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五台山三宝(台蘑、礼麦、金莲花) 素食修行的珍宝

食物养生 2016-09-14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位列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素有“金五台、银峨眉、铜普陀、铁九华”之说,同时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分东南西北中五个台,台顶雄旷,景色秀丽。其中以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台山中气候寒冷,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每年国内外众多游客来五台山朝山拜佛。

因为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乃大福大圣之净土,文殊菩萨也称作妙吉祥菩萨和文殊师利,无尽大智慧、大慈悲、大愿力,为众生开示净行法门,进入妙吉祥境界,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所以在五台山生长的素食食物也蕴涵着平安、智慧、添福的吉祥寓意,汉传佛教遵行素食修行,素食使人长寿健康,素食使人向善,素食倡导了佛教的价值观-----护生、素食、保护环境、健康生活、福慧同增。其中“五台山三宝”是佛教信众最喜欢的素食珍肴。五台山三宝分别是:台蘑、礼麦、金莲花,常吃三宝可以修行无量福德,寿命延长,善根具足。

台蘑:

台蘑其实是五台山产地食用菌的一个品系的称呼,主要是指生长在五台山的香蕈( xùn)和银盘品系,属南台周边所产的银盘蘑菇最佳,夏秋两季生于针叶林内。古时台蘑还被称为天花菜,元代吴瑞《日用本草》中有这样的记述:天花菜出自山西五台山,形如松花而大,香气如簟,白色,食之甚美。这些品系的菌类在五台山的独特气候和生态环境中才能生长出优良品质,唐宋时就被选做宫廷菜,当地群众有“一家喝其汤,十家闻其香”的说法。台蘑从根部到顶部呈乳白色,隐藏生长在草丛的道圈上,需要仔细寻找才能采到。每年从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是台蘑生长、采集的旺盛季节,由于台蘑的产量十分有限,在山里跋涉采集也非常辛苦。

五台山台蘑的特点:呈伞形,肉质细嫩,色泽乳白,菌体肥大,油性大,香气极浓,晾干后仍然有柔性。烹饪后味道鲜美香气浓烈,口感嫩脆爽滑。

台蘑除了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之外,还有很好的医疗功效,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增加对感冒等病毒性疾病的抵抗力,还能起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肾脏病、胆结石、糖尿病、肝硬化等作用。

礼麦:

礼麦是对五台山生长的藜麦品系的称呼,植株成熟后高1.5-2米,属藜科,双子叶植物,食用其种子,种子比小米略大。礼麦种植于五台山南台,是天礼之麦的意思,每年秋季是收获季节,由于成熟后满山五彩斑斓的麦穗似佛光普照景色甚为壮观,所以五台山礼麦也被称作是最有佛缘的食物。礼麦属藜麦中生长于五台山的独特品系,藜麦是纯自然繁育的类谷物食物,唯一的全谷全营养完全蛋白碱性食物,以营养全面和食疗养生效果卓越而闻名国内外,被选为宇航员的首选食物。五台山南台山麓是礼麦的核心产区,高寒冷凉气候加上优秀的自然环境,生长出了独具特色的人间珍品,有“营养黄金”“素食之王”的美誉,尤其受到礼佛和素食人士的欢迎。五台山礼麦的产量不高,但是含有极多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食用能促进人体的健康和长寿。当地人喜欢在焖饭或者熬粥的时候与其它谷物掺在一起食用,他们认为“每日一餐礼麦,健康长寿相伴”。

五台山礼麦的特点: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高,籽粒饱满、营养丰富、香气弥久、久煮不散、入口劲道。

五台山礼麦具有均衡补充营养,修复体质,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降三高,抗氧化,抗癌,减肥等效果。特别适合三高、心血管、痛风、贫血、消化等慢性病,及婴幼儿、孕产妇、儿童、老年人、病患等特殊营养需求人群。

金莲花:

五台山金莲花属毛莨科金莲花属多年生草本,冬季抗严寒,茎高30-70厘米,不分枝,基生叶长柄,叶片五角。五台山南台由于缓坡多而物产最为丰富,在南台观野花极具趣味,其中五台山金莲花是最著名的一种花。《五台山志》和《纲目拾遗》对金莲花都有记载,金莲花生长于海拔1500-2000米左右的山地草坡或疏林下,夏季开花,花如小孩手掌大小,形状似莲花,通体金黄色,所以称作金莲花,又名旱金莲。因为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莲花在佛教中被尊为"圣物,所以五台山的金莲花与五台山佛教文化有不解之缘。人们通常将花朵采收晾晒干,然后泡水饮用,在气候干燥的季节,当地人“宁品三朵花,不饮二两茶”。

五台山金莲花的特点:花朵大,气味清香芬芳,性凉味微苦,干后不变色,色泽金黄,保存时间长。

五台山金莲花清热解毒,调理肠胃,消炎止咳,抗病毒,治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口疮、喉肿等功效,还可以养颜润肤,清咽润喉,提神醒脑,消食去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刊发或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本站联系予以删除。)

更新于:2016-09-14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