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句话出自道家《太上感应篇》第一句,这句话也是人生“趋吉避凶,转祸为福”的关键。在佛教中,教人修福的道理也是如此,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造恶报。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走向美满人生,首先要从发心立愿开始,落实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通过处事待人接物的礼仪道德,提升自己的修养德行,增福增慧,慢慢向超凡入圣的阶梯迈进,这是每个人需要立下的志愿。
修福就要立志,王阳明讲:立志用功,如种树然。志向确立后,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是行动,第二,不要总想着志向的实现,只求耕耘,不问收获,因为福报和前程就藏在不同的行好事中。立志并不是要做大官发大财,而是心中常存念,心中没有善念,其他就不必谈了。
行善修福离不开布施,可以说,生活中发善心所做的事都是布施,人生福报也是因此而来。同时“布施”在佛教六度波罗蜜中居首位,菩萨欲成佛道,离不开修布施波罗蜜。不过很多人想布施,刚开始做又怕花钱,舍不得。以下这5种布施,无需财力,每天坚持去做,福报自然来。
一、颜施
微笑的处事,同样是一张脸,为什么不展开微笑呢,笑一笑天堂有座。在风水学中,微笑称之为“元宝风水”,人在微笑的时候,嘴角上扬,就像元宝一样。很多人对于风水、生辰比较着迷,其实不用到处乱求,保持微笑就是最好的风水。
二、言施
言谈悦人心,是为最吉祥。人人都喜欢听吉祥的话,我们的言谈能悦众人心,就是正能量,能带给他人欢喜,自己也会欢喜。只要能对别人多讲鼓励安慰的话,说话谦让,就是一种殊胜的布施。
三、心施
纯净无染的心,可以达到同频共振的效应。孝心、善心可以感动天地,悲心施一人,功德如大地,敞开心扉,诚恳待人,就是在种善因。不要轻忽一念善心的因缘,一念善心,就如细微如芥的种子一样,日后将是华枝春满,成为庇荫天下苍生的傲岸挺立的大树。
四、眼施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以善意的眼光去看别人,同时也体现出了自己善意的心灵。同时眼施也是在锻炼自己修行的境界,看人好处是聚光,总是看人坏处就是纳脏。
五、身施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去帮助别人,这个也不需要花钱。去寺院做做义工,做志愿者指挥交通,这些都是身施。身体也需要活动,身施既能活动身体,通过行动去帮助别人也能让自身慢慢的整个能量。
以上这5种布施,每天坚持做,福报慢慢就来了,好运会如影随形。其实在生活中处处都是布施,把家里打扫的清洁整齐,就是修内财布施。自己有财力,能拿出一部分做善事,修的也是自己的福。感恩阅读分享,祝愿大众:六时吉祥,阿弥陀佛。
我们早课、晚课的仪轨都非常殊胜,但是很多人做早晚课坚持一两年以后,就开始没有兴趣了,都当成是一种任务。今天任务没有完成,还得勉强做,不是心甘情愿地做,不是法喜充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03-19
从前,藏地有一位大成就者说:“每天至少作十几次祈祷上'师,若无感应,就算我胡说。”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以恭敬心及猛厉信心常常祈祷上师的人,修行是很容易的。如果断了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3-03-19
《弥勒所问经》说:锦绣满箱却穿著布衣,金银满柜却吃著糟糠,可以安闲却一定要劳筋动骨,可以快乐却整天愁眉苦脸,这就是有福不能享。原因是由于他前世布施的时候不能发至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3-02-14
佛说:这是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没有遗憾,人永远无法感知到快乐。我们总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生没有圆满,不论我们做何种选择,都是遗憾。而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3-01-18
佛经故事无数劫以前,有一位老婆婆孤苦伶仃,以卖麻油膏为生。当时有一位比丘,每天到老婆婆那里取麻油膏,为佛陀燃灯,如此持续了很多年。后来,佛陀为那位比丘授记:“你
广州市大佛寺时间:2023-01-17
学佛一定要懂一些财富学,现在大家学发财,不学花财。现在社会上疾病,灾难为什么这么多。就是人的偷心太重了。像很多钱,别人给你得起,你不一定花得起。有个人,父亲生病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3-01-15
01学佛的人都知道,《地藏经》是公认的一部培养福德的经。但事实上,并不是在每个念《地藏经》的人身上都能看到明显的福报增长。有些人念经很得力,有些人念得很努力,但最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3-01-11
我们希望获得称赞、名誉等世间的荣耀,但这些会毁坏我们的功德,令我们将来堕入地狱。现在若是有人来对此进行制止,制造障碍,这就是佛陀的加被。这些仇人、敌人都是佛的化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3-01-11
布施要加回向《地藏菩萨本愿经》梦参老和尚讲解【复次地藏。未来世中。有诸国王及婆罗门等。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2-10-26
时时刻刻正念现前,就没有任何的烦恼。性定魔伏朝朝乐,妄念不起处处安;心止念绝真富贵,私欲断尽真福田。我们为什么有魔障?就因为“性”没有定。如果性定,时时刻刻都是
持戒修身时间:2022-09-19
我们为什么会不肯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呢?最主要就是心里有“嫉妒”的烦恼。“嫉妒”就是看别人好、看别人有福报,心里就不欢喜,就不能忍耐,叫作“不耐他荣”。无法忍耐别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17
早上睡眠之后,你坐起来,在那夜气清明之际,静坐,像曾子一样“吾日三省吾身”,反省自己。你反省自己,就问一问自己。这里提出十一点,都是反省自己。第一,试问自己在父
般若电影时间:2022-09-16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世尊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当舍利弗再一再二向世尊请法时,世尊亦再一再二地制止舍利
好好学佛时间:2022-09-12
一切诸天虽有那样的快乐,但是还有穷尽的时候,故不及*萨所具有的快乐。所谓“六欲诸天具五衰,三禅天上有风灾,任君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六欲天就是欲界的六层
真念大悲咒时间:2022-08-26
常听有人感慨:看他命多好,含着金钥匙出生,要钱有钱,要势有势,一辈子顺顺利利,儿孙满堂,孝顺无比,人生怎么就这么美满呢?我也辛苦拼博,奋斗了一辈子,为什么就过得
明信因果时间:2022-08-25
所谓阴德,就是指暗中做的有德于人的事。如果一个人做了好事,只有自己知道,这种行为就可以积累到阴德。时间久了你身上的福报越来越大,甚至可以惠及子孙后代。祸福无门,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2-08-25
当我们培养孩子时,总希望他们能有出息,能有广阔的前程,让父母感到安心。但如今社会上的行业越变越多,许多行业虽然表面上是一样的,其实工作性质差距很大,前途差距往往
了凡地藏共修网时间:2022-08-13
《地藏经》上说:“舍一得万报”,舍得一分钱,就得万分那么多的报。其实我们做布施的时候,也不应该有一个得万报的思想,不应该说:“我布施一文钱,将来我就富贵到极点,
真念大悲咒时间:2022-08-12
为什么念佛人有求来生福报之念便无往生之分?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求来生人天福报,即是违背佛教。如将一颗举世无价之宝珠,换取一根糖吃,岂不可
净律社时间:2022-08-11
为什么要修道?为成佛。怎样能成佛?初步修“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进一步“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再进一步“发菩提心,行*萨道。”所以,在未成佛之前,要选择光明
真念大悲咒时间:2022-08-10
丈夫住院了,与丈夫同病房的是位老先生。陪床的大姐拿着计数器,一刻不停按着。我说:“大姐在念佛号吗?好精进啊”。大姐转头看了我一眼,没有回我的话,依然是嘴唇不停动
好好学佛时间:2022-08-05
在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里,关于佛法的故事不多,关于出家人的故事就更少了。但有位比丘尼的故事,纪晓岚却接连写了两篇,而且非常精彩。这位比丘尼到底有什么神奇的地
素食师兄时间:2022-08-05
大家留心世间,常可以发现有的人,福报来临的时候,挡都挡不住,不需费什么力、不需苦苦求索,但不可思议的福报、好运如同猛水一般冲灌进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果报呢?这是
铭心国学时间:2022-07-30
有人想:现在时代不同了,物质条件日新月异,过时的东西都可以丢掉。半碗饭、一张纸不值几个钱,不要搞得太约束。这也是以拨无因果的断见所滋生的邪见。从因果上思惟,就会
正能量经典文化时间:2022-07-30
我们用功的人要“内圣外王”。什么叫“内圣”呢?就是内里有圣明了,这个圣是圣人,明是聪明,像圣人那么聪明,这就是“内圣”。怎么叫“外王”呢?外王,就是我这样用功,
真念大悲咒时间:2022-07-29
各人的命运是不同的,有的人婚姻I缘I厚,有的婚姻I缘I薄,厚的人结婚较容易,薄的人结婚就难,没有婚姻I缘的人结不了婚。但也不是一定的,有些人婚姻不顺,是因为他异性缘
素食师兄时间:2022-07-28
沈老太太的法名叫善月,是吴江黎里人,是陈士坊的妻室,生了两个儿子。二十五岁那年,修念佛三昧的法门,四十岁时就断荤血,不再管家务事,很勤于做放生等功德事。有一年
因果实录时间:2022-07-27
现在参禅的人,尽在皮毛上用功夫,把参禅当作比赛来争第一。你能坐三小时,我就要坐五小时,胜过你一招,有这种心理在作祟,焉能开悟?就是坐了八万大劫,也不能明心见性。
真念大悲咒时间:2022-07-27
一个山村男孩儿去上大学,第一次坐火车,列车里很热,男孩儿在犹豫再三之后,买了一罐“奢侈”的饮料。拿到手里后,男孩儿无论用水果刀如何去撬,都无法打开。这时对面的妇
好好学佛时间:2022-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