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国古代法律之罪与佛教戒律判罪的关系颇为深刻,两者从多方面产生相互影响。比如,古代刑法原心定罪的观念,与以心态为判罪标准的佛教戒律判罪有着相似的理念。2015年12月12日,在由凤凰佛教、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重庆市华岩文教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宗教法律社会”学术研讨会上,本文作者周东平、李勤通提交了《中国古代法律之罪与佛教之罪的若干比较研究》一文,就中国古代刑法与佛教戒律判罪的三个相似之处进行了具体分析,以下为全文节选:
古代鞭刑
中国古代法律之罪与佛教之罪的相似性
每一个社会都可能存在一定的规范违反者,如何界定他们的违法或者违规行为,不仅是单纯的惩罚问题,必然涉及惩罚的正当性问题。“处罚人,必须有某种理由,必须有某人作了某种足以受罚的坏事的事实。”坏事之所以坏,本质上是违反了人类社会的某种伦理规则。罪的出现,就是人类社会善恶伦理不断进化、完善的结果,它提供的就是惩罚的理由。从这一点来看,中国古代法律之罪尽管早已产生,但与外来的佛教之罪必然有着相同或相似之处。
(一)伦理性的相似性
所谓伦理,“是指人们应当如何的行为规范:它外化为风俗、习惯,而内化为品性、品德。”尽管有人认为不同的伦理规范有不同的要求,但无论何种伦理皆指向善恶之分,只不过对何为善恶有认识上的不同。“戒律与法律的目的都是为了止恶扬善,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戒律与法律都规定了一定的罚则,一旦违反就要接受相应的惩罚等等。”中国古代法律之罪与佛教之罪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秩序的期望,法律需要反映伦理规范才能获得自身的正当性,进而提高人们从内心遵从的可能。
尽管中国古代相当一部分罪具有很强的行政管理性或经济性,法定犯罪色彩浓厚,但在法律儒家化过程中,其刑法之罪具有更强的伦理性。违反儒家观念的五伦、五常成为刑法中罪的主要来源。
因此,有学者将之称为儒家伦理法,认为“它至少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第一,儒家伦理法是把宗法家族伦理作为大经大法的法文化体系;因此,第二,在这个体系中,宗法家族伦理被视为法的渊源、法的价值,伦理凌驾于法律上,伦理价值代表法律价值,伦理评价统率法律评价,立法、司法悉以伦理为转移,由伦理决定其弃取;并且,第三,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以伦理代表法律,伦理与法律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宗法伦理道德被直接赋予法的性质,具有法的效力,从而形成法律伦理化和伦理法律化的双向强化运动。”尤以“一准乎礼”的唐律是其集大成的形态。
实际上,即使在法律儒家化之前,伦理对于法律的影响也已深入其中。如战国的“逆大道”罪中,所谓大道就是大常或天常,包括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妇之辨等。这样逆大道既违背了国家伦理也违背了家族伦理。又如汉代王杖简册中所见的“逆不道”罪,其侵害对象上被授王杖的老人,侵害的是汉朝尊老敬老政策。因此,伦理性对中国古代法律之罪的形成具有根基性作用。
佛教之罪也以伦理性为前提。《摩柯僧抵律》载:“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佛教之罪较少直接用罪来指称,但无论是五逆还是十恶,它们本质上都属于佛教之罪,是佛教善恶伦理观的体现。在佛教观念里,十善十恶是最基本的伦理规范。《增一阿含经·火灭品》载:佛教的十善与十恶为放生与杀生、布施与偷盗、贞洁与邪淫、诚实语与妄语、和合语与离间、爱语与恶口、有义语与绮语、无贪与贪婪、无嗔与嗔恨、正见与邪见。
十善十恶是佛教伦理的根本,《占察善恶业报经》称:“言十善者,则为一切众善根本,能摄一切诸余善法。言十恶者,亦为一切众恶根本,能摄一切诸余恶法。”佛教于十恶之外,又有五逆之说,《阿阇世王问五逆经》载:“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是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如是五不救罪,若有男女施行此事者,必入地狱不疑。”十恶五逆代表着佛教对社会秩序的一般性看法,任何美好的社会都必需遵从这样的规则。
两者罪之伦理性的相同,导致它们进一步产生两个相似之处:第一,罪具有宇宙观的意义;第二,罪具有主观色彩。就前者宇宙观的意义而言,伦理不仅意味着善恶秩序的存在,而且意味着善恶秩序的恒常。因此,伦理规范的有效性需要借助其与宇宙观直接的联系。在中国古代,“法律必须体现上帝的意志。”
“就唐律而言,犯罪的成立是因为犯罪者不能安于宇宙既定的秩序,即不‘安分’,亦即不能遵守其所处位置的规范(主要指家与国家之内),致使整体的秩序被破坏。罪的程度是视破坏秩序的程度而定。”对佛教来说也是如此。“《阿含经》中提到的‘正法’主要有两种:世间正法和出世间正法。世间正法主要是指五戒十善等人天善法,出世间正法则是指导向涅盘解脱之法。”
五戒十善既是人天善法,也就意味着它们不仅规范人间秩序,而且规范宇宙秩序。《梵网经》则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意、识、色、心,是情是心,皆入佛戒中。”而“盖观佛之法,其大体有二:一真身观;二应身观。真身观云者,佛身遍满于宇宙,观宇宙之实在,即观佛之真实身也。应身观云者,就佛在人间所现形相,而观念之也。”那么性戒必然是宇宙秩序,性戒所代表的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亦如是。
从后者主观色彩而言,因为伦理观的道德非难性主要是对人心的评价,因此主观心态成为评价罪的基础。中国古代法律原心定罪的观念由来已久,功善意恶往往比功恶意善受到更苛刻的非难,这一点已无需过多论证。
对于佛教而言,《马祖语录》称:“一切法皆是心法,一切名皆是心名,万法皆从心生。心为万法之根本。”对于心的强调正意味着伦理的主观色彩。因此,善恶与罪也就直接从主观角度进行评价。在这两点上,法律之罪与佛教之罪的相似之处甚明。
综上,中国古代法律之罪与佛教之罪都强调罪的伦理性,进而将之推进到宇宙论层面和具体的主观判断层面。罪既因其善恶性,必然作用于法律和宗教,产生对它的反思,进而导致法律或宗教对它的制度性否定。因此,罪的伦理性必然导致法律或宗教从实践或理论上对其报应,并予以具体化。
(二)报应性的相似性
对于中国古代法律之罪来说,罪刑之间具有很强的对应性。有罪则有刑,是法律理论与法律实践上的必然。《尚书·盘庚上》曰:“无有远迩,用罪伐厥死,用德彰厥善。”《唐律疏议·名例律》云:“名者,五刑之罪名……名因罪立,事由犯生,命名即刑应,比例则事表。”均反复强调有罪则有刑的观念。
至于《论语·尧曰》“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则意味着罪刑关系不能由世俗王权轻易否决。韩非对这种罪刑关系的论述更为深刻。《韩非子·奸劫弑臣》曰:“民后知有罪之必诛,而私奸者众也,故民莫犯,其刑无所加。”不仅强调罪刑之间的必然关系,而且指明其政治意义。
甚至即使法律没有规定某种罪,而一旦司法认为其有罪,法律仍会对其从刑的方面做出反应,《唐律疏议·杂律》“不得应为”条即是适例。罪与刑之间的极端化,是君主之罪的生成。
《尚书·西伯戡黎》载纣王灭国之前:“王曰:‘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祖伊反曰:‘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后世发展了禅让、***等内涵,以应对君主之罪。尽管难免局限性,且君主之罪的影响也极为有限,但仍不失是罪刑对应必然性的一种体现。
另一方面,虽然佛教的报应不称为刑,但佛教戒律有自己的处罚规则。同时,佛教有果报的观念。“佛教的三世因果思想认为,十善十恶之所以有善恶的区分,是因为这身、口、意的三类行为,必然产生相应的果报。”因果报应论是佛教伦理的基石。而罪与果报之间有着必然性。《增一阿含经·善恶品》载:“云何修行十法生恶趣中。于是,有人杀生、盗劫、淫泆、妄言、绮语、恶口、两舌斗乱彼此、嫉妒、瞋恚、兴起邪见,是谓十法。其有众生。行此十法,入恶趣中。”
《阿毗昙毗婆沙论》则称:“何故名善?答曰:有爱果、妙果、适意果、可意果,故名善,报果说亦如是。何故名不善?答曰:有不善果、不妙果、不适意果,故名不善,报果说亦如是。于此相违是无记。”这种将善恶与其果报直接进行同意理解的观念,实际上就承认罪与果报的必然联系性。“业报轮回思想的基本原理是佛教伦理的‘因果律’,即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善因必产生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所谓善因善果,恶因恶果。”
佛教的果报不仅停留在理念上,而且有着现实的可能。“在原始宗教规范中,包含着伦理道德的因素;而宗教规范的伦理化,则是制度型宗教阶段才发生的。宗教规范经历了一个由宗教禁忌向伦理化、道德化的戒律、礼仪、律法的变化过程。”无论是现实的戒律、世俗刑罚,还是来世业报、地狱惩罚,都构成佛教之罪与果报直接的现实性。
罪刑之间关系的必然性还意味着这一关系是可接受的。那么,罪刑之间的均衡性也就显得极为重要。无论中国古代法律还是佛教对此都有深刻的认识。《尚书·康诰》载:“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终,自作不典,式尔,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杀。乃有大罪,非终,乃惟眚灾,适尔,既道极厥辜,时乃不可杀。”
周公在这里要求司法要区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实际上就是从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等层面判断罪的严重程度,进而实现罪刑均衡。《尚书·吕刑》曰:“五辞简孚,正于五刑。五刑不简,正于五罚。五罚不服,正于五过。五过之疵,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其罪惟均,其审克之。”五刑、五罚、五过的刑罚设计自当考虑到罪的严重程度。汉代以来的保辜制度、隋唐律“轻重相举”的规定,皆是后世考虑罪刑均衡的法律设计典范。同样,佛教理念也有相似之处。如佛教理念中有性罪和遮罪的区别,“道宣还把性、遮两罪成为‘世界罪’和‘佛法罪’。
这样,对于僧众个体而言,其所犯罪就有三种可能:一者,犯世界罪,而不犯佛法罪,比如佛没制戒前时,对人类普世规范的违犯。二者,犯佛法罪,而不犯世界罪。比如对财产的占有,比如饮酒,虽违佛制而不违世俗的基本规范。三者,两者皆犯,如杀盗淫妄之类。既违世界戒又违佛法罪。所以道宣说,不受戒的人,犯的罪轻。受佛戒的人犯罪即重,因为他犯的是两重罪。”因此,佛教之罪也有轻重之分。同时,“违反‘性罪’是要被屏除僧团的,而‘遮罪’则须忏悔才可以除罪。”罪与果报均衡也一目了然。
(三)具体罪的相似性
中国古代法律之罪与佛教之罪的相似之处不仅体现在理念上,而且深入具体内容。从本质上说,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期盼有着相似之处,故对善恶也有相似的看法。不仅如此,“为适合中国国情,佛教逐渐引进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说,在孝亲祭祖、奉敬君王等最基本的伦理观念和政治观念上,彻底地服膺儒家学说,使佛教的伦理观念发生了全新的变化。
尤其是从宋代以来,佛教从一般地提倡普度众生,转向了实实在在地忠君、爱国、孝亲,依附于儒家的基本理念。”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大量吸收儒家伦理观,故两者在内容上更具有相似性。不过由于古代法律的复杂性,本文仅以佛教主要的罪为依据来观察两者的相似性。
《观无量寿经义疏》称:“第三品明恶有三人。初明作十恶。次明作四重。后明作五逆。不明谤法阐提。故明恶不尽。十恶四重五逆并得生西方。若是谤法阐提。不得生也。”从中可见佛教看重的罪主要有十恶、四重、五逆。实际上,中国佛教的善恶观尽管有四种善恶、五善五恶、十善十恶等不同说法,但十善十恶的说法对社会影响还是最大的。
关于十恶的说法大同小异,张海峰在《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大哀经》等基础上提出十恶为杀、盗、淫、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嫉妒、恚害、邪见。所谓四重实即四重罪,亦即四重禁或四波罗夷罪。
四波罗夷罪指杀、盗、淫、妄,也是佛教之罪中的四种极重之罪。《阿阇世王问五逆经》载:“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是五不救罪,必入地狱无疑。云何为五?谓杀父、杀母、害阿罗汉、斗乱众僧、起恶意于如来所。”由于佛教经典众多,对十恶、四重、五逆的说法各有侧重,但就其影响而论,上述三种界定是比较常见的。
在此基础上,将以《唐律疏议》等为例并与其有大致对应关系的法律之罪列表如下(参见表一):
表一:主要的佛教之罪与法律之罪对应表
十恶 | 对应法律罪 | 四重 | 对应法律罪 | 五逆 | 对应法律罪 |
杀 | 贼罪 | 杀 | 贼罪 | 杀母 | 恶逆 |
盗 | 盗罪 | 盗 | 盗罪 | 杀父 | 恶逆 |
淫 | 奸罪 | 淫 | 奸罪 | 害阿罗汉 | 贼罪 |
妄 | 造妖书妖言罪、诈伪罪等 | 妄 | 造妖书妖言罪、诈伪罪等 | 斗乱众僧 | |
绮语 | 起恶意于如来所 | 盗毁天尊佛像罪 | |||
恶口 | |||||
两舌 | |||||
嫉妒 | |||||
恚害 | |||||
邪见 |
从表一来看,十恶、四重、五逆各有侧重。由于四重主要是从十恶的前四恶析出,用来强调此四重罪的严重性,故十恶的前四恶、四重与法律之罪极为相似。《晋书·刑法志》追记《法经》的指导思想是“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贼、盗、奸、诈伪等,历来属于严重的秩序类犯罪,自然犯罪色彩甚浓,对社会秩序的破坏性极大。由此可见,法律之罪和佛教之罪对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都予以强烈否定。若进一步剖析,我们会发现法律之罪不仅与佛教之罪有所重合,而且也有一定的回应。
第一,杀罪在佛教中并不限于杀人,也包括世间万种生物,故佛教禁止杀生。对此,中国法律很早就有禁屠钓的规定,来回应佛教杀罪。如《魏书·宣武帝纪》记载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十有一月甲申,诏禁屠杀含孕,以为永制。”梁武帝时下令:“不曾见禽兽有一自死者,若非杀生,岂有死肉。买肉自杀,其罪一等,众僧食肉,罪据白衣。”《旧唐书·裴谞传》载:“时十月禁屠杀,以甫近山陵,禁益严。”自佛教盛行后,禁屠之令不绝于史书,尽管这也与古代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有关,但不能不说是受到佛教的极大影响。
第二,针对淫罪在佛教之罪的严重性,国家法律对僧尼犯奸罪予以加重处罚。如《唐律疏议·名例律》“称道士女官”条规定:“诸称‘道士’、‘女官’者,僧尼同。疏议曰:依《杂律》,道士、女官奸者,加凡人二等。但余条唯称道士、女官者,即僧、尼并同。诸道士、女官时犯奸,还俗事发,亦依犯时加罪,仍同白丁配徒,不得以告牒当之。”因此,僧尼犯奸罪要加凡人二等,且不得以告牒当之,这种身份犯的设计使得他们受刑极重,也体现了国家对佛教之罪的支持态度。当然,佛教之罪在其它层面上也与法律之罪有相似性,诸如佛教要求“不作国贼,拥护国王,不漏国税,不犯国制”,违之则为罪。
不过应该看到,尽管法律之罪与十恶、四重在具体内容上有相同之处,但十恶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即十恶的道德说教性意义非常大,体现在它与法律之罪有所不同的后六罪上。尽管可以说绮语、恶口、两舌、嫉妒、恚害、邪见等,很大程度上也为中国古代道德文化所赞同(如“七出”),但它们都因道德性太强以至无法成为法律罪的组成部分。
而对比法律之罪与十恶、四重会发现,尽管四重已是佛教之罪中最严重的罪,但与法律之罪的尊卑等级性还是有很大差异。四重之间似乎看不出内在的严重性差异,佛教对它们的态度都是逐出僧团。与之相对的贼、盗、奸、诈伪等却有着明显的刑罚等级性差异。甚至于其内部也会根据侵害对象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刑罚对应。也正因此,五逆显得特别独特和重要,它除了提高对僧团本身的保护外,还专门提出针对父母的大罪。
《十诵律》卷三十六载:“夺父王命得大逆罪。”实际上也是进一步说明杀父罪行的严重程度。因此,与一般佛教之罪略有所差异,五逆有像中国古代不孝罪靠拢的趋势。这样,十恶、四重对应着法律中比较重要的秩序类犯罪,体现平等性色彩;五逆则对应着法律罪中至为重要的伦理性犯罪,体现差异性。
请购佛教饰品有什么讲究 第一, 佛教饰品不宜说买,应说请,或者说请购。表示一种尊重。第二, 佛教饰品如果在不佩戴的时候,不要随便放在裤子口袋里,放在上衣口袋,或者
佛珠文化时间:2025-01-16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读到诸多焚香场景:祭祖拜神、宴客会友,抚琴坐禅袅袅香烟,卷舒聚散,颇助于营造肃穆、亲切、高雅、温馨、恬淡的气氛。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12
虽然现在的香与香文化还都逊于古代,但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品香、用香,并对香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有更多爱香、懂香的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12
造佛像能够让我们劫祸和罪孽得到消减,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焦虑和杂念,使我们在面对任何事情时都能快速的解决并冷静的思考,而且通过
学佛感应时间:2025-01-11
惟贤法师答:法门很多,但是走的路是相同,目标是相同,佛教在唯识学来说,分为五位: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这五位啊,各宗各派都是贯通的。资粮位就是广集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6
法字的梵语是达摩(Dharma)。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任持自性:指法能保持自体的自性(各自的本性)不改变,例如,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自体性相,花草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4
众善奉行——佛教思想与企业的和谐发展惟贤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佛教协会会长一.善的定义善者以利他为前提,利他必利已而致自他俱利,性纯净此世后世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2
魏德东:佛教的婚姻观 婚姻的条件 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1-01
在文昌会文镇,聚集着100多家星月菩提佛珠生产厂家。目前国内最大的星月菩提佛珠加工基地和销售集散地,生产星月菩提佛珠等几十种佛珠产品。其中,星月佛珠产量占全国市场
行业新闻时间:2024-12-28
以香品防病疗疾,在我国最少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从曾经出土的文物以及古代医药典籍中都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现实。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有葛洪、陶弘景、张仲景、李时珍等许多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4
倚楼听雨几多寒,醉卧清风几度秋。俗话常说无事不登三宝殿,可在历史长河中,佛教经历了兴盛,也经历了三宗一武的磨难,庆幸的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蛰伏,佛教又走到了历史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4
据文化部网站消息,日前,由首尔中国文化中心、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与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青年策展人专项基金共同主办的山水心境中国水墨、香道、茶道艺术展演活动在韩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0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佛学知识】佛经中的般若是什么意思?【佛门故事】吃荤的人可以念佛或念经吗?【佛学常识】什么人可以戴佛珠【佛门常识】入寺院原来要这样上香卍原本不是汉字而是梵文,读
文化资讯时间:2024-12-09
达真堪布:有人为了佛教事业想经商赚钱却苦于没有机会 怎么 现在很多人都说,“我做生意赚钱是为了众生,为了佛教事业。”这只是在嘴上说说而已。没有看破放下的时候,真正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08
禅宗叫宗。我们佛教讲的宗教和我们书上读的宗教,和我们概念中的宗教不是一回事。最近我开玩笑跟大家讲,我说实际上我们讲的东西跟我们心里想的有时候不是一回事。像我们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3
佛光遍照大草原甘肃合作法会开示2012.09.14皈依三宝持戒律为什么要皈依三宝?皈依三宝之后明白了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受戒?受戒就像给你家装了防盗门防盗窗,那个贼进不来,对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2
香道,是汉族的一种传统艺术,人们通过对名贵香料的鉴赏与感悟,来到达颐养身心、净化心灵的目的。香道的意义远远超越了芳香养鼻的范畴,而是通过香这个载体来调动灵性,追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26
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印顺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佛教之涅盘观一 涅盘之意义我国佛教徒,都说学佛是为了了生死。是的,了生死是佛教的主要目标。真能了生死的,就是得到涅盘。涅盘是学佛者的最高理想,被称为「一切圣者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人间佛教要略印顺一 论题核心人菩萨佛:从经论去研究,知道人间佛教,不但是适应时代的,而且还是契合于佛法真理的。从人而学习菩萨行,由菩萨行修学圆满而成佛──人间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4
二、佛教之兴起与东方印度一 东方与西方印度文明的开拓者,属于西方移入的阿利安人。印度的每一区域,都曾渗杂了阿利安人的血统;每一思想,都曾受过阿利安传统文化的熏陶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3
第六十二节 蒋总统与佛教的关系煮云法师著有人说:蒋总统是不信仰佛教的,因为他已公开承认是基督徒。关于这个,我不否认,可是我要说,总统信仰佛教也是真的呀!同时我们
南海普陀山传奇异闻录时间:2024-11-23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谈中印古代关系之偶感中印学会、国联同志会、国民外交协会,在中央图书馆欢迎新近返国之文化教育访印团顾一樵、吴俊升、吴文藻,沈宗濂氏,朱骝先氏主席。邀顾、吴、沈四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9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从中国的一般教育说到僧教育中国的教育较之日本及欧、美诸国,固然不普及而且低下得很,有急须推广开去和提高起来的需要。但若照二三十年来的教育样子继续办下去的话,不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我们推广的是 圣 玄奘大师的如来藏妙义亲爱的朋友,您想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如何快乐学佛?佛法如何让我们断除烦恼?请联系我们电话:151 9580 6515微信:151 9580 65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中国香道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以汉武帝为界,前面为第一期,可称初始期。其间,所烧的香有以下几种:柴,玉帛,牲体,香蒿,粟稷等。 烧香的作用是唯一的,用来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1-09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中国是一个香文化十分昌盛的国家。古时香可为药材,用以祛秽免疫,提神醒脑;宴会庆典中,人们会在庄重的仪式中焚香进贺,祈祝美好;祭祀典礼中的用香寄予了借香烟之功,请
香道培训时间:2024-11-08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香,不仅要芳香养鼻,更要养神养生,开窍开慧,这是传统制香工艺的一个核心原则。正是由于秉承了这一理念,才使传统香品不仅成为芳香之物,更成为开慧养生之药,在从秦汉到
香道与生活时间:2024-11-06
中国佛教史略--东晋佛教东晋佛教是从晋元帝建武元年(317)到恭帝元熙二年(420)共一百零四年间的佛教。佛教在东晋时代形成南北区域。北方有匈奴、羯、鲜卑、氐、羌等民族所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4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中国传统香道可以说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考古发现距今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文字记载也有五千多年。黄帝时期出过一道法令,叫香禁重,那时候焚香是一种国家行为,主要用于祭祀
香道与文化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当阿难尊者出家的时候,他请问佛什么叫吉凶?这个“吉凶”,并不是帮人家算卦占相,说人的吉凶。这“事佛吉凶”,事是承事,是讲承事佛的教诫。阿难尊者问事佛吉凶,佛当时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7
6月11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联合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特在今日推出《香道芳器古代香器专题展》,以百余件香器展品(物质文化遗产)展现中国、香道、香
香道资讯时间:2024-10-26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