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现象的四个真理(四圣谛)
四圣谛
四圣谛是有情生命在世间的真实现象,是有情生命在世间的四个真实的事理。也就是生命现象在世间的四个真理。这四个真理就是:苦.集.灭.道。
苦谛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苦?
苦就是一切束缚.强迫的感触感染就是苦。
有情生命在世间的各种际遇与感触感染都是苦的。也可以说,有情生命的在世间的各种际遇与感触感染都是苦的果报。
有情生命的在世间的各种际遇与感触感染都是苦的,这怎么可能那?(别急,听我慢慢说说,您也用头脑好好思虑一下,看我说的对纰谬。)
有情生命在世间从哇哇落地出生,到色身废弛,寿终正寝。这一全部的生命过程,可以用八大苦全部概括起来。这八大苦就是:生.老.病.死.爱分袂.怨憎.求不得.五蕴苦器。
生苦:
有情生命在世间母亲的子宫中孕育成熟.出生的临蓐过程中,会受到母体的挤压与强迫,受到极大的痛楚才能出生。
是以,有情生命在世间从一出生就开始受到苦楚,而有情生命在世间的出生,又会使往后平生烦恼与苦楚跟着生起,所以说生是一种苦楚。
而生苦,并非单指有情生命在世间色身.生命的,出生的临蓐过程中而带来的苦楚。生命出生的临蓐过程的苦,只是生苦的一个方面。
生苦,主要照样我们在世间的行.住.坐.卧的临盆.生活中,而起的各种心念(念头)。有情生命在世间的一切贪.嗔.痴念的生起,都邑给我们带来烦恼与苦楚,包括学佛修行也会生起烦恼与苦楚来。(比如:钱.权.子女的学业,一提到子女我多说几句:)
生苦主要有五种现相:一.众苦所随二.苦的轻重所随三.众苦所依四.烦恼所依五.不随所欲拜别
一.众苦所随:
就是生苦的生起,会导致往后平生烦恼与苦楚的跟随生起。
二.苦的轻重所随:
有情生命在世间的各种烦恼与苦楚的轻重感触感染,都是跟随生苦的生起而生起的。没有生苦的生起,就不会有往后平生烦恼与苦楚的轻重感触感染。
三.众苦所依:
有情生命在世间的各种苦楚,都是依生苦的生起而生起的。
四.烦恼所依:
比较轻的苦楚就是烦恼,烦恼增强了就是苦楚。有情生命在世间各种的烦恼,也都是依生苦的生起而生起的。
五.不随所欲拜别:
生苦的生起,都是因为历世的业力的牵引所制,不是您想离开生苦就可以的,是不随自己的欲念而放弃的。要想真正彻底地摆脱生苦的束缚与强迫,就需要掌握宇宙生命现象的道理,依佛的修行方法来净化自己的身心,避免往后做出贪.嗔.痴的业,断灭往后生苦的生起。
(这就是生苦的五个现相)
老苦:
老苦就是我们的色身在世间,已经开始向废弛.破散的转变。
老苦也有五种现相:一.盛色二.力量衰败三.六根衰败四.受用境界衰败五.寿量。
一.盛色:
盛:是极点.顶点的意思。
盛色:就是我们在世间的色身的最佳的状态,已经达到了极点,开始向色身的废弛.破散成长。
二.力量衰:
因为我们的色身已经开始向废弛.破散成长,所以我们的色身不在象以前那样精力充分。力量开始认为虚弱,四肢开始乏力,一切的世间活动都开始变得缓慢.费劲.吃力。
三.六根衰败:
因为色身是由六根组成的,因为我们的色身已经开始向废弛.破散方面成长。所以我们的六根对外界的了别认知的能力,也就跟着开始废弛了。眼睛看器械开始模糊不轻;耳朵的听力开始下降;对食物的味道与气味的感到降低;身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开始缓慢。
四.受用境界衰败:
因为色身上述两种衰败现象,使得色身对世间的物资与精神的享乐开始衰败,不在象色身盛色以前那样尽情的享受。
五.寿量:
因为上述诸多身分的衰败,使得色身在世间的寿命时间缩短,这也是一种苦的现象。世间虽然一切皆为苦果,然则世间是最好的修行场所。世间的苦是最能激发慈悲心,是最能锻炼心志,净化身心解脱死活,消除历世业种的因。
是以,在世间寿量的缩短,也就意味着即将落空了脱死活.趣向解脱的最佳场所。落空消除历世业种.苦种的机会。所以,在世间色身寿量的缩短,也是一种苦的现象,而不是快要离开苦海了。
一个正信佛法发心修行者,更应该珍爱生命,把握投生世间的机会,而不是逃世.厌世。逃世.厌世是一种很严重的邪知.邪念。比来几年有很多所谓的末法时期的护法大德.高僧,大
势宣传人身不净.世间污浊等逃世.厌世的邪知.邪念论调。
修行者要明白:无论是出世间的清净法,照样世间的染污法,皆是我们清净自性的流露。离开了世间的染污法,您是绝对看不到出世间的清净解脱法的。众生切记!一定要珍爱生命.把握大好人生的时间!
病苦
病怀孕病.芥蒂和真病三种。
一.身病:就是我们色身的四大不调。
二.芥蒂:是五欲不遂,就是我们所愿望.所求的世间事物,不能称心知足。
三.真病:就是因为我们自身的妄想分别,而生起的贪.嗔.痴念,障碍了我们的聪明,使得我们坠
入死活轮回而迷失了自我。真病简单点说,就是我们思惟上的病。
这里我们主要讲的是身病。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风.火四大物质假和而成的。
而宇宙诸法具有:互相依附.互相影响.互相支持.互相渗入.彼此融摄.彼此窒碍.彼此制约的关系,当然四大物质也具有这种关系。组成我们色身的这四大物质,在我们的色身中,在这种关系下,保持着气血调和,不胜不衰的平衡状态。所以,我们才会认为自己色身的健康快乐。
但色身的这四大物质任何一种假如变异,发生独胜独衰.独盈独虚的现象,就会使得我们色身的四大物质落空平衡,我们就会生病,我们就会认为不舒服。这就是我们中医的理论。所以中医不治病,中医只是调和五脏六腑的机体的平衡。色身机体平衡了,我们也就健康长命了
所以,病就是因为色身四大物质的变异,使得色身机体落空了平衡,这就是身病。
那病是如何造成的那?
病,也是因为往昔的业,所导致的人缘果报。我们色身的病,除了先天的疾病外,并非都是前世带来。我们色身的病,多半都是今生的因,当代的果。
如:不留意身体歇息.烟酒过度.不适当的饮食习惯.没有一个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的好的心态,性格急躁.多疑等等的业,都邑所导致我们色身病的生起。
所以,不要老是认为我们今生的一切遭遇与病苦,都是前生带来的。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与健康愉悦的心态,需要对宇宙生命有一个准确的熟悉,需要运用这些常识来净化自己的身心,使自己生活的潇洒.愉悦.安闲。
病也有五种现相:一.色身变坏二.病苦持续不腿三.对可意境不喜受用四.对弗成意境强迫受用五.能使生命迅速灭亡。
一.色身变坏:
因为色身机体落空了平衡,而使我们抱病,使得我们认为色身不适而烦恼与苦楚。
二.病苦持续不腿:
因为病长时间的持续不腿.不痊愈,而使得我们烦恼苦楚的时间持续增长.加剧而苦楚不堪。
三.对可意境不喜受用:
因为病苦的烦恼与苦楚的缠缚,使得我们对曾经爱好的事物在也不感兴趣,而生起烦恼苦楚。
四.对弗成意境强迫受用:
因为死力想摆脱病苦的烦恼与苦楚的缠缚,强迫自己去接收各类治疗方法而带来的忧?。
五.能使生命迅速灭亡:
因为病苦极易造成我们色身的迅速灭亡,而给我们带来极大的忧恼与苦楚。
(这就是病苦的五种现象)
死苦
在世间,我们的心识要想受用世间的各类物欲的享乐,需要依靠色身才有可能。当色身废弛后,迫使我们的心识离开色身,这就是灭亡。
因为心识离开色身后,不能在对世间的一切物欲进行受用享乐,而带来的苦楚,就是死苦。
死苦也具有五种现相:一.拜别所爱二.拜别家当三.拜别同伙.家属四.拜别色身五.灭亡瞬间备受各种极重的苦楚。
一.拜别所爱:
因为灭亡后离开了自己世间一切的所爱,而带来了忧恼与苦楚。
二.拜别家当:
因为灭亡后落空了自己在世间的一切家当,而带来了忧恼与苦楚。
三.拜别同伙.家属:
因为灭亡后落空了自己在世间的一切亲朋家属,对他们只是枉然的追忆与思念,而给自己
带来了极大的忧恼与苦楚。
四.拜别色身:
灭亡后心识离开了色身,使得心识受用境界有所局限,而带来了忧恼与苦楚。
五.灭亡瞬间备受各种的极重的苦楚:
在心识离开色身灭亡的瞬间,身心要受到极其的苦楚。
(这就是死苦的五种现象)
爱分袂苦
爱分袂苦:就是与自己爱好的人或事物分别.离开.落空,而生起的烦恼与痛楚。
爱分袂苦也分五种现相:
一.不与自己爱好的人相聚而生的人缘愁苦。
二.不与自己爱好的人相聚而激发的人缘怨欢烦恼与苦楚。
三.不与自己爱好的人相聚而激发的人缘忧闷.烦恼苦。
四.不与自己爱好的人相聚而激发的思恋人缘苦。
五.对自己爱好的生活器具的损坏.破散.零落而生起的烦恼与苦楚。
前四种爱分袂苦的现象,是心坎感触感染的烦恼与苦楚。第五种现象是,生活器具有所损坏.缺失而激发的身受的苦楚。
(这就是爱分袂苦)
怨憎苦
怨憎苦:就是因为自己某种人缘怨恨.嗔恨他人,或他人怨恨.嗔恨自己而带来的烦恼与苦楚。
怨憎苦的现相也有五种:
一.与自己的冤家相会而生起的烦恼与苦楚。
二.与自己的冤家互相治罚.进击而生起的烦恼与苦楚。
三.与自己的冤家互相毁谤.损坏声誉而生起的烦恼与苦楚。
四.在自己即将命终时,对自己冤家的怨恨.嗔恨时刻不忘,或因冤家的治罚而使自己的寿命即将终结而激发的烦恼与苦楚。
五.因为与自己的冤家互相怨恨与治罚,而远离处死使之坠入恶趣之中而生起的炽然的烦恼与苦楚。
(这就是怨憎苦)
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就是对自己爱好的人或事物所求.愿望不能实现而生起的烦恼与苦楚。
求不得苦的现象与爱分袂苦的现相相同。爱分袂苦是身受与心受两大类,而求不得苦分为:对未来与以前所求不果苦.对有情与物质享乐所求不果苦两大类。
对未来与以前所求不果苦:
对未来所求不果苦:是愿望所求自己爱好的人或事物,在未来能够实现而生起的烦恼与苦楚。
对以前所求不果苦:是对自己曾经经历的使自己快乐.愉悦的人或事物,愿望所求在次实现或经历而带来的烦恼与苦楚。
对有情与物质享乐所求不果苦:就是针对有情生命与物质享乐愿望所求不果,而生起的烦恼与苦楚。
(这就是求不得苦)五蕴苦器
我们知道了在世间,一切有情生命的色身都是由地.水.风.火四大物质假和而成的。
而在世间行.走.坐.卧.思辨.度量.起心动念的,完美的有情生命体,却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和而成的。
色:就是色法,就是四大物质。受.想.行.识:就是生命体的起心动念的精神现象,也就是心法。就是说,我们在世间的完美的生命体,是由四大物质与心法假和而成的。
四大物质与心法假和而成我们完美的生命体,使我们在世间受各种的烦恼与苦楚的强迫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历世所做的,各种数不清的.不善的业。由这些数不清的,不善的业力,牵引投生到世间来依业刻苦报的。也就是说:我们世间五蕴假和的我,就是苦的果报,就是苦果,所以称为五蕴苦器。
五蕴苦器也有五种现相:一.生苦器二.依生苦器三.苦苦器四.坏苦器五.行苦器
一.生苦器:
就是我们在世间本来就是苦的果报了,假如在不掌握宇宙生命现象的科学常识,不依佛法修行,不自觉自动地依佛法来净化自己的身心,赓续除一切恶业。那么,我们今生的各种不善的业,就会生出各种的苦来;就会成为下平生的苦因;就会生出下平生的苦果;就会生出下平生的苦器来。这样死活来去,无休止地刻苦的果报,永远不得离开苦海。
二.依生苦器:
我们今生所受的各种烦恼与苦楚的强迫,都是依我们的五蕴苦器而生出的。
三.苦苦器:
我们今生.现在.当下所受的各种烦恼与苦楚的强迫,是在我们本来就是苦果,本来就是苦器的基本上,而生起的苦中苦,是苦中加苦,所以称为苦苦器。
四.坏苦器:
而我们的这个五蕴苦器在世间是不常住.不永恒的,终归是要破灭.废弛掉的,执持这个五蕴苦器而生起的烦恼与苦楚,就叫坏苦器。
五.行苦器:
世间一切精神与物质的享乐都是不常住.不永恒,迁流不息的。世间一切快乐的背后都隐藏着烦恼与苦楚,在快乐过后盛下的只是惘然的追忆与烦恼。所以,在世间我们的五蕴苦器所认为的快乐与愉悦,只是少焉的偷欢,如同路途过客瞬间既逝,最终盛下的只是烦恼与苦楚。我们的平生,不过是在苦中行走一番而已,是以称为行苦器。
苦谛的八大苦就讲完啦,这八大苦贯穿戴我们在世间的全部生命过程,现在我们在静下来好好想一想:
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哭嚎,死后自己的家人与亲朋石友哭嚎。我们从出生到色身废弛.灭亡,两头都是哭,除去吃饭.睡觉的时间我们在世间还有快乐而言吗?
我也经常碰到或听到有人说某人某事,因为某种人缘高兴地.激动地流出了幸福的.愉悦的眼泪,为什么高兴.激动.幸福还会流泪?这就预示着高兴.幸福的背后都隐藏着苦,高兴.幸福过后紧接着就是苦的到来。
明白了苦谛,可以使我们知道自己的各种真实的感触感染与处境。可以使我们自动自觉地来改良自己的生计情况,来寻求摆脱烦恼与苦楚的解脱方法,这样可以激发我们努力精进的修行心。
知苦是趣向解脱,步向涅槃的第一步。所以一个发心修行者需要准确熟悉苦谛。
苦!也是宇宙万法其一,苦也是不常住.不永恒的。苦是业的果报,当业的果报生出后,它会彻底地消失掉。苦的烦恼与苦楚的感触感染时间的长短,只是业报轻重不合而已,所以修行者需要知道世间的一切苦报也都是暂时的。
所以,发心修行佛法者不应以身为苦器,身在苦中而气馁,而安于现状,而放弃修行的信心。落空在世间消除历世苦果,净化自己的身心,步向解脱的机会。应该以明知不能为而为之的,大无畏的精神,英勇精进终得圣果。
集谛
集谛:就是导致烦恼与苦楚生起与持续增长的各类心意行为的业。
也就是说:我们今生的苦果,是因为往昔所做的,能够导致烦恼与苦楚生起与持续增长的,各类行为的业造成的。集是苦的因,今生的苦是果。
而我们今生的各类烦恼与苦楚的际遇与感触感染,都是因为往昔的,不善的业所导致的。而今生所做的不善的业,又会成为下平生的苦因,又会导致下平生苦果的生起。
所以,我们刻苦不能怨恨别人,我们的苦是因为自己对宇宙生命现象的无明,与对世间各类精神享受与物质享乐,而起的贪.嗔.痴念所造成的。
而集又是怎么产生的那?
佛说:若爱,若后有爱,若贪喜俱行爱,若彼彼喜乐爱,是名集谛。
我对佛的这句话的理解是:因为有情众生对外部事物产生了各种的爱,而激发了取,而取本身就是贪.痴的行为。因为取不到,愿望不果,又会生出嗔恚心来。所以,由爱会激发.导致一系列的各种烦恼与苦楚的生起。
爱!就是生出集的根本。
明白了集谛,可以使我们知道,我们的苦果的缘起;可以使我们考虑对治.清除苦因的办法;可以增长我们止息一切烦恼与苦楚的信心。
(这就是集谛)
生命现象的四个真理(四圣谛二)
灭谛
什么是灭?
灭!就是灭除了一切烦恼与苦楚。
烦恼与苦楚是由业而生,灭除了烦恼与苦楚,就是灭除了一切导致烦恼与苦楚生起的业;有业就有因果,有因果就有死活,灭除了业,就是灭除了死活;灭除了死活,就是不生不死,不生不死又叫涅槃;所以,灭!就是涅槃。
灭,又叫真如.圣道.烦恼不生.胜义.甚深.圆满.无为.皈依.安稳.无漏.不动等等叫法。
灭谛有四种相:一.灭相二.静相三.妙相四.离相
一.灭相:
就是一切导致我们烦恼与苦楚生起的因,不在纠缠.束缚我们。
二.静相:
就是不在因为执持世间一切虚妄不实的.不常住.不永恒的精神与物质的享乐,而生起烦恼与苦楚(行苦)。面对世间一切精神与物质的诱惑,心坎寂静无声.湛然不动,不起贪.嗔.痴念。
三.妙相:
就是因为世间一切烦恼与苦楚的束缚与强迫,都已经离我们究竟远去。我们的自性彻底地显现出来,使我们处在永恒的自然.安泰.寂净的妙境之中。
四.离相:
就是世间一切烦恼与苦楚究竟灭除后,不在会生起,不在会反复。已经彻底地离去,不在会从新生起,获得了永恒的利益与安稳。
灭除业!是要灭除一切能够导致烦恼与苦楚生起的不善的业。而并非连带着将我们自性本来至善的.积德的本能也灭除掉。
(这就是灭谛)
道谛
道!就是除去一切烦恼与苦楚的束缚与强迫,清净身心,永处无漏.安稳的修行方法。具体地说,就是知苦.断集.证灭.修道的过程。
道有五种:一.资粮道二.加行道三.见道四.修道五.究竟道
一.资粮道:
粮食可以使我们的色身成长壮大。佛用资粮比喻可以护持我们的六根不被染污,清净身心,增长聪明,灭除烦恼与苦楚的根源,趣向解脱的修行方法。
资粮道可以使见道.修道.究竟道成长壮大。
资粮道分为:福德资粮道与聪明资粮道两种。
福德资粮道:
就是以增长福德,投生天道或得人天福报为主要目的的修行方法。
福德资粮道的修行方法是以持戒护持六根清净,使六根不被世间的物资欲望而诱惑,避免因追逐世间的物资享乐而做出各种的,不善的业,而坠入苦的果报之中。
聪明资粮道:
就是以寻求世间与出世间的究竟聪明,而激发清净.离欲.无漏.出离死活的真实自我的修行方法。
(这就是资粮道)
二.加行道:
什么是加行道那?
我们人人都知道,假如我们经久吃单一的粮食,就会使我们的色身机体的营养落空平衡,
就会使我们的身体抱病。修行佛法,欲摆脱世间烦恼与苦楚的束缚。光靠一种修行方法也是不敷的。需要在乘性选择一种修行方法的基本上,进修其它的修行方法。以其它的修行方法来帮助修行,这样才不会使我们修行资粮失衡。才能够使我们的聪明与解脱赓续地增长.壮大。
加行道,就是将福德资粮道与聪明资粮道的两种修行方法同时并修。实际上加行道也是资粮道的修行方法,加行道只不过是资粮道修行方法的进一步的深入。
以持戒为福德资粮修行,没有聪明跟随,不懂持戒的真实意义,没有宇宙生命现象的真实事理做指导,只是盲目执持戒律的外在形式与做作,最终获得的只是世间的微小的福报。最终福报享尽后,照样要依业投生,该下地狱照样要下地狱的,照样要死活相续受轮回之苦的。
当今有些所谓的末法时期的护法大德,大势宣说什么:学佛就是持戒.修行就是持戒的论调。学佛修行持戒固然重要,但不能一边倒,持戒需要有个准确的思惟为指导。所以,学佛持戒修行.了脱死活需要有聪明跟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地持戒,避免执持邪戒,坠入愚痴的邪念之中。只有福慧双修.福慧并行才能真正地解脱死活,终成无上的解脱佛果。
而大势宣说以戒为师.修行就是持戒一边倒的论调者,多半都是具有封建宗教流毒思惟,或是对佛法拘泥不化.不知变通,不知道持戒应该依不合的民族文化.民族地域合时而定的愚痴之辈。(毁人慧命,误人修行,如同杀生。)
而他们宣说以戒为师.修行就是持戒的多半目的,是为了束缚人的思惟,以达到大多半人对他的小我崇拜,来填补自己心坎的对佛法的空虚与自我虚荣的知足。
以聪明为资粮而修行,如不持戒,不以戒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不以戒来净化自己的身心,纵有千智也不能了脱死活.解脱烦恼与苦楚的束缚,反会坠入邪知邪念之中误己误人。
(这就是加行道)
三.见道:
就是依世谛之理而修行,对世谛之理以有不合程度的证得。并对世谛之理通晓圆融,已证
宇宙诸法平等之理,不在执着世间虚妄不实的事物。但还未出离世间,因为虽然已经不在执着
世间的虚妄不实的事物,但仍然执着法相,仍然有漏。所以,还未达到出世间的究竟境界。
(这就是见道)
四.修道:
一提修,我在日常平凡经常听到有人说学佛要实修啊!1!!怎么实修?实修就是要一天念若干遍佛号!要上日夕课!早上念什么经!晚上要念什么经!上几遍香!怎么念!怎么想!我懂得了一下,有80/100的学佛人对经文的内容不明白。还有的大德说学佛修行念经不用知道经的内容,不要去斟酌经文里讲的是什么。想知道经文的内容,也是一种欲!不要斟酌经文的内容,念时间常了就明白啦!
修有四种修:1.得修2.习修3.除去修4.对治修
1.得修:
就是经由过程佛法的修行,获得善念的生起;就是要赓续地生起善的思惟与行为。
2.习修:
就是对自己已经生起的善的思惟与行为,令其坚住不退,并使其成倍增长。(牛群不是说
过吗: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平生做好事,那才是最难最难的啊!)
3.除去修:
就是要对已有不善的思惟与行为断除掉。
4.对治修:
就是以善业抑制.破坏恶业的生起与持续,不要生出不善的思惟与行为。
实修: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佛法来净化自己的身心。
做到以上任何一种,都可以称为实修。这就是修。
道有十一种道(就是十一种修行的方法):1.观察事道2.勤功用道3.修治定道4.现观方便道5.亲近现观道6.现观道7.清净出离道8.依根差别道9.净修三学道10.发诸功德道11.遍摄诸道
1.观察事道:就是要经由过程佛法的科学理论为指导转识成智,去观察思虑组成宇宙的物质色法与精神心法的真实现象。(四念住)
2.勤功用道:就是为了转识成智,去除自己对宇宙诸法现象缺点的认知,而发出的勤奋努力.英勇精进心。(四正勤)
3.修治定道:就是以修观来净化自己的身心,对治自己的不善的思惟与行为的生起,来达到一种定境,以使清净自性显现。(四如意足)
4.现观方便道:就是建立欲证究竟解脱.回归清净自性.终成无上圣道的基本(五根)。是五个修行的心理基本,这五根的建立是修行方法的增上缘,他有促进.增长修行进度的感化。
5.亲近现观道:就是由现观方便道的建立而生起的修行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我们破除一切的心理障碍,以便对世间诸法真实事理的通晓无碍。现观方便道是修增上缘,而亲近现观道是已经获得了修行的增上缘,他们是因果的关系。(五力)。
6.现观道:前五种修行方法是修行解脱.终成无上圣道的基本,是修行必备的基本。以上五种修行方法分别建立后,基本也就打好了。这时才真正地进入了摆脱世间一切烦恼与苦楚的束缚,去证出世间的究竟聪明,得无上佛果的修行阶段。(七觉支)
7.清净出离道:前六个阶段的修行方法证得后,您便真正地有智有力啦,您便可以做到真正地清净自己的身心,断除一切苦果的生起,出离世间一切烦恼与苦楚的束缚。离佛果只差一小步啦,就差最终的究竟圆满啦。(八圣道或八正道)
这七个修行方法,就是依资粮.加行.见道.修道,从凡夫到究竟圆满的佛果的,次序递次修行的方法。也是从凡夫到成佛的次序递次修行的七个阶段。
留意!!!切切不要执着这七个修行的次序递次阶段。根性差的可以依自己的秉性次序递次而修,根性好的可以七个阶段同时并进。对简单的修行方法不要轻视,不要急于求成。对艰苦的修行方法也不要减缓修行进度,不应以艰苦.难行而减退自己修行的精进心。只要打下一个很好的修行基本,自然会水到渠成的。有一个好的修行基本,您会在自然.潇洒.愉悦中,不知不觉地获得无上的佛果。
8.依根差别道:是依照四正勤为原则,依不合的根性有选择.有目的的对治而修。
9.净修三学道:是以戒.定.慧三学来清净自己的身心,断除贪.嗔.痴念,增长自己的聪明,来证得宇宙生命的真实事理。
主如果以修习四法迹:无贪.无嗔.正念.正定。
持戒可以清净自己的身心,断除贪.嗔.痴念,可以激发正念的生起。正念可以生起以清净的方法来对治修行。正念可以激发正定,正定可以使我们的聪明清净增长。
10.发诸功德道:
就是以止观的修行方法。
止:是不为世间各种的虚妄不实的事物而诱惑,止息一切妄想分别之心,成就一切功德。
观:是观察思虑宇宙生命现象的真实事理。
止观是定慧的根本,定慧是一切功德的根本。要想离开死活轮回的烦恼与苦楚的束缚,成就无上的佛果,没有功德是不可的。要想有功德,必须有正定心与聪明,而正定心与聪明是来源于经久的止观修行。所以,要想修行成佛需要耐劳地修习止观。
11.遍摄诸道:就是诸根无漏的修行方法。
无论是无明宇宙生命的真谛而坠入死活轮回,照样辛苦修习佛法欲成无上的佛果,都是从业而生,依业而离的。修行最终的目的不外乎是净化自己的身心,修正自己六根无漏的清净行为。而佛说的各种方便的修行方法,也都是围绕着六根的净化。
所以,您清净六根,使六根无有贪.嗔.痴的漏行.漏业,就已经包含各种的修行方法了。(这就是十一种修行方法)
五.究竟道:就是最终获得了无上的佛果,成佛了。彻底究竟地摆脱了一切的缠缚,获得了究竟的解脱.究竟的聪明,达到了无学正定.无学正解脱.无学正聪明的无学境界之中。
为什么是无学那?
因为我们的自性是:无增无减.无垢无净的。
究竟道的修行境界是:自性已经获得了圆满的显现,获得了究竟的解脱,成就了无上的功德.无上的佛果。一切的正定.正解脱.正聪明皆是清净自性的自然流露,无需克意地去修.着意地去学,所以称为无学。
然则,在这佛的境界中也并非是不修啦,成佛后依然是要修的。而成佛后的修,是与其他未成佛前的众生的修行有区其余。未成佛前的修,是着意的.是克意的.是从欲的自我的修行,而成佛后的修是清净自性自然的流露。
所以,别认为成佛后就不修行啦!佛有大慈大悲的无量心,世间还有很多的众生还生活在无明之中,还有很多的众生在受死活轮回之苦。成佛前是为自己修,是为自己摆脱死活轮回而修。成佛后是为众生而修,是为人世极乐而修,是为真如而修,是为所有众生都能够解脱一切烦恼与苦楚而修。(这点一定要知道,道谛就讲完啦,实践上道谛就是清净身心,成就佛果的各种修行方法,主如果37品道,我在修行篇里在细说)
《太上感应篇》总纲章中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十六字的含义极其深奥,应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认真思维。实际上,这十六字指示了学人在心中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6
第六章 生命一、生命的价值我们虽然知道自己的生命并不长久,却沉迷于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为自己带来烦恼,还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受苦。我们应该自我反省自问,倒数时光,我们
温暖之家时间:2024-11-08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正月初三,李世民为庆祝自己的全面胜利,借春节之时宴请文武百官,并命乐工高歌猛奏《秦王破阵乐》。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李世民根据多年戎马生涯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第十一章 胜任生命中的每一个角色于危难时方显英雄本色,勇气与责任,玄奘挺身而出!一个人只有为自己的事业、国家、民族感到自豪,才能赢得全世界的尊重;是顶峰,也是刀
玄奘精神时间:2024-11-0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第八章 空与智慧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身心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宋无德禅师就佛学而言,当一个人把种种罣碍、尘劳和烦恼洗净之后,自己的心智获得自|由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一个青年去寻访住在深山里的智者,想向他请教一些人生问题。“请问大师,在人的一生中哪一天最重要?是生日还是死日?是初恋开始的那一天,还是事业成功的那一天?”青年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6
前几天,有一个居士有个附身的,来见我,见了我之后他跪在地下告诉我,他不是狐仙,他是黄鼠狼。为什么缠在这个人身上?这个人在过去生中伤害他们家十几口。也就是黄鼠狼,
向生净土时间:2024-10-01
佛教文化 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神境界,称之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3
感恩是佛学、佛教对信众主张的一种基本生活态度。佛学理义中有报四重恩的教理,即:报佛恩;报父母恩;报国土恩;报众生恩。感恩一词,也极容易理解,莫说有点文化,即便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7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达真堪布:若具备了这四个因,临终的时候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昨天给大家简单介绍了光明大圆满,今天给大家简单讲一下藏传净土法。这两个法是我们主要学修的法门,也是我主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20
青莲师兄:一经四咒已融入我的生命我是一个70后,父母是那个时代少有的知识分子,从小就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子,有3个姐姐1个弟弟,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我却很受父母的宠爱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8-19
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福报,福报卡里就没有积蓄,所以我们才会缺乏钱财。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偷懒就偷懒,心想既然工资已定,就不需要这么卖力。这就是没
佛答时间:2024-08-18
【原 文】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者博学宏辞,长技远略,但以多知多解而胜乎人者是也;二者明善恶、别邪正,行其所当行,而止其所当止者是也。仅得其
佛答时间:2024-08-18
诸比丘,此生命之始不要知。被无明覆盖、被贪欲束缚之有情众生,相续沉浮,轮回世间之最初无可知晓。《相应部》佛教徒不仅把生死轮回看成是一种理论,而且视其为可以被证明的真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能看到别人的错误,是清;能看到自己的错误,是醒;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是坦;能够改正自己的错误,是诚;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是聪;能够发现别人的优点,是明;能够学习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11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依空法师-人间巧喻:66不老的生命波罗奈国的年轻国王登上王位,励精图治,对于国家的内政、外交、财税、农林、粮食等方面施攻,大事改革,一心要把国家建设成富强兵的大国。国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4
达真堪布:生起一刹那的嗔恨,不仅生命缩短了一刹那,心的相续也被染污了一刹那贡高傲慢看不起你,凌辱你的这个人,若是各方面比你优秀,或者你做错了什么,他凌辱你也许能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02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对他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末了才吩咐小僧
品茶论禅时间:2024-07-25
咒语,是再科学不过的事了,持咒诵经不仅能让我们接收到宇宙的能量场,领受到不可思议的生命神奇力量,而且还能增长人的智慧,创造幸福的人生。但是,在浩瀚的佛学世界中,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4
观世音菩萨专门为诵大悲咒的人发了四个誓愿第一个愿,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神咒堕三恶道者,我誓不成正觉。天人在天上福报将尽,要堕落人间,天人很聪明,一想:三藏十二部里面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3
在生活中有很多情侣都会因为一些小事而闹分手,但是在分手后却始终无法忘记对方,那么这种情况还有没有挽回的余地呢?分手并不可怕,怕的是彼此有心却不知道如何挽回,最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2
三、从死后的处理说到死亡的观念生死事大,世界各地因为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对于死后的葬仪也各自相异。在尸身的处理上,有土葬、火葬、海葬、天葬、立葬……等不同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01
生命随笔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不论我们如何的自以为是,爱恨情仇,互相咒骂打斗,终归是大海的寂静。当放下了“我”的狭隘观念时,当下即是无量时空的宇宙,无始无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30
从生命的角度来讲,历史与文明,其实是无数先辈生命与境界的传递。小到每个家庭,家人之间也是心灵相连、荣辱与共的关系,再大到全社会甚至扩展至所有的生命形式,我们都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9
尊重所有生命虽然禁止破坏树木看起来似乎微不足道,也不可行,但佛陀的重点在于强调,人必须尊重所有的生命,不管它们可能多么卑微,因为所有的生命都是相互依存的。今天,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17
生命的前沿与后方文/释本性什么是生命的前沿与后方?我是站在其中的哪一端?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想。信仰的原因,每天,总见香在烧,烛在燃。这让我想起生命,总在燃烧,虽然,燃烧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3
钟茂森:要有这个理念—今天就是我生命中最后一天 你看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里面好几个愿,都是讲「若有众生,闻我名号」,很多个愿都是讲要「闻我名号」。这个闻名就是把经
布衣百姓时间:2024-06-10
这就是因果人生病了,比如医生说,得了癌症,这个病人第一个就是恐惧。十个得癌九个埋,还有一个不是癌。许多人不是被癌症害死的,是因为心坎有强烈的恐惧。所以就过度治疗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27
第一章 生命无常多少人把一生的时间和全部心血用于追求荣华富贵,然而,却往往不尽人意,即使获得一点成就,不期而至的洪水烈火、强盗贪官、不肖子孙、无常死神等,随时都
邪淫果报时间:2024-05-26
五台山的法师说“学佛要趁早”,等到有一天告别“年轻”的时候,就会越老越慈祥,越老越有力量。佛学家有两个与青年密切相关的判断:其一,佛教赞美青年;其二,大乘佛教是
道了法师时间:2024-05-24
数年前的一天,我突然发现自己的脖子上肿了一块,摸上去不痛不痒,也就没太在意。后来,肿块开始慢慢变大,接着就是只要人一疲劳,耳朵就堵得慌,脖子又酸又胀,更可怕的是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08
生命中的盲点,正是我们的缺点!学佛不只是念佛、诵经、拜佛、参加法会而已,最重要的是──要学着用各种方法提升自己、成长自己!华严是根本*轮,我们给予各位的是真味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01
每个人与佛结缘都有其不同的契机,我也一样,并是那般的独一无二。 经常地听朋友提起寂静法师,说着他不同寻常的经历,以及他的大慈大悲,很是触动。但是从小对佛产生的一
寂静法师时间:2024-05-01
生命的真相/生命的宝藏《华严经》是「人类五大古文明的精华」《华严经》是「解读生命奥秘的百科全书」《华严经》──就是生命的花园!................讲太多的「不可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30
[编者按]寂静法师开示“在佛法里告诉我们最核心的三大福田,可以让我们以最快的速度涨福报。这个福报一涨,就会长出一个无形的财富,我们再从无形的财富把它变成有形的财富
寂静法师时间:2024-04-24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不近恶友;宁舍身命,不犯净戒。──《大宝积经》在这个世间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有人说:‘钱财最宝贵!’事实却不尽然。
星云法师时间:2024-04-20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八正道》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受,无常,有为,心所缘生。何等为三?谓乐受,苦受,不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时间:2024-04-13
面对生命的态度有位太太请了个油漆匠到家里粉刷墙壁。油漆匠一走进门,看到她的丈夫双目失明,顿时流露出怜悯的眼光。可是男主人一向开朗乐观,所以油漆匠在那里工作了几天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4-05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1 正见诸比丘!云何为正见耶?诸比丘!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顺苦灭道之智是。诸比丘!此名之为正见。(南传相应部五 道相应126-12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时间:2024-04-04
无间等篇 三、四圣谛、八正道 3-2-8 正定诸比丘!云何为正定耶?诸比丘!于此有比丘,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与乐,具足初静虑而住。寻伺寂静故内净、为心
类品述说·三十七道品时间:2024-04-04
第十八课无常「景物依旧,人事已非」,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著缘聚而生,缘散而灭,它是三世迁
佛教的真理时间:2024-03-30
从前,有一地主为了给父亲过八十岁生日祝寿,准备大摆酒宴,好好热闹一番。家里的上上下下在早些日子就忙活开了。一天,管家到外面购买了几大车牲畜家禽回来,见一个貌似疯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27
我的父亲并不高大,甚至在人群中显得很矮小,很容易被人忽视。小时候,我只感觉父亲很关心我,但更多时候是感觉到,似乎父亲老是得罪人,很多人都不待见他,我还经常责怪他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27
她在鲜为人知的地方撑起一片蓝天;她在别人不屑的目光里坚定执着;她在桃李绽放的时候默默耕耘;她在万人追捧时心如止水。她虽疾病缠身却没有像弱者那样一蹶不振,她虽孱弱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