出家人,因为受人的愚惑,便以妄计清净之行求道,时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智慧光 欢喜光 清净光智慧光是对治我们的愚痴的心,让我们接纳这光明,透视诸法的性相因果,种种因缘,了了分明。欢喜光是对治众生的瞋恨。嗔恨是由于有人我的分别,有欲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解深密经 第五章 诸法唯识诸法唯识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最能反映这种思想的著作,是世亲的《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糅译的《成唯识论》,及窥基注的《成唯识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第五章 世尊的开示在佛陀一生说法的四十五个雨季中,有十九个是在沙瓦提国(Savatthi)的揭答林给孤独园度过,每次雨季他都会待在那里三至四个月。给孤独长者通常一天会去拜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29
智海法师答:因为我们作为众生来说烦恼是无量无边的,原来我们没有觉悟,对烦恼没有觉察。现在有觉照了,对烦恼察觉到了。修行就是有问题了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烦恼即菩提,生死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第五章 阿奴卢塔与女人在阿奴卢塔出现的经典中,和女人有关的部分多到不寻常。看来虽然他内心纯净,切欲完全远离爱欲,但天生该贵的武士气质所散发出的个人魅力,使他很受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22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我们已看到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与佛陀之间有深刻的内在关系。根据传统资料,这关系在他们的前世中就已缔结了。根据本生故事,马哈咖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1在全世界的佛教,只有中国佛教吃素。中国的素食运动是梁武帝提倡的,这个要知道。2梁武帝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菩萨大慈大悲,不忍食一切众生肉”,他读了之后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7
「从实智以求权智,亦即从根本智而达差别智,故曰增长了知」。像密宗,刚才讲用莲花做比喻。「莲瓣之盛敷,可喻增长」。在莲花表法里头,「莲瓣之初开,可喻了知。心莲八瓣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3
平静的第一堂课:观呼吸第五章:练习德宝法师虽然禅修有许多主题,我们强烈建议你从专注于呼吸开始,以达到某种程度的基本定力。请记得,你这样做,并非修习什么高深或纯粹的禅定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8
在前两天我们讲解了将心从烦恼中解脱出来,讲解的主题是我们为什么要修行威巴萨那,即观禅。所谓的人或众生是由心和身,即名和色构成的。名色分成五蕴,佛陀教导了这五蕴。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昨天我们简单讲了四圣谛,我解释了禅修者如何通过其亲身体验或直接体验法来认识第一圣谛,苦的止息。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主题。没有人喜欢苦,每个人都希望快乐和安详。苦有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6
我希望你们能正确了解禅修方法,因此在禅修前,了解一些有关禅修准备事项很重要。巴利文经典中提到了这些准备事项,并给出了一些重要的观想方法。第一是礼敬佛、法、僧,并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恰宓禅师海弘法禅修开示(3)刚才忘了问大家什么是苦的根本原因呢?是无明,无明是苦的根本原因。那么什么是苦的最近原因呢?苦的近因是贪爱,譬如说你来这边禅修的时候,你开了你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5
社会上千变万化这个相,你看到了、你听到了,一定要晓得虚妄的。这相在哪里?相已经过去了,过去再不回来。昨天,能把昨天找回来吗?上午,能把上午再找回来吗?找不回来了。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4
第五章:授记在须弥陀隐士成就了圣洁的修行和证得八定与五种神通之后,世上出现了三界之尊的燃灯佛(Buddha Dipavkara)。三十二瑞相(例如一万个世界震动)在燃灯佛出现的四个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第六卷 第五章 文殊选择的圆通法门《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觉海性澄圆 圆澄觉元妙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迷妄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8-16
1 佛教是教育,跟宗教没有抵触。佛法固然讲因果报应、固然劝善规过,但这不是主要的目标,主要目的是把宇宙人生真相为我们说明。如果把这个撇开,光讲因果报应、劝善规过,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2
那就是说,《华严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阶位的人不晓得有多少,没有一个不知道。你那不善的心、不善的行为这能见人吗?你不想见,他全知道。他看到你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0
佛法的基本知识日慧法师第五章 观察生死谈寂灭第四节 入道的方便持息念最后,想藉此提供一个最简单易行的修四念处法门,这法门就是念息十六行。念息一词,新译持息念,亦有依音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31
性自清净 净无净相“若言着净,人性本净”,真如自性本来清净无染。“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只要放下妄想,“性自清净”。很多打坐的人,总是发愁为什么总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6
第五章 方便品一、方便本义方便,就是权宜。圣人为教化故“以沤和之智,通权达变”,妙适时宜,随方曲济,利益众生。如疏赞云:“利乐仪轨曰方,应时而济曰便。”有三层意思: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9
文征明生性不喜欢听到别人的过错。有人想要把别人的过失告诉他,他必巧妙地转移另一个话题,使对方无法说下去。他终其生都经常如此。(评)从前马伏波告诫侄儿说:「我希望
因果报应时间:2024-06-18
(一)我慢礼有人虽然是拜佛,但我相不除,却是拜的不自然,总觉得:“我拜佛做什么呢?我何必拜他呢?”叩头叩的很勉强,或者看见他人拜,而我不拜,觉得不好意思,所以我也跟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第五章 自由自在的心境本我、超我、无我一、信心之力南北朝时代,南岳慧思禅师有此箴言:道源不远,性海非遥;但向已求,莫从他觅;觅即不得,得亦不真。意为,人活在世间上,经历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1
福报是修来的,功德是学来的。我们真正能学修舍心,真正能做布施,才能得到这些福报。否则即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暂时的利益,也是一种痛苦,一种压力,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福报,
布施功德时间:2024-05-30
坐禅的目的就是要开智慧,所谓开悟也即是开智慧。有了智慧,就不会像从前那么颠倒,你若坐在此处身不动、心不动,便能入定;有了定,自然开智慧,而一切问题也迎刃而解了。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9
关于持戒的功德,《戒香经》云:“佛告阿难,世有众香,惟随风能闻,不能普闻。若持佛净戒,行诸善法,如是戒香,遍闻十方,咸皆称赞,诸魔远离。”佛对持戒的功德就讲了,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9
禅修是佛法当中的核心,它既不是任何知识,也不是任何概念。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我们所有的想象都非禅,禅实际上就是要培养你稳定平衡的心理因素。通过对呼吸的了解,能够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9
古人说的,身安道隆。修行是要有基础,一个是物质基础,一个是身体基础。先说物质基础,你要用功办道,要有物质保障,最起码的吃住都要解决。解决了吃住,还要找个风水好的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8
释迦牟尼佛有一次在静坐时,看见一对七世都是贫穷,名叫须达的夫妇。他们这一世更贫穷,住的是黑洞洞的茅棚,每天在垃圾堆里寻找果皮或其他腐烂的食物,以维持生命。须达夫
布施功德时间:2024-05-28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菩萨善知识:末学是一名研究生,虽未形式上皈依佛菩萨(弟子是党员),但心深信因果,以佛为师。弟子在学佛关于邪淫发过几篇文章,虽然邪淫心一次比一次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7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四种决定清净明诲唐天竺沙门般刺密谛译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pi)奈耶(ye)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she)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26
清净修法,就是对我最好的供养!近来很多弟子祈请我到他们那里去传传法,讲讲法,他们思念上师,渴望见到上师的心情我都知道,我也思念我的弟子们,也很想去但我不好意思,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6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第五章思量能变识(人生论)第一节叙言一、人类社会所要求的是自由平等,西洋人说:「不自由毋宁死。」当然不平等之奴隶生活,也毋宁死。因此,近世人类竞相斗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0
第三节清凉的华严心要观与三圣圆融观清凉的华严心要观,是在答唐顺宗所问心要法门时,结合禅宗思想,解说华严心要,大意如下:至道本乎其心,心法本乎无住。无住心体,灵知不昧,性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9
福报是修来的,功德是学来的。我们真正能学修舍心,真正能做布施,才能得到这些福报。否则即使我们得到了一些暂时的利益,也是一种痛苦,一种压力,并不是什么真正的福报,
布施功德时间:2024-04-16
戒邪淫后 福慧双增皈依三宝已经五个年头了,也只限于听佛乐,念几声佛号,在佛前上柱清香,偶尔也会打打坐,更深的参悟是没有的。让我发生巨大转变的是2005年底圆通法师对
邪淫果报时间:2024-04-15
那要怎么修戒瞋恚?要修忍辱,忍辱对治瞋恚。佛法讲如果我们不修忍辱,常常发脾气,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佛又说火烧功德林,火是瞋恚发脾气。这个功德就是清净心,修功
邪淫果报时间:2024-04-14
想要解脱的人,虽然有非常多修持的方法,然而真心想要成佛的人,首先要生起清净的出离心。这种出离心,不是只想着出离三恶道而已,而是想要超脱整个轮回。如果没有这样清净
邪淫果报时间:2024-04-13
正是斋戒的日子,后赵国都邺城 ( 河北临漳) 外的一条小河边,高僧佛图澄正洗他的肠子。他的左乳旁有孔,肠子可从中弄出来。他坐在青石上很认真地清洗着,这是他的习惯,已
邪淫果报时间: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