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愿力走

汉传法师 2014-07-19

我们刚开始在学佛的时候,只想到一件事,就是痛苦跟快乐,如何离苦得乐,我们可能遇到了身心很大的痛苦,我们想要找一个依靠,找到一个解救的方法。

我们一开始学佛,大部分都受到痛苦的刺激而来到佛门。所以我们刚开始学佛,都是一种苦乐的概念,离苦得乐,这个很正常,但是这不是最好的想法。你要把苦乐的概念提升到清净跟不清净,就是有漏跟无漏的概念。当你要解决生死问题的时候,你不能永远活在快乐跟痛苦,你这个档次太低了,你要把快乐痛苦放下,你才会追求到清净。

举一个例子,佛陀成道以后,在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豁然开悟。其实佛陀开悟以后,并没有马上起身来说法,他观察众生的缘起,应该要……在《法华经》说,他是应该开方便门呢,还是直接讲真实相呢?后来佛陀得到结论:应该遵循十方诸佛的方法,先开方便门,再说真实相。

那么佛陀在整个思惟缘起过程当中呢,这个时候菩提树,因为佛陀一成就以后,他的身心世界是很大的变化,放大光明,大地六种震动。当然第一个知道的是谁呢?就是那个树的树神。那个菩提树上面的树神,树神一看:哎呀,这个人不简单啊,放出这么大的功德相状!树神他就带领了很多旁边的那些草木土地尊神,就拿鲜花了、水果了,来供养这个菩提树下放大光明的圣者,他说你一定是一个伟大的圣者。

那么供养以后呢,他就问这个圣者说:我们这样供养是不是如法?请佛陀开示。佛陀说你们都用诚心的心来供养,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但如果你们要圆满的话,你们要发愿,你们不能只是供养,因为你供养是有所得嘛,你发愿的话就无所得了,就是从有漏转成无漏了。那么这些树神说:那我们应该怎么发愿呢?他说你要发愿,你因为这个供养的因缘,你能够生生世世修行,能够成就像佛陀一样的功德。你因为这个供养因缘,成就佛陀以后要广度一切众生,你要发两个愿,等于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这个时候树神就领导所有其他的尊神,就在供养以后重新发愿,佛陀就赞美:善哉!善哉!

所以说呢,我们同样做一件事情,你的依止是很重要,你用什么心态比较重要。我们的内心,阿赖耶识如果它是一个田地的话,就是你的心在推动这个善法的时候,你用什么的种子种下去。现在我们已经不谈苦乐这一块了,谈有漏无漏。

就是说我们现在只有两种选择,把自我意识放下,跟着我们的愿力走;第二个我们继续以自我意识为中心,来断恶修善。这两个最大的差别就是你自我为中心,你就考虑到个人的受用问题,因为有一个我你就想保护它嘛!你想让这个我快乐。但是你在追求快乐的过程当中,你付出了生死轮回的痛苦,这就是你要考虑的,你可能会到三恶道去。

那么第二个:我们把自我意识彻底的放下,我不要这个我,我以空性来破坏自我,然后我重新发愿,我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来当作我们生命的一个推动力,那么这个时侯你生命就反转了。一个是杂染的六道轮回,一个是清净的菩提道,你有两个跑道可以选择,关键是你到底要以谁为依止,这个关键在这个菩提心或者自我意识,所以我们的因地是很重要。那么一个牵涉到清净跟无漏,所以它菩提心的根本它是无所求,因为它没有自我概念它就不需要求嘛,向内无所求,向外看需求!

更新于:2014-07-19 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