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取蕴?为什么说五取蕴是苦?_直达彼岸
扫码手机看

什么是五取蕴?为什么说五取蕴是苦?

直达彼岸 2021-11-30


什么是五取蕴?

五取蕴指的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不必在别处寻找五取蕴,它们就在您身心之内。

五蕴:色,受,想,行,识

色蕴,指一切的物质;

受蕴,指一切感觉。对于境界,承受事物时的心里感受;

想蕴,指心理的想象。对于境界心理生起的想像;

行蕴,指行为。对于境界而生起嗔贪等善恶;

识蕴,指分别。对于境界而生起的一切分别。

色蕴为指的是物质世界;、受、想、行、识四蕴指的是精神世界。

《俱舍论》卷一称,一切烦恼总称为取,蕴从取生,或蕴属取,或蕴生取,故称取蕴。然《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一,特以诸蕴中所有之欲贪称为取,以取合故,称为取蕴。

一切苦的根本是从五取蕴来的。《俱舍论》有漏的五蕴叫取蕴,烦恼叫取,能取烦恼生死。五取蕴的身体是有烦恼的,烦恼是因,取是果,因取果名而来。


对六尘的执取

对色尘的执取:

当我们去看的那一刻,眼根和色尘相触的那一刻,对色尘的执取就产生了。根尘相触时,缘于色法的可意或不可意,就产生了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诸如此类的感受就构成了受取蕴
感知的心产生时,刚刚被看的色尘立即被忆起,它就构成了想取蕴
紧跟着行蕴生起,使得去看的现象产生,诸如此类聚集成行取蕴
最后眼识生起,它称之为识取蕴
当你没有以三共相(「无常」、「苦」、「无我」)的角度去观察所缘时,你可能就会错误地认知这个世界,认为这个色、受、想、行、识是我或我的。你就会很满意这个“我”的概念,粘着于“我”。我见导致贪爱。贪爱增长时,一个人就会尽力做各种事情以满足所生起的种种欲望。为满足欲望所采取的行动,有的可能是善业,有的可能是不善业。当善业多时,他就可能再生于较高的生存界;但是如果恶业多时,就可能会下堕到三恶道。然而,不论怎样,他都被困在六道轮回里受苦。
每次看的时候有正念地随念,贪爱就会止息。《大念处经》讲述了如何建立正念:当你行走时知道在行走。行、住、坐、卧时,如实知道行、住、坐、卧。当你弯曲四肢时知道弯曲,当伸展四肢时知道伸展,每一个肢体运动发生时知道它们发生。随着你定力的发展,你会了解到,在看的当下,眼睛和所缘是完全不同的,眼识和意识也是不同的。这些现象成对地生起而又一起灭去。任何东西生起那刻随即灭去。这转瞬即逝的特征就是苦。你实际所看到的不是一个我,只是现象的显现。这种如理作意会去除贪爱。贪爱一旦切断,就不会有新一轮的再次出生。当你在这样禅修的那一特别时刻,苦即止息,也就是涅槃达成了,尽管它只有那么短暂的一瞬间。持续不断地禅修,内观力会不断提升,通过对八正道的践行,轮回将会止息。
对声音的执取:
同样的原理可运用到对声所缘的执取。耳根和声音所缘相触,产生能被听到的声音,这属于色蕴,然后对声音的执取就产生了。缘于色所缘的执着,就产生了愉悦或不愉悦的感受,它们就构成了受取蕴。接着,对声音的感知的产生,记忆或回忆产生,它属于想取蕴。然后,行取蕴生起,最后识生起,它被称为识取蕴。每次你听到一个声音,以正念观照诸取蕴,随着你不断地观察,贪爱执取就切断了。
对嗅觉的执取:
每次闻到一种气味时,观察鼻根和气味为色取蕴。当你感觉那气味是愉悦的或不愉悦的,观察受取蕴生起了。当你回忆或认出那气味,观察想取蕴生起。观察有意志力的活动刺激贪爱,那是行取蕴。观察对气味的识知的生起,这构成了识取蕴。
对味觉的执取:
现在我们观察舌头和味道,它们引生色取蕴。当你尝到令人愉悦的味道和令人不愉悦的味道时,你观察这令人愉悦的感受和令人不愉悦的感受,此感受就构成了受取蕴。当你回味那个味道时,想取蕴产生了,观察它。尝味道的过程中,思维活动跟随着生起,也就是行蕴生起。最后,对那个味道的识知建立起来了,对那个识的执取构成识取蕴。 
对有形体的所缘的执取:
触觉遍布全身。无论你触摸哪里,知道触觉在那里。全身无一处没有触觉。触觉能感知身体内外的事物,识知地、水、火、风四元素的存在。它知道软硬,即地大的特性;它知道冷热或温度,即火大的特性;它知道移动和对移动的阻挡,即风大的特性。因而触识是所有识蕴中最为普遍存在的。但是如果没有相当的正念,你无法看到它的实相。
当我们看见美丽的事物时,我们认出它们,并感到快乐。当我们看见丑陋的事物时,我们感到厌恶。当我们听到愉悦的声音时,我们说它们是美妙的,而当我们听到刺耳的声音时,我们认为它们是可恶的。我们区分好恶——当我们看、听、嗅、尝或接触所缘时,我们把所缘标识为令人愉悦的或令人讨厌的。事实上,根据《阿毗达摩》,这种愉悦或痛苦不是究竟真实法,它们仅仅是善业和不善业的结果。由于它们仅仅是概念法,我们应该以中舍心去看待它们。唯有当禅修者以正念去观察现象时,他才有可能看到实相,才可获得关于愉悦或痛苦的真实的知见。当禅修者观察感受时,他注意到触识、知道触识的心和行蕴,而后者使心转向触识。
我们必须在五取蕴生起那一刻就随即观察它们。如果没有在它们生起的那一刻观察、记忆、忆起、注意到它们,那么“我”的概念就占据了我们的心。因此,观照身根和触所缘,它们构成色蕴。观察对愉悦和不愉悦感受粘着的倾向,那是受取蕴。
对那些感受的各种想就生出想取蕴,观察它们。对产生接触及其结果的意志行为的执取,也应该被作为行取蕴观照。对识的执取集聚成识取蕴,同样也须观照。
《大念处经》指导说:禅修者在行走时须了知在行走,站立时须了知在站立,坐着时须了知在坐着,躺卧时须了知在躺卧。禅修者通过持续地禅修培育出定力后,他就会意识到是动机导致经行时动作的产生。经行时,禅修者看到受、想、行、识四蕴在工作。当他经行感到快乐时,那么,愉悦的受蕴生起了。如果他忆起(界定)他正在经行,这时想蕴生起了。如果他努力地去经行,行生起了。如果他在经行当中贪或嗔卷进来,例如,由于不能从别人面前通过而感到很别扭,此时行蕴的运作就更显著。如果他意识到他在经行,这时识蕴在工作。如果他感到疲劳或僵硬,或者感到轻松,此时可以确定受蕴在工作了。如果他不能认出这些与诸取蕴相关联的现象,那么他就会被“我”困住了。因而,他也许会想:“我在走”或“我的身体在走”。那么此刻“我”或“我的”的概念就建立了。然而,禅修者在经行时同时观诸蕴无常、苦、无我三共相,那样“我”的概念便得以去除。


五取蕴的三共相

什么是“共相”呢?共相是指共同特征。五取蕴的共相就是“无常、苦、无我”。

什么是“无常”呢?以灭尽之义为无常。也就是说,五取蕴刹那生灭,丝毫不能常住不变,全部在它生起之处灭尽无余,这就是无常。依据佛陀的教导,无常相包括“无常、毁、动、坏、不恒、变易法、不实、不利、有为、死法”共十种。

什么是“苦”呢?以怖畏之义为苦。前面已经述及,五取蕴时刻为生灭所逼迫,有怖畏的人,因为无常令生怖畏这就是苦。依据佛陀的教导,苦相包括“苦、病、痈、箭、恶、疾、难、祸、怖畏、灾患、非保护所、非避难所、非归依处、患、恶之根、杀戮者、有漏、魔食、生法、老法、病法、愁法、悲法、恼法、杂染法”共二十五种。

在这里,可能会有人产生疑问,受取蕴有“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三种,它们都是“苦”吗?佛陀说“诸比丘!比丘之乐受者,当应见为苦。苦受者,当见为箭。非苦非乐受者,当常见为无常。”在此,乐受,因为是由变坏而苦的生起之因,故说“坏苦”。舍受及其余三地的诸行,因有生灭的逼迫,故说“行苦”。(《清净道论》第十六品)

什么是“无我”呢?佛陀说“无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以不实之义为无我。由于五取蕴时刻为生灭所逼迫,而不能自主,五取蕴不是“我”、在其中也找不到“我”、在“我”中也找不到五取蕴、五取蕴也不为“我”所有,这就是无我。依据佛陀的教导,无我相包括“敌、无、虚、空、无我”共五种。

ātuó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长按二维码识别



评论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