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为什么要惜福?祖师大德早已告诉我们!

般若电影 2022-08-01
“崇俭戒奢”这四个字,对于佛子们来说并不陌生,观其义理,与佛教的教理多有相同。
如“少欲知足,惜福节俭,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一直以来都贯穿着佛教的教义和历史。
所以说,崇俭戒奢,惜福先行
古人云:“井涸而后知水之可贵,病而后知健康之可贵,兵燹而后知清平之可贵,失业而后知行业之可贵。凡一切幸福之事,均过去方知。
惜福就是珍惜当下拥有的,约束自己无尽的欲望。
弘一大师认为,末法时代人的福报是很浅薄的。若不惜福,这很薄的福报也会很快享尽,就要受莫大的痛苦。
因此大师提醒佛子:“我们即使有十分的福气,也只好享受三分,所余的可以留到以后去享受;诸位或者能发大心,愿以我的福气,布施一切众生,共同享受,那更好了。”由此中可看出惜福之重要。

在我们佛教的历史上关于持戒修行的大德高僧故事数不胜数,然而提起崇俭戒奢,我脑海中总是最先浮现出我的师父。
每当我有浪费的行为,师父就会皱着眉头低声说道:“三心未了水难消呀!”
他老人家时常以这句话来告诫我们,要懂得勤俭节约,不要贪心,要惜福。
寺院的一草一木都来之不易,是十方信众一分一厘积累而来,而每一分钱都带着他们浓郁的期盼与愿望。
一想到这,我就感到羞愧难当,我又有什么资格去浪费呢?
对我来说,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勿忘世上苦人多”,而这些苦人就在我们身边:他可能是在寺院勤恳发心的义工;可能是虔诚礼佛的信众;也可能是欢喜供养我们的人。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节约,处处都舍不得,可来到寺院供养却只觉得自己给得还不够多、做得还不够好。

初见此句是在学院大会上,是妙老圆寂前写下来的最后一句话,字迹虽潦草但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狠狠地敲击着我的内心,我悄悄环顾四周在场的同学们,无不被妙老的生平所感动,他留下的这句话,就是让我们不要忘记作为一位出家人的使命。
那么,什么是作为一名出家人的使命呢?
从我的理解来说,就是弘法利生——将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作为一位年轻的出家僧青年,我们要做出表率,所谓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国家需要青年,佛教也需要青年。
我们就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把佛法融于生活中去,从勤俭节约,惜福培福开始,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我们要以身作则,担当起肩头的责任。
崇俭戒奢本就是佛陀对我们的教导,是我们惜福修福应该做到的本分。
要深入挖掘、阐释、弘扬佛教教义教规和戒律中有关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将崇俭戒奢融入信仰实践、融入佛教教育、融入讲经弘法,营造勤俭节约、知足适度的良好氛围。

崇俭戒奢是从严治教、提升教风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佛教中国化的重要举措。
去除奢靡的浪费,作为恰当的用度,即是节俭;出家人必须能节俭,乃能安其淡泊之生活。
崇尚节约反对奢靡是我们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务必从现在抓起、从举手之劳做起, 把崇俭戒奢自觉落实到学修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作为每一个新时代僧青年的我们该做的, 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

更新于:2022-08-01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