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都说出家好,怎么个好法

明贤法师 2021-03-22

佛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鸿鹄)能远飞。

白衣虽有(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出家)功德胜。

最胜之儿出家真正好,出家二字(二字)人知少。

出家宽广犹如太虚空,三界之苦由此而超生。

我今发心(发心)求正觉,毁其形好披上如来衣。

辞亲割爱发愿随佛学,如来之担我今敢担起。

委弃身命遵崇于佛道,吃苦流血在所也不惜。

如今学佛要有大雄力,度尽众生我愿才止息。

出家的功德

选自《三宝论 僧宝论》

若人出家,能脱三界轮回,证寂灭安乐,度无量众生,故出家功德不可限量。《阿难出家空经》云:若发愿出家,向寂静处跨一步之功德,已胜过诸三千界众生,于数劫中布施妻子儿女之福德。《贤愚经》云: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大宝积经》云:

若有菩萨,以满三千大千世界,上至梵天香花灯明,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以如是等供养如来。若有菩萨,净心持戒于师尊所,受持读诵一四句偈,净心修行乃至七步,功德胜彼无量无边。迦叶,若有菩萨,以满三千大千世界花香、末香,于百千岁,昼夜六时供养如来;若有菩萨,舍于愦闹,深畏三界,为利众生发心,趣向阿兰若处,举足七步,胜前功德无量无边。

又云:

菩萨最胜利益,所谓出家。若乐出家者,则能摄取十种胜利:一者不着诸欲;二者乐阿兰若;三者行佛所行;四者离凡夫行;五者不着妻子,及以财产;六者离恶道因;七者修善趣法;八者宿世善根皆不损减;九者恒为诸天之所赞羡;十者一切鬼神恭敬守护。

三世诸佛最后成道时,皆是以出家身相而成就。《宣说大种变经》云:

大千界众生,皆发趣菩提,假令尽一劫,男女以奉施。若人发道意,以信而出家,随佛而修学,其福胜于彼。过去未来世,一切诸如来,无有不舍家,得成无上道。三世一切佛,称赞出家法,若乐供养佛,当依佛出家。

不必说生生世世,一生一世出家的功德,乃至一日一夜出家的功德亦不可思议。有人虽无一生出家的缘分,但发愿想要出家,或者短期出家,亦有无量功德,如今东南亚、南亚信仰佛教的国家如泰国、缅甸等都有短期出家的风气,这种做法有无边殊胜的利益。如《本缘经》中云:以一日一夜出家故,二十劫不堕三恶道。《僧祇律》中云:以一日一夜出家修梵行者,离三百六十三万六千岁三途苦。《地藏十轮经》云:凡披出家僧衣者,诸邪魔外道,魔王夜叉等,皆不能损害彼者。宁玛派大德华智仁波切亦云:净戒饰着僧衣者,享用一日三宝财,其能消尽诸财障。

出家的功德他人无法摧毁,直至究竟菩提都不会灭尽,故说出家功德不可思议,无量无边。

出家与在家

在家人守持一百天的清净居士戒,不如僧人守护一天出家戒律的功德大,这就象小孩的力量无法与青壮年的力量相比一样。

有人以为作一个居士比较方便,可以随意而行,而出家则因戒律较多而倍感拘束,有的还因此发愿不出家,殊不知居士戒也是别解脱戒的一种,与出家戒一样,都必须以出离心为基础,才能真正得到戒体。若对轮回不但无出离心,还贪恋世间八法,那连居士戒都不可能得到,又怎么可能得到究竟的解脱呢?

有人以为自己若以出家形象度化众生,则不会有很多有缘弟子,故还不如在家。如果你是诸佛菩萨的化现,自然不拘于出家和在家的形式,而且还会以畜生、饿鬼、魔等形象来广度众生。但如果连自己相续中的烦恼还未调伏,就说自己的修证很高,已得诸佛摄受加持,已有能力去度化众生,只能是自欺欺人而已。

从解脱方面而言,要获得小乘阿罗汉果,必须先具有比丘(尼)的戒体,因为只有比丘(尼)戒才能完全遮止一切身口恶业,而沙弥(尼)戒、居士戒只是遮止了部分身口恶业。

如果发心出家受比丘(尼)戒的人越来越少,则佛法中的诵戒、羯磨等法事可能无法相继,佛法就会中断。如果许多本是出家僧人行持的事业只由在家居士行持,则末法时代的颠倒衰败特征便呈现出来。

人身难得,能以此难得人身出家修行,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无垢光尊者讲过:无始劫以来,我们已不知做过多少次帝释了,而作个出家僧人,却只有今生这一次。因此若想积累更殊胜的功德,最好还是出家,否则有些人学佛一生,到老时还是一个在家人,修行也没有进步,岂不是非常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定要出家,如莲花生大师也在我们凡夫面前示现居士身,但凡夫不可能有像莲花生大师一样的神变幻化,大多数众生仍是因为业力所系缚而无法出家。

也有人担心出家后的生活会变得拮据,而不敢发心出家。其实这种担心毫无必要,因为佛在经典中曾亲口讲过,在末法灾难深重时,只要是精进持戒修行的出家僧人,佛陀以他无比广大的福德力令弟子们衣食无缺,即使世人仅能在指甲般大小的土地上耕种,佛陀也会加持真正修行的佛弟子,使他们不会为饥渴所困。

有人因为家人不同意而不出家。虽然佛在戒律中规定,在出家前应首先征得父母的同意,但佛在《律本事》中同时又指出:若此人发心非常坚定,对家里已无牵挂之心,在寺庙或山林中住满了七天,且在此期间,其家人未作寻找或还未找到,他就可在此出家,可以完全获得戒体,和父母同意后出家的人没有任何区别,只是传戒的阿阇黎有一点轻微的支分罪,而这可在半月诵戒忏悔时得到清净。

一般来说,出家很难获得父母的应允,但如果因此而退失出家之念,或有人把父母不同意作为不出家的理由,则无疑已因为自己的错误想法而让生身父母造下了很重的罪业。历史上,释迦牟尼佛是背着父母出家修行的,我们熟悉的虚云老和尚、法尊法师等,也是背着父母而毅然出家修道的。因此我们应谨慎对待此事,不然学佛尚未有进展,却已增加了父母的业障。

佛在《贤愚经》中说:若有人想发心出家,而另外有人给他制造违缘和障碍,使其出家不成功,这恶业极为严重,就像一个人掉进了黑暗一样,他会堕落到漆黑一团的黑暗地狱中受无量痛苦;就像百川汇归大海,恶业果报都集中到了制造违缘的人身上;就像劫末火烧毁须弥山,一点也不剩下一样,对别人出家制造障碍的人会被地狱中的大火烧得一无所余。佛经中还指出,一个人出家的功德等同于建造一千万座佛塔的功德,相反,阻止他人出家,其罪业有如毁坏一千万座佛塔。由此可见,如果自己发心出家,或劝人出家,将获得很大的功德。真正发出离心出家的人,前世今生的很多罪业会逐渐消灭,增上自在安乐。

《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中说出家功德与在家过患云:

在家菩萨若入僧坊在门而住,五体敬礼然后乃入。当如是观:此处即是空行之处,无相行处,无作行处,慈悲喜舍四梵行处,是正行正住所安之处。我当何时舍于家垢?我当何时住如是行?应生如是欲出家心无有在家。修集无上正觉之道。皆悉出家趣空闲林。修集得成无上正道。

在家多尘污,出家妙好。

在家具缚,出家无碍。

在家多垢,出家舍离。

在家恶摄,出家善摄。

在家没于爱欲淤泥,出家远离爱欲淤泥。

在家凡俱,出家智俱。

在家邪命,出家净命。

在家多垢,出家无垢。

在家衰减,出家无减。

在家处忧,出家欢喜。

在家则是众恶梯隥,出家出家离隥。

在家系缚,出家解脱。

在家畏惧,出家无畏。

在家谪罚,出家无罚。

在家多患,出家无患。

在家烦热,出家无热。

在家多求苦,出家无求乐。

在家掉动,出家无动。

在家贫苦,出家无苦。

在家怯弱,出家无怯。

在家下贱,出家尊贵。

在家炽然,出家寂静。

在家利他,出家自利。

在家之人无润精气,出家之人有大滋润。

在家结乐,出家灭乐。

在家增刺,出家无刺。

在家成小法,出家成大法。

在家不调,出家调伏。

在家离戒,出家护戒。

在家增长泪乳血海,出家干竭泪乳血海。

在家之人诸佛声闻缘觉所呵,出家之人诸佛声闻缘觉所赞。

在家无足,出家知足。

在家魔喜,出家魔忧。

在家不降伏,出家降伏。

在家奴仆,出家为主。

在家生死际,出家涅槃际。

在家堕落,出家拔堕。

在家闇冥,出家明照。

在家之人根不自在,出家之人诸根自在。

在家狂逸,出家不逸。

在家不相应,出家相应。

在家下观,出家上观。

在家多营,出家少营。

在家少力,出家大力。

在家谄曲,出家正直。

在家多忧,出家无忧。

在家箭俱,出家除箭。

在家病患,出家无病。

在家老法,出家壮法。

在家放逸命,出家修慧命。

在家诳诈,出家无诈。

在家多作,出家无作。

在家毒器,出家甘露器。

在家灾患,出家无灾害。

在家不舍,出家放舍。

在家之人取于毒果,出家之人取无毒果。

在家之人不爱相应,出家不与不爱相应。

在家痴重,出家智轻。

在家失方便,出家净方便。

在家失正意,出家净正意。

在家失至意,出家净至意。

在家之人不能作救,出家作救。

在家造穷劣,出家不造穷。

在家非舍,出家作舍。

在家非归,出家作归。

在家多怒,出家多慈。

在家负担,出家舍担。

在家不尽一切诤讼,出家尽诤。

在家有过,出家无过。

在家匆务,出家闲务。

在家热恼,出家离热。

在家多仇。出家无仇。

在家贮聚,出家无聚。

在家财坚,出家德坚。

在家忧俱,出家寂忧。

在家损耗,出家增益。

在家易得,出家之人亿劫难得。

在家易作,出家难作。

在家顺流,出家逆流。

在家处流,出家船筏。

在家结河,出家越度。

在家此岸,出家彼岸。

在家缠缚,出家离缠。

在家嫌恨,出家寂恨。

在家王法,出家佛法。

在家爱染污,出家离染。

在家生苦,出家生乐。

在家浅近,出家深远。

在家易伴,出家难伴。

在家妻伴,出家心伴。

在家匆务,出家离务。

在家逼他苦,出家乐他。

在家财施,出家法施。

在家持魔幢,出家持佛幢。

在家巢窟,出家离巢。

在家非道,出家离非道。

在家稠林,出家离林。

如是长者,在家菩萨渐次思念:我恒河沙等设于大祀,为诸众生一日悉施。善调法中生出家心,是则坚实施已毕足。

释迦牟尼佛五百本愿中关于僧宝的悲愿

《悲华经》中,宝海梵志(即释迦牟尼佛前生)白佛言:

我以金刚智慧,破一切众生诸烦恼山,为诸众生说三乘法,为一一众生故,过百千由旬,不乘神力,往至其所而为说法,令得安住无所畏中。或有诸人于我法中欲出家者,愿无障阂,所谓羸劣失念,狂乱骄慢,无有畏惧,痴无智慧,多诸结使,其心散乱。若有女人,欲于我法出家学道受大戒者,成就大愿

若有众生少于善根,于善根中心生爱乐,我当令其于未来世,在佛法中出家学道,安止令住梵净十戒。若有众生悕心求于诸善根法,我当安止善根法中,令得成就梵行具足大戒

尔时,宝藏如来复重赞叹大悲菩萨:善哉!善哉!善大丈夫!汝能如是行菩萨道,譬如往昔须弥山宝菩萨在世间光明佛前,初发如是菩提之心,作是誓愿,亦行如是菩萨之道,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祇劫。东方去此百千亿佛世界,彼有世界名光明智炽,人寿百岁,于中成佛,号智华无垢坚菩提尊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住世说法四十五年,作于佛事。

尔时,佛告大悲菩萨:彼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满一千岁,正法灭已,像法住世亦一千岁。大悲!彼佛世尊若在世,若涅槃,正法、像法于此中间,有诸比丘及比丘尼,非法毁戒,行于邪道,断法供养,无惭无愧,或断寺院僧物,或断现前僧衣服、饮食、卧具、医药,取众僧物以为己有、自用、与人、及与在家者。善男子!如是等人,彼佛世尊皆与授记于三乘中。大悲,彼如来所,若有出家着袈裟者,皆得授记不退三乘。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犯四重禁,彼佛于此起世尊想,种诸善根,亦与授记不退三乘。

尔时大悲菩萨摩诃萨复作是言:世尊!我今所愿行菩萨道时,若有众生,我要劝化令安止住檀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乃至劝化令住如一毛端善根,乃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不安止,乃至一众生于三乘中令退转者,则为欺诳十方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等现在诸佛,必定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我成佛已,若有众生入我法中,出家着袈裟者,或犯重戒,或行邪见,若于三宝轻毁不信,集诸重罪,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于一念中生恭敬心,尊重世尊,或于法僧。世尊!如是众生,乃至一人不于三乘得授记而退转者,则为欺诳十方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等现在诸佛,必定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我成佛已,诸天龙、鬼神、人、及非人,若能于此着袈裟者,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其人若得见此袈裟少分,即得不退于三乘中。若有众生为饥渴所逼,若贫穷鬼神、下贱诸人,乃至饿鬼众生,若得袈裟少分乃至四寸,其人即得饮食充足,随其所愿,疾得成就。若有众生,共相违反,起怨贼想,展转斗诤,若诸天、龙、鬼神、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拘办、荼毗、舍遮、人及非人,共斗诤时,念此袈裟,寻生悲心、柔软之心、无怨贼心、寂灭之心、调伏善心。有人若在兵甲斗讼断事之中,持此袈裟少分,至此辈中,为自护故供养、恭敬、尊重是诸人等,无能侵毁、触娆、轻弄,常得胜他过此诸难。世尊!若我袈裟不能成就如是五事圣功德者,则为欺诳十方世界无量无边阿僧祇等现在诸佛,未来不应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作佛事也,没失善法必定不能破坏外道。

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伸金色右臂,摩大悲菩萨顶,赞言:善哉!善哉!大丈夫!汝所言者,是大珍宝,是大贤善。汝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是袈裟衣服,能成就此五圣功德作大利益。善男子!尔时,大悲菩萨摩诃萨闻佛称赞已,心生欢喜,踊跃无量,因佛伸此金色之臂,长指合缦,其手柔软,犹如天衣,摩其头已,其身即变,状如童子二十岁人。善男子!彼会大众,天、龙、鬼神、干闼婆、人及非人,叉手恭敬向大悲菩萨,供养散种种华,乃至伎乐而供养之。复种种赞叹,赞叹已,默然而住。

愿我亦于半贤劫之中调伏众生。是半劫中,诸佛所有声闻弟子,毁于禁戒,堕在诸见,于诸佛所,无有恭敬,生于嗔恚、恼害之心,破法坏僧、诽谤贤圣,毁坏正法、作恶逆罪。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悉当拔出于生死污泥,令入无畏涅槃城中。我般涅槃后,正法贤劫一时灭尽。若我涅槃,正法贤劫俱灭尽已,我之齿骨并及舍利,悉当变化作佛形像,三十二相璎珞其身,一一相中有八十种好,次第庄严,遍至十方无量无边无佛世界,一一化佛以三乘法,教化无量无边众生,悉令不退。

成全出家功德无量

成全人出家功德无量。供养百千沙门,不如欢喜心放一人出家。

《山海慧菩萨经》云: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为山海慧,德自在名闻十方。于大众中,即从坐起,正衣服,为佛作礼,前白佛言:世尊,一切众生所修习者,何等功德最为第一?

佛告山海慧:汝今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为汝解脱说:若有众生,以饮食、衣服布施一世界众生,不如有人一时之间正念礼拜所得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复置是事,若得有人终身礼拜,不如有人活一生命功德复多。复置是事,若复有人活百千命,不如有人一发善心造立塔寺,以四事供养,供养四沙门功德复多。复置是事,若复有人供养百千沙门,不如有人一发善心,心怀欢喜放一人出家功德复多。

《贤愚经》云:

尔时世尊,赞叹出家。功德因缘其福甚多。若放男女、若放奴婢、若听人民、若自己身,出家入道者,功德无量。布施之报,十世受福,六天人中,往返十到,犹故不如放人出家及自出家功德为胜。何以故?布施之报,福有限极。出家之福,无量无边。又持戒果报,五通神仙,受天福报,极至梵世。于佛法中,出家果报,不可思议,乃至涅槃,福故不尽。

假使有人,起七宝塔,高至三十三天。所得功德,不如出家。何以故?七宝塔者,贪恶愚人,能坏破故。出家之法,无有毁坏。欲求善法,除佛法已,更无胜故。如百盲人,有一明医,能治其目,一时明见。又有百人,罪应挑眼,一人有力,能救其罪令不失目。此二人福,虽复无量,犹亦不如听人出家及自出家其福弘大。何以故?虽能施于二种人目,此人唯各获一世利。又肉眼性,性有败坏。听人出家、若自出家,展转示导众生永劫无上慧眼。慧眼之性,历劫无坏。何以故?福报人天之中,恣意受乐,无穷无尽,毕成佛道。所以者何?由出家法,灭魔眷属,增益佛种,摧灭恶法,长养善法,灭除罪垢,兴无上福业。是故佛说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大海,广于虚空。

若使有人为出家者,作诸留难,令不从志,其罪甚重。如夜黑闇无所睹见,是人罪报,亦复如是,入深地狱黑闇无目。譬如大海,江河百流,悉投其中。此人罪报,亦复如是。一切诸恶,皆集其身。如须弥山劫火所烧,无有遗余,此人亦尔。地狱火烧,无有穷已。譬如迦留楼酰尼药,极为毒苦。若等斤两,比于石蜜。彼善恶报,亦复如是。听人出家、若自出家,功德最大。以出家人,以修多罗为水,洗结使之垢,能灭除生死之苦,为涅槃之因。以毗尼为足。践净戒之地,阿毗昙为目,视世善恶,恣意游步八正之路,至涅槃之妙城。以是义故,放人出家、若自出家,若老若少,其福最胜。

由教证可以了知,自出家者,功德无量无边。放人出家功德亦无量无边。

诸经论盛赞出家功德

《大宝积经摩诃迦叶会》

迦叶,尔时达摩善法二童子,闻佛说法,以净信心离于欲火,欲求出家。从城而出来至佛所,至佛所已,而说颂曰:

一切诸如来,赞叹出家法;

在家多垢秽,坏灭白净法。

增长不善法,毁灭于善法;

在家多过失,出家离染污。

设使百亿劫,受欲无厌足;

受欲无厌足,在家而死灭。

如海受众流,而无有厌足;

凡夫亦如是,受欲无厌足。

如火烧干草,而无厌足时;

凡夫亦如是,受欲无厌足。

贪欲网所缚,灭坏于世间;

是故应离缚,为发出家故。

在家具众过,不得无上道;

出家修远离,尔乃得菩提。

过去诸如来,已入于涅槃;

住阿兰若法,获得大菩提。

是故学诸佛,趣向阿兰若;

舍爱离居家,然后得安隐。

一切三千界,珍宝满其中;

以此珍宝聚,在家施诸佛。

若以无恼心,知于在家过;

学诸佛如来,出家求智慧。

既求出家已,远离诸欲火;

举足行七步,胜以三千施。

三千之功德,不如此一分;

是故出家者,如来之所赞。

成就大智慧,远离诸系缚;

离一切诸着,乃证无上道。

速住寂静处,断除诸欲爱;

一切毒炽心,悉灭无有余。

学诸佛如来,如实知诸法;

速远离在家,住阿兰若法。

若欲求佛道,修于远离行;

应学阿兰若,不应乐在家。

此是诸佛境,圣人所住处;

能住此道者,则能得菩提。

欲等恼众生,若求远离者;

应离在家法,修习阿兰若。

欲证甘露法,转无上法轮;

摧伏诸魔怨,当习阿兰若。

迦叶,尔时达摩善法二童子,说此颂已从城而出,往诣妙花如来所住之处。到已,头面礼足,右绕三匝,白言:世尊,我等今者,于如来所欲求出家。唯愿世尊,哀愍听许令得出家。迦叶,尔时妙花如来,知二童子信心清净求出家法,是时如来,即听出家住比丘法。迦叶,尔时大王,闻二童子得出家已,即以太子令绍王位,王与九百九十九子,八万四千夫人,五千大臣及诸人民,以净信心离于欲火,舍家出家,一切俱往诣妙花佛。到已,顶礼佛足,白妙花佛言:世尊,我等欲求出家,愿佛听许令得出家。迦叶,时妙花佛,知诸大众信心清净,悉听出家住比丘法。迦叶,尔时大王第一太子,登位七日内,自思惟:我终不舍萨婆若心,何用如是王位宝财,为欲所缚?我终不舍无上菩提!作是念已,发心出家,于十五日游四天下,说此偈言:

我父及亲属,皆悉已出家;

无量亿众生,为法亦出家。

我今乐出家,不乐住五欲;

一心求出道,欲诣导师所。

若发心出家,离诸欲火者;

应速随我法,离难甚难得。

不发出家心,不远离欲火;

安心在居家,安住于实法。

迦叶,时彼童子说此偈时,四天下中,无一众生乐在家者,皆悉发心愿求出家。迦叶,时妙花如来知诸众生心信清净求出家已,妙花如来于四天下一切城邑村落,悉作化佛及比丘僧。迦叶,时四天下一切众生,无有一人住在家者,以净信心离于欲火,悉得出家。彼诸众生既出家已,不须种殖其地自然生诸粳米,诸树自然生诸衣服,一切诸天供侍给使。

迦叶,尔时达摩善法二比丘,勇猛精进,于其六十三亿岁中不坐不卧,但勤精进求萨婆若,念萨婆若。于六十三亿岁,勤精进已,得遍至三昧所坐之地,名金刚处,其地皆是金刚所成,十方一切诸佛说法,悉闻受持,闻已复能为他解说。

迦叶,时四天下一切众生,若有修学声闻乘者,无一众生凡身命终极懈怠者,得阿那含,从此命终生净居天,共彼同行。求缘觉者,从此命终,当生他方无佛之处,生大种姓诸根具足,以过去世善根力故,离于欲火而行出家,七日之后成缘觉道,利益无量无边众生,入般涅槃。菩萨乘者,成就五通,具四无量无碍辩才,得陀罗尼。

迦叶,莫作异念,尔时尼弥大王岂异人乎?则我身是。时太子者今弥勒菩萨是。迦叶,莫作异见,何以故?达摩童子今文殊师利是,善法童子者虚空藏菩萨是。

《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譬如天与诸天女共相娱乐。时此王子与诸婇女在阁楼上共相娱乐,耽于色欲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以一切智闻彼乐音,告阿难言:我知此人贪五欲乐,不久命终。却后七日,当舍如是眷属快乐,决定当死。阿难!如此人,若当不舍欲乐,不出家者,命终或能堕于地狱。

尔时阿难顶奉佛教,欲利益此王子故,次至其舍。尔时王子闻阿难在外,即出奉见,以敬念故,请阿难入坐。坐已,未久,尔时王子起恭敬心,白阿难言:善哉,好亲友来,今正是时。汝字欢喜,汝今当教,告我佛所教法,令我欢喜。尔时王子如是三请。阿难为欲作大利益,默然无言。

子又言:鞞陀呵牟尼大仙,利益一切众生。有何嫌恨,默然无所说?不见少告!

时第三师持佛法藏、利世间者惨然告言:汝今善听!却后七日,汝当命终。汝若于此五欲乐中,不能觉悟,不出家者,命终或当堕地狱中。佛一切智人,正语正说,记汝如是。譬火烧物,终不虚发。汝谛思惟!

时彼王子,闻此语已,甚大忧怖,愁愦不乐,受阿难教:我当出家,定且听更六日受乐。第七日中,我辞家眷属,定必出家。阿难可之。第七日畏生死故,求佛出家,佛即听之。一日一夜,修持净戒,即便命终。烧香毕已,尊者阿难与其眷属,往白佛言:世尊!此鞞罗羡那比丘,今已命终,神生何处?

时佛、世尊、天人之师、一切智人,以大梵音,胜出雷鼓迦陵频伽众妙音声,以八种音告阿难言:此鞞罗羡那比丘,畏于生死、地狱苦故,舍欲出家,一日一夜,持净戒故,舍此世已,生四天王天,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恣心受于五欲快乐。贪受五欲,与诸婇女共相娱乐,寿五百岁。五百岁已,命终转生三十三天,为帝释子。具受五欲,极天之乐,天妙婇女,恣意千岁。寿尽,生焰天,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声、香、味、触,快心欲乐。受天二千岁已,命终生于兜率天王子,恣心受于五欲快乐,目视相欲,心自厌足,常谈法语,解脱智慧,寿天中寿。满四千岁已,命终往生自在天上,为天王子,受种种五欲妙乐,于婇女中化应恣意八千岁。八千岁已,命终生他化自在天,为天王子。此第六天,其中欲乐,下五天中所不能及。生此中已,受最妙乐,众乐之藏。受此乐时,心极迷醉,具足受于诸妙胜乐,万六千岁。如是受乐,于六欲天,往来七反。此毗罗羡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财富珍宝具足。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恶生、老、病、死患故,厌世出家,剃除须发故,身披法服,勤修精进,持四威仪,常行正念,观于五阴苦、空、无我,解法因缘,成辟支佛,名毗流帝。于是时,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于善根,令诸群生种于三乘解脱因缘。

尔时阿难叉手,白佛言:世尊!若当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须,得几所福?若复有人,毁破他人出家因缘,受何罪报?唯愿世尊具尽告示!

佛告阿难:汝若具满于百岁中,问我此事,我以无尽智慧,除饮食时,满百岁中,广为汝说此人功德,犹不能尽。是人恒生天上、人中,常为国王,受天、人乐。若有于此沙门法中使人出家,若复营佐出家因缘,于生死中常受快乐。我满百岁,说其福德,不可穷尽。是故阿难!汝满百岁,尽寿问我,我至涅槃,说此功德,亦不能尽。

佛告阿难: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家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福藏,坏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设有欲坏出家因缘者,应善观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缘此罪业,堕地狱中,常盲无目,受极处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饿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恶苦,久乃得脱。若生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于百岁常问是义,我百岁以无尽智说是罪报,亦不可尽。于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终不记此人当有得脱时。所以者何?皆由毁出家故。

或成就无边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缘故,受无量罪。由障出家故,于此清净智慧镜中,为于解脱诸善法故,若见出家修持净戒,趣解脱处,破他出家,为作留难;以是因缘故,生便常盲,不见涅槃。由毁出家故,常观痴等十二因缘,应得解脱;以毁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缘,覆慧眼故,从生至生,常盲无目,不见三界。缘障出家故,出家应见五阴、二十我见,人趣正道;破出家因,坏正见故,所生常盲,不见正道。出家应见一切法聚、善法住处,应观诸佛清净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缘故,所生常盲,不能睹见佛法身。以因出家应具沙门形貌,及与持戒、清净福田,种佛道因;破出家故,于善法中断一切望,由是罪缘,生生常盲。由毁出家故,出家应善观察,一切身心,皆苦、无常、无我、不净;破他出家,为作留难,则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见四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趣涅槃城。是罪缘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见空、无相、无作清净善法向涅槃城。

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应当成就如是善法,不应破坏善法因缘,获如是罪。谁毁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门正见因缘者,终不能得见涅槃城,所生常盲。

若复有人满百劫中,余方出家,修持净戒。若复有人于此阎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须臾,清净出家。于十六分彼百劫出家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若有颠倒,淫姊妹女。不应淫处,琼森悭嫉,此中罪报,不可计限。若有一人能正思惟有出家心,欲舍诸恶。若复有人破坏此人出家因缘,不令愿满,是罪因缘增长于前,复倍百劫。

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世尊!此毗罗羡那所种善根,生尊贵处,当受福乐,为过去世亦有善行?为但齐今一日一夜出家功德,受尔许福?

佛告阿难:汝不应观过去因缘!于此一日一夜清净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间之乐。最后人中,生福乐家。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于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

佛告阿难:我今说喻,汝当善听!譬四天下,东弗婆提、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满中阿罗汉,若稻麻丛林。若有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槃后若起塔庙,种种珍宝、花香、璎珞、幡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偈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以是因缘,善男子当应出家,修持净戒。诸善男子!诸须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应留难出家因缘,应勤方便劝作令成。

时诸大众闻佛所说,莫不厌世,出家持戒,有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善根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皆大欢喜,顶戴奉行。

《文殊师利问经嘱累品》: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一切诸功德不与出家心等。何以故?住家无量过患故,出家无量功德故。

佛告文殊师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一切诸功德,不与出家心等。何以故?

住家无量过患故,出家无量功德故。

住家者有障碍,出家者无障碍。

住家者摄受诸垢,出家者离诸垢。

住家者行诸恶,出家者离诸恶。

住家者是尘垢处,出家者除尘垢处。

住家者溺欲淤泥,出家者离欲淤泥。

住家者随愚人法,出家者远愚人法。

住家者不得正命,出家者得正命。

住家者多怨家,出家者无怨家。

住家者多苦,出家者少苦。

住家者是忧悲恼处,出家者欢喜处。

住家者是恶趣梯,出家者是解脱道。

住家者是结缚处,出家者是解脱处。

住家者有怖畏,出家者无怖畏。

住家者有弹罚,出家者无弹罚。

住家者是伤害处,出家者非伤害处。

住家者有热恼,出家者无热恼。

住家者有贪利苦,出家者无贪利苦。

住家者是愦闹处,出家者是寂静处。

住家者是悭吝处,出家者非悭吝处。

住家者是下贱处,出家者是高胜处。

住家者为烦恼所烧,出家者灭烦恼火。

住家者常为他,出家者常为自。

住家者小心行,出家者大心行。

住家者以苦为乐,出家者出离为乐。

住家者增长蕀刺,出家者能灭蕀刺。

住家者成就小法,出家者成就大法。

住家者无法用,出家者有法用。

住家者多悔吝,出家者无悔吝。

住家者增长血泪乳,出家者无血泪乳。

住家者三乘毁訾,出家者三乘称叹。

住家者不知足,出家者常知足。

住家者魔王爱念,出家者令魔恐怖。

住家者多放逸,出家者无放逸。

住家者是轻蔑处,出家者非轻蔑处。

住家者为人仆使,出家者为仆使主。

住家者是生死边,出家者是涅槃边。

住家者是坠堕处,出家者无坠堕处。

住家者是黑闇,出家者是光明。

住家者纵诸根,出家者摄诸根。

住家者长憍慢,出家者灭憍慢。

住家者是低下处,出家者是清高处。

住家者多事务,出家者无所作。

住家者少果报,出家者多果报。

住家者多谄曲,出家者心质直。

住家者常有忧,出家者常怀喜。

住家者如刺入身,出家者无有刺。

住家者是疾病处,出家者无疾病。

住家者是衰老法,出家者是少壮法。

住家者为放逸死,出家者慧为命。

住家者是欺诳法,出家者是真实法。

住家者多所作,出家者少所作。

住家者多饮毒,出家者饮醍醐。

住家者多散乱,出家者无散乱。

住家者是流转处,出家者非流转处。

住家者如毒药,出家者如甘露。

住家者爱别离,出家者无别离。

住家者多重痴,出家者深智慧。

住家者乐尘秽法,出家者乐清净法。

住家者失内思惟,出家者得内思惟。

住家者无归依,出家者有归依。

住家者无尊胜,出家者有尊胜。

住家者无定住处,出家者有定住处。

住家者不能作依,出家者能作依。

住家者多瞋恚,出家者多慈悲。

住家者有重担,出家者舍重担。

住家者无究竟事,出家者有究竟事。

住家者有罪过,出家者无罪过。

住家者有过患,出家者无过患。

住家者有苦难,出家者无苦难。

住家者流转生死,出家者有齐限。

住家者有秽污,出家者无秽污。

住家者有慢,出家者无慢。

住家者以财物为宝,出家者以功德为宝。

住家者多灾疫,出家者离灾疫。

住家者常有退,出家者常增长。

住家者易可得,出家者难可得。

住家者可作,出家者不可作。

住家者随流,出家者逆流。

住家者是烦恼海,出家者是舟航。

住家者是此岸,出家者是彼岸。

住家者缠所缚,出家者离缠缚。

住家者作怨家,出家者灭怨家。

住家者国王所教诫,出家者佛法所教诫。

住家者有犯罪,出家者无犯罪。

住家者是苦生,出家者是乐生。

住家者是浅,出家者是深。

住家者伴易得,出家者伴难得。

住家者妇为伴,出家者定为伴。

住家者是罾网,出家者破罾网。

住家者伤害为胜,出家者摄受为胜。

住家者持魔王幢幡,出家者持佛幢幡。

住家者是此住,出家者彼住。

住家者增长烦恼,出家者出离烦恼。

住家者如刺林,出家者出刺林。

文殊师利,若我毁訾住家,赞叹出家,言满虚空,说犹无尽。此谓住家过患,出家功德。

《赞僧功德经》敦煌本:

阿含经中略集出,叹大福田诸僧宝;

大梵天王及帝释,以大梵音赞僧宝。

大地坚牢诸神等,赞叹一切僧宝众;

我末法中出家人,常住僧宝常住僧。

僧宝僧共兴佛法,志求菩提微妙果;

于浊苦恶世界中,常在如来清净众。

僧中或有求四果,或以证果在僧中;

此等八辈诸圣人,和合僧中常不断。

或有头陀常乞食,或有山间乐寂静;

乃至于微细戒中,不犯如来严命教。

或有深广学智慧,或有息虑习诸禅;

并诸集在僧众中,犹如百川归大海。

殊胜妙宝大德僧,长养众生功德种;

能与人天胜果者,无过佛法僧宝众。

善心僧中施掬水,获福多于大海量;

微尘尚可有算期,僧中施宝无有尽。

若人当来求远离,越于生死贫穷河;

应当速疾志诚心,于僧宝中树因果。

于此最妙良福田,若有种植功德子;

当来收获无边畔,犹如云中含大雨。

施者不筹量度者,平等奉施无二心;

是人方可能堪任,受人天中胜妙果。

无量功德具庄严,大悲世尊弟子众;

凡人肉眼难分别,犹如灰覆于火上。

或有外现犯戒相,内秘无量诸功德;

应当信顺崇重之,贤圣愚凡不可测。

或有外现具威仪,或示未能舍其欲;

外相人观谓凡夫,不妨内即是其圣。

内如四种庵罗果,生熟难分不可别;

如来弟子亦如是,有戒无戒亦难辨。

是故殷勤劝诸人,不许毁骂僧宝众;

若欲不沉沦苦海,常当敬重植良田。

常欲人中受乐者,亦当供养比丘僧;

勿以凡夫下劣心,分别如来弟子众。

若有清信士女等,能于十念生信心;

平等供养比丘僧,是人获得无量报。

若于僧中起邪见,当来定堕三恶道;

世尊亲自以梵音,金口弘宣诚不妄。

宁以利刀割其舌,或以捻杵碎其身;

不应一念嗔恚心,谤毁如来净僧众。

宁以吞大热铁丸,宁使口中出猛焰;

不应戏论以一言,毁骂出家清净众。

宁以利刃自屠割,残害肢节毁肌肤;

不应戏笑调凡愚,何况打骂比丘众?

宁以自手挑两目,宁于多劫受生盲;

其于习行离欲人,不应恶眼而瞻视。

宁毁精舍及制多,宁焚七宝舍利塔;

勿于僧中出恶言,诽谤如来清净众。

毁塔之人自堕落,经无量劫受诸苦;

好说众僧短长者,自堕亦引无量众。

是故智者善思量,勿于僧中起轻慢;

善自防护口业非,莫谈此持彼犯戒。

若一恶言毁沙门,当堕泥犁受极苦;

从地狱出得人身,即招聋盲喑哑报。

世间多有愚劣人,谈说僧尼诸过恶;

因兹堕落恶道中,永劫沉沦没苦海。

大悲世尊礼大众,尊敬和合大德僧;

诸佛尚自致殷勤,何况凡夫轻慢众?

世间多有信心人,崇重世尊弟子者;

闻说三宝短长时,怨于僧中起邪见。

因此退败诸善人,毁坏如来清净众;

不见贤劫千世尊,是故智者应思维。

昔有俱迦离比丘,以一恶言骂僧众;

犹落钵头磨地狱,舌被犁耕数万段。

亦有迦叶佛弟子,谤毁无量世间人;

承斯恶业舍残形,还受耕舌地狱苦。

沙门怀忿毁诸人,尚招无量口业报;

何况无戒白衣人,骂僧难免堕恶道?

是故智人不应骂,乃至草木砖瓦等;

况毁清净出家人,习行离欲善法者?

哪怕欲火炽烧心,玷污尸罗清净戒;

不久速能自忏除,还入如来圣众位。

如人暂迷失其道,有目还能寻本路;

比丘虽犯世尊禁,虽然暂犯还能灭。

如人平地蹶脚时,有足还能而速起;

比丘虽暂缺尸罗,虽犯不久还能补。

犹如世间金宝器,虽破其价一种贵;

木器纵然全不漏,不可比及破宝器。

破禁比丘虽无戒,初心出家功德胜;

百千万亿白衣人,功德纵多不及彼。

出家弟子能堪任,继嗣如来末代法;

万德无量凡俗人,不能须臾弘圣教。

最下犯禁破戒僧,供养由获万亿报;

是故世尊赞胜因,天上人中受尊贵。

是故殷勤劝诸人,勿毁如来僧宝众;

今生习恶因缘故,当来业成亦毁佛。

缘兹身口意业报,永断世间人天种;

当堕三途恶道中,亿劫沉沦无休息。

若于清众起正信,无有毁谤诸僧罪;

常能防护口业过,不谈如来僧宝众。

若人于僧有骂罪,应须志诚速求忏;

于僧勿起憍慢心,来生受苦必当悔。

如僧刹那有功德,其福不容于天地;

何况经月累岁年,坚持如来严禁戒。

是人持戒功德报,佛于一劫说不尽;

况余凡俗知其边,福等虚空无有量。

当知功德广庄严,释迦如来僧宝众;

是故不听在家者,毁辱打骂出家僧。

纵见沙门犯戒时,当宽其意勿嫌毁;

如入芳丛采妙花,不应摘选枯枝叶。

广大清净佛法海,多有持戒精修者;

其中纵有犯威仪,白衣不应生毁谤。

譬如田中新苗稼,于中亦有稗莠草;

应可一种敬良田,不应拣选生分别。

是以世尊制诸人,不听毁谤沙门众;

唯当尊重生敬心,同此受胜诸天报。

佛陀寂灭虽久远,僧宝连晖传法灯;

犹如龙王降甘雨,大地萌芽普皆润。

和合僧宝亦如是,沐浴如来妙法雨;

滋润枯渴诸群生,长养善芽功德种。

于多劫中宿植田,得为如来弟子众;

处在贤圣法海中,饮妙解脱甘露味。

传承世尊末代教,流化十方诸国土;

利益一切诸众生,令佛法轮恒不绝。

佛法久后灭没时,伽蓝精舍毁成聚;

龛塔尊像并荒凉,设欲供养难可得。

壁画僧形不可见,何况得闻于正法?

人身难得生人中,佛法难逢今已得。

如何于妙良福田,不种当来功德种?

冥路悬远不可达,当办资粮备前所。

善福田中不种植,当来崄路乏资粮;

是故诸人应善思,闻经僧中应惠施。

依经我略赞僧宝,功德无量遍虚空;

回施一切诸群生,愿共当来值弥勒。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家事》:

(僧护)告曰:诸具寿,汝等能有如是增上信心,斯为善事。如世尊说,能出家者,获五种利益。云何为五?

一者出家功德,是我自利,不共他有,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二者自知我是卑下之人,被他驱使,既出家后受人供养,礼拜称赞,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三者从此命终当生天上,离三恶道,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四者由舍俗故,出离生死,当得安稳无上涅槃,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五者常为诸佛及声闻众、诸胜上人之所赞叹,是故智者应求出家。

汝应可观斯利益,以殷重心,舍诸俗网,求大功德。是故我今度汝出家,汝等欲为于此出家。

《弥沙塞羯磨本五分羯磨》:

出家之益难以言宣。

《出家功德经》云:出家功德,高于须弥,深于巨海,广于虚空。无量无边胜明千人之眼,又胜救千人之目。

《僧祇律》云:一日出家修梵行,灭二十劫恶道苦。

《大悲经》云:若以袈裟四寸着身,五种功德不,出贤劫之中当证三乘圣果。若障出家罪,则极重广有成教,何能繁述!

《大智度论四众义释》:

优婆塞、优婆夷有居家,故心不净,不能尽漏,止可得四圣谛,作学人。如偈说:

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

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

《十住毗婆沙论入寺品》

若我恒沙劫,常于天祠中;大施不休废,不如一出家。

是菩萨尔时应作是念:我如法求财,于恒河沙等劫常行大施,是诸施福,犹尚不如发心出家。何况有实,何以故?

在家则有无量过恶,出家能成无量功德。

在家则溃闹,出家则闲静。

在家则属垢,出家则无属。

在家是恶行处,出家是善行处。

在家则染诸尘垢,出家则离诸尘垢。

在家则没五欲泥,出家则出五欲泥。

在家难得净命,出家易得净命。

在家则多怨贼,出家则无怨贼。

在家则多恼碍,出家则无恼碍。

在家是忧处,出家是喜处。

在家是恶道门,出家是利益门。

在家是系缚,出家是解脱。

在家则杂畏,出家则无畏。

在家有鞭杖,出家无鞭杖。

在家有刀槊,出家无刀槊。

在家有悔热,出家无悔热。

在家多求故苦,出家无求故乐。

在家则戏调,出家则寂灭。

在家是可愍,出家无可愍。

在家则愁悴,出家无愁悴。

在家则卑下,出家则高显。

在家则炽然,出家则寂灭。

在家则为他,出家则自为。

在家少势力,出家多势力。

在家随顺垢门,出家随顺净门。

在家增刺棘,出家破刺棘。

在家成就小法,出家成就大法。

在家作不善,出家则修善。

在家则有悔,出家则无悔。

在家增泪乳血海,出家竭泪乳血海。

在家则为诸佛辟支佛声闻所呵贱,出家则为诸佛辟支佛声闻所称叹。

在家则不知足,出家则知足。

在家则魔喜,出家则魔忧。

在家后有衰,出家后无衰。

在家则易破,出家则难破。

在家是奴仆,出家则为主。

在家永在生死,出家究竟涅槃。

在家则堕坑,出家则出坑。

在家则黑暗,出家则明显。

在家不能降伏诸根,出家则能降伏诸根。

在家则傲诞,出家则谦逊。

在家则鄙陋,出家则尊贵。

在家有所由,出家无所由。

在家则多务,出家则小务。

在家则果小,出家则果大。

在家则谄曲,出家则质直。

在家则多忧,出家则多喜。

在家如箭在身,出家如身离箭。

在家则有病,出家则病愈。

在家行恶法故速老,出家行善法故少壮。

在家放逸为死,出家有智慧命。

在家则欺诳,出家则真实。

在家则多求,出家则少求。

在家则饮杂毒浆,出家则饮甘露浆。

在家多侵害,出家无侵害。

在家则衰耗,出家无衰耗。

在家如毒树果,出家如甘露果。

在家则怨憎和合,出家则离怨憎会苦。

在家则爱别离苦,出家则亲爱和合。

在家则痴重,出家则痴轻。

在家则失净行,出家则得净行。

在家则破深心,出家则成深心。

在家则无救,出家则有救。

在家则孤穷,出家不孤穷。

在家则无舍,出家则有舍。

在家则无归,出家则有归。

在家则多嗔,出家则多慈。

在家则重担,出家则舍担。

在家则事务无尽,出家则无有事务。

在家则罪会,出家则福会。

在家则苦恼,出家则无苦恼。

在家则有热,出家则无热。

在家则有诤,出家则无诤。

在家则染着,出家无染着。

在家有我慢,出家无我慢。

在家贵财物,出家贵功德。

在家有灾害,出家灭灾害。

在家则减失,出家则增益。

在家则易得,出家则难遇,千万劫中时乃一得。

在家则易行,出家则难行。

在家则顺流,出家则逆流。

在家则漂流,出家则乘筏。

在家则为烦恼所漂,出家则有桥梁自度。

在家是此岸,出家是彼岸。

在家则缠缚,出家离缠缚。

在家怀结恨,出家离结恨。

在家随官法,出家随佛法。

在家有事故,出家无事故。

在家有苦果,出家有乐果。

在家则轻躁,出家则威重。

在家伴易得,出家伴难得。

在家以妇为伴,出家坚心为伴。

在家则入围,出家则解围。

在家则以侵恼他为贵,出家则以利益他为贵。

在家则贵财施,出家则贵法施。

在家则持魔幢,出家则持佛憧。

在家有归处,出家坏诸归处。

在家增长身,出家则离身。

在家入深榛,出家出深榛。

复次:

又于出家者,心应深贪慕。

是在家菩萨,如是思惟出家功德。于出家者心应贪慕。

我何时当得出家,得有如是功德?

我何时当得出家,次第具行沙门法,则说戒布萨安居自恣次第而坐?

我何时当得圣人所著戒定慧解脱知见熏修法衣?

何时当得持圣人相?

何时当得闲林静住?

何时当得持钵乞食得与不得,若多若少,若美若恶,若冷若热,次第而受,趣以支身,如涂疮膏车?

何时当得于世八法心无忧喜?

何时当得关闭六情如絷狗鹿鱼蛇猴鸟?狗乐聚落鹿乐山泽,鱼乐池沼蛇好穴处,猴乐深林鸟依虚空,眼耳鼻舌身意常乐色声香味触法,非是凡夫浅智弱志所能降伏。唯有智慧坚心正念,乃能摧伏六情寇贼,不令为患自在无畏。

何时当得乐欲坐禅诵读经法,乐断烦恼,乐修善法,乐着弊衣,趣足障体?念昔在俗多行放逸,今得自利又利他故,当勤精进。

何时当得随顺菩萨所行道法?

何时当得亦为世间作无上福田?何时当得离恩爱奴?

何时当得脱是家狱?如说:

礼敬诸塔寺,因佛生三心。

是在家菩萨既已慕尚出家。若入塔寺敬礼佛时,应生三心。何等为三?

我当何时得于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摩睺罗伽,人,非人中受诸供养?

何时当得神力舍利流布世间利益众生?

我今深心行大精进,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作佛已入无余涅槃。复次:

诣诸比丘时,随所行奉事;

默然顺所诲,济乏无所惜。

《出家乐赞》:

出家乐,出家乐,无始起,离诸着。

今生值善割亲缘,顿舍粗情断众恶。

断众恶,发身心,依圣学,除于结使下金刀,落发披衣食宝药。

食宝药,怀法喜,加踊跃,谁其长夜睡重昏,此日清身忻大觉,忻大觉。

出家安,出家安,一切事,不相干。

年登二十逢和尚,敬受尸罗遇净坛。

遇净坛,修定慧,证非难,悟若琉璃明内外,妙喻莲华恣总看。

恣总看,称释子,法门宽,出入往来无碍道,解脱道遥证涅槃。

证涅槃,归去来,宝门开,正见弥陀升宝坐,菩萨散华称善哉。

称善哉,宝林看,水鸟树林念五会,哀婉慈声赞法王。

赞法王,共命鸟,对鸳鸯,鹦鹉频伽说妙法,恒叹众生住苦方。

住苦方,归去来,离娑婆,常住如来听妙法,指受西方是释迦。

是释迦,归去来,见弥陀,今在西方现说法,运度众生出爱河。

出爱河,归去来,上金台,势至观音来引路,百法明门应自开,应自开。

《赞僧赋》:

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

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

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

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

白鹿衔花,青猿献果。

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

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

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

冬观雪岭山川,蒲团暖坐。

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

假饶十大魔军,闻名而归正道。

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

般般如意,种种现成。

存世为人天之师,末后定归圣果矣!

偈曰:

空王佛弟子,如来亲眷属。

身穿百衲衣,口吃千钟粟。

夜坐无畏床,朝睹弥陀佛。

朕若得如此,千足与万足!

又赞僧偈曰:

六度无懈,四恩匪常,为人天眼,助佛津梁。

体润一雨,心熏众香,道无不在,此土他方。

《尊僧篇》:

教必尊僧,何谓也?

僧也者,以佛为性,以如来为家,以法为身,以慧为命,以禅悦为食,故不恃俗民,不营世家,不修形骸,不贪生,不惧死,不溽乎五味。

其防身有戒,摄心有定,辨明有慧。

语其戒也,洁清三惑,而毕身不污;

语其定也,恬思虑正,神明而终日不乱;

语其慧也,崇德辨惑而必然。

以此修之之谓因,以此成之之谓果。

其于物也,有慈有悲,有大誓有大惠。

慈也者,常欲安万物;

悲也者,常欲拯众苦;

誓也者,誓与天下见真谛;

惠也者,惠群生以正法。

神而通之,天地不能掩。

密而行之,鬼神不能测。

其演法也,辩说不滞。

其护法也,奋不顾身。

能忍人之不可忍,能行人之不能行。

其正命也,丐食而食而不为耻。

其寡欲也,粪衣缀钵而不为贫。

其无争也,可辱而不可轻。

其无怨也,可同而不可损。以实相待物,以至慈修己。故其于天下也,能必和能普敬。

其语无妄,故其为信也至。

其法无我,故其为让也诚。有威可警,有仪可则,天人望而俨然。能福于世,能导于俗。

其忘形也,委禽兽而不怪。

其读诵也,冒寒暑而不废。

以法而出也,游人间遍聚落。视名若谷响,视利若游尘,视物色若阳焰。煦妪贫病,瓦合舆台而不为卑。

以道而处也,虽深山穷谷,草其衣,木其食,晏然自得,不可以利诱,不可以势屈,谢天子诸侯而不为高。

其独立也,以道自胜,虽形影相吊而不为孤。

其群居也,以法为属,会四海之人而不为混。

其可学也,虽三藏十二部,百家异道之书无不知也,他方殊俗之言无不通也。祖述其法,则有文有章也。行其中道,则不空不有也。

其绝学也,离念清净,纯真一如,不复有所分别也。

僧乎!其为人至,其为心溥,其为德备,其为道大。

其为贤,非世之所谓贤也。

其为圣,非世之所谓圣也。

出世殊胜之贤圣也,僧也如此,可不尊乎!

《缁门警训》:

《缁门警训》中引《悲华经》云:

如来于宝藏佛所发愿,成佛时我袈裟有五功德:

一者入我法中或犯重邪见等四众,于一念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

二者天龙人鬼若能恭敬此人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

三者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

四者若众生共相违反,念袈裟力寻生悲心;

五者若在兵阵持此小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

若我袈裟无此五力,则欺十方诸佛。

亦引《贤愚经》云:

佛告阿难:古昔无量阿僧祇劫,此阎浮提于山林中有一师子,名迦罗毗(秦言坚誓),躯体金色光相明显,时猎师剃头着袈裟,内佩弓箭以毒箭射之,师子惊觉即欲驰害。见着袈裟念言,此人不久必得解脱。所以者何?此染衣者三世圣人标相。我若害之,则为恶心向三世圣贤。如是思维,害意还息。

又引大智律师《三衣赋》云:

吾有三衣,古圣真规粗疏麻苎为其体。兽毛蚕口害命伤慈,青黑木兰坏其色。五正五间涉俗生讥。其奉持也,如鸟两翼,其敬护也,如身薄皮。信是恒沙诸佛之标帜,贤圣沙门之轨仪。九十六道起信之首,二十五有植福之基。是以坚誓兽王忍死而频加称叹,莲花色女作戏而尽断贪痴。弘誓甚重至德难思,龙披免金翅之祸,人得息战敌之危。末流浮薄正教衰迟,竞贸乱朱之服,率遭滥吹之嗤。壮大于贡高我慢,欺压于硕德厖眉。习以成俗,愚不知非。汝当敬遵彝范,仰荷恩慈,时时自庆,步步勿离。潜神乐国兮,铢衣自被。垂形忍界兮,报服常随。劫石可销,想斯言而不泯。太空有尽,谅此志以难移。

更新于:2021-03-22 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