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八苦是众生轮回六道所受的八种苦果,也是四谛中苦谛的主要内容。
生苦:人初出母胎,冷风割体,出生之后,老、病、死等众苦交集,身心倍受逼迫。
老苦:人至老年,颜衰色变,体力减退,肌肉松弛,发白齿落,五官失灵,举止言行,皆不如意,生起种种身心之苦。
病苦:一身是病,四大不调,精神欠和,身心受病,或如烈火烧身,或如千针刺心,或如万蚁啮骨,真是痛苦不堪。
死苦:生命变坏而死,弥留之际又受身心上极难忍受之痛苦。
怨憎会苦:怨家仇人,憎恶之事,不得不相遇聚集,受其扰害威胁而生诸苦。
爱别离苦:恩爱分离,骨肉离别,父子东西,夫妻南北,甚至祸起非常,造成生离死别的莫大痛苦。
求不得苦:所希求的往往得不到满足,所求越强,越不能得到,则痛苦越大。
五取蕴苦:五蕴是佛教所说的构成众生身体的五种要素:色(相当于物质)、受(感受)、想(表象、知觉)、行(意志)、识(精神的总体),五蕴就是人的身心,也是人生一切痛苦的汇合点,人生的一切痛苦都归结为五蕴之苦,即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所产生的痛苦。
在八苦中,五取蕴苦既是其他众苦的总根源,又是一切苦的聚集场,即人的生命就是苦,生存就是苦。中国禅宗则认为,未来的、过去的都不必在意。只有把握当下,活在当下,才能拔苦得乐,幸福常驻。
不邪谓之正,通达无阻谓之道。正道者,可令众生苦集永尽,达于涅槃寂静的圣贤境界,故八正道亦称八圣道、八支正道、八圣道分,意为通向涅槃解脱的八种正确途径:
(一)正见:是正当的见解,世间正见如布施持戒;出世正见谓明达苦集灭道四谛理,不为俗见惑见所惑。
(二)正思惟:一般人所发的思维,多由妄念而起,若修道既见四谛理。当以无漏智慧发动思惟,而使真智增长,断除迷惑,而证真性。
(三)正语:以正当的言语而修口业,离诸妄语、恶口、两舌、绮语。得正语,则口业自净。
(四)正业:梵行清净,不染三毒,谓之正业。我人起心动意,无非造业。修道须身不造杀盗淫,口不作欺妄语,意不起贪嗔痴,即谓正业。
(五)正命:命谓赖以生活的生计,修道者当离五邪命诈现异相、自说功德、占相吉凶、高声现威、说得供养而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
(六)正精进:向出世之方、涅槃之道,努力前进,称正精进。得正精进者,不从事于徒苦心身的苦行,或世俗迷信,及外道不究竟之法。
(七)正念:念从心起,心不离道,惟念真如实相,或功德相好,故称正念。得正念,则与菩提相应,心无动失。
(八)正定:远离不定,邪定,及有漏禅,以真智入于无漏清净的禅定,谓之正定。得正定,则能正住于理,决定不移。
八正道,又可归纳于戒定慧三无漏学。即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为戒学;正念、正定为定学;正见、正思维为慧学。修八正道,为灭谛之因,可达于涅槃。
问:活佛,我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大法,请问我该怎么做,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向您求法?去哪里找您?答:所有弟子都非常想得到即身解脱、大彻大悟的无上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5-01-26
戒律vs.解脱自在得以胜出无常,自在出入三界与三昧之中,方是真正解脱的行者!修行的目的在志求解脱而得自在,如今有一班「行者」,对于戒律从严规范、扩大解释,大到几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解脱何难如何超出?即是修行!行者修行的目的是在解脱,但是解脱什么?换言之,到底是什么系缚着你呢?所谓的系缚或羁束,皆不是外在对人身的牢笼,而是那系绊心灵的东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3
因果在我们学佛的过程中太重要了,没有因果就没有佛法。就好像高楼一样,没有地基就没有高楼,破坏地基就可以破坏高楼。破坏因果就是破坏佛法,宣扬因果就是建立佛法。因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二大理则﹞佛法的因缘论,虽有此三层,而主要的是事待理成,依此而成为事实,依此而显示真性。如上面说到的「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7
“〔第一项 无明〕一、无明的含义即无知、不明,不是什么都不知,反而是充满错误的知,是与正智相反的知。为生死流转的根本。”我们不仅不知道真理法则,反而自以为是,错误认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7
“﹝涅槃之深究﹞(一)蕴苦永息之涅槃:惟有甚深的空(无我)慧,才能破除我见。等到此生的报体结束后,不再受生死果,就是入涅槃了。”生死永灭不再轮回相续才叫涅槃。这里点出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五、解脱者的生活在日常生活方面,解脱的声闻圣者,偏重禅味,而漠视外界。他们的生活态度是淡泊自足的,「少事少业少希望住」。他们的内心充实,而外表好象贫乏清苦。”早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八、正定﹞念是定的方便,因念的系念不忘而得一心,即是「定」。定,有禅那、等持、三摩地等同义的异名。以下区别「定」与「正定」的不同。”定即是一心而非二心、三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六、解脱与究竟解脱二乘圣者及菩萨,从证悟而得的解脱,还有不圆满处。二乘圣者,虽断尽烦恼而证解脱,但因无始来的烦恼,多且重,深刻影响于身心,所以身心仍然不免遗留有过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道 谛※﹝八正道﹞涅槃──苦的熄灭,是由修道而证得的。在三十七道品中,最能代表佛教的实践法门,就是八正道。”四圣谛的内容是“苦集灭道”:苦是现实的一切,集是苦集起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6
弟子:如何能在每个当下、在在处处都能直入解脱境?上师:时时都能说是“解脱处”,就是进入到一个“很平静的状态”,你首先在座上要多下些功夫。这两天也有很多人都在问:
文殊花开时间:2024-12-19
无须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如今在座的弟子,无论是独自一人在家禅修还是跟随导师一起禅修,相信平常都在修行之中。但在修行过程中,内心的感觉可能并不稳定。因为今天内心清净并不等于明天也会清净,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13
新娘的爱恋寂静涅槃最乐15~6无火如贪欲无恶如瞋恨无苦如五蕴无乐如寂静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他去参加一场婚礼。新郎一直看着新娘,非常兴奋,无心款待客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1
只要皈依三宝,能念三宝,都是修行;能这样的思想,这样的用心,不贪财,不恋色,这就叫修行。常时观身体是无常的,是不干净的,是幻化的,是要死的。你这样观,你的烦恼就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1
禅悟与实现郑石岩第七章悟、醒觉与解脱禅是一个人独一无二对生活的领悟或省发,每个人都透过领悟而肯定了真我,发现生活的光明面。这种省发不是一般所谓的知性理解,或经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2
在初期的佛经里面,说实践的方法多,说本体的理论少。多数佛弟子都依随佛陀说法,具足信心,勤求解脱,出离生死,致偏重于证寂灭的涅槃,很少说明实相的哲理。佛陀当时教弟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5
宋朝僧人释僧俊,俗姓王,是京师人。他出家后,不守戒律,也未曾修善,结果,因为患了一点小病,就死了。他死后三日,又奇迹般的醒来,啼哭忏悔!自己说,他将要死的时侯,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5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五位国王,虽国界相近,但不相互攻打讨伐,常互相友好往来,彼此都是好友。其中最年长的国王,叫普安王,跟随释迦牟尼佛修习菩萨行,其他四个年纪较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30
无论谁学佛都想改脾气,为什么改起来那么难,甚至继续挑丈夫或妻子的毛病?想管对方,遇到不同意见的时候还在辩论,总是生不起恭敬心,这一般都是不深信因果造成的,这个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2
问:何为大平等性自解脱?答:自性与本基的自性无二无别,一体无离合。可以理解为证到了基的一切本来面目,即证悟了本来。大用现前,即道的功德一切圆满,远离阿赖耶的所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0
主讲:楼宇烈先生主题:佛教的最高境界涅槃时间:2006年11月4日上午地点:昌平随园国学会所主持人傅桦: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来到优雅别致的随园,来到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2
无我与涅槃关于涅槃「有」、「无」的辩证缘起、缘灭的教法是中道的真理,超越「有」、「无」的二边。证入涅槃为轮回的止息、「有」的寂灭,由于无明与渴爱的止息,而结束了新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达真堪布:若是发心不正确,做好事、善事,都会变成恶趣的因做为一个修行人,我们要时时观察自己的心相续,即观察这个心,看住这个心。否则,即使表面上每天都在上早晚课,
为人处世时间:2024-08-20
此世虽苦难,亦有乐可寻;虽存在实有,亦应觅非有;此世虽热恼,亦有清凉地;虽三界如火,亦有涅槃城;此世虽恶浊,亦有至善境;虽实有生者,亦有无生地。《本生故事》涅槃是佛法的圆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原文】迄高宗永徽辛亥岁闰九月四日,忽垂诫门人曰: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言讫安坐而逝。(据《五灯会元》卷一)【译文】到了唐高宗永徽辛亥年(651)闰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道证法师:声闻:佛的声音听得入耳,还会照做实行,所以他会开悟,解脱自在声闻法界 “声闻”这两个字,单由文字表面上来看,声就是声音,闻就是听闻。 听闻什么声音呢?听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8-09
分手后的你是不是在苦恼着如何挽回前女友,其实很多女人提分手后都会想让你挽回她。毕竟曾经是真的喜欢过,提分手肯定你做了让她失望的事情,很多男生被分手后的一件事就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4
有人说,婚姻其实就是一场马拉松,很少有人能够轻松的跑完全程。这一路上总是会遇到有一些磕磕碰碰,但是只要自己坚持不放弃,重点就会在不远处等你。所以当我们婚姻中遇到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3
婚姻是一座城堡,同时也是一座炼狱,两个人步入了婚姻就意味着要风雨同舟,共患难。都说打是情,骂是爱,这就需要夫妻双方能够充分的了解彼此,才能体会这句话的含义。婚姻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12
很多的分手情侣都有这样的感受,刚开始分手的时候,会感觉很难受,就会发现原来自己还是深深爱着对方。那是因为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已经习惯了这种感情,因而会对爱情熟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9
如何挽回失去的爱情?情感挽回,顾名思义就是帮助你把已经分开的夫妻或者情侣,或者即将要分开的夫妻或者情侣重新在一起。挽回的目的是你还爱着他,并不是因为其他的原因。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7
我和老公认识到结婚已经12年了,那个时候我才不到17岁就和他同居住到一起了,他比我大1岁,那个时候的我们很幸福,开心,我们一起拼搏,6年后我们结婚,生了一对双胞胎,期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5
一、分手后绝不能陷入情绪低谷区失恋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但是若在一段感情道路上错过了一个真心对待自己,又爱自己的人那就是件大事了。因为感情路上,能碰到真爱的机会并不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5
从古至今,中国人民都是比较含蓄、传统的,由此,风水学的知识从古至今都是比较受大家重视的,包括现在一些楼盘,他们在建设之前都会请大师来看过风水,然后再来和规划师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7
结婚对于女人来说就像是经历第二次的生命一样,因为结婚之后你会过着和以前不一样的生活,没人都是想有一个好的婚姻的,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有一个美好的开始,结婚择吉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5
古往今来,男婚女嫁一直被列入中国人的人生大事之中,二十婚娶,三十而立。古有道法自然,提出道生二三,婚娶之日的择取也很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三十而立甚至更长影响,所以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5
自古以来,人们对风水的关注就很多,人们注重利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办一件喜事,比如结婚、乔迁和开业等,他们都需要选择一个好日子来进行,这样才能图个好的开头,有了好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4
说到择吉日的正确方法,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择吉是我国的一种传统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了,人们也将这种传统习俗传承到了现在。在传承的这三千多年之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2
搬家的时候我们都是会选择一个吉日来进行的,因为只有掌握了好的吉时才能使得后面的事情顺顺利利,如果是选不对吉日就搬家的话,那还有有可能会引发不好的事情呢!那搬家择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2
阻碍解脱的十种业障究竟是那一些业障缠绕我们解脱不了呢?归纳起来,有下列十种:一、无惭:一般人根本不知道惭愧,也就是儒家讲的无耻,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了不起,难得有一
禅理故事时间:2024-06-22
对于中国老百姓来说,生辰八字非常重要。而生辰八字一般又由出生时间构成,因此,人们一般会为即将出生的孩子选择好的日子,以求得一个好的生辰八字。也许很多人会问,出生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2
择吉,历来就是我国民间老百姓的传统,人们在举行一些重大的民事活动前,总是习惯于择吉日的正确方法。那么,你知道择吉日的正确方法是什么呢?我相信有不少人想要自己择吉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1
造葬择吉的什么意思?简单来说,造葬就是造墓和安葬,造葬择吉,指的是选择一个造墓和安葬的吉利日子。在中国人的传统思想中,凡举办一场重大活动,都要事先挑选一个吉利的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0
说起中华的文化,那是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至今都是很多文学家探索的奥秘。其中,择吉日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但凡人们遇到白、红喜事,都会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9
第四章 正宗分在第二章中已将序分的证信序和发起序诠解,从本章起讲正宗分。一、说净土因果:1、长者发问:尔时长者子宝积,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长者子,皆已发阿耨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9
第五章 方便品一、方便本义方便,就是权宜。圣人为教化故“以沤和之智,通权达变”,妙适时宜,随方曲济,利益众生。如疏赞云:“利乐仪轨曰方,应时而济曰便。”有三层意思: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19
在农村,不管是建新房还是买车、搬家,都是要看日子的,让风水先生看一个好的日子才能够开工。好的日子代表着好的兆头,好的兆头才有好的运势。那么搬家要怎么择吉日呢?下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