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在唐朝的时候是帝国的首都,是东方文明的中心,也是中华文明黄金时期的具体体现。远望八百里秦川,一片黄土之下,曾经有过多少繁华似锦。如今明月还在,苍翠的南山也依然注视着脚下忙忙碌碌的众生。云起云落,战火硝烟,多少帝王霸业,锦绣繁华,如今却都在这一抔黄土之中埋没着。常听人说古城西安历史文化背景雄厚,然而那曾经称雄于世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汉唐之都所留下来的只是现在遍布大街小巷各式各样的低档商品和著名的西安小吃吗?难道只是拥挤的马路和街角污浊难闻的垃圾吗?与罗马城的壮观的斗兽场和辉煌的图拉真广场废墟所代表的古罗马那雄浑的气势相比,很难相信这两个城市曾经都是在公元初时期东西方世界两大文明的中心,但历史毕竟是历史,一个时代过去,会留下一些历史的遗迹,就像潮水过后的沙滩上会留下许许多多的珍珠和贝壳,一个曾经延续了上千年的文明,一定也会留下些什么。任何一个满怀强烈寻宝情结的人都会对长安的现状与历史的威名之反差感到迷惑不解,那个古老的文明之都在哪里呢?那些传说中的浓厚历史文化氛围在哪里呢?当人们把目光转向古老的佛教和那些破旧不堪的寺庙时,却发现了深埋已久的闪亮色彩。在长安城的周围有许多寺庙,寺庙在城市的发展阶段中是精神文化生活的中心,这一点和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教堂的作用非常相似。尤其是在意大利的许多古老城镇,城市的建设基本上都是以教堂广场为中心的。从村庄向城市发展,一般是先修建一座教堂,然后大家围着教堂修建自己的房屋住所,在房屋住所周围再修上通往教堂的道路,许多年以后一个小城市就形成了,教堂在城市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非常明显。或者是先有了聚居区,然后传教士的出现带来了基督和教堂,宗教和教堂给城市带来了凝聚力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神寄托。和西方不同的是,佛教与寺庙并非中国本土的宗教,所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在中间阶段才出现,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众多的寺庙建在首都的周围自然就显得顺理成章了。长安城周围包括关中地区这些寺庙与中国本土的佛教宗派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目前所知的著名寺庙大约有三十一处,其中公认的被列为佛教宗派祖庭的就有六处。佛教从印度传至中国,在长安这个地方生根发芽,繁衍出六大门派的分支,就像一棵大树,在长安这个城市开始分叉顺着不同的方向向着中土大地枝繁叶茂地生长开来,子子孙孙,生生不息。传到中国的佛教原有小乘大乘之分,小乘佛教分为成实宗和俱舍宗,自晚唐后便不再受重视。而在中土发扬光大的八大门派,源自佛祖涅槃四五百年后龙树创立的大乘佛教。大乘佛教在中国兴起八大门派,三论宗、天台宗、维识宗(法相宗)、华严宗、南山律宗、净土宗、禅宗、密宗。其中禅宗在中国流传最为久远,历久不衰,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达摩祖师渡海东来,在河南少林寺面壁传道,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另外天台宗因创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义主要依据《妙法莲华经》,故亦也称法华宗。除这两个宗派之外的其他六大宗派祖庭均在长安,秘密就隐藏在那众多破败不堪的寺庙当中。一个佛教宗派的创立绝非靠一时之机遇,而需要极其严谨的宗教思考和深刻的人性洞察,还有独一无二的机缘和凡人绝难承受的辛苦。一个开山立宗的宗派所以能创立,应该有五个主要的方面,要看其所依据的佛教典籍,佛法教义,历史人物传承和对时代的影响,还有一点就是要有个创始地的道场来弘扬其佛法。一个城市的历史上如果能有一处宗派祖庭所在,就足以让后人感到荣耀了,然而,在长安这个地方,中国大乘佛教的八大宗派中居然有六个俱创始于此,这使长安成为独一无二的城市。仅此一点,完全可以证明长安在中国佛教史、中国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长安与中国佛教之渊源是任何其他一个城市所难以匹敌的。这也许就是长安这座伟大城市的雄厚文化底蕴之重要组成部分。拨开重重迷雾,我们仿佛已经看到那千年尘封的辉煌和一个黄金时代的灿烂。密乘祖庭西安大兴善寺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市城南小寨附近,是个繁华热闹的场所。始建於晋武帝泰始二年(226年),原名遵善寺。隋文帝杨坚在兴建都会大兴城(今西安)时,敕令建造了大兴善寺作为国寺。因隋文帝在北周时原为大兴郡公,故取大兴二字和靖善坊,的善字命名。大兴善寺是中国佛教密宗祖庭,唐玄宗开元初期(716720年),印度佛教密宗传播者开三元十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寺里译出密宗经典五百多部,大兴善寺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也成为中国佛教密宗圣地。其主要经典是《大日经》和《金刚顶经》,密宗从印度传到中国,又从中国传向周边的日本,朝鲜,据说密宗最早传到西藏是由当时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大批经典和僧人并修建了寺庙,后来著名的莲花生大师从印度入藏后才发扬光大起来。今天的密宗以西藏地区为盛。密宗属龙树所创大乘佛教之一派,据说是释迦牟尼涅槃之后化身金刚持私下对信徒传播的佛法,区别于佛祖当年公开演讲之佛法,即称之为显宗的各宗派。简单的说,各派之间对佛法的认识不同,修持的道路不同,但最终目的应该都是求证佛果一途。但在对如何成佛的理解上却有很大不同,密宗认为可通过修炼即身成佛。小乘佛教最早是由印度社会最高等级的婆罗门人士为主要组成的,据说要经过数十世乃至成百上千世的修炼和转世才能得成正果,就是成佛。而大乘佛教的提倡者是以普通大众为主要组成的,比成百上千世的修炼稍微容易些的是认为可以在数世的修炼之后可以成佛。而密宗又是更近一步地发展出了即身成佛的认识。据说末世的时候一些方便的法门会大兴其道,现在密宗和净土宗等方便的法门比较盛行似乎印证了这种说法。密宗的魅力在于其神秘性和独特的翻转法则,神秘性在于义理和修持方法世世代代师徒私下相传。密乘有四个殊胜之法优于显宗:首先新入门的弟子先受灌顶,熟知一切修习本尊,念诵真言(咒语)等方法;其次根据弟子的身心根器,可修持不同等级的密乘,无有艰难;最后根器锐利的信徒有缘修持大乘密法。所以密典常称密乘修持法方便众多,无有艰难之殊之法。密宗相信,通过苦修佛法可以得到神通。一些史书中记载着高僧不可思议的神奇传说。而翻转法则更令人印象深刻,这是藏传佛教最本质的原理之一,它的解释就是,既然这世界是虚幻的,那么就没有什么法律,而当修行者故意地去触犯社会的禁忌之时,他更能看清这世界的虚幻性,更能大澈大悟。所以对于一个密宗修行者,破坏世上的一切准则,禁忌是他天赋的任务。翻转法则的具体运用就是不禁酒肉不禁女色,但这都是为了修行的必要,有一个专用术语来称呼藏传佛教秘密修练术的动机和基本运做方式,叫做仪轨。公元804年曰本僧人空海入唐求法,在西安青龙寺拜惠果为师,回国后开创了日本真言宗(即密宗)。这惠果大师似乎也曾在长安的卧龙寺住过,因终日长卧不起,人称卧龙禅师。如今青龙寺已由日本人捐资修缮一新,大兴善寺也正在重新整修当中,一些和尚僧人也在里面出出进进招呼香客了。然而仔细体味大兴善寺中和尚的眼神,似乎有一些颇让女士感到莫名不安的东西。如果各位有心领略一下密宗的奥妙,不妨到大兴善寺略窥一二。三论祖庭户县草堂寺草堂寺位于西安郊区户县圭峰山北麓,距西安约35公里,该寺约创建于东晋末年,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这里东临淄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草堂寺内松柏参天,翠竹轻拂,亭阁玲珑,意境幽邃。现存草堂寺,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后秦国逍遥园内一部分。后秦国王姚与崇尚佛教,于弘始三年(401年)迎请龟兹高僧鸠摩罗什来长安,住逍遥园西明阁翻译佛典,后在圆内建草堂寺,供罗什居住。由于鸠摹罗什译经场以草荐盖顶,故得名为草堂寺。要想明白鸠摩罗什为什么是个关键人物,需要了解一点大乘佛教的历史传承,大乘佛教在发展中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公元1-5世纪为初期阶段,盛行空宗,经典有《般若经》等,印度大乘论师龙树及其弟子以论释《般若经》思想来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创立了中观学派,著有《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等。二、5-6世纪为中期阶段,盛行有宗,经典有《涅槃经》等,唯识学在这一时期兴起。三、7世纪以后为后期阶段,盛行密教。在鸠摩罗什到长安之间,内地大小乘佛教并行传播,大乘的《般若经》、《正法华经》等已风行社会。般若学居于佛教理论的主导地位,它以性空学说与玄学贵无论相互诠解,形成了玄学化的佛学,有六家七宗之分。鸠摩罗什在弘始三年(401)被迎请至长安,入逍遥园及大寺草堂译出的74部384卷佛经,主要为大乘佛教第一阶段的经典。1、般若经类:《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金刚般若经》;2、《维摩诘经》;3、《妙法莲华经》;4、中观论书:《大智度论》、《中论》、《十二门论》和《百论》。大乘佛教,特别是般若中观学说通过鸠摩罗什和他的弟子传播到大江南北。鸠摩罗什是中观学在中土的最初传播者。罗什所传龙树、提婆的中观思想,在罗什入关前,是中国哲学所从未有过的,它的输入,使当时盛行的般若学各派看到了大乘空宗的正真面貌,也由此把般若理论推向了高潮。据史记载,罗什宣扬般若性空之教,为四方学者所宗,道流西域,声被东国。后秦弘始三年(401)来到长安,姚兴待以国师之礼,四方义学沙门闻风而至者800余人。盛倡龙树、提婆般若性空学说。门人号称三千,著名学者不下数十人,唯有僧肇精纯守一,得罗什之真传。罗什、僧肇之后,长安大乱,僧徒四散,三论传承,记载不明。南传罗什之学者虽不乏其人,但对后世均无甚影响。此学所以传承不绝者,端赖以《华严经》、三论命家,兼修禅观的僧朗。僧朗有得业弟子僧诠。僧诠门徒数百,上首弟子有法朗、智辩、慧勇、慧布4人,其中最著者为法朗。他在僧诠门下,禀受《华严经》、《大品》(即《摩诃般若经》)、《大智度论》、《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僧诠殁后,于陈、永定二年(558)奉敕移住兴皇寺,被尊为兴皇大师。陈、隋三论学者多出其门下。其中最著名者为吉藏。他著作宏富,陈义精微,评判由晋以来各家学说,亦采取南北各派长处,大凡当时流行的经典,多为注疏。吉藏以《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鸠摹罗什为始祖。草堂寺作为鸠摹罗什的译经道场
所期望于佛教整理委员会者一、在佛教界内所争论的佛教问题,其实还没有真正关涉到佛教的本身,不过是僧徒的吃饭问题而已。长老们要维持他们传统的地位,不得不顽固地和环境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论佛教革新运动中的困难问题关于佛教的整理或改革,一般人都认为是一桩艰巨的工作,有人并且说足一切改革工作中最困难的一环,我近来也深深觉得。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香是什么?是中国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在禅堂之上,袅袅的一缕香包含多少肃穆庄严,多少祝福祈祷;在书斋之中,香伴着书卷,有多少典雅,多少心意的流连;在小姐的闺房里,香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21
佛教与女性女孩也能证明她们比男孩强。女性在佛教的地位是独特的,佛陀给予女性参与宗教的自由和权力,佛陀是给予女性宗教自由的第一位宗教导师。在佛教成立之前,女性活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夫教育者,遵从诸佛之教理,发育群迷之正智也。然群迷之正智,为何而欲发之耶?良以众生本无种种诸苦,以不了世间一切事物之实相,故惑无为有,惑妄为真,惑好为丑,惑善惑恶。以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马旭:分毫积攒 千万捐赠的老人2018年,武汉一位退休老人向家乡木兰县教育局捐赠1000万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笔巨款是马旭与丈夫一分一毫几十年积累而来。他们至今生活
心灵触动时间:2025-02-18
道人也包括僧人,“心无义”是假佛学,关于佛教你不知道的小历史今天继续和大家说一些关于佛学的小知识,希望加深你对宗教,对佛的理解。1、 道人原来也包括僧人“道人”这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13
五、佛教与宗教有一班人以为佛教是宗教,还有一班人又以为佛教是哲学,又有一班人还说佛教是合乎科学。佛教究竟是不是哲学和科学,现在暂时撇开不说;至于佛教是不是宗教,倒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二七、佛教与佛学佛教、佛学、佛化、佛法,从普通的一般眼光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分别,但是过细思索一下,它每一个名词,都有它的用意与解释的,否则为什么不用一个就够了呢?诸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佛教饰品保养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具体的材质和种类而分别来说,大致来说有以下要注意的方面: 一、檀木类的佛教饰品比如紫檀、绿檀、檀香等材质,不能沾水,如果沾上要马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05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读到诸多焚香场景:祭祖拜神、宴客会友,抚琴坐禅袅袅香烟,卷舒聚散,颇助于营造肃穆、亲切、高雅、温馨、恬淡的气氛。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12
虽然现在的香与香文化还都逊于古代,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更多爱香、懂香的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12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在文昌会文镇,聚集着100多家星月菩提佛珠生产厂家。目前国内最大的星月菩提佛珠加工基地和销售集散地,生产星月菩提佛珠等几十种佛珠产品。其中,星月佛珠产量占全国市场
行业新闻时间:2024-12-28
以香品防病疗疾,在我国最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从曾经出土的文物以及古代医药典籍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现实。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葛洪、陶弘景、张仲景、李时珍等许多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4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山水心境中国水墨、香道、茶道艺术展演活动在韩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0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佛学知识】佛经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佛门故事】吃荤的人可以念佛或念经吗?【佛学常识】什么人可以戴佛珠【佛门常识】入寺院原来要这样上香卍原本不是汉字而是梵文,读
文化资讯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香道,是汉族的一种传统艺术,人们通过对名贵香料的鉴赏与感悟,来到达颐养身心、净化心灵的目的。香道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芳香养鼻的范畴,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来调动灵性,追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6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 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09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中国是一个香文化十分昌盛的国家。古时香可为药材,用以祛秽免疫,提神醒脑;宴会庆典中,人们会在庄重的仪式中焚香进贺,祈祝美好;祭祀典礼中的用香寄予了借香烟之功,请
香道培训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这一禅门宗派诞生最晚,认为人的佛性是“现成”的法眼宗,为五代清凉文益禅师所创,属南宗禅青原行思法系,是中国禅门“五家”中成立最晚的一家。因五代南唐中主李璟赐谥为
悟性时光时间:2024-11-07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香,不仅要芳香养鼻,更要养神养生,开窍开慧,这是传统制香工艺的一个核心原则。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慧养生之药,在从秦汉到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