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上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得暇满人身又闻如来正法,是何等福德才能臻此?所以在西藏,想要听闻佛法,首先就得供养法师,没有供养是不能听到佛法的。今天大家来听闻佛法,也是非常难得的,因此,在听闻佛法之前,也必须要有供养。有了供养才能听到真正的佛法,不然的话,诸位就白来一趟了。那么,供养什么呢?第一、把你们的烦恼、痛苦全部都要供养出来;第二、把你们的浮躁、不安统统供养出来;第三、把你们的欢喜、清净也完全供养出来!最重要的是大家要把妄想供养出来,现在,大家再检讨一遍,看是不是真正的作了供养,如果已经作了供养,那么,诸位是没有妄想了,就在没有妄想的当下,请问:你们没有妄想了,是什么在听我讲话啊?这个没有妄想而又清清楚楚地能听能看的到底是什么呀?释迦佛在菩提树下悟道时感叹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所以,大家把妄想供养出来了,剩下的是智慧德相。就如同一个杯子,把里面的肮脏倒掉了,只剩下清净的空杯子,就可以装甘露水一样,才能使佛法这智慧之水装入你的八识田中。用这个清净心来听闻佛法,就是最美好、最上等的供养,那么,我们就开始转入今天的话题吧。
今天与大家一起谈谈《学佛修行的几个先决条件》。在座的诸位,有的学佛已经多年了,有的才开始学佛;有的可能已有相当的修证了,但有的也可能还摸不着门路。虽然根机有别,程度不同。但是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听讲,对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帮助,这是我的期望。通常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太虚大师说: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可见学佛首先是从做人开始,做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需要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呢?《无量寿经》告诉我们说: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有了这些基础,才算得上是一个真正开始学佛的人。但是,我们还没有开始修行之前,必需对什么是修行?需要什么心态?修行的宗旨又是什么?这些学佛修行的先决条件,要有个明确地把握,在修行路上才不会出差错。所以,今天特别与大家一起谈谈这方面的有关问题。那么,学佛修行需要哪些先决条件呢?
一、发大心:
学佛首要在发心,这个心要发得无边之大、无量之大。心量越大,得到佛法的利益越多,不发大心,就得不到真正的利益。古人所谓;量大福也大,越贪越没有。发心要正,不发正心,则得不到实果。发心是因地,因地不正,果遭纡曲。佛经上说:诸佛如来因众生而起大悲,因大悲而发菩提心,由菩提心而成正觉。佛法是讲因果的,发成佛之心,才能得成佛之果。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其中必得其下。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的国土,在佛教未传入我国的两千年前,就有了儒家文化,指出了许多非常好的为人处世的方法,比如: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也是把正心摆在了第一位,说明了发心要正的重要性,所谓正而不邪。省庵祖师曾经写过一本名叫《劝发菩提心文》的书,专门介绍了八种发心的差别,即所谓:邪、正、真、伪、大、小、偏、圆。也就是说:我们学佛以发心最为首要,发心宜正不宜邪,要真不要伪,宜大不宜小,要圆不要偏。只有发了真正的圆满广大之心,才具备了学佛修行的资本。否则的话,漏囊渡海,无有是处!所以,发心以及发什么样的心,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大家必须知道,检讨自己。还没有发起大心的同志,请您不要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就从现在开始发起。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可以去探索第二步学佛修行的道路了。
二、定宗旨:
学佛宗旨,首在开智慧,自觉觉他,广度众生,出六道苦海,了二种生死。不受世出世间一切苦厄。所谓成佛,即是成大智慧,梵语般若波罗密。因为般若方可度登彼岸,所以开智慧,乃成佛唯一法门,舍此别无二法。
学佛贵在自求自修、自除烦恼、自开智慧、自成佛道。求佛只如问路求医,走路吃药,还在自己。所以佛学考据,只如地图和药方,与本病并不相干。学佛是学习与佛无二无别,同一没有烦恼,清净自在,不是变一个佛。(灯光喻)学佛目的在断一切苦,得究竟乐。而欲得究竟乐,就在开智慧,求智慧在定,得定在于修法。目标宗旨既定,中途方不疑退,学得方法之后,一门深入,此生必可成就,不管你修净土禅宗密法,都要同此目的,同此宗旨。
三、明修义:
修行修什么?众生本来是佛,本来不用修,因冤枉而起无明之病,要恢复本来面目,所以叫做修。否则叫做建造,不叫修理。
修心与修理物品不同,修理物品需要工具,而修心还是靠自心,以妄心修复妄心,至心不可得,光明自在,起一切妙用为止。
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于一切行住坐卧之时,检点观照自己,在佛堂打坐,或者诵经、念佛、礼拜,都只是一时的,而修行却是在于时时。
以般若观照自己,观世间一切皆平等,此即是大心,观自己本体与佛不二,此即是正修。
无论何宗皆以净土为归,或念阿弥陀佛以净其土,或参禅修密以净其土,明心见性后,方入正修。否则劳而无功,毕竟退转。所以在未明心见性之前,都是走的冤枉路,但是,这个冤枉路跑多了,脚跟就硬了,等到开悟之后,去除习气就更加容易了,因此,这个冤枉路还是要走的,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四、求正法:
佛陀说法都是应机施教,以去除众生的执着为目的,教法如药没有好坏之差别,能治病者为良药,若反而执着教法,这就难免错误了,如《金刚经》云:如来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不可不知。
欲求正法,先得求师。求师不可人情用事,比如药不对症,即当变换,千万不可勉强。如果参禅多年,不见功效,可以改修净土,念佛到一心不乱后,自可明心见性,得大受用;或修净土多年,不见功效,即可改修密宗,至证三昧后,回头再修净土,则定有把握。若方法不对,还死执要修,便难得利益。此事决择在师,当老师的应该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广论》说:亲近善知识,就是亲近诸佛。古人说:有佛出世龙天喜,无僧说法鬼神忧。此法即是正法: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
五、示要诀:
凡夫与佛,本体不二,只是不明因果,未达果觉之位,才叫凡夫。然此自性与佛毫无区别。只要一觉,就是彼岸。为何不觉呢?就是我们起心动念都在妄想执着。《地藏经》云: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无非是业、无非是罪。所以,我们不起妄想、不起心动念的当下,不生执着而又清清楚楚的,这就是没有业、没有罪的当下。常常作这种自我觉醒,今日有这样的因,将来必定会得这样的果。久久纯熟,功夫才能上路。照见五蕴皆空,心净无染,自然法喜充满。
日常生活当中,待人接物,只是随缘应付,善恶分明而不起我见,常与自己脾气奋斗。我见就是执着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实我存在,我见不除生死难了,断我见破见思惑,才能够了脱分段生死,证阿罗汉果。所以佛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得阿罗汉已,乃可信汝意。情为我爱,转而疏之;见为我执,解而空之。时间一长,自得自在。
观察世间无论千万种大事,都抵不过一个死;千万个死,还抵不过我一修;而千万个修,又抵不过我一觉。觉则心空,此是最上福德。当知众苦只因不觉,极乐无过明心。《心经》说: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又云: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照即是觉照之意。
但是,我们习惯于流浪、习惯于妄想执着,有时仍然会忘记观照自己,或者虽然记起而又力不能转,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从生到熟,熟能生巧的过程,直到随缘不变,不变又能随缘,方为究竟。
六、防诸病:
1、勿苦修,凡是毁坏身体不知用心的,都不是佛法,佛以得大自在为主,若心不能自在,而又破坏身体,这是决对错误的。唐朝有一位怀让禅师,看见马祖整天在打坐参禅,他就拿砖头在马祖前面使劲地磨了起来,吵得马祖没法安静。于是,他就起来问怀让禅师:您磨这个砖头作什么用呢?回答说:我想磨它作一面镜子来用。问:磨砖怎么能够成为镜子呢?禅师说:那你坐禅怎么能够成佛呢?马祖就请教怀让禅师:如何才能成佛?禅师问他:譬如以牛拉车,如果车子停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呢?接着又对他作了开示道:你学坐禅,为学会佛?若学坐禅,禅非坐卧;若学会佛,佛非定相;于无住法,不应取舍,汝若坐佛,即是杀佛;若执坐相,便非达理。后来怀让禅师说了一首偈子:
心地合诸神,遇泽悉皆萌。三昧花无相,何坏复何!?
马祖也成为禅门的一代宗师。所以,这个身体也是修行的本钱,苦了身体而不用心是千万要不得的。应当知道修苦行,是为了坚定意志,百折不回,防其懈怠、懒惰而已。世间人总以为吃不好、穿不漂亮、住不舒适为苦,不知无智慧而心放荡失主者,才是世间第一等苦人,学佛应从得定慧下手,别无第二法。
2、勿怨修,修之本意在解脱得自在,如因怨而修,则嗔根难拔,故当解释,使之得定开慧解空,入欢喜地。古大德云: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又云: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这就说明了嗔心对我们学佛的危害极大,我们不得不加以注意、防止。带着怨恨修行,就象是米里夹着沙煮饭,终不能吃,亦是徒劳无益。不但修行人不能带着嗔心,就是平常不修行的人生起嗔心,进而吵架、打架也是非常可怜的,他们也实在太愚蠢了。比如某甲发火骂某乙,他就是想让某乙生气,想某乙烦恼痛苦;结果,某乙还真的生气了,生气之后,又发火骂起了某甲,他也是想让某甲生气、希望某甲烦恼痛苦;当然,双方都不能自己地,越骂越气,严重的还大打出手,后果又是不堪设想!我们细细一想:真会觉得其愚不可及。他想你生气,你就真的听他的话去生气了,而你骂他是要他痛苦,他也同样地上了你的当而生气、痛苦了。这种明明在恨他,却又白白地上了他的当,岂不可怜至极!所以,常怀慈悲心,无怨无恨才是学佛人应具的心态。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佛法中的欢喜,比如唐朝的布袋和尚说的那样: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他也省力气,我亦无烦恼。如此波罗密,便是妙中宝!因此,布袋和尚就是整天乐呵呵的,大家进寺庙时,第一个欢迎您的就是布袋和尚,人们都尊称他为弥勒菩萨,赞叹他说: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所以,要想大得自在,得大解脱,就不能带有丝毫的怨恨气。
3、勿盲修,盲修瞎炼世人最多,得一正法如理如量地修下去,直到明心见性,方不盲修。现在,末法时代,群魔乱舞,打着佛的旗号,到处坑蒙拐骗,所以*轮功呀,什么功呀,各种各样的邪门外道都纷纷的出现了,真是: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佛法的修学纲领是:闻、思、修三慧,首先是听闻正法,然后进行思维考察,最后才谈得上如法修行。所以,修行第一步就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六祖大师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其实,只有到了明心见性之后,才算真正的进入了正修阶段,故学佛的根本要点就在开智慧,明白本来后,方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因此,慧能大师接下去又说:度名虽一,用处不同。在西藏的密宗修学当中,亲近善知识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这在黄教祖师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有详细的说明,这里就不再多说了。
4、 勿压修,也就是不要硬求死定,压住妄念不起,如石压草,石开草长,虽得定于一时,但流弊于日后。如果强迫自己不打妄想,死水不藏龙,日后习气翻腾更加危险,不可不慎。所以,祖师有磨砖之喻,如来有无住之说。坐禅又叫思维修或静虑,念佛必需念清楚听清楚。再比如,我们修忍辱,是用慈悲心和无我以及观察实相,所以不生烦恼,这是彼岸;相反的,如果憋住气,在心里痛苦,硬行忍辱不能化空,日子一长反而成病。有些外道死守精气神,不但不开智慧,反而走火入魔。种这样的因,想得解脱的极乐之果,无异于煮沙求饭,终不可得,岂非可怜至极!
5、勿贪修,这是说不可以见法即求,见师就拜。如果得一正法,应当一门深入,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今天念佛,明天参禅,后天修密,结果徒劳无功,一事无成,岂非冤枉!印光大师教我们要老实念佛,其意在此。现在我们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大家都要赶时髦,只有三分钟的热气,两天一过又抛到一边了,这种做法是极不可取的。学佛人:真诚、纯朴、实在才是我们的本分啊!
最要紧的是:在修行的过程中,不可以骄傲自满,自以为是;不可以过于着急,或懈怠放逸;衡量他人意境和先求神通,也都是我们在修行用功时最容易犯的毛病。功夫越深,习气翻腾得越多。要想真正用功修行,必须提前防备。
以上所提的几个学佛先决条件,如果都具备了,那是再好不过了,现在就可以上路修行了。如果还不能具备,那么,也不要太难过,就从现在开始,也并不算晚。但是,千万不要以为太难了,反而不去努力,为什么呢?因为:
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做功夫要准、要狠、要省、要等、要平、要稳,准者,看准方向,无所疑退。狠者,克制自己,丝毫不留情,对自己点滴过错,也不能姑息。省者,常常反躬自省也。等者,等时候也。非有相当时间,其力不能充足。平者,观一切平等。以不论何种挂碍,皆由心不平等,分别得失而起。不知法本不生,何患乎得;法本不灭,何患乎失?能平则自然不惊、不怖、不畏,超然入自在之境。人往往有时间相、得失相、成败相,诸种习气来时,不能打破,此即定不足,慧不充也,亦即般若力不强也。故要等,等到其间,力自充足,譬如行路,贵在方向不错,按步而进,不在迟速。稳者,如是稳定永不退转。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因缘与一厢情愿近年来,宗教对国内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生活、工作中常有人谈起应以「因缘观」面对周遭的一切,或以「因缘观」解释个人的想法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1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觉察自己的偏执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觉察自己的偏执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请说忍辱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这就要看他「忍辱」的工夫做得够不够。听说在监牢里一关十几二十年的囚犯,很多是带着满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我们此生幸运得到暇满具德的人身,对于细微的取舍道理能把握的到,所以有闲暇与机会去行持。其他生命如畜生等,虽然各自具备了一些特点,但是却没有机会行持细微的取舍。因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20
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不是神,也不是天生的。我们大家是“没有觉悟的佛”
昌臻法师时间:2024-12-19
当谈到“修心”、“调伏自心”时,很多人会带有误解,认为“修持”代表就是放弃俗务、逃避、或“所有事情通通都不用做了”。另外的误解,则是认为修行是在“压抑痛苦”,当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9
在有些人的观念中,之所以选择修行佛法,大部分是因为生活出现了问题。他们认为,有的人突遭不幸,心情郁郁,学佛是想找寻一个心灵的寄托;有的人脾气不好,难以改变,是想
佛答时间:2024-12-19
所以你看过去祖师们说,「你只要听到一句法,就要付诸实修」。很多人觉得修行就是一种舒舒服服的、身心暖暖的、懒懒的、松松的,好像修行是这样;有些人在城市中工作很繁忙
大宝法王时间:2024-12-18
无论今生我们以何种方式与佛法结缘,归根结底都会是一种福报的延续和显现。一份2500年经历无数风雨洗礼的真知灼见留存至今,点滴的教化与谆谆教导,并非是为了像其它的历史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0
达真堪布:苦修不是痛苦的修行有些学佛的人,没有一个完整的修持方法,没有一个正确的目标与方向。今天学这个,明天修那个,什么都没有精通,都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脑子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8
针对网络信众学佛的几句良言2008、12、02网络让我们更方便的了解到一些佛教活动,了解到一些佛法的内容。但是真正想好好学佛,要把佛教当作你生命当中的皈依处,甚至要修行,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4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然则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此。念佛非明心之要乎。复次净心之要。亦无
净土法门时间:2024-12-03
《堪布阿琼仁波切密传》堪布阿琼仁波切 著丹增嘉措活佛 译大堪布阿格旺波,又称堪布阿琼,生于公元1878年。乃圣地大班智达贝玛米札和雪域智者之王遍知者龙钦饶降巴的再显化
文殊花开时间:2024-11-27
每天诵一遍净行品这就是修行如果念净行品,你一天上厕所也好、吃饭也好,一举心一动念,把文殊师利菩萨教导的“善用其心”用上,你就入法界了。看着很难,这是你能做得到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7
学佛不要贪名利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一九七七年三月十五日开示我们学佛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是没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2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1、如何拜佛?礼拜时要注意,如果礼拜时很轻慢,怀着我慢心礼拜是不可以的,我的老师教我,绝不蹲摆拜垫,所以我们磕头都是往地下磕。弘一法师说礼佛还要摆个架子,这叫我慢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7
这被称为最美寺院,僧人闭关修行9年足不出户,连活佛都不得入内佛教在藏区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在整个青藏高原上,随处可见各式的寺庙。然而在众多的寺院中,这一座因其优
金玉良言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今天承诸位善友请我演讲。我以为谈玄说妙虽然极为高尚,但于现在行持终觉了不相涉,所以今天我所讲的,且就常人现在即能实行的约略说之。因为专尚谈玄说妙,譬如那饥饿的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3
虚云老和尚: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用功办道首要持戒。戒是无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发慧。若不持戒而修行,无有是处。《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告诉我们,不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佛学在我国非常的盛行,很多人都会去学佛、拜佛,那我们为什么要学佛、拜佛。学佛是为了利益众生、自利利他、离苦得乐的。拜佛是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是为了折服我们的
学佛感应时间:2024-11-11
从前有位虔诚的佛弟子,每天都从自己的花园里摘来鲜花用以供佛,法师见了,非常欣喜地告诉她,常常用香花供佛的人,来世会有庄严的相貌。这位佛弟子听了也很欢喜,她说: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药师山近期发现有些修行人,因为因果业障关系,修行上无法突破,又急于上求佛道以致于身心俱疲。由于佛菩萨的慈悲心,故而以方便法协助修行人有一个身心的避风港。这就是净土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姜见龙居士,字元标,江苏吴县人。曾经提倡设置免费提供贫民埋葬的义冢,以埋葬许多暴露于外的尸骨。有一年饥荒,损献钱财以赈灾,家道于是中衰,后来学习眼科来养活生计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29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瞋恚,就是很大脾气,很大的无明;这种无明,就是前生造罪业的根,所以才说:“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的罪孽根。”什么叫老虎神?老虎本来已经很厉害,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学佛最大的毛病各位善知识,我们学佛主要不要在佛教里造罪业。如果造了罪业,这就是得不偿失;你在佛教里头,应该立功、立德、立言,不要造罪业。在佛教里头,一天到晚就给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打破五蕴烦恼尘劳你想要有真正般若,必须要先照见五蕴皆空;没有烦恼,没有尘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你应该用你的大智慧,不要用小智慧。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的烦恼尘劳,小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5
学佛人不能脱离生活,日常的起居都包含着禅意的存在,修行不离世间觉,修行是改变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心境得以升华。当你的心还不能转物时,你的一切要顺其自然,生病时一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4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修行人应该是有感情的,我想,我们应该是容易被感动,被感化的。很多人学佛后,懂了因果报应,结果别人遇到了危难,遭到了报应,就用因果来衡量别人。好像他遇到灾难是罪有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前一段时间我也讲过,虽然自己修得不好,但二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有中断过念《普贤行愿品》。希望道友们今后也要坚持念《普贤行愿品》。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是借助共修的
文殊花开时间:2024-10-02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我们初信佛的人有什么毛病呢?太贪心,贪大,贪多。看着《普门品》,你就念《普门品》了。一看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也好,也念。《金刚经》也好,我要生极乐世界,又念《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7
“信佛就是指信你自己的心”,但这个心,应是清净不染心,不是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指信自己的心,也就是自皈依。‘善知识!自心归依自性,是皈依真佛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勉强找时间来学一学,不能一心一意去做,拔除“根本业缘”是不可能的,刚强众生难调难伏就在这里。不说一般的道友,我们出家弟子对这种道理人人都懂,也知道修行好,也是下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把财色关过了,修学佛法才算入门。古来大德经常说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贪财的,一种好色的。很多人学法学了很久,信佛也信了很多年,始终不知道怎么样修道、怎么样入道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5
问:“佛菩萨还受不受因果报应?”答:这个问题,过去百丈大师遇到老狐狸曾经问过,问的话就是“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跟你这话的意思完全相同。老狐狸过去生中是讲经说
因果报应时间:2024-09-20
1 学佛第一个阶段的收获是法喜充满,这种法喜,不是受外面境界刺激,是从内心里面发出来的。2 法喜是从清净心里面生的,不是外面五欲六尘的刺激。保持自己心清净,能与佛菩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8
初学佛的几个基本问题刘先和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学佛的人日趋增多,特别是居家学佛人的队伍增多趋势更为明显。面对这样一个宠大的学佛人群,所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7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第一次遇到章嘉大师,我就向他请教,我说:“佛法好,我们每个人都晓得好,从什么地方能入得进去?”佛法真实的受用和利益,我们总希望很快地就能得到。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7
1 我们学佛,学什么?学佛的存心、学佛的大愿。佛的心,念念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的愿,希望一切众生破迷开悟。2 诸佛如来都是用真心,不用妄心。我们今天学佛,无非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13
一、《六祖坛经》什么是功德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名为功德。内谦下是功、外行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