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谚云∶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向来最讲究吃的艺术,有人餐餐吃的山珍海味、美食佳肴,身体却依然是百病丛生;有人虽是粗茶淡饭,反而身体健康长寿,因此本文将从佛教的观点,对素食做一番探讨。
就佛门而言,尊重生命是素食的一个重要观念。大自然的一花一木,都是有生命的个体,任意伤生害命,或是砍伐山林,浪费资源,都是与尊重生命严重违背的行为。
《本生经》里提到,子菩萨连举手投足,都十分谨慎,深怕一不小心,踩痛了大地;《缁门崇行录》里匾担山和尚惟恐伤及草木,拣橡栗为食,他们尊重生命的慈悲胸怀多么可贵!《楞伽经》云∶杀生食肉者断大悲种。佛教的持斋茹素,乃至护生放生,最主要是基于慈悲的精神,这正说明佛教是以最清净的心灵,最彻底的方式来尊重众生生命的表现。
佛门以慈悲为怀,为长养学佛人的慈悲心,减少世间的暴戾气氛,让一切有情乐于亲近、依附;为爱护众生,尊重生命,让所有众生能身心安乐、无所怖畏,因此主张素食。
佛世僧人托钵为长养色身
在佛世时期,僧人过得是乞食的生活,没有选择食物的自由,为长养色身的健康,施主们供养什么,就吃什么,以获取修行所需的热量,这是不得已的方式。当时的僧团规定,僧侣们只能吃三净肉,所谓三净肉,在《五分律》说明,有三种肉不得食∶若见、若闻、若疑。见者,自见为已杀;闻者,从可信人闻为己杀;疑者,疑为己杀。若不见、不闻、不疑,是为净肉。
昔时印度的僧侣以乞食托钵维生,为避免施主们准备斋饭的不便并没有要求完全素食,另外西藏佛教里,在深山修行的喇嘛,当地种植蔬菜存活不易,也无法讲求完全素食,仅凭以无分别心来吃素,长养色身的需要。针对吃素与佛教精神的掌握,印顺法师曾说∶佛教的出家制,本是适应印度当时的乞食生活,在这种生活情况下,是无法十分拣择的,只能有什么吃什么。这是适应时地的方便,在世尊的悲心中,决不以三净肉为非吃不可。
后来到了大乘佛教时期,当僧侣们较能自主地选择食物,许多经典便出现不食肉的主张。《楞伽经》说,佛告大慧∶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然我今当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驴骡骆驼狐狗牛马人兽等肉,屠者杂卖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又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谓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故,不应食肉。我常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故,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
众生在六道轮回,眼前所见的众生有可能是人死后转生而来,何忍将它宰杀烹煮?又众生相互残食,杀生不绝,增添世间的仇恨,食肉等于间接杀生。因此,在《入楞伽经》说∶凡杀生者,多为人食,人若不食,亦无杀事,是故食肉与杀同罪。
而在《大乘入楞伽经》中,对于食肉的功过有更详细的说明。如佛告大慧∶一切诸肉,有无量缘,菩萨于中,当生悲愍,不应啖食。我今为汝说其少分。大慧,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在生死中,轮回不息,靡不曾作父母兄弟男女眷属,乃至朋友亲爱侍使,易生而受鸟兽等身,云何于中取之而食!
经文中并提到,由于荤食的人身体臭秽,所以诸圣先贤不会亲近,因此即使是这位修行的人再怎么精进,也无法成就道业;反而,口气常有臭味,亦增长疾病。
由此可见食肉,即是对于口腹之欲,心生味着,对一切有情的生命不予尊重,不仅会遮断慈悲的种子,而且障碍修行,可说是百害而无一利。
所谓莫道世上刀兵劫,但闻屠门夜半声,世间的人食肉,以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于是恣意杀生,广积怨业,相习成俗,不自觉知,因此战争灾祸连绵不绝。愿云禅师的戒肉食诗曾说∶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所以佛教改良吃的艺术,提倡素食,杜绝杀戮,让世界拥有安宁祥和的日子。
佛法讲吃素,是为了修持慈悲心、平等心。我们不吃众生肉,因为众生是未来的佛、未来的菩萨,这是第一个道理。第二个道理,人人都有生命,爱护我们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人家的生命。第三是基于三世因果的道理。基于这些道理,我们清楚了吃素是菩提因、是正因,基于这个因来做事情,果报就是无量的。假使没有这个正因来吃素,固然善法还是有善报,不过就减少了很多。
吃素和学佛是很有密切关系的,同时与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与我们的福德,与我们的智慧,与我们的定力都有很大的关联,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要有这样的认识。相信有智慧的人,对于自己一定会观照、爱护,要从因上去爱护,不要从果上去求,种因一定得果,种什么因,将来一定得什么果,我们修行学佛,要想更上一层楼,就要从这方向去努力。
请转发分享到您的朋友,号召更多的朋友一起参加!一起宣传!
祥峰和尚护生有一位祥峰和尚,初出家时住在香积寺。他生性爱好生灵,每次经过一家门口放着一缸活鳝的面店,总是徘徊不去,口中还说着:「打杀、打杀。」店主不了解意思,还以为他
护生故事时间:2024-12-15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山水心境中国水墨、香道、茶道艺术展演活动在韩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0
【佛学知识】佛经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佛门故事】吃荤的人可以念佛或念经吗?【佛学常识】什么人可以戴佛珠【佛门常识】入寺院原来要这样上香卍原本不是汉字而是梵文,读
文化资讯时间:2024-12-09
香道,是汉族的一种传统艺术,人们通过对名贵香料的鉴赏与感悟,来到达颐养身心、净化心灵的目的。香道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芳香养鼻的范畴,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来调动灵性,追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6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 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09
中国是一个香文化十分昌盛的国家。古时香可为药材,用以祛秽免疫,提神醒脑;宴会庆典中,人们会在庄重的仪式中焚香进贺,祈祝美好;祭祀典礼中的用香寄予了借香烟之功,请
香道培训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香,不仅要芳香养鼻,更要养神养生,开窍开慧,这是传统制香工艺的一个核心原则。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慧养生之药,在从秦汉到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06
中国佛教史略--东晋佛教东晋佛教是从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到恭帝元熙二年(420)共一百零四年间的佛教。佛教在东晋时代形成南北区域。北方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所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中国传统香道可以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考古发现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文字记载也有五千多年。黄帝时期出过一道法令,叫香禁重,那时候焚香是一种国家行为,主要用于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0-29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我们讲过香文化的起源,发展,成长,繁荣,兴盛,也知道香文化随着朝代更替,以及战乱的洗礼,曾一度沉息,但未曾断绝,在盛世时期又将以全新的面貌现世。物极必反,盛极必
香道历史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三、中国禅门的主要旨趣禅宗的精神以对生命的智慧有哪些教益?我们可以从禅宗的一些文本和故事中,自然领悟到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大宗派的发展中,我个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如今,这些生活中的老规矩,懂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可这些老规矩也正体现了一个人的教养。1、不许掳袖管儿;2、不许挽裤腿儿;3、不许抖落腿儿;4、不许斜楞眼儿;5、不许叉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0-20
禅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一点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中国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些问题似乎仍应深入探讨,本文想就此谈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附录I、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说明:1.本图系根据《五灯会元》、《祖堂集》、正续《高僧传》、《禅灯世谱》、《中国禅宗历史之演变》、《中国佛学人名辞典》附表、《巴蜀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2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如果求做功德去护生、放生,未尝不是好事,因为没有功德,他就不肯做。到底有没有功德?给诸位说,没有功德。是不是白做?没有白做,因为有福德。福德与功德不一样,为求功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6
问:作为本教信徒,在朝拜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时,诵什么经最好?答:诵什么经都可以。当然,针对性地去诵会更加殊胜。朝拜普陀山时诵大悲佛母仪轨和心咒。因为,普陀山是观音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4-09-25
太虚判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哲学系韩焕忠引言中国佛教的判教,或称教判、教相、教相判释等,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将佛教的各种说法判定高下浅深和先后次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5
七、中国特色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就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这种中国化从学理的层面说,主要表现为佛教的儒学化。作为结果,是中国佛教逐步走上了世俗化、伦理化的道路,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8
中华汉土文化,在历史发展的进程里,不断吸收外来民族的营养,不断地在融会中壮大自己。历史证明,吸收外来文化最多、最广,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佛教文化了。佛教文化的输入,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18
据中国 (记者王茜 姚浩然)报道,近日,为期两天的第五届黄寺论坛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顺利闭幕。本届论坛以从寺庙建筑看佛教中国化为主题,35位参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进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16
浙江青田石、福州寿山石、昌化鸡血石和内蒙古巴林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23日,这四大名石的雕刻精品齐聚浙江青田,参加第四届中国名石雕刻艺术展。据了解,此次展览设在
文化资讯时间:2024-09-10
鸡足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鸡足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
禅理故事时间:2024-09-09
中国佛教文化论稿后记当我加上了这部书的最后一个句点,实现了多年的宿愿时,一种解脱之感不觉油然而生。早在大学时代,因业师杨廷福教授和苏渊雷教授的启蒙,使我对佛教产生了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8
放下心中的执着点其实求学问是一个放下的过程,放下很多的执着点,心里就没有罣碍。心里一没有罣碍,心清净了,就长智慧。假如每一天罣碍的是想吃些什么,想穿些什么,想玩些什么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1
茶人自制茶,自采果,别具佳趣煮茶法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我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其过程陆羽在《茶经》中已详加介绍。大体说,首先要将饼茶研碎待用。然后开始煮
禅茶文化时间:2024-09-01
二十世纪的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发展史略第一节 清代以来佛教的衰败一、宗派的没落自十七世纪的中叶,清朝入关以后,佛教虽然仍被敬信,但是清廷为了笼络蒙藏地区边疆民族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08-29
积极护生是幸福配方 星云大师根据佛教《六度集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为鹿王时,曾代替母鹿舍身,感动国王制定动物保护区,禁止猎杀。佛世时阿育王更广植树林,庇荫众生,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29
1古人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这个跟教育关系就大了——你念念不忘圣人君子的教诲,你自然就变成圣人君子;你喜欢跟善知识学习,你自然心善行善;你喜欢跟小人在一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7
有人说西方人性格像酒,火热、兴奋但容易偏执、暴躁、走极端,动辄决斗,很容易对立;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
行业资讯时间:2024-08-26
1放生是属于无畏布施,佛告诉我们,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2现在放生,实在讲,一般法会里放生,流弊很多。因为特地要去订,你不订他就不抓,因为你放生,他就拼命去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5
长期吃素食是很好的,因为吃素食就是间接的放生,对于我们来说少吃肉类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我们每天坚持食用素食也是很好的,时间长了,我们可能见到肉食就感受到罪过。这
佛经感应时间:2024-08-24
品茶先苦后甘,放下俗事在一盏茶的工夫里品味悠然的心境...参禅无非是放下着、吃茶去在顿悟的一瞬间云淡风轻,清静和寂...茶中参禅,禅中有茶。是为禅茶一味...在中国铁观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20
吃素治好了我糖尿病作者:张立华居士我患糖尿病已有十七年历史了,并发手脚麻木、视网膜病变等症状,经本市医大二附院诊断为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只有0.1,视力急剧下降,我
素食健康时间:2024-08-09
1放生是属于无畏布施,佛告诉我们,无畏布施的果报是健康、长寿。2现在放生,实在讲,一般法会里放生,流弊很多。因为特地要去订,你不订他就不抓,因为你放生,他就拼命去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30
壹、前言民国三十二年,印顺导师和妙钦法师合著的《中国佛教史略》,可说是中国佛教史的的纲要书,短短的九十余页,提纲挈领地解析印、中佛教思想流变的过程,中国佛教各时代,各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7
很多的情侣在步入婚姻成为了夫妻之后,在很多事情上就不会那么的用心了。往往就是因为这样的心态,所以在结婚后,人的很多陋习就会慢慢的展现出来,夫妻矛盾就会由此而来。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陈坚教授:中国佛教促进了女性的解放陈坚: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主任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12
在中国显化之地藏菩萨传奇史迹上的地藏菩萨(即金地藏,又名金乔觉)的诞生地(公元696年)在现在南韩的汉城,即是古代的新罗王国。当时,他是一国的王子,生活得非常富奢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