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济群法师:慈善的精神

汉传法师 2014-02-25

放眼天下,许多中外企业家都为慈善作出了表率,但是慈善同时也招来非议。常有人抱怨某些慈善机构因为监督管理不利,善款不能善用;也有企业家的善行被认为是炒作宣传;更有受助者渐渐不思进取养成惰性。凡此种种,所以人们常感叹人心不古。那么,这些与善相悖的事情是如何产生的?慈善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善款如何得到善用?为此记者专门走访了苏州西园戒幢佛学研究所所长济群法师。

记者:在您眼中慈善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济群法师:是慈悲。慈善的行为,应该出于纯粹的慈悲心而非其他。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悲悯之心,但这种悲心往往是狭隘而有条件的,比如与我有关或有好感的人,即便无关,至少也是不反感的,总是离不开个人好恶。但佛教所提倡的慈悲却有着更为深远的内涵?,那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所谓无缘大慈,是不分亲疏、平等给予快乐。所谓同体大悲,是没有自他之别,对众生所有苦痛皆能感同身受。唯有这样,才能成就圆满的慈悲。

佛教还认为,真正的慈悲是要帮助人们究竟解决生命的痛苦,这不仅指物质问题,还包括心灵困扰;不仅指现实问题,还包括生死大事。从佛法观点来看,心才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只有解除人类生命中的永恒困惑及心灵内在的无明烦恼,才能从根本上铲除痛苦之源,获得究竟安乐。

记者:现代社会,在商业文化和社会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下,因为生存压力大,很多人在得与失的问题上找不到平衡点,患得患失,予取予求,包括对待慈善事业也是一样,慈善在很多情况下不具有力量,被怀疑、侮蔑甚至以怨报德,面对这种情况,如何修得您所说的慈悲心?如何推近民心向善?

济群法师:要平衡得失,首先需要对因果有正确理解。因果有二,一是外在因果,即由言行导致的客观结果;一是内在因果,即由言行逐步造就的生命品质。很多人做慈善或宣扬慈善时,只是将之作为社会大众推崇的道德行为。如果定位于这种外在因果,往往会在付出后希求社会或受助方认同,以此作为回报,这就难免掺杂功利心,甚至演化为一种变相贸易。或是因为看不到行善的及时回报而失去动力。事实上,慈善应该是由慈悲心发出的自觉行为,并在实践过程中使慈悲心得到增长,人格得到完善,生命品质得到提升,这才是行善的最大回报。而不在于外界如何看待,也不在于受助者是感恩或误解。如果我们认识到这一点,认识到慈善对生命改善的意义,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像人们认识到事业、财富重要时会不懈追求那样。

至于推进民心向善,应该从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帮助民众正确认识慈善行为对于自身生命改善的意义,也就是当下利益(令内心调柔安乐)和长远利益(令生命品质得以提升)。其次,需要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高尚的道德理念,如儒家提倡的仁义,墨子呼吁的兼爱,大乘佛教倡导的慈悲济世精神,这些思想都是铸造慈悲品质不可或缺的基础。

心理呵护重于单纯物质帮助

记者:寺院目前主要从事哪些慈善活动?

济群法师:寺院的慈善活动主要有两类,一是侧重于精神,通过讲座、共修、禅坐及书刊音像等方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各种顺逆境界中拥有良好心态,拥有直面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二是侧重于物质,通过扶贫济困、助学救孤、义诊施药、环保护生等方式,使遭遇困难者得到具体帮助。

记者:在您所提及的慈善行为中,经济救济和心理呵护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去呵护人的心理健康?

济群法师:经济救济和心理安抚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帮助我们建立幸福人生。因为经济基础和良好心态正是构成幸福指数的两大部分,其中又以心态更为重要。没有好的心态,即使身家亿万,锦衣玉食,也只能带来一些暂时的满足,却无法从中获得长久、稳定的幸福。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看到,同样的物质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些人能知足常乐,有些人却怨声载道,烦恼重重,原因何在?正是不同心态使然。

经济救济固然重要,但它所能解决的问题是暂时、局部的。如果不从根本上着手,人们就会不停地寻求外在帮助,甚至因受助而滋生懒惰、依赖等不良心理。所以说,在解决物质问题的同时,还要帮助大众建立积极健康的心态,解除产生痛苦的心理基础。佛教所说的普度众生,就是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使之获得安乐。

在通常观念中,需要心理帮助的只是那些心理疾病患者。事实上,普通人也都需要心理帮助或引导。人类的一切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对生命自身的无知而产生,即佛教所说的无明。因为看不清生命真相,就会产生错误的人生观念,由此形成各种恶性需求。许多人一生都在这些错误观念及混乱情绪中奔忙,实在辛苦!佛教所说的解脱,便是要引导人们走出心灵的误区。

记者:寺院目前是通过什么渠道与寻求帮助者建立联系的?据您了解,有多少机构和个体建立了帮扶关系,有多少人得到了帮助?

济群法师:渠道大致有三类:一是弱势群体自行找上门来,二是由信徒或相关机构介绍而来,三是通过义工社区走访等方式找到帮扶对象。此外,寺院弘法部、慈善会等机构与社会上的孤儿院、养老院、福利院、救助站及民间互助组织等多有互动关系,并参与各地突发灾难的救助,但我不清楚究竟有多少人得到佛教的慈善帮扶。

善款如何善用?

记者:佛教慈善在善款的募集、使用和管理上如何分配?如何最有效地使用这些善款,保障这些善款用到最有需要的人身上?

济群法师:佛教慈善善款来源主要有三:

其一,来自信徒的专项捐赠。其二,来自寺院的功德金或其他收入。其三,来自会员缴纳的会费。

善款的使用原?则是根据施主意愿而专款专用,若捐款者没有明确意向时,则可进行统筹安排。在佛教团体中,对资金的管理主要从设立制度、严格管理和加强因果观念两方面着手。作为慈善事业的参与者,必须有济世的悲心并深信因果。在此基础上,再以规范的财务制度作为保障。

在使用方面,除落实在扶贫帮困、助学救孤、义诊施药、环保护生等传统慈善项目外,主要用于大型救灾及刊印弘法书籍。在具体落实过程中,主要通过事先走访、专项落实、事后跟踪等操作流程,使善款得到有效使用。

至于向大众传播善念,我认为,关键还是在于对善的正确认识。社会上对善行的宣传也很多,但除了让大家感动一番以外,未必能令人见贤思齐。原?因何在?正是因为没能深刻揭示出慈善行为的人生价值及对生命改善的意义,这就必须从观念上进行调整。然后,通过政府重视和媒体力量等有效途径,将这种理念传达出去。

记者:如今参与慈善的人越来越多,很多企业家和社会名流都积极加入到慈善活动中来,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济群法师:这是一个好现象,代表他们物质水平和人生追求的提高,开始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但对某个行为的评判,关键是看动机,也就是发心。就慈善来说,同样存在不同的发心,有些可能是出于慈悲,也有些可能带有功利色彩,甚至将造势摆在首位。但只有以慈悲心来做,才是真正的慈善行为。否则的话,即使在客观上起到扶贫帮困的作用,这些行为本身还是会打折扣的,也难以对提升生命品质起到多少作用。

此外,随着时下越来越多企业团体和个人都来发心做慈善,也需要完善相应的政策机制,同时也需要主管部门革新观念,为更多民间慈善机构的涌现提供引导和规范。否则水源大,出口小,慈善资源拥堵,也是一种浪费。

更新于:2014-02-25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