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经典中,明确记载女众一生只能出家一次,而男众能出家七次,使得不少人认为,佛教好像重男轻女,有歧视女性之嫌。事实如何呢,佛为什么要这样规定呢?
首先,产生这种男女不平等的疑惑,其实是不了解佛教中的“平等”。
《增一阿含经》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就是不管白种人、黑种人、国王、平民、男、女,人人皆有佛性,佛性平等,人人都可以出家,就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立足点的平等。但是出了家并不是就成了佛,还是要依据佛法的教义,在因地上精进用功,当烦恼漏尽,自然就成道证果,而且这个果位,不会因为男女差别而有所不同,这是因果上的平等。
虽然一切众生皆具有以上两大平等性,但却因为业缘感召,过去自己所做的善恶业积聚,致使平等当中有不同的果报差异,例如同样生而为人,但是智愚有别。因为众生根机各各不同,致使佛陀只得巧设方便、应机施教,目的是要让众生都能从不同的果报中解脱,这也是佛陀教化众生最慈悲的精神所在。
佛法中表面看似不同的制度,其实是佛陀为了让众生能够防非止恶、息灭烦恼,方便不同根机弟子修行而慈悲制定的。例如相对于男性,女人对家庭的依赖较重、情执也较重,意志没有男人坚定。所以佛陀特别针对女众的习气,规定只有一次出家机会,希望女众慎重决定三思而行,也能使女众珍惜出家的因缘;出家,不论男女,都有非常巨大的功德,一人出家,七祖升天,是说一人出家能够使七代祖先得生天界。可见出家的功德有多大。还有,无论男女,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将相所能为,是说出家不但要有非凡的勇气,也需要有宿世的福报,因此出家以后,能够意志坚定,不再朝思暮想,不再牵挂俗世中的感情,放下世缘不退转,安住于僧团用功办道。所以女人能出家,依然是大丈夫,一样是人天师表,这也是功德与法身慧命的平等。
相对于男性,女性毕竟由于生理、心理的不同,女人身心更容易受到伤害,在很多时候也容易遭遇某些人对佛门的歧视、伤害、毁谤。这对于出家女众和诽谤她们的人,都是不好的业因。所以,佛陀对女众出家的特别规定,既为保护她们,也为保护僧团,也为保护正法,也为保护众生。
因此这样的规定并非负面,而是慈悲的教化。就像未满20岁者的心智状况还不成熟,所以法律只好规定其不得投票,此规定并非歧视、不公平,而是基于保护全民福祉所设。又如世间的父母,针对贪玩的孩子,特别规定门禁时间,来改善其习性,没有人会说这父母不公平。
由上可知,众生因为过去世所造善恶业不同,生而果报不平等,大医王佛陀为了教化众生,成就其道业,而定种种制度,实在是一种“慈悲且智慧的应机施教”!
在这里要特别指出,女众出家,不但指的是受具足戒成为比丘尼,也包括受沙弥尼戒的沙弥尼,这就有一个问题,目前全国多地佛教道场都有“短期出家”学修营之类的活动,或七天,或一月或三月不等,但是都要授沙弥戒,那么女众一旦受了沙弥尼戒,短期出家结束后就要舍戒,意味着此生就再没有出家机会了,所以正信道场一般不接待女众的短期出家就是这个原因,如果确实想体验出家生活,可以受八关斋戒,到时候舍戒是没有问题的。
八、 佛为何开示蕴、处、界、缘起法门(外道与众生皆于蕴、处见我)第157(45)经(上p157)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选择寺院和善知识,这三点非常重要,学会受用一生!佛法充满方便法门,譬如前文中我们说过,除了剃发出家,皈依僧团修行,也可以选择在家修行。后者因为不改变生活的方方面
金玉良言时间:2025-01-15
妙容尼师的出家因缘我出生在一个极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双方家境均差, 庆幸的是母亲是在一个信奉举头三尺有神明,且遵奉东方传统道德的家庭中长成。这可能与外婆家祖上极有关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07
现在的教育只教人做事,没有教人做人,现在的人会做事不会做人。不会做人,事做得再好,纵然享受,心不安,提心吊胆,怕出祸乱,不安、不稳,死了之后叁途受果报。人不知道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4
很久以前,古印度有一对以歌舞伎乐谋生的夫妇,育有一女,名青莲华。青莲华不仅相貌庄严,世所稀有,黠慧聪明,令人折服;并且才华出眾,具足当时妇女所应具备的六十四种才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给众生最后一次机会被疾病严重折磨的时候,你至诚去念佛,就能够在弥陀名号当中超越这些,至少会减轻很大的痛苦,绝对不会想去自杀。死刑犯在临刑的时候,跟他讲阿弥陀佛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鲁智深嗜酒、打架、不守清规,为何说他是真正的英雄?《浅说水浒》第163期(文/焦目)近年来,可能为了与众不同,从情商、职场、人生甚至阴谋论的角度来解说水浒的人有很多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2-24
黄念祖:万修万人去,但是现在许多佛弟子并没有去,为何?修行人只要能够听到这个法,能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就必定可以往生。这是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万修万人去
悟性时光时间:2024-12-16
我曾经向一位德行极高的师父请教:“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还会经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好好的呢?”师父很慈悲地看着我说:“如果一个人的内心有痛苦,那就说明这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13
先品禅茶香,再鉴诗书画。沉下心来,打一炉香篆,你自己即是佛,自然会按佛的智慧、标准去要求自己。拜佛念佛只为忆起自己就是佛。走过这个古刹,又走过了那个庙宇,还未停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1
常常有人质疑自己(或他人)为何行善反遭不如意?包括有些初入门的师兄道友也有此困惑。为了析疑解惑,现推荐阅读下文关于因果的开示:(实在值得诸位经常复习一下!)关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8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生死不断绝,贪欲嗜味故。养怨入丘冢,唐受诸辛苦。——《大宝积经》【注释】众生都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不断的生死,受尽诸苦,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贪嗔痴三毒。贪是贪爱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2
智海法师答:因为我们作为众生来说烦恼是无量无边的,原来我们没有觉悟,对烦恼没有觉察。现在有觉照了,对烦恼察觉到了。修行就是有问题了察觉问题、解决问题,烦恼即菩提,生死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1-27
要如何修行?有几个重要的观点是我们应当要先认识的。一般来说,我们所谓的修行都是礼忏、念经、念佛,或者上早、晚课。其实这样的修行是不够的,我们往往忽略了现前的境界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因果故事:贤淑端庄的女子,为何无缘无故地被几任丈夫抛弃?摘自《小部.长老尼经》第402-449偈佛陀般涅槃后二百多年,印度阿育王时代。在有“花城”之称的巴嗒厘子城中,居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14
摇滚歌手许巍走出抑郁之困,施救者是佛。他曾看到佛经上有这样的说法: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光明的。人类很脆弱,但生命力是强盛的。生命里面唯一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所以每一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3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卖作零用。妻年轻貌美,好吃懒作,和野汉子私通。蔡虽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瞋恚,就是很大脾气,很大的无明;这种无明,就是前生造罪业的根,所以才说:“无明火,老虎神,这是前生的罪孽根。”什么叫老虎神?老虎本来已经很厉害,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26
谅公洞庭孤橘歌(顾况)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飞花檐卜旃檀香,结实如缀摩尼珠。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待
香道道具时间:2024-10-22
十斋日诵《地藏经》功德不同于以往◎梦参老和尚《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复次普广。若未来世众生。于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0-22
第六章 佛与佛身观本觉.始觉.究竟觉现在再把佛字的主要概念讲一讲。印度话佛陀,汉译为‘觉者’,佛者觉也。觉的内容有三:第一,本觉,即众生本有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人
流浪者群歌时间:2024-10-18
大修行人指的是谁?诸佛如来、法身菩萨、阿罗汉这些人,应化到这个世间,与没有成佛时的这些众生又碰头了,有缘,都遇到了,这时候还有没有因果?有,清楚。我们在《高僧传》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7
走过这个古刹,又走过了那个庙宇,还未停息的行者,你可否知道?你所找寻的佛,除了由你自己来做,谁能让他真的出现在你面前?拜访了这位高僧,又拜访了那位大德,还未停下的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梦参老和尚:理上大彻大悟他要是在娑婆世界还照样轮转,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 没有讲经之前,跟大家说几句,最近一段时间,因为我身体不好,耽误了很久。同时想讲的经,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4
我们看到相应这两个字,我们的身口意像不像佛陀?佛陀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佛一生不妄语,换句话说,三皈、五戒、十善,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圆满表现出来了,有这个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1
假如有人劝您说:“世间无常,人命难保,您走路的时候最好要边走边念#佛,随时消灾免难。”您听了可能会瞪他一眼,认为他又在说些老套。在这里不妨说一件我自己的经历,是
行善积德故事时间:2024-09-20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外敌侵略北京,京城大乱,皇帝、太后、大臣、太监、宫女逃难长安(今西安)。庆亲王闻虚云老和尚是得道高僧,请虚云老和尚伴驾西行,以保平安。当时
佛教知识时间:2024-09-07
龙王三太子为何宁当畜生也要跟唐僧取经?其秘密在唐僧的袈裟上?(蜗牛看西游第2595期)文/牵着蜗牛散步在西游世界里,龙族的地位虽然不高,但也进入了神仙系列。龙王三太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9-07
菩萨中的大菩萨,他拥有最富丽堂皇的陈设,美轮美奂的住宅,以及种种精美的资生之具。如是众多高贵的物资,倘若有人向他乞求,菩萨毫不犹豫的立刻赠送他。菩萨修布施法门,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韩国游客疑惑:飞机降落海南时,为何总要绕“南海观音像”一圈?韩国游客疑惑:飞机降落海南时,为何总要绕“南海观音像”一圈?旅游,越来越深受人们的热爱,以前交通不方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08-27
“般若”是什么?般若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的核心。他讲了二十二年,这门课。“阿含”十二年,小学;“方等”八年,这中学;“般若”二十二年,这大学;最后“法华”八年,那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8
南北朝时,齐高帝萧道成礼法愿大师为国师,礼敬供奉甚为殷重。当时的文惠太子萧长懋喜好音乐,有一次到正胜寺拜见法愿国师时,他请教国师:“我用葆吹清铙诸多乐器一同演奏
佛答时间:2024-08-18
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早在佛陀时代,印度就有兴办盂兰盆会的活动。《大盆净土经》记载,当年印度的频婆娑罗王、须达长者和茉莉夫人等,为求灭除七世父母的罪业,都曾经依照
佛教知识时间:2024-08-17
一座处在闹市中的商业大厦为何每隔一段时间总会有死人事件发生(例如跳楼,凶杀)有原因吗? (提问者:一缕清茶)体恒法师答:即便总有人在同一座大楼轻生,也不能说明这座楼就与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9
道坚法师:我想发起拒绝向出家师父敬酒的活动,请大家支持!道坚法师本人出家十多年来,接触汉藏南传佛教,发现南传与藏传佛教对僧人的定位比较准,即专业的传道者和修道者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4-07-29
远离邪YIN对你一生的正面帮助生活中,有些人喜欢看一些色情的电影、小说和图片,有些人把它当做是一种消遣放松的方式,有些人认为都成年人了,看这些东西,又不是杀人放火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7-29
体恒法师答:出家就是脱离世俗的身份,进入僧团的组织。僧团是一个以出离生活为基本特征并承担佛法传承使命的团体,僧团的特征决定了僧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素质,无论是内在或是外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28
佛说法度二王出家缘佛陀时代,有两位国王彼此不和,经常发动军队,互相袭击,危害百姓甚深。当时,波斯匿王看到这两位国王常为瞋心所绊,处于生死流转之中,不可自拔,心生
佛典故事时间:2024-07-23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属于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禅茶缘起 茶在中国被誉为“国饮”,属于健康之液,灵魂之饮。 禅茶作为一种传统而崭新的文化形式,以佛法高度的智慧作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18
阿姜查:人们四处求取功德,为何却总是求不到?求取功德不如寻求断恶之道现在,人们四处求功德,似乎总是会于往返的路程间在巴蓬寺短暂逗留。有些人行色匆匆,我甚至连和他
布衣百姓时间:2024-07-11
为什么夫妻之间随着时间的流逝会有各种各样的矛盾,这就是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问题,有的夫妻相依为伴、白头偕老,有的夫妻分道扬镳。通过和合术能否化解矛盾,如何挽回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9
当你找到了丈夫出轨的原因,但是你还是想要挽回丈夫的话,你就要学会正确运用挽回技巧,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以下是三个关于挽回丈夫的心的挽回方法。调整自己的心态挽回时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7
我们知道每个生肖都有自己的吉利颜色,在重要场合或者日常生活中,只要多穿戴跟吉祥颜色有关的衣物,就可以给自身带来好运。那么,一生旺属羊的颜色是什么颜色,翠绿色排在
风水知识时间:2024-07-01
问题:我17岁时,爷爷患癌晚期。有一天上学,我跟爷爷告别,爸爸一路送我一路哭。后来爷爷走了,整个家族都崩溃了,我也一直很痛苦。对去世的家人如何释怀,并过好自己的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9
1一生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凡事随缘,不攀缘。攀缘就错了,你就操心,心不清净;随缘好,顺水推舟。一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说多自在。所以我感谢方老师,真的在这个时代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9
现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升高,购买能力也逐渐提升,人们开始会购入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自己的一种收藏爱好,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方面的追求。但是,其实并不是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29
文/嘎玛仁波切眼前的苦难,就算你真切感受到,并痛苦难捱,但这些并不究竟、也不永恒,只要打破了它的来源,痛苦就会消失。所有痛苦的根源,是由自我的业力而产生。业有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