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振农
梁漱溟是中国近代知名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他从20世纪20年代末走出大学之门,搞乡村建设。从十六七岁起,由于对人生问题不胜怀疑、烦恼,即倾慕出世,寻究佛法。其后虽转向儒学,但在其哲学体系中,仍掺杂有许多佛学思想。
一、生平事迹及思想演变
梁漱溟(1893—1988年)原名焕鼎,字寿铭。一度用寿民或瘦民作笔名,后改名涑溟。原籍广西桂林,其祖父因任京官迁居北京。早年就读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于直隶法政专门学校。1917年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讲印度哲学,并对佛学进行研究。1924年辞去北大教职,在山东自办教育,从事乡村建设。1929年到河南辉县筹办河南村治学院。1931年去山东邹平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主编《村治月刊》。抗战时期,参加民主党团同盟,从事民主运动。1938年初赴延安,与MZD主席作两次彻夜长谈。1939年进入敌后坑日游击区,巡视各地历8个多月。1945年以民主人士身份参加调查闻一多被***特务暗杀事件。1946年春,参加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会议闭幕不久,就参加各方人士组成的赴延安参观团,再一次与MZD会见。建国后任全国政协委员等。
据梁漱溟自己讲,他的“一生思想转变”大致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便是近代西洋这一路”。(《人心与人生》,第37页)这一时期,他先是对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有兴趣,其后又赞成资产阶级***派的思想,并参加***派的组织和活动。辛亥***以后,一度热心社会主义,撰有《社会主义粹言》小册子。这一时期梁漱溟在政治思想上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向着比较激进的方向发展的。
第二时期,是在辛亥***以后。这一时期他的思想是“从西洋功利派的人生思想后来折反到古印度人的出世思想”(同上)。这一时期梁漱溟笃信佛学,想从佛法中求得人生问题之解决。
第三时期,约当1921年他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出版前后。这一时期,他的思想是“从印度出世思想卒又转归到中国儒家思想”(同上)。一开始,他对出世思想有所舍弃,但还是对儒佛两家同样称赞。后来则完全站到儒家思想一边,并对西洋伯格森的生命派哲学感到兴趣。至此,梁漱溟形成了以中国儒家思想为主,同时又糅合印度佛学和西洋生命派哲学为特征的哲学思想体系。
梁漱溟的着述甚多,其中现存论及佛学较多的有《印度哲学概论》、《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人心与人生》等。
二、佛学思想
(一)对佛教哲学的一些基本看法
梁漱溟在其所着《印度哲学概论》、《人心与人生》等书中,对佛教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主要有:
1佛法不能算是哲学
梁漱溟认为,佛法不能算是哲学。他说:“佛法之为物若以为哲学而研究之,实失其本意。”因为“其本意初不以哲学为事”。而且两者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同:“哲学之所事在知,佛法之所事在亡知。”(《印度哲学概论》,第63页)“哲学之本性为从无可知中向知之方面开展,而由上观察佛法虽亦从亡知处(禅)不妨予人以知,而所事实在亡知而不在知”。他的结论是:“盖佛本不以哲学为事也,即今之所谓佛之哲学者,亦第为吾人从流传下来佛的宗教教训搜得,在佛初无是物,其为哲理抑非哲理亦非可定。”(同上书,第64页)关于佛法非哲学之说,当年欧阳竟无大师曾提出过。但梁漱溟对此所作的解释,有一定的独到见解。
2唯识家不是唯心论又是唯心论
梁涑溟认为,唯识家不是唯心论,又是唯心论。为了说明这一点,他自设问答,进行阐述。他说:“或问:唯识家言是今所谓唯心论否?可答云不是。”因为“唯识家说,五识所有色声等属性境故,属现量故”。(《人心与人生》,第202页)他认为,“性境”和实在的境没有多大区别,不是随心而有的;现量是没有分别计度作用的。所以他说;“性境义同实境,非可随心而有”;“现量如镜照物,没有分别计度。”(同上)因此不可称之为唯心论。但是,唯识家又自称是唯心论,所以梁漱溟又说:“从另一方面来说,则唯识家固自言唯心也。此心指第八识。(心、意、识三名字分别相当于第八、第七、前六识)所谓第八识者实即为吾人生命整体;其曰:‘一切唯心所造’者,一切唯吾人生命之所造耳。”(同上)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一问题,他再一次自设问答说:“若问,为什么唯识家既不唯心矣,而卒又唯心起来?答曰:其不唯心者,实事求是;其卒又近若唯心者,仍是实事求是。”为什么这样说?他认为唯识家“在解决人生问题的实践中,不实事求是便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的结论是:因为唯识家“他们原不是在谈哲学,无所谓唯心、不唯心”。如果一定要谈唯心、不唯心,则“前之不唯心,后之唯心”,是由于“其心之意词意义宽狭不同。前之不唯心即不唯主观意识之义;后之‘唯心所造’者,即一切唯生命所造之义”。(《人心与人生》,第203页)
梁漱溟的这些说法,有其一定的道理。因为唯识家所讲的六识,不完全来自主观意识,而是分别“来自眼耳鼻舌身五根和第六意根(分别计度之头脑)”(同上书,第202页)。所以说他“不唯心”。但同时唯识家又确实主张“一切唯心所造”的,所以也可以说他是唯心论。至于把“一切唯识所造”解释为“一切唯生命所造”,则完全是梁漱溟自己的见解。
3佛法是无我论、无神论
梁漱溟认为,佛法无论在人生观上或本体论上都主张无我论。他说:“佛教三法印,一诸行无常,二诸法无我,三涅〖FJF〗NB231〖FJJ〗寂静。顺此印者为佛说,违此印者即非佛说。故佛法在人生观上为无我论,在本体论上又为无我论。”又说:“一切法不出有为无为,有为法虽有作用而不常住,无为法虽常住而无作用,故无常一主宰之我。”同时“大小乘中”也“处处破我”。(《印度哲学概论》第131页)最后他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回答人们说:“然人若问佛法于此之问题为有我论为无我论,则仍答言无我论。”(同上书,133页)
梁漱溟还认为,“佛法为明确之无神论”(同上书,第115页)。其根据是佛教经籍“《成唯识论》、《十二门论》、《瑜伽师地论》皆有破神之词”。(同上书,第116页)
梁涑溟又从本体论的角度研究了佛法,认为“佛法初不立本体,亦复非一元、非二元,非心非物。乃至种种问题但有否辞,靡或肯定”(同上书,第184页)。
梁漱溟对佛法的一些见解,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佛教,特别是早期佛教,确实是主张无我、无神的。而释迦牟尼也确实对本体论的一些问题,不作肯定的回答,而常用一些否定之词。
4因明是外学亦是佛说
梁漱溟认为,佛教因明既是外学亦是佛说。如果从来源上说,因明是从外道而来。他说:“余意印度学术悉与宗教相连,五明本外道先有,佛教兴亦必有之,不加摒除,亦不以此取重,唯因明亦然。”(同上《印度哲学概论》,第214页)在梁漱溟看来,因明一开始是外学,但在陈那、天主以后,则已经完全属于内学了。他说:“《起信论要决》极言因明是外道法,非真佛教。所以知者,结集《三藏》及《六足》、《发智》、《大婆沙》无因明说,《瑜伽》判此以为外学。因明家则以《地持经》为证,以为源唯佛说。实则两是,亦外学亦佛说耳,诤言徒枉。佛教之古因明本效法外道,今审龙树、无着、世亲所言,皆与尼耶也比同,未能以佛法熔铸之。当此之时实唯外学。陈那、天主以后,深辨现比以说认识,因明乃得介通于佛法。当此之时则固内学矣。”(同上)这些说法,基本上符合佛教因明发展的史实。
5法相宗、法性宗殊途同归
中国佛教有法相宗、法性宗两大家,长期以来争论不休。梁漱溟认为,两家在根本义理上并无不同,只是在方法、途径上有所差异而已。所以他说:“两家之义未见乖舛,而竟以兴争聚讼者何也?余以为唯识曲解依他,而后归于离言;三论直下明空,句句便揭本旨;此诚所谓殊途同归者。归结既同,则诤出误会;途路既殊,则讼为唐劳。
把法相宗、法性宗说为在义理上并无二致,这也不是自梁漱溟始,早年欧阳竟无也认为法性和法相是一种学,而不是两种学。不过,用“殊途同归”、“为说各殊而皆圆”等等理论来阐述两家之间的关系,则可说是梁漱溟的独到见解。
(二)以佛学作为观察文化、研究知识的方法
在梁漱溟的一生中,曾有较长一段时间以佛学作为观察文化和研究知识的方法。1921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可说是他用佛家唯识学去观察文化和研究知识所撰写的一本代表作。
1用佛家思想探索宇宙的本体
梁漱溟说:〖KG-*9〗“我这个人未尝学问,种种都是妄谈,都不免‘强不知以为知’,心里所有只是一点佛家的意思。我只是本着一点佛家的意思裁量一切。这观察文化的方法,也别无所本,完全是出于佛家思想。”(《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48页)这是说他要以佛家思想来衡量一切。
在梁漱溟的哲学体系中,曾用“生活”这一范畴来说明宇宙的本体,而他对生活的说明,就是用他“所得到的佛家的意思”。他〖KG*9〗说:“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相续’。”为什么要研究生活?他认为“生活”与“宇宙”是等同的,“宇宙”就是“生活”。他说:“照我们的意思,尽宇宙是一生活,只是生活,初无宇宙。由生活相续,故尔宇宙似乎恒在,其实宇宙是多的相续,不似一的宛在。宇宙实成于生活之上,托乎生活而存者也。这样大的生活是生活的真象,生活的真解。”(同上)这是说宇宙即生活,有生活才有宇宙。
什么是“生活相续”呢?他解释说:“生活即是在某范围内的‘事的相续’。这个‘事’是什么?照我们的意思,一问一答,即唯识家所谓一‘见分’、一‘相分’一是为一‘事’。一‘事’,一‘事’,又一‘事’。……如是涌出不已,是为‘相续’。为什么这样连续的涌出不巳?因为我们问之不已。……问不已答不已,所以‘事’之涌出不已。因此生活就成了无巳的‘相续’。这探问或追寻的工具其数有六:即眼、耳、鼻、舌、身、意。凡刹那间之一感觉或一念皆为一问一答的一‘事’。在这些工具之后则有为此等工具所自产出而操之以事询问者,我们叫他大潜力或大要求或大意欲——没尽的意欲。”(《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48—49页)梁漱溟在这里用唯识家的“见分”、“相分”来说明“生活相续”。认为“生活相续”就是“一问一答”、“问不已答不已”。而这“一问一答”即唯识家所说的“见分”、“相分”;每一刹那的一个感觉、一个念头,都是“见分”、“相分”的统一;“生活相续”则形成宇宙。这里明显地可以看出,他确实是以佛学思想去探索宇宙的本体的。
2用佛家的唯识学作为研究知识所用的方法
梁漱溟认为,“思想就是知识的进一步,观察思想首宜观其方法”,所以“要先为知识之研究”。研究知识需要一定的方法,梁漱溟“研究知识所用的方法,就是根据于唯识学”。他自称在研究知识时,“所用的名词就是唯识家研究知识所说的话”。唯识家在论述知识的构成时,常用的基本概念和名词是“现量”、“比量”和“非量”。梁漱溟在研究知识时,同样也是用的这三量。他说:“我们观察知识,即要晓得知识如何构成的。知识之构成,照我们的意思,即由于此三量。此三量是心理方面的三种作用,一切知识皆成于此三种作用之上。”(以上引文均见《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69页)但是,梁漱溟在用唯识家的三量来研究知识时,并没有完全照搬照用,而是有他自己的解释和发挥。
关于“现量”,他认为“现量就是感觉”,“现量的作用只是单纯的感觉”(同上书,第70页)。意思是说,现量相当于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不能把属于知觉的部分也包括在内。所以他又指出,他“所指的‘现量’,只是唯识家所谓对‘性境’的那一种认识作用,不可超过或不及这个范围”。“性境”是什么?他认为“照唯识家的解释”,有两个条件:“第一条件是有影(亲相分)有质(本质);第二条件是影要如其质。”(同上)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在这里,梁漱溟根据唯识家的观点,只承认感官的主观活动,只强调感性认识的主观性,忽视和否认感官活动的客观物质基础和感性认识的客观内容,把感性认识说成完全是主观自生的东西。
关于“比量”,梁漱溟认为,“比量”即是所谓“理智”。这里的“理智”,指的是认识过程中的理性阶段;是指认识过程中的简(分)、综(合)作用。这种简、综作用,即所谓比量。他还认为,比量所认识的境是“独影境”。而“独影境是有影无质的”,“是非借于客观之物才变生的,而是我心所自生私有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第71—72页)梁漱溟在这里按照唯识家的观点,否定了理性认识的客观基础,否定了理性认识的来源及其内容的客观性,把理性认识说成是纯主观的东西。
关于“非量”,梁漱溟称之为“直觉”。他认为,在现量和比量之间,应当有一个直觉阶段。他说:“知识是由于现量和比量构成的,这话本来不错。但是在现量与比量之间,还应当有一种作用,单靠现量和比量是不成功的。”他还进一步发挥说:因为照唯识家的说法,现量是无分别、无所得的,除去影象之外,都是全然无所得,毫没有一点意义;如是从头一次见黑无所得,则累若干次仍无所得,这时间比量智岂非无从施其简、综的作用(同上书,第72页)这就是说,在现量和比量之间,必须有一种作用存在,这就是“直觉”。所以他又说:“在现量和比量中间,另外有一种作用,就是附于感觉——心王——之‘受’、‘想’二心所。‘受’、‘想’二心所是能得到一种不甚清楚而且说不出来的意味的。”因此,“‘受’、‘想’二心所对于意味的认识就是直觉。故从现量的感觉到比量的抽象概念,中间还需有‘直觉’之一阶段”(同上)。这些说法,是对唯识学的进一步发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对于唯识家的修订”(同上)。
梁漱溟还认为,直觉所认识的是所谓“带质境”。“带质境是有影有质而影不如质的”。这种直觉所认识的带质境,“其影乃一半出于主观,一半出于客观。有声音为其质,故曰出于客观;然此妙味者实客观所本无而主观之所增,不可曰全出客观,不可曰性境,只得曰带质而已”(同上书,第73页)。
“直觉”就是唯识家所说的“非量”。梁漱溟为什么不用“非量”而要用“直觉”?他认为“唯识家所谓非量系包括‘拟观量’与‘拟比量’而言,乃是消极的名词,否定的名词,表示不出于现量比量之外的一种特殊心理作用,故不如用直觉为当。”(同上)意思是说,因为“非量”包括“似现量”与“似比量”。而任何一个判断或推理,只要其中包含似现量或似比量,都不是正确的或假的,所以要把“非量”换成“直觉”。
梁漱溟把“非量”换成“直觉”,这并不是一种对唯识学的简单的修订,实际上是由此规定了“直觉”对现量与比量的支配和决定的关系。换句话说,是直觉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起了一种决定作用。
梁漱溟用唯识学的三量作为研究知识的方法,确实是连名词概念都搬用了唯识家的。其对唯识家思想的修订,主要是宣扬直觉主义,认为只有直觉才能认识宇宙本体。他说:“要认识本体,非感觉理智所能办,必方生活的直觉才行。直觉时即生活时,浑融为一个,没有主客观的,可以称绝对。”(同上书,第79页)这就是他改订唯识学所宣扬的直觉主义。
(三)反对佛教为现世所用
梁漱溟一度曾热衷于佛法,他却激烈地反对佛教为现世所用。
近代以来,学术界和佛教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如梁启超、太虚、刘仁航等,都曾主张佛教要为现世所用,提倡人间佛教,用佛法救济人心,等等。梁漱溟对此坚决反对说:“上海刘仁航先生同好多的佛学家,都说佛化大兴可以救济现在的人心,可以使中国太平不乱。我敢告诉大家,假使佛化大兴,中国之乱便无已。”(同上,第202页)
根据佛教教义,世界上的一切纷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世界上人类的争权夺利。因此,佛教要求人们去掉贪欲,不求名利。近代一些佛教界人士就是运用佛教以救济人心,使天下太平。梁漱溟对此大加反对,认为佛教不仅不能救济人心,而且还会引起天下大乱。他说:“一般人——如刘仁航先生等——就以为大家不要争权夺利就平息了纷乱。而从佛教给人一服清凉散,就不复争权夺利,可以太平。这实在是最错误的见解,与事理真象适得其反。”为什么这样说?他认为“我们现在的政治制度是采自西洋。而西洋则自其人之向前争求态度而得生产的,但我们大多数国民还依然是数千年来旧态度,对于政治不闻不问,对于个人权利绝不要求,与这种制度根本不适合,所以才为少数人互竞的掠取把持,政局就反复不已,变乱遂以相寻”。他的结论是:“今日之所患不是争权夺利,而是大家太不争权夺利。只有大多数国民群起而与少数人相争,而后可以奠定这种政治制度,可以宁息累年纷乱,可以护持个人生命财产一切权利。”(同上书,第208页)佛教是一味叫人止息向前争夺态度的,所以他警告大家:“假如佛化大兴,中国之乱便无巳。”他呼吁“倡导佛教的人”要“可怜可怜”那些“遭兵乱的人民”,莫要延长了他们“这种水深火热的况味”(同上书,第209页)。
梁漱溟反对佛教为现世所用的态度是十分坚决的。在他看来,佛教“专谈现世生活以外的事,不谈现世生活。这样,就导致佛教在现代没有多大活动的可能。在想把佛教抬出来活动的人,便不得不谋变更其原来面目”。他说:“似乎记得太虚和尚在《海潮音》一文中,要借着‘人天乘’的一句话为题目,替佛教扩张他的范围到现世生活里来。又仿佛刘仁航和其他几位也都有类乎此的话头。而梁任公先生则因未曾认清佛教原来怎么一回事的缘故,就说出‘禅宗可以称得起为世间的佛教、应用的佛教’的话(见《欧游心影录》)。他并因此而总想着拿佛教到世间来应用,以如何可以把贵族气味的佛教改造成平民化,让大家人人都可以受用的问题,访问于我。其实这个改造是做不到的事,如果做到也必非复佛教。”(同上书,第210页)他的最后结论是:“总而言之,佛教是根本不能拉到现世来用的;若因为要拉他来用而改换他的本来面目,则又何苦如此糟蹋佛教?我反对佛教的倡导,并反对佛教的改造。”(同上书,第211页)其反对佛教应用于现世的坚决态度,于此可见。
梁漱溟在这里反对用佛教来救济人心、改良社会的说法,有其合理的一面。因为近代社会的累年纷乱和人心动荡,有其深刻的阶级原因和社会原因,决不是提倡佛教、弘扬佛法所能根本解决的。在那个社会提倡佛法,只能起到一种麻痹人民,叫人民忍受统治者的压迫与剥削,不要起来反抗的作用。因此,梁漱溟反对在那个社会提倡佛法,是一种远见卓识,值得肯定。但是,他认为佛教只谈现世生活以外的事,不谈现世生活,却是有它的片面性。因为从佛教教义来看,并不是专谈现世生活以外的事的。《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六祖坛经》也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都说明佛法与世间的关系密切,佛法是可以应用于现世的。现在,中国佛教协会把提倡人间佛教思想,提高到当前中国佛教向何处去的高度上来看待。“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这句佛教名言,成为广大佛教徒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动力。这些都是佛法可以应用于现世的最好证明。
震华法师是近代杰出的佛教教育家、思想家、佛教史地学家。曾任镇江竹林寺方丈、竹林佛学院院长,上海佛教会会长、上海玉佛寺方丈、上海佛学院院长等职。今年是他圆寂四十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佛学的现实论──十九年十一月在四川大学外国文学院讲──一近代两大思潮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二现实主义为近代思想主潮三佛学现实论与现实主义之异同四佛学之现实论五现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中国禅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对中国传统文化起着重大影响。随着禅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直到今天,中国文化在各个方面仍然反映出禅文化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0
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居士编竺摩法师鉴定十六画十七画十八画十九画廿画廿一画廿二画廿三画廿四画廿五画廿六画卅三画十六画【器界】 器物世界,是山河大地房屋及一切器用物品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5
一、努力寻悟人的自性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就连孽障重重的一阐提也不例外,这一观点经孤明先发的道生法师论证后,大概今天不会有人对此持有疑议了。那么,为什么一切众生又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第三十三课 无间地狱与阎罗王地狱意谓地下的牢狱,分为根本、近边、与孤独三类。此在第二十四课课文及其注释中,已略说其情状,惟众生恶业,广泛重大,因之地狱器品,亦至繁多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一、卅二、卅三课 综合指要1.大家都没有天眼,不曾看见过极乐国,也都没有神通,不曾到过极乐国,所以不应执定极乐国为有,若执为有,便是武断,这话是对的。但是,没有天眼和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三课 净土宗 (四)十一、作观想以留印象观想念佛,在净土法门中,颇居重要,能使行者存留甚深印象,在识田中,以引动极乐国的整个庄严境界。观法虽然广大深玄,然而观其少分,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三十七课 读经录要 (二)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1)十、善现言:六波罗蜜各有二种,一者世间,二者出世间。若行施时,以有所得为方便,著三轮而行施:起自想、他想、施想, 是名世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6
第卅四、卅五、卅六课 综合指要1.三十七道品,为修佛法的主要科目。修四念住,则于身、受、心、法四者,能得到不净、苦、无常、无我的正确认识,奠定了出离世间的基本观念。修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净土三经的伦理思想特色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东南大学佛教研究所 董 群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是净土宗的宗经,从大乘佛教伦理的角度看,也是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天台佛学本性胡晓光中国佛教哲学发展到隋唐之际,可以说是全盛的顶峰时期。这时候,在中国汉地的佛教其盛况甚至超过佛教的发源地印度。那时候,佛教典籍十分丰富,据记载,尽在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支遁大师的般若性空思想蔡惠明支遁大师(三一三—三六六)字道林,俗姓关,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南)人。他是东晋时代的高僧,当时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之一郎色宗(学派)的代表人物。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0
禅之和谐观的历史内蕴与现代意义以《坛经》中的惠能禅思想为中心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图书馆馆长 洪修平禅源于印度,但兴盛于中国,不仅在后来千百年的发展中成为中国文化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释印顺“人间佛教”思想之特质评析(三)四、略评释印顺以人本之立场阐明其“人间佛教”思想,并以之抉择、判摄全体佛教,在相当多的方面表现出与传统佛教相异之旨趣。下面就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5
禅宗思想渊源 第二章《起信论》与禅宗思想《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全1卷,相传为印度马鸣菩萨所造,南朝梁代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32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 其主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禅宗思想渊源 第十章《涅槃经》与禅宗思想中国禅宗思想的两大重要源头是般若思想和涅槃思想。般若之学自东汉传入东土以来,译经事业蓬勃发展,随着般若类经典的旧译臻于完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摄大乘论》导读高振农佛教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论书。简称《摄论》。印度无着撰。梵文原本已佚。中国先后有三种汉译:即北魏佛陀扇多译,2卷;陈真谛译,3卷;唐玄奘译,3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马祖道一与江西洪州禅高振农禅宗自五祖弘忍以后,分为南北对立,即由慧能与神秀,各擅所长,形成南宗与北宗。其后北宗渐衰,南宗独盛,逐渐代替了整个禅宗。随着时间的推移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作问世,但观点并不一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复兴近代佛教之先行者——杨仁山居士佛学思想研究吕建福清末杨仁山居士,以其创办金陵刻经处的弘法利生事业而闻名于世,他的精印佛经、广为流通及创办“祗洹精舍”培育佛教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3
任运灵觉在诗心——寒山和合思想探究荆三隆摘要:寒山修悟的“灵觉心”是以传统文化的“正心”思想为出发点,在儒学“动心忍性”认识的基础上汲取了道家自然顺性的“无为之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9
七、中国特色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这种中国化从学理的层面说,主要表现为佛教的儒学化。作为结果,是中国佛教逐步走上了世俗化、伦理化的道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23:简述八正道八正道的解释有两种含义:一是世间的八正道,即是正确生活的一种标准。二是出世间的八正道,是修习智慧解脱道之修行者所应遵行的生活标准。因此可以这么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4
浅议佛学十二缘起之触支触,所谓【缘六处有触】之触,在十二缘起说中,虽说触只缘六处,但事实上,触即是根、境、识三者之接触。故在一般的认识说,于前所述【缘根境生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2
茶,源于绿色,赋予生命,尊享健康。今天,您关注健康了吗?禅茶一味的思想渊源茶与佛教的最初关系是茶为僧人提供了无可替代的饮料,而僧人与寺院促进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和制
品茶论禅时间:2024-08-06
法藏大师的华严思想初探清远一、序言中国佛教诸宗派中,以《华严经》为主体论的华严宗,独具幽玄的理论思想,亦属中国佛教哲学的中柱。所谓《华严经》的思想渊源,是佛陀源自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2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陈坚: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12
心经思想蠡测~五佛陀教示我们亲近善知识,于见闻中唤起善观的基因德性,透视了真理才能成佛。有如家庭、社会、国家,都需慎重选出善于经营的人才来运营才能发达,大家才能善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1
心经思想蠡测~七五戒中之不杀生是身庄严,不恶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是口庄严,不贪、不嗔、不痴是心意庄严,根本上身口意都一是体,身口意庄严,都会令人信敬,即是身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1
第四节 有情的延续有情是蕴、处、界和合的生命流,非一期死了为结束,在因缘合会时,他将无限止的延续下去。能无限延续、须因缘的资粮。如灯有不断加油,才能永放光明。约~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8
禅宗是佛教几大宗派之一,其教义礼法讲究的是教外别传,不立文字 ,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并且对其信奉者有着极高的人文主义要求。而关于禅宗思想的理解,我们也可以用禅宗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6
看开赵伯异 著书籍介绍:看不开,活着会很烦恼很痛苦很疲惫;看开了,生活将多乐事多福气多欢喜!佛说,管事容易管人难;管人容易管心难。有时候,我们责怪别人不肯听自己的话,其实
禅·看开时间:2024-06-12
佛学理念其实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对佛学理念有所理解之后,我们就能够将所学到的佛学理念全数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并且绝大多数的佛学理念都是我们为人处世的一个指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佛教禅宗思想秉持的是大道不可言传而只能意会,所以大部分的佛学哲理都是靠一些行为进行点化的。发展到现在,对于佛学哲理除了行为点化之外,其实还发展出了一种新颖的方法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0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其实都会有一场不一样的人生际遇,苦难和快乐交杂才会真的构成我们人生美好风景。但是如果我们在人生路途之中过于重视自己的物质财富,眼里就会失去一些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布满佛学理念的佛教经纶上有说:富而不知足,是亦为贪苦。其实世间每一个人都一样,每一个人的欲望都能够如同无底的黑洞,永远没有填满的一天。但是能够控制自己不想将黑洞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9
禅宗与唯识宗、三论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律宗和密宗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八大宗派,而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宗派之中信徒最多、影响范围最广,甚至可以说是经久不衰的一个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地藏经》是佛门三部孝经之一,佛法的基础为孝道,生而为人的基础就是孝亲,孝亲的扩大就是普度众生。那么地藏经的精华思想是什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在了解地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佛教传统经纶是大部分信徒打开佛学佛理之门的重要钥匙,因为一些最基础的佛学佛理都会在佛教传统经纶当中找寻得到,当掌握了钥匙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只有用钥匙拿到现实当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大家都知道佛教内部因为思想的差异而被分为了八个大的宗派,分别是禅宗、净土宗、瑜伽宗、天台宗、贤首宗、三论宗、律宗、密宗。其中要数与佛教传统的思反差是大的,也是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8
大家都知道,因为佛教思想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需要与各地不同的人文文化进行融合及凝华,从而才能在本地进行长久的发展和兴起,而这也是佛教八大宗派出现的最根本原因。那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佛教思想的空其实是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传统的佛教文化讲究的是当一个人领悟了大道之后,则凡尘之事无有可扰其心,称之为空。但是因为佛教文化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因为一些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7
四禅八定与灭尽定一、各种禅定的差别:佛教很注重戒、定、慧三无漏学。任何人若想修行,首先必须持戒。如果连戒律都不愿意守持的话,要想解脱是很困难的。持了戒后要修定,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6
第三节十玄门为了解说事事无碍,圆融无尽的境界,故设立十种玄门,以说明深奥难测的理则,这是为了要宣扬无尽法界缘起,融通自在,以进入华严大法之玄海,所以称之为“玄门”。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9
北宗禅师与南宗禅师尽管都在使用自心概念,但二者对其却赋予了迥然不同的含义。慧能心性论思想的核心是将心与性合一而用自心范畴标明。《坛经》中有关心的概念系列--自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15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下从地狱,上至色界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 处名一世界。即以须弥山为中间,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15
三下 十二 受三皈依的感化从前,韩国有个小孩子,每天听妈妈在佛前念三皈依,久而久之他也学会念了;一天,他问妈妈:念三皈依有什么好处? 妈妈说: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华文小学适用佛学课本时间:2024-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