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是一个有着众多超常规特点的宗教
人类世界的宗教多种多样,只要你乐意,你大可以不用多动脑直接去接受一个简易宗教。然而一个不动脑就做出的选择,真的会恰好就是可靠的吗?就人类的智商和本性而言,要创造一个一神宗教,易如反掌,且乐意为之。到头来也许你一生的信仰,却只是某些普通人类的作品而已。
而宗教,经常要根据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地人为调整本身的教义和理论。曾经的哥白尼和布鲁诺就是此类进程中的生动例子。而佛教——一个有着众多超常规特点的宗教。事实上,它只是被习惯性地列为宗教,而其真正的本质,却是另一个东西。看看佛教的特点便知:
1、深刻揭示生命的本质——从最根本的层面,彻底揭示生命是什么。一个人洞见生命的本质,就会走上觉醒的征途。
2、深刻揭示世界本质——一个复杂的宇宙,其本质不过是一种精神和物质交互的缘起链条,是慢速的感官对快速现象的不断折射,以及意识对这些折射的不断整理和趋避。
3、简明的体系化的修行路线——四念处开始的递进修行路线,简明而深刻,收益却十分可观。
4、基于自身的证实而非理论的哲思——佛法所说的关于生命和世界的结论,不是捕风捉影和难以捉摸的,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提高觉知力等而亲眼目睹。
5、深刻剖析欲望——用类似于经典物理学的方式,对于生命中巨量的情绪活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由于洞悉了生命的本质,也因此具有最宽广的胸怀和最超脱的原谅。
深刻剖析欲望
6、积极面对可怖的老病死——近距离见到另一个人类残破的尸体,着实触目惊心。然而每个人,总有那么一天,会成为别人眼中的可怕尸体。这就是生命的必然结局,看似遥远却极其必然的死亡——佛法正是来直接解决这一迫近的苦难。
7、理性光芒照耀生命——佛陀告诉我们,一切唯独事实。即使是一个充满魔幻和黑巫术的世界,一切也自有运作机理。实践、验证、面对,而不是屈从和盲目接受。
8、超越时代局限的前瞻性——生命就是感官和自我意识等的集合体,而生死轮回的不息,来源于对六尘之感觉的贪爱——这对于人类,动物,外星人乃至天人都是不变的情形。而当你超越了这些感官的桎梏,你就可以从一切缘起世间解脱,获得永恒的清凉。
9、凡人思辨也矫矫不群——即使由佛法而衍生的哲理体系,虽很多属于凡人思辨范畴,但依旧显得格外特别,非一般简易宗教可比。
10、奇特的修行地点——觉醒这么神圣的大丈夫事,却不限于风水和地点,不用去高山之巅,也不必去渤海之尾。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是谁,你的这幅身心就是你的觉悟之地。
11、智慧的自观察——自古以来人类就在不断的探索宇宙,可是人类太小宇宙太大。人类的精力,智力和寿命,都显得无数倍的杯水车薪,永远的不够用。可以说,在这方面,人类被宇宙秒杀了。而佛陀发现,解脱的开关就在每个人自己的五蕴六入——绵密的自观察才是解脱的诀窍。佛陀曾经对一些探讨宇宙难以自拔的人说:可怜的人,远在你能弄清这些答案之前,你就早已经老死了!——振聋发聩的智慧之语。
12、活着觉悟——佛陀从来没有说,修行者须死后才能达到觉醒。相反,一切都是活着的时候就可以获得和实现的。
13、鼓励思考和疑问——理性思考,鼓励发问,不灌输权威理论。
14、远古的民主——佛陀的僧团是当时民主的典范。这种民主方式在当时的社会显得不可思议。即使放在今天也同样想的难能可贵。
15、真正的超脱——我非天非人非龙。我虽生世间,不为世间着——真正的觉悟,超越一切被贪嗔痴驱使的生命形式。如此才真的实现了对一切的超脱,而非口头上的看破放下。
16、身心非我——如果身体就是我,那么癌细胞就不会肆意蔓延,身体也不应渐渐老去和死去。而实际上这个身体里在发生什么我们基本浑然不知,白细胞和抗体与病毒的斗争从来都是自动的,而非来自于我们的命令。如果情绪是我,那么我就不会有怒不可遏而酿成后果,我应该可以轻易熄灭任何怒火,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沦为情绪的奴隶。——身心非我,非我驱使,非我可控,非我属下。
17、终极的目标——涅槃——我们究竟是什么?我们本来是什么样子?我们真的就是那个徘徊在世间,不知所措,经常被愤怒和贪婪统治的卑微生命吗?佛陀说,你的生命只是一种需要承受的现象,剥离掉这个现象,“你”就会到达一个超越而宁静的,无忧无虑的境界。
18、中道之光——真正的解脱者,深知生命的本质和能力,也正是因为如此,解脱者从来不会费尽口舌,对迷茫的生命阐述彼岸的样子和解脱的境界。相比之下,很多所谓的大师看似理论深妙其实不知所云。可见其水准,连生命的局限都还没有理清。而佛陀,智慧地采用中道的描述方式,避免众生依经验想,落入两边而误导自己——中道之光是智慧的体现。
19、奢华——你越是了解就会越加发现,质朴简单的佛法,从来也是奢华和内涵的典范——非我,缘起,六尘立足点,生命自观察,细密自觉,脱离任何缘起世界,不需依赖的涅槃,时间之外的永恒——这些东西都是科幻中的科幻。
如上所述,佛教正面肯定了陷入生死巨轮的可怕。正视必将到来,和一再到来的老病死等苦。深刻洞见生命和世界的本质,提出了体系化的,可以实际证实的解脱之路。在中道之光和唯独事实的修正下,努力进行技术化训练,做细密而正确的自观察,最终窥破世界和生命的本质。
届时,我们得以剥离贪爱,不再需要立足于感官对象,最终实现不在任何世间的涅槃。
佛教虽诞生蛮荒时代,但却超越未来
佛教虽然诞生于那个蛮荒的时代,但是,它的本质并非是当时宗教队列中的一个,而是超越未来的,适合于众多生命的解脱技术。是佛陀对世间生命的最珍贵赠礼。如果你还在徘徊,那就顺便了解一下理性的佛陀教法吧。如果你恰好选择了佛教的形式,并且穿越迷雾找到了佛法的核心,那么无论你长得有多黑多丑,你都是一个最幸运的人 。
注:本文说的佛教是指佛陀的核心教法。
三、从依机设教来说明人间佛教一 教乘应机的安立施教宗旨:佛法是适应众生的根机而安立的,需要什么,就为他说什么。如『智论』所说的四悉檀,即是佛陀应机说法的四大宗旨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四、密教之兴与佛教之灭──『印度之佛教』第十七章──一 秘密思想之滥觞佛元八世纪以降,秘密教日见风行,以身语意三密相应行,求得世出世之成就果也。密咒远源于吠陀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克兰佩的中国佛教季刊──三十五年夏作──十七年中国佛学会筹设中,及全国佛教代表会议准备中,曾出中国佛教旬刊一种;而抗战期中余在四川缙云山,亦有中国佛教之讲着。今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8
黄念祖:佛教中的“四依法”非常重要“了义中无上了义”。“了义”是什么呢?简单说来,就是分明显了真实究竟的义理。注解中的“分明显了”,就是常说的了了分明。其中的“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11-16
争什么争酒疯 - 争什么争 在今日科学昌明的时代,科学愈发达,佛教的教义,且有愈因而显露其无比的光辉;佛法的理论,随科学的进步而愈得到印证。科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佛教
文化资讯时间:2024-11-15
在中国,香的使用不但起源甚早,且与宗教有着紧密深刻的联系;这其中,佛教的用香不但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并在二千余年的历史长河里,持续地发挥它深远的影响力。中国香道
香道资讯时间:2024-11-11
故事二:书到今生读已迟 书到今生读已迟“这句话是明朝一位进士袁枚说的,他是说宋朝的黄庭坚字山谷的故事。黄庭坚,字山谷,江西省修水县人,他的诗书画号称“三绝”,与
因果报应时间:2024-11-09
论印光法师的佛教修持及其弘法取向编辑:陈永革来源:闽南佛学内容提要:本文以印光法师(1861-1940)的佛教修持及其净土弘化为论述主体,透过其迁单南下普陀后的修学行持、刻经
居士人物时间:2024-11-06
第三章 娑婆世界从空间上看,宇宙是没有边际的。从时间上看,宇宙是前前无始、后后无终的。佛将银河系称为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组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9
问:佛教的确立,首先在于戒律,经过道安的努力,以后还有哪些律部的传译?赵朴初答:道安和他的弟子们寻求戒律的热心,对于律藏的充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道安在世时,已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8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单品香要选择用料纯正,不含化学粘合剂等化学成份的为好。真正的天然单品香在燃烧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香气,不使用亮丽的色彩(染料中含有甲醛)。从传统香品制作工艺及功效
香道培训时间:2024-10-27
佛教经典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5
论中国佛教参与宗教间对话的《理惑论》模式董群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于本土的中国文化、中国人来说,有一个接受的过程,有些人基于其本土文化的立场,特别是儒学、道家和初期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融合的佛教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发展观宗密,在中国佛教发展到最高峰的时候,撰写了大量的著作,想表达这样一个重要的观点:融合。中国佛教应走会通的一路,具体地说,禅宗诸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4
世之所尚者,皆沉檀龙麝等难得之物,更有奇楠之香锱铢即倍于黄金。以为如得奇香便可契道,岂知闻香悟道全在平常处积累,一旦因缘具足乃可得之。若嗜其嗅,徒慕乐受而已。乐
香道佛教时间:2024-10-24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三节 禅门三宗心说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为了调和禅教,分别以北宗、牛头宗和南宗为禅门的代表,以唯识、般若和华严为禅外其它教派的代表,将其互相参照、比附,以示禅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第二十章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与无事是贵人说唐代末期,禅师义玄(?-867)创立了临济宗。临济宗人忠实地继承了马祖、希运等禅师的心性思想,在平常心是道、无心是道的思想基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虽然从政治和社会的权力关系而言,现代化一重要的意义在于宗教与政治之间形成了政教分离的格局,从而把公共性的社会空间交于俗世性的政治去处理,宗教逐渐从全能性的意识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论秦巴山区佛教的几个特点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王亚荣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 李利安秦巴山区地跨汉江南北,位处川陕交界,山高水长,川岭交错,将我国西北和西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8
"无"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有”上求,有车、有子、有钱、有名等,其实“有”还是有限、有量、有穷、有尽。佛法教我们从另外一个“无”上去思考,你“无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4-10-18
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民族和宗教的冲突仍然不断发生。特别是霸权主义的强权政治、宗教极端主义和民族分裂势力,都是引发战争的因素。因此,我们倡导的和谐世界建设还面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7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可 行 性 策 划 案 编剧:邱竹林(法名:界悔) 鸠摩罗什对中国佛教思想文化的影响: 鸠摩罗什大师,天赋异禀、愿力深广,一生坎坷而传奇,是伟大佛教思想的传播者,一路从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3
弘一大师是中国佛教史上的高僧,对佛教的弘扬贡献颇大,他致力于南山律学的研究,著书立说;采用西洋音乐创作佛教歌曲,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出版《护生画集》;以书法弘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2
10月8日,首届江苏佛教素食文化博览会在无锡灵山祥符禅寺盛大开幕。此次博览会的主题为弘扬素食文化,倡导健康生活,培养素雅品味,实现五福人生,设置厨艺比赛、素食展示
文化资讯时间:2024-10-10
第十九课 探病须知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无异。八福田中,看病福田,第一福田。」佛陀曾经到一位老病比丘处所探望,亲自为其洗涤身体;又在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佛教的十大真理何谓真理?在古希腊,「真理」是指公开展现在人的理智之前的东西,具有确实、符合事理原则的意思。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论及,「道」是自然与天命相合的精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9
香在佛教修行中的作用烧香是佛教信众随缘而行的正常行为,早起一炷香,诵经礼佛要上香,节日要上香。但是到底为什么要烧香,烧香的真正作用是什么?有多少人在思考这个问题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8
9月22日上午,喀左县长寿山毗卢寺云居楼落成开光,为我市再添一处佛教文化旅游景点。省宗教局副局长赵佐贤、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玉华、市政协副主席李陌尘及我省各地佛教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4
古为今用 如虎添翼两千五百多年前出现于世的佛教文化,是一个古老而博大精深的文化。而企业文化,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几个教授刚刚开始研究的,仅有三十多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3
鼠与佛教也是“缘分不浅”!在汉语文化中,老鼠往往代表着负面的意蕴,比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可见人们对老鼠是多么厌恶和痛恨;比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硕
金玉良言时间:2024-10-03
中国人根据中华文化如何发展了佛教思想?中国佛教形成了哪些独特的佛教理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北京著名的夏荆山老艺术家,老居士,他说:世界看东方,东方看中国,中国看北京,北京看文化,文化看佛教。在古印度,最恐怖的事情就是,这个地方出家人没有了,他们就会生
文化漫谈时间:2024-10-01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佛教的发展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但新形势、新环境也向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佛教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挑战。特别是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30
说到佛教与女性的关系,我们马上就会联想到广为当代女权主义者所病诟甚至深恶痛绝的八敬法,因为他们将这八敬法解读为是对女性的歧视,从而有悖于男女平等。不过,我倒觉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9
觉悟与奉献新世纪佛教的修行与生活理念华方田说到觉悟与奉献,极易使人想起多少年来我们所经历的思想教育。这里我所说的觉悟与奉献是佛教对人生的阐释,是现代佛教徒所应提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六、禅宗的独特思惟禅宗,这已经是众所皆知,称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法门。不立文字,便是不用语言文字,不用语言文字,则其思惟便无挂搭处,思惟尚且不能挂搭,还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8
昆明春节期间哪里好玩?据悉,位于官渡六甲的宝华寺将举办丁酉年新春祈福系列活动,为民众奉上礼佛、祈福、迎祥的传统民俗文化盛典。历史上的宝华寺就是老昆明春节佛教和民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8
首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三大基本矛盾,自古及今,这三大矛盾始终存在着。正是在努力缓解这些矛盾的过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惠能是我国唐代的着名和尚、中国禅宗的实际创始人。作为佛教思想家,他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特殊的影响。关于惠能及禅宗史的研究,中外学者已不乏着作问世,但观点并不一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论占卜与隋唐佛教的结合严耀中[北京]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第4期30-37页--------------------------------------------------------------------------------【作者简介】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佛教学第三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原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有长达150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大阶段。第一节部派佛教在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之后,佛教僧团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魏德东近日在一个论坛上发表了《应科学理解佛教的特质与现代价值》的主题演讲。会后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进一步解释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6
导读△△去年10月,东山岭迎来了每年的旅游旺季,随着纷沓而来的游客一起到来的,还有海南省旅游委副主任陈铁军对景区的视察工作,陈主任对景区的变化和佛教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漫谈时间:2024-09-26
太虚判教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苏州大学哲学系韩焕忠引言中国佛教的判教,或称教判、教相、教相判释等,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其一,就是将佛教的各种说法判定高下浅深和先后次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25