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无常轮回及生老病死、三恶道的痛苦,我们是必须要依靠修行才能了脱的,为了解脱这一切痛苦,我看穿,也看破这红尘世界的四大空相,我出家了。出家的目的就是依照佛陀的教诫,严持戒律,修行学佛,一点也不敢懈怠,也不敢违犯,因为我深深知道违犯就等于白出家了!更是浪费光阴!体悟到无常的迅速,我坚定的出离心彻底建立了,在寺庙里,三时之中如法修行,结果受用却非常少,后来在多生累劫的福报殊胜因缘成熟了,到了中国拜南无羌佛顶圣如来为师,依止学密乘,没有想到佛陀恩师规定的行持是首先必须把显教学通,而且要经过显教的考核,才会传我密乘的加行、正行、结行。我以最虔诚的、敬谨之心依止在南无羌佛那儿修学,终年住在比丘尼僧团,精进用功修持。
五年过去了,对明心见性已有体悟,见地上有了显著受用,惟有在实际妙有的功夫上却少有显现。当我看到身边的高僧大德师兄们,基本上很多证量都拿得出来,当时我又难过又紧张,感受到很大的压力,我自问:难道我以空洞理论就能了生脱死吗?为什么师兄们能展现佛法,我不能呢?我曾多次向南无羌佛恩师请修甘露,佛陀恩师每次都很慈悲地对我开示说:“修甘露的法我学了的,但是确实没有把握把甘露降下来,我曾经修过几次都没有成,这绝不是决定能成功的法,因为凡要求佛降甘露,首先必须要求到甘露功德的法章,这法章是西藏的大活佛集体上万人修火供所转的功德,聚在一张有种子字的纸上,最重要的是虽然有上万活佛、喇嘛修法火供,但是里面没有真正的大菩萨,代表布施的一位,代表智慧的一位,代表大悲的一位,代表忍辱的一位,代表神通的一位,如五圣谛,缺一谛这个甘露法章也是无效的,我是无法修请甘露的。”有一次一位西藏法王来了,带了甘露令章来,我借机当下向佛陀恩师求修甘露,佛陀恩师照常说:“只能试试看,如果不成功,不要失望,因为我确实没有把握,你去修一下,成就成了,不成也就不成了。”起法仪轨我已经很熟悉了,我依法而行,祈求佛陀降甘露,法会结束后,修得只有一个空钵,佛陀没有为我的祈求降下甘露,这次我真的没有难过,因为我知道这个法太大了,我佛陀恩师也真诚地说明了他都没有绝对的把握,我修不了是正常的,佛陀恩师特别给我作了开示。又过了一年,我又修了一次,还是一无所获,这一次我心里非常惭愧和难过,世界佛教僧伽会主席悟明长老曾在佛陀恩师座下洗法钵,佛陀恩师为他们一批高僧求来甘露,为什么我就不行?恳求佛陀恩师开示,为什么我无法为众生带来实质利益?佛陀恩师慈悲作了开示:“修佛降甘露是要若干因缘聚合,只要一个条件不具备,就是法缘不具,这次修来了,这是不幸中的偶然的幸事,而且在条件中,悟明、意昭老和尚功德大、道量高,他们有缘享受到了真正的五圣谛法章。”佛陀恩师还说:“修甘露至少要有真的五圣谛法章,具备了这一张法缘的外缘作为基础,还得要行持如法。”我禀告佛陀恩师,一切仪轨都没有错,佛陀恩师说:“你没有理解到我讲的行持如法,不是指求甘露的仪轨,而是‘什么叫修行’,你要深入我教你们的修行,自己的行持一定要如佛如菩萨。”当下我无地自容,并发大忏悔(佛陀恩师传的修行法这一法宝现已收录在《正法宝典》中),从那时起,每时每刻反覆忆持,坚持落实我的三业,深深体会到修行真不简单,微妙极了!
其中如果夹杂了无明的暗砂,修得不彻底,或菩提心发不到位,就不叫真修行。就这样如实行持,一天猛然觉醒,我来一个“我”字彻底放下,就地修正。
又修了三个月,正逢因缘和合,请到了万人高僧法王仁波且们的火供法章,为选择洗甘露法钵的人,佛陀恩师开始选择人选,当时从台湾和美国二十多位老修行中选拔,其中有仁波且、大法师,美国有我和邢格西,及西玛仁波且三位列席,最后,万万没想到,我这位惭愧比丘尼被选上执持修法。坛城沐浴开光后,我们首先恭迎佛陀恩师升座,当时我身心斗变,加持力甚大,我知道,佛陀恩师今天一定会请来佛陀降甘露,但也有些担心,因为佛陀恩师在修法前对我说,这求佛降甘露,他确实没有把握,如果没有求到,这是因缘不够,希望我理解,但是不管怎样也要好好学佛,利益众生。我听了佛陀恩师的一席话,感到非常惭愧,在法会中我如法依仪轨洗钵,所有人员的诵咒把整个坛场宣成一片梵音,吉祥无比,燃烧万众僧火供功德法章以后,天空和坛场殊胜无比,法师们见到天空出现了动态的佛陀和观音菩萨,这一次佛陀降下甘露了,在紫金铜法钵中跳动,众僧和居士们在现场见到,个个激动,发心要好好修行,利益大众。这一伟大的佛法圣迹,新闻记者在中英文媒体报导了现场实况。今天回想起来,这些在场的人他们发心感人,但他们真正悟了什么叫修行吗?其实很多人都没有悟到,没有!跟我当初一样,虽然作了住持,但修行有缺,也未能做到。我们都应该把佛陀恩师的《正法宝典》认认真真看,真正以三业相应去修持,如实落实佛陀恩师为我们传的修行法,才会得到成就!
关于佛降甘露,我要在这发誓,当时我当着僧众及居士们的面前,洗净了朱红色紫金铜法钵,我没有做过任何手脚,没有放过任何东西在法钵里,大家看见甘露降下,还因各人因缘不同,看到金光、红光,佛陀降甘露一丝一丝穿入钵盖到法钵中。我如果说了假话或做了手脚,放东西在里面欺骗众生,我将遭恶报,堕入三恶道中,无止尽受一切罪报痛苦。出家人赌咒发誓,世人看来很俗气,但这一俗气将化作我真实不虚出家人纯正的心。佛降甘露的成功,让我彻底深思悟到修行的重要!
不然洗钵都会把黑业污染法钵,因缘不上妙殊胜,又怎么有甘露加持降临呢?尤其我佛陀恩师在《正法宝典》中所传“什么叫修行”这一大法,是真正的无价珍宝啊!是百千万劫众生的福音!
惭愧比丘尼释隆慧
(此文的英文翻译印在前面)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法眼文益禅师初参长庆,不大发明。后同绍修法进三人欲出岭,过地藏院,阻雪少憩。附炉次,藏问:此行何之?师曰:行脚去。藏曰:作么生是行脚事?师曰:不知。藏曰:不知最亲切。又同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1
清是清净,听到不生染浊心,浊染心,看到也不生染浊心,这个很重要。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生起正念,不生邪念,这一点非常重要。“扬者宣扬,由能宣扬实相法故”。这个音声讲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一代文豪鲁迅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和佛教文化的滋养,他的人格力量与创作成就跟佛教有着重要的关系。鲁迅生于1881年,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写于1918年,时已37岁,在此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26
盐是一把“双刃剑”,虽然我们的身体绝对缺不了它,可食用不当也会带来很多伤害,尤其是女性。平日里口味比较重的女性,无论是自己下厨房还是在外面点餐,都喜欢吃盐偏多的
美容健身时间:2025-01-26
在没学佛之前,多数人都非常散漫,容易放纵,也经常会生起烦恼,喜欢造作恶业,而自己也不觉得这样做不对或是不应该,不但没有后悔之心,还会觉得自己精明强干、心安理得。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1-25
在工作和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凑合”觉得差不多就行殊不知这样做事做人,很难做出成绩学佛修行更是如此千万不能将就,跟自己“讨价还价”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最终有所成就皈
佛答时间:2025-01-25
佛教是公元前6至5世纪由古印度释迦牟尼创立的(大致与我国的孔子、老子时代相当),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在隋唐和盛唐时,全国已经有了很多的佛教寺院,寺
禅宗公案时间:2025-01-25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达真堪布:这样的福报丢不掉作为修行人,我们要随缘。有就有,没有就没有,自然来的才是真正的福报。有些大德高僧住在山沟里,名闻利养自然就来了,侍奉、供养堆积如山。他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居士:家里人反对我学佛、拜佛、诵经,怎么办? 法师:遇到这个情况,首先你要了解一下你家里的人为什么反对你学佛。通常是家里人对佛教有些偏见,认为学佛迷信,会走火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这样诵经,能开智慧!凡是佛教徒都知道诵经,大部分的佛教徒都会诵一些经典。 可是没有几个佛教徒懂诵经的窍诀,他们认为诵经就是照本宣科就可以了。 其实诵经并非如此简单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17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这样发心朝圣,功德无量我在印度看到过一幕至今还印象深刻的景象:一队印度的朝圣者,他们挤坐在一辆驶往圣地的车上,人虽然多,但没有一个发出声响。他们的眼睛都沉静地望
悟性时光时间:2025-01-15
徽州古建筑不同于北京故宫、苏州园林等宫殿式、园林式的建筑格局,它以清秀典雅、宛如水墨画般的艺术风格演绎民间的居住形态,粉墙、黛瓦、马头墙,四水归堂式的天井布局,
收藏投资时间:2025-01-14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定要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佛法的疑心与信心梦参老和尚..我们都是佛弟子,皈依三宝了,我们对佛法有没有疑心?有没有怀疑?一般的正常生活当中,你皈依三宝,你不怀疑但是生活遇到挫折,在你人生的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9
我说几个例子。一个例子是:儿子遇到难了,是被冤枉了,他妈妈到五台山来诚诚恳恳地求那是真正的诚恳,母子连心嘛,她对这个儿子特别爱。她朝完五台山回去,问题就解决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8
惟贤法师答:不矛盾。佛教讲五明,五明里面就有科学。《瑜伽师地论》讲:菩萨当于五明中求。五明中的内明是佛学,其它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因明,都是世间上的,不过,要以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2007年8月9日在北京佛教居士林开示尊敬的夏林长,各位护法居士:我这次从重庆出来,经由北京到五台山,参加五台山广宗寺修建的法尊法师纪念馆落成开光典礼。法尊法师是我的亲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3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追求本心,回归淳朴,这样极简的生活实在让人羡慕?转载自作者:日本二三事日本人的收纳技术,在极简方面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能够把日子过得如诗一般酣畅舒爽,大概也只
金玉良言时间:2024-12-31
有心禅师德高望重,博学多闻,担任寂相寺住持,但来此向他问道的人虽多,可惜很少人能够契入,他有一位师弟名叫有得,根机迟钝,又有一目失明,平常都帮师兄做一些幕后工作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1
佛陀告诉我们,佛法是难行之法,难行还是要行。佛陀对钱财有怎样的看法呢?佛陀告诉我们钱财是毒蛇、是老虎,不错!确乎有人为了钱财而丧失身家性命,但那是愚蠢,取财无道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7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因缘果报,还要注意时间这一因素。只要因缘、时间相聚会,则果报自然成,大至宇宙,小至微尘,皆离不开此理。俗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苦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话说世间上有左右邻居两家,左边这一家日日吵闹、日日有是非,不但夫妇间、儿女间互相吵闹,有时儿女也会同爸爸妈妈吵闹。吵闹太多,大家都烦了!而他们隔壁的邻居,一家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要知道,佛陀看我们人生是最宝贵的。人生怎么样宝贵?一切众生都是未来的诸佛。我们有了凡情作祟,人间的平安就没有了,又怎么得到佛陀无上寂静之乐?有烦恼的人把烦恼当成敌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6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2-26
佛法与报恩报恩,就是要求我们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有感恩思想。佛教的教义精神和实践内容都非常强调这一思想。我们的早晚课诵,乃至每一堂佛事结束的时候,都有报恩的内容,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4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我有一位道友他才四十几岁,是我闽南佛学院的第一批学生。他学的时候很笨,总是学不进去,但他就会放生。他所有的钱,乃至借钱都拿去放生。有一次放生的时候,在厦门往海边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8
一日,洞山良价禅师上堂,座下有僧问:时时勤拂拭,为甚么不得他衣钵?未审甚么人合(应当)得?良价禅师道:不入门者。那僧道:只如不入门者,还得也无?良价禅师道:虽然如此,不得不与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18
发愿是第一遇着什么情况就发什么愿 《佛说无量寿经》梦参老和尚 讲解菩萨做些个什么事呢?利益众生。总的说一句,就是利益众生。要利益众生,你得有智慧,这个智慧你还得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6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山水心境中国水墨、香道、茶道艺术展演活动在韩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0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2008、12、02网络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到一些佛教活动,了解到一些佛法的内容。但是真正想好好学佛,要把佛教当作你生命当中的皈依处,甚至要修行,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在我们学习实践当中,最主要是僧宝,先是依僧宝而闻法,以开智慧而见佛。所以佛法一代一代传下来,非常的不容易的,除了内在有浓浓的那份情感,那种信仰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