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指引,让我们有殊胜的因缘在这样的时空里听闻佛法,我今天要和各位讲的题目就是:‘佛教对时空的看法’。
时空,包括了时间和空间:时间是往古来今,竖穷三际的;而空间则是百界千如,横遍十方的。这两种东西对大部份的众生来说,就像呼吸一样,日用而不觉,依各人根机的深浅而有不同的领悟。蜉蝣朝生暮死而不怨,人世七十寒暑而不足,各自囿限在一己狭小的生存时空中。但是,从佛教轮回的法则来看,众生的生命是无尽的,不仅是空间无边无际,连时间也是无穷无尽不可限量的。如果我们能够参透时空的真谛,就能够从东西南北的空间中解脱,从分秒日月的时间里破茧而出,到达‘处处清凉水,时时般若花’的逍遥境界。
以下,我分四点来跟各位谈谈佛教的时空观念:
一.一般众生的时空
所谓‘一般众生’,不仅指我们人类凡夫,也包括了天、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这些五趣的众生,这六道众生的时空,是什么样的时空呢?
我们先从时间上来说:
(一)刹那──在佛教里面,最短暂的时间单位叫做‘刹那’,以现在的时间来算的话,大约等于七十五分之一秒,是很短暂的了。在佛教里面如何计算这么短暂的时间呢?
一念,就是一个念头、一个想法,有九十刹那。
一刹那,有九百个生灭。
一昼夜,有三千二百八十二万刹那。
可见刹那的生灭是很快的。我们现在看花是这样的红,叶子是这样的绿,而花和叶在时间里面刹那不停的生灭,过了一段时程就会凋谢,它们是在每一刹那的时间中不停的生长、凋萎的。像这个桌子,我们看到它好好地放在这里,但是如果让科学家用放射线或显微镜来照射的话,可以看到木材里面的纤维组织有伸缩变化,在刹那刹那之间不停的坏灭,过几年就会腐朽了。世上那有不凋谢枯萎的花草?又那有不耗损毁坏的桌子?就是因为一切事物都在刹那之间生生不息,也在刹那之间灭灭不已,所以俗话说:‘少壮一弹指,六十三刹那’,年轻人弹弹手指就是六十三刹那,短暂的光阴迅速消逝,年轻的岁月转眼成空。刹那,实在是非常的快、非常短暂的!
(二)阿僧祇劫──长的时间,佛教里称为‘阿僧祇劫’,阿僧祇劫非常非常的长,长到难以形容。我现在把‘阿僧祇劫’里面比较短暂的两个时间单位向大家作个说明:
‘芥子劫’:就是在方圆十公里的立方体大城里,装满芥菜子粒,每隔一百年取出一粒芥子,直到取完为止,这段时间就叫做‘芥子劫’。这一段时间到底有多长,恐怕要用多位元的电脑才能算得出来。
再以‘磐石劫’来说,就是一块十公里立方体那么大的石头,每隔一百年用砂纸磨擦一次,一百年一百年的擦一次,直到把大石头磨灭了,整个擦成粉末了,就是‘磐石劫’。这种时间更长。
在佛教里面,‘芥子劫’和‘磐石劫’都还算是小劫,至于‘阿僧祇劫’这样的大劫却是无量无尽,不可言说的。
(三)各种众生的寿命──众生寿命无定,像水面的泡沫,忽然生起,又忽然消灭,各有不同的寿限。人,通常只能活到一百岁左右,而蜉蝣的生命却是早上生晚上死,这种朝生暮死就是蜉蝣的百年光阴。乌龟是世上最长寿的生物之一,可以活二百五十年,而类似感冒的滤过性病毒只能生存三小时,这种二百五十年和三小时虽然相差极大,却也各是一生。大象和海豚可以活九十年,牛马猴狗能活十五年至二十年,老鼠能活三、四年,蚊子苍蝇却只能活五到七天,这也是它们的一生。这许多众生的寿命,无论是朝生夕死也好,是三小时、一百年、二百五十年的寿命也好,用尘世的观念来看,也许很长,但是在无限的时空里面,还是很短暂的。为什么呢?因为依照经上的记载,人上面就是‘天’,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天,叫做‘四天王天’,‘四天王天’里的人可以活五百年的天寿,换算成人间的岁月,是二万五千年;再上一层的是‘忉利天’,有五万年的寿命;‘夜摩天’有四十万年的寿命;‘兜率天’有160万年的寿命,还有更高的‘化乐天’,‘他乐天’里的人有640万年的寿命。如果由欲界天再往上说到色界天,那就更不可思议了,色界天里‘他化天’的众生可以活到2560万年,是我们一般人很难想像的。再往上还可以追溯到无色界天,无色界天里的众生可以活过八万大劫,八万大劫的时间更是长到人类无法想像的地步了。然而不管多么长的时间,也还是在生死的流转里翻腾,不能超脱时空的囿限。
在无间地狱里面的饿鬼更是难以翻身,不但身心无间,时间无限,受罚受罪的苦更是难以名状。经上有一个‘饿鬼等痰’的例子形容很好:在地狱里有个受罪的饿鬼,长久没有东西吃,觉得饥苦不堪,日日引颈盼望有什么东西可以裹腹,好不容易发现有一个人要吐痰,看准了这个天大的好机会,饿鬼就巴巴的等这一口痰来吃。他等了又等,看着城市倒坍、城市修复、城市倒坍、城市修复,修好了又倒坍,坏了再修好、修好了又坏……如是城好城坏各七次,无数时间悠悠飞逝之后,他才等到那一口痰。地狱里无日无夜的漫长时间,说来实在可怕。
至于空间,在佛教里面,大的空间叫佛刹、虚空,小的叫微尘,名称虽然不同,却都是指称三千大千世界,说有多大就有多大,是无边无量无限无涯的。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以现代科学的立场来说,我们现在站立的地球上面有一个太阳,据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证实地球的面积只有太阳的一百三十万分之一,换句话说,太阳是地球的一百三十万倍大,而在夐辽的虚空之中,一个银河系就有大约两千亿个太阳,宇宙里面的银河系又多达几百万个,大家想一想,宇宙是何等浩瀚深奥!
再从微尘方面来说:现代物理学上把物质分解成最小最小的单位,叫做原子、电子、中子,而微尘是比中子更细微的。这就像牛毛也是很细的,可是牛毛的尖端用高倍的显微镜放大来看,还可以发现更多更小的成份,这种比一般观念还要细微了几万倍的情形,就是微尘。我们的小拇指表面上干干净净不带一丝一毫的灰尘,实际上却寄生了成千上万的细菌和尘埃;一只小小苍蝇的眼睛由四万个小眼组成,这些空间都是极细极微,是人眼所不能见的。
经由各式各样科学仪器的探测分析,科学界对于我们生存的时间、空间作了种种广袤深微的解说,这种种科学上的说法,我们现在听了都会觉得宇宙太广太深,但是在佛法里面,这种说法还是很浅很小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佛法里面的时间和空间,都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是无量无边的。我今天在这里跟各位讲话,明天透过广播电视可以远远传到全台湾各地,后天译成文字发表可以刊布于东亚欧美,将来印行出书还可与世界千万大众结法缘、增法喜──佛法,永远是超越时空的!
二.现实生活的时空
在广大的宇宙里面,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与时间和空间紧密相合,离不开时空关系。一个人做人做得好不好,处事顺不顺利,就要看他对于人际关系如何处理,对于时间的久暂怎么把握,对于空间的分寸如何安排──你不注意时间,行事太快太慢,都会引起别人的憎厌;你不了解空间,占了别人的位置,抢了别人的优势,别人也不高兴。所以,时空对于我们人生真是关系重大。
在现实生活上,有人感到时间不够用,分秒必争;有人觉得光阴漫长痛苦,度日如年;有人贫无立锥之地,世上无处可容身;有人良田广厦万顷,连月球上的大地都想买,形形色色,不一而足。有名的唐伯虎曾经作了一首打油诗,来形容光阴的短暂易逝:
‘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只有二十五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
时间是世界上最公正的东西,贫者不少一分,富者不多一秒,一切权贵威势,都不能夺。
时间是世界上最能干的法律顾问,‘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切是非爱憎功过,俱由时间裁判。
时间是道德的公证人,‘平生莫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人格尊卑,久而自见。
在现实生活里面,时间的脚步是三重的,人生七十古来稀也好,人生七十才开始也好,众生的生命都在‘过去、现在、未来’三重时间里悠悠度过。‘过去’的时间已经悄悄消逝,永远不回头了;‘现在’的时间像箭一般的飞走,转眼即失去踪影;‘未来’在犹豫中慢慢的接近、接近,忽然之间又擦身而过。这种种易逝成空的情形,许多诗人都感慨过: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轻饶。’(唐.杜牧)
‘莫怪世人容易老,青山也有白头时。’(清.骆绮兰)
这是说:世间最公平的是使少年变成白发的岁月,不管你有钱没钱,体壮体弱,一旦年光老去,发都会变白。青山有寒霜之时,人也有白头之日:
‘今朝一岁大家添,不是人间偏我老。’(宋.陆游)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宋.王九龄)
这是说:人人会老,年年易老,人生就在岁岁年年的爆竹声中瞬息消逝了;生命在咕咕喔喔的鸡啼声里一日日度过,岁月在的的答答的马蹄声里一程程消失,最终还是会在无穷的时间里老去。佛教说生死流转、诸行无常,像白居易的诗:
‘愧我长年头似雪,饶君壮岁气如云!朱颜今日谁欺我,白发他日不饶君。’
我们学佛法的人之所以要苦苦修行,就是为了在无限的时空里证入菩提,在刹那的时光中掌握永恒,在一花一木一水一石中契悟无等的妙道,得见无上的法界!
在现实生活里,要勘破的不仅是时间,还有空间。有人上山与山争土,有人填海与海争地;土地诉讼案件层出不穷,是活人与活人争地;许多公寓大厦挖取坟墓兴建,是活人与死人争地;不但人与人为了争夺生活空间而兴讼,国与国也为了扩展生存空间而起干戈──大千世界的一切争战几乎都是为了生存空间而战。其实,‘良田万顷,日食究竟几何?大厦千间,夜眠不过八尺’,人间各种有形无形的空间,尽皆幻渺;三界忽存忽亡的空间,都是心识。白居易另有一句诗说得好: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
我常常跟大家说:‘世间树木有千载,人生荣枯无百年’,也是同样的意思,无非是劝大家脱离我执、假相,舍弃生死无常的种种苦恼,进而离苦得乐。
在现实生活里,有许多难以度过的时空,常常会折磨人,使人痛苦焦虑、彷徨失措。例如:
‘银行三点半,伤心病榻眠,受屈无处诉,失意痴迷时;
绝病宣布日,逃犯容身难,贫无立锥地,妻儿哀哭啼。’
还有一首打油诗说得更详细,我念给大家听:
‘人约黄昏后,玉人不来时;升学联考日,榜上无名时。
生离与死别,伤心断肠时;初次为人母,阵痛难产时。
卧榻辗转侧,不能入眠时;少年好械斗,父母着急时。
内急肚腹痛,寻觅厕所时;全力去竞选,开票落选时。
机车迎面撞,紧急煞车时;犯罪难逃避,宣布刑期时。
沙场百公尺,推进困难时;眷属不和谐,吵闹分家时。’
在现实生活里面,最难度过的时空实在太多了。像上面说的失约、落榜、生产、卧病、如厕、翻车、判刑、夫妻失和以至生离死别这些痛苦煎熬的时空,几乎人人不能免,结果因此引起漫天的纷争:这个位子是我的,这个东西是我的,这块地是我的,你不能动;你没有时间跟我谈话,你迟了二分钟误了班机,你未能及时上船而逃过了一场海难,捡回一条命……现实生活里的人生,真是一种空花水月的人生;现实生活里的时空,也是一片空花水月的时空:
(一)空花人生──在花开花谢的时光里,人会悠悠忽忽的老去,今年的花与去年的不同,今年的我也已经不是去年的我了。就像下面几句诗说的:
‘今年花似去年好,去年人到今年老。’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二)空水人生──这世上只见千古流漾的水光,不见千古不灭的色身,举两句诗来说: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
‘前水复后水,古今相续流;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过。’
(三)空月人生──一团明月照千古,可是在现实人生里,有谁能像月亮一样长存不灭呢?其月亮也有圆缺盈亏的时候。古人曾经一再感叹这种人生的无常易逝: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照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现实生活里面的时空,是如空花般旋开旋落的,是如水月般如幻如影的,我们今天聚在这里听讲,时间一到,我们就要各自离去,所有的灯会熄灭,所有的声音会消失,大门一关,现在坐了千百人的空间会重归于空虚、寂静。然而我们今天在这里结下的法缘却会随着各位时时相生,随着各位处处并存,世间的一切如昨日黄花,枯萎不再,唯有法缘是永久的,佛理是不灭的!
就像下面这首诗说的:
‘启建水月道场,大作空花佛事;降伏镜里魔军,求证梦中佛果。’
三.圣者解脱的时空
在佛教里面,有许多修行得道的圣者,他们的心性无恚无染,他们的生活离苦离妄,他们的时空是一种大解脱大自在的时空,和一般众生不同。
例如修行禅定的圣者,经由息心止念而进入甚深微妙的法界里,有时候就能神超形越,‘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不受时空的影响。像近代的虚云老和尚,他在陕西翠微山修行的时候,有一天淘米作饭,在等饭煮熟之前,他就顺便打坐一会,这一坐就在山洞里入定了。等到出定之时,米饭早已霉坏,算算时间,他这一坐竟然坐了半年之久,真是‘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了!
佛教里的圣者常常摆脱有限的三度时间,而神游于法界的时空里,他们的清净自性充塞宇宙,无时无刻不在;他们的圆满法身遍布虚空,随地随处安住。日中一食而不饥乏,树下一宿等然极乐,他们的时空是一种‘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时空。好像懒融禅师,他舍弃了富贵荣华的生活而出家,一鞋一衲隐居深山修行,不问红尘世事;他的妹妹不忍心见他日子过得太困苦,就带了些衣服食物送到他修行的山洞来。懒融看到妹妹送了东西来,也不睁眼,也不讲话,依旧一动不动的趺坐,他妹妹忍不住气从心上起,把衣物往洞里一放就走了。这一走,白云变为苍狗,沧海变为桑田,漫长十三年过去,他妹妹天天挂念着他,忍不住又上山来探望,见了面,懒融禅师还是像石头一样的坐在那里,十三年前送来的衣物还是一动不动的放在那里,灰尘遍布。
元朝的高峰妙禅师也是在山洞里修行的,洞口原有梯子供上下,他爬上洞口后,就把梯子抽掉了,从此绝足不出。当时有些人认为他很可怜,衣服没有换洗,身体不能沐浴,须发无人修剃,没有好食物吃,山洞狭隘得连散步一圈都不容身,既没有人可以倾诉讲话,也没有师友来往。可是高峰妙禅师却能忍人之所不能忍,能人之所不能:他的衣服虽然没得换,可是法相庄严;他的身体没有水可以沐浴,可是身心清净无染;他的须发虽然没有剃,可是痛苦烦恼却连根拔除;没有佳肴珍馐,却能每天禅悦为食,佛法和真理的美味无穷;没有朋友,大自然的树木花草却都有无限的生意,所见无非般若,所缘皆是妙谛,他的快乐是无可言说的。
这些圣者解脱的时空里,有种种逍遥自在,不是我们现代这个物欲流行的社会能企及的。现代人只知道拼命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满足,而忽略了精神上的安谧自在,欲望越多,越是贪婪痛苦,结果徒然陷身在骨岳血渊的魔界而无法自拔,真是可怜。宋代诗人陆游曾经做过一首诗说:
‘身如巢燕年年客,心羡游僧处处家;赖有春风能领略,一生相伴遍天涯。’
现在有许多人觉得工作烦重,生活沉闷,每当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他们就出门旅游一番以求解脱。有的去东南亚或日韩各国散心,有的远赴欧美南非消气,临渴才要掘井,是不能拥有究竟解脱的时空的,远不如修持佛法、了生脱死来得实在。真正在佛法里成道入圣的人,能从一刹那中证入永恒的世界,从一砂一石中见出无边的虚空,无量法界无边刹土都在我的心内圆成,又何必苦苦向外骛求呢?
禅宗里面的许多禅师都有这种解脱时空的本领,他们一念放下就是一切放下,一切放下就能‘心游邃古,一念万年’,不但不受时空的系缚,而且能穿透时空的迷障,截断众流,与诸佛契合。例如云门宗的祖师‘灵树接首座’的典故,便是一个注解:
后梁时代,在现今广东省曲江县附近曾有一个灵树道场,由知圣禅师驻锡弘化,僧众几百人,却缺乏一位首座和尚住持。有人劝知圣禅师说:
“如今寺里僧众颇多,也该遴选一位首座和尚来住持了!”
知圣瞑目沉思,静静的回答说:“本寺的首座早已降生,正在为人牧羊,不要急切。”
过了几年,还是不见动静,就有人再度请求设立首座。知圣禅微微颔首:“快了,快了,本寺的首座已经出家为僧了,请大家忍耐!”
好多年过去,首座的法座依然虚悬如故,有人追问起来,苍老的知圣含笑说:“因缘渐渐俱足了,我们的首座已经在参访行脚,参禅悟道了!”
知圣禅师说了这话以后,依旧每日澄心净虑如如不动,一幌又是二十二年过去。寺中弟子眼见知圣日渐垂暮,无不忧心,便再度启请设立首座。知圣望空而笑,安慰大家说:
“好了!好了!等了这么多年,我们的首座终于度越五岭向南方来了,请大家再等待一个短时期就好了!”
说完,又回到方丈室里静坐去了。大家面面相觑,议论纷纷。这事过去不多久,忽然有一天知圣禅师吩咐整理首座住的寮房,而且亲自察看。不到几天,灵树寺的寺钟大鸣,知客传达住持的指示,要大家披上袈裟,齐集山门外迎接首座。大家随着垂老扶杖的知圣禅师伫立山门,片刻之后便见一僧托钵跛行而来,正是云门文偃。
知圣笑着问:“法座虚悬了几十年,你为什么迟到今天才来?”
文偃恭敬合十回答:“一切因缘皆由前定,原不在乎时间的迟速和空间的远近,我不是终于来了吗!”
知圣会心一笑,随即率众弟子将文偃迎上大殿升座,成就了这一段‘灵树接首座’的佳话。1943年,虚云老和尚就是在云门寺中兴云门禅风的。
各位想一想:这些禅师的生活何等逍遥自在,他们的时空何等超越亘古!相形之下,现代人满腹山珍海味而不餍足,满心功名利禄而不安适,睡弹簧床睡不着,住别墅大厦没有安全感,日争夜逐,勾心斗角,不能享受‘无边风月眼中眼,不尽乾坤灯外灯’的无限时空生活,岂不可惜?
四.如何利用时空
我们佛教里有一句话说:‘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意思是说:会运用时空的人,他的时间是心灵精神的时间,是往古来今纵心自由,禅机禅用无限的,宇宙就是时光;他的空间是佛性流布的空间,是上下十方横贯自在,理应理现无限的,法界就是空间。反过来说,不会运用时空的人,他的时间只是钟表刻度的时间,受钟表指针的支配,一小时不会多,一分钟不会少,浑噩而有限;他的空间只是地域里程的空间,受尺寸指标的局限,一公里不会增,一公尺不会减,狭隘而有限。这就好像有一个信徒问赵州禅师:
“十二时中如何用心?”
赵州从稔双眼一瞪:“你是被十二小时支使得团团转的人,我是使用十二小时恰恰当当的人,你问那种时间?”
聪明的人懂得恰当利用时间空间,活得顺心适意;不聪明的人只会被时间空间支配得团团转,奔波忙碌不已。一智一愚,高下立见。《吕氏春秋》里有一则‘刻舟求剑’的寓言,很能说明这种昧于时空的情形:楚国有一个人乘船渡江,船行到江心的时候,他不小心把佩剑掉到江水里面去了,人家都劝他赶快下水捞取,他一点都不着急,只用小刀在船舷边做了个记号,洋洋得意的告诉大家说:“我的剑从这里掉下水,等船停了再从这里把剑捞起来就行了,急什么?”人家跟他说船是不停的行驶,水不停的流动,掉下去的剑不可能一直留在那里跟着船走,时间一过,空间一变,就拿不回来了。他不相信,等船靠了岸,他就在记号边打捞,大家猜他捞起来没有?
当然没有了,时空不对呀!
我们现在到社会上服务,有些人只想拼命赚大钱,日夜不停的投机使诈,费尽心机捞钞票,一个月赚上一万八千的,一年十几万,终其一生也不过捞到区区几百万而已。扣掉买衣、吃饭、交际应酬的花费,剩下来的也没有多少,为了寥寥这么几十万元就舍弃了一生的理想和快乐,究竟有什么意义?他的人生价值究竟在那里?耗费了宝贵的生命和光阴,换取几张腐朽虚无的纸钞,真是何苦呢?为什么不用宝贵的生命光阴去求取真正的幸福之道呢?
三十四年前我到台湾的时候,不但衣衫鞋袜穿旧破了没得换新,就是想有一支笔几张纸来写文章都不容易,往往挨饿受冻的等了几个月都等不到。看到别人诵经做法、募捐化缘弄到了许多钱,高高兴兴的置大衣置食物,我一点都不羡慕,并不因此觉得贫穷、苦恼。天气冷的时候,我出门晒太阳,没有人说我不可以晒太阳,太阳是我的衣,多么温暖!天热的时候,我到林里吹吹凉风,没有说我不可以乘凉,风是我的裳,多么自在!我看树木花草,树木花草是我的法侣,没有人能禁止我,我的法侣何其多!我走过山河大地,山河大地给我无限的法喜,没有人能掠夺去,我的法喜何其充盈!只要心胸开朗宽阔,天地日月都是我们的,我们就能容纳一切时空;如果怨叹人生穷蹇窘迫,随时随地就贫贱不安,一切时空于我们就都成了无间地狱无边苦海了。
我现在引用几则寓言和典故,来说明如何善于把握时空以自求多福,说给大家参考:
有一个年轻人看到一位白发皤皤的老翁,觉得好奇,就问:
“老先生,您今年高寿几何呀?”
那个老先生含笑回答:“喔!四岁啦,我今年四岁啦!”
年轻人吓了一跳,左看右看不像:“唉!老先生,不要开玩笑呀,您头发这么白了,胡子这么长了,怎么可能只有四岁?”
“真的呀!我真的四岁!”老生先和蔼的解释说:“我过去醉生梦死,自私自利,枉自空度了大半生,一直到四年前听闻佛法,才知道要做善事,做好人,知道息去贪嗔痴妄,明心见性修道;我一生只有最近这四年过得有意义、有价值,也只有这四年才活得心安理得。你问我几岁,我真正活得像个人的时间只有四年,我实在只能算四岁啊!”
行善要趁早,求法要及时,我请问大家:你们在这短暂的人生时空中,是怎么样生活下来的呢?有没有把握时间行善求法?有没有利用空间自利利人?
佛经里有个譬喻:有一个国王身边经常有左右两大臣,国王喜欢左边的大臣,不喜欢右边的大臣。右边的大臣很奇怪,不明白何以失宠,只好密切注意对方的一举一动,不久终于发现不受宠幸的原因了:原来每次国王一吐痰,那个受宠的大臣就立刻伸脚替国王把痰擦掉,以此赢得了国王的欢心。这个大臣恍然大悟,立刻如法炮制,可是每次都慢了一步,赶不上对方的时间,每次都争取不到替国王擦痰的机会。后来他终于想到一个捷足先登的办法,下定决心非抢到先机不可,就在下一次国王要吐痰的时候,他看准了时间空间,立刻飞起一脚踹上国王的嘴巴替他擦痰……这下可好,不但把国王的门牙都擦掉了,擦得国王满嘴都是血,也终于抢先一步把国王的恩宠完全擦掉了。
贪爱愚痴的人,永远不懂得利用时空,甚至错过了时空,只有懂得利他利众的人,才能把握无限时空。
有一个日本大官问泽安禅师如何处理时间:
“唉,我这个官做得真没有意思,天天都要受恭维,那些恭维话听来听去都一样,实在无聊。我不但不喜欢听,简直有度日如年的感觉,真不知这些时间该怎么打发才好?”
禅师笑笑,只送给他八个字:‘此日不复,寸阴尺宝’。
意思是说:光阴逝去就不再回来了,一寸光阴一尺璧,要珍惜啊!
现在大家讲‘节约’,只知道用东西要节约,用钱要节约,不知道时间要节约,感情也要节约,欲望要节约,生命更要节约……一切心念和行事都要适当节制,不可以放纵泛滥,才是懂得利用时空的人。
日本的宗演禅师很喜欢睡午觉,积癖成习。有时弟子问他何以一睡就睡那么久?宗演禅师板起脸来训诫道:
“你们懂得什么?我是去梦乡寻访古德先贤,就像孔子梦见周公一样,梦得越久,道念越强,你们那里懂得这种‘与古人友’的方法?”
有一天,几个弟子因为贪睡午觉受到宗演禅师的申诉:
“为什么要睡这么久?”
“我们是学您的榜样,去梦乡寻访先贤和大德的呀!”
“先贤有什么佛法教导你们?”
“有啊!我们到了梦乡,见到了许多先贤,就一一请问:‘我们的禅师常常来向您请教吗?’想不到问了许多先贤,都说:从未见你们那个禅师来过。”
时空,是不能欺诳,也不能假替的。‘一日复一日,一日不再来’,光阴一去不回头,不用心把握,就什么都留不住。像大家常说的诗: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佛教里面,有一则普贤菩萨的‘警众偈’说得最切要透彻: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时空易逝,要想把握时空,爱惜生命,最好是念‘阿弥陀佛’,学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意思,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就是空间无边,无量寿就是时间无限。能使时空无限无边,就能超越时间,了生脱死,就能转迷成悟,跳出生死轮回的苦海,超脱森罗万象的迷障,而进入光明自在的涅槃净海、极乐净土之中!
我祝福各位都能把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时空里,好好走过人生平安幸福的大道!谢谢大家!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不公平!他们怨叹世间怎么有的人:要金钱有金钱、要爱情有爱情、要事业有事业、要大楼有大楼、要官位有官位;我怎么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4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鼠与佛教也是“缘分不浅”!在汉语文化中,老鼠往往代表着负面的意蕴,比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是多么厌恶和痛恨;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3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