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有一个人在春天走进一个美丽的公园,出来以后却说,这地方太丑太臭了。而另一个人也同时走进公园,出来以后却感叹道,好美啊!芳香扑鼻!
原来,第一个进去以后总是趴在花下,寻找狗屎,所以只看见狗屎,只闻到臭味。而另一个却漫步公园,眼睛总是看那些美好的东西,公园里虽然有龌龊的地方,但他总是绕开,知道狗屎也会让鲜花更美丽芳香,将注意力投入到欣赏春天的生机盎然,感受自然与生命的美好。
这个公园,就是我们的世界!
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不同思维模式会导致不同的行为模式,从而给这两个人造成完全不同的感受,完全不同的人生,完全不同的命运。
所以我说:看到就得到!不是知识与智商决定命运,是思维模式决定命运。
我们将在夏令营中训练引导学生,让他们在不完美的世界,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中转换丑恶看到美好,从而在未来的生命中得到美好。
在培训界有一句话:注意力等于事实!
注意力就是用心。心在哪里,命就在哪里!
心是什么,就播种什么!
心想什么,就滋长什么!
现在我们就会看人了!那些经常埋怨社会、埋怨家人、埋怨领导、埋怨他人的人,肯定命不好。那些眼睛总是罪恶的人肯定心中装满了罪恶。那个著名的禅宗公案我想大家早就知道了:就是苏东坡在佛印禅师眼中是佛,而佛印禅师在苏东坡眼中是牛粪。最后还是苏小妹给哥哥点破了:心中是什么,就看到什么!
从佛法来说,我们只能看到心中的东西。
我们一生无论怎样努力,都只能得到心中的东西。
所以修炼是如此的重要!修心是如此重要!——我们一生中往心中装了什么多么重要!在子女教育上,我们由此也知道了,往孩子的心中,装什么多么重要!
因为所装的一切都将成为命运。
中国老祖宗早就说:隐恶扬善。所以那些传播恶、传递恶的人比制造恶的人罪业要大得多!
今天世界的问题,就是很少人扬善,太多人扬恶造成的。
多年以前,我曾经遇到某人,他告诉我,多少次他看到我的老师很坏。
刚开始我还相信他,以为自己没注意,老师隐藏太深了。
当时我与他走在成都青龙场立交桥上,因为我很依赖自己的老师,听到这些消息后,非常痛苦非常绝望,很想从高架桥上跳下去。
紧接着我想,我天天在老师身边都看不到,他好不容易来一次就每次看到,这其中有没有值得研究的呢?
况且凭我的判断,老师也不可能是那样的人呀。
就在我痛苦万分的时候,我突然明白了:这就是我的业障!就是业障看我没有人依靠,老师是我的救命稻草,就想阻止我依靠老师,这样我不就得不到教诲,继续无依无靠流浪在迷茫的苦海中吗?
后来我又明白,这是我业障的表现,我要忏悔。
我也明白了那个人是怎么回事?
一个人总是看见恶,这本身就是恶业的表现。
虽然智慧慈悲的人眼睛里也会看到罪恶与苦难,但他心中生出的依然是美与善,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努力方向,发大愿去承担,去改变,而不是传扬、仇恨和不满。
这就将烦恼转成菩提。
多年后,当我回头再看看那个告诉我“秘密”的人,已经成为一个标准的苦难众生。
我不禁悚然,如果当时我相信他,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看到佛,而有些人总是看到魔呢?为什么有人些总是看见善,而有些人总是看到恶呢?为什么有些人总是看到美,而有些人却总是看见丑呢?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事物中觉悟,而有些人却总是在事物中迷惑呢?
是世界的问题吗?显然不是!世界总是两面同时具有的。那是什么问题呢?
佛法说,是业力!是不同的业力感召了不同的果报!是业力控制了心的开关拨向了不同的方向!因此我们急要做的不是改变他人,而是用佛的智慧愿力把开关拨到美好觉悟的方向。
让我们一起忏悔业障,不见恶,不扬恶,不埋怨,不抱怨,用心做好自己,真正对自己的命运负责。
接受一切,转变思维,去感受万物的恩典,传播万物的恩典,让恩典充满人间!
最后,让我们再复习一遍:看到什么就得到什么!
感恩这个世界那些总是看到美好的人!
是他们带给了这人间的美好!
也感恩生命中那些不美好的,正是因为这些,才激励、滋养我们不断成长!
亦如莲花因污泥而美丽。
感恩这个表面不公平实际却无比公平的世界!
感恩这个表面不完美实际却完美无缺的世界!
-02-
美国科研人员进行过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名曰“伤痕实验”。
他们向参与其中的志愿者宣称,该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做何反应,尤其是面部有伤痕的人。
每位志愿者都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好莱坞的专业化妆师在其左脸画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
志愿者被允许用一面小镜子照照化妆的效果后,然后镜子就被拿走了。
关键的是最后一步,化妆师表示需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实际上,化妆师用纸巾偷偷抹掉了化妆的痕迹。
对此毫不知情的志愿者,被派往各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就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
规定的时间到了,返回的志愿者竟无一例外地叙述了相同的感受——人们对他们比以往粗鲁无理,不友好,而且总是盯着他们的脸看!
可实际上,他们的脸上与往常并无二致,没有什么不同。
他们之所以得出那样的结论,看来是错误的自我认知影响了他们的判断。
这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实验。
原来,一个人内心怎样看待自己,在外界就能感受到怎样的眼光。
同时,这个实验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一句西方格言:“别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不是吗?
一个从容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平和的眼光;
一个自卑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歧视的眼光;
一个和善的人,感受到的多是友好的眼光;
一个叛逆的人,感受到的多是挑剔的眼光……
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内心世界,就有什么样的外界眼光。
如此看来,一个人若是长期抱怨自己的处境冷漠不公、缺少阳光,那就说明真正出问题的,正是他自己的内心世界,是他对自我的认知出了偏差。
这个时候,需要改变的正是自己的内心,而内心的世界一旦改善,身外的处境必然随之好转。
毕竟,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自己,才能决定别人看你的眼光。(原载《人间福报》,2009年3月30日)
-03-
四天王。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说宿殃短命报。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
佛叫了一声“四天王”,说“地藏菩萨若遇杀生者”:他要是遇着这好杀生的人,就对他说这种的果报,说什么果报呢?
“说宿殃短命报”:说今生如好杀生,等来生就有很多的病痛,不但很多病痛,而且还短命,寿命不长。
为什么寿命不长呢?就因为前生杀生来的。你杀人家的生命,而令人家的生命不长,自己的生命,也就不长,所以就得短命报。
“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地藏王菩萨要是遇着欢喜偷盗、窃取的人──什么叫偷呢?不叫人看见,这就叫偷。
怎么叫窃取呢?人家并没有给你这个东西,而你在人家不知道的时候,就拿走了。
地藏王菩萨要是遇到喜欢偷东西和窃取东西的人,就对他说什么呢?就说贫穷苦楚报,说你现在偷人的财宝,令人贫穷,等来生,你也会贫穷的。
你看世间上那么多贫穷人,吃也没有,穿也没有,就因为他们在往昔中,尽偷盗而来的果报,或尽偷盗人家的东西,或尽偷盗人家的财物,所以在今生他自己也就穷了。越偷越穷,这就是你越怕没有就越没有。
地藏菩萨对这种人就说贫穷苦楚报,贫穷是最苦的一件事。
“若遇邪淫者,说雀鸽鸳鸯报”:假设要是遇着欢喜行淫欲的人。和自己的配偶──正式的夫妇,这不算邪淫。而是指非正式夫妇,为贪一时的快乐而去邪淫,这是错误的。
即使就是正式的夫妇,要是能少有这种性行为,也是最好的。
不要以为和自己的配偶,这不算犯罪,就可以随便了,要知道这种性行为,就是令人愚痴的。性行为越多,就愚痴得越厉害,也没有光了。
你为什么有光呢?有光,就是因为你没有这种性行为,所以人就有智慧──这是真正的智慧。
假设要是邪淫的话──作不正常的男女性行为,这是犯戒的。那么这种人,对他说什么报?
说雀鸽鸳鸯报,说来生就托生作飞禽。雀就是麻雀,这麻雀很淫的;鸽,鸽子也是最淫的,它一个月就抱出一窝小鸽子。一般的飞禽行淫欲,都是雄性的在上边,雌性的在下边,唯独鸽子是雌性的在上边,它的性情最淫欲,所以一个月就抱出一窝的小鸽子。
鸳鸯呢?这鸳鸯情感实在太重,太富于情感了,雌雄两个无论是落在地上,也是在一起;飞到天上,也是在一起,它们两个是时刻都不相离的。这种飞禽虽然说是自由的,但还是一种畜生,这都是不好的。要是欢喜邪淫的人,来生就会托生作雀、鸽、鸳鸯这一类的众生。
“若遇恶口者,说眷属斗诤报”:恶口就是骂人,包括两舌、绮语、妄言。
假设遇着尽恶口骂人的人,就说眷属斗诤报,说他会受来生眷属在一起总不相和,总要斗诤的果报。
因为众生所造的业,世界才出现种种的灾难。所谓“起惑造业受报”,是有连带的关系。
如果不起惑,就不会造业,也就不会受报。
起惑就是迷惑。
因为没有真正的智慧,对事理不明白,就颠倒了。
详言之,是非分别不清楚,善恶分别不清楚,乃至黑白不分,正邪不明。
总而言之,一切的一切,都分别不清楚,就因为无明在作怪。
造业就是造善业或不善业。
造善业上升诸天,造恶业下堕诸地狱。因为分别不清楚,所以造杀业、盗业、淫业、妄语业、饮酒业等等,但是有轻有重之区别。
杀生:凡是杀蚊虫、杀蚂蚁,这也是杀生;杀牛、杀猪,也是杀生。虽然杀生,可是业报不太严重,为什么?因为畜生太愚痴,一时找不到杀主。即使找到,也无法报仇雪恨。
可是天地间的因果律是公平的,在不知不觉、不因不由之中,就撞上你了,就叫你生一种怪病,用病痛来折磨你,这是消极的复仇法。
好像现在患癌症的人,多数是因前生或今生杀业太重的缘故,而得了这种绝症。
杀业之中,唯独杀人的业,最为严重。被杀的人,成为冤鬼,时刻跟着你。此仇不报,不甘罢休,一定要找机会报仇。凡是杀人的人,一定受法律的制裁。或者心神不宁,坐立不安,饱受环境的威胁,不久即将精神崩溃,不是死亡,便是发狂。
偷盗:凡是偷盗的人,常生恐惧心,所谓“贼人胆虚”。若是没有行窃的行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有什么可怕?所行所作,光明磊落,怕什么?
邪淫:出家人绝对禁止行淫,在家人(除夫妻之外)不可邪淫。不可以一天到晚打淫欲的妄想,胡思乱想,想到头发白了,牙齿掉了,呜呼哀哉!那就不想了。等到来生,继续地想,川流不息地想,生生世世地想,所谓“为淫欲而生,为淫欲而死。”
妄语:爱打妄语的人,不相信任何人所说的话。
因为自己不说真实话,故以为任何人也不说真实话。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自己尽说骗人的妄语,也认为人人都说骗人的话。
饮酒:凡是饮酒的人,容易失去理智。在冲动的时候,不顾后果,而做出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因为酒后无德,理智控制不住情感的缘故。
世界灾难的来源,皆因人人不守五戒、不修十善而造成。
在转轮圣王治世的时候,人人守五戒行十善。那时候的世界,没有一切的灾难,真正达到所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情形。
现在因为人人不守持五戒、不奉行十善的缘故,所以有这样多的灾难,根本问题就在这个地方。
业重情迷是凡夫,业尽情空就是佛。
佛是业无不尽、情无不空。
如何业尽情空?说起来是一言难尽,扼要来说,就是清心寡欲、不发脾气、不闹情绪、逆来顺受,业就逐渐消失,情也逐渐空了。
我们一般人的业力是很重的,情亦很迷,天天忙忙碌碌,由早晨到晚间,就为生活而忙碌。
我们仔细想一想──几千年以来,每一个人都为生活而忙碌,由少而壮,由壮而老,由老而死,都是在生、老、病、死苦中转。是为什么?就为情所迷,而无真正的智慧,真有智慧,就不会为情所迷。
你看世界上为什么苦苦恼恼、争争吵吵?
就为“情”字,因有“情”,就有业障,业就是增加这个“情”的。
什么叫业?
业就是人的负担、生命上的负担、精神上的负担。
这“业”幸亏无形相,故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嗅之无味;假若它有形相,早就把虚空胀爆。
就因为它没有形相,故你的业障多,由你来负担;
他的业障多,由他来负担;
我的业障多,由我来负担。
各人所造的业,由各人的仓库收起来,即收到八识田里。
此仓库就是有神通,业重也放得下,业轻也放得下。
那是无大无小,也没什么分别,这都是你自己的,不是旁人的,谁也偷不去,谁也抢不去,谁也拿不去。
业有善业,有恶业。
善业圆满就成佛,恶业圆满就堕地狱、转饿鬼、做畜生。
因此你有业,就会受果报;受果报时,就怨天尤人说:“老天爷不公道!”这是不承认自己没做好,而向外怨;
你要明白自己所遭遇、所得的,皆是往昔所种的因,现在结这个果。所谓种因结果──种善因结善果,种恶因结恶果。
种茄子不会结辣椒,种辣椒不会结黄瓜。
明白“如是因,如是果”,就不会怨天尤人,也不会对人不满意了;
如此你认账就了,还账就了。
你欠人家钱,若不还,始终心中仍有负担,虽暂时未还,将来还是要还。
所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不但国法如此,佛法亦如此;
所以每一个人要“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什么是“情空”?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个情有形,就被情迷。
这一迷,人人就染苦为乐,没有烦恼就找个烦恼来受,无麻烦就增加一点麻烦来受,无苦就想一点苦来受。
情空,就是要减少自己的贪、争、求、自私、自利、打妄语;
你能认真脚踏实地,真能明白六大宗旨──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你便能逐渐将”情“空了。
释迦牟尼佛“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不是那么容易就把业尽情空了,不是一次就空,而是要去实行。
我们都是背觉合尘──把智慧忘了,而随着六尘境界转。
想要业尽情空,就不要被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摇动,那就有戒力;
有戒力,就生出定力;
有定力,就有智慧了;
有智慧,就不会被情所迷;
不被情迷,就不会被业所牵;
业轻了,就一点一点干净。
说是容易,但做起来却如登天那么难;
可是虽那么难,我们亦要勉为其难,努力去做一做。
天津潘复问:有人说:发愿往生东方,见药师佛,闻法明心见性后,再回入娑婆世界,普渡众生,假如在东方明心见性,证常寂光净土,不受后有,那处还有轮回投胎之事,如释迦佛、阿难、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2
哈喽大家好,我是梁辰好久不写文章了 ,今天来跟大家聊点有意思的事情,有一个香友问了一个问题很有趣,如今的星洲系怎么只见达拉干、文莱,如今的惠安系怎么现如今就只见
沉香资讯时间:2025-02-17
鬼灭之刃:这不就是自在极意功么!炭治郎进入无我境界随着鬼灭之刃动画的开播,这部作品的漫画原作也成功被带动了人气,因此小编决定开始做漫画跟踪分析,从刚刚更新的鬼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5
在神的眼中,人不贪色,处处与人为善,就是贵人,必得福报。本人就从古代典籍中,举两则实事,以为例子:费枢是广都(今四川广安)人。宋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進京城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2
人们常常忽略心念,修养内德,如果你内里有德,不求名闻而自得名闻。假使我们出家人有所求的话,那你就求佛,求地藏、文殊、普贤都行,虔诚供养礼拜,求什么有什么,乃至求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说到不久命终,咱们现在每一个人应该自己想一想,我什么时候死呢?婆罗门女的母亲不久命终了,而我是在哪一天死啊?我死了又到什么地方去啊?会不会和婆罗门女的母亲一样的去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2-10
西方极乐世界绝对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理想国,它是事实。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介绍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也许有人要问:十方世界无量无边,像阿弥陀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4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鬼见念佛人,是什么样子?鬼见念佛人有三个反应:一敬,二怕,三退让。 第一,很恭敬。一看念佛人,合掌,马上像卫兵一样,站着,看你过去,合掌恭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3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第一个就是运用参话头的方法来停心!就一个修行人来讲,行住坐卧它都是禅。站也是禅、坐也是禅、卧也是禅,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可参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沉香精油是高浓缩的植物精华,由珍贵的沉香木经过蒸馏萃取后提炼而成的,除了是制造高级香水、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外,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例如,调和理气,护肾养颜,收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27
人的手腕上有很多穴位,按摩不同的穴位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手背处有阳谷穴、阳池穴、阳溪穴经常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补阳气改善气色。手腕内侧有神门穴、大陵穴、太渊穴经常
沉香知识时间:2025-01-25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贪求深空”,毛病在贪求上什么叫“深空”?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汝当先觉,不入轮回;迷惑不知,堕无间狱。”“汝当先觉,不入轮回”:阿难哪!你应该先先地觉悟,不入这个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0
那么《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方海权:我们是幸运儿,是幸运中的幸运 修学者,必须修学好,使自身能够大智慧,得到大利益。 要从何方面入手。子曰:夫孝,德之本也。福德之本必须从孝顺而生,这是我们必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1
黄念祖居士: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我们做什么,佛都知道 黄念祖大德《观经》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法身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的法身一切都入到众生心中的想念中,所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09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善恶是有一定分别的,善恶分明,不能混淆。在佛法里解释,善以利他为前提,恶以害他为前提。能够利他就能够自利、自他两利,那么对眼前和将来都有好处,这就是善。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太虚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释惟贤我于上世纪一九三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在太虚大师创办的重庆汉藏教理院读书,亲自接受了大师的教育。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胜利,又曲开县赴重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这就是那个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的大佛寺有一天周末,闲着没事,女儿说要逛寺庙,要逛有很大很大大佛的寺庙。俺转念一想,杭州的寺庙基本都逛遍了,也没啥好逛的了,去哪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31
雍正四年,江南举人考试,当时聘为房考官的,都是近省进士出身的官员,个个少年英俊。有个叫张垒的,中进士年份很久了,自以为是前辈,性格尤其迂腐迟滞。每天晚上,他必定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阿弥陀佛我们的依靠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期,释迦佛已经灭度了,弥勒佛还没有来到这个世间。所以在第四尊佛、第五尊佛之间这样的一个空荡的时间,众生就很可怜了,他依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东林佛号把我们的悲心唤醒东林佛号念得一定要深沉一点,然后掌握它的节奏。一句佛号走四步,它有抑扬顿挫的关系,要唱得哀婉有致,这样容易摄心,可以把我们的悲心唤醒,感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提要】: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我们能如此对待家庭,对待生活,还有什么地方不能作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有时会听到一些香友念叨一个词:惠安水沉香,听到这我们世纪沉香坊就得多说一句,这个词其实有两个定义,一种是按照沉香结香的方式来定义,在沼泽或水中形成的沉香,称之为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5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沉香树,即土沉香、沉水香木(拉丁学名:Aquilaria sinensis (Lour.) Spreng.)是一种热带及亚热带常绿乔木,为世界少有的珍贵药用植物,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也是国际保护的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0
噶玛(karma)是梵文的音,意思是“业”,从造业方面来说有分身、口、意三个部分,从果上面来说,有善业、恶业、无记业三种。从时间方面来说,有造作行为前的动机我们称做“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祖大师,开示一切众生说,各位善知识,我这个顿教的法门,以定和慧做根本、做基础。你们既然是善知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0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地藏菩萨本愿经》阎罗王众赞叹品第八浅译梦参老和尚主讲(二)所以要靠我们自己的信心转境而不被境转! 人家说是菩萨,我们就观想他是菩萨,像我刚才所说的杀牛杀猪的,菩萨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有人担心说,如果讲佛会帮我背业,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反正佛会帮我背业,就可以尽量放心去造业。认为佛会帮我背业,所以就放心造业,这就好像,知道船能够载行李,就尽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先品禅茶香,再鉴诗书画。沉下心来,打一炉香篆,你自己即是佛,自然会按佛的智慧、标准去要求自己。拜佛念佛只为忆起自己就是佛。走过这个古刹,又走过了那个庙宇,还未停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1
有的人一听到别人跟他说‘阿弥陀佛\’,他就说:‘不好意思啦,念小声一点啦,让别人听到不好意思啦!’你想想看,我们这张嘴什么不好的话都说,譬如现在最流行的什么‘伤脑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年轻人独身主义,基本上是因为,或许他们也是知道感情是苦的,看到社会上有人这么做,甚至父母,父母的感情如果不快乐, 他也排斥感情、对家庭也没有一个希望,所以他宁可独身。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9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每天诵一遍净行品这就是修行如果念净行品,你一天上厕所也好、吃饭也好,一举心一动念,把文殊师利菩萨教导的“善用其心”用上,你就入法界了。看着很难,这是你能做得到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7
文:净界法师佛者觉也,为什么以觉悟作根本呢?因为所有佛菩萨的功德,都是因为觉悟才去布施,因为觉悟才去持戒,因为觉悟才修忍辱…所以整个波罗蜜的行动力,来自于觉悟。
佛答时间:2024-11-24
科技进步的危机科学家在皮毛上转来转去,发明这些东西,好像有所得,其实把本有的智慧都忘了。◎一九八三年二月廿五日晚间开示于万佛圣城所有的人类,一切一切都是向外驰求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为欲满足六波罗蜜”:为了想要满足这六种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1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淨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自心若不贪恋执着,烦恼就会轻一点!你现行的烦恼哪一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
念诵地藏菩萨,绝不会堕入三涂。不过,轮转要经过多一点,不论《地藏经》、《占察经》,《十轮经》也好,只要称诵地藏菩萨名号,现在结了缘,都能得到这些功德的。因为地藏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