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我们现在所处的时期是末法时期,所谓末法时期就是佛教教法衰微的时期。但是很多高僧大德反对这种说法,他们认为末法时期是人末法不末。佛法从佛陀时代流传下来,法脉清净,只是众生业力深重,不能秉持正见、正信,修持正法,故而难以证果。学佛修行必须得有人引导,而出家师父无疑是最好的选择,清净的法脉传承就在这些僧宝身上绵延不断。如果你有幸遇到一位开悟成就的师父,那么实在是非常幸运。如果遇到的是还未开悟,但是德行学识各方面都远超于你的师父,那么也依然非常值得你去恭敬依止。
未成就的师父身上会有一些不清净的表现,毕竟还未开悟,但是终将会圆满;开悟成就了的大德有时候为了调服教化弟子也会故意显现一些不清净的行为。作为缺乏智慧的凡夫弟子,在无法判断师父是否明心见性的情况下,到底该如何看待师父身上这些不清净、不圆满的显现呢?
有时在听师父开示的时候,听闻到一些不如法的说法,我们应该首先反问自己,这个我们认为的不如法,是真的不如法吗?还是跟自己的我执相冲突而认为其不如法呢?过去祖师讲经说法,都是随顺因缘,对机而说,现今仍然离不开这些善巧方便。有时候师父这么说很有可能是故意为之,就是刺激你一下,看你起何种心。禅宗中有这样一段公案:有一位刑部的官员,回家途中参访法演禅师,问道:如何才能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法演禅师是有道高僧,但解释问题时却用艳诗回答道: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此中事不知长官会得否?如果我们今天的众生听到师父这么说法,肯定认为这个师父有问题,要去派出所举报,这就是没有会得其中的禅意。其实艳诗中未必没有真如在,同样是把菜刀,既能切菜也能杀人,你凭什么一口咬定菜刀就是凶器呢?
有时候请教师父问题,师父不肯回答,或者随便说一句什么,你就觉得这个师父不好,其实这其中未必不含有甚深禅机啊。如果因为不符合自己的心意,就挑师父毛病,这也不是一种应有的求法态度。当年日本高僧道元禅师来中国学禅,在阿育王寺遇到有静禅师,问道:什么叫禅心经语?有静老禅师不做思索,立刻答道:一二三四五。道元禅师再问道:什么叫修行?有静老禅师咬字清楚地答道:六七八九十。这种回答在我们今天看来很无厘头,简直就是敷衍忽悠,遇到这么说话的师父一定是敬而远之了,但如果因为不合自己心意就转身离开,那么就真的有可能因为我执而错过一位好师父。
真正好的求法根器应该像法远圆监禅师一样。当年法远圆监禅师一行八人去参访归省禅师,归省禅师一见面就大声呵骂驱逐,还用水泼驱赶他们,其它六人不能忍受,皆忿怒离去,唯有法远与义怀整衣敷具,长跪祈请不退。好不容易住下来,后又因一点小错被驱赶,即便如此,法远禅师仍不肯离去,每日于寺院房廊下立卧。归省禅师知道后,又呵斥道:这是院门房廊,是常住公有之所,你为何在此行卧?请将房租钱算给常住!说后,就叫人追算房钱,法远禅师毫无难色,到市街为人诵经,以化缘所得偿还。事后不久,归省禅师对众教示道:法远是真正参禅的法器!并叫侍者请法远禅师进堂,当众付给法衣,号圆监禅师!没有这种求法的恒心和毅力,怎么可能修行有所成就呢,恐怕连法都求不到哦。
有一些弟子因为办事得力,可能经常会被师父交代去做一些事情,跟师父接触的比较多,天长日久,可能就会慢慢发现师父的一些行为显现不如理如法,这个时候一定要提醒自己,无论怎样的行为显现,这都是善巧方便的行为,都应当以清净心观待。据史料记载,二祖慧可付法给三祖僧璨后,即前往邺都韬光养晦,脱去僧装,换了便服,随意入诸酒馆,或去屠夫家,或当街与人闲谈,如是长达三十四年。
曾有人问二祖:师父,你是个出家人,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你怎么可以出入这些不干不净的地方呢?结果二祖回答道:我自调心,何关汝事!因为老不安分,后来被官府斩首于市井,结果其血如纯净奶汁,非是红色。官大惊,遂追谥其圣人名,厚葬。
从上述史料中我们可以得知,大德的行为是凡夫难以揣度的,尤其是初学者缺乏般若智慧,这个时候不能轻易的下定论,更不可随意诽谤,否则罪过无边,断己善根。我们退一万步说,这个师父是未开悟的,也真的有过失,那么我们也应当把师父当成圆满的成就者去看待才好。这样罪业是他人的,功德是自己的。如果盯着师父的过失不放,不仅于自己毫无利益,还会造作诸多罪业。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三云:若有依我而出家者,犯戒恶行,内怀腐败恒为种种烦恼所胜,败坏倾覆。如是苾刍(比丘)虽破禁戒,行诸恶行,而为一切天、龙(八部众名略)、人、非人等,作善知识,示导无量功德伏藏。《萨婆多毗尼毗婆沙》(戒经)卷六说:为大护佛法故,若向白衣(在家信众)说比丘罪恶,则前人(信众)于佛法中无信敬心;宁破塔坏像(此极重罪),不向未受具戒人说比丘过恶;若说过罪,则破法身。
说比丘过恶(是非)的人,其罪业超过毁破佛塔和佛像的重罪。佛陀之所以这么规定,并非是袒护出家人,出家人犯戒、破戒僧团内部自有惩处的办法,但是如果在家人妄议出家人的过失,则会损毁三宝形象,让其他人对佛法失去敬信,从而断他人善根。这是非常严重的罪业。就如同世间法律应该由司法机关执行一样,如果私设公堂,那么也是触犯法律的。
很多大德看似不清净的显现未必真的不清净,比如济公吃了鱼,吐出鱼骨头,放进水里,鱼儿又活了,这杀生就是演给你看的。知道了这些,日后再遇到或真或假的不清净示现,我们该如何对待呢?《大迦叶问大宝积正法经》中佛陀告诉迦叶尊者说:他罪实不实,终不而言说,设睹诸过犯,如同不见闻。不管师父或是其他众生是真的有罪,还是方便示现,我们都不说,看到也假装没看到,也不去传播,这才是合格的佛子。
很多时候师父的方便说或方便行是不能马上就告诉你目的的,否则就起不到方便教化的作用了,就是要让你起疑情,然后被调服。有时候师父会为你戳破,有时候不给你戳破,就让你一直憋着,如果是上好的根器,那么真的就能憋得悟透本来。唐代香岩智闲禅师在除草时,见地上有瓦片,捡起来随手往后一抛,击中身后的竹子,发出一声脆响,香岩当下大悟。于是下拜:师父大慈大悲,恩重于父母。如果当时就为我解释,哪会有今天之事呢?越是好的根器,师父越是会用一些特殊的手段去打造你,正所谓响鼓得用重锤敲啊。所以万万不可对师父的方便善巧生种种邪见,否则就永远都不会体悟到香严智闲禅师的那种悟境了。
很多高僧大德,都是圆寂后,别人才知道其伟大,但是那时候已经晚了。如果一位师父能够在五浊恶世之中,坚持宣扬佛法,利益众生,那么不管其有没有不如法、不圆满的地方,都非常值得令人尊敬了。很多人选择师父的时候专挑名气大的选,其实名僧未必是高僧,默默无闻,没有名气的未必不是一位具德的好师父。佛陀教化我们要依法不依人,这其中既告诉我们不要因人而废法,也是告诉我们,只要这个师父讲得法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可以忽略其本身的问题,只听取其宣扬的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好了。
佛在《佛说温室洗浴众僧经》中云:诸佛所说,非我独造;行者得度,非神授与!佛经不是释迦摩尼佛自己造的,是诸佛都如是说,这是觉悟者洞察的宇宙世间的规律。我们应当相信这些清净法流所彰显的诸法实相。佛法不会因为某个不圆满的人宣说而改变其功德和利益,就如同宝珠不会因为谁持有而影响其价值一样。佛法再殊胜,没有人宣扬,也无法发挥其作用。遇到一位能如理如法地宣扬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法印正法的师父,就赶快依止了吧。那些所谓的 不清净的显现未必是真的不清净,即便是真的不清净,那么也不影响你对正法的学习,毕竟天空中繁星再多也掩盖不了月亮的光芒啊!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选择一位具格的师父。因缘成熟的条件下,我们会遇到很多师父,在这些师父中我们应该尽量多观察,这个师父是不是具备以下条件。
第一,戒律清净,未违犯别解脱戒、内菩萨戒等;
第二,广文博学,通晓经、律、论三藏经典;
第三,具大慈悲心,对无边众生能够如母亲对独子般的慈爱;
第四,圆满四摄,能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法摄受具善缘弟子;
第五,相续调柔,自身的烦恼和分别念微弱;
第六,愿心广大,为了众生能够发起广大慈悲誓愿;
第七,精进修持,自身学修精进,行持如法;
第八,具缘方便,能以各种善巧方便摄受调服弟子。我们在选择师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点,名僧未必是高僧,很多人选择师父的时候就挑名气大的选,其实很多时候,名气大未必有修证,默默无闻,没有名气的未必不是一位具德的好师父。
1我们今天学佛,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佛?为清净心念佛。清净心现前,清净心就生智慧,然后你念佛,这个佛号才得力、才有力量。2我们的心为什么不清净?杂念太多。杂念,不管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禅定是清净心,六根面对外面六尘境界,「外不着相,内不动心」,这叫禅定,这是真正修禅定。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还会被外头境界勾引、还会起心动念,完了!真正的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怎么样能保持你的清净心?我觉得有一个好方法,止语,就像我刚才说的,少说、不说、无话可说,止语。我老伴在家经常跟我止语。他什么时候止语?犯错误了,说错话了,办错事了
素食健康时间:2025-02-02
佛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看到一尊佛像,形体逼真,神态安然。佛大悦,欲买之,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加上见佛如此钟爱它,更加咬定原价不放。佛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
禅宗公案时间:2025-02-02
1 学佛一定是越学越欢喜,所谓法喜充满、破迷开悟、离苦得乐!2 迷惑、烦恼、妄想一天比一天少,不容易做到;至少是一年比一年少,这总是一定要做到的。功夫再好一点,一个月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缘是什么?外缘。你要想修清净心,你必须要离开外缘。这个外缘是常常在诱惑你,常常在扰乱你,你要把这些诱惑、干扰把它离开。所以古时候佛门的道场都建立在深山,为什么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摘自净土法门《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3集 2015年6月24日 我们修净土,真正能得受用是清净心现前,得小受用;平等心现前得大受用。清净心现前,生凡圣同居土;平等心现前生方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1
我们供佛,供养佛,什么是真供养?要用心去供养,这是真的。要用心去修行,真修。凡是有生有灭都是假的,不生不灭是真的。佛用水做比喻,我们看海水、江水、湖水,有染污、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31
【2011年农历十月初五讲于广东化州南山寺念佛七法会】佛在鹿野苑三转法轮,为五比丘说法,讲的是四谛法苦、集、灭、道。四中真谛中,第一真谛就是苦谛。我们来到人世,每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在你的生活中,或许见过这样的人:他们的长相不算好看,却会莫名给人带来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和他们相处会感到一股平静喜悦、简单纯粹的能量。同样,你的生活中或许也遇到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居士甲:初学净土者,应如何下手修学,方得真实利益? 法师: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信(或曰仰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8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静波法师:一点亏都不能吃的人最终会如何?“吃些亏处原无碍”,吃了点亏,有什么障碍呢?佛菩萨吃亏吃大了,释迦牟尼佛曾经有过九种灾难,有成就的修行人不也有这样或者那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13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几乎与佛教的历史一样久远。清明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编者按:再过几天是清明节,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一天有很多传统习俗,当然主要还是祭奠已故亲人。原本清明节与佛教并无直接联系,但一个孝字将两者紧密相连。虽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0
体光老和尚禅七开示十二古代的佛教徒,现代的佛教徒,古代的佛教徒他在心地上聪明、有智慧,现在的佛教徒在外边聪明,能说能讲,所得的受益跟古代不同。古代得受益是实际的,现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如何灭堕胎罪问:《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上说,堕胎是罪业极大的杀生罪,果报也重。您写的《现代因果实录》里为何没有这方面的实例?答:做流产(堕胎)是夫妻间的杀生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7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惟贤法师答:这个你就不要着相,要因机施教,在名句上不要执着,那就是辩才,因机施教就叫辩才。懂文学的人来问,你要跟他说内行话,要通达文学;一个做生意的人来问,你要有商业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静坐中保持静心,保持真实心,保持如来心,这样就可以起观。以静心、如来心摄持一切,那就小中有大,大中有小,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众人即我,我即众人,空间、时间、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惟贤法师答:容就是心胸要像大海一样,能容纳百川。心胸广大就是佛的境界,就是佛心。能够容纳一切、包容一切,心量要大,心量大所感的果报,容貌上也庄严。因此这个容字有两个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5
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一、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只占百分之十,是少数。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净土仪规里面,朝暮课诵、佛七仪规里面常讲,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一心就是菩提心,菩提心是真诚心,真诚心里头有一个念头就不真,就不是菩提心,心就不诚了。所以曾国藩,这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大乘教里面告诉我们,经上讲的,一弹指有多少个念头?一个念头是一个画面,宇宙怎么来的?这个画面从哪来的?念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才是事实真相。理解事实真相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理搞清楚了,我们相信会有这种现象产生,我们不怀疑了。所以在这个世间,有人衰老得很快,有人衰老得很慢,什么原因?古人有句话说「忧能使人老」。忧虑就是烦恼,有忧虑的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我们出六道轮迴,比他们简单、比他们容易、比他们彻底。他们离开六道轮迴到哪裡去?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去。我们到极乐世界去了,四圣法界跟极乐世界不能比,差太远了。我们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妄计清净外道的心理之解剖(1938年)不久以前,在佛化新闻报曾登有频伽君的一篇文章,名叫妄计清净外道。上面述说某地有两个出家人,因为受人的愚惑,便以妄计清净之行求道,时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清净心这个时代修行要想成就,只有念佛求生净土,除这一条路之外,确实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得通的。念佛要念到什么时候,才真正有把握往生?要念到心清净。心清净了就是功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这些我们平常要细心去反省,观察自己,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有没有定意,就是有没有定的意思,心清净、杂念少。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谚语里所说的,非常有道理,「知事少时烦恼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2
如何发起大悲心?观六道众生受苦如亲人想!大悲心等5种发心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薄伽梵告慈氏菩萨摩诃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01
智慧光 欢喜光 清净光智慧光是对治我们的愚痴的心,让我们接纳这光明,透视诸法的性相因果,种种因缘,了了分明。欢喜光是对治众生的瞋恨。嗔恨是由于有人我的分别,有欲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为了区分品质高低,沉香经常被划分成多个等级,这是在市场中沉香较难以辨别的原因之一。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分级杂乱,甚至不同品类之间也有很大差异。那么,常见的分
沉香知识时间:2024-12-21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观音是爱与慈悲的化身。我们的内在已经具备了爱与慈悲的种子─爱自己以及他人!爱与慈悲之种的反面就是仇恨之种,如果我们要对两者加以区分的话,可以说仇恨是破坏性的,而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7
如何诵经 梦参你若是读《普门品》,《普门品》是赞叹观世音菩萨功德,赞叹观世音菩萨说,你遇到什么灾难,只要一念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能救苦救难。经文上是这样说,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2-17
黄念祖: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问:念佛时散乱、妄想多,如何对治? 黄老答:现在念佛散乱,这也是必然的。这个不要怕,夏老师有两句诗:“任他妄想纷飞,听我念佛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08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来: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痛苦,有身体上的、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给人体贴的爱和关心,因为你所散发出的关怀和喜乐会带给身处痛苦之中的人极大的安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1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信众:阿弥陀佛!师父您好。就是我想问一下,每年过年我会念《地藏经》,念到清明这段时间,念几十遍回向给我去世的亲人。今年就是前天念到四十九遍,我听说念完《地藏经》还要有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护持三宝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定位要准确。居士要把自己放在护持位上,恭恭敬敬的对待三宝,尽心尽力的做好该做的一切。三宝给了我们成就的机会,给了我们因缘,是我们的福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4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弘一法师:如何改习惯?吾人因多生以来之夙习,及以今生自幼所受环境之熏染,而自然现于身口者,名曰习惯。习惯有善有不善,今且言其不善者。常人对于不善之习惯,而略称之曰习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2
经言:人之谤我也,出初一字时,后字未生;出后一字时,初字已灭。是乃风气鼓动,全无真实。若因此发嗔,则鹊噪鸦鸣,皆应发嗔矣!其说甚妙。而或谓: 设彼作为谤书,则一览之下,字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9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请看世尊往昔是如何放生救生的 金光明经卷第四流水长者子品第十六 佛告树神。尔时流水长者子。于天自在光王国内。治一切众生无量苦患已。令其身体平复如本。受诸快乐。以
戒杀放生时间:2024-11-05
首先,你必须认清一点,香道不是香薰,不是买一盒你最喜欢的香水或精油来熏房子的,香道是品尝各种天然香木发出的香味的变化的。所以只要是沉檀原味香,都是可以值得买来慢
香道道具时间: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