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阿姜曼· 布利达陀(Ajahn Mun Bhuridatta),泰国公认的阿罗汉成就者。1870年生于泰国乌汶省。阿姜曼年轻时拥有活泼的心智,在民俗艺术方面表现优异。成为比丘之后,追随森林比丘阿姜扫(Ajahn Sao)修习禅定,并严持戒律。当时,他所在地区的戒律已非常松弛,而禅定的力量更是受到很大怀疑。阿姜曼修行上的巨大成就,成功改变了人们对持戒、禅定的不解,他也因之成为僧团修行的典范。虽然所在寺院地处偏远,但阿姜曼仍成为受全泰国人民敬重的高僧。几乎二十世纪泰国最有成就、最受尊敬的禅师,不是他的弟子,就是受到他的深刻影响。
忧虑从前是没有用的
好几个晚上,当他在禅思的时候,尊者阿姜曼在他的禅境里看到一个小沙弥和一个女孩子,在附近前后走来走去,不能确定他们有什么用意,他后来问他们要做什么?他们回答说他们曾经做过一个宝塔,但是在尚未完成以前,他们就已经死了。小沙弥就是那个女孩子的弟弟。他们都深情地执着以前的计划,那就是为什么他们一直在那个地区附近徘徊了那么久。他们事实上并没有其它深切的痛苦,而是被自己的执着所折磨着,因此才阻碍着他们生到一个较高的境界。
知道了这些,尊者阿姜曼给他们说法:“忧虑从前是没有用的,它已经过去了,而且是无法挽回了,无论我们的希望是多么热切,它都不能成为现在。流连过去只会产生沮丧和失望,未来也是一样,两者都要如实顺其自然。只有现在才是必须善加运用的,因为它才是在我们所能做的能力范围之内。这个真理应该也适用于宝塔的建筑上,”他说:“如果它能够顺应你们的希望,你们早就能够完成了。事实是在它完成以前你们就死了,这就向你们显示了它的不可能性。现在你们被自己的遗憾所困扰着,遗憾你们死在它被完成以前。这是你们的第二个错误。而你们时时刻刻的忧虑着它,不顾绝不能完成的事实而想要完成它,这是你们的第三个错误,这三重错误的想法,在这里没完没了。结果,它产生了错误的出生和无益的痛苦。所有这些都缘自你们错误的心态,你们为了自己,要改变这错误的态度,不要对不可能的事再存任何希望,这才是明智的。”
“建造一个宝塔的目的是要从中得到功德,绝不是要你们随身扛着它的砖块、石头或其它的建材。在建造这个宝塔中,属于你们的是功德(你们善良的思想和努力),而不是宝塔本身。任何从它得到的功德,不论是多或少,都是你们合法的财产。为什么你们要忧虑关于它的砖块和石头?所有做功德的人携带的是他们的功德,绝不是砖块、石头或其他他们已经赠送出去的东西。”
“就像想建筑一座寺院、一条路或一个水塔所奉献的钱财或其它各种东西,那些被用来建筑或免费地分配的东西,只是用来彰显功德主之动机的工具而已,东西本身不是功德,不是天界的快乐或涅槃。一段时间之后,它们一定会败坏、腐朽和消失。但是从建筑或捐赠中所得的功德却保留在那些人们的心里,那是心意(不是砖块、石头或其它的物质)感受着功德、道、果和涅槃。”
“再也不能从你们未完成的宝塔那里得到任何东西了。忧虑着它就是执着于它,纵使你们所执着的是一个功德的来源,执着本身就是一种不善的心理状态。结果,你们就被钉在它上面,不能出生到适当的境界去感受你们的功德果报。如果你们能够专注于从宝塔所得的功德,而不是宝塔本身,你们现在就会藉着你们的功德而到达善处,因为这是功德本身的特性,它是永久而且不会改变的。这是你们自己的错误,执着于应该放下的事物。你们的遗憾和忧虑是无益的,因为它们是不可能实现的。”
“如果你们不被自己的执着所延误的话,你们的功德数量是足以生在一个较好的境界里,现在是你们改变心态求生于适当境界的时候了。为了你们的进升,专注于现在真实的功德吧!那是很可惜的,你们已经为自己的进步做了功德,然而又被自己对砖块和石头的执着所阻碍着。这些事物已经阻碍你们的进展好久一段时间了,让它们走出你们的心里,不久你们就自由了。由于你们的功德效力,你们可望生于任何相应的生存境界。”
然后尊者阿姜曼跟他们解说五戒,还有遵守五戒的利益:“首先,所有的生物都有他们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不应做出任何事来伤害或毁灭他们的价值和意义,因为罪恶必将降临杀害者身上。第二,每个人的财产对他自己而言都是珍贵的,虽然在别人看起来它们可能是没有价值的。任何意图要破坏那个所有权,不论用什么作法,都一定会引起敌意和为了保护那些财产的斗争,一个聪明人不应该这么做。第三,一个人的配偶或儿女是他掌上的明珠,这种情感必须予以重视,去引诱他们之中的任何人,等于是把他们所属的人,他或她的眼睛给挖出来。第四,说谎是辜负别人对说谎者的信心。没有人,即使说谎的人或动物,都不欢迎任何虚伪,这要予以避免。第五,酒类本质上是一种麻醉剂,它能使一个人神智失常,它使饮者丧失了意识的自制,那些不想被驱向疯癫和损害身心健康的人,应该避免。
“持守五戒的利益如下:1.长寿健康,2.财富安稳,3.快乐而和谐的家庭生活,4.在别人的眼中是永远可靠和值得信任的,获得信赖尊敬,为天神和人们所喜爱,无害于自己和别人。5.具备智慧,不会心不在焉。
“一个持守五戒的人,就是散播快乐和无害的种子给人们和动物们,他不被怀疑,他不诉诸暴力,因为他经常考虑别人的感受,就像他自己的感受一样。一个持守五戒而真实的人,来世一定会进入快乐的境界,因为他由戒德和法义所支持着。这些你们要记在心里,”他说:“不久,藉着你们的功德,你们就会得到应有的庇护了。”
第一个就是运用参话头的方法来停心!就一个修行人来讲,行住坐卧它都是禅。站也是禅、坐也是禅、卧也是禅,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都可参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7
沉香精油是高浓缩的植物精华,由珍贵的沉香木经过蒸馏萃取后提炼而成的,除了是制造高级香水、化妆品的重要原料外,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用途。例如,调和理气,护肾养颜,收
沉香文化时间:2025-01-27
其中有一不清净者如是道场,多不成就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于初七中,至诚顶礼十方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号。恒于六时,诵咒围坛,至心行道,一时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4
什么是文化?常闻这人文化高,那人没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呢?文是指人类的智慧、道德、修养和人格。在欲望与愚痴的黑暗中,文就如太阳一样明亮,光照大千,所以称文明。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的道理,好心和福报能够感召美好的环境。厚德才能载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那么《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那怎么理解这句话?对这句话一般人会理解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多善根多福德,才能往生。他这样理解的时候,马上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这就是那个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的大佛寺有一天周末,闲着没事,女儿说要逛寺庙,要逛有很大很大大佛的寺庙。俺转念一想,杭州的寺庙基本都逛遍了,也没啥好逛的了,去哪
为人处世时间:2024-12-31
雍正四年,江南举人考试,当时聘为房考官的,都是近省进士出身的官员,个个少年英俊。有个叫张垒的,中进士年份很久了,自以为是前辈,性格尤其迂腐迟滞。每天晚上,他必定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提倡知足,知足者常乐。知足的意思,就是说我们要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我们就会有快乐。如果对已经拥有的不知道珍惜,不知道满足,我们的心总是在一种渴求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8
【提要】: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我们能如此对待家庭,对待生活,还有什么地方不能作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5
有时会听到一些香友念叨一个词:惠安水沉香,听到这我们世纪沉香坊就得多说一句,这个词其实有两个定义,一种是按照沉香结香的方式来定义,在沼泽或水中形成的沉香,称之为
沉香文化时间:2024-12-25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往、工作上班,乃至起心动念都是生活的表现。处在迷惑的状态下,生活就是烦恼,而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就是生活禅。工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3
争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六祖大师,开示一切众生说,各位善知识,我这个顿教的法门,以定和慧做根本、做基础。你们既然是善知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0
有人担心说,如果讲佛会帮我背业,可能有些人就会觉得,反正佛会帮我背业,就可以尽量放心去造业。认为佛会帮我背业,所以就放心造业,这就好像,知道船能够载行李,就尽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2
先品禅茶香,再鉴诗书画。沉下心来,打一炉香篆,你自己即是佛,自然会按佛的智慧、标准去要求自己。拜佛念佛只为忆起自己就是佛。走过这个古刹,又走过了那个庙宇,还未停
香道资讯时间:2024-12-11
达真堪布:精进是一种迫切,而不是一种勉强 有的人逃避心特别强,一讲轮回过患,地狱、饿鬼、傍生有如何如何痛苦,就不愿意听,这都是逃避心啊!执着,患得患失!你把轮回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2-01
佛过去就和我们一样,都是造恶业的。不动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佛,不空成就如来,过去都是破重戒要堕落地狱的,但是碰到了中间「毗卢遮那佛」的慈悲,引导他们去大忏悔,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30
解脱生死的确是身为佛教徒,无论出家在家都应慎重面对的根本大事。此语并非表示佛教徒是出世的、是逃避社会责任的;相反的,身为一个佛教徒,更应该作为表率,尽心尽力去,一般公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每天诵一遍净行品这就是修行如果念净行品,你一天上厕所也好、吃饭也好,一举心一动念,把文殊师利菩萨教导的“善用其心”用上,你就入法界了。看着很难,这是你能做得到的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1-27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为欲满足六波罗蜜”:为了想要满足这六种
宣化上人时间:2024-11-21
持戒就是修福!一切不利于众生的事不作,不利于众生的话不说,一切伤害别人的思想不想。清淨三业多作对众生有益的事。自心若不贪恋执着,烦恼就会轻一点!你现行的烦恼哪一样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9
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禅唐代的李翱十分崇尚唯严禅师的德行。他在任朗州刺史时,曾多次邀请唯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然而都被唯严禅师婉言谢绝了。没办法,李翱只得亲身去
放下就是快乐时间:2024-11-08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4-10-22
周六下午,一到道场,某女莲友笑嘻嘻地对我说:“给我女儿的宝宝挂个往生牌位。” 我心里咯噔一下,因为我知道她的女儿并没有生孩子,所以她所指的宝宝应该是流产或堕胎的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5
(一):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宜兴县有个姓吴的书生,在学界颇知名。但屡次科考,都不中。他的姐夫,在除夕之夜作了一梦,见县城隍庙前挂出牌告,上登吴生中第二年的解元,但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4
达真堪布:在此处所讲的力,是一种真正的究竟的力量以违品不能夺取、不可侵犯叫“力”。我们经常讲“要有愿力”,也经常发愿。但如果经常违背自己的誓言,就说明这个愿没有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10-11
走过这个古刹,又走过了那个庙宇,还未停息的行者,你可否知道?你所找寻的佛,除了由你自己来做,谁能让他真的出现在你面前?拜访了这位高僧,又拜访了那位大德,还未停下的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明海大和尚:师父,我现在替营员向您提问题。在这几天活动中,大家也听了几次讲课,在佛学的讲座里面经常有这样的词“不要执着”,那么他们年轻人在学业、事业上,都有很多
佛答时间:2024-10-03
我们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就是每一个人造就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庄严自己的极乐世界,每一个人成就自己的极乐世界。这个极乐世界并没有十万亿佛土那么远,这个极
宣化上人时间:2024-10-01
2011年5月13日至16日,首届河北赵州禅临济禅生活禅学术论坛在石家庄市召开。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陈坚在论坛中提出:禅宗的本质就是生活禅,而生活禅直接目的就是使平凡的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三藩市佛教讲堂一九六八年十一月至一九六九年四月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何以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29
邪YIN中的婚外恋、婚外情就是男女迷失走向绝路!凡是有婚外恋倾向的男女一般婚姻不幸福,极少数人是幸福的寂寞。 婚姻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耐得寂寞的过程。 婚外恋本身就是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4-09-21
一切一切的道理,都在摄念和离欲。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怎样能离欲?就要摄念。什么是摄念?就是摄持心念。也就是摄心、令心不跑。所谓“心猿意马”,要看守它们不要向外跑。如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4
六道轮回“诸恶不作”,这就是修慧;“众善奉行”,这就是修福。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们人为何颠倒?即是无智慧。为何背觉合尘?也是因为无智慧。为何总在六道中轮回?也是因为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4
“十二因缘”这一连串的关系若都没有了,就好像万里晴空一样,又好像水清月现。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心经》中的“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这是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我们人为何颠倒?即是无智慧。为何背觉合尘?也是因为无智慧。为何总在六道中轮回?也是因为无智慧。所以修道,应该以智慧为首。所以佛要修福修慧,修到福慧双圆,便成无上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3
南无阿弥陀佛!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然种种灯”:然,就是点燃。燃种种灯就不是只燃一种灯。燃种种灯有什么好处呢?在佛前点灯来供佛,主于眼目明亮,因为你让
宣化上人时间:2024-09-01
憎恨别人于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不能做到心宽的人,当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受了委屈时,就容易对别人产生嗔恨,佛说:憎恨别人对自己是一种很大的损失。一方面,憎恨别人时,
佛心禅语中的人生智慧时间:2024-08-29
心要正,行就正。心是体,行是起用。起心动念是心的行为,言语是口的行为,身体动作是身的行为,行为无量无边,总不出身、口、意这三业。心行不正就是六道,心行正了就超越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28
我们今天讲念佛就能往生,那我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这个地方补出来了。念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多福德、多因缘,显示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让我们放心了。过去生中确实有善根,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8
文:一诚长老佛不是万能的,拜佛也不是实现愿望的方便快捷的法门。佛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发现心中的宝藏,一旦你发现了自己的强大,发现了自我的潜能,那么无论应对什么样的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生命就是一张福报卡,当我们没有去积累福报,福报卡里就没有积蓄,所以我们才会缺乏钱财。很多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偷懒就偷懒,心想既然工资已定,就不需要这么卖力。这就是没
佛答时间:2024-08-18
茶,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
禅茶文化时间:2024-08-12
什么叫“实相”呢?“实相无相”,实相它没有相,这是头一个解法。又“实相者,无不相也”,所有一切的相,无不都是由这个实相里边生出来的,这是第二个解法。第三个,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8
在泰国这个佛教国家,供养三宝,请出家人到家里用斋,是最平常的事,因为学佛的弟子相信这是累积福报最好的机会。为什么供养法师会有福气呢?因为出家人所做的事情就是佛陀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7
我们现在讲真诚心,大家听起来非常陌生,对真诚心没有概念,为什么?从来就没有用过真诚心。真诚心什么样子?我说个最简单的,没有贪瞋痴慢疑,那就是真诚心,有贪瞋痴慢疑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6
1 我们自己修行,智慧开了,必须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是真正离苦得乐。用什么方法?用戒律。真实的智慧,真实的功德,完全落实在戒律,就是落实在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就叫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3
生气,就是自己给自己上刑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我常对你们说:“善人不怨人,怨人的人就是恶人”,你尽怨人,怨天尤人,这是恶人。“富人不占便宜”,真正富的人,有钱的人,
宣化上人时间:2024-08-03
1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把心放在一处就是定,定久了就开智慧,智慧开了无事不办。我们接受弥陀的教诲,把心放在名号上。制心一处,这一处在阿弥陀佛。不但真的是制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